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百科英语第三-四篇翻译(共5篇)

时间:2019-05-15 13:5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百科英语第三-四篇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百科英语第三-四篇翻译》。

第一篇:中学生百科英语第三-四篇翻译

第三篇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吃水稻。在亚洲,非洲,南美成百万的人们每天都要吃它,一些人几乎只吃水稻。水稻也是一种禾草。世界上有超过7000种水稻。在许多国家,农民种植水稻,甚至在美国的南部和澳大利亚的东部。没有人真的知道水稻产自哪里,一些专家认为它开始生长在两个地方,他们认为一种大米在几千年前生长在南亚。中国有人在5000年前记载过。另一种可能是在西非。其他的科学家认为水稻来自印度,印度的旅行者将水稻带到了世界各地 有两种方法可以种植水稻.高地的水稻生长在干燥的土壤里。大多数的水稻生长在湿润的土地里。许多国家的农民用手种植水稻。这是几百年来人们延续的方式。在有些国家,现在人们用机器在他们的稻田里种植水稻。所有的农民都用肥料。有些昆虫是水稻的天敌。农民要毒害他们 人们利用水稻的每个部分。拿它饲养动物,榨取大米油。也用来编篮子,做扫帚,地毯,凉鞋,还拿它来盖屋顶。烧稻杆来煮食物。

第四篇

每个人都爱吃橘子,酸酸甜甜,而且是一瓣一瓣的,就更容易吃了。有的橘子没有子,有些有厚皮,有些是薄皮。橘子树很美丽。他有好多发光的绿色叶子。小百花闻起来非常甜。橘子树上面可以同时有花有果。在两千万年前就有了橘子树,不像今天的橘子树,那时的橘子树非常小。橘子树也许起源与中国,中国现在还有许多野生橘子树种类。中国人种植橘子树大约在4400年前。中国的博物馆里有很多可爱的关于橘子和橘子树的的图画。在亚洲和中东其他地方的农民从中国人那里学习种植橘子树。然后教给了欧洲人。西班牙人在新世界(南美,北美)种植橘子树,他们首先带到了弗罗里达。在今天,橘子在弗罗里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物。用英语来说,橘子意味着一种水果和一种颜色。我们常用水果的名称来指颜色。

第五篇

昨天你喝了几杯咖啡?你的咖啡从哪里来?也许你的咖啡来自下列国家:巴西,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象牙海岸,埃塞俄比亚。这五个国家咖啡的产量占了世界上的大部分。巴西咖啡豆的产量几乎占了世界上的一半。咖啡树是一种带着有光叶子的小树。在结果之前它要生长三年。在三年之后,他能结40年的果。咖啡豆是他的果实。摘取咖啡豆有点困难。机器不是很好操作,所以大多数人都是用手来完成。熟练的工人一天能采摘咖啡豆20到40磅。老的方式种植咖啡豆是在一棵大树下面。这棵大树保护咖啡树防止被太阳晒到。这棵树也是许多鸟儿的家。然而,在许多现代化的农场,农民把大树砍了,他们吧咖啡树直接种植在太阳底下。在大农场这种方式能生产出更多的咖啡豆。但同时,这些大农场的咖啡豆需要更多的水和肥料。没有那些大树,鸟儿也没有地方生存。

第二篇:中学生百科英语1 Unit7 Lesson2

A Giraffe in Central Asia

Tamerlane(1336?—1405)was a very strong Mongol leader.He and his soldiers fought until Tamerlane became the ruler of all Central Asia.Rulers of other countries wanted to make friends with Tamerlane.It was safer to be friends than enemies.Ambassadors from many countries took gifts to Tamerlane.They took beautiful cloth, jewelry, gold and silver.They often tried to take something unusual as a gift, too.In 1404, near the end of Tamerlane’s life, an Egyptian ambassador arrived in Samarkand.This was where Tamerlane lived.The ambassador and his men traveled on horses and camels.They brought a giraffe from Africa as a gift.Egyptian camels and horses were used to walking on the desert.They did it all the time.A giraffe is not used to the desert.But this giraffe walked 5000 kilometers from Cairo to Samarkand.We know about the Egyptian ambassador’s gift because several people wrote about it.No one wrote that Tamerlane liked it.However, we suppose that he was very pleased to have this strange African animal in Central Asia.

第三篇:中学生英语演讲稿带翻译

篇一:14初中英语演讲稿带翻译:如何才能受人欢迎 14初中英语演讲稿带翻译:如何才能受人 欢迎

演讲稿是对演讲内容、形式的规范和提示。本人演讲稿频道迎合各位朋友的需求,特意提供了14初中英语演讲稿带翻译:如何才能受人欢迎,希望大家喜欢并且继续关注本人演讲稿频道。

如何才能受人欢迎

most people would like to be popular with others, but not everyone can achieve this goal.what is the secret to popularity? in fact, it is very simple.the first step is to improve our appearance.we should always make sure that we stay in good shape and dress well.when we are healthy and well-groomed, we will not only look better but also feel better.in addition, we should smile and appear friendly.after all, our facial express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appearance.if we can do this, people will be attracted to our good looks and impressed by our confidence.大部分的人都想受人欢迎,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目标。受欢迎的秘诀何在?事实上是很简单的。步骤一,先改善我们的外表。我们得确保自己很健康,并且穿着体面。当我们既健康又穿戴整齐时,不仅看起来更有精神,自己也会觉得好多了。此外,我们要保持微笑并表现得很友善。毕竟,脸部表情是外观很重要的一环。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别人会被我们的美好外表所吸引,并对我们的自信印象深刻。

另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培养对别人的体贴。永远以他人为重,并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前。当个好听众也是很重要的;如此一来,别人才能很自在地对我们吐露心事。然而,不管我们做什么事,绝对不要说闲言闲语。最重要的是,要做自己,不要当虚伪的人。只有对人真诚又尊重时,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如果我们能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受人欢迎是指日可待的事。

