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摘 要: 文章对对安全文化的内涵和功能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显德汪矿安全文化建设为例,对安全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和基本要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具体推进措施。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方法成效
一、引言
安全是煤炭企业“天”字号工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煤矿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安全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是培育本质型安全人、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需要,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有效途径。联系企业工作实际,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安全文化建设进行探索思考。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基本功能
煤矿安全文化是围绕安全生产过程中人的生命和健康问题,刻意培育的共同愿景、理念意识、行为习惯,以及物化到企业全部安全工作中的灵魂个性和精神动力。重点有以下五大功能:一是导向功能。安全文化作为安全工作的思想灵魂和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有利于规范职工行为养成,发挥着为安全理念导航的功能。二是凝聚功能。文化的凝聚超越短期利益和个人功利,是共同事业的愿景凝聚、共同理念体系的思想凝聚,是一种文化血脉的凝之于心而聚之以力的凝聚。三是激励功能。安全文化对企业的激励和对员工的鞭策,其要求是卓越再卓越、安全更安全,是一种持续推进的功能。四是约束功能。安全文化的约束力不是僵硬的铁面无情的约束,而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体贴的人性化的软约束,它的约束功能更加无处不在、入脑入心、恰到好处。五是教化功能。长期不懈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转化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人经常接受灵魂的洗礼,开展安全行为养成训练,使员工安全行为的文明程度和可靠程度得到提高。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和基本要件
煤矿安全文化,到底应该做什么,怎样做,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内容。其着力点是找到可以展开、能够见效的安全文化要素,显德汪矿突出抓了六个重点。
1、安全目标愿景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目标愿景,企业的共同目标愿景,就是把企业战略的未来目标、使命,转化为企业全体员工最终希望实现的图景,具有团结人、凝聚人、激励人的作用。
2、安全理念体系
安全理念是针对安全工作实际和员工素质状况,经过反复提炼概括并精心培育塑造的安全工作灵魂,它涵盖企业及员工对安全的认识、态度,对安全工作各个方面所必须树立的思想观念。企业安全理念建立起来后,要以理念导入灌输渗透为切入点,将安全理念体系真正深入到员工的内心深处,融会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成为员工的自觉认识,真正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
3、安全听视觉识别系统
煤矿安全听视觉识别系统,是在安全生产要素的视听感知信息传播中,采用最佳辨别识别率的诉求手段,以形象而醒目的信息语言向人们表达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通过科学合理、规范统一的识别技术达到视觉听觉冲击力的最优效果,提高现场人员对危险及规定的认知识别和注意关切,同时也传达出企业愿景理念等精神性的风格个性。
4、干部走动式管理
推行走动式管理,是企业文化特别是安全文化建设的要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行干部走动式管理,就是要求管理者从办公室走出来到现场去,实行不间断的巡查纠错,到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超前防范,准确指挥的能力。
5、安全行为养成训练
安全行为是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基本行为习惯,使全部安全工作有了可靠的作业行为支持。安全行为技能,是长期培养训练和操作实践锻炼出来的,涵盖个人安全防护装备、乘坐提升运输设备、行走站立、防灾避灾、主动了解安全信息、安全确认、自觉服从、主动学习磨练、自我岗位描述等安全行为。
6、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文化氛围营造,要坚持做到:主题鲜明集中,切合本矿实际,明确部门职能,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群众广泛参与,注重实践效果,不断创新改进。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措施
1、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安全宣传、教育、管理、法制、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和组织措施,涉及企业党政工团各个部门和单位,涉及千家万户和全体职工群众,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工负责,层层落实,努力构建起安全文化管理网络体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发挥整体效应,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
2、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文化建设是相互协同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成为解决员工特别是
后进员工思想“痼疾”,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听诊器”和“手术刀”;要坚持班前、班中、班后不断线,因人、因地、因时去跟进,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始终;要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共同构筑牢固的安全生产思想保障体系,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智力支持。
3、要创建有效的安全文化机制。一是创建安全学习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宣传教育,逐步形成浓厚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二是创建安全管理机制。要编织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科学管理网络,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强化现场管理,确保各项规程措施、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落到实处。三是创建安全培训机制。要把安全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的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同步推进,增进安全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4、要特别强化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充分发挥班组的主观能动性,使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头。这样不仅可有效减少安全监管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效率,也必将对安全文化创建工作注入不竭的动力。
