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托资源、振兴产业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13:5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依托资源、振兴产业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依托资源、振兴产业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依托资源、振兴产业的调研报告

东方红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3.4亿元,其中设备投资1.64亿元,建设一条年产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余热发电系统、配套建设自备矿山开采工程。

项目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新型干法工艺技术,实行计算机网络集散控制,装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环保投入达总投资的26%左右,能源消耗指标最先进,粉尘排放量控制在30毫克/立方米以内的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建设不破坏原有水系和植被,按照花园式工厂布置,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2154万元,税收1605万元。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和谐发展。

一、政策优势明显

水泥行业为高污染行业,近年来,国家为治理水泥行业的小、散、乱及污染严重的问题,采取了严格的行业准入政策。四川省相应采取了淘汰落后产能,以大换小,产能等量置换的行业政策,基本不新批、新增水泥产能。坚决杜绝重复建设及严格的行业准入政策,为资中县东方红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日产2500吨水泥项目竣工投产后的正常生产经营奠定了政策基础。

四川省资中县东方红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为了执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的战略方针和提高旋窑水泥比重的产业政策,实现水泥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决定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资源,在位于距资中县约13km处的兴隆街镇三皇庙村11社,紧邻东方红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老厂区建设一条2500t/d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同时,为了充分利用2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废气余热,还建设一座额定功率为4.5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这项目得到了资中县委政府、内江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将项目列为市重点项目,推荐为四川省重点项目,将项目的建设写入了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

二、市场优势突出

(一)内江水泥行业现状与趋势

现状:水泥的供求基本平衡。从市场需求与设计产能看:截止2011年,内江市全部水泥企业总设计生产能力1154万吨,其中旋窑生产能力760万吨,立窑生产能力394万吨,水泥的供求基本平衡。从市场价格与库存情况看:价格走势平稳,水泥企业基本没有库存。目前,资中几家水泥公司所有水泥现款现货,无滞销,无欠款。

趋势:将出现供小于求的现状。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供给不足。到2012年,内江地区将要淘汰的立窑设计产能达394万吨/年,而实际产能在600万吨以上。四川省要淘汰的落后产能为4500万吨/年。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需求增加。gdp的增长与水泥需求具有正相关性。如XX年,四川省1万元投资需要消费水泥1.2吨。十二五期间,我们周边的几个地方的gdp仍将是两位数的增长,其增长仍将是靠投资拉动。内江、资中等加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投资,尤以是城乡住房建设、道路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的大量动工,带来巨大的水泥需求。

(二)优质水泥供小于求

从川南地区水泥供给的现状来看,一是优质水泥产量低。大型水泥厂和新型干法生产线生产的水泥不能满足本地区对优质水泥的需求量。二是销售价格上优质水泥、品牌水泥价格每吨要高出几十元。三是东方红公司生产的干法水泥质量很好,只是生产时间短,还没有形成品牌优势。

第二篇:依托九路寨资源,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推进歇马全面发展

歇马镇地处保康南部,驻足沮水河畔,背依荆山腹地,地处湖北省“一江两山”中心位置,在歇马镇境内有闻名遐迩的九路寨大峡谷风景区。以创建全省“旅游龙头镇”为目标的歇马镇,如何利用自身特有的、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因对机遇和挑战,围绕“四个襄阳”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龙头镇”的发展目标,面临的任务更艰巨艰、面对的竞争更激烈。将来歇马的发展,要通过大力创建“九路寨”的旅游品牌,通过品牌效应的带动,促进歇马镇集镇规划、特色产业、人居环境、文化内涵的全面发展。

随着“九路寨”核心景点的逐步开发,以“九路寨大峡谷”为核心的旅游开发可以进一步带动全镇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歇马的全面发展,仅有旅游业一项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十二五”发展期间,作为歇马镇来说,我们应当确定以旅游产业的发展繁荣,带动全镇整体发展的基本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旅游业放在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争创“全省旅游龙头镇”的发展目标,高点定位,全面发展,以九路寨生态旅游业为主体,新兴工业、现代农业、文化内涵、财经商贸为支点,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着力打造“都市襄阳‘后花园’的亮点、文化襄阳笔墨浓重的华章、绿色襄阳可持续发展的样板、产业襄阳提档升级的基地”,把歇马建设成为全市独具魅力、全省独具影响力、全国独具品味的旅游名镇。

