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水运行业能源合理利用状况调研工作的通知
交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水运行业能源合理利用状况调研工作的通知
(厅体法字﹝2007﹞132号)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委),有关交通企业:
为摸清我国水运行业能源合理利用现状,查找影响水运行业能源合理利用的主要因素,探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为制定交通水运行业节能政策提供依据,水运行业能源合理利用研究已被列为部今年重大调研课题之一,部将组织对水运行业能源合理利用状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范围及对象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委),沿海、内河主要港口,部分船舶运输企业。
二、调研内容
各地区、各企业水运行业能源合理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等内容(具体内容见附件)。
三、调研方式及组织要求
(一)本次调研采取书面调研和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为做好这次调研工作,部体改法规司组织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和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部分人员组成调研组,具体承担此次调研任务。
(三)请各相关单位按照相应调研提纲的内容对本地区、本企业水运行业能源合理利用现状进行总结,于2007年7月15日前报送调研组。
四、部将在今年适当时候进行实地调研,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联系人: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安全环保工程部李庆祥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编:100088
电话:010-62079629,***,传真:010-62079127,E-mail:LQX@wti.ac.cn。
附件:1.交通主管部门能源合理利用调研提纲
2.港口企业能源合理利用调研提纲
3.船舶运输企业能源合理利用调研提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办公厅
二〇〇七年六月七日
附件1
交通主管部门能源合理利用调研提纲
一、辖区内合理用能现状及经验总结
(一)从港口、航运行业分述辖区内水运行业用能现状(包括用能品种、各种能源所占比例及能源单耗情况、当地能源保障程度等;港口用能可分为电力、柴油及其它,航运用能可分为轻油、重油);
(二)辖区内水运行业节能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制定及执行情况(有多少地方法规、标准、政策,附复印件);
(三)水运行业主管部门节能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及运行情况;
(四)水运行业节能监管制度及执行情况,特别是对水运行业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管情况和港口新(改、扩)建工程节能评估执行情况;
(五)水运行业节能资金投入情况,重点为节能试点示范、节能监管能力建设及节能科研的资金投入情况;
(六)水运行业节能技术研究及成果推广情况,相关节能管理经验;
(七)“十一五”节能工作规划(计划)制定情况。
二、辖区内水运行业合理用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对水运行业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包括制定相关节能法规、政策及标准等方面。
附件2
港口企业能源合理利用调研提纲
一、企业合理用能现状及历史资料
(一)企业合理用能现状(企业近三年来年综合用能总量、各类货物吞吐量、用能品种、所占比例、各类货物装卸生产能源单耗情况、当地能源保障程度,能源品种可分为电力、柴油及其它);
(二)关于门座起重机、电动轮胎式起重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岸桥)、桥式抓斗卸船机、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等主要装卸机械的设备概况和使用情况(型号规格、台数、台时/天利用率、年装卸量、年耗电量)、供电电源、电力驱动与控制方式、单机能耗计算与测量等,可列表说明;
(三)以上耗能设备保存的近三年的历史数据,特别是装卸机械能源单耗指标数据;
(四)企业内部节能标准、规定、制度制定及实施情况(有多少企业标准、规定,列出名录);
(五)港口工程节能评估制度执行情况;
(六)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测试情况;
(七)企业能源消耗计量管理及能耗分析制度实施情况;
(八)节能技术及产品、项目推广、实施情况及节能降耗新举措、新方法(尽量详细);
(九)节能改造、科研资金投入情况;
(十)节能宣传、教育及对外交流情况;
(十一)企业关于建立装卸机械合理操作程序方面的做法。
二、企业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三、港口电动起重机能源利用检测规程JT/T314-1997、港口带式输送机能源利用检测规程JT/T326-
1997、沿海港口企业能量平衡导则JT/T0025-92、内河港口能量平衡通则JT/T202-95、港务船能源利用检测规程JT/T384-1998等行业标准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四、对港口行业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包括制定相关节能法规、政策及标准等方面(列出认为急需制定的标准名称及用途)
附件3
船舶运输企业能源合理利用调研提纲
一、企业合理用能现状及经验总结
(一)企业合理用能现状(企业年综合用能总量、各类货物周转量、用能品种、所占比例、各类船舶能源单耗情况,能源保障程度;能源品种可粗分为轻油、重油);
(二)企业船舶结构情况,运输组织情况,实载率情况,运力投放情况;
(三)企业节能管理机构设置及运行情况;
(四)企业内部节能标准、规定、制度制定及实施情况(有多少企业标准、规定,列出名录);
(五)船舶能源平衡测试情况;
(六)企业能源消耗计量管理及能耗分析制度实施情况;
(七)节能技术及产品、项目推广、实施情况,节能降耗新举措、新方法(尽量详细);
(八)节能改造及科研资金投入情况;
(九)节能宣传、教育及对外交流情况;
(十)企业关于船舶运营过程中节能降耗的主要做法。
二、企业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三、船舶供受燃油管理规程JT/T339-1997、船舶燃料供应行业术语JT/T379-1998、船舶能量平衡通
则JT/T239-1995、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能量平衡方法JT/T340-1995、内河船舶运输企业能量平衡方法JT/T134-94、运输船舶燃油消耗量--海洋船舶计算方法GB7187.1-87等行业标准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四、对水运行业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包括制定相关节能法规、政策及标准等方面(列出认为急需制定的标准名称及用途)
第二篇:交通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办通知认真做好交通行业能源节约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交通部
【发布文号】交体法发[2004]316号 【发布日期】2004-06-14 【生效日期】2004-06-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交通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办通知认真做好交通行业能源节约工作的通知
