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探讨

时间:2019-05-12 18:0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探讨》。

第一篇: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探讨

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探讨 伴随着企业的竞争范式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演进为供应链的竞争以及竞争战略向竞合战略转变,物流产业集群呈现出明显的共生特征,进而形成了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的存在有利于资源集聚、整合与共享,从而有效地创新物流服务和提升竞争优势。因此,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既是集群内外企业间互动所形成的结果,也是物流产业集群内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研究日、韩、美等物流强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当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物流产业集群的共生发展。没有“共生”,这些国家物流产业的发展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繁荣。因此,研究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定和完善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物流产业集群的研究[1]、[2]、[3]、[4]、[5]、[6]主要集中在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因、作用效应、动力机制、竞争优势、生命周期演进等方面,这些文献描述性研究较多,缺乏产业层面的实证研究,鲜有文献考察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鉴于此,本文试图根据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共生理论出发,设计调查问卷,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考察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强度,以期能够把握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演化的规律,为我国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共生理论与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模式

“共生”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指由于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必然按照某种模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相互调节的共同生存与协同进化的共生系统。目前,人们越来越接受“内共生是进化创新的重要来源”[7]的观点。如今,共生理论已经延伸到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研究中,成为探讨各类组织共生关系产生和发展规律、共生关系与共生环境相互作用、共生单元进化与创新作用的理论工具。物流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以物流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由众多相关物流企业与机构组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集聚,是以共生关系为本质特征的网络化产业组织形式和社会经济现象。因此,物流产业集群的本质是共生,通过集群内部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构成了共生网络,共生是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动力,也是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借助共生理论,本文认为,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是指集群内企业与物流服务需求主体以及集群内企业间、企业与组织机构间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共生环境中,依据一定的共生模式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竞争合作的关系,同时也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与生物共生理论相似,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也包括三个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其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条件,共生模式是关键,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反映着物流产业集群共生演化的方向和规律。因此,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集群共生系统对资源的集聚能力以及共生单元间的分工与合作,共生单元间通过良好的共生界面相互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等“供需流”,进而实现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集群共生结构使集群内具有畅通的“供需流”交流渠道,为保持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提供了动力,促进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创新及共生能量的增加。

二、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根据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的本质特性,结合相关文献[8]、[9]、[10]和研究目的,本文从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资源集聚能力、集群共生单元间的分工合作、集群共生系统资源共享水平三个方面揭示其与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关系,并借助实证的办法予以进一步的验证。

1.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资源集聚

所谓资源集聚,指集群共生系统内部企业和部门通过利用共生体特有的资源、环境和组

织特征来实现对集群共生体外部资源的吸引。资源集聚的核心功能是把物流设施、资金、技术、人才、知识、信息等要素进行集聚并进行优化配置。一方面,通过集聚,能够克服物流供给与市场的诸多矛盾,创造物流市场,实现市场的扩大;另一方面,通过集聚,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服务运营成本,提高集群内物流服务企业的响应速度,形成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共生效率,促进集群共生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1:资源集聚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

2.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分工合作

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内的共生单元通过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运作,彼此分工合作,共同为物流服务需求企业提供集成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从微观角度看,共生体内的每个企业、部门及机构只是处于物流服务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或仅仅提供部分物流功能和物流服务;从整个共生系统角度看,第四方物流(4PL)、第三方物流(3PL)以及仓储、运输、配送等功能性物流企业,通过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与集成,为物流服务需求企业提供集成一体化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因此,集群共生体内的共生单元间通过物流服务供应链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合作,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及共生企业能力,增加共生体的共生能量。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H2:分工合作水平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

3.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资源共享

现代物流的本质要求整合分散于各领域的物流资源,发挥物流的集成功能。鉴于物流资源的分散化和无序化,需要一种先进的产业组织形式或一个整合的载体与平台,来组织、开发、利用这些物流资源,而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恰恰适应了这种资源整合的需求,可以说物流资源共享在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可视为物流产业的众多相关企业和其他组织在某个地理区域上的“资源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促成了共生单元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与资源共享。这种资源共享的程度直接影响到集群共生体共生单元之间共生关系的稳定状态,资源共享程度越大,彼此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就越大,共生共享就越稳定。通过这种资源整合,不仅促进了“供需流”等要素在企业间的快速扩散,还有利于企业间合作创新物流服务,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3:资源共享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

