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材料李显义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材料
奈曼大镇第四小学李显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所说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从以下三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
一、说课标
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几个方面,分三个阶段进一步阐述。课标要求:
(一)、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
3、了解直线、线段、射线、平行线、垂线、角、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
4、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图技能。
(二)、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理的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结合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
(三)、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展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四)、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指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的品质。
内容标准
(一)(二)
(三)数与代数: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空间与几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统计与概率:用乘除法解决问题,1(四)
二、说教材 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活动,数学广角。
(一)、教材的编排特点
1、优化大数认识的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提供丰富材料,培养学生的数感。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
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的编排体例 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它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基本模式是:主题图—例题—做一做和练习—数学活动—延伸阅读。
下面以本册教材“亿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为例来说说本册教材的编排体例。教材利用天坛图,呈现北京市人口数,说明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出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然后利用计数器上的动态拨珠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以及“万”和“十万”之间的关系。再利用类推引出其他计数单位,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突出规律性。然后给出亿以内数和数位顺序表,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理解“位值”的概念。最后在“你知道吗?”利用两个直观形象的素材,使学生通过想象感受1亿有多大。下面是数学游戏和延伸阅读。
(三)、知识结构和前后联系
①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结束后,有关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
2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间断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③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数与代数: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2、空间与几何: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知识:在教学中,注意到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探视统计的作用。并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4、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评价建议:
评价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课堂表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发言,大胆质疑,教师都应适当评价。尽量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教具带齐全,操作过程准确,灵活等)
作用评价:优良加评语的形式。
能力评价:根据计算结果正确率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进行评价。
2.情感评价:多一份情志就是多一份天地,只有爱的成功,才有教育的成功。对学生活动,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等进行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对学生评价,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体现多样化的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数学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应当善于把握住每个时机,加以开发和利用。利用课程资源潜在的价值去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以还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最终本质。
一、挖掘数学教材资源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首要条件。结合实际教学,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地对教材进行整合、补充、扩建和裁剪。教材以其形象性、探索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的特点给教与学留下了较大的空间,需要我们挖掘、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二、合理运用生活资源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学习数学的生活情境。教师在教学时就要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数学信息,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捕捉教学过程资源
1.开发生成性资源
在课堂的思维碰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预先没有想到的、极有个性的语言材料,它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活的材料,这就是生成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对于能促进教学或经过处理能促进教学的随机事件,及时捕捉,巧妙转化,有效利用。
2.利用错误资源
错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和经验最真实的暴露。课堂中我们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包容、接纳他们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以上是对课标和教材的具体解读,其中不足之处恳请给予指点,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
谢谢大家!
第二篇: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交流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下面我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教材: 一.说课标:
(一).本学科的总体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本册教材中每单元的主要内容。
2、数学思考:1.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4.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问题解决: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分五个领域。
“数与代数”主要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位换算”主要是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
“图形与几何”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它们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统计与概率” 主要涉及复式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实践与综合应用” 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 二.说教材
1.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⑴逐步拓展,渐进深化,优化大数认识的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提供丰富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本册实验教材“大数的认识”单元的教学内容极为丰富。它的编排,改变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把大数的认识分成“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两个单元,并分别在四年级上、下两册分散教学的做法;而是在四年级上册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例如通过数字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古代计数方法的介绍等内容,渗透了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思想,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不仅是有用的工具,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的进步; ⑵突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综合,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本册实验教材有两个单元的计算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根据《标准》规定,这些内容是第二学段学生学习的最为复杂的整数计算知识。
⑶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求,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扩展和提高。例如,在以前的直观描述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直线是无限长的;在以前初步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例如,第一单元的主题图,在提供几个省、市、自治区人口数的同时,选取了最能反映6个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练习中还安排了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的面积、万里长城的长度、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等素材;数学综合应用“你寄过贺卡吗?”介绍了寄贺卡会消耗大量的木材的等知识。为教师结合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环境保护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素材。2.编排体例 基本模式: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我以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为例来说说本册教材的编排体例。首先,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从小孔射出的手电筒的光线,创设了问题情景,直观描述什么是射线和直线,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其次,建立模型,得出射线的概念并给角下定义,最后通过应用与拓展,建立清晰的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3.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
