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水法概论》课程考核的要求
关于《水法概论》课程考核的要求
一、考核方式
以课程作业的方式考核,计等级分。
二、推荐选题
1.我国的“涉水四法”(即《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中各自规定了哪些具体行政行为?选择其中一部法律进行概括总结,并引用具体的法律条文加以说明;或者就某一具体行政行为(例如行政奖励、行政处分)跨越不同法律进行概括总结,并引用具体的法律条文加以说明。
2.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会引发哪些相邻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处理?结合涉水法律和《物权法》加以阐明。
3.用益物权制度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如何体现?
4.《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个制度在水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如何体现?
5.《水污染防治法》第85条第3款规定:“水污染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水污染损害是由受害人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减轻排污方的赔偿责任。”结合《侵权责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这一规定的立法意图加以阐明。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或者:生态补偿制度)在我国“涉水四法”中有无体现?如何体现?
7.同学们有兴趣的其他选题,建议与教师商定后选定。
三、成果形式
1.课程作业字数以1500字以上为宜。
2.根据主题,自拟文章标题。
3.如有注释和文后参考资料最好,但对此不作强制性要求。
4.四、提交时间
1.课程作业以WORD文档附件方式提交,于2013年12月27日前提交至1213674478@qq.com,文件名:水法概论+学号+姓名。)
2.逾期不交者,视为无故缺考。
徐军
20131129
第二篇:公共政策概论考核要求
(此方案仅限于2013年秋季参加基于网络课程考核改革试点使用)
一、课程基本说明
《公共政策概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教育本科的一门必修课。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概论”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内容除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外,还涉及自然科学领域。“公共政策概论”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以及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从公共政策现实出发,对于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对公共政策的过程进行理论性探究。本课程不仅是对于公共政策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理论论述,也是对于公共政策和各个具体环节的描述,二者兼顾是本课程作为实践性强的应用学科的特点之一。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探讨转轨时期我国若干政策问题入手,深入实质性的公共政策领域,逐步培养、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应用公共政策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
二、网上考核方案
1、考核方式
通过网上进行考核,网上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形成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都必须及格方为考试及格。两项得分合成为课程综合成绩。
2、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由五次网上考核构成,考核采取开卷答题方式进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形成性考核成绩以百分计,每次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各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形成性考核的重点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网上形成性考核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自助学习,更好地实现教学互动。通过网上形成性考核也可以加强对地方电大教学过程的督导、教学效果的了解与评估。
3、终结性考试
终结性考核采取网上考核形式,考核采取闭卷的形式进行,时间为90分钟。终结性考核以百分计。
终结性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对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以及对我国公共政策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三、网上考核实施方案
(一)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发布时间:学生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具体时间是第六周。
考核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考核题目: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讨论提纲,将其上传到中央电大网上考试平台,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
2、个人的讨论提纲。(30分)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总结。(40分)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总结给每一位学生评分。要求能够完整准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第二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发布时间:学生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七章之后,具体时间是第九周。
考核内容与形式: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字数在1500字以上)
考核要求:
1.选择一个比较熟悉又有实用价值的问题。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
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也可以发调查问卷或召开座谈会等,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4.必须使用Word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第三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发布时间:学生学习完教材第八至第九章之后,具体时间是第十三周考核内容与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小论文。
考核要求:
1.选择一个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大小适中的题目。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
3.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4.必须使用Word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第四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发布时间:学生学习完第十章之后,具体时间是第十四周考核内容与形式: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某个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由省级电大责任教师提供5个案例,学员任选其一,字数在1000字以上)考核要求:案例分析没有固定的答案。在分析案例时应注意:
