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远期疗效评估
第八单元 远期疗效评估
一、工作程序
(一)社会接纳程度评估
1.评估内容。求助者的社会接纳程度,也可看作是本人的社会适应程度。主要评估的是求助者的行为表现和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内容包括跟人的来往,学习或工作方面的表现,跟家人的相处,或者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与能力等等。
社会适应可当做是咨询效果的指标之一。但是比较抽象和广泛,其变化通常很缓慢,实际上不见得能发生得很快而被观察到。而且不容易依靠求助者本身做客观的审察,因而有其本身的限制。可是其意义却很重要,表示心理咨询的目标并不只在于改善精神症状,同时在于日常生活实际行为方面的改进。
2.评估方法:
(1)家属或四周人的观察。求助者所表现的行为、社会适应的程度,都可以依靠家属或亲友们的评估而作判断。可是属于内在精神活动的情况,如心里的想法是什么,是否有改善的动机与企图,是否还有哪些精神症状等等,有时别人无法推测,就只能通过观察间接了解。
(2)咨询师本身的审查。优点是咨询师很清楚咨询的目标与方向,可就咨询的期待做专业性的评判。
(二)自我接纳程度评估
1.评估内容。
(1)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这是最基本的考虑因素。要看求助者接受咨询以后,原来所
申述的精神症状或者困扰的问题其严重程度是否减轻或得以消除。
(2)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
2.评估方法。
(1)求助者口头报告。
(2)量表评估。
(三)随访调查
1.追踪回访。咨询结束后,视客观条件和双方意愿,可作3-6个月甚至更长久的追踪研究。
2.常用的回访方式。
以求助者本人为回访对象所采取的方式有:追踪卡、通信、面谈、电话。
以熟悉求助者的人士为回访对象的方式还可召开座谈会,邀请亲属朋友对求助者近期的变化,特别是与咨询目标有关的方面发表意见。
在实际工作中,咨询师可根据条件,灵活选择,也可将若干方法综合运用。要注意把对求助者的回访与对其熟人的调查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比较全面、客观的信息。要注意做好追踪回访的记录,并不断总结经验。
二、注意事项
(一)由实施咨询的咨询师本身来做咨询效果评审,如咨询师无意识地想证实咨询效果,或者由于对求
助者存在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情因素时,判断的客观性会受到影响。对此,应予以注意。当然,如咨询师处于职业竞争等目的有意夸大咨询效果,就从根本上违背了职业道德,那就更加不可取了。
(二)采用量表衡量或口头报告的方法了解症状是否改善或问题是否解决,都是求助者主观评估的方法。
应当重视和考察求助者自我报告的真实性问题。假如有的求助者考虑到某些现实因素,就可能影响其描述与报告的真实程度。假如是想逃避法律上的责任,或者是想获得司法上的好处,那更会受到这些利害关系的左右,影响到求助者本身评审的可靠性。
(三)如果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评估咨询的远期效果,可以考虑由上级咨询师等专业督导人员来做比较
中立性的评审。评审者能以专业眼光和科学手段,审查求助者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随咨询进行所发生的动态变化,对咨询效果做出客观评价。
第二篇:2015年肺炎喘嗽疗效分析、总结评估
肺炎喘嗽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
(2015.12)
一、临床资料:
2015年1-12月份接收住院患者1261例。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完成1261例,运用中医药治疗率100%;平均住院治疗日7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药外敷、微波理疗等。
二、疗效评价:
完成实施中医诊疗方案1261例病例中,临床痊愈率80.2%,好转率17.9%,效果不显著转诊占1.9%。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98.1%。评价标准:
(1)对症状:发热、咳嗽、痰鸣、喘促四大主症改善情况的评价和次症纳差、寐不安情况的评价;
(2)对体征:肺部罗音改善情况的评价;
(3)对理化指标:X线全胸片阴影吸收情况的评价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价。
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症状改善、肺部体征消失及胸片恢复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
1261例患者主症改善者占99%;次症改善者占96%;未改善者占3%。改善的主症中体温恢复正常者1261例,咳嗽、痰鸣改善者1250例:喘促改善者占1250例。改善的次症中纳差改善1246例,寐不安改善1232例。
三、分析总结:
针对本小儿肺炎喘嗽病特点,通过以上中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缩短了患儿病程及咳喘治疗时间,并继续采用推拿、拔罐、微波理疗等治疗手段,驱邪同时兼顾小儿正气,较好的解决了肺炎后期啰音吸收缓慢的问题,突出了中医特色。对肺炎喘嗽急性期,患儿咳喘症状明显者(依从性好),均采用中药饮片、中药穴位帖敷治疗,效果显著。
四、优化结果:
大部分肺炎患儿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效果显著。但有一小部分患儿病程长,肺部啰音吸收缓慢,口服中药汤剂困难,并且应用西药静脉输液,效果不佳。肺炎后期应用微波理疗促进肺部啰音吸收,疗效显著,并且本疗法易为患儿及家属接受,值得推广。
