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时间:2019-05-15 14:3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第一篇: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中国地理》课程论文

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以新疆沙漠旅游为例

作者姓名 王丽霞

指导教师 尤晓妮

提交日期2010-6-28

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以新疆沙漠旅游为例王丽霞生化学院07科教(2)班272040227 摘要:沙漠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活动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新疆是历史上著名的丝路要道,而在这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上,留存下了很多城堡、石窟、驿站、烽燧、墓葬等古迹遗址,它们大多数都淹没在沙漠之中,所以新疆的沙漠成为了神秘而又独特的旅游景点。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生态旅游的兴起,沙漠旅游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沙漠旅游也逐渐兴起。为促进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沙漠旅游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出了发展沙漠生态旅游,实施沙漠知

【1】识经济战略,发挥沙漠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等发展思路。

关键词:新疆 沙漠旅游 生态旅游

1前言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新疆六大类型资源齐备,【2】在68种基本类型中至少拥有56种,居全国首位。这也使得在新疆工业发展资金短缺、创

新技术能力较弱的条件下,旅游产品的产出成为极为便利的贸易资源。在优化旅游自然资源基础上发展国际旅游业可使新疆获得巨大的贸易利益。

2沙漠旅游的概念(内涵)

作为一种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者的猎奇探险、体验和增长知识的心理需求及特性,以及沙漠景观具有的独特的自然美特征和历史文化遗存,把沙漠与旅游联系在一起,使沙漠成为一种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沙漠旅游通常依托较艰险的自然环境进行,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沙漠旅游中,人们可以为探奇、审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心理需求的满足而暂时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安定的环境,得到神秘感、新奇

[4]刺激感和异域生活情趣等非常体验。

近年来,旅游者对自然景观的鉴赏更着重于“原始”、“质朴”与“返古”,向往原始的边远地区和纯自然环境的人数不断增多,旅游行为的价值取向已向参与性强的专门层次转化。沙漠旅游一般能带给参与者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纯粹的精神欢悦,感受到彻底地释放、宣

[3]泄、成功,达到另类极限之感。因此,近年来沙漠旅游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潮流。

3国内沙漠旅游的发展

上个世纪中后期,国内有少量沙漠旅游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的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和旅游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使沙漠旅游地的数量不断增加。新疆有吐鲁番沙漠旅游地和鄯善库木塔塔沙漠公园;宁夏有沙坡头、金沙湾和沙湖;内蒙古有乌兰布和沙漠旅游区、鄂尔多斯沙漠旅游公园、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地等。月亮湖旅游区2005年共接待游客27, 000多人,营业额超过610万元。沙湖生态旅游区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0万人次,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以两位数增长。甘肃的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沙漠旅游区2006年游客达到120万人次。纵观国内沙漠旅游地,各有特色,甘肃和新疆有“丝绸之路”沙漠旅游,内蒙有草原大漠旅游,吐鲁

[5]番维族风情和沙疗旅游。虽然国内的沙漠旅游需求量基本上逐年递增,但在一段时间内,受

可游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闲暇时间等的限制,旅游客源市场不仅有限,而且市场竞争必然越演越烈。因此从长远和更高的发展视角来看,分析沙漠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因子,有助于新建沙漠旅游地在市场确定自己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在市场中的份额,开拓新的国内国际

市场,研究开发因子对新兴沙漠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至关重要。

4新疆沙漠旅游发展情况

4.1新疆沙漠的分布情况

新疆沙漠面积43.04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沙漠面积近60%。它们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新疆沙漠景观很具典型性,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以固定半固定的非流动性沙丘为主,是中国最大的天然荒漠动物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以高大的新月形流动沙丘而著称。库木库里沙漠是

【6】 世界上最高的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是中国离城市最近的沙漠,景观独特。

4.2新疆沙漠旅游的类型

按旅游目的分类

4.2.1大众大漠观光游

大漠观光游面向的客源层最广,广袤的大漠风情深深的吸引着大批游客到沙漠中去观光赏玩,大漠观光游面向的主要是一般游客,景观观赏是他们最主要的游览活动。

4.2.2沙漠探险游

沙漠探险旅游具有冒险性,它的客源层相对较少,主要面向比较专业的探险家和勇于探

【7】险的旅游者。这类游客较为注重对极端生存环境的体验和挑战,而观光游览不是其主要目的。

4.2.3遗址考古游

遗址考古游的客源相对也较少,主要面向比较专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那些对历史遗迹有浓厚兴趣的游客。他们到大漠中去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学术研究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

4.3沙漠旅游的特色

4.3.1浩瀚的沙漠景观(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

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36°50′~ 41°10′N,77°40′~ 88°20′E之间,东西

2长约1000km,南北宽约400km,面积3.38×105km。目前能够流入沙漠的河流有24条,如

【8】和田河、尼雅河等。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北部和东部,广泛分布着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受主风向影响,大多为横向沙丘链;尤其是且末和于田之间,受多风向作用影响,多为高大

2的金字塔形沙丘,一般在50~100m,甚至有超过200m的。在罗布泊地区,约有3000km的雅

【9】丹地貌,土丘高峻似城廓宫阙,其形似龙伏卧,所以形象地叫做“白龙堆”。广袤的沙漠

赋予人类叹为观止的自然美,使游客感受浩瀚沙海的神奇魅力。

4.3.2壮观的原始胡杨林(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

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密集的胡杨林和柽柳灌丛形成了“沙海绿岛”,在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流域,有世界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保护区。胡杨的祖先远在1.35×108年前就出现了,被称为“第三

【7】纪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由于塔里木河位置始胡杨林保护区。胡杨的祖

先远在1.35×108年前就出现了,被称为“第三纪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由于塔里木河位置的不断变迁,它流经之处都留下了十几道条带状的胡杨林,如轮台县南部塔里木河河畔的青年期胡杨林,沙漠公路零公里处的中年期胡杨林,以及塔里木河南侧尉犁

【10】 县境内的老年与枯死的胡杨林区。

4.3.3特色的旅游产品

比如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番茄等。新疆的羊肉也很出名,比如说烤全羊,涮羊肉,牛肉干等等都很受欢迎。手工艺品技术精湛,例如英吉沙小刀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别致、精巧,既可作刀具,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是颇具特色的丝绸之

路旅游纪念品。

4.3.4独特的民族文化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以维吾尔族为多,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这说明他们的文化历程也很丰富,这里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多才多艺、能歌善舞。

5新疆沙漠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1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新疆处于我国西北地区,相对偏远,距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较远,国内客源市场的开发处于劣势。其沙漠旅游资源的分布受中东部优势资源的屏蔽影响,国际客源市场主要流向中东部优势资源分布区,且旅游地交通线路数量不足,道路等级较低,交通

