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课程论文+绿色水稻推广的必要性研究

时间:2019-05-15 13:5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学课程论文+绿色水稻推广的必要性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学课程论文+绿色水稻推广的必要性研究》。

第一篇:农学课程论文+绿色水稻推广的必要性研究

绿色水稻推广的必要性研究

摘要:通过对水稻对人们的重要性和目前传统水稻的治虫方式进行分析,由绿色水稻的优点和其技术成熟度,得出绿色水稻的推广已经是件刻不容缓的结论。

关键词:绿色水稻;绿色食品;必要性

The necessity of green rice spread

MAO Yun-xia

(College of Engineer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1,China)

Abstracts: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rice to people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of rice worm analysis of green rice, the advantages and the technology of green rice maturity, draw the promotion was a very urgent conclusion.Key words:green rice;green foodstuff;necessity

前言:

发展AA级绿色食品,是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为农民增收的需要,是生产无公害食品,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的需要,是改善生态环境,实

[1]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然而如今我国大部分的地区农民仍旧使用传统的耕作方

法,随着环境的恶劣,病虫害越来越多,为了提高产量农药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我们的水稻已经成为了一种潜在的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粮食。因此绿色水稻的推广已经成为了一件迫不及待的事情。水稻的重要性

水稻是最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5,年产量约4.8亿吨,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4,全世界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同时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并且,水稻被列为模式作物,有着很丰富和深入的基因组研究基础。我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栽培历史已有6000~7000年。为重要粮食作物;除食用颖果外,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杆为良好饲料及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谷芽和稻根可供药用。水稻的主要病虫害

我国发生的水稻病害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大类。在侵染性病害中,有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和线虫病。其中危害较重、常在生产上造成损失的真菌病有:稻瘟病、纹枯病、小球菌核病、胡麻叶斑病、稻恶苗病、褐色叶枯病(云形病)、鞘腐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细菌病有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基腐病;病毒病有水稻黄矮病、水稻矮缩病;线虫病有水稻干尖线虫病、水稻根结线虫病。非侵染病害主要有赤枯病、有毒气体(包括二氧化硫及硫化氢等)的烟害和由冷害、窒息引起的生理性烂秧。我国水稻种植区的害虫有数百种,可在水稻的各生育期危害。按危害稻株的部位可将水稻害虫分为以下五大类:蛀茎的,如三化螟、三化螟和大螟;危害叶片的,如褐稻虱、稻苞虫、稻纵卷叶螟;蛀食心叶和生长点的,如稻瘿蚊;危害谷粒的,如稻绿蝽和褐蝽;危害种子幼芽和稻根的,如稻象甲和稻摇蚊。

1.1水稻恶苗病

恶苗病俗称徒长病、白秆病,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在田间表现为病苗徒长,比健株高出1/3,植株细弱,叶片变窄而长,分蘖少,节间显著伸长,下部几个茎节生有许多倒生的不定根。此病一旦发生无药可冶,造成白穗或枯死,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1.2水稻立枯病

立枯病是水稻塑膜旱育秧常见的病害,症状表现为叶尖不吐水,秧苗逐渐黄枯或青枯,一小片一小片枯死,严重的整个苗床全部枯死。

1.3水稻稻毫病

稻瘟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叶瘟:一般在分蘖期后(6月底一7月初),叶片上除褐色斑点、灰白色斑点外,最常见的有急性病斑和慢性病斑。急性病斑:病斑为褪绿色,圆形、椭圆形,叶背面有密生灰绿色霉层;慢性病斑:由急性病斑转化为慢性病斑,病斑多为梭形、纺锤形,一般为褐色,中央为灰白色,后期多斑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使全叶枯死。

穗颈瘟多发生颈部,病部为暗褐色小点,以后形成黑褐色条斑,轻者影响灌浆,重者形成白穗。[2-3]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按其作用原理和应用技术可分为五类,即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和化学防治法。[4]其中化学防治就是利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杀灭病虫草害,其特点是杀灭速度快、防治效果好、使用方便,不受地域和季节局限,适于大面积机械化防治的优点。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是投入少、见效快、收效大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防治大生态区有可能暴发的重要病、虫、草害时,有重要作用。[5-6]目前,化学防治方法在传统的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方面占有很大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江苏苏北一带,农业部门,通知喷洒农药的频率越来越高。但大量使用农药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如环境污染、生物抗性产生、生态平衡破坏、造成人畜中毒、农药残留污染、作物产生药害以及农业成本增加,甚至农药产品寿命缩短等。4 绿色食品与绿色水稻的关系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食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绿色食品”是特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之所以称为“绿色”,是因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绿色食品的优质特性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高,而且还包括内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包括两方面:一是内在品质优良,二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绿色食品是对无公害食品的更高要求,其应具备的条件如下: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7-8]

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利用的加剧, 各种农药、化肥、激素的大量使用, 污染了食品也影响到人类健康。因此,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与无公害食品应运而生。绿色食品概念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结合我国国情,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将绿色食品分为两类, 即AA 级绿色食品和A 级绿色食品。AA 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 底色为白色;A 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 底色为绿色。所谓的绿色水稻就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证, 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水稻产品。[9] 5 绿色水稻的生产技术[10-11]