一、打响“九路寨”大峡谷的旅游龙头品牌,用高品位的美景和独特的荆楚人文来吸引四方游客,着力搭建襄阳都市“后花园”。

充分发挥歇马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精品旅游线路。针对“九路寨”品牌,要首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九路寨景区内地形地貌奇特,河、谷、石、林、瀑、洞兼而有之,兼具九寨沟水的灵动与张家界山的雄奇,其景色足可与张家界、九寨沟媲美,是一块极具魅力和品位的旅游宝地。迄今为止在景区内共发现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景点达100多处,在这些可以列举的景点中,可以吸引游客的亮点就是“九路寨”的原生态环境,这是我们在全省旅游大环境下的主力牌。

九路寨大峡谷景区以索道运营为主导,集自驾探险游、农家田园游、红色文化游为一体,突出“九路寨峡谷”的原生态旅游品牌,倡导绿色、健康、快乐、和谐的现代旅游理念。在旅游景点与游客的互动中,展现独具歇马地方浓郁风俗的特色。围绕九路寨的历史文化和本土风情开展旅游项目,从多方面展示九路寨的山水、人文之美,让游客得以亲身体验忘情山水的美好与惬意。

除了要依靠旅游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在九路寨核心景区内进行开发外,对周边具有开发价值的景点同样可以进行开发利用。永兴洞、望佛山、千家坪万亩云锦牡丹,等等这一系列景点都处在九路寨核心景区周边,通过对这些景点的开发利用,可以打造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环“九路寨”大旅游区,带动更多的村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来。

二、用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吸引游客的亮点,打造“三大品牌”,实现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着力建设独具荆楚特色的“文化名镇”。

歇马的历史源远流长,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在歇马均可找到遗留下来的印记,许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曾经在歇马生活、战斗过。这些宝贵的遗产都应当成为歇马文化旅游建设中的重要资源和发展起点。打造三大品牌,也就是全力打造以三国文化为中心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以荆山楚源地文化为支撑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以红色革命遗址为中心的红色革命旅游品牌,积极融入全省荆楚文化旅游板块,使之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文化考察、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和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典型示范区。

着力打造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关注度和美誉度的文化名镇。积极并科学的开发保护歇马的历史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变成旅游竞争优势、产业发展优势,扩大歇马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以文化软实力提升集镇核心竞争力。建设兼备历史文化魅力和现代文明气息的“文化名镇”和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

依托九路寨生态旅游圈的发展,着力推进五项重点工程。一是“九路寨生态文化旅游核心区”建设工程。在九路

寨景区发展的基础上,开发以九路寨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建设。二是加大对集镇老街区的保护开发保护。衙门街是独具歇马特色的重要文化资源,要在加大保护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开发。对歇马集镇内的历代会馆、寺庙等历史古迹,整体保护、修复和高品质开发。三是结合历史遗迹,培育和挖掘文化品牌。推进以楚文化为核心的“楚城”建设工程,结合三国关于的历史典故,举办高水平的文化旅游节会,进一步推广“九路寨”生态和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品牌,进一步扩大歇马旅游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四是以弘扬革命主义和爱国主义为基调,开发出精品红色旅游品牌。围绕贺龙、吴德峰、黄绍谷等革命历史人物在歇马战斗、生活的历史,深入发掘红色旅游中的鲜活的历史人物故事,以小见大,以人说史。

三、围绕九路寨旅游,开发出独具特色和品位的旅游产品,延长升级旅游产业链,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歇马现代产业体系的健全与完善,着力建成具有歇马地域经济特色的“产业大镇”。

树立工业兴镇的理念,强化新兴工业的主导地位,突出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展示现代农业的优势和实力,高起点运作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构建以九路寨景区旅游产业为先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有比较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建设保康鄂西特色农业基地、湖北旅游名镇、华中绿色生态食品集散基地。

