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市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思考
对我市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如何监控税源,将应收的税收收上来,是各级税务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我市由市政府、财政、税务组成考察组于11月份对综合治税工作比较先进的河北省的石家庄市和山东省的泰安市、新泰市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学习,市政府领导认为综合治税工作是一项政府收益、财政增收、税务规范、公平税负的多赢工作。
一、推行社会
综合治税的重要意义社会综合治税以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积极争取并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推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综合治税,建立税源信息传递或者共享制度,形成全面、实时、动态的税源监控网络,实现对税源全方位的控管;全面、有效地汇集由各相关部门掌握的涉税信息,综合分析利用,提高对税源预测的准确性,并为纳税评估、纳税信誉等级评定、稽查选案和实施税务检查提供基础信息来源。所以说,社会综合治税并非是简单的协税护税,它是税收管理方式的新突破,是税收征管业务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推行社会综合治税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推行社会综合治税是加强税源控管、提高征管效能、促进收入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对征管模式的创新和完善,是征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经济决定税收,管理增加收入。税收是国家的税收,而不单是税务部门的税收;防止税源流失,不仅是税务机关的职责,也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全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搞好综合治税,形成综合治税合力,对于增加财政收入、保持社会稳定、优化发展环境都具有积极而又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综合治税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税源监控与管理的新机制。这种新机制可以概括为“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税务主管、社会参与、司法保障、信息化支撑”。这个新机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发挥了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以各种合理合法的方式参与到税收管理中去。税收是国家的税收,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每个政府部门和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个新机制中,无论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各界,其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发挥,靠的就是由法律法规、政府文件组成的法律体系的约束,以及赏罚分明、责权利一体化的激励机制。
(三)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实现了税源的多源头管理。研究税源监控问题,寻找税收流失的源头,要从征管的流程、税种设置和财务指标上分析。在征管流程方面,要抓住税收征管的每一个环节,比如纳税登记、纳税申报、票证管理、税款入库、纳税检查等等,逐一进行剖析,找出哪个征管环节出了问题。比如在税务登记方面,最突出的是漏征漏管的问题,用经济学的语言讲,就是地下经济的问题。在纳税申报方面,现在要下力气提高纳税申报的准确率。如何解决?社会综合治税大有用武之地。通过社会综合治税网络,可以及时地发现漏征漏管户,打击地下经济活动。通过及时将社会综合治税信息与纳税申报信息进行比对分析,也可以从中发现虚假纳税申报,有利于提高纳税申报的准确率。从财务指标上分析,从销售收入到销售成本,再到流转环节的税金,到销售利润、应纳税所得额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研究。通过社会综合治税,把能够控制税收流失的有关部门很好的组织起来,加强对税源的监控,这是综合治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当前税收已经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已经日益渗透到生产经营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说要把税源控制好,单靠税务局自身是孤掌难鸣的,必须同有关部门的工作结合起来,这就是靠社会综合治税。
二、我市综合治税的基本做法我市于全面启动了综合治税工作。整体实施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重点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为全面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夯实基础。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制定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税收征管实行综合治税的意见》、《市综合治税涉税信息业务处理规程》、《市综合治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和办法,并对口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动员大会,对全市社会综合治税进行了统一部署。二是建立信息传输平台。在市政府政务办公网上建立了“全市综合治税电子信箱”,构建全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和网络,明确31个有关部门的信息员的责任、义务和奖惩办法,对全市涉税信息、涉税项目实行全过程监控,确保信息处理的及时性、管理过程的连续性和税款征缴的实时性。第二阶段为运行推进阶段,主要是强力推进综合治税运行机制,规范行为,形成依法治税环境。一是成立综合治税领导小组。成立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主管秘书长、财政、国税、地税、纪检监察、审计、政法委负责人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综合治税领导小组,对综合治税工作统一调度、统一考核、统一奖惩、“一票否决”,促进增收。综合治税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治税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督导。二是建立联席(协调)会议制度。各级政府将综合治税列入日常工作议程,定期召开综合治税会议,通报情况,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协调。将综合治税放在与行风评议、社会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同等重要位置进行部署
落实,推动了综合治税工作深入开展。三是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体系,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中确定兼职信息员(约700人),形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治税网络。四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制定了《市综合治税工作考核奖惩办法》,为社会综合治税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三阶段为巩固深化阶段,重点抓落实,抓好涉税信息采集、分析、利用,加强考核,确保社会综合治税收到实效。一是明确信息员职责,各相关单位确定一名兼职信息员,按照涉税内容和时限要求按时、如实对涉税信息进行分类、采集、传递、落实、反馈。二是丰富完善综合治税网络平台,对涉税信息进行跟踪问效,使基层征收单位准确、及时地反馈对税款的征缴情况,确保各类涉税信息落实到位,将涉税信息变成控管税源,组织收入的依据。三是定期召开综合治税会议,增强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支持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责任感和压力感。