【11】不便,可进入性较差,从而严重制约了沙漠旅游的发展。

5.2景点的分散

沙漠旅游景区多分布在沙漠边缘,景区开发成本高。沙漠地区道路建设、保护难度大,景点之间距离大,造成旅游线路较长,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较高,在旅游营销推广过程中价格较高,市场竞争力减弱。

5.3基础建设落后

沙漠地区处于我国西部较落后地区,经济实力较弱,在政府的指导开发下,由于资金的匮乏,旅游项目和景区开发档次及质量受到极大的限制,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

5.4品牌意识不强

【12】好的形象是提高景区知名度的关键,能起到开拓市场,增加客源的巨大作用。由于

现阶段开发沙漠旅游资源的市场意识淡薄以及缺乏宣传经费,新疆沙漠旅游整体形象定位没有确立,产品特色和潜在优势得不到体现和发挥,从而降低了资源的品位,造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

6发展对策

6.1挖掘沙漠旅游文化内涵

旅游产品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旅游者的选择空间和选择余地很大,只有最先满足旅游者真实需求的产品的企业,才能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因此,旅游企业的管理需要从过去的“产品导向”转变为“客户导向”,只有快速响应并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与瞬息万变的需求,重视旅游者的终身价值,加强与旅游者间的动态关系管理,并不断挖掘潜在客户,保留老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借助于客户群体的支持得以生存和发展。并与企业内外客户实现关系共赢。

6.2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人们对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增强服务意识,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服务技能,不再停滞于客人提出什么给什么,而是提前了解客人需求什么就给什么。景区单位应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活动,适当设置奖惩措施,激励员工进步,督促员工尽职尽责。每年都选报一些有培养价值的员工外出学习,带回新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服务技能。

6.3加大旅游广告宣传,充分运用“主题促销”手段

加强旅游广告宣传就是要加强对细分旅游市场的市场促销力度。沙漠旅游产品是一种可以向海内外市场开发和营销的高产出产品,在宣传时往往更关注具有特殊兴趣的散客,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态和文化体验,激发游客的动机。旅游广告宣传只有对目标市场有的放矢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沙漠旅游的旅游广告必须充分考虑沙漠旅游者的个性特点。沙漠旅

游者往往更注重自我感受,旅游宣传必须投其所好,满足沙漠旅游者行为层次的需求。促销的目的在于利用宣传促进的方法,诱发游客的旅游动机使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有利于自身旅游产品的销售。主题促销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推销手段。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找准促销主题,这个主题既应该充分反映本地的特色,又必须对海外或国内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新疆的沙漠旅游产品开发也可以充分利用主题促销的手段。如举办“新疆‘大漠孤烟直’摄影展”这样的特色主题来宣传打造沙漠旅游的吸引力。在新疆几乎全部为传统低价观光旅游产品的产品系列中,凸现沙漠旅游的产品层次来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的发展。

6.4严格控制游人数量,强化生态旅游环境管理工作

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有效地控制游人数量,一方面可以防止生态旅游资源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满足游人舒适、方便、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需求。另外,还可以使地方上获得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对于生态旅游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管理效果,定期分析总结。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自觉接受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避免污染和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发生,确保生态旅游

【13】 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6.5支持协调因子是开发旅游地的政策保障

旅游地开发的顺利进行不可缺少地方各方面的支持协调。政府需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一系列税收、价格、外汇等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旅游地的协作,采取合作联合经营,输送游客客源和人才培训交流等方式,提供配套服务等,【9】保证旅游投资经营顺畅,从而鼓励刺激了进一步经济发展。在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

时,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规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7结论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沙漠地区的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景观独特,神秘感强,给游人以强烈的对比和新奇的刺激。而实现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必须加强对沙漠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开发中必须全面实施“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利用开发促进保护”的战略,树立沙漠旅游开发的全新发展观。

参考文献

[1]牟炳友, 赵文茹, 赵峰松.略论新疆旅游开发战略[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 2002,(04)

[2]祖玛.新疆鑫融工程咨询公司 新疆红柳泉绿色生态旅游山庄生活休闲好去处[J].大陆桥视野 , 2005,(04)

[3]叶建东.发展生态旅游[J].上海经济 , 2004,(06)

[4]李翠林.基于旅游动机分析的新疆沙漠旅游产品开发[J].区域经济, 2006, 473(7): 197-198.[5]克里木.吐鲁番沙漠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29(5): 16-20.[6]邱兰香.浅析新疆生态旅游[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 2004,(01)

[7]阿痴.新疆没理由不爱你[J].资源与人居环境 , 2005,(04)

[8]郑坚强,李森,等.沙漠里游资源利用在西部开发中的意义及策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22(1): 77-79.[9]肖建珍, 肖光明.对国内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J].肇庆学院学报 , 2005,(01)

[10]陈国军.新疆迎来经济建设的重大转折[J].瞭望 , 1995,(40)

[11]何丽芳.生态旅游 引领时尚[J].湖南林业 , 2005,(03)

[12]张英.生态旅游知多少[J].中国林业 , 2004,(17)

[13]张莉.浅谈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必然性及策略[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04)

第二篇:秦皇岛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及提升研究

目 录

一、引言 „„„„„„„„„„„„„„„„„„„„„„„„„„„„„„1 1.1国内旅游的发展现状 „„„„„„„„„„„„„„„„„„„„„„„„1 1.2国外旅游的发展趋势 „„„„„„„„„„„„„„„„„„1.31.4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2

二、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2.1课题研究思路 „„„„„„„„„„„„„„„„„„„„„„„„2 2.2课题研究方法 „„„„„„„„„„„„„„„„„„„„„„„„2

三、秦皇岛特色旅游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3.2特色旅游的特点3.3特色旅游的类型

„„„„„„„„„„„3 3.1什么是特色旅游 „„„„„„„„„„„„„„„„„„„„

„„„„„„„„„„„„„„„„„„3 „„„„„„„„„„„„„„„„„„„„„3

„„„„„„„„„„

四、秦皇岛特色旅游的发展及提升 3 4.1秦皇岛的特色旅游资源

„„„„„„„„„„„„„„„„„„„„3 4.2秦皇岛特色旅游的开发思路 „„„„„„„„„„„„„„„„„„4 4.3开发秦皇岛特色旅游产品 „„„„„„„„„„„„„„„„„„5 4.4对秦皇岛特色旅游形象进行设计 „„„„„„„„„„„„„„„„„6

