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12怒汉》学数据分析28
看《12怒汉》学数据分析
《12怒汉》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贫民窟,一个男孩涉嫌杀死了自己的养父。法庭经过审理后,将最后的决定权交给十二名陪审员。他们被送进一间封闭的休息室里,要求作出判决。陪审团中11个人判定男孩有罪,只有1个人合理怀疑,并最终说服了其他人。
这是一部伟大的影片。初看时,让我感知到人性与良知的可贵;再看时,让我感悟到对数据分析的启发。
启发1:理性决策,避免从众心理
陪审团的判决是团体决策的过程。团体决策由于综合了多人的经验和判断,结果要优于个人决策。
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就像《乌合之众》一书中指出的,只要是团体,就会有意见领袖。由于晕轮效应或懒惰心理,很多人会放弃自己的思考,转而追随意见领袖,产生从众心理。
在《12怒汉》的开场,11个人都有从众心理。他们追随职业检察官和法庭的判断:既然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这个孩子是凶手,那么只要相信就行了,要不是工程师fonda坚持“合理怀疑”,坚持要讨论那些证据本身的可靠性,那个涉嫌谋杀的男孩可能会因为陪审团的草率,在监牢中度过一生。
在企业经营决策中,从众心理也常常作祟、让企业在盲从中遭遇危机。此时,坚持理性决策,科学使用数据分析方法变得非常重要。
例如,80年代的荷兰,很多石油公司在业内专家一片石油价格看涨的呼声下,产生从众心理,争先恐后地扩大经营规模。但壳牌公司没有人云亦云,而是理性思考,使用脚本法找出会使市场发生悲观变化的事件,并分析这些事件的影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通过系统分析,壳牌发现OPEC石油供应配额协议谈判破裂是会引发石油价格下降的重要风险,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来降低成本。结果当1996年,该风险不期而至时,从众的石油公司都受到重创,只有壳牌公司的损失最小。
启发2:避免偏见和思维定势
被狗吠的人,不一定是贼;长胡子的人,也不一定是艺术家。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是凭过去所得的知识、经验做判断,于是偏见和思维定势,代替了事情的本来面目。
在《12怒汉》中,偏见最大的要属cobb,一个传呼公司的老板。他被儿子伤透了心,这种痛苦使他把自己想象成为遇害者,愤怒地看待整个案件,在所有证据都被合理怀疑后,仍认定男孩就是杀害养父的凶手,甚至为此与其他陪审员激烈争吵辩驳,一度情绪失控。
在企业的经营中,也不乏偏见和思维定势。例如,很多企业在分析市场机会时,只看需求量,不看供给量。再比如,在评估是否要上项目时,一些企业只看项目本身可能的收益,却不考虑市场的竞争和自身的实力。
而这种偏见和思维定势往往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例如,不看市场的供给,可能会造成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不看自身的实力,可能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如何才能避免偏见和思维定势呢?需要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
这让我想起了肯德基的故事。
肯德基的炸鸡打入中国市场之前,曾派一位执行董事来中国考察,这位董事来到北京街头,看到行人穿着都不太讲究,就认为中国没有消费力,汇报说炸鸡在中国无市场。由于这位董事仅凭主观感觉就做出判断,因此肯德基以不称职为由对其降职处分。然后又派了另一位执行董事考察。这位董事首先根据调研结果证明,穿着是否讲究与消费力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接着,他在北京的几条街道上用秒表测出行人的流量,并请500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品尝炸鸡的样品,详细询问他们对炸鸡的味道、价格、店堂设计的意见。不仅如此,他还对北京的鸡源、油、面、盐、菜以及北京的鸡饲料行业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经过这样全面系统地调查,他得出,肯德基德的炸鸡可以打入北京市场,对于每只鸡来说虽然利润小,但消费群巨大,因此仍能获利。果然,北京的第一家肯德基店开张不到300天,盈利就超过200万元。
启发3:合理怀疑
《12怒汉》不是要证明男孩没有杀人,而是要通过情境重现与严密推理,得到无法确切的证明孩子杀了人的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合理怀疑的态度非常重要。正是秉承于此,12怒汉抽丝剥茧,发现了证词和证据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例如,从目击女人鼻梁两侧的印迹,可以判断出这个女人近视,而案发时,她刚好往窗外看,根本没时间把眼镜戴上。不戴眼镜又如何在昏暗的夜色中辨别出六十尺外的犯罪现场呢?
