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邑县农村沼气工程调查报告
平邑县农村沼气工程调查报告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沼气工程调查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农经
[2011]1065号)和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农业厅、省统计局制定的《山东省农村沼气工程调查实施方案》要求,为摸清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和使用情况,准确掌握农村沼气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推动农村沼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对全县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范围
1、户用沼气:2005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2007年省户用沼气建设项目、2008年省户用沼气建设项目、2008年新增农村沼气国债项目;
2、沼气工程:山东蒙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型沼气工程;
3、服务网点:2009年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37处。
二、调查内容
(一)户用沼气
1、建设效益:自2003年以来,平邑县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沼气用户达到34960户,沼气建设适宜率达到19%。沼气池的建设解决了大街上三堆(柴堆、粪堆、土堆)问题,农村的街道宽了,道路亮了,庭院绿了,厨房明了,浴室净了,村庄美 1
了。一个8-10立方米的沼气池,可供4口之家全年使用的燃料,可节约煤1200元;沼气灯节电60元(100度);沼渣、沼液是上等有机肥,可供2-3亩农田,减少化肥用量的三分之二,可节省肥料开支250-300元。使用沼肥无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由于沼气池需要粪便等废弃物作原料,农户每年要多养猪4头以上,可增收400元以上。建设一个沼气池,每年增收节支2000元以上。
2、调查情况:我们对全县2003年至2010年的79个承担沼气建设项目的村按照6%的比例随机抽取了5个村进行逐户入户调查,分别是资邱镇辉泉村、八顶村,流峪镇贵山子村,武台镇卧龙村,经济开发区胡同村,5个村共涉及沼气户660户。其中正常使用户数600户,正常使用率为91%;弃用50户,占7.5%;报废10户,占2.5%。弃用农户是受常年外出打工影响,家中无劳动力,没有养殖,导致没有沼气池正常运行原料。报废池是由于新农村社区建设整体搬迁和部分使用整体罐的沼气池。
(二)沼气工程
山东蒙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407.7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0万元,省级投资25万元,市县投资25万元,企业自筹207.76万元,已全部到位。完成建设1000立方米厌氧反应器一座,500立方米储气柜一座,年处理养猪粪污1.75万吨,常温发酵年产沼气20万立方米,年发电48万千瓦时。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运行良好。
(三)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
我们在全县37处服务网点按照不低于30%比例抽查了12处网点,每个网点具备了为500户沼气农户服务的能力,并具有“七个一”,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一个永久性指示牌,做到了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原料。
(四)农村沼气建设需求情况
调查显示,农户建池积极性较高,在没有建沼气池的村,有50%的农户有建池意愿。但是缺少发酵原料、嫌麻烦、资金不足等,是农户不愿意建设沼气池的主要原因。国家扶持政策,也是影响农户建设沼气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民外出打工和沼气池发酵原料紧张制约沼气建设和使用效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部分村外出打工人员较多,且外出务工人员多是体力较好、有文化的青壮年,留在家里的则是老人和儿童。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造成沼气池闲臵,无人管理而无法使用。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庭院经济也在逐步萎缩,很多养殖户放弃养殖业,导致沼气发酵原料的供给不足,影响了沼气池产气率和使用率。情况严重的甚至出现闲池、弃池现象。
2、由于新农村建设迁村腾地,村庄集并、一些地方沼气池废弃,部分村户出现了整体罐沼气池损坏废弃现象。
3、“三改”配套率不高。由于建材人工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建池补助偏低、农户自筹配套能力有限等原因,导致相当部分农
户只建池不配套,“三改”不能同时到位。
四、措施和建议
一是立足充分利用畜禽粪便这一前提。联合畜牧部门,加大对散养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户进行养殖,在增加农户自身收入的同时,解决沼气肥源问题。立足秸秆沼气推广。用加大秸秆发酵沼气的推广力度,着力做好秸秆沼气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推动建池户利用秸秆代替人粪便,作为沼气池的启动原料,提高户用沼气使用率。
二是针对农村散户养殖萎缩,规模化养殖发展迅猛的现实情况,结合迁村腾地、新农村社区建设,由一家一户向户用沼气与沼气工程并重转变。发展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大中型沼气工程;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大型沼气工程;建设联户或养殖小区沼气工程。
三是提高沼气池建设和使用的补助标准。调查显示,调查户认为建设沼气池,自己负担1000元以内为宜。而目前我省每个沼气池建设补助资金偏低,农户要自筹二、三千元,才能完成建设,与农户心理预期有较大差距。为充分调动农民建池积极性,应提高补贴标准。
四是继续加强后续服务与管理。良好的后续技术服务支持,是沼气建设使用成功的关键。采用多种形式对农户开展沼气建设使用知识培训,让他们会建、会用、会修,并建立沼气用户档案,实现跟踪管理。
第二篇:农村沼气调查报告-
2012--2013寒假
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沼气推广中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学院: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004班
姓名:刘鑫
学号:2010000986
农村沼气推广中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村民向市民、乡村向城镇转变,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养殖方式由散养向规模化集中喂养转变,户用沼气向联户集中供气转变,沼气服务向物业化管理转变,能源利用向综合利用转变,沼气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否则,将直接影响沼气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存在问题
●国家投资力度加大,农户依赖思想较重
为加快农村沼气发展,各级都加大了投资力度。然而却滋长了农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有补助建,没补助不建,补助少了不建,甚至沼气池出现问题、配件需要更换、日常管护等一切都想依靠上级出钱来办。这些依赖思想的存在,使得一些农户对已建沼气池不去认真管理,效益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这种现象严重影响沼气事业的健康发展。