三、我市推广社会综合治税取得的成效我市自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以来,通过建立涉税信息采集传递平台,委托代征平台,税源控管平台的工作机制,实现了税收征管向多部门、多税种、多行业、多领域延伸,充分调动了各部门依法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涉税信息由地税单向“采集”变为部门多向“汇集”,形成了全过程、多方位、立体化的税源监控大格局。上半年,我局累计采集部门信息89177条,涉及30个部门。通过信息比对,补办税务登记634户,发现建设项目12个,补征税款1037万元。通过综合治税,确保税收管理员管住了户、明确了数,征管质量、税收收入有大幅增长,社会综合治税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
四、进一步开展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思路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工作的深化,首先需要认识的深化。认识上的提高,必将推动工作更好地开展。综合治税要进一步延伸到当地党委、政府,引起他们的重视,取得他们的支持,争取地方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文件,明确综合治税的权利和义务,实现部门配合协作由人为协调到制度规范的转变,由单纯靠协商沟通向责任义务关系约束的转变。召开市、县两级综合治税推进会议,扩大社会影响,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要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辟与各政府部门的联系渠道,及时通报综合治税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处理委托代征、源泉控管、信息交流等重大问题。
(二)建立健全涉税信息分析处理机制信息的采集是税源控管的起点,也是综合治税最基础的内容。因此要突出抓好涉税信息的采集、整理、征收反馈工作,尽快建成一个“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综合信息交流平台,督促综合治税办公室及时准确地将掌握的涉税信息提供给地税机关。对于进入系统内部的涉税信息,要充实加强涉税信息整理工作力量,搞好涉税信息的整理加工,经过筛选、分类、整理、分发、储存等环节将有效的涉税金额,加工成有关税种的计税金额,并根据其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其中的征收额和控制额,使涉税信息变成控制税源、组织收入的依据。一旦涉税信息变成计税依据,要及时组织征收,变成实实在在的税收收入,防止反应迟缓丧失时机,造成税款流失。各单位要着力围绕涉税信息的采集、整理、处理到征收反馈积极开展工作,做到环环相接,推动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深入开展。
(三)健全与落实考核奖惩机制,有效调动社会参与力度一是奖励激励。除依照规定及时支付代征手续费外,协调政府财政部门设立综合治税专项奖励基金,年终根据各部门代征税款入库和提供有效涉税信息情况确定奖励比例、金额,并直接拨付。同时,设立涉税举报奖励基金,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加强对地方税源的监督。二是考核考评。将信息采集、信息反馈的数量和质量、委托代征税款情况,进行量化、细化,列入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对领导重视、工作得力、成绩突出的,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三是责任追究。对在推进综合治税工作中控管不力、配合不力、造成税源流失的相关人员、单位负责人要追究责任,直至政纪处分。
(四)建立健全税收源泉控管机制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税收征管实行综合治税的意见》的规定,在政府的支持下,明确争取部门支持的重点,确保有关部门切实担负起相应职责,做好地方税收的代征、控管工作,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强化行业管理。通过与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协调,建立协作工作机制,实现房地产业、建筑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采掘业及事业单位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税收源泉控管;要强化分散税收管理,实行委托代征。按照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对车船使用税、从事客货运输、房产交易、转让土地使用权、家庭装修劳务、房屋出租等分散的税收,分别委托交通、房管、国土等部门代征,切实强化源头控管。
(五)以网络技术为支撑,进一步实现综合治税信息化在初步建立政府网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开发相关软件,建立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处理系统,规范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业务流程,使各种涉税信息能及时通过综合治税软件系统进行整理、录入、对比、汇总,按照处理流程再转入下一环节,直至信息得到完全利用,税源得到有效控制,使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处理工作规范、科学、高效、透明,减少执法随意性、杜绝人情税。同时,通过信息化的管理,还可以随机查询每项业务工作的质量、过错、责任等,从而有效地规范执法行为,促进综合治税取得实效
(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保障社会综合治税持续健康发展。缺乏长效机制必然导致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流于形式。因此必须从内外三个方面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内部机制。严格落实《市综合治税涉税信息业务处理规程》,加强涉税信息从采集、加工、整理、使用、监督考核等环节的处理,加强过程监控。二是建立外部机制。市政府应定期召开联席会,通报、交流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将综合治税贯穿到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长期坚持,确保社会综合治税持久运行。三是建立审计考核机制。提请纪检、监察部门将各相关部门社会综合治税情况进行立项考核。委托审计部门对代征代扣单位的代征代扣情况进行延伸审计。通过三个机制的建立,逐步实现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协调制度化、税源监管职能化、考核奖惩规范化,从而切实把社会综合治税作为一项经常性、日常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在机制上保障社会综合治税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第二篇:社会综合治税存在的现状及思考
社会综合治税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协税护税积极性,建立完善的社会综合治税网络,依靠征管方式、征管手段的创新,夯实税收征管基础,加强税源的源泉控管,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营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税收氛围。
一、当前社会综合治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各界对综合治税的认识不统一、措施不扎实。
(1)思想认识不统一,在思想认识上对综合治税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主观上对搞好社会综合治税的意义和方法仍然把握不清,简单理解为综合治税仅是做形式,可有可无,在上没有主动性,敷衍了事,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未能真正理解其实质所在;二是认为综合治税是税务部门的事情与自身本职关系不大,因此在联动中对综合治税应付了事,缺乏主动意识;三是少数基层税务机关对综合治税依赖性过大,认为政府提出综合治税具体就应该由基层政府多做,上存在扯皮现象。
(2)措施落实不扎实。综合治税虽然正走向规范化,但大多数仍存在仅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开展,措施落实力度不大,操作程序不够规范,主动性不够,没有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新理念。
2、社会综合治税氛围不浓。
(1)宣传长期性不到位。在社会综合治税宣传发动上缺乏长期性,仅满足于会上讲、挂标语、黑板报,或为迎接检查而进行的突击应付,虽然面上宣传有声有势,但没能传到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2)纳税人的诚信纳税意识没有普遍形成,出现了政府部门“一头热”的现象。不少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只顾自己利益,对综合治税不闻不问,甚至少数财务人员盲目听从于单位领导,而不顾《税法》、《会计法》的规定,没有形成“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的意识。
