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方案1
高唐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精神,加大
我镇治理水土流失力度,全面推进我镇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努力实现生态
镇建设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12~2015 年规划综合治理 5 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600亩,其中轻度流失 800 亩、中度流失 2600亩、强度以上流失2400 亩。力争通过 4年的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000亩,水土流失强 度明显下降,治理区林草覆盖率增加10%以上,减沙率达 30%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 70%以上,综合防治措施保存率达80%以上。2012 年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90亩。其中水利工作站负责小流域综合 治理1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亩;林业站营造水土保持生态林1000亩;国土资源所负责镇境内公路两侧青山挂白治理,面积20亩; 农技站负责基本农田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0 亩;建设所负责安居、安置工程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治理 面积 20亩;公路养护站负责省道改线段公路路基边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20 亩。
做好规划制定、宣传发动、措施出台、资金投入等各项工作,全
面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镇成立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各村 也要相应成立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宣传教育,从根本上 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变“要我治理”为“我要治理”。
(一)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认真
二、体制机制
(二)单位包干、社会参与。建立乡(镇)、村三级水土流失治 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分村分片包干责任制。责任要明确到人,明 确到具体的村头、山头,确保完成确定的年度目标工作任务。要 广泛发动、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对开发性 治理大户和企业实行重点保护、重点扶持。鼓励社会从业人员承 包山地搞开发性治理。
(三)示范带动、全面推进。要认真抓好福星小区示范点建设。合理 规划建设好路、沟、渠,做好边坡、空地的植树、种草绿化,确保 把福星小区打造成新农村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的典范。
由水利工作站牵头,土地所密切配合,督促邓坊落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
工作。由水利工作站水土办负责规划出沟、渠、路、护岸、护坡及需要 造林、种草和封禁治理的项目。
(四)重点封禁、分类治理。对我镇中度以上水土流失区进行重点 封禁治理。在封禁区醒目位置设立封禁标识牌,明确四至界限,全 面禁止打枝割草,禁止乱砍滥伐,严禁未经审批毁林开矿,严禁乱 建坟墓,严禁未经审批野外用火、毁林造林,严防森林病虫害等。根据流失区水土流失程度和立地条件,将流失区划分为轻度、中度 和强度以上三类。在高坊、常源、元坪、班州等轻度流失区,主要 依靠自然恢复,同时加强管理防护;在高唐、赖地、常口、会石等 中度流失区,主要是补植改造水保林,加快培育生态林;在楼杉、邓坊、陈坊等强度以上流失区,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对坡耕 地实施综合整治,对不适宜种植经果林的山地,采取草、灌、乔相 结合营造水保林。
(五)长效管护,惠及民生。水土流失治理所涉及各村应加
大管护力度,制定村规民约,做到村民互相提醒、互相监督。把
水土流失治理与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生态型特色产
业,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工程,使广大农民群众从水土流失治理中
得到实惠。
(六)整合资源,确保成效。将水土保持工作作为我镇水利
战役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成员单位要积极解决好水土保持工作中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整合水利、林业、国土、农业部门项目,在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业综合开发、造林绿化、粮食产能等
项目中,注重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对于已治理完成的流域、地段,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办法,由所在单位、村切实管理好、维护好。
所有项目建设都必须严格把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水土保持监
督管理关以及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关。
三、推进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领导任期水土流
失治理目标责任制,相关部门协调协作机制和一系列治理水土流
失、改善生态环境工作机制。各村、镇直单位水土流失治理工
作目标责任,要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严格水土流失
治理工作问责,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进行责任追究。
(二)加大宣传力度。要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宣传水土流失治
理工作,着力提高广大群众对水土流失治理重要性的认识。在公
路沿线等设置大型固定宣传牌,张贴宣传标语、悬挂跨街横幅。
第二篇:日照水库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日照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摘要】介绍了日照市城区饮用水源日照水库上游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对水土保持的治理措施、预防措施等方面对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防止水土流失现象。
