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间宗教研究
民间宗教研究
一、为什么做民间宗教研究?
理由1:
中国民间的宗教文化渗透于大众的生活之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民间宗教传统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帝国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宗教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理由2:改革以来,随着意识形态控制的逐步松懈,在全国的许多地区民间的传统社会-文化形态出现 “死灰复燃”的现象。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就又一次重新兴盛起来,丁荷生(Kenneth Dean)1993年发表的调查说,仅福建一个省,到1992年就重建了三万多个神庙,而各个大的家族还在陆续重建或新建他们的祠堂。
传统民间信仰的基本形式依然顽强地传续下来,并且仍旧是一般民众的信仰主要的表达与实现方式,比如请大仙、信卜筮、看风水、讲禁忌等等以及敬造庙宇、供奉神像、岁时祭祀、举行庙会,各种仪式和方法与1949年以前完全一样。
理由3: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里,中国社会科学界曾采用古典进化论的分类架构,简单地把丰富的民间信仰、仪式和象征形式归结为古代史的残余,在还没有对它们加以深入的探讨之前,就认为这些文化形式在社会进入“现代”之后就不再具有原有的功能和意义。为了解释这种旧传统的复兴“现象”,政策研究界采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以中国社会还未进入高级社会主义阶段为理由、解释目前民间“迷信”存在的时代特点和它为什么尚未“消失”的缘由。
随着研究的展开,学术界逐渐认识到,有三方面合力促成民间宗教的复兴—— 内在原因:民间一直需要支持信心与精神的信仰,民间宗教信仰在平民思想中始终不绝的延续。在没有真正的文化提升之前,支撑信心的信仰及其形式,终究要由隐而显。外在环境:
1、由于对宏扬传统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的误解;
2、观光旅游形式为主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需要。
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二、民间宗教研究的内容(研究些什么?)
一、什么是民间宗教?
1、传统社会的看法:淫祀与秘密教派。
传统的地域民间节日,一般会以寺庙为中心,举行酬神、娱神、求神的群众性集会,同时也举行娱乐、游冶、集市等活动。这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常常表现出纵欲的、粗放的、显示人的自然本性的行为方式,维护传统社会秩序的等级制度被极大地冲淡了。这类活动的组织者往往是社会上层人士,诸如城市的士绅或商人,乡村的大户和族长,主要的参加者则是下层民众,甚至平时饱受禁忌的妇女也不再限制地参加庙会及娱神演出。在此期间使用的各种服装、道具等象征物品表现了对“官方符号系统”的嘲弄,而且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对传统社会的统治秩序具有强烈的颠覆性和破坏性。
因而,它常常被官方目为淫祀,而遭到禁止。
秘密教派。白莲教、明教,天地会、三合会等等。
2、现代学术界看法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不承认民间的信仰、仪式、象征为宗教;另一类认为它们构成一个“民间宗教”。前者为采用古典宗教学的分类架构的学者。他们认为,因为民间的信仰没有完整的经典和神统、仪式不表现为教会的聚集礼拜、而且象征继承了许多远古的符号,所以不能被当成宗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制度化的宗教相提并论,也不能与中国大传统里的儒、道、释三教等同待之。
后者为对于社会-文化人类学者。他们之所以采用这一概念,是因为他们主张通过对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宗教体系的考察,探讨中国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他们所理解的“中国民间宗教”指——在中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1)神、祖先、鬼的信仰;(2)庙祭、年度祭祖和生命周期仪式;(3)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4)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帝国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二、民间宗教体系
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三个不可分开的体系:
信仰体系主要包括神、祖先和鬼三类;
仪式形态包括家祭、庙祭、墓祭、公共节庆、人生礼仪、占验术等等;
象征体系包括神系的象征、地理情景的象征、文字象征(如对联、族谱、道符等)、自然物象征等等。
三、民间宗教与国家传统
所谓“民间宗教”只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不代表它的整体。它不仅与官方和士大夫的文化体系有差别,与制度化的儒教、道教和佛教也不可混为一谈。如果我们采用“大传统”和“小传统”的概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民间宗教属于“小传统”(尽管信仰或实践这种宗教的人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与作为“大传统”的官方文化、儒、道、释文化之间存在许多差异。
例如,“大传统”比较制度化、有文字的系统化记载、受官方的承认和利用、离一般民众的生活实践较远、受上层社会的支撑等等;而民间宗教则比较弥散、口头传承比文字传承优先、不受官方承认、与一般民众的生活实践不可分离等等。
总之,第一,民间宗教和“大传统”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并且两者各自的内部都存在不同的层面和分化。第二、民间宗教是在与 “大传统”的不断互动和交换中发展的。第三,在这种互动和交换中,民间宗教始终没有失去它自身的社会-文化特点。
历史学家最为关注的是第二点,民间宗教与 “大传统” 不断互动和交换。在他们看来,民间宗教不但是一种象征,同时也是改变社会文化网络历史过程的动力。
四、民间宗教与区域社会史民间宗教如何与区域社会发生关系?家神——角头庙——村庙——超村际的庙宇民间祭祀组织与区域社会结构发展。
五、祭祀圈理论及其修正:
最早提出祭祀圈概念的是日本学者冈田谦,后来参与台湾中央研究院“浊大计划”的人类学者,根据浊大流域的田野调查资料再度提出祭祀圈的观念,并试图建立祭祀圈的模式。这个模式是有点回应Skinner的市场体系概念。当时Skinner的学生Crissman,曾将市场体系运用在彰化平原二林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市场体系理论不适用於解释台湾汉人社会。因此,台湾学者认为:或许可以从祭祀圈,亦即从村庙祭神的角度,不必再从市场体系来看聚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模式。也就是企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汉人的活动空间、人群的地域组织及社会动作等问题。
台湾学者一般认为,“祭祀圈”是指特定地域范围内的公众祭祀组织。因而亦可定义为以神明崇拜为标志的地域性社会组织。这种地域组织通常以聚落或村落为基本单位,逐渐向
超村落区域扩展。
由於两岸学者自改革开放以来交流频仍,在台湾本土形成的理论也有机会传播到对岸。诸如刘永华、郑振满以及王铭铭等人的研究,对於祭祀圈名词定义以及范围的界定,略作修正,并提出更具弹性且涉及宗教与文化现象的探讨。
在大陆传统社会的区域研究中,大陆学者同样发现“祭祀圈”此类地域组织的普遍存在,但其社会性质未必“完全是老百姓的自发性组织”。从里社向村庙演变的历史过程,固然可以视为地域社会的自我组织过程,但也不能忽视官方意识形态与政治体制的制约。只有把 “祭祀圈”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才有可能阐明其社会性质和历史成因。
丁荷生(Kenneth Dean)在福建甫田地区进行的区域仪式体系之研究,也认为祭祀圈的概念尚不足以概括这个历史过程的复杂性,应该将国家、区域、地方的文化体系视为一种开放而不是封闭的体系,而且不同层级之间的体系是有互动关系的。
【参考文献】
许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组织.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36].1975