3、在操作中漏洞较多,创新不够,税源流失日益突出。
(1)社会综合治税涉及面广,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具体操作中硬搬模式,没有因地制宜形成当地形之有效措施,造成了税源流失。
(2)在征收管理中存在“唯任务”的思想。认为一些税种比较零星,管理费时费力,形成了只看重大税源而忽视零散税源管理的现象等。
4、考核奖惩落实不到位,导致社会综合治税进展缓慢。
(1)奖惩措施不到位。一是由于认识的不到位影响了考核的不到位,综合治税仅做表面,从而严重影响了考核实绩。对在社会综合治税中的先进个人只有口头承诺没有实质性的奖励;二是由于财力限制,手续兑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税、护税单位积极性。
(2)打击偷逃税力度不够。对少数偷漏税的企业惩罚“轻不着边,重不到位”滋长了其漏税恶习,也影响了主动交纳税款企业的积极性。
(3)考核力度不大。对由于涉税信息不准确,传递不及时或对税源监控不力,不按要求代征(扣)税款影响财政增长的不能动真碰硬,追究具体人员执法过错责任。
二、加强社会综合治税的具体措施
笔者结合自身几年来社会综合治税实践,主要从以几方面加强社会综合治税网络建设,创新税收综合管理新模式,加强零散税源管理,实现社会综合治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责任化,优化了经济发展税收环境,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在全社会建设依法诚信纳税的浓列氛围。
1、加强组织领导,重抓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网络。
地方税收零星分散,面广量大,隐蔽难控管,一方面单靠税务部门税源难以监控到位,另一方面征收成本较大,税务管理效益偏低。为此,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综合治税的理念,并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县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税收管理意见》,对协税护税组织的内容、职责、业务流程进行规范,明确各部门综合治税的权利、义务,实现了部门配合协作形式由人为协调到制度规范的转变,由单纯靠协商沟通向受责任义务关系约束的转变,以形成了“政府管税、部门协税、群众护税、税务办税”的全社会综合治税的良好局面。
(1)加强协税护税领导。成立由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协税护税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协税护税的组织、管理、协调、督促、指导,定期召开联席办公会议,会商协税护税等有关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协税护税的联系,做好协税护税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以及综合信息的交换、反馈等。各组成部门做到分工协作,积极配合,信息共享。
(2)逐级建立协税护税队伍。全县22个镇(区)均成立了由镇长(区主任)任组长的协护税领导小组,财政所长任各协护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协护税组
织,并通过审查聘用充实协护税人员,目前,全县在册协护税人员达180余名。结合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推行,在稳定代征的同时,将协管逐步向街镇的协管机构进行移交并开展各项,使税收的征收环节进一步下移,成功构建了以1个县级协税护税领导小组,8个职能部门(即建设局、运管所、交巡警大队、国税局、房管局、海事处、国土局和生猪办)、县城8大社区(即,兴阜、新盛、中心、向阳、林海、东风、光明和南苑社区)、22个镇(区)协护税委员会和1757个企事业单位的五级协、护税网络为载体、遍布全县的协税护税网络。
(3)认真落实业务培训制度。强化对协护税人员的业务辅导和“岗前培训”,实行协税护税人员持证上岗。定期举办协护税人员培训班,分层次进行更新知识培训,提高协税、护税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杜绝执法差错和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协税护税依法有序开展。
2、规范机制,明确协税责任,不断完善地方税源监管。
根据社会综合治税的实际情况,该局成立了社会综合治税专门机构,办公室设在征收管理科,做到有专人领导、专人负责,重点做好协护税人员管理考核、有关的综合协调、监督,以及涉税信息的集中、分类、整理等,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社会综合治税业务流程设置与相关业务股室的职能相结合,社会综合治税的信息采集、整理、征收反馈与日常的征管业务相结合,社会综合治税的规范与日常相结合,健全完善协税护税制度,从而形成了富有本地特色的社会综合治税新机制。
(1)编制《协护税简明业务手册》,规范协护税的标准、范围和权限,使各协护税单位有章可循。
(2)与各协护税单位全面签订《委托代征协议书》,发放了委托代征证书,规范协护税单位的日常管理,提高社会综合治税的运行效率。
(3)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由各成员单位参加的协税护税例会,坚持做到“五有”,即:有具体的会议内容,有会议记录,有行动方案,有协税护税实效,有信息报道。通过例会广泛听取各成员单位的意见,共同搞好信息传递,通报全县各地综合治税情况,交流经验,协调处理各类重大问题,通报督促检查情况,表彰先进典型,建立涉税问题处理跟踪制度,对发现的所有涉税问题,跟踪处理,及时反馈结果。
(4)完善税源监管机制。一线税收管理员通过与协税护税网络成员的联络,加强纳税户籍管理,了解所辖纳税户的增减变动情况,对纳税人开业以及关、停、并、转等进行动态跟踪监控,对异常情况的纳税人做到心中有数。开展税源普查登记,建立完善户籍税源登记薄,通过部门的协调、配合,将滞后、隐蔽的税源信息挖掘出来,并及时体现到税收收入的成果上来,实现了税源的税前、税中和税后的全方位监控。
3、分解落实任务,加强考核奖惩,积极营造依法纳税环境。
(1)分解协护税任务,加强协护税单位的监督检查。在摸清税源底数的基础上,结合县政府协税护税的任务要求,与综合治税单位签订责任状,将协税护税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每个单位,发现不及时申报缴纳代征(扣)税款、超越代征(扣)权限和范围代征(扣)的,及时责令限期纠正和整改,并按规定进行处理,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2)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协护税单位考核。一是严格考核与财政部门协调按规定给付手续费,对预算拨款单位,协护税任务完成情况与拨款进度挂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县政府将综合治税列入各单位综合考核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奖优罚劣。二是对思想重视、得力、成绩突出、提供涉税信息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不依法履行义务、配合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与部门经费挂钩,扎实推进社会综合治税。
(3)健全税收宣传机制,营造依法纳税环境。在要求各协税、护税单位认真履行协税护税义务的基础上,发动各协税部门配合税务部门开展好本单位、本区域内的税法宣传活动,围绕提高公民纳税意识,开展税收法规的普及性、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达到提高纳税主体素质,改善外部治税环境的目的。同时广泛宣传依法诚信纳税典型,曝光涉税违法犯罪大案要案,强化震慑教育作用,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和税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施社会综合治税取得的实效
通过社会综合治税的推行,不仅加强了税源的监控管理,增加了税收收入,而且引导了治税理念、治税方式和治税机制的变革,实现了政府、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的“三赢”。
(1)规范了税收管理秩序,特别是规范了涉农税收的管理。社会综合治税应用的基础是建立在税源管理的基础上的,前提是征收那些该收的税并征收到位。由于政府制订的相关文件、综合治税的各项业务规程、协税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都严格秉承依法治税理念,从而铲除了以往因税收问题发生侵犯农民利益行为的土壤,近年来未发生一起涉农税收上访事件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2)强化了税源监控,形成了税源管理的大格局。通过扎实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并逐步搭建起“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管理网络,使得税源监控管理由原来只有行政管理、行政审批职能的少数部门,延伸到其他具有税源控管能力的部门,由原来机关和乡镇延伸到社区、街道、村居,由原来的营业税、车船税等少数税种延伸到所有税种,在全县形成了全方位的税源监控网络,税源监控职能得到强化。