再如,目击老人有明显的跛脚,按照他的说法,他是听到声音,用15秒钟的时间从床铺上起来,从房间里跑到门口,看到犯罪嫌疑人冲下楼。但是,按照案发现场的布局图来看,床铺离房门有十一尺,走廊有四十三尺,一个跛脚的老人如何能用15秒钟从床铺跑到门口呢?
合理怀疑让真相浮出水面,让假象无身藏匿。
在数据分析方面,秉承合理怀疑的态度也至关重要!它是数据分析的炼金石。一方面,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数据分析师要合理怀疑,通过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等推断统计方法,核实自己的分析结论的是否可信。
另一方面,在使用数据分析结论时,企业也需要合理怀疑,炼就火眼金睛,避免数据分析的陷阱。
启发4: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12怒汉》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例如,陪审员sweeney根据对法庭上目击老人的观察,从他的破旧的外套、缓慢的步伐、怯懦的神态分析出他对被重视、被征询的内心渴望,从而对其所做的证词进行合理怀疑。
企业决策者也是一样,在获取数据支持时,不但要听员工说了什么?还要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以此判断员工所提供的数据该如何使用,做到参考而不迷信。
例如,决策者如何使用第三方监测数据和企业内部数据呢?需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企业内部数据反映了企业自身的运营情况,但却缺少对竞争对手的考量,因此无法对整个行业进行全局性的把握;而第三方监测数据则是全局性的,能够做全行业的规模、竞争和用户等分析。但是,第三方监测数据是采用抽样的方式,存在总体代表性的问题。因此,这两方面的数据需要相互印证、搭配使用。
企业内部数据,主要由企业的销售人员和企业的CRM系统提供。但这两部分,经常存在很大的差别。到底用谁的数据呢?决策者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由于销售额的数据关系到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因此销售人员所给的数据中往往有水份;另一方面,CRM系统往往只统计走标准流程的订单,一些非标订单常在线下实现,因此CRM系统跑出来的销售额数值往往偏小。因此,这两方面的数据也需要互相调整、搭配使用。
不论是第三方监测数据还是企业内部数据,只能反映用户的行为特征,而用户行为特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如生活形态、价值观、偏好等)往往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市场调查有很多方法,到底用哪种最合适?同样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例如,由于网民的规模不断膨胀加上互联网技术的提高,网络调查法以其低成本和多受众备受企业的青睐。但是,在看到网络调查法的好处的同时,企业必
须意识到网络调查存在着随意性和总体代表性差等问题,因此一方面,调查结果要慎重使用;另一方面,要想办法弥补网络调查的这些缺点。为什么网络调查会有随意性和总体代表性差等问题呢?因为网络调查没有对受访者进行筛选。如果考虑到这个因素,企业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市调项目对受访者的要求,给出对受访者的配额要求,并按此要求结合用户数据库,对符合要求的用户发email通知,保证受访者与市调项目的匹配性。
除了以上的启发外,我们从《12怒汉》中还可以学习科学推理、制度优化„„推荐大家看一看,相信你一定还会有其他的收获!【加油】
第二篇:12怒汉观后感
12怒汉观后感