施振民.祭祀圈与社会组织一彰化平原聚落发展模式的探讨.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36].1975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湾民间社会的地域构成与发展.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3].1988
丁荷生、郑振满.闽台道教与民间诸神崇拜.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73].1993刘永华.文化传统的创造与社区的变迁——关于龙岩适中兰盆胜会的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3]
郑振满.莆田江口平原的里社与村庙——关于“祭祀圈”的新例证.周天游主编.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三秦出版社,1995
郑振满.神庙祭典社区空间秩序: 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证.王铭铭、王斯福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
第二篇: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
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将民间信仰单独作为一个概念,考虑到它对应于一个官方宗教而存在,而且也因为它有别于制度化的宗教,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三个不可分开的体系。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不可否认,作为占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居民和一般民众的文化,民间信仰是中国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等重要的是,中国民间信仰是复杂社会的宗教,但它不具有制度化的宗教的某些特点、与社会中的文本传统、官方文化和社会精英有相当微妙的关系,因此,构成世界上少见的宗教类型。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人们不免会思考民间信仰作为一种传统势力是否与现代化的需要相适应这个问题。因此,考察民间信仰和现代化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这种研究包括民间信仰是否包含现代化或反现代化的精神和伦理,以及现代化过程中民间信仰的实际遭遇和现状的反思。我们相信,中国民间信仰素材所能提供的理论阐述,将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体系。
宗教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宗教组织,如教会,宗侣),行动(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礼仪),文化(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等方面的内容。宗教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多数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宗教可以大致分为自发宗教和人为宗教两大类。自发宗教是非常原始的宗教,一般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宗教。而现代的宗教基本上都是人为宗教。对一种成功的宗教能够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且对某一时代人类的社会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宗教的产生和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精神因素 等。但是宗教作为一种在历史上影响时间如此长、影响范围如此广泛、影响人数如此众多的 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自从人类成为一种群体活动的生物,成 为具有社会性的群体以来,宗教就是作为具有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的一种重要的社会 行为而成为社会的必需。虽然,世界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可能有不 同的宗教,但是具有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是所有成功的宗教的共性。
宗教和民间信仰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深层内涵都蕴藏着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飘泊异乡的三胞和祈求外出亲人平安归来的三胞亲属前来奉香祷告,总是和爱乡认亲和崇敬故里英雄人物相联系的。宗教的基础是信仰,也有人认为是蒙昧主义。宗教只要求人们相信,不要求人们问为什么。宗教并不是迷信,也不带有封建色彩,所以它可以说是一种高尚的信仰。
宗教信仰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 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信仰在适应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宗教信仰、宗教感 情和与此种信仰相适应的宗教理论、教义教规,有严格的宗教仪式,有相对固定的宗教活动 场所,有严密宗教组织和宗教制度。但有些观点认为,某个民族只信仰某个宗教。而从考古 学的发现上得出的结论是,信仰不是天生的,是可以改变的。民族、宗教和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间信仰和宗教的影响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都存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发现哪个国家没有民间信仰和宗教。
民间信仰和宗教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第三篇:世界宗教研究征稿
《世界宗教研究》征稿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国际刊号: ISSN 1000-4289 国内刊号: CN 11-1299/B
邮发代号:82-266 期刊级别: 核心级 期刊周期: 双月刊
期刊地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码编: 1000
32刊物简介:
《世界宗教研究》是由我国最高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创办。该刊是我国最早出版的宗教学理论刊物,迄今已有20余年历史,许多国内外学有成就的学者都在此发表过大量见解精到的文章,现已被全国各大学列入中文文科“核心刊物”,国外学术界也将其推选为中国社会科学界的“十大刊物”之一。
本刊宗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反映我国宗教研究成果,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展学术交流,主要刊载有关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原理、科学无神论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历史、现状、教派、教义、经典、社会历史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文章。
栏目介绍:
《世界宗教研究》以辟有中国古代宗教研究、佛教研究、道教研究、伊斯兰教研究、基督教研究、犹太教研究、儒教研究、民间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少数民族研究、当代宗教研究、国外古代宗教研究、海外论坛、学术资料、学术动态、书刊评论等多种特色栏目,所发文章学术品位高,理论性强,具有前瞻性,代表了我国宗教学研究的最新成就,有极高的参考性和重要的收藏价值。
征稿要求:
《世界宗教研究》读者对象为:从事学术研究和关心宗教学理论建设的人,以及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各大学图书馆、民族、统战、宗教事务部门,各宗教团体和宗教院校,寺院、道观、清真寺、教堂等。欢迎大家投稿!