五.结论与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6 „„„„„„„„„„„„„„„„„„„„„„„„秦皇岛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及提升研究

一、引言

1.1 国内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旅游业较长期的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2、3、4、5、6、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从 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自我服务的散客多,有组织的较少。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

我国国内旅游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采取了型极少。

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

不少措施。

1.2 国外旅游的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旅游业正朝着区域化、多样化趋势发展。多年来,世界旅游业主要以欧洲为主体,现在逐渐形成欧洲、亚太地区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旅游方式的选择上,一些国家采取以“新”、“异”取胜的战略,除一些传统旅游项目外,文化旅游、商务旅游、生态旅游和网络旅游等特色旅游,以其新颖、别致、时代性强和内容丰富多彩等特点吸引游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另外,由于受世界经济因素影响,未来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亦将日趋激烈。

发展特色旅游,使游客能更多地了解旅游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在娱乐之中增长才干,在舒适之中增长学识,成为国外旅游业竞争的新趋势。为此,各国旅游业都在别出心裁地挖掘、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旅游项目。如越南的战迹旅游、俄罗斯的宇航旅游、日本的化妆旅游、法国的乡村旅游、澳大利亚的体育旅游、美国的蜜月旅游、柬埔寨的古迹旅游等等。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目前,理论界对旅游业的研究比较多,但大多数是对一般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而对如何发展特色旅游的研究很少。因此,对特色旅游的发展及提升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秦皇岛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完备的旅游配套设施,在旅游季能够为我省带来很高的旅游收入。

我们的研究是基于秦皇岛独特的风景和气候景观进行研究和设计的,通过调查和总结将秦皇岛现有的旅游资源融合为一体,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同时提高了旅游城市的竞争力。为旅游学的研究提供一份参考数据,为秦皇岛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引导旅游市场的开发,为其制定开发策略提供正确方向。也能引导未来秦皇岛特色旅游产业的开发和特色旅游方式、特色旅游线路的设计。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特色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到特色旅游的概念、特点、类型等方面的总结与论述。

2、秦皇岛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及营销策略

3、秦皇岛特色旅游的发展及市场分析

二、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2.1 课题研究思路

首先,对特色旅游的概念、特点、类型、开发原则等进行阐述,为秦皇岛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然后对秦皇岛特色旅游产品开发进行市场分析,得出秦皇岛特色旅游产品的发展战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秦皇岛特色旅游产业开发的具体对策和建议。2.2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市场调研法

3、实地考察法

4、实例对比法

三、秦皇岛特色旅游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3.1 什么是特色旅游

特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是观光游和度假游等常规旅游形式上的一种提高和提升,是对传统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是一种更高形式的旅游活动。依托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将当地的独特旅游资源和特色文化体现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既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发扬了当地的特色文化,也提升了旅游的吸引力度,增长了游客的旅游兴趣。

3.2特色旅游的特点

1、主题性

特色旅游一定具有某种特定主题的旅游活动,这一特点是特色旅游吸引旅游者的源泉。没有了主题,也就没有了旅游活动的中心内容,也就没有了特色。

2、参与性

有些旅游活动往往强调或鼓励旅游者积极参与,以追求富有个性的旅游体验。

3、多样性

多样性包括旅游方式的多样化,旅游内容的多样化,旅游目的的多样化。

4、文化性

文化是特色旅游过程中体现出的精髓部分。如一个古镇、一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其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特色与魅力更是旅游之中最具吸引力的特点。

5、特定的客源市场

某些旅游只针对特定的客源市场,满足部分旅游者的需要,旅游人数少,规模小。

3.3 特色旅游的类型

1、以当地特色文化为依托的特色旅游。如葡萄酒游。

2、与当地特有资源相结合的特色旅游。如海滨沙滩游,海底游,长城游。

3、以当地的风土人情,爱好,独特消费观念与价值为主导的特色旅游。如乡村旅游。

4、为达到某种用途或某种目的所开展的特色旅游。如会议游。

四、秦皇岛特色旅游的发展及提升

4.1秦皇岛的特色旅游资源

1、秦皇岛的自然条件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南襟渤海,东接辽沈,西近京津,辖三区四县,总面积7467平方公里,人口268万。市区大部位于向海倾斜的滨海冲积平原上,北高南低,地势平坦。适宜的自然条件造就了秦皇岛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林业资源和水产资源。

秦皇岛依山面海,自然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有山,最高峰海拔1846米;有海,适宜开辟海水浴场的海岸线达118平方公里;有关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城,中国明代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就在山海关老龙头;有宜人的气候,年平均温度10.1e,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4.5e。

2、秦皇岛的旅游文化

秦皇岛市境内,除闻名中外的明万里长城以外,尚有另一条古长城,它东端起于山海关区渤海乡姚山村南海岸,西起抚宁县石门寨镇车厂村西南,全长41.4公里。不仅如此,还在长城脚下的抚宁县驻操营镇板厂峪村发现了48座极具考古价值的明长城砖窑群。长城研究专家认为,出土这样大规模、数量众多且保存完好的明长城砖窑,是震惊中外的长城考古发现,对研究古长城建设意义重大,这一发现堪与陕西兵马俑相提并论。

秦皇岛有着美丽而神秘的北戴河海滨和十分险要的军事重地,引来了一代又一代帝王将相屈尊就驾,顶礼膜拜,一批又一批游子梦牵魂萦,一睹风采。从千古一帝秦始皇到今天的毛主席,从北齐的祖廷到今天郭沫若,无不在此抒怀挥笔留下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词章。其中有文字记载的帝王就包括秦始皇、汉武帝、曹操、杨广、李世民、朱元璋、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毛主席等等,据不完全统计,有姓名和年份记载的名篇不下50余篇,其中乾隆皇帝就曾4次登楼观海留下了大量诗文墨宝。

4.2 秦皇岛特色旅游的开发思路

(一)突出帝王文化特色

秦皇岛旅游业发展有基础,有资源,有区位优势,也有良好的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而要进行旅游文化开发,首先就应确定一个明确的开发主题,即特色定位。通过以上分析,秦皇岛旅游文化开发应以秦皇岛帝王文化作为切入点,融合孤竹文化、秦文化、名人名作、传说典故,并结合古建筑、古遗址等历史文化,进行综合开发,形成一个文化体系是切实可行的。抓住帝王文化这一特色,进行统筹规划,将有帝王文化印记的载体联合起来开发,即将北戴河风景区、山海关风景区、碣石山风景区进行整体开发,形成立体开发网络。这里所说的帝王文化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以帝王文化为特色、为主题,包含秦文化、孤竹文化、长城文化和这些文化的载体自然景观的一种复合型文化资源。