三、实证分析

1.问卷设计

在文献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访谈和“头脑风暴”法对问卷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讨论和修改,并借助召开物流园区发展研讨会的机会,对物流园区负责人、物流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物流研究人员进行了试调查,并根据试调查的结果与反馈意见修改条款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形成正式问卷。每个影响因素变量设置了4~5个操作变量,每个操作变量采用李克特五级变量来测量答卷人对每个研究变量的信念,其中数字1代表“非常不同意”,数字5代表“非常同意”。对这些观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问卷定稿之后,我们选择了浙江省11个地(市)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园区进行研究。考虑到是向大量的物流园区发放问卷,并且还要保证一定的回收率和有效率,保证问卷填写的时间和质量,课题组采取了多种问卷发放办法。第一,在选取浙江省传化物流基地、绍兴柯桥物流园区、宁波梅山保税港物流园区、嘉兴现代综合物流园区进行调研和访谈时,直接发放问卷,现场回收。第二,利用浙江籍学生的关系自行发放问卷,通过这些联系人与相关物流园区联系,由他们将问卷以电子邮件或纸质问卷的形式发放给物流园区(基地)的被调查者,请他们填写完毕后将问卷发给问卷联系人,然后再由联系人通过电子邮件发回或亲自将问卷交回。第三,课题组在浙江省物流供应链研讨会议上向物流园区参会企业家发放问卷,请调查者现场填写,现场回收。由于问卷的填写对象较有针对性,因此可以认为问卷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有效性。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81份,收回151份,有效问卷146份,回

收率为83.42%,问卷有效率为80.66%。

2.信度和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在研究模型之前,必须首先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信度检验指标通常采用克隆巴赫(Cronbach)α系数。克隆巴赫α系数越大,表示该变量各个题项的相关性越大,即内部一致性程度越高。沃策尔(Wortzel)[11]认为,克隆巴赫α系数介于0.7~0.98之间属于高信度,而处在0.35以下应拒绝使用。本研究采用SPSS 18.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信度检验结果见表2。从中可以发现,问卷处于高信度范围内,是适合的,这表明该问卷具有一定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可靠程度高。

(2)效度检验。效度评价一般包括内容效度和构建效度两个效度。本研究使用的问卷项目及测量量表大部分来自过去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同时,在最终问卷确定之前,我们还向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咨询,通过预试修正了问卷的部分提法、内容,因此问卷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对于构建效度,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各变量的构建测度。各拟合指标的拟合要求卡方自由度比 /df一般应该大于1小于3;规范拟合指数NFI、增值拟合指数IFI、比较拟合指数CFI的值大于0.9,越接近1越好;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低于0.05表示非常好的拟合。验证性因子分析各项指标见表3,可见各指标均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3.SEM模型的确立

SEM是综合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肯证式因素分析而形成的一种数据分析工具。SEM可以对每个估计参数值的适合程度进行显著性检验,以及对该参数在自由估计情况下所导致的显著性改变与模型整体适合度的变化进行显著性检验,其中包括对能够解释若干组观测变量协方差的潜在变量的检验。在目前的管理研究中,特别是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的情况下,SEM是针对传统回归分析弱点(变量观测性、多重共线性)开发出来并得到承认的数据分析方法。

在概念模型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针对AMOS7.0软件的初始结构方程模型,图1为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图。初始模型有4个潜在变量,17个观测变量。其中,资源集聚、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为外生潜在变量,共生发展程度为内生变量。除此之外,还存在17个残差变量,残差变量的作用是保证模型的检验过程能够成立,因为从问卷得出的指标值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使指标值完全匹配于模型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使路径能够得到验证,概念模型能够得到证明,必须引入残差变量。

4.结构模型拟合及假设检验

为从各方面评价结构模型能否解释原始样本数据,首先使用AMOS 7.0软件对研究模型与实证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拟合指标及检验值见表4。根据前面介绍的各拟合指标的拟合要求,从表4可以看出,/df小于3,规范拟合指数NFI、增值拟合指数IFI、比较拟合指数CFI的值均大于0.9,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小于0.05,各指标拟合情况比较理想,模型拟合结果良好。