●村庄合并扩建社区,沼气发展受到影响
入住新村后的农户由原来的一家一户、独门独院变成了排房单元居住、平房变成了楼房,居住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规划、环境、居住、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给沼气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出现新池不能再建、老池将要废弃的问题。
●养殖方式发生转变,外出打工沼气停用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快,家庭饲养畜禽的越来越少,养殖方式也由散养逐渐转向规模化集中喂养,直接影响到户用沼气的料源。另外,农村强壮劳动力大量转移,留在村里的是上年纪的老人、中年妇女和未成年的儿童,他们对已建沼气池使用力不从心,也不去认真管理,更谈不
上去建新的沼气池。
●服务经费投入不足,后续服务难以保证
前几年各级财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沼气建设,推广部门只愁建设任务完不成,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导致服务滞后。近两年,虽然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服务投入,但是资金也很有限,离“八个一、五个有”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远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沼气工程发展迅速,行业标准无章可循
近年来,各地在普及户用沼气的基础上,加快了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建设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发展时间短,技术力量不足,行业标准不完善,在整体设计、规范管理以及各种技术规程方面无章可循,多数工程的效果不理想。
●农户对沼气的综合利用重视不够
沼气的综合效益如果发挥不全面,沼气建设只能停留在“就能源利用抓沼气建设”上。多数人认为,建个沼气池,只要产气能做饭、能照明就行了,沼渣、沼液的利用常常被忽视,闲置或倒掉,造成极大的浪费。近几年,各地在综合利用方面虽有新的进展,但利用程度较低,除部分菜农使用外,用于大田的比较少,其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农业部门在不同农作物上进行沼渣、沼液试验,效果明显,但由于缺少经费,也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另外,农户不了解或不掌握综合利用技术也是其重要原因。
发展对策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引导农户沼气建设
针对目前部分农户存在松劲自满和依赖思想,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一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利用媒体和身边典型给农户讲清增收、节能、环保的道理,算好能源、经济、生态效益账,调动农户参与沼气建设的积极性,实现“要我建”到“我要建”的根本转变。二要多方投入加快发展。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发展沼气;二是发挥地方财政作用,采取市里拿一点、县里补一点、农户出一点的办法,增加投入建设沼气;三是鼓励引导社会各界投资。三要服务到位科学发展。沼气建设的持续发展取决于建后服务,服务的质量决定沼气事业的成败,因此,沼气后续服务势在必行。
●稳步推进新村建设,重点发展沼气工程
因地制宜,把发展适合新型农村社区特点的清洁能源与环境整治、社区规划、污水治理、新村建设等结合起来,与社区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一要利用周边资源优势,建设能环沼气工程。在不具备使用液化气、不适合发展户用沼气的情况下,利用周边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屠宰场、酿造厂、豆制品厂等排放高浓度有机废水企业丰富的地方,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向用户提供清洁能源,向农业提供高效有机肥。二要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建设秸秆气化工程。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建设大型秸秆沼气工程,解决社区居民的生活用能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约能源,清洁环境,又增加了收入,改善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快新村建设步伐。●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农户长期受益
一要落实工作责任。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实施负总责,细化工作方案,层层落实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考核制度。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简化相关手续,加快落实建设条件,深入乡村农户,指导项目实施。二要加强项目监管。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参与,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督导检查责任落实、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项目配套等情况,坚决克服“重项目争取、轻项目管理的现象。特别要加强重点环节、重要部位的监督检查,发现问
题,及时解决,使每个项目、每笔资金使用都经得起检验。三要建立奖惩机制。实行投资安排与项目管理情况挂钩,把项目执行情况作为今后安排项目的重要依据,实行奖优罚劣。对执行好的项目县(市)在今后项目安排中增加投资,对项目资金、质量、进度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地方,减少甚至停止安排投资,以确保项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加快服务网点建设,解除用户后顾之忧
为巩固沼气建设成果,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一要加强服务人员培训。市、县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技术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沼气日常管护、故障排除、综合利用以及服务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等知识,广泛开展“一专多能”活动,进一步培养服务人员吃苦耐劳、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提高其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二要加大服务投入力度。为方便用户长受益,各级政府要多投入,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配套资金、服务经费,多建服务网点,让用户不出村就能得到服务。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企业和农民投入。三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培养树立本地先进典型,学习借鉴外地典型经验,积极探索沼气服务模式,推进服务向纵深发展。根据养殖方式转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推广托管新型服务,解除外出打工人员后顾之忧。
