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汉字(合集)

时间:2019-05-15 14:1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史说汉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史说汉字》。

第一篇:史说汉字

史说汉字

《史说汉字》是一部用电视艺术全景记录、展示汉字起源及发展历史的专题纪录片,是向公众展示、传播和弘扬汉字文化的有益尝试。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纽带。贯彻党的十七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传播和弘扬汉字文化是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国家语委委托山东电视台拍摄了大型电视纪录片《史说汉字》,这是国内第一部用电视艺术全景记录、展示汉字起源及发展历史的专题纪录片,是向公众展示、传播和弘扬汉字文化的有益尝试。目前该片的脚本加工和合成制作已完成,为进一步打造这一文化精品工程,向国庆60周年献礼,教育部语用司于1月14日在京组织召开“《史说汉字》电视纪录片审片会”。国家语委副主任、语用司司长王登峰,副司长张世平及北大、清华、北师大、社科院的相关专家出席会议。山东电视台总编辑祝丽华带领摄制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史说汉字》自2007年开始策划,经数次专家研讨会、信息反馈整理,走访12个省(区、市)、30多个地(市)、30多家博物馆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前期拍摄,采访了60多位国内著名的语言文字专家及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该片按照汉字从古到今的发展脉络,共分七集全面展示汉字的历史和特色。第一集《文明晨曦》从上古结绳记事、仓颉造字、岩画符号、陶器及器物上的刻画符号等史料、传说和遗迹追溯和考证了汉字的起源,展示了汉字源远流长的历史。第二集《尘封甲骨》通过反映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揭示了作为现在能看到的最早成系统的汉字的特点,也由此展现了曾经失落的殷商历史片断和文明。第三集《鼎立九州》对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进行解读,展示这一记载华夏文明1200余年历史的文字所讲述的历史文化故事。第四集《隶行天下》揭示秦始皇“书同文”的内涵和施行情况及经历隶变过程的方块汉字的走向成熟、风行天下。第五集《挥毫千秋》讲述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对汉字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功绩,展示了楷书为主、诸体盛行,汉字与书法交相辉映的独特汉字文化现象与魅力。第六集《百年沉浮》讲述近代汉字与国家、民族一同跌宕起伏的命运——汉字循自身演变规律走向简化变革之路,规范汉字的法律地位得到确立,而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使我们从“铅与火”的时代迈向“光与电”的时代。第七集《方正流长》展示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对我国境内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的影响以及新时期在国际舞台上重新散发的魅力。

国家语委副主任、语用司司长王登峰在审片时指出,《史说汉字》将汉字的历史艺术地再现,并在这个过程中将翔实的史料、专家的点评、精美的画面很好地结合,对3000多年汉字的历史发展做了宝贵的总结,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他同时指出,我们现在面临的语言文字环境和形势到了一个关键时期,社会语文生活越来越丰富,而汉语言和文字却越来越受到排挤,一些人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之美,而盲目崇尚外来文化和语言。这部纪录片能在公众层面上让大家对汉字和中国文化的血肉联系有一个直观、深入的了解,因此具有很高的价值。专家们给予这部纪录片极高的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董琨认为该片能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有机结合,将“汉字”与“史”统一起来,诗意地探寻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展示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久远、辉煌。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国家语委副主任傅永和

认为该片以汉字的演变为主线,同时牵起两条线,一条是汉字产生和演变的时代,另一条是作为文字载体的不同材质的发展和变化。三条线脉络清晰、内容丰富,凸显了汉字的文化内涵。整体叙述通俗易懂,有生动鲜活之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张书岩,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程荣等提到该片具有震撼的力量,画面恢宏、制作精美,艺术感染力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苏培成,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胡双宝等认为该片贯穿的是主流的学术观点,立论正确、史料翔实、论述客观。同时,与会专家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片中的个别细节、文字等进行了精心推敲,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第二篇:汉字简化史

辟谣】关于繁体字与简体字的种种误读

2014-12-04 大浪淘沙

大家好,我是赵皓阳,今天再推送之前先插播一条广告,看到许多有名的平台主都在推出“粉丝打赏”活动,我心里也有点痒痒。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喜欢我们的平台,欢迎对我进行财政上的鼓励,我的支付宝530893309@qq.com。建议打赏金额5元,这在北京就是个煎饼果子的价钱,就当请我吃个煎饼果子了!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与鞭策,不断推出更好的文章。谢谢!