这样,秦皇岛的文化旅游就会有特色,有重点,且含有多层次文化成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吸引各层次的游客。(二)恢复和构建秦文化、孤竹文化

秦皇岛浩繁的文化遗产经过世事变更,大多至今已只剩下一些零落的遗址,恢复和构建这些人文景观是凸显帝王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秦文化,秦皇岛已经在原有基础上修筑了秦始皇求仙入海处,浓缩了战国时代重大历史事件和传说典故,突出了秦始皇入海求仙的壮观场面,更展示了一幅两千多年前的古老画卷。对于孤竹文化,至今秦皇岛还有孤竹国、孤竹城、书院山(夷齐读书处)、首阳山等古迹名胜,有待恢复建造一个孤竹城,使伯夷、叔齐、夷齐让贤的人间佳话像俞伯牙和钟子期琴台遇知音的故事一样永世流传,使孤竹城成为秦皇岛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

(三)其它文化旅游产品设计

旅游线路应当首推帝王文化游,不仅对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幻想着自己如同千古帝王登临观海,感慨万千,挥笔抒怀,更可将秦文化、孤竹文化各人文景观和山海关、北戴河、鸽子窝公园等景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4.3 开发秦皇岛特色旅游产品

(一)葡萄酒文化旅游

葡萄酒旅游是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密切结合,供旅游者参观访问葡萄园、酿酒厂和产酒地区并由此得到极其广泛感受和体验的一种专项旅游。其中包括制酒、品酒、赏酒、健身、美食、购物以及游览参观酒厂周围的葡萄园等景点,还包括了解产酒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系列娱乐活动。

(二)秦皇岛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是凭借现有的和遗存下来的工厂、企业、公司的经营场所,以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生活场景、工业企业文化以及独特的工业建筑艺术等与工业相关的所有要素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通过设计包装为旅游业所用,来满足旅游者求知、求新、求奇等各种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型的旅游产品。

(三)秦皇岛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地区为目的,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的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

(四)“银发旅游”

长寿是每一位老人的愿望,秦皇岛的长寿山、秦皇求仙入海处等景区非常符合老年人追求长寿的愿望,对老年旅游者产生一种不可替代的吸引力。作为理智型的消费者,老年人并不是有出游愿望时就会出游,他们常重视旅游费用的多少。(五)会议旅游

秦皇岛被誉为我国的“夏都”,在夏季经常举行各种级别的会议,其会议设施和会场服务的质量不言而喻,作为著名的海滨城市,每年都有大量中外游客到秦皇岛旅游、度假,秦皇岛星级酒店繁多,这些酒店有丰富的接待经验,能够提供较高水平的服务,完全能够满足会议旅游对饭店服务和设施的要求。

4.4对秦皇岛特色旅游形象进行设计

秦皇岛以往的旅游形象突出海滨、沙滩、海水浴,人们头脑中也会浮现蓝天、白云、沙滩的景象,避暑度假成为主打对象,形象定位非常狭隘,不具有宽泛的特点。因此,必须转变旅游形象,重新定位,扩大形象内涵,以宽泛的旅游形象吸引不同的游客前来旅游。旅游形象的转变是对秦皇岛旅游经济的提升,也是对秦皇岛旅游品牌的进一步塑造。

五.结论与总结

秦皇岛特色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一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二要对特色资源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三要分析客源市场的需求,四要开发精品,创立自己的品牌,形成强大的旅游吸引力。论文在特色旅游的概念界定、秦皇岛城市特色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归纳、整理、秦皇岛城市特色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配套要素产品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对秦皇岛城市特色旅游的开发有所帮助,有所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1] 吴启迪,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展望[J],05'中国自动化产业高峰会议暨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论文集, 2005 年

[2] 张继有 周美茹,国外高教育育模式的分析与借鉴[J],教育与职业,2005.5 [3] 德怀特·艾伦,中国高等教育的将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 [4] 赵国栋 黄永中,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8 [5] 张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政策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6] 胡建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 [7] 程本强,论电大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构建、整合与共享[J],情报杂志,2005.4 [8] 李克东 谢幼如,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 2003.03 [9] 李福松,发展校园多媒体网络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 2002年专辑 [10]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11] 谢幼如,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 石国兴 王德林,素质教育概论[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13] 王 姬,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与实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 [14] 李密生,CAI教师培训[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15] 傅兴国等,关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 [16] 邓泽民,CBE理论与在中国教育中的实践[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17] 河北省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培训考核办公室组编.计算机培训考核教程[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18] 刘振华.宋

友.钟聪华,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9] 邓泽民,职业分析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20] 曹坚,曹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与建筑教育改革[J].新建筑, 2000.1.[2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2] 陈章华.论信息素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1 [23] 屈林岩,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之本[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报),2000.1 [24] 卢铁城,现代信息条件下的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0.1 [25] 赵明臻,现代信息环境下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J].图书与情报,2001.3 [26] 李太平,论信息素质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1.4

第三篇:兰州特色旅游发展研究3

兰州特色旅游发展研究

李婷

(河西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甘肃 张掖,734000)

[摘要] 通过对兰州特色旅游资源的分析,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相关旅游的现象,探讨背后隐藏的实质问题。在对相关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和阻碍兰州特色旅游业发展的内外原因,提出对策。[关键词] 兰州;特色旅游;饮食文化

Lanzhou fea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LiTing(College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ourism,Hexi University, Zhang ye Gansu,734000)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tourism resources of lanzhou,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relevant tourism phenomen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dden behind the essence of the problem.In the related material to finish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find out the influence and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lanzhou unique tourism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Keywords: Lanzhou; the feature tourism; the diet culture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带薪假期的实施,旅游成为大众选择的休闲方式。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已为国家和各地方政府所重视,各大城市及景区,纷纷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兰州市也加快步伐,打造特色旅游。1兰州市特色旅游形式 1.1文化旅游 1.1.1史前文化遗迹

兰州史前文化遗迹丰富,从距今25-17亿年兰州市最古老的出露地层马山、第四纪冰川侵蚀遗迹,到海石湾丰富的马门溪龙、剑龙、鳄鱼化石群,以及永登、皋兰出土的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群,生动详细的记载了兰州市亿万年来的环境演化。

1.1.2古墓葬遗址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晏家坪五村,挖出两座明代古墓。经兰州市博物馆相关专家进一步勘察、测量和清理发掘,已出土部分文物,古墓基本轮廓已清晰可见,整个墓葬结构为穹顶型墓,高约5米,由5层古老的青砖雕砌而成。这一重要发现,又为兰州市旅游资源增添了新内容。1.1.3独特的宗教文化