1、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2、分析时要抓住重点;
3、分析过程要逻辑一致,前后呼应;
4、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
5、应注意掌握教材上的案例分析方法。
6、必须使用Word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第五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发布时间:学完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具体时间是第十七周考核内容:全部教学内容
考核形式:网上试卷
考试题型与分值:
(1)单向选择:每题1分
(2)多项选择:每题2分
(3)判断题:每题2分
(二)终结性考核实施方案
终结性考核采取网上考核形式,考核采取闭卷的形式进行,时间为90分钟。考核时间:参见中央电大考试中心通知。
考核内容:参见公共政策概论考核说明
考题形式:
(1)单项选择:每题1分,20题共计20分。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核学生的知识面,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点。
(2)多项选择:每题2分,25题共计50分。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核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判断、分析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辨析有关观点。
(3)判断题:每题2分,15题共计30分。判断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情况,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基本知识与理论,辨析
第三篇:2011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考核论文写作要求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考核论文写作要求
1.写作格式必须符合科技论文的格式要求,包括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健词、前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等内容。
标题的内涵是:用及其简练的文字给读者以文章的主要信息点。因此,标题应具有以下属性:高度概括、信息价值、实事求是。
摘要是继标题之后进一步给出全文的信息点。因其文字简练,可以节省读者时间,对文献检索及浏览阅读很有价值。摘要的撰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a.独立性,提要内不得加入正文内容以外的重要信息或引伸结论,即应
给出本文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b.概括性,与标题的文字一样,也应文字简练,高度概括,摘要结构紧
凑,不分段落,一气呵成,摘要内不得出现公式、文献、注释;
c.客观性,宜用第三人称写就,不加褒贬,不作自我评价,不得出现“我院”、“我所”等字样;
d.准确性,名词、术语应与正文一致,不得与正文发生矛盾、分歧。前言部分旨在提出问题,正文部分即展开论述问题,最后在结语部分给出结论。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应注意科技语言的遣词造句。科技语言包括:符
号语言、数学语言、图表语言和专业语言。科技语言则讲求准确、规范,专业名词、必须统一。论文中应避免口语化的叙述。
2.写作的内容除了参考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应阅读其他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得少于10篇。
3.选择你感兴趣的土木工程某一领域展开论述,要求图文并茂。
4.论文的字数不得少于8000~10000字。
5.由班委会统一设计一个封面格式(至少含有学院、专业、班级、学号等信息),论文装订成册,请班长收齐并于本学期第十六周星期5下班前上交。可以到图书馆(纸质书籍、中国知网)和互联网查找相关参考资料,但论文不得抄袭,否则,成绩给定为零分。
第四篇:概论课程调查报告要求
一、课程特点
(一)学分最多的政治理论课
(二)结合现实最广泛深入——时效性最强
(三)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1.网上精品课程
2.讲授、讨论、辩论、主题发言、实地调查
二、教学要求
(一)课堂教学45学时:开卷考试,占总成绩60%,强调学习过程和参与
(二)课外学时35学时: 占总成绩40%
1.分组调查报告:每组3-5人,就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课本知识对应知识点进行调查,完成调查报告,20分;
2.课堂回答问题或主题发言,共10分。主题发言要提前预约。
3.考勤:10分,每缺勤一次扣2分,请假扣1分,累计缺勤3次无平时成绩,以
实际到课情况为准。
三、教材结构及教学方式(历史与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总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思想精髓)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理论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调查报告格式要求
(一)调查报告概述
1. 概念: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
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学术组
2. 织或特定部门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体裁。特点: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
(二)格式规范:
1.标题:采用标准化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__________________的调查报
告”或“__________________调查”
2.封面:需列出以下内容
(1)标题
(2)参加人员班级、姓名、学号及具体分工
(3)调查时间、地点、调查对象、方法(也可在第二页前言部分)
3.正文
(1)前言:简要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状、主要成就、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
(2)主体: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
料中得到的各种具体认知、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对策研究或下一步工作建议
(三)参考书目:所有引用材料必须列出参考书目,注明出处※
(四)上交要求
1.字体及纸张:A4纸打印,封面标题黑体一号加粗,正文标题宋体四号加粗,内文宋体五号。
2.附上所有原始调查材料
(五)参考题目
1.高等教育现存问题调查
2.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方法调查
3.中美(或中国与日本、德国、印度等国家)发展道路异同比较(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角度)
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5.中国文化影响力调查
6.中国政府积极改善民生的措施及影响
7.当代大学生对台湾(西藏)问题认识程度的调查
8.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
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关于中国崛起
第五篇:就业指导课程考核要求
就业指导课程考核要求:
一、考核方式:撰写一篇命题作文——
1、题目:在指定题目中自选;
2、学号、专业、班级、姓名写在标题 一行靠右边;
3、论文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
3——5个;
4、正文:不少于2000字;
5、论文要有参考文献或注释;
6、用A4纸单面打印或用A4稿纸单面誉写(蓝、黑色墨水均可)。
7、指定题目:(每名学生自选一题)
1、为什么选择专升本;
2、如何与企业签订网上就业协议;
3、为什么选择在少数民族地区就业;
4、为什么选择自主创业;
5、为什么选择回家乡就业。6月8号之前统一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