一、大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 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掌握公顷和平方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例如: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四、角的度量,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六、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七、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学会最有策略,会选择最优的方案,例如:在烧开水时可以洗菜或洗衣服,看电视等。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下面我就数与代数这个领域里除法这个知识大类做详细的阐述: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个单元包括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它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对于除法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学会用二至九的乘法口诀求商,已形成最基础的运算技能。三年级上学期是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理解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形成计算技能。三年级下学期,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四年级上学期是除数是两位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因此,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内容是三年级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而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又是三年级下学期学习内容的延伸。所以,除法这类知识是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来呈现的。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三.说建议 1.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例如,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可以在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评价建议: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课标提倡的评价理念之一就是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应体现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还应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在学习解决问题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分析、推理、判断等能力,在学习笔算除法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准确的计算能力,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有序的观察能力。
(二)注重情感评价
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评价,这样会促进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三)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教师的评价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对学生评价时,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体现多样化评价。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开发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
新教材中的主题图都是经专家、学者,经过反复研究确定的,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 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都是常用的多媒体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开发利用社会、家庭方面的资源 如学生学习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到生活中找哪些地方用到了统计图表,在家里调查水费、电费等,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利用学生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交流,随机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教师要及时捕捉,准确辨别,有效调控,使这些生成性资源变成教育资源。学生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回避,要把这些错误信息看做是孩子们思维的火花,通过错误资源,判断孩子出现的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解读,有不足之处请指正,谢谢!
第三篇: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李美丽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下面我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教材: 一.说课标:
(一).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了解直线、线段、射线、平行线、垂线、角、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图技能。
数学思想
1.初步形成数感,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理的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结合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解决问题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情感与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二)内容标准:(看幻灯)内容标准分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说教材
1.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⑴ 优化大数认识的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提供丰富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
⑵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教材在编排上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4)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策略,体会估算的作用。
⑶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扩展和提高。
例如,在以前的直观描述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直线是无限长的;在以前初步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⑷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⑸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例如,第一单元的主题图,在提供几个省、市、自治区人口数的同时,选取了最能反映6个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练习中还安排了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的面积、万里长城的长度、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等素材;数学综合应用“你寄过贺卡吗?”介绍了寄贺卡会消耗大量的木材的等知识。为教师结合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环境保护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素材。2.编排体例(看幻灯)3.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下面我就数与代数这个领域里除法这个知识大类做详细的阐述: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个单元包括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它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对于除法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学会用二至九的乘法口诀求商,已形成最基础的运算技能。三年级上学期是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理解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形成计算技能。三年级下学期,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四年级上学期是除数是两位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因此,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内容是三年级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而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又是三年级下学期学习内容的延伸。所以,除法这类知识是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来呈现的。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三.说建议
1.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看幻灯)2.评价建议: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课标提倡的评价理念之一就是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应体现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还应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在学习解决问题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分析、推理、判断等能力,在学习笔算除法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准确的计算能力,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有序的观察能力。
(二)注重情感评价
科学界已指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而情商可以经过后天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评价,这样会促进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三)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教师的评价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对学生评价时,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体现多样化评价。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如成长记录袋。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这些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合,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开发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
新教材中的主题图都是经专家、学者,经过反复研究确定的,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
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都是常用的多媒体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开发利用社会、家庭方面的资源
如学生学习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到生活中找哪些地方用到了统计图表,在家里调查水费、电费等,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利用学生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交流,随机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教师要及时捕捉,准确辨别,有效调控,使这些生成性资源变成教育资源。学生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回避,要把这些错误信息看做是孩子们思维的火花,通过错误资源,判断孩子出现的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解读,有不足之处请指正,谢谢!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标说教材稿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交流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下面我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教材:
一.说课标:
(一).本学科的总体课程目标: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知识技能: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
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
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
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数学思考:1.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4.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问题解决: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分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主要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图形与几何”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它们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统计与概率” 主要涉及复式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实践与综合应用” 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 二.说教材
1.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⑴ 优化大数认识的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提供丰富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册实验教材“大数的认识”单元的教学内容极为丰富。它的编排,改变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把大数的认识分成“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两个单元,并分别在四年级上、下两册分散教学的做法;而是在四年级上册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
例如通过数字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古代计数方法的介绍等内容,渗透了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思想,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不仅是有用的工具,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的进步;
⑵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本册实验教材有两个单元的计算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根据《标准》规定,这些内容是第二学段学生学习的最为复杂的整数计算知识。
本册实验教材的编排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例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2课时减少为15课时,例题也从16个减少为6个。(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4)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策略,体会估算的作用。
⑶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扩展和提高。
例如,在以前的直观描述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直线是无限长的;在以前初步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本册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
例如,在学习射线时,学生在夜晚用手电筒透过一个小孔射出一道光线来感受什么是射线;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通过推拉用硬纸条钉成的长方形,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⑷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本册实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到本册所学习的统计知识和方法,是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在统计量上进行了成对分类对比,从更高的角度来表达数据、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认识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教材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⑸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据此,在本册实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中,安排了简单的运筹思想的教学。
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例如,第一单元的主题图,在提供几个省、市、自治区人口数的同时,选取了最能反映6个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练习中还安排了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的面积、万里长城的长度、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等素材;数学综合应用“你寄过贺卡吗?”介绍了寄贺卡会消耗大量的木材的等知识。为教师结合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环境保护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素材。
2.编排体例
基本模式: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我以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为例来说说本册教材的编排体例。
首先,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从小孔射出的手电筒的光线,创设了问题情景,直观描述什么是射线和直线,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其次,建立模型,得出射线的概念并给角下定义,最后通过应用与拓展,建立清晰的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
3.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下面我就数与代数这个领域里除法这个知识大类做详细的阐述: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个单元包括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它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对于除法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学会用二至九的乘法口诀求商,已形成最基础的运算技能。三年级上学期是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理解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形成计算技能。三年级下学期,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四年级上学期是除数是两位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因此,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内容是三年级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而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又是三年级下学期学习内容的延伸。所以,除法这类知识是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来呈现的。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
三.说建议
1.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例如,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并说明有怎样的规律。3,5,7。
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只要学生给出一个答案,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就应该给予肯定。下面是学生可能给出的一些答案:
(1)在横线上依次填入9,11,13,形成奇数列。
(2)在横线上依次填入11,17,27,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减1。
(3)在横线上依次填27,181,4879,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积减8。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数的规律的能力,比单纯地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趣。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如,一本书12元,全班48人,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教学中应充分鼓励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可以是10×50=500,认为500元左右;也可以12×50=600,不到600元;还可以是10×48=480,肯定比480元多。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评价建议: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课标提倡的评价理念之一就是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应体现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还应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在学习解决问题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分析、推理、判断等能力,在学习笔算除法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准确的计算能力,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有序的观察能力。
(二)注重情感评价
科学界已指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而情商可以经过后天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评价,这样会促进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三)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教师的评价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对学生评价时,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体现多样化评价。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如成长记录袋。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这些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合,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开发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
新教材中的主题图都是经专家、学者,经过反复研究确定的,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
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都是常用的多媒体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开发利用社会、家庭方面的资源
如学生学习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到生活中找哪些地方用到了统计图表,在家里调查水费、电费等,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利用学生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交流,随机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教师要及时捕捉,准确辨别,有效调控,使这些生成性资源变成教育资源。学生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回避,要把这些错误信息看做是孩子们思维的火花,通过错误资源,判断孩子出现的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解读,有不足之处请指正,谢谢!