投稿邮箱:
联系编辑:赵编辑
电话:010-63970489-879
手机:***
编辑QQ:772865642***045970602
第四篇:中国近代宗教研究综述
中国近代宗教研究综述(2009~2011)
郭婧华
万瑶
中国近代宗教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五大类: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
一 基督教
由于基督教在近代属于外来宗教,所以学者大多致力于基督教与中国本土社会的双向互动的研究,根据研究的规模和范围,可以分为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两大部分。
1、基督教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传播及发展情况的综合研究
基督教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传播发展情况多以某地区为例进行研究,比如孙顺华的《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研究》,以青岛(辖七区五市)为研究区域,以近代(1840—1949年)为研究时限,在梳理基督教传播进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的关系,揭示异质文化间的传播规律。作者认为,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青岛社会留下了基督教这种新的文化因素的印痕;另一方面,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①左芙蓉的《基督教与近现代北京社会》②从基督教入华进京,传教士与政治,教会的生存情况、发展情况及发展情况以及北京人的反应多方
③面剖析了基督教与近现代北京社会。美国李榭熙的《圣经与枪炮——基督教与潮州社会》对作者从乡村社会的视角,对基督教在华南潮州地区的传播情况(时间跨度为1860-1900年)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对基督教是如何向中国内地渗透的、中国的乡村居民对基督教这个新生事物有什么反应、基督教对中国乡村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张小群的《基督教与清末民初的海南社会》④,文中认为海南的传教工作对海南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行医治病、翻译西学著作、印刷报纸、创办新式学校、开展慈善救济等。这些世俗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促进了西方文化在近代海南的传播,甚至基督教文化和传教士们的生活习俗在宗教信仰、对外观念、传统的世俗观念、宗教习俗和生活习俗等方面对今天的海南民众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福音医院的创办和教会学校的设立,不仅大大提高了患者治愈的几率,冲破了封建式教育在海南的统治局面,而且促进了海南医疗 ①② 孙顺华:《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
左芙蓉:《基督教与近现代北京社会》,四川出版集团,2009年5月。③(美)李榭熙:《圣经与枪炮——基督教与潮州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④ 张小群:《基督教与清末民初的海南社会》,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卫生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海南近现代优秀人才。此外,传教士们在深入黎村苗寨传播基督教义的同时,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并记录下来,发表在宗教刊物上,使海南由一个鲜为外人所知的不名之地逐步发展成为基督教传教的主要地区之一。刘春子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基督教新教历史初探》①,重点分析了伦敦会、内地会、宣道会等各差会从1886年到1922年在内蒙古地区的立足与发展,以及梳理了内地会在从1922年到1949年前的工作,并挖掘了内蒙古西部地区本色化教会的形成。秋广军的《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东北社会》②,对基督教在近代东北传播与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对近代东北地区基督教会的组织情况及其作用进行考察,考察了近代东北地区基督教会的布道活动方式和活动情况,分析考察了近代东北基督教会的教育、慈善、医疗事业,以及反教会斗争的情况,着重探讨了义和团运动时期东北人民反教会斗争发展情况及善后处理。梁玉龙的《乡村基督教的身份记忆与社会认同——广宗教会的历史与信仰生活》③,第三章透过清末教案分析当时基督教与官府与地方社会的关系,以及民国时期关系的变化。
除此之外,张先清、赵蕊娟主编的《中国地方志基督教史料辑要》④,选自纂修于清至民国年间的现存各地通志、府志、州志、县志及乡镇志等各级地方志书,共计579种,涵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地区性的近代基督教传播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专题研究
主要包括四点:①基督教的传播发展方式;②基督教会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比如医疗、教育、慈善方面);③教案及反教会斗争的研究;④个案研究(传教士、教会、事件);⑤比较研究
①基督教的传播发展方式。
关于基督教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传播方式的研究有谢明的《当代中国基督教传播方式研究》里的第二章节《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回顾》⑤里对此有所涉及,叙述了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历史,以及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方式与策略。以及张志鹏的《社会资本、宗教资本与传教策略——对宁夏基督宗教传播的一个解释》⑥,对传教士在宁夏所面临的传教阻力、传教策略和传教效果进行了分析。基督教会在融入中国社会时,必须适应中 ①② 刘春子:《内蒙古西部地区基督教新教历史初探》,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秋广军:《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东北社会》,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③ 梁玉龙:《乡村基督教的身份记忆与社会认同——广宗教会的历史与信仰生活》,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④ 张先清、赵蕊娟:《中国地方志基督教史料辑要》,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8月。⑤ 谢明:《当代中国基督教传播方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⑥ 张志鹏:《社会资本、宗教资本与传教策略——对宁夏基督宗教传播的一个解释》,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06期。国国情才能存活与发展。而赵林士、段琦主编的《基督教在中国:处境化的智慧》①则对中国基督教的代表人物之处境化神学:赵紫宸伦理的神学、吴雷川折中的神学、谢扶雅辩证的神学、吴耀宗实践的神学、丁光训博爱的神学、陈泽民和好的神学——分述。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生根发芽,一个最主要的发展方式就是“本色化”,对于基督教本色化的研究比较多,有侯朝阳的《从<劝世良言>看圣经在中国的处境化阐释》②,解读了《劝世良言》的作者梁发对基督教进行了文化调试的策略和本土化的处理,此外,钟邦定的《文化对宗教本土化的影响和启示——以基督教研究为例》③,龙秀清的《20世纪初在华传教士的本色话语》④,程翠英的《疏离与忠诚——20世纪中国基督教本色化历程研究》⑤,马丽飞的《近代陕西地区基督教本色化探析》⑥等等,从不同角度探析了基督教本色化问题,较为详细深入。