----分割线内禁止答题----

正文:

文/赵皓阳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我们不是反对繁体字,而是反对一天到晚再网上鼓吹繁体字的人。有这样一个段子很烦人,相信大家都见过:“我一个台湾朋友说,汉字简化后爱无心,亲不见„„”

此状态本人原创,近年来被无数壮士借用,版权所有特此声明。截图时间为证。

我下面说一说网络上对于繁体字与简体字的种种误读,说起繁体字与简体字不得不提人人网上一位大牛——何欣何狐狸,他大约写过二十几篇有关汉字简化的文章

http://blog.renren.com/blog/299270325/friends?from=friendEnd让我受益匪浅。有兴趣深入研究的同学一定要看看,本文只是谈一个皮毛。

误读一,简体字是新中国政府创造的?

首先要说明,汉字简化是一个长时间的历史过程。

此处援引九州出版社《说文解字》的注文,总顾问是启功和季羡林。

居延汉简,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此处记载“鸿嘉二年五月以来吏对会入官夹”,此时汉字尚没有后世的规整,虽无“玲玲如振玉 累累若贯珠”的整齐美,倒是颇有随性之美。“对”字有所简化,尚没到后来直接一个“又”代替左半边的地步。“会”与今日繁体写法也不相同

魏晋书法则是今天简体的主力军,草书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这是晚唐字帖,大家看看出现了多少非正体字?

再来一位宋朝重量级人物。

黄宗羲手稿本《南雷杂著稿》大家可以自行查看一代文宗都用了哪些非正体字——“为”“穷”。

吕留良在赠给黄宗羲的诗的注中云“自喜用俗字抄书,云可省工夫一半”,这个“俗字”便是当时有所简化的汉字。这些大家全然没有今天某些人的小家子气,自甘和和百姓用同样的字形,混迹于群众,真是丢了知识分子的颜面。

再有人说简体字是共产党创造的,二话不说,先撒一把五毛钱过去再说。真是贪天功为己有,竟然还不知廉耻的猛吹,中国人几千年的工作让共产党几年做完了,政府不给你们发工资真是亏待义务宣传员了。而政府推动的大规模汉字简化运动,则可以追溯到民国。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53个。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

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

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产党夺取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鼓吹“正体字”的国粉请把脸伸出来。

民国方案的特点是非系统化,而是针对常用字,这一版方案更是针对最常用的三百多字而已;而56年简化字方案,虽然直接简化的字只有230余字,但是56年方案还有30个类推的偏旁部首简化。

即便在国民党胜利转进台湾后的1952年,在一次国民党宣传汇报会上,蒋介石第二次提出文字改革。他说:“为大众写的文字而不能大众化,那如何望其有效?我们须知文字是大众达意表情取得知识和争取生活的工具„„所以简体字的儒要是生活的需要,时代的需要。”——蒋介石(见张博宇编《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史料》,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转引自仇志群:《汉字简化问题在台湾》,《语文建设》1995年第5期)

何应钦也曾经在1969年,于国民党十中全会提出过整理简字案。(仇志群:《汉字简化问题在台湾》,《语文建设》1995年第5期)但是后来因为大陆先这么做了,考虑到敌人提倡的我们就应该反对,于是台湾对简体字的态度立刻转变为反对,成天说简体字就是匪来匪去的东西。“因政治斗争的对方推行简体,我们就倡导繁体,依哲学角度而言,我们是作为对立面的另一边,居于‘客’位,沦为强势‘主方’的奴隶,结果被逼得硬是要唱反调。”(台湾学者林安梧,见《文字简化面面观座谈会发言纪要》,载台湾《国文天地》,1989年5卷2期)其实蒋公就是个傲娇受:你用简体字,我偏偏不用,我就要用繁体字,繁体字才是中华正统,娘希匹的。

日本与新中国同期进行汉字简化,新加坡曾于1969年自行汉字简化,在1976年后则改用中国大陆的简化字。

误读二,简体字代表了文化的退步?