●大力发展沼气工程,实现企业农户双赢
沼气工程是一种较好的发展模式,不仅解决了不适宜建池农户的生活用能问题,而且又解决了养殖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沼气发展的方向。沼气工程一次性的投资较大、施工复杂、技术要求高,务必慎之又慎。一要抓好资质管理。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都要具有相应资质。工程设计要尽可能一步到位,以免给后期运行带来麻烦。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具备施工资质的企业和个人不得从事工程施工,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持有施工资质证书,否则不予施工。二要实行阳光操作。对大中型沼气工程必须进行公开招标,对设计方案、图纸、工程预算及池型、工艺、储气装置、供气管网等主要工程,必须组织专家论证,然后根据招标结果确定施工单位,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三要强化监管责任。为保证工程质量和企业、农户受益,实行工程监管责任制。领导负总责,部门负全责,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把好质量关、安全关、资金使用关,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和廉政工程。
第三篇:溆浦县农村沼气建设调查报告
溆浦县农村沼气建设调查报告
根据湘农能办(2011)18号文件精神,为摸清农村沼气建设和使用情况,进一步掌握农村沼气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县由发改局牵头,组织统计、农村能源等三个部门,于5月23日至29日,开展了一次关于农村沼气建设和使用情况的联合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时间紧,调查面宽,工作量大,我们共抽调了15人分成5个调查小组开展调查。对户用沼气和服务网点按照重点抽样的办法确定调查对象,户用沼气按照项目村总数不少于5%的比例抽查了5个村,服务网点按照总数10%的比例抽查了5个点。两个小区沼气和一个大型沼气池也都按要求进行了上门调查。调查采取看、记、问(即查看现场、询问户主、详细记录)的办法进行,现场填写了详细的调查表格,调查工作结束后召开了由所有调查人员参加的关于我县沼气建设的分析讨论会。
二、调查数据分析
1、户用沼气池。此次共调查了9个乡镇的10个项目村,走访沼气用户380户。从使用情况来看:正常使用的用户为263户,占总户数的69.2%;间歇使用49户,占总调查户数12.9%,间歇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原料短缺,共有27户;弃用的户数共67户,占总调查户的17.6%,其主要原因是常年外
出打工,共有58户。从养殖情况来看,受调查户共养猪(其它家禽、家畜按比例折算)1508头,平均每户养猪3.97头,但有三分之一的户没有养猪,养猪多集中于大户。从“三改”情况看:改厨的有380户,占100%,其中有30%户为简易改厨,仅建有灶台板;改圈的91户,占23.9%;改厕的35户,占9.2%。从原料情况看:自有发酵原料的有196户(包括全自给和半自给户),占51.5%;需外购的219户,占48.5%;以粪便为主要发酵原料的350户,占92%;以秸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30户,占8%。从沼肥利用情况看,施用的有315户,占83%,丢弃的有65户,占17%。从受服务情况来看:受过服务的沼气用户有361户,占95%,对服务满意的338户,占受服务用户的93.6%,调研农户满意度“好”的261户,占68.7%,满意度“一般”的119户,占31.3%。
2、服务网点。本次共调查了5个村级服务网点,其中08年建2个,09年建成3个。平均投资约5万元/个,总投资25万元,计划覆盖户数为1500户,目前实际覆盖用户数约为500户。“六个一”的建设情况勉强可以达到要求,但真正发挥作用的不是很理想。服务人员数量为5人,每个服务网点仅有负责人能够在闲暇时开展一些临时的服务工作。网点的服务情况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服务没有收益。
3、小区沼气建设。我县今年共新建了两个小区沼气,每个小区沼气的建设内容包括:100m的沼气厌氧发酵池,350m的预处理池,50m的好氧消化池和20m的水压间。每个小区计划供气30户,其中长期供气户为10户,临时供气户为20户。两个小区都是依托养猪场而建,每个养猪场年出栏生猪在600头以上。目前,这两个小区沼气都已投料启动,运行状况良好。小区沼气能集中解决部分居民的生活用能,能帮助养猪场处理污染,能与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机结合,因此倍受养殖户和种植户的喜欢。
4、大型沼气工程。我县于2010年建成鸿飞达大型沼气工程。该猪场年出栏生猪1.2万头,建有2个400m的发酵池,1个50m的预处理池和1个150m的贮气罐。目前一池三建已基本完成,沼气池已正常运行,沼气使用主要是冬季给猪舍取暖和解决厂内工人的生活用能,所产沼气在夏季富余较多,暂时没有发电,造成了浪费,所产沼肥部分供给周边的菜园和柑桔园。
三、调查情况综合分析
调查工作结束后,我们召开了分析讨论会。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依据调查数据和走访用户的记录进行发言,并就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如何发展展开讨论,分析如下:
1、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反应较好,应进一步推广。户用沼气是能让最广大人民受益的项目。此次调查,认为沼气建设“好”的用户为68.7%,认为一般的占31.3%,没有人认33333
3为沼气建设不好。凡是使用过沼气的用户,都对沼气能源十分称赞,都能认识到沼气能源清洁、卫生、方便、节省、环保,同时,沼肥是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优质肥料。因此,在能源危机日益显现,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大力发展沼气能源。
2、农村户用沼气发展主要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发酵原料结构性短缺。人们喜欢沼气,但因为投料不方便不愿去使用丰富的秸杆原料,又因为运输困难不愿到养殖户中外购原料,而养殖户的发酵原料又积压浪费。二是沼肥利用困难。人们都知道沼肥是十分优良的农家肥,都希望用上沼肥,但因为运输困难,沼肥利用率很低。调查显示有83%的农户利用的沼肥,但这些用户都只就近利用了一小部分的沼肥而已。如能加强科研,克服这两个难题,那么农村沼气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3、小型沼气工程建设很受欢迎。我县今年试点建设了两个小区沼气,现都已投料运行,效果很好。由于小型沼气工程可集中获取较多的沼气能源,可有效治理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可提供较多的优质沼肥,管理更有效,进出料更为方便。因此,很受欢迎。目前我县有3000多户规模养殖场和一批种植户都希望建设小型沼气工程。
4、后续服务很重要,但很难开展。我县已获批建设42个服务网点,但由于网点都没有创收能力,所以靠各网点为
广大用户免费服务根本不现实。从实践来看,开展服务工作存在两大难题,一是服务难以创效,没有效益就维持不了服务。二是数量众多的网点都缺乏优秀的技术人才,难以提供优质的服务,服务保证不了效果。低素质的技术员五次、十次都解决不了一个问题,费力不讨好,高素质的技术员上门一次能解决一系列问题,既节省又有好的效果。实际上沼气池使用管理过程中也不会经常发生问题,一次有效的服务可以让一个沼气池长期正常使用。而一些小故障没有得到及时排除,反而变成了问题池、弃用池。我们认为应重点扶植几个有实力的网点,以便既能提供优质服务,又能克服经费不足的问题。我县现有一个中心服务站,42个服务网点,1.1万户沼气池,由于没有好的服务模式,服务不能创效,各网点基本上没有开展服务,后续服务工作主要还是靠中心服务站承担。