【关键词】日照水库;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日照水库位于滨海水系傅疃河中上游,日照市东港区驻地以西16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548平方公里。傅疃河在日照水库坝址以上分西、北两大支流,西支发源于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西部与五莲、莒县交界处的桥子山,干流长度39.0公里,平均比降为0.00246;北支沈疃河发源于五莲县大马鞍山东麓韩家窝洛子,于库区附近的沈疃村东汇入傅疃河,北支流域面积较大为261平方公里。水库流域形状呈椭圆形,西高东低,上游西部和北部为浅山区,面积占40%,海拔高程在200~400米,北部分水岭最高山峰五莲山海拔高程695米,中下游为丘陵区占20%,河谷平原占40%左右。流域内多为砂石山,出露岩层以片麻岩为主,土层脊薄多为砂土,河谷平原为黄土。浅山丘陵区植被多为马尾松,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地瓜为主,其流域上游以及主干河道两侧山地丘陵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受到影响。水土流失原因
引起水土流失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1自然因素
1)地貌。日照水库上游流域内多为砂石山,出露岩层以片麻岩为主,土层脊薄多为砂土,河谷平原为黄土,植被覆盖率偏低,生态环境有待提高。
2)降水。日照水库地处暖温带湿润气候区,且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降水量偏多,多年平均降水量879毫米,为我省降水量高值区。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建库后1961~2011年51年中最大为1975年降水量1573.5毫米,最小为1983年降水量557.6毫米,丰枯比为2.82。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2%,暴雨多发生在7~8月份,日照水库雨量站多年平均24小时降水量112.0毫米,实测最大24小时降水量为378.8毫米,发生于1975年8月14日。
傅疃河为山溪性雨源河流,河道流量与降水量变化规律一致,洪水集中在汛期,截止到2011年,水库上游多年平均来水量1.4913亿立方米,6~9月份为1.2582亿立方米,占全年来水量的84.37%。年际变化也很大,最大的1974年年来水量为3.379亿立方米,最小的1989年年来水量只有0.314亿立方米,丰枯比为10.8。日照水库流域地处山丘区,干流坡度较大,洪水陡涨陡落,一次洪水过程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20~30小时,涨水历时一般为4~8小时。建库后入库洪水洪峰流量大于1000 立方米/秒的洪水有13次,大于2000 立方米/秒的有6次,其中年最大洪峰流量为3410 立方米/秒,发生于1975年,年最小洪峰流量为69.3 立方米/秒,发生于1989年。
1.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日照水库上游生产活动较多,农业耕作长期以顺坡、陡坡开荒种植为主,耕面倾斜,前无梗、后无沟,单一化耕作经营等,导致大面积水土流失。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不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毁坏地形地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3)在兴修水利、修筑公路、乱采砂石等方面,无规划、无保护措施,毁坏地形,随意倒土也加剧了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的危害
日照水库上游流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给当地和周边的环境带来了危害:水土流失造成表土冲走,土层变薄,裸岩增加,种植面积减少,土壤沙漠化,地力下降,蓄水保土能力减弱;淤积河道、水库,抬高河床,降低了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了水库的使用寿命;严重的水土流失能使山洪暴涨暴落,极易造成山洪暴发,加剧了洪灾的发生;水土流失不仅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水库的供水、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
3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通过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土地整治、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准、保证水源的高度,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和开发水土资源,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对流域重点治理区,加强坡耕地、顺坡林地改造和“四荒”地治理,根据宜林则林的原则适当调整农林用地比例,对30度以上坡地实行退耕还林草。完善小流域坡面径流调控体系,建设沟道拦蓄工程,提高非工程防护措施水平,构建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
流域内水土保持按照丘陵、阶地、平原、河谷地貌类型,因地制宜并按水力、水文、生态和系统工程等原理科学安排水土保持工程、林草、管理等措施,以“拦、截、排、涵、蓄”等径流调控为核心,构建立体配置和平面布局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水土保持措施同等重要不能相互代替,水土保持工程研究的对象斜坡以及沟道中的水土流失机理,即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损失和破坏过程及工程防治措施。
所谓工程措施,通过坡面治理工程、沟道治理工程的维护实施改变地形状态,主要是以保持土体稳定和截排水的建筑工程防护措施,如挡墙、拦砂坝、护坡、截水沟、沉砂池、水窖等,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建设谷坊群、拦砂坝群,沟道护坡,拦蓄泥沙,蓄洪消能,保证山丘区河道安全,同时采取相应植物措施,稳定沟道,改善沟道生态环境。主干沟道设置堰坝,用于稳定沟坡,控制沟底下切,拦蓄径流。对于年降雨量偏少地区,水土保持坡面工程和沟道工程节节拦蓄,做到蓄排引并重。
2)坡改梯措施。坡耕地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地流失类型,针对流域内坡地开垦种植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采取坡耕地改造和坡面径流双向调控措施,缩短坡长,降低局部坡度,增加下渗,改变水流路径,降低土壤侵蚀强度,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
对存在的标准较低的梯田进行修正地堰,增加排水设施,建设坡面径流调控体系,分散与积蓄地表径流、减轻地表冲刷,调控水资源的分部。对新修和整理梯田施工中,对于土块的宽度、土埂的长度,宜宽则宽,梯田的建设要按照“大弯就式,小弯取直,高切低垫,分段求平”的原则,同时,从发展大农业出发,考虑今后农田水利、农田机械化建设的需要。
