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政治课 - 江西省情教育---悠久历史(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14:2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形势政治课 - 江西省情教育---悠久历史(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形势政治课 - 江西省情教育---悠久历史(共)》。

第一篇:形势政治课 - 江西省情教育---悠久历史(共)

江西省,简称赣。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史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地形三面环山,北部临江,气候宜人。全省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人口428O万。江西省历史悠久,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自然资源丰富。江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60种。全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682万千瓦,其中可开采装机容量610万千瓦。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800立方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3%。全省淡水面积2500万亩,占全国的9.3%,列全国第三位。

生态环境良好。江西山色葱郁、风景秀丽。全省有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三百山、仙女湖、梅岭、龟峰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鄱阳湖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鄱阳湖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拥有国家级的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文化底蕴深厚。江西历史文化悠久,南昌、景德镇、赣州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昌滕王阁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江南才子王勃在此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景德镇古瓷窑、赣州八景台、乐安流坑村、安义古村落群等记载着江西辉煌的历史。江西自古人文荟萃,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有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出自江西。

特色产品众多。景德镇的瓷器源远流长,中国的英文名“CHINA”就来源于国外对中国瓷器的认识。樟树的四特酒,周恩来总理赞誉为“清、香、醇、纯”,四特酒由此而得名。南丰密桔,历史上是皇室贡品。此外,还有庐山云雾茶、中华猕猴桃、赣南脐橙、南安板鸭、泰和乌鸡、江铃汽车、凤凰相机、金圣卷烟等,列入中国驰名商标。

著名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创下了许多“第一”。第一枪在江西打响,1927年,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在江西创建。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在江西诞生。万里长征第一步在江西迈出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良好。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江西确立“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加快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呈现出崭新面貌。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 江西省情教育—悠久历史500-600字3

江西省情教育—悠久历史

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意思是位于江南的西部地区。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江西省共辖81县。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江西历史悠久,文风鼎盛,像王安石,汤显祖等等名人大家历经千古,至今不衰。江西不但文化历史悠久,像瓷器,楼阁也是闻名遐迩,往来游客络绎不绝。

古遗址,大多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它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地方发展的战略资源。而守护好它们,其实就是为我们自己,更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第三篇:形势政策江西省情教育--实现跨越_

形势与政策课:省情教育——实现跨越

二、实现江西崛起的新跨越

(一)新的历史起点

“十一五”时期是江西发展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这一时期,用好机遇、应对挑战、谋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就能够在中部地区崛起的进程中有更大作为。回顾过去,江西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新世纪以来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已经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能量正在集聚。人的能量正在迅速集聚,人才流失已转变为流进流出基本平衡,“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正在成为江西4300万人民新的理念,这些都将成为活力、动力、创造力的能量来源。产业发展的能量正在迅速集聚,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成本低、回报快、信誉好、效率高”的环境品牌正在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有识之士的认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江西拥用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机遇。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内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措施开始实施。这些都是江西今后发展极为有利的条件。站在新的起点上,抓住时代提供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江西崛起进程,实现富民兴赣,这是这一代人江西人肩负的光荣使命,每一位在江西工作的人,无论是干部、知识分子,还是工人、农民,无论是正在从事一番事业的人们,还是正在寻找、谋求新的创业机会的人们,都应当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积极投身到加快江西崛起的进程中去。

(二)实现新跨越——江西中部崛起的总体要求

加快江西崛起,是江西人民矢志不移的追求。什么是崛起?崛起应该是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好,综合环境优,可持续协调发展能力强。怎样实现崛起?《江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加快江西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总体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一个统领”,大力推进“五化”,建设“三个江西”,强化“两大支撑”,实施“六大战略”。

坚持“一个统领”,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注重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五化”,就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

建设“三个江西”,就是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

强化“两大支撑”,就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强化服务业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支撑作用。

实施“六大战略”,就是深入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速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的转变;深入实施统筹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大开放和改革攻坚战略,建设更具火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赣、人才强省战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和谐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三)具体实施细则