5、要更加注重发挥全员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安全文化的目标、愿景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广大员工的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
四、安全文化建设成效
1.建树安全文化增强了全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矿井安全环境和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创了政治安定、生产安全、矿区和谐的良好局面。
2.促进了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目前安全生产稳步推进,遵章守纪、文明生产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今年以来,全矿杜绝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非人身责任事故,“三违”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了18%,目前正朝着建矿以来的第13个安全年目标迈进。
3.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我矿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荣誉称号。
五、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建树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本矿之所以能保持平稳的安全生产形势,,建塑安全文化,并用于技术管理,起到了根本的作用。
第二篇:特色学校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1、结合课程学习和工作实际,简述特色学校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答:特色学校是一种学校文化,是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是学校个性化的外显环境,校本化的课程体系,独特的学校管理制度,明显优于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同时,更是凝聚在每一位学校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一种事业上的认同感和职业上的归属感,一种内化了的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凝练教育理念,确立特色依据;
(2)培育学校文化,夯实特色根基;
(3)创新育人模式,搭建特色结构;
(4)优化育人实践,积聚特色内涵;
(5)总结培育成果,初步形成特色;
(6)争取社会认同,确立学校特色。
第三篇:浅谈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的方法和途径
安全是煤矿工作永恒的主题,直接关系到职工生命安全、家庭和谐、企业兴衰成败和社会稳定。因此,安全工作是煤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强化安全人本管理
(1)从塑造本质安全入手,抓牢人本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深入开展安全思想教育活动,切实做到电视教育网络化、安全常识口诀化、班前教育制度化、警示教育经常化,引导职工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2)从规范职工安全行为入手,抓牢人本行为。抓好四五级安全培训,根据岗位要求,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会什么,培养职工岗位操作基本技能。抓好职工自学公讲,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引导职工由学到讲,由“做学员”向“当教员”转变。
(3)从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入手,抓牢人本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安全责任落实、推行市场化安全管理机制、完善隐患闭合管理等方面继续创新。切实加大个人与单位联责考核力度,实现由“从上往下抓”向“从下往上抓”的转变,使安全生产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实施安全管理创新
(1)解决难点,在完善管理流程上有所突破。积极运用科学
管理手段,以“流程顺畅、组织高效人员精干”为目标,对安全生产经营等各方面进行流程再造,准确定位职能,清晰责任边界,理顺业务关系,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管理效能。
(2)把握焦点,在推进绩效考核上有所突破。制订“岗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着重抓好绩效考评工作,实行“自下而上”的逐级考核,准确评价基层党政一把手每月的工作效果及各单位、各部门运行状况,按工作效果兑现工资奖金。确保做到一级考核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从而形成一套责、权、利相统一,全员参与、全面考核,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绩效管理新机制。
(3)抓好重点,在加快信息整合上有所突破。全面搭建信息管理平台,推进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重点的项目开发,抓好井下管理人员“小灵通”管理,建立工资查询系统,以信息化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1)安全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人本安全的目标,深化安全理念,提升安全素质,营造安全氛围,优化安全环境,规范安全行为,努力构建与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互促互进、协调一致、务实管用的安全文化体系。
(2)管理文化建设。推进员工准军事化管理,落实全员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管理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班组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强化班组建设的新方法,围绕安全生产、创建节约型班组、技术研发创新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强基固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环境文化建设。抓好矿容矿貌建设、改善企业形象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做到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为职工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推动企业与职工的全面发展。全力维护民生和谐局面
(1)充分发挥工团组织作用,营造和谐稳定矿区。以党建带工建、促团建,充分发挥工团组织作用,通过加强民主管理,推进企务公开,开展职工代表视察活动,为促进矿区和谐营造良好环境。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紧密结合职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搞好宣传教育,通过讲形势鼓舞人心、讲目标振奋人心、讲任务凝聚人心、讲措施激励人心,从而把思想统一到又好又快发展上来。
