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远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09:4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超远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超远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李超远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超远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宜宾市文化局副局长李超远

(2003年3月14日)

同志们:

何局长对去年文化工作已作了全面总结,对今年文化工作也作了全面的安排布置。我就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文化产业开发和对外文化交流三方面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全力推进剧团体制改革,注重打造艺术精品,不断繁荣文艺舞台

今年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十六大赋予我们文化战线广大文艺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建立有利于调动文艺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今年根据中央、省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精神,制定出台市直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清除文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促进发展相结合,不断完善艺术生产、营销、筹资、分配激励四个机制,促进资产、人才、技术等艺术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要在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上有新的突破,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建立集约型艺术生产机制,降低艺术生产成本,提高艺术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使剧团充满生机和活力。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文艺更好地繁荣和发展,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要按照先进文化建设要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作出更多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特征,展示宜宾特点,具有省级、国家级水平,经得起历史检验,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文艺创作要把表现现实生活与发掘历史题材结合起来,市直三团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今年力争把杂技《哪吒》、歌舞《古僰风情》、川剧《酒魂》等重点剧目推上舞台,精心包装,打造成为全省、全国具有影响的重点剧节目,使宜宾文艺舞台更加绚丽多彩。

二、大力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活跃文化消费市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迅速提升,在许多国家正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是在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一个世界性的重要趋势,也是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新的特点。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和繁荣文化消费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文化的活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还可以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国家有更多的物力和财力用以支持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我市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大批市场潜力极好的文化开发项目,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文化经济优势,逐步培育成我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是要把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促进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要突出抓好赵一曼纪念馆、李硕勋纪念馆、江安国立剧专陈列馆、李庄抗战文化、川南游击队遗址等为代表的革命传统文化;以石门五尺道、黄伞岩墓群、流杯池、丞相祠、云南会馆、李庄古镇、龙华古镇、夕佳山民居、阳翰笙故居、包弼臣陈列馆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及文学艺术文化;以僰人悬棺、真武山庙群、八仙山大佛、哪吒文化、僰文化、石林苗族风情文化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及宗教名胜文化;以竹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和川剧、杂技、民族歌舞、彩龙、高庄、大唢呐等为代表的宜宾地方特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在充分发挥其教育、考古、科普等功能的同时,积极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业综合消费功能,提高旅游活动的文化附加值,成为旅游文化中的亮点,形成宜宾文化品牌。

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演展业、文化娱乐业、文化信息业,音像影视业、文化艺术教育业和艺术品业,丰富文化消费市场。加快改革步伐,激活演出团体自身活力,积极扶持民间职业剧团,提高演出水平,充分发挥名人、名剧、名团的品牌效应,加强演出团体之间的协作,走集团化经营的道路,整合文艺团体资源,发挥舞台音响、灯光、服装、舞美制作优势,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极参与演展市场竞争。积极扶持和发展演展中介机构,使之成为独立的市场活动主体和连接文化生产、文化服务、文化消费的纽带。抓好高科技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发展健康有益的大众娱乐消费,促进文化娱乐业向健康规范和规模化、综合化、高档次方向发展。认真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图书馆为龙头,加快基层文化信息服务站建设,健全基层文化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其效益。建设好电影院线网络,拓宽影视发行销售放映渠道,建立健全正版音像制品营销网络,引导音像市场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强和完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使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教育事业,推进艺术教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继续抓好四川省艺术学校宜宾教学部的建设,积极探索多种办学形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为我市培养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和复合型文化艺术人才。积极发掘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发展和引导集市商贸文化,培育和繁荣艺术品交易市场,不断提高群众文化艺术素养和欣赏审美水平,激发社会各界对艺术品的投资和消费热情。

三是培育和壮大一批文化企业,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今后五年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保持年均15%的增长率,文化产业总量占到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提高到7%,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其增速高于全省GDP的增长速度,市委、市政府正在拟定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努力建立起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把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事业在新形势下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方向发展。要加大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和落实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培育和壮大一批文化企业,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产重组,组建一批文化企业公司。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非国有资金兴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要加强对在职文化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加快知识更新,提高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要加快文化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步伐,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人才结构,鼓励专业人才办事业,闯市场。要面向全国、全社会招聘、引进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集聚优秀人才,形成人才优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人才保证。

今年5月25日至28日由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四川省人民政府等国家部委将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届时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四川省贸促会、四川省文化厅共同主办,西部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中国文艺演出物资协会、中国音像协会、中国唱片总公司、四川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中国西部文化产业(产品)博洽会”将同期举行。本次博览会将邀请数千家国内外企业和客商参会,这是一次集中向海内外展示宜宾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招商引资的极好机遇,我市将利用西部博览会这一平台组团参会。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组织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质的文化开发项目和文化品牌产品参展,按照统一安排布署,认真做好项目、产品的包装、论证、申报、洽谈等工作,招商引资,寻求合作伙伴,以此启动各地文化产业工作,使我市文化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和壮大。

