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十三五建设事业专项规划

时间:2019-05-14 00:1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厦门十三五建设事业专项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厦门十三五建设事业专项规划》。

第一篇:厦门十三五建设事业专项规划

厦门市

“十三五”建设事业专项规划

厦门市建设局 2016年8月

目录

序 言..............................................................1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2

(一)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2

(二)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3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5

(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全面快速推动........................6

(五)低碳生态城市与节水型城市建设持续领先......................7

(六)城镇建设与民生工程建设继续加快推进........................8

(七)依法治建水平与建设服务质量同步提升........................9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12

(一)优势与机遇...............................................12 1.中央支持福建快速发展带来的优势与机遇......................12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心枢纽城市建设带来的优势与机遇......12 3.区域合作愈加紧密带来的优势与机遇..........................12 4.城市建设新一轮转型升级带来的优势与机遇....................13

(二)困难与挑战...............................................13 1.城乡建设发展新模式带来的困难与挑战........................13 2.建筑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困难与挑战............................14 3.建设科技创新发展带来的困难与挑战..........................14 4.改善民生居住环境带来的困难与挑战..........................14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16

(一)指导思想.................................................16

(二)基本原则.................................................16

(三)发展目标.................................................17 1.总体目标..................................................17 2.具体目标..................................................18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26

(一)行业管理.................................................26 1.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链培育........................26

II

2.规范建筑市场管理,营造良好市场环境........................27 3.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提升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29 4.提升勘察设计水平,加强抗震防灾管理........................31 5.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推进房地产产业发展方式转型............33 6.着力提升建设科技应用水平,推进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35 7.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科技示范........36 8.加快推进服务外包,形成产业升级新支撑......................38

(二)项目推动.................................................39 1.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共同缔造美丽厦门........................39 2.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40 3.着力提升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水平,加强民生服务保障..........41 4.进一步推动棚户区改造,着力改善居住条件....................42 5.加快推行公共租赁房,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42

(三)城市管理.................................................43 1.规范物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43 2.强化停车设施建设,缓解城市停车难题........................44 3.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缓解临时居住难题......................45 4.进一步强化绿色及文明施工,助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46 5.加强城市立面景观整治与夜景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47 6.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建设,营造和谐文明家园..................48

(四)服务保障.................................................48 1.完善立法执法体系,强化依法行政能力........................48 2.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促进人才队伍建设........................49 3.积极拓展筹资渠道,保障建设资金需求........................50 4.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有效提升管理服务水平..................51

五、实施计划.......................................................52

六、保障措施.......................................................62

(一)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分阶段有步骤实施.......................62

(二)加强宣传和组织动员,确保规划有效落实.....................62

(三)强化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63

(四)做好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正常工作秩序.......................63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建设事业健康发展...................64

III

“十三五”时期是中央支持厦门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加快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重要阶段。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有关部门关于“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的工作要求,在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厦门市各项建设事业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论证,编制了《厦门市建设事业“十三五”专项规划》。规划编制过程中依据《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福建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厦门市“十三五”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等内容,通过分析新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立厦门市未来五年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目标,科学、系统地提出厦门市建设事业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并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加以切实保障。本规划将为厦门市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引导和支撑,对于紧抓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厦门市建设事业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实干、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按照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福建省住建厅的指导下,厦门市建设事业围绕当好“三个排头兵”、打造“五个厦门”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五大战役”、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建设。以“建设”、“管理”、“保障”三大平台为抓手,以建设美丽厦门为目标,在行业管理、项目推动、城市管理以及服务保障等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新时期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2011年至2015年,厦门市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分别为551.8亿元、641.31亿元、742亿元、881.92亿元、1106.86亿元,年均增长率19.57%。厦门市建筑业企业数量由2011年底的597家增至2015年底的945家,其中施工总承包300家,专业承包283家,设计施工一体化211家,劳务分包151家,分别占建筑业企业总数量的32%、30%、22%、16%。在建筑业企业发展数量的同时,加强资质批后监管。在招标投方面,率先在全省推行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电子化招投标,每年可为企业减少投标成本约3000万元。通过构建“厦门市建筑市场建筑业企业管理系统”,积极推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工程担保试点工作和工程建设领域突

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合同履约检查和清欠工作,强化建筑劳务市场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2011年至2015年共解决被拖欠工程款17489.92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10808.24万元。通过不断强化行业监管服务,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营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

2011至2015年,厦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为438.12亿元、518.88亿元、531.80亿元、704.06亿元、774.07亿元,年均增长率15.42%。在出台贯彻落实“新国五条”细则、调整“购房入户”等调控政策的同时,制定实施了《商品房项目建设推动工作实施细则》,不断梳理完善房地产开发审批核查流程,认真抓好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推进服务,并定期组织开展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检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每年成功举办一届厦门人居环境展示会暨中国(厦门)国际建筑节能博览会,有力地促进了居住品质的提升。发布实施《物业行业各方主体行为规范》和推行专项维修资金新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开展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改善和提升老旧小区人居环境;试点推动“和谐小区共同缔造”行动,促进文明城市、和谐社区的创建,推动创建部、省、市级物业管理示范项目。

(二)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通过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坚持安全生产行为考评、监管警示和约谈制度,巩固并推广质量安全巡查模式,深入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建筑施工标准化建设和工地

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受控稳定态势。成立轨道交通质量安全专家督导组,严格把控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创新建立工程勘察作业现场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制度,使勘察现场的安全和技术操作行为得到规范;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质量月活动,确保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有效落实,“十二五”期间全市无较大等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建设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发布实施《厦门市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查暂行实施办法》、《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等,实行混凝土生产质量、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常态化、制度化监督抽查抽测机制。开展预拌商品混凝土、结构工程等专项整治,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工程质量控制和建筑机械安全使用。开展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大排查,有效改善工地消防安全环境;牵头开展渣土车安全整治,有效控制砂土污染,全面提升环境质量。2011年以来,全市共有6个项目获评“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其中集美滨水小区花园项目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鲁班奖荣誉的保障性住房工程;全市共有181个项目获得“闽江杯”(省优质工程),821个项目获“鼓浪杯奖”(市优质工程),11个项目获评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2014年市建设局被省住建厅授予“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2015年被省住建厅授予“达标单位”。

积极开展建筑抗震和防灾减灾工作,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完成《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系统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厦门市建设工程重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及《厦门市物业服务行业防洪防台风工作指导意见》三个应急方案的修订;组织编制的《厦门市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

设计指南》、《厦门市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综合技术》指导和规范了全市校舍抗震加固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工作;修订并发布了《厦门市建设系统地震应急预案》(厦勘设[2014]8号),组织编制并印发了《厦门市破坏性地震建筑震害应急评估指南》(厦勘设„2014‟60号)。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十二五”期间,厦门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第二西通道等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快速路系统相关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启动了厦门站南广场及片区市政配套工程建设,全省最大规模的青礁互通立交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了思明区东浦路、湖里区金山西路等一批市政道路改造及维护工作,集美区北部新城区、厦门北站交通枢纽工程等道路及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湖滨东路等一批人行天桥建成。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绿化美化工作成绩突出,公园及景区建设步伐加快。启动了集美新城百亿工程、世茂海峡大厦、海西首座、翔安新城等一批集居住、办公、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宜居综合体项目建设。提升停车场建设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岛内外公共停车场及其数字信息系统建设,加强道路停车泊位设臵管理。火车站南广场停车场等地下停车场建设协调推进,机场地下车库、上古街公共停车楼等建成并投入使用。

建立城市道路景观综合整治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各环节管

理,组织对“城市综合整治方案”进行技术审查,完成了多条主要城市道路两侧景观综合整治方案的技术论证。鹭江道、东渡路等多条道路沿线开展建筑立面改造,环筼筜湖、鼓浪屿等片区开展夜景灯光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新安路、杏前路、集美新城环杏林湾岸线等景观整治项目和景观提升工程,有效改善了城市道路两侧景观,美化了市容市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完成了国际马拉松赛、台交会、海峡论坛等重要活动的市容保障工作和城市氛围布臵。配合做好道路安全综合整治,强化渣土车治理,渣土车交通事故呈下降趋势,扬尘及道路污染初步得到遏制。开展家园清洁行动,集中清除各类积存垃圾,结合“河长制”的建立实施河道沟塘的整治。岛外各区实现垃圾保洁和考评的两个全覆盖,海沧区、集美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垃圾治理全覆盖区(县)。

(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全面快速推动

“十二五”期间,厦门市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升建设科技水平。2011年完成天虹商场、中国银行、建设大厦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获得财政部、住建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1025万元。推动厦门科技创新园列入可再生能源片区示范,获得国家补助资金4000万元。2012年厦门市被列入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国家财政补助5000万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被有力推动。推进厦门市SM商业城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等多个国家示范项目建设,发布实施《厦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项目管理办法》,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灌口市民中心一期项目作为厦门市第一个CPA(清洁发展机制规划活动)项目,完成了项目节能优化设计并模拟计算减排量。同时,不断强化建筑节能工程管理,大力开展民用建筑设计方案节能审查、民用建筑能效测评、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专项验收等工作。

组织修订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制定并实施《厦门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等技术文件,积极推进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完成科技创新园、集美新城等项目的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的评价工作,大力推进洋唐保障性安居工程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探索在保障住房中试点实施钢结构工程建设。截止2015年年底有3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数量位居全省第一;20个项目被列为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百项重点示范工程。发布实施《厦门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在全省率先提出从2014年1月1日起,所有新取得建设用地的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出让商品住宅项目全部推行一次性装修到位。通过完善建设工程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行业技术交流和开展初步设计技术论证等工作,推动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技术管理优势服务项目建设。

(五)低碳生态城市与节水型城市建设持续领先

发布实施《厦门市低碳城市建设规划(2011-2015)》等专项发展规划,编制《厦门科技创新园低碳生态指标体系》、《集美新城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集美新城核心区低碳生态地块开发控制指引》等

技术文件,开展翔安新城等绿色低碳城区示范项目申报,推进14平方公里集美新城低碳生态试点,探索低碳新城建设规划体系。印发《厦门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实施方案》,系统提出了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原则、目标、措施,明确了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途径。在海沧投资区规划建设“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2014年厦门市被住建部授予“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为全省首个试点城市。

持续巩固深化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对全市月用水量在600吨以上的非居民用水单位全部纳入计划管理,开展计划用水指标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建立重点监控名录,将月用水量在3万吨以上的用水单位列入重点监控,加强对其用水的监管和指导。通过开展水平衡测试验收、查漏堵漏和节水改造等措施,实现年节水量近900万吨。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和节水型居民小区的创建,指导相关企业做好节水工作,增强全民节水意识。2013年厦门市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组的复查考核,蝉联“国家节水型城市”;2014年市政府授予市节水办“厦门市循环经济先进单位”称号。

(六)城镇建设与民生工程建设继续加快推进

编制起草《厦门市关于促进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全力助推汀溪、新圩等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建设,进入省首批试点小城镇前列。以建设镇区公园、完善和提升公共绿地、道路绿化为重点,深入开展“绿色乡镇”创建并推进向纵深发展。指导

帮助汀溪、内厝等乡镇开展“绿色乡镇”系统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完成灌口镇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灌口风景湖公园绿色低碳示范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面启动同安西柯、翔安新垵等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工作。开展村庄家园清洁行动,不断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及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厦门市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办法》,扩大市容考评机制进农村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方式。

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运用综合建设管理平台保障项目质量与进度,实施挂牌公示、质量分户验收和物业逐套验房等制度,强化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标准建设。配合完成《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修订工作,进一步健全审核协查机制,加快资格审核和分配进度,加强各类保障性住房的配租、配售和管理,开展违规转租、出租、转借行为专项查处工作。规范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试点建立“住户身份识别门禁系统”和报修维修信息平台,实行物业末位淘汰制。积极构建和谐保障性住房小区,高林居住区、滨水小区等入选省保障性住房“和谐人居”示范项目。全省规模最大的、首个按照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洋唐居住区保障性住房综合体项目被省住建厅列为首批“和谐人居”示范试点小区。

(七)依法治建水平与建设服务质量同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先后开展了《厦门经济特区建筑条例(修订)》、《厦

门经济特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厦门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厦门市建筑废土管理办法(修订)》等二十部法规规章的课题调研或立法评估工作。组织制定并经市人大审议通过《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和《厦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2部法规;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厦门市建筑外立面装饰装修管理办法(修订)》和《厦门市建筑废土管理办法(修订)》2部规章。实施《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重大决策制度规定》等制度,健全重大决策规则,规范行政权力运作。强化执法行为管理,加大执法稽查力度,厦门市建设局被住建部确定为“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联系单位”。执行《厦门市设计评标专家回避制度暂行规定》,强化建筑市场监管。在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合同纠纷、物业纠纷的预防、排查、调解和综合治理的同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理顺信访管理机制。挂牌运行“厦门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多起纠纷,有效预防和化解行业矛盾。厦门市建设局被市政府授予首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2013年2月);局政策法规处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创先征优活动先进集体”(2012年12月);2人次被市政府授予“依法行政先进个人”称号。

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分级分类管理,对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四大新城等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城市快速路系统得到较快推进。启用工程建设推动平台,有针对性地服务四大新城、火炬管委会、思明区等重点片区项目以及机场、地铁、火车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建立了市政、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督办机制,取得了“项目滚动发展节奏快、项目推进合力强、服务协调督办好”的成效。为促进建设审批工作的进一步规范与高效,建设局设立建设审批管理处,按照“能简则简、能快则快”的原则,梳理各审批部门交叉审批关系,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实现审批提速和零逾期、零投诉,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省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为主动融入“多规合一”审批流程制度改革,将施工图审查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竣工验收及备案等三个阶段的窗口集中到“多规合一”建设服务厅,完成流程再造。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代建管理机制,牵头研究出台《厦门市市级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和加强代建单位管理,加大项目推动力度。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一)优势与机遇

1.中央支持福建快速发展带来的优势与机遇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对福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也相继出台意见大力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建设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同意在福建、厦门等特定区域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推动福建省建设海丝枢纽城市等政策。中央作出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厦门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心枢纽城市建设带来的优势与机遇

厦门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开展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对外投资、海洋合作、旅游会展、人文交流六大领域的交流,确定推进39个重点建设项目,以点带面,全面对接福建自贸试验区发展,深度拓展国际区域合作,有力推动厦门市新一轮的建设事业发展。3.区域合作愈加紧密带来的优势与机遇

厦门作为中国(福建)自贸区三大片区之一,又是两岸交流先行先试的城市,在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金融贸易中心、两岸文化产业基地、健康产业和养老服务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旅游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日益密切;随着厦漳泉同城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推动了厦漳泉区域客货运枢纽和综合交通网络的建设,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完善、城镇新增区的拓展、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园区的融合、基本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衔接。区域合作的日益紧密为厦门建设事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4.城市建设新一轮转型升级带来的优势与机遇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厦门”的两个百年愿景,努力将厦门市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闽南地区中心城市和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加速厦门城市转型、产业转型和社会转型,统筹资源,优化配臵,为厦门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困难与挑战

1.城乡建设发展新模式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2015年厦门的城市化率达到89%,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大大超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城市交通不断拥堵,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厦门岛内外城乡二元化结构较为明显,岛外的教育、医疗、商业、娱乐、环境、公共交通发展和城市核心服务功能培育滞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土地资源先天不足日益凸显。如何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快速发展和城乡建设发展新模式之间的矛盾将是厦门建设事业面临的挑战。

2.建筑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厦门传统建筑业发展模式弊端日益凸显。一方面建筑业受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利润空间越来越有限;另一方面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建筑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推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此外,国家鼓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私合作模式(PPP),对建筑企业资金运作及管理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升。因此,厦门建筑业亟须在建筑业结构调整、建筑业发展模式转变等方面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3.建设科技创新发展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随着厦门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厦门市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而传统的建设事业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还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给厦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性的建设科技创新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此外厦门市作为海绵城市、综合管廊、低碳城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智慧城市等试点城市,面临国内没有成熟技术及相关标准情况下先行先试的挑战,仍需不断探索新的建设模式和建设技术。

4.改善民生居住环境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厦门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城中村和棚户区,部分城中村和棚户区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而

且影响厦门整体城市风貌,厦门推动城中村、棚户区以及老旧建筑改造工作仍任重而道远。为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厦门市不断推进保障房和安臵房的建设工作,但在形成科学合理的保障住房管理方面仍需不断探索,改善民生居住环境的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显得极为紧迫。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批示为指导,以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自贸区建设、“海丝”枢纽城市建设和海西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厦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建设事业改革发展,持续推进“多规合一”,加快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发展集约、低碳、可持续的城乡发展模式,促进美丽厦门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把以人为本作为“十三五”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保障进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公共设施和公用事业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打造美丽、宜居、幸福的家园。

2.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原则。认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推动建设事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效益相统一,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3.坚持区域协同的发展原则。积极推进厦漳泉同城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带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促

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4.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积极跟踪国内外和海内外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不断提高城市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建设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加快厦门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五位一体”发展,拓展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初步实现厦漳泉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和公共服务初步形成一体化,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基本实现岛内外均衡化发展,城市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居住环境和生态功能进一步改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能力以及城市应急防灾减灾处臵能力切实得到提高;绿色建筑、建筑产业现代化、可再生能源等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建设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并基本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基本平稳的房地产市场;建筑质量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培育发展一批大型建筑业企业或企业集团,建筑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建筑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建立全市统一的建筑业企业诚信档案系统,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市场环境逐渐成熟;全面提升厦门市建筑业行业管理、项目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保障能力。

2.具体目标

1)行业管理

建筑业发展。全市建筑业产值年递增100亿元,至2020年,建筑业年产值达1600亿元。推动特级、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扶持高资质等级、高技术含量建筑业企业发展,到2020年,新增2家特级施工总承包企业,新增20家一级总承包企业,全市一级总承包企业达60家。鼓励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设计企业转型为工程总承包企业,至2020年,全市有2家大型施工总承包转型为工程总承包企业,年产值100亿以上的建筑业企业1家。

建筑市场管理。建筑市场环境明显好转,交易行为规范,工程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企业信用水平持续提高,建立全市统一的建筑业企业诚信档案系统。至2020年,全市新增甲级招标代理机构、造价咨询机构、工程监理企业各5家。

工程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筑从业人员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得到落实,质量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明显减少,杜绝较大及以上质量事故,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基本杜绝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一般的生产安全事故。全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通过率100%,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100%,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100%,建筑施工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100%。每年力争获全国“AAA”级文明工地3个以上、省级标准化优

良项目占全省总数的25%以上、创建市级标准化优良项目数150个以上。每年力争获评“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1个以上、“闽江杯”省优质工程25个以上、“鼓浪杯”市优质工程120个以上。

勘察设计。培育勘察设计企业,力争到2020年甲级企业数量增加10%。加强施工图审查力量的建设,提升审图机构资格等级,一类施工图审查机构增加3家。加强市场监管,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的勘察设计市场。建立行业诚信体系,完善信用评估标准,提升勘察设计质量和水平,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制度,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差异化、信息化的动态监管和服务。到2020年,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每百个项目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数比2015年下降20%,勘察设计审查一次通过率在2015年的基础上提高20%,工程勘察现场检查合格率达到80%。推广BIM技术的应用,到2020年全市建设工程设计项目BIM技术应用率达到20%。做好建设工程抗震防灾工作,抓好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抗震设防管理,推动既有建筑的抗震改造,做好地震应急工作准备。

房地产。“十三五”期间房地产需要实现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基本平稳的目标。要坚持集约和节约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提倡梯度改善,完善住房保障,提高居住水平;实现房地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房地产的发展目标要由单纯地追求“量”的增加转向对“质”的重视,“十三五”期间要督促新建的住宅精工提质,为百姓提供低碳绿色的现代化住宅。注重房地产业的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优化房地产业运行环境,增强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努力实现房地产业持

续、平稳、健康的发展。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建筑耐久性和平均寿命,满足市场有效需求,服务城市产业功能发展。完成150个老旧住宅的改造提升,打造15个完整社区。“十三五”期间,全市房地产建安总投资预计目标为2336.36亿元,年增长率为6%。

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至2020年末,全市绿色建筑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完成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300万平方米,改造项目实现节能率20%以上,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工作任务。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300万平方米;新增节能建筑2000万平方米,实现50%以上建筑废弃物循环资源化利用,逐步建立低碳绿色消费模式,形成生态宜居城市环境,全面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实现2020年节水2.88亿吨的目标,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

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贯彻落实《厦门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实施方案》,制定系统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指导政策,组织编制并实施系列建筑产业化地方技术标准体系及科技支撑体系,形成一个集成化、系统化、规模化的建筑产业集群。全市装配式建筑达到当年开工建筑面积的25%以上,竣工及在建累计面积超过450万平方米,一次装修到位的菜单式装修、个性化装修和建筑产业化有机衔接。到2020年,将厦门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建筑产业之都。

