第一篇:浅淡如何做好企业人才培养工作
如何做好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国有企业面临的的竞争也迅速加剧。人才也已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可以说“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观念已被广泛接受。但从接受一个观念到将观念转化为有效的行动,还需要一定的过程,而且是比较艰难的过程。在这种改革的过程中,前几年出现过一些技术骨干和部分中层管理人员流失,这种流失的后果极为明显,企业不断招聘新员工以满足运作需求的同时,老员工又不断离职的恶性循环,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由此如何做好企业人才培养工作工作,是企业管理者探讨研究的新课题。成功素材也是比较多,各有其妙。在这里我从一名普通员工的角度结合本企业实际浅谈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
一、吸引人才机制的建立
国有企业相对私营企业而言体制上不是很灵活,对环境反应不是很灵敏等特点,如何扬长避短,建立一个有效的吸引人才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正确观念
1、从狭隘的人才观到全面的人才观,即从单纯的技术人才观到多样性、多层次性的全面人才观。由于历史与社会的原因,很多企业普遍认为人才就是指技术人才。他们将企业经营中的诸多问题归根于缺乏技术人才。这种狭隘的人才观,使企业形成一种对技术人才的依赖性,难以发现自身面临的真实问题,也不重
视人才管理体制的系统建设,从而使企业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技术人才对企业经营的成败当然很关键,我们也确实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技术上的突破,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但这种情况是有条件的,它只存在于少数企业中。多数的情况是企业在有序的运作中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人才也只是企业经营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建立全面的人才观是企业吸引人才的基本前提,企业主要应建立如下人才观:人才是多样性的:企业经营中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除技术人才外,还有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公关人才等等。应该说,一切具有可为企业发展所用的特殊技能或才干的人都是企业的人才。人才是多层次性的:企业经营中,各种人才居于企业组织的不同层次。他们可以是高层的管理者,也可以是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员工,可以是高级的技术开发专家,也可以是技能娴熟的工人。
全面的人才观可以克服狭隘人才观的弊端,使企业全面分析人力资源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从制度上建立起完整的人才体系,有针对性地招揽切实需要的适用人才。
2、从“人才完美”到“人才不完美”。由于各种原因,企业有一种人才完美的错觉,认为人才应是全能的完人,把企业的发展寄托于个别的“完人”或“能人”身上,形成了一种对人才的依赖心理。对企业而言,人才就是具有能为企业所用的,有一技
之长的人。他也许在某些方面能力突出,但在其它方面表现平平,他也会有他的弱点。
只有打破人才完美的观点,企业才能自觉地完善管理体制和建立人才流动的机制,而不是把企业的发展寄托于个别的“完人” 或“能人”身上。同时,它还有助于企业形成系统管理的观念。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
如果说培训能很好地让员工为企业服务的话,那么完善的薪酬激励体系则能更好的留住人才。可以说,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一方面是员工都希望自己获得企业的认可,得到较高的收入;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降低成本。如果企业在薪酬制度中能充分体现这两方面的因素,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进入期望—发展的良性循环。
1、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
如何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以求企业能吸引和留住人才,造就一支高效、稳定的员工队伍,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我院在薪酬激励制度上进行了摸索和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如完善了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和设立院长奖励基金等。由于薪酬水平偏低,特别是关键技术骨干力量的薪酬水平较市场明显偏低,对外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技术骨干和部分中层管理人才流失。
2、要做到将“薪”比心,还要重视内在的报酬。
内在的报酬是基于工作任务本身的报酬,如对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有影响力、个人成长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事实上,对于知识型的员工,内在报酬和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有相当大的关系,让员工从工作本身中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样企业就能把员工从主要依赖好的薪酬制度转换出来,而让员工更多地依赖内在报酬。这也使企业从仅靠金钱激励员工中摆脱出来。
要做到将“薪”比心,就要增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领导层应该与员工进行相互交流沟通,了解员工在工作生活中最需要得到哪方面帮助,目前有什么困难,下一步有什么打算,真正做到尊重人才,才能凭人才兴业。
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是企业有效的管理途径,它可以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不仅让员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而且企业也将会有所收获,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尽管培训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投资,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培训工作。但是要想使培训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因素,就应该尽可能地让一些有吸引力的培训项目成为一种奖励,通过这些培训项目的给予来激励员工。
根据有关调查,进修已经成为许多员工很看重的一个条件。如果某个企业可以给员工提供良好的进修培训机会,但是薪水比