3)实施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生态的恢复、环境的重建,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维护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不能就生态问题孤立的论生态问题、就环境问题单一的讲环境问题,应该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协调发展,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的系统范畴,需要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方面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水土流失的坡耕地中,坡度不太大的地方,经过水平阶或者鱼鳞坑整地,可以大面积发展经济林以及绿化带措施,同时在未郁闭的幼林下种植牧草,增加地表覆盖能很有效的抑制地表的侵蚀,而且能同时培肥地力,这样一来土地环境的提升进而提升了生态方面的能力,生态的发展又会有益的促进环境的可持续走良,二者有效结合。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不仅防止了水土流失,更为区域的自然环境生态走向良性循环。
4)生态修复措施。生态修复区包括重点治理区内需要封禁抚育治理的区域,还包括监督管理区采砂区废弃地的植被被恢复,预防保护区重要林场、特殊功能林的人工更替保护。制定完善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落实依法封禁、依法管理的各项措施,从制度上建立健全生态修复机制。对现有水土流失较轻的疏幼林地和荒山荒坡采取全年封、半年封、轮封方式进行封育管护,适宜地方开展围栏防护。对现有水土流失较重的疏林地进行补植,恢复植被,从而改善现状。对库区内居民采取舍饲养畜等措施,减少居民放牧对林草植被的破坏,能得以有效地防止植被的破坏。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生态修复区的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在修复区大力倡导第三产业,同时提倡农民进城务工增加经济收入,减少对土地的依赖性,以利于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
第三篇: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位于**西部,辖*乡**镇,***个建制村(居)委会,**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万亩,现有有林地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绿化程度**;竹林面积**万亩,为全省**个毛竹基地示范县之一;国家公益林面积***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面积居全省第一。**又是全国
南方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山地面积的37.68。
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
我县水土流失治理一直得到省委、省政府倾心支持。1983年5月,省委、省政府把**县列为全省治理水土流失试点区,拉开了我县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的序幕。至1999年,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亩,其中:有效治理面积****万亩。2000年起省委、省政府把“开展以**严重水土流失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省市领导多次深入我县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精心指导。县委、县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守土有责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精神,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攻坚战。在治理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一套成功的治理模式,坚持生态优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四年来,在**乡李田、**镇罗地等十五条小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2万亩,其中:封禁25.7万亩,“老头松”改造3.8万亩,种果1.6万亩,生态林草2.5万亩,坡改梯0.6万亩,改造乡村道路、果园道路175.6公里,蓄水池1241个,防洪沟79.72公里,沼气池4060口,谷坊183个,蓄水塘坝23座,渠道24.45公里,节水灌溉1处,水保监测站1个。突出表现在:一是治理步伐规模推进。1985年至1999年有效治理面积仅35.55万亩,如按此进度计算,需46年时间才能把我县的水土流失全部治理完。自2000年起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后,4年共治理34万亩。据此规模推进,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我县的水土流失地可全部治理完,比原来的治理速度大为提高。二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绿色产业将成为农民新的增收点。据监测,原中强度水土流失地植被覆盖率提高20以上,径流系数从0.57下降到0.34,河水含沙量由0.35公斤/立方米下降到0.17公斤/立方米,经过治理后的水土流失区平均气温下降3.80C,气候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通过水土流失治理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林果得到培育壮大,如策武万亩果场、三洲杨梅基地、南坑银杏基地等成为既有防护功能又有经济效益的小流域。此外,项目实施共用劳力151.87万工日,创劳动力价值2777.5万元,仅经济林果一项就消化剩余劳力18万工日,创劳动力价值246.5万元,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用武之地。三是“守土有责”的水保意识增强。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干群治山治水治穷的积极性,增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信心和决心。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普遍增强,基本形成了一种“毁林可耻、护林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探索出了一条南方花岗岩水土流失治理的新路子。如建章立制强封山、“草牧沼果”、“草牧沼菜”生态模式、低效林“老头松”改造、“等高草灌带”等。通过采取大面积封山与小面积治理相结合,禁烧柴草与解决群众燃料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生物、工程、农耕与管理相结合,以草先行,草牧沼果相结合,经济林果与水保防护林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了治理南方花岗岩水土流失地的新路子。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专家石玉林在去年“院土八闽行”活动中对我县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六个方面的措施:
㈠实行封禁做到“三个建立”。即建立规章制度,建立护林队伍,建立疏导用燃的渠道。一是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封山育林育草的目标、任务、措施、责任等。二是建立专业护林队伍。以乡镇林业站和水保站工作人员、生态公益林管护员为主体,组建专业护林队,形成“县指导、乡统筹、村自治、民监督”的护林机制,把护林员工作重点由原来巡山为主改为入户查灶为主。三是建立疏导用燃渠道。在水保治理项目区内的农户全部改烧草为烧煤和沼气,充分利用沼气和煤炭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由政府出资,实行煤炭价格补贴,对封禁区群众烧煤每个煤球补贴0.04元;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建沼气池每个给予补助680元。引导农民烧煤、烧沼气,不烧柴荩痈旧辖饩隽斯碌娜剂衔侍猓釉赐飞鲜璧寂┟窦跎俣灾脖坏钠苹怠?br>㈡开发治理做到“三个结合”。即治理水土流失与治穷结合,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与绿色产业结合,着力把低质低效的水土流失地变为优质高效的果园,变劣势为优势。一是建立山林权流转制度。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对未治理的水土流失地政府收回经营权,重新发包,实行谁种谁有、谁治理谁受益的政策,山林经
营权一定50年不变,每亩租赁金控制在28元以下。二是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农民参与开发性治理。在项目区种果的每亩给予种苗、肥料、抚育管理补助300元,建水池每个补助180元,建管理房、生活用房免交各种费用;路网由政府统一组织施工,无偿提供业主使用;对领办、创办、承包开发50亩以上果园的干部,资金投入不足的,由县产业发展担保中心担保银行
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㈢强化领导做到“三个落实”。即组织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一是组织落实。县、乡(镇)书记任组长。二是责任落实。建立领导挂钩责任制,治理开发任务完成情况列入部门、干部目标管理考核。三是人员落实。从计划、财政、农业、林业、水利部门抽调人员与县水保局人员合署办公,乡(镇)水保、林业站人员不包村,专抓治理工作。
㈣遏制新的水土流失做到“三个加大”。即加大宣传力度、审批力度和查处力度。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干群“守土有责”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标语、墙报、图片等宣传载体,采取进村入户等宣传方式,增强广大干群“守土有责”的水保意识。二是严格执行水土保持设施“三同时”制度。要求新上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项目,必须严格申报水土保持方案。三是加大对造成水土流失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整顿稀土矿点、采石矿点,确保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㈤项目管理做到“三个规范”。即规范质量标准、管理措施和资金审批。一是制订项目质量标准及验收要求与方法,成立项目质量管理及监督小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对项目实施进行专项督查。二是建立项目管理卡、管理图,对每一具体措施的地点、数量、责任人、质量、业主等进行造册登记,做到图、表、卡整齐规范。项目实施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三是项目资金实行封闭管理。资金审批由分管副县长、水保局长、审计局长、监察局长、财政局长“五长会审”,财政、审计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监督,确保专款专用。
㈥依靠科技做到“三个加强”。即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三新”推广、水保监测。一是加强与省、市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合作。邀请省农林大学、**师大等科研院校到我县开展课题研究,并和**师大地理科学学院联合建立了水土保持博士工作站。二是加强“百喜草”、“Ⅱ系狼尾草”等新品种、“等高草灌草”种植法、低效林“老头松”改造、容器育苗等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三是加强水保监测工作,积极开展水文观测、气象观测、径流小区监测等。
三、林业建设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县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产业支撑和人文政治”三大战略体系决策部署,把构建生态县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加快改革步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林业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㈠保护现有资源,建设生态强县。以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为契机,重抓封山育林工作,打造生态经济强县。一是全面停止办理天然林采伐许可证,禁止商品性采伐天然林,切实保护现有天然林资源。从2002年元月起已全面停止办理天然林采伐许可证,让森林休生养息。并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8.65万亩,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点)35处16.23万亩。二是制定封山育林实施方案。县长颁布《封山育林命令》,各乡(镇)人代会或人大主席团审议通过《封山育林乡(镇)规民约》,村村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封山育林村规民约》。对封山育林范围一刀切。由原来对水土流失区和公路两边河道两岸、村庄周围第一重山实行全封山,扩展至水土流失项目区均实行全封山,取消半封山。三是建立权责分明的森林管护体系。采取超常规措施,严格封禁治理,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形成“县指导、乡统筹、村自治、民监督”的护林机制,县乡村三级联动订公约。以乡(镇)为单位,乡(镇)林业站、水保站为主体,组建专业护林队,各村落实专职护林员,进一步整合护林队伍力量,形成健全的护林网络。加强检查监督,落实责任追究。每年对乡镇封山育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建立护林失职责任追究制度的决定》和《**县森林防火失职责任追究制度》。四是认真做好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补助试点工作。全县共聘请了436名护林员,对116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进行巡山管护,与护林员签订了管护责任状,落实管护责任制,明确各护林员的管护责任区,各责任区均制作竖立了碑牌,全县共制作竖立生态林管护宣传碑牌394块。