5、大型沼气工程应慎建。大型沼气池建设投资大,但效益并不理想。从我县的鸿飞达沼气工程看,投料运行以来,产出的沼气冬天仅可以烧一个锅炉供暖,夏天不需供暖,仅供40多人的生活用能,大量的沼气被白白浪费掉。我们督促业主购买发电机,他又担心沼气不够发不了电。
四、几点建议
根据多年的实践,综合多方的意见,为有效促进农村沼气的发展,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建议提高户用沼气池的补助标准。目前户用沼气池的补助标准仅为1200元/户相当于120元/m,而大型沼气的补助标准为1000—2000元/m。前者是让最广大群众受益的项目,且实际投入产出比远远高于后者。我们希望户用沼气池的补助标准应提高到500元/m以上,在建池的同时,增加一些配套设施和必要的使用工具,让沼气用户更方便使用和管理,更好地发挥沼气池综合效益。
2、加大科研的力度。农村沼气建设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事业,但有些环节制约了其发展。如原料的运输设备,进出料的工具,检测工具,沼肥、沼气的应用等技术都很落后。上级配发了一些工具或车辆,但总的来讲,实用性不强,这些工具的性能需进一步改善。我们建议从省至县应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开展专业的课题研究,实施有效的科研奖励机制。
3、加强培训。应特别重视中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
4、加强机构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是应对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进一步提高其地位。
333
第四篇:农村沼气工程“十二五”规划
农村沼气工程“十二五”规划
农村沼气工程关系到我县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2015年我县农村沼气建设开发利用的目标任务与实施重点,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特编制《县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十二五”规划(-2015年)》。
一、规划摘要
-2015年,我县共规划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8000口,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10处,大中型沼气工程5处,县级服务站1个,乡村服务网点30个。规划概算总投资55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390万元,地方投资200万元,农户自筹2960万元。规划实施后,全县户用沼气将达到2.3万户以上,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10处,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3处,乡村服务网点70处,到2015年,全县2.3万户沼气用户每年可以增收节支2898万元以上。
二、建设基础
(一)发展现状
县辖17个乡镇、325个行政村、3324个村民小组,全县总面积9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万亩,总人口42.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44万人,总户数11.88万户,其中农户10.4万户。
我县利用沼气解决农村燃料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近几年来,我县抓住国家支持农村沼气建设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适时提出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主扶”和“农户自愿申请,乡村组织实施,部门监管服务,市场机制运作,资金捆绑使用,实行先建后补”的工作思路。特别是近三年来,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能源工作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突出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能源利用率两个重点,不断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力度,沼气建设村基本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人民生活小康化”的目标。截止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沼气建设13078口。目前我县农村沼气使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四位一体”生态能源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集中在开云镇八里村、萱洲镇的田家村、江东乡的龙桥村等10个乡镇,115个村,这种模式主要是以沼气为纽带,种植养殖业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多业结合,综合利用的生态能源模式,达到了“猪-沼-稻”、“猪-沼-菜”、“猪-沼-鱼”完整的生态农业良性系统使能源经济进入良性循环。二是“五改”生态家园模式。主要集中在白果镇先锋村等九个乡镇,125个村,这种模式是将沼气池与改卫生厕所、改饮用水、改家畜栏、改卫生厨房、改卫生浴室相结合的生态家园模式。农户庭院合理的布局设计,人畜粪便直投入池,沼气池常年产气,改善了卫生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方向。三是“三结合”生态家园模式。这种模式在全县各乡镇都存在,比较分散,这种模式是以稻草为主要产气原料,结合人、畜、禽粪便及生活垃圾直投入池,使沼气池有充裕的原料,卫生方便,是解决当前由于养猪少而造成的无产气原料的较好途径。
(二)进一步发展农村沼气的必要性、迫切性
1、农村生活用能价位高、缺口大,需要开发建设农村沼气。能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油荒、煤荒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我国也随处可见。石油、煤炭、液化气价格越来越高,使农民生活用能负担越来越大。就我县目前来说,一吨煤价格200多元、一罐液化气80元,一个3-4口之家用液化气做饭一月一罐,一年900多元,取暖用煤3吨,折合人民币近800余元(含运费),全年能源消费1700多元;若做饭、取暖全用煤炭,每户一年需5吨,约1300多元。随着煤炭价格的一涨再涨,农村生活用能将更为困难,现在大部分农民除冬天用煤取暖外,平时都用薪柴、作物秸杆做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威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开发新型农村能源势在必行。
2、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开发建设农村沼气。中央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要把我县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和谐稳定的新,开发建设农村新型能源,加快“一池三改”建设,是治理农村脏、乱、差,改善村容村貌,创建干净、卫生、文明新农村的最佳切入点。农村沼气建设,可改变农村传统生活方式,使农村向着健康、卫生、整洁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改进农民多年来形成的生活观念;可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人畜粪便直接入池发酵,既可避免对地下水源的污染,又可消灭蝇蚊的孳生场地,减少有害病菌的传播,有利于农村居民健康;可通过新型能源开发建设技术培训与管理实践,促进农民自身素质和致富能力得到提高,精神面貌得到改善,从而促进农村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