这是一部讲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的电影,12个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各异的被随机抽来的美国公民聚在一起讨论并表决一桩一级谋杀案的嫌犯罪名成立与否,虽然看样子这起案件证据确凿,犯罪事实充分,嫌疑人铁定要被送上电椅了,但正因为陪审员中有人对“充足证据”的怀疑以及对“合理怀疑”的坚持,使得这件事情最终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最终让犯罪嫌疑人洗脱了罪名。我们知道,美国的陪审团是有所谓的废弃裁定权的,就是说,“在特定案件中,当陪审团——根据它自己的公平正义观——拒绝适用某法律来判定被告有罪,即使事实显示有罪,没有作成其他结论的可能。“而这部电影,就是在向我们展示,这群行色各异的人,是如何行使他们手中的权利的。
电影一开始,就通过对话中的细节告诉了我们,这是一桩子弑父的谋杀案,不可胜数的犯罪前科,独一无二的犯罪凶器,两位证人的铁证以及被告律师苍白的辩护,几位陪审员觉得已无争议的言表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嫌疑犯被法办,似乎已是板上钉子的事情了,现在就等着看大家一致通过了。但12名陪审员中,独有一人觉得不妥,在他看来,大家不能不经一点思考的就把一个嫌犯送上刑场,哪怕他有一点点无罪的可能,我们也该籍此展开更多的追问,反过来去考虑罪名不成立的合理性。11:1,多么悬殊的差距,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样一个人的想法,完全可以被人们忽略不计,但这样一来,假如他是真理的声音,那么必然就会被扼杀在多数人的暴政之下了,情节足以延续下去的机会,当然是依靠它背后这种多数民主制对少数人权利的保护,这剩下的11个陪审员必须听从那一个陪审员陈述理由并竭力说服他,而不是因为我们占绝对优势便可把你轻易略过,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向我们抛出了第一个包袱:旁敲侧击的告诉我们,一个民主的社会里,每一个个体,每一种声音都值得尊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不是二元制的,不该有独裁专制,也不该有党同伐异。
然后,那位有疑议的建筑师向大家提供了一把跟犯罪凶器一模一样的弹簧刀,而这把刀,是他在犯罪现场两个街区以外的商店里购买的,这样一来,说那把被抹掉了指纹的凶器独一无二,只有嫌犯身上才有的证词不攻自破。他的这番举动,得到了一位老伯的支持,他也赞同这样一桩尚有疑问的案子,需要有更多的讨论才行。
紧接着,更多的疑问浮出水面。一号证人仅仅是个步履蹒跚、甚至可能耳朵不太灵光的老头,他怎么可能,会在案发时有列车从窗外经过的情况下听清楼上那对父子的撕斗呢?这样一个有力的发问,说服了另一个刚刚还持“有罪“意见的人,同样使得刚刚还觉得自己的的决策无比正确的其他人,渐渐有了些动摇。当然,这也激怒了从一开始就大义凛然,摆出一副替天行道的架势,坚决要把这个孩子送上电椅的大汉,在他看来,那位建筑师的质疑与分析,无非是妖言惑众,颠倒黑白而已,不加严厉的制止和反驳,肯定要把所有人都诓骗进去,于是趁跟建筑师两句不合的时机就要动手。结果,赶紧被众人制止。到这里,我认为,电影给我们抛出了第二个包袱:言路自由市场固然可以让真理越辩越明,让相比下更合理的观点占据更多的市场,但这也可能会招致异议者的话语暴力或人身攻击,倘若一种制度设计可以让某种声音不合规则的无限放大并且吞噬掉不同的声音,那他注定就会成为所有人的灾难,没有制衡没有规则没有彼此的独立就不会有真正的言论自由。假若那位猛汉在旁人的怯弱眼光中把建筑师打倒的话,那么,这样的争论或许就难以继续进行了,而我们想要追寻的真相,也可能会在一沉一浮中悄然隐去,而其他有不同意见的人,或许也会三缄其口,不敢多说。那一句,或许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多么含义深邃,意味深长,真的值得我们好好的品味。