另一家没有任何培训机会的企业略低,那么,许多高素质的员工都更愿意去这家有进修培训机会的企业。这是因为大多数高素质的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工作赚钱。而是希望通过工作能得到发展、得到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培训的激励作用,许多企业开始设计出一整套完善的培训体系。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知识快速更新,一个刚入企业的大学生,两三年以后其大学所学的知识将有一半以上已落后应被淘汰。因此,企业中的各种培训,对于个人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训并不是简单的对企业员工进行授课,而是一个完善的体系。从培训的内容到培训效果的考核到培训的奖罚,每一环节都很重要。完善培训体系是一个企业自身不断成长的需要,也是企业拥有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个人的职业生崖规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以满足人的更高需求。根据目前的培训现状,为了让企业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1、针对岗位的不同需要,逐步构建“一横一竖”的员工岗位培训体系。
其中竖线指从新进员工到集团高层管理者等不同人员;横线指员工根据岗位需要掌握的不同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职责,有针对地实施上岗培训(包括新员工培训)、转岗培训和晋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岗位技能、其它技能(外语、计算机)、专业
知识(本岗位需要的理论知识、前瞻性的知识)、综合素质(忠诚度、敬业心、综合协调能力)和针对管理者的能力培训。
对于高层管理者,针对其工作忙、责任重的实际情况,重点围绕驾驭全局的宏观决策、综合协调能力开设专题班次,学习现代金融贸易、信息科技知识,学习国际市场运作规则和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等,并积极进行学习方式的创新,探索、实行“弹性学习制”、“学分积累制”等做法。
对于中层管理者,加强和规范工商管理培训,重点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等,抓好中层管理人员经营理念、经营思想、管理方法等的培训,并应选派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管理骨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到高等院校进修培训,进行多渠道地培养,储备一批后备人才。
对于普通员工,重点是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按照岗位职责,重点精通本岗位要求的业务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企业可以采用精品讲座和员工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举办精品讲座,例如每月一次,以企业内部专家和管理人员当主讲人。为员工印发学习材料,提供学习信息,鼓励自主学习。对于有学习上进心的员工,要以完善的激励措施,引导参加继续教育和其他相关技能的学习,对于取得学习成果的员工要及时引荐到能发挥更大作用的岗位。
2、创造条件,加大培训力度和广度,为员工成才发展提供平台。
不管任何岗位的员工,我想他荣耀就是能体现个人价值,能有一个宽松进步的空间。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者,一定要以人为本,为每一名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宽松的、能够自由延伸的个人进步空间,只有这样,每一名员工才能尽其所能,在学习中进步、在创新中发展、在个人发展中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企业应该在这方面再加强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多开办一些本职业务技能以外的知识培训,多创造员工其它才艺发展的环境,以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方法而调动员工作激情、开发员工创新潜力。
学习培训是一件于企业于个人非常有益的事情。不同的管理思路、丰富的实操技巧,无疑会使我们不困顿于一方小天地,而以开阔的胸怀容纳百川,以超前的意识看物待人。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更应该站在知识、理念的前沿,学习先进企业的精华,学然后之不足,知不足而超越。并以此为员工提供高质量、深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实践。
3、对培训与开发效果进行评估
任何一项制度,离开了评估便形同虚设。所以,在培训的过程中,应注意到对其效果的评估,评估结果一定要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与员工的加薪、晋升、淘汰等相结合。
由于培训效果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短期的,有些是长期的。因此,培训效果的评估十分复杂,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为此,培训与开发效果评估设计的重点是从过程、方法、行为变化的角度去进行评
估。行为变化的评估主要考察受训者在参加培训后的一些关键行为的变化。过程的评估主要对培训过程的评估;方法的评估主要是从评估技术角度考虑,采用面谈和调查问卷形式进行,并且分别对培训项目负责人和受训者进行,体现评估效果的代表性,并且培训效果的评估一定要简洁务实,一针见血。
评估的结果一定要公布给员工本人,对于好的员工要加以鼓励,然而对于没有达到培训效果的员工,可以为其明确制定培训计划,并告之限期达到要求。
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件于企业于个人非常有益的事情。不同的管理思路、丰富的实操技巧,无疑会使我们不困顿于一方小天地,而以开阔的胸怀容纳百川,以超前的意识看物待人。作为企业管理者,更应该站在知识、理念的前沿,学习先进企业的精华,学然后之不足,知不足而超越。并以此为员工提供高质量、深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实践。
第二篇:如何做好企业人才培养工作
如何做好企业人才培养工作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善于发现人才、合理培养人才、有效使用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人才地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更好地吸引、培养、用好人才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要组成部分。
由于施工企业的生产流动性强,生活条件艰苦等原因,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高学历的员工比例和高技能等级的员工比例比较低。从现实情况看,施工企业目前比较缺乏以下两种人才:
一是缺乏具有优秀管理能力、能应付复杂局面的项目经理。他们不仅需要有很强的计划与控制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够为企业创造效益。二是缺乏知识面广,掌握多种专业技能,能有效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技术性人才。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