3、农业可持续发展
和无公害生产需要开发建设农村沼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准入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被提上日程,像过去那样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的种植方式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进行无公害生产,必须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施用无公害肥料和农药。沼渣、沼液等肥料不仅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最好肥料,而且还具有“生物农药”的功效。用沼
液喷洒农作物,不仅可起到叶面施肥的效果,而且可杀死作物的病、虫。开发建设农村沼气,直接治理了农村人畜粪便污染,减少了焚烧秸杆对大气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以及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无病菌、无虫卵沼渣沼液有机肥、草木灰还田,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可有效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地地力,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增加农产品产量奠定基础,使农业能沿着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三)农村沼气发展需求分析
通过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使规划重点区域内的农村用能结构得到优化,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50%以上,畜禽养殖污染得到遏制,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控制,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尿处理率达到9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通过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建设生态家园,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高效生态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特色兴县”战略,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农业生产污染治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为重点,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因地制宜推广以农村沼气为纽带的各类能源生态模式和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民生活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和突出重点的原则。沼气建设与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总体目标密切结合,纳入我县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优先发展养殖普及率高的村、水资源保护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沼气建设。
二是政府引导和效益吸引的原则。切实加强宣传引导,研究制定沼气建设的政策措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狠抓沼气示范村、示范户建设,通过典型示范,以综合效益吸引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三是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的原则。要根据各地的实际,结合不同区域特点制定实施规划,明确重点及配套措施,通过合理布局,分区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沼气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
四、农村户用沼气
农村户用沼气的基本建设单元为“一池三改”,包括户用沼气池建设和改厕、改厨、改圈“一池三改”同步规划、同步施工。沼气池的建设容积为10m3,重点建设“上流浮罩式”国家标准规定的池型,配备自动或半自动的出料装置。同时,根据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与农业生产发展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建设“四位一体”和“猪-沼-作物”等能源生态模式。
规划-2015年,全县农村有养殖基础和建设场地的农户,新建农村户用沼气8000户。到2015年,全县农村户用沼气达到2.3万户以上,普及率达到30%以上。
其中:-2012年,全县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户,普及率达到21.4%,2012-2015年,新建农村户用沼气6000户。
五、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
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以“一池三建”为建设单元,包括发酵池、原料(粪便或秸秆)预处理(沉淀、调解、进出料、搅拌等装置)、沼气供气(沼气净化、储存、输配、计量和利用装置)和沼肥利用设施(沼渣、沼液处理及综合利用装置)等。土建工程主要包括沼气发酵池、贮气水封池、前处理池、沼液贮存池、保温室、沼气管网等;设备主要包括泵、流体管网、电器控制、脱硫塔、沼气灶具、检测设备等。
规划-2015年,新建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10处,到2015年,全县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普及率达到100%。
其中:-2012年,全县新建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3处,普及率达到30%。2012-2015年,新建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7处。
六、大中型沼气工程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组织推广“生态型”、“环保型”、“能源生态型”等不同模式的沼气工程。-2015年,规划全县规模养殖场(存栏生猪3000头以上、存栏家禽10000羽以上)新建设沼气工程5处。
到2015年底,全县大中型沼气工程总数达到5处左右,全面完成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
其中:-2012年,全县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普及率达到40%。2012-2015年,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3处。
七、沼气服务体系
县级服务站主要受管理部门委托对乡村服务网点实施管理,开展技术轮训、巡回检查、应急处理、配件供应、大修服务、试点示范、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服务。建设内容主要配备沼气技术巡回服务多媒体车、大功率远程进出料车、应急处理专用摩托车、培训和教学设施设备、实训场地及工具、维修工具和检测仪器、“一站式”服务业务用房等。