1、大力推进“五化”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际效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思路,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5)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2]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以工业崛起加快江西崛起,着力做大工业规模,提高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遵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和信息化带动的原则,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工业增长质量,在加快发展中优化工业结构。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夯实基础产业,延伸产业链,构建原材料工业、加工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

(1)推进产业技术升级(2)加快壮大支柱产业(3)发展重大基础工业(4)做优做强工业园区(5)做强昌九工业走廊

(6)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3]提高城乡发展融合度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积极培育城市群。

(1)科学推进城镇发展(2)强化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加强各区域中心城市的合作与联系,以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联动发展周边城镇,逐步形成以昌九景鹰饶为主的环鄱阳湖城市群,以赣吉抚为主的赣中南城市群,以新宜萍为主的赣西城市群。

(3)做强做大县域经济(4)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5)加快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4]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

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加快“对接长珠闽、联结港澳台、融入全球化”,不断提高“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水平。主动对接国际经济,加快资本集聚、资源利用、市场开拓、技术引进的国际化进程。务实推进区域合作,加快与沿海地区体制机制接轨、产业合理分工、基础设施互通、人才交流互动。提升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分工的能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对全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就业的贡献率。

(1)提高利用外资水平2)大力发展对外贸易3)实施“走出去”战略(4)扩大开放平台

[5]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经济市场化

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国有企业、财税、投融资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注重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4)建设公共财政体系(5)深化投资体制改革(6)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7)加强诚信建设

2、建设三个“江西”

[1] 深入实施科教兴赣、人才强省、创业富民战略建设创新创业江西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切实把科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教育的优先发展培育造就一批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推进自主创新,推动

全民创业(1)加速科技创新2)加快教育改革发展3)构筑人才高地4)大力推动全民创业

[2]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生态江西

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全民节约和全面环保意识,推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态江西。具体措施如下:加强资源节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强化环境保护。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和谐平安江西

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社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突出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在推进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考虑群众的可承受能力,坚决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营造人民群众气顺心齐的良好氛围,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切实推进和谐平安江西建设。

(1)着力扩大就业(2)合理调节收入分配(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5)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6)激发人民群众精神力量(7)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8)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第四篇:江西省情教育——实现跨越(精简版)

江西省情教育—实现跨越

进入新世纪,江西吹响了“在中部崛起的”进军号角,崛起的态势初见端倪。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加快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实现新的跨越,是摆在所有江西儿女的面前光荣而神圣的使命。符合江西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已经确定,历史再次期待我们要敢于崛起、善于跨越、积极赶超,用激情、智慧和汗水谱写科学发展、加快崛起,富民兴赣的新篇章,描绘江西更加辉煌灿烂,、充满活力、安定和谐的美好明天。

一、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二、实现江西崛起的新跨越。为了实现新跨越,我们要坚持“一个统领”,大力推进“五化”,建设“三个江西”,强化“两大支撑”,实施“六大战略”。坚持一个统筹,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注重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化”就是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

“三个江西”就是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两大支撑”,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二是强化服务业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支撑作用。

“六大战略”,深入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速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深入实施统筹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大开发和改革攻坚战略,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赣、人才强省战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和谐发展战略,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三、科学发展,富民兴赣。

1、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

2、问计于民:集中民智,共谋江西美好明天。

3、深化生情认识,加快江西发展。

4、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

5、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新的跨越。

6、科学发展抓项目,加快崛起添活力。

7、促进城镇科学发展,加快实现江西崛起。

8、和谐发展,民生为主。

9、加强人才建设,加快江西发展。

10、弯道超车,进位赶超

四、生态立省,绿色崛起。

1、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

2、生态立省战略的探索。

3、“一湖清水”引领绿色崛起

第五篇:贵州省情教程文稿--第 三章 悠久的发展历史(缩减版)

第 三章 悠久的发展历史

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贵州历史发展悠久。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春秋以前,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夷地区的大国。秦汉以后,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逐步建立。宋代,“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明代,贵州建省。清代,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期在贵州活动,在贵州播下了革命火种。1949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贵州省省会贵阳,贵州的历史从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第一节 从古夜郎到贵州