积极开展森林生态补助资金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县的封山育林工作,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管理,改善了生态环境,发挥了生态效益。五是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加强对各类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坚决杜绝未批先占、不批也占、越权审批等非法侵占林地现象的发生。2002年以来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共13项,实际占用征用林地面积132.912公顷,批准占用征用林地面积132.912公顷(均为工程建设),共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706484元,设计造林面积2205亩,计划费用88.2万元,返还的异地植被恢复费全部用于造林。
㈡创新管理体制,深化林业改革。一是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根据省市统一安排,我县自2001年开始,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今年以来,主抓了生态公益林、造林种果、竹山、划分到户的责任山和自留山等林地林权的登记和换发林权证工作。目前,全县**个乡(镇)均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截止*月*日,全县已完成林改面积***亩,已提交材料正在申报办理林改的面积***亩,两项合计占今年应改任务面积***亩的**;完成林改行政村*个。全县完成林改面积中协议转让390亩,竞价转让13500亩,收取林木转让金***万元。二是认真实施竹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毛竹采伐流通体制改革,减轻农民和企业负担,增加了竹农收入,减少了办证中间环节,方便企业经营流通,提高毛竹采伐许可证办证率,提高竹农育竹积极性。好范文版权所有
㈢发展林业产业,增强林业后劲。一是重抓竹业产业。在制定《**县2002—2006年全县竹业发展规划》基础上,今年又制定了《**县二00三年竹业产业实施意见》及《二00三年竹业发展目标考评办法》,将竹林抚育、竹政管理、竹区便道开设、产值任务等目标分解到乡镇;加大了科技兴竹的宣传力度,将全年的竹事活动以年画形式印发送至竹区农户,并开展了挖笋比赛及评选毛竹王活动;建立了丰产基地,实行典型引路;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开通影响竹业发展的瓶颈—竹山便道,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对新开竹区便道给予每公里1000元的补助;同时,广泛招商引资,创办竹制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增加竹业产业产效益。近年来,全县竹业产值正以每年10~12的速度增长。二是重抓名优特产业。扶持绿汀公司三洲—河田万亩无公害**杨梅基地建设。在**、**水土流失区进行开发性综合治理,今年新种植优质杨梅2989亩,近三年来,已累计种植杨梅***亩。计划至2004年建成连片万亩杨梅基地,并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万余亩,逐步把水土流失区的马尾松疏林地更换成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杨梅基地。扶持**树王公司在**南坑建立**亩的银杏基地,扶持干部职工在**建立万亩果场。通过种植杨梅等经济林果,使水土流失区的土壤水肥条件改善,地表植被覆盖度增加,不仅根治了水土流失,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提高了山地的经济效益,走出一条水土流失区既添绿又添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速生丰产林建设。目前,已完成速生丰产林建设规划工作;上半年重点抓了省林业厅和市林业局挂钩的二片6000亩速生丰产林示范基地,主要为光皮桦、闽粤栲、苦楝、杨梅等树种。同时4月份引进南方速生杨树—黑95杨、895杨3500株,在河滩沙质地试种,长势良好。四是重抓花卉产业。以黄馆国债苗圃为依托,以闽京花卉有限公司、远山温馨花卉公司为龙头,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全县花卉产业的发展,使全县花卉企业达29个,花农22户,生产经营花卉面积达865亩,把**建成花卉及优良种苗的繁育基地。
四、几点建议
一是请求省委、省政府继续将我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省委省政府200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二是请求省直有关部门继续关心支持我县的水土保持事业,指导我县开展治理示范、试验及应用技术的推广工作。三是请求上级对重点林区营造速生丰产林及新建丰产竹林基地的给予一定的扶持,以调动林农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第四篇:**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县人民政府
(200*年**月**日)
一、基本情况
**位于**西部,辖*乡**镇,***个建制村(居)委会,**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万亩,现有有林地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绿化程度**%;竹林面积**万亩,为全省**个毛竹基地示范县之一;国家公益林面积***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面积居全省第一。**又是全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山地面积的37.68%。
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
我县水土流失治理一直得到省委、省政府倾心支持。1983年5月,省委、省政府把**县列为全省治理水土流失试点区,拉开了我县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的序幕。至1999年,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亩,其中:有效治理面积****万亩。2000年起省委、省政府把“开展以**严重水土流失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省市领导多次深入我县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精心指导。县委、县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守土有责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精神,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攻坚战。