第五篇:刷子李说课
《刷子李》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刷子李》。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学习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设计、说作业七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刷子李》是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第五单元主要围绕“传说·故事”这一专题,形成了“奇事·奇人·奇情”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本组课文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感受传说、故事语言的通俗易懂,想象的奇特丰富,人们把美好感情寓于文字的写法。
《刷子李》是一篇阅读课文,选自作家冯骥才的《世俗奇人》,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既“俗世”中的“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虽有才能、有个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的大本领、大智慧。本文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无论是人物的细节刻画,还是情节的一波三折,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
二、说教法学法
本堂课的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是一个开放而有力的课堂,于此相适应的管理措施,是分小组合作得以发挥最大功效的基本保障。
虽然课改倡导学生主体,淡化教师的作用,但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协作者,教师还得统筹全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奖励机制。老师给出可行有效易懂的几个问题,按照小组合作策略的坐庄法和发言卡进行合作学习。在“读”中悟精华,在“合作”中赏人物,在“练”中描生活。
通过重点段落的学习,学生抓住描写刷子李的着装奇、规矩奇、技艺奇(颜色奇、动作奇、声音奇)、效果奇的语句细细品读,以及曹小三找白点一波三折的心理活动揣摩,明白了刻画人物的重点是细节描写。这样突破难点就水到渠成了。
三、说学习目标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的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如下: 1.我会认8个生字,并读准字音。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刷子李的高超的技艺。
3.我能学习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以及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感悟人物形象。
4.我能用合作学习策略(接力法、坐庄法)交流学习。
5.我能使用“赞美”、“倾听”、“鼓励” 的合作技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五、教学设计
本文情感丰富,每句语言都蕴含情意,但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在教学时,为营造朴素、扎实的语文教学课堂,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和人文味,我紧扣目标,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安排教学内容,主要从以下四个环节设计。第一环节:激趣导入,明确主线
用民间高手视频激趣,揭示视频中描绘的人都是“奇人”。用简短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扣响学生的心门。此环节意在唤起学生对“奇人”的初步感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揭示课题设疑:大千世界(学生接读)无奇不有,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就记载了民间许许多多身怀绝技的奇人。《俗世奇人》是一本小说集,写了17位天津卫的奇人轶事。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共17篇。读过这本书的人们常常会用八个字来形容它“奇在人物,妙在故事。”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的一位“奇人”——出示课题:刷子李,然后质疑:从名字中你知道了什么?并引出问题“那刷子李又身怀怎样的绝技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朗读课文,对刷子李的形象有一个总体印象。
第二环节:预习汇报,检测“先学”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再加上事先学生预习过这篇课文,故我先检测学生有关字词的自学情况。有每个小组的D同学接力读。
接着我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完成语文能力测试23课第六大题。当堂检测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掌握。第三环节:品读课文,体会情深
因为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易懂,所以本环节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到底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让学生动笔划出有感触的语句,读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对母亲外貌、行动、语言描写的语句的朗读,解决了一个中心问题“作者是如何表现慈母情深的?”体会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敬仰。在此环节中,我围绕重要训练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紧扣描写母亲的有关语句,让学生沿着作者情感发展的线索,去读一读,品一品。
合作学习一:坐庄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先独立思考1分30秒:文中有几处关于黑衣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坐庄法”交流时认真倾听,并对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赞美、补充。
3、合作交流用时4分钟。
(1)学生概括出每一次黑衣出现的小标题:相机板书
听说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发现“小白点”。侧面描写:衬托技艺高超 合作学习二:发言卡法
1、除了侧面描写,文中还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刻画刷子李这一人物?这么写的好处是什么?
2、用“发言卡法”合作交流时认真倾听,并鼓励小组成员发言、补充。
3、用时4分钟。
直奔重点句段(第5自然段),找出描写刷子李刷墙技艺高超的句子,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深入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明确:蘸浆的手法高明,或者调浆配料方法巧妙。动作熟练,优美。做的活,效果非同一般。
第四环节:课堂练笔,从读学写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只有在“写”中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而“写”也只有在“读”中才得以发展。此环节,我让学生先分享身边的人,再运用刚才读文中学到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根据身边的人大家熟悉的人写一篇人物速写。要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写出他们的奇处、绝处。• 三分钟完成50字。
• 读一读,并请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文章中心的浓缩,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板书中我抓住单元训练重点“人物描写”,抓住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的写作方法,贯穿全文。彰显课堂教学的两大途径——读与写。这样的板书简洁而生动,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七、说作业
1.推荐阅读:《泥人张》、《快手刘》。
2.小练笔:观察大课间某一位同学的表现注意动作、神态描写,最好加上其他同学与他的互动,进行侧面描写。
这个环节设计,意在让学生走出文本、走出教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让课堂的余温在课外延伸,体现新课程的“大语文观”。
小结:
整堂课的设计,以读、写为主线,紧扣文章的语言入情、悟情、抒情,让学生在情感与语言中和谐共振,感悟慈母的情深。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找句子,谈体会,本着 “简简单单学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观,让学生在研读“慈母情”的过程中,以具体语言为依托,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感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和人文素养,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