(3)突破了一些税源管理难点,并保证了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房产交易、县内道路、个体车辆等税收项目,过去一直是想管管不起来、管不住的税源,推行综合治税后,在政府政策的控制下,基本实现了一步到位。
(4)优化了治税环境,树立了新的治税理念。社会综合治税的推行,改变了以往在政府及部门中普遍存在的“征税就是税务部门的事”狭隘观念。政府从地方财力壮大和税收秩序改善中得到益处,支持税收的力度明显加大,公平的税负环境赢取了纳税人信赖的口碑,税务部门社会美誉度和综合评价值也显著提升,最终实现了政府、税务部门和纳税人“三赢”目标。
织,并通过审查聘用充实协护税人员,目前,全县在册协护税人员达180余名。结合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推行,在稳定代征的同时,将协管逐步向街镇的协管机构进行移交并开展各项,使税收的征收环节进一步下移,成功构建了以1个县级协税护税领导小组,8个职能部门(即建设局、运管所、交巡警大队、国税局、房管局、海事处、国土局和生猪办)、县城8大社区(即,兴阜、新盛、中心、向阳、林海、东风、光明和南苑社区)、22个镇(区)协护税委员会和1757个企事业单位的五级协、护税网络为载体、遍布全县的协税护税网络。
(3)认真落实业务培训制度。强化对协护税人员的业务辅导和“岗前培训”,实行协税护税人员持证上岗。定期举办协护税人员培训班,分层次进行更新知识培训,提高协税、护税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杜绝执法差错和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协税护税依法有序开展。
2、规范机制,明确协税责任,不断完善地方税源监管。
根据社会综合治税的实际情况,该局成立了社会综合治税专门机构,办公室设在征收管理科,做到有专人领导、专人负责,重点做好协护税人员管理考核、有关的综合协调、监督,以及涉税信息的集中、分类、整理等,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社会综合治税业务流程设置与相关业务股室的职能相结合,社会综合治税的信息采集、整理、征收反馈与日常的征管业务相结合,社会综合治税的规范与日常相结合,健全完善协税护税制度,从而形成了富有本地特色的社会综合治税新机制。
(1)编制《协护税简明业务手册》,规范协护税的标准、范围和权限,使各协护税单位有章可循。
(2)与各协护税单位全面签订《委托代征协议书》,发放了委托代征证书,规范协护税单位的日常管理,提高社会综合治税的运行效率。
(3)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由各成员单位参加的协税护税例会,坚持做到“五有”,即:有具体的会议内容,有会议记录,有行动方案,有协税护税实效,有信息报道。通过例会广泛听取各成员单位的意见,共同搞好信息传递,通报全县各地综合治税情况,交流经验,协调处理各类重大问题,通报督促检查情况,表彰先进典型,建立涉税问题处理跟踪制度,对发现的所有涉税问题,跟踪处理,及时反馈结果。
(4)完善税源监管机制。一线税收管理员通过与协税护税网络成员的联络,加强纳税户籍管理,了解所辖纳税户的增减变动情况,对纳税人开业以及关、停、并、转等进行动态跟踪监控,对异常情况的纳税人做到心中有数。开展税源普查登记,建立完善户籍税源登记薄,通过部门的协调、配合,将滞后、隐蔽的税源信息挖掘出来,并及时体现到税收收入的成果上来,实现了税源的税前、税中和税后的全方位监控。
3、分解落实任务,加强考核奖惩,积极营造依法纳税环境。
(1)分解协护税任务,加强协护税单位的监督检查。在摸清税源底数的基础上,结合县政府协税护税的任务要求,与综合治税单位签订责任状,将协税护税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每个单位,发现不及时申报缴纳代征(扣)税款、超越代征(扣)权限和范围代征(扣)的,及时责令限期纠正和整改,并按规定进行处理,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2)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协护税单位考核。一是严格考核与财政部门协调按规定给付手续费,对预算拨款单位,协护税任务完成情况与拨款进度挂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县政府将综合治税列入各单位综
合考核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奖优罚劣。二是对思想重视、得力、成绩突出、提供涉税信息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不依法履行义务、配合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与部门经费挂钩,扎实推进社会综合治税。
(3)健全税收宣传机制,营造依法纳税环境。在要求各协税、护税单位认真履行协税护税义务的基础上,发动各协税部门配合税务部门开展好本单位、本区域内的税法宣传活动,围绕提高公民纳税意识,开展税收法规的普及性、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达到提高纳税主体素质,改善外部治税环境的目的。同时广泛宣传依法诚信纳税典型,曝光涉税违法犯罪大案要案,强化震慑教育作用,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和税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施社会综合治税取得的实效
通过社会综合治税的推行,不仅加强了税源的监控管理,增加了税收收入,而且引导了治税理念、治税方式和治税机制的变革,实现了政府、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的“三赢”。
(1)规范了税收管理秩序,特别是规范了涉农税收的管理。社会综合治税应用的基础是建立在税源管理的基础上的,前提是征收那些该收的税并征收到位。由于政府制订的相关文件、综合治税的各项业务规程、协税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都严格秉承依法治税理念,从而铲除了以往因税收问题发生侵犯农民利益行为的土壤,近年来未发生一起涉农税收上访事件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2)强化了税源监控,形成了税源管理的大格局。通过扎实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并逐步搭建起“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管理网络,使得税源监控管理由原来只有行政管理、行政审批职能的少数部门,延伸到其他具有税源控管能力的部门,由原来机关和乡镇延伸到社区、街道、村居,由原来的营业税、车船税等少数税种延伸到所有税种,在全县形成了全方位的税源监控网络,税源监控职能得到强化。
(3)突破了一些税源管理难点,并保证了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房产交易、县内道路、个体车辆等税收项目,过去一直是想管管不起来、管不住的税源,推行综合治税后,在政府政策的控制下,基本实现了一步到位。
(4)优化了治税环境,树立了新的治税理念。社会综合治税的推行,改变了以往在政府及部门中普遍存在的“征税就是税务部门的事”狭隘观念。政府从地方财力壮大和税收秩序改善中得到益处,支持税收的力度明显加大,公平的税负环境赢取了纳税人信赖的口碑,税务部门社会美誉度和综合评价值也显著提升,最终实现了政府、税务部门和纳税人“三赢”目标。
第三篇: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情况汇报
香坊乡综合治税工作情况汇报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综合治税工作要求,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积极开展社会综合治税工作。
一、我乡1至4月份财政税收完成情况如下: 地税全年任务数是520万元,到四月底我乡完成133.4万元,距过半的目标差126.6万元。
国税全年任务数是249万元,到四月底我乡完成万元,距过半的目标差13.9万元。
财政收入全年任务数是44万元,到四月底我乡完成77.3万元。超过任务33.3万元。
二、存在问题:
我乡基晟电子厂今年产值有望突破2000万元,将超额完成国税任务目标。地税由于税源不足,完成任务存在困难。
三、下一步打算:
我乡将积极拓宽信息来源,完善信息传递机制。采集有关营业税、房产税的涉税信息,对工业用地、房屋出租户、个体建筑工匠、企业用电量等进行充实和完善,使得我乡综合治税工作横向能到边,纵向能到底。另外5月12日,任书记专门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有关企业联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乡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支持下,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今后面临的困难会更多,任务会更重。我们坚信,只要大家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强化措施,扎实工作,我乡的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一定会深入、扎实、有效、健康地向前发展。