兰州市的宗教文化也是别具一格,特色鲜明。因为地处西北内陆,少数名族与汉名族长期交错聚集,形成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文化共存的地方宗教文化,宗教场所众多。1.1.4古代建筑

历史建筑有著名的九州台四库全书藏书楼——文溯阁,原四库全书共7部,现存世仅三部。四库全书藏书,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1.2山水风光游

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祁连山东延余脉交汇地带,构成了典型的两川夹一河的带状盆地地形。兰州是万里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坐落于一条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谷地,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

沿黄河南岸,开通了一条东西50多公里的滨河路,并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城市内黄河风情线,被称为兰州的“外滩”。[1] 百里黄河风情线,范围西起西固工业区的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桑园峡,东西长50公里,流域面积27.44平方公里,于2000年开始动工建设。不到8年时间,黄河两岸相继建成观光长廊、“生命之源”水景雕塑、寓言城雕、黄河母亲雕塑、绿色希望雕塑、西游记雕塑、平沙落雁雕塑、近水广场、亲水平台、东湖音乐喷泉、黄河音乐喷泉、人与自然广场,以及龙源园、体育公园、春园、秋园、夏园、冬园、绿色公园和其他沿河公园。1.2.1体验羊皮筏子

徜徉在美丽的滨河路上,不仅能观光到沿途的美景,还能体验一把兰州特色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子。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兰州羊皮筏子分大、小两种。)今天,这种古老的运输工具成为了一道风景。坐上羊皮筏子,悠然的漂流在黄河上,看着身旁的汽艇看着身旁的汽艇飞驰而过,真不知今夕是何年。1.22见证中山桥

还有一座见证兰州百年沧桑的古老桥梁——中山桥。是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始建于公元1907年八月(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奏请朝廷,批准修建黄河铁桥,并在1906年10月以16.5万两白银包工包料的总价承包德国泰来洋行,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

修建铁桥所用的钢材、水泥等材料都是从德国购置,海运到天津,由京奉铁路运到北京丰台站,再由京汉铁路运到河南新乡,从新乡取道西安,分36批,用马车运到兰州。

1.2.3观看水车灌溉胜景

黄河沿岸,还能看到古老的水车,当年几百轮水车灌溉的胜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水车博览园。一轮轮造型优美,制作精良的水车,伴随着黄河水吱吱哑哑的转动,虽不能穿越时空与老祖宗们举杯共饮,站在水车下,也为古人的智慧赞叹。1.3民俗游

兰州太平鼓,有超过六百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是兰州地区城乡人民喜爱的民间表演形式之一,含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每逢大的节日庆典活动,太平鼓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那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气魄,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西部特色和艺术魅力。

兰州民俗文化历史悠久,表现形式多样,尤其是甘肃陇剧、苦水镇高高跷、民间曲艺——兰州鼓子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大。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载,“陇剧原为皮影戏,采用道情唱腔,名陇东道情,流传于甘肃东部的环县及曲子镇一带。因演出排场和活动方式均极简便,全部箱具乐器一头毛驴即可驮走,当地群众又称之为一驴驮。[2]来兰州旅游呢,您不妨也逛逛戏园子,泡上一杯三炮台,跟着节奏喊上两嗓子,听听兰州人的气魄,感受一回西北的豪爽。1.4美食游

兰州是少数民族集聚区,共有38个民族,其中民族风情,清真寺,清真文化、饮食,都值得体验。

兰州拉面,可谓名满天下。兰州拉面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无论是作料还是味道,从牛肉汤到面条,处处显功夫,几十种调味料加入骨汤里,既要保证汤的鲜美,还要讲究色泽即“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另一方面,就是拉面了。选用新鲜的高精拉面专用面粉,蛋白质含量高,易与水生成面筋,更加筋斗。面条要经过反复捣、揉、撑、摔,然后根据食客的喜好,拉出粗细不同的面条,面条爽滑金黄,柔韧不粘。2007年9月,兰州市政府成功举办了“兰州拉面文化节”,现场向游客展示拉面表演,品尝拉面,评选最佳面馆等活动,受到广大游客好评。[3]

特色小吃也独具风味,甜胚子、醪糟、灰豆汤、热冬果梨、酿皮子等深受人们喜爱。兰州人饮食喜好川菜,口味偏好麻辣,当然,陇菜也独具特色,如手抓羊肉,是陇上人家招待亲朋好友的上品佳肴。1.5会展游

“兰洽会”全称“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是中国西部地区主要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之一,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国际化和专业化得大型展会。会议每年一届,自1993年举办以来,兰洽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18届。十几年来,兰洽会坚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在专业化、多元化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经过多年努力兰洽会的品牌形象已经确立,成为甘肃兰州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对外窗口。2012年6月,商务部联合主办第18届兰洽会,兰洽会正式升格为国家级。

除此之外,兰州市已举办了两届国际马拉松赛事,吸引了海内外游客观光。兰州马拉松赛道,被誉为黄金赛道,设置在风景优美的滨河路上,沿途景点众多,红花绿树相映成趣。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60毫米,年平均气温16℃。因此,虽是盛夏时节,您也不必担心热浪逼人。沿着滨河路长跑,吹着凉爽的河风,呼吸着清凉的空气,必将让你度过一个激情而惬意的夏日。

市政府还举办了各种民俗文化会展节、饮食文化节、商品会展等,都已形成规模。如兰州拉面文化节、百合节、桃花节、美食节等,成为吸引广大游客的旅游热点。兰州特色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2.1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首先,兰州本土文化的发掘力度还不够,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与同类旅游商品区分开来,形成旅游吸引力,为大众所接受、喜欢,打造兰州自己的旅游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兰州文化旅游,为旅游者奉献上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比如说,要让外来旅游者了解兰州黄河文化,仅仅依靠游览黄河风情线是不够的,如何让旅游者走进文化,感受文化,最终能得到一次身心的享受,这是我们今后应该解决的课题。

其次,兰州本土文化都有沉厚的历史性,专业性,若要将其打造为单纯的旅游资源,无论可行性还是技术资金方面,都存在具体问题。在深度开发兰州文化资源的同时,还得从旅游者角度考虑,如何做到深入浅出,呈古启今,怎样的古文化能吸引游客,能与当今社会相吻合,更好的被游客理解和接受,更好的为旅

游业服务。

再次,就是文化的高雅性和商业性问题了。旅游文化资源,的确是一种经济文化,不论当地政府还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无可厚非。然而,如何保护文化的品味和内涵,保持它的原生态,就形成了不可避免的矛盾。2.2旅游形式单一,以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游为主