那些繁体字的鼓吹者最烦?就是把“繁体字”称为“正体字”,言下之意就是我代表中华正统,我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更有甚者扬言gong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灭绝者,证据就是破四旧和废除繁体字。可笑。

从汉字发展史来看,秦,书同文,为小篆。有隶书,但不作为正式文字; 汉,隶书渐成正式文字,武帝后,汉隶代古隶。唐,因循『干禄字书』,科举要求正字法,书楷书。你说的正体是哪个正体?告诉你吧,是清朝的正体。

就这些网络上所谓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一个个一提清朝就义愤填膺,什么张口一个“崖山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国”闭口一个满鞑子,结果到了“正体字”这块,真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

1875年清朝钦定正体,龙启瑞奉谕作《字学举隅》,规定了每个字的字形。今日的所谓正体字,脱胎于此,所以,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的后人们习惯称之为“鞑体字”。

满清政府从书籍入手,修《四库全书》就是典型,搜集天下书籍,不合满清心意的统统焚毁或删改,岳飞《满江红》被改成“壮志饥餐飞食肉”,本来是欲啖胡人之肉,成了吃鸟肉。据近代学者推算,全国禁毁图书13600卷。焚书总数达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 余种、8万余块。除了焚毁书籍,乾隆还系统地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目前明代档案仅

3000余件,其余估计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已经被销毁了。如此一系列文化破坏活动中,汉字作为文化载体未能幸免于难,前朝所不注重的字形也被冠以了浓厚的政治意味,俗字开始为官方所坚决反对,乾隆御作《辩正通俗文字》就说“俗者,承袭鄙俚„„断不可从也!”虽然大部分俗字都比满清资格还老,但皇帝都说了俗字不行,体制内用俗字等于是在抽皇帝的脸,科举考试里面是没人敢用了,从考场到牢房到刑场的轨迹也不是没人走过。龙启瑞所作的《字学举隅》一书,就是钦定正体字,斤斤辩正科举考试用字,对字形的追求堪称登峰造极了,正体字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有着浓烈的政治意味,历代统治者对字形如此纠结的也就满清了。实际效果也不错,造成了知识分子和民众的脱离,书生造反和文盲造反都无法伤及国本,没外国势力,满清很难倒台。而至于定某字为正体有没有道理就是另一件事情了,钱玄同也忍不住要喷满清“这样是正体,那样是俗体,狺狺不休!其实他们全是不认识古字的!”

说得好啊!这些在网上鼓吹什么“正体字”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不认识古字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小篆的来源“七国文字异形,秦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命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请注意或颇省改几个字,那是什么?那就是汉字简化过程。邓散

木在其《篆刻学》中对这段话的一点解释是“省者,省其繁重,改者,改其怪奇”。这就是汉字的简化与统一。

我们可以这样说,汉字简化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进步!

说起那个特别烦人的段子,我一台湾朋友说什么汉字简化之后“愛无心”之类,这绝对不是呆湾人说得好吗,要是呆湾人说的要打屁股的好吗。看看这幅字

愛无心呢?说好的愛无心?此四字为黄埔校训,孙中山先生所定,蒋公所书。国粉站出来,自己打脸。

蒋公分量不够国父够不够啊?

说起来这幅字,这个少泉先生就是林白水,就是给慈禧贺寿写“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 每逢万寿必无疆!”的人。有请苏东坡。《前赤壁赋》

总有那么些人,转发个“汉字简化后爱无心”之类的段子,妄图显示自己很有文化,反而映衬了自己的粗鄙与无知。

简而言之,繁体你当然可以用,就跟穿衣一样,谁管你穿什么颜色的,大街上裸奔的都有,但你要什么“正体字”“殘體字”,用简体字的是“没文化”,那就相当于胸口挂个牌子“我是脑残”,围观群众会检验一下你的大脑残不残。

误读三,所谓的“传统文化”真的就高于一切?

