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旱灾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影响情况简析

时间:2019-05-15 13:4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江县旱灾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影响情况简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江县旱灾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影响情况简析》。

第一篇:合江县旱灾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影响情况简析

合江县旱灾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影响情况简析

今年,我们遭遇几十年不遇的高温、干旱天气,旱灾对我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影响较重。针对市局抽中我县农村住户的7点-二里乡小沙坎 6社和12点-佛荫镇上房村5社,我队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专门人员亲自到二里乡和佛荫镇实地考察旱情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影响。现对了解的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缺水是此次旱灾对农民最大的考验

今年以来,本来雨水较少,再加上这次高温天气连续了接近一个月,许多农户家鱼塘、田、水井的水几乎都干涸了,甚至无法供应自家的生活用水。二里乡小沙坎和佛荫镇上房村缺水情况也较严重,自家打的水井都干了,打不出水来,偶尔有两家的水井能打出水,但是水也不多,勉强能够一天的生活用水,牲畜用水也短缺。

二、干旱对水稻影响稍小

值得欣慰的一点是由于每天的高温,农户的水稻都差不多顺利地收起来了,虽然说跟往年相比有一点减产,但总体来看还比较可观。从两个点的总体来看,今年水稻种植面积92.1亩,产量39424公斤,平均亩产428公斤;去年水稻种植面积87.8亩,产量41995公斤,平均亩产478公斤,亩产相对来说有所减少。

三、红薯几乎绝收,蔬菜无法下种

这次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就是红薯,农户刚栽红苕藤不久,就遭遇了这次连续高温,他们的红苕藤几乎全部晒死,导致今年有可能绝收,他们饲养的生猪、家禽没有青饲料,大受影响。还有就是蔬

菜,之前的丝瓜、南瓜等蔬菜也都晒死了,再加上高温,无法种新的蔬菜,往年的话这会正是农户栽白菜,点萝卜的季节,可现在都无法下种,以前农户现在有吃不完的蔬菜,可现在蔬菜短缺。

合江调查队2011年9月6日

第二篇:2旱灾对山核桃影响的调研

2013年高温干旱灾害对宁国山核桃的影响调查与思考

余益胜吴志辉

(宁国市林业局,安徽宁国,242300)

摘要: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2013年高温干旱对宁国山核桃的影响。此次灾害天气对山核桃影响是多方面的,短期内林木生长势、结实量受到抑制、植被修复进程和土壤质量受影响、有害生物总体加重;以加强天然林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提升土壤质量为重点的生态修复是最为基础性的工作,仍需长期坚持,继续重视林业科技研究、示范与推广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有机山核桃生产基地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山核桃产业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高温干旱;宁国山核桃;分析与思考

2013年7-8月,宁国市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高温干旱,给林业生产,特别是山核桃产业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在对宁国市受灾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旱灾对山核桃造成的影响并客观评估造成的后果,明晰了今后山核桃产业的发展思路,同时对山核桃生态修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对于促进该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1灾害基本情况及影响分析

1.1罕见高温干旱对我市山核桃产业造成重创

2013年9月统计,宁国市山核桃受灾面积33.5万亩,受灾率99.5%,整株枯黄林木近18万株、9000亩左右,新造林平均死亡率超过30%,当年空子率增加15%,我市减产20%。

1.2高温干旱对山核桃林分的影响

1.2.1林木生长势受到抑制。此次高温干旱造成极少数整株林木死亡,枝条枯黄、枯死林木较普遍,2014年春季调查,绝大部分林木均已抽发嫩枝新叶,受旱严重的林分2014年结实良很低。林木恢复时间的长短主要看肥料是否能够科学补充以及立地条件的优劣,一般2-3年不等,而未结果的中幼林的恢复速度相对较快。

1.2.2林下植被修复进程和土壤质量受到影响。林间植被的生长也受到抑制或死亡,林间植被的恢复进程将减缓;近期一项研究表明,高温干旱造成土壤中酶的活性降低,土壤中微生物,尤其是浅土中根系密集分布区的三大类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大大降低,土壤养分转化能力会因此变弱。

1.2.3高温干旱总体有利于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干旱过后,林木和林分的健康水平整体下降,会加重一些有害生物的发生程度。一是弱寄生真菌,如常见的山核桃溃疡病、枝枯