②基督教会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基督教会在中国传教的同时,对于中国社会,比如文教、医疗、慈善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其中对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研究的最多,比如汪洪亮的《中国教会本色化谱系中的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⑦将本色化与基督教会的积极影响联系在一起来探讨。还有杨天宏的《新教在华路向变化与边疆服务的兴起》⑧,探讨了边疆服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分析的原因有四点:“社会福音”神学思潮在欧美广泛传播并开始对中国教会产生影响;中国国内民族主义兴起,“本色教会”建设步伐加快,超越宗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开始建立;加之教会改变以往福音传播区域局限之认知日渐明确。医疗方面的有李娜的《基督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河南社会》⑨对基督教在河南的医疗事业做一个整体的描述(包括产生、发展、衰落,以及河南教会开展医疗事业的方式及教会医院的管理和运营),并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教会医疗事业对近代河南医学,以及对河南民众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文教方面的有尹万才《清末民初基督教文教事业研究》⑩,分析了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文教事业的内容及影响,孙邦华的《论清末来华传教士的学制改革思想》,认为清末来华传教士的学制改革思想是清末中国新学制改革的重要思想来源。以及杨兰英《教会女子大 ①② 赵林士、段琦:《基督教在中国:处境化的智慧》,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6月。
侯朝阳:《从<劝世良言>看圣经在中国的处境化阐释》,《宗教学研究》,2010年04期。③ 钟邦定:《文化对宗教本土化的影响和启示——以基督教研究为例》,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5期。④ 龙秀清:《20世纪初在华传教士的本色话语》,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05期。⑤ 程翠英:《疏离与忠诚——20世纪中国基督教本色化历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7月。⑥ 马丽飞:《近代陕西地区基督教本色化探析》,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⑦ 汪洪亮:《中国教会本色化谱系中的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2期。⑧ 杨天宏:《新教在华路向变化与边疆服务的兴起》,《宗教学研究》,2009年01期。⑨ 李娜:《基督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河南社会》,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⑩ 尹万才:《清末民初基督教文教事业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学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①,以金陵女子大学为个案,考察了其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历史演变,以剖析教会女子大学在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史上的角色、意义和影响。此外,邱广军的《民国时期教会学校的宗教教育之悖论》②则从两方面探讨了基督教会的影响,他认为,一方面,它在东北地区开办的医疗、教育和慈善等社会事业,客观上对当地社会进步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传教活动又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
③教案及反教会斗争的研究
基督教的传播在带来一些积极地影响的同时,也与中国本土社会产生冲突。该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教案与反教会斗争上,这三年有侯芳娥的《晚清政府对反洋教斗争的防范》③,分析了晚清政府反洋教斗争的三条措施——查禁反教宣传品;责令持平办案;限制教会。董丛林的《义和团“极盛”前昔的教案态势与清方对策》④,分析了清政府对待教案问题的策略。以及周孟德《张之洞在义和团时期的教案思想探析》⑤以张之洞为个例分析了清政府对待教
⑥案的措施。李重华的《1876年江北教案研究》分析了江北教案产生的原因。韦明等人的《冲击与反弹:基督教与藏传佛教的早期遭遇——以保安教案为例》,他认为在冲击与反弹的模式中,中西文化的冲突也构成了教案的重要内容。
④个案研究(传教士、教派、事件)
关于传教士个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摩太、理雅各、狄考文等一些著名基督教传教士上。王一普《试析李提摩太的传教策略及其特点》分析了“李提摩太式”的传教策略及特点,即灵活务实的传教、兴办世俗事物、传教方式的本土化、进行文字布道工作。美国学者吉瑞德的《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⑦一书将精炼娴熟的传记叙事与扎实严谨的学术考证相结合,系统评述了著名来华传教士理雅各漫长而多姿多彩的一生。美国学者费舍的《狄考文传:一位在中国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⑧对传主本人,以及晚清社会状况、人民生活都有着生动的描写。
关于基督教派的研究集中在中华基督教促进协会以及圣公会的研究之上,中华基督教促 ①② 杨兰英:《教会女子大学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邱广军:《民国时期教会学校的宗教教育之悖论》,《史学月刊》,2009年06期。③ 侯芳娥:《晚清政府对反洋教斗争的防范》,《史学月刊》,2010年03期。④ 董丛林:《义和团“极盛”前昔的教案态势与清方对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01期。⑤ 周孟德:《张之洞在义和团时期的教案思想探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⑥ 李重华:《1876年江北教案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⑦(美)吉瑞德:《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段怀青、周俐玲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⑧(美)费舍:《狄考文传:一位在中国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关致远,庙凤波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进协会的研究有程新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①探讨了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的成立的背景、活动的内容以及影响。黄文志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公民教育运动(1923-1930)》②论述了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公民教育运动周”等相关运作模式践行下,开启了中国公民运动之先河。圣公会的研究有林美玫的《妇女与差传:19世纪美国圣公会女传教士在华差传研究》,揭示了美国圣公会中国差会内部的复杂多样性,挖掘出圣公会在华女传教士的多个集体性个案,并结合美国宗教史、美国妇女研究、中国妇女研究与基督宗教在华史来阐述19世纪中美两国妇女在宗教—性别—文化上对话的意义。
还有一些文章主要探析了基督教传播发展中的一些典型的事件,比如王杰的《民国时期的基督化家庭运动研究》④论证了基督化家庭运动的背景,非基督教运动、本色化运动以及民国时期的家庭变革都对都对基督教家庭化运动产生了推动作用,从纵横两方面对基督教家庭化运动进行分析,并以家庭婚姻、祭祖、家庭教育问题为对象,考察世俗化与基督化之间的关系。张永广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会合一运动述评》⑤分析了中国基督教会合一运动的开端、扩展,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的建立、以及中国基督教会合一运动的限度、争端和困境。
⑤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设计国际与国内两大方面。张永广的《社会化与国家化: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发展路径之比较》⑥,文章指出基督教教育在近代中日两国的发展路径存在巨大差异。日本基督教教育在明治初期由于顺应了欧化主义的潮流因而有了较快发展;但自19世纪90年代后,日本因修约问题引发的排外运动则严重阻碍了其发展进程。随着公立教育的完善以及文部省控制的加强,日本基督教教育被逐步嵌入到国家教育体制之中。相比之下,中国的基督教教育由于公立教育的滞后和政府限制的消极,因而得以游离于国家教育体制之外,主要表现为西方基督教传教团体和基督教教育会组织主导下的社会化办学。“国家化”与“社会化”的相异发展路径,造成了两国基督教教育在规模与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的不同演进历程,在更深层次上受到两国近代以来相异的民族国家建构方式的制约。张振华的《中国基督教与佛教传播方式的比较研究》⑦,对基督教和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 ①②