三、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拓展文化发展空间

突出开放主题,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这是提高我市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建设“三个美好”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大开放促大开发,大开发促大发展”的思想,切实重视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工作。要积极开展与省内外、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合作,拓展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渠道,加大对外文化宣传力度,提高宜宾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整合我市对外文化交流资源,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努力把我市的表演艺术、美术、摄影、书法作品、文物展览、民族民间工艺、民俗风情文化、旅游文化等认真挖掘整理,加工提高,精心包装,形成一批文化品牌,有计划地推向全国,走向世界。要坚持不断邀请引进全国的、世界的文化艺术精品来宜交流,积极承揽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节庆活动和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进一步繁荣我市文化市场,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要多渠道筹集对外文化交流资金,培养对外文化交流人才,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经验,让世界优秀文化走进宜宾,让宜宾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第二篇: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开拓进取克难求进

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再跃新台阶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文化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十二次会议精神,实施新一轮追赶发展、实现新一个倍增计划的强烈氛围下举行的。会议的主要任

务是,学习贯彻省、扬州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和去年的工作,谋划“十一五”,部署安排今年的任务,表彰先进,动员和激励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矢志进取,算大帐、谋大局、干大事,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再跃新台阶。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围绕大局,服务经济,文化事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一)“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为今后五年文化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围绕打造文化大市的目标,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以来,每年的城市建设十大工程项目都安排1—2个文化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镇国寺景区、盂城驿二期工程和龙虬庄遗址博物苑建设。启动实施了净土寺塔文化景区、邮都文化广场等建设项目,目前这两项工程正积极的向前推进,今年确保完成。农村文化阵地设施也明显改善。全市21个乡镇

(开发区)有■■个达省级文化先进乡镇标准,菱塘回族乡还是扬州市小康文化示范乡镇。全市80以上的文化站达到了500平方米站房、5000册图书、10项阵地文化活动要求。

2、文化活动丰富多采。市里每年组织大中型文化活动10次以上,体现主场特色的中国邮文化节、双黄鸭蛋节专题文艺晚会每年交替举办一次,“珠湖之波”卡拉ok歌唱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22届,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青少年艺术节成为每年固定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有的直接为经济工作服务,有的是为人民群众送上的精神大餐,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各乡镇也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文化传统和发展需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菱塘、卸甲等乡镇每年都举办农民艺术节,汉留、周巷的农民演出队深入村组、企业进行演出,深受群众欢迎。许多乡镇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界首的文学创作成果丰富,临泽的美术教育源远

流长,甘垛的舞龙舞狮队闻名遐迩,八桥成为有名的扬剧之乡。

3、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全市每年在省级以上发表、出版、展演的各类文艺作品均在500篇(幅、首)以上。二胡合奏《水乡鸭童》、高邮市扬剧团创作并演出的扬剧《雁归何方》、新民歌《高邮向着太阳奔走》等一批优秀作品赢得普遍好评。创作并传唱了高邮市歌--《高邮之歌》。2005年高邮市歌的征集更是体现了高邮广大文艺爱好者们的创作热情,共收到应征稿件194篇,是历次征文应征者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应征作品质量最高的一次。

4、艺术教育十分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城乡有各类文艺培训班近60个,声乐、器乐、美术、书法门类齐,在学少年儿童多达2000人。每年参加省统一组织的艺术考级人数为扬州之首。其中以二胡培训最具特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诸多奖项,2004年高邮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少儿二胡之乡”。艺术教育的

普及,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也为高邮文化的绵延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5、文化市场繁荣规范。近几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积极致力于培育文化娱乐市场,繁荣文化经济。全市共有歌舞厅■■家,电子游戏室42家,音像制品零售点■■家,音像制品出租点■■家,网吧54家,已初步形成适应不同人群消费需求的文化娱乐市场新格局。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做到监管有力、发展有序。

6、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7处,市级64个,有4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一个史前遗址保护群,有古建筑200多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同时,我们还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多年来,文化系统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公益

性文化事业单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实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落聘待岗等改革措施,增强工作人员事业心、责任感。加强文化经营事业单位的改革,市扬剧团率先走向市场,成为全省县级剧团改革的样板。

(二)2005年全市文化工作高潮迭起,好戏连台

1、文化大项目纷纷上马。作为打造“东方邮都”的标志性建筑邮都文化广场已于去年破土动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科技馆基础浇筑即将开始,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桩基检测正在进行。净土寺塔文化景区项目启动,目前已完成净土寺塔体内部修缮,塔身部分已经从上往下修到第四层,景区的市场运作部分正在进行中。