在治理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一套成功的治理模式,坚持生态优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四年来,在**乡李田、**镇罗地等十五条小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2万亩,其中:封禁25.7万亩,“老头松”改造3.8万亩,种果1.6万亩,生态林草2.5万亩,坡改梯0.6万亩,改造乡村道路、果园道路175.6公里,蓄水池1241个,防洪沟79.72公里,沼气池4060口,谷坊183个,蓄水塘坝23座,渠道24.45公里,节水灌溉1处,水保监测站1个。突出表现在:一是治理步伐规模推进。1985年至1999年有效治理面积仅35.55万亩,如按此进度计算,需46年时间才能把我县的水土流失全部治理完。自2000年起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后,4年共治理34万亩。据此规模推进,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我县的水土流失地可全部治理完,比原来的治理速度大为提高。二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绿色产业将成为农民新的增收点。据监测,原中强度水土流失地植被覆盖率提高20%以上,径流系数从0.57下降到0.34,河水含沙量由0.35公斤/立方米下降到0.17公斤/立方米,经过治理后的水土流失区平均气温下降3.80C,气候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通过水土流失治理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林果得到培育壮大,如策武万亩果尝三洲杨梅基地、南坑银杏基地等成为既有防护功能又有经济效益的小流域。此外,项目实施共用劳力151.87万工日,创劳动力价值2777.5万元,仅经济林果一项就消化剩余劳力18万工日,创劳动力价值246.5万元,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用武之地。三是“守土有责”的水保意识增强。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干群治山治水治穷的积极性,增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信心和决心。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普遍增强,基本形成了一种“毁林可耻、护林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探索出了一条南方花岗岩水土流失治理的新路子。如建章立制强封山、“草牧沼果”、“草牧沼菜”生态模式、低效林“老头松”改造、“等高草灌带”等。通过采取大面积封山与小面积治理相结合,禁烧柴草与解决群众燃料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生物、工程、农耕与管理相结合,以草先行,草牧沼果相结合,经济林果与水保防护林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了治理南方花岗岩水土流失地的新路子。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专家石玉林在去年“院土八闽行”活动中对我县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六个方面的措施:
㈠实行封禁做到“三个建立”。即建立规章制度,建立护林队伍,建立疏导用燃的渠道。一是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封山育林育草的目标、任务、措施、责任等。二是建立专业护林队伍。以乡镇林业站和水保站工作人员、生态公益林管护员为主体,组建专业护林队,形成“县指导、乡统筹、村自治、民监督”的护林机制,把护林员工作重点由原来巡山为主改为入户查灶为主。三是建立疏导用燃渠道。在水保治理项目区内的农户全部改烧草为烧煤和沼气,充分利用沼气和煤炭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由政府出资,实行煤炭价格补贴,对封禁区群众烧煤每个煤球补贴0.04元;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建沼气池每个给予补助680元。引导农民烧煤、烧沼气,不烧柴荩痈旧辖饩隽斯碌娜剂衔侍猓釉赐飞鲜璧寂┟窦跎俣灾脖坏钠苹怠?br>㈡开发治理做到“三个结合”。即治理水土流失与治穷结合,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与绿色产业结合,着力把低质低效的水土流失地变为优质高效的果园,变劣势为优势。一是建立山林权流转制度。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对未治理的水土流失地政府收回经营权,重新发包,实行谁种谁有、谁治理谁受益的政策,山林经
营权一定50年不变,每亩租赁金控制在28元以下。二是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农民参与开发性治理。在项目区种果的每亩给予种苗、肥料、抚育管理补助300元,建水池每个补助180元,建管理房、生活用房免交各种费用;路网由政府统一组织施工,无偿提供业主使用;对领办、创办、承包开发50亩以上果园的干部,资金投入不足的,由县产业发展担保中心担保银行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㈢强化领导做到“三个落实”。即组织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一是组织落实。县、乡(镇)书记任组长。二是责任落实。建立领导挂钩责任制,治理开发任务完成情况列入部门、干部目标管理考核。三是人员落实。从计划、财政、农业、林业、水利部门抽调人员与县水保局人员合署办公,乡(镇)水保、林业站人员不包村,专抓治理工作。
㈣遏制新的水土流失做到“三个加大”。即加大宣传力度、审批力度和查处力度。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干群“守土有责”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标语、墙报、图片等宣传载体,采取进村入户等宣传方式,增强广大干群“守土有责”的水保意识。二是严格执行水土保持设施“三同时”制度。要求新上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项目,必须严格申报水土保持方案。三是加大对造成水土流失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整顿稀土矿点、采石矿点,确保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㈤项目管理做到“三个规范”。即规范质量标准、管理措施和资金审批。一是制订项目质量标准及验收要求与方法,成立项目质量管理及监督小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对项目实施进行专项督查。二是建立项目管理卡、管理图,对每一具体措施的地点、数量、责任人、质量、业主等进行造册登记,做到图、表、卡整齐规范。项目实施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三是项目资金实行封闭管理。资金审批由分管副县长、水保局长、审计局长、监察局长、财政局长“五长会审”,财政、审计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监督,确保专款专用。