着力推进四项重点工程。一是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九路寨生态绿色品牌的带动作用,高起点规划和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区,在歇马区域内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的“三集”格局。围绕林特产品为中心,整合资源,形成拳头产品来推向市场。现代农业依靠工业化的理念来发展,依靠市场化的机制来运作,以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为抓手,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一条龙,统一品牌和质量,打造具有歇马特色的有机茶、薄壳核桃、食用菌等等一批绿色无公害特色品牌。二是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工程。顺应全国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立足歇马已有的旅游资源,围绕旅游景点,设计出更好更新颖的旅游工艺品来充实市场,刺激游客的购买欲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现

代物流、金融证券、设计咨询、人才培训等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四是旅游人才培训工程。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歇马镇境内培育一批旅游综合型人才,提高旅游行业人才质量,适应歇马旅游业远期发展规划。

四、围绕景区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逐步发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建设“都市化集镇”,全力打造成为鄂西北区域性中心集镇。

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歇马要站在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高度,在未来发展的格局中,定位歇马集镇的城市功能。对内实行规划共绘,交通共建,市场共拓,产业共兴,品牌共树,生态共保,服务共享,构筑中心集镇、新型社区和农村“三位一体”的都市城镇体系;对外,与周边区域联合互动,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的小城镇群,全面提升城市歇马集镇吸纳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保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工业、商务、物流、金融、信息、科教、文化、医疗和公共卫生等区域性中心,逐步把歇马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力、带动力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用先进的理念并在较高层次上对集镇空间布局进行规划调整,构建大城镇体系。大力拓展集镇发展空间,着力推进七项重点工程。一是集镇空间规划工程。着眼未来歇马“镇级市”建设的趋势,歇马集镇要按照高标准规模进行规划控制。在“十二五”规划起步之年,按照5年内建设集镇基础设施覆盖全镇区域,中心集镇未来承载2-5万人口的阶段性目标。以环形交通为基础,构成镇域综合交通骨架体系,形成以歇马为中心,欧店、百峰为支点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空间布局结构。高起点规划建设白竹小区、欧店社区和百峰社区。二是开展镇域功能分区工程。歇马集镇中心重点发展以商务和高端商业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形态,建设一批集镇高水平服务平台,成为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建成区域性现代物流、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成为全镇经济跨越发展的龙头和引擎;百峰则重点发展以文化生态旅游业为形态的现代服务业,力争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产业聚集地和旅游目的地;欧店重点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城镇、新农村的靓丽样板。三是集镇基础设施覆盖工程。以多环线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为重点,重点

形成以环歇马、百峰、欧店省道为骨架,49个村支线公路连接的大循环交通网络,通过便利的交通,着力构建空间结构科学、规模结构有序、功能结构合理、网络结构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升级改造水利、电力设施,适应全镇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四是建设展示歇马形象和品质的标志性工程。推进沮河沿岸各村农家田园风光带建设;建设标志性建筑工程,集镇中心建设群众休闲广场、“关公”形象雕塑等富有歇马文化内涵、符合歇马发展气魄的城镇景观。五是改善群众亲身能够感受到的民生工程。深入实施集镇老街改造、新农村建设、农家田园景观建设,拆围透绿,美化庭院,建设沮河沿岸商业步行街,实施危房改建工程,建设主题社区和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提升集镇和各村、社区的人居环境和居住品质。六是以“都市”化理念推进城镇体系构建工程。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把欧店、百峰建成歇马主集镇的两个副中心,加快推进周边庙坪、河东、三坪等村与集镇一体化发展,形成镇、社区、村三级结合紧密,功能完备的全方位“都市化”城镇体系。

做为歇马镇政府,要依托武汉三特公司建设旅游龙头企业,推广以“九路寨”为旅游核心的旅游支柱产业,更要在发展软硬环境上着力,结合歇马镇的实际情况,作为镇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系列保障措施,为创建“旅游龙头镇”,实现旅游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策引导和保障措施。