③ 程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黄文志:《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公民教育运动(1923-1930)》,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6期。③ 林美玫:《妇女与差传:19世纪美国圣公会女传教士在华差传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
④⑤ 王杰:《民国时期的基督化家庭运动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张永广:《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会合一运动述评》,《宗教学研究》,2010年04期。⑥ 张永广:《社会化与国家化: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发展路径之比较》,《社会科学》,2010年10期。⑦ 张振华:《中国基督教与佛教传播方式的比较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中国传播的传播方式做了比较研究,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基督教和佛教的传教方式做一个解读。通过对基督教和佛教传教方式的比较研究,探寻了在现代社会基督教和佛教在中国发展出现显著差异的原因。
总体来说,近年来对于中国近代基督教的研究较为丰富,多以地区为例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对于基督教本色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的研究也颇为丰富,但是对于中国基督教信徒的研究、教堂的研究、教派的研究明显不足。
二 天主教
天主教与基督教类似,都属于外来宗教。同基督教相同,可以分为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两大部分。
1、天主教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传播及发展情况的综合研究
从地域的角度来看,天主教的传播与发展系统的研究对象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其中,北方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陕甘宁一带,有阎华的《晚清民国时期高陵天主教发展史研究》①分阶段(传教活动的起步和传教基地的建立、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初步发展、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初的持续发展、民国的恢复与发展等四个主要的阶段)记叙分析了晚清民国时期高陵天主教发展。曹平、张健的《浅析近代天主教在陕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②,论述了近代天主教在陕北传播的过程、路径、方式及其影响。陈才俊的《圣言会甘肃传教史述论》③。论述了圣言会在甘肃传教的过程,以及对甘肃社会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张志鹏:《社会资本、宗教资本与传教策略——对宁夏基督宗教传播的一个解释》④,分析了天主教在宁夏传播的实质、面临的挑战和采取的策略。此外还有吴佩军的《20世纪上半叶东北天主教史的考察——以黑龙江省海伦县海北镇为例》⑤。分析了黑龙江省海北镇天主教教会采取与日本殖民主义者合作的政策。南方地区则对广西天主教的传播发展的研究比较多,有曾志辉、庞乐培的《天主教在广西民族山区的传播历史与现状》⑥以及更多还原曾志辉的《传教士、山地民族与山区教会——立于广西三个区域堂点历史与现状的研究》⑦,两篇文章共同梳理了晚清以来天主教在桂西民族山区、桂中大瑶山区、桂南十万大山等三个广西民族山 ①② 阎华:《晚清民国时期高陵天主教发展史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曹平、张健:《浅论近代天主教在陕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传承》,2010年12期。
③④ 陈才俊:《圣言会甘肃传教史述论》,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张志鹏:《社会资本、宗教资本与传教策略——对宁夏基督宗教传播的一个解释》,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06期。⑤ 吴佩军:《20世纪上半叶东北天主教史的考察——以黑龙江省海伦县海北镇为例》,《外国问题研究》,2010年03期。⑥ 曾志辉、庞乐培:《天主教在广西民族山区的传播历史与现状》,《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5期。⑦ 曾志辉:《传教士、山地民族与山区教会——立于广西三个区域堂点历史与现状的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4期。区的传播历史与现状,并分析了其传播特点及由此形成的地处边缘而文化多元的“山区教会”特点。刘芳的《明清时期湖广天主教的传播与发展》,考察了明末罗明坚神父进入湖广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天主教在此地区的活动情况,揭示了其在清政府百年禁教时期仍屡禁不止的原因,和它与周边其他省份天主教发展的不同之处。此外,还有向丽的《鄂西南天主教传播及其现代变迁》①,分析了天主教在湖北利川传播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以及天主教在土家族山区得以传播的原因。秦和平、张晓红的《近代天主教在川滇藏交界地区传播——以“藏彝走廊”为视角》②,选择藏滇交界处天主教会为研究个案,以横断山脉“藏彝走廊”地理特征为切入点,认识近代天主教在藏、怒等族民众中的传播历史及特点。着重分析了巴黎外方传教会接管藏区传教事务,以及崩卡传教点的兴衰,进而揭示天主教会选点的考量及其变化。
2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本色化问题;②天主教会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③个案研究(传教士);④比较研究。
①本色化问题
天主教本色化问题有廖翔慧的《天主教传行中国的社会化历程分析》③。用社会化理论检视天主教传行中国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化状况:试探期“佛教化”,初传期“贵族化”,再传期“适应化”,复归期“合法化”,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化历程。张振国的《天主教在中国本土化的困境与机遇》④。文中认为天主教自入华以来,始终无法做到与中国民间信仰的融会贯通,也因此而无法真正融入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性,是天主教在中国本土化所无法回避的客观困难,但二者之间文化上的互补性也为天主教在中国的立足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只是天主教一直未能找到融入中国文化的最佳契入点。夏泉、冯翠的《传教士本土化的尝试:试论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与清中叶中国学院的创办》⑤,以传教士本土化培养为视角,着重探讨了传教士马国贤创办中国学院之动因、经过与影响。少英、吴兴帜的《天主教与滇南苗族传统文化习俗的嬗变》⑥,则探讨了滇南苗族自主性对西方文化进行着本土化的改造。① 向丽:《鄂西南天主教传播及现代变迁》,《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5期。
② 秦和平、张晓红:《近代天主教在川滇藏交界地区传播——以“藏彝走廊”为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③④ 廖翔慧:《天主教传行中国的社会化历程分析》,《敦煌学辑刊》,2010年01期。
张振国:《天主教在中国本土化的困境和机遇》,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1期。⑤ 夏泉、冯翠:《传教士本土化的尝试:试论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与清中叶中国学院的创办》,《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3期。⑥ 和少英、吴兴帜:《天主教与滇南苗族传统文化习俗的嬗变》,《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②天主教会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天主教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的研究并不多,只有、有田军的《近代天主教会对后套地区的水利开发及其影响》①一篇文章,文中认为天主教会组织教民开发了一系列水利工程,通过控制和扩张水利系统来继续扩大其势力范围的同时,客观上改善了后套地区的灌溉条件,有利于后套地区农业的发展。