㈥依靠科技做到“三个加强”。即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三新”推广、水保监测。一是加强与盛市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合作。邀请省农林大学、**师大等科研院校到我县开展课题研究,并和**师大地理科学学院联合建立了水土保持博士工作站。二是加强“百喜草”、“Ⅱ系狼尾草”等新品种、“等高草灌草”种植法、低效林“老头松”改造、容器育苗等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三是加强水保监测工作,积极开展水文观测、气象观测、径流小区监测等。
三、林业建设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县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产业支撑和人文政治”三大战略体系决策部署,把构建生态县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加快改革步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林业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㈠保护现有资源,建设生态强县。以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为契机,重抓封山育林工作,打造生态经济强县。一是全面停止办理天然林采伐许可证,禁止商品性采伐天然林,切实保护现有天然林资源。从2002年元月起已全面停止办理天然林采伐许可证,让森林休生养息。并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8.65万亩,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点)35处16.23万亩。二是制定封山育林实施方案。县长颁布《封山育林命令》,各乡(镇)人代会或人大主席团审议通过《封山育林乡(镇)规民约》,村村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封山育林村规民约》。对封山育林范围一刀切。由原来对水土流失区和公路两边河道两岸、村庄周围第一重山实行全封山,扩展至水土流失项目区均实行全封山,取消半封山。三是建立权责分明的森林管护体系。采取超常规措施,严格封禁治理,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形成“县指导、乡统筹、村自治、民监督”的护林机制,县乡村三级联动订公约。以乡(镇)为单位,乡(镇)林业站、水保站为主体,组建专业护林队,各村落实专职护林员,进一步整合护林队伍力量,形成健全的护林网络。加强检查监督,落实责任追究。每年对乡镇封山育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建立护林失职责任追究制度的决定》和《**县森林防火失职责任追究制度》。四是认真做好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补助试点工作。全县共聘请了436名护林员,对116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进行巡山管护,与护林员签订了管护责任状,落实管护责任制,明确各护林员的管护责任区,各责任区均制作竖立了碑牌,全县共制作竖立生态林管护宣传碑牌394块。积极开展森林生态补助资金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县的封山育林工作,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管理,改善了生态环境,发挥了生态效益。五是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加强对各类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坚决杜绝未批先占、不批也占、越权审批等非法侵占林地现象的发生。2002年以来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共13项,实际占用征用林地面积132.912公顷,批准占用征用林地面积132.912公顷(均为工程建设),共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706484元,设计造林面积2205亩,计划费用88.2万元,返还的异地植被恢复费全部用于造林。
㈡创新管理体制,深化林业改革。一是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根据省市统一安排,我县自2001年开始,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今年以来,主抓了生态公益林、造林种果、竹山、划分到户的责任山和自留山等林地林权的登记和换发林权证工作。目前,全县**个乡(镇)均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截止*月*日,全县已完成林改面积***亩,已提交材料正在申报办理林改的面积***亩,两项合计
第五篇:**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xx县人民政府
(200x年xx月xx日)
一、基本情况
xx位于xx西部,辖x乡xx镇,xxx个建制村(居)委会,xx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xx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xx万亩,现有有林地面积xx万亩;森林覆盖率xx%,绿化程度xx%;竹林面积xx万亩,为全省xx个毛竹基地示范县之一;国家公益林面积xxx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xx%,面积居全省第一。xx又是全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山地面积的37.68%。
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
我县水土流失治理一直得到省委、省政府倾心支持。1983年5月,省委、省政府把xx县列为全省治理水土流失试点区,拉开了我县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的序幕。至1999年,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xx万亩,其中:有效治理面积xxxx万亩。2000年起省委、省政府把“开展以xx严重水土流失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省市领导多次深入我县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精心指导。县委、县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守土有责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精神,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攻坚战。在治理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一套成功的治理模式,坚持生态优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四年来,在xx乡李田、xx镇罗地等十五条小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2万亩,其中:封禁25.7万亩,“老头松”改造3.8万亩,种果1.6万亩,生态林草2.5万亩,坡改梯0.6万亩,改造乡村道路、果园道路175.6公里,蓄水池1241个,防洪沟79.72公里,沼气池4060口,谷坊183个,蓄水塘坝23座,渠道24.45公里,节水灌溉1处,水保监测站1个。