针对以上企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其他企业的实际情况,一般采取以下措施来加以改善:
1、不断充实企业后备人才库建设
有针对性地建立各专业多层次的优秀人才储备库。施工企业后备人才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定期需要对进入后备人才库的人才进行跟踪考察,全面掌握其成长情况,并根据其表现把优秀的后备人才提拔到更高层次的管理岗位,把表现一般的后备人才淘汰出人才库,同时把优秀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这样的动态化管理,在保证人才库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实现后备人才的优胜劣汰。此外,根据自身的需求,在不能满足当前生产任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社会招聘等途径引进已经具备一定能力的技术人才,充实企业的技术力量。
2、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培养力度,努力营造育人的良好环境
企业要始终坚持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搭建良好的培训平台,开阔人才事业发展空间,创建优良的培训环境,不断强化内部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首先,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其次,加大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投入,不断强化优秀年轻人才的综合素质;再次,利用下放工地培养优秀施工管理人员,为理论基础扎实的人才给予现场专业技术能力锻炼;最后,畅通沟通渠道,加强与员工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了解员工的成长情况,以及听取员工的一些建议。
3、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形成有效激励人才的新机制
企业加大对人才的激励作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对于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提高收入是留住人才的最直接的办法。同时,还需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让优秀的人才能
够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其能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企业环境;关爱员工,以人为本,凝聚人心,让员工能够没有后顾之忧,为企业的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张林超)
第三篇:浅淡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信访稳定工作
浅淡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
信 访 稳 定 工 作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多样,各类矛盾纠纷通过信访渠道大量涌现,信访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和任务,那么如何更加深入的思考当前影响和制约信访工作科学发展的问题,就成为我们各级信访部门和广大信访工作者的着力下脚点。
做为企业信访工作,她是企业党政联系职工群众的“桥头堡”,是了解职情民意的“晴雨表”,是维护企业内部稳定的“安全阀”。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信访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好职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好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企业信访工作环境的变化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利益关系进一步调整,职工群众的现实需求不断增多,这一系列变革必然会产生新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而其解决方式,只有通过信访渠道不断的反映出来。而做为国有大型企业职工群众,其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单位之间的经济组成、组织结构、就业方式和收入分配的变革就成为一个信访敏感地带,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公共资源分配等稍有变化,就会造 — 1 —
成部分职工群众心理失衡,从而引发企业内部矛盾不断增加,信访工作日趋严峻。
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企业内部职工群众结构日益多样化,这就造成信访主体更加多元化。主要包括在职职工、工残人员、离退休职工、工病亡遗属、政策性破产、下岗出中心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待业子女等。这类人员的信访诉求复杂多样,大部分属涉及相关政策的历史遗留问题,这就造成信访工作无级可分、无口可归的情况,给下一步信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加强,社会公众思想和心理发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做为大型国有企业职工,其心理思想的变化就尤为突出。而随着社会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职工群众对改善企业公共服务和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诉求得不到解决,就会将企业内部矛盾网络化、个别矛盾社会化,造成网络媒体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使企业信访工作处于极其被动局面,信访工作开展举步艰难。
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加,一些企业职工家属、工病亡遗属在上访时存在思想误区,缺乏政策、法律知识,盲目的与他人攀比、提出过高或无理要求,认为企业效益好,只要缠访、闹访,企业就会解决,在本企业诉求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就会专门到重点地区或敏感部位进行非正常上 — 2 —
访,给企业或有关部门施加压力等,更有甚者会组织信访人集体上访,并在重大政治活动、重要节日等时间采取打横幅、举标语、静坐、堵公路铁路等方式企图造成影响,引起重视,使信访行为的无序性和对抗性日益加剧。