(2)全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进一步落实信访稳定责任,抓好矛盾和问题的排查,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确保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
(3)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深入开展扶贫救助活动,全力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建立爱心扶贫长效机制,使全体职工切
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进而同心协力回报企业、建设企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大力开展煤矿生产科技创新
(1)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根本出路在于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业、新成果。结合自身生产特点,注重配套设备的应用和工艺的合理布局,优化生产系统,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建设规模化、集约化、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
(2)提高矿井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必要手段。首先用装备保安全,引进、吸收国际最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装备和采煤工艺。采煤机以电牵引取代液压牵引,液压支架用电液控制系统取代手动操作,工作面电气设备采用高电压、大容量组合式自动调节控制开关、装备功能齐全的工况参数监控系统,为煤矿安全生产搭起先进的装备和技术平台,提高生产、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3)装备信息化动态监管系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煤矿监测监控和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的运行,实现了井下固定岗位无人值守,总调度室1人即可监控井下所有作业地点的安全运行状况,胶带运输和辅助生产系统全部实现自动化,做到生产全过程自动化监控。
(4)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将技术创新渗透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以科技和科研基地为中心的课题攻关小组,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安
全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解决现场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员工“三违”行为的发生。存在问题
(1)回撤初期,所打密集木垛高度不够,致使断面过小,造成风流在此处的阻力过大,影响了回撤后期的全负压通风量。
(2)工作面下隅角由于顶板压力大巷道变形,在支架后尾和最后一架支架(117#架)与煤壁之间淤积的浮煤堵塞下隅角通风口,造成该处瓦斯逐步增大(接近1·0%),通过在下隅角上风侧挂设风幛使瓦斯浓度降到0·5%。5 结语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前预留浮煤清理存放的空间。撤除回风巷端头支架后在回风巷安全口处打三点式木垛控制顶板,然后随撤除支架情况及时在回撤通道帮部打密集木垛,保证回撤巷道的全负压通风。下隅角处要预先清理浮煤,保证通风断面。实践证明,采用此方案能够满足巨厚冲积层薄基岩高应力软弱顶板条件下综采工作面拆除期间通风安全,减少了通风管理环节,改善了作业条件,优化了作业环境。结语
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标本监治、重在治本”。在全国煤炭行业开展本质安全型煤矿创建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水平、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是减少和消除煤矿
安全隐患、预防煤矿事故发生、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第四篇:建设高效团队的方法途径
建设高效团队的方法途径
团队是当今世界流行的一种作业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组织形态。研究团队建设,对提高团队以及其它各类组织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加强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效团队的特征和失败团队的存在问题,根据系统论、协同学基本原理,着眼于解决领导者、团队成员和组织氛围方面的障碍,从“选”、“育”、“管”三个角度,探讨建设高效团队的方法途径:把好“选人关”,在结构上奠定团队建设的基础;把好“育人关”,在要素上确保个体素质的持续提高;把好“管人关”,使要素间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团队整体功能的优化。
一、加强企业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团队在组织理论中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企业组织形态中一个新的模式。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日本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日本经济奇迹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些学者、企业家对日本企业展开了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日本企业中的QC小组,能够实现员工知识、技能的互补和相互间的紧密协作,进而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增强组织的竞争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项目管理的兴起,一项工作所涉及的人员、部门越来越多,有时甚至要求员工跨国合作,要求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的广泛参与,由此孪生了一种新型的组织——项目小组,它把不同工作领域、具有不同知识技能的员工组合起来,识别和解决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管理学界把类似于QC小组、项目小组,由数名知识与技能互补、彼此承诺协作完成某一共同目标的人员组成的特殊群体,称之为团队。
在组织形态中,团队备受世人追捧。然而,团队虽好,但并不等于说,组建团队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团队和高效团队仍是两个概念,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的有效性,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团队建设是提高团队战斗力的需要
衡量团队的有效性,最主要的指标是它的战斗力。也就是说,只有能够创造良好业绩的团队才是一个好的团队。而欲创造良好的业绩,离不开团队建设。如《团队建设》作者安妮玛丽•卡拉西洛所言:如果这帮人不具备团队及团队协作的基本要素和技能,那他们还不如被称为“一捆芦笋。”团队建设的要务,就是要提高团队成员的技能,增强团队成员的协作,进而形成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二)加强团队建设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在一个有效的团队中,团队成员对团队有着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感。团队成员感觉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并由衷地把自己的前途和团队命运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利益和目标尽心竭力。团队建设就是要通过荣辱与共的利益连接和互相依赖的制度安排,使团队成员结成一个牢固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反复、持久的宣传教化及一系列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成员对团队的共存共荣意识与深厚久远的情感。