一号证人曾说,自己在听到嫌犯杀死父亲后,在十五秒的时间里冲到房门,打开门正看到嫌犯夺命奔去的背影,但是,这样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真的可以在十五秒内走过50多英尺的距离吗?众人算好距离,用秒表计时,并且模仿老人的步伐来进行实际的测量,结果却发现这至少会花掉40几秒的时间。这样一个不合常理的证词,显然是不能作为定罪依据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毫无障碍的进行理性的思考,只能说所有的人都具备理性思考的能力,有一个对贫民窟出身的孩子持有根深蒂固的偏见与歧视态度的老人,并不把这样的反驳当一回事,他仍然大声的说着他曾经的不愉快的经历,但这番话却遭到了一位钟表匠的反驳,在他看来,这个国家的民主制度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自我修正的能力,这也是它
能够变得强大的原因所在,携带个人偏见进行是非评判,是不应该的,每一个陪审员都需要有中立的理性人立场。
当所有人的脑筋都开动起来,当他们的思维都变得活跃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疑点被陪审员们挖掘了出来。比如,凶手比父亲矮七寸,要他将弹簧刀从上至下的插入父亲的胸膛无疑是有点困难的,而且出生在贫民窟的一位陪审员也证实,那种使刀方式并非混混的惯用招式。看到这里,我似乎找到了一点批判精英主义观念的论据,有的人可能会觉得,那位建筑师和股票商心思缜密、逻辑清晰,我们或许只能他们这种人说话的机会就够了,既便没有那些只惦记着球赛、少有个人观点、说话粗俗没有教养的人的参与我们也能讨论出东西来,但我却看到他们总是在适当的时候发挥了有力的作用。人各有其才,各有其用,我们真不能随便抛弃任何人。
当然,就当越来越多的人发出“合理的怀疑“,赞同嫌犯”无罪“的时候,那位建筑师也表达了他的忧虑,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可能会挽救一个无辜的人,但也可能放走一个真正的凶手,这也是所谓的”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矛盾,在”宁可错杀,不许漏网“与”宁可落网,不可错杀“之间,美国的司法实践显然拥抱了后者。这样的制度,显然有明显的弱点,所有的“法治”也都会有“人治”的困惑,它不是一个完美的制度,只是找不到一个比它更好的制度罢了。杰斐逊甚至认为,陪审团制度在维护民主所起的作用上,比选举权还要重要。
就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那个说自己永远都不可能被说服,在一开始还嘲笑说别人是墙头草的销售员,竟然以“想要快点结束这场无休止的纷争“的理由,投下了”无罪“票,此举遭到了钟表匠的严厉谴责,他的那番话,我觉得是给真正的散发着犬儒气息的墙头草最佳的回应:你不能用事关别人生死,事关真理之辩的事情来开玩笑,来当一种游戏来玩,倘若你选择它,那么你必须坚信它,而不应该仅仅受欲望或利益的驱使,你必须把对理性对良知坚定不移的信仰放在首位。到最后,似乎还有一个牢不可破的证言,那就是二号证人对犯罪过程亲见的描述,但那位视力极佳的老者回想起了那个女人站在证人席上,鼻梁上两个清晰的印痕,这必然是长期佩戴眼镜所致,一个视力不正常的人,有可能在床上辗转难眠的时候,看清远处房间里嫌犯的一举一动?她不可能会犯错?
到这里,只剩下那位受过儿子感情伤害的大汉了,他咆哮着,说着前后不搭的话,但最后,他也被自己正常的思考能力,被理性说服了。12:0的逆转,这是理性的胜利。
最后的包袱,导演编剧把他放在了最后,12名陪审员走出地方法院,他们之间甚至还叫不出名字来,他们汇入了密集的人流之中,他们在这样的实践中变得成熟,与此同时,他们让这个国家变得坚如磐石。
第三篇:12怒汉影评
《12怒汉》影评
本人一直很喜欢推理、悬疑之类的电影,平时也很喜欢看辩论赛。因此这部电影很符合我的喜好。
《12怒汉》这部影片讲述了12个普普通通、素不相识的人为了一桩杀人事件而坐在一起组成了陪审团,来决定另外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一名年仅18岁的少年是否有罪,决定他是应该活着还是死亡。经过了漫长的庭审,终于到了陪审团的裁决阶段,在已经有11个人裁定疑犯有罪的情况下,8号陪审员Davis(虽然名字结尾才出现)觉得事情可疑,坚持继续讨论下去,并且凭借自己的耐心与智慧说服了其他陪审团成员改变了原意。