一、扶持政策

(一)加大政府政策性资金的投入。镇政府要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本级财政要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多渠道、多领域的资金投向旅游业,依托旅游产业带动全镇招商引资热潮。

(二)加大资源保护优化土地山林资源配置。认真做好旅游规划与旅游景点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将旅游项目建设占地纳入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对以有偿方式取得旅游景区土地使用权,并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或旅游资源开发的土地,使用出让期限给予最大优惠,期满可申请续期。

(三)落实税费价格优惠政策。投资经营旅游的企业,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旅游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用水、用电同价。旅游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财政补贴。

二、保障措施

(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化领导环境,全镇统一思想、统一领导,各相关部门和村委会加强协作,不断强化旅游发展的合力。优化商务发展环境,鼓励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在歇马投资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建立和完善激励、引导机制,为旅游产业经营单位和基层企业办实事。优化政务环境,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优化监管环境,建立相关部门与旅游部门联动执法检查机制,减少对旅游企业的干扰,减轻旅游企业负担。优化舆论环境,扩大旅游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旅游发展体制和机制。建立大旅游发展机制,整合全镇各地区、各门类的旅游资源,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完善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依法推进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让旅游企业在政府引导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三)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大力推进依法治“旅”,贯彻国家有关旅游法律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重点地区的旅游管理机构和饭店、旅行社、景区的质监、安监机构,健全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网络。抓紧制定并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重点保障餐饮、住宿、公共卫生间的卫生质量,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四)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推进旅游业发展贡献突出、成绩显著的地方、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积极探索旅游发展目标任务考评机制,把旅游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全镇综合目标考核评价体系之中,推动镇域旅游经济发展。

第三篇:乡村振兴战略 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统一要求,市疾控中心与华融湘江银行邵阳分行联合组队到邵阳县下花桥镇正兴村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工作队3人于5月7日正式入驻正兴村。进村后,我们立即认真对村民村情概况、组织建设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社会事业情况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其间,通过与村“两委”班子座谈、实地走访察看、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等形式,基本掌握了正兴村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正兴村现状

(一)村情概况

正兴村位于邵阳县下花桥镇东部,东临和平村,南界五峰铺镇双和村,西接大观村,北连又新村,距镇政府4公里、县城34公里,是一般贫困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是典型丘陵山地,平均海拔350米,全村行政区域面积为3000亩,即大约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52亩(水田1152亩,土地500亩),山林面积1000亩,山塘面积186亩,房屋建筑面积20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大约3余万元。全村共11个村民小组,530户,2052人;党员47人,预备党员2人;村支两委干部6人,6名同志都很年轻,6人中年级最大的是1976年出生,最小的1996年出生,平均年龄只有36岁多一点,村支部书记郭芳其同志年龄也只有30岁。主要姓氏有黎、蒋、郭、昌、金、赵等姓,全部是汉族,没有少数民族。全村总人口530户,2052人,常年居住在村里的共计180户,600余人,在外地居住生活打工1400余人。全村面积不大,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发展薄弱,公共服务设明显改观,村民生活水平通过精准扶贫已有较大改善,村民住房主要是砖混结构和土砖房。山林主要种植油茶,村民和村集体共计已经种植1000余亩;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土壤主要种植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田土通过整顿基本消除荒芜现象。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263人,异地搬迁扶贫18户,其中村内集中安置13户,镇集中安置4户,县城安置1户。五保户14人,享受低保31户45人,其中低保兜底4户8人。2020年底整村脱贫摘帽。

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完成率达百分之百,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0500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善了村主干道及部分通组道路的硬化公路,出行比较方便。很多老百姓家门口打了压把井,村内修建了一座自来水厂,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问题,饮用自来水到组到户,但自来水水质感官性状较差,特别是洪水季节不适合饮用,枯水季节没有水饮用,村民有意见,水费收缴困难。居民用电全部是高压照明用电,电力设施做了更新。通讯网络基本建成,但有时信号不强或不稳定;宽带网络已经建设完工,全村人民都可以连接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