第三篇:2016咳嗽病疗效分析总结与评估
2016年咳嗽病疗效分析总结与评估
咳嗽病是我科的优势病种之一,2016我科共收治患者病例约110例,有效108例,有效率98℅,全部执行诊疗方案,现将中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分述如下:
咳嗽是指外感 或内伤为因素,导致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病症,历代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咳嗽的原因有外感、内伤两大因素。
1.分析:入院患者均以我科的急性咳嗽病治疗常规为指导,在咳嗽病的各个阶段进行中医药干预治疗。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外感咳嗽,病位主要在肺,以邪实为主,治宜宣肺祛邪。但应按病邪性质分风寒、风热、风燥施治。由于肺为脏腑之华盖高居于隔上,药力易达病所故用药,宜清扬,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需要注意外感咳嗽忌敛肺止咳,或病起即予补,否则易使外邪内郁,肺气不畅,痰浊不易排出,咳嗽愈重。内伤咳嗽的治疗,当分清虚实和脏腑。邪实为主者,当祛邪止咳,或治疗清肝泻肺,兼以扶正等治法;正虚为主者则当根据虚之所在脏腑,而选用补肺、健脾、益肾等扶正治法。
2、总结: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为六淫犯肺;内伤为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辩证首当分清外感与内伤,进而根据咳嗽的声音与发作时间及痰色、质、量等辨其病性。
咳嗽既是肺气上逆,亦是祛邪外达的保护性生理反应,故治疗不能单纯性的见咳止咳,必须按不同的病因分别处理。外感新病属于 邪实,治应祛邪宣肺;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治应祛邪止咳、扶正补虚,分别主次处理。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整体疗法。外感咳嗽一般均应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邪去正安。内伤咳嗽忌宣散伤正,当调护正气,还可配合单方草药,结合生活调理以提高疗效。
3、评估:在我科收治的患者中,辩证分型以风寒袭肺和风热犯肺证为主,综合采用中药口服,疗效确切,一般疗程在一周左右,配合西药治疗者疗效为佳,同时对患者进行持续健康宣教。深化患者对咳嗽的认识,患者受益颇深。总之,本科的中医优势病种以口服中药及特色针灸治疗为主,治疗方案简单,费用低廉、疗效肯定,深受患者好评。
4、优化:咳嗽病患者在采用中药同时采用西药治疗,在改善症状方面,优势明显,但是若明显感染则效果不如西药显著,因此为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下一步应着力针对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深入研究。
第四篇:手术用血前评估和用血疗效评估制度(最终版)
手术用血前评估和用血疗效评估制度
(一)手术用血标准: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与不断更新的相关专业临床输血指南相关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确定手术用血执行标准:
1、失血量小于20%血容量、HCT>0.25或HB>70g/L者原则上不应输血,但应输注胶体液为主,晶体液为辅以补充血容量。
2、失血量大于20%血容量,HCT<0.25或HB<70g/L者,或需大量输血(24小时内输血量大于血容量)时,可先以胶体液为主,晶体液为辅的扩容液补充血容量,再输注红细胞以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输注红细胞适用于血容量正常或低血容量已纠正的贫血患者。胶体液指人造胶体溶液和白蛋白。
3、失血量过大有效循环血量30%,HCT<0.20,HB<60g/L者,且仍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可输部分全血。全血适用于既需要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又需要补充血容量的患者,而不适用于血容量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临床适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应严格掌握输注全血的指征。
4、小儿、孕妇、70岁以上老年患者依据其心肺功能与免疫状态可适度放宽输血标准。
(二)成份血的适应症
1、悬浮或浓缩红细胞:可用于所有手术用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2、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3、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4、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5、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6、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vWD),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手术科室合理用血评估表”(附表)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尤其是注意窗口期问题解说。