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变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及地方的各项政策法规的不断实施,各种新问题也随之产生。做为国有企业,在执行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时难免会产生一些与实践脱节、不配套等问题,从而引发职工群众不满,造成信访诉求不断增加,如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公务员执行的政策,企业职工群众也要求执行同等政策等问题。
六、随着企业信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企业信访在工作中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主要就信访部门体制管理不统一、不规范、不畅通等方面。体制不顺造成信访部门仍然没有摆脱权责不对称的被动局面,当前企业信访工作开展的情况、工作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而信访工作者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一味等着上级授权而无所作为,无所事事,不主动去提升信访部门对职能部门的信访工作领导力、推动力和约束力,树立信访部门工作的权威性。
应对当前企业信访工作环境的变化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信访干部队伍— 3 —
企业改革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团结稳定的内部氛围,更离不开一支团结、稳定的员工队伍。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信访工作在企业发展改革过程中的助推作用,企业越是发展,越要重视信访工作,而重视信访工作的前提,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信访干部队伍。一是企业信访干部要实现安置型向选拔型的根本转变。将过去的老用人观念彻底转变,信访部门不是一个安乐窝,而是一个拥有责任心强、事业心强、热爱信访工作、有一定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协调能力强的信访干部所组成的实干队伍。二是企业信访干部要实现素质的根本转变。企业信访干部要必须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业务知识、管理能力和文化素质,要对与企业员工密切联系的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子女就业、困难救助、破产改制等七个方面的政策法规及时了解掌握。三是要充分调动企业信访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要努力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等,实施激励机制,严格落实信访岗位津贴,并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轮岗交流机制(3-4年)。
二、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企业信访工作包罗万象、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每一个信访个案都具有规律性和趋向性,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各级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其最根本的就是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排查、协调、处理信 — 4 —
第四篇:浅淡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浅淡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流砥柱,是学校德育的主力军,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首席导师。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同此班主任要经常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难以预料的突发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是科学是一门艺术新时期该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提高它的艺术性呢?
一、无私的爱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前提。
老师的爱是一种高于母爱大于友爱的至高无上的爱。人们曾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所从事的新人工作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神圣的工作。可能有的老师会说:“我爱我的学生,为他们付出了如爱父母一样的情感,为什么却收不到满意的教育效果呢?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其实老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懂得怎样去爱要善于将情感科学艺术地融为一体。
老师的爱是孩子的希望,是一缕缕温暖的阳光,老师要把它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言行、情绪,欣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要为他们的点滴的进步而高兴.同时老师要爱每一个学生,无论是聪明.迟钝的,漂亮还是难看的,听话还是淘气的,也无论他们的家庭尊卑贵贱,对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点给予尊重,尊重是爱的前提,没有尊重就没有爱。
二、了解孩子的心理,找到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
经常有同行老师说:“看到学生不上进真着急!”而孩子说:
1“最怕最头痛的就是老师发脾气、训话、罚作业。现在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校园暴力频频发生,有些人认为是信息时代教坏了孩子,于是想方设法去阻碍孩子接触网络,想把他们“与世隔绝”结果却是徒劳我认为要想改变,关键是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每个孩子都喜欢听表扬鼓励的话语,因此我们应该多把“你真棒”“你很了不起”这样的话挂在嘴边,而“真笨、傻子、弱智、废物、缺心眼、二百五….”之类的绝不能随口而出,同时我们要当众表扬个别批评,而这个批评应该重在“评”而不是“批”。老师要克服认识上的偏差,亲眼所见怎么还要有偏差呢?那就是视觉上的盲点,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举个例子,有一个典型的复合图,有二个年龄不同的妇人头像,有趣的是有的人只看到年轻的女人,怎么也看不到老太太。而看到老太太的人又看不到年轻的女人的头像。因为有这样认知的偏差,就总是想孩子犯错误挨收拾天经地义,只有这样才能吃一堑长一智。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往往决定孩子的一切。老师要帮助孩子确定积极的人生目标,让他们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被唤醒心灵的孩子,我们要有爱心和童心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世界。