全片只有一个场景——一间面积不大的房间,几乎所有的情节都在这间屋子里发生,可是布景的单调并不影响影片的精彩程度。整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就如同看侦探小说,推理动漫或电影的感觉,一个接一个的疑点地出现,吸引着人们的兴趣,同时牢牢地牵住了观众的注意力,使其不会因为场景的单调而感到乏味从而失去继续看下去的动力。原本看上去合情又合理的地方,在经过仔细推敲和实际验证后,就显得不那么站得住脚了。本片主要有五个疑点,正是这些疑点的提出使陪审团成员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一、住在案发现场对面的女证人说在她看见杀人经过时正好火车经过,而另一名证人跛脚老伯听见少年说:“我要杀死你!”这句话。实际上,火车经过时的噪音不可能使人听到这句话,就
算能听得见,也不能确定声音就是少年的。
二、跛脚老伯说他听到少年说“我要杀死你!”后隔了一秒,听到有物体倒下的声音,他花了15秒从卧室穿过走廊到大门后,正好看见少年仓皇逃逸。但经由8号陪审员实际模拟发现,像他一样的跛脚老伯根本无法奔跑,以他的走路速度,大约需41秒才能从卧室穿过走廊到大门,他却谎称15秒。十二人中年纪最大的九号陪审员认为:跛脚老伯穿着破烂,这辈子一事无成,没人在意他,但他在这案子中却是主要证人,他享受这种被瞩目的感觉,因此他说了谎。
三、少年说去看电影却不记得电影的名字,主演的名字等重要信息,因此其不在场证明不能成立。并且因为被认为是在撒谎,也给法官和陪审团成员留下了很坏的印象。但8号陪审员认为,少年与父亲争吵后,情绪不稳定,回家后发现父亲已身亡,警察问话时,少年情绪太过紧张,才会脑袋一片空白。为了证明这点,八号陪审员一直询问四号陪审员这几天晚上做了什么,结果四号陪审员前几天也去看了电影,却记错片名,也记错演员名字;四号陪审员是在没有压力之下回答,就错误连篇了,更何况是少年呢?
四、少年的父亲身高要比少年高,若是要杀一个比自己高的人,一般人是不会高举刀子再刺下。有位陪审员幼时常看人械斗,他清楚知道,本案的凶器在使用时一定不是高举刺下。更何况少年对刀子很了解,不可能出现目击者看见的情景。也有一位陪审
员说作为凶器的刀子少年确实买过,而且店主还有印象,因此认定少年就是凶手,其坚持的自己的刀子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丢了的说法不成立。但8号陪审员在其他地方买到了一把一模一样的小刀,否定了这位陪审员的说法。
五、对面的女证人说他晚上辗转难眠一个小时,在午夜十二点十分正好瞥见少年行凶;但该女证人出庭时鼻梁上也有眼镜压痕,证明其经常戴着眼镜。而正常人是不会戴着眼镜睡觉的,因此可合理地推断她瞥见少年行凶也是在没戴眼镜的情况,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并不能确定那就是该少年。
以上五个疑点随着情节的发展一点点被发现、推敲,整个过程衔接紧密,跌宕起伏,一个可疑之处的提出往往要经历一次表决,包括匿名纸条,举手,口头“guilty or not guilty”三种方式。结果从悬殊的11:1到10:2到8:4再到持平的6:6,之后逆转的3:
9、8:4,再到最后的1:11,只剩下最后一个人坚持声称少年guilty。但实际上,他已经承认了少年是not guilty的,只是由于其儿子也为不良少年而产生的偏见使他一直坚持,最终他也被说服,放弃了自己的立场。炎热下午的漫长讨论终于有了结果,少年被宣判无罪。
这种逐步发现疑点并层层剖析的模式给人一种观影的快感,与此同时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人物间的对话“暗藏玄机”。某个陪审员说来自贫民窟的孩子必然犯罪,因为他们连英语都说不好,旁边一个人马上指出了其语法错误。还有那个性格易冲动、顽固坚
持到最后的陪审员在8号陪审员的刺激下说出:“我要杀了你!”当然他是不可能执行的,从而否定了他的观点:当一个人说出要杀人的话时是不可能不有行动的。这种自己的打自己的嘴的“笑点”与推理一样引人入胜。
我想简单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人性