③ 个案研究(传教士)
天主教的个案研究比较少,国内几乎没有研究,国外仅有法国荣振华的《16~20世纪入华天主教传教士列传》②包括入华天主教修会和传教会入华会士的三部列传。
一、法国前入华耶稣会士荣振华神父所著《1552--1800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罗马耶稣会研究所、巴黎拉杜宰和阿奈出版社联合出版,1973年)。
二、原入华遣使会士方立中辑录的《l697—1935年在华遣使会士列传》(北平遣使会书局,1936年版)。
三、遣使会士热拉尔·穆赛和布里吉特·阿帕乌主编的《1659--2004年入华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列传》(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馆2004年版)。包括一些近代来华传教士的统计资料,如国籍统计表、汉姓统计表等,但没有对传教士进行个体的研究。
④ 比较研究
中外比较研究有廉松心的《天主教在中朝两国初期传播特点比较研究》③,对17-18世纪天主教在中朝两国传入的社会背景、传播时间及途径、组织机构及传教方法、传播范围及发展规模、在两国的的遭遇这些方面进行了比较。国内的比较研究有基督教与天主教传教的比较,例如尚海丽的《近世基督教、天主教在中国内地传播的比较研究:以河北道为例》④。从近世基督教、天主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及其社会背景、传播路线、传播方式等角度进行了比较,并论述了基督教、天主教传教带来的积极影响。比较研究还可以有很大的扩展,例如天主教在中日两国传播发展的比较,天主教各教会传播发展的比较,以及天主教同一教会在不同地区的传播发展的比较。
总体来说,中国近代天主教,以地点为叙述主题的关于天主教传播与发展的研究颇为丰富,专题研究不足,对于中国近代天主教教派、传教士的研究几乎没有,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三 伊斯兰教
①② 田军:《近代天主教会对后套地区的水利开发及其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法)荣振华:《16~20世纪入华天主教传教士列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③ 廉松心:《天主教在中朝两国初期传播特点比较研究》,韩国研究论丛,2009年01期。④ 尚海丽:《近世基督教、天主教在中国内地传播的比较研究:以河北道为例》,《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5期。中国近代伊斯兰教研究的内容与方面比较凌乱,琐碎,无章。根据近三年的学术成果,我们大体将之分为四大部分:1中国近代伊斯兰教的发展情况及近代伊斯兰教史学的研究;2中国伊斯兰教与政治;3中国伊斯兰教与文化;4 中国伊斯兰教的现代化。中国近代伊斯兰教的发展情况及近代伊斯兰教史学的研究
李兴华的《广州伊斯兰教研究(上)》①其中部分对近代广州的伊斯兰教发展做了简要的概述。王豪斌的《民国时期的伊斯兰复兴运动》②,将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的复兴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当时的民族自觉历程等一系列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作比较分析,从中揭示民国伊斯兰复兴运动无论对于中国伊斯兰教还是中国社会所拥有的特殊意义。同时,分析了以达浦生为代表的回族知识分子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他们与当时伊斯兰社会的种种联系。伊斯兰教史学的研究有殷振川的《论民国时期的回族史学》,文中认为中国回族史学在20世纪20年代正式形成,。而20年代到40年代,则是回族史学在系统研究中得到不断发展的重要阶段,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则是其发展的艰巨环境。民国时期的回族史学是回族史学发展的第一个重要的繁荣期,研究空前活跃,成果丰硕。在研究队伍上,除了汉族、回族学者外,还有许多国外学者参加,当然回族学者是主力军。在研究角度上,不光从学术角度,而且还从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角度出发,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以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回族史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开始引入西方近代史观和民族观,以全新的民族概念和民族平等思想来研究回族史;并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民族观为理论指导的回族史研究,尝试了族、教分离这种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促使回族史学科开始独立,为新中国成立后回族史与回教史研究最终分立为并行学科打下了良好基础。在研究范围上,全国各地的回族都注意到了。在研究领域上,中西关系、民族源流、人物、历史事件、经著学说、文化教育、史料、当代社会问题及研究方法等,都涉及到了,特别在回回是否为民族,族称、族源问题,回教与回族的关系,回汉关系,回族与中国文明的关系等的研究上都取得了重要进步。在论著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成就空前。中国伊斯兰教与政治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回教与抗日战争的关系上,比如:王柯的《日本侵华战争与回教工作》④,中日全面开战不久,日本战争决策机关“五相会议”做出决定,推进“回教工作”以便迅速击败中国。之后日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在穆斯林居住地区建立特务机构,拉拢 ①②
③ 李兴华:《广州伊斯兰教研究(上)》,《回族研究》,2011年01期。
王豪斌:《民国时期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③ 殷振川:《论民国时期的回族史学》,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④ 王柯:《日本侵华战争与回教工作》,《历史研究》,2009年05期。回族军阀,成立各种“回教”组织。分析了回教工作的特点及其影响。马尚林、罗凉昭的《云贵回族对抗日战争的贡献》①,论述了云贵回族对抗日战争的种种贡献。张嵘的《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西省分会述评》②论述了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西省分会述评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工作,组织回族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回族教育,开展扶贫济困等工作,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作出的积极的贡献。
3中国伊斯兰教与文化
马晓娟的《新疆的回族文化运动——以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为例》③论述了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建立、组织及开展的各项活动。李楠的《回族伊斯兰教教育研究》④,其中有涉及到近代回族伊斯兰教教育。文化方面,对于回族报刊的研究比较多,比如,白贵、金强的《回族新文化运动与回族报刊之互动关系》⑤,认为回族报刊通过新文化运动的历练,回族报人较好地完成了报道新闻、评论时事、传播文化、促进经济的基本任务。回族报刊借各种文化运动之东风,得以遍地开花,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回族新文化运动与回族报刊二者的关系是良性的互促互进。张琴的《近代回族报刊与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的交互关系》⑥,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近代回族报刊与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近代回族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近代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的引进者、培养者、刺激者和宣传者;另一方面,近代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的发展也给近代回族报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生存环境,使近代回族报刊显示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功能、地位和特点。刘莉的《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晨曦》——兼谈其内容与特色》⑦,认认为该刊重视回族伊斯兰教的学术文化研究,注重引介国外伊斯兰教国家经验,积极宣传倡导爱国爱教思想与实践理念。办刊宗旨明确,特点突出,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中国伊斯兰教的近代化