我经常看到有些花瓶式的政协委员,煞有介事的提一套推行繁体字的方案,大致一条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在里面:就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国学精粹。

我清楚地记得,高三那年,有个逗比的政协委员提出了废除简体字推行繁体字的提案。我们班每天中午都有一个读报的环节,当时我们班一个飘飘然的文艺小清新少女就说了这个新闻,之后点评环节满心欢喜的大谈“传统文化的复兴”并又举出了“爱无心,亲不见”这个恶心的例子。当时我前面的男生一脸不屑的转过头来跟我说:“这傻X,说得好像她不用考文综似的。”

是啊!政协委员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你高考不是打字啊!理科生也得考语文啊!要什么推行繁体字,我代表初高中同学带头反对。下次再有脑袋缺根弦的政协委员要提废除简体字,罚写一万遍“忧郁的台湾乌龟”——“憂鬱的臺灣烏龜”

我举一个不恰当的类比,甲骨文、篆文代表了奴隶社会时代的生产力;隶属、楷书代表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简体字适应了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而面对当前信息时代的汹涌潮流,则需要颜文字出场了~( ̄▽ ̄~)(~ ̄▽ ̄)~(最后一句是卖萌)。

现在好多人总喜欢把“传统”两个字挂在嘴上,这个所谓的“传统”,什么是“传统”,跳大神算不算传统?一定要秋天同居的蟋蟀做药引算

不算传统?你说汉服算是传统,要发扬,那草衣兽皮算不算传统?你说繁体字是传统,就像我开头说的,怎么不捧一个龟壳刻甲骨文去。一切都要进步,社会需要发展,有些东西必将被抛弃。你可以喜欢那些逝去的美好,但以此来攻击别人,认为别人“没文化”,并借“传统文化”这个名号酿出一股恶臭的优越感,这就是病了。

第四,对繁体字我们应该有的正确态度

总是把繁体字与“传统文化”捆绑在一起是很无聊的事情。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并不是离开了繁体字就传承不下去。不使用繁体字我们就不会懂得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吗?不使用繁体字我们就不知道怀仁抚远、爱人如己吗?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不使用繁体字我们就不明白吗? 那些一口一个“中华正统”的人更无聊,照我说你要么去山顶洞里面钻木取火,要么别跟我提什么“中华正统”。

另外我们要看到,汉字简化不意味着废除繁体字。今天的中华书局很多书,仍然是繁体竖排,从右往左的体例。没有哪一条法律和规定禁止使用繁体字。汉字简化的反对者通常都无意(或者是有意)误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汉字简化的含义。最典型的就是他们说汉字简化会伤害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书法艺术。这完全是的无稽之谈。

我认为对于繁体字应该有的态度是“识繁写简,全凭自愿”,汉字简化是人民的选择,就像上文中吕留良所说“自喜用俗字抄书,云可省

工夫一半”,你不能强迫他人使用繁琐的繁体字。但是繁体字确实有着简体字所不能替代的元素,许多第一手历史资料都是用繁体字写成。就我自己而言,我认识繁体字,会写繁体字,也认识不少篆书和甲骨文,当然这完全是个人的兴趣。

----分割线内禁止答题----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喜欢我们的平台,欢迎对我进行财政上的鼓励,我的支付宝530893309@qq.com。建议打赏金额5元,这在北京就是个煎饼果子的价钱,就当请我吃个煎饼果子了!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与鞭策,不断推出更好的文章。谢谢!

欢迎加入平台粉丝群

第三篇:遨游汉字王国说课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说课稿

梁健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准备部分。

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指出:全面发展的特征是个人的、自由的,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全面发展是个体的发展,而不是个别的发展,是认识、情意、审美、社会关系等领域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取之不竭的源泉。”美国心理学家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认为人至少具有八种以上智能,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发现他自身各方面的才能,提高他们其中几方面的智力强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这些理论,它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把学生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据此,综合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综合性原则。(2)实践性原则。(3)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原则。今天,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介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组安排的一种学习形式。“遨游汉字王国”是由“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个板块组成。“有趣的汉字”分别从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小笑话、汉字的起源等方面揭示了汉字的神奇性和趣味性。“我爱你,汉字”分别从汉字的演变、错别字的危害、汉字的书法艺术、汉字的魅力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华汉字的灿烂文化。