(三)加强团队建设有助于塑造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指团队中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强烈的团结协作、协调配合的意识。每个人从主观上自觉地相互补位,不互相拆台,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干工作。这种精神是团队赖以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孙子兵法》说:“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齐勇若一,政之道也”。然而,这种众志成诚,万众归一的境界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地加强团队建设,在团队的形成、震荡、正规、表现各个阶段,妥善解决和处理好存在问题,才能逐渐形成。
二、高效团队的特征
提高团队的有效性,是团队建设工作的目的所在。综观一个成功的团队,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特征:
(一)共同的愿景和对团队目标的清晰理解
愿景实质是对组织未来的一种理想境界。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正如个人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共同愿景则是团队中所有成员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是深埋在团队成员心中的一股令人感召的力量,受到所有成员的支持,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无形地贯彻到团队的全面活动,进而使组织创造出惊人的成就。GE公司在行业中“不是第一,便是第二”的理念,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大众能买得起的汽车”的理想,以及苹果电脑公司“提供大众强大的计算能力”等等,都根植于员工的灵魂深处并把工作变成一种蕴含在产品和服务之中,比工作本身更高的追求。这种对事业的追求和强烈的使命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主动而真诚地奉献投入,为了理想,创造性学习,追求卓越,并成为团队的一个方向舵,成为驱动团队克服困难,克服短期行为,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动力。同时,共同的愿景改善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增进相互信任,产生强烈的一体感。当然,仅有愿景还不够,还要将它化为具体、明确的目标,明确工作范围、质量标准、预算和进度计划,而且每个团队成员对实现目标以及由此带来的益处有着共同的设想。
(二)成员角色和职责明确
象一个足球队一样,有守门员、后卫、中场、前锋,还有教练。教练就是领导、指挥者,每个球员必须遵从教练的指挥;前锋,包括中锋、边锋,任务就是进球;后卫就是后防卫士,阻止对方前锋的攻击和突破;中场是前锋与后卫衔接者,组织进攻,防守时又能及时退回;而守门员的职责就是保卫球门不失。每个团队成员都要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有各自的职责。位置就是角色,就是说你在团队中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角色与职责是相对应的,充当什么角色,便有什么职责和任务。每个团队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角色和职责要有深刻、清晰的理解,乐于承担责任,完成自己的任务,并认可他人,重视彼此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做到有效的结合。
(三)目标导向作用明显
有效团队不仅有整体目标,而且分解成量化的、可考性的指标,责任具体到每个团队成员,发挥了目标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强烈希望为工作目标付出努力。例如,为使目标按计划进行,团队成员愿意加班加点,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来完成工作。
(四)高度的合作互助
一个有效的团队通常要进行开放、坦诚而及时的沟通。团队成员愿意交流信息、想法和感情。他们愿意相互寻求帮助,并能真诚地帮助他人。他们之间没有勾心斗角,不仅完成自己的职责任务,也希望其他团队成员成功地完成任务,并在他人工作有困难的时候能够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每个人心胸坦荡,不仅能够给他人提出建议性的意见,也乐于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基于这样的合作,使团队在解决问题时富有创造性,并能及时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五)高度的信任
团队成员理解他们之间的依赖性,承认团队中每位成员对完成团队目标的重要性。每个人都相信其他成员会干得更出色。他们之间互相关心,承认彼此间的差异,求大同存小异。团队中沟通渠道通畅,每个人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团队成员不担心被报复,大胆地提出一些可能引发争议和冲突的问题,而且通过建设性的、及时的反馈和积极正视问题的态度,使团队具有良好的解决冲突能力,而团队成员则将冲突化为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六)具有高度的创造力
正是由于具有以上方面的优势,一个有效团队通常表现出高度的创造力,以此提高团队的生产作业水平以及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拓展新市场的能力,也因此表现出卓越的绩效,树立起团队的良好声望
以上是有效团队的理想境界。一个成功团队的特点可能各有不同,也不可能表现出绝对的一致。但这些特征,无疑应当成为团队建设的努力方向。同时,在团队建设中,也要力避一些阻碍团队发展的问题。考察那些失败的团队,它们身上存在的一些障碍更值得警醒。主要表现在领导者、团队成员、组织氛围三个方面。
(一)领导者的问题
群羊走路靠头羊领。一个团队工作是否有效,能否成功,领导的作用至关重要。不仅要发挥好表率和模范作用,还要有较高的领导和管理能力,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但一些领导者通常存在下列问题,影响了团队的发展。
1.不能明确团队的目标。不能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形势,不能找出问题所在,造成团队目标含混不清,团队成员不知道该做什么,思想上处于狐疑和混乱状态,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2.划分不清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没有进行有效的分工,没有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没有使个人的目标具体化,或是有了分工,但交叉重复,有了目标但没能充分理解,从而产生较低的效率。
3.不能就工作绩效情况进行有效沟通。团队成员对工作质量和效率不自知,对团队的整体工作进度缺乏了解,影响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4.不能把奖励个人绩效与奖励团队绩效结合起来。或是片面地根据个人成绩进行奖励,看似公平,但忘记了其他团队成员潜在的支持作用,虽然拉开了档次,体现了差别,但影响了其他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或是吃大锅饭,忽视了整体工作中个体贡献的区别,造成干好干坏一个样,谁也不再努力的局面。
