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对策(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5 13:3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对策(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对策(本站推荐)》。

第一篇: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对策(本站推荐)

我国的对策(借鉴一下):

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内容如下:

一、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等,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积极措施,主动迎接挑战。

二、明确实施《国家方案》的总体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家方案》确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国际与国内、当前与长远,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改善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

三、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

全面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各项节能降耗措施,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进步、加强依法管理、完善激励政策和动员全民参与,大力推进节能降耗。逐步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核电建设。继续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发展煤层气产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甲烷排放,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和城市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继续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防止低生育水平反弹,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四、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选育抗逆品种,治理草原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加强对森林资源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节水力度,建设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农田抗旱标准。加强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监测能力、海洋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建

设沿海防护林体系,提高沿海地区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加强对各类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及时发布信息,科学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及其衍生灾害。

五、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作用

加大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投入力度,加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

化领域重大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加强气候观测系统建设,开发全球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等,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履行国际公约的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战略和方案研究,为制定政策和对外谈判提供支撑。加强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六、健全体制机制

完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信贷政策和投资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形成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体制机制,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财政投入。完善有利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法规,依法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和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认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国家方案》的实施。

七、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

化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组长,曾培炎副总理、唐家璇国务委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将研究确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办事机构设在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制定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全人类的对策: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各个国家要肩负起积极应对全球变暖、保护世界生态环境的重任

2、各工业化国家要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应用新能源;发展中国家应该淘汰或改进落后产业、产能,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以应对能源资源日益枯竭而带来的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要增加投资,并努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4、发达国家要切实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像美国必须改变传统的高消费、高能耗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节约资源能源,并帮助不发达国家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5、各国要开展全民环保教育,促使社会各界形成“爱我地球、保护生态”的良

好意愿,并将这种意愿付诸行动。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抓紧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

一、当前党内存在的“六个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尖锐深刻、促人警醒,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居安思危的责任意识和坦诚的政治品格。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夕,中国领导人没有自夸盛世,亦未讳疾忌医、掩饰问题。高层对于世情、国情、党情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判断,充分意识到党建所面临的问题,其实更是一种朴实无华的政治智能。

二,党建问题的四大现实背景。

一是从党的思想状况来看,还需要下大力气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和贯彻落实,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各级干部的头脑。虽然我们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传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都是很清楚的,例如,对为什么要科学发展,怎样更好地科学发展,都还要下很大力气来统一认识。有的干部不注重学习,不关心时事。例如有一个副局长这样质问记者“你到底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二是从党的廉洁状况来看,并不容乐观。仅十七大召开以来的2008和2009两年,就有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广东政协主席陈绍基、浙江省省委常委、纪检书记王华元、深圳市长许宗衡、天津市常委皮黔生等6位副部级以上干部出问题了。而厅局级以下的干部,出了腐败问题的也不在少数,并呈现出腐败低势化。可以说,腐败已成为人们最深恶痛绝的政治弊端,最容易激起民愤。

三是从党的规制状况来看,缺漏还比较多。例如,干部财产申报制度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公车使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这些问题,也都没有获得很好的制度性解决。还有就是权力必须得到有效的制约问题,这更是根本的问题,现在一些地方甚至是盲目决策、瞎指挥,而受不到任何的批评、监督。

四是从党的干部提拔升迁的情况看,现在是一条正道和三条邪路并存。一条正道就是,真正是品德好、作风正,工作踏实、有能力,得到老百姓拥护,通过实践得到证实确实是好干部的被提拔重用了,这是体现了我们党的“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路线。但是,除了

这条正道外,不可否认,还是有一些人是通过其他三条邪路上去的,一是靠溜须拍马、裙带关系,从而得到上级的赏识,或者直接就是上级某个领导的亲信,得到他的认可,得到他的指定而提拔的;二是靠拉帮结派,搞哥们兄弟关系,通过哥们义气“拉票”帮衬,在所谓的民意测验中得到“高票”而上去的;三是有的就是直接依靠金钱的力量,通过买官卖官上去的。这三条邪路必须坚决堵住。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即执政党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所以全会得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的重大判断。

全会对党的建设的现状作了一个“总体适应”、但也有“不适应”“不符合”的判断。即“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是进行党的自身建设改革创新的起点。