2、教学目标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对学生综合实践性学习活动重视的具体体现。它相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通过本组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汉字历史的悠久,知道汉字记录并承载着中华的文明;同时还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汉字在今天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明白汉语如今在世界上影响的逐步扩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根据本组教学的要求,结合实践活动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我在摸索中制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a、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音美、形美、意美。b、激发起学生探究汉字的欲望。c、让学生能根据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分组、分工,并能顺利开展活动。

3、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奇、趣、美,激发起学生的探知欲。

4、教学难点:让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有迫不及待想要去探究它的欲望。

二、说学情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都在快速的成长,对于知识的追求也与日俱增。五年级学生可以很完整地画完一张画,有些机灵的学生可以按照大人的意图出色地完成一件事,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现实生活。但是五年级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有时受特殊因素影响会过于现实化,缺乏天真活泼、敢想敢干的创造性心理。

三、说教法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前所未有的条件,因此,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建构主义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四、说学法

新课改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本课学习中我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这样能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到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去,经历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情,明确任务

导: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进行又一个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请看大频幕(板书)。

1、运用多媒体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灿烂文明”中文字的精彩表演,教师诵读《赞汉字》——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详。既便言志,又供观赏。

预设时间:5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灿烂文明”中文字的精彩表演视频作为背景,这段视频在2008年的那一刻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我试图以此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同时,有形有声带学生走进美轮美奂的汉字世界,让学生初步体验汉字的美与奇妙。

2、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说出自己听、观后感受。预设时间:2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汉字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大胆快速释放自己的情怀。

3、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本的阅读材料与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汉字哪些问题?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预设时间:10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

4、请同学们参考下表,并结合自己刚才的思考与兴趣,明确自己想要探究的内容。附

探究主题

研究内容

汉字之史

汉字的起源、汉字字体的演变、汉字演变的规律

汉字之奇

汉字特点、汉字的功能作用、汉字造字法 汉字之趣

字谜、对联、汉字故事趣闻、汉字谐音、汉字笑话、诗文

汉字之美

书法、篆刻、音乐、绘画汉字之情

中国人赞汉字、外国人赞汉字

汉字之尊 汉字的未来、校园里的错别字、街头错别字预设时间:3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遨游汉字王国”分为“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我把这两大板块融入到汉字之史、汉字之奇、汉字之趣、汉字之美、汉字之情、汉字之尊六大探究主题内落实。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大综合性学习,对于研究内容比较陌生,很容易将研究内容定得过大,这时出示参考表格,旨在帮助学生确定研究内容。表格的出示是在学生的讨论基础之上进行引导,而非强制的灌输。(板书)

5、教师展示部分研究内容。预设时间:5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1)汉字的史、奇、趣、美、情、尊并不是单一的,有时它们是互相穿插,相互渗透,综合体现的,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活动方法及成果展示的方式。(2)用课件形式展示成果,将学生各种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同时也顺应了现代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二)确定目标、归组分工

1、成立小组、确定活动内容。

同学们按想要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每组8人左右,选出组长以及记录员等。

2、制定活动计划

小组讨论制定课题探究计划,明确分工。计划应包含下列内容:组长、组员、活动时间、地点、内容、过程、分工、成果展示方法等。

预设时间:10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1)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学生分组利于活动顺利开展。(2)人体有个性差异,学生有优、良、中、差,不同的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也应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理念。也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特点。

(三)开展活动要求

1、小组成员间互相尊重,团结协作,共同探究。

2、用课件精彩展示,要求有内容,有感悟,有小结,有组内人员分工情况说明等。

预设时间:2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学生这只风筝飞得再高,但这根主线始终攥在老师手中,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个性要张扬,但顺应大众潮流的思想不能丢。

(四)鼓励、小结

师:“海阔任鱼跃,天空任鸟飞。”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学习潜力将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挥。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周密考虑,放手活动,相信综合性学习过后,你们的语文素养会得到多方面的很大提高。请相信自己,并对自己说:我能行!(板书)