乡村服务网点直接为广大沼气用户提高服务,重点以沼气国债项目为依托进行建设,每个网点具有为300-500沼气户服务的能力,至少配备1名技术服务人员,具有“六个一”,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做到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原料。
规划-2015年,新建县级服务站1个,乡村服务网点30个,到2015年,全县沼气服务体系覆盖率达到100%。
其中:-2012年,全县新建县级服务站1个,乡村服务网点20个。2012-2015年,新建乡村服务网点10个。
八、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农户自筹为主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发挥政府、集体、农户、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县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沼气工程建设补助,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建池材料、设备采购、工程设计、技术工资及人员培训等方面。
注:详见附表三
(一)规划总投资概算
根据以上测算,-2015年全县沼气建设总投资5550万元,其中:-2012年投资2060万元;2012-2015年投资3490万元。
1、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规划新建8000口,平均每口沼气池容积10m3(包括“三改”),按每只造价4000元计算(包括原材料费、人工费、沼气使用配套设备费等),总投资3200万元。其中,-2012年,新建口,投资800万元。2011-2015年,新建6000口,投资2400万元。
2、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新建大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10处,总容积为5000m3,按400元/m3造价计算,需总投资200万元。其中,-2012年新建3处,投资60万元。2012-2015年新建7处,投资140万元。
3、大中型沼气工程。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5处,总容积为37500m3,按400元/m3造价计算,需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2012年新建2处,投资600万元。2012-2015年新建3处,投资900万元。
4、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县级服务站一个,建筑面积1000㎡,需总投资(含设备采购)500万元。新建乡村服务网点30个,需总投资(含设备采购)150万元。其中,-2012年新建20个,投资100万元。2012-2015年新建10个,投资50万元。
(二)投资计划
投资1270万元。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400万元,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20万元,大中型沼气工程300万元,沼气服务体系建设550万元。
2011年投资790万元。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400万元,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40万元,大中型沼气工程300万元,沼气服务体系建设50万元。
2012年投资740万元。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400万元,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40万元,大中型沼气工程300万元。
2013年投资940万元。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600万元,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40万元,大中型沼气工程300万元。
2014年投资940万元。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600万元,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40万元,大中型沼气工程300万元。
2015年投资870万元。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800万元,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20万元,沼气服务体系建设50万元。
(三)资金筹措
实现规划目标共需总投资5550万元,根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支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政策导向及上级有关部门文件精神,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投资由农户自筹为主,政府通过项目包装等途径予以适当补助;规模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和乡村服务体系建设,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原则,以社会、企业和养殖户投入为主和国家配套以奖代补;县级服务站建设以国家投入为主;确定资金筹集计划为中央投入2390万元,地方投资为200万元,农户及企业自筹2960万元。
九、项目组织实施
成立“县农村能源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全县农村能源建设在“县农村能源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开展工作。县能源生态局组织专门班子和专业技术施工队伍具体实施。县能源生态局局长为第一责任人;乡镇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明确能源生态局班子成员负责相应乡镇的能源建设任务。
广泛宣传发动,争取领导、涉农部门,特别是退耕农户对能源建设工作的认识、重视、支持与配合。通过培训、现场会、宣传资料、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等多种途径宣传发动退耕户积极参与到全县农村能源建设上来。
按照重点安排适宜发展沼气的养殖集中地区的原则,将全县17个乡镇的58个重点村作为-2015年未来5年全县农村沼气建设的规划区域。
十、经济社会效益及环境影响
本规划实施后,将新增农村户用沼气8000户、大中型沼气工程5处,乡村服务网点30处,全县户用沼气将达到2.3万户以上,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10处,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3处,乡村服务网点70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
(一)经济效益
新建一个10m3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包括“三改”)需投入资金4000元左右,按使用年限为15年计算,平均每年摊到266.66元。而通过“三沼”综合利用,每年可以使农户增收节支1260元左右。其中,利用沼气炊事等,可节支760元左右(全年节约8瓶煤气,每瓶按95元计算);沼渣、沼液是优质有机肥,全年可减少化肥、农药支出约320元左右;利用沼渣、沼液作有机肥发展瓜果、蔬菜等农作物,每户每年增效增收180元。到2015年,全县2.3万户沼气用户每年可以增收节支2898万元以上。
(二)环境效益