一、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

考古学家认为,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度和贵州黔西观音洞,分别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岩灰洞的人牙化石被命名为“桐梓人”。此外,还在贵州高原先后发现了属于早期智人阶段的“水城人”和“大洞人”,发现若干晚期智人化石,已定名的有“兴义人”、“穿洞人”等。盘县大洞遗址是一个规模巨大、文化内涵丰富的古文化遗址,被列为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水城人”开创的打制石器方法,被称为“锐棱砸击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二、古夜郎的兴起

秦统一中国以后,派常 “略通五尺道”,在夜郎地区发展交通,在部分地区设置郡县,派遣官吏治理,加强对夜郎国的控制。

三、郡县制在夜郎地区的建立

四、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牂牁的发展

五、贵州名称及区划的由来

第二节 从贵州建省到贵州解放

一、贵州行省的建立

明代是贵州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主要标志,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二是在贵州大规模地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屯田与贵州的开发

屯田源于屯戍,具有移民实边、寓兵于农、军食自赡等意义。屯田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军屯系卫所官兵屯田,目的是“且耕且战”,以足军粮。贵州地处偏远,山高路险,运粮艰难,故屯多于守,即“三分守城,七分屯种”。

三、改土归流对贵州发展的影响

四、乾嘉起义与咸同起义

改土归流以后,清王朝对贵州加强了统治,官府和地主阶级互相勾结,对人民敲骨吸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贵州先后爆发了“乾嘉起义”和“咸同起义”。

乾嘉起义是乾隆、嘉庆年间苗族和布依族起义的总称。

咸同起义是指咸丰、同治年间贵州各族人民的大起义。这次起义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从咸丰初年开始到同治末年为止,长达18年。

五、震惊全国的“三大教案”

在贵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青岩教案”、“开州教案”和“遵义教案”。

青岩教案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案,也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

“三大教案”震惊了全国,也使贵州的社会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对唤醒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觉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辛亥革命在贵州

七、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

贵州地处山区,又是军阀割据的地区,国民党的统治势力比较薄弱,因而比较有利于红军的活动。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6支红军在贵州活动。

八、中共贵州地方党组织的发展

“五四”运动前后,贵州一批知识青年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到省外和国外学习,投身于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洪流,如邓恩铭(1901—1931年)、王若飞(1896—1946年)、周逸群(1896—1931年)等。

九、国民党对贵州的统治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随着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心的东迁,外省厂商纷纷迁出,贵州经济也随之衰落。这一时期,由于蒋介石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社会动荡不安,特别是贵州解放前夕,官僚资本携带资财外逃,许多工厂停工停产,不少民族工商企业倒闭,市场混乱,物价飞涨,贵州各族人民再次陷入水火之中。

十、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州

1949年10月13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命令:令五兵团待广州解放以后,即直出贵州,速占贵阳。遵照毛泽东的命令,五兵团在司令员杨勇(1912—1983年)、政治委员苏振华(1912—1979年)的率领下,于10月17日进至湖南邵阳地区,随后下达了《关于部队入黔作战与工作的指示》和《向贵州进军的命令》。根据五兵团的命令,十七军进入湖南芷江地区展开,十六军进入湖南黔阳、洞口、会同、洪江地区展开,直抵贵州边境。

11月1日,人民解放军的川、湘、鄂边界作战和黔东作战同时发起,在北起巴东、南至天柱约500千米的地段上展开多路进击,拉开了大迂回、大包围歼灭西南地区国民党军队、解放大西南的战幕。五兵团和三兵团十军分三路向贵州进发。11月4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天柱,6日占领三穗,8日攻占黔东重镇——镇远,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黔东防线”,以后又占领了施秉、黄平、炉山,13日奇袭贵定,14日占领龙里,15日解放贵阳,推翻了国民党在贵州的反动统治。随后,人民解放军除留下部分部队负责接管工作和警卫任务外,其主力继续向西追击,于28日占领了川、滇、黔要冲之地——毕节,切断了四川境内国民党军队经贵州逃往云南的最后一条通道,完成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任务,并在战略迂回中解放了贵州。

第三节 贵州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贵州解放以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合作,共同谱写了贵州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剿匪斗争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的规定,贵州解放后,于1949年11月22日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通过军事接管,彻底推翻了国民党在贵州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政权。1949年11月23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成立;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

