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3 09:3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几点思考内容提要: 新时期以来,新农村建设逐步走向正规化,在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十分必要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担负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映时代精神,提高广大农民思想文化素质的重任。然而,近年来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农村文化事业却出现了严重滑坡现象。因此,充分发挥农村文化事业的职能作用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文化经济”是以人的智慧成果即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开发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长安区发展文化产业,应通过对广大农村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适度技术化、组织化,直至加以知识产权专属化、生产资源资本化,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产品(产业)的自主开发。长安区广大农村的发展,已不大可能再走普通农村的传统农业道路,却很有可能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文化含量高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资本化开发的文化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长安区农村文化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长安区农村文化产业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群众文化的时代表征

所谓农村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一定区域的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村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的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的程度。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民的精神状态、思想道德水准、科学文化程度、价值取向等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农村文化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乐观的境遇。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审视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的不良现状,这是“三农”建设必须面临并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让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认为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建立适应当地农民文化需求的活动场所。在当前新农村经济落后的情况下,应把文化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此来保障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除此而外,还应多方筹措资金,采取当地政府出一点,农民群众捐一点的形式,建起集学习宣传娱乐为一体的高标准农民文化活动阵地。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采取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招聘具有文化专业特长的人员充实到新农村文化队伍里来。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选派工作人员到专业学校进行深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3、由群众的被动欣赏变主动参与,使农村文化活动走向多元化。新农村文化事业要根据当地实际,在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剧目的基础上,文化专业人员要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时间精心组织、推陈出新搞好活动。这样,既增强了农村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又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4、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应与主导产业相结合。现在其它地方通过文化搭台招商引客,取得很好效益,已经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实。对长安而言,利用乡村农家乐把大家熟知的王莽的桃,炮里西瓜和炮里的樱桃进行再包装。只要这些产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鲜明时代精神,独特的艺术风格就能占领市场,就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5、采取多种途径,搞好新农村旅游区开发。曾经提到上王村新农村旅游区开发的问题,这里需要重申的是不能盲目开发,要组织人力在深入搜集挖掘上王村人文景观前提下,一是在那里根据每个景点的特点打出名气,以此为窗口,让游客来了解长安当地的民众生活;二

是以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的京畿之地为大背景,建一个“秦腔演唱团”,给游人演唱长安历史名曲;三是开发饮食,住宿业等等。

那么广义的农村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特定民族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特定农村区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社会生活规范、文化发展模式以及由之产生的功能机制。当代农村文化强烈地反映着农村社会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区域特征,它除具备区域文化的一般性特质如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悠久性以外,还彰显着鲜明的时代表征。

第一,农村文化的原生性形态与当今的经济技术形态一体互动。与传统的农村文化不同,如今的农村文化不仅凸现其原生性形态,而且也显现其经济技术形态。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力”和“文化资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农村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大批的文化资源转为文化产业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技术财富,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一体互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

第二,农村文化的个性化特征在多元文化格局竞争中凸现整合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流动的不断加速,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区域不断互动,农村文化的发展视野不再是独立的、小范围的行政区划单元,而是超出地域限制,纳入了现代文化区域的交流圈甚至更大的范围之中。农村文化一方面传承其独特的优秀文化,彰显其地域的个性化特色,同时又不断吸收和利用外来文化。过去单一的、传统的农村文化逐渐退缩。在多元文化的竞争中,大量的农村文化在不断吸纳异质文化的基础上,资源得到了更为合理的配置。在文化经营上,农村文化也从分散、自发状态,经过联合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农村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出现了新的整合和创新。

二、农村群众文化的涵义

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因此,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实质上是在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软环境”及和谐共存的“精神生态”。在价值层面上,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文化发展的归宿;在技术层面上,要坚持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保持文化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农村文化发展能够反映时代要求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促进生产力的解放,最终推动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方法措施上,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坚持先进文化发展主旋律的前提下,形成多样文化的和谐发展。

三、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对策

新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是指农村文化产品创作、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文化产品的创作。文化产品在表现形式上有: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戏剧、音乐、歌曲、舞蹈、绘画、雕塑等。优秀的农村文化产品是对农村新风貌的反映,体现着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的善恶判断和理想追求,体现着农民的政治倾向、道德理想、宗教信仰、审美趣味和哲学观念。当前,农村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必然使意识形态包括文学艺术多样化。

第二,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农村文化工作者是农村文化产品生产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文化产品质量的优劣。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者应加强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一是努力学习,提高思想理论修养;二是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创造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三是要有奉献精神。文学精品凝聚着文化工作者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和独特的人生体验,不付出代价和艰辛,没有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创作出精品的。

第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指:广播站、电影放映队、有线电视、乡村图书馆、文化馆(站、室)和其他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指广大农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涉及饮食、服饰、医疗卫生、体育、娱乐以及人际交往、家庭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地积极地参与,文化活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正所谓长安长安,长治久安!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但农村文化却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落后,乡镇文化站建设滞后,农村与城市文化设施建设不平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等等,不一而足。农村文化发展的滞后,无疑影响着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那么如何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培育新型农民。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着农民政治参与和文化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政府应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参与意识。