第一,在兰州市各大景点处,都会看到游客跟团步行,导游带领介绍式的游览模式。就参观黄河风情线为例,我们在路上看到,大部分游客都是步行,50公里的路程,若没有代步工具绝非易事。目前兰州市内交通,很少有一条公交线路是沿风情线行驶,也没有专门的游览车。如此长线徒步,不仅浪费时间,更是考验了游客的体力和耐力。

第二,我市旅游缺少参与和体验性。滨河路沿岸,公园、雕塑、广场、喷泉、亲水平台,园林布置错落有致,数目众多,但只能参观欣赏,让游客拍照留念,很少能参与活动,增加趣味。除此外,旅游商品也是寥寥无几,参差不齐。黄河风情线上,几乎没有专门的旅游商店,旅游广告上,更是只字未提。最有代表性的兰州刻葫芦,也是小摊贩手中粗制滥造的复制品,没有艺术价值,难登大雅之堂。

第三,从旅游业发展方向看,越来越多的自助游、自驾游方式兴起,且会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但兰州市的交通状况必会成为新的发展瓶颈。面对日益增加的机动车数量,陈旧落后的道路交通设施已难当重任。市民的出行,游客的进入,交通问题亟待解决。

第四,黄河水污染也成为兰州旅游发展的绊脚石。水质的严重污染,不仅有碍观瞻,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危及市民健康,也给游客留下来负面影响。2.3民俗旅游缺乏特色

首先,兰州市内共居住有38个民族,各民族间长期的融合交往,致使部分少数民族汉化显著,失去了特有的少数民族原有的文化。

其次,时尚潮流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日趋严重。大街小巷,到处流行港台音乐、日韩服饰、欧美大片等,年轻人大都追逐潮流趋势,逐渐淡化了民族文化意识。

再次,少数民族风情游,应该重在参与,让游客乐在其中,融入氛围。兰州还没有相应的场所,开展这一旅游活动。普遍形式都是带领游客走进民族餐厅,品尝清真餐饮。这些毫无新意的游览模式,根本不能阐释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内涵。

最后,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陇剧等,这些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对外宣传力

度显然不够。首先,传承是一个大问题。民间艺人越来越少,技艺的失传不可避免,而后续的继承人更是寥寥无几。其次,受节日时间的影响。例如兰州太平鼓,基本只有在春节期间才会进行展演,平时很难一睹盛况。恰恰到了冬季,正是兰州旅游淡季,游客甚少;而夏季,旅游旺季时节,太平鼓有偃旗息鼓了。这种时间的错位,是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面临窘境。2.4兰州餐饮产品缺乏统一质量标准

第一,兰州市内的拉面馆,大多以单间店铺经营为主,室内装修简单,用餐环境较差,大部分为20-60平方米的铺面。经营者大部分是独立的个体商户,连锁经营的大型拉面店很少。因此,每家拉面的味道都不相同,难以形成统一质量标准,并且,由于投资有限,店面的扩张、加盟、上市公司,就更是不可能了。没有统一的注册商标,管理手段,没有拉面品牌,不仅难以保护其产权,更难向游客推广。

第二,服务问题。兰州拉面馆都以独家店铺经营,老板自然以节省成本为最优原则,聘请极少服务人员。加上回族特有的经商习惯,孩子们在校上完初中就辍学回家,帮忙生意。在兰州各大拉面馆里,大部分服务员是青少年男孩,他们只负责收拾用餐后的碗筷,擦桌子和扫地等打杂工作,很少为顾客服务,甚至不会向顾客问好。这在本地居民看,司空见惯,然而,游客却不了解这些,甚至不适应。怎样管理这些服务员,如何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这都会影响旅游的发展。

第三,风味饮食,干净卫生是关键。无论是街边小吃,还是餐厅食品,其质量的好坏不该以规模而定,各级工商卫生部门都该严格对待。2.5会展旅游规划接待能力有待加强

兰洽会,如今上升为国家级的国际商务会展,为我省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面临了新挑战。今年,兰洽会主办单位24家,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首次参与主办,中国侨商联合会参与协办。执委会邀请和接待了省外、境外代表团组共168个,加上14个市州分别邀请的宾客,参会宾客两万多人。呈现出了万商云集、八方赴会的盛况。

兰洽会期间,面对如此众多的游客,如何做好接待工作,怎样宣传城市形象,提升我市的知名度,都需详细计划和认真落实。

游客的食宿、出行与本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间的矛盾都会集中出现。我市出租车本就按单双号分流出行,供应本市居民都有些不足,那么,在兰洽会期间又如何应对。通过资料显示,有超过50万游客参与此次会展,那么,场馆接待容量有多少,接待设施能否满足游客需要,场馆内的志愿者能否做好引导工作等。2.6其他问题

我市旅游业发展已进入高速通道事期,现对外打出:“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口号,这其中的问题就不得不提了。从有关数据显示,今年来西北旅游人数又创历史新高,兰州仅作为大多数游客的中转地;许多旅客只在此短暂停留,或是换乘车次,并未选择兰州作为旅游目的地;还有部分游客,只在兰州停留一天或更少时间,或者傍晚乘车离开,少有游客住宿过夜。

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旅游产业链太短,无法留住游客。部分娱乐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参与欲望,造成没地方消费的尴尬局面。兰州旅游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质量把关可得抓好,不能松懈。3 解决方案

3.1加大文化开发力度,打造精品文化旅游

第一,加大对本土特色文化的合理规划和有效开发,重点招商引资建设文化旅游项目。政府部门应该联合旅游企业,积极向旅游发达地区学习、招揽专业人才,为我市文化旅游开发制定合理方案。首先,重视因地制宜和实地考察,组织专门的旅游规划调研小组,对我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考察和登记。其次,运用多种科学评估手段,对各项调查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确定具体开发项目及开发程序。再次,制定详实而可行的旅游规划书,组织具体实施方案。最后,执行项目规划,加大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协调各方不利因素,保证规划顺利执行。

第二,大力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打响文化名牌。旅游部门可借助网络,极力对外宣传兰州文化旅游品牌。把兰州特色文化整合制作成网络游戏,或者动画片等在互联网上推出,让更多的网民了解、知晓我们的品牌名称,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前来。

第三,兰州市旅游局可向市内高校谋求合作。旅游部门主动与高等专业院校加强交往,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高校旅游研讨会议、参加学校培训、认真听取学术报告等,及时了解旅游发展动向,加强员工专业素质,提高旅游决策科学性。