5.结果讨论

运用AMOS 8.0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程度与资源集聚、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之间的相关关系。程序运行结果见图2。根据图2的结构方程模型和路径系数,可得出三个研究假设的相关信息,见表5。

在结构方程模型中,路径系数是否显著异于零的标准是临界比例(Critical Ratio,简称CR,即t值),当t的绝对值大于等于2时,即可认定路径系数在显著水平0.05以下与零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路径系数的t值(见表5),可以判断资源集聚、分工合作水平、资源共享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影响程度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通过路径系数可以看出,从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影响来看,资源共享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分工合作水

平,最后是资源集聚。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产业集群的资源集聚能力、分工合作水平、资源共享能力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有正向影响,即在物流产业集群演化发展过程中,提高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的资源集聚能力,提高集群共生单元间的分工合作水平,提高集群共生体资源共享能力,都将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这三个因素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资源共享能力、分工合作水平、资源集聚能力。本文是对浙江省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所得到数据的分析,分析结果基本符合浙江省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根据上面的分析,依据浙江省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为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第一,提高集群共生单元间技术转移与吸收能力,引导各种“供需流”在集群共生体内无障碍流动,提高共生单元间合作意愿与透明度,通过共生单元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集群共生体的资源共享水平,促进集群共生发展;第二,优化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介质,开放共生界面,提高彼此间的协调程度,增强彼此间的信任程度,使得集群共生体企业在共生合作基础上凸显共生优势,提升集群共生体内共生单元分工协作水平,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第三,政府需加强与企业、研究服务机构、中介机构等的相互配合,以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合作氛围,减少合作阻力,提高物流资源吸引力和资源获取能力,提高集群资源集聚能力,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

第二篇: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

一、集中一集聚一集群

(一)集中

在集群发展的起始阶段——集中过程中,产业园区的政策环境要素和设施配套要素是吸引园外企业入驻的最大原因。

在此阶段,园内企业因为地理上的集中而形成了有别于分散的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即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优势和基于议价能力提升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集中仅仅是整个集群过程的最初状态,初步地表现出集群的地理集中性特点,产业关联及其薄弱,不能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协作和产业链关系,产业层面的集群优势几乎为零。同时园区企业对地域的嵌入性和依附性不强。

因此,处于集中阶段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利用空间上集中的已基本形成了园区经济总量上的规模,赋予了集群企业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难以较好发挥集群的外部规模效应。

(二)集聚

产业园区由集中而集聚的提升,是产业园区向集群方向发展的中间阶段,在此提升过程中,园区企业依托的主要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市场规范和服务配套要素,四者构成了园区企业向某一产业集聚的基本条件。由此,在具备了上述四大要素的企业集中的园区中,产业具备了明显的行业特征,产业园区的发展指向了特定的产业,从而形成集聚。

此时,产业园区的竞争优势逐步扩大;生产效率优势一方面表现为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专业分工引起的效率提升;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协作增强,企业间的合作规模扩大,使得成本优势覆盖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部分。

(三)集群

集群是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而集群形成的基本要件除了上述两阶段的要素外,还必须具备人文环境、集群特色、产业配套及创新企业家群体四大要素。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中,例如中关村、硅谷、新竹等,都具备了地理集中性、根植性、柔性精专、合作网络性、创新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园区的发展进入新的层次。同时,产业园区也不再是集中于集聚状态下的“松脚型”的产业园区,而是嵌入本地社会文化中的园区集群。

二、辐射接受中心一向内辐射中心一向外辐射中心

(一)辐射接受中心

在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层次上,园区进入集群发展阶段,相对集聚,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产业,显示出较好的产业链效应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但是,辐射接受中心往往只实现了产业园区的生产加工功能,园区功能相对简单,其竞争力的提升相对而言是被动的,有赖于外部技术的流入。

因此,此类园区具备一定的集群优势与产业竞争力,但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主要依靠接受外部产业辐射。