香坊乡人民政府
2012年5月14日
第四篇:在全区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动员
在全区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动员
大会上的讲话
(2007年5月12日)
同志们:
在全区上下奋力落实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关键时刻,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区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动员大会,目的是分析形势,统一思想,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借助社会力量,协助税务部门强化税收管理,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综合治税长效机制,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进一步优化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下面,我就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推行社会综合治税是强化依法治税、税负公平、打造法制政府的战略举措
税收工作的基本职能是聚集财政资金,为经济社会提供财力保障。综合治税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征管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财税部门的特点,在坚持财税部门执法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借助社会力量,实现税收综合整治,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社会综合治税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税理年和征管模式,是山东地税部门探索和创造的,各地都在全面推行这项治税工作,探索强化税收管理的新路子,实践证明,这项工作的推行,能够较好地解决多年未解决的税源控管问题,实现由单纯的税收征管到源头控管和征收管理并举、从小征管到大征管的转变。在当前形势下,我区学习推广社会综合治税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第一,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源构成和征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为企业经营多元化、收支隐蔽化、分配多样化、核算利益化、偷避税智能化的新特点,加上地方税收量大面广、零星分散、征管力量相对不足,原有的税收征管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从我区经济结构构成来看,非公经济已经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47.3%。2006年,非公经济税收占到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3.2%,非公经济已经成长为地方税收的重要力量。面对这种新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实现治税思想和治税方式的根本转变,进一步加强地方税源控管,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实现地方税收征收的法制化、规范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地方税收流失,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达到增强地方财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从我区的实际来看,一方面,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入,农业税全部免除,如果不开辟新的增收来源,地方财力的增长就难以保证,加之财政历年负债已经达到21144万元,财政支出矛盾会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我们在征收入上还存在税源控管不到位的现象,造成纳税不公。如何从体制上入手,以改革创新的思路解决上述问题,社会综合治税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途径。这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强化政府职能、创新税收机制的新探索。
第二,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是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难点的必要手段。近年来,我区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通过建立涉税信息采集传递平台,委托代征平台,实现了税收征管向多部门、多税种、多行业、多领域延伸,使地税机关与有关部门实现了涉税信息资源共享,为强化税源监控、提高征管水平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支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部门、少数乡镇对综合治税的认识还不统一,缺乏有效的综合治税工作措施,主动意识不强。目前代征税的单位只有105个,年代征税2120万元,只占地税收入的23%。二是社会综合治税氛围不浓,社会参与的共识尚未普遍形成。宣传工作缺乏长期性和持久性,群众参与不够,纳税人的共识没有普遍形成,出现了政府部门“一头热”的现象;“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纳税主体甚至存在做假账问题,有的企业长年生产、产品畅销,但在帐面上却一直亏损。2006
年稽查出56户补税金额300多万元。三是在具体工作中漏洞较多,税源流失日益突出。一些单位对自己的涉税行为不主动履行纳税义务,存在“白条”付款,甚至有收入不上帐,财税部门在征收管理中也有重视大税源而忽视零散税源管理的现象等,如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屋装饰装潢业蓬勃开展,但这方面的税收增长却比较缓慢,2006年只完成22万元,而2006年竣工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随着国家财政政策的调整和地方税收任务的不断增长,征管力量不足,缺乏控管手段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一些税种零星分散、隐蔽性强、分布广泛、难以控管,单靠地税部门很难把应有的税收征收到位。政府有关部门在办理拨付建设资金、车辆年审、养路费征缴、建设项目审批、存贷款业务和土地使用权买卖、转让等业务时,对有关税源信息掌握全面,并具有强有力的制约手段;村委会、居委会、社区及各小区的物业管理单位对私有房屋出租、家庭装修等涉税行为底子清、情况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政府代征、代扣相关零星分散的税收。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就是要抓住税收工作的主要矛盾,是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零散税收跑冒滴漏难题的必要手段。
第三,实施社会综合治税是增加财政实力,提高收入质量的现实需要。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各级地方政府行使职能必不可少的财力保障。地税部门组建12年来,累计完成地方税收58128万元,年均增长20%以上,增幅超出了全区经济增长幅度,地税收入成为支撑地方财政收入的主导力量,2006年地方税收完成10094万元,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65.7%,地税收入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但是也要看到,我区地方财政收入质量不高,2006年财政收入只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3.3%,低于全国15.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2.7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4个百分点。特别是税制调整等非经济增长因素的存在,导致一次性收入比重增大,2006年,非税收入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33.4%,非税收入所占比例过高,实有财力不足。在当前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城市经济发展还不够快的大环境下,要保持财政增长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从容应对当前税源的多样性、流动性、隐蔽性等特点,切实加大税源控管和财政增收力度。