14初中英语演讲稿带翻译:如何才能受人欢迎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人。篇二:英文演讲稿_有中英文对照_有中文翻译_大学中学适用 英语演讲搞,有中英文对照,有中文翻译,大学,中学,适用 success for me hello, everyone!good afternoon!i am very glad to have the chance to make this speech.my topic is: how to achieve success.first of all, let us see a story.thank you!译文:成功之我见

“很久以前,有个国王,他的女儿貌美如花。老国王向所有来求婚的男士提出了三个任务作为挑战,而每一项任务都异常艰巨,几乎不可能完成。一天,来了一位年轻英俊的王子??”好了,下面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三项任务在不同的版本中各不相同,但关键部分的情节都如出一辙:王子成功地过关,得到了公主的芳心。而故事的结局也都一样,最后一句都写道:“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为什么我们对如此美妙、如此不切实际,而我要说,如此缺乏想象力的东西这么乐此不疲呢?这样的故事又如何能够经历几代人的重复?我想,因为它是典型的成功的例子。故事的思想性很强,具有代表性。通过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认识到了成功定义中的四个步骤;第一,目标的设定,有如故事里美丽的公主;第二,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就像三大任务;第三,克服困难的过程,故事中青年经历重重难关可以作为象征;第四,就是成功的果实,如同幸福的婚姻。篇三:中国梦英语满分演讲稿带翻译 china dream, with each one of us.dream is the sun, it makes people from impetuous to solid, from the hesitation to the firm, and on the road to success.dream is powerful, it is the life source of forward momentum;lofty dreams can inspire a life all potential.because of this we will go to dream, to grasp the dream, the pursuit of dreams.i believe that as long as all of our young people unite together and perform our own functions that study hard in school and work hard after we graduating from university.we must be able to achieve our great dream meanwhile eich ourselves unwittingly!my dream, our dream, to improve the chinese dream.let us unite together to realize chinese nations great rejuvenation to struggle!to you the day of my dreams to realize, is standing at the time of china.中国梦,我们每一个人的梦

梦想是美丽的,是心底最美丽的期望,所以梦也成为我们长久以来的信仰。

梦想是太阳,它使人们从浮躁到沉稳,从犹豫到坚定,带领我们驰骋在成功的路上。梦想是强大的,它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崇高的梦想可以激励生活的潜力。因此我们要坚定梦想,抓住梦想,追求梦想。

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说: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我时常问我自己,我可以为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做些什么?众所周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这里“富裕”一词应理解为: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在座的每一位都肩负着实现中国繁荣富强的使命。你可能会说这也许夸大了我们的作用,但是我想说,你错了。如果我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那我们的中国梦就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功能的机器。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我个人虽然渺小,但是我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团结起来并且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在学校好好学习知识,毕业后步入社会后努力工作。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在此期间我们也会不知不觉地丰富了我们自己。

我的梦想,我们的梦想,汇聚成中国梦。让我们携起手团结一致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的梦想实现的那一天,将站在中国的时间。

第四篇:中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共)

自我介绍是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一个重要方式,直接关系到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以及能否与陌生人建立关系、打开局面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仅供参考。

中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一

Hello,every!My name is Lihua.My English name is Helen.I have two bright eyes and short hair.I'm twelve.I`m from Shenzhen city,China.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 my mother, father and I.My parents work in a bank.They work hard.I begin to go to Shenzhen No.4 Middle School this month.I'm in Class Three, Glade Seven.Our shool is very good.There are about three thousand students in it.And I have a good English teacher.Her name is Luowei.she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We all like her。Now,I have some friends.They are all friendly to me.We're all happy.大家好,我叫,我的英文名是。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短头发。今年12岁,来自中国深圳。我们家有3个人,妈妈,爸爸还有我。父母都在银行上班,他们俩工作很努力。去年9月我开始就读于深圳第四中学,7年级3班。我们学校很优秀,拥有3000多个学生。还有,我有一个优秀的英语老师,她叫罗薇,她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我们都很喜欢她。现在我有一些朋友,他们对我都很友好,我们很幸福。

中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二

Hello,everyone.Now please allow me to do an introduction.My name is Li Lei.I’m 14 year old.My birthday is on October 11th.My favourite book is twilight.I really love to read the books about vampires.My hobby is singing.Some people say I’m a good singer.My favourite singer is Justin Biber.I think he is a great singer.I love to sing his songs.Besides singing, I love shopping very much.If I have time, I will go shopping with my friends.I’m really good at English,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you can ask me, I will do my best to help you.We can be the best friends forever.大家好,现在请允许我做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我今年14岁了。我的生日在10月11日。我最喜欢的小说是。我非常喜欢那些关于吸血鬼的书籍。我的爱好是唱歌。有人说我唱得很好听。我最喜欢的歌手是。我认为他是个很棒的歌手。我很喜欢唱他的歌。除了唱歌,我还喜欢逛街。如果我有时间,我就会和朋友去逛街。我的英语很好,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你可以问我。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你。我们可以成为一生的好朋友。

以上就是关于中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第五篇:【知识百科】人名翻译规则

【知識百科】人名翻译规则

人名翻译规则

1、中国名字翻译成为英文时,按照汉语拼音来书写,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写,其中名字的拼音要写在一块。

2、已有固定英文的中国科学家、华裔外籍科学家以及知名人士,应使用其固定的英文名字。如:李政道译成“T D Lee”。

3、科技图书中的外国人名,按照译名手册翻译成中文,并在第一个中文译文后面加上该名字的英文名字。

4、同一文章中出现同姓的人时,中译名前加各自名字的脚点以区分。

5、译名手册查不到的外文姓氏,可以结合译名手册按照音译的原则处理。

6、不少国外知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已有习用的中译名或汉名,则遵循其译名不可音译处理。如:Henry Norman Bethune翻译为“白求恩”。