(交体法发[2004]3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厅(局、委),沿海各港口,交通行业有关企业,部属各单位,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中交企协能源管理委员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4]30号),部署了2004年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
国务院就开展资源节约活动,重点提出了六项主要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资源节约责任制,明确一位领导干部负责资源节约工作,完善能源使用的计量、记录、报告、奖惩等管理制度,把资源节约的责任纳入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之中,纳入各单位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之中,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二是加强规划指导,完善资源节约法规标准和规章,完善节能等配套法规。各地区、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抓紧制订配套法规和相关规划。三是研究制订财政、税收、价格等激励政策,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节能、节水设备(产品),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改造项目的投资力度。四是加快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发布目录、技术交流等方式,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五是推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节约新机制。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国内外各类能耗、水耗、先进技术和管理信息,加快资源节约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六是组织资源节约专项检查。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和节水情况、行业节能设计规范执行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措施及时整改,坚决关闭或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或项目。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交通行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结合交通运输和建设的实际情况,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把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与转变交通运输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交通运输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结合起来。重大建设项目的确定要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要求,把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交通行业资源节约工作。
二、加大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和评估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规范和强化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合理用能专题论证工作。部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加大对年能耗超过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水运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节能篇(章)”编制及其评估监督管理的力度,并会同有关部门对水运工程重大建设项目的节能设计规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被查单位限期要提出整改措施。
各省(市)交通厅(局、委)、各港口企业能源管理部门从现在开始要对照有关规定(原国家计委、经贸委和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计交能[1997]2542号)、交通部《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暂行规定》(交体法发[1995]607号)、交通部《〈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交体法发[1996]354号))和技术标准,将近年来执行规定的情况进行一次自查。检查内容包括:自1997年国家计委、经贸委和建设部发布《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以来,本单位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可研设计、初步设计文件中是否编制了“节能篇(章)”;年能耗超过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是否进行了“节能篇(章)”评估,提出贯彻落实并认真抓好这项工作的意见,将落实情况以书面材料报部。
交通行业各港口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和规定,工程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编制《节能篇(章)》,超过能耗规定标准的工程项目其工可报告中的“节能篇(章)”必须进行节能评估。自2004年7月1日起,凡基本建设项目年能耗超过2000吨标准煤的未按规定编制“节能篇(章)”和未对其进行评估的,交通部及各级项目管理部门不得批准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分期分建设的一个整体项目,也必须编制“节能篇(章)”,对其进行评估。
三、继续做好交通行业节能产品(技术)目录公布工作,加大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力度,强化节能产品目录管理。交通运输作为能源消耗的重点,积极和努力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行业,以点带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动节能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做好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目录公布和推广应用也是交通行业节能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因此,节能工作应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部将继续对节能产品(技术)采取成熟一批公布一批,推广一批,并在推广形式上由过去的推荐公布改变为目录管理,使政府的引导推荐成为一种为行业节能的日常服务工作,方便优秀节能产品(技术)的推广和社会的选用。推广应用的项目不限于改进运输装备性能、提高能效的节能产品与技术,还要扩大到节能的新工艺、新设备及运输装备、新型材料(燃)料,尤其是节能型营运车辆、节能型船舶、节能型装卸设备和货运场站节能管理方法等,同时完善和制定节能产品(技术)目录管理规程及相关技术标准。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挖掘出具有明显节能效果的项目和产品用于交通行业,限制或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老旧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减缓交通运输能源消费增长。