第二篇:《全球气候》读后感

《全球气候》读后感

我读完《全球气候》时,我才发现环境的严重污染。

里面说,现在由于二氧化碳的严重增多,导致全球变暖,从而影响海平面上升0。5厘米。听起来不算多,可是地球上还有更大的淡水区,那就是南极和格陵兰岛,如果南极的冰全部融化,海平面会上升60米,再加上格陵兰岛的冰,海平面还会上升6米。现在的美国海边,经常有台风出现,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气候变暖使高山动物开始迁移,许多动物因为不适应环境而灭绝。所以我们要提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号召。

柳州四十六中附小四年级:韦任泉

第三篇: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分析

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分析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国经贸11姓名:张倩学号:2011310963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各地水灾、旱灾频发,飓风肆虐,极端的炎热和寒冷席卷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此外,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有很多国家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人类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却在急剧下降,如果再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人类必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幸运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的威胁,从【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丹麦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墨西哥坎昆气候会议到今年南非德班会议的召开,可以看出人们已经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但不幸的是人类对谁应为气候问题“买单”还存在着矛盾。先看看这次德班会议上各国的态度,中国认为,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必须要有”,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大幅减排,而援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承诺,发达国家必须“实实在在”的兑现。而美国则是缺乏诚意,作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美国却长期游离在强制减排国际公约之外,在本次会议,美国固执己见,在达成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国际协议上设置诸多苛刻前提条件,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上,又反应冷淡。加拿大背弃信义,退出【京都议定书】。欧盟“谈远不谈近”,而非洲国家集团则表示“仍需支持”。

对于目前的气候问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说,我们的环保技术很先进,以后对气候环境造成最大威胁的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应当为其买单,因此,他们对发展中国家横加指责。但气候问题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要细数气候问题的起因,不能不联系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凭借技术和武力,把魔爪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肆无忌惮的掠夺,毁坏自然资源,毫无顾忌的排放“三废”,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破坏。现在他们有了技术,也想追求健康的环境,一方面加大对一些污染行业的改造,另一方面把一些有污染而又赚钱的行业,推向发展中国家,现在他们要求发展中国家对气候环境担负更多的责任,道理何在?

在今年的南非德班气候会议上,发达国家又表现出其不负责任的一面,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肯特指出退出议定书可以使加拿大免遭议定书规定的大约140亿加元的惩罚。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在发言时高声怒斥发达国家,强烈批评一些发达国家拒不履行承诺、反而向发展中国家施压的做法。

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急需帮助的群体,且大多数是殖民地国家,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方面要维护国家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经济,解决吃饭问题。而发达国家不仅不伸出援助之手,反而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很令人气愤。

相反,中国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表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态度,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奉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十一五”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大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制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今后五年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中国一直发挥着积极建设性作用,努力推动谈判议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使国际社会充分了解中国“十一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政策与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及有关谈判立场,特发表本白皮书。

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在处理有关涉到人类的问题时要有责任意识和牺牲精神,要互相信任,携手合作,合作的前提是正视现实,从实际出发,在要求上不能“一刀切”,用中国的俗语说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科技比较落后,资金比较短缺。而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较充裕的资金。因此,像胡锦涛主席所说的应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应率先垂范,做好自己的环保工作,同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方式为发展中国家的环保工作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尤其在资金和技术上帮助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处处为发展中国家设置障碍,制造困难。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也是帮助自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也应注意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只有人类携起手来,通过合作与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略应对战略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应对战略 曹丽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南京

210044 【摘要】:气候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气候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更是国际政治和安全问题!国际社会一直为治理这一问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中国应根据国情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并结合气候变化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特点,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政治国际合作中国战略选择 引言:

几个世纪以来,生态学家一直在关注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这样的问题。20世纪以来,与之相关的书籍和论文迅速增加。“全球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罗马俱乐部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本身是个极富争议的话题。气候变化在自然科学界仍有很多争议,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作为一个自然科学问题已经普遍为各国所接受。通过IPCC的报告,可以明确以下几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第一,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第二,气候变暖将使部分人面临死亡威胁。第三,气候变化,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等各领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 随着世界各国对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利用的快速增加以及人们对环境的日益关注,国际社会加强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学术研究的热点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1.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

气候变化指的是气候的平均状态及离差两者之间的一个或两个都有出现了统计上面的明显变化。离差值的增大表示气候状态稳定性的减少。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给出的气候变化的定义是指气候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任何变化,这不仅包括由自然原因造成的变化,而且还包括由于人类活动而随之引起的系列变化。