预设时间:2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有时受特殊因素影响,会过于现时化,缺乏天真活泼、敢想敢干的创造性心理。发现孩子过于务实的表现时,家长与老师应多给予鼓励。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它以简洁、明了的特征,能让学习者一目了然。

第四篇:汉字的五种起源说

文字源于绘画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最初的文字是从绘画演变而成的,后人将其归为表形文字,是文字发展的第一阶段。

仓颉造字的传说

《旬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他所处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6世纪。据此推测,四、五千年前,我国的文字就比较成熟了。

汉字的五种起源说

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更打破了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语言传送到远方,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用。

有关汉字起源的说法繁多,有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等。

一、结绳说

《北史·魏本纪》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

过去亦有学者据《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的论说,推断“文字起源于结绳”。

二、八卦说

八卦解说及八卦方位

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易纬·干·凿度》认为:干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

三、河图洛书说

河图

洛书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I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图”、“书”出自河洛,其事何其神秘!神秘主义正是此说的一大特点。虚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图画与书录,实而言之,可以理解为《易经》与《尚书》。《辞海》“河图洛书”条下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一说禹治洪水时,上帝赐给他以《洪范九畴》(《尚书·洪范》),刘歆认为《洪范》即洛书。

揭开此说的神秘面纱,不难发现,它真实的核心就是算数,能对照“九宫”算法。所谓“九宫”,在谶纬家来说,是八卦加上中央,合为九(“五”位于中央,还可以和五行联系起来);在术数家眼中,则其数横、竖、斜偏、相加得数恒为15。

四、仓颉造字说

仓颉像

仓颉书迹

“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荀子》、《韩非子》也有记载。《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说:仓颉“生而见鸟迹,知著书”。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仓颉到底是什么人呢?传说他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宋代淳化年间,有一部著名的书法集子叫《淳化阁帖》,其卷五载有古篆书二十八字,传说是仓颉所写。

经过人民长期摸索、反复试用、逐渐完善起来的约定俗成的汉字体系,绝不会是一人之力所能创出的。不过,如果说有如仓颉这样的人物,曾在汉字的发源阶段进行过收集整理、推广应用之类的工作,是大有可能的。

五、图画说

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土于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性质应是此地原始氏族的徽号,当时正处在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氏族社会阶段),有四个鸟形图案,与古汉字中的“鸟”(上行)和“隹”(下行)对照,十分相似。《说文》说,“隹”是短尾鸟的总名。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来的。

0

第五篇:趣说汉字 讲稿

趣说汉字 讲稿

田 斌

思路:

讲清几个汉字:人,我,男,女,婚(娶,妻),家,子,美(羊部件组字)串词:

人,我是一个人,我是一个男人,有男人也就要说女人,成年年后我打算结婚成家生子,我希望自己过幸福美好的生活。

正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们每天都在用汉字,但是知道汉字详细来历的人估计不多,这节课,我就给大家讲讲汉字中的故事。汉字那么多,有6、7万个,不可能每个都讲,我选取几个常见的与大家息息相关的字。

1、人:甲骨:

小篆:

汉字是人造的,因此第一个字就要说“人”。如果现在要大家造一个“人”字出来,你们会怎么写?甲骨文中,“人”像一个侧面站立的人形,从上往下依次是头、手臂、身子和腿。为什么要去取侧面人形呢?这说明人与人之间,总不喜欢面对面,总是做不到直面人生。让人费解的是,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高等动物,我们的祖先却用了如此最简练的两笔来表示,其它任何一种动物:牛、羊、猪、狗等等的书写笔画都要复杂。这说明我们祖先高超的抽象思维能力,看起来越是简单的东西,背后可能越复杂。

大家仔细看人字的结构,是一种不均衡的对称,表明人的社会,总有差别,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但我们不以大人物为喜,也不要以小人物为悲,因为大与小总是互相支撑的。人的思想太复杂了,一时半会说不清。总之“人”字简单,人难做啊!