一、培育壮秧

采用塑料薄膜旱育苗秧或盘育苗,稀播培育壮秧。播量: 旱育苗播催芽种1 2 5 ~ 1 5 0 g / m,盘育苗5 5 ~60g/盘。最适播种期:平原稻作区4月8~13日,山区或半山区为4月10~18日。秧龄4.5~5.0叶。

二、合理密植

插秧期为5月下旬,每穴移栽基本苗2~4株。确定适宜的基本苗和移栽密度是实现合理群体的起点。水稻插秧密度降低,单位面积穗数递减,每穗粒数、千粒重和成熟度逐渐升高。根据目前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水稻插秧密度,肥沃土壤或高肥条件下以16.7~12.5穴/m密度下的水稻产量最高,不可低于12.5穴/m,否则,因单位面积穗数减少,而影响提高水稻产量。中等土壤肥力和低肥区均以20.3~16.7穴/m处理下的产量最高。

三、合理施肥

目前广大稻农用的栽培措施都基本符合高产栽培的要求,唯独施用化肥这项生产成本最高,不能实现肥料的最大效益。为此建议:底肥以尿素98kg+磷酸二铵150kg+氯化钾100~110kg,于耙地前施入;补肥,于6月20~25日追尿素94kg。这次肥料的作用是加强水稻生长中期营养元素的供应,确保水稻生长发育对养分的连续性,促进分蘖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获得高产。穗肥,于7月10日前后追尿素63kg+氯化钾60~70kg。这次肥料的作用促进枝梗、颖花的生长生育,增粒数的形成,争取大穗,获得高产。关于粒肥施用,目前在正常土壤和田间管理条件下,养分能完全满足粒的形成;另外,后期施用氮肥可降低稻米的食味性,影响稻米品质,故一般不施粒肥。但对于特殊栽培和保水保肥能力差的水田,粒肥施用量占总氮肥施用量的10%(底肥由50%改为40%,其他氮肥用量不变)。粒肥的最佳施用时期为7月31日至8月5日。

四、水分管理

水稻插秧至6月末必须保持3~5cm的水层。但目前许多农户为降低灌溉成本,水层建立太浅,始终保持花达水,影响了水稻前期生长。因为这一时期需要适宜的水层保证除草剂的施用和药效,防治杂草;另一方面水具有储温保温作用,有利于水稻初期生长,促进水稻早生快发。只有进入7月10日之后方可采用间歇灌溉,即前水不见后水,直至8月末或9月初。但有灌溉条件的水田,还是应建立一定时期的水层,确保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生态用水和生理用水,不可过早的断水,否则将影响稻米品质和产量。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绿色水稻的推广已经是件刻不容缓的过程。科研人员已经给了我们技术上的保证,前景将是一片光明。绿色水稻的推广不仅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国林,李学成.AA级绿色水稻高新技术研究报告[J].北方水稻,2010,(1):36.[2]刘桂珍,杨进林.优质高产水稻的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新疆农业科技,2008,(2):10.[3] 戴小枫,叶志华,曹雅忠,等.浅析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成灾特点与减灾对策[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1):119-122.[4]侯茂武.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2):34.[5]冯小燕,刘孝慧,朱训永.水稻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8):81.[6]任岗.论中国生物信息学教育的开展[J].教学研究,2006,(21): 33~34.[7]刘义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概念及区别[J].中国园艺文摘,2010,(2):173.[8]张智策.绿色食品生产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5.[9]李雪莲,李同华,米志鹃.绿色水稻的生产原则[J].农业与技术.2010 ,30(1):137.[10]呼延琳,姚洪太,安策.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7,(6):7.[11]郝天巍.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9,(7):149.

第二篇:《农业推广》课程论文

论文提纲:

一、**镇养鸡业的变化前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镇养鸡业遇到问题的原因

三、**镇养鸡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内容摘要:

**镇内养鸡业经过持续快速发展后,鸡蛋产量已能满足**镇场消费需求,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动态平衡走势,从而使近几年地养鸡效益处于起起伏伏动荡不定的状态,总趋势是波浪式下滑,经济效益逐渐趋向微薄,动荡幅度也在缩小,不会有太大的起伏。本文就**镇养鸡业的变化态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形成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养鸡业持续的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养鸡业 主要问题 建议

**镇养鸡业的发展前景与建议

养鸡业曾经是我**镇内畜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行业,也是带动亿万农民脱贫致富的畜牧产业。与同类行业横向比较,养鸡业促进农民致富的面最宽、量最大,时间最长,迄今农民中从事养鸡业的人数仍然居多。

一、**镇养鸡业的变化前景态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镇内养鸡业经过持续快速发展后,鸡蛋产量已能满足**镇场消费需求,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动态平衡走势,从而使近几年地养鸡效益处于起起伏伏动荡不定的状态,总趋势是波浪式下滑,经济效益逐渐趋向微薄,动荡幅度也在缩小,不会有太大的起伏。