四、加快制订能源消耗统计标准,完善能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建立能源消耗的科学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制定配套的节能标准是推进交通节能事业的基础工作,目前交通行业实施的节能标准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发展的交通运输和基本建设的需要,因此,部决定用2年的时间,根据交通运输的特点,在完善原有统计报表的统计项目、统计口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企业能源统计数据,提出能源消耗的合理有效技术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考核体系,并组织部分港口企业、船舶运输企业、公路运输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出新的能源消耗统计标准,包括《港口企业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船舶运输企业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公路运输企业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和《港口能源利用效率测算方法》。
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能耗统计和能耗分析工作,严格按照部即将下发的“交通行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真实、准确的报送能源消耗情况和用能分析报告。通过强化能源统计和分析工作,促进重点用能单位认真抓好能耗考核分析,不断采取节能措施,改进用能管理和技术,使节能管理部门及时了解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技术发展水平,为政府研究制定节能技术经济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推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节能工作。
五、组织开展节能降耗创新项目的试点工作。节约能源工作只有把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训创新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求真务实地把节能降耗落到实到,达到使企业增效,社会、国家受益的目的。部将有重点的选择部分水运、道路运输企业、港口企业进行管理节能项目的试点。通过以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人的不节能行为和物的不节能状态”。
六、加快建立信息发布制度,提高行业节能意识。定期对重点耗能单位能耗情况和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推广目录信息向交通行业公布,以提高全行业的节能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对节能的重视程度,提高开发商和广大用户的认识程度,引导能源消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
二○○四年六月十四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原交通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办通知认真做好交通行业能源节约工作的通知
交通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办通知
认真做好交通行业能源节约工作的通知
(交体法发[2004]3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厅(局、委),沿海各港口,交通行业有关企业,部属各单位,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中交企协能源管理委员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4]30号),部署了2004年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
国务院就开展资源节约活动,重点提出了六项主要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资源节约责任制,明确一位领导干部负责资源节约工作,完善能源使用的计量、记录、报告、奖惩等管理制度,把资源节约的责任纳入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之中,纳入各单位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之中,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二是加强规划指导,完善资源节约法规标准和规章,完善节能等配套法规。各地区、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抓紧制订配套法规和相关规划。三是研究制订财政、税收、价格等激励政策,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节能、节水设备(产品),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改造项目的投资力度。四是加快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发布目录、技术交流等方式,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五是推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节约新机制。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国内外各类能耗、水耗、先进技术和管理信息,加快资源节约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六是组织资源节约专项检查。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和节水情况、行业节能设计规范执行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措施及时整改,坚决关闭或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或项目。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交通行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结合交通运输和建设的实际情况,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把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与转变交通运输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交通运输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结合起来。重大建设项目的确定要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要求,把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交通行业资源节约工作。