其实可以说,那些最后改变主意的陪审员也许并不是因为某个人就做出改变,他们选择无罪的理由几乎都是“有了合理的质疑”。8号陪审员最初提出少年无罪时也并非确认其无罪,只是因为他不想轻易草率地把一个活生生的少年送上电椅。任何人都不能因为私心就轻易的“夺取”他人的生命。影片中,大家各自己有自己所忙,有的人要上班,有的要回家,有的要看球赛,因此到表决阶段时都因为想快点结案而不经思考做出了“合情合理”的裁决。确实人都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连最公平公正的法官也不例外,但是最终还是他们的“人性”战胜了私心和“想当然”正确的结果,少年最终被判无罪可以说是8号敢于质疑的结果,但也可以说是陪审团成员被自己的人性说服了。
二、制度
少数服从多数是人们一直以来所遵循的,但在拥有一定的逻辑和制度下,少数也可以说服多数,本片就是一个例子。每当8号陪审员提出一个疑点,总会有人反驳他,言辞还很激烈。但当他说明其合理性时,反驳的人就会倾向于无罪。同时,在“多数”通过并不代表能
够执行,必须全票通过方可执行的这种的制度下,才给了8号陪审员质疑的机会。只有在合理的制度下,才有可能使团体成员由各执己见到达成共识。
三、事实
引起事情偏离真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偏见和固执。其实仔细回想一下,本片并没有告诉我们真相,少年到底是应该有罪还是无罪并没有提及,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12个互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谈论一下午同样为了不认识的人最终能够排除个人偏见和固执达成一致。没有什么比先入为主的偏见更容易歪曲事实了,片中最顽固的那位陪审员就是因为自己的偏见而做出了选择。
(二)不正当诉求。片中两位没有出场的重要人物——两们证人,他们之所以做出偏离事实的证言,是因为他们想要得到重视,这种不正当的诉求引发了他们对事实真相的夸张甚至有可能是歪曲。
(三)冷漠。事不关己的态度让人有时懒得去深入思考。片中有人要看比赛,有人想着工作,有人想着家庭,都想“速战速决”赶快结案。这引起了8号陪审员的不满,他对其中几人说过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假设自己是将要被处决的那个男孩会如何如何。好在有负责任的陪审员存在,否则,草草结案无法体现制度的公平公正,不管少年是不是真的无罪。
(四)从众心理。
Guilty or not guilty,仿佛两个帮派,一方人数多,就好像心理占有优势。“你是哪一边的?”明显地体现了这种帮派意识。人数多的一方总想着以各种方式手段拉对方“入伙”,当其拒而不从时,往往会引发更大的争执。少数的一方很容易在压力之下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导致事情偏离真相。本案中,最开始1:11时,8号陪审员就遭到了其他人的“围攻”,幸运的是他成功的摆脱了从众心理,始终坚持着他的疑问。
这确实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很少有电影能让我聚精会神的从头看到尾,这是其中之一。简简单单的布景发生的事情却一点也不简单,情节紧凑、辩论精彩,主题也同样深刻,令人回味。
第四篇:12怒汉影评
12怒汉影评
这是一场通往进步的争论,是一场陪审团正确地发挥作用的争论。
证据确凿,人证物证皆在,似乎可以直接判决。但这只是表象,被告律师的不作为,证词的疑点,理性并不能放过它,于是精彩的论战在争吵中展开,并且最终陪审员们拨云见日,把合理的怀疑确认,认定从理性或常识角度,被告不应该是有罪的,因为证词的正确性并不为事实证明。陪审员们还坚持着一个原则,起码是那个八号陪审员所坚持的:无罪推定。当事实和证词不够有效证明嫌疑人有罪,他就是无罪的。形成对比的有罪观点的持有者的理由都莫名其妙,看起来都不是本着法律精神或正义精神的。同时逻辑的推展用理性抵挡了人们随意的猜想假设,帮助十二个陪审员探究出相对符合事理的说法,也给出了一个更合理的结论:男孩无罪。一条一条事实被推翻,我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1.何为有效证据?2.陪审团制度的不足?3.权利和义务真能统一吗?要是没有那个八号陪审员,真相是不是就要被掩盖?