气候变化问题指的则是由于人类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而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过多的温室气体会造成全球气温升高,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危害。如破坏全球生态系统、造成冰川开始融化、洪涝灾害不断发生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现今已经上升为了全球性的政治、经济及文化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谈判也正牵扯着世界人民的心弦,因为气候变化问题牵涉到了世界人们的利益,甚至关系到了世界人们的生存问题。2.气候变化的产生原因

目前,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存在着“温室效应说”、“太阳活动说”、“宇宙射线说”、“天文冰期说”等诸多争议。人们比较认同和接受的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进入工业社会后,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激增,这使得大气层的温室效应作用加强,从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大气温室效应增温,牵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我们可以确定两点:一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某种程度的责任,二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不只是温室效应,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能排除。但是争论归争论,保护好地球环境、减少污染和防止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关系人类未来生死存亡的大事。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特点及对全球政治的影响

1.气候变化是全球性公共问题,应对措施会引发国际冲突产生

全球性公共问题具有三大特征:首先是全球公共性。由于全球性公共问题的范围往往超出任何单一主权国家的管辖权,因此在问题的解决或有效治理上,便无法单凭一国之力独立完成。另一方面,也因为议题的全球性,因此,也没用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而不受到影响。其次是超越国界的外部效应。正因为全球议题的公共性,因此,当一国采取了某项行为,其后果则可能是由其他国家和人民承担。工业化国家发展所带来的污染,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发展而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等,不但对自身国家人民的生活造成威胁,更会突破国界的限制,而使其他国家的生活品质出现恶化现象。三是政治性。全球事务的公共性以及跨越国界的外部效应,都使得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某种政治性的制度安排来完成。2.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应对行动暗藏诸多利益争夺 经济利益是影响各国在气候变化上的立场的重要因素。如果气候变化幅度较小,部分国家可能从中收益,但是大幅度的气候变化势必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由于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目前对于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成本收益分析,还进行不多。正如参与国际贸易一样,各国虽然都能从中得到一些净利益,但往往收益和成本分担群体不同。3.气候变化涉及主权国家博弈,各国之间的气候谈判存在分歧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气候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公共产品”,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属于利益共同体。但当前国际气候谈判最大的矛盾正是“南北矛盾”。气候问题本应是超越主权的话题,与之相关的必须是全球意义上的绿色经济、绿色意识、绿色政治。但它必须由一个个主权国家作出妥协甚至牺牲,因为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诉求。这当然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但更是一个呈现政治大国气度与远见的最佳窗口。所以,这是一场政治、外交博弈——一场世界各国之间、发达国家之间、穷国与富国之间等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外交博弈。

三、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及主要成果

为了揭示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人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加大了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被认为是国际社会真正关注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新的历史起点。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IPCC)。其主要工作是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科学评价并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提供决策依据。1992年,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以明确公约附件Ⅰ缔约方在第一个承诺内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缔约方大会上,各缔约方达成了“巴厘岛路线图”,其主要内容包括:在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基础上再次强调国际合作,强调了以前国际谈判中曾不同程度受到忽视的问题即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至《京都议定书》,十多年来,围绕公约规定的目标原则和缔约方义务等问题,国际社会经过多边谈判!不断推动着国际气候制度的政治进程。尽管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但各国参与国际合作的程度取决于国家的选择!单纯顾及本国的短期经济效益仍是制约国家选择的关键因素。

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对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到发展模式与能源安全、关系到对外贸易与经济竞争力、关系到国家形象与国际地位,因此必须统筹考虑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近20 年来,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如何应对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曾经明确提出,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这也为保护全球气候贡献了新的力量。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未来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之路会更加艰辛,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战略谋划与选择。1.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注重国际气候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参与全球治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国际谈判中发出中国的声音,表达中国的意见,并利用普遍适用的全球治理规则推动和实现国家良治,是融入国际体系和世界市场、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增加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2.加大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而气候变化问题又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需要长期的解决方案。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后果,我们要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发展,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努力开发新技术,并注重对人才的教育和培训。3.深入开展气候外交,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团结与稳定

在未来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气候变化将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一大重点。迄今为止,中国在气候变化和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应付色彩较浓,应该从战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采取更加积极和灵活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上,中国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与对话。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是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因此适度承担国际责任,有利于中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可以促进国内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4.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模式