第二,尽快建立由农村社区文化需求决定文化供给的机制。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公共文化需求提供物质基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需求的形成机制。另一方面,基层政府应注意加强公共文化建设项目的科学论证和可行性研究,提高农民参与度。

第三,发掘传统文化资源,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挖掘农村传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第四,积极发展农村文化社团。农村文化社团来自民间,了解农民的需求,有比较灵活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模式,演出方式和内容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应加大对农村文化社团的支持力度,使其成为新农村文明的辐射源。第五,加快基层文化体制改革步伐。首先要加快区、镇、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其次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同时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

第六,注重优化配置,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围绕建立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抓好文化基础建设,通过联合、重组、参股等形式,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总之,新农村社会主义文化所担负的工作是其它工作所不能替代的,努力探索,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文化市场是农村文化事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我们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事业体制的改革。农村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将会得到健康发展,一个和谐的社会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第二篇:自治州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思考

蒋洪胜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新一轮的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的设立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凉山彝族自治州已经被列为今后十年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之一。四川省委、省政府于2010年针对凉山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专门出台了“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即《关于加快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2011年1月28日,中央“四川省大小凉山扶贫开发工作协调小组”在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标志着国家层面正式启动《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试点。上述一系列国家及省的重大战略举措为凉山州城乡建设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凉山州委、州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确立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投入保障机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城镇,力争城镇化率达到30%。根据凉山州目前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实现这一奋斗目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从全州城乡建设事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分析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谋划应对策略。

一、凉山州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1、城乡规划工作任重道远

凉山州现有县级市1个(西昌市,为州府所在地),县城16个,建制镇59个。其中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西昌市、会理县城),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西昌市礼州镇)。根据相关资料,现17个县市于2005年基本完成第三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目前全州城市详细规划覆盖率为58.8%。全州3733个行政村中,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仅106个。

目前在城乡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在已有的城市规划中,一些县城的城市定位不明确,没有从全域凉山的高度去把握,使得各自为阵的县市投入和建设形不成区域的协调统筹发

展,造成凉山这个资源性经济区在向工业化跨越中缺乏适当的超前和城

市的应变弹性。因此,在2010年针对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意见”、“两个规划” 出台后,相关的城市规划面临重大调整。

 城镇规划编制滞后,城市详细规划覆盖率低。虽然全州各县市都编制了

县城总体规划,但很多乡镇无建设规划,至今仍有个别县城总体规划未

获省府批准。随着县(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县的城市总体规划

缺乏前瞻性和指导性,不能适应快速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城镇建设已经

超出原有规划深度,先建设后规划、边建设边规划,有规划不执行等问

题突出。因此迫切需要抓紧组织开展完善县城总体规划、乡镇规划、村

庄规划和其他各类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工作。

2、城乡建设工程的抗震与设防工作的落实力度需要切实加大

凉山州地处中国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区域构造活动十分强烈,区域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目前已知的州内主要活动断裂带有8条,而且有的断裂带之间互相穿 1

插交切,将全州分割成大小不等、形态不同、深度不一的断块。全州大部分地区处在地震断裂带和活动断层上。州府所在地西昌市为9度抗震设防。

州委、州政府高度关注全州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先后下发一系列相关文件以指导增强提高全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全州目前已经全面完成对已建房屋、市政基础设施的抗震普查工作,并于2010年底前完成各县市农村房屋现状调查工作。对于农村村民住房,根据州规建局调查结果,全州目前有9万户,45余万人居住在不具备抗震设防能力的危房内,这些房屋都属于D级危房,需整栋拆除重建。州规建局通过调查发现,凉山州实施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资金投入的不足、多部门的协作问题、农民的抗震意识淡薄问题、缺乏相应的指导农村建设的施工指南问题、以及缺乏建筑质量的有效监管问题等。

3、建筑施工与质量管理队伍薄弱

目前在凉山州从事建筑施工与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大部分来自州外(外地入凉企业141家,其中一级企业19家,二级企业113家,三级企业9家),由于市场竞争的持续加剧,本地的施工企业几乎丧失竞争力。在17个县市中,有5个县没有本地施工企业。全州能够从事工程质量检测与鉴定的本地企业只有一家。全州从事建设工程监理的本地企业只有一家,而外地入凉企业35家。全州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本地企业4家,而外地入凉企业8家。

全州17县市的各规建局承担属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责任。而从事该项业务、代表政府行使其监管职能的全州17县市的人员总数为101人(注: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只有4人,而且全在西昌市),其中有的县仅有1~2人。而且据了解,这些人员大多也不是专职从事该项工作,对从事该项业务工作的专业技术要求更是大多无从谈起。