1病,这些病害和寄主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其防治十分困难;二是次生虫害,如咖啡木蠹蛾、天牛类、红蜘蛛等,受干旱影响较小,尤其是咖啡木蠹蛾和红蜘蛛,为害程度会逐年加重;三是其他虫害,特别是桑盾蚧等会加重危害。当然也有一些有害生物因为高温干旱会减轻,如山核桃花蕾蛆,在表土中越夏的卵的大量死亡而使危害程度暂时减轻。

1.3影响原因简析

通过对南极、万家、甲路、胡乐、云梯、霞西等地多点受灾基本情况的初步调查,发现对林木带来影响的各项因子中,影响程度从大到小:高温和干旱>立地条件质量>小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所占比例及质量、树种组成合理)>林间植被情况;立地条件各项因子中,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土层深度(土层浅薄影响大)>土壤种类(沙土影响最大)>坡向(阳坡影响大)>坡位(山脊、上坡影响大,山洼、下坡影响小)。

1.3.1高温干旱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7-8月份部分气候因子见下表)。一般来说,秋旱对于林木的影响大于伏旱,但是7-8月极端高温干旱却另当别论,此时正值果实旺盛生长期的山核桃,对林木正常生长影响很大。不仅会因为造成叶片蒸发量大,引起叶片失水,高温还致使土壤蒸发量增大,直接灼伤叶片和枝条,引起叶片不可逆的萎蔫或整株死亡,同时,土壤温度提高,也使浅土中根系加速死亡。

表1:2013年7-8月宁国市部分气候因子表

2013年7月

7月多年平

2013年8月1-21日

8月多年平69.4 200.5 59.3 170.5 30.1 27.9 30.5 27.1 23 12.6 17 8.1 0 0.1 9 0.1 1.3.2立地质量影响超过小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如南极乡马头岭、胡乐镇龙池村阳日山,虽然同为大面积人工纯林,但属于最适合山核桃生长的区域,土壤质量普遍较高,海拔较高,一般450米以上,所以仍未出现大面积枯黄现象。

1.3.3小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地方受明显影响较小。例如南极乡杨狮村、霞西镇石河村、石柱村1-2队,天然次生林占总面积分别为43.2%、56.7%、39.4%,整株枯黄比例不到5%,整株枯黄林木出现在土层浅薄、沙土、强阳坡等林地,但比例明显低于天然次生林所占比重较小的区域(一般10-15%)。

灾情最为严重的南极乡梅村村五一和高山两个村民组,很多林分也为混交林,天然次生林比例占到35%,但整株枯黄仍达到60%,这是因为这个区域土壤为沙土,保水能力极差,而近50天几乎无降雨,出现枯黄的林分土层均十分浅薄,在一些山洼、阴坡、土层深厚的林地,尽管没有进行人工浇灌,叶片生长仍正常。

1.3.4同等立地条件下、同等周边环境下,林下植被保护好、土壤质量高的林分受灾相对较轻。土层深厚、壤土、石砾含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则土壤截蓄、保水能力强,根系分布深、广,植物耐旱能力增强;林下植被保护较好的林分,一方面截留雨水,滞留、阻延了径流的发生,促进了水分的下渗,同时林下植被对于减少土壤蒸发量、降低土温,从而对于缓解旱情有正面影响。

2山核桃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2.1山核桃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不仅高温干旱,几乎每次自然灾害,都对山核桃产业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12年“海葵”造成大树倒伏1.4万株;09年“莫拉克”造成大树倒伏0.9万株;08年7月份持续阴雨,造成籽粒总体偏小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生态破坏造成山核桃林健康水平下降,抗逆性很弱。自实施山核桃生态修复与重建工程以来,经过4年时间禁用除草剂,大部分林间山核桃植被种类和数量增多,但土壤结构、土壤质量短期内还不可能根本改善,尤其是极少数林间目前即便不施用除草剂,已经很难生长杂草,需要采取人工引种水土保持草种等措施进行干预。

2.2林农经营水平有待提高。近10年,通过政策引导和林业部门的努力,我市山核桃过度经营的势头已经得到有效遏制。单户经营的格局在短期内仍难根本改变,目前从事相关科研和林业科技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很少、相关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示范户数量有限、生物农药和有机肥的普及率不高、紫穗槐等生物措施普及程度还不够、与提高植物抗旱能力相关的土壤保水剂、抗蒸腾剂等新技术还未真正应用到生产中,仍有极少数林农坚持使用除草剂和高毒化学农药。