二、加大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和评估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规范和强化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合理用能专题论证工作。部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加大对年能耗超过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水运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节能篇(章)”编制及其评估监督管理的力度,并会同有关部门对水运工程重大建设项目的节能设计规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被查单位限期要提出整改措施。
各省(市)交通厅(局、委)、各港口企业能源管理部门从现在开始要对照有关规定(原国家计委、经贸委和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计交能[1997]2542号)、交通部《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暂行规定》(交体法发[1995]607号)、交通部《〈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交体法发[1996]354号)和技术标准,将近年来执行规定的情况进行一次自查。检查内容包括:自1997年国家计委、经贸委和建设部发布《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以来,本单位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可研设计、初步设计文件中是否编制了“节能篇(章)”;年能耗超过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是否进行了“节能篇(章)”评估,提出贯彻落实并认真抓好这项工作的意见,将落实情况以书面材料报部。
交通行业各港口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和规定,工程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编制《节能篇(章)》,超过能耗规定标准的工程项目其工可报告中的“节能篇(章)”必须进行节能评估。自2004年7月1日起,凡基本建设项目年能耗超过2000吨标准煤的未按规定编制“节能篇(章)”和未对其进行评估的,交通部及各级项目管理部门不得批准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分期分建设的一个整体项目,也必须编制“节能篇(章)”,对其进行评估。
三、继续做好交通行业节能产品(技术)目录公布工作,加大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力度,强化节能产品目录管理。交通运输作为能源消耗的重点,积极和努力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行业,以点带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动节能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做好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目录公布和推广应用也是交通行业节能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因此,节能工作应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部将继续对节能产品(技术)采取成熟一批公布一批,推广一批,并在推广形式上由过去的推荐公布改变为目录管理,使政府的引导推荐成为一种为行业节能的日常服务工作,方便优秀节能产品(技术)的推广和社会的选用。推广应用的项目不限于改进运输装备性能、提高能效的节能产品与技术,还要扩大到节能的新工艺、新设备及运输装备、新型材料(燃)料,尤其是节能型营运车辆、节能型船舶、节能型装卸设备和货运场站节能管理方法等,同时完善和制定节能产品(技术)目录管理规程及相关技术标准。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挖掘出具有明显节能效果的项目和产品用于交通行业,限制或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老旧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减缓交通运输能源消费增长。
四、加快制订能源消耗统计标准,完善能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建立能源消耗的科学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制定配套的节能标准是推进交通节能事业的基础工作,目前交通行业实施的节能标准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发展的交通运输和基本建设的需要,因此,部决定用2年的时间,根据交通运输的特点,在完善原有统计报表的统计项目、统计口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企业能源统计数据,提出能源消耗的合理有效技术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考核体系,并组
织部分港口企业、船舶运输企业、公路运输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出新的能源消耗统计标准,包括《港口企业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船舶运输企业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公路运输企业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和《港口能源利用效率测算方法》。
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能耗统计和能耗分析工作,严格按照部即将下发的“交通行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真实、准确的报送能源消耗情况和用能分析报告。通过强化能源统计和分析工作,促进重点用能单位认真抓好能耗考核分析,不断采取节能措施,改进用能管理和技术,使节能管理部门及时了解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技术发展水平,为政府研究制定节能技术经济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推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节能工作。
五、组织开展节能降耗创新项目的试点工作。节约能源工作只有把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训创新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求真务实地把节能降耗落到实到,达到使企业增效,社会、国家受益的目的。部将有重点的选择部分水运、道路运输企业、港口企业进行管理节能项目的试点。通过以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人的不节能行为和物的不节能状态”。
六、加快建立信息发布制度,提高行业节能意识。定期对重点耗能单位能耗情况和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推广目录信息向交通行业公布,以提高全行业的节能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对节能的重视程度,提高开发商和广大用户的认识程度,引导能源消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二00四年六月十四日
发布部门:交通部 发布日期:2004年06月14日 实施日期:2004年06月14日(中央法规)