5.对下级缺乏信任,不能有效授权。不相信下级能够自主地干好工作,给责任不给权力,或是生产队长式的领导,把下级当成执行命令的机器,造成下级缺乏工作的主动。
6.过分民主,不能建立有效的控制。对下级放任自流,干什么、怎么干、干得怎么样,不闻不问,不去指导,不去修正下级的失误。
7.不能帮助成员发展。不了解下级自我实现的要求,不帮助下级规划职业生涯,下级感到领导对其个人的前途漠不关心,工作失去积极性,失去对领导的尊重和感激。
(二)团队成员的问题
团队成员是团队工作的主体,团队成员的知识、技能、素质与协作意识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团队工作的有效性。
1.缺乏经验和能力。经验和能力的先天不足,影响了个体的战斗力。某个团队成员素质低下,致使某一方面工作的落后,进而影响团队整体协调前进的步调。
2.逃避责任。团队成员缺乏责任感,工作上就不会努力,就会出现推诿扯皮,就会失去主动性。
3.过分依赖上司。事事请示,不动脑筋,团队成员个体智慧发挥不出来,影响整体工作的创造性。
4.破坏团结。有时,某些成员会做出不利团队有效发展的行为。例如:怀有敌对情绪、诽谤他人、嫉妒优秀的团队成员,甚至工作中给别人下绊脚,对有失误的人幸灾乐祸等等。这些行为是团队建设的大敌,采取綏靖和纵容,必将导致团队的失败。
(三)环境氛围的问题
环境是一种文化,有制度的因素,也是历史的沉淀。环境的好坏,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团队成员的工作情绪和团队的工作绩效。下列问题常常制约着团队的有效性。
1.专制的政策。要求绝对的服从,虽然产生了纪律,但失去了创造性。在日益民主化的社会大环境中,团队内的专制必然引起团队成员的抵触和反抗。
2.不容忍失败。胜者王侯败者贼的观念,使人们不敢去探索去开拓。因为干的越多失误越多,在未知领域,胜负的概率是各占一半,而组织又不宽容失败,那么人们必然小心谨慎,坚守无过便是功,阻碍了团队对新境界的拓展。
3.缺乏彼此信任与自由沟通的气氛。办公室政治的恶习,使人们相互之间谨言慎行,怀戒备之心,不能就彼此关系和工作进行交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团队成员的智慧不能碰撞,信息和经验不能共享,影响了团队成员的共同进步。
4.过度竞争。竞争是必然的,良性的竞争——比、学、赶、帮、超是有益的,但如彼此视为敌人,你荣我耻,你死我活,则破坏了团结,使团队成为一盘散沙。
三、建设高效团队的方法途径
学习有效团队之长,力避失败团队的问题,是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但具体到实践中,还涉及技术性的问题。需要从科学的态度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一)选配好团队,为团队建设奠定基础
人是决定性因素。系统论认为,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础,结构决定了功能。一辆汽车,缺一个部件,它都不能跑起来,每个部件质量的高低以及零件质量的协调一致性,决定着汽车的整体性能。团队也是如此,人的素质、队伍的结构是决定团队战斗力的物质基础。从构建团队之初就要打好基础,选择适合需要的人,选择高素质的人,是组建团队考虑的因素。
1.保持适宜的规模。一个团队究竟多少人合适?我认为,角色理论和管理幅度原理有其道理,但也绝不能教条地认为就是5人、6人或是10人、12人,它不会有一个固定的数值,而应该从实际出发,遵从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团队的工作任务需要和团队成员的素质情况来确定。具体要做好三方面工作:(1)对工作进行分析(也叫职务分析、职位分析或岗位分析)。象IBM、GE、丰田等国际知名企业,员工招募计划都以工作分析为基础,详细收集工作活动、工作行为、工作条件、工作标准、工作环境、工作要求等重要信息,明确工作任务有哪些,以及具备什么样条件的人才能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并据此编制科学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规范。(2)定岗选人。根据说明书,确定岗位和职责,按岗位要求选拔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员,做到因岗设职,因事选人、人职匹配,从而使团队保持一个合理的规模。(3)动态调整。组建团队后,人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项工作有n个岗位,每个岗位需要m个人,随着工作的进展,可能因工作任务和人员素质的变化情况,对工作岗位设置和每个岗位的人数进行增减。团队规模用公式来表述:P=(n±x)•(m±y)。合理地确定x与y,保持团队规模的弹性,对提高团队效能是重要的。
2.选拔有合作意识的队员。构成一个团队,不仅要个体素质的优秀,更要形成整体的力量。而整体性的形成靠的是协作,如果没有合作意识,个人不能融进集体,就会破坏团队的战斗力。选拔队员时,特别要注重这一点。在历届足球世界杯中,一些国家的优秀教练宁可放弃那些世界级的大牌球星,也绝不让他进来破坏球队的团结,必要时还会剔除害群之马,把那些德行不好、不服从教练、妄自尊大、破坏团结的队员坚决清除出去。丰田公司在选人时,也特别强调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绝不允许那些不能与人共事的人破坏团队和谐的人际关系。
3.注意人员搭配,实现互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团队构建应该注重取长补短,各有所用,实现团队成员之间技能、知识、经验、专长的互补。比如唐僧取经团队,唐僧作为领导者,志向坚定,始终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并以慈悲之心、平等的态度,将团队紧紧地拢在一起;悟空是个明星,开山辟路,斩妖除魔,神通广大;八戒有谋略,虽好挑事儿,但也善于协调唐僧和悟空之间的关系;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服从意识强;白龙作为脚力,走千山涉万水,功不可没。五个人搭配互补,形成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团队。具体到实践,应该注意以下五点:(1)主内者与主外者的搭配。内外兼备,才能外圆内方,才能使团队保持稳定性和灵活性。(2)个性强者和个性弱者的搭配。强弱搭配,才会产生秩序。都选择明星,会出现一山不容二虎问题,反而消弱团队的战斗力。(3)善谋者与善断者的搭配。聪明、独断可为王,团队领导者具备此二者当然好,但现实往往是有缺憾的。作为领导者,果敢决断是必备的条件,当其智慧不足时,应搭配善于谋划的人。(4)善行者与善思者的搭配。动脑的、跑腿的缺一不可。(5)将帅配合。汉帝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取胜于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二)培育团队成员,持续提高个体素质
整体是由相互作用、互相依存的个体构成。团队队员的核心能力、奉献精神和协作能力是决定团队整体功能的重要基础。
1.关注核心能力的构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施乐公司发现,日本理光、佳能的复印机以其低价格迫使施乐原来占全球85%的市场骤降到30%以下,但公司没有简单地压低原材料和产品价格,而是派出考察团去日本取经,找准他们竞争优势所在,作为参照样板,寻找自己在关键点上的差距,制定改进措施,通过实施“样板参照活动”,提高核心能力,使质量问题减少2/3,制造成本降低1/2,生产周期缩短2/3,劳动生产率提高近50%,从根本上改变了被动局面。当前,在国内外企业界都非常关注核心能力和精通,并把它作为现代培训工作一个新的视野,作为保持团队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抓。核心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关键,能力的最高水平称为精通,是指人的能力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团队要正确地确定什么是它的核心能力,把“争做精通者”作为团队文化的一部分,紧紧地抓住不放:(1)确定企业和个人的核心能力。明确我们做的是什么,决定工作水平的关键技能是什么。(2)树立样板。对同行业中最优秀的团队进行探究,并以其为效仿的标准和参照。(3)分析差距。在正确分析、判断自身情况基础上,对照样板努力寻找差距及导致差距的原因。(4)补齐短板。制定整改措施和计划方案,在团队领导的带领下,齐心协力付诸实践,推动团队业绩向新境界迈进。