技术进步。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作用,鼓励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发展资源节约型城市,加强信

息技术应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力争取得一批能够带动行业进步的实用成果,提高建设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

2)项目推动

重点项目建设。在“十三五”期间,落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及十大行动计划,以重点项目为依托,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五位一体”发展,实现跨岛发展、转型发展、产业升级、城市功能提升、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探索走出一条适合厦门特点的转型发展新路。

宜居环境建设。按照“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三大发展战略的要求,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为平台,以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景观带、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为重点,不断丰富和深化宜居环境建设的内涵。力争到“十三五”末期,全市完成美丽乡村建设150个,培育美丽乡村示范村25个,打造美丽乡村景观带6条;市政管网无法到达的农村村庄实现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整治一批“三边三节点”项目;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基本实现岛内外均衡化发展;各区完成省级宜居环境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改善并提升厦门市城乡环境面貌和质量,使厦门市的城乡宜居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构建“山海田城路”的城市新格局。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重点由岛内向岛外逐步转移,保障性住房供应在全市域层面进行统筹协调。以集中建设和开发配建作为主要手段,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模式进行空间布局,结

合新城、新区建设,进行保障性住房项目选址规划。规划建设新阳居住区一期、华铃三期、同安城北二期、黎安居住区、九溪小区、洋唐三期,新阳居住区二期保障性住房。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积极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PPP试点,采取投资补助、贴息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提升设计品质,强化质量管理,实现所有新建保障性住房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统筹项目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开发,至2020年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20000套。积极探索消化市场存量住宅用于保障性房屋的体制机制创新模式。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以满足市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珩琦公寓、园博公寓和后吴公寓,建成后提供公共租赁房约8000套。

棚户区改造。结合片区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思明区直管公房改造,充分利用国开行棚改专项资金,开展各区棚改项目试点,加大棚改项目征拆力度,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十三五”期间,规划开展棚户区改造项目共计17个,涉及拆迁户数15000户,新建及购买安臵房16000套。

3)城市管理

物业管理。以解决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切实完善制度设计,加强物业管理服务,规范物业管理行业,维护业主合法权益。力争提高全市住宅市场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提高物业服务行业营业收入总额,充分发挥物业行业对全市服务行业的推动作用。

停车设施建设。按照“扩大停车供应为主,交通需求管理为辅” 的原则,加大停车设施的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停车设施的供应水平,提高停车服务智能化水平,重点解决因停车设施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停车难问题,并逐步培育适合停车产业化道路的市场氛围,吸引多方资金参与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力争至2020年末,全市新增两万个以上公共停车车位,停车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新接入500个停车场数据,提供十万个以上停车泊位实时信息。

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审核分配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的使用管理,切实解决本市户籍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逐步解决在本市稳定就业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和本市新就业无房职工的临时居住问题。至2020年,实现解决本市约2万户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建筑废土处臵综合管理、扬尘防治。加强建筑废土的处臵管理,完善建筑废土处臵综合管理制度,建筑废土运输实施核准制,通过招投标确定建筑废土运输企业。推动建筑废土资源化利用,有效控制建筑施工扬尘,建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2020年岛内各类工地扬尘防治达标率100%,岛外各类工地扬尘防治达标率90%;岛内渣土运输车辆100%使用智能渣土车,岛外渣土车80%使用智能渣土车。“十三五”末期,实现50%以上建筑废土资源化利用。

城市景观综合整治和夜景提升。按照“一年全面深化,三年明显改观,五年整体提升”的目标,加大城市景观综合整治和夜景建设力

度,完善夜景建设管理机制,分片区逐步提升改造厦门市夜景景观水平,全面改善和提升城市品味,塑造特色城市形象。

无障碍设施改造。加大设计、审图环节把控,确保新(扩、改)建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达到100%;通过结合老旧住宅居住环境改善,逐步建设老旧住宅的无障碍设施,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经过五年改造,完善全市150个老旧住宅无障碍设施建设。通过结合150个老旧住宅居住环境改善,达到住建部《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标准》中明确的“已建居住小区改造率不低于60%”的标准。

4)服务保障

法制保障。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快实现行政决策机制更加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更加完善、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的法治政府。

人才保障。2020年末,获得建筑类中级职称累计人数达到5400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各层次任职评审合格人数每年递增10%;职业技能(技术工人)培训和鉴定完成累计2万人。

资金保障。加大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的实施,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多方位地筹集资金,努力争取中央、省上级对财政资金对厦门市建设事业的支持。

后勤保障。树立小后勤、大保障理念,探索建立局系统后勤综合保障平台,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完善工作衔接机制,不断提升协调、督办、推动等管理服务水平。

信息化建设。推动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融合“信息

孤岛”,促进业务协同。基本建成覆盖建设工程前期审批、施工管理、竣工验收、使用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行政管理和公众服务平台。开发建设综合业务平台。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

(一)行业管理

1.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链培育

1)积极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特色专业资质承包企业,支持施工专业承包企业做专做精;推进建筑劳务实体化,引导三级专业承包资质企业向建筑劳务企业转型;鼓励企业晋升资质等级。

2)加快推动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工程承包方式改革,逐步实行建设与投资一体化运行模式,实现从单一承接业务向综合承接业务转变;支持引导建筑业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公路、铁路、隧道、机场、码头、桥梁等基础设施领域,创造更高产业附加值。

3)大力推进建筑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大对建筑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建筑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推广;完善以工法和专有技术成功示范工程为抓手的技术转移与推广机制;推动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企业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二级建筑业企业基本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建筑业企业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4)积极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支持企业总部及基地建设,并给予适当优惠政策;鼓励市外建筑业企业将注册地迁入厦门,重点引进具有公路、铁路、港航、水利、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和桥梁、隧道工

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央企全资或控股企业、上市企业;鼓励本市建筑业企业增产增收;支持本市企业承担“高、大、精、尖”项目、大型公共建筑、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公路、水利、港航、电力、设备安装、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勘察、设计、检测、施工、监理任务;支持本市企业优先承接市内工程。

5)鼓励企业争创精品工程和“走出去”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争创国家工程质量奖;积极执行优质优价政策。简化外出承接业务手续办理,支持企业更好地拓展外地建筑施工任务;对企业承建市外项目提供金融支持;支持企业开拓外地和境外市场。2.规范建筑市场管理,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1)规范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建设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以完善建设各方主体责任为切入点,以招标投标监管为手段,规范工程交易行为。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施工和监理企业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在现有法律法规体系内,研究完善工程招标投标改革措施。一要加强对全市从业的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重点是做好在厦办公条件巡查和从业人员证件抽查,清出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加强对本市建筑业企业批后监管,重点是对新设立和被投诉的企业进行核查;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部署,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工作。二是加强招投标监管,完善招投标办法和流程,加强招标代理行为监管;继续通过信息化招投标等手段,完善信息化招投标平台,不断提升工程交易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健全市场决定工程造价机制,准确编制厦门地区各专业工程定额价目表。四是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认真履行建筑市场监管职责,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监管方式,继续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狠抓招标投标源头管理,完善招标投标竞争机制。严格市场准入清出制度,进一步加强企业资质动态监管,完善企业资质定期检查制度。完善行政审批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通报备案制度(黑名单)。

2)完善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完善信用评价结果在招标投标、资质管理、市场监管、扶优扶强等方面的应用;对建筑业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转包挂靠、违法分包以及在招标投标、施工许可、质量安全、合同履约、工程款结算与支付、劳务费用支付等过程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责任追究,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将交通、水利、港口等各类建筑业企业纳入企业诚信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发布、查询制度,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守法诚信以及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和执业人员名单,构建依法守信的市场信用环境。实施信用差异化管理,加大其违约失信成本。落实《福建省建筑施工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暂行办法》,贯彻实施《厦门市建筑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开展施工合同履约检查,加强标后监管。

3)促进中介行业规范化发展。促进工程监理企业依照法律、法

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监理委托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承担监理责任,壮大监理行业实力,培育一批优质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程监理知名企业。促进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规定的计价规范和合同约定进行工程造价咨询活动,并对其确认文件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咨询责任。进一步明确招标代理机构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委托代理合同,对代理活动承担代理责任。开展监理企业、造价咨询机构和招标代理机构日常行为检查(机制),规范行业执业行为。实施检测机构的品牌战略,推动第三方检测机构可持续发展;整合检测行业资源,促进强强联合;积极参与国际化检测机构之间的能力验证。3.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提升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

1)强化目标,落实各方主体责任。明确建设、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承担相应的质量终身责任;积极推行法定代表人授权和书面承诺制度、永久性标牌制度和信息档案制度,确保工程质量终身责任的落实;严格落实施工项目经理责任。

2)创新机制,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持续推进建筑材料质量检查制度,完善监督检查实施细则,强化对建设工程材料的监督管理,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对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全过程严格管控;继续强化和完善工程质量安全分级巡查制度,强调参建各方主体行为与工程实体质量安全状况并重,结合检查情况点评、约谈相关责任人,检查通报、信用记录、违规扣分等制度多管齐下,进一步促进各方主体主动履职,形成监管震慑力,达到以查促管;提高轨道交通工程及大型公共建筑的监管水平,促进设计质量大幅提升,推广远程监控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业争优创优,加快建设更多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3)强化监管,促进工程安全文明。深化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改革,转变安全文明施工监管理念,落实常态化建设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常态化巡查和各类重大危险源专项整治,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能力,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保障监督机构人员、资金、设备,提升安全文明施工监管与执法能力;督促指导企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工作,培育并树立推广一批标准化建设较好的典型示范企业,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提高建设工程本质安全水平;完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监管信息系统,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监管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完善建设工程“黑名单”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制建设,继续推进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及时组织开展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重视信用,推行评价体系建设。推动全市工程监理企业、工程检测机构、预拌砼企业信用评价工作,根据《福建省地基基础检测机构信用评价办法》,筹备“福建省地基基础检测机构信用管理系统”,并积极落实《福建省工程监理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暂行办法》和《福建

省预拌混凝土企业信用评价暂行办法》。

5)加强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推进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开展执业人员、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岗位培训教育;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开展建筑工人夜校学习,组织各种建筑职工岗位技能竞赛,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4.提升勘察设计水平,加强抗震防灾管理

1)构建规模级配合理、专业分工有序的行业结构体系。积极推进勘察设计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培育发展一批综合实力强、社会信誉好的甲级勘察设计企业或企业集团;积极为企业在人才引进、市场准入、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打造一批行业品牌,逐渐培养一批省重点龙头企业和市重点文化企业;鼓励本市勘察设计企业晋升资质等级,同时积极吸引周边地区优秀设计企业落户厦门,参与厦门的城乡建设,让优秀勘察设计企业立足厦门、面向世界。

2)健全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诚信体系。按照“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失信必惩、保障有力”的原则,营造良好的勘察设计市场环境,建立比较完整的各类市场主体和注册执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加强执业监管,规范执业行为,加大对人员业绩、从业行为、诚信行为、社保关系的审查力度,防止注册执业人员的人证分离,全面提高执业人员的素质。推行市场准入清出、勘察设计招投标、市场动态监管等环节的

差别化管理,形成一套以信息系统为支撑、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行为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体系。

3)加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管理。实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质量抽审制度和施工图审查评估制度,督促勘察设计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勘察设计文件审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勘察现场作业进场报备制度,加强勘察现场作业检查和土工实验室检查,督促勘察设计企业增强质量安全意识,落实设计质量安全责任,提高勘察设计质量。

4)完善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制度和评标制度。落实建设项目业主负责制,实现建设项目业主的责权统一;研究开展评定分离制度;创新招投标方式,引入大师领衔设计城市重要地段、重要景观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提升厦门城市建筑水平;逐步推行异地远程评标,不断探索适合建筑工程特点的设计发包模式;加强社会监督,逐步建立评标专家的信用评价制度。

5)促进勘察设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鼓励和支持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加大注册人员培养力度,不断增加注册人员数量。严格落实注册人员的法律责任,增强其执行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的自觉性,发挥其在控制质量安全、规范市场行为中的独立性及中坚作用。加强注册人员法律法规、业务知识、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素质和水平。

6)加强建设工程抗震防灾管理。贯彻落实《厦门市城市建设综合防灾实施规划》,做好建设工程抗震防灾工作,抓好新建、改建、32

扩建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抗震设防管理,开展建设工程抗震加固技术的推广和研究,推动既有建筑的抗震改造,做好地震应急工作准备。5.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推进房地产产业发展方式转型

1)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建立房地产业稳定发展长效机制。放松地方政府对楼市的行政性管辖。多重利好政策叠加,普惠刚需,刺激市场需求。需要有供、有限,因地制宜确定住房用地规模,控制、优化住房用地规模及结构,保证市场供应量在合理范围内。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和地方性法规来进一步加快二手房流通速度,活跃市场。

2)规范房地产企业标准化体系,推进房地产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鼓励房地产企业走集约式发展道路、着力加强房地产品牌建设、不断优化房地产市场环境,大力扶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建立企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推进房地产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商品房的预售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预售资金监管机制,规范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行为。加大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3)加快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推广低碳绿色住宅建设。以实施住宅全装修化、部品产业化为重点,加快实现房地产业发展模式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工业化模式转变。全力推进住宅设计标准化、住宅建设工业化,住宅经营社会化。根据厦门市发展实际情况,建立住宅产品淘汰和限制使用制度,率先淘汰不符合“四个节约”(即节能、节地、节

水、节材)要求的产品。建立厦门市优秀住宅部品的认证推荐制度,通过对住宅的认证推荐,强化企业的争优意识,提高住宅部品的质量,增大优质部品生产的市场占有率。按照“海绵城市”试点的要求,新建、改造小区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及自然地面等,强化城市渗水能力。

4)完善房地产服务体系,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完善物业服务业,鼓励物业服企业走专业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道路,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由简单低层次的经营模式向提供多种高端增值服务的综合模式转变。力争使物业服务专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5%。狠抓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制定出台旧区物业服务的实施办法,因地制宜地制定旧区改造治理计划,拆除违章搭建,完善配套设施。要完善房地产中介服务体系,规范房地产关联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制定服务行为准则,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加强房地产经纪机构的代理监管,建立房地产估价行为监督举报机制。健全房地产投融资机制,改变当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形式,利用多种方式融资。

5)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老旧住宅整治主要包括建筑修缮、环境整治、设施完善等内容,分三类组织实施:一是建筑物及周边环境,主要包括房前屋后绿化美化、楼道修缮、防盗门等7项;二是市政设施,主要包括供水、供气、供电、雨污管网、道路等10项;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在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基础上,统筹完善社区综合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慢行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

6)打造完整社区。以“发挥优势、完善短板”为原则,尽快吸引和统筹调配人才、资金、产业等要素资源全面进驻,一方面抓好产业布局和发展,提升“经济容积率”,另一方面抓好生活和居住区支撑,打造“多元共享空间”,进而实现生产端、生活端的有效结合,达到“产业、城市、社会”融合。

6.着力提升建设科技应用水平,推进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1)完善创新驱动机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与完善鼓励创新的新机制、新政策,按建设科技的发展要求,鼓励建立高新企业,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鼓励高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鼓励科技创新研发项目的申报与立项,鼓励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培育建设领域新型产业与产业链,完善引进与培养领域领军人才的政策,建立市建筑行业公共研发平台,整体提高设计、施工与检测单位的技术水平。

2)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及节能改造工作。继续开展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及能效监测平台建设等工作。利用建筑节能监管体系数据成果,研究制定厦门建筑能耗定额参考值,对全市建筑能耗超过基准线的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节能减排,发展合同能源管理、PPP等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建立并落实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管理制度和财政补助制度。

3)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贯彻落实国家和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以《厦门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为指导,以政府投融资

的项目为抓手,以市区两级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为表率,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全市绿色建筑工作。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各个环节规范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新建城镇民用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落实《厦门市绿色建筑财政奖励暂行管理办法》,加快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出台绿色农房建设技术细则,提升农房节能性能。

4)继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结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工作任务,积极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组织示范项目申报及实施工作,对示范效应大、节能效果显著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进一步争取部级、省级和市级等各级财政的支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扶持力度,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7.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科技示范

1)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研究与综合实施。以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为基础,研究建立反映厦门地区特色、符合厦门地区工程建设需求的地方标准体系,加快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研发单位与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相关工作,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鼓励制定企业标准。加强标准规范实施能力建设,强化标准规范实施监督,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全面促进厦门市建筑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2)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落实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

点城市工作要求,推动实施《厦门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激励政策,鼓励建设主体、实施单位共同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及时制定技术和评价标准、提供科研支撑,保障建筑产业现代化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从住宅产业化向建筑工业化和建筑现代化过渡,研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现代化建造技术(包括设计、生产、制作、建造工法等),结合我国城镇化进程,进行成品小住宅(承插快装结构体系)的研究、生产、推广、实施,丰富产品供应端,开拓产品需求市场。建立覆盖项目全过程的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方案评审、产业化建筑设计、预制部品质量管理、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等系列监管体系,保障项目建设过程安全有序。

3)充分发挥产业联盟作用。依托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吸引吸收周边区域内相关企业,组建高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联盟,创新集成绿色、生态、节能、低碳、抗震、防火等领域先进技术融入建筑产业现代化,掌握独特的装配式建筑核心技术(包括设计、生产、制作、建造工法等),保障产业联盟核心竞争力。携手企业并发挥产业联盟作用,搭建相对开放有效的BIM、物联网技术平台,指导和引领厦门乃至福建省相关企业合理有序、健康持续地发展壮大,展示和推介厦门独特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理念,逐步高调高端介入海峡两岸、国内国际建筑市场。

4)加快BIM技术应用,推动本地建筑行业技术进步。进一步加快厦门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及品质,在全市范围筛选一批技术复杂、管理协同要求较高的BIM应用项目进行试

点示范,不断提高BIM技术的应用水平及项目应用积极性。要求甲级勘察、设计单位成立BIM技术中心;特级、一级施工企业将BIM技术纳入企业技术中心工作等。到2020年末,新立项的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达到一定比例。

5)开展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加快全市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提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鼓励市属建筑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会同相关部门每年开展全市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发掘先进典型,积极引导厦门市工程提高科技含量,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不断引进建筑行业国际先进技术。

6)推动建筑企业行业学术交流。组织企业技术骨干参加大型学术交流会、技术座谈会、现场观摩会,依托学会等组织开展沙龙、学术讲座,并积极组织国际建设合作交流,为厦门市建筑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8.加快推进服务外包,形成产业升级新支撑

1)培育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在建筑领域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对服务贸易的带动作用;支持企业参加“服务外包重点企业”评选;鼓励政府部门不断拓宽购买服务领域,将可外包业务委托给专业服务企业。

2)重点推进功能区域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集聚作用,依托现有各类开发区和自贸试验区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服务出

口基地;制定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促进管理办法,鼓励各区、各开发区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形成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集聚和示范效应。

(二)项目推动

1.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共同缔造美丽厦门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围绕“公铁水空”立体交通总架构,统筹推进城市快速路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东南航运中心、翔安新机场等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厦门东站建设,实现高铁与机场的快速衔接;推进海沧港区集疏运体系建设,建成国际一流游轮母港,港口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改善发展环境,有效缓解“瓶颈”制约,为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建设瑞科际(reCulture)生活垃圾资源再生示范工程、翔安南部新生水处理厂、厦门海域清淤整治工程、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西部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节能减排能力,健全流域协同整治机制、打造生态屏障、推动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加大滨海岸线保护力度,抓好典型生态系统修复,突出滨海旅游新亮点,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创建海绵城市,建设宜居厦门。

3)加速构建城市骨架,加快区域中心建设。丰富市政雨污水管网、电网、通信、天然气等城市毛细血管,打造提高城市承载力的大骨架和大血脉,提升城市防洪抗涝能力,促进城市的内联外达;加快

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四大新城、马銮湾片区、环东海域东部新城及丙州现代服务业基地、美峰现代服务业基地两大组团的建设,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和产城融合,促进产业向城镇集聚,推进新型城镇化转型。

4)优先建设民生工程,全力构建幸福厦门。重点围绕“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等方面,建成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新阳居住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厦门市心脏中心新址项目、翔安医院、市体育中心综合健身馆等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根本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让更多的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全力构建美丽厦门、幸福厦门。

5)加强代建管理,服务项目建设。完善代建名录库管理,明确准入清出门槛,促进企业优胜劣汰,进一步培育和扶持代建企业;完善代建单位选择,按照便捷择优的原则,规范选择方式和程序,促进项目建设需求与企业能力相匹配;推行代建合同范本,明晰责权利,强化履约监管,提高代建单位责任心;完善代建单位考核奖惩,建立量化管理体系,与代建行业的信用评级、市场准入、资金奖罚、任务承接相挂钩,形成闭合管理链条;研究和探索项目总承包等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代建单位的法律责任。出台实施一系列代建管理办法,为推动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