第一个问题,由十二怒汉的争论显现出来:法庭上提出来的那么多看起来无懈可击的证据和证词却在电影后来的推论中被一一击破,这个我们很难讨论,毕竟这不是法律问题,一方面是认识的不足,康德很早就怀疑了理性的认识能力,我们在此不多做探讨,这个问题在法律哲学和心灵哲学的范
围,也只能由哲学家们探究。第二个问题,陪审团制度的不足。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中国的很多地方(如政府、机关等)都是外行领导内行,这句话我觉得同样适用于对陪审团制度的讨论。陪审团成员是从与案情毫无关联的人中间选出,并且一定确保了对案件的无知,他们的职责是在法庭上了解情况之后,经过律师的引导、法官的领导和对事实的掌握,从普通人的逻辑出发,认定事实是否成立或有效。本片的事实本身并不是确定有效的,它存在很多疑点,这些在庭审时由于律师、证人等的原因并没有被提出来,而且由于陪审员的私人原因,差点就放过去了。所以可以看出陪审团制度的缺陷:一方面是人的认识和理性思考能力不能保证完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陪审团只是为了满足所谓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和公平民主的原则,而不是为了案件和事实本身。而且有时复杂的事实很难说得清楚或者探究明白。第三,陪审团对于事实和被告人以及整堂审判,行使的是决定事实的权力,要履行的是负责和保证正义的原则,很多时候就会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本片开始时就上演了这一幕:除了八号陪审员之外的十一名陪审员,都没有认真对待。
我们再来讨论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是指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有罪,那么被告被假定是无罪的。八号陪审员从一开始的坚持不仅仅是从道义的角度,他无形之中也坚持了无罪推定:既然证据和证词存在可疑之处,那么被告不应
该被判刑。影片中还提到一段说法:这个案子将成为悬案,交给下一个法官和下一拨陪审团来裁决吧。这个就是“疑罪从挂”,是对案件不负责任的表现,隐隐反映了有罪推定的想法。就是说既然证据不足,我们也没决定出来,就先认为被告有罪,交给下一拨人再来处理吧。这样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我们一定要杜绝之。
总之,管中窥豹,我看到的就是这样,十二怒汉是一部经典的法律影片,评分也非常高,演员的精彩对白、震撼人心的争论,反映了导演的深刻思考,也提醒我们:法律不是完美的,并且,人类并不是万能的,我们创造出的政治制度、法律条文等,在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更耐心谨慎地处理。
第五篇:《12怒汉》影评
从电影《12怒汉》看美国陪审团制度特点
吴轲5127509007
{摘要}:通过对法律电影《12怒汉》剧情的分析来充分了解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特点,普及法律文化知识,达到借鉴和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12怒汉》,美国陪审团制度。
A Study of American Jury System from the Movie Twelve Angry Men
Abstract: Through the plot analysis of the movie Twelve Angry Men, we can gain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American jury system, popularize legal knowledge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ference and learning.Key words: Twelve Angry Men;American jury system.一、引言(Introduction)
1957年由美国导演西德尼·吕美特导演,著名演员亨利·方达主演的演片《12怒汉》作为一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律电影,巧妙的以写实和知性的风格对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进行了引人入胜的探讨,从而充分展示了美国陪审制度的特色,给观众以深深的启迪和思索。这部荣获1957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195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奖的影片也因曲折跌宕的讨论、简洁明了的故事脉络和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12怒汉》剧情赏析(A brief plot of Twelve Angry Men)
电影《12怒汉》讲述了一个出生贫民窟的男孩被指控杀了自己的父亲,面临着被判死刑的危险,由12个与他毫不相干的陪审员来讨论案情,只有得到一致意见,才能结案的故事。如山的铁证、两个指证的邻居都已经呈堂,其中11个陪审员又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于是一致认为男孩有罪。而只有八号陪审员,一个理智冷静、思维缜密而又极富同