突出表现在:一是治理步伐规模推进。1985年至1999年有效治理面积仅35.55万亩,如按此进度计算,需46年时间才能把我县的水土流失全部治理完。自2000年起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后,4年共治理34万亩。据此规模推进,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我县的水土流失地可全部治理完,比原来的治理速度大为提高。二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绿色产业将成为农民新的增收点。据监测,原中强度水土流失地植被覆盖率提高20%以上,径流系数从0.57下降到0.34,河水含沙量由0.35公斤/立方米下降到0.17公斤/立方米,经过治理后的水土流失区平均气温下降3.80C,气候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通过水土流失治理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林果得到培育壮大,如策武万亩果尝三洲杨梅基地、南坑银杏基地等成为既有防护功能又有经济效益的小流域。此外,项目实施共用劳力151.87万工日,创劳动力价值2777.5万元,仅经济林果一项就消化剩余劳力18万工日,创劳动力价值246.5万元,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用武之地。三是“守土有责”的水保意识增强。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干群治山治水治穷的积极性,增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信心和决心。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普遍增强,基本形成了一种“毁林可耻、护林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探索出了一条南方花岗岩水土流失治理的新路子。如建章立制强封山、“草牧沼果”、“草牧沼菜”生态模式、低效林“老头松”改造、“等高草灌带”等。通过采取大面积封山与小面积治理相结合,禁烧柴草与解决群众燃料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生物、工程、农耕与管理相结合,以草先行,草牧沼果相结合,经济林果与水保防护林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了治理南方花岗岩水土流失地的新路子。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专家石玉林在去年“院土八闽行”活动中对我县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六个方面的措施:
㈠实行封禁做到“三个建立”。即建立规章制度,建立护林队伍,建立疏导用燃的渠道。一是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封山育林育草的目标、任务、措施、责任等。二是建立专业护林队伍。以乡镇林业站和水保站工作人员、生态公益林管护员为主体,组建专业护林队,形成“县指导、乡统筹、村自治、民监督”的护林机制,把护林员工作重点由原来巡山为主改为入户查灶为主。三是建立疏导用燃渠道。在水保治理项目区内的农户全部改烧草为烧煤和沼气,充分利用沼气和煤炭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由政府出资,实行煤炭价格补贴,对封禁区群众烧煤每个煤球补贴0.04元;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建沼气池每个给予补助680元。引导农民烧煤、烧沼气,不烧柴荩痈旧辖饩隽斯碌娜剂衔侍猓釉赐飞鲜璧寂┟窦跎俣灾脖坏钠苹怠?br>㈡开发治理做到“三个结合”。即治理水土流失与治穷结合,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与绿色产业结合,着力把低质低效的水土流失地变为优质高效的果园,变劣势为优势。一是建立山林权流转制度。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对未治理的水土流失地政府收回经营权,重新发包,实行谁种谁有、谁治理谁受益的政策,山林经营权一定50年不变,每亩租赁金控制在28元以下。二是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农民参与开发性治理。在项目区种果的每亩给予种苗、肥料、抚育管理补助300元,建水池每个补助180元,建管理房、生活用房免交各种费用;路网由政府统一组织施工,无偿提供业主使用;对领办、创办、承包开发50亩以上果园的干部,资金投入不足的,由县产业发展担保中心担保银行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㈢强化领导做到“三个落实”。即组织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一是组织落实。县、乡(镇)书记任组长。二是责任落实。建立领导挂钩责任制,治理开发任务完成情况列入部门、干部目标管理考核。三是人员落实。从计划、财政、农业、林业、水利部门抽调人员与县水保局人员合署办公,乡(镇)水保、林业站人员不包村,专抓治理工作。
㈣遏制新的水土流失做到“三个加大”。即加大宣传力度、审批力度和查处力度。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干群“守土有责”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标语、墙报、图片等宣传载体,采取进村入户等宣传方式,增强广大干群“守土有责”的水保意识。二是严格执行水土保持设施“三同时”制度。要求新上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项目,必须严格
壤水肥条件改善,地表植被覆盖度增加,不仅根治了水土流失,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提高了山地的经济效益,走出一条水土流失区既添绿又添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速生丰产林建设。目前,已完成速生丰产林建设规划工作;上半年重点抓了省林业厅和市林业局挂钩的二片6000亩速生丰产林示范基地,主要为光皮桦、闽粤栲、苦楝、杨梅等树种。同时4月份引进南方速生杨树—黑95杨、895杨3500株,在河滩沙质地试种,长势良好。四是重抓花卉产业。以黄馆国债苗圃为依托,以闽京花卉有限公司、远山温馨花卉公司为龙头,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全县花卉产业的发展,使全县花卉企业达29个,花农22户,生产经营花卉面积达865亩,把xx建成花卉及优良种苗的繁育基地。
四、几点建议
一是请求省委、省政府继续将我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省委省政府~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二是请求省直有关部门继续关心支持我县的水土保持事业,指导我县开展治理示范、试验及应用技术的推广工作。三是请求上级对重点林区营造速生丰产林及新建丰产竹林基地的给予一定的扶持,以调动林农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