4、城乡建设工程的规划、勘察与设计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根据调研,目前在凉山州本地注册的从事勘察设计的企业有18家,在编人数427人,以下各数据均是依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出。

 企业资质与执业资格

所有勘察设计企业中,具有甲级资质的2家、乙级资质的4家、丙级资质的10家、丁级资质的2家。其中具有相关国家执业资格证书的占12.6%。 学历分布

所有勘察设计企业在编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占38.4%;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0.93%。

 专业分布

在专业分布方面:城市规划专业的占1.4%;建筑学专业的占1.4%,从事上述两专业人员均供职于西昌市一家设计单位;环境与设备专业及给排水专业占1.17%;暖通空调专业的占0.47%;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占0.93%;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专业、工民建专业、城镇建设专业的本科、专科及中专毕业生127人,占29.7%。

从专业要求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有质量保证的完成一个建筑工程单体的基本设计至少需要建筑方案设计、结构(包括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设计以及建筑设备配套设计(包括给排水、暖通空调以及建筑电气)三大方面的专业人员。目前凉山州工程建设领域的427位专业人员中能够承担建筑方案设计任务的人员(建筑学专业与城市规划专业)占2.8%,能够从事建筑主体

结构方案设计的人员占29.7%,可以从事建筑配套设计,如给排水、暖通空调以及建筑电气设计的占2.57%。上述三方面设计人员合计占35.07%。可以满足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求的本科、专科、中专、技校的毕业人员总数93人,占21.7%。其他的与工程勘察或建筑工程设计关系不紧密甚至不相干的专业毕业的各学历层次人员占43.23%。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从事工程勘察与建筑工程设计的技术人员总量少、学历层次低、专业不配套。不仅能够从事建筑方案设计的人员极少,而且从事建筑设备配套设计的人员也极少,几乎为空白。另外上述两方面的技术人员绝大多数分布在1~2个单位内,其他单位没有。

二、制约凉山州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应对策略

无论是在城乡规划设计、工程勘察与设计、城乡建设工程的抗震与设防等技术领域,还是在工程质量检测及质量监督等技术管理领域,所有具体工作的落实与开展都需要一大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而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涉及城乡建设的所有相关技术领域与技术管理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极度缺乏的。在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中,尽管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管理问题可能大家也都看得很清楚,但是当我们真正要采取具体措施去落实、去解决时,专业人才的智力支持的缺失会使我们陷于乏人能用、无计可施的窘境,具体工作的无法真正有效落实可能导致我们提出的要解决的同一问题依然会不断的存在于会议中、相关文件中。

因此,要实现凉山州城乡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快速健康发展,当务之急是要着手制定人才建设具体规划,在城乡建设规划、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等领域分别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专业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的建设必须在深入普查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坚持“引进与自身培养相结合、重在自身培养”的原则,而考虑到凉山州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在人才引进方面,需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

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具体建议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调研结果显示,凉山州目前在城乡规划、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建筑设施自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几乎是空白,需要加大力度优先重点引进。

2、系统开展职业继续教育培训

对凉山州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领域的在职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区分专业进行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专业方向包括: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

3、主动吸纳外地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

鉴于目前凉山州在城乡建设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几乎全部来自于本地,缺乏与外地的交流,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并走出去到高校加大宣传力度以吸引外地高校城乡建设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凉山工作。

第三篇:四川省建设事业(本站推荐)

四川省建设事业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有关要求,结合省建设厅的工作职能,在总结四川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提高规划实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水平,按时完成规划编制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方针和原则

“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方针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分析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准确把握四川住房和城乡建设省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城镇化推进为先导,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抓手,通过强化规划编制和实施,努力推动全省住房和城乡 1 建设事业发展,积极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发展战略目标。

“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原则是:一是体现形势变化的要求,反映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新情况;二是体现统筹兼顾的要求,加强与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各级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三是体现创新驱动的要求,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有机统一;四是体现绿色增长的要求,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五是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六是体现科学民主的要求,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七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草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二、目标和任务

通过编制四川省建设事业“十二五”规划,就“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做出全面总结评估,查找存在着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结合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明确“十二五”时期城乡规划事业及城镇化发展、城乡建设、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及房地产业发展、建筑业发展、风景名胜事业和世界遗产保护等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中长期规划的宏观性、战咯性、前瞻性,使其成为指导全省未来五年住房和城乡建设事 2 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项目及内容

四川省建设事业“十二五”规划,包括以下各专项规划:

(一)四川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内容包括:城镇化发展战略、城镇化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实施城镇化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督、管理等。

(二)四川省城乡市政园林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 内容包括:城市建设及城镇供排水、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燃气、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市政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村镇建设及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建设和管理,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发展,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管理等。

(三)四川省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及房地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内容包括:城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城市及独立工矿区、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城镇危旧房改造,农村居民住房建设和管理,农村危房改造,彝区“三房”改造,“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实施,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城市 3 房屋拆迁,房地产开发,住房公积金归集、监督、管理,城镇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及相关中介行业监督管理,房地产市场体系建设,房地产市场监管,房地产市场调控等。