7、我国出版物固定已久的外国名字不能乱译,如Elizabeth 翻译成为“伊丽莎白”。

8、英文书中出现的俄国人民(这里很可能是打字打错了,似乎是“名”-Angel注),译成中文后,可以在后面加小括号用英文注上其俄文名。

9、日本人姓名的汉字要改为中文简化字。碰到日本自造的汉字而中文又没有对应的汉字时候,则应沿用日文汉字。

10、英文或俄文书中出现的日文名字,如果不能查到其确切的中文写法,可参照日文发音写出其可能性较大的汉字。同时用小括号注明采用音译处理。

11、学术专著中的外国人名可以保留原名,而不译成中文。在某些情况下,俄国人的姓名可以用拉丁文来拼写。日本人的姓名也可以用罗马文拼写。

12、人名译名尽量采用音译原则,慎用意译原则。

英文名字(下面的e代表英文,c代表中文,j代表日文。--Angel注)

e:smith===>c:史密斯==>j:スミス

结论:完全的音译,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都采用音译英文名字。

中文名字

c:王平===>e:Ping Wang===>j:日文读法おうへい,模拟中文发音ワンピン

结论:英文采用中文拼音,而日本则有两种趋势,一种是用日文发音来读中文名字,除非你会日文,不然肯定听不懂。还有一种就是直接用日文发音来模拟中文发音。两种趋势在同一个公司里都会同时存在。

日文名字

j:夏目漱石(なつめそうせき Natsume Souseki)===>c:夏目漱石(Xiamu Shushi)===>e:Souseki Natsume

结论:中文直接采用其日汉字的写法来读,日本人是肯定不会知道我们在念他名字了,发音相差十万八千里。英文则是直接采用日文假名的罗马字,注意,这个不是英文哦!只是日文假名的发音罢了。

1.英语姓名结构

英语姓名的一般结构为:教名+自取名(中名)+姓。如 George Walker Bush(中译:乔治o沃克o布什)。

George 是教名(Given Name),按照英语民族的习俗,一般在婴儿接受洗礼的时候,由其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的名字,有点像中国的小名(乳名),但它是要叫一辈子的。

Walker是中名(Middle Name),即本人在以后另取的一个名字,排在教名后,在很多场合往往缩写,如Walker缩成首次母W.,或者干脆略去不写,所以,要不是为了与其父亲、美国第41任总统老布什分开,一般情况下,美国现任总统的名字经常会写成:George Bush(现在我们常见的形式是:George W.Bush)。

Bush是姓(Family Name),说明其家族渊源,这跟中国相似。英国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名而没有姓。直到16世纪姓氏的使用才广泛流行开来。英语中的教名和中间名又称个人名,一般采用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古代名人或文学名著中的人名,以及祖先的籍贯、山川河流、鸟兽鱼虫、花卉树木等的名称。常用的男子名有:James、John、David、Daniel、Michael, 常见的女子名为:Jane、Mary、Elizabeth、Ann、Sarah、Catherine。

英语中姓的词源主要有: 1)直接借用教名,如 Clinton。

2.中国人如何起英文名

至于中国人名的英语写法,目前有两种习惯:

一、直接以汉语拼音表达,如“邓小平”-->“Deng Xiaoping”。

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

1、姓名顺序保留汉语习惯,即姓在前,名在后,而不是按英语习惯;否则,“邓小平”就要译成“Xiaoping Deng”,“江泽民”就要译成“Zeming Jiang”了,这是与当前通行规范不相容的。

2、姓和名作为两个组合分开书写,名的部分不要再分开,如上例“邓小平”不宜写成“Deng Xiao Ping”,也不宜写成“Deng XiaoPing”(按照作者的意思是应该写成这样Deng Xiaoping 名字连着写,但是只有首字母大写,这个规则感觉有点奇怪。-Angel注),再如:“诸葛亮”要写成“Zhuge Liang”,因为“诸葛”是姓。

3、要注意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规则,也可以全部大写,但不宜全部小写,如“胡锦涛”要写成“Hu Jintao”或“HU JINTAO”,也有写成“HU Jintao”的。上述规则也适用本文其它部分涉及专有名词的部分。

二、起一个英文名,再与汉语拼音的姓组合,这在文化层次较高的年青人中间比较流行,比如像“Peter Zhang”、“David Wang”、“Mary Zhao”等等。

在港台地区,由于其国际化程度较高,所以采用第二种方法的相当普遍。一些我们熟知的政经演艺名人,均有其专用英文名。

语言的目的在于交流,而交流的最高标准是便于使用、易于理解、避免混乱。

按照这一原则,起一个易读易记的英文名,再加上汉语拼音的姓氏,不失为将自己融入到国际社会的一个有力工具。这一做法在我国正逐渐流行开来。

如搜狐总裁张朝阳的英文名:Charles Zhang;另一个IT业界名人吴士宏:Juliet Wu。

下文为台湾人所写

上次提到:李安被称为Ann Lee,为何巩俐不能译为Li Gong,而是Gong Li?这确实也点出了人名翻译面临的另一项挑战──政治上的问题。

中国和台湾人名翻译的习惯大不相同。在中国,以姓氏和名字为两个组合分开书写,姓氏先行,名字的部分则不使用hyphen(连字号)分开。胡锦涛是Hu Jintao(而非Hu Jian-tao)、江泽民就要译成Jiang Zeming(而非Jiang Ze-ming)。依此规则,台湾家喻户晓的王建民Chien-Ming Wang在对岸成了Wang Jianmin。中国这一套以汉语拼音的中文姓名英译规则,虽然早在30年前就向联合国申请为国际使用的标准,其优点固然是统一拼音规则和型式,没有姓氏与名字顺序排列的问题,但缺点也是一箩筐:首先名字不使用连字号,导致「熙安」和单名的「贤」都是Xian,「楚安」和单名的「川」也都是Chuan,无法区分;再者,如以名字缩写(initial)表示,台湾之光王建民以台湾的规则可以C.M.Wang表示,但中国军头王建民在中国却只能以J.Wang表示,孰胜孰劣,当下立判。此外,这一套号称「国际通用」的系统依旧会让西方人(或英语使用者)搞不清楚Gong Li究竟是巩小姐还是李小姐。

