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需求

时间:2019-05-15 13:3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适应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需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适应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需求》。

第一篇:适应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需求

适应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需求

各地航危报改革有序推进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1日

中国气象报记者宛霞报道 日前,全国各地气象部门按照中国气象局有关要求,积极有序推进航危报业务改革,成效显著。

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中国气象局联合民航局、工信部以及部队气象单位共同推进航危报业务改革,通过建立新型气象为航空服务业务,取代发报业务,适应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要求。同时,中国气象局要求以各省级气象局为主,与地方各级用户按照工作方案共同推动航危报业务改革工作。

11月4日至5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部分地区)等东北区域各省(区)气象部门,分别与民航、部队用户单位代表研讨了航危报业务改革工作。根据改革方案,各省(区)气象部门将建立实时气象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或完善数字链路专线,确保实时共享气象信息能够顺畅发送至用户单位;调整航空天气报告编发任务,取消危险天气通报编发任务;2015年起取消所有航危报编发任务,以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气象预警服务信息开展航空气象服务。

11月12日,甘肃省气象局与兰州相关用户单位就航危报服务改革事宜进行第二次商谈,就气象部门从2014年1月1日起取消传统的航危报发报业务达成共识,将以自动化气象观测资料和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信息代替航危报。目前,双方技术组已全面启动相应工作,主要包括共享资料传输、气象部门协助用户建设或免费提供资料解析应用系统、气象部门积极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培训、用户单位着手改造内部数据处理中心等。

同日,海南省气象局与用户单位协商,签订了气象实时资料及信息产品传输服务协议,海南省5个航危报站也将从2014年1月1日起停止发报业务,结束海南省气象部门多年人工编发航危报工作任务。

据悉,多年来气象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经费开展航危报编发工作,及时、准确的提供了有关站点的云、能见度、风向和风速等气象观测资料。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步,气象观测和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现行的航危报业务模式和传输手段已不能适应气象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航空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航危报业务改革工作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赖敏)

第二篇:适应医院改革发展需求 创新医院文化建设

适应医院改革发展需求 创新医院文化建设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 创新和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医院和谐发展、推动和谐社会构建,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医院文化的内涵

所谓医院文化, 是指医院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 形成的具有本院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医院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医院的集中体现, 在内部具有共性化, 在外部具有个性化。

一所医院良好的医院文化一经形成, 就会渗透、体现到院容院貌、日常活动以及广大职工工作的各个方面, 给人以理想, 给人以方向, 给人以激励;同时能够给来院就医的患者及其家属鲜明而独具特色的印象。医院文化的重要作用

2.1 医院文化是医院广大职工的精神支柱

医院文化对广大职工思想和行为准则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它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为追求, 以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有利于医院坚持正确的办院宗旨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激发医院每个员工的工作热情, 树立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 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 激励员工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从事本职工作。医院文化高度认同的价值观, 是和谐医院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

2.2 医院文化是医院管理艺术的升华

医院文化对全院每个员工实施无形的软性教育,特别是医院为保障工作正常运行所制定的纪律和规章制度, 客观上对每个员工都有规范作用, 使全体员工的行为都尽可能符合医院的要求, 以实现自我控制、自我规范, 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医院文化的优越性是建立在员工民主管理基础之上的。医院文化建设提供了充分发展人的个性、施展人的才华的舞台, 使医院管理收到理想的效果。

2.3 医院文化是医院改革发展的推动力

在医院不断追求管理变革、改革内部运行机制过程中, 需要一种真正能够改善组织中人际关系的文化概念, 让员工在和谐有序, 运转协调、团结合作和尽责尽心的人际氛围中享受工作的乐趣。医院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新的医院管理理念的结合, 必将加快构建和谐医院的建设步伐, 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4 n% I5 e8 d% v1 v& B

2.4 医院文化是医院品牌和实力的彰显

医院文化是医院向外界展示的物态语言, 是社会各界考察医院品牌的直接途径之一。医院文化建设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特色优势, 铸造医院品牌;有利于扩大医院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基本设施的改造, 医院以其优美的就医环境赢得了病人的认可, 为医院进一步实施高层次、多样化的人性化服务提供了硬件保障, 使病人一进医院就感到环境幽雅, 方便舒适。7 z% SM-X# R创新和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 S" kx8 K1 U)c