(四)四川省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内容包括:建筑业发展、勘察设计事业发展、建筑劳务开发、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和监督管理、建设招投标市场体系建设和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市场体系建设和监管、勘察设计咨询市场监管、建设领域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勘察设计行业改革、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建筑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开发、工程标准制定、散装水泥推广等。

(五)四川省风景名胜事业和世界遗产保护“十二五”规划 内容包括: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实施、监督、管理,风景名胜区灾后恢复重建等。

各专项规划内容,应当包括法规和执法保证、人才保障、科技支持等方面规划内容。

各专项规划需编制下一层次专题规划的,有关处室、单位可研究提出专题规划名称及主要内容,报分管厅长审定后,由提出处室、单位组织编制。

四、工作安排

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厅实际,我厅“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4 第一阶段:从2009年10月到2010年2月底,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组织开展规划纲要制定。

第二阶段:从2010年3月到2010年6月底,组织起草规划草案,征求意见。

第三阶段:从2010年7月到2010年10月底前,完成各专项规划编制初稿。

第四阶段:待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发,各专项规划初稿经修改完善,报经厅办公会议审查通过后印发执行,重要规划上报省政府批准执行。

五、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全厅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各专项规划编制的组织实施,结合厅领导分工和有关处室、单位工作职能,成立以下工作机构:

(一)四川省建设厅“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洪波

副组长:李又、谭新亚、于桂、杨光、王卫南、江小群、田莉娅、毕志彪、田文、邱建、彭虎、高家林、李文泉

成员:常健、张跃林、刘恒、陈福均、方怀南、卯辉、殷时奎、冯江、郑友才、文技军、何华荣、孟辉、郑贵林、胡明福、陈福忠、吴成林、杨强、鲁泽文、孔燕、谢洪学、杨光凡、樊晟、陈涛、刁立军、余萍、何庆、张虎、杨光福、车志军、5 肖军、薛学轩、王强

设立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的协调等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厅计划财务处,由陈福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各专项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1、四川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邱建 副组长:卯辉

成员:郑有才、文技军、郑贵林、何华荣、樊晟、陈涛、王强、李根芽、高黄根

责任处室:城市规划处(牵头)、城市建设处、村镇建设处、风景园林处、房地产业处、省规划院、省编研中心、省村镇中心

联系人:刘宇飞

2、四川省城乡市政园林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李又

副组长:郑友才 文技军

成员:郑贵林、卯辉、胡明福、车志军

责任处室:城市建设处(牵头)、村镇建设处、风景园林处、城市规划处、科技处、省代建中心

联系人:熊风

3、四川省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及房地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田莉娅 副组长:何华荣

成员:文技军、孟辉、方怀南

责任处室:房地产业处(牵头)、村镇建设处、公积金管理处、法规处

联系人:代弋戈

4、四川省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谭新亚 副组长:殷时奎

成员:冯江、胡明福、谢洪学、刁立军、杨光福、肖军、杨光凡、何庆

责任处室:建筑业管理处(牵头)、勘察设计处、科技处、省造价总站、省招投标总站、省劳务中心、省质安总站、省散装水泥办、省建筑标办

联系人:李波

5、四川省风景名胜事业和世界遗产保护“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杨光 副组长:郑贵林

成员:张虎

责任处室:风景园林处(牵头)、省遗产办 联系人:杨隼

六、经费保障

各专项规划编制经费由各有关处室、单位,在业务经费中协调解决。对牵头处室,由厅计财处在2010年预算中给予酌情考虑。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编制“十二五”规划意义重大。我厅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内容多、工作任务重、时间安排紧,请各处室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及早准备、精心组织、认真编制,按时完成编制任务。

(二)锐意创新。编制建设事业“十二五”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战略思维,既要适度超前,又要实事求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要找准发展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对症下药;要把规划做深做实,发展目标尽可能量化,发展任务具体明确、重点突出,政策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三)通力协作。编制建设事业“十二五”规划,要加强与国家和省有关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保证目标任务、投资安排和政策手段等的有机对接。要加强与有关部门、8 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的协同配合,加强各专项规划协调;规划编制牵头处室要切实负起责任,履行好牵头职责,其他相关各处室单位要主动承担任务,积极配合。

(四)集思广益。编制建设事业“十二五”规划,要充分发扬民主,增强规划编制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规划编制要广泛动员有关各方面力量参与,通过征求意见、调查问卷、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现状与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现状与思考

摘 要:自2006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 正式公布后,很多农村中建起了文化大院,这对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对山东省利津县北岭乡八东村的文化大院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院现存的一些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文化大院的进一步完善能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文化大院;现状;思考引言