村落宜居。村交通便利,村民出行购物方便,村内设卫生室1个,方便群众就医,基本满足群众医疗需求,距学校、幼儿园2公里,村民孩子上学方便快捷。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为解决环境脏、乱、差改善村居环境和生活环境,按照建设宜居农村要求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社会和谐的标准,通村路、通组路硬化路面平整与外界交通通畅,出行方便,道路两边进行植树绿化,村道卫生状况良好,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乡风文明。村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传播文明新风尚,强化宣传,让文明之风在农村广泛传播,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涌现“文明家庭”“和谐农家”户数増加,让文明之花在农村盛开,大部分组邻里之间相处融洽。

村级治理有序。村支两委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各项工作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通过召开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落实各项工作的实施。制定了村规民约制度,选出保洁员4名,建立清洁队为宜居乡村建设夯实基础。为打造宜居村寨,全村重点落实“"绿化”、“净化”、“道路硬化”等工作,同时我村积极推进“改厕”工作,现已改造完成200多户,在推动宜居乡村过程中实施网络化管理机制,网络员积极开展宜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生态理念。村内无“村霸”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发生率低。

(二)经济发展情况

村集体经济种植200余油茶,油茶要到明年才能出产,还成立了盛民种养合作社和村办榨油坊、木炭生产加工厂已对外承包每年大约有2万多元租金,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约3万余元,今明两年计划再种植200亩。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种养殖收入和劳动力外出务工,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收入主要是外出务工以及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2020年达到10500元。全村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村内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措施到位,落实各项帮扶政策。本村的产业结构,是以种植业为主,占总数大部分的土地,土质较好,适合种植水稻、玉米、花生、红薯、萝卜等农作物。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村民经济意识的提高,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单纯的粮食作物种植,转变为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同时种植,且经济作物占到一定比重。主要的种植经济作物有油茶、水稻、玉米、花生、油菜、红薯、萝卜等作物。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养殖业也成为种植业之后的又一个主导产业,养鱼、养猪、养鸡、养鸭、养牛散养业得到较好发展,成为农户经济收入的另一个来源。

(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首先表现在人民生活的提高,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投资信心增加,部分农户水田对外进行承包。水稻产量年年增长,水稻从87年的每亩25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750-900公斤,人均收入也由87年的600元,增加到现在的10500元。全村90%的户有手机,电视拥有率达100%。村庄建设有了巨大的变化,村民多数房屋宽敞整齐,但也有部分村民居住在几十年前修建的土砖房里,存在安全隐患。村主干道和通组路已经硬化,一改过去的脏乱差、出行难的问题,总的来讲,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正兴村发展的优势

(一)民情优势

一是正兴村民风淳朴,绝大多数村民民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较好,政治意识较浓。二是群众求富心切,大部分人各自都在积极寻找致富门路,因而易于引导。三是经过近几年县扶贫工作队帮扶,群众的生产、生活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已从单纯种田的束缚中走了出来,解放了生产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创新意识明显提高,乡村振兴前提条件基本具备。

(二)区位优势

正兴村位于邵阳县下花桥镇东部,东临和平村,南界五峰铺镇双和村,西接大观村,北连又新村,距镇政府4公里、县城34公里。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是典型丘陵山地,地势较平坦,山清水秀,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良好的种植、养殖生产条件和基础。

(三)人才优势

正兴村人杰地灵,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高材生和许多政府官员干部,乡贤们都非常关注、关心家乡的乡村振兴建设。他们为正兴村的振兴提供了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

三、正兴村发展的劣势

近几年,在上级部门的帮扶下,正兴村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农田设施得到改善,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及社会事业有了一些改变,群众收入也得到一定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制约着正兴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基础还很薄弱。正兴村属丘陵地区,地势海拔较低,客观上对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困难;村内没有主导经济产业和支柱产业,油茶种植虽然初具规模,但经济效益还不明显。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弱;劳务经济没有特色,劳动力主要是在外面从事苦劳力,致富项目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民增收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实体没有做大做强,主要依赖政府过日子,不但拿不出资金引领经济发展、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有时连正常工作运转也有很大的困难,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等受到资金制约。

