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新兴材料产业6领域
本文由hdpangg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关注新兴材料产业 关注新兴材料产业 6 领域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发现、使用和革新材料的历史:应当说,小到你 穿的尼龙袜,还是你看的液晶电视、使用的高速互联网;大到实现太空行走的神 七飞船,无一不是新材料的杰作,它们在改变着你的生活。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巨大飞跃,产生了新兴的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空间 技术等高技术群,而新材料则扮演着这些高技术群的物质基础; 从这一角度来看,新材料的开发是现代科技发展之本,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也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 新材料的开发是现代科技发展之本 重要力量。准确的来说,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 备的优异性能和特高性能的材料。如今,新材料已经成为各国致力发展的科技战 如今,如今 略目标,美国的新能源、纳米及生物技术、欧洲的航天航空材料、略目标,美国的新能源、纳米及生物技术、欧洲的航天航空材料、日本的再生材 料都被写进了各自新世纪的新材料发展规划之中,料都被写进了各自新世纪的新材料发展规划之中,后起之秀韩国甚至将新材料发 项核心技术之一。展作为国家竞争力的 6 项核心技术之一 大约从 2000 年前后,新材料技术和产业在我国被得以重视。在过去五年的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第十章第四节明确指出要发展新材料产业,围绕包括信 息、生物、航空航天、重大装备和新能源等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 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纳米材料等产业群,以建立和完善新材料创新体系。仅 2008 年一年包括“863 计划”、“97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火炬 计划”等国家计划和专项中新材料领域的经费投入就达到 535 亿元之多;随后包 括宁波、大连、洛阳、金昌、广州、宝鸡和连云港等 7 个城市开始逐步建立新材 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在接下来的“十二五”期间,包括光电子与微电子、环境与能源、智能与特种功能、超导、纳米和高性能结构成为等 6 个领域的新兴 材料产业成为 18 个材料领域的重点。如果具体细化的话,新材料的范畴可以囊括电子信息材料、化工新材料、新 型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十多类,不过对应到如今资本市 场中的上市公司可选标的,更多的集中在前几大类,其中又以电子信息材料的 以电子信息材料的 LED、化工新材料的碳纤维、新兴金属材料的稀土永磁材料最受资金宠爱。LED、化工新材料的碳纤维、新兴金属材料的稀土永磁材料最受资金宠爱 电子信息材料 在我国整个新材料领域,电子信息材料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2009 年该行 业全年产值达到 1300 亿元之多。从应用来看,电子信息材料用于智能电网、物联 网、半导体照明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中小尺寸硅单晶最大生产 国,此外,我国在印刷电路板、覆铜板、磁性材料和有机薄膜等材料的产量也是 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而在这其中,以 LED(发光二极管)为代表的半导体照明行业又是最为突出 的亮点所在,由于 LED 在同等亮度下,耗电量仅是普通白炽灯的 1/10,荧光灯 管的 1/2,因此成为照明节能的趋势所在。从产业链条来看,LED 分涉衬底、外延、芯片、封装、应用五个环节,国内 企业则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其中行业龙头三安光电 三安光电的外延片和芯片上半年约为 50 万片和 180 亿粒左右,三安光电 随着天津三安 LED 产业化项目在 6 月底投产,公司产能已经扩展至 85 万片外延片 和 200 亿粒芯片;目前芜湖一期项目建设规模为 265 万片外延片和新建配套 3 套芯片生产线,项目建成并达产后将形成红、黄、蓝、绿外延片 530 万片,芯片约 1170 亿粒的产能。根据国信证券调研披露的信息,芜湖项目一期有望在今年年底 开始陆续投产,并在明年年底达产。届时公司将计划完成 107 台 MOCVD 的扩产任 务,实现行业全球排名前五的目标。不过,虽然整个 LED 行业正处于步入黄金发展期的阶段,在国内处于技术领 先地位和产品创新颇有成效的三安光电俨然成为最佳标的选择;但根据国信证券 和爱建证券在 9 月底和 10 月下旬两次给出的盈利预测,公司 2010 年预计每股收 益约为 0.61 元,此前三安光电披露的 3 季报显示 1-9 月份每股收益约为 0.5 元,以 10 月 28 日收盘价