蛋鸡业如此,肉鸡业由于生产周期较短,产品尚未过剩,变化幅度会相对较大、较快一些。近两年来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及饲料涨价的连续重创,引发并加剧了鸡蛋与鸡肉消费量的降低和生产成本的升高,对养鸡业的打击如同雪上加霜,使养鸡业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全国鸡蛋总产量大于消费量

据调查我**镇内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鸡蛋、鸡肉量约为农村人口的3倍左右,2013年城镇居民的鸡蛋消费量仅为11.2千克,大大低于人均占有产蛋量。

2、蛋鸡的生产水平较低而死亡率偏高

资料表明,发达国家蛋鸡年产蛋量可达18千克,我**镇内约15-16千克,相差10%-20%;产蛋期母鸡的死亡率约为6%,我**镇内多在12%-18%,高出甚多。这样就明显增加了生产成本。

3、鸡蛋品质降低

鸡蛋品质降低主要表现在近年来有些鸡蛋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与残留。如汞、镉、铜、砷、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农药、抗生素的残留。

4、养鸡环境污染

养鸡环境污染包括鸡的粪便污水直接污染土壤鸡人畜饮水;粪便中的有毒有害元素、农药等污染水体、土壤,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死鸡,粪便及鸡蛋表面的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危害健康。

5、养鸡户的某些措施值得反思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广大养鸡户千方百计设法降低生产成本,摸索创造出很多有效对策。不过,有些措施存在两面性,有些措施当时有效,但潜伏隐患,值得反思、改进。诸如:①弱化防疫观念,简化消毒措施,减少消毒次数;②死鸡乱扔,甚至卖钱;③鸡粪乱 堆,不加处理就卖或施肥入田;④为了减少病、死鸡,在饲料或饮水中长期用药或不当用药,导致不良后果;⑤在院落搭建简陋鸡舍或利用废旧房屋养鸡,人及混居,互相污染;⑥过分加大养鸡密度,使养鸡环境恶化;⑦鸡蛋产下收集后,没有清洁的包装和适宜的贮存、运输条件,不加任何消毒处理措施,就随便予以出售;⑧有些种鸡场不按规定进行检疫与净化工作等。此外普遍倡导的“企业+农户”生产模式,小规模大群体的养鸡专业村,集中连片的发展,是一个地区的养鸡数量过大且过于密集,加上人及混杂严重,接触频繁,进一步恶化了环境,并影响了防疫效果。

如此等等,养鸡成本虽然有所降低,伴随而来的也降低了鸡的环境质量与卫生状况,损害了鸡体健康,以致增加了鸡的死亡率,并降低了鸡的生产水平。还应注意,由于养鸡环境污染严重,鸡蛋的外部卫生和内部品质不良,长此以往会给养鸡人员和消费者的健康都带来愈来愈明显的损害。这些问题,现在应该应起足够的重视了。

二、**镇养鸡业遇到问题的原因

养鸡因为成本低,在农户中发展较快,但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如:不按规定处理病死鸡,死鸡乱扔,有的甚至卖钱;鸡蛋产下收集后,没有清洁的包装和适宜的贮存、运输条件,不加任何消毒处理措施,就随便予以出售;环境污染,养殖户不按规定处理鸡粪,因处理一次鸡粪约需3000元左右,现在有很多养殖户不处理鸡粪,而是直接冲入水沟,粪便污水直接污染土壤鸡人畜饮水;粪便中的有毒有害元素、农药等污染水体、土壤,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死鸡,粪便及鸡蛋表面的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危害健康;抗风险能力差,现行的经营模式对养殖者不利,他们只能被动的养殖,没有控制**镇场的能力,**镇场稍有波动,有些养殖户就不能承受。

1、产大于销,春季是母鸡产蛋的高峰期,鸡蛋产量已能满足**镇场消费需求,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走势,而近几年养鸡效益处于起起伏伏动荡不定的状态,总趋势是波浪式下滑,经济效益逐渐趋向微薄,最近养殖户出现了全面亏损。

2、养鸡规模无序发展。我县的小规模大群体养鸡方式,使养鸡业在近几年得到蓬勃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不少农户,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搭个棚,或者直接在自家旧房子改造后就成了一个专业户。时至今日,养鸡专业户太多。促成了饲料步步涨价、鸡蛋步步降价。

3、销售链上的问题,现在的养鸡户多是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从苗种供应、饲料供给、防疫治病到蛋品收购都由合作社提供,价格也是合作社说了算,而合作社也是经销商说了算,鸡蛋多了,价格就低了。喂鸡的多了,饲料就贵了。所以在鸡蛋的产销链上,只有经营商才是永远的赢家。

三、**镇养鸡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引导发展规模养鸡

规模养殖是发达国家发展畜牧业的成功经验。我**镇内的小规模大群体养鸡方式,使养鸡业在近20年历得到蓬勃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不过,时至今日,已经到了该转型的阶段。发展规模养鸡,把养鸡场所与城乡居民点分开,就可以改变鸡粪等污染人居环境与危害健康的状况。同时,养鸡场(户)之间的相互污染与疫病传播也可有效控制,从而明显提高鸡的生产水平降低死亡率。只是改变养鸡现状的根本出路。