台湾有关人名翻译的规范就自由宽松多了,不仅ㄢㄤㄣㄥ可不严格区分(例如王建民的音译应为Chien-Min Wang而非Chien-Ming Wang),拼音规则、姓氏与名字的次序亦无硬性规定。现在随着母语抬头,护照也可使用台语或客语、原住民语的音译,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立委萧美琴的台语音译Hsiao Bi-Khim。

这两种规则「一人一家代,公妈随人拜」,原本互不相干。一般翻译实务上,如对象为台湾人,当然采用本地的惯用法;如为中国人,则采该国的英译规则。然随着两岸交流频繁,游走两岸的政客、商人多了,台湾与中国的界线逐渐模糊,有时很难归属分类,还有像扬振宁这种旅居西方国家的华人,即使有家以「统一」为名的翻译公司似乎也难以统一界定。此种困境(dilemma)尤其在两岸人士并列的英文期刊或新闻的翻译表现上尤然。只是现在媒体鼓吹「中国热」,许多人偏好汉语拼音、以使用中国人名英译系统为荣,虽然人在台湾,却仍使用Wang Jianmin称呼我们的王建民(听说今年大学英文学测即使用此种英译),这就像有个女子团体,明明是台湾人,却要唱谄媚对岸的中国话,不知该感到愤怒还是替她们悲哀。

关于人名翻译的国家标准法规及其它

hooklee

今天看到“土博”的《从北大校名翻译说中国人名翻译》和yw-yves的《关于人名的拼写方法》,觉得这个也是个有趣的话题。几年前我和一些网友在丁香园论坛也讨论过这个问题,现在也来说两句。

先说说国家标准和法规问题。这个实际上也和我们前面讨论的大学、地名等专有名词的翻译有关。我在自己以前收集的资料里面找了一下,又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中国语言文字网”查了一下,发现共有下面几个法律、规范和标准涉及到人名、地名的翻译:

第十八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二、《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79年6月修订。

三、《国务院批转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1978年9月26日。

六、《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标准GB/T16159-1996,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1月22日批准、发布,1996年7月1日实施。

综合这些法律法规标准的内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中文人名的翻译标准。以新语丝坛主的笔名“方舟子”为例,一般应写作带有调号的形式:Fāng Zhōuzǐ,在外文材料中可以省略调号写为Fang Zhouzi。不过,正如土博和yw-yves所说,这个标准写法实际上并没有象地名的拼写一样成为事实上的通用标准。在各类刊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可能的拼写法,除了土博和yw-yves文中列出的部分外,还有将姓氏部分全部大写,而名字部分仅首字母大写的拼法,也就是象FANG Zhouzi、Zhouzi FANG和Zhou-Zi FANG这样的拼写。不少中文刊物都强行规定了英文名字的拼写法,所以,即使是同一个作者,他发表在不同刊物上的拼写法也可能是不同的。这确实带来了很大的混乱和不便,当遇到Ling Li这样的名字时,如果缺乏对照,则很难判定哪个是姓、哪个是名。

我个人比较欣赏FANG Zhouzi和Zhouzi FANG这两种拼法,因为无论中国人还是老外都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姓和名。在填写表格时,如果没有强制的规定,我一般都按照这样的方法书写,以避免歧义。不过这样拼写还有个问题,就是有些表格要求全部内容都要用大写字母,这样老问题又出来了。出于国际化的考虑,我觉得采用“名前姓后”,即Zhouzi FANG这样的写法更合适(与官方规则冲突了,呵呵!-Angel注)。写成Fang Zhouzi这样的形式,当名字被二次加工的时候(如被EI/SCI数据库检索时),就可能出现错误影响检索效果。或许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应该对这个问题再做一些更细致的研究,允许一些特定场合下(如科技刊物的作者列表等容易混淆姓与名的场合)采用“名前姓后”的写法。

还有个小问题是关于连字符的使用。按照国家规范,人名中是不应使用连字符的。根据我的经验,这种写法最常见于港台地区,国内的部分期刊也强制使用连字符。连字符的好处是可以明确地标示出人名中的每个汉字,它的最大问题是会带来缩写上的混乱:Zhouzi FANG一般被缩写为Z.Fang,有时也缩写为Z.Z.Fang,而Zhou-Zi FANG则一般被缩写为Z.-Z.Fang或者Z.Z.Fang。这种不一致也会给信息检索带来麻烦。这个问题似乎不是特别好处理,因为不加连字符的拼写方法已经成为惯例,而加连字符的拼法确实可以减少缩写方面的随意性。我感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和《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在制定的时候似乎考虑不够周全。现在即使要改,也比较麻烦。

最后,说说其他华人地区的情况。其实大陆的中文拼法还不算乱,大家如果留意一下台湾的大学职员的英文人名,会发现既有威妥玛拼法(这个是主流),也有大陆汉语拼音的拼法(应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国标化有关),还有比较新潮的通用拼音(台湾政府2000年公布的一种新式拼音,和汉语拼法比较接近,但又不尽相同)拼法,也有一些其他较少用到的拼法,可以说是“万拼奔腾”。虽然2002年台湾政府开始推广通用拼音,但是由于未以强制方式要求必须使用,因此这种混乱应该还会继续持续下去。香港的情况也不是很理想,政府目前在人名、地名登记中采用的“港府粤语拼音”甚至不是一个规范的拼法,同一个音可能有多于一种拼法,而且字的拼法和实际读法也可能有出入。虽然教育和学术界有提出其他更为规范的粤语拼音,但是暂时没有被政府主要部门采纳。澳门的情况应该和香港类似。新加坡的情况不太了解,不过以前看过报道,说新加坡政府已经正式采纳了汉语拼音方案,那么问题应该和大陆相同。海外华人世界似乎还是以老式的威妥玛拼法为主,不过新移民则大都是使用原来的拼法。

看起来,中文罗马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只有组建一个涵盖大陆、港澳台、新加坡和海外华人世界的统一语言文字委员会,重新进行一次中文罗马化的努力,才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不过,这将涉及到复杂的政治问题,也许只有等到中华统一的那一天?