3.1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体现在医院的办院宗旨、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经营理念、医德医风、工作作风、文化生活等方面, 是医院共享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文化传统以及各种广泛认同的文化意识。医院应该凝练传统文化, 如院史、院训、院徽等, 并制定文化发展战略, 让每位员工了解医院的宗旨, 长期目标等, 从而更好地为医院服务。要利用培训班、讲座、职工大会、科室会议等形式和医院各种宣传媒体、宣传阵地, 坚持不懈地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提高职业光荣感和医院认同感, 建立起精诚协作、友爱奉献的团队精神, 培育职工的爱院建院热情和主人翁精神;系统地对广大职工进行医德规范、公民道德素质、医政法规、操作规范等的培训考核, 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责任和职

业技能。要把廉政文化纳入医院思想教育计划, 将廉政文化所蕴含的诚信、守法、清廉等内容渗透充实到医院文化中, 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文化氛围, 同时努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努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坚决制止收受红包、回扣、乱收费等违纪现象的发生。同时, 医院还要重视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寓教于乐, 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又在潜移默化中对员工进行精神陶冶。

3.2 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 通过外在载体的折射让人感知到, 这样才能发挥医院文化的实际效益。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必须营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医院的建筑设计、医疗装备、医院设施、内部空间和环境, 都要按照自己医院的文化氛围来设置, 给病人以信任感和美感。要美化医院自然环境, 让人产生清新、自然、幽静、舒畅之感;加强医院人文景观建设, 突出医院个性特色, 给人以整洁大方、肃穆庄严之感。注重环境的生态化与个性化, 崇尚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更要重视医院的医疗硬件建设。因为医疗技术和设备作为医院实力的具体象征,直接影响人们对于医院的选择。:

3.3 加强服务文化建设

医院要从医疗思想、工作作风、服务态度、业务水平等多方面对职工进行医德、医风的教育。从医院、医院员工与病人三者利益统一的关系上, 帮助职工树立起“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把病人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医院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 做到“一切为了病人, 为了病人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病人”, 大力倡导人性化、人文化和个体化服务, 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积极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本着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的目标, 医院应尽最大可能改进病人就医布局与流程, 并将服务延伸到院前的预防、健康指导、健康体检和院后的随访、心理咨询等。制作完善的室内外的科室名称标识牌、导向牌、指示牌, 做到从急诊、门诊到各科室的全方位系统化的整体规划设计, 避免因走错路、走弯路延误时间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医院要在便民服务中实践医德, 做到医院管理围绕病人, 基础设施着眼于病人, 业务建设为了病人, 后勤保障方便病人, 文明服务面向病人, 使病人及家属感受到快捷、方便、亲切、优质、安全、尊贵。

3.4 加强管理文化建设

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医院综合水平。管理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制度是医院的外显文化, 包括医院的管理组织、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流程和其他相关文件等。要健全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 强调制度的落实, 做到有章可循, 违章必纠。要坚持依法治院, 依法执业, 规范行医, 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解决医疗纠纷, 让法律精神融进医院文化的建设中去。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管理文化的重要内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是患者最为关切的敏感问题, 也是医院的生命线。要在医院环境、医疗质量、工作效率、品牌意识、医院形象等方面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作为医院管理者, 一定要以人为本。为职工营造宽松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一是要坚持正面教育, 树正风, 立正气, 营造团结、协作、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 建立和谐的内部环境。二是提高员工的待遇, 工作上多支持, 生活上多关心, 设身处地地为员工着想, 为员工解除后顾之忧, 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5 加强科技文化建设

科技文化是医院发展壮大的动力和源泉, 是医院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医院要重视加强学科建设, 根据市场和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 创出自己的医疗特色, 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靠医疗技术和特色取胜。技术创新关键是人才, 谁拥有人才, 谁就会拥有市场。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能上能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对医院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医疗技术与医学知识需要一个长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要引导医务人员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互相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并在全院形成系统的、长期的学习、培养机制, 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对医院服务的要求。