1)整治生活环境。深化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推动生活垃圾资

源化利用。健全村庄保洁制度,完善处理设施。梳理规范各种线路杆线,规范晒衣架,有序堆放柴火等杂物。

2)整治农村生活污水。规模较大、有条件的村庄可集中处理;其他村庄可采取几户合并或单户分散处理。对居住集中、管网施工条件较好的村庄,可建设生活污水管网收集处理。

3)整治旧房裸房。旧房裸房外墙可采取个性化装饰或统一简易装饰,屋顶可进行“平改坡”或挑檐等改造,与传统瓦屋面相衔接,突出地域特色;维修和保护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形成整体风貌和地域特色。

3.着力提升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水平,加强民生服务保障

1)提升项目设计水平和居住品质。项目规划和设计充分考虑项目及其周边商业配套、社区服务、文化教育、无障碍设施等建设;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设计审查制度,对项目的建筑方案、户型设计、装修方案等方面进行把关,优化设计方案,审查功能合理性,保证工程质量。

2)试点PPP模式。积极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PPP试点。做好项目策划,采取投资补助、贴息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和管理。

3)规范存量房回购举措。依据地方存量商品房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在探索、试点基础上制定相应操作流程,规范收购、回租过程。在细节上强化监管,做到公开透明。

4.进一步推动棚户区改造,着力改善居住条件

1)棚户区改造重点。全市棚户区改造的重点:一是结合片区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二是推进城中村改造。

2)做好棚户区改造项目策划。计划开展五缘湾内湖南侧高林旧村改造(一、二期)、思明区危旧房改造、海沧东屿村旧村改造等17个项目。各部门应简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落地。积极与国开行对接,促进前期工作审批,最大额度争取棚改专项优惠资金。

3)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37号文)中,要求创新融资体制机制,明确提出“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对政府购买城市棚户区改造服务的具体范围、购买主体、承接主体、购买方式、购买程序、购买服务资金来源、购买服务资金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等作出规定。选择实施主体进行改造,选择试点推进。5.加快推行公共租赁房,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

1)构建立体式多渠道住房供应体系。确定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满足群众住房需求,建立购租并举、市场配臵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健全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

2)加快公租房项目建设。项目选址坚持交通便利、净地原则,建筑设计坚持小户型、功能齐,项目建设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同

时确保周边配套设施齐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积极推进三个已选址公租房项目进展,确保园博公寓、后吴公寓、珩琦公寓的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3)开展公租房布局专项规划。统筹安排全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发展的用地布局,在近期建设规划中着重研究需求预测、选址要点以及用地布局等方面,明确各选址项目的建设规模、配套设施等内容。

(三)城市管理

1.规范物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1)建立健全物业行业法律法规,营造行业健康发展法治环境。完善物业行业系列法规配套文件,其中包括物业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物业服务行业价格指导指数定期更新,房屋维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规定等。

2)探索健全物业纠纷的多元管理及多元调解。具体包括建立市级建设、民政、法制、市发改价格主管、治安、消防、质监等部门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各区、街道、社区三级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更广泛吸纳行业专家、法律专家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社区调解机制,探索居民自治管理模式、社区非营利小区服务中心等多元管理模式等。

3)鼓励运用高新科技,推动物业行业升级发展。引导和鼓励互联网、物联网、自动化技术在物业行业的创新和运用,促进物业行业摆脱劳动密集造成的人工成本压力和发展制约,并获得社区商务等多元发展。

4)结合老旧小区整治提升,解决老旧小区因早期建设遗留问题

造成的物业服务问题和矛盾。具体包括提升老旧小区的基本配套完善、为居民生活提供增值服务、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费用标准的市场化提升等,走出大多数老旧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费用严重低于成本的绝境。

2.强化停车设施建设,缓解城市停车难题

1)目标任务。遵循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有序建设的原则,积极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建议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应体系,着力缓解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问题,促进停车产业化。2016年确保全市新增4000个以上路外公共停车泊位,其中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各800个以上,同安区、翔安区各500个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区新增路外公共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

2)建设重点。厦门市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的重点:一是商业、学校、医院、旅游景区、居住区等停车需求集中区域及公共服务设施周边;二是机场、车站、码头等大型公共交通设施以及轨道交通站点、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旅游集散地等可以实现自驾车辆与公共交通换乘的地段。

3)制定政策,加快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制定《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从保障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用地、灵活采取多种方式供地、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建设模式、挖掘其他的停车设施建设资源、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停车设施运营管理等方面,44

制定相关政策。按照“投用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生成一批、谋划一批”思路,加快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

4)继续推进停车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制定全市停车场信息数据联网标准和管理规定,实现全市公共停车信息服务全覆盖;完善厦门市停车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实时信息导引、收费价格管控,错时停车信息交互等功能。全面普查停车设施,收集建立停车大数据,实现大平台管理监控,方便市民出行和错时停车。3.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缓解临时居住难题

1)解决本市户籍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科学测算住房困难标准、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和家庭收入(资产)标准,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每年至少启动两批次保障性住房申请分配工作,制定并实施每批次保障性住房分配方案;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审核分配制度,指导完善街道办事处、区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市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三级审核和多部门联合协查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逐步解决在本市稳定就业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和本市新就业无房职工的临时居住问题。优先为公交、环卫行业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宿舍型公共租赁住房,在此基础上,面向总部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宿舍型公共租赁住房。结合本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调研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每年在解决本市户籍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的基础上,对达到一定积分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按套进行

分配。

3)加强保障性住房的使用管理。建立四级管理模式,指导并监督物业服务企业、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和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依法履职;建立并完善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信用档案制度,将良好信用记录在小区内公开,将情节严重的不良信用记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责令整改并依法处理;完善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根据不同情形可通过市场租金或强制执行等措施依法处理。

4)开展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调研工作。在保障性租赁房为主的前提下,探索共有产权(自住)等住房保障方式;研究以实物分配和租赁补贴相结合的多种保障途径;探索保障性住房可持续的运营机制,盘活保障性住房项目内的公建配套设施。4.进一步强化绿色及文明施工,助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1)完善规章制度。修订《厦门市建筑废土管理办法》(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86号),通过建立运输企业特许经营、规范运输车辆、实行诚信保证金与信用考核清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制度,不断强化建筑废土处臵管理。出台配套建筑废土运输企业及车辆核准、招标管理、建筑废土消纳场所管理等具体实施办法。

2)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化平台。继续完善建筑废土砂石综合管控平台,完善网上联审联批制度,会同市公安部门建立建筑废土运输车辆视频查缉布控系统,实现运输车辆全面监管、部门信息共享,运

输车辆100%实现卫星定位及同步视频管理。

3)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坚持建筑废土处臵和扬尘防治巡查制度,坚持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为原则加大在建工地扬尘防治和渣土车整治管理力度,在一定周期内确保覆盖所有在建工程,落实建筑废土处臵和扬尘防治主体责任。

4)完善建筑物资源利用体系。推动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编制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研究建立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出台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财政补助政策。

5.加强城市立面景观整治与夜景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1)加强城市立面景观整治。按照一年整治一批道路景观的计划安排,根据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程度,对城市道路、标志性建筑、大型宾馆、会议场馆、旅游景点周边的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规范店牌店招、拆除违法建设、规整各类管线、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显山、露水、透绿、靓景、洁净”的城市景观。

2)编制全市夜景灯光照明专项规划。对城市夜景和照明在城市建设中的发展目标和原则、空间结构布局、色调、节能灯具、实施策略、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计划和部署,以确保城市夜景和照明建设的合理、有序、健康发展。牵头提升改造鼓浪屿和鹭江道、中山路等一批夜景项目。

第二篇: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 “十三五”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6-8-23] 浏览次数:2511次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全文3万余字,共分17个方面内容,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全面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指导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全面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指导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

一、规划背景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城镇化持续推进,2015年,设市城市数量达到656个,建制镇20515个,城镇常住人口7.7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6.1%。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城乡和区域空间布局日益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一)城镇住房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规模推进,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011~2015年,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4013万套、基本建成2860万套,超额完成“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3600万套的任务,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明显缓解。各类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十二五”时期,全国累计开工改造棚户区住房2191万套、基本建成1398万套。一大批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改善了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时期,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1359万套,基本建成1086万套。公共租赁住房不仅使现有城镇低保家庭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还解决了大量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和进城落户农民的住房问题。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相结合的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建立,保障房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逐步优化,房地产市场基本保持平稳运行,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根据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各地区各部门密切协作配合,适时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加强分类指导,实施分类调控,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责任制,实施差别化住房税收、信贷、土地供应等政策。“十二五”时期,房地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房竣工量和交易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二手住房市场逐步成为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重要方式,住房租赁市场日益成为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平稳发展,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6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约1倍,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0年的5.7%提高到2015年的6.1%。房地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大,带动了建筑、建材、金融、家具、电器等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住房公积金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在支持缴存职工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缴职工人数和缴存金额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1.18亿人,缴存总额8.95万亿元,分别比2010年年底增加3170万人、5.7万亿元。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逐步放宽,个人住房贷款力度不断加大,异地贷款业务全面推进,有力支持了缴存职工合理住房消费需求。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总额4.88万亿元,比2010年年底增长3.41万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499万笔、5.33万亿元,分别比2010年年底增加1159万笔、3.48万亿元。住房公积金个贷率由2010年年底的61.53%提高至80.8%。

(四)城乡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实施管理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积极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编制京津冀城乡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规划,完善国家和区域城镇体系,优化城镇布局与形态。指导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实施,“十二五”时期,经国务院同意,批复13个省(自治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推动各地合理确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功能和发展目标,走符合当地特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启动城市划定开发边界试点工作。确立了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和农村实际需求、具有较强指导性和实施性的乡村规划理念,初步建立了以村民为决策主体、规划编制单位指导、政府组织推动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推动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支持开展村庄规划、镇规划和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试点工作。

(五)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理念创新转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城镇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燃气、集中供热、园林绿化、综合交通等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时期,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9131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8倍。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1%和92.5%,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85%和80%的目标任务。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3%、燃气普及率95.3%、集中供热面积64.2亿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5.6平方米、轨道交通线路长度3311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2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6.3%,较“十一五”期末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达到225处。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按照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将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提高中央补助标准。“十二五”时期,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440亿元支持1794万农户改造危房。建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一户一档。大力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5年专项行动并建立验收制度,开展县(市)域农村污水统筹治理示范,启动江苏、吉林、山东、宁夏等省级试点以及100个县级示范。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将2555个具有重要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央财政给予支持,建立了基本的保护管理制度。开展中国传统民居类型普查,挖掘整理出599种民居类型。开展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村村普查并建立信息系统,指导各地累计对近30万个村庄开展环境整治。会同有关部门确定了3675个全国重点镇。开展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命名了553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七)建筑业产业规模逐年增长,建造能力大幅提升,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时期,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7%左右。我国在高难度、大体量、技术复杂的超高层建筑、高速铁路、公路、水利工程、轨道交通、核电核能等领域具备了完全自有知识产权的设计建造能力,新建成了一批难度大、品质高的标志性建筑。对外工程承包规模稳中有升,结构不断优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筑业与制造、信息等行业融合发展势头显现。积极推动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和诚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制度改革。开展工程质量专项治理行动,推动落实工程建设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切实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健全建筑业相关标准体系,共发布标准2000余项,标准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市场决定工程造价的机制初步建立,工程计价依据体系基本完善。

(八)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加速推进,绿色建材工作稳步实施,行业科技支撑作用显著提升。城镇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年底,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比例基本达到100%,共形成超过1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共有3979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省会以上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始全面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十二五”时期,全国累计新建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9.9亿平方米,均超额完成了国务院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4450万平方米。稳步推广绿色建材,对建材工业绿色制造、钢结构和木结构建筑推广等重点任务作出部署,启动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组织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发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关键技术,开展城镇区域规划、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行业科技能力持续增强。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城乡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够,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城乡建设缺乏特色;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突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城市安全隐患多等“城市病”问题加剧;城市管理执法体制亟待理顺,城市管理有待改善和加强;农村住房建设和居住环境治理欠账多;住房保障方式仍需完善;建筑业发展方式粗放,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

二、总体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

从城镇化进程看,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协同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发展的空间格局将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要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全过程,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助力经济增长,增进人民福祉。

从城市工作看,城市发展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深刻认识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从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高度,扎实做好城市工作。

全面深入地认识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又要增强忧患意识、超前谋划,准确把握有利条件,科学应对风险挑战,深入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坚决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大力强化城乡规划工作,塑造城乡风貌特色,推进城市建设优化升级,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环境质量和安全运行水平,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转变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发展方式,强化建筑节能和城镇减排,建设宜居宜业、特色彰显的现代城市,打造和谐幸福、田园牧歌的美丽乡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十三五”时期,加快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发展,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1.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城乡发展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依法加强规划编制和实施监管,推动形成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人口分布与生态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城镇化总体空间格局。发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各自优势,促进其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2.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完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着力抓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健全住房制度,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统一、规范、成熟、稳定的住房供应体系。

3.绿色低碳、智能高效。走绿色优先、集约节约、高效便捷、特色彰显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建设绿色城市,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大力强化建筑节能。建设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推进城市修补、城乡生态保护和修复,增强城市、乡村的活力和宜居性。

4.科学发展、提质增效。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市政公用事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壁垒和障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5.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继续深化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各项改革,将重点改革任务向纵深推进,全面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与深化改革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持运用法治方式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发展,全面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6.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善于把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在维护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政策统一性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

三、主要目标

为贯彻落实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城镇化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实效性、严肃性提高,城市风貌特色彰显。完成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重要的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规划编制,发挥城市群和都市区在解决城市病、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完成特大城市的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城市发展建设“摊大饼”式无序蔓延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设计的管理制度、法规体系和工作方式全面建立,城市新城新区风貌特色明显,老旧城区的城市功能、空间环境显著改善,建筑文化品质不断提高,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得到有效保护。与空间规划体系相统一的规划委员会制度初步建立,城乡规划的强制性进一步强化,实施监督力度逐步加大。城乡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

──城镇市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设和运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态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加大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节能改造力度,着力弥补薄弱环节。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轨道交通线路长度达到6000公里以上,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5%,县城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85%,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7%。城市人居环境逐步改善,生态空间保护力度加大,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6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9%,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5%,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力争将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

——城市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城市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到2016年年底,市、县两级城市管理部门基本完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制定公布工作。到2017年年底,实现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统一,完成处级以上干部轮训和持证上岗工作。到2020年,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完善,执法体制基本理顺,机构和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保障机制初步完善。城市基层治理机制不断创新,推动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模式。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优化美化,城市应急和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持续增强。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到2017年年底,所有市、县都要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带动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持续提升,显著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基本完成现有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优先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住房安全问题,提前完成中央扶贫目标“两不愁、三保障”中保障住房安全任务。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实现全面治理的目标,统筹开展农村工业垃圾、农业生产垃圾治理工作。继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省级试点和百县示范,探索建立农村污水治理的体制机制并在全国梯次推进。组织推动全国绿色村庄建设,建成一批绿色村庄。改革创新乡村规划理念和方法,基本实现乡村规划管理全覆盖。加大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力度,将所有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约500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完善支持政策和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实施村庄亮化,到2020年,行政村有公共照明的比例提高到80%以上。推进城镇自来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到2020年,将城乡自来水一体化水平提高到33%。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将天然气管网延伸到乡村。完善村内道路建设,因地制宜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加快培育全国重点镇和特色小城镇,继续扩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持续实施,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城镇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重点围绕难啃的“硬骨头”集中攻坚。“十三五”时期,全国开工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2000万套,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实物与租赁补贴并举,逐步加大租赁补贴发放力度,住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住房供需基本平衡,供应结构更加合理,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居住品质明显提升,住宅建设模式转型升级。“十三五”时期,城镇新建住房面积累计达53亿平方米左右,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左右。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促进住房消费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到“十三五”期末,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达到15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总额10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率提高至90%。──建筑节能标准逐步提升,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行业科技支撑作用增强。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过40%,新建建筑执行标准能效要求比“十二五”期末提高2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北方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平均采暖能耗下降15%以上,城镇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重稳步提升。部分地区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行业科技对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新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建立20个行业科技创新平台,中央地方协同、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行业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行业实力不断增强。建筑产业现代化全面推进,行业人才队伍素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以开发建设一体化、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为业务主体的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实力日益增强。以技术、工艺、工种为基础的专业分包企业快速发展。以采用“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型建筑承包服务方式和企业不断产生。建筑市场准入制度更加科学完善,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规则和格局基本形成。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建筑抗灾能力稳步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十三五”时期,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5%。

四、提高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水平

(一)组织编制实施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规划。

组织编制实施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全国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明确城镇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全国城镇体系布局结构,确定主要城市的规模、功能定位,提高城镇建设质量,引导城市群协调发展,加强空间开发管制和规划实施管理,为制定和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依据,促进各地走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会同相关部门编制重要的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规划,推动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出对提升国际竞争力、协调区域发展和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发展要求,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

(二)科学编制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建立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和规划监督的完整制度。全面启动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按照人口城镇化的规模、方式和城市资源环境禀赋,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优化功能和布局。将人居环境、交通出行、公共服务、城市安全等作为重要规划指标,在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过程中予以落实和考核。研究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改进规划内容和编制方法,严格落实“三区四线”管控,完善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按常住人口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制定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把保障城市安全作为制定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及时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价。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在北京等14个城市试点工作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广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功能混合和精明增长,建设空间结构合理、利用高效的紧凑城市。

(三)推进“多规合一”。

针对不同地区发展特征,以解决新型城镇化人口落地、农村人口脱贫、创造优美人居环境、保护生态空间等具体问题为导向,推进“多规合一”,优化空间结构、明晰空间界线、美化空间环境,并制定相应管控要求。根据城乡空间结构、产业功能等配置交通、能源、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推动海南、宁夏等地开展省级空间规划和“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继续推动市县“多规合一”,以城乡规划为统领,以空间坐标落实为核心,以公共空间布局优化为抓手,通过“五定”(定性、定量、定形、定界、定策),实现“五统”(统一发展目标、统一技术指标、统一空间坐标、统一图例标准、统一实施平台),实现各类规划的有机衔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事权清晰、上下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交通顺畅、环境优美、形象独特的立体空间格局。

(四)高效利用地下空间。

推动城市地下空间法规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管理办法。推动各地组织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鼓励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和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开发,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促进地下空间与城市整体同步发展。推动各地加强地下空间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制度。指导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与评估,及时更新和动态维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信息,推进地下空间资源信息的共建共享。探索建立城市地下空间信息档案管理等制度。

(五)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建立权责明晰的城乡规划事权,明确各级政府的规划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研究建立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委员会,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审查上报过程中的重大事项,以及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区审查等事项进行审议。完善和改进城市规划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城乡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机制。开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形成有效的评估、反馈、调节机制。健全国家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实现规划督察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利用卫星遥感等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城乡规划管控,拓展遥感监测应用范围,实施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提高监测精度。研究推动城乡规划法与刑法衔接。

(六)大力治理违法建设。

坚持疏堵结合、拆改结合、拆控并举,积极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治理行动。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督促各地全面、系统地摸清违法建设底数。加快出台治理违法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明确责任主体,完善治理制度。按照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推进违法建设分类处置,防止“一刀切”、避免“扩大化”。充分发挥公众和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治理违法建设的强大氛围。

五、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理

(一)加强城市设计工作。

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各环节体现城市设计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城市设计相关法规,明确城市设计管理制度和要求,依法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全力构建城市设计技术体系,分层次、分类型、有重点地开展城市设计。加大城市设计实施力度,推动开展城市修补行动,推进城市中心、景观视廊、天际线、重要街墙、主要门户空间的更新整治。建立全国城市重点风貌区清单,将具有突出特色,代表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城市风貌区列为全国城市重点风貌区,并作为城市规划监督检查的重点。建立全国城市设计工作重点城市名录,加强对首都、国家中心城市、边境口岸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城市设计工作的指导,彰显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

(二)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坚决贯彻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扭转“贪大、媚洋、求怪”的建筑乱象,在建设项目规划、建筑方案审查审批中落实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建筑师在建筑项目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引导其融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国外先进设计思想和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大胆创新,形成多样化的本土建筑风格。加强建筑设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队伍,提高建筑师整体设计意识、审美和创新能力。建立符合建筑工程特点的设计招标方式,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设计方案招标或设计团队招标。建立大型公共建筑方案公众参与和专家辅助决策机制,完善专家评审工作程序、专家评审意见公示制度。推进精细化设计与施工,提高设计完成度和建筑品质。探索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后评估制度。大力普及建筑文化,提升全社会的建筑审美水平。

(三)推进新型社区规划建设。

改进城市规划理念,将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基本生活功能单元,完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规模、数量,统筹社区分布,完善交通系统和绿地系统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布局。在新建城市社区中,根据社区管理、街区建设、人口布局、空间环境、发展潜力等要求,统一布局社区用地,明确商业网点、基本医疗、社区养老、教育文化、体育健身和防灾避难场所等配套内容,确定公共空间、道路交通(包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等建设要求。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编制整治规划,加快功能修补和环境治理,统筹公园绿地、停车设施等公共设施建设,推动街区制建设,推进生态社区和智慧社区建设,避免大拆大建。探索建立社区责任规划师制度。充分利用社区平台,加大居民参与规划的力度和深度,推动共建共治的城市治理方式转型。