三、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班主任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引领者,现在的学生可以说是物质生活的富翁,却是精神生活的乞丐。做为教师不能只注重分数而忽略学生的精神生活。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就包括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全面发展。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首先是做人的习惯;其次是生活习惯,第三则是学习习惯。
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要引导学生想后果,当孩子处在十字路口时,不要直接告诉他方位,而是告诉他们每个不同方位的优劣。有倾向,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班主任要以服务的姿态对待学生,要用微笑去爱每一个学生,那么将没有不被征服的人。每一位老师都要记住,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漫骂,尽量地放大学生身上的亮点,不能施加给孩子无尽的压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一个师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更新观念,科学育人
学校是师生幸福的殿堂,而总是强化教师、学生。家长只关注分数至上的价值则是一种画地为牢,削足适履的错误导向,培养出来的完全可能是眼光短浅、兴趣狭窄、内心贫乏,自身幸福追求和外部世界却都显出冷漠的人。而培养精英更不是全面育人,是对少数人的教育,是苦行僧式的教育。是不适合时代要求的。
新时期的班主任要更新观念,首先是更新“四多四不够”。既:
一、研究事多研究人不够;
二、研究教育的外化过程多,研究教育的内化过程不够;
三、研究共性多,研究个性不够;四是研究思想教育多,研究心里教育不够。要找到结合点,做到人与事结合;教育的外化过程与内化过程结合起来,要探寻教育规律,研究我们的需要与教育者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按需施
教,针对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把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心理问题不等于思想道德问题,给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去了解学生,去研究学生,塑造学生,才能跟上时代。
总之,作为班主任,我们把人生工作的多数时间用在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上,当人们静下心来去回味我们为学生做过的每一件事,就们就会真正的感受到教育的伟大,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第五篇:做好企业人才培养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善于发现人才、合理培养人才、有效使用人才是施工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施工企业要注重后备人才特别是对年轻管理技术骨干的提拔和培养,紧紧抓住吸引、培养、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把促进人才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下面,结合施工企业实际,浅议施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几点做法:关于施工企业目前人才现状分析
由于施工企业的生产流动性强,生活艰苦,收入偏低,因此人才流失比较严重,高学历的员工比例和高技能等级的员工比例比较低。从现实情况看,施工企业目前比较缺乏以下三种人才:
一是缺乏具有良好市场观念和开拓能力的经营人才。他们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创造性工作的才能和综合素养,对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有比较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二是缺乏知识面宽,掌握多种技能,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要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理论功底,又要有与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基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空调的又懂给排水,学机械的又懂电气,而不能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专业。
三是缺乏优秀管理能力、能应付复杂局面的项目经理。他们不仅需要有很强的计划与控制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够为施工企业创造效益。2 不断充实施工企业后备人才库建设,并实行动态化管理根据施工企业人才现状,当务之急就是有针对性地建立各专业多层次的优秀人才储备库。当然,施工企业后备人才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施工企业每年都会对进入后备人才库的人才进行跟踪考察,全面掌握其成长情况,并将其分为接近成熟、重点培养和一般掌握三个层次,不断把表现优秀的后备人才提拔到更高层次的管理岗位,把表现一般的后备人才淘汰出人才库,再把有一定管理水平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这样的动态化管理,在保证人才库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实现后备人才的优胜劣汰。此外,在生产任务紧张,自身技术管理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施工企业还通过社会招聘引进技术人才,充实施工企业的技术力量。采用各种形式加大培养力度,努力营造成人才环境
企业要始终坚持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搭建良好的培训平台,开阔人才事业发展空间,创建优良的培训环境,不断强化内部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3.1 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企业领导班子在每年初要与所属各单位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其中也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数量、及相关内容,同时指定单位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采取绩效与奖励挂钩机制,并把优秀年轻人才培养、管理、使用工作进行宏观控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等环节进行定期分析研究。