第三篇:长沙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长沙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推进我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根据《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卫体改发„2014‟12号)和《湖南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湘卫体改发[2014]2号)及《长沙市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长政办发[2014]41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加强以人才队伍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全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法人治理、医保支付、药品采购、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保制度、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城乡一体化,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改善,让群众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2015年,全县所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施,到2020年,力争县域内患者就诊率达到90%左右。

二、改革范围

全县6所公立医院全部实行改革,包括县第一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星沙医院、县精神病医院。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县级公立医院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政府向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承担县域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指导,以及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

2.逐步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人事、资产、财务等方面的责权关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

3.积极探索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药品采购运营管理,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效益。

4.合理配置资源。启动《长沙县“十三五”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统一纳入规划,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县级公立医院使用国产设备和器械。严格控制县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严禁举债建设和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对超规模、超标准和举债建设的,严肃追究负责人的相关责任。

5、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完善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专科的规划,积极推进中医馆、国医堂建设。设立中医药专项资金,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二)深化补偿机制改革

1.破除以药补医,完善补偿机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所有药品(中药饮片暂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80%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弥补,其余部分通过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医院加强核算、节约运行成本内部消化等方式解决。充分发挥医疗保险补偿作用,医保基金通过购买服务对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予以及时补偿,缩小医保基金政策内报销比例与实际报销比例的差距。

2.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综合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支付能力、群众就医负担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调整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医疗服务价格上调总量不超过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收入的80%。合理提高诊疗、手术、护理、床位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同时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的范围。

3.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县人民政府是举办县级公立医院的主体,要在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紧急救治、支边、支农公共服务等政府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的投入倾斜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医院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探索PPP模式,依法适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三)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1.改革药品集中采购办法。县级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全部通过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原则,采取量价挂钩、双信封制、招采合一的省级集中招标采购模式,逐步实现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相衔接。减少和规范流通环节,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切实降低药品价格,有效遏制药品购销领域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县级公立医院要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常用低价非基本药物,不断提高基本药物和常用低价非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推进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县级公立医院和高值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必须通过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开展网上交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采购国产高值医用耗材。

2.保障药品供应。药品配送原则上由中标企业自行委托药品经营企业配送或直接配送,减少流通环节,规范流通秩序。可根据实际探索药品集中配送办法。严格采购付款制度,制订具体付款流程和办法。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时付款的,采购机构要向企业支付违约金。卫生和财政部门负责监督货款支付情况,严厉查处拖延付款行为,并向社会公布。配合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采购供应信息系统,逐步完善低价、短缺药品的供应保障机制。加强药品储存管理,改善药品储存保管条件,防止贮藏不当影响药品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3.建立严格的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加强药品集中采购及配送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不良记录。对采购中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蓄意抬高价格或恶意压低价格,中标后拒不签订合同,供应质量不达标药品,未按合同规定及时配送供货的,一律记录在案并进行处理;对向采购机构、县级公立医院和个人进行贿赂或变相贿赂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惩处。完善诚信管理,以合同的方式约定企业出现违法违规配送药品等情形时将要承担诚信违约责任。

(四)改革医保支付制度

1.深化支付方式改革。人社、卫生、财政等部门负责制订出台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案,要及时出台实施支付方式改革的具体办法。在开展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的同时,加快推进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为主的付费方式改革。加快实现支付方式由后付制向预付制的转变,并逐步覆盖县级公立医院诊疗的所有病种。严格临床路径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科学合理确定付费标准,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之间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医保经办机构要根据协议约定按时足额结算并拨付资金。2.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制约。充分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健全医保对医务人员用药、检查等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加强对基本医保目录外药品使用率、使用量和销售金额居前列药品(高值耗材)、药占比、次均费用、参保人员负担水平、住院率、平均住院日、复诊率、人次人头比、转诊转院率、手术和择期手术率等指标的监控,并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五)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合理核定编制。县编办、人社局要根据省制定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科学合理核定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总量,并进行动态调整。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中,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0%。