(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继续组织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支持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探索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参与的保护资金筹集模式。督促各地做好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工作,加强保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六、加强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一)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改造城市地下管网。

全面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继续做好试点工程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的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结合老城区旧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间开发等,统筹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逐步提高城市道路配建地下综合管廊比例。组织编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建立项目储备,制定五年项目滚动规划和建设计划。制定和完善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和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计价依据。推进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构件标准化,积极推广应用预拼装技术。加强管线入廊管理,明确入廊要求,建立良性的建设运营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建设和改造,优先改造材质落后、漏损严重、影响安全的老旧管网,确保管网漏损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二)加强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道路网密度,将城市道路面积率、道路网密度标准作为城市规划强制性指标严格实施。加快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打通各类“断头路”,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加快编制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推进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推进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发挥其公共交通骨干作用,并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之间、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编制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优化停车设施布局。完善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标准,推动路内停车泊位和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实行特许经营。

(三)加快城市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

切实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安全保障体系,优先改造老旧供水设施和二次供水设施,关闭公共供水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不断扩大公共供水服务范围。实施国家供水应急救援能力项目,提升供水水质监测能力和应急水平。建设节水型城市,全面推进城市节水综合改造,实施节流工程、开源工程和循环循序利用工程。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机制,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推进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网运行调度系统、分区计量管理(DMA)手段等维护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管网运行维护水平,降低漏损率。到2020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四)强化城镇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

促进燃气高效安全利用,拓展应用领域,提高利用效率。发展和改造城镇燃气设施,力争到2020年,新增城镇燃气管道5万公里,改造完成城镇燃气老旧管道2.5万公里。加强燃气运营安全监管。改善城市供热运营管理,加强供热系统节能,推进供热管网设施节能改造升级和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采暖地区住宅分户计量,完善供热计量收费政策。健全供热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估监督办法。加强城市照明设施建设和节能管理,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照明新技术、新产品。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创新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产业化进程。

(五)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

继续通过现有渠道落实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发挥撬动功能,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建设和运营市政基础设施。通过特许经营、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有合理回报或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可经营性项目。鼓励引导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会同有关部门理顺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偿机制,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培育大型专业化市政公用企业,鼓励跨区域经营,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七、努力营造城市宜居环境

(一)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机制,确保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落实低碳生态发展要求,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创新城市规划编制模式,控制市域和区域城市开发强度,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适度增加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和生态用地规模,限制城市建设挖山、填河,确保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制定实施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指标体系和技术导则,按照低碳生态理念制(修)订规划建设标准,把绿色发展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全力推进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市政发展和低影响开发模式,加强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大力建设生态住区、生态园区、生态新区。继续开展低碳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城区试点示范,鼓励探索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方法和建设模式,及时总结推广成熟做法和适用技术。

(二)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本底,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优化生态空间管控格局,划定汇水分区,明确雨水径流控制目标和建设任务。城市新区建设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推进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与绿地、绿色蓄排与净化利用设施等建设。老城区结合棚户区和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更新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改造和消除城市易涝点,推进排水防涝设施达标建设,科学布局雨水调蓄设施,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三)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和园林绿化建设。

编制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制定并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水体、湿地、植被,推进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增加绿地等生态空间,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加快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和实施,强化城市绿地与区域范围内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要素的联系,构建城市生态空间网络。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按照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加强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的园林绿化建设,增加社区公园、街头游园等小型绿地。开展立体绿化、集雨型绿地建设,设立城市湿地公园。结合公园绿地、广场因地制宜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道路分车带和行道树的绿化建设,提高道路成荫率。加强城市公园管理和老旧公园改造提升,加大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力度,实施敞园工程,规范公园经营行为,限期清理腾退违规占用的公共空间。推行节约型、生态型园林绿化,使用环保绿化材料和生态管控技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积极推广应用乡土植物,让乔灌草合理搭配,促进自然群落营建。

(四)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和污水治理。

因地制宜、一河一策,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系统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优先实施入河排水口和沿河截污系统整治,分步实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逐步消除河水倒灌、地下水渗入等问题。以全面提高管网质量和推进污泥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为重点,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改造建设,到202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力争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推进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在城市工业生产、道路清扫、车辆冲洗、绿化浇灌等方面优先使用再生水,积极推进中水洁厕,健全再生水价格机制。

(五)加强城市垃圾综合治理。

因地制宜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完善生活垃圾统计指标体系,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有效衔接,提高回收利用率。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土地紧缺、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优先推广焚烧处理技术。力争到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比“十二五”时期增长22万吨/日,设市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县县具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统筹餐厨垃圾、园林垃圾、粪便等有机物处理,建立餐厨垃圾排放登记制度,在设市城市全面建设餐厨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对现有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开展摸底和安全隐患排查,建立档案,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市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体系。推进“清洁城市环境”活动,提升环卫保洁作业标准,以融资租赁等方式提高城市环卫保洁机械化作业水平。培育环卫龙头骨干企业,鼓励从源头收集到处理处置一体化的环卫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公共厕所规划建设和老旧公厕提标改造,增加公厕数量和面积,合理调整男女厕位比例,完善标识和导引系统,提升保洁服务水平。

八、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一)改革城市管理体制。

着力构建权责清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城市管理事权,匡定城市管理职责边界,理顺各部门职责分工。健全中央到地方的城市管理工作体系,整合归并省级执法队伍,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和执法事项属地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领域综合执法。在设区的市推行市或区一级执法。推进市县两级政府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综合设置管理执法机构,并统筹解决好机构性质、执法人员身份编制及车辆装备等问题。逐步建立健全地上地下设施建设运行统筹协调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在有条件的市和县推行建立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实行市政公用设施管理信息移交和档案信息共享,加强市政公用设施的管护,确保安全高效运行。规范报刊亭、公交候车亭等“城市家具”设置,加强户外广告、门店牌匾设置管理,加大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营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秩序。加强大气、噪声、固体废物、河湖水系等环境管理。规范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严控噪声扰民、施工扬尘和渣土运输抛洒。加强水、电、气、热、交通、通信、网络等城市生命线的管理,增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能力。

(三)推进城市智慧管理。

加强市政管理、环境管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等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加强城市基础数据和信息资源采集与动态管理,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建设,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积极发展智慧水务、智慧管网、智能建筑,实现城市水务、地下空间、地下管网、城市建筑物的信息化管理和运行监控智能化。整合城市管理相关电话服务平台,统一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多规融合技术及城市规划、运行优化仿真系统,形成系列化的自主技术产品体系。结合高分辨率卫星对地观测、北斗产业化专项等科研项目实施,建立支撑行业发展的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数据库。

(四)完善城市治理机制。

健全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保障协调机制,推动立法工作,加快制(修)订一批规范标准,健全城市管理协调机制。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管理网络。畅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推进城市管理服务的市场化,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向社会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合理设置、有序管理方便生活的自由市场、摊点群、流动商贩疏导点等经营场所和服务网点,促创业、带就业、助发展、促和谐。

(五)强化城管执法队伍建设。

科学确定城市管理执法人员配备比例标准,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协管队伍。规范城市管理执法行为,依法建立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的权力和责任清单,向社会公开,并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规范执法制度,完善外部、内部监督机制,提高执法水平。不断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素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九、推动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持续发展

(一)开展风景名胜资源普查。

全面掌握我国各类风景名胜资源分布、价值、数量、保护、管理等情况,构建资源普查数据库,编制资源普查图集和成果报告。在资源普查基础上,编制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指导各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价值较高的风景名胜资源纳入到法定风景名胜区体系,完善风景名胜区体系的资源构成、空间分布、功能结构。积极推进风景名胜区设立,支持中西部地区优先申报设立风景名胜区,逐步将价值较高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上升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稳步增加风景名胜区数量和面积。

(二)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

完善《风景名胜区条例》配套制度和技术规范,制定出台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和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设立审查办法、规划实施评估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规划编制、保护分区划定、资源分类与评价、智慧景区建设等技术规范。研究探索建立国家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发展基金。推动完善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探索按照保护管理绩效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分等定级。加大保护投入,建设或提升一批资源保护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展智慧景区建设。通过“规划、建设、管控”妥善处理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创新风景名胜区规划理念,科学划定保护分区,合理安排保护与利用空间。严格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用途管制,加强建设活动管理,有序引导资源利用。强化规划实施监管,加强规划实施评估、监督检查和遥感动态监测,严肃查处违规建设行为,维护规划严肃性。

(三)做好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监督。

坚持保护优先理念,增强履行《世界遗产公约》的能力,践行国际承诺。制订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发展战略,指导世界自然遗产事业有序发展。稳步推进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申报,完善申报机制,实行预备清单动态更新,积极培育新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加强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状况的监测、督察和评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进与有关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在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

(四)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

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部署要求,积极参与研究制定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科学界定国家公园的功能定位,妥善处理国家公园与已有各类保护地的关系,为全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提供支撑。积极发挥风景名胜区制度、体系和实践优势,推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重点加强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试点单位的工作指导,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五)加强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制订实施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公众宣传与解说教育行动计划,提高全社会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事业的认识、理解与支持。积极推进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媒体、社会组织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进行监督,做好规划公开公示,建立健全违规行为举报制度。加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管理干部的培训力度,推动培训的长期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各级管理干部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十、加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全力保障基本生活条件。

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完善分类补助政策,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创新改造方式,基本完成存量农村危房改造。精准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对象信息档案,编制实施规划,提前完成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镇自来水管网、天然气管网向农村延伸,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使用自来水和天然气的比例。指导各地推进村内道路建设,加快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组道路硬化,推广本土化的路面铺装。组织推动村庄公共照明工程,在村内主要道路及公共活动空间设置路灯,提高有公共照明的行政村比例。

(二)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按照“五有”(有设施设备、有治理技术、有保洁队伍、有监管制度、有资金保障)标准,对符合条件的省份进行验收。建立完善村庄保洁制度,稳定村庄保洁队伍,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完善农村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设备。逐步放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环节的经营性项目,推行企业化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农村污水治理,继续组织实施好山东、宁夏、吉林、江苏、山西等省级试点和示范县建设,在此基础上梯次推进。因地制宜采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处理、村组集中处理、分户处理等污水处理方式。推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的农村生活污水城乡统筹治理模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负责建设和运行。探索农村污水治理适宜技术,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机制。开展农村环境专项治理,解决乱堆乱放和违法建设等问题。

(三)稳步推进宜居村庄建设。

创新乡村规划理念和方法,大力推行简便易行的乡村规划,全面推进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以农房建设管控和村庄整治为重点,大幅提高乡村规划编制率和实用性,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管理。制定优秀田园建筑认定标准,认定一批优秀田园建筑实例,引导设计师、艺术家等专业人员下乡。推广优秀农房设计图集,培训工匠,开发和推广现代乡土建材和现代农房技术,大幅提升农房建筑风貌。组织推动绿色村庄建设,以提升村庄绿量为主要任务,重点做好村周边绿化以及村内道路、河道沟渠、居民房前屋后、公共空间绿化。制定绿色村庄建设技术指南,指导地方制定绿色村庄地方性标准,命名一批绿色村庄,与村庄环境整治、村庄美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带动全国村庄绿化工作。加强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进一步扩大保护村落的数量,建立较为完善的保护管理制度,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传统村落保护基金,打通民间资本进入渠道。加强传统建筑建造技术调查,完成传统建筑风格和元素解析,研究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传承方法。

(四)加快培育发展小城镇。

印发推进全国重点镇、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特色小镇标准,开展特色小镇培育活动,推动重点镇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县域副中心,指导各地完善一般镇道路、供水、教育、医疗、商业等基本功能。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指导,推进镇规划全覆盖,实现依规划管理。完善小城镇建设标准体系,开发推广小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节能、交通、绿色建筑等适用技术。建立全国小城镇规划建设信息系统,评估特色小镇和全国重点镇建设工作情况。

十一、健全符合国情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一)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

将棚户区改造与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升级更好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将棚户区改造政策覆盖全国重点镇。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地棚户区改造目标任务,尽力而为、逐步推进。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把一些库存商品住房转为棚改安置房。对选择货币补偿、有购买商品房意愿的居民,采取政府搭台、政策支持等方式,做好服务工作,确保搬迁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创新融资体制机制,利用好中央补助资金,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支持作用,鼓励棚改实施主体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等方式筹资。

(二)实施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住房保障采取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相结合。支持公租房保障对象通过市场租房,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给予租赁补贴。结合市场租金水平和保障对象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租赁补贴标准。

(三)加强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管理。

加快公租房及配套设施建设,组织排查已开工公租房项目的配套设施情况,列出不完备项目清单,纳入各地配套设施建设计划。积极探索和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公租房及配套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强化公租房分配管理,完善住房保障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复核制度。建立公租房小区可持续运营机制,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构建法制化、科学化、人性化的后期管理机制。健全公租房退出机制,合理引导不符合条件的承租家庭退出住房保障制度。

(四)完善住房保障支持政策。配合有关部门继续研究加大中央补助支持力度,对财政困难地区予以倾斜。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指导各地将棚改安置住房用地纳入本地区土地供应计划优先安排。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落实免征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落实棚改安置住房税收优惠政策。

十二、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一)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以满足城镇新居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健全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具备购房能力的常住人口,支持其购买商品住房。对不具备购房能力或没有购房意愿的常住人口,支持其通过住房租赁市场租房居住。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通过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租赁补贴保障其基本住房需求。

(二)编制实施城镇住房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城镇住房发展规划,明确新形势下城镇住房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提出主要任务、重大工程以及土地、金融、财税、技术等政策措施,指导城镇住房建设和发展,引导舆论和社会预期。完善住房发展规划制度,建立健全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三级住房发展规划体系。强化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衔接协调。建立备案、定期评估、动态调整、绩效评价和督察检查机制。

(三)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根据房地产市场分化的实际,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明确房地产业的功能定位,处理好经济属性与民生属性的关系,坚持加强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作用相促进,使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居住需求相适应。建立全国房地产库存和交易监测平台,形成常态化房地产市场监测机制,及时、准确掌握房地产市场动态。实施住宅用地分类供应管理,完善和落实差别化税收、信贷政策,研究建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强化地方政府调控主体责任,鼓励各地在中央政策框架内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出台和实施房地产调控措施。

(四)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培育市场供应主体,发展住房租赁企业,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住房租赁业务,规范住房租赁中介机构,支持和规范个人出租住房。鼓励住房租赁消费,完善住房租赁支持政策,保障承租人依法享受公共服务。落实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政策。支持租赁住房建设,鼓励新建租赁住房,将新建租赁住房纳入住房发展规划;允许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允许将现有住房按照国家和地方的住宅设计规范改造后出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依法登记备案的住房租赁企业、机构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向住房租赁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鼓励地方政府采用多种方式增加租赁住房用地有效供应。

(五)促进物业服务业发展。

以推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契机,进一步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高物业服务水平,促进物业管理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健全物业服务市场机制,完善价格机制,改进税收政策,优化物业服务标准,强化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物业服务保障机制,加强业主大会制度建设,建立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构建居住小区综合治理体系。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简化使用流程,提高使用效率,提升增值收益。转变物业服务发展方式,创新商业模式,提升物业服务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构建兼具生活性与生产性双重特征的现代物业服务体系。

(六)促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推进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通过金融、税收等政策调整,引导房地产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创新商业模式,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企业做优做强;大力发展跨界地产,倡导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将存量房转变为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健康等五大幸福产业和“双创”用房。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建设省地节能环保住房。重点培育住宅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鼓励采用环保型材料进行绿色装修,推行住宅全装修,实现住宅主体结构与室内装修一体化,住宅部品部件标准化、集成化,逐步建立住宅全装修质量保险保证机制。

(七)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

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动态管理与信用管理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模式。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中介、物业服务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建设房地产信用管理平台,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房地产中介专项整治,严肃查处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房源信息发布管理,强化中介服务明码标价,规范中介行为。严格落实中介机构备案制度,积极推行从业人员实名服务。加快研究出台《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完善新建商品房、存量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和交易资金监管制度,加强房地产交易监管。

十三、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一)规范缴存政策。

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受益范围,推进各地将缴存住房公积金纳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和企业集体合同,明确缴存单位义务。严格规范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对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实行“限高保低”。强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征缴执法权限,加大对应建未建、应缴未缴单位的处罚力度。

(二)支持个人住房消费。

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条件,允许提取用于支付自住住房物业费。加大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力度,实行差别化贷款政策,合理确定贷款条件,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全面推进异地贷款业务,支持缴存职工购买自住型普通住房。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缩短业务办理时限,减少提取和贷款审批环节,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促进资金保值增值。

研究在保证各地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的前提下,将住房公积金用于购买国债、大额存单和高信用等级固定收益类产品。促进个人账户存款保值增值,提高制度吸引力。调整增值收益分配用途,维护缴存职工权益。

(四)提升统筹管理层次。按照有利于规范业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风险、适应职工流动就业的要求,加快对独立管理的分支机构的调整工作,实现设区城市住房公积金统一制度、统一核算。研究提高住房公积金统筹管理层次,允许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省(区)实行省级统筹管理。

(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编制住房公积金管理人员职业标准,建立健全人员培训和职业能力评价制度,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继续做好信息披露,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披露住房公积金管理运行情况,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热点,接受社会监督。抓紧升级改造业务信息系统,适应业务发展和政策调整需求。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监管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运营状况。

(六)提升服务效率。

运用“互联网+”技术,完善住房公积金业务信息系统。推动与房屋产权登记、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等尽快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建设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健全综合服务网络,推动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此为载体,积极开展网上业务咨询、查询、受理、初审和投诉举报等服务。适应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需要,健全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机制,搭建全国统一的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平台,实现信息快速交换、资金安全划转。

十四、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

(一)稳步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制定实施我国建筑节能标准提升路线图。推动北方地区在城镇新建居住建筑中实施75%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南方地区以超大及特大城市为切入点,推动实施更高要求的节能强制性标准。分类制定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标准定额。鼓励保障性住房、政府办公建筑及公益性建筑率先执行更高水平节能标准。在不同气候区尽快建设一批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发挥建筑能效提升标杆引领作用。启动超低能耗社区建设试点。进一步完善新建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的节能监管机制。完善新建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节能审查、调适及评估制度。推动北方地区城市对具有改造价值老旧住宅实施节能改造。推进北方城市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工程,开展城市智慧热网试点。在城市老旧住宅小区开展以节能改造为重点,以助老设施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其他改造为补充的节能宜居综合改造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造模式和组织机制。深入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效公示工作,进一步加强能耗监测平台建设,逐步扩大监测建筑数量及监测深度,强化统计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构建分类型的能耗限额体系。建立基于能耗数据的重点建筑用能管理制度,支持采取合同能源管理、能效交易、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市场机制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促进城市建筑能源资源消费信息数据平台建设,逐步完善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探索开展基于数据的城市建筑能效比对工作。

(二)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实施绿色建筑推广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建立绿色建筑进展定期报告及考核制度。加大绿色建筑强制推广力度,逐步实现东部地区省市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及重点城市、西部地区重点城市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强化绿色建筑质量管理,鼓励各地采用绿色建筑标准开展施工图审查、施工、竣工验收,逐步将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管理程序。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加大评价标识推进力度,强化对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引导,加强对标识项目建设情况的跟踪管理。推进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绿色建筑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以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为抓手,推广应用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在建造环节,加大绿色施工技术和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力度,在建筑运行环节推广绿色运营模式,发展绿色物业。

(三)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推广力度,鼓励有条件地区全面做好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勘察和利用条件调查,并编制可再生能源应用规划。研究建立新建建筑工程可再生能源应用专项论证制度。加大太阳能光热系统在城市中低层住宅及酒店、学校等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中的推广力度。在传统非采暖的夏热冬冷地区,积极推广利用空气源、地表水源、污水源热泵技术供暖,建立小区级的城市微采暖系统。具备条件的,利用工业余热,建立热电联产的分区域集中供热模式。利用海水源、江水源热泵技术,在末端用能负荷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建立区域可再生能源站。建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调互补、梯级利用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建立城市可再生能源微网系统,实现分布式能源与智能调度充分结合。制定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标准,在城市燃气未覆盖地区,推广采用污水厂污泥制备沼气技术。

(四)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推广绿色低碳建造方式,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建筑发展,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积极扩大装配式建筑应用规模,明确重点应用区域,提高应用比例。总结推广先进适用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和产品体系,加快推动发展内外装修、外围护结构和管线设备集成等建筑部品体系。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构配件生产、施工装修、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等规范,完善模数协调、部品部件协调等技术标准。加强装配式建筑产业能力建设,完善创新体系,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用,扶持培育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加快推动装配式建筑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信息技术应用,推进智能化生产、运输和装配,鼓励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育机制,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建设一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创新建设管理模式,探索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招投标、工程造价、质量监督、安全管理、竣工验收等管理制度。