通过实施社会综合治税,加强税源监控,建立科学规范的税源管理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税款流失,增加财政收入,有效消化一次性收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第四,实施社会综合治税是营造公平税收环境,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财政增收的客观需要。虽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税收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各级坚持不懈地开展税收宣传,全民纳税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偷、逃、骗、抗税现象仍然存在,而且近年来涉税犯罪有向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大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近3年来,我区仅地税部门一家立案查处各类偷逃税案件120余件,补税罚款460万元。从我区目前各类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来看,由于涉税信息的不均衡性,税务部门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真实状况,导致税负的高低不一,层次不齐。推行综合治税,可以有效地增加税负信息,增强税收核定及定额的准确度,均衡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税负水平,促进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通过开展社会综合治税,调动社会力量预防、纠正纳税人的非正常经济活动,可以避免给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害,维护共同利益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尽快建立起工作新机制
综合治税工作的突出特点,就是借政府部门之合力,谋控管税源之大事。所以,搞好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必须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把握和研究税收工作的内在规律,真正解决好部门职能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建立起立体化、全方位的社会治税新模式,形成齐抓共管、集约管理、事前监管、标本兼治的治税工作新局面。要以支持地方税收和服务地方经济为根本宗旨,按照“注重实效、全面推进、规范管理、形成体系”的原则,建立起以“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的管理新机制。在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完善税源控管措施。税源控管是新形势对税收征管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在税收征管中实行税源控管、动态监控是社会综合治税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因此,在完善税源控管中要实行五制并举措施。一是实行派员制。税务部门要通过派员到有关部门现场办公,既方便纳税人缴纳税款,也帮助了部门办理协税护税事宜。例如,派员到建设部门了解掌握各类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外来施工企业、工程招标、施工许可证发放、施工地点、工程投资及房地产开发等涉税情况,解决因为不了解施工队伍、施工地点、施工项目、投资情况而导致税收流失的问题。二是实行联审制。为了解决纳税人通过骗取资格偷漏税的问题,税务部门与有关部门要建立联合年审制度,加强对享受优惠税收政策企业的资格认定核查。三是实行代征制。根据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对具备代征条件的,将委托有关单位代征税收。凡与税务部门签定委托代征协议的公安、工商、交通、房管等部门及各乡镇、开发区、工业园区、街道办事处、各物业管理单位都要充分发挥好职能优势,协助地税部门监督纳税人依法履行涉税义务,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税收代征代缴工作。税务部门可以委托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代征车船使用税、客货运输业税收,委托房管部门代征房产交易应纳税收,委托国土资源部门代征土地使用权转让税收,委托物业管理部门、居委会、村委会代征房屋出租、家庭装修等税收。四是实行双管制。为了堵塞征管漏洞,严格税收征管,对销售土地、房产的单位或个人,要求其依法主动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持完税证到土地、房管部门办理土地和房产等权属变更手续。凡无完税证的,土地、房管部门一律不予办理权属变更手续,不予发放土地证和房产证。五是实行重点监控制。首先要加强重点行业控管。要把房地产业、建筑业、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矿产品开采和服务业等七大行业作为税收控管的重点行业。这些行业,有的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有的正处在体制变革中,有的需要加强动态管理,有的是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要引起税务部门的高度关注。要对七大行业从源头加强控管,明确专人负责大企业和重点税源的管理;要建立电子档案,加强动态监控,认真做好税收与销售收入及增加值、所得税与企业利润的对比分析,查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要建立应税收入和税收收入月分析制度,深入企业全面了解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其次要加强重点税种控管。重点要加强房地产业的税源管理,包括土地使用权转让环节、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环节、不动产销售环节的税收管理。加强服务业的税源管理,包括对会计、审计、法律、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和餐饮、娱乐等经营单位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税收管理。加强建筑业、医疗卫生机构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和矿产品开采的税收管理。要针对行业特点,加大以票管税力度,在商业零售、餐饮、娱乐等行业大力推广税控装置,加大发票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税收管理。
(二)要坚持依法治税。为了确保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合法、有序、规范运作,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四坚持。一是坚持依法委托原则。依法与代征单位签订代征协议书,代征单位必须依据代征协议书的代征范围和税种,依法代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促进全区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全力支持和配合税收部门做好委托代征工作,任何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推托代征工作,不得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二是坚持依法治税原则。代征单位必须依法征收,依率计征,严格按入库级次及时足额征收入库。代征单位不得擅自扩大代征税种,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税率,要始终维护税收的严肃性,严格按规程操作。三是坚持确保执法主体原则。税收检查权、核定定额权、行政处罚权、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全部由地税部门执行。坚持地税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是社会综合治税的基础。地税部门要切实发挥好主体、纽带作用,及时对各部门的综合治税工作给予税收法律法规上的指导,确保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依法进行;要通过建立综合治税信息传递反馈制度和内部考核机制,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确定与各部门的对接单位,及时接受、分析、利用各部门提供的信息,确保综合治税工作做到“事前有目标,过程有记录,考核有依据,责任有追究”,促进综合治税工作的有序进行。四是坚持规范化原则。财政、地