2、改善饲养条件,强化防疫措施

实施规模养鸡后,必须相应的形成一整套的规范化生产体系模式,如生产工艺、鸡种选择、鸡场环境控制,综和防疫与鸡蛋质量控制措施等,从而确保鸡的生产水平和存活率都能明显提高。

3、因地制宜选养适宜良种

①规模养殖户适宜选养高产节料型蛋鸡。

我**镇内现有的蛋鸡品种很多,但是同时具备产蛋量高且节省饲料的品种却少,需要鉴别选养。目前**镇场上出现了矮小形香鸡品种,好的矮小型蛋鸡由于提醒较小,耗料较少,还可提高养鸡密度,所以具有节料又高产的特点。如中国农业大学的“农大3号”矮小型蛋鸡等。

②散养饲养方式的适宜选择。

在距离居民点较远的山地区,经济林或果园等处,适宜采用散放饲养方式,半放牧,半舍饲,可以降低养鸡成本。散养方式饲养土种鸡较好。土种鸡产蛋量虽低,但具有蛋价高、肉质好、老残鸡售价可观等优点。如浙江的仙居鸡体形小、产蛋多,是土种中的高产蛋鸡,陕西的略阳鸡体形较大,还有某些乌鸡特点;河南的固始鸡产蛋重,产肉性能兼顾。如是选养得当,应能取得良好效益。

近年来一些地方流行饲养一种“肉杂”鸡,即用红壳蛋鸡高品代作种母鸡与红羽肉鸡的公鸡杂交生产的肉鸡,由于苗鸡成本低,料价也较低,虽然生长速度不算快,效益还不错。

4、生产无公害鸡蛋、鸡肉,改善产品品质与效益。

无公害鸡蛋、鸡肉属于无公害产品,也叫无公害食品,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是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通过优化饲料,净化环境,严格防疫,规范管理等综合性标准化措施生产的无公害鸡蛋、鸡肉品质改善了,消费者放心满意了,售价与效益就可以保证了。据报道,北京**镇场2004年6月份各类鸡蛋每500克的价格如下,普通鸡蛋3.00元,土鸡蛋4.00元,绿色营养蛋5.80元,无公害鸡蛋8.60元。还可通过优质包装,安全运输,保质销售(如今超**镇)等环节保证鸡蛋、鸡肉品质的全程稳定可靠,从而创建名牌,取得品牌效应。

5、组建规模蛋鸡场(户)的利益共同体—养鸡生产协会。建议在养殖鸡量大、集中连片的地方,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养鸡生产协会等能切实为养鸡者服务的利益共同体,在公平合理、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下,规范有关生产与经营活动,增强整体竞争力,确保各场(户)的经济效益。并建议政府职能部门积极支持规模养鸡与无公害鸡蛋,鸡肉的生产,出台一些调控型的政策与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 賁春辉;;日本农民养鸡情况[J];农业新技术;2011年05期

[2] 程兰英;;个体养鸡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J];养殖技术顾问;2011年02期

[3] 许志俭;对发展中国养鸡业的建议[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2年01期

第三篇:农大课程论文农业推广课程论文

农大课程论文农业推广课程论文

提高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理论与实

践探索

摘要:从现代农业大学教育理念和现代化大农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出发,针对农业推广学课程特点,在多年教学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农业推广学的课程性质、在我国农业新的发展历史时期农业推广学在农科和管理学科中的学科交叉、不可替代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新时期提高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农业推广学;教学效果;探索

随着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新时期的主要任务与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提高他们对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现代农业对科学技术依存度日益增大,需要有更多的农业推广人才。因此,无论从提高农民致富带头人的素质与推广技能方面,还是从为社会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方面,有效地学习好农业推广学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高校开设农业推广学课程以来,农业推广学科在农村发展与推广理论研究和实际问题分析中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我校从2000年开始开设农业推广学课程作为农学、植保、园艺、资环等专业的选修课。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探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成功模式,力求使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培养出适应我国现代农业推广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根据农业推广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我们进行了几种教学方法的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农业推广学的课程性质

农业推广学是建立在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政组织学、传播学、行为科学等多种学科基础上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应用性综合学科,是研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传播扩散规律、农民采纳规律及其方法论的一门科学。是研究推广人员如何对农民进行组织、教育、咨询、服务,使其改变行为,促成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发展的科学。

二、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农民及其行为。重点研究农业推广亚系统如何与农业科研亚系统有效联结问题;推广亚系统内部的问题;目标系统农民群体的问题。

该课程用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知识作引导,提炼农业推广学的基本涵义与性质、任务,研究对象与内容、范围,学科功能