2.改革人事制度。充分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优化人员结构,按标准合理配置医师、护士、药师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必要的后勤保障人员。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在单位编制限额及其结构比例内,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实行定编定岗,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结合实际妥善安置未聘人员。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制度,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条件。鼓励探索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水平。

3.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结合医疗行业特点,建立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完善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严禁将医务人员收入与医院的药品、检查、治疗等收入挂钩。允许公立医院医生通过多点执业获取合规报酬。

4.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卫生、财政、人社等部门制定具体绩效考核办法,将医院的公益性质、运行效率、群众满意度等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工资水平等挂钩。建立以社会效益、工作效率为核心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把医务人员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等作为重要指标。

(六)加强医院管理

1.落实院长负责制。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度,强化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建立问责机制。完善院长激励和约束机制,严禁将院长收入与医院的经济收入直接挂钩。加强院长管理能力培训,探索建立院长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2.优化内部运行管理。健全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完善以安全、质量和效率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制度,强化成本控制意识。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对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实施会计监督,加强经济运行分析与监测、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施院务公开,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加强民主决策,推进民主管理。

3.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完善公立医院用药管理、处方审核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鼓励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形式。加强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管理,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加大对异常、高额医疗费用的预警和分析。加强医疗行风建设,促进依法执业、廉洁行医。强化问责制,严肃查处工作严重不负责任或失职渎职行为。

(七)提升服务能力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计划,到2020年新进入县级公立医院的医生必须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研究制定引进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医师和医学类研究生到县级公立医院就业的优惠政策。经批准可在县级公立医院设立专科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并按规定给予合理补助。

2.推进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标准,加快推进县级医药卫生信息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加快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着重规范医院诊疗行为和提高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管理能力。依托县级公立医院,建立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会诊系统,同时与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城市三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网络,开展纵向技术合作,方便群众就医,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强化信息系统运行安全,保护群众隐私。

3.落实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政策。完善社会办医在土地、投融资、财税、价格、产业政策等方面的鼓励政策,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社会资本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范围,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加快落实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医院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同等对待政策。支持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八)加强上下联动

1.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以多种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市医院分工协作机制。县级公立医院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帮扶指导和人员培训,健全向乡镇卫生院轮换派驻骨干医师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可采取推荐优秀管理人才参加乡镇卫生院负责人选聘等形式,提升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公立医院制度,鼓励采取专家团队支援的方式,将业务支援扩展到管理支援,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技术和管理水平,采取政策支持、授予荣誉等措施。鼓励已退休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到县级公立医院服务。2.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制订分级诊疗的标准和办法,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加快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就医制度。充分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差别。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县级公立医院要为基层转诊患者提供便利。完善县外转诊和备案制度,力争2015年底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70%左右的目标。

(九)强化医疗服务监管

1.严格行业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费用控制、财务运行等监管,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做好医疗费用增长情况的监测与控制,加强对高额医疗费用、抗菌药物、贵重药品以及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等的回溯检查力度,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检验等行为。

2.发挥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定期公开财务状况、绩效考核、质量安全、事业单位法人报告等信息。加强医疗行业协会(学会)在县级公立医院自律管理监督中的作用。建立完善医务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和考核档案,记录医务人员各项基本信息、考核结果以及违规情况等。建立社会监督评价体系,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改革完善医疗质量、技术、安全和服务评估认证制度。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地评价医疗质量、服务态度、行风建设等。

3.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强化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强医疗纠纷调处,推进县第三方调解机制建设,推行医疗责任保险,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严厉打击伤害医务人员和“医闹”等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探索建立医疗风险共担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为推进我县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成立长沙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完成后自然撤销,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宣传部、发改局(物价局)、财政局、人社局、监察局、卫生局、审计局、食药监局、编办、商务局、民政局、国土局、地税局、工信局、计生局、教育局、总工会、县金融证券办、法制办、执法办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县卫生局),由分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财政局、发改局、卫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统筹组织、协调推进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二)落实相关责任。发改局(物价局)、财政局、编办、人社局、卫生局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细化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改革的工作合力。