(五)推广应用绿色建材。

完善绿色建材评价体系,重点开展通用建筑材料、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建筑室内外环境保护等方面材料和产品的绿色评价工作。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绿色建材公共服务系统,动态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及相关信息,监管绿色建材评价和应用,实现绿色建材产品全程可追溯,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绿色建材市场。围绕绿色建筑需求和建材工业发展方向,强化绿色建筑等对绿色建材的应用要求。大力开展绿色建材示范工程、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为重点,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以及推广应用工作,提高固体废弃物消纳量和建材产品质量。

十五、积极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

(一)全面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研究建立工程质量保险等市场保障机制,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全面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单位五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健全工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全面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研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强化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管,进一步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充分发挥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作用,推进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研究创建全国统一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平台,提升监管效能。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方式,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缓解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完善随机抽查、差别化监管以及质量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人员的查处力度。夯实城乡抗震防灾基础,强化实施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论证制度,积极推动减隔震等先进适用抗震技术的应用,建立健全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应急预案体系。结合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整治,推动开展全国城镇既有房屋抗震能力调查。

(二)优化建筑业组织结构。

强化我国核电、高铁、超高层建筑等领域的工程建设优势,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促进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阶段的深度融合,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水平。深化建筑业改革,培育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建筑业企业,打造“专、精、特、新”的专业企业,大力发展中小微专业作业企业。改革工程招标投标制度,探索放开非国有投资项目招投标限制,重点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的监管。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建筑领域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在白图替代蓝图、数字化审图等领域取得突破,推进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使用。全面推进建筑信息模型等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集成应用。优化建筑业装备结构,促进我国建筑业装备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三)提升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服务业发展质量。

发挥勘察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先导和灵魂作用,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注册建筑师制度,拓展建筑师执业范围,进一步明确建筑师的权利和责任,调整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管理机制。强化工程监理制度,科学合理界定强制监理范围,以市场化和国际化为导向,引导工程监理服务主体和服务模式多元化,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推动中小企业提高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工程监理在保障工程质量中的作用,大力提高监理单位现场服务的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扎实做好施工阶段监理。鼓励引导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企业发挥技术优势,开展项目前期咨询、工程设计、施工招标咨询、施工指导监督、工程竣工验收、项目运营管理等覆盖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服务。鼓励促进大型企业向具有工程项目咨询、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和融资能力的工程公司或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发展。

(四)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消除市场壁垒,打破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营造权力公开、机会均等、规则透明的建筑市场环境。完善监管法规,构建以企业资质、个人执业资格、信用与工程担保相结合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方式,大力推行工程担保、保险等,有效化解工程风险。深入推进建设工程企业资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修订完善企业资质标准,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减少资质数量。改进资质审批方式,推进电子化申报和审批系统建设。规范资质审批行为,构筑科学监管平台,加强证后监管。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推进监管信息化,加大对项目建设五方责任主体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五)积极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工作。

加快制定全文强制性标准,逐步用全文强制性标准取代现行标准中分散的强制性条文。完善推荐性标准,优化现行标准数量和规模,逐步向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公益类标准过渡。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鼓励社会团体编制以促进强制性标准有效实施为目标的技术导则、指南、图集等标准衍生物。全面提升标准化水平,促进标准与科研互动,加强标准重要技术和指标研究,缩短标准复审周期,加快标准修订节奏,适度提高标准对安全、质量、性能、健康、节能等强制性指标的要求。建立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工作机制,强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研究建立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制度。研究推动施工现场标准员岗位设置工作。

(六)健全市场决定工程造价机制。

加快完善工程造价法规制度,全面梳理现有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和计价依据,逐步统一各行业、各地区的工程计价规则,以工程量清单为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计价依据体系。统一工程定额编制规则,提高工程定额编制的科学性,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准确反映工程造价构成要素的市场变化。建立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制度,加快编制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方面的工程定额。构建多元化的工程造价信息服务方式,明确政府提供的工程造价信息服务清单,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工程造价信息服务。建立国家工程造价数据库,开展工程造价数据积累。建立工程造价与招投标、合同管理相协调的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完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办法,转变结算方式,推行过程结算,简化竣工结算。推行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更加注重工程项目前期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确定。

十六、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围绕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建筑、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部署,分别在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工程建设、建筑市场管理、房地产市场管理、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等行业和领域,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填补法规空白,完善住房城乡建设法规体系。根据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要求,研究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二)强化执法监督。

加大住房城乡建设执法力度,进一步健全住房城乡建设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加强专项执法检查,推广随机抽查,建立健全“双随机”抽查机制,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效能。加强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工作,健全部、省、市三级稽查执法工作体系,提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加大重点领域稽查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

(三)完善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规范行政复议申请和受理、案件审查、行政复议决定及监督等程序和制度。发挥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作用,坚决纠正下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化解行政争议,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意见书和行政复议建议书制度。探索推进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自动化、信息化,不断提高行政复议办案效率。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能力和队伍建设,完善机关工作人员出庭应诉制度,积极支持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履行生效判决和裁定。加强对地方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全系统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水平。

(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推动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的考察、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评估考核。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行政处罚等合法性审查机制。抓好行政执法工作人员普法,坚决依法履职,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和以案释法制度,在执法中加强普法。结合住房城乡建设中心工作和行业实际,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创新普法形式和方法,强化监督指导。

十七、保障规划实施

(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十三五”规划实施中的统领作用,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实现“两不误、两促进”。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不断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保持和发扬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深入开展比学赶超活动,着力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浓厚氛围。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和纠正“四风”问题,持续抓好“两个责任”落实,不断强化监督执纪,努力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配合中央组织部,定期组织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专题培训,提高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城乡规划、城市管理、住房保障、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建设、建筑节能、市场监管等为重点,加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培训,加快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干部。进一步优化行业人才发展环境,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引导企业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职称、继续教育等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国家层面的杰出建筑规划设计人才荣誉称号和表彰制度。建立健全相关职业标准体系,大力实施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及相关领域现场专业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加强技能人才培训和技能鉴定,加快构建适应行业要求的产业工人培养培训体系,稳定骨干工人队伍,提升工人素质和技能水平,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引导行业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合作,支持行业后备人才培养。发挥相关专家机构的智库作用,为行业人才培养培训提供智力支持。

(三)强化政策配套和组织协调。

切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市场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对涉及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改革发展全局的产业政策、行业管理政策、民生政策的研究和储备,相机施策、精准发力。围绕优化城乡规划、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改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发展绿色城镇和绿色建筑、推动建筑企业“走出去”等领域,加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健全本规划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级专项规划、相关部门和行业专项规划的衔接机制,推动国家层面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尽快落地实施,尽早见效。建立完善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及时沟通信息,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推动各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落到实处。加强对各省(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实施规划的指导,协力完成本规划确立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四)加强监测评估和督办落实。

加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统计工作,健全统计调查制度方法,强化行政记录、“互联网+”和大数据在统计中的运用。进一步夯实统计工作基础,不断完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现代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强化对住房城乡建设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跟踪监测和分析评估,推进行业统计工作与业务管理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工作责任制,将本规划确定的重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进度要求。加强工作督办,每年对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开展评估,在规划实施中期阶段,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全面评估,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中国建设报)

第三篇:“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

“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这个国家原始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部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积极谋求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各领域对源头创新的巨大需求将集中释放,迫切需要基础研究发挥战略引擎作用。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大力推动基础研究繁荣发展,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十二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通过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和知识创新工程、985工程、211工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全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基础研究持续快速发展,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科研力量和基础条件建设进一步加强,科研产出持续规模化发展,整体科研实力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的领域不断增多,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原创成果,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整体上呈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加速发展态势,已发展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基础研究大国,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 ——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学科体系、人才队伍、科研基地和条件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批研究院所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科研机构,一些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2位,2015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量为29.68万篇,占全球的份额从2004年的5.4%增长至2015年的16.3%。我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稳步增加,影响力显著增强,2006年至2016年9月,我国论文共被引1489万余次,居世界第4位。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材料科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等8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

——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稳步发展,信息、空间、资环、海洋等综合学科,以及认知科学、纳米科学、数据科学、管理科学等交叉学科得到高度重视并加快发展,基础医学、农学、材料、能源和工程科学等应用基础学科得到大力支持,学科布局不断完善,多学科以及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显著并取得重要进展,部分学科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量子调控、纳米、蛋白质科学、干细胞、发育与生殖、全球变化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基础研究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呈加速产出的趋势。获得了一批诸如铁基超导、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性传态、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微子振荡、四夸克物质发现、细胞剪接体等一批重要蛋白质的精细结构解析、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小鼠-大鼠异源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构建等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成果。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在重大传染病防控基础研究体系建立、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理论基础和前沿技术的突破对载人航天、南水北调、应对气候谈判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撑;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制造科学等前瞻性研究,推动了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能源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对深海、深地、深空、极地的探索等,为我国解决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瓶颈问题奠定了科学基础。

——基础研究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从事基础研究的全时人员总量由2006年的13.13万人年增长到2014年的23.54万人年。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回国,领军人才快速成长,中青年科学家成为主力,后备人才队伍逐步成长,一批优秀团队正在崛起。

——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全球海洋观测计划(ARGO)、国际大陆钻探(ICDP)、国际大洋钻探(IODP)、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人类蛋白质组研究等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发挥重要作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地球空间双星探测等我国科学家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逐步增多,国际科学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知名科技期刊担任重要职务的人数明显增加。

经过持续努力,我国基础研究总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时,我国基础研究发展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重大原创成果偏少;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在引领前沿方向、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等方面欠缺;基础研究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数量匮乏;基础研究经费稳定性支持的机制有待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和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当今世界正处于发展、变革和调整的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孕育重大突破,产生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催生颠覆性技术,可望引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深刻调整。国际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综合国力的竞争已前移到基础研究。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建设科技强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解决产业共性技术基础问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来自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各领域对源头创新的巨大需求将集中释放,迫切需要基础研究发挥战略引擎作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着力解决我国基础研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在提出原创科学思想、探索重大科学前沿、解决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共性技术基础等重大科学问题、完善科研基地建设以及引领重大国际科学合作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造就一流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推进我国基础研究实现从量变向质变的跃升,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成创新型国家提供知识基础、人才储备和发展动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部署,遵循科学发展和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坚持继承与创新,强化基地和能力建设,培养一流人才,着眼未来国家竞争力,聚焦在创新链的前端,坚持把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作为根本任务,发挥基础研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引领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鼓励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面向科学前沿,进一步加大对好奇心驱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科学家将学术兴趣与国家目标相结合,解决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针对事关国计民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超前部署基础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坚持把加速赶超引领作为发展重点。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在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前沿领域,超前规划布局,强化原始创新。鼓励科学家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解决产业共性技术基础,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坚持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核心动力。尊重科学研究的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等特点,着眼长远,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认真求证。完善基础研究分类评价机制,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赋予学术领军人才更多的学术自主权,完善基础研究投入结构和动态调整机制。

坚持把不拘一格发挥人才作用作为本质要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完善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建设一批优秀创新团队。

坚持把全球视野作为重要导向。坚持开放发展,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共同应对全球关注的重大科学挑战,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基础研究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和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三)总体目标

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整体水平向并跑和领跑为主转变,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源头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为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目标如下:

——持续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大幅度提高。

——形成全面均衡的学科体系,科学产出的水平、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三名,部分学科学术影响力达到世界领先,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第二。——在若干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显著增强科学创新基础能力。

——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形成一批跨学科、综合交叉的创新团队。

——在科学前沿重要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解决一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基础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三、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一)加强自由探索研究与学科体系建设

加强原创导向,激励新概念、新构思、新方法、新工具的创造,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研究方向。加强科学前沿探索,进一步加大对好奇心驱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非共识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质疑传统、挑战权威,重视可能重塑重要科学或工程概念、催生新范式或新学科新领域的研究。

构筑全面均衡的学科体系,为我国实现从科学大国迈向科学强国奠定扎实的学科基础。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和交叉融合发展,统筹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形成多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繁荣发展局面,促进基础研究百花齐放。推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持续发展,推进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应用学科发展,加强信息、纳米等新兴学科建设,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十三五”期间,着眼于更长远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练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战略任务,构建未来我国科技发展制高点,组织若干项基础研究类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实现以科技发展的重大突破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1.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奠定我国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国际竞争中的科技基础和优势方向。量子通信研究面向多用户联网的量子通信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率先突破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建设超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网,开展星地量子通信系统研究,构建完整的空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体系,与经典通信网络实现无缝链接;量子计算机研究解决大尺度量子系统的效率问题,研发量子系统、量子芯片材料、结构与工艺、量子计算机整体构架以及操作和应用系统,实现量子信息的调制、存储、传输和计算,最终实现可实用化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利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所发展的量子探测、测量和操纵技术,实现对重力、时间、位置等的超高灵敏度测量,大幅提升卫星导航、潜艇定位、医学检测、引力波探测等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2.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围绕脑与认知、脑机智能和脑的健康三个核心问题,统筹安排脑科学的基础研究、转化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一体两翼”的布局,并搭建相关关键技术平台。以脑认知原理(认识脑)为主体,阐述脑功能神经环路的构筑和运行原理,绘制人脑宏观神经网络、模式动物介观神经网络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全景式图谱;发展类脑计算理论,研发类脑智能系统(模仿脑)。基于对脑认知功能的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研究具有更高智能的机器和信息处理技术;促进智力发展、防治脑疾病和创伤(保护脑),围绕高发病率重大脑疾病的机理研究,揭示相关的遗传基础、信号途径和治疗新靶点,实现脑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三)加强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变革性技术科学研究

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领域,进一步聚焦国家目标,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的战略支撑作用。同时,围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基础研究进行重点部署,为创新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部署基础研究

面向现代农业、健康、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选择可有力带动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应用示范结合的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方向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强化基础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1)在现代农业方面,围绕粮食丰产增效、农业面源污染和农田综合防治修复、智能农机装备、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海洋(蓝色)粮仓、作物优质高产、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七大农作物育种、主要畜禽水产动物育种、农业病虫害防治等重点任务,部署精确栽培、分子遗传变异、优良性状形成机理、种间互作和定向培育等基础研究。(2)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方面,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与氢能、先进核能与核安全、智能电网、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能源基元与催化,加强碳基能源清洁转化、源网荷协同机制、深层油气成藏机理和生态监测预警等基础研究的支撑引领。

(3)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围绕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智能机器人、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材料基因工程、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网络空间安全、地球观测与导航、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科技服务业、新能源汽车、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精细化学品生产、功能分子材料与器件部署基础研究,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基础问题,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科学支撑。

(4)在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方面,围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深地资源勘探开发、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海洋环境安全、深海技术装备、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水资源综合利用、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青藏高原多层圈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海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土壤-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等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

(5)在健康方面,面向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精准医疗、生物制品与生物治疗、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人口老龄化、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移动医疗与健康促进、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食品药品安全、数字诊疗装备、个性化药物、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机制等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全链条部署自主神经干预、基因组学、三维微环境营造、分子设计和超快激光制造等基础研究。(6)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围绕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先进轨道交通及其关键部件、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等领域的科学问题,强化基础研究与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的衔接。

2.加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

围绕世界科学前沿的重点方向,凝练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以实现重点跨越、引领未来发展为目标,重点部署基础研究。

(1)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

认识和了解量子世界的基本现象和规律,通过对量子过程进行调控和开发,在关联电子体系、小量子体系、人工带隙体系等重要研究方向上建立突破经典调控极限的全新量子调控技术,实现量子相干和量子纠缠的长时间保持和高精度操纵,实现可扩展的量子信息处理。

(2)纳米科技

围绕纳米科学重大基础问题,新型纳米制备与加工技术,纳米表征与标准,纳米生物医药,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衔接,推动纳米科技产业发展。

(3)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

揭示蛋白质机器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调控网络、以及动态变化规律,发挥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的支撑优势,围绕重要细胞器及生物膜相关蛋白质机器等重大科学问题,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磁共振技术等重大技术方法,以及肿瘤、免疫类等疾病防治等重大应用研究领域部署研究任务。

(4)全球变化及应对

围绕全球变化关键过程、机制、趋势与表现,全球变化影响、风险、减缓和适应,数据产品及大数据集成分析,地球系统模式和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开发、改进与应用等开展研究,提升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为应对全球变化国家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

以增强我国干细胞转化应用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我国多发的神经、血液、心血管、生殖等系统和肝、肾、胰等器官的重大疾病治疗为需求牵引,重点部署多能干细胞建立与干性维持,组织干细胞获得、功能和调控,干细胞定向分化及细胞转分化,干细胞移植后体内功能建立与调控,基于干细胞的组织和器官功能再造,干细胞资源库,利用动物模型的干细胞临床前评估,干细胞临床研究。

(6)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

依托我国已建成的专用和平台型大科学装置,主要支持粒子物理、天文等领域探索物质世界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等的重大前沿研究,以及依托先进光源、先进中子源、强磁场装置等为多学科交叉前沿提供先进实验技术和方法,推动大科学装置向社会用户开放共享。

(7)合成生物学 围绕生命体计算设计、合成再造与人工调控等核心科学问题,面向提升人工生物装置与系统的设计构建能力,创建一批具有特定功能的人工基因线路、人工生物器件、人工细胞等人工生物体,构筑智能疾病诊疗、人工生物固碳、药物高效规模合成、重要化工材料构建等重大应用的科学支撑,促进生物产业创新发展与经济绿色增长。

(8)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

面向科学前沿及健康和农业发展需求,以生命体发育和代谢的精准调控机制为主线,揭示胚胎和组织器官发育、成年组织器官可塑性及衰老、胚胎和组织器官发育的代谢调控等规律,鉴定发育与代谢的关键调控因子,创建大动物遗传修饰品系,揭示大动物发育与代谢的重要调控机制。

(9)微生物组学

开展微生物组形成、遗传稳定性及与环境互作机制研究,农业微生物组与作物生长和发育的相互关系、抵抗环境压力和病虫害的机理研究,基于生态环境污染监测与预警的微生物组技术研发,我国人群体内微生物组及健康相关功能研究。推动科学前沿发展,为我国健康、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10)催化科学

在催化理论、催化剂的理性设计与表征、催化新方法与新反应、资源的绿色催化转化与高效利用等相关催化领域中获得重大原始创新和重要应用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为解决能源、环境、资源以及人口健康等领域的关键问题提供物质基础以及技术支撑。

(11)极端制造的科学基础与创新技术

围绕极端制造需求和技术发展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超大规格高柔性高性能航天复杂构件一体化制造和高均匀性近零残余应力航空构件制造,10纳米以下集成电路器件三维集成制造和光子集成器件制造,复杂曲面强光光学元件的抗损伤纳米精度制造和光学元件微纳结构的超快激光制造,热电高效转化的热防护构件制造、高性能复合声学结构制造和生机电一体化制造。为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基础和支撑。

(12)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

以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为契机,全面吸收消化关键技术,以聚变堆未来科学研究为目标,加快国内聚变发展,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开展聚变堆工程设计和关键技术预研,发展氚技术、聚变材料等ITER未涵盖的聚变堆技术。加快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能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培养并形成一支高水平核聚变能研发队伍,大力提升我国核聚变能发展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在2020年前后具备自主建造聚变工程堆的能力,适时启动高效安全聚变堆研究设施建设,加快聚变能走向应用进程,跨入世界核聚变能研究开发先进行列。

(13)空间科学系列卫星计划 研制并发射3-4颗新的空间科学卫星,在黑洞、暗物质、时变宇宙学、地球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规律、全球变化与水循环、量子物理基本理论和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与生命活动规律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学发现与突破。

3.加强面向培育变革性技术的科学研究

以实现“重点科技领域战略领先”为目标,围绕重要科学前沿或我国科学家取得原创突破、学科交叉创新带动的特征明显、有望产出具有变革性技术原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行前瞻部署,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培育有望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变革性技术,抢占未来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先机。

(四)加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科研条件建设

“十三五”期间,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完善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与布局,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若干国家实验室,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布局和发展。进一步推进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加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和科技基础资源调查,夯实孕育原始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1.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强国家重大战略性基础研究能力

国家实验室是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是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主要任务是突破世界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攻克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率先掌握能够形成先发优势、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确保国家重要安全领域技术领先、安全、自主、可控。

2.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立足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强化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构建定位清晰、任务明确、布局合理、开放协同、分类管理、投入多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体系,实现布局的结构优化、领域优化和区域优化。深化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革,带动省部共建、企业、军民共建和港澳伙伴实验室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主要任务是面向前沿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推动学科发展,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实验室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引领带动作用,为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向并跑、领跑为主转变提供支撑。

3.加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聚焦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绩效评估,形成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提高成果产出质量和效率。