中国伊斯兰教在近代历史的变迁中也有一个近代化的过程。米寿江的《中国伊斯兰教都市化的过程及其发展趋势》⑧依据调研数据对我国伊斯兰教都市化进程及阶段性特征作了明确划分,对西北教派门宦、中原经堂教育、江南“以儒诠经”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予以客观分析;并指出都市化带来的穆斯林社会的新变化和新问题。①② 马尚林、罗凉昭:《云贵回族对抗日战争的贡献》,《民俗月刊》,2010年02期。
张嵘:《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西省分会述评》,西北师大学报,2010年06期。③ 马晓娟:《新疆的回族文化运动——以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为例》,《中国穆斯林》,2011年01期 ④ 李楠:《回族伊斯兰教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⑤ 白贵、金强:《回族新文化运动与回族报刊之互动关系》,《江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⑥ 张琴:《近代回族报刊与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的交互关系》,《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2期。⑦ 刘莉:《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晨曦》——兼谈其内容与特色》,《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⑧ 米寿江:《中国伊斯兰教都市化的过程及其发展趋势》,《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01期。中国近代伊斯兰教研究总体来说比较琐碎,缺少系统的调查与研究,从研究角度上来看,还可以从伊斯兰教与现代化的关系上做进一步的拓展。
四 佛教
2009—2011年中国近代佛教研究领域几乎为空白。仅有两篇文章,李明的《近代佛教女众教育思想》①,从近代女众教育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展示民国佛教女众教育的情况。还有高秀峰的《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②,从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开展的背景、佛教慈善思想、近代中国佛教慈善组织、近代中国佛教界著名的慈善人物等方面对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在近代百年的发展过程以及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考察,给予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客观、公正的评价。
近代佛教的研究还可以涉及:佛教文化近代化转型问题,世俗化问题,著名宗教人物,寺院的变迁等诸多方面。
五 道教
2009—2011年中国近代道教研究领域也几乎为空白。仅有程杨的《近代道教慈善事业研究》③一片文章,对近代道教的慈善事业有所研究。他认为,在近代中国,道教在近代慈善事业中是不应忽视的,它也是近代慈善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一方面提出了具有近代意识的道教慈善思想;另外一方面,建立了一批道教慈善组织,同时许多道教人士也积极的参与到慈善活动中,并且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该文主要探索了近代道教的慈善事业,探讨了近代道教慈善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该文分四个部分对道教的慈善进行探究:第一部分:论述近代道教的发展状况,分析道教在中国近代的衰败背景和原因。衰败的原因和背景可分为四个方面:官方对道教的态度,道教自身理论发展的缺陷和研究力度的不够,外来宗教的冲击(如:西方基督教传入),晚清以来的“庙产兴学”的影响。第二部分:论述了近代道教慈善的兴起与发展,详细分析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近代道教慈善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社会环境,晚清以来频繁的天灾,是道教发展慈善事业大的历史背景。道教的慈善思想自古以来就有,在近代吸收和借鉴了基督教的慈善事业经验,在原有的劝善思想基础上最终发展成了道教慈善思想。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进一步阐述和分析道教的慈善思想。一方面着重论述了近代道教慈善家的代表人郑观应的慈善思想,慈善实践活动。文中指出郑观应的慈善思想源自于道教慈善思想,他的活动不仅是传统的慈善事业的继续,也借鉴了西方慈善活动的经验。另一方面论述了近代的 ①② 李明:《近代佛教女众教育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4期。
高秀峰:《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③ 程杨:《近代道教慈善事业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道院组织红卍字会的慈善事业。红卍字会是一个带有浓厚的道教慈善思想的组织。最后,论述了道教其他的一些细小的慈善事例,例如通过编撰善书来警示人们积德行善,一贯道的慈善事业,北京白云观的慈善事业,以及其他近代道教人物的慈善事迹等。第四部分:论述了道教慈善事业的影响,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近代道教慈善事业是对传统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且还有着道教的特质。同时对当时的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为现在的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这一部分也分析了近代道教的慈善事业的局限性以及不足之处。
我们认为,关于近代道教的研究还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研究:近代文明(包括大工业化以及基督教文明)对近代道教的冲击及影响;近代道教适应近代社会所作出的调整。
综观以往研究,中国近代宗教研究总体来说比较薄弱,我们以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有进一步拓展:
1、研究地域。现有的研究地域比较琐碎,并没有涉及各宗教所在的所有区域,还有很大的地域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研究角度。对于近代的传教士、著名宗教人物的评述,宗教场所(如教堂、庙宇)的建立与变迁,各教派的分析与研究,近代宗教与近代化的关系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第五篇:民间信仰与宗教
民间信仰与宗教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但同时我国大多数中国人是不信教的,中国人信仰的是祖先膜拜,上升到学术水平就是儒家,降到生活里就是要讲究孝道。同时又由于人们对信仰的需求,在不同地域产生了不同的民间信仰,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有所不同。民间信仰不同于宗教,但行使着宗教的使命,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至当地的宗教文化。
关键词:民间信仰,宗教,地域。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将民间信仰单独作为一个概念,考虑到它对应于一个官方宗教而存在,而且也因为它有别于制度化的宗教,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三个不可分开的体系。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宗教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宗教组织,如教会,宗侣),行动(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礼仪),文化(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等方面的内容。宗教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多数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宗教可以大致分为自发宗教和人为宗教两大类。自发宗教是非常原始的宗教,一般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宗教。而现代的宗教基本上都是人为宗教。对一种成功的宗教能够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且对某一时代人类的社会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