2006年1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意见》中提出“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各地方纷纷响应中央号召,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一座座农村文化大院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个运行良好的文化大院对于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团结民心、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能极大推动农村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然而现实中文化大院的运行如何,有何成效与问题?其成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笔者对山东省利津县北岭乡八东村的文化大院进行了调查,试图对以上问题做出初步解答。八东村文化大院的现实运作

八东村是一个规模较小、社会风气优良的文明村。村里有198户人家,750口人,多是农业劳动者。村里有1450亩地,多种植棉花和果园,村民人均收入为3000-4000元。村容整洁有序,村民素质较高,邻里和睦,村里治安很好,村风优良。有线电视普及率为70%。村里在村委会的组织下成立了计划生育协会,再无其他民间组织。在文化大院建成之前,村民闲暇时间多是看电视、串门、聊天、打牌和打麻将等等。

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后,东营市加大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度重视农村中精神文明的建设。地方政府投资5万,八东村村干部协调外面资金23万,于2006年建成八东村文化大院。文化大院内设施齐全完善,有充足的设备和场地供村民学习和娱乐,通过远程教育接收器,村民可以在人口学校里接受远程教育,学习时事政治和各种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农业科学知识;活动室中有各种活动器材,可供村民下棋、打牌、扭秧歌,另有乒乓球室、篮球场和多种健身器材。大院内另设置了村干部的办公室,如计划生育服务室、警卫室等等。

大院建成后,在村里热心文艺骨干的的组织带领下,男女老少纷纷参与大院活动。在农忙时节,不少劳动一天的村民每天晚上仍聚到大院,谈天说地、活动健身、敲锣打鼓、扭秧歌、打牌下棋好不热闹。在农闲时节,听村民说大院里整日锣鼓喧天扭秧歌,更是热闹。另外,村民定期在大院里接受远程教育,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和致富信息,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加了致富渠道。大院中有专人负责大院卫生和器材维护。村民把大院当成大家的公共财产,非常爱护大院,形成了自觉爱护公共设施、维持大院卫生、遵守大院活动秩序的好习惯。笔者对经常参加大院活动的村民进行了随机访谈,说到大院活动他们都感到非常满意,参与活动感到很快乐。大院不仅丰富了村民的闲暇生活,也为村民的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自从大院建成后,村里从没发生过斗殴打架、邻里吵骂等,促进了和睦的村民关系和良好村风的进一步发展。现存问题及其成因

八东村的文化大院无论是在基础设施上还是村民参与的数量和质量上,可以说是北岭乡中较好的,但是笔者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虽然这是八东村文化大院的问题,但个性中也有共性,希望在这些方面能够得到改善,以促进大院的良性运行,充分发挥大院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大院活动的季节性强,并且活动较为单一,对村民的吸引力有限。大院活动在农闲和农忙时有很大的差别,农闲时节大院里人头攒动,非常热闹;而农忙时节,大院里相对农闲时节较为冷清,活动的多是老年人和儿童。大部分村民各有各自的事情,时间安排各自不同,所以在农忙时节难以组织大院活动。并且每天劳动很累,多数村民闲暇时间多是在家休息。另外,大院里的活动较为单调,能够兼顾大众群体参与的活动只有扭秧歌,但秧歌舞反反复复只有一套。这样较为单调的活动吸引力不高,不利于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各性别的村民参与。农民的娱乐活动长期匮乏,所了解和熟悉的娱乐休闲活动十分有限,所以村民本身在丰富大院活动上较有局限性。

(2)大院活动参与者较为固定,没有更广泛的人参与。对活动较为热心、积极的人多是村中一些生活较富足的老年男性、热性活泼较有空闲的青中年人、无忧无虑的儿童,农村中还有大量平时事情不多,对大院活动有兴趣但羞于参加的人。离大院近的人参与活动的人数和次数远比离大院远的人多。除了各家事务和经济条件不同、活动吸引力不强等因素之外,很多村民对大院活动望而却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传统保守、自我封闭和落后的思想。拿扭秧歌来说,这使锻炼身体的一个好方法,但是有些村民或者怕学不会做错了丢丑,或者觉得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扭不成体统而不参加扭秧歌活动。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下,很多人不愿突破原先的生活习惯去参与大院活动,因而体会不到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

(3)文化大院是一个松散的学习和娱乐休闲中心,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大院文娱活动几乎全靠村里热心文艺骨干带领群众自发组织,村干部的作用发挥不足。“无规矩不成方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大院活动积极有序开展、大院功能充分发挥的有效前提。活动在既没有明确的规章进行约束,又没有村干部介入的情况下,由村民自发组织完成,这不能不说是个好现象。但是在笔者走访的其他村中,有些村由于没有一些热心的文艺骨干带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院活动开展不利,几乎成为摆设。所以,村干部对大院活动的开展应有必要的介入和管理,引导村民开展更丰富的娱乐活动,动员更广大的村民参与,以充分发挥大院功能。