贵州解放前夕,国民党曾在贵州建立反共游击基地,培训反革命骨干,制定了《贵州省反共保民救国纲领》。贵州解放时,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任务,来不及清剿分散在各地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因此,解放以后,各种反动势力乘人民解放军主力赴川南会战之机,相互勾结,发动**,进行各种破坏和骚扰,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了彻底消灭国民党的反动残余势力,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五兵团部分主力在完成川南会战任务以后,即回师贵州,开展了大规模的剿匪斗争。经过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各族人民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与匪徒进行大小战斗4200余次,毙伤及俘获中队长以上匪首14397人、匪众(包括部分被裹胁的群众)26.37万人,缴获各种炮294门、轻重机枪1247挺、步枪11.69万支。取得了剿匪斗争的全面胜利。与此同时,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把专门机关与群众运动结合起来,大张旗鼓地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通过剿匪斗争和镇压反革命运动,肃清了国民党在贵州的反动残余势力,为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消除了隐患。

到1951年5月,全省79个县和1个市都建立了人民政府。在此基础上,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各县、市人民政府相继召开了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各族人民登上政治舞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各地召开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基础上,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于1951年7月在贵阳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通过了相关的决议,选举产生了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协商委员会为常设机构。

1954年7月,贵州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贵阳举行。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原贵州省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不再代行省人民代表大会地方权力机关的职权。1955年2月,贵州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贵阳举行,会议根据1954年9 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选举产生了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和贵州省省长。贵州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贵州省的建立。此外,还根据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特点,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领》,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逐步推行民族区域自治。

二、土地改革运动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制度的基础。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三、“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即根据中共中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逐步开展“三大改造”,即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贵州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四、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五、“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六、“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在贵州大量投资,进行“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要根据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与紧迫性的估计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贵州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到1978年,贵州“三线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

七、“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

1966—1976年,贵州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文化大革命”。

八、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全国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九、逐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十、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符合省情的发展路子

十一、实施“三大战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进入20世纪90年代,贵州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和实施科教兴黔、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下简称“三大战略”),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制定和实施科教兴黔战略、(二)制定和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三)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四)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全面深化改革

十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贯彻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加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

(一)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三)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四)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五)以“两基” 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六)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十三、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下载形势政治课 - 江西省情教育---悠久历史(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形势政治课 - 江西省情教育---悠久历史(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形势政策与省情教育课堂大作业

    形势政策与省情教育课堂大作业 在以下四个专题中选择两个专题作答(在该专题中选一题),每题字数不少于400字,请在答题纸上写好姓名、班级、学号 一、《新形势下我国反腐败的困难......

    12-13非毕业班《形势与政策》及大一新生《江西省情教育》开课通知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非毕业班《形势与政策》和大一新生《江西省情教育》开课通知 各二级学院教务科: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现就12-13学年第2......

    形势政策教育 当代大学生历史职责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历史责任 摘要: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作为新世纪的当代大学生,必须以时代的历史使命为已任,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发展的源......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共5则范文)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千年文明史中积淀了高尚的传统美德和优秀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一直都是维系我们民族荣辱与共,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并且在社会主......

    思想政治课信仰教育的迷失与回归(共5篇)

    思想政治课信仰教育的迷失与回归口张志红信仰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判断和选择,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价值观。信仰有正确和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正确的、......

    新教育形势下如何加强历史的审美观念与创新

    新教育形势下如何加强历史的审美观念与创新 审美观念适应新形势,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真正发挥历史教学在教育中的社会功能,是每一个历史教学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对当前教育形势的几点思考[共五篇]

    对当前教育形势的几点思考 (基础教育科 丁广荣 ) 日前,县委领导李荣锦书记、县纪委庄国波书记、王新明副县长对我县的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庄书记、王县长还亲自到教育局召......

    形势任务教育报告材料2011年第5期(共5篇)

    形势任务教育报告材料2011年第5期 编者按:6月9日,傅成玉同志在调研听取胜利油田整体情况汇报后,重点提出了“四个转变”的思路要求,即要转变“胜利油田已经到了稳产或维持稳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