2、文艺活动盛况空前。成功举办第三届邮文化节“邮之歌”大型文艺晚会和第五届秦少游学术研讨会,两个活动体现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和组织水平,进一步宣传了高邮、提高了高邮的知名度。

此外,还举办了第三届农民艺术节、第三届社区艺术节和首届青少年艺术节。蝶园市民广场周末大舞台活动已举办30多场。

3、成功组织创作和传唱高邮之歌。开展了高邮市歌的创作征集活动,邀请全国知

名的歌词作者和作曲家进行改词谱曲,最终确定《高邮之歌》为高邮市市歌。为了让高邮之歌唱响,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企业、学校、广场组织教唱,并专门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邮之歌》专场文艺晚会,使《高邮之歌》唱响高邮大地,城乡处处回荡着《高邮之歌》的旋律。

4、农村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开发区举办了首届建设者艺术节,参加人数达万人。八桥镇组织了送文化到村组活动,组织业余文艺骨干,深入村组、企业演出。菱塘乡举办了第届农民艺术节,市计生部门与文化部门合作,组织了计划生育专场文艺演出,在全市21个乡镇

(开发区)巡回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国策,宣传科学文明的先进生育文化和婚育观。

5、继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全年共组织集中检查6次,出动执法人员264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119家次,收缴非法书报刊1761册(张),盗版教辅资料164册,非法音像制品50110盘(盒)。以实施“网络文明工程”为重点,严格控制网吧总量,提升质量。以“生命畅通工程”为重点,加大对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全市娱乐场所未发生安全事故,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开展了印刷业专项整治和“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并在建立“扫黄打非”长效管理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6、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资源。积极配合规划部门编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当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净土寺塔等四处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景点旅游持续升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 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文化工作仍然薄弱,文化阵地有萎缩的倾向,文化活动不够丰富,乡镇文化干部队伍年龄偏大;艺术生产缺少力作,创作经费不足,市场意识不强;文化体制改革有待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缺少名企名品;文化艺术人才、后备力量不足等。这些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坚定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几年,将是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不是信口开河、盲目乐观,而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结论。“

(一)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助推文化事业发展。去年,我市实现了“百十”奋进计划,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关键期,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进一

步优化,文化投入的比例将不断提高。

(二)文化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空前重视。近年来,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文件。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对文化大省建设制订规划、出台政策、投入巨资。市委、市政府对文化越来越重视,对文化发展带动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十五”期间就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用5-10时间打造东方邮都。这些都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更高的要求。

(三)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文化

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作了全面分析,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部署了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的改革,对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就全国而言,2006年是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一年,必将会给文化事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发展空间迅速扩大。随着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将会有较大改变,精神消费需求会迅速增长,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这些将使我市文化发展获得更多的公共财政保障。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文化事业的各项工作

(一)“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是:

1、文化事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文艺精品力作明显增加,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文化生活质量和文

明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活动创出特色、创出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幅射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显著增强。

2、文化新体制和新机制初步形成。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新的运行机制显现活力,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文化创新不断推进,初步走出一条具有邮都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努力建立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4、文化产业迅速成长。以市场为基础,政策作导向,加快科技创新力度,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新的增长点,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建成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生产、服务、销售网络体系。文化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逐年增

长。

5、文化市场繁荣有序。积极引进外资、民资,坚持放开搞活,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市场中介组织活跃,市场管理法制化,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6、文物保护良性循环。各类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文保单位保护责任落实。古城风貌风情得以延续,名城建设良性发展,邮文化魅力不断彰显,城市文化形象进一步提升。

7、文化发展环境优良。转变政府文化职能,不断加大文化投入,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着力培养出类拔萃、德艺双馨的文艺专门人才,形成一批懂市场、会经营的文化经纪人队伍和能干事、会干事的文化管理人才队伍。全社会关心、重视文化发展的氛围基本形成,文化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今年几年,我们要围绕以上目标,制定措施,精心组织,逐年实施,确保到“十一五”期末,全面实现这个总体目标。

(二)2006年全市文化工作主要任务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亲朋一轮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起始之年。全市文化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干06、开新局”的工作大局,以建设文化大市为目标,以打造“东方邮都”为抓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进位争先,全力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打造“东方邮都”为契机,做好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东方邮都”的目标,结合文化自身工作,不断提升城市文化氛围。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快速推进东方邮都文化广场建设。邮都文化广场是东方邮都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文化