2、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具体有:农田排灌设施老化,羊角组至虎形组1公里水渠合家组内有800米的水渠急需修建;道路交通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矮山组机耕道2公里没有硬化,全村还有2.5公里的通组路、断头路需要硬化,需要资金;社会事业进步缓慢,文化生活单调,农民文化、教育、卫生还需投入大量资金;脏乱差现象时常出现,垃圾分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居民生活环境需持续改善。

3、有用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人力资源水平较为落后,在家劳动力年龄普遍较大,没有经过相应技能培训,层次低,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有农业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经营知识的人才非常少。即便是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也基本上是离开家乡,外出闯荡,很难留在本地就近创业,产业发展没有真正的带头人。

4、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党员平均年龄偏大达59.5岁,文化程度低。多数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多数党员带领其他村民发家致富的能力不强;二是没有充分发挥村民小组长的工作积极性,许多工作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三是村干部待遇太低,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工作上有畏难情绪,遇事不够积极主动,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难以起好带头作用。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建议

正兴村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构建富裕和谐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为手段,全力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一)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针对目前村党组织现状,精心设计一套党建工作制度,规范党员会议内容,召开支部委员会议,组织党员上党课。加强完善村级各项制度力度,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好村民代表,健全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程序。针对党员思想存在的问题,加强组织学习,并进行认真整改。同时,加强村民自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认真落实村规民约,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良好。真正使我村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

(二)加快产业发展。

1、针对集体经济收入低的问题,搞好村属油茶基地的管理,确保村集体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搞好榨油加工房和木炭加工房的承包及后续管理,确保承包款及时到位。同时,可采取“近”和“远”的两项措施。所谓“近”,就是一方面帮助村进一步挖潜现有资源进行增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优势,争取后盾单位、相关部门和企业等社会各界加大对村的帮扶力度。所谓“远”,就是与村里共同谋划好未来发展规划,使村庄发展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具体说就是充分发挥村庄自然地理优势,依托环境好、资源好等优势做好种植养殖业这两篇大文章,为村庄发展奠定基础、蓄足后劲。

2、针对农民增收和生活问题,一是引导帮助村民继续发展附加值较高的油茶、水稻、油菜、花生、玉米、养鱼种养殖业;二是积极联系推荐村民到效益较好企业务工;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更多人员成为技术型人才;四是建立防贫返贫监测机制,力所能及帮助困难家庭。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差的问题,发挥最大能力争取各级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解决村庄实际问题。能够立项的要尽快立项,大力争取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完善自来水工程配套实施建设,保证村民用上安全清洁的自来水。

(四)着力改善民生。

积极推进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下乡。充分挖掘村传统特色文化、体育项目,组织群众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五)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1、加强环境保护

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监督和管理,制定保障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积极推进农饮工程及引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确保村民引用水安全、清洁、卫生。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保洁制度。

2、努力实现乡风文明

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以“文明户”评比、文明创建等为载体,大力弘扬“三苦精神”;深入推进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项;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和建立农民书屋,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农村赌博、迷信活动明显减少,农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强农村民主与法治

开展多种形式培养村干部,努力提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一事一议”制度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规办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保障措施

乡村振兴建设覆盖区域广,是一项投入大、期限长的系统工程。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金融支持、依靠群众的共建原则。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抓好我村振兴重点建设工作,健全机制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高效务实的队伍,科学推进各项工作。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规划是乡村振兴建设的龙头,必须结合我村实际,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理念融入到规划中,以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坚持“小尺度、融自然承乡愁”的原则,求精,不贪大,求好,不图快,把我村建设成一个山水人文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精品村。

(三)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乡容乡貌的打造能间接影响招商引资吸引力。要把垃圾、污水、绿化等基础建设作为我村乡村振兴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加强村庄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工作。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农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和农村污水治理。村庄绿化实现森林围村,注重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工作,积极发展庭院经济。

(四)产业支撑,增收致富。继续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油茶产业园区,适度推广规模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

(五)强化宣传,营造新风。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广大村民关心、关注、关爱乡村振兴建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振兴重点建设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应用《卫生公约》、《文明公约》、“六好”标准等有效手段,促进幸福美丽乡村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井然有序的新村新秩序。发挥好“三讲三爱两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内容的年画、宣传画引领好风气,引导群众形成和展现“四好”新村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形成广泛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