2.努力培养团队成员的奉献精神。富有奉献精神的员工是企业最为重要的竞争利器。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不能靠简单的说教,而应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1)要坚持“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荣氏家族: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一书记述了荣德生先生对待员工的态度。一次,设在无锡的工厂发生火灾,住在厂外的一些员工闻讯赶来救火。荣先生坚决不让这些人进厂救火,他说:厂子烧了,保险公司可以赔付,忠臣死了,不可再得。正是因为对人的重视,才使荣氏家族企业越来越壮大,成为中国工商业巨子。(2)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员工。美国迪斯尼员工全部戴有有名无姓的胸卡,不论级别,一律以名字相称;惠普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办公室大门永远向员工敞开着,欢迎员工上访和直言上诉;东芝公司总裁土光敏夫每天早七点半准时在办公室听取员工意见; IBM的郭仕纳则走进员工的办公室去听取意见。这些做法彰显了平等,员工的人格受到了尊重,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3)保证员工的就业安全。在日本企业,只要员工努力工作,企业持续、稳定地增长,员工就能被终身雇佣,这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4)建立把员工与企业捆在一起的薪酬计划。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IBM,员工工资与个人的“业务承诺计划”、工作表现和团队精神挂钩,只要干得好就加薪,激励着员工高效开展工作。(5)强调员工的自我实现。为此,要增加新员工工作的挑战性,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制定员工内部晋升和职业发展规划等。美国联邦捷运公司就实行空缺职位公告制度,一旦出缺,尽可能从内部填补,员工感到事业上有奔头。
3.加强协作能力的训练。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说有就有的,必须通过潜移默化的经常性教育和强化培训来获得。常见的方式有三种:(1)教育灌输。在丰田公司,员工一旦被录用,立即就会被湮没在团队术语和团队技术的灌输之中。对新员工,公司会花费数小时和可观的费用进行上岗引导,介绍作为团队成员应具备的知识和技巧,训练相互倾听和合作的技能,采用简短的练习,描述好的和不良的协作工作范例,构建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2)玩游戏。有的企业组织员工去登山,强调“每爬过一块岩石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其中有一项活动是“怀着信任下落”,一名队员从一定高度仰落,下边5~10人伸开双臂去接,以此建立信任感,并通过共同克服困难,理解团队协作以及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的必要性。哈佛商学院参照大雁的飞行过程,组织学员排成雁阵,挥动双臂学大雁飞的样子,头雁喊“嘎、嘎、嘎”,然后其他人跟着喊,之后每名学员轮流充当“头雁”,如此反复,直至每个人都轮流一遍。团队建设中,可以把类似的游戏作为工作之余的一种乐趣,坚持下去就会强化队员的合作意识。(3)开研讨会。在国外,一些企业常以“协作”为主题,组织大家一起探讨团队的协调配合情况,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类似我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每个团队成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重点对自己检讨:我是否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在他人需要的时候是否真诚地给予支持?对他人的工作是否能够从善意出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是否珍视他人的贡献与成绩,当他人成功时有没有给予真诚的赞赏?通过开诚布公的讨论,大家消除了隔阂,增进了理解和信任。
(三)加强领导和管理,优化整体的功能
系统论强调系统要素的整合和整体功能的优化,产生出1+1>2的效果;协同学认为,“协同导致有序”,系统要素的协同行为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团队领导者要根据系统论、协同学原理,从团队实际出发,改进领导艺术方法,不断优化团队的整体功能。
1.塑造愿景,明确目标。(1)建立共同的愿景。IBM、3M、迪斯尼、甲骨文、索尼、海尔、联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成功地以愿景凝聚团队。愿景也成为近时期企业界时髦的话题,但多数都归于失败,因为他们都只是一种上墙的口号,只是老板自己想出来的。考察那些成功运用愿景的企业,建立愿景需要做好三个阶段工作:①鼓励个人愿景。共同的愿景是个人愿景汇流而成。如果没有个人愿景,那么每个人的行动不是发自内心的,只有每个人都拥有强烈的目标感,团队才可以创造强大的综合效应。因此,共同愿景必须以发展个人愿景为基础,并注意防止侵犯个人自由,将自己的愿景强加给别人。②分享愿景。共同愿景是由个人愿景互动成长而形成的,需要不断的交流,让每个人自由自在地表达他的梦想。作为领导者,要善于聆听,倾听大家说些什么,然后以清晰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③融汇并构筑共同愿景。在持续的交流中,每个人不断修正自己的愿景,理解他人愿景,最终融汇在一起,形成与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并为每个人认可的愿景。(2)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引导和凝聚团队成员。①把握目标的激励性。要制定有难度又能完成、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上下结合,相互协商,发挥每个成员的智慧,采纳最优秀的思想,使目标更科学,为团队成员认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团队的目标还要满足团队成员个人发展的需求,使大家增强对团队的认同,更加积极地工作,在追求团队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② 把握目标的协调一致性。团队成员个体目标必须是围绕团队目标展开,并能对实现团队目标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团队工作目标同向,才能协同作战。
2.实施参与管理,有效授权。独裁式的领导方法会引发上下级的冲突,致使下属丧失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导致事业上的失败。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当教练员而不当运动员,实施参与管理,放手用人。(1)实施参与管理,集中下级的智慧,调动下级的积极性。民主产生主动。福特公司每年都要制定和实施“员工参与计划”,每名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经营决策中来,员工受到充分尊重,产生一种知遇之恩,而且他们的要求、意见体现在团队目标之中,因而投入感、合作性不断增强,行动更加积极,建议越来越多,企业效益不断提升。所以,团队决策时一定要组织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和讨论,让每个人充分发表意见,认真倾听每个人的意见,采纳其合理的、有价值的方面,最后形成正确的决策,并以此指导组织的行动。(2)在保持适度的控制权同时,给予下属工作中的自主权。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是不行的,但机械地采取控制型的方法也是低效的。团队领导应充当团队成员的动机鼓舞者和传声筒角色,相信具体做事的下属更有发言权,他们最了解事件的真相,能够想出更好的办法,做好份内的工作。千万不要过多地干预,甚至去做团队成员应该做的工作。否则,你把下属的事情想了,他们就不再动脑了;你把下属的事做了,他们就不再做事了。其结果,领导费尽心力,但事情仍不如意,下属还心存怨愤。在授权方面,一些优秀企业做的很好。诺基亚公司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旦授权下属负责某一个项目,定下大方向后,就放手让他们去做,不要求下属事无巨细地请示汇报,而是让他们自己思考判断。北欧航空公司对航空系统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董事长卡尔松先生给下属充分的信任和自由,他只确定了“成为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的目标,没有告诉下属具体怎么做,但四个月后不仅比预期提前了2个月实现目标,而且降低了50万美元的费用。由此可见,团队领导要把精力放在战略决策和资源分配上来,如同毛泽东所说的:出主意,用干部。