第四,对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歌舞戏曲等,收集相关资料记载,保证该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积极申报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成旅游资源,形成兰州名片。

3.2改变单一的旅游方式,增加游览参与体验性

首先,学习旅游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丰富我市旅游内容和方式。加强与其他地区间的旅游经济交往,引进先进、成熟的旅游开发策略,指导我市特色旅游发展。召开旅游论坛,大力招商引资,政府可对企业实施减免税收、贷款支持、部分经营权转让等政策优惠,以企业带动兰州旅游蓬勃发展。

其次,鼓励旅游企业创新,旅游产品换代升级。旅游企业努力创新,不断设计推出新颖独特的旅游线路产品,延续旅游售后服务时间,主动向旅游者征询意见。可采用多种征询方式,如问卷调查、电话问询、网络调查等,重视调研真实性,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汇总,不弄虚作假。然后根据游客的兴趣爱好、社会消费新趋势、旅游发展新热点等,设计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和模式。3.3保留少数民族原味特色,开发特色旅游

第一,引导少数民族民众重新认识和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开设特色民族课程,专门讲述各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社会风俗等,既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增强各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更有助于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二,各级政府部门全力支持旅游部门工作,完成民族风情游项目的规划。大力整治民族集聚区的脏乱差现象,规划改建少数民族风情游览景区,重点投资七里河区的城市旅游项目,可对外招商引资,由企业进行统一布局和建设,突出区域特色,打造民俗游览、体验景区景点。

第三,避免模仿他人模式,独立自主开发。在开发过程中,不能一味效仿其他景区做法,生搬硬套。企业要注重科研开发,投入大量资金在新项目的研发上,结合我市民族风情特色,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兰州民族风情游。3.4鼓励有实力的餐饮企业进行连锁经营

首先,制定行业统一标准,注册统一拉面商标。兰州市政府可在拉面文化节上,邀请广大市民和游客参与评选最佳拉面,胜出者将统一颁发拉面注册商标,由拉面协会监督管理。

其次,加速兰州拉面上市公司的步伐。对于那些受游客喜爱的拉面馆,政府部门加大物力、财力方面扶持,鼓励其连锁经营,做大、做强中国快餐的招牌,更好的走向市场,走近游客。3.5做好会展规划部署,提高接待能力

第一,在会展期间,各级政府部门做好紧急预防工作,加大各部门通力合作,保障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第二,在对外广告宣传方面,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宣传广度,做好各项职能管理,对外树立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形象,优秀的城市形象。

第三,面向全社会招募会展志愿者,由旅游部门安排接待服务培训,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

第四,做好交通、住宿、餐饮等接待部署,保障居民生活和旅游者出行便利。加大对市内交通繁忙路段的监管,保证道路畅通。

第五,会展策划方案可向全社会公开招标,或采取网络征文形式,挑选最优方案部署会展事宜。3.6全面建设文明城市形象

第一,城市污染问题,这将严重阻碍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再比如城市卫生,本身就是城市的外在形象,一个脏乱差的城市,谁愿意前往观光?这不仅仅要依靠环卫局的清洁工作,还要依赖市民的良好道德素养,爱护我们的城市环境,这就需要加大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和约束控制了,这就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完成,为创建绿色家园贡献力量。

第二,就是各项旅游软硬件设施了,如城市交通、景区景点基础设施、购物娱乐场所、以及导游服务等,我们该时刻严抓旅游质量,严格敦促各级部门按规章执行,逐步提升质量等级,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创造游客满意服务。第三,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符合兰州市特色旅游发展的规划纲要和各项行政制度。加强管理和整治全市旅游企业,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和制度,采用等级评审、评选先进、分类管理的方法,制定各项考核年审制度,促进旅游行业规范化、标准化。

第四,提升服务质量。旅游企业定期培训员工职业技能,采取考核上岗制度,优秀人员获得内部升迁嘉奖,指导和鼓励服务人员提升自身素质。旅游主管部门,组织服务技能大赛,强化旅游工作者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4 总结

第一,兰州特色旅游的未来发展,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品牌,走自己的道路,树立特色鲜明的兰州形象,才能有更大、更广阔的市场和前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处理好环境、社会、经济三重效益,兼顾各方利益。

第二,未来兰州旅游业的发展,不能只局限在单个城市或者个别部门的领导

下,我们应该注重整体效益,加大与西北各省市的全力合作,加强与省内各城市的默契配合,共同打造一个中国西北旅游大品牌,精品旅游产品,形成规模效应,真正做大做强我们的旅游品牌。

第三,开发新型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科技含量,创立自己的明星产品。不断进行创造性研发和发掘,使得旅游产品永葆青春,适应消费者新需求,才能不断地扩大市场占有率。尤其是旅游经营者,要紧跟市场动态,合理组织安排产品的生产营销,注重对客源的分析研究,保证产品符合游客心意。另外,要做好售后服务,加强质量控制,提升服务质量,维持企业老客户。

第四,旅游也因该加强合作,强强联合,向着专业化、集团化模式连锁经营,形成大型开发商,中型批发加工商,小型零售商的经营模式,带动兰州特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维护旅游市场繁荣稳定。

参考文献: [1]仁震英,董晓峰.兰州市山水特色与旅游开发[J].城市发展, 1999,(5).[2]冯书涛,马和梅,俞发荣.黄河兰州段水污染现状分析[J].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2005,27(6).[3]石莉萍.发展兰州特色民俗旅游[J].魅力中国,2009,(35).[4]刘艳,石惠春.兰州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J].丝绸之路,2011,(16).

第四篇: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精选)

[47]索纾.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涂永红.中国人民大学,2008.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息息相关。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白芝霍特和熊彼特。早期的经济学家们分别从工业革命、创新以及企业家才能角度,阐述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尽管人们对于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看法存在许多争议,但总体上说,无论经济学家还是政策制定者都倾向于认为,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二战后,日本和德国的经济奇迹,有力地证明了金融体系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通过金融体系作用于各产业来体现的,即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在现实经济中表现为金融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经济规模的扩大,国民收入的提高,还体现在经济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持续优化过程,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标志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产业结构合理程度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能否保持长期持续增长。结构性问题是困扰不少国家经济发展的难题,我国面临经济发展与体制转型的双重任务,因此,结构性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更为突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结构失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是我国实现经济健康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资金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直接推动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国的投资格局己经由过去的财政主导型过渡到金融主导型。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实现机制,对于各产业、部门、地区间的资源流动、合理配置发挥着积极作用。如何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围绕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这一主题,运用产业结构理论、资本理论、投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以金融发展为主线,建立了金融发展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框架,在梳理考察产业结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主成分分析等多种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以银行信贷为核心的金融中介对产业调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间接融资主导型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受到银行信贷结构的直接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较大作用,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引发了结构的失衡。为发挥金融中介的资源配置作用,需要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