中国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尽管其利用成本比较高,但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积极鼓励开发探索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目前我国在太阳能热水器、农村沼气池、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技术方面发展良好;交通运输领域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不断面世;太阳能汽车、氢能燃料电池等技术也处在研发攻坚阶段,相信在不就得将来,我们将实现很少的碳排放甚至是零排放。

五、结语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亟待解决的国际性问题,而其产生的原因却也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人类为了各自的工业化进程,进行的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开采、砍伐森林等自然资源,过度地使用能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等都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气候变化问题也是全球典型的公共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才能得到解决。但由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要想国际社会也即世界各国能尽快地走向合作也必然要有一个过程。参考文献:

[1] Jung Ha-won.Ban marks UN Year of Climate Change[N].Joins News, 2009-02-02.[2] 马小军.国际政治“E”化的战略张力[J].现代国际关系,2008(5):4.[3] 汤姆·泰坦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3.[4] 杨永龙.气候战争[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49.[5] Ban Ki-moon.A Climate Culprit in Darfur[N], Washington Post, 2007-6-16.[6] 庄贵阳,朱仙丽,赵行姝.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82.[7] 杨永龙.气候战争[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1.[8] 朱勤军,袁峰.智者的政治视野[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1:244.[9] 孙正甲.生态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2.[10] 秦治来.全球气候变化催生生态政治理念[J].学习月刊,2007(6):13.

第五篇:中国气候说课稿

《中国气候》说课稿

坪地民族中学

王立富

21号

一、教材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冬夏气温状况、降水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气候复杂多样且季风显著三部分,南北方气温差异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是重点内容,季风形成和影响是难点。通过学习,可指导学生生活并提高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把握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在认识我国有利的气候资源条件时,也认识我国常见的几种气象灾害。

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是指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温度位置和海陆热力差造成的。

三、教学过程设计

1.问题一:出示一、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得出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例题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

。师生活动:

(1)找出1月份气温分布图上0℃等温线经过处。

(2)找出我国1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两地温差相差多少度?为什么?

(3)7月份,全国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在哪里?为什么?(4)黑龙江北部和海南岛南部的气温各约多少度?两地气温相差多少度?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5)根据这种气温分布规律是如何划分温度带的?(6)气温分布对农作物熟制的影响是什么?

2.问题二:我国降水地区分布图和降水季节变化图,分析得出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突破知识重难点

例题2: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___岭、__河附近至_____高原东南边 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___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师生活动:

(1)分别描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2)找出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3)我国降水集中在那几个月?

(4)我国是如何来确定干湿地区的?是如何分布的?

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高原南部、以水田为主

半湿润地区:东北平源、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青藏高原东南部以森林、草原、旱地为主

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大部。

干旱地区: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洲农业高山牧业。3.问题三: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1)我国有哪些主要的气候类型?(2)各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是什么?(3)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有哪几种?

4.问题四:出示冬夏季风分布图,读图得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成因、及影响地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突破知识重难点

例题4: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_____洋的_____季风,也有来自______洋的_____季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师生活动:(1)我国冬季为什么吹偏北风?夏季为什么吹偏南风?(2)我国的降水主要是冬季风带来的还是夏季风带来的?(3)找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4)什么是季风区,什么是非季风区?哪个区域降水多?

四、教学总结

五、教学反思

下载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对策(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对策(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气候教案

    《中国气候(第一课时)》教案 坪地民族中学王立富21号 一、情景导入(略) 二、创设新课 (一)、 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冬季等温线特征(1月): ① 气温有南至北递减。 ② 等温线较密集,南北温......

    中国如何应对钓鱼岛问题

    中国如何应对钓鱼岛问题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

    中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立场与政策

    中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立场与对策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当今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谈判中......

    我国应对WTO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新发展的对策

    我国应对WTO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新发展的对策201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已经有10年了,同时也是多哈回合谈判走过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

    浅析朝核问题及中国应对对策

    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1303 浅析朝核问题及中国应对对策 摘要:美朝双方在安全与战略利益以及目标诉求上存在的尖锐矛盾,最终使朝鲜走上了发展核武器之路。20世纪90年代初,......

    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为应对全球变暖为应对全球变暖,科学家们想了......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鲜半岛问题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鲜半岛问题.txt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喜欢某些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 中国......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鲜半岛问题

    浅议朝鲜半岛问题及其走向 物电09.1 唐鑫 20090341063 一.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其原因 近年来,以朝鲜核武器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朝鲜与美国、日本、韩国之间的争端,加剧了朝鲜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