(二)向内辐射中心

辐射接受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将超越生产加工的简单功能,而跃升到向内辐射中心的层次。在此阶段,产业园区的优势产业形成了面向集群内部辐射作用,即优势产业中的具备了较高的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各方面实力的龙头企业,首先产生了寻找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的意识,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张,从而对园区集群内部相对弱小的企业发挥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整个集群共同提升竞争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充分扩大到整个地域范围,区域品牌逐步形成,区域创新功能得到发挥,集群在当地的根植性也有所增强。

(三)向外辐射中心

向外辐射中心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技术输出效应,是所属行业的品牌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它不仅对园内企业有辐射力,使集群整体呈上升式发展,同时对于同行业的园外企业都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力,使大批的外部企业成为其代工生产企业,甚至使外部企业形成专门的集群为其提供配套支持。

分散的企业由集中而集聚而集群,产业园区的集群由辐射接受中心而向内辐射中心而向外辐射中心,这就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逻辑轨迹。

第三篇:下洼镇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下洼镇物流业发展情况

一、下洼镇物流业发展现状、整体情况:

1、随着冬枣产量的不断增加和冬枣产业链的延伸,下洼镇的物流业也不断壮大,至2011年底,下洼镇已发展到物流公司27家,主要集中在下洼镇镇区和永馆路两侧,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物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包装、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截止2011年底,下洼镇从事包装制作批发、餐饮服务的人员达300余人,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

二、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2、物流业主要用于冬枣的配货物流,季节性太强,一年最多工作5个月的时间,其余大部分时间处于停业状态,发展多元化物流配送产业是现今物流业发展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次,物流企业自身规模小,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等原因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致使物流产业发展缓慢。

三、今后物流业发展整体思路和目标:

3、尽快制定下洼镇物流产业发展的方针和总体目标,明确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下洼镇物流业发展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与发达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针对下洼镇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和实际存在的问题,结 合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物流产业发展应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物流服务需求为依托,最大限度的降低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促进和支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方针。在此前提下,未来5-10年内,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总体目标应当是:通过建立健全适应物流产业发展需要的相关制度规范、发展和完善包括各种基础设施在内的物流系统,建立起基本适应下洼镇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的优势物流企业;以重要经济区域、中心城市及沿海枢纽港口城市为依托,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具备一定竞争能力的现代物流设施系统,基本构筑起我镇的物流网络系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物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规范、法律框架和政策体系。

四、物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4、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物流产业的市场主体。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一是鼓励从事运输服务、仓储服务、货运代理服务和批发配送业务的企业,允许它们根据自身业务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逐渐成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的供应者;二是在规范市场准入标准基础上,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物流服务市场;三是对工商登记、税收征管制度等进行必要的调整,鼓励企业实现跨区域经营;四是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鼓励一些已经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业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领先者。

5、积极引导工商企业优化企业物流管理,为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工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宣传,引导工商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引导企业调整经营组织结构,剥离低效的物流部门,逐步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为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广泛而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

6、统筹考虑新型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发展规划。下洼镇政府正在积极研究和制定本领域和地区的物流发展规划,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我镇还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物流设施的资金投入,并制定一些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投资物流设施的政策,以加快物流设施系统的形成和完善。

7、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加快物流标准化的进程。第一,重视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流信息平台。镇政府首先促进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在此基 础上,鼓励和帮助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连通,特别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第二,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镇政府高度重视物流标准化工作。一方面要在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作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要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对国家已经颁布的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对已经落后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准尽快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提高物流产业中货物和相关信息流转效率。

五、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8、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为物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由于对运输、包装、仓储、配送、货运代理等各物流功能和要素的管理涉及到交通、工商、税务等十几个部门,且目前上述部门在促进物流业发展方面都十分积极。为避免政出多门和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有必要建立起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一是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协调各个相关部门的政策;二是组成由相关政府部门为成员的部门联席会议或部门间的促进物流发展政策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制定和 协调物流成员发展的相关政策,其具体办事机构可以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来承担。三是物流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的调整。首先要对现行政策中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活动的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清理,特别是对妨碍公平竞争、限制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进行清理,为物流产业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其次是要研究和制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物流管理制度和有关政策,以保障物流产业在规范管理制度环境中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政府当前的政策取向,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装备更新的融资政策上、在物流基地的土地使用政策上、在物流服务及运输价格政策以及工商登记管理政策上,研究制定一些有利于物流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措施。