规划目标实现后,全县2.3万农户可用上优质燃气,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减少了薪柴使用量,保护了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农村发展沼气,把建沼气池与改圈、改厨、改厕同步进行,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流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可杀灭寄生虫卵和部分病菌,达到粪便无害化标准,能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保护农民的身体健康。沼气的使用还改变了传统的做饭方式,把农村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通过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建设,把种植、养殖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农业资源的深层次利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通过农村沼气建设,真正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
(三)生态效益
一只沼气池年产沼气量相当年节约薪柴5000公斤以上,相当于保护了6亩薪炭林年生长量,按此测算,全县2.3万个池相当于年保护13.8万亩薪炭林年生长量。而且防止了水土流失,改善了水质,减排了30万吨污染源。同时,大量施用沼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起到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平衡作用,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可以说,一只沼气池既保护了一片青山,又保护了一片绿水,对加快生态县建设步伐和巩固生态县建设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沼气建设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我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与建设“生态”,创造我县农村的优美环境密切相关,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乡镇、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把沼气建设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工作之中,建立组织,搞好规划,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农办、能源、农业、规建、财政、环保、国土、林业、科技等部门要加强合作,积极配合和支持沼气建设,确保沼气建设任务的完成。县政府将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各乡镇农村生态建设考核目标;各乡镇确定分管领导,成立相应机构,建规立制,责任到人。
(二)强化项目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沼气工程建设的各项管理工作,要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保证工程质量和正常安全运行。各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组织设计和施工,必须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和施工,施工人员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要逐步建立系统、高效的管理机制,所有项目都要严格履行国家和省有关项目的管理办法和程序。对项目要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强化资金管理,加大资金使用的追踪检查和审计检查。沼气池建设要建立档案和用户卡片,实行长效管理,巩固建设成果。
(三)加大资金投入
沼气建设是一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的农村公益事业,因此,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予以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一是加大项目包装、申报力度争取项目支持;二是整合新农村建设、移民后扶、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等各项政策资源,形成合力;三是财政加大资金投入,把农村沼气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企业和农民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沼气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依靠科技创新
要积极探索先进适用的技术,把农村沼气建设与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一整套适合我县的农业生态模式,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同时要引进和开发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拓宽沼气原料渠道,提升沼气工程的技术档次和整体水平,发挥较好的综合效益。
(五)完善服务体系
加强沼气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队伍建设,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强沼气生产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到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保证沼气池的建设质量。同时探索创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做到专业化施工、物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和社会化服务。
(六)注重宣传引导
各乡镇、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农村沼气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沼气建设在治理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取得的成效,宣传沼气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经验,得到领导和农民的认同,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沼气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十二、附表
附件1:县-2015年农村沼气建设基础及建设需求表
附件2:县-2015年农村沼气建设目标表
附件3:县-2015年农村沼气建设任务及投资需求表
略
第五篇:农村沼气及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 ————农村沼气及环境问题调查报告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一.实践背景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我们的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辉煌的背后,农村环境却在遭到破坏。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村沼气建设及环境问题的调查。
二.实践目的及意义