与研究方法;用决策学和传播学等知识作引导,提炼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社会及其环境因素的协调原理,农业科技的预测、决策、咨询原理,农业科技的沟通、采用、传播原理;用系统工程学、教育心理学和技术经济学等知识作引导,提炼农、科、教相结合,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农业科技经营、服务、承包、开发相结合等方式方法,阐述开展推广工作的组织、计划、评价方法及推广人员的思维、表达、操作技能。

三、适应现代化大农业的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探索

教育面向现代化,特别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以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和提供科技成果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推广的类型、方式及性质均发生了改变。新时期对农业推广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校的农业推广学科必须紧跟时代脉搏,及时准确地反映新时期、新阶段对农业推广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无论是农业推广理论研究,还是农业推广学教学与实践,都必须不断改革、充实和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育以育人为本,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将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和研究型学习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全面、深入地体现了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重点内容、反映最新的推广案例资料等,同时通过板书进行逻辑推导,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学生对推广学概念、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采用课堂讨论、情景设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另外,积极鼓励学生阅读有关书籍和文献。一方面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就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再通过课堂作业和课程论文等形式鼓励和督促学生阅读和涉猎大量有关文献资料,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农业推广又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学好农业推广这门课程要在实践中寻找路径。所以,对学生而言,了解实践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案例分析,同时加强习题、调研报告及课程论文等综合教学方式。对学生完成的课程论文从选题、内容、格式规范、创新4个方面进行考核评分,其结果使各个专业的平均成绩均达到良好水平。

2.加强农业推广学的实践教学

农业推广学教学除在课堂上引用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推广经验作为教学案例外,其课程体系应该紧密结合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与特征等调整和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应放到一个重要地位。

在完善实践教学方面,努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专业技能,我们努力实现实习基地资源的共享。我院除结合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积极筹措基金建立实习基地外,还利用平时进行实践、科研、社会服务之机,通过多种渠道,广设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进行农业推广的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平台。我院先后与黑龙江垦区的853农场、850农场等20余个现代化国营农场及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协作关系,在许多科研与示范项目中引入了农户参与式推广的理念和模式,与现代农业推广学的内容十分吻合。

在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同时,将农业推广问卷调查、农业推广写作、农业推广讲演、农业推广培训、农业推广经济效益评估、农业推广示范等农业推广技能训练等内容纳入实习教学中,聘任当地有经验的技术员为实习教师,借助社会力量来加强实践性教学。以此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农业推广试验、示范、指导、培训技能、农业推广技术咨询、写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所必备的工作技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另外,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加大力度,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主动地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并提交调查、实习报告;对学生提交的报告,要组织考评,给予评分。运用参观访问教学方法,布置学生考察、访问农业示范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户参与的做法和经验,讨论其效果和实践感受,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高等教育除了培养人才以外,如何为农村发展服务,如何发挥自己的推广功能,在我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及农垦总局重大农业推广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在垦区和地方的实施,传播了先进的农业知识,培养了农民科学生产的技能,服务了垦区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垦区及地方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这是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成功范例。

3.因材施教,课程与专业相结合

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教学对象、经济地区等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满足教学活动的多元需求。授课内容与专业相结合才会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学习,同时也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巩固和完善,为完成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农业推广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结合社会现实教学才能发挥指导实践的功能。因此,农业推广学的教学宗旨并不是要学生记忆很多的理论和原理,而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本专业的知识和农业推广学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参考文献

[1]赵洪亮,刘恩才,侯立白,等.农业院校农业推广学教学改革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07~210

[2]杨辉,陈志英.践行科学发展观—加速培养应用型农业科技人才[J].黑龙江粮食,2008,6:38~39

[3]朱翠林.提高农业推广学课程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J].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189~190

[4]王贵彦,陶佩君,王慧军,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3):22~23

[5]李谦.关于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1995,2:32~34

[6]高启杰.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与推广学的理论体系[J].古今农业,2007,4:17~23

[7]高启杰.对如何认识和学习农业推广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8,7:47~49

[8]高启杰,高雪莲,申建为.农业推广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23(1):73~76

[9]黄鹏.农业推广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社科纵横,2009,24(11):130~132

[10]唐鹏飞.农业推广学的学科性质及教学重点[J].高等农业教育,1992,5:43~44

[11]王慧军.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C].东北农业大学,2003

[12]许无惧.农业推广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9

[13]王慧军.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4]汤锦如.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5]唐鹏飞.农业推广学的综合性特征[J].高等农业教育,1991,4:49~50

[16]左玉秀.论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的理论基础[J].菏泽师专学报,1995,3:59~60

第四篇:绿色贸易壁垒论文研究现状

急求:论文开题报告—绿色贸易壁垒论文的研究现状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9-2-3 16:20 | 提问者:玫日心晴

开题报告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的现状,先谢啦 最佳答案

城镇规划?我是学国贸的。网上关于开题报告的资料蛮少呢,虽然专业不一样,但是也许对你有点帮助。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对于加入世贸组织不久的中国而言,这种披着合法外衣的贸易壁垒,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乃至我国入世战略的实施形成重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方便易行、见效快的强有力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愈来愈频繁地付诸实施,矛头直指我国大宗出口产品,使中国成为“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致使中国许多产品无缘进入国际市场。本文通过介绍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剖析其基本特点,适时提出可操作性应对对策,力求对积极推动贸易和环境的良性互动起到一定的舆论作用。当前,认真研究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深入把握其形成和发展规律,成为当前一项亟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加强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付对策的研究已显得尤为必要。