2.3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保护难度大。天然林林木结构复杂,立体性好,截蓄能力高,对降水的调节作用较好。目前,对于已纳入生态公益林保护范围的一部分天然林,国家森林生态补偿金很低,和发展经济林相比,效益差距显而易见,山核桃栽培区一些重要的天然次生林尚未纳入生态公益林,由于利益驱使,正逐步被蚕食。

3山核桃产业发展总体评价

3.1山核桃是一种耐旱力中等的树种

山核桃耐旱能力超过香榧、油茶等,低于枫香、化香、栎类等阔叶林以及毛竹等竹类。调查中发现,此次高温干旱中,一部分山核桃受灾严重区域是一些极不适宜栽植山核桃的林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次自然选择和淘汰的过程。

3.2山核桃栽培区域整体生态质量较高

我市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86.7万亩,其中有林地278.7万亩,森林覆盖率75.85%,林业生产具有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效益明显的特点,经济林(含竹林)与用材林(含天然林)的比例为2︰3,林种、林种结构较为合理。我市山核桃林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时间的不超过20年,目前只有极少数山核桃种植区域生态出现了不可逆的改变,整体生态破坏程度并不是十分严重,实施生态修复完全可行。特别是近年来割灌机的推广使用以及其他工程技术的实施,使得山核桃林生态质量下行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并逐步恢复和提高。

3.3生态修复工作成效初显。

整个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是应对极端天气变化最根本的方法。生态修复的重点是加强天然林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提升土壤质量,其核心是利用大自然本身的自我修复能力,辅以适当的人工措施,使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向良性化方向发展。2010年宁国市全面实施山核桃生态修复与重建工程以来,设立了8个有机山核桃生产示范基地和110户山核桃科技示范户,出台了国内首个生态修复相关的省级地方标准,先后推广了10项技术措施,重点推广的两项措施是:禁用除草剂和使用割灌机抚育和林间挂设频振杀虫灯。2010年的轻度干旱中已经可以明显看到禁用除草剂山场与使用除草剂山场之间的差异;今年高温干旱的中期以前,两者之间差异也还是比较明显,一些区域由于植被保护较好、林间长期使用果蒲还山的林分,受灾较轻。

4下一步工作建议 4.1进一步完善经济林产业发展思路

适地适树、适度规模、科学管理是发展经济林产业最重要的三点经验。山核桃、竹林仍然是我市经济林主导品种,要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良好的自然条件,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科学、适度规模发展香榧,逐步形成东部竹笋、南部山核桃、中西部香榧的产业格局。按照更严格的适地适树原则,对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进行更严格的保护。

4.2建立相关的配套政策体系

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鼓励特定区域发展树种调整;扶持林下经济;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生态修复工程、科技推广和基础科研等;建立完善、扶持的公益性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农资、技术、市场等各方面;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尤其在重点山核桃产区,根据生态区位重要性设立不同补贴标准;引导支持林农以联户、专业化合作组织、林权入股、林权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尤其要加大对已流转和即将流转的规模化造林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力度。

4.3加大成熟技术和新技术推广力度

加强基础研究,尽快解决突出问题,用科技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今后几年,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以建全和完善有机山核桃生产技术体系为重点,加大科技示范与推广力度。集中财力、每年重点推广1-2项技术措施。加大土壤保水剂、抗蒸腾剂、滴灌设施等与提高抗旱性能有关的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重点推广生物农药、种植绿肥,果蒲还山、有机肥;林下、林缘重点推广种植紫穗槐、百喜草、白三叶等。

第一作者简介: 余益胜,男(汉族),(1968--),安徽宁国人,长期从事林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

联系地址安徽省宁国林业局 *** 联系人 吴志辉wzh0563@163.com

第三篇: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气候谚语

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气候谚语

一)天时谚语

天时,是节气农时的条件,即温度、水分和光照等自然条件。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为保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准确把握农时。我国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时”的影响,因此,掌握节气变化,不违农时地安排农事活动,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条重要的原则。“节气”是固定不变的,而自然条件,却往往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必须根据节气的变化,因地制宜,不违农时的安排生产,使庄稼的生长发育过程,充分适应自然气候条件。大批的农谚都有这种“因地制宜”的思想,如“种田无命,节气抓定”,节气反映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节气抓定”即抓住了生产安排的关键,如“节气抓不定”则会出现“人忙天不忙,早迟一路黄”的现象。在面积广阔的中国领土上,同一节气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有些谚语就明确体现了这种精神,我们以冬小麦的播种季节为例:

华北地区中部的农谚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华北地区南部的农谚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华北北部的农谚是“白露节,快种麦。”

又如芝麻的播种季节:

北方是: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

中部地区是:芒种种芝麻,头顶一棚花;

南部地区是:头伏芝麻二伏瓜,三伏栗子老庄稼(江西);

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彼此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也不一样。还是以小麦的播种为例,华北的农谚就是“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湖北的农谚则是“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川”,高山和平川,即使它们是属于同一地区,播种同种农作物,农时上也要有所差异。由此可见,气候、时令节气、温度等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们的春种秋收、衣食饱暖,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地域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农时,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天时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注意。为此,农民们根据多年来对天时节令的关注,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概括出了无数经典的农业谚语,成为了农民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天气预报”,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便利。

第四篇:论温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论温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是作物生存及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温度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分布界限和产量;另一方面,温度也影响着作物的发育速度,从而影响作物生育期的长短与各发育期的长短与各发育期出现的早晚。此外,温度还影 响着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

一、植物在环境中生长的要求。

(一)三基点温度。

植物的三基点温度

植物生长发育都有三个温度基本点,即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生物学上限温度(最高温度),这三者合称为三基点温度。在最适温度下,植物的生命活动最强,生长发育速度最快;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植物停止发育,但仍能维持生命。如果温度继续升高或降低,就会对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植物温度三基点之外,还可以确定使植物受害或致死的最高与最低温度指标,即最高致死温度和最低致死温度,合成为五基点温度。不同的植物对三基点的温度要求不同,同一植物不同生命阶段的三基点温度也不相同,生长发育的不同生理过程的三基点温度也不相同。

对大多数植物来说,维持生命温度一般在-10~50℃,生长温度在5~40℃,发育温度在10~35℃。

在最适温度下植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生长发育的最低和最高温度下植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仍能维持生命;如果温度继续上升或降低,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达到生命最低或最高温度时,植物开始死亡。在三基点温度之外,还可以确定最高与最低致死温度,统称为5个基本温度指标。

不同作物或同一种作物的不同发育期,三基点温度是不相同的。

三基点温度是最基本的温度指标,用途很广。在确定温度的有效性、作物的种植季节和分布区域,计算作物生产潜力等方面都必须考虑三基点。

(二)受害、致死温度

植物遇低温导致的受害或致死,称为冷害或冻害。在0℃以上的低温危害称冷害或寒害,在0℃以下的危害则为冻害。植物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危害称热害。

二、周期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据研究,植物的生长和产品品质,在有一定昼夜变温的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要好。这种现象称 “温周期变化”。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夜间温度低,作物呼吸消耗少即温度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温度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作物品质的提高。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下,生长的瓜肉和肉质直根类作物,含糖量增加,小麦千粒重及蛋白质含量均提高。

植物的温周期特性和原产地温度日变化有关。气温年较差也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必要的高温对某些喜热的作物是不可缺少的,如某些水稻品种,在湖北长得很好,而在积温相近的但四季如春的云南,因缺少夏季必要的高温而不能成熟。

三、坏境温度的调控

目前,人类还不能根据人类自身的意愿长时期、大范围地改变农业生物的环境温度,但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在局部范围内、短时间地改善环境温度是可行的。

1、通过改变土壤的热特性,调节浅层土壤与近地气层的温度

土壤增湿剂是一种覆盖物,就可以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蒸发耗热,具有保嫡、增温等多种作用,主要用于早村庙苗床。

2、改变土壤表面的辐射状况,调节浅层土壤与近地气层的温度

利用遮阳网、秸秆、无纺布等不透明的覆盖物覆盖土壤,白天可以降低地面温度,夜间可以提高保护范围内地面温度与气温。发生辐射霜冻时进行地面熏烟同样也可以起到提高地面温度的效果。地面的颜色直接影响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3利用保护地设施直接调节地面温度与气温

目前,生产中广泛推广的保护地设施主要有:大型温室、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中小拱棚、地膜覆盖、风障、阳畦等。可以直接提高保护地内的温度、湿度。