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3、手术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主管医师填写,主治医生以上职称医生签字核准。严格控制5ml/kg内的输血申请,即失血量<5ml/kg原则上不输血;申请输血量在30ml/kg以上,除报主管院长审批、医务科备案外,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审核。紧急输血须由科主任或值二线的医生签字核准,急诊手术用血后2个工作日内由手术主管医师及时补办《大量用血审批表》手续。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如失血量不超过有效循环血量20%或<20ml/kg时不输血)。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成分输血,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5、手术、麻醉医师应当从患者血液管理角度重视患方在手术用血中的核心作用,通过针对性指导提高其血液健康康复能力。且应将评估与健康指导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四)输血后评价:
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主管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手术科室合理用血评估表”(附表)填写结果、签名。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2、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手术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两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一份放入病历,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医务科和输血科每个月按照“医院临床输血检查表”抽查若干份的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医疗质量通报的一部分内容。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第五篇:远期目标
东城小学学校远期规划与管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当前办学新形势下,一所学校要生存,要发展,不仅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立竿见影的教育教学质量,更要有驾驭教育时空、动态的全局观念,高瞻远矚的超前观念,有一套科学、系统,切实可行的远期发展目标、发展规划,才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才能焕发出永久的坚韧生命力,在新世纪新时期的“教育战场”上取得丰硕的战果。可以说,一所学校的远期目标规划就决定着一所学校生存的能力和发展的方向,决定着它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能走多远。“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办出特色,办出优势”,是我们学校根据当前教育形势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确定的,学校在十年内办学总的目标和方向。
在未来十年内,我校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精神,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践行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结合实际,大胆超前,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工程,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新型人才。通过深化教育改革,逐步形成具有自己风格和优势的教育教学系统理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摸索出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的教育管理方法和学科课题教研成果、教学风格。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勇于尝试,敢于创新”,挖掘素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以创新、尝试教育为教改目标,以关爱、自然、平等、积极向上的人文主义精神为内在动力,以传统文化熏陶为道德基础,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媒介,“办出特色,办出优势”,并在此基础上,争创保定市素质教育一级达标校和市级农村示范校,是我们对未来的规划,也是我们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
为构建学校发展内在人文动力,我们把 “勤奋好学,求是创新”立为我们的校训,用它指导我校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形成“爱生、业精、奉献、求新”的教风、“乐学、活泼、勤思、进取”的学风,它是我们学校立足与发展的动力和支柱,更是我们蓬勃的生命力!