税部门要抓紧制定出台配套的规章制度,使涉税单位操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依法规范委托代征单位和协税员的行为。每个涉税单位都要设立协税员,强化协税员的培训管理,提高其办税能力,以确保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依法、规范运行。
(三)要加强信息采集与处理。财税部门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尽快建成“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综合信息库,与发改、经贸、建设等掌握税源信息的部门及时联网。各协税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建立完善与税务部门之间的涉税信息链条,实现涉税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从而进一步加强税源监控。地税部门要固定专人,分别派至或跟踪几个部门,及时收集有关涉税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各有关部门对有关项目的审查审批、注册登记等从最初环节就要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在涉税部门和单位,以及居委会、行政村聘请专门的涉税信息采集员,签订协议书,明确相关的责任、义务和权利,认真履行职责,广泛采集和传递,及时传递有关涉税信息,确保全面、准确、迅速采集涉税信息。在社会综合治税中,信息采集是基础,信息处理是关键。税务部门要突出抓好涉税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征收反馈等三个重点环节,尽快形成完整的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工作链条,建立信息采集平台,完善信息利用反馈机制,通过建立、完善信息处理工作流程,构建综合治税信息化支撑体系,加强信息利用,实现信息效用的最大化。税务系统内部也要建立科学、有效、快捷的信息链条,理顺横向、纵向信息网络,实现对税源的全方位控管。在采集信息的范围上,房产管理部门要定期报送房产租赁、房产交易等信息;国土资源部门要定期提供土地使用转让等信息;工商部门要定期提供工商登记等信息;财政部门定期提供分单位、分项目的应税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信息;公安部门定期提供房屋租赁、外籍人员出入境、车辆登记信息及经营性停车场等信息;审计部门定期提供被审计单位有关涉税信息;发改、建设部门定期提供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审批以及招标、中标等信息;电力部门定期提供用电量信息。房产、国土等部门有些业务已上划市上的要积极主动和市上对口部门衔接,搜集信息,及时传递给税务部门。
(四)要依法诚信治税。税收秩序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治税我理解应至少从三个层面进行把握:诚信纳税、诚信征税、诚信用税,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形成诚信治税约束机制。诚信纳税是要求纳税人合法地进行经济活动,客观、真实地记录经济活动,并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不做假账,以此为前提,真实、全面地履行纳税义务。纳税人要诚信于国家财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法。税务部门要尝试建立纳税信用评级制度,通过该活动旨在推动诚信纳税。诚信征税就是要求税务部门、税务人员必须诚信于税法,不能随意曲解;必须诚信于工作岗位,遵守职业道德,上对国家负责,下对纳税人负责。税务部门内部要强化考核机制,包括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考核、征管部门对征管人员的考核。推行阳光行政,通过考核,在财税系统形成诚信征税氛围。诚信用税是指政府应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纳税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甚至会使人的“痛苦指数”上升,然而,从社会整体来看,纳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要“用之于民”,才会产生征税的要求,公民纳税的义务才会不可避免。从我区来看,在财政支出方面,严格预算管理,加大公共事业和民生支出,在财政的支持下,社会救灾救济体系、医疗保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支农补助、通乡油路建设等得以开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享受到公共财政的成果。实行社会综合治税,就是在经济领域里构建诚信,诚信纳税、诚信征税、诚信用税,共同搭建起诚信治税平台,为全区经济发展创造法治、文明、公平、效率的良好信用环境。
三、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必须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取得实效
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是当前我们财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也是政府发挥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重要体现,必须高度重视,确保做到“六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要到位。实践证明,只有责任清,才能压力大;只有奖惩明,才能动力足。综合治税是一项很细致、很具体、很系统的工作,不能满足于面上的要求,必须项项抓落实,事事求实效,把综合治税工作的任务目标进行量化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部门。这次会上已经下发了《崆峒区社会综合治税实施意见》,成立了全区社会综合治税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单位的主要领导是推进综合治税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督导,抓在手上,放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积极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综合治税工作顺利推进。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将综合治税工作纳入政府日常行政工作范围,加大对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落实力度,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真正形成区、乡(镇)、村(居委会、社区)三级综合治税网络。
二是部门配合要到位。搞好社会综合治税,关键在于形成社会合力,各部门、各单位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全区协税护税区直部门已达26个,各部门要加大与地税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确定好、选配好各单位分管责任人和税收协税员,深入开展工作。各单位必须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保质保量地提报涉税信息,真正起到控管税源的作用,为加强我区地方财源建设做出贡献。
三是法制保障要到位。公检法等司法机关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从严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公安机关应与地税机关加强协作,加大力度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维护税收秩序,积极配合地税机关对抗缴税款的纳税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同时,结合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督促流动人口提供房屋租赁的正规发票或完税证明。法院对地税机关提请的符合法律程序的强制执行案件,应及时受理并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及时足额入库。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涉税案件,要及时介入,展开侦察,搜集相关证据,从快结案。