部门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年内基本建成。二是加快启动盂城驿扩容和周边改造工程。要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尽早制订规划,包装项目,招商引资,争取早日实施。三是加快筹建当铺博物馆。及早做好建设规划,力争早启动,将当铺博物馆建成邮品收藏中心。四是加快推进净土寺塔文化景区,在修缮工程全面结束后,抓紧周围地块的招商引资,加快建设进度,力争与盂城驿、南门大街等景点共同构成城市南部文化旅游圈。启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盂城驿的申博、申遗工作。办好第四届双黄鸭蛋节文化晚会等大型活动,发挥大型文化活动的辐射带动效应,全面繁荣城市文化。

(二)以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机遇,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大力加强农村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加强乡镇

文化站的建设,切实解决无房文化站问题。今年省政府将安排1亿元,决心用三年时间,解决不达标文化站问题。目前,我市大约有12个乡镇文化站不达标,各乡镇要引起高度重视,抓住机遇,积极向省争取补助资金,加快文化站标准化建设。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继续举办农村文艺调演、社区艺术节、农民艺术节、珠湖之波赛歌会、各级各类文艺比赛、周未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继续送文化下乡,全年组织文艺下乡演出不少于10次。三是努力为基层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施优秀剧目展演、送戏下乡、百部电影送千村、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文艺下基层“四个一”工程,并形成长效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活动品牌,让城乡居民受益得实惠。要重视街道、社区、村文化站(活动室)建设,做到有阵地,活动多,网络健全,群众参与度高。

(三)以出精品为重点,进一步繁

荣文艺创作和演出。文艺精品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艺创新能力和文化发展水平,要高度重视艺术创作和生产,坚持以精品工程带动艺术的普遍繁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通过对生活和时代深刻的感悟和理解,反映人民群众最深切的心灵呼唤,推出一些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文学艺术精品。着力实施三大工程,即: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书法、美术精品工程,多门类文化艺术新品工程。

(四)以规范监管为重点,努力构建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快职能转变,坚持依法行政,调整管理思路和手段,加强日常监管,规范程序,建立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一是促进市场繁荣。简化审批手续,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资、民资参与文化娱乐业经营,提升规模档次,丰富我市的夜生活;鼓励发展民营演出团体、中介机构、演

出场所,繁荣演出市场。二是规范市场秩序。继续抓好“网络文明工程”、确保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无网吧率、黑网吧清除率达到100,安装网吧监控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对网吧实行有效监管;完善“音像市场正版化拓展工程”,鼓励音像销售向连锁、超市方向发展;加强印刷业管理,坚持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全面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规范印刷市场,压缩整顿一般印刷业,发展包装装潢业;继续开展以打击非法出版物为重点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同时积极探索长效化管理的新途径,加强“扫黄打非”工作制度化建设,从集中打击为主向日常管理为主转变。加强著作权保护,完成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著作权法》的宣传。三是创新管理体制。推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能;健全完善重大案件集体会审制、行政执法回避制、考核奖惩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加强培训和监督,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

(五)以深化改革为重点,增强文化事业发展活力。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认真研究,充分准备,稳步实施,力争有实质性进展。一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用人制度上,实行全员聘用制,实现用人机制、人才评价机制的创新。在干部任用上,推行聘任制和任期制,严格考核和管理,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人事运行机制。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岗位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和演出工资制,加大活工资的比例,让活工资真正活起来,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二是做好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工作。按照中央、省、扬州市的部署,认真做好文化体制改革的准备工作,研究新情况,建立新机制。不断转变职能,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

向管文化为主转变。

(六)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和引进,使一批优秀文化人才在实践创新中脱颖而出,发挥作用。一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比例适中为目标,培养、引进一批文化单位急需的专业人才,努力推出德艺双馨的文艺领军人才,培养锻炼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支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文化经纪人队伍。二是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优化基层领导班子结构,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同志推上基层领导岗位,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年轻化,有实干精神,有创新意识,勇于开拓实践的基层领导队伍。加强考核培训,培养充实文化战线后备干部队伍。

同志们,文化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希望全市文化战线的同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勇于开拓,矢志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市新一轮追赶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开拓进取克难求进

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再跃新台阶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文化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十二次会议精神,实施新一轮追赶发展、实现新一个倍增计划的强烈氛围下举行的。会议的主要任

务是,学习贯彻省、扬州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和去年的工作,谋划“十一五”,部署安排今年的任务,表彰先进,动员和激励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矢志进取,算大帐、谋大局、干大事,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再跃新台阶。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围绕大局,服务经济,文化事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一)“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为今后五年文化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围绕打造文化大市的目标,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以来,每年的城市建设十大工程项目都安排1—2个文化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镇国寺景区、盂城驿二期工程和龙虬庄遗址博物苑建设。启动实施了净土寺塔文化景区、邮都文化广场等建设项目,目前这两项工程正积极的向前推进,今年确保完成。农村文化阵地设施也明显改善。全市21个乡镇(开发区)有■■个达省级文化先进乡镇标准,菱塘回族乡还是扬州市小康文化示范乡镇。全市80以上的文化站达到了500平方米站房、5000册图书、10项阵地文化活动要求。