第四篇:利用民族文化开展普法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xx县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用好民族文化这个宝贝,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民族语言普法。贵州省黔东南州xx县龙额镇地处黔桂两省(区)交界处,该镇作为侗族祖先溯都柳江而上的首个居住地之一,侗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80%以上,同时接边两省(区)7乡(镇)均为侗族集聚地,是国内侗族同胞聚居最为集中的一个区域。该镇受传统民族文化影响,大部分村民日常交流仍然以侗语为主,在文化交流传承、文明道德传播、村民自治管理等方面至今仍保存流传有侗族河歌传唱、侗族祭萨文化、归养六约等独具特色的民族自治文化。该镇党委政府针对当地民族文化特点,整合侗族文化资源,在县司法局的指导下,以该镇司法所牵头,在全镇挑选精通法律和侗语的干部为骨干,于2014年3月份组建了以侗语为主、汉语为辅的全县第一支双语法制宣传小队。2014年3月xx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成立xx县侗汉“双语”法律宣传队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自行组织“双语”法制宣传员,深入村寨、社区、学校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全县掀起了“双语”普法宣传教育热潮。
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升、深化“双语”普法宣传教育方式,以侗歌、侗戏、侗语法制讲座等为普法载体,将农村中常见的土地承包、山林砍伐、道路交通、计划生育、婚姻家庭、防火防盗、禁赌禁毒、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法律法规知识制作成侗语影音资料,辅以侗语翻译好的典型案例进行案例析法。无论是在法制宣讲、款坪讲款、鼓楼议事、调解纠纷,处理矛盾、侗戏表演都要结合当地语言进行宣传教育,便于群众接受。其中,茅贡镇将《宪法》编成侗戏进行宣传、龙额镇和地坪镇将法律知识编成侗语快板词进行宣传的方式深受群众欢迎。据统计,到目前,全县龙额、地坪、水口、肇兴、永从、尚重、顺化、平寨等乡镇村寨利用双语进行法律宣讲90余场次、广播40余次,上法制课47场次,侗歌侗戏表演36场次,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双语法制宣传法得到了省、州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黔东南州司法局在《平安黔东南司法创新为民系列报道》中对xx双语法制宣传专门进行了深度报道,省司法厅在《贵州司法》杂志进行了也进行了深度报道,同时《法制生活报》、《黔东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及上级部门也分别进行了报道。
(二)民族歌舞普法。xx县以侗族聚居为主,侗、苗、汉、瑶、水、壮、彝、布依等20多个民族杂居,民族歌舞文化丰富多彩,在庆祝丰收、婚丧嫁娶、欢度佳节等活动中,群众往往喜欢通过歌舞表达对客人的热爱之情,在民族交往中也经常通过歌舞的形式进行交流。xx县司法局、县检察院、龙额镇、县文工团等部门根据民族文化特色,将常见的法律知识编成山歌、侗歌、快板、酒歌、劝事歌等,有的还编排成舞蹈。xx县常见的民族歌舞普法节目有县司法局编排的《走向法治之歌》《法制宣传进万家》,龙额镇的《光阴可贵》《多耶》《农村清洁你我他》,县检察院编排的《接访》,德凤街道、高屯街道、敖市镇、罗里乡一带的“酒令歌”和山歌,洪州镇一带的劝事歌,龙额镇、地坪镇一带的侗族河歌,尚重镇一带的琵琶歌等普法节目和普法素材。其中,《走向法治之歌》于2014年12月4日在全省纪念首个国家宪法日大型宣传活动法治山歌竞赛中夺得了一等奖,洪州垒寨村的劝事歌已成为该村村民规民约和法治文化建设内容之一雕刻成文进行公布。
近年来,xx县坚持文化自信,以xx县司法局为牵头部门,联动县文体广电局旅游局、县文工团、县民宗局等部门,创造性的开展了以“文化引领为”主题的“文化引领送法下乡”“法治扶贫”等文艺汇演系列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民族歌舞普法。通过侗族琵琶歌、劝事歌、法治快板、法治山歌、法治小品、侗族河歌说唱、元宵玩故事等艺术形式将侗族传统侗款、村规民约和相关法律法规表现出来,让群众在听、看、笑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解法律法规知识,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如2015年2月15日晚,xx县启动“文化引领送法下乡”法治文艺巡回演出活动,来自县文艺演出队和龙额镇群众围绕“文化引领和依法治县”主题展开了精彩演出,演出队将农村中常见的土地承包、山林砍伐、道路交通、计划生育、婚姻家庭、防火防盗、禁赌禁毒、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通过侗歌、侗戏、小品、快板、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精彩演出,赢得了现场群众阵阵掌声;2016年1月24日,xx“送法下乡暨省际接边地区民族团结法治文艺汇演”在三省坡启动,法治文艺宣传队通过小品、快板、侗族大歌、舞蹈、歌舞、弹唱、手语等形式将人民调解、精准扶贫、禁赌禁毒、安全生产等方面知识进行宣传;2017年1月23日,xx县司法局联合县法院、交警大队、消防大队、林业局、扶贫办、民政局、县侗族大歌艺术团到德顺乡开展“走百里侗寨·法治宣传进万家”活动;2018年7月19日,xx县司法局、xx县龙额镇与广西三江县司法局在一村跨两省的登晒村开展“法治扶贫进万家法治文艺汇演”法治联宣活动。小品《扶贫政策》展现了当前扶贫攻坚工作中政府帮扶及贫困户肯干愿干走向脱贫致富;一首首侗语说唱《农村清洁你我他》、侗族大歌《法治之歌》及小品《打麻将》、《以身试电》等节目将法治宣传推向高潮。除此之外,还先后深入九潮阡洞村、德凤蒲洞村、坝寨连洞村、孟彦岑湖村、岩洞岩洞村、雷洞岑管村等开展文化引领法治文艺汇演普法宣传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据统计,2015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文化引领送法下乡”法治文艺汇演普法宣传活动21场次,开展侗歌、侗戏、山歌、舞蹈等形式普法达万余次,受教育人数30余万人,得到群众和上级领导的一直认可。xx县民族歌舞普法活动得到了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瑞民的充分肯定,《贵州日报》《黔东南日报》《贵州司法杂志》《法制生活报》、贵州省人民政府网、贵州长安网等上级媒体也进行了深入报道。
(三)寨老文化普法。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提出的“文化引领”战略目标,引导寨老协助村两委从事基层矛盾化解工作,服从政府管理,更好地发挥寨老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作用,促进村民自治,由xx县司法局牵头组成教育宣讲团,从2016年3月份开始,分别对全县各村寨老、党员、村组干部开展了以法治教育为主的“法制、政策、形势教育”(以下简称“三项教育”)活动。一是利用对重点村寨开展集中整治和对软弱涣散基层党支部整顿之机开展宣教活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扎实开展寨老“三项教育”活动,特别是对比较软弱涣散的、重点的、治安复杂的、对村级管理意见较多的村寨进行集中整治。从2016年4月份开始,县司法局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宣讲团到各村举办法律讲座,为村组干部、部分党员、部分群众代表、寨老等讲授与农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讲解寨老的作用、职责,使村组干部、党员、寨老的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使他们认清形势,增强参与治理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抓好村民自治和集中治理行动。2016年分别到水口镇平善村、岩洞镇岩洞村、口江乡摆东村、德凤镇蒲洞村、洪州镇垒寨村、岩洞镇竹坪村、顺化乡高泽村、坝寨乡青寨村、九潮镇高寅村等村寨开展寨老“三项教育”活动,通过采取举办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州县委全会精神和农村村民自治、社会治安管理、法律援助等法律法规知识,共有820多名村组干部、寨老和群众参加了培训,向村民发放《宪法》《刑法》等宣传资料1500余份;2018年分别深入肇兴镇平团村、孟彦镇宰西村及顺化乡开展村组干部、寨老培训。二是深化法治扶贫,加强对寨老的培训宣讲。