4、直接加热法

这是在小范围内可控条件下使用的方法。5利用气候改良法改善大范围内的地面温度与气候 大规模的兴建水利、种植造林等活动可以打范围地优化生态环境,调节地面温度与气温。

四、土壤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土壤温度除直接影响根系生长外,同时对地下的土壤环境有影响。如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土壤的呼吸、根的呼吸、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等,均受到土壤温度高低的制约。树根系在土壤中生长活动,除与土壤水分和通气条件有关外,土壤温度是起主导作用的。

1.、土壤温度影响种子发芽、出苗 不同的作物种子发芽所需的温度不同。

2、土壤温度与根系的生长

土壤温度与作物根系的生长关系密切。根系2~4℃时开始微弱生长,10℃以上根系比较活跃,土壤温度超过30~35℃是根系生长受阻。

3、土壤温度影响植物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低温可以减少根系的吸收性及对多数矿物质营养的吸

收作用。

4、土壤温度影响植物块根,块茎的形成

不仅影响产量,还影响块茎的形状和大小及含糖量的多少等。

5、土壤温度影响昆虫的发生

很多昆虫生命过程的某些阶段是在土壤中度过的因此,土壤温度对昆虫,特别是对地下害虫的发生发展有很大作用。

第五篇: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地流转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可以细分为一下就几方面的影响:

一、对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影响。

1、对农业生产投入的影响又包括对于农地资本投入的影响和对劳动投入的影响。

(1)、对于农业资本投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地流转后所带来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投入。对于农地生产的投入不再局限于农药化肥,转而会增加各种农机产品以及机械化生产设备。随着农地流转的盛行,这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生产。

由于农地流转的规模扩大化,对农地资金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以及部分农民将田地看作自己最后的生活保障,农民对自己的农地承包权更加珍惜。当初邻里、亲友之间通过转包、代耕的形式流转土地,或者农户委托村社代为流转,无偿或只象征性的获取一定收益,现在的农地流转主要以租赁的形式为主,租金以收取现金或者粮食折价为主。总的来说,农地流转将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资,也会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2)、对于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将会随着农地流转的发展而逐渐减少。所以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去向问题,也是我们在之后我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困难。

2、对于产出的影响,在土地流转之后,农地之间的田垄田埂都可转化为耕地。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大粮食的产出。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加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以及资本投入来增大生产的产出。

二、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

之前,农地主要用来生产粮食,农地流转会使土地更加整合在一起,受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影响,这部分流转合并的农地可能会去生产经济价值更高的经济作物,或者用来养殖水产畜牧等。这在一方面可能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可能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威胁。

三、对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

之前主要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农地通过出粗、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土地银行等形式逐渐流转到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甚至一些农产公司的手中。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充分利用规模效应使生产成本降低的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了农业的规模化和企业化经营。实行“反租倒包”后,宜春市出现了一批种粮大户,使传统的“家家农工副、户户小而全”、以自耕自种为主的家庭经营方式,逐步向规模化、企业化经营方式转变。

四、土地流转对于农业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促进和完善。

随着农地流转的普及,必然会使得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与农地流转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这对于我国完善土地

下载合江县旱灾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影响情况简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江县旱灾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影响情况简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代农民流动状况、原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全]

    ——对江西省20个村实证调查的一项综合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江西省20个村个案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描述了近代历史上的农民流动状态及其成因,指出造成农民流动的原因是多方......

    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

    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 ——以山东省莱阳市濯村为例 一.实践背景 西方国家在建立社会农村医疗保险保障制度之初,工业化程度一般都已较高,由于这些国家农民少,所......

    【旱灾对国内粮油生产的影响分析】

    旱灾对国内粮油生产的影响分析2009-02-16【摘 要】自2008年10月份以来,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正在威胁着河南、安徽等我国的粮食主产省份。在国际上,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地区......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一中 段敬文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 影响 对策 未来全球性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将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宿迁市农业局何井瑞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对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

    旱情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调研报告

    旱情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调研报告今年入夏以来雨水普遍不足,尤其是自7月份以来持续高温,降雨低于往年同期降雨量,对双庙镇农业造成了不良影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形式不容乐观,......

    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

    调查报告主题: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调查——以芙蓉村为例摘要:近年来旅游开发在楠溪江两岸盛行,一些古村落陆续进行旅游开发。旅游开发在给农民带来一些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诸......

    暖冬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精选五篇)

    2013年,昌吉市于11月10日入冬,接近常年。入冬以来,我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暖冬天气,且前暖后冷温度变幅大,各地前期降雪量少,积雪偏晚较偏薄。11月份平均气温偏高,12月份平均气温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