Wikipedia:译名规范

译名规范指导如何为非汉文词汇确定汉译名,以在中文维基百科条目的标题及正文中使用。非汉文词汇包括以藏文、蒙文、韩文、日文、英文及其它各种非汉语文书写的词汇。通常的翻译手段是意译与音译。

中外文明自古至今处在持续交流之中,以汉字记录并传承的文明才得以有这样规模且不断的增长与扩广。我们今天日常及学术中使用的概念,不乏来自外语文明的词汇,比如古代就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涅盘」,近代则有从日本传入的「细胞」、「遗传」、「结核」、「政治」等词汇以及中国人翻译的「咖啡」、「基因」、「火车」、「汽油」等词汇,现代则有「克隆」、「气旋」、「芯片」等更多词汇。汉译名对于向汉语大众引介外文文化,及将外文文化汲纳入中文文化以便子孙万代利用,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汉语各地使用统一的译名,亦将有助于民众沟通、文化交流,以及中文知识以更具效率的方式增长。中文维基百科作为中文百科全书及中文知识汇整传送的领先者,自身对汉译名就有大量的使用需求,也有必要使用能被广泛接受的中文译名,亦有义务辅助中文社会的汉译事业。译名规则

如果已有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就不新制译名。例如:古代及近现代译成的外国词汇、各地的差异用语……等。需要时,可通过差异用语转换功能,提供读者所在地喜好的译名。

惯例

尊重当事人同意或者习惯使用的中文译名。例如:其它华人社会的人物或地方指定的译名、教宗指定的译名……等。

音译时,遵照本民族的发音,而不是一切都从照英语的发音。

对于违背原本发音或存在其它谬误的译名,如果更好的译名在另一地区或群体中被惯常使用,可以较佳译名定名,其它译名作成复位向。

对于女子名字,尽量体现出女性性别;对于男女通用的名字,可译制两性分别使用的版本;对于家族姓氏,则应尽量使用中性的字汇。

格式

西方姓名的不同部分,在汉译名中使用间隔号「?」(Unicode U+00B7,输入帮助)分开。介词如de、la、von、van等在汉译名中则与其后的正文直接相连。

原文由连字符(hyphen)连接的双名或复姓,在汉译名中使用连接号半字线「-」(Unicode U+002D)连接。日文人名

日文汉字有对应的中文的话应转换为中文汉字,日文特有的汉字照写。如“辻希美”应照写为“辻希美”;“滝沢秀明”应写为“泷泽秀明”。

使用假名的日文人名应找出其对应的汉字。如“浜崎あゆみ”应写为“滨崎步”。

地名

一般没有一个字的译名,可以译成双字或增加通名。

以人名命名的地名按照人名译法翻译。

以两个不同人名命名的地名,人名中间使用连接号半字线「-」(Unicode U+002D)连接。

跨越地区的地名如有不同,应分别译出。

学术名词

汉译名表及新出译名

维基制订各科常用外来词汇的汉译名表,作为参照标准,供维基人在编撰百科时利用。对于新出的外文词汇,且尚无通行译名,当需要使用该词的维基人感到汉译困难时,则可利用这些译名表的讨论页寻求帮助。

中国大陆

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1993),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ISBN 7-5001-0221-6。

中国地名委员会编(1993),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北京)。ISBN 7-100-00798-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查询

台湾

国立编译馆:学术名词查询

新加坡

新加坡华文媒介统一译名委员会:新加坡华文媒介统一译名查询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

命名常规,是关于如何命名一个页面的指导方针。

本页面虽然是方针、是所有维基百科用户应遵从的标准,但毕竟只是整理了过去编者约定俗成的常规,并无绝对。随着维基百科的逐渐发展变化,有些一度有意义的常规可能已经过时,某些特定常规可能明显不再合适。无论如何,当你对条目命名犹豫不决的时候,请参考命名常规所倡议的标准。

总的来说,所有条目命名都应当首先使用大多数中文用户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同时尽量确保其它人可以简单且符合常识地连结到这些条目。

除了要遵守命名约定之外,还应当遵守连结约定。在命名和连结时遵循一致的约定可以将连结引到正确的地方。

一般性的惯例 使用中文

惯例: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译在中文中更加常用,请使用中文来对条目进行命名,并将外文原文附在条目的首行。

参看:Wikipedia:命名常规(中文)

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称

惯例:尽量使用人或物最常见的名称,但是不要和其它的人或物的名称冲突。

必须精准简练

惯例:请不要在一个页面上使用一个繁复或容易混淆的标题,即使那个标题没有其它的含义。

参看:Wikipedia:消除歧义。

使用全称

惯例:请尽量不要使用简称或缩写来命名条目。除非这个名称只有它使用或者这个名称大部分人都知道。尽量避免使用中文或外文缩写,除非该缩写已经被公认为专有名词,例如苏联、IBM等。

缩略词不应带点,如MAME不应写成M.A.M.E。

不要使用条目的名称来表示条目的层次

惯例:比如中国历史既可属于中国,又可属于历史,所以不要使用中国/历史这种方式命名页面(这种方式叫做子页面,以前曾经在条目中采用过,现在已经不在条目中使用了,不过可以在用户和讨论页使用)。括号的使用

消歧义条目名称须使用半角圆括号「(」「)」,而括号前有一个半角空格。如:利物浦(消歧义)或马力(区议员)。

全角括号只用在复位向条目名,条目名称本身有括号时仍使用半角括号。如:电视广播(国际)有限公司是电视广播(国际)有限公司的复位向。

连字号的使用

这部分内容只是一个初稿,大家正在讨论,有人有不同意见,因此暂时不具有指导性。请到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用「—」还是「-」?参加讨论.User:Siriudie推荐使用半角的「-」作为连字号,因为全角「-」输入不方便。