结合流动讲习所,举办农民法治夜校、鼓楼讲堂、院坝课堂等形式,组织寨老、村组干部开展学法课堂。围绕主题集中宣传普学,流动讲堂法治讲座深学,结合结对帮扶进村入户,以及现身说法等形式,先后开展禁赌禁毒、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洪涝灾害防范、十九大宣讲、宪法宣讲等主题活动,通过讲解国家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政策理论,发放图书、物品等宣传资料,使寨老们认清了当前国家的大好形势,增强参与地方自治的信心和政治责任感。其中,把局班子成员分成6支理论宣讲队,先后分别深入平寨乡腊亮村和平途村、水口镇八劳村、永从镇豆洞村、等开展鼓楼、院舍宣讲十九大精神学习会、宪法宣讲,启动农民法治夜校开展脱贫攻坚、宪法宣讲、扫黑除恶等知识宣讲。三是借节开展文艺普法活动。在巩固完善“双语”普法基础上,组建法治文艺演出队伍,利用侗歌侗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全县各乡镇(街道)、村寨开展法治文艺巡回演。先后启动了“xx县送法下乡暨三省坡接边地区民族团结”法治文艺汇演、“文化引领法治文艺”送法下乡汇演、“走百里侗寨·法治宣传进万家”文艺巡回演出和“法治扶贫”文艺汇演等活动。四是开展法律赶大集活动。以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为契机,由班子成员分片包干,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公证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服务队伍;同时联动法院、检察院、消防大队、交警大队、安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局、总工会、民政局、国土局、文工团等部门力量,利用乡镇逢集时间点开展了走基层送法下乡、春节期间送法下乡、宪法宣传、扫黑除恶等主题宣传活动,各司法所利用村寨节庆活动、赶集日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使群众的法律需求得到及时解决。五是完善村规民约。持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指导修订完善相关款约、村规民约及移风易俗规定,通过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务财务公开、环境卫生等一系列制度,把村民的权利义务、村务活动的程序、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规定,使村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016年以来,先后在蒲洞村、垒寨村、登晒村、青寨村、地扪村、滚正村、岑湖村等村开展示范创建,258个村已完成制定村规民约,九潮镇在完成村规民约制定的同时,制定了移风易俗规定。其中高屯街道八舟社区、龙额镇登晒村、洪州镇小寨村和垒寨村、德凤蒲洞村、孟彦岑湖村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通过开展寨老“三项教育”活动,寨老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提升,运用法律思维协助村支两委处理村级管理事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各村寨寨老充分发挥威信高等优势,肇兴、双江、岩洞等乡镇积极动员各村寨老参与到基层矛盾化解工作中,将大量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民族节庆普法。民族节庆普法是xx县利用民族文化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xx侗族人口占全县的71%,侗寨遍布农村各个角落,几乎每个村寨月月有小节,年年有大节,五年有隆重节。每逢节日来临,就是进行法治宣传的大好时机。为此,我县以民族节日为契机,组织人力借节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如:在xx的庙会,在双江镇四寨村的“摔跤节”、黄岗的“喊天节”,九潮镇高寅村的“甲戌节”、永从乡三龙村的“吃新节”、永从镇中罗村关秧门节,龙额镇“春社节”,平寨乡的“苗族小年”,尚重镇一带的“牯藏节”等民族节日节点,相关部门或单独或联合到当地摆摊设点,发放图书资料,发放法制围腰(手提袋),解答法律咨询、组织文艺汇演,浓厚了法制宣传氛围,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据统计,2015年以来,县司法局、县公安局、县国税局、县妇联、等单位深入25个乡镇280多个村寨借节开展组织开展“送法下乡”文艺汇演演出21场次,发放《xx县法律援助工作指南》2.6万余本、《公民应知应会法律知识读本》3.2万本,发放法治挂历等宣传单1万份,发放法制围腰(手提袋)2.6万余个,解答法律咨询1.2万人次,深受群众欢迎。
(五)民族建筑普法。一是鼓楼和风雨桥普法。鼓楼和风雨桥是我县少数民族较为典型的一种建筑,是群众聚集议事、看戏或“踩歌堂”、休息、娱乐的地方,人员聚集较多。我县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鼓楼开设普法课堂、鼓楼法庭,将鼓楼设置为村寨的人民调解室、法律图书室、法制宣讲室,适时开展法治宣传,发放资料,解答法律咨询。通过鼓楼普法,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治观念,通过“鼓楼议事”化纷争,有力促进侗乡的和谐稳定。肇兴、地坪、茅贡、坝寨、德顺、洪州等乡镇利用鼓楼普法较为普遍和典型,如地坪司法所、龙额司法所联动广西三江县富禄司法所到接边村寨鼓楼里开展普法联宣活动;洪州司法所联动镇综治办、安监站等部门到村寨鼓楼里开展宪法、人民陪审员法等法治宣传;县法院的鼓楼法庭先后深入双江、永从、肇兴、龙额、洪州、坝寨、德顺等侗寨鼓楼开展巡回审理,当庭宣判,以案释法,震慑违法犯罪,教育广大干部群众。2017年以来,xx县人民法院鼓楼巡回法庭共审结各类案件292件,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群众反响强烈。二是法治文化长廊普法。xx县先后在敖市镇蒙村村、洪州镇垒寨村依托村风雨桥(花桥)建成了2个法治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知识,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三是村级戏台普法。为改善民生,丰富基层群众精神生活,目前全县各村基本建立了戏台,戏台成为了群众开展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xx县司法局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多次将法治文化普法宣传活动选择在戏台里开展,实现了文艺演出与普法宣传的有机融合,探索出了一条普法宣传新路子,宣传形式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
(六)民族聚居点普法。xx县以“法律八进”为载体,积极组织各成员单位、司法所等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点开展普法宣传工作,较为典型的有到接边地区开展“普法联宣”和款坪讲法两种普法宣传形式。一是普法联宣。以法治文艺汇演、鼓楼宣讲、村寨联谊等形式,在黔湘桂省际接边地区开展普法联宣活动,先后启动开展了“xx县送法下乡暨三省坡接边地区民族团结”法治文艺汇演、省际接边地区宪法主题联宣活动,联动黔湘桂省际接边县是司法行政部门和接边乡镇、村开展联合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各级各部门间开展的联合普法宣传活动得到了接边地区群众的一致认可。二是款坪讲法。坪是款组织固定的集会场所。一般设在村寨不远较平坦的山坡上或河坝中,款坪中央有一个供款首念诵款词土台或石台。“款约”是侗族村寨自治而制定的“村规民约”条文,是侗族民间的早期“法律”,具有强制性,其涉及内容极广,包括从族规、族约到社会治安、民事、刑事、生产管理以及封山育林、保护庄稼等各个方面,加上这些年的补充修订,款约更有合法性和治理性。有的村寨重新立碑,将款约刻在石碑上,有的讲款约搬上了戏台。每逢村寨开展节庆活动或文艺表演活动,都要由当地德高望重的款师(一般为村治安员或退休在家干部),将款词朗诵,告诫世人要遵纪守法,保一方平安。我县就是将法律因素纳入款约之中,以达到普法的目的。如:水口七佰南江公约,岩洞伍佰地方公约,竹坪十侗十三寨款约等款约对侗族社会有安定治乱、惩恶扬善、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侗族文化没有文字的限制,在编制双语普法资料时只能依托语音和舞蹈动作等形式开展,加之受汉文化的影响、地区间民族语音不同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宣传资料的编制。二是普法经费短缺,村级普法队伍少,对开展法治教育的力度不够;加上我局大多是点对点、村对村的宣传教育,缺乏规模性。三是普法宣传教育主要队伍力量集中在基层,但由于思想认识问题和基层干部的法律素质普遍偏低,开展民族文化普法宣传教育效果不佳。