9、进一步重视现代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工作,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从整体上提高物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

10、结合国家的有关政策措施,镇政府出台一个鼓励物流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物流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主要的政策措施,以引导和促进下洼镇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玻璃制品产业集群发展

玻璃工艺制品产业集群发展调研报告

小官庄镇方 春

玻璃(水晶)工艺制品产业是我县的特色产业之一,其中玻璃工艺制品以小官庄镇为主导,水晶工艺品以西安丰镇为主体。2007年玻璃制品产业集群被列为江苏省100个产业集群之一,2008年,宝应被授予“中国玻璃水晶工艺品出口基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小官庄等镇引导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向规模化、多样化、高新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促进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深入企业调研,请教业内相关专家,摸清了产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企业众多,产品种类齐全

目前,全县拥有玻璃(水晶)工艺制品企业200多家,其中产销过100万元以上的企业80家,500万元以上企业30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20多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4家;产销规模20多亿元;有外贸自营出口实绩的玻璃制品企业10多家。年自营出口达2000万美元以上,供货出口在4000万美元以上。每年开发玻璃新品3000多种,产品结构逐步由过去的纯圣诞工艺品向高档玻璃工艺品、日用品等综合性产品延伸。玻璃工艺产品发展到玻璃圣诞工艺品、玻璃水晶工艺品、玻璃拉管、玻璃热弯工艺品、窑炉工艺品等五大类上万种产品。

(二)骨干企业领衔,成长型企业崭露头角

美瑞华、六堡、旭阳春、全华、康龙、星汉等重点企业继续在行业内居于主导地位。一批年产销2000万元左右的企业通过加大新品开发力度,加快市场拓展,提高机械化程度等,成长步伐不断加快,产销年均增幅达30%以上。

(三)配套能力增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近年来,围绕做大做强玻璃工艺制品产业,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配套项目,到目前,全县拥有氧气厂2家,玻璃棒管生产厂2家,再生纸生产公司2家,纸箱包装企业5家,彩印企业3家,此外还有管道天然气项目。玻璃棒管项目、平板玻璃工艺品等一批项目的引进落实,优化了产业结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四)平台建设加快,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小官庄镇为推动玻璃制品产业发展,先后建设了玻璃特色产业园、东部工业园、创业园,玻璃特色产业园是为发展玻璃工艺主导产业而设立的园区,进区企业20多家,东部工业园区是小官庄重点建设的园区,是玻璃工艺制品的配套园区,已形成玻璃工艺制品从棒管原料到产后包装的完整产业链。创业园是为促进本地民资发展而设立的园区,是想创业、能创业的民资主体发展壮大的孵化器,目前已有6家企业进园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集群规模不大,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经济总量不够大,大中型企业太少,行业顶尖企业少。2010过亿元的企业还没有突破,美瑞华、全华、康龙等企业虽搞了多年,但由于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又没有与专门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开发产品,科技含量不够高等,导致发展速度缓慢。产品结构还是以圣诞玻

璃工艺礼品为主,产品价格低、竞争力弱,新品研发、工艺创新、中高端产品开发还未真正突破。

(二)企业恶性竞争,分工协作欠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缺乏相应的行业引导,加上少数企业的短期意识和狭隘思想,集群内企业互相恶性竞争,自相残杀,严重削弱了产业优势和对外竞争能力。从企业间的联系来看,许多企业间没有建立起上中下游的产业链关系,这种缺乏深层次的分工协作,使企业难以享受到企业集群内部的规模经济和区域经济优势,形不成产业集群的“配套”,难以形成产业集群的联体凝聚效应。

(三)品牌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由于产业的特殊性,产业集群中有市级以上品牌的微乎其微,产业集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都不强。而由于大部分企业实力不足,管理落后,科研创新力量薄弱,人才支撑不够有力,科技服务企业缺乏,使得产业集聚大多尚未形成创新机制,模仿多于创新,产品长期停留在低档次、老品种、粗加工阶段,多以“低质跑量”为竞争手段,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的末端,附加值低。