情心的工程师(亨利·方达饰)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尽管他自己并没有直接指出男孩无罪的思路,却提出了众多疑点,并带领和启发其他陪审员发现更多的疑点。除此之外,他还影响了那些本来十分散漫和顽固不化的人,让大家都变得认真和严肃。最终,经过不懈的努力,12个陪审员得出一致的意见:男孩无罪。这部在不足40平方米的陪审员休息室里拍摄的电影,成功地展示了12个性格和行业千差万别的普通人。通过争吵和休息这两个不同类别的场景的相互穿插,使得影片张弛有度。而最值得称道的是:在讨论男孩是否有罪的过程中,陪审员们的内心也在挣扎中获得淋漓尽致的展现,而观众也得到了法律意识的普及和心灵中对于正义的感知的升华。
三、美国陪审团制度(American jury system)
1、陪审团制度的简介
陪审团制度是美国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陪审团分为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大陪审团一般由12~23人组成,只处理刑事案件,职责是听审证据,也就是根据检察官、当事人以及证人的陈述,决定是否对被告进行起诉;小陪审团一般由12人组成,在刑事诉讼中,通过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决定嫌疑人是否有罪,在民事诉讼中解决争议,并决定是否赔偿。我们一般所说的陪审团与电影中所指的都是小陪审团。成年美国公民除未满21岁、不在本土居住、不通晓英语及听力有缺陷的人、有前科者,都有担当陪审员的义务,陪审员要求是与当事人没有任何利害关系。陪审团制度可以说是一种民主普及的产物。在美国,刑事案件的审理和部分民事案件(主要是民事侵权案件)都有可能使用陪审团。美国联邦宪法第三条规定,所有刑事案件的审判,除弹劾案外,都必须有陪审团出庭【1】。
2、陪审团制度的主要原则——让普通人裁判普通人
陪审员均由社会上的普通人担当,他们基本上是没有任何专业法律知识的,所以他们投
票裁决的主要依据就是他们的人生经历、道德观和人生观。陪审员制度并非完全让陪审员决定嫌疑人是否有罪,在他们讨论以前,相关的法律专业人士会收集和甄别证据,在讨论时,相应的,法官和律师也会运用他们的法律知识来一同做出判决。【2】这个特色缓和了法律的呆板性,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现法律过于严谨或者缺失之处。
3、陪审团制度优缺点
陪审团制度,给了普通人参加到执法过程中来的良机,让人民大众不仅能更好地知法、守法,还能用法。而由于人民参与到这个流程中来,也在很大限度上避免了人民对于执法不公的质疑。除此之外,由于陪审团是由与当事人毫不相干的12个人组成的,而且12个人必须得到一致的意见才可,也在一定意义上维护了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利益,减少了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同时,陪审团的出现也使得执法温情化了。众所周知,法律是“刻板的”,有时难免会出现有人钻法律的空当,或者有人是不知法律而犯了较大的错但却值得一次重来的机会,这时,陪审团作为道德的代表,就可以使得执法过程更合理了。正如这部影片中所展现的一样,12个陪审员来自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爱好和性格,男孩的生死可以说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他们的判决主要就依赖于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可以说如果没有这12个陪审员(或者说没有8号),这个孩子就会被错误地判处死刑。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一制度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当事人的利益和陪审员没有任何关系,陪审员有可能采取散漫的态度,为了不影响自己的事情而草草的下结论,就如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一样,由于闷热的天气,陪审员们都急于离开而直接给出结论说男孩有罪。也有可能由于大多数人坚持了错误的看法而影响了剩下的人,引发了“大多数人的暴力”【3】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素养,在有的案件中则可能因为过度的同情心之类和未能意识到嫌疑人所犯罪行的严重性而导致误判。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极其严重的缺点就是陪审员有可能会被收买而严重影响司法的公正性
和严明性。
4、结语
综上可见,陪审团制度作为美国司法的重要制度,既有其优点也有缺点,但总的来说,在目前的社会体系下,陪审团制度还是一个较为优秀的选择,只是希望陪审员们都能全心全意、秉公执法。也希望我国也能适当借鉴来推进民主进程,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1】麻利彬《从12怒汉看美国陪审团的责任和权力》。电影文学,2009
【2】宫丽彦《面对生死裁决,你将何去何从?》北京林业大学 201
1【3】杜景林、卢湛泽《德国民法典》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