三、对策建议
一是继续保护和发展好民族文化。加大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找到民族文化与法治文化的结合点,如各民族村寨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对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相关规定进行提炼,形成弘扬法治精神、良好道德风尚的普法宣传材料。二是不断总结和提炼经验。进一步总结民间的各种利用民族文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提炼成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宣传方式,在全县进行推广运用。三是加强宣传攻势。通过政府网、外宣网、微信平台、报纸等媒体大力对已经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先进典型事件、人物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知晓度。
第五篇:我县扶贫工作开展状况调研报告
根据省扶贫办关于做好全省30个最贫困重点县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筹备工作开展扶贫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和市扶贫办的要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立即召集扶贫、财政、农业、畜牧、水利、统计、发改、电力、交通等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专题会议,并抽调相关部门业务人员组成调研组分赴各乡镇、村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调研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扶贫工作
2006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扶贫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十七大及国家、省、市扶贫开发工作战略思路,紧紧围绕《全省扶贫开发纲要》、全县“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和工作计划,突出以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为主体,以产业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新思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县扶贫开发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外争项目、内抓管理,按照“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思路,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使我县贫困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贫困现象得到了缓解,有力地推动了脱贫致富的进程。三年来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667.5万元,其中省级投入8372.5万元,市级投入104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达3564.2万元。
1、整村推进。“十一五”期间,计划完成省级整村推进285个。目前,省下达234个,已实施完成163个,正在实施71个;市级配套和市级部门挂钩实施完成33个。196个整村推进,共投入财政资金2900万元,完成群众投劳折资1245万元。
2、易地扶贫开发。按照“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的原则,共实施完成易地搬迁安置685户3050人,其中财政易地搬迁安置560户2500人,国债易地集中安置123户550人,共投入财政资金152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75万元。
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培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导,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200人,其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1200人,短期引导性培训2000人,共投入培训资金110万元。
4、科技产业扶贫。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旅游、矿产、水电、畜牧、生物资源开发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科学选择项目。完成战河乡5000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县高原牦牛特色资源开发项目,烂泥箐乡2000亩脱毒洋芋种植示范基地和西川乡4000亩核桃标准化种植项目,共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
5、农村民居、安居项目。完成安居工程1436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2500户。共投入扶贫资金1200万元。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
6、信贷扶贫。积极与金融部门合作,利用信贷资金扶持发展种养殖业,促进群众增收。共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650万元。
7、社会扶贫。积极动员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争取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实行县级领导联系挂钩到乡,科级领导联系挂钩到村委会,部门联系挂钩到村民小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挂钩帮扶制度。共累计投入各级各类帮扶项目50个,帮扶资金1450万元。
(二)主要做法
1、高强重视,加强领导。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务来抓,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扶贫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不断充实和完善扶贫工作领导班子,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县四套班子及各涉农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扶贫领导小组,各乡村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2、精心组织,落实目标责任。为把各类扶贫项目落到实处,县与乡签订了项目实施目标管理责任状,乡与村、村与农户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对目标管理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列入县对乡综合考评重要内容。把扶贫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作为考核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明确任务,责任落实,精心组织,确保扶贫工作件件有人抓、有人管。