了解农村环境的发展情况,深入了解环境问题,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合理有效的使用沼气,多元化发展,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三.实践内容
1.人员安排
贾根全:负责甘肃天水地区调查情况
高浩:负责辽宁营口调查情况
朱壮:负责江苏淮安涟水调查情况
徐元彬:负责江苏南京溧水调查情况
刘欢:负责江苏盐城滨海调查情况
2.实践时间
7月8号—7月19号
3.实践流程
第一阶段:沼气使用情况调查
打印一份调查登记表,主要包括沼气使用时间,沼气发酵物质更换周期,发酵物质来源,发酵物质使用后处理等有关内容,根据表中内容,我们各个成员对本村及周围地区进行了走访调查。
江苏涟水一个农村中居民有40余户,建有沼气池15个,其中有一少部分是第一批建设的,大部分都是第二批才建成的,使用时间在5到8年,发酵物质来源主要是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沼气沼渣被村民们当做肥料施到田里,减少了近200元的化肥开支,每家还可节省燃料费,电费600多元,大多数村民对沼气使用感到满意。江苏滨海地区沼气池使用情况和涟水比较接近,沼气池比较普遍,但不少人家中还是预备了煤气,防止梅雨季节时产气量少,无燃料可用。南京溧水地区使用沼气池的村民相对少一些,一个大的村庄有七八十户人家,但沼气池却只有十几个,大多数家庭使用的都是些天然气,而这些沼气池也都是七八年前建的,当时政府补贴只有几百元,发酵物质来源主要是生活垃圾,村民表示使用沼气比较方面,但时间久了,沼气池质量下降,有些地方漏水漏气,造成了污染,有些不便,有些沼气池也即将被淘汰,被天然气取代,沼渣处理的也不够妥当,没有合理利用。辽宁营口地区靠渤海,水资源比较丰富,沼气池建设较少,平均每10家有1口沼气池,居民大多数使用的是煤气或天然气,空气温度相对较低,沼气发酵的少,夏天是村民们使用沼气的高峰期,但由于靠近河流,有些沼气由于质量问题导致发酵物泄露,造成了一定的水污染问题,使用沼气也没能节省开支。甘肃天水地区是沼气池建设比较广泛,基本上每4户人家就有一个沼气池,每个村还设有村级沼气协会,村民使用沼气更合理。由于天水地区交通不怎么方便,所以能够固定生产燃料的沼气池得到了人们的青睐,目前一个村庄大概有二十五个沼气池,而且沼气池还在不断的增
加。但出现过有人掉进沼气池的情况。村民们表示,由于很多人专业知识少,请人
修建沼气池时每个沼气池连同铺管道等问题大概需要2500—3000元,而且质量,没保障。
调查中发现有些家庭有两个沼气池,其中一个是坏了的。也有一些家庭由于外出打
工,修建好的沼气池弃之不用了。有些家庭也想修建沼气池,但由于修建费用较高,村民们也只好使用秸秆,木材等燃料。
第二阶段:农田,河流环境调查
在涟水和滨海地区,农田秸秆处理情况几乎一样的,村民们将其倾倒在河里,每家
基本上有五亩第,三亩种了麦子,收割后遗留下来的秸秆几乎都倾倒在了农田附近的沟壑里,一眼望去,几十米长的河流都被堵塞,臭气熏天。南京地区田里情况较
好,村民们能够将其运回家作为家禽食物或加工成饲料。辽宁地区秸秆生产则有多
元化发展,许多当地村民都会把夏天剩下来几百斤重的秸秆送到附近的煤厂或者囤
积起来,留作冬天取暖之用。这样的秸秆回收,每年为当地村民节省了近500元。甘肃地区夏季焚烧秸秆情况有点严重,在走访的11家村民中,有3家是把秸秆堆
在河岸边烧掉的。只有少部分村民把秸秆运回家。
四.实践结果
总的来说,目前的沼气建设还是村民依靠自己的状态,政府没有稳定、持续的项目扶持政策,人力、财力投入不适应工作需要,部分地方和单位对沼气建设重视不够,工作没有形成合力。例如苏北淮安,盐城地区,由于科技,经济限制,有能力建沼气池的农户很少,按照沼气池建设标准,要铺设管道等,成本高,有时候质量没有达到标准,导致沼气池使用时间不长就报废了,这就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当地政府对农村投资较少,农民的压力较大。南京地区经济发展较好,许多人都认为沼气没有发展前景,但有时候居民的天然气供应不上时,吃饭都成了问题。辽宁营口地区沼气主要是污染问题,沼渣外泄,同时,沼气建设还停留在自发阶段,村民对沼气建设的观点还停留在单一用能上。甘肃天水沼气建设在服务上存在问题,有安全隐患时没有及时的排除。
而在全国范围内,农田秸秆处理都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秸秆焚烧禁而未决,没有一个合适的方法能够利用好秸秆。
其实大多数村民都意识到沼气池建设利远大于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由于种种原因,沼气池建设还未在农村普及,保护环境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沼气池建设和保护环境方面,我们有很多努力的方向。首先,要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解决资金难题,促进沼气池建设顺利实施。村民们最主要的还是缺钱,尤其是山区地区。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让那些投资商看到建设沼气池的广阔前景,他们一定会心动并会行动的。第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沼气池不只是提供燃烧能源,还可以作为肥料喂养鱼,施肥等,秸秆可以作为发酵物加以利用。政府应该制定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优惠政策,这样农民的积极性将大大增加。第三,配备一定数量的技术服务员。当沼气池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第四,培训一批农民技术员,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时解决沼气用户日常使用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靠人不如靠己,农民自己学到了技术,再推广介绍出去,那么意义和作用将是远大的。第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村民从心底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合理利用资源,那么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污染的问题了。最后,沼气池建设以及环境保护也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办法,才能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
四,实践总结
这次社会实践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一方面我们更深一步地了解了农村,了解农村各方面的情况,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另一个方面,它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回报社会,为促进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使我们震撼的是新农村建设,我觉得只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新农村就一定会建设的更美好!当然,这次暑期实践我们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调查范围不够广范,调查深度不够,对村民们的一些交谈语气拿捏的不好,这都需要我们去改善。我们在学校学好知识的同时,也要走到社会中,服务大众,“纸上得来终觉浅”,体验生活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身体力行,到基层去生活,去感受,去习惯,去面对,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来的东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农村建设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沼气建设以及农村环境保护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相信我们会创造美好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