(六)整合资金,撬动资本。实施涉农资金整合计划,用好惠农支农政策,应遵循“性质不变、用途一致”原则归类整合各部门涉农政策资金,向乡村振兴倾斜,各类建设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切实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发挥有限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充分撬动社会资本。

(七)加强督导,抓落实。严格落实村乡村振兴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强化督导,落实人员,压实责任,确保正兴村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四篇:依托资源兴产业 壮大经济强基础

依托资源兴产业 壮大经济强基础

---蔡店乡刘山村

刘山村地处黄陂区蔡店乡北部山区,是武汉市海拔最高、居住最远的老区行政建制村。全村2个自然湾118户454人,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山场6000亩,耕地264亩。2009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万元,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村两委会以革命老区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及结对共建活动为契机,依托刘家山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壮大支柱产业,兴办乡村休闲游,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走出了一条又好又快,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挖掘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刘家山村银杏树众多,其中百年以上银杏42株,极具经济和观赏价值。为了挖掘资源优势,壮大集体经济,该村围绕银杏的种植、销售上下功夫。一是大力发展银杏苗,建设银杏苗基地50亩,年产银杏苗10余万株。二是利用门前屋后,广植银杏,形成湾子林3万株的规模。三是开辟市场,年销售银杏果8000余斤,仅销售一项就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万多元。

二、新建基地,壮大支柱产业

刘家山村充分发挥集体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茶产业,引进业主,新建林果茶基地2000余亩,新建基地的林地流 转中每年交纳村级管理费1万元。一是在原有村级茶场面积112亩的基础上,新扩建茶园面积500亩,全力打造刘家山云雾青茶知名品牌,目前,茶叶产业年可创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二是在100亩散户种植型油茶的基础上,新建基地1000亩。三是新建板栗基地600亩。通过扩大基地规模,初步形成茶叶、油茶、板栗三大支柱产业。

三、因势利导,大兴乡村休闲游

该村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该村因势利导,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产业。一是坚持走与清凉寨景区联合开发之路,力推清凉寨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生态建设同旅游开发同步,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景点。二是借百年古银杏名气,进一步打造银杏山庄。三是走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路子,利用旅游业,大力推销生态有机茶叶、油茶、板栗产品,丰富旅游内涵,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四是积极引导农家乐发展,已发展农家乐25家,带动就业人口100余人,年产值500万元以上。

第五篇:物流产业调研报告

做大做强物流产业,建设三省九县物流商贸中心

物流业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工业产品、农副业产品只有通过现代物流,才能走出大山,走出修水,抢占市场,创建知名品牌,修水才能加快发展速度;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发展生产所需要的物资,只有通过现代物流,才能满

足市场需求,尽快缩小地域差距,才能尽快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我们所处的时代,再也不是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而是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高效运转的物流产业,这一切都将成为黄粱美梦。所以,物流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的崛起与发展,密切关系着区域工业、商贸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关系着实现三省九县龙头地位的确定,因此,修水必须打造商贸物流高地,促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为夺得三省九县龙头地位奠定坚实的物流服务基础。

我县物流业受交通条件限制,虽然起步较晚,但,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好的发展前景。

修水物流市场活跃。现有20家企业落户物流园区,其中3家已经注册为正式公司。大量个体运输户,承担着商贸、工业物流运输任务。许多经销商、代理商和批发商成为货物配送中心,集批发、销售、物流于一体,仅副食品行业拥有配送车辆300多辆;“五丰”干货每天有6条专线给乡镇送货上门,县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并且向周边县乡辐射。10多家国内知名的快递公司在修水设点,主营小件货物配送,成为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达星物流商贸城坐落在在良塘新区,占地面积140.6亩,规划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设立了六大功能区,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创建了规模可观的服务平台。