(三)强化督导考核。县深化医改领导小组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问责机制,确保综合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县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跟踪评估,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定期考核,适时通报。考核结果与县级财政补助资金挂钩。

(四)做好宣传培训。认真开展对各相关部门领导干部的政策培训,加强政策解读。深入细致做好医务人员的宣传动员,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其改革主力军作用。大力宣传改革进展成效和典型经验,开展舆情监测,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第四篇:技工教育如何加大调整改革力度,适应市场化、社会化需求

2004全省职业培训论文题号

教研和改参评论文

技工教育如何加大调整改革力度

适应市场化、社会化需求

作者姓名王笑梅 送文单位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市教研室、待业教学指导组织意见

技工教育如何加大调整改革力度

适应市场化、社会化需求

【摘要】技工学校只有加大调整改革力度,主要表现在:①模式上的创新。②目标上的创新。③内容上的创新。④过程上的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市场化、社会化需求。

【关键词】改革、适应、需求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国民素质,而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普通教育可以让国民拥有知识,但是将知识转化为具体技能和生产力却只能靠技工教育。过去,技工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偏重于教与学,而往往忽视了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职业道德、法律意识、转业转岗能力等。但是,随着用工形式越来越市场化,中职教育机构努力实现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化、教学课目全面实用化、教学方法科学规范化、师资力量专业技术化。培养学员一专多能的素质已成为技工学校的普遍做法,以便为学生毕业后实现多渠道就业提供帮助。技校生的就业取向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已不能单纯依赖所学专业来选择相应岗位了。由于大多数公司的平均寿命在10年左右,而人的职业生涯却有30—40年,技工学校提前为学生做好转岗转业的准备很有必要。过去老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现在市场化、社会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调整改革力度。

俗话说得好“变则通,不变则悖”就是这个道理。“改变”意味着只有改才有变化,才有发展,任何事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产和发展,当前的技工教育也是这样。只有加大调整改革力度,才能适应市场化、社会化的需求,也时这原理的具体应用,谁能及时适应社会市场需求,谁就能发展壮大,我们龙矿技校就是很好的例子。

技工学校学生大都是未能及时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掌握一门紧俏的专业“尽快实现就业”,是家长们的首要选择。然而,仅凭初、高中学历已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技工教育的特点既是对学生所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进行筛选整合巩固的过程,也是将其所学知识运用于技术实践的过程,更是对其进行思想品德、社会交流、独立生存和自我发展等能力方面进行塑造的过程,并且使其毕业生能够凭借一技之长敲开就业大门。近年

来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表明,在初高中毕业生、技工毕业生和大专或本科生三类人员中,初高中毕业生和技工毕业生参加应聘者最多,且技工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毕业生受欢迎的原因与技工学校的教育适时调整改革体系和教学特点分不开的。技工教育重点是注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针对社会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多设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注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师资水平,使每一位教育都是既能教理论,又能带实习的双师型。在教学方法上优质实现理论和实习教学一体化。培养目标的职业针对性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是针对岗位、岗位群、职业、职业群的人才需要,人才的培养与人才需要具有良好对接、匹配、链接关系,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是为工作一线服务的人才。培养规格的职业适应性技工教育在设计人才培养规格时,要贯彻以知识学习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提高为目标、全面塑造人才的思想。在坚持技术教育主体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构建。专业设置的产业性,技工教育要根据产业发展和行业背景,按照宽窄并存、因需设置的原则设置和调整专业。设置的专业要对产业的服务、支撑、推进、引导、带有动作。课程体系的整合性,技工教育的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可以有学科型的课程,但更多的是通过整合后形成的课程。其课程主要有六类:学科复合型课程、技术型课程、设计型课程、工艺型课程、综合知识型课程以及素质型课程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技工教育的理论教学要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又不能完全模仿和照搬普通高教把理论教学模式。技工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知识、技术、方法三个方面,无论是哪一个方面内容的教学都要突出其实用性和应用性。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环节,增加并保证实训时数,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技工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所决定的。技工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进行足够的实训,以达到毕业后立刻就能上岗的要求。教师队伍的双师性,技工教育教师除要求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外,更主要的是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要求教师具有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同时具有职业技术师的素质和水平。