3.营造开放、信任和自由沟通的氛围。团队成员的思想观念不同、背景不同,把分散的个体凝聚起来,形成一个有战斗力、“1+1>2”的集体,需要领导者培育一种文化氛围,创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1)鼓励团队成员之间敞开心扉,坦诚地发表见解。要鼓励成员互相之间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特别是对上级敢于提出不同的、甚至批评性意见,并奖励那些提出有价值建议的人,创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彼此间相互信任无隔阂的环境。战国时期,齐威王受邹忌讽劝后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威王从谏如流,使国家日益强大,列国臣服。GE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也说过:要鼓励下属提出不同意见,上司不听,可以大喊大叫,直至听到为止。当然,在中国文化环境下,我们提倡“委婉”的方式,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以适当方式提出善意的批评,不能因情绪或方法不当引发不必要的对抗。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既然是良药,不苦口不更利于病吗?(2)打破团队内部的边界壁垒,加强多种形式沟通。团队成员往往专注自身工作,而忽视全局的发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强调局部利益,相互之间产生矛盾和工作上不协调,这必然危及到团队整体利益。因此,创造一种开放的、自由沟通的、知识共享的无边界无壁垒的有效组织和高效的团队行为规范,对团队的协调一致至关重要。作为管理者,应系统思考,清除一切可能阻碍内部沟通和外界交流的壁垒,实行敞开沟通政策。GE公司成立由25—30名高管组成的执委会,每3个月碰一次头,相互交流工作,使大家在明嘹全局的基础上,围绕全局自觉地在工作衔接点、结合部主动配合,进而形成了强大的整体效能。诺基亚强调开放的沟通和互相尊重,通过员工意见调查、讨论会等形式的沟通,使团队成员感到自己很重要。微软公司通过强大的邮件系统增进成员间感情和工作的交流。有的企业还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共进午餐、组织文体活动等形式,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增进共识。
4.解决冲突,构建和谐团队。人们也许认为冲突一无是处,应尽力避免。但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事物也总是在解决矛盾中得以发展。面对冲突,试图压制是不明智的,因为冲突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它能让人开拓思路,另辟蹊径。当然,不能任其发展,或是等到矛盾激化后才着手解决,否则会破坏沟通,影响团结,降低信任和开放度;回避矛盾,有话憋在心里,会使矛盾集聚升级;粗暴地说“按我的方法办”,会招致怨恨,恶化工作气氛;折中、妥协也不是好的方法,那样谁都不会满意。正确之道,是合作、正视和解决问题。TCL在解决团队冲突时有个原则,就是“让问题浮出水面”,不怕暴露问题和矛盾,不压制,不回避,而是靠团队的智慧去解决。这种方法,既正视问题的解决,又重视人际关系的改进,以积极的、开放的、友善的、合作的态度对待冲突,广泛交换意见,暴露异议,求得最佳的全面解决方案。当出现异议,发生激烈争执时候,努力避免情绪化,多花时间了解别人的想法,在尊重的基础上取得共识。
管理者的需要、团队环境氛围、团队成员潜力是构建高效团队建的三个主要因素,要澄清并正确处理这三者关系,使之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促进团队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第五篇: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所谓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被誉为万世师表 的孔子曾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行风,关系教育形象,关系受教育者健康成长。不容置疑,师德师风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就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阐述己见。
1、说理疏导理服人。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首先,以理服人,宣传《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市教育局最近新颁发的教师“八要八不准”条例,使教师们明白道理,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
其次,讲究针对性。要根据教师的道德情况,不同类型、层次,因人而异地进行说理引导;
再次,要尊重教师的人格。教育者要把对象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发扬民主,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双向交流。
最后,要讲究说理疏导的艺术。市、区教育党政部门和学校党政领导要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去说理,要深入浅出,将比较深的教师道德理论讲的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说理疏导法包括讲授、报告、谈话、讨论、辩论、阅读书籍报刊等形式。教师真正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从“恒”字入手,坚持阅读教育教学书刊,从“勤”字着眼,勤思考,勤发现,勤实践,在“导”字上下功夫,做到身体力行,用自身人格,品行,工作热情感染学生,感召学生,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全部用在工作上,把自身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把工作放在高于一切,教学压倒一切,学生大于一切的位置上。作为教师,除了必须具备:“广”而“博”的知识结构外,最基本的一条是要能民主平等地、用真心去关爱学生,用人格力量去感染启迪学生。对那些在思想品德上、习惯养成上、学习成绩上、心理健康上面临困难的学生,格外细心地扶持,以指导他们的人生航向,挖掘他们的才能潜力。
2、榜样教育情感人。