基于此,经学校及全体教师会议讨论决定,把我校未来办学目标
作第一个“十年规划”,分成七个方面,整理成纲,使今后的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培养自主独立的新型人才。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切实将素质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方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动教育和生产劳动、科技活动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才。
(2)、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树立新的人才观、知识观、质量观、课程观,强调个性自由发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健康向上、自信乐观的人格,敢于挑战困难、面对挫折的意志品质、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信心。
(3)、改革课程设置,开展有利素质发展的各种课堂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树立“大课堂”观念,把学习的时空观念开放化、社会化,让学习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进自然,在广阔天地里得到最人性化的发展。按照《课程计划》的纲性规定开齐课程,切实加强活动、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扬优势,努力提高英语课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积级开展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和宽松自由的环境。
(4)、巩固办学成果,完善素质教育考评、监督机制,以科学、公正的各项指标来评估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保证在通过义务教育教学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稳步前进,锐意进取,向素质教育一级达标校和县级农村示范校的目标努力。
二、抓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优良的道德、意志品质。(1)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从小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作出贡献,奠定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基础。
(2)通过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人文活动和社会教育活动、爱国爱乡活动,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学习观,增强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挑战的恒心和毅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3)弘扬“勤进取,乐奉献;勇尝试,善创新”的校园风尚。特别是“奉献”精神,更要作为学校师生的首要思想工作来抓。在教师群体中宣扬“讲师德,比奉献”精神;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从小培养博大的爱心和宽容待人、互帮互助的美好心灵。
三、抓好教育教学科研,进行务实而又锐意创新的教育改革。(1)、成立语文、数学学科两个教研小组,由学校优秀教师领队,以科学态度和科学理论为指导,勇于实践,发挥职能,做到研究有专题,实践有目标。定期进行实践经验总结,并整理成档。
(2)、定期进行经常性的课题研究,形成制度化。密切关注国内外教育教学动态和先进理论,把各种富有时代特色和教研智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引进学校,进行专题探讨、尝试、实践,逐步摸索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新颖先进的教改之路。
(3)、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定期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优质课。让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真正进入课堂,以先进教育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历层次、业务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以师德教育为核心,注意激励教师树立爱岗敬业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以“爱心”、“奉献”精神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2)、鼓励、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科研活动,通过组织外出听课、观摩及考察,逐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配合总校对教师工作进行量化评估。
(3)、创造条件,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进修、自学,提高学历层次,力争在三年内学校教师教育本科学历比例率先达到20%,十年后本科学历以上达80%。
五、搞好校园人文精神建设,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1)、树立“进取、奉献、尝试、创新”的教风、学风,营造一种健康活泼、蓬勃进取的校园风气。
(2)、建立健全学校宣传机制,争取创办学校少先队广播站和校
刊《放飞希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尊重与关爱的人性化管理,营造一种活泼进取的集体凝聚力。
(3)、定期开展各种人文活动,如校园尊师节、读书节、诵诗节及各种社会教育活动、小记者行动、科学技术活动、班队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勇于创新、尝试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既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积极推广现代化的先进信息技术,处理好传统和新生的关系。
六、完善办学条件,推动教育现代化工程。
(1)、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吸引一切办学力量,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争取企业、社团、公民个人的捐资助学,完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设施,加快加大现代化教育工程的步伐。
(2)、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活动,规范教育教学场所布置和设施。具体目标为操场的整修、规划,新教学楼的筹建及各专用教室的完善。
(3)、在现有学生电脑室的基础上,多方筹集资金,争取尽快建置学校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等现代化专用科室,构筑现代化办公系统。
七、积极探索,树立“特色”,发扬优势。
(1)、把创建“素质教育特色校”和市农村示范校作为远期目标。弘扬“勤于进取,乐于奉献;勇于尝试,善于创新”的精神。
(2)、以强调个性发展和人文精神为总思想,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为主要阵地,结合各种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出成绩,出人才。
(3)一方面发挥超前优势,把信息技术课和英语课办出成绩,办出影响;另一方面注重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宣扬、继承,构建书香校园,通过诵诗会、诗赏析、读诗节等活动,让诗词歌赋进入校园,进入孩子们的视野,陶冶情操,愉悦性情,为良好道德品质奠定基础,并借此内化校园人文。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理想是远大的,目标是催人奋发的,但它的实现却需要靠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面对机遇,我们冷静分析,勇于实践;面对挑战,我们斗志昂扬,精神
奋发。相信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诚关切下,在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勇于尝试,勇于创新;发挥优势,树立特色”,我们终将摸索出一条符合本校生存和发展实际的素质教育之路!
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