(四)集约程度不高,市场抗风险能力不足。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规模扩张中对劳动力、土地的要求都很高。主要面向欧美等国际市场,受国外市场需求波动性的影响较大,同时产品退税率、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对玻璃工艺制品产业也有较大影响。

三、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发展方向

针对玻璃工艺制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结构亟需转型升级,一是传统的圣诞工艺礼品要强化外观设计,引入“声、光、电”一体化的新材料、新技术,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竞争力。二是丰富产品品种,改变圣诞工艺礼品一枝独秀的现状,大力发展

日用玻璃制品、玻璃装饰品、窑炉玻璃工艺制品等新品种,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三是逐步突破高端玻璃工艺品的瓶颈,引进精密模压玻璃工艺品,脱蜡浇注玻璃工艺品(琉璃)等高端产品,向晶体振荡器等玻璃电子元器件产品拓展。

四、有关建议

(一)做好集群规划,强化政策导向。江阴临港新城在推进四大产业集群发展的第一步就是狠抓规划重完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我县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加快玻璃水晶工艺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末,玻璃水晶工艺产业在全国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全国的产业发展基地。玻璃水晶工艺产业在纳入规划的同时,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集镇规划相衔接,使产业集群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县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玻璃水晶工艺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提出发展目标,制定工作措施,扶持、引导、规范产业集群发展。

(二)培育比较优势,实现转型升级。江阴注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研发创新、产业孵化、人才培训等服务。因此我们一要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实施自主创新策略,构筑企业创新特色;实施联合创新策略,构筑产学研合作特色;实施制度创新策略,构筑技术创新新机制,使一批有实力龙头企业跨入企业技术创新先进行列。二要努力提升综合功能。建设行业生产中心、贸易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标准制定中心。

(三)提高品牌意识,培育知名企业。品牌是产业集群价值的外在表现,是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一要制订产业集群品牌梯队培育建设规划。编制出台产业集群品牌指导目录,建设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二要实施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扶持政策。整合政府各部门资源,引导社会资源流向高成长性的企业,争创名牌产品、驰名商标、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商品。三要注重培育和树立企业家品牌。培养出一批知名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大企业家。四要积极扶持重点规模企业。大力发展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水平,形成经济规模。

(四)立足产业特点,开展产业招商。江阴围绕产业链、大项目招商,延长、做强了产业链。要加快做大玻璃工艺制品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是必由之路。一要精选一批投资总量规模大、投资强度大、投资效益高的产业带动型大项目,据此进行补链和节点,不断拉长、做精、打粗产业链,实现企业间产能和资源的最佳组合,扩大产业集聚效应。二要注重引进外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带动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

(五)加强载体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江阴等地的发展实践证明,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最有效载体。要围绕集群发展的需要,高标准规划和建设玻璃工艺制品工业园区,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产业园区集中,保证园区的永续经营和增强园区竞争力。不断优化政府服务。进一步研究激励扶持政策,创新工作机制,打破区域、部门界限,凝聚部门力量,强化对产业集聚工作的协调和服务,形成发展合力。整合各类资源,多层次做好服务,实现政府、企业和专家的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问

题。引导全社会的参与,建立商会或协会,充分发挥其作用,共同营造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五篇: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名胜)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节约利用资源,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政发[]69号),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在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工业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过程。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规模,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围绕“争进十强”的奋斗目标,抓住襄樊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明确发展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政府扶持引导和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紧紧围绕培育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加速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产业提升,细化专业分工,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打造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促进我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按照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在发展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环境。

2、集聚发展原则。增强集聚功能,强化专业协作,发挥群体优势。把优化产业布局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把加快园区建设与促进产业聚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集聚。

3、技术创新原则。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打造产业名牌和区域品牌。

4、内外兼顾原则。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和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5、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生态、绿色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环保生产,最大限度地推动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

三、发展产业集群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及各镇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全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重新配置工业园区,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衔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明确界定主导产业,鼓励产品相类似的企业相对集中生产。