4.建设完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提升野外观测研究示范能力

围绕生态保障、现代农业、气候变化和灾害防治等国家需求,建设布局一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完善国家野外观测站体系,推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多能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建设运行,促进联网观测和协同创新。开展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为认识自然现象、发现科学规律、推进基础学科发展奠定基础。

5.加强科研条件研发,增强基础支撑能力。

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学术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聚焦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研究,研发具有国际水平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技术;加强实验动物新品种(品系)、动物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注重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试剂和高端高纯专用试剂;组织开展跨学科、跨区域的重大科学考察与调查;强化夯实科技创新的物质条件基础。

6.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体系。

根据科技资源类型,对现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进行优化整合;面向重大科技创新需求,在重大领域新建一批共享服务平台,完善平台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馆),形成覆盖重点领域的科技资源支撑服务体系。

(五)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十三五”期间,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凝聚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实验技术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

1.培养高水平领军人才 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重要领域,选择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科学家设立杰出科学家工作室,进一步推进“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的实施,加快培养一批在国际前沿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领军人才。

2.加强中青年和后备人才培养

瞄准世界科学研究前沿,培养和支持一批中青年科学家。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等青年人才资助计划,加强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加大博士后支持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在国内从事博士后研究。推进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合作培养基础研究后备人才。

3.稳定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

加强实验技术人才培训工作,提升实验技术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实验技术人才及岗位特点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实验技术人才的地位和待遇。优化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形成合理的科研队伍组成结构。

4.培育和支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聚焦科学前沿,支持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一批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加强协同合作,提升创新实力。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的凝聚作用,稳定支持一批优秀创新团队。结合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和重大科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加大对优秀创新团队的培育和支持力度。

(六)组织和加强重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十三五”期间,以全球视野谋划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积极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有效利用和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服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基础研究多层次、全方位和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使我国成为引领科学前沿、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的主导国家之一。

1.发起和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加强顶层设计,长远规划,择机布局,重点在数理天文、生命科学、地球环境科学、能源以及综合交叉等我国已相对具备优势的领域,研究提出未来5至10年我国可能组织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调动国际资源和力量,在前期充分研究基础上,力争发起和组织若干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2.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面向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全球性问题,结合我国发展战略需要、现实基础和优势特色,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SKA)建设、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地球观测组织(GEO)、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计划合作研究,“以我为主”创新参与模式,在共享国际优势科技资源的同时,提高我国的科研能力和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计划项目管理能力。

3.积极支持双边、多边基础研究科技合作

深化基础研究领域政府间合作,完善合作机制,加强双多边基础研究科技合作。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和支持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设。

4.走出去,请进来,吸引海外人才

深化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员国际交流,支持和推荐我国科学家到国际学术组织交流和任职,选派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到国外一流研究机构深造。大力引进从事科学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科学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重点学科领域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或创新团队,支持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来华开展科研合作,成立研究中心。

5.促进基础研究活动国际化

鼓励国际科研合作交流,共同开展基础研究,合作发表论文;研究基础研究评审活动国际化,建立基础研究国际同行专家库,邀请国际高水平科学家参与项目评审,开展国际同行评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管理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建立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按照新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对基础研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统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地和人才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系统支持基础研究,建立健全各类科技计划支持基础研究的资助政策与管理机制。

(二)建立基础研究多渠道经费投入和分配机制

建立基础研究多元化资助体系,多渠道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引导和鼓励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建立对非共识的探索性风险资助机制,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

(三)支持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自主布局基础研究

结合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自主布局基础研究,扩大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鼓励开展长周期、高风险的基础研究。

(四)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基础研究

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企业化转制院所重视并开展基础研究。建立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应用基础、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在企业内与高校、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设立科学研究基金、捐赠等形式支持基础研究。

(五)推动区域基础研究发展 鼓励地方把基础研究纳入地方总体发展规划,围绕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在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研究确定基础研究发展模式和路线。引导地方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结合国家目标、行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创新发展需求,开展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研究,提升行业未来竞争力、公共服务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

(六)进一步优化科研和学术环境

改善学术环境,建立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强化分类评价和第三方评价,建立长效评价机制,确立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核心的评价导向,让学术评价回归学术。建立以原创性和学术水平评价考核人才的机制,探索科研人员代表作制度,避免以人才计划“头衔”评价考核科研人员。探索有别于传统同行评审的特别项目甄别与评价方式,建立包容和支持“非共识”基础研究项目的制度。加强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允许科研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

(七)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促进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完善开放共享的评价考核和管理制度;开展考核评价,落实后补助激励机制;积极探索仪器设施开放共享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培育一批从事仪器设施专业化管理与共享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

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础研究基地的对外开放与共享,完善开放共享机制,加大开放力度,强化面向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的高水平服务,提高全社会利用基础研究资源的效率和效益。制定国家科学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办法,在保障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推进资源共享。加强生物资源和实验材料收集、加工和保藏的标准化,提高资源存储数量和管理水平,完善开放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国家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和企业创新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支撑。

第四篇: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方向迈进,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长期以来,矿产、能源、水和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减排压力巨大、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上限等严峻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是我国资源行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资源领域科技发展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与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推进资源领域产业创新发展,抓住科技革命契机推动行业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资源行业向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等绿色发展,保障资源供给安全,更加高效、安全、清洁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核心。为更好地引领资源领域“十三五”科技发展方向,培育和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强化科技进步对行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相关国家、行业层

面的规划内容,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结合资源领域“十三五”技术预测和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按照“全产业链、全创新链”的设计思路,全面统筹和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培育科技领军人才,解决制约保障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加强科技任务超前部署,制订本规划。本规划涵盖的资源类型包括水资源、能源资源(煤炭、油气)、矿产资源(金属、非金属、盐湖等)和土地资源等。

一、形势与需求

(一)国际资源领域科技发展形势

世界资源领域科技发展正在从单纯地注重资源的勘查开发逐步转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正在不断开拓新的资源领域, 逐步从地球表层走向深部, 从陆地走向海洋,从开发成熟区域走向难进入区域;同时信息、材料、生物等新技术正在不断与资源领域融合,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

1.水资源综合利用

国际上在需水管理与分行业深度节水技术、循环用水与近零排放技术、非常规水源安全经济开发与利用技术、生态用水配置 — 2 —

与环境友好水工程技术、水资源智能化调度与管理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在综合节水方面,发达国家实现了单项节水技术向行业多环节和区域多行业综合节水发展、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先进国家工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在生态用水配置与环境友好水工程方面,发达国家尤其重视水资源生态功能保护与修复的研究,强调水环境治理的源头调控措施。在保障重大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方面,国外创新了重大水工程调度理论与模式,建立了较系统的工程安全评估、风险分析、除险加固、应急管理技术体系。

2.资源勘查

国际上航重物探已广泛用于深部资源勘查,大陆成矿的深部过程和规律逐渐深化,深部地球勘探已达5000—6000米。

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成矿环境、地球过程对成矿系统形成与演化的制约成为研究热点;发达国家在航空地球物理传感器技术、航空重力梯度测量技术、大深度时间域航空电测测量技术、快速移动和超低干扰平台技术、综合数据处理与三维解释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油气资源勘查方面,以直接烃类指示与低频伴影研究为主的低频勘探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步,集建模、数值显示与虚拟现实于一体的油藏软件广泛应用。

3.能源资源开发

世界主要国家均把能源技术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口。

在油气资源方面,先进国家推动采油工程向智能化、低能耗、实时监测、安全环保方向发展,重点发展以无水压裂、井下油水分离及同井回注、智能井、带压作业和高压气藏安全生产控制等为代表的采油工程新技术与新装备,深探测随钻成像测井技术实现了水平井钻进精确定轨和精细油藏描述。在煤炭资源方面,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先进采矿国家强调资源可持续开发及生态保护,一是注重采前的环境评估与监测,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完善,矿山“三废”排放少,环境和生态损伤小,生态修复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成熟;二是大型矿山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设备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三是煤炭产品质量高,主要产煤国入选率达到90%以上,洗选装备领先,褐煤开发和发电一体化等低热值、低阶煤利用规范成熟。

4.矿产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矿业发达国家影响着世界矿产资源科技的走向。

在金属、非金属、盐湖资源方面,矿业发达国家开展2000m深竖井开采已为常态,南非金矿已建成4000m深竖井。芬兰、加 — 4 —

拿大、瑞典等先后实施了“智能化矿山”和“无人化矿山”的建设。先进国家注重绿色选冶一体化发展,实现了矿冶装备的大型化与智能化,开发的绿色浮选药剂种类和牌号远多于我国。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成熟度高,非金属资源加工装备已实现专属化。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60%,部分金属循环利用比例超过90%;通过综合治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实现了矿冶废弃物源头控制,废水回用率在90%以上,冶炼渣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美国、德国和日本是城镇矿山开发技术、装备及标准研发的引领者。

5.综合资源区划

发达国家自然资源评价与动态监管、国土空间规划与综合整治的理论与实践均处于领先地位,在资源评价方法、回归自然整治模式、全球视野的国土开发格局一体化构建等方面均有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的实践。欧盟的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技术趋向多元化、综合化和生态化,日本通过六次国土综合规划不断创新规划理念、方法,美国、德国等在矿区复垦水系整体治理、水土协调利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北美和欧盟先后建成支撑资源分析与监管的基础数据框架。

(二)我国资源领域科技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资源领域技术水平已经形成了“领跑”、“并跑”、— 5 —

“跟跑”并存,比例相当的基本格局,具体来说一是资源禀赋特性决定了我国整体开发利用工艺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仍面临低品质资源开发的挑战;二是大型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关键和成套技术日趋成熟,但资源开发的关键核心部件的国外依赖度较高;三是与环境协调的资源绿色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水土资源规划与管理技术水平等亟待提升。

1.水资源综合利用

我国水循环认知模式与水资源配置方法、泥沙基础理论、筑坝技术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诸多关键技术与设备依赖于进口、水资源智能测报与控制技术滞后于管理需求、生态友好型水工程技术与材料落后。

综合节水方面,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开发了成套节水技术及产品设备,初步实现了由单项节水向综合节水的转化。然而,我国高用水行业节水工艺、城市输水管网漏损控制尚不成熟,重点节水产品和设备多以模仿或引进生产为主,高效节水等关键设备和材料、多项节水技术等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水资源综合调控方面,我国形成了以水量水质联合调控、水资源配置与实时调度相耦合的技术系统,建立了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合理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探索并建立了“长短嵌套、滚动修正”的水资源多目标调度理论与技术体系。然而,我国在 — 6 —

水循环多过程耦合、尺度匹配等基础研究方面比较薄弱,跨流域调水工程优化配置、水库群联合调度等方面明显不足,水资源监控技术、智能水网等与国际水平相比尚有差距。

河湖治理与水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形成了基于水体生态修复、河网面源污染控制、底泥治理的湖泊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基于人工湿地、面源污染控制、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体系,以非平衡输沙、高含沙水流运动和水库泥沙控制理论等为代表的泥沙学科理论体系,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以及生物—物化联用技术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体系。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及安全运行方面,坝工结构设计、基础和高边坡处理、大江大河导截流、高水头大泄量泄洪消能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较系统的200m级以上高坝建设技术标准体系;世界最高拱坝、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高碾压混凝土坝的建设,特别是三峡、小浪底、二滩等一批世界级水利水电工程先后建成并正常运行,标志着我国筑坝技术已经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然而,我国水工程除险加固技术、环境友好建设技术、生态水工技术、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

2.资源勘查

具备从“跟跑”到“并跑”的技术研发潜力,碰撞造山成矿

理论研究领跑国际。但资源勘查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高,仪器装备在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方面差距较大。

金属矿成矿地质理论和成矿规律方面,建立了大陆增生—碰撞造山、陆内造山等区域成矿理论框架;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完善了大陆成矿体系的理论框架;证实陆内俯冲是控制大型矿集区形成和分布的重要深部因素;胶西北金矿集区超深部综合地质研究为我国深部矿床成因学研究及勘查找矿提供了极好的基地和范例。

矿产勘查技术方面,自主研发了捷联式航空重力仪、三轴航磁梯度仪和航空伽马能谱仪;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取得重要进展;研发了宽频带高精度电磁传感器、地面大功率多功能电磁系统、地面高精度重力测量系统等。然而,我国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在成岩、成矿实验、成矿过程的数值模拟、成矿环境、成矿过程研究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油气资源勘查与勘探方面,我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油气藏分布预测、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以百万道地震仪为代表的陆上物探装备技术迅猛发展,自主研制了G3i地震仪、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同时,我国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国外,高精度油气勘查与勘探关键技术和装备与国外差距较大,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查与勘探起步晚。

3.能源资源开发

近年来,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升,但仍面临核心技术及装备对外依赖度高、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开发技术有待进步等问题。

油气资源开发方面,钻井、测井技术与世界水平相当,采油技术及装备可以跟跑国际,地面管道工程实现了关键装备国产化,煤层气与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突破。例如,研制成功12000m顶驱式石油钻机等重大装备;形成了随钻声波测井、井下核磁共振流体分析等核心技术,二维成像测井装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在精细分层注水、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地面管道工程实现了关键装备国产化,构建了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体系;成功研发采动区煤层气地面井抽采技术、井下煤层气抽采技术与装备,形成了晋城、两淮、松藻3种典型地质条件下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技术体系和模式。然而,我国钻机及采油配套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和可靠性低,大型管网调控与仿真技术受制于人,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建库技术、低产低效油田集输处理技术尚不成熟。

煤炭资源开发方面,建井技术、高效开采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整体处于“工艺领先、装备跟进”的水平。一是煤矿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开展了煤矿重大地质灾害

与动力灾害防治、深部煤炭资源开发、煤与瓦斯共采、无人化开采、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二是煤田地质勘探与矿井地质保障技术体系逐渐成熟。目前可查明1000m深度以内落差3~5m以上的断层和直径20m以上的陷落柱。三是冻结、钻井、注浆等特殊凿井技术进入国际领先水平。冻结法凿井技术最大穿过冲积层厚度达726.42m,钻井法最大钻凿成井深度达660m,最大立井深度1300m。四是高效开采技术与装备取得新突破。14~20m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600万吨工作面综采成套装备实现国产化,千万吨级智能化综采成套装备示范取得成功。五是东部地区“三下”压煤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以及西部矿区保水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六是煤炭分选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煤炭入洗率达到62%,开发了直径达6m的柱式煤泥高效分选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洗选装备。但是,我国煤矿大型装备整装制造水平不高,绿色开发矿区的比重较低,煤炭洁净化度低(洁配度25%)。

4.矿产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

近年来,大直径深孔采矿、大型露天矿用开采装备等共性关键技术/装备显著提高了采矿的强度与安全性,复杂低品位多金属资源选冶技术取得了进步。但是,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 — 10 —

影响,装备智能化研发刚刚起步,资源综合利用率比国际水平低20%左右。

矿产资源开采方面,我国深部、复杂矿体采矿及无废开采技术进展显著,大直径深孔采矿等共性关键技术显著提高了采矿的强度与安全性,并建成了不建尾矿库、不建废石场的近零排放示范矿山。我国自主研发了大型露天矿用挖掘机、自卸汽车等开采装备。

金属资源清洁开发方面,低品位铁矿选矿新技术降低了入选边界品位,使铁矿经济资源量扩大近百亿吨;铝土矿选矿拜耳法技术,使入选铝硅比从7下降到4左右,扩大了铝土矿资源的可利用范围和技术经济性;金川铜镍钴资源三炉共用冶炼工艺技术增加资源量24.9%;我国自主研发的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提金技术、原矿焙烧预处理提金工艺解决了占我国黄金资源四分之一左右的难处理金矿石开发问题。

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我国建成了充填开采、无尾矿库、无废石场的无排放示范矿山,有效保护了矿区原生态。选矿回水的适度处理—分质回用技术和尾矿水深度处理—全部回用技术大幅提高了回水的利用率,实现了节能减排。

5.综合资源区划

我国提出了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理论,形成了空间

分析、智能分区、动态模拟技术,在国家“多规合一”和区域规划试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研发的矿区土地复垦技术、退化土地整治技术、盐碱地整治技术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但我国在相关研究方面缺乏研究深度和原创性成果。

(三)我国资源领域科技发展需求

“十三五”时期,我国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推进能源革命,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上关于保障水安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等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国家、行业层面战略规划均对资源领域“十三五”科技发展提出了需求,为资源科技供给侧改革指明了方向,将推动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产业蓬勃发展。

1.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主要矿产品仍有强大而稳定的需求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仍处于工业化后期及城镇 — 12 —

化加速期,对矿产和能源仍有强大而稳定的需求空间,需求尚未饱和,且将长期存在。我国目前经济增速在7%左右,距离3%-4%左右的稳定增长区间还有较长时间。未来,既要注重“大宗资源量需求的安全”,又要注重“优势资源质供给的提升”。目前,我国大部分基本金属、石油等资源,由于国内储量有限,将长期依赖进口,涉及到国家战略资源的安全保障问题;而在我国具有优势储量的稀有、稀土和非金属等资源,因产业链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高附加值产品被国外巨头长期垄断,有效供给短缺。

2.保障资源供给安全,必须调整资源供给结构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资源领域供给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煤炭资源面临着产能过剩,油气、矿产等资源面临对外依存度过高等问题。

从能源资源来看,我国已进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时代,“十三五”期间煤炭占一次能源比例将继续下降,应合理调整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基础地位,并通过推进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式革命,促进煤炭资源由相对粗放开发向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开发转变;目前我国油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石油年产量仅能维持在2亿吨左右,常规天然气新增产量仅能满足新增需求的30%左右,应加强常规油气、煤层气、页岩气、铀等新型能源资源的勘查;从矿产资源来看,据预测,2020

年铁矿石需求量为9.2亿吨,铜需求量为1300万吨,铝的需求量为3500万吨,铅需求量为630万吨,锌需求量为780万吨,稀土、铀矿等战略性矿产需求快速增长,国内供给尚存在巨大缺口,应加强稀土、锗、铟、镓、石墨等新材料矿产勘查,稳定支持铜、镍等短缺矿产和锡、锑等传统优势矿产勘查,完善国家铁矿石战略保障体系。

3.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上限,应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我国生态环境难以继续承载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资源行业向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等绿色发展方向转型迫在眉睫。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生态日趋恶化,水资源利用低效,废水循环利用率低(65%-70%);40%的煤炭由于高水、高硫、高灰等原因得不到合理利用,商品煤洁配度为25%(美国达到60%);每年尾矿或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量超过300亿吨,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在4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国土空间开发失衡,区域和城乡差距继续扩大,部分地区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匹配。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以期既能节约能源和水土资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也能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如何促进这项工作是“十 — 14 —

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发展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4.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将推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等技术的广泛渗透,将带动资源领域发生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为拓展新兴矿产资源开发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例如,美国“页岩气革命”引领了全球石油技术革命,推动了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能源的自给,改变了全球能源格局;德国“工业4.0”计划以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大而不强的中国制造产品将面临挑战;澳大利亚“玻璃地球”计划大力推进了“两深一非”(深地、深水及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与勘查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促进了冶金技术的发展;煤的清洁化技术推动了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低碳排放。

资源产业是基础产业,处于产业链前端,发展方式和技术装备相对传统和粗放,亟待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在保障供给安全的同时由相对粗放开发向集约绿色转变,助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5.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贫化,难采选矿产资源已经成为国内主力资源在使用,资源对外依赖依然严重,安全保障压力巨大。据统计,— 15 —

铁、铝、铜、镍、钾等大宗矿产品对外依存度均已超过70%,石油对外依存度也超过50%,我国资源受制于人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当前,全球矿产品生产和消费重点不断进行区域转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的主要成矿带,能源、矿产等资源丰富,但大多数国家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相关产业增长空间和需求空间巨大。我国在立足国内保障供给的基础上,应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我国对“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产能转移与技术输出,由单一资源开发、产能合作向技术转移、产业合作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领规划。面对、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超前布局科技发展规划,通过科技创新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统筹配置创新资源。按照“全产业链、全创新链”的设计思路,在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等方面进行任务部署,坚持自下而上的自主选题和自上而下的战略引导相结合,加强问题导向的综合交叉研究,突出企业的创新 — 16 —

主体地位,推动科学、技术、装备与产业间的深度融合。

创新规划方法,强化战略规划基础研究,注重与战略新兴高技术的融合。规划过程中注重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在技术预测基础上,牢牢把握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竞争格局变化,开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强化与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新兴学科的融合,充分体现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和战略性。

(二)总体思路

创新驱动——树立科技决定资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资源的理念,全面深化资源领域科技改革,强化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创新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绿色发展——加强绿色矿业技术创新,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资源产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重视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集约利用——坚持节约优先,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建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技术体系;开展矿产资源高效转化与清洁分离,持续提升资源产品品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进合理控制资源消费总量。