2、文化活动丰富多采。市里每年组织大中型文化活动10次以上,体现主场特色的中国邮文化节、双黄鸭蛋节专题文艺晚会每年交替举办一次,“珠湖之波”卡拉ok歌唱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22届,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青少年艺术节成为每年固定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有的直接为经济工作服务,有的是为人民群众送上的精神大餐,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各乡镇也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文化传统和发展需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菱塘、卸甲等乡镇每年都举办农民艺术节,汉留、周巷的农民演出队深入村组、企业进行演出,深受群众欢迎。许多乡镇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界首的文学创作成果丰富,临泽的美术教育源远流长,甘垛的舞龙舞狮队闻名遐迩,八桥成为有名的扬剧之乡。

3、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全市每年在省级以上发表、出版、展演的各类文艺作品均在500篇(幅、首)以上。二胡合奏《水乡鸭童》、高邮市扬剧团创作并演出的扬剧《雁归何方》、新民歌《高邮向着太阳奔走》等一批优秀作品赢得普遍好评。创作并传唱了高邮市歌--《高邮之歌》。2005年高邮市歌的征集更是体现了高邮广大文艺爱好者们的创作热情,共收到应征稿件194篇,是历次征文应征者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应征作品质量最高的一次。

4、艺术教育十分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城乡有各类文艺培训班近60个,声乐、器乐、美术、书法门类齐,在学少年儿童多达2000人。每年参加省统一组织的艺术考级人数为扬州之首。其中以二胡培训最具特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诸多奖项,2004年高邮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少儿二胡之乡”。艺术教育的普及,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也为高邮文化的绵延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5、文化市场繁荣规范。近几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积极致力于培育文化娱乐市场,繁荣文化经济。全市共有歌舞厅■■家,电子游戏室42家,音像制品零售点■■家,音像制品出租点■■家,网吧54家,已初步形成适应不同人群消费需求的文化娱乐市场新格局。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做到监管有力、发展有序。

6、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7处,市级64个,有4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一个史前遗址保护群,有古建筑200多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同时,我们还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多年来,文化系统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实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落聘待岗等改革措施,增强工作人员事业心、责任感。加强文化经营事业单位的改革,市扬剧团率先走向市场,成为全省县级剧团改革的样板。

(二)2005年全市文化工作高潮迭起,好戏连台

1、文化大项目纷纷上马。作为打造“东方邮都”的标志性建筑邮都文化广场已于去年破土动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科技馆基础浇筑即将开始,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桩基检测正在进行。净土寺塔文化景区项目启动,目前已完成净土寺塔体内部修缮,塔身部分已经从上往下修到第四层,景区的市场运作部分正在进行中。

2、文艺活动盛况空前。成功举办第

第四篇: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3月2日)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总结过去,开拓未来,努力加快我市文化强市建设进程,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同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围绕这个主题,刚才市委副书记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在回顾总结近年来特别是2001年文化工作的基础上,对“十五”文化发展进行了规划,对今年的工作任务作了具体的部署;会6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各位的发言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发奋努力,真抓实干,努力使建设文化强市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市文化战线在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文化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努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加文化设施投入,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全市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几年,先后建成了博物馆、大戏院、广电大厦、图书馆新馆等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文化设施,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曲艺等多个艺术门类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推出了一批优秀人才,文化单位的活力不断增强,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建设文化特色镇成效明显,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不断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实践证明,我市文化工作队伍是一支团结进取、奋发有为的队伍,是一支值得信赖的队伍。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文化工作者,以及关心文化建设的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正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是时代的要求和群众的呼唤,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是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文化工作全局,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步伐,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真正担负起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重任。下面,根据会议的要求,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方向,明确目标,充分认识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工作是我们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任务,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世纪之交,江泽民总书记又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统一的整体,将“三个代表”视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进一步表明了党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的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已成为一种大趋势。跨入新的世纪,我们制定了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而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于我们市市来说,不仅要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较高的经济运行质量,尽快建成经济发达的城市,而且要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全面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和整体环境质量,把市建设成为文化强市。使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发展水平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城乡居民都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文化遗产得到有效发掘和利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文化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规范高效。要尽快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感到,需要各级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

认识建设文化强市的重大战略意义。

1、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生产者,又是文化的消费者。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形式会越来越多样、内容会越来越丰富、品位会越来越高档。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2、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增强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商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其中的科技和文化含量,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文化建设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文化消费已成为扩大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产业也已成为一个迅速增长,可带来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像英国的文化产业收入与本国汽车工业不相上下;加拿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已超过了农业、交通、通讯、信息技术、建筑业等;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在国内,上海的东方明珠塔投入3.7亿元,5年就收回了成本。我们要认真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总结自身一些好的成功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的同时,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尤其要寻找亮点,努力挖掘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化进程。