从学术上讲,民间信仰与宗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宗教是一种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而民间信仰则是一种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心的民间文化现象。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民间信仰和宗教有着很多的关联。在我国,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原因,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徒在人口中的比例并不高,而更多的是将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相混,有时甚至很难区别哪种是纯粹民间信仰,哪种是宗教信仰。民间信仰的善男信女其信仰心理、信仰习惯、信仰感情与真正的宗教徒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但在数量分布上,可以说如汪洋大海,难以计数。宗教和民间信仰在现实生活中的互补和互动,构成了广大有神论群众信仰的基本格局,这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特征。民间信仰与宗教的相同点如下:
1)相同的本质特征
从民间信仰与宗教产生和存在的心理根源上讲,宗教起源于人们对人类无法支配的自然界和社会异己力量的恐惧、敬畏和寻求慰藉。人们需要为心灵找寻一个庇护所,以化解对现世人生的不满与困惑。有研究表明,民间信仰的认识来源,主要是历史遗留的原始宗教,其次是已经消亡的传统宗教的历史残骸,或者传统宗教在民间社会的变异形态。因此,民间信仰在心理根源上也和宗教如出一辙,它关注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需求和呼声,给人们精神支柱。在民间信仰中,人们根据各自的需求,找到相应的神明。例如,出海的船民,会寻求海神妈祖的救助;自食其力的生意人,会寻求关帝的保佑;希望早得贵子的农村妇女,会乞求观音菩萨的保佑。尽管这些神灵并不能满足世俗的一切愿望,但他们能给人们带来精神的安慰和幻想的幸福。
从社会功能上讲,和宗教一样,民间信仰的影响和社会功能也具有双重性。作为一种群众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民间信仰是传统文化中一项不可分割的内容,对于传统文化的形成、保护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必须看到,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间信仰及其各种组织,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低下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因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然会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比如历代封建王朝册封了大量民间信仰的神祗以训导百姓,他们宣扬的皇权神授,“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和迷信思想渗透到民间信仰中,成为民间信仰中“封建性的精神糟粕”。
2)相同的社会属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我国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的“五性”特点的理论。近年来,在新的时代特征和国际背景下,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的复杂性这“三性”特点进一步凸显出来。民间信仰虽然不具备现代宗教的完整要素,不属于传统宗教,有的学者认为它具有自己特有的原始性、零散性和地方性(内三性)的特点,但也同样具有正规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的复杂性(外三性)的特点。
3)相交的现实生活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度里,多元文化和多元信仰决定了不可能由某一种或某几种宗教完全控制和覆盖整个社会。形形色色的民间信仰起着宗教所达不到领域的补充作用,这种达不到的领域包括达不到的地域和社会群体,也包括达不到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众多的民间信仰是宗教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强有力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反过来宗教也为民间信仰提供了素材。看一看实存于生活中的宗教和民间信仰,我们会惊诧的发现,如果按书本知识对宗教和民间信仰按图索骥,就如同纸上谈兵,缘木求鱼,完全摸不着了头绪。在民间,特别是广大农村,尽管有的信仰可以用信徒所参加的宗教组织来分类,但是明确归属某种宗教信仰的人毕竟不占多数,大多数还是像李景汉先生在社会调查中所写的那样“崇拜偶像,几乎无所不信”。“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祭拜祈禳、烧香请愿、参加庙会,而五道神、关帝、老母并不是纯粹的道教神仙,他们的信仰与崇拜活动也不具有任何宗教教义色彩而完全是出于生活实际的目的,如果需要,他们还可以去拜菩萨、去听布道,就像那里的‘万国道德会’一样,既侍奉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稣,又侍奉老子、孔子”。群众对各宗教的区别并不关心,在他们看来基督教的上帝和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的菩萨和道教的神仙一样,都是神通广大、威力无边的超人,是人一生命运的主宰和救世主。民间信仰中的许多内容也受此影响,同时吸取了多种宗教的信仰内容和崇拜方式,从而出现了一批看上去或非佛非道、或亦佛亦道、或土洋结合的信仰形式和信仰组织。
宗教和民间信仰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深层内涵都蕴藏着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飘泊异乡的三胞和祈求外出亲人平安归来的三胞亲属前来奉香祷告,总是和爱乡认亲和崇敬故里英雄人物相联系的。宗教的基础是信仰,也有人认为是蒙昧主义。宗教只要求人们相信,不要求人们问为什么。宗教并不是迷信,也不带有封建色彩,所以它可以说是一种高尚的信仰。
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引起了党政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但要切实做好民间信仰活动的管理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需要和对待宗教一样以“特别慎重”、“十分严谨”、“周密考虑”的态度来对待民间信仰。我国政府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把对宗教工作的方针概括为“四句话”,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中的很多内容对于民间信仰,也是适用的。既要尊重各民族各地区具有民间信仰的这部分群众的信仰自由,又要依法管理相关事务,避免因活动混乱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大局,积极引导民间信仰活动,剔除消极落后的因素,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发展。其次,既然民间信仰活动也要纳入依法管理的范围,因此需要对民间信仰活动的调研和管理办法进行更大胆的探索。这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功课,也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考试。目前,国际上一些
人士都乐此不疲地为我们做着答卷,我们自己更不能等闲视之。“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中国只是一个取样分析的区域,是一个与他们不同的社会的样品,而对于我们来说,它的未来将是我们的一切。”我们只有对自己真正了解,才能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