安全保障——着力提升资源勘查能力,扩大资源储备,提供资源自主保障水平及其开发利用的本质安全;充分利用好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加强与海外的能源资源与产业合作,保障供给安全。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放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针对我国资源禀赋特点和海外资源开发现实要求,注重加强资源、能源与环境等多领域、多产业的高度融合,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深地勘探、绿色开发、智能装备、综合协调等为重点,在水土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勘查、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煤炭资源绿色开发、矿产资源清洁开发、资源循环利用、综合资源区划等方面,集中突破一批基础性理论与核心关键技术,重点研发一批重大关键装备,构建资源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体系;建立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平台、工程转化与技术转移平台、工程示范与产业化基地;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逐步形成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资源科技创新体系,为新常态下国家战略的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以及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具体目标

——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示范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5% — 18 —

以上,形成50亿m3的水资源当量效益,国家和京津冀、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点示范区的水资源安全保障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支撑国家水资源管理红线控制目标实现;

——土地资源安全利用方面,通过土壤的保育与安全利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技术与标准体系,明确我国所需要维持的耕地资源红线,创建土地资源安全工程;

——资源勘查方面,研发一批深部矿产勘探急需的装备,主要装备取代国外产品,市场占有率大于80%;实现深部3000米勘探、5000米勘查和资源评价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体系;

——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方面,研发一批高效自动化钻测录井与采油技术和装备,主要装备取代国外产品60%以上,形成油气高效安全集输储运体系,建成示范区。攻克一批深部复杂油气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在油气增加储量和提高产量方面的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

——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方面,基本解决大型煤炭基地实现生态保护和绿色开发的科技瓶颈,煤炭开发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面提升煤炭洁配度水平,商品煤洁配度超过50%,80%以上的低品质煤退出市场或实现洁净利用;

——金属资源清洁开发方面,突破1500m深井开采等关键技

术与装备,建立矿产资源绿色、智能、高效开发理论和技术体系,构建一体化绿色选冶、矿业生态修复和保护体系,实现矿产资源绿色发展;

——重要非金属资源开发方面,实现大宗和共伴生非金属矿产资源、盐湖资源的绿色高效开发与高值化利用;

——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攻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技术,建立矿冶固体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形成建筑垃圾和道路废弃物资源化高价值回收再利用技术及资源化产业链;

——综合资源区划方面,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国土优化开发、国土综合整治等方面的理论、技术、标准体系,建立资源大数据平台;

——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方面,凝聚海内外人才的带动示范作用,汇集创新力量,培养10个左右国际一流的资源科技创新团队,推动学科交叉。建设50个左右国家级资源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推动领域、行业或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国际合作方面,构建人才、技术、资源等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统筹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推进实质性合作研究,营造有利于科学家更好参与国际(地区)科学合作的开放创新环境。立足国内、拓展海外,建立“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互补体系。

四、重点任务

(一)水资源综合利用

围绕中央确定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统筹节水与供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常规和非常规水、实体水和虚拟水,实施全链条创新,构建重点区域水安全保障技术解决方案,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1.综合节水

开展社会水循环全过程深度节水、真实节水等综合节水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研发规模化农业高效用水设备和过程精量控制技术、水—肥—药一体化调控技术;研发高耗水工业低成本低能耗水资源替代技术与工业园区水资源高效循环技术;研发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微观尺度生活与公共用水评价和节水新技术;开展现有节水技术的适应性分析,建立数字化推广应用平台。

2.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

研究再生水回用污染物的识别技术与消减技术,构建基于风险可控的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技术集成模式;研发低成本低能耗反渗透海水膜、能量回收装置和低温多效海水蒸发装置等核心设备,研究淡化水后处理、浓海水综合利用等技术和配套设备;研发大规模水资源开发和调配新技术;研究水库群汛期运行水位动态调控与雨洪水安全利用技术;研究苦咸水、高砷高氟地下水处

理工艺,开展矿井水减排、资源化与综合利用模式研究。

3.流域水循环演变与复杂水资源系统配置

研究变化环境下江河源头区、生态敏感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特大城市(群)水循环演变机理及水资源效应;研究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基于物理机制的生态需水评价方法、复杂水资源系统多维均衡配置技术;研究国家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与重大措施,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重点经济区水资源综合配置与安全保障,水资源—能源—粮食—航运联动关系与协同安全保障;研究国际河流开发利用策略与合作模式。

4.重大水资源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

研究重大水工程全生命周期性能演化机理与安全控制方法;开展高坝新坝型适应性及改进技术研究,开展环境友好的水工程建设技术研究;研究极端复杂地质条件下长距离深埋输水引水隧洞工作机制与运行安全;研发100m以上水深水工程隐患检测、修补与加固技术;研究不同类型重大水工程的破坏模式与破坏机理、风险评价方法和控制标准、机械化抢险技术,开发基于风险控制的重大水工程安全管理策略;研究跨流域调水工程安全监控与智能运行技术。

5.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

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江河源区水沙产生机理及变化趋势,研 — 22 —

究河流干支流梯级水库群作用下水沙输移规律;开展大型水利枢纽下游河流演变和河湖关系演化规律,研发长江黄金水道、西江黄金水道、河口海岸治理适应性评价方法和治理技术;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及涉河工程对河流水沙和水生态环境的多时空尺度影响机理及累积效应,研发河湖连通与环境生态保护协调的江河修复治理技术;碍航闸坝复航技术研发及应用。

6.水资源智能调度与精细管理

研发水循环全过程智能监测新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发水循环智能化控制与智能水网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复杂水资源系统调度模拟、运行控制与多目标优化决策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水权、水价、水市场交易、水生态补偿等水管理实施的关键定量支撑技术,开展水资源—环境—生态—经济一体化核算技术研究。

7.地下水高效利用和动态监测

研究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京津冀等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安全保障集成技术;研究环渤海地区等海岸带地下水资源属性与可持续利用调控;研究沙漠区地下水形成演化模式、沙漠地下水源环境属性和沙漠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研究大型能源基地地下水保护与合理利用模式;研究地下水数量/质量形成机制、地表水—地下水循环互馈规律、地下水危机形成机制及识别等,建立复杂含水层地下河与特殊类型地

下水探测、监测技术体系与示范工程。

(二)土地资源的安全利用

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土地质量退化、土地功能衰减的严峻现实,迫切需要更新土地资源清单,查明土地资源质量状况,明确我国所需要维持的耕地资源红线,发展土壤保育与改良的安全利用技术,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模式,创建土地资源安全工程。

1.土地资源清单管理

建立多时相、多尺度国家土地资源清单及关键要素信息系统;发展不同尺度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与优化配置技术体系;构建国家和地区的土地资源安全管理和战略调控决策系统。

2.土壤保育与改良

针对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壤质量下降与功能退化问题,研究我国典型土壤的生物与健康质量退化的主控因子;探讨退化土壤质量改良和保育的物理、化学与生物联合的生态恢复技术;开展我国典型区土壤保育与改良的工程示范。

3.土地资源与服务功能

针对土地是陆地表层系统的连接纽带,研究土地资源服务功能的形成机制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出低度消耗土地资源的节约型开发利用途径和模式;构建多目标利用驱动下的土地服务 — 24 —

功能改善与控制技术的综合示范。

4.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研究威胁土地安全的主要类型、依存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建立多目标土地资源利用质量评价技术体系;探讨气候变化下土壤资源多样性及其稳定性的关键控制因素和过程;示范推广土地质量保育和土地退化防控对策、可持续循环利用技术。

(三)资源勘查

拓展深部资源,从“构造背景、深部过程、成矿规律、勘探技术和成矿信息提取”等方面开展全链条研究,通过系统的深部探测研究工作,深化对成矿过程的全面理解,提高深部资源探测能力。

1.深部过程与成矿理论

针对我国大陆演化过程复杂、矿床类型多样、成矿规律复杂的特点,开展重要成矿带深部结构探测和构造背景研究,不同类型的造山过程及成矿控矿规律研究,开展深部成矿规律、成矿模式研究,认识和理解成矿深部过程和控制要素,完善大陆成矿理论体系。主要开展大陆典型成矿带深部结构3D探测、克拉通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碰撞造山深部过程及其成矿系统、陆内造山深部过程及其成矿系统、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与综合评价技术、全国成矿系列/成矿体系及成矿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2.移动平台地球物理勘查

为满足我国西部难进入地区(沙漠、森林和高寒山区)资源勘查对技术装备的需求,大力研发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建立适应我国特殊地貌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体系。主要开展航空重力及重力梯度、无人机平台航磁、吊舱式直升机和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高分辨率航空伽马能谱测量、一体化航空探测处理解释及软件平台等方面的技术研发。

3.深地资源立体探测技术与找矿示范

以拓展深部资源潜力和提升深部资源勘探能力为目标,针对深部资源勘查面临的深度大、信息弱等问题,亟需开展以提高探测深度、精度和分辨能力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工作,突破一批勘查关键技术和装备,为深部资源勘查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开展地面地球物理勘探、地下及井中地球物理勘探、穿透性地球化学勘探、智能地质钻探、矿产勘探多元信息处理与解释平台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在重点矿集区和国家确定的整装勘查区,开展立体探测与深部找矿示范集成研究,实施3000米科学钻探,研究成矿元素垂向分布规律,推动重要矿集区和整装勘查区的找矿突破。主要开展矿集区三维结构探测和三维地质模型、深部成矿示矿信息提取与增强、深部成矿模式和深部找矿预测、典型矿集区和整装勘查区科学钻探及深部成矿机制、深部矿产资源探测所获得的海量信 — 26 —

息的科学有效整合、剖析及成矿预测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4.非常规、深层及复杂地质条件油气资源勘探

作为我国现实而有规模的油气资源接替领域,非常规、深层和复杂地质条件油气资源是未来油气勘探的主战场。针对该领域油气勘探中的理论难点和技术瓶颈,通过重点突破、集成配套、高端装备研发及示范应用,整体提升该领域油气资源勘探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开展复杂条件油气资源富集规律与分布特征,宽频智能可控震源,高精度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解释技术,数字岩心技术,微生物地球化学技术,遥感技术,页岩气特殊测录技术,油藏地球物理协同工作平台,可控源电磁法油气识别,高温高压油气藏勘探开发配套技术,页岩气(油)、煤层气、致密气(油)、天然气水合物等成藏理论与勘探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一批标志性的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为实现该领域油气大规模勘探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5.深部成矿过程模拟与物理化学过程观测

开展成矿深部过程的高温高压试验,宏观和微观尺度的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不同物理化学条件对成矿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和成矿机理的控制;探索超临界流体地球化学行为与元素迁移和富集机制。研发深井成矿物理化学过程监测和观测技术,开展现今深层物理及地球物理场、流体化学动力学变化过程观测,科学

解释、理解深部流体过程与成矿作用,建立我国成矿深部地下实验室。

6.紧缺、战略性矿产成矿规律与勘查示范

以“三稀”资源、铀矿、钾盐和高品质非金属矿为重点矿种,开展不同形式的区域成矿、控矿要素研究,阐明成矿系统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成矿元素活化—迁移—聚集过程,阐明区域成矿规律;开展中西部重要含铀、钾盆地的三维精细探测与建模,盆地古气候-古环境、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与含矿岩系特征研究。建立“源—运—储”三位一体的多种成矿(藏)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藏)规律,创新陆相多类盆-山耦合模式下以铀为主的多种能源矿产共生富集理论;选择中西部重要盆地开展多种资源评价和综合勘查示范研究。

(四)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

针对油气开发新形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通过钻井、采油、储运等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高端装备、工具、软件、材料和成套技术,为提高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动用率和开发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高效智能化钻测录井

针对目前我国复杂油藏开发的技术、装备落后的现状,主要开展无钻机钻井、自动化钻井、高效破岩、环保型井筒工作液、— 28 —

可控源地层元素测井、宽频介电成像测井、雷达测井、近井眼测井三维地层成像、井下随钻录井等方面的研究。

2.先进采油工程装备和提高采收率技术

主要开展井筒控制、分层注采、井壁机器人、复杂压裂控制与检测、无水压裂和配套工艺、CO2驱油驱气、油气开采智能一体化软件系统、油藏地质与地球物理精细描述、微生物采油、复杂油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3.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

针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埋藏、储存状态与常规油气资源存在较大的差别的现实,未来重点开展地质理论和开发技术创新,指导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主要开展页岩气(油)开发、煤层气高效开发、致密气(油)开发、天然气水合物开发、非常规油气开发区环境评价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4.油气高效安全集输储运

主要开展油气高效集输处理、油气储运高效安全、油气储运管道安全监测、盐穴储气库建库等新技术和新装备智能化制造水平。

(五)煤炭资源绿色开发

围绕“安全、绿色、智能”目标,通过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集中突破一批基础性理论与核心关键技术,重点研发一批重大关键装备,构建煤炭资源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体系,— 29 —

推动煤炭清洁化开发技术的变革,支撑能源技术革命。

1.煤炭资源勘探与大型矿井建设

针对我国煤炭绿色资源分布及大型煤炭基地区划,开展煤炭开采前及开采过程中地质勘探与评价、矿井规划与建设的相关研究,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主要开展煤炭及伴生资源精细勘探与地质保障、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精细智能探测、深部矿井建井、大型矿井井巷工程快速掘进与支护、千万吨级矿井安全高效运输提升、井下清洁智能运输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装备研发。

2.煤炭高效智能开采

针对我国煤炭赋存条件复杂、开采深度大、开采效率低等特点,开展高效智能开采理论与技术研究,推动无人工作面成套装备研发和智慧矿山建设。主要开展深部岩体力学原理与理论、厚煤层/特厚煤层工作面智能开采、薄及中厚煤层无人化开采、巨厚煤层/薄煤层/大倾角等难采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煤巷快速掘进、400米超长工作面、智能化成套采掘装备与控制系统、井下恶劣工况下信息传输、煤矿物联网与云服务平台、智能供配电与节能、大功率传动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装备研发。

3.煤炭绿色开采

针对我国煤炭开发战略西移及中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等特征,— 30 —

开发矿区环境破坏源头控制、全过程生态保护技术,构建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技术体系,推动生态矿山建设。主要开展生态矿山规划与设计、采动损伤控制、无煤柱开采、煤水协调开采、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CO2资源化利用、煤系伴生资源(致密气、页岩气、高岭土等)协同开采、大型露天煤矿高陡时效边坡控制与表土植被保护、低碳及近零生态损伤的露天绿色开采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装备研发。

4.煤炭提质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

针对我国低品质煤规模化利用的现实需求和煤炭高效洁净化加工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发煤炭深度提质加工与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推进煤炭分质分级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提升煤炭洁配度水平。主要开展褐煤提质加工、低阶煤浮选、高硫煤脱硫、稀缺煤精细分选、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分选与全粒级动力煤分选、粉煤超导磁分离干式深度脱硫、智能化高效分选、配煤调质与煤基燃料制备、煤系伴生矿物资源协同加工与利用、煤矿井下大型排矸、矿区水绿色循环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装备研发。

5.煤矿区生态重建与环境保护

针对我国煤矿区环境承载力低,存在环境破坏严重、修复率低等突出问题,开展矿区环境监测评估、采动损伤与生态环境治理等理论与技术研究。主要开展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矿区全生

命周期环境与生态监测、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煤矿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矸石山治理、煤矿采动区塌陷土地治理与利用、露天矿采剥工程与矿区生态重建一体化、大型煤田控火及能量利用、矿井闭坑与地下矿井利用、井下水力蓄能发电等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的理论、技术和装备研发。

(六)金属资源清洁开发与利用

围绕矿产资源高效开发、节能减排、智能开发和矿业生态环境修复等绿色科技创新体系,攻克金属资源、重要非金属资源开发的共性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解决制约我国矿产资源保障和绿色开发与利用的瓶颈问题。

1.复杂与深部资源高效开采

针对深部矿产资源赋存复杂与开采难度大、环境恶劣、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构建复杂和深部资源开采基础理论体系,突破深井建设、提升、通风降温与地压控制等关键技术及装备,主要开展井下深部安全绿色高效开采技术、大型深凹露天矿高效开采与集运设备、复杂环境难采矿床开采技术与装备、集中强化大规模采矿技术与装备、智能化开采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研究。

2.金属资源绿色选冶

针对金属矿产资源选冶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物耗高、资源 — 32 —

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探明多相界面反应调控、最小化学反应量原理、短流程清洁选冶一体化等基础理论,开发一批以大宗传统金属资源绿色开发为代表的原始创新性技术,用较少化学反应量或当量实现资源的清洁低耗低成本的提取,创建面向未来矿产资源绿色开发的新型矿物加工模式。重点开展基因矿物加工理论、选冶过程缺陷诊断与检测、低品位资源清洁高效分离提取、复杂铁矿高效短流程利用、大宗矿产与能源资源协同开发、红土镍矿选择性提取、铝土矿资源绿色选冶、难选钨钼/铜钼资源的高效分离、难处理金矿压力氧化工艺工程化应用、高海拔地区矿石低气压浮选的共性关键技术、基于超导磁选的有色金属矿物分离与回收、载金物料微波焙烧—自浸出高效清洁提金、绿色环保浸金、选冶过程中间物料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置、多金属资源短流程清洁选冶一体化、冶炼核心过程节能减排、绿色高效浮选药剂、高效节能选冶关键装备等方面的研究。

3.战略稀缺资源清洁高效开发与高值化利用

针对稀有稀散稀土、放射性等战略稀缺资源生产技术装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综合利用率低的现状,进行多金属矿元素分离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开展“三稀”资源高效分离提取、“三稀”金属绿色冶炼技术和三废治理、低放射性资源的开发与防护、“三稀”资源的高端化产品制备、铀矿与非传统铀资源低成本高效清

洁开发等方向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研究。

4.智慧矿山

为全面提升我国矿山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利用现代通信、传感、信息与通讯技术,实现矿山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智能监测、智能控制与智慧调度,有效提高矿山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收益率。重点开发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矿山信息高效采集传输及数据库构建矿业感知技术、智能开采装备及其智能操控、选冶流程工业大数据应用、智能化生产与工业优化控制、生产环境监测监控与智能智慧调度指挥与运营的决策技术、基于矿业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矿山高端服务管理平台等技术方面的研究。

5.矿业生态保护与修复

针对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三废排放量大、重金属污染事故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主要开展矿区污染源解析及污染风险评估、矿区污染源解析及污染风险评估、矿区破坏土地合理利用、矿业废水优化调配及有价金属回收深度处理回用关键技术、矿区废渣安全处置及重金属污染土壤防治与修复、尾渣无害化充填、污染地下水修复、有价金属回收深度处理回用、金属量固定/稳定化控制、废弃物堆场污染源头控制与生态恢复、露天采场高陡边坡生态恢复、污染型尾矿库无害化与高效复垦、— 34 —

城市污泥用于环城矿山废弃地复垦以及露天闭坑采场建尾矿库关键技术、矿区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及监控预警技术和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安全保障规范体系等研究。

(七)重要非金属资源开发及关键设备研制 1.盐湖钾及共伴生资源的开发

为合理利用盐湖资源,缓解我国钾、硼等资源短缺现状,针对盐湖类型多、分布广、成分复杂的特点,开展深层卤水与盐湖呆滞钾矿提取转化、水溶性钾资源与伴生镁锂硼资源高效分离等高效利用基础理论研究,重点发展盐岩钾矿安全开采与回填、镁基精细化学品与高纯镁砂制备、大电流低能耗金属镁电解、高镁锂比卤水中锂离子富集与提纯、硼同位素分离,非水溶性钾矿及其伴生铝镓资源分离提取以及高比容、高传导熔盐储能材料开发等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发工业化应用的盐湖成分分离提纯、钾镁锂硼等产品制备装备。

2.非金属矿专用加工设备

针对非金属矿种类繁多,形貌、结构与性能相关的问题,开发保护非金属矿功能特性的高效分选技术装备以及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的工业化装备,主要包括非金属矿磨碎机、大尺寸高效浮选机、非金属矿重介质分离装置、非金属矿自动制粒装备、非金属矿转型(转价)高温反应装置等。

3.优势非金属资源高效开发与精细加工

针对非金属矿个性差异大、产品系列化程度低等现状,加强非金属矿物组织结构与性质、超细粉碎、表面修饰、功能矿物材料制备等基础理论研究,重点开展玄武岩系/天然石墨系等大宗非金属矿高端材料开发、天然粘土矿物深度利用、钙基非金属材料清洁高效利用、长石类矿物综合利用、高铝矾土高效提质、高纯石英加工、中低品位磷矿及伴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磷化工与选矿耦合技术、天然镁质碱性矿物高效高值利用、新能源用非金属矿高值开发、非金属资源绿色循环应用制备新型建筑材料等方面研究。

(八)资源循环利用

针对资源循环利用的重大科技难题,开展废物代谢与转化理论和机理研究,构建更清洁、更高效、更低耗和品质更高的废物控制与循环利用技术和管理支撑体系,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1.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针对废旧消费品再生技术清洁化与装备规模化、大型化的需求,主要开展报废汽车、废轮胎、废塑料、废纸、废矿物油等废旧消费品资源收运与清洁再生利用基础理论、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和增值化利用、难处理废弃高分子产品清洁再生、废旧钢铁再生 — 36 —