42.35 元计算,三安光电对应 2010 年动态市盈率也达到 69 倍之多。当然,如果按照较为乐观的国信证券的预测数据,公司 2011 年和 2012 年有 望实现 1.72 元和 2.62 元的每股收益,那么对应市盈率也有 25 倍和 16 倍;这样 看来,如果三安光电在此后两年中能够保证产能扩大和销售正常的话,依然是资 金的不错选择。新型金属材料 在过去的两个半月中,稀土永磁概念无疑是资本市场上最为大放异彩的板块,大智慧专门编制的稀土永磁板块指数 8 月以来涨幅已达到 80%,期间沪指涨幅不 到 15%。其领头羊广晟有色以 200%的涨幅一骑绝尘,并于 10 月 18 日一举突破 百元大关; 紧随其后的厦门钨业的股价从 22 元附近一路拉升,10 月 28 日收盘 至 报收于 55.7 元,在短短 48 个交易日上涨了 153%,此后股价翻番的还包括拥有 稀土资源的包钢稀土和从事永磁材料钕铁硼生产的太原刚玉。如果全部金属功能材料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磁性材料、金属能源材料、催 化净化材料、信息材料、超导材料和功能陶瓷材料。在最近资本市场最为热门的 磁性材料则又分为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其中稀土永磁是永磁材料中磁性最强,稀土永磁是永磁材料中磁性最强,稀土永磁是永磁材料中磁性最强 目前民用的主要是钕铁硼永磁体,另一类磁性最高的钐- 目前民用的主要是钕铁硼永磁体,另一类磁性最高的钐-钴永磁体则主要用于军 工技术。工技术 如主营房地产业务的津滨发展(000897,股吧,消息)仅仅因为一家控股公司 天津津滨新材料工业公司拥有 300 吨稀土永磁材料和 400 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 料的产能之后随即成为资金追逐对象,10 月 28 日股价被牢牢封在涨停板之上。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稀土探明储量处于全球第一的位置;2009 年过度开采稀土 资源的中国稀土矿产量占据了全球总产量的 96.77%之多。作为全球稀土出口最大的国家,中国为了能够逐渐掌握稀土定价权和保护稀 土资源从 2006 年开始就对稀土开采区也下达了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从稀土的应用来看,永磁材料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方面,钕铁硼磁体的最大应 钕铁硼磁体的最大应 用领域为稀土永磁电机,而未来包括新能源汽车、风电、用领域为稀土永磁电机,而未来包括新能源汽车、风电、计算机和节能电器等行 业更是钕铁硼永磁体的主要需求领域,业更是钕铁硼永磁体的主要需求领域,随着永磁电机在新能源汽车和风电中逐渐 普及,万吨。普及,钕铁硼在未来 5 年的需求有望达到 15 万吨 此外,稀土还将作为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节能灯、各类显示器、此外,稀土还将作为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节能灯、各类显示器、光电器件和 医疗器件,其中三基色荧光粉材料约占据了稀土法光材料的 75%,中国 2009 年 医疗器件 各类稀土荧光粉的产能达到 7200 吨;稀土最为抛光材料用于显示器、剥离、光学 器件和电子元器件的抛光,中国 2009 年生产稀土抛光粉 7500 吨;稀土还凭借着 具有催化活性因此被广泛作为添加剂和助催化剂用来提高其他催化剂的性能,这 也是稀土大量使用的领域之一,最典型的如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使用,2009 年
中国仅加工原油消耗的稀土催化剂就有 7500 吨。从可选标的来看,包钢稀土、广晟有色和厦门钨业三家公司属于稀土矿采选 包钢稀土、包钢稀土 加工企业,其中包钢稀土属行业老大,其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控制的内蒙古白云鄂 加工企业,其中包钢稀土属行业老大 稀土矿掌握了中国北方 90%的稀土资源,目前公司正计划形成资源到加工一体化 的产业链,已经拥有了 3000 吨高性能磁性材料产能,2 期工程建成后公司将形成 1.5 万吨钕铁硼速凝薄带、500 吨钕铁硼氢碎粉和 2000 吨高性能磁体的规模,公 司还计划在今年建成 300 台稀土永磁核磁共振产业化项目,建设 3000 吨高性能抛 光粉异地扩建项目以形成 5000 吨产能,同时公司还计划出资 2 亿元和河北新奥博 为成立合资公司建设稀土永磁核磁共振影响系统(MRI)的产业化项目。相比之下,广晟有色和厦门钨业则更侧重于采选业务,两者分别扮演着广东 地区和福建地区稀土资源整合平台的角色,前者控股股东的后续资源注入和后者 正在申请的第三张稀土牌照以及整合当地稀土产业链企业则成为两家上市公司股 价上涨的推动力量。化工新材料 在整个新材料范畴之中,化工新材料板块曾经在 2004 年-2005 年熊市期间 以高速增长的业绩跑赢过市场。如今,包括新能源、高铁和环保等几大产业的拉