3.2 不断加大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
企业结合优秀年轻人才的专业素养、潜能等各方面的条件,分别制定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目标,并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各类培训,同时加强针对性培养,提高培训的个性化,对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按照各自的发展类型分类安排有针对性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此外,企业还要有意识地强化各类高层次专业培训,努力让他们掌握更多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的新知识和新理论,培养一支”会管理、懂经营”的技术和管理力量。通过培训,员工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全面提高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及组织协调能力,增加后备人才的潜在价值。
3.3 “压担子,促成长”,利用重点工程培养优秀施工管理人员。
企业积极为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创造各种机会,有目的地安排他们到重点工程、复杂的技术岗位等进行一线锻炼,给他们压担子、交重任,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进
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才能。借助重大工程施工建设,力求做到:建一个重大工程,出若干名技术和管理专家。
3.4 以“师带徒”形式重点培养新来企业的大学生。
对于新进大学毕业生的锻炼培养,企业更要高度重视,采取“师带徒”的形式重点培养。在一年的见习期内,前半年安排他们到生产一线跟专业对口的施工班组,技术水平又高的班组长负责跟进,与一线生产工人共同劳动,这样做既可以使他们熟悉本专业的生产流程,消化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和以后的被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便于日后的施工管理;后半年选派技术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带领他们见习施工管理,传授施工管理知识;见习期结束,企业要专门安排两周时间,安排他们去经营部门学习工程预决算,为今后结算工作和二次经营打好基础。这样有重点地“传帮带”和轮岗培训,使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拓宽了工作视野,掌握了更多方面技能,企业也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各有特长的管理人才队伍。
3.5 畅通沟通渠道,加强与员工沟通交流。
每年企业都要组织员工召开座谈会,领导班子与他们直接对话,倾听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的问题,鼓励他们积极投身生产经营一线,在实践中成长锻炼自己。同时,积极倡导他们进行在职学习,鼓励各类人才尽可能获得各类资格证书,不断充实自己。
3.6 认真抓好技术工人培训,保持施工企业技术优势。
对于工作经验丰富、勤奋好学、有潜力的技术工人,一方面,施工企业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和特长,选送他们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增加他们的技术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选派技术好,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重点培养,同时挑选责任心强、技术稳定的技术工人担任重要施工机械的操作负责人。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形成有效激励人才的新机制。
企业加大对人才的激励作用,吸引和留住急需的人才。
4.1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
施工企业流动性强,工作环境艰苦,人才流失率一般比较高,要留住人才,提高收入是激励最直接的方法。为了稳定人才队伍,施工企业要改革分配制度,在效益允许的前提下,致力于提高员工收入。如实施全额承包、班组承包等,要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并落实,打破分配平均主义,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收入,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和激励作用。
4.2 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工企业要建立竞争上岗制度,坚持对重要岗位实行竞争上岗,重点考察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及口头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择优录取,达到选好人用好人的目的。通过竞争,施工企业逐渐形成“优秀人才有成就感,平庸人员有压力感,不称职人员有危机感”的良性循环。在人才使用上始终坚持以实绩用人才,注重实际贡献和所起的作用,重视发展潜力,而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对于管理能力强、沟通能力好,素质高的管理人员,及时把其调整到项目副经理的管理岗位,并安排有经验的项目经理进行引导,让他们在压力和磨练中快速成长,条件成熟时再赋予重任;对于专业技术水平突出,创新能力强,但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管理人员,安排担任技术负责人,鼓励他们向技术方向发展,并享受同等待遇。同时,坚持“两条腿”走路,把一些技术好,管理意识强的技术工人提拔为班组长。
4.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成才环境
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基石,也是企业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施工企业努力为人才营造一个“企业是我家”的软环境,从根本上稳定人心,留住人才。
4.3.1 施工企业每年都开展“优秀员工”评选活动,同时对考核优秀的员工进行公开表彰,从而体现出施工企业对人才价值的肯定,形成“建功立业、争先创优”的竞争氛围。同
时,对生产一线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优秀典型,施工企业要以各种宣传工具积极宣传,激励大家同心同德,共同发展,增强对施工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心。
4.3.2 关爱职工,以人为本,凝聚人心。对生病或困难的职工要及时探望和慰问,在条件可能时组织职工旅游,节日探望驻外职工家属,组织一系列文体活动,改善工地生活环境,为职工提供切实保障等等一系列措施,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为施工企业努力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