特殊符号

惯例:一些特殊符号不能使用,或者使用后会出现问题。例如你不能使用直管符号(|),和的符号(&),花括号({ }),方括号([ ]),井号(#)作为条目的名称。

使用其它语言时

如果一个事物还没有中文名称,必须使用英文等其它语言时,在创建页面的时候,需要遵守下面的规则。

第二个和以后的字母用小写

惯例:除非是一些专有名词(比如姓名)或者其它总是大写的词,否则第二个字母以后的字母或单词请用小写。解释和细节:见命名常规(大写)和Wikipedia:大写。

使用单数

惯例:除非总是使用复数的名词,否则要用单数。

复位向形容词到名词

惯例:形容词应该复位向到名词。

特殊命名

航行器名称

请使用最常见且不混淆的名称,当可能混淆或者不精确时,可以在名称前加上国籍,最后加入「号」字及航行器名称,例如「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潜水艇」等。

公司行号

惯例:一般情况下条目名称不附加公司的法律状态(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像是微软与沃尔玛。请注意「公司」、「国际」、「集团」、「工业」与任何类似字样都不是法律状态,当商务往来时才需要完整叙述。

但当有消歧义的需要出现,仍可考虑加上「公司」字样以做出区别,例子:大同公司、电视广播有限公司、Key(公司)、Google公司、澳门博彩有限公司。

另参见:Wikipedia:格式手册(商标)。

历史名称及人名

参见:Wikipedia:命名常规(人名)中国君主条目的命名暂定为

开国君主用本名,如刘邦

唐以前的君主:朝代名+谥号,如汉武帝

唐与明之间的君主:朝代名+庙号,如唐太宗

清朝的君主:只用年号+帝,如道光帝

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的君主用本名

年份

使用年份时应当在年份后加上「年」字,避免与其它数字混淆。公元前应该在年份前加「前」字。例如386年和前386年,10月1日和10月10日,而不是简单的「386」,「前386」。

语言,包括程序语言和普通语言

常规:在所有会和其它条目重名的程序语言,都应当在后面加上「语言」,如果语言是独一无二的,就不必加。例如「C语言」、「J语言」,应当在后面加上「语言」,不过「VB script 」和「Java script 」不必使用「语言」。

而普通的语言则直接使用最常见的名称,例如「英语」、「汉语」

地名

请到Wikipedia:命名常规/中文译名具争议条目命名参加讨论。

直接使用原名,当存在命名冲突时在最后注明国家,例如「伦敦(英国)」和「伦敦(加拿大)」等。(请注意在条目名称之后为一个半角空格和一对半角括号。)

外国地名方面,注意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惯例俗成的译名,例如Cambridge, UK译为剑桥,而Cambridge, USA译为坎布里奇。

外国人名

一般使用最常用且不和其它人混淆的中文译名,然后复位向其它译名到该译名。同时请在译名表中列出不同的中文译名。

注意如果要使用名字间隔号,请用「?」(·)而不是「.」(.)「?」(‧)「?」(•)「?」(・),否则可能会有问题。

对于各地对同一外语名称有不同的译法,请参看以下#各地汉语差异部份。

书名号

现在的做法条目名称都是不带书名号,便于内部连结。在条目内部书名号正常使用。

各地汉语差异

这部分内容只是一个初稿,大家正在讨论,有人有不同意见,因此暂时不具有指导性。请到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请讨论解决各地差异的解决办法参加讨论

维基百科是一个国际计划,它的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区汉语使用者由于语言实践的不同,在某些条目的命名上会出现差异。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则是尊重并且包容各地的文化差异。我们确立如下规则:

遵守上面的一般惯例和大家就命名问题达成的其它共识。

包容的规则:凡是因各地文化差异而导致命名有差异的条目,我们要在条目正文里说明各地的命名,然后我们采用复位向的方式把所有的命名方式都包括进来。

时间优先的规则:我们选择条目第一个重要版本采用的命名方式作为条目的主要命名方式,其它命名都复位向到这个主要命名上来。

说明:条目的第一个重要版本是指第一个对条目内容有实际贡献的版本,非常短的「小小作品」不在此列。

中文的音译

官方译名指某个地区的译名(或译名标准),以便为将非(本地区)官方语言的人名、地名翻译成官方语言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就中文而言,一些地区如中国大陆、马来西亚等有专门的官方机构和官方标准,而另一些地区如台湾、香港则主要靠约定俗成。

由于中文的文字是使用汉字而非拼音文字,因此对于使用拼音文字进行拼写的人名、地名来说,需要将有关的拼音文字的发音汉字化,才能变成中文名字(而不是直接采用其拼音文字或拼音文字的改写);例外的是日语、韩语、越南语,其译名一般使用原文的汉字(或改写)。将拼音文字的发音汉字化,一般是采用汉语标准语(普通话/国语),但香港、澳门等地区,则采用粤语广州音。

对于一些特殊领域(如天主教)的名字,有一套特殊的标准。另外,有外国官方机构为方便世界华文传媒采访,亦会为当地官员编写一份官方译名列表。有时国外有华裔血统的名人也有因为传媒误译而发表声明订正,例如柬埔寨首相洪森曾在2003年向传媒发新闻稿指出,他姓名的汉字写法应该是「云升」 *(注释.这种订正在后来被作废:洪森于2004年5月6日又在金边发布公告,要求各机构、各部门今后统一使用「洪森」,而不再使用「云升」。)。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译名准则未确立。同一个地名,往往造出多个中文译名,造成混乱。社会上引起了统一地名翻译的讨论。当时提出的原则有:

依地名原来语言发音翻译。

保留已被广用的旧译名。

地名专名音译,通名意译。

同一音用同一字译。

音译字以国音为标准,不用方音。

用字应该普通。

不同中文地区的译名标准 中国大陆

外国不同语言的拼写与发音的对应规律,一般人不可能全都了解,若不加以规范,则必定出现误译。于是中国大陆组织专家学者,为世界50多种语言制定汉字译音表,每种语言可能出现的音节,都指定音译汉字。译名以音似为主,形似为辅。(例如发音有清音浊化,仍照清音翻译。)人名翻译,有部份音节按男女分用不同汉字。地名通名需要意译,所以编订世界不同语言地名通名的中文名称。

中国大陆对于外国地名,可以参照1998年中国地名委员会编《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并可参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编辑出版的《世界地名录》和知识出版社1988年编辑出版的《世界地名译名手册》。无现成译名可循的地名,根据地名委员会的《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音译。外国民族名可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和商务印书馆的《世界民族译名手册》。外国人名,优先参照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各卷所附的「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其次可参照新华社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针对各个语种的姓名译名手册,如《英语姓名译名手册》、《法语姓名译名手册》、《德语姓名译名手册》、《西班牙语姓名译名手册》、《葡萄牙语姓名译名手册》、《罗马尼亚语姓名译名手册》、《意大利语姓名译名手册》等。以上均未收录的人名,可根据新华社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译音表》中相应语言的译音表音译。

台湾

台湾对于外国的人名及地名基本上以民初学者严复先生的信、达、雅为原则来进行翻译。官方的要求也大凡如此,并尊重民众所思考的出发点,未特意规范或指引翻译者。翻译者一向以约定俗成的译法来从事翻译。

香港

与大多数中文地区不同的是,香港的中文译名一般采用粤语(以广州音为标准)的语音系统来进行译音。

新加坡

新加坡华文媒介统一译名委员会(Translation Standardisation Committee for the Chinese Media, Singapore)负责华文媒介译名的标准化。公众可由联合早报网免费浏览内容。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对于非华族或非华语名词的译名由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负责。

如果词汇还未被理事会翻译,或是存在争议:

先查找马来西亚中文报纸,观察中文报纸的翻译方法。马来西亚最大的中文报纸是星洲日报。

如果同时存在几种翻译,使用任何一个都没问题。直到有官方定论为止。

如果在马来西亚本国尚未出现任何翻译,可以先参考中国大陆方面的翻译方法。

翻译马来语时,请遵照以下原则:

先察看涉及人物懂不懂得中文,如果当事人懂中文,通常当事人有本身的汉语名字或汉语译名名字。应当尊重当事人,使用当事人的自己的译名。

如无资料可查,请遵照马来语的发音原则翻译,而不是遵照马来语的文字翻译。

新华社翻译马来语名词时常常按照文字翻译,这是错误的,因为其翻译出来的汉字与原来的马来语有时会相差很多。新华社翻译马来西亚货币Ringgit为「林吉特」,有人认为这是错误的(有争议,参见注2)。新加坡也称「令吉」,与马来西亚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则是「令吉」以及「林吉特」都有使用。

一些特别准则

对英国的地名、议员官方译名法则

英国早期的华裔移民都是来自香港围村的移民。在战前,香港居民都享有英国的居留权。不少围村居民为改善生计,都移民到英国谋生。为服务这群不太会英语的香港移民,以及为香港当地的传媒服务,英国1966年前存在的殖民地部(Colonial Office)曾经会为全国所有议员和官员编写一份官方译名表,方便殖民地范围内的中文使用者。在中国内地传媒走向世界以前,这份标准就成为当时英国官员的唯一标准译名。[来源请求]而从1972年中英建交开始,中国大陆范围内官方和民间都没有使用过此类译名。由于香港人普遍使用粤语,官方译名也以粤语的广州音作标准,并且会尽可能将译名汉化,使华人听众有亲切感。以下为部份知名人物的香港译名和中国大陆译名的分别:

人物 香港譯名 中國大陸譯名 其他譯名

Mrs.Margaret Thatcher 戴卓爾夫人 撒切爾夫人 柴契爾夫人

John Major 馬卓安 約翰?梅傑

Heathtine 夏舜霆 赫塞爾廷 夏信廷、夏思定、希素庭

Sir David Wilson 衛奕信 魏德巍(當駐華大使時的譯名)

Chris Patten 彭定康 柏藤(委任為港督後停用)

请参看英国政治人物官方译名列表。

随着香港殖民政府的消失,现在已不存在新进的官员和议员的中文译名列表;香港澳门以外的地区,一般都以中国大陆传媒为标准。这在BBC的中文新闻网页内亦可留意到。

另外,英国国内的地名或人名如果和宗教有关的话,要先视乎有关宗教,再决定译名。假如有关名称和圣公会或基督教有关,则采用基督教圣经和合本的译名。例如:圣保罗大教堂。但若有关人物或地方在苏格兰或北爱尔兰信奉天主教的地区,则应采用下一段所列的天主教译名。

葡萄牙地名、议员官方译名法则

葡萄牙的官方译名,主要是方便澳门的传媒报导葡国政府的新闻。葡萄牙本来不多理会当地的中文媒体,过去当地传媒都是自行把官员和议员名字的葡语发音用近似的广东拼写。随着回归临近,有关部门才开始统一译名。

天主教圣人、人物、地名译名法则

原则上,若有关人物或地方在信仰天主教的地区,则应采用天主教圣经译本的译名。所以,故教宗John Paul II的正确译名应该是若望保禄二世,而不是约翰保罗二世;教宗日常露面的教堂,应该是圣伯多禄大教堂而不是圣彼得大教堂。但要注意,若地名是纪念洗者若翰(基督教的施洗约翰)的话,就不要将「若翰」改作「若望」。

由某个地方或机关的官方翻译可以看出一些它的历史。例如,在香港总共有六家中学以 St.Paul 为守护者;但是,两所由香港圣公会开办的中学译成「圣保罗」:

般咸道的圣保罗书院(St.Paul's College)、麦当奴道的圣保罗男女中学(St.Paul's Co-educational College);

三所由圣保禄修院开办、及一所由明爱开办的天主教学校则译成「圣保禄」:

铜锣湾的圣保禄学校(St.Paul's Convent School)、跑马地的圣保禄中学(St.Paul's Secondary School)、蓝田的蓝田圣保禄中学(St.Paul's School(Lam Tin))。

长洲的明爱圣保禄中学(Caritas St.Paul Secondary School)

澳门也有称为圣保罗或圣保禄的学校。

韩国地名、人名译名法则

韩国虽然自1970年代开始已经停止使用汉字,但70年代以前,韩语的汉字使用量极高。所以,绝大多数的地名和人名都有其正确对应的汉字。为尊重当地和有关人士,请尽可能不要自行帮地名和人名作翻译,而务必要使用原来的汉字。假使没有对应汉字的话,韩国官方建议采用拉丁化了的名称。例如:「住在首尔麻浦区的Aeoge驿的学生安Areum」这句句子里面,地方名「Aeoge驿」和人名「安Areum」。

有关韩国各地地名的汉字,可参考有关地区的中文版地图。假若没有中文版地图的话,可参考当地的旧地图。

尊重南韩官方的要求,南韩首都的中文译名现改为「首尔」。韩国官方的意见是,除了讲述过去的历史以外,建议提到该国首都时,汉字不应再用「汉城」二字称之。但目前使用汉语的地区对此意见不一,做法也有很大差别。假设已改成「首尔」,为让人明了易懂,可以再括号注明「汉城」,或注释「大韩民国首都」。

有关韩国政要、议员的名称,可以参考韩国的报社网站。《中央日报》、《朝鲜日报》等大型报社都建有政要及议员的汉字名称对照表,并设有收费的查询服务。不过,如果有新闻发生的日期作参考,我们可以翻查网上过去新闻的PDF版本,来找寻有关人士名称的汉字写法。

有关查询韩国演艺人名字的汉字写法比较困难,除了因为报章通常都不会写出他们名字的汉字写法以外,就连艺人本身也未必记得自己的名字怎样写。这时,就要靠有关艺人的经理人公司,或依赖可以信靠的网站。韩国映画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来源,有时甚至比电影发行商更可靠。例如:韩国人气偶像车太铉(Cha Tae-hyun)和全智贤(Jeon Ji-hyun)就多番向香港传媒投诉自己的名字被错误写为车太贤及全知贤,可见不少艺人其实很看重自己的名字。相反的,韩国报章娱乐版的译名却很多时都是错的,这一点一定要留意。此外,若有关演艺人在1970年代以前已经活跃于影坛的话,参考当年的电影广告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参看:韩国同音姓氏

俄罗斯地名、人名译名法则

基本上可以按中国大陆的人物地名翻译法则的参考书目。但若有关人名、地名并不在有关书目出现而有自行翻译的需要时,应该首先了解俄罗斯语有软音化的特性。所以,Putin不译作「普丁」而应译为「普京」;Rasputin应译作「拉斯普京」而非「拉斯普丁」(在香港有不少历史科老师都有此差错)。

认为错误的一方认为,马来语中Ringgit的t是没有声音的,而g则发声,应当翻译为「令吉」而不是「林吉特」。认为正确的一方则认为,新华社的音译法,原则上并没有错误。

马来西亚的货币单位名称「Ringgit」最后的t并非不发音,而是发成一个只有成阻与持阻阶段,而没有除阻阶段的辅音,这在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的一些语言中很常见,也类似于汉语方言中的入声韵尾。翻译为「林吉特」正是为了不丢掉这个特点。

另外,马来西亚很多马来穆斯林的名字多数来源于阿拉伯语,新华社在翻译这些人名时,通常会与其它伊斯兰文化背景国家的人名翻译取得一致(这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而不是按照马来语的发音。例如“Abdullah”会按照习惯译为「阿卜杜拉」,而不是「阿都拉」;“Najib”会按照阿拉伯语习惯翻译为「纳吉布」而不是「纳吉」;“Ahmed”会翻译为「艾哈迈德」而不是「阿末」。

下载中学生百科英语第三-四篇翻译(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百科英语第三-四篇翻译(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英语演讲稿3分钟带翻译

    篇一:3分钟英语演讲稿带翻译3篇 my chinese dream 我的中国梦 i am very glad to stand here to give thier a short speech.today my topic is that the youth are the fut......

    2018年翻译硕士考研百科基础知识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翻译硕士考研百科基础知识 拉美文学 1、美州大陆上最古老的书——《波波尔•乌》 2、印加文学作品——《奥扬泰》 3、墨西哥女作家克鲁......

    少先队百科[共5篇]

    中国少年先锋队 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

    故事百科(共5篇)

    1有一次,雷锋因腹疼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工,便推起一辆小车帮着运砖。当市二建公司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时,部队领导才知道这件好事。雷锋是孤儿又是单身汉,在工厂有工资,入伍时有200......

    研究生英语应用教程第三单元A篇翻译

    Unit3 China vs America? Learning Strategies in the 21st century 除了金色的头发和白色的皮肤,我15个月大的孩子和他周围中国的儿童在文化上的差异早已凸显。 我的儿子比......

    英语小品翻译(共5篇)

    你好,每个人这里。这是一个故事关于diao-chan。现在我想去介绍都字符为你。第一角色diao-chan,雌英雄在这个玩。这是wang-yun,diao-chan的父亲。我们的可爱士兵。一个粗野男子,d......

    英语4级翻译(共五则)

    87 finding the way to the history museum (找到去历史博物馆的路).88 In order to support my university studies (为了挣钱供我上学),89 we(should) hand in our/the re......

    2012级第三学期翻译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2012级翻译 1. 中国素有“茶的故乡”之称,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制作茶、饮用茶的国家。茶的发现和利用是中国人对人类文化史的一大贡献。几千年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