2、我 :甲骨文

金文

我是一个人,第二个字就讲“我”。大家知道,“我”在现代汉语中是第一人称代词,但从最早的甲骨文来看,“我”是两把兵器,右边是“戈”,左边这部分

(古垂字)。原来“我”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我”,只是一种用来杀戮的工具,这或多或少让大家听了有点沮丧。有人考证,世界上许多民族的文字,第一人称代词往往是借用兵器的词汇表示,它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的杀戮历史,我们汉民族也不例外。“我”之初,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已经搞不懂了。“我”身上带有暴力倾向,也许,古人正是用这个字提醒人们,要从“我”做起,化干戈为玉帛,这个世界才会和谐。

有的时候心情不愉快时,我就会问自己,我是谁?我是什么东西?现在想来,这个“我”还真不是个东西。西方有位哲学家弗洛伊德有“非我”、“超我”的说法,只要是人,都不是东西。这句话憋在心中很久了,现在才敢说出来。

3、男:甲骨小篆。从田从力。言男用力於田也,女:甲骨

小篆

我是一个男人,接下来讲讲“男”字。说到男人,也要说说女人。先讲“男”。

“男”上面是田,下面是力,甲骨文是这么写的,表示男人拿着工具是在田地从事体力劳动。与之对应的女子,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无法胜任繁重的农事劳作,只得在家里以操持家务为主,纺线织布照顾孩子。请看“女”字的甲骨文,像一个女子两手交叉,弯曲两腿,跪坐在那里。古人在家里不像现代人那样坐在椅子上,而是双膝着地,用臀部压在后脚上,这就是女子的形象。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首先是女性占主导地位。这就是母系社会时期,男性主要从事打猎、捕鱼等劳动,食物有时多有时少,不固定,食物的主要来源,还是女人的采集为主。另外,一个氏族家庭成员的多少主要取决女性的生育能力,人丁兴旺是一个部落的标志,所以女性那个时期受到高度重视和尊敬。人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后,男女的地位发生转折,由于男子在农耕时代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其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便有了男尊女卑的区别。

从男女的字形笔画对比看,“女”字比较舒展,上下左右比较畅达,具有美感,线条也比较多,说明女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法和出路都比男人多。现在不是经常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个伟大的女人。好的女人,不仅是一个字,更是一本书,几天几夜都讲不完啊。

4、婚:、娶、妻

男女成年后就要结婚,这是一件大喜事,但是古人的婚姻却有些野蛮。这可以从“婚”中看出来。婚,右边是“昏”,黄昏的意思,表明结婚的时间是在黄昏。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呢?据说这是氏族社会抢妻的一种遗迹。既然要抢妻,肯定要黄昏夜晚比较容易成功。有的同学可能要问,什么古代要抢婚呢?前面刚刚提到,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经历了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在母系氏族社会,男人依附于女方,那时通行的是男子出嫁,后来过度到父系氏族社会,男人逐渐处于主导地位,所以要改变婚姻状况,便打破男人出嫁的现状,实行抢婚了。一个“婚”字,竟然记录着中国早期的婚姻形式和历史事实。

这种情况我们还可以从“娶”这个字中发现:娶,最初写作“取”,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又,表示手。甲骨文写法像手拿耳朵的样子。古代打仗的时候,俘虏敌人之后要割下左边的耳朵报功。后来,经过词义的引申和发展,“取”就有了掠夺、强取、采取的意思。“娶”妻的娶,上面是取,下面是女,这也是抢婚的反映。

还有“妻”的甲骨文,左边是一位女人跪着,右边是一把手,意思是用手抓妇女的长发,这也是抢婚的反映。当然,现代人类已经进入高度文明、高度自由时代,男女平度,婚姻自由,不存在抢婚的事情了。

5、男女结婚成家,得有居住的家,我们接着看看“家”字。

家比较有意思,“家”的甲骨文是这样的,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 shǐ ,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古文什么选“猪”作为家的标志,这表明人和猪接触的历史非常悠久,大约在六千多年前,猪就被我们的祖先驯化饲养。后来,猪还成为财富的标志,人死后,把猪骨作为陪葬品,是对死者的安慰和尊重。可见古代猪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现在大家不要随便骂别人“猪头猪脑”“死猪”。猪跟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我们不能忘本啊。