2.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市场各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造成很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发展,以及进口关税税率不断递减,各国的贸易壁垒的种类和形式发生了变化,绿色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应运而生,并具有愈演愈烈之势,各发展中国家正在加紧研究破除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条例对本国出口产品影响的办法,我国有关部门和众多专家学者也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采取的相关应对措施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作用。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境标准的要求,我国质量认证和环境保护部门正在抓紧对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在我国的实施进行可行性研究,并试图通过行政立法程序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同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贸易壁垒。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文拟从五个方面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影响及对策。

第一章主要阐述绿色壁垒的涵义。

第二章主要从三方面介绍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一)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第三章主要从三方面介绍我国出口产品遭受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

(一)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绿色经济观念缺乏

(二)我国环境标准过低

(三)企业认证意识低下,认证能力薄弱

第四章主要从四方面介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对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

(二)对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三)对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四)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主要从四方面介绍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贸易环境执法力度,提高环保意识

(二)大力开发“绿色产品”,积极发展“绿色市场”

(三)推行国际环境标准制度,适应世界潮流,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贸易壁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1.2007年12月学生论文选题,2008年元月毕业论文任务书下发。

2.2008年2月-3月为毕业论文开题时间,学生在3月底前将开题报告通过E-mail的形式提交至论文指导老师。

3.2008年5月7日学生提交论文初稿。

4.2008年5月15日由学生,指导老师填写毕业论文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5月底前交至系办公室。

5.2008年5月30日前提交论文定稿(包括电子版),学生在每次与指导老师交流之后需要填写论文指导记录表,在论文定稿后交至论文指导老师。

6.2008年6月9日-6月13日组织学生答辩,具体答辩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已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

[1] 董长德《企业如何实施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实用指南(修订版)》.第2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P134-140

[2] 杨永华.《突破绿色壁垒—ISO14000标准实务》.第1版.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年:P11-21

[3] 余永定和郑秉文.《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入WTO的中国产业》.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P589-595

[4] 万后芬等.《绿色营销》.第1版.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P231-237 [5] 赵春明.《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P194-264

[6] 张汉林等.《国际化竞争—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1版.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P63-66

[7] 任泉和任颖.《WTO规则与应对方略700问》.第1版.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P51-52,P362-363 [8] 白津夫《.WTO理论与实务》.第1版.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P81-92 [9] 白光.《世贸冲击波—入世后中国与WTO规则的冲突与对接》.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P394-396

[10] 李左东.《中国对外贸易教程》.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P356-361

[11] 聂微和蔡东瑞.《突破绿色壁垒—家具企业实施ISO14001实务指南》.第1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P3-11

[12] 赵平立等.《ISO14000环境管理保证体系认证指南》.第1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P233-236

[13] 大卫•格林纳韦.《国际贸易前沿问题》.第1版.北京:中国税务出版

社,2000年:P78-82

[14] 伯纳德•霍克曼和迈克尔•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第1版.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P110-115

这只是我写的内容,格式应该是从你们学校网站上下载的,另外,每个指导老师的具体要求不同的,还是要听你指导老师的意见

第五篇: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绿色建筑的实践毫无疑问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建筑师具有生态环保的理念,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还需要管理层、业主都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望个过程中确立明确的评价及认证系统,以定量的方式检测建筑设计生态目标达到的效果,用一定量指标来衡量其所达到的预期环境性能实现的程度。评价系统不仅指导检验绿色建筑实践,同时也为建筑市场提供制约和规范.促使在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更多考虑环境因素。引导建筑向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益的轨道发展。近10多年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各自不同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其中英、美、加等国所实施的比较成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值得借鉴。

一、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

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是由英国建统研究组织(BRE)和一些私人部门的研究者最早1990年共同制定的。目的是为绿色建筑实践提供权威性的指导以期减少建筑对全球和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从1990年至今,BREEAM已经发行了<2/91版新建超市及超级商场>、<5/93版新建工业建筑和非食品零售店>,<环境标准3/95版新建住宅>以及< BREEAM’98新建和现有办公建筑>等多个版本并己对英国的新建办公建筑市场中25%到30%的建筑进行了评估,成为各国类似评估手册中的成功范例,BREEAM’98是为建筑所有者,设计者和使用者设计的评价体系,以评判建筑在其整个寿命周期中,包含从建筑设计开始阶段的选址、设计、施工,使用直至最终报废拆除所有阶段的环境性能,通过对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建筑对全球、区域、场地和室内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BREEAM最终给予建筑环境标志认证。其评价方法概括如下:

首先,BREEAM认为根据建筑项目所处的阶段不同,评价的内容相应也不同。评估的内容包括3个方面:建筑性能、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其中:处于设计阶段、新建成阶段和整修建成阶段的建筑,从建筑性能,设计建造两方面评价,计算BREEAM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属于被使用的现有建筑,或是属于正在被评估的环境管理项目的一部分,从建筑性能、管理和运行两方面评价,计算BREEAM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属于闲置的现有建筑,或只需对结构和相关服务设施进行捡查的建筑,对建筑性能进行评价并计算环境性能指数,无需计算BREEAM等级。

其次,评价条目包括9大方面:管理——总体的政策和规程;健康和舒适——室内和室外环境;能源——能耗和CO2排放;运输——有关场地规划和运输时CO2的排放;水——消耗和渗漏问题;原材料——原料选择及对环境的作用;土地使用——绿地和褐地使用;地区生态——场地的生态价值;污染——(除CO2外的)空气和水污染。每一条目下分若干子条目,各对应不同的得分点,分别从建筑性能,或是设计与建造,或是管理与运行这3个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价,满足要求即可得到相应的分数。

最后,合计建筑性能方面的得分点,得出建筑性能分(BPS),合计设计与建造,管理与运行两大项各自的总分,根据建筑项目用处时间段的不同,计算BPS+设计与建造分或BPS+管理与运行分,得出BREEAM等级的总分;另外由BPS值根据换算表换算出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数[EPI],最终,建筑的环境性能以直观的量化分数给出,根据分值BRE规定了有关BREEAM评价结果的4个等级:合格,良好,优良,优异。同时规定了每个等级下设计与建造、管理与运行的最低限分值。

自1990年首次实施以来,BREEAM系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扩展,可操作饺大大提高。基本适应了市场化的要求,至2000年已经评估了超过500个建筑项目。它成为各国类似研究领域的成果典范,受其影响启发,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出版了各自的BREEAM系统,香港特区政府也颁布了类似的HK-BEAM评价系统。

二、绿色建筑桃战2000(GBC 2000)

绿色建筑挑战(Green Building Challenge)是由加拿大自然资源部(Natural Resources

Canada)发起并领导。至2000年10月有19个国家参与制定约一种评价方法,用以评价建筑的环境性能。它的发展已经历了两个阶段:最初的两年包括了14个国家的参与,于1998年10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绿色建筑挑战98”国际会议,之后的两年更多的国家加入,成果GBC2000在2000年10月荷兰马斯持里赫特召开的国际可持续建筑会议(International SB 2000)上得到介绍。绿色建筑挑战目的是发展一套统一的性能参数指标,建立全球化的绿色建筑性能评价标准和认证系统,使有用的建筑性能信息可以在国家之间交换,最终使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绿色建筑实例具有可比性。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今天,这项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GBC 2000评估范围包括新建和改建翻新建筑,评估手册共有4卷,包括总论,办公建筑,学校建筑,集合住宅。评估目的是对建筑在设计及完工后的环境性能予以评价,评价的标准共分8个部分:第一部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这是基准的性能量度标准,用于GBC 2000不同国家的被研究建筑间的比较;第二部分,资源消耗,建筑的自然资源消耗问题;第三部分,环境负荷,建筑在建造、运行和拆除时的排放物,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以及对周国环境的潜在影响;第四部分,室内空气质量,影响建筑使用者健康和舒适度的问题;第五部分,可维护性,研究提高建筑的适应性、机动性、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能;第六部分,经济性,所研究建筑在全寿命期间的成本额;第七部分,运行管理,建筑项目管理与运行的实践,以期确保建筑运行时可以发挥其最大性能;第八部分,术语表,各部分下部有自己的分项和更为具体的标准。

GBC 2000采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依据结合的方法,其评价操作系统称为GBTool,这是一套可以被调整适合不同国家,地区和建筑类型特征的软件系统。评价体系的结构适用于不同层次的评估,所对应的标准是根据每个参与国家或地区各自不同的条例规范制定的同时也可被扩展运用为设计指导.GBTool也采用的是评分制。

三、美国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在1995年提出了一套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在2000年3月更新发布了它的2.0版本。这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为满足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评定的要求,提高建筑环境和经济特性而制定的一套评定标准。

(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评定系统2.0)LEED2.0通过6方面对建筑项目进行绿色评估。包括:可持续的场地设计、有效利用水资源、能源与环境、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革新设计。在每一大方面。USGBC都提出了前提要求,目的和相关的技术指导。如对可持续的场地设计,基本要求是必须对建筑腐蚀物和沉淀物进行控制,目的是控制腐蚀物对水和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在每一方面内,具体包含了若干个得分点,项目按各具体方面达到的要求,评出相应的积分,各得分点都包含目的,要求和相关技术指导3项内容。如有效利用水资源这一方面,有节水规划,废水回收技术和节约用水3个得分点,如果建筑项目满足节水规划下两点要求号可得2分。积分累加得出总评分,由此建筑绿色特性便可以用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中,合理的建筑选址约占总评分的22%,有效利用水资源占8%,能源与环境占27%,材料和资源占27%,室内环境质量占23%,根据最后得分的高低,建筑项目可分为LEED 2.0认证通过,银奖认证,金奖认证,白金认证由低到高4个等级。截至2001年9月,全美已经有13个建筑项目通过了LEED2.0认证,超过200个项目登记申请认证。LEED2.0评定系统总体而言是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与前两个评价体系相比结构简单,考虑的问题也少些,虽然操作程序较为简易,但具有缺乏权衡系统的机制约束的缺陷。上述各国的评价体系的研究时间,技术水平,操作理念等状况各不相同,但是我们还是能从它们的评价体系成果中发现一些共同点:

(1)共同的立足点和目标。各国的评价都是在明确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基本都可以实现以下目标:为社会提供一直普遍的标准,指导绿色建筑的决策与选择;通过

标准的建立,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产品和环保标准意识,提倡与鼓励好的绿色建筑设计;而且刺激提高了绿色建筑的市场效益,推动其在市场范围的实践;另外由于评价体系提供了可考核的方法和框架,使得政府制定有关绿色建筑的政新和规范更为方便。

(2)共同的关注点。各国的评价体系都有明确清晰的分类和组织体系,可以将指导目标(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评价标准联系起来,而且都有—定数目的包括定性和定量的关键问题可供分析。这些问题体现了各国对绿色建筑实践的技术和文化层面的思考和研究。评价体系中都还包括一定数量的具体指导因素(如对可回收物的收集)或综合性指导因素(如对绿色动力和能源的使用),为评价进程提供更清晰的指示。

(3)开放性和专业性。各国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数据和方法都向公众公开,任何人都可以了解使用,笔者便是从因特网上得到了各国的完整的评估手册。数据和方法的开放性并不意味着评估过程的简单,各国对评估的进程都有严格的专业要求。评估是由相关部门给与专业认证的评估人执行的。如BREEAM的评估是由持有BRE执照的专业人士进行,而LEED的评估则要求所评估的项目组中至少有—位主要参与人员通过LEED专业认证考试。

(4)都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绿色建筑系统是复杂并且不断发展的,因而评价应当是可重复的、可适应的,对变化和不确定性能做出及时反应。各国在制定自己的评价体系时都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BREEAM对办公建筑分册分别于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两次修改;LEED评价系统要求每5年便要更新升级一个版本,LEED3.0预计在2005年发布;GBTool的版本已发展到了GBC2002阶段,GBTool的版本也在不断更新。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绿色建筑评价领域进行看自己的研究工作,成果包括:荷兰的ECO Quantum,德国的ECO-PRO,法国的EQUER等,各自都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受到知识和技术的制约,各国对于建筑和环境的关系认识还不完全,评价体系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概括而言包括:一是某些评价因素的简单化,毫无疑问,建筑的生态评估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许多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因素难以对其确定评价指标,量化更是不易,目前的一些评价单从技术的角度入手,回避了此类问题。二是标准权衡的问题。即对于可以量化的指标对其评分的分值占总分值的比例是否与其对建筑的影响相符。尽管BREEAM,GBC等系统已经使用有关机构制定出的权衡系统系数,但对这一问题还要进行审慎的研究工作。此外,还有如何运用评价结果提高改善建筑性能,评价的约束机制等问题需要考虑。

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建设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缺乏实践经验,许多相关的技术研究领域还是空白,近年来,有关部门围绕着建筑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颁布了一些单项的技术法规,不久前,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已组织了有关专家,制定出版了一直比较客观科学的绿色生态住宅评价体系——《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其指标体系主要参考了美国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2.0),同时融合我国《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等法规的有关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是我国在此方面研究上正式走出的第一步,当然,绿色建筑评估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课题,为进一步建立我国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评估方法,我们还需要售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更加深人有效的探索。

下载农学课程论文+绿色水稻推广的必要性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学课程论文+绿色水稻推广的必要性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推广与实践课程论文

    农业推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徐X 摘要:目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呈现出农业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城乡发展加快融合......

    《绿色物流》课程论文[推荐阅读]

    《绿色物流》课程论文 题目………………………. 姓名……..…学号……….…专业 ...………电话….….…. 要求:① 打印版 ② 字数不少于2500 ③ 题目自拟(与绿色物流相关即可)......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论文

    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论文方法论指的处理问题的一般途径和路线。方法指的是处理问题的具体的做法。很容易从字面的意思发现,在对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性处理方法就是方法......

    大学物理选修课程研究论文

    导语:论文是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大学物理选修课程研究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论文关键词】大学物理;选修课;素质教育......

    关于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研究及必要性概论

    关于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研究及必要性概论 大理大学2015环境科学班 王辉2015114132 摘要:在我国的中共第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体育类微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研究(共五篇)

    体育类微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研究 摘 要:通过介绍我校体育类微课程建设与开发,实现了教学的有线和无线的全覆盖,是对体育与健康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更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拓展了学......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是对改进《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实践,首先分析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论述了探索创新型教学法的内涵,选用了程序案例教学法,最后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大全)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 姓名:张淑玲 班级:16届植保专硕 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学号:107331612191 规模化养羊技术推广 案例背景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敖溪镇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