2.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证券市场是促进产业调整的重要渠道。股票市场通过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影响产业调整,即通过企业上市为新兴产业募集资金,并通过并购等手段,促进朝阳行业的成长和夕阳产业的退出。鉴于我国股票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其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尚未表现出来

3.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发展的动力源,对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金融创新主要通过增量调整影响产业结构调整。鉴于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扭曲,金融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作用,但其效应尚未完全表现出来。

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中介发展;2.发展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3.推进金融创新,矫正金融扭曲。

第五篇: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凉州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起,一直就是河西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素有“四凉京华,河西都会”之称。千百年来,生活在凉州这片沃土的先民们,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历史文明,遗存下丰富的文化遗产,雷台汉墓、天梯山石窟、文庙、罗什寺、海藏寺、古钟楼、百塔寺及铜奔马、西夏碑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记录了凉州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精神,而且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资源,并逐步得到了开发利用。从旅游资源总量上看,目前,已完成了“量”的积累,但要实现旅游开发“规模化、品牌化、效益化”的格局,却遇到了旅游规划缺乏大手笔,旅游开发“孝弱、散、差”、旅游精品打造不够、旅游发展缺乏后续力等诸多问题。如何整合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开发富有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品牌,从而实施精品带动战略,建设旅游经济强区,成为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准确定位,树立核心旅游景区

旅游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如果没有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没有配套完善的旅游设备,没有良好的旅游环境、旅游服务和安全保障,旅游业就难以兴旺发达。特色是旅游之魂。虽然,凉州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大手笔的规划和大力度的开发,仍处于缺乏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孝弱、散、差的局面,这就导致了凉州旅游产品长期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缺乏竞争力,长远来看也就缺乏持久吸引力和生命力。所以凉州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必须在依托古代现代的各种文化底蕴,深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天马文化以及民俗文化、佛教文化、饮食文化等,在鲜明的旅游文化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整体规划,系统开发,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那么,凉州旅游的核心景区是什么?怎样开发建设才更具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景区就是特色突出、内涵丰富、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比较成熟的旅游景区。近年来,我们打出了“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等促进武威开放开发、经济发展的几张名片,这些名片均以最富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凉州旅游名胜和产业优势而推出。其中,“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雷台”、和“~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百塔寺”就是凉州富有特色且极具影响力的景区,而且,通过近几年的规划开发已初具规模,而闻名遐尔的莫高葡萄酒的生产基地又在城东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区内。所以凉州旅游核心景区,小而言之可以是雷台旅游景区和百塔寺旅游景区,大而言之就为包括百塔寺、天梯山石窟、莫高葡萄长廊、沙漠公园、黄羊绿色食品园及长城遗址、腾格里沙漠等人文自然资源在内的城东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区。因此,在构筑凉州旅游产品的格局上,要以雷台、百塔寺为核心,优先发展打造为武威的旅游品牌产品,以品牌为号召,以点带面,辐射全局。

二、突出特色,面向市场培育精品

旅游首先必须要有能够吸引游客前来的吸引物,才能带动客流,进而带来物流和货币流等。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没有打得响的旅游产品,很难在市场站稳脚跟,更谈不上发展。因此,凉州旅游必须要营造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强势吸引力的高水平旅游名牌产品,才能最大限度凸现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旅游品牌是产品质量本身重要性的必然反映,产品质量是品牌的基矗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这说明品牌和质量是一个战略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产品所属地的形象。

凉州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明显,一大批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蕴涵极高、开发价值极大的旅游资源,是凉州发展旅游经济的最大优势所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随着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发展的精神,抓紧凉州旅游精品建设,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精心管理、精心服务,以精品促进发展,以精品带效益,是当前凉州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实现凉州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区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将百塔寺建成~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国家级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基地和文化旅游胜地,进而挖掘出百塔寺这个旅游品牌的巨大潜力带动城东旅游区;同时,要建设连接城区、天梯山石窟,辐射城东的区域旅游中心,还要开发莲花山风景区及西营药王温矿泉等新兴高品位旅游产品。其次,要尽快实现现有旅游产品的优化升级,打造一批特色各异、门类齐全的旅游产品。第三,要着力开发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这是凉州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要实现旅游经济的跨越式目标,关键在于吸引游客,增加游客的人数和游览次数,核心在于延长停留天数,目的是要扩大综合消费。不可否认,雷台、文庙、百塔寺、天梯山石窟等传统观光型旅游景点,在凉州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现在和今后仍将继续发挥作用。但是,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旅游需求已由单一的观光转向参与、娱乐、体验和休闲。而传统旅游产品恰恰不能满足游客的这一需求,依靠它们实现客源增长,延长在凉停留时间,增加旅游综合消费可能性不大。但是,对于城东生态旅游的开发,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因为,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是一个集历史文化游览区、农业科技示范区、沙漠绿洲游览区、珍奇动物观赏区、沙漠腹地探险区、沙漠生态观赏区、农耕饮食文化区、莫高旅游度假区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区域。这一旅游景区的建设,既可作为凉州历史文化游的延伸,又可丰富凉州旅游的内容,弥补凉州旅游的不足,给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在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开发上,要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依托,以生活文化为核心,突出三种文化,体现游乐结合,达到体验目的。通过让游客“寻古览胜、体验时尚、享受自然”,使游客感受从容欢畅的生命体验节奏、清新优美的自然

下载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凉州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起,一直就是河西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素有“四凉京华,河西都会”之称。千百年来,生活在凉州这片沃土的......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凉州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起,一直就是河西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素有“四凉京华,河西都会”之称。千百年来,生活在凉州这片沃土的......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凉州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起,一直就是河西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素有“四凉京华,河西都会”之称。千百年来,生活在凉州这片沃土的......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促进产业快速发展[5篇范例]

    凉州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起,一直就是河西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素有“四凉京华,河西都会”之称。千百年来,生活在凉州这片沃土的......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的文化资源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的文化资源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摘要: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域辽阔,土壤肥沃,旅游资源颇为丰富。又为蒙古族聚居地,因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文章简要盘点......

    山西省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山西省产业转移的初步研究 摘 要: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是山西......

    核桃产业发展研究

    山阳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山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农业县,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为发展核桃奠定了坚实基础。核桃产业......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 关海玲 (作者), 陈建成 (作者)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内容简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展,导致了农业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