(4)大院功能发挥不足,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大院为村民带来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有效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发展。但是大院的文娱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发挥还很不足,前面提出的三个问题足以表明大院文娱功能还有待提高。文化大院中的远程教育虽能提供一些很实用的科技信息,但是很多农民对科技信息还存在着“思想保守不愿用,没有知识不会用,怕担风险不敢用,缺少投入不能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不想用”的“五不用”问题。并且有些村民认为远程教育只是一种形式,不重视这种教育方式,因此大院的教育功能发挥有限。另外,八东村文化大院的其他功能如政治功能等还需开发。大院的建设对村民自治的有效开展也有极大的积极意义。比如在大院中设置村务公开栏,对村民最关心、反映最强烈、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的重要事项,实行全面而真实的公开。对村中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计划生育、调解村民关系等,以大院为舞台,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解决这些矛盾。解决措施

(1)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积极履行其职责,规范大院活动。大院长期以来全凭村民的自觉性来维持运行,村委会不介入或很少管理大院活动,这种松散的状态使大院因为村民自觉性等问题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有“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教育村民抵制和清除封建迷信及'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做好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和配合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依法开展工作”是村级党组织的主要职责之一。因此,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对大院活动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大院的良性发展。对大院使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大院的活动有章可循。积极组织村民参与活动,支持农村中群众组织的发展,争取做到“农忙少组织,农闲多组织,全年不断线”。引进新的文娱活动,如太极拳、老年迪斯科等,丰富大院活动。为了保证村委会能履行其职能,平时应定期学习优秀大院的经验,各村相互交流大院经验,同时建立一套激励竞争机制,各村定期评比大院建设,把大院建设工作同村干部的工资、奖金挂钩。

(2)充分发挥村里热心文艺骨干和退休老人的带头作用,组建农村中的群众组织。村里的热心文艺骨干在整个大院活动中起到了核心作用,而村中的退休老人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并有大量时间,是大院活动的潜在组织者和活动者。村委会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共同推进大院的良性运行。以大院为平台,发展组建农村中的群众组织,如乒乓球协会、秧歌协会、太极协会、戏曲协会等文娱组织和养殖协会、棉花协会等经济组织,这些组织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打破原先的保守思想,从而带动整个农村全面发展。结语

文化大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新事物,它有不成熟的一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文化大院会越来越成熟完善,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谭贤伟.农村社会工作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5).作者简介:

崔强(1969-),男,辽宁沈阳人,上海交大MBA毕业,现任公司供应链经理,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思考

打造桥头堡、美化后花园

-----xx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

xx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我县的东大门。随着武灌高速建成投运,其区位优势凸显,成为我县对外联系的重要窗口。是我县名副其实的桥头堡。xx乡是陇上江南的代表乡镇之一,山青水秀、气候温润、生态良好、民风淳朴,抓好该乡新农村建设,彰显其山水人文、特产和区位优势,把该乡建成我县美丽的后花园,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我县对外形象,实现两翼带动战略意义重大。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本人作为包乡单位领导,在全县经济工作和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等重要会议后,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多次深入xx乡,走村串户,了解情况,就其新农村建设进行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乡有x个行政村,xx户农户,总人口xx人,国土面积x公顷,其中耕地x亩,人均占有耕地x亩。2013年全乡农业总产值x万元,农民人均均纯收入x元,全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亩、粮食总产量x吨,现有花园面积x亩、茶叶产量x吨。总体来看,该乡除茶叶产量较好外,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占有土地等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经济作物茶叶和外出务工。由于该乡属c重大建设项目水库淹没区,大部分村社为移民搬迁重建村;有相当部分农户沿212国道线两岸就地利用零星建房;灾后重建时,高山农户易地建房到沿川地带,造成居住地与农业生产区远离。因此,人多地少村落散、住房耕地 两分离是该乡农村的突出特点,这为村民发展经济带来困难。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县委政府对xx乡的7个村列入全县新农村建设计划。其中建设精品村和示范村各1个,达标村5个。这体现了县委、政府对我县东大门建设的高度重视。为了及时落实县委、政府的重要决策,继县经济工作等重要会议后,我于3月5日召集人大办、粮食局、广电局、县农行、大鲵保护站等联乡单位领导在县人大会议室召开会议,明确任务,提出要求,研究部署具体工作。将7个村的新农村建设任务实行联乡单位包抓责任制,其中人大办包抓中坪、肖家沟两村,广电局包抓余家湾、侯家沟两村,粮食局包抓联丰村,县农行包抓后渠村,大鲵保护站包抓肖家坝村。要求联乡单位要一把手负责,抽调具有独立一面能力的干部蹲点工作;人大办主任xx负责各联乡单位和包抓点工作的统筹协调,要掌握各点的整体工作动态,对各包抓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进行协调沟通、汇报。同时要求各联乡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高度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对整体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稳步推进,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统筹谋划,形成合力;要求各工作人员严明纪律,自觉遵守“八项规定”,轻车简从,厉行节约,吃在食堂,住不超标。随后,组织联乡单位进驻中庙乡,与乡党委、政府进行衔接沟通,在深入村社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结合村情特点,综合考虑计划资金等因素,确定了“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统筹谋划,因村制宜,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