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和资金的安全运行。
(1)项目管理。一是瞄准对象,科学规划。根据先难后易的原则,深入乡村调查研究,召开村民大会征求群众意见,根据缺什么补什么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最迫切、最困难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筛选项目,自下而上制定规划项目。二是严格公示公告制。省、市项目批复后,县乡两级通过电视、网站、政府公示栏等形式对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8个工作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实施进度、投资情况、工程质量、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公示。项目竣工后,设立标志碑进行公示。做到了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公示,使项目资金接受社会及群众的监督。三是严格项目监督检查。项目实施中,组织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多次到各项目点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县扶贫办班子按南中北三个片区,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四是加强项目后续管理。项目完成验收后,及时进行移交,制定项目后续管理办法,明确具体管护人,做到谁受益谁管护谁维修,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五是严格验收制度。项目实施完成后,先由乡村自查自验,再由县扶贫领导小组逐一对扶贫项目进行县级验收,最后报请市级验收。要求县乡两级验收覆盖率达100%。(2)严格资金管理。一是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二是严格拨款程序。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按4:4:2进行拨付。资金拨付实行四级联签制(提出用款申请→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纪委书记)。三是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所有扶贫资金全部在财政直接支付,到户资金一律实行一折通支付。乡村不设扶贫项目资金户。四是结合县情,制定出台了《**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确保资金到村到户,规范安全。五是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完善了资金县级报账回补制,每批次资金报账由用款乡提出申请,经县扶贫办审批后,由县报账中心按批复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审核,报账再回补剩余资金。六是大宗物资进行招投标统一采购,严格管理。七是严格审计制度,项目完成后,要对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意见书。八是每年组织纪委、监察、财政等部门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一至二次的检查监督。
4、扶贫先扶智。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使项目区群众户均有1人掌握1—2项农村适用技术。
5、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始终把农民群众作为扶贫开发投入主体,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动员投工投劳。“十一五”以来共累计投劳折资3564.2万元,占总投资的14%。
6、部门协作,整合资金。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各类资金。一是整合扶贫内部各项扶贫资金;二是整合外部门投入。
7、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在发挥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实行社会帮扶和挂钩扶贫相结合的办法,形成合力推进扶贫工作。
8、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细化职责,落实责任。树立创新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促进扶贫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主要工作成效
扶贫开发投入资金明显增加。2006年至2008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667.5万元,其中省级投入8372.5万元,市级投入104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达3564.2万元。投入逐年增加。
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全县贫困人口从2006年20.9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18.4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减少2.42万人,低收入人口减少0.5万人。
贫困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782元增加到2008年1614元,增加106.39%。
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载体,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整村推进项目中完成农田建设2769亩;通电89件,345.12km,解决用电困难56个村1265户4535人;通路49件,23.34km,解决了34个村1947户8627人通路困难;水利工程完成193个件,659.8km,个水池(窖)1199个,解决22050人23708头(只)牲畜饮水困难,新增灌溉面积5003亩,改善灌溉面积5222亩;1436户6892人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茅草房、杈杈房,2500户居民住上安全抗震民房;易地安置685户3050人达到了“搬得出,安得稳,能发展”的目标。
产业扶贫取得明显进展。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五大支柱产业发展思路,结合村情、乡情积极扶持特色种养业发展,共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20792亩,引进推广优良畜种7290头(匹、只)。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2006年以来实施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就学难、就医难等得到明显缓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加强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全县培训8250人次,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3200人,已转移输出32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