榜样教育法即用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的事迹对教师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这是一种实际、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是一面镜子,对照它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及时矫正自己的缺点;也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优点,增强自己前进的信心。在榜样教育中,要注意:首先,为教师树立的人物及其职业道德,实践中的典型事例。其次,为教师树立的榜样应有可接受性。只有全国的先进典型还不够,应提供本地区、本单位的榜样,最后,注意所树立的榜样,必须注意真实性,不要人为地拔高和神化榜样,成为居高临下,空中楼阁的东西,这样,大家看到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确实有高尚的道德行为,说起来服气,听起来相信,学起来愿意。如我们汉阳区教育系统的王佚朗、桂贤娣、习翔等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更新思想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努力实践“爱”、“容”、“范”、“精”的行业先进性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积极做教改先锋、教学名师、爱生模范,他们的先进事迹我们耳濡目染,令教师们信服,确实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在组织教师认真观摩学习身边的榜样时,更应该从中虚心接受师德教育,使每一位教师明确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样样是楷模的教育理念,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思想,建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倡导“尊重人格,师生平等,亲师信道”的教学观念,通过学习先进典型的事迹,产生一种内驱动力。
3、对比教育开导人:
对比教育法就是把各种不同事物的特点、属性等进行比较,分清是非、把握事物本质的方法。实施教师道德的对比教育,一般可采用“纵化”与“横化。”“纵化”是把过去的教师道德和现在的教师道德加以比较,从中看出变化和发展规律,端正对现实的认识。“横化”是把同类的两个事物加以比较,从中引出正确的认识。无论“纵化”还是“横化”都应引导教师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去进行分析,不急于下结论,要经过分析、比较,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已不合时代要求,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知识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知识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并快速陈旧,在信息时代,知识不更新就会落后,教师不学习自会“贬值”。随着知识传播渠道和信息的剧增,教师不能以做发光发热的“蜡烛”而自足自慰,他必须时时充电,让自己的一桶水变成鲜活的“自来水”。只有终身学习并不断自我培训,才能够胜任未来的教师工作。面对来自四面八方信息的“狂轰乱炸”,作为一个好的学习者,教师还应该具有批判性、选择性和选择力,善于吸收对自己最有用的知识。
教师处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是先于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理论和丰富的科技知识,而后成为教师的;教师教育的对象,相对地是一些年纪轻、阅历少,知识欠缺的人。因此,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做人和与人合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道德观念,经过现代转换,都是可以用来教学生的。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信、义、诚、达、礼等一些优秀的人格层面,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乃是做人的根本。
4、个别教育引导人:
个别教育法是针对教师道德品质的差异性,用交心谈心的方法,去解决教师道德问题的一种方法。它是教育者联系教师的情感,了解教师道德情况的基本方法。运用个别教育法应注意:
其一,要正视教师个性差异,注意因材施教,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尽量扶植教师个性的积极因素,抑制个性中的消极因素,塑造优良道德个性。
其二,要分析道德问题的特殊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自身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其三,要注意进行职业道德个别教育的艺术性。在进行个别教育时,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教育时机、教育用语等都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新世纪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不能仅仅是授业解惑,提高学习成绩的经师,而是一种深厚博大的理性之爱去开拓学生的心灵智慧,引导学生在养成良好品德的基础上,智育也得到最佳发展的人师。
当然,在教育工作中,有个别教育者不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师生间没有感情,没有信任,没有心灵的交流,是很难想象能培养出优秀或合格学生的。因为教师缺乏爱生的情感,对学生不冷不热,就会减弱学生的进取心,以至熄灭学生智能活动的热情,伤及学生自尊心。如果教师总是盯住学生的缺点和问题,较少注意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常以教育者的姿态去训斥责骂学生,甚至讽刺挖苦、侮辱体罚学生,就会与学生自身发展对立起来,引起学生的精神压抑、情绪波动、悲观失望、思想呆板,造成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受抑制,乃至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立。这些现象应值得教师反思。
5、实践锻炼培养人
实践锻炼法是在教育者的指引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培养教师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局限于给教师传授道德知识,必须引导他们参加实践锻炼。
首先,实践是教师树立科学的道德观,沿着正确方向成长的必由之路。从教育者那里获得的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教师的亲身实践的体验,才能转化为理性认识,逐步转化为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绝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其理”,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过程。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唤起相应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在力量,调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尊自重,自强自信,愉悦乐观,锐意进取。学生一旦亲近教师,就会将热爱的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程上来,在亲师情感的促进下,学生的思维、记忆、钻研精神和拼搏劲头就会大大增强。形成内驱动力,沉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唤醒,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就会大大增强。这时,“要我学”就会被“我要学”取而代之,收到“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与说教。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统一和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认知到内化到外化的过程。
以上几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各有特点,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师德教育方法体系。应从实际出发,善于综合运用,从而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