6、子,有了家,就不得不提家中的小孩子。“子”的甲骨文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上面是头,中间是手,下部是腿,因为婴儿的双腿通常在襁褓中,所以只能看到包裹着的襁褓。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图形可以看到孩子的天真浪漫,纯朴率真。好像伸着两只小手要人抱,的确比较可爱。我们中国人对子的关注程度是很高的,大家想想,自从你们出生后,父母几乎就是天天围着你们转,现在担心大家读书,将来还要担心大家的前途。“子”,这个字一般都比较好,所以“子”在古代也是对男人的美称,如老子,孔子,子与女搭配,就是“好”,子也表示小,子和小写在一起,就是孙。子,就像永远长不大一样。

7、美(羊:)

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我们都有共同的愿望,希望这个家庭,幸福美好。这里讲讲“美”。美得本意是美丽,漂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到底什么是美?“美”的甲骨文是一个人,上面带着两个羊角。人头上有羊为什么就是美,古代人们在祭祀等活动中,头上带着羊角等装饰品,就是漂亮、美丽,这可以看出古人的审美标准,美跟祭祀有关,人祭祀时都比较庄严,所以美在庄严中诞生,“美”首先成为一种威慑的力量。过去我总奇怪,为什么见到漂亮女孩就紧张,原来是被美吓到了。后来在周星驰的电影中也经常发现,一般人遇到美女了会流鼻血,可见“美”的杀伤了。

美与羊有关,这里可以看出羊在古代特殊的地位。许多文献和考古材料表明,世界上有不少原始民族都有头戴兽角(羊角、牛角、鹿角等),以为美饰的习俗,反映当时人们的一种审美观念。古人以“羊”为“美“,也以羊为善。羊是美善正义的象征,各位同学现在找一找与羊有关的字:

美、善、鲜、祥、幸、群、(义)義、羔,大部分都是比较好的。羊言是善,羊是很温顺的。有鱼有羊味道鲜美,羊肉是很好吃的。羊表示吉祥,古代君主投降还要牵羊,表示服输和请罪。大羊是幸,很多羊在一起是群,人也喜欢群居生活,忠义的义上面也是羊。广州的别名,羊城:传说有五位神仙,骑着不同的羊,手里拿着六穗(六种粮食作为)飞到此地,给本地带来富裕安泰的生活,因此以羊城为名。甚至在现在,人民币的标志也是羊。所以羊不及味美、和善、吉祥,而且还是财富的标志。这样用羊来表示美,当之无愧。

佯装、人伏在旁边表示伪装,因为羊是温顺善良的象征。其它动物物让人信服。

结束语:

汉字博大精深,一个汉字,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学好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不仅仅有力于大家学习古文,还有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文化。现在,国外早已掀起学习汉字的热潮。建议大家做个有心人,发现汉字中的奥秘。

谢谢大家!

下载史说汉字(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史说汉字(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汉字起源说之一(共5篇)

    汉字起源说之一: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 汉字的起源是上古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是伴随着先民自身的器官、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健全而逐步产生的,目前对汉字的......

    五上说课标说教材我爱你汉字

    我 爱 你 , 汉 字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课标与教材解读 冯村镇中心小学 张 亚 云我 爱 你,汉 字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标与教材解读 冯村镇......

    汉字,我想对你说(共5篇)

    汉字,我想对你说 经过这次综合性学习,老师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了你——汉字。 我对你的见识有了很大的增长,比如:我知道了甲骨文通行于清朝光绪年间,是王懿荣发现的。而小纂通行于......

    对汉字来源于易经说的一个证明

    对汉字来源于易经说的一个证明 我们研究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着的二进制文字。 每个汉字都是“太极” 从太极图来看,我们祖先最早揭示出了宇宙自然......

    汉字的五种起源说(样例5)

    汉字的五种起源说 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更......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说课设计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说课设计 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指出:全面发展的特征是个人的、自由的,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全......

    政史组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总结

    政史组“说课标 说教材”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政治历史组教师把握教材课程标准、系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的能力,提高各政治历史组的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开展了“说课标、说教......

    史说太原第十三碑 边塞诗风,壮色太原

    史说太原第十三碑边塞诗风,壮色太原 盛唐边塞诗的价值,首先在其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自己的祖国,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一旦祖国遭到外来侵凌,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