根据教学改革由于是在企业和学校两个不同的地点进行的,接受双元制技工教育者,具有“学生”和“徒工”的双重身份,除了接受职业专业知识外,还能受到一般的普通教育,因此,不管他从哪类学校毕业,具有何种水平,每个学生都有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和深造的可能性。这是技工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即一种职业培训不能走进死胡同,而应为职业进修及继续教育提供多种选择。

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接照“必须和够用”室的原则,适时、适当地调整理论教学内容。

(二)在适当调整理论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三)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

创造宽松的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良好抱氛围

(一)要改革以往那种灌输式教育、高强度训练和大剂量课程的教育模式,减轻课程负担,使学生走出“疲于应付”的尴尬境地,以便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审视自我,发展自己的兴趣,形成独立而健寰的人格。

(二)要拓宽学生的学术空间,实行开放式教育,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拓宽创新信息交流的渠道,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开阔视野和思维,在多维的交流中提高水平,在开放的环境发展创造力。

(三)要努力营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要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以反映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鼓励学生提出新思想、新问题、和新方法,积极引导他们去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学术自由的现代教育观念,达到教学相长的和谐境界,从而使学生在活跃的、无拘无束的学术气氛中发挥其创造的潜能。

现代技工教育的改革表现在他的创新①模式上的创新。②目标上的创新。③内容上的创新。④过程上的创新。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高等职业教育,必然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否则就不会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一点已经在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所证明。凭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他们完全有条件举办更多的研究型大学,但他们没有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一大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这些人才只有靠技工教育来培养造就。上海高职学院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中,必然会更加注重特色与质量,为学生与社会提供更加优秀的服务,形成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一切,恰恰是广大学生和社会的期盼。

近几年我们龙矿技校大幅度扩招,就是因为我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一直很抢手,平均就业率超过95%,学生在毕业前就被预定。以前招聘单位常常打出“只限大专以上学历”或“只限本科以上学历”的招聘启事,如今多为“技校毕业生优先”等条件。由此说明,技工学校大有潜力可挖,只要及时转变办学理念,积极适应市场需要,技工教育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前景是美好的。

第五篇:适应时代需求 提高业务素质

适应时代需求提高业务素质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各行各业人员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税收知识的丰富与完善,纳税企业经营方式的多元化等诸多因素给税收人员带来新的压力与挑战。本文通过探讨提高业务素质的必然性和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在新时代,提高税收人员业务素质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税收;业务素质;执法;监督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处于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当前,现代化管理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经营方式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对税收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地税干部队伍既是构建和谐地税的基本任务,也是促进税收事业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更是完成税收任务的基本保证。只有不断提高地税干部的业务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提高业务素质,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时代进步的需要

社会和时代的进步,要求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素质。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的突飞猛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十七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方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又

1好又快地发展。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如何顺应潮流提高素质,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点。倘若解决不好,将会影响到地税工作的发展。解决好了,则可以把压力化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

(二)机构深入改革的需要

政府改革的深入,明确提出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地税系统作为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在做相应地调整,“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服务水平” 是新时期税务机关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重要内容。

(三)地税工作发展的需要

地税工作的发展,要求地税工作人员尽快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突出以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健全服务机制,增强服务技能,加大对纳税服务工作的投入力度。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地税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能力和素质还存在不足,需要尽快适应转变要求,奋发图强,迎头赶上。

二、当前税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意识不强

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勤于政务、忠于职守、一心为民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职责。是税务人员与国家、政府和纳税人关系的本质体现,也是对税务人员的道德要求。当前,在税务干部中有些人责任意识弱化,主观上虽然愿意在税务机关工作,实际上并未把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消极怠工,只求索取,不讲奉献;缺乏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思想上消极被动,遇事推诿,敷衍塞责。