3、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是巩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市以经济为中心,牢牢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及其所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也必然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要克服和消除这些消极影响,巩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载体,具体、生动、形象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倡导文明新风,净化人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快发展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教育、体育等文化事业,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通过文化建设的加强,大力提升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加强文化强市建设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审时度势,牢牢抓住机遇,沉着应对挑战,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振作精神,鼓足信心抓好文化强市建设。

二、把握重点,开拓创新,扎实抓好建设文化强市各项工作。

文化强市是一个综合的具有深刻内涵和质量要求的动态概念。建设文化强市,是一个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长期奋斗目标。但在一个确定的时间段里,应该有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为此,根据中央精神和省、市文化建设规划,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市委、市政府制定了10年文化强市建设规划纲要,这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市的蓝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希望大家要把握重点,开拓创新,高度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全方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特征,是体

现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必备因素。在我市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创造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两个文明建设典型地位相协调的文化品位。一是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投资建设了一批宣传文化重点工程,逐步完善了城市的设施功能,提供和改善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条件。对这些设施,要充分管理好,利用好,发挥其在宣传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在建的电影广场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努力建成步行街上一个耀眼的文化亮点。今年,我们要创建省文化示范县(市),还要在乡镇开展创建文化广电基本现代化镇活动。各镇要挤出部分财力,集中力量建好1~2个精神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各村、街道、企业也要重视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使之形成网络。二是要抓好艺术精品生产。繁荣艺术创作是文化工作的中心环节,拥有一批精品力作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在总结我市文化精品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业余与专业并重、舞台类与非舞台类并重的原则,进一步提高精品创作的策划组织和管理服务能力,制订好艺术生产规划,突出重点,落实责任;要鼓励、支持文艺工作者从我市城乡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中汲取营养和灵感,不断推出具有时代精神,既被专家叫好、又被观众叫座的精品力作;要围绕重大节庆和重大事件,定期开展一系列有较高水平和较大影响的文化活动,创出我市文化特色,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三是要努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的宝贵财富,是体现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打响城市文化品牌的基础优势。我市由于建制时间不长,历史文化资源相对于周边县市不是很多,但自古以来这是一方很有灵气的土地,出了不少名人,也留下了不少名胜古迹,只是以往我们缺少对这方面的挖掘和开发,现在要引起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是地道的“朝阳产业”,搞好了,算经济帐,可谓一本万利,算长远帐,是增强文化内涵,积淀文化底蕴。对这些传统文化遗产,我们要进行全面的挖掘梳理。对那些具有浓郁的区域文化色彩、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文化现象,要进行提炼、加工、逐步开发。

2、着力拓宽文化工作领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定要及时更新观念,不断调整思路,将文化工作领域拓宽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努力扩大文化工作的覆盖面,真正实行由“小文化”向“大文化”的转变。一是要拓宽文化管理范围。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快实现职能的转变,在加强专业文化单位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社会各行业的文化纳入管理范围;要同经济部门、教育部门、群团组织等紧密配合,通过建立一定规模的图书室、多功能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和举办各类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努力调动群众参与文化工作的积极性;要经常组织开展广场文化,并在活动方式上由单纯的文艺演出逐渐向科、教、文、卫、体等各个方面延伸,使广场文化真正成为展示高雅艺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舞台。二是要拓宽文化服务项目。要进一步规范和繁荣文化市场,积极倡导娱乐业大众化经营,引进开发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及针对老年人等特定人群的文化娱乐项目,提高大众的参与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通过暨阳湖、双山岛开发和修复整治一些重点文物古迹,发展文化旅游业,开辟以文化景点为载体的旅游专线,并加紧研制开发具有市特色的旅游商品;要充分利用文化部门的师资、场地、设施设备条件,推动文化艺术培训业的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要继续引进更多的外地优秀艺术团队来我市演出,搞活我市的演出市场。三是要拓宽文化建设内容。要切实加强特色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利用区域文化优势,活跃群众文化内涵,加快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继续通过建立特色文艺团队,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评选特色文化镇和特色文化家庭,来培育和推进特色文化,并达到吸引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目的。要注重城市文化环境建设。建筑物的造型、色彩、风格以及道路、公园、广场、路灯、栏杆

等,都要讲究整体和谐、艺术质地和文化个性;城区和各中心镇都要建有一批上档次、有较大容量的公共广告牌、宣传橱窗和阅报栏;要合理布局好花坛、绿地、美化灯、雕塑、植物造型等景点,让城市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氛围。