(二)继续壮大企业规模。以构建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为主线,突出抓好规模以上企业的培植和改造,充分发挥其产品辐射广、技术示范精、信息扩散宽的作用。重点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尤其是产销过亿元企业发展壮大。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事业科研成果转化。鼓励规模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途径,对其周边企业进行并购和改造,不断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三)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鼓励名牌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技术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名牌产品的推介力度,促进名牌产品升级晋档,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地缘优势为依托,提升本地区产业集群的知名度。

(四)实现产业集群内企业优势互补。加大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沟通力度,引导集群内企业构建新的生产秩序,实现既有专业分工、又有系统合作的局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产业集群基础建设、空间布局、横向联系等方面的不足,使产业集群的功能更加完善。

四、发展产业集群的主攻方向

围绕自身优势,集中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重点抓好机电汽配产业、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3个产业集群建设。

(一)扩大汽车零配件生产规模,发展机电汽配产业集群。以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充分发挥毗邻高新区的地域优势,以长源东谷、荣华集团、轴承工业园为重点,大力发展汽车主导产品、汽车零配件以及与汽车生产相关的各种服务,形成上下游产品相衔接、大中小企业相配套的汽车零配件产业群,增强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为现有厂家配套向全方位、系列化方向发展。到“”末,汽车零配件产业的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提高纺织服装、粮油食品生产能力,发展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振纺织服装工业雄风,提升和改造我区现有纺织服装企业,加快对落后的设备进行彻底更新换代,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纺织服装基地。同时,充分利用我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产业化经营手段,实现工业与农业、农村与城镇的有效对接,把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势。以鲁花、万宝粮油、襄樊正大、希望、安华纺织、金安泰制衣等企业为重点,用工业化的理念培植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到“”末,以纺织服装、粮油加工、饲料加工、蔬菜加工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

(三)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群。充分发挥我区地处全国铁路、高速公路交接点和通讯网络“八纵八横”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从我区实际出发,重点建设两大物流中心:一是围绕东风汽车公司庞大的购销业务,依托华中光彩大市场、天润汽车大市场、新世纪建材及一批汽车4S店,在316国道旁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仓储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物流中心;二是以新规划的襄樊铁路东站为核心,抓住货物运输将从城区转向市郊的机会,在肖湾东站建立一个物流产业中心,为各大专业市场及其他用户开展服务。到“”末,物流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五、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打造一个以信用担保、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技术攻关为重点的企业服务体系。

(一)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采取政府重点扶持、社会共同资助、企业投入为主的方式进行,利用现有产业技术基础,实行市场化方式运作,有效整合各种服务资源。

(二)加快信用担保机构建设。一是充分发挥现有担保机构作用,壮大资本金规模,拓展担保业务,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二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信用担保领域,创办商业性的民营贷款担保机构。三是开展企业诚信评价工作,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一个有统一标准、客观公正的信用数据库。

六、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工作的指导,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打造产业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本地、本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制定并落实各项扶持措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要素市场,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工作措施,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区经济、发改等部门要结合《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科学拟定全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利用地方资源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布局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区级各商业银行对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应根据国家投资政策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效益比较突出、有还贷能力的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给予优先安排。从今年开始,区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年拿20万元),重点用于公共服务平台、集群信息化建设以及技术攻关和产业链的延伸,由区财政局和区经济局共同制定经费使用办法。科技部门要从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向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倾斜。区经济局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的同时,要不定期开展银行和企业对接活动,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三)进一步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大部门间组织和协调工作力度,推动产业集群行业协会建设,尽快在规模较大、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中建立行业协会,以规范企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对涉及产业发展、行业规范等有关问题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推动国家各项政策和政府工作部署贯彻落实。

以前有关文件有与本意见相抵触的,一律以本意见为准。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和《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

下载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1、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整体的竞争能力 一般说来,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

    长沙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汇报★

    凝心聚力 科学跨越——长沙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汇报 长沙地处湖南东北部,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信息中心,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

    关于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县督导检查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我县各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

    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初探

    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初探科技工业园区是高技术产业聚集的经济特区,产业集群理论对于我国的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科技工业......

    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显现出的竞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

    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

    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显现出的竞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升级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调整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升级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进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抓手......

    推进延边产业集群发展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优化延边地区产业布局【摘要】产业集群在多数国家正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用于指导区域或国家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尤其用于指导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