按照上述的工作思路和策略,在拟定好具体实施方案后,已在各村试点启动。目前,候家沟村风貌打造完成一样板房,周家山启动

户,余家湾村启动

户。整体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xx乡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是第一年实施。该乡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捷,农户住房多为灾后重建砖混结构;住户集中的村社建筑规范,街巷整齐。这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因素。但也同样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具体表现在如下八个方面。

1、点多量大,建设任务重。今年全县新农村建设点共

53村,xx乡建设任务为x个村,建设村占全县总任务的x%,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村社占全乡村社的x%。远远高于全县平均比例。

2、乡情特殊,遗留问题多。由于xx乡是近几年重大建设项目涉及移民搬迁安置和灾后重建重点乡,在过去移民安置和灾后重建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建房土地置换、农田复垦、安置补偿、援建房分配等工作,历史原因,形成上访案件多、遗留问题多,社会矛盾复杂,既是和谐稳定的隐患,也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阻力。

3、村情各异,基础条件差。x乡人多地少,土地瘠薄是共性。除整体搬迁的x住户较为集中外,联丰、后渠等村社,农户住房沿公路零星散布。农户集中的村社,有利风貌打造,但亮化、美化和环境整治难度大;住房分散村环境整治和美化难度小,但风貌打造难见效果,同时道路硬化和亮化工程量大,耗资较多;

4、农户分散,统一标准难。新农村建设的风貌、道路、环境等各项内容有统一标准。但x乡的相当部分村社农户分散居住,其住房大多因地就势而建,建筑风格各异,其道路硬化和村社亮化及小景点打造难以达到规定标准要求。

5、经济薄弱,产业发展难。x乡的大部分良田为库区淹没,可用土地面积小,人均耕地少,经济基础薄弱,新兴产业尚未形成,以茶叶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因受土地制约和投入不足,更兼 分散经营效益不高,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难度大。要达到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的要求,任重而道远。

6、缺乏经验,工作难度大。新农村建设项目在x乡是第一次实施,乡村干部和农户均无经验可言,要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学,不断完善,工作难度的确不小。

7、资金不足,确保效果难。按照全县今年下达的建设农户数和质量标准要求来看,户均投资较去年明显减少。面对量大面宽任务重、投资有限标准高的现实状况,看米下锅,既要全面完成任务、又不超过投资规模,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尚存在不少困难。

8、劳力缺乏,农户热情待激发。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农村“空巢”现象,造成劳力缺乏。农业耕作主要依靠留守老人和妇女,她们同时负担看管留守儿童重任。因而,部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参与的热情不高,要完成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做细致的群众动员工作。

三、工作思路和对策

通过走村入户,深入调查,了解村情民意,分析现状困难。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乡情综合考虑,要打好中庙乡新农村建设漂亮仗,实现县委、政府的惠民工程,应采取如下对策。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九个结合”。

1、统筹谋划,项目实施与解决遗留问题相结合。农村是社会矛盾的集中所在。乡村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实现社会管理的前沿阵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通过乡村基层组织来落实,面对广大群众面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要顺利完成中庙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必须统筹谋划全局工作。尤其是中坪村灾后重建援建房分配;麒麟寺、余家湾村移民安置、土地复垦,联丰村灾后建房土地置换和肖家 沟等村水毁道路、护村河堤及人饮工程恢复等工作,要同步着手工作,做到新农村建设与解决遗留问题相结合。以缓解社会矛盾、理顺群众情绪,赢得群众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2、因村制宜,建设标准与具体村情相结合。

鉴于各村基础情况不同,按照新农村建设内容要求,综合考虑村民共同利益要求,各村的建设内容其侧重点各异。即:中坪、余家湾两村以风貌打造、道路硬化和环境整治为重点,结合进行产业开发、小景点打造等。肖家沟、候家沟两村以风貌打造、亮化工程为主,结合开展小景点打造、环境整治和特色产业开发等。肖家坝村以亮化工程和环境整治为重点,结合开展风貌打造等。后渠、联丰两村以沿公路线开展风貌打造、亮化美化为主,结合开展便民桥建设和道路硬化、环境整治。

3、标本兼治,完成当前任务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整治脏乱差是美化环境的重要工作。建设符合新农村标准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抓好现状整治的同时,要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一是做好宣传工作,引导村民定点投放生活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是要建设统一垃圾处理设施,配备环卫专职人员,定点定时统一收集各投放点的垃圾,维护好日常环境卫生。三是建立村民卫生公约,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由环卫工人监督执行。四是开展卫生评比活动,推行环境卫生模范户和黄牌警告户制度。让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使赃乱差现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达到标本兼治之效。