3、努力优化文化运行机制。在当前宏观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转折时期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领域中的改革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更为紧迫。我们要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通过优化文化运行机制,把思路拓得更宽,把工作做得更实,把事业发展得更好。一是要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投入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要加快文化拨款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企业投入相结合的新机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文化建设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要鼓励文化单位与企业联姻,文化单位依靠企业的支持多出文化产品,企业通过文化宣传来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二是要建立全新的发展机制。要强化文化自我发展意识,树立文化不仅是一种事业,同时也是一种产业,按照产业模式来发展文化事业的观念。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文化资产进行有效运作,通过投资、参股、有偿转让、合作、租赁、承包等经营方式,盘活资产,取得效益;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合理配置,优化组合,让文化最大限度地面向群众,进入市场,并尽快组建市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此作为发展产业的龙头,努力做大广告业、网络信息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礼仪服务业等文化产业盘子,形成规模化经营,为文化事业发展增添后劲。三是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要深化文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内在活力,逐步减少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对由财政保障或补助的文化事业单位要逐步进行企业化管理,实行“三个分离”:首先在资产方面要实行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分离,经营性资产发挥增值职能,公益性资产承担社会职能;其次在业务方面要实行事业与产业分离,把产业部分推向市场,组成经济实体;再次在人员方面要实行事业人员与产业人员分离,从事产业的人员不再由财政供养。对自收自支的文化事业单位要实施产权制度改革,使其彻底转为企业单位,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4、大力强化文化队伍建设。人才是事业的保障,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文化队伍是繁荣和发展我市文化事业的关键所在。从总体上看,我市文化队伍是一支有较强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但也存在人员老化、素质不完全适应等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一是要加快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各级党委和宣传文化部门要增强危机感、紧迫感,积极吸收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努力发现有能力有潜力的人才,大胆使用有头脑有干劲的人才,培养一批以思想素质好、社会责任感强、艺术成绩突出的人才为主体的文化艺术工作者群体。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骨干要选拔到专门学校培训深造,在工作实践中多给他们压重担,同时充分发挥老一辈艺术工作者的传、帮、带作用,加速其成才的步伐。要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的原则,根据需要,逐步引进在苏州市乃至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尖子人才,并确保人才留得住、用得活,从而在全市逐步形成一支门类齐全、素质较高、文化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二是要努力提高文艺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要经常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关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创造条件组织他们深入基层,深入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增加生活积淀,激发艺术灵感;要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举办培训班、讲习班、研讨班,邀请知名艺术家、作家讲课,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水平。一切从事文化事业、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同志,都应当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艺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三是

要认真抓好文化部门班子建设。要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调高层次、调低年龄、调优结构”的原则,加强文化部门、文化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有计划、有目的地把一些素质好、学历高、能力强的青年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或班子后备队伍中。各级领导班子要成为团结、勤政、廉洁、高效的领导集体。

三、加强领导,确保建设文化强市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建设文化强市,是一项整体性强、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要把这项艰巨的任务完成好,必须以加强领导作保证。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立足于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全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筹兼顾,扎实工作,对文化强市建设实施强有力的领导。

1、切实把建设文化强市摆到重要位置来抓。各镇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高度重视文化工作,从大文化角度考虑文化事业的发展,把文化工作放到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分析研究,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化足心思抓,要认真学习有关业务知识,提高驾驭文化工作的能力。要认真研究文化强市建设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协调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各种矛盾。要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任务,狠抓措施到位,确保顺利推进。

2、加大文化建设投入,认真实施文化经济政策。各级政府财政要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每年对文化事业的拨款增幅要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同时要安排一定的文化专项经费,用于文化活动、精品生产和文物保护。对乡镇文广服务中心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各镇财政要确保人员经费和业务活动经费。要认真落实文化发展扶持政策。前年以来,中央、省、市先后出台了文化经济政策,根据上级政策精神,我市也制定了加快文化强市建设若干政策,对增加文化事业的投入、支持文化设施建设、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作了明确的规定,希望各镇、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执行,全面落实。对国家和省市各项文化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要逐项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以集聚更多财力投入文化事业建设。

3、强化协调配合,进一步形成文化强市建设的合力。建设文化强市是各部门、各单位、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把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好,迫切需要各镇、各部门、各单位、社会方方面面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宣传、文广、文联、体育、报社等部门要不辱使命,守土有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担负起繁荣文化事业的重任,扎实抓好文化发展规划、指导和协调、管理工作。机关各部门都要积极为文化强市建设出谋划策,有力出力,主动提供优质服务。尤其是计划、财政、税务、城建、科技、教育等部门更要献计献策,积极配合,多办实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行业协会,要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建设文化强市的先进典型,激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努力形成同心合力共建文化强市的浓烈氛围。