利用、再生有色金属二次资源清洁循环和保质利用、城市矿山开发利用、废旧稀有稀散稀土金属高效分离提取、二次资源与原生矿协同冶炼等方面的研究。

2.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针对资源开发中的伴生资源以及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主要开展大宗冶炼固废资源化利用、采矿废石和选矿尾矿协同与梯级利用、赤泥低成本脱碱规模化利用、冶炼尘泥回收与循环利用、煤基固废大规模高值化利用、高铝粉煤灰铝硅资源协同利用、硅酸盐固废制备铝硅系列功能材料、油田油泥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3.建筑垃圾和道路港口废弃物资源化高值利用

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及超大规模公路网维护所带来的巨量建筑垃圾和道路废弃物,重点开展基于路用特性的建筑垃圾和道路废弃物分类分级方法及差异化应用标准、使用建筑垃圾和道路废弃物的路用材料设计方法、道路结构设计方法及道路的长期性能、建筑垃圾与道路废弃物破碎—分选工艺技术和装备、建筑垃圾和道路废物高值利用技术集成示范、港口航道疏浚泥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4.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支撑体系

针对资源开发利用产业聚集重点区域,主要开展载能型产业

聚集区跨行业循环链接、资源能源密集型工业园区循环化体系构建、区域废物流大数据管理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相关政策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制定大宗有色金属全社会循环利用管理和技术体系,逐渐减少原矿采选和冶炼规模,最终实现铅、锌等大宗有色金属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社会循环使用模式。

5.机电产品再制造

针对推进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和在役再制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面向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盾构机等大型成套设备及复印机、医疗设备、模具等,重点开展再制造表面工程、增材制造、疲劳检测与剩余寿命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

(九)综合资源区划

面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区域国土开发的总体战略需求,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研究,促进国土开发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国土开发质量和效率。

1.资源环境承载力

针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缺乏科学共识和实用技术的问题,主要开展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权衡理论、国土资源要素关联测度技术、国土资源开发强度评估技术、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技术、区域生态补偿核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2.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与构建

主要开展国土空间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识别、控制与协调理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理论及方法,城镇规模控制与空间合理布局技术,产业结构优化与空间合理布局技术,战略支撑区带国土资源综合开发的空间成长与和平崛起的地缘政治理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国土开发优化技术,不动产统一登记技术体系和规范标准体系,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信息化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3.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针对自然生态空间边界范围不清、不同要素用途管制规则和强度不统一等问题,主要开展自然生态空间划定的理论、不同自然条件区域自然生态空间识别与规定的技术方法、不同要素管制规则整体协同技术、自然生态空间变化及生态效应调查评价与监测技术,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等研究。

4.国土综合整治

针对国土整治系统性、生态化不足和国土空间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主要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区综合整治、新形势下耕地保护、建设开发低效用地综合整治、海岸带和海岛综合整治、山地开发与综合整治、石漠化/荒漠化/盐碱地等退化土地综合整治、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的

研究。

5.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针对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广泛,潜力巨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开发利用不足与乱采滥用并存,科学技术研究起步晚、积累少、支撑乏力等问题,主要开展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资源生态开发与循环利用以及典型示范等方面的研究。

6.自然资源大数据

针对自然资源开发保护综合统计薄弱、数据挖掘分析不足、决策支撑能力不够等问题,为支撑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主要开展多远自然资源大数据融合、自然资源大数据智能管理与高效处理、自然资源大数据深度挖掘分析与决策支持、自然资源云平台公共服务和自然资源综合监管平台等技术研究。

(十)人才培养与基地建设

围绕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支持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培育和建设,加大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等培育,支持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

1.资源开发与利用国家科技创新平台

在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方向进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布局和建 — 40 —

设,加强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2.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创新与信息服务平台

联合科研院所、技术研发实体、中介服务机构、产业投资公司、大中型企业等产学研优势单位,建立一批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资源大数据、技术创新平台,形成开放式、多层面、网络化、综合性的创新服务体系,以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标准化与推广应用,提升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转化与技术转移能力。支持再生资源、深地资源勘探装备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3.资源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基地

依托开发区、高新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产业集聚区,支持金属资源开发、煤炭资源开发、二次资源开发利用等方向的创新型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示范效应的资源高效开发与循环利用集成技术模式,加快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

4.资源科技创新团队

持续支持资源高效开发与循环利用等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若干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大幅度提升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 41 —

(十一)国际合作

以拓展利用海外资源、引进与培养人才、提高我国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分层次、分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一是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与中国周边重要矿产资源国家的资源领域科技合作,主要组织开展中国与毗邻的中亚五国成矿类型与成矿机制研究、特提斯造山带的地质演化与资源效应研究等;二是积极深化与资源优势、技术先进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推进中国—美国能源与水、中国—以色列水资源、以及中国—南非/中国—澳大利亚等国矿产资源的国际合作,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平台与全球科技合作网络;三是重点组织实施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合作研究项目,重点开展中国与澳大利亚间以智能化开采、地下煤火防治与热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理论与工程应用方面的合作研究等。

五、政策措施

(一)建立跨部门的统筹协调和会商推进机制

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任务涉及到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必须建立规划跨部门的组织协调和会商推进机制,坚持自下而上的自主选题和自上而下的战略引导相结合,协同有序推进任务落实,加强对规划整体目标的把握及实施进度的监督,研究完善有针对性政策保障措施,保障重点任务实施有序进展。科技部作为我国科 — 42 —

技发展综合管理部门,需强化其统筹协调和综合决策职能,充分调动中央层面相关职能与业务部门、行业协会和地方相关机构的积极性,在实施方案编制、任务部署、任务执行等不同阶段开展会商,发挥建设性的推进作用,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保障资源领域科技创新综合决策的广泛代表性、科学性和高效性。

(二)建立资源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资源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更加凸显,需要长期大量的经费支持,因此需要建立国家主导下、多方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国家和行业财政资金为引导,引导社会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突出并发挥资源行业企业在技术研发应用和资金投入方面的作用,引导企业参与相关研发、技术和管理模式创新,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并鼓励地方投入,完善相关投资、补偿、考评和激励机制,为资源领域科技创新提供长期、高效的经费保障。

(三)充分发挥资源相关行业协会作用

资源领域历史上由政府多个部门进行管理,在中央机关机构改革后,上述部门大多转变为行业协会。在新一轮科技计划体制改革中,应发挥各行业协会联系政府、指导行业、服务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行业创新工作机制,搭建行业科技创新平台,— 43 —

引导科研机构、企业等具有本领域研发能力的单位都参与到相关领域研究中,推动建立按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部署创新链的科研协作运行机制。建立跨行业智力资源共享机制,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四)完善国际与区域合作交流机制

资源开发利用的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进一步扩大开放,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统筹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推进实质性合作研究,营造有利于科学家更好参与国际(地区)科学合作的开放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在境外进行资源开发,开展自主创新,为国家“走出去”战略提供保障,在全球资源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一带一路”战略相衔接,探索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资源领域的联合研究和技术攻关合作交流机制,配合和推动对沿线国家的产能输出和技术交流,继续深化与欧美、澳洲、拉美、南非等地区和国家的科技合作,广泛争取国际支持,建立相应的国际科技研发和交流推广网络。

(五)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协调机制的建设

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在行业骨干企业优先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基地等研发平台,鼓励产学研结合、大中小企业组成产 — 44 —

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开展基础研究,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在共同研发产品的过程中,形成分工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分享市场创新的红利。

(六)加强宣传引导,完善评价机制和配套衔接工作 加强科普宣传和社会引导,为规划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同时,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反馈机制,强化《专项规划》的实施的跟踪监测、科学评估和督促检查,定期对相关战略目标、计划执行等情况进行科学评估评价,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资源领域发展形势动态修订专项规划。在实施《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中,要加强与《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国制造2025》、《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以及相关行业“十三五”规划等的衔接配合,积极推荐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强化支撑,统筹协同,形成共同推进规划落实的良好局面,切实推动我国资源领域技术革命。

— 45 —

第五篇: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

附件

“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确保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总体目标的攻坚时期。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有效运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积极有序地推动“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与需求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呼之欲出,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以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信息通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广泛渗透,带动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全球形成经济发展转型与科技、产业变革相交织的态势。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空前活跃。开展持久、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成为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国

际科技创新合作是新形势下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路径,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保障国家外交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日益深入,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中不可忽视的主体。科研资金、技术和研究人员的国际流动日益加快,国外资金在一国研发资金中占比增加。主要国家纷纷制定出台各种吸引和留住国外优秀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助力本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创新合作成为各国科技创新合作的着力点,各国创新战略纷纷打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合作的政策环境。开放科学与开放创新已经成为国际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科技创新全球化要求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国际科技、经济合作与竞争,不断提升统筹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能力。

从国内来看,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为确保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经济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调结构的双重需求下,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全球资源,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有效抓手。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贯彻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举措,都对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 — 2 —

际科技创新合作是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切实推进多边外交,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提升我国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需要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科技创新合作战略。

“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际科技合作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攀升,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科技合作体系初步形成。国际科技合作投入显著增长,合作能力显著提高。通过政府推动引导和民间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完整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已逐步形成。截至“十二五”末期,已建立了包括国际创新园、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内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49家。我国已经与15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1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了200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形成了稳定的政府间合作机制,覆盖了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依托“科技伙伴计划”开展务实合作,拓展了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新局面。科技合作支撑和引导企业“走出去”初见成效。建立了跨部门国际科技合作统筹协调机制。

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从全球角度谋划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但有效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仍需解决若干深层次问题。主要包括:我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程度有待提高;开放创新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参与国际科技创新议题磋商的人才储备不足,— 3 —

各创新主体的合作能力不足;促进企业“走出去”的激励措施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国际科技合作经费投入水平和使用政策与合作需求不匹配;相关政策瓶颈亟待突破。

由此,“十三五”期间,应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从思路、目标和任务部署上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启合作的新局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我国对外科技创新合作工作。

二、思路和目标 1.总体思路

“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密围绕《规划纲要》重点任务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通过创新对外合作机制,打造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合作体系,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培育国际科技创新竞争合作新优势,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深入贯彻新时期我国总体外交战略方针,切实发挥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巩固双边、多边合作关系的引领和催化剂作用,深化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治理,推动科技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做出应有贡献。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要做好“四个统筹”。一是统筹运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吸引全球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促进国内外资源有序流动和互利共享,发挥资源最大效益。二是统筹运用好国际国内两类规则,积极破除国内政策机制障碍,深度参与并逐步推动国际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改革。三是统筹运用好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科技创新合作,将地方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纳入国家整体对外合作框架,推动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四是统筹运用好政府和民间科技创新合作两个途径。充分调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以及科学家个人科技创新合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官方合作聚焦重点、民间合作遍地开花的新局面。

2.主要目标

“十三五”我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主要目标是: ——构建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创新合作机制,构建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合作体系,围绕各行业、部门和地方的重大需求,为解决重大、核心、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增强各类创新主体的能力,培育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合作带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发展和民生改善。

——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科技创新聚集地。

国家创新体系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全球创新网络融合日益紧密,全球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有效聚集。加快培育和引进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提升科研创新人才国际化水平。重点支持一批国际合作基地,以多种形式开展国际联合研究与产学研合作。推动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互利合作共同体。

——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局面。服务总体外交,创新政府间合作机制,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共赢新格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互联互通新局面。积极参与并适时牵头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承担大国责任,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人口健康、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环境问题等全球挑战。通过双边、多边及区域合作机制,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治理,提升我国在合作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科技援外工作,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积极带动、引导和服务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高企业国际化层次和水平,促进企业全球竞争力提升。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任务部署

为实现规划目标,“十三五”期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将着 — 6 —

力实施以下9项重点任务:

1.深化对外科技合作,助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进一步丰富对外科技合作的内涵,完善对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间科技合作布局,创新合作机制,提升合作水平。紧密围绕国家总体外交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根据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协议),落实双(多)边重要共识和承诺,完善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政府间科技合作布局。充分发挥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的“伞”式作用,丰富和深化与大国的“创新对话”机制,形成与人文交流、高层对话机制间的有机衔接。通过充分交流增信释疑,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注入科技创新内涵。谋划建立双(多)边“创新基金”,支持双(多)边技术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在“创新对话”机制下,与相关国家(地区)建立“创新论坛”,为政府间和民间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搭建新的机制与平台。加强同周边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科技创新需求的对接,进一步建立或完善与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科技伙伴计划,以科技创新合作为纽带强化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多边科技合作,广泛深入参与多边机制中关于创新议题的磋商,为全球重大发展议题和挑战提供解决方案,为国际社会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

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与沿线国家科技创新互联互通新局面

全面发挥科技创新合作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先导作用,打造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人员交流合作,与沿线国家合作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政策交流与沟通,构建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文交流平台。与沿线国家共建一批国家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等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引导和鼓励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与沿线国家主动对接,协助沿线国家建设一批符合本国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园区。聚焦沿线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充分利用部分沿线国家的优势科技资源,积极开展重大科学问题、共性关键技术和应对共同挑战的合作研究。加强技术合作,支撑沿线国家的铁路、公路、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推动在相关领域的产业、产能、标准国际合作。促进科研仪器与设施、科研数据、科技文献、生物种质等科技资源互联互通。鼓励科技型企业在沿线国家创新创业,开拓国际市场。

3.加大对外开放,构建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合作体系 加大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开放力度。支持外国专家牵头或参与战略研究、指南编制、项目实施、项目评审和验 — 8 —

收等工作。鼓励在华外资研发中心参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针对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建立不同的研发合作机制。搭建研发创新合作平台,吸引更多的海外技术、人才和资本到中国创新创业,形成包括基础研究、新兴和共性产业技术、应对社会民生挑战的全方位合作布局,面向全球构建涵盖项目合作、人员交流、信息共享、基础设施研发合作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科技创新合作体系。

4.积极参与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升我国科技国际影响力

以“立足现实、定位清楚、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为方针,基于我国自身情况制定发展战略与计划,稳步推进我国参与和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继续参与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计划(ITER)、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大洋发现计划(IODP)等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升我国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在我国有优势的重点领域,围绕全球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提出我国可能组织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方向,力争发起和组织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科技创新规律的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和装置国际共建共享机制,积极推动和完善相关领域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和装置、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的国际合作共享。

5.丰富完善科技援助内涵与方式,提升科技援外层次 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以“科技伙伴计划”为载体,在尊重不同国家(地区)发展需求基础上,帮助受援国改善民生、增强科技自生能力,有效发挥科技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以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技术转移中心以及科技园区为引领,带动提升发展中国家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以技术转移中心为支撑,解决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的实际问题。依托杰出青年科学家访华计划、援外技术和科技管理政策培训、国际青少年科普活动、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等机制,创造持续交流机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科技人才,提升发展中国家科技人员能力。继续推进发展中国家科技特派员工作。以科技创新合作助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6.加快培育满足新形势需求的科技创新合作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

积极统筹规划科技引智工作,开拓引智渠道,创新引智模式,继续依托各类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国内紧缺的海外高端人才,吸引海外留学人员、优秀华人科学家和外国科学家来华工作。加快培养一批既掌握国内外科技发展态势和政策,又熟悉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规则的、具备国际视野的青年科研与科研管理人员队伍。逐步启动重要科研岗位全球招聘,推动面向全球选聘各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鼓励和支持中国科学家和科研管理人员到国 — 10 —

际组织任职,大力推进国际组织任职高端化,逐步形成国际组织任职人才梯队。鼓励中国科学家参与新兴国际科技组织的创立与发展。加强我国参与多边机制科技创新议题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7.优化形成覆盖创新全链条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网络,推动可持续的合作研发

面向全球有目的、分重点地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竞争前技术等领域加强和优化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布局。支持设立一批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海外研发基地,建立若干具有专业特色,符合区域合作需求的国际产学研联盟。打造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试验区,率先开展相关政策和机制的试点、推广工作。吸引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来华联合组建研发中心。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引入公私合作模式,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纳入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引导其积极参与“创新对话”、“创新论坛”等交流机制。依托各类平台推动可持续的合作研发,形成以成果为导向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动态调整和重点资助机制。

8.发挥区域优势,推动构建深度融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互利合作共同体

依托地缘优势,充分发掘重点地区特色科技创新资源,支持若干区域重大国际科技创新互利合作共同体。支持相关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设区域科技合作桥头堡;与中亚国家在生态环境保

护、可持续发展、科技人员培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示范基地以及科技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与东盟、南亚国家在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和基地共建;与阿拉伯国家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合作。

9.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走出去,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吸纳企业参与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实现政府对话、企业对接,提高合作层次。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鼓励我国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外国机构或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企业推广适用技术和成果,以科技创新合作带动产能合作。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

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一批合格的科技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技术引进、技术转移等提供专业服务,推动我国企业与国外科技企业对接,开展创新合作。鼓励国外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搭建企业国际合作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技术、项目、人才、投融资、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支持国内创新创业人才、初创企业开展国际交流。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国内创新创业人才、初创企业提供国外技术、政策、资金等信息服务。引导留学归国人才回国创业、境外科技人才来华创业。

四、保障措施

“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部际、省部协调机制建设,协调完善引进人才落地等有利于创新要素流动的配套政策,继续推动加大财政资金对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投入,引导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协调完善涉外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制度,完善与加强决策咨询和监测评估等,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提供有力保障。

1.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部际协调,推动构建省部协调机制,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统筹衔接

进一步扩大现有部际协调机制的覆盖范围与信息共享程度,提升协调机制的参与层次。构建省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协调机制。推动重大合作项目部门、地方会商。发挥部门、地方、机构科技创新合作各自的优势,加强合作资源、政策工具和资助渠道之间的统筹衔接,形成既分工又协作,高效运转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协作体系。

2.协调完善有利于创新要素流动的配套政策,提高合作资源利用效率

协调有关部门通过试点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全面放宽国家亟需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条件。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外国人在华工作的有关管理规定,优化相关工作许可、签证、居留和生活政策等。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因公出国(境)分类管理政策,进一步优化和放宽科技创新管理、科技评估咨询机构承担国际组织管理及联络工作机构的

因公临时出国(境)限量管理政策。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国际组织任职人员配套激励政策。推动对研发所需设备、样本及样品进行分类管理,提高相关设备、样品出入境审核效率。

3.继续推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协调完善涉外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制度

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大对科技创新合作专项、大科学工程(计划)、对外科技援助、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立与参与国际组织等工作的国拨经费投入。引导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对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采取公私合作等方式加大对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4.强化战略研究,支撑科技创新合作国别区域多元化布局 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战略研究,面向不同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以及“一带一路”等具有区域特点的国家群,开展有重点、差异化的战略研究。以战略研究支撑对特定国别、区域采取分类化合作机制,在特定研发领域、研发创新阶段,与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开展区别化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有效提升合作效率和效益。

5.加强监测评估与信息共享,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绩效有效提升

落实科技体制改革要求,以国际标准或规则为标杆,对国际 — 14 —

科技创新合作专项、基地等有序地开展监测、考核与评估,加强信息共享,有效推进部门、地方、机构之间的科技创新合作,为改进管理、动态完善、提高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绩效提供决策支撑。依托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考核指标体系研究与试点,对科技创新合作规划开展监测、考核与评估,支撑对任务部署的必要调整,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完成,为制定新一轮规划提供依据。

6.强化科技外交官职责使命,推动科技创新合作

进一步加强驻外科技机构战略布局和科技外交官队伍建设,优化完善其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深入发掘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中外科技创新合作,支持区域创新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协助企业拓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渠道。

7.加强智库建设,完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决策咨询制度 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业智库建设,支持其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积极推动智库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科技创新议题的研究合作,提升我国科技软实力。鼓励智库主动布局研究网络,与国外相关机构建立经常性、长期性合作研究与交流机制,共建合作研究平台。探索建立国际合作决策咨询需求发布与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动部门、地方加强智库建设,构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业智库网络。

下载厦门十三五建设事业专项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厦门十三五建设事业专项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

    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7年8月 目 录 一、发展基础与趋势 ...........................................................................

    开阳县“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设想

    开阳县“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 专项规划框架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教......

    四川省建设事业(本站推荐)

    四川省建设事业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住房......

    杨浦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5篇模版)

    杨浦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三五”规划纲要及专项 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区“十三五”规划编制是今年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该项工作自 20**年9 月......

    市养老服务业“十二五”工作情况及“十三五”专项规划(精选5篇)

    市养老服务业“十二五”工作情况及“十三五”专项规划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与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业,努力把**建设成......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下,为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技术措施。它既要以总体规划......

    什么是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 1、专项规划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

    2021年建设局建设事业总结

    2021年建设局建设事业总结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2021年建设局建设事业总结半年,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