4、循序渐进,分户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

为使实施方案更加完善,风貌打造达到预期效果,并力争避免返工或超投资标准,对既定的各村先行打造一至二户样板户,进行核算成本、评估效果、完善设计后,再行在全村全面推进。

5、注重宣传,村民投劳与政府奖补相结合。

鉴于建设资金不足,在合理用好政府奖补资金的同时,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按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官民互动、齐心协力的要求,一方面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另一方面动员群众投入三分之一的建设资金,使政府投入的有限资金得到放大。

6、加强领导,民主决策与规范管理相结合。

新农村建设是为百姓美化家园的工程,农户是主体,尤其是风貌打造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要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同时,由于工作量大面宽,要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乡党委政府一把手双重总责制,推行各点领导和包村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组建由乡、村、社和联乡单位领导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把关审定实施方案,与施工队鉴定工程建设合同,做到责任明确,阳光操作,依法有序,管理规范。

7、深化改革,特色产业与土地流转工作相结合。x乡目前的特色产业有茶叶、魔芋、玫瑰油、食用菌和小花生等。但由于受土地和投资不足的制约,均未形成集约式规模化经营,小打小闹难成气候,特色不特、精品不精,缺乏市场竞争优势,生产经营效益不高。为此,特色产业的发展,要用好村民自治法和农村土地流转等有关法律法规,在大力培植各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组织的同时,深化农村改革。在做好本村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出让、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将有限的土地集中到能人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论证筛选适合乡情的特色产业项目,推进多元投资体制,一方面争取国家扶持,另一方面开展招商引资和吸纳民间投资,壮大规模、打造精品。成立以乡村社领导、当地贤达和村民代表为成员的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以五个有利为原则,即:有利农户增收、有利确保农户长远利益、有利壮大产业规模、有利精品打造、有利吸引客商和能人大户加大投入,以实现双赢增效目的,研究出台适合乡情的土地流转公约,以同村同地价格同、同方流转利益同为基本原则,制定土地流转程序和基本地价标准,有序推进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管理,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8、创新方法,群策互助与利益引导相结合。

x乡新农村建设的各村村情和户情不同,建设内容既有公共基础设施,又有住房改造和太阳能热水器配置等个体利益项目,有积极参与的农户,也有热情不高的农户,有劳力充足的农户,又有劳力缺乏的农户。要使整体建设进度达到预期目标,就要创新工作方法。要在加强宣传动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的同时,开展邻里互帮、亲朋互助,帮助劳力缺乏的农户完成建设任务。对计划数量有限,但农户均愿配置的太阳能热水器发放,采用谁积极、谁优先,谁对公益建设投入大、谁享政府奖补资金多的有奖配备原则,以灵活多样的利益引导机制最大程度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9、彰显优势,产业布局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美丽家园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山青水秀、生活环境好,三省交界、战略区位重要,物产独特、具有江南特色是中庙乡的三大突出优势。

因此,x乡的远景发展,尤其是产业布局要借鉴过去碧口工业小区建设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经验,要把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综合考虑,杜绝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业项目在此落户。x乡的总体发展思路应围绕山水和地利优势做文章。其指导思想应 为: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区位优势,依托特色资源,突出“四大产业”(生态农业、仓储物流业、库区水上风光和茶园观光休闲旅游业、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建设“六个基地”(茶叶、魔芋、玫瑰油、食用菌、油桐、油橄榄生产基地),打造“三个中心”(即旅游服务接待中心,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特色农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开发步伐,把该乡建成经济繁荣、乡风文明、环境优美、村民安居的现代新农村,使之成为体现文县特色的靓丽桥头堡和美丽后花园。

为实现这一目标,要采取下列措施。一要成立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二要编制远景规划,建设有章可循;三要整合项目资金,满足投资要求;四要筛选论证项目,使之有序推进;五要加强宣传工作,争取多方支持。六要制定优惠政策,争取招商引资。

下载关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定位思考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需要。新农村重在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抓住其主题主线和主旨。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文化思考

    文化创新的思考 文化的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

    新农村文化广场施工组织设计

    一、项目简介 第一节、编制说明 首先十分感谢业主提供的这次投标机会,我们公司以对业主真诚负责的态度和对工程尽善尽美的追求,经过认真的现场踏勘,标书评审等工作,针对工程实际......

    2021年建设局建设事业总结

    2021年建设局建设事业总结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2021年建设局建设事业总结半年,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在......

    厦门十三五建设事业专项规划

    厦门市 “十三五”建设事业专项规划厦门市建设局 2016年8月目录 序 言.............................................................. 1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献身公安消防建设事业志愿书

    献身公安消防建设事业志愿书我志愿加入中国消防部队,志愿献身消防部队建设,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严守纪律,不怕牺牲,忠于职守,刻苦训练,坚决完成任务,勇......

    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中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方针,是保证中国顺利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一五”期间我党......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大全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地发展。但随着新农村的各项建设与国家农业总体发展规划目标的形成,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很薄弱,旧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