(二)业务水平不高

社会发展对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懂税收、会计、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但是当前,既精通税法、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又通晓财务会计的税收工作人员不多,熟悉企业生产流程的就更是屈指可数了。一些税收人员虽然学历比较高,但实际工作能力却与学历不符,存在学历与能力不同步的问题。同时,肯于、善于钻研业务的人不多。

(三)依法治税不严

税务部门作为代表国家的一个重要执法部门,秉公执法是税务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税务机关及公职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依法执政,公正廉洁,自觉接受监督。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观上讲,我们部分税收干部依法执政意识淡薄,受人情关系的影响,在操作上存在随意性。客观上讲,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影响着执法公正性。地税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地方政府给予经费补充,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如遇到政府的地方保护措施,涉及到地方政府利益时,难免会影响到税收执法的正确性。

(四)文明执法不强

文明执法要求:纳税人利益、公共利益、国家利益至上,对国家和纳税人负责,为纳税人办实事、求实效。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部分税收干部在思想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服务观念淡薄,服务质量不高,更有税收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刁难纳税人,存在“冷、硬、顶”、“生、卡、拖”等现象;有的在执法过程中,对纳税人区别对待,因人而异,不能站在公正角度依法办事。

三、多种途径、切实提高税务人员业务素质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强化税务人员的思想素质 在我局“四真”、“三正”文化的渲染下,充分利用局内自创刊物、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多层次,多角度、系统地对税务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使税收职业道德的实质、精神、要求,在最大程度上影响税

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建立一支品德高尚、作风过硬的税收执法队伍。在进行税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宣传教育内容的政治性不能淡化,要与时俱进。二是宣传教育内容必须全面,同时兼顾依法执政、廉洁奉公等多个方面。三是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提高法律意识和思想防范意识。

(二)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税务人员服务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税收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如新《个人所得税发》的修改等,同时征管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面对这样的现状,税务干部除了参加各种培训,还要注重自学,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及时掌握新的政策、要求,同时提升计算机应用水平,应用效率更高的网上办税手段更便捷的为纳税人服务。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需求。

(三)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提高税务人员业务素质 良好的业务素质除了环境的带动,自身的学习外,还需要一整套完善、规范的制度来约束,真正将税务人员的各方

面素质融入到执法、管理与服务的工作之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与完善人事制度。在招录税务机关人员时,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外,更应注重其内在的思想道德。选拔诚实守信、勤奋自律、正直不阿的人到税务机关工作,是依法办税、公正执法的前提和保障。

2.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税务人员的言谈举止。强化政策导向,严肃法纪,严格将干部的业务素质与奖罚、培训、聘任、晋升等挂钩,加强对工作纪律不强、违法违规干部的惩戒力度。

3.加强社会监督机制。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应建立相应反馈机制。如在办税服务厅设立举报箱,安置服务评价器,定期做问卷调查等,使税务人员业务素质考核监督规范化、经常化。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考核监督机制。

下载适应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需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适应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需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洋气象需求及加强科研业务相结合调研思考[5篇模版]

    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省气象科研所在科研工作与业务相结合过程中面临的若干问题,更好地为“打造**特色海洋气象服务品牌”提供科技支撑,**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就我省海洋......

    气象业务酸雨观测竞赛题

    酸雨观测题 一、单选题 1、酸雨是指pH值小于(D)的大气降水。(*1) A、14.0 B、8.2 C、7.0 D、5.60 2、复合电极在第一次使用前,应在纯水(或3M氯化钾溶液)中浸泡( A )小时以上,进行活......

    山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

    山西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 (送审稿)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

    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改革业务功能需求20130703

    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改革业务功能需求 (2013年7月讨论稿) 一、系统升级的思路和目标 (一)系统升级的思路 1、按照《财政应用支撑平台》制定的数据标准、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统一基......

    乡镇卫生院如何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综合改革-政协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应尽快适应综合改革要求市政协医卫组如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适应 综合改革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综合改革

    综合改革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新时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

    为进一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需求

    为进一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需求,强化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战斗力,我校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特制定对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如下: 一、以......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如何适应农村实际需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农村实际 前山小学 小凡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有其独特性,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的,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