同志们,我们正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我们一定要把这次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作为我市文化发展新的起点,抓住机遇,努力开拓,扎实工作,为把市建设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2也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我们在这里召开2012年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学习贯彻全省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8年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工作,努力开创全市文化工作新局面。

一、2011年全市文化工作回顾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文化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九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狠抓艺术创作与生产,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抓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组织了春节文艺晚会、元宵戏曲晚会等80余项春节文化活动,在各县(市、区)演出100余场,观众8.7万人次。开展了2008年“三下乡”活动和“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安阳县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汤阴县跑帏子等3项内容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并公布了第一批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群艺馆再次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群艺馆”。龙安区成功举办了“中国安阳蜡梅文化旅游节”。内黄县继续举办了颛顼帝喾陵祭祖节和红枣文化节。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市图书馆博物馆综合大楼建成开放,大型铜雕“商颂”建设正在进行,乡镇综合文化站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林州市新三馆已经开工建设。

艺术创作与生产成绩显著。组织安阳市豫剧团、安阳县豫剧团联合排演了大型现代豫剧《大爱无言》,参加河南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荣获河南文华大奖,并被选调赴郑展演。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第五届舞台剧本征集评比活动和“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等。创作演出了小戏《一把雨伞》,创作了50集电视剧《清明上河录》,出版剧作集《两棵树》。市豫剧团排演了现代豫剧《二进洞房》等剧目,全年演出225场。安阳文化艺术学校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在全省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技能大赛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林州市创作完成了音乐舞蹈剧《林虑风流》。

文化市场管理扎实有效。加强对全市网吧、娱乐场所、演出市场和音像市场的管理,销毁违法音像制品35000张,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再清理,开展了公共娱乐场所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年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29627人次,检查场所28178家次,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市文化局被评为全省文化行政执法先进集体。举办了文化行政执法人员和经营业主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和合法经营意识。积极推进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工作,在全市3243个行政村放映公益电影38916场。安阳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内黄县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被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北关区开展多场以关爱农民工为主题的公益电影放映活动。

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新成绩。争取国家、省、市投资1.3亿元,启动殷墟国家大遗址公园建设,积极开展殷墟保护规划修编工作。全力推进中国文字博物馆文物征集与文物布展工作。组织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我市大运河申遗前期准备工作。跃进渠、岳飞先茔等19处文物成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举办了殷墟考古发掘80周年纪念活动。推进文物机构改革,加强全市文物管理。全年完成钻探面积40余万平方米,发掘各类墓葬180余座。南水北调工程安阳段文物巡护工作成效显著,全省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市博物馆、市民间艺术博物馆、市古建所等先后举办《殷商社会生活史》、《鼠年民间剪纸作品展》等20多个陈列展览。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2号坑保护展示馆主体工程完工,积极组织编制总体保护规划。汤阴县对羑里城和岳飞庙服务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殷都区积极引导扶持殷墟保护区内的农村居民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统筹解决遗址保护与居民发展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稳步推进。积极开展以东方红影剧院为试点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对影剧院的资产、人员、债务等情况进行了核实。与新华富投资集团协商,拟定了转企改制职工安置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修改了土地用地规划,办理了土地证,进行了资产审计、评估等工作。组织推荐凯瑞数码有限公司、司母戊文化传播公司等单位的文化产业项目,参加河南省文化产业成果展示会和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取得优异成绩。内黄县大力实施“画乡名片”工程,初步形成了一个集创作、培训、展示和销售为一体的农民画产业基地,为该县农民画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找差距、转变作风促发展”活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在全系统党员中开展了“党风党纪”集中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转变了工作作风。局机关党总支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党组织。汶川地震后,文化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及离退休老干部慷慨解囊,共为灾区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105880元。积极开展新“四创”工作,市文化局被评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安阳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集体二等功。同时,新农村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消防安全、人事教育、计划财务、爱国卫生、信访稳定、计划生育等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下载李超远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超远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总结过去,开拓未来,努力加快我市文化强市建设进程,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同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围绕这个主题,刚才市委......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进行,全省新闻出版文艺战线大练兵活动拉开序......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进行,全省新闻出版文艺战线大练兵活动拉开序幕,全市文化工作进入改革攻坚......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总结过去,开拓未来,努力加快我市文化强市建设进程,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同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围绕这个主题,刚才市委......

    李雄在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司长李雄在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经过全体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昨天,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李超(范文模版)

    长春财经学院 姓名:李超 学号:20601134927 教学班学序号:75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董秀兰 《解读世界文明》论文2013~~2014学期第2学期 古中国文化文明 由于中国古典哲......

    在文化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县文化旅游工作会议,是在全县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向建设工业强县、畜牧大县、文化旅游名县和西部经济强县进军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

    在2018年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8年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夯实基础谋发展 奋发有为求突破努力在跨越发展新征程中贡献文化力量各位委员,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区文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