四是考核奖惩要到位。为确保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取得实效,区政府将综合治税工作纳入政府政务监督考核的重要内容,按进行考核总结,并建立奖励激励机制。除依照税法规定及时支付代征手续费外,区政府在财政部门还将设立综合治税专项奖励基金,年终根据考核结果,对领导重视、工作得力、成绩突出的单位,按照代征税款入库和提供有效涉税信息情况确定奖励比例、金额,并直接拨付。财税部门要积极研究协税员工作业绩管理机制,可以对贡献大的协税员给予岗位津贴补助,充分调动协税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大力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加强对地方税源的监督,对及时提供涉税信息或者举报偷漏税的给予奖励。对控管不力、造成税款流失的,除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通过扣缴财政拨款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各单位、各乡镇也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出台具体措施,从机制上保证综合治税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五是监督检查要到位。加强督查是社会综合治税的重要保障。区委、区政府督查办、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综合治税工作的督查,综合治税工作领导小组对收入进展情况要定期通报,对措施不力,进展不快,效果不好的单位,要限期整改,确保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深入推进。今天会后,区政府还将组织督查组,定期对各部门开展综合治税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并在全区通报督查结果。
六是宣传动员要到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综合治税工作的宣传力度,突出宣传重点,形成宣传声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有效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地税和广电部门联手,结合税法知识宣传普及,开辟专栏,重点宣传综合治税工作的内容与方法、责任与义务,让社会广泛了解社会综合治税,积极支持社会综合治税,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同志们,实施社会综合治税、共建诚信纳税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更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让我们团结起来,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共同开辟我区税收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小康崆峒、和谐崆峒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五篇:市规划局关于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情况的汇报
市规划局关于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社会综合治税工作要求,思想高度重视,健全机构机制,依法履行职责,加强部门协作,积极开展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促进依法治税,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关于对全市2010年综合治税工作进行检查考核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对综合治税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进行了总结和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法治意识
实行社会综合治税是税收征管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税源控管、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保障财政供给的重要措施,是营造公平税赋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在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财政政策性减收增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局充分认识到综合治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全局观念,树立大局意识,主动参与综合治税工作,为加强税收征管、增强政府保障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领导
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对综合治税工作高度重视,认真进行贯彻落实,把开展 1
综合治税工作纳入部门工作重要内容,并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结合我局实际,成立了市规划局综合治税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业务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我局社会综合治税工作,负责对我局综合治税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考核工作落实情况、承办上级安排部署的综合治税相关工作。局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我局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有效运转。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全程指导、相关科室密切配合、责任科室具体办理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方法要求,加大推进力度,确保我局综合治税工作顺利开展。
三、明确职责分工,规范信息报送
根据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我局在综合治税中的职责为:每季度终了后20日内报送建筑开工前的公示及审批房屋建筑规模等规划信息。我局建立健全信息传递机制,疏通信息传递交流渠道,确保涉税信息按时传递。
一是明确责任分工。我局综合治税工作明确办公室为主管科室,并安排一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采集、报送涉税信息。专职人员同时负责认真对综合治税有关纸质和电子原始信息台账、处理资料和有价值的综合治税信息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形成齐全完善的档案资料。
二是规范报送程序。每季度末,先由综合科对本季度的有关
信息进行认真整理汇总,再由局办公室进行审查复核,经确认无误后,再报请局领导审定后,由局办公室专职人员及时通过交换平台上报市综合治税办公室。通过层层把关,确保我局报送的各项信息真实准确。
三是提高信息质量。报送的信息中,具体包括建设单位名称、建设工程名称、投资总额、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纳税人编码等内容,为税务部门提供了全面完整的纳税人信息。
四是严格运转程序。我局对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发证,制定有严谨高效的运转程序,每个工程项目都要经过报建、审查、会议决策、公示、放线、验线、核测、竣工验收等环节,并严格登记,有效防止了迟报漏报现象。
四、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落实
在综合治税日常工作中,我局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推动我局综合治税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凡是我市召开的领导小组会议、办公室会议或业务培训,我局均按照通知要求,安排有关人员参加,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围绕提升社会综合治税管理水平,积极开展调研工作,针对工作新情况,提出工作新思路,制定工作新措施,提升我局综合治税工作水平。
二是完善内部考核。我局在综合治税信息采集、组织、协调、报送等方面加强考核,并列入局行政效能考核内容,与考核挂钩。对思想重视、信息传递全面及时、成效明显的科室和人员,按规定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到位、不作为,造成税收流失的科室和人员,追究有关科室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取消其年终评优资格。
三是强化部门协调。综合治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工作中我局加强与国税、地税、财政部门和市综合治税办公室等相关单位的联系沟通,遇到问题及时反馈,确保不出任何纰漏,使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有效推进。
四是强化宣传教育。通过报建窗口、科室受理等多种形式,广泛向让建设单位和群众宣传综合治税相关政策,扩大综合治税的影响,提高纳税意识。对于因不报或瞒报涉税资料的建设单位,不予受理报建项目,努力营造社会综合治税的良好氛围。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