物流管理日趋完善。2013年4月,修水县物流办成立,建立修水物流网站,为工业园区136家企业安装物流软件,初步实现物流企业与工业企业之间的货源信息对接,与物流企业签订了协议书,实现契约化服务。基本形成广州、义乌两条物流专线,设立南昌中转线,政府分别给予资金扶持,或争取贴息贷款。2013年9月,修水县物流商会成立,实现物流企业管理自治。

然而,修水的物流业毕竟处于初始阶段,经营规模小,企业分散,竞争力和融资能力弱,大多数处于家庭作坊式的粗放经营状态,抵御风险能力差。由于供货商销售体制带有区域性,服务范围被限制在县内,向周边县市辐射受到阻碍,外地市场占有率仅有10%。

修水远离大中城市,运输线路长,工具单一,主要靠汽车货运,成本仅次于飞机。进出货物不均衡,进的多出的少,70%车辆放空出去;简单的直线运输,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缺少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没有形成物流网络,无法产生物流集聚效益。

物流管理粗放,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和信誉,比如中途加价,送货不到点,货物积压造成损失,货物损坏拒绝赔偿,旺季任意涨价等现象,挫伤了消费者的积极性。由于经营不善,迫使部分商贸企业选择中转方式,或者选择社会车辆和过境车辆带货,这种物流方式竟然占到整个物流市场的50%,对物流业产生巨大冲击。

物流园远离城区,没有设置公交车站,无形中抑制了消费需求,减少了单件、小件物流量,加上园区场地租金偏高,也相应提高了经营成本。

许多因素制约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如果突破这些障碍,就能为物流业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修水具有发展物流业的区位优势,处于三省九县的中心地带,高速路网逐渐形成,铁路线正在向修水方向延伸,高标准的城市建设又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因此,我建议以建设区域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为总体目标,在构建“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的格局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实现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把修水建设成为三省九县物流高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制订高标准物流规划,规范物流市场,整合物流资源,建立统一的物流体系,加强物流网络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物流、工业、商贸同步推进。其次必须引进大型物流品牌企业进驻修水,借助先进管理模式,提升整体物流水平,实现物流业跨越式发展;鼓励外来资本联合、兼并、收购修水物流企业,以资产重组方式实行资源优化组合。引导物流企业转变家庭经营观念,树立“抱团发展”和“靠大联强”思想,加强内部合作,树立合作共赢意识,实行“户户联合”,组建股份制公司,壮大企业规模与实力。积极发挥商业行会作用,推广“五丰配送模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获得价格竞争优势,形成现代第三方物流体系。

更要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一方面争取上级优惠政策,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包括资金扶持政策

下载关于依托资源、振兴产业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依托资源、振兴产业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流产业调研报告

    物流业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工业产品、农副业产品只有通过现代物流,才能走出大山,走出修水,抢占市场,创建知名品牌,修水才能加快发展速度;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发展......

    新型建材产业调研报告

    黄石市新型建材产业“十三五”发展 调 研 报 告 建材产业调研组 一、我市建材产业发展现状 建材工业在我市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黄石被称为是湖北省的水泥生产基地及我国的......

    园艺产业调研报告

    园艺产业调研报告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蔬菜、水果在食物构成中的比例愈来愈大,在补充人体营养、增进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他园艺产品(例如花卉等)......

    肉牛产业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调研报告时间:2012-2-1 来源:宜宾市畜牧兽医局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宜宾市现代特色畜牧业调研组摘要: 绿色、生态肉牛产业是特色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山区农村经......

    养老产业调研报告

    养老产业市场调研报告 摘要 养老行业以服务老人和社会为己任, 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和市场状况下, 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是主要方式, 民营养老方兴未艾。本行业分析报告首先对养老......

    依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

    依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德庆县九市镇中心小学陆灶婵“粉笔+黑板+教材+嘴巴”的传统教学模式索然无味的,缺乏活动的。然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启动的确给我......

    关于石墨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石墨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发布日期:2009-07-01来源:平度市国土资源局为准确把握平度市石墨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石墨资源,平......

    改-回子坝-依托林地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推荐)

    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双溪镇回子坝村委会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情况汇报材料回子坝村位于城固县双溪镇东北方十八公里的秦岭腹地,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