新能源、新能源 动有望成为化工新材料的新引擎。动有望成为化工新材料的新引擎 根据申万研究所的研究结果,目前对化工新材料的拉动的新能源领域主要涉 及动力锂电池和光伏发电两部分。其中锂电池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 电解液(该部分在上篇已有涉及),而光伏发电则涉及晶硅切割液和光伏用胶,但 后者鲜有上市公司涉足。而高铁产业链带来的化工新材料主要分为高性能减水剂和工程粘胶两项产 品,两家新晋创业板新贵奥克股份 回天胶业 奥克股份和回天胶业 奥克股份 回天胶业分别是前者和后者的生产商。此外,另一家创业板企业三聚环保 三聚环保生产的脱硫催化剂和净化剂等各类脱硫装 三聚环保 置将受益于节能环保的产业链条,如目前国家允许排放硫含量为 10ppm,而仅辽 河油田预计一年生产的伴生气就达到 8 亿立方米,每年需要的高硫容脱硫剂就达 到 3000 吨之多;与此同时,脱硫剂还将应用于小氮肥市场。其实,提及化工新材料则无法绕靠高品质碳纤维这一话题,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碳纤维是一种碳含量大于 90%的纤维材料,以耐高温、耐摩擦、导电、导热和耐腐蚀等特性著称。应当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 T300 级的国产碳纤维的规模生产线,并且有些 企业已经形成 T700 级以上水平的百吨生产线,但总体来看我国依然处于碳纤维的 起步阶段,2009 年自给率仅有 16%左右,主要仍依赖进口。目前涉足碳纤维相关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做碳化的中钢吉炭 中钢吉炭和从事原丝的 中钢吉炭 奇峰化纤,此外烟台氨纶 烟台氨纶生产的芳纶(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也属于碳纤维范 烟台氨纶 畴,中纺投资 中纺投资下属全资子公司北京同益中特种纤维技术公司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 中纺投资 乙烯纤维也属于碳纤维同类产品。除此以外,中银国际的分析师还建议投资者关注从事工程塑料行业的金发科 技和普利特和从事高性能膜材料的佛塑股份 佛塑股份、云天化和南洋科技。佛塑股份
第二篇: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领域目录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主要领域目录
一、新能源(A)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一半,目前消耗已占到世界第二位,能源利用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特别是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大幅度上升,也日益凸显能源短缺的约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及其传统工艺技术,使环境不堪重负。因此,要重点加快推进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的能源革命,大力推动节能技术进步,加强节能监管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要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
A1.太阳能
A1.1.高效、低能耗、低成本晶体硅太阳光伏电池制备新工艺、组件技术及相关产品;
A1.2.高效、低成本、高稳定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
A1.3.并网光伏技术及相关产品;
A1.4.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相关产品;
A1.5.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
A1.6.太阳能热利用、光伏发电等综合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
A1.7.高效、低成本光伏、光热与建筑相结合的集成一体化实用技术及相关产品。
A2.风能
A2.1.适应中国气候、环境条件和制造水平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与产品;
A2.2.风电场监控、电网接入系统、发电量预测及调度匹配软件等配套技术与装置;
A2.3.提高风能发电质量、风电能的高效储存与转换的新技术与装备;
A2.4.大、中型风力发电机组产品的产业化。
A3.生物质能
A3.1.生物质气化和液化技术与装置;
A3.2.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加工成型技术与装置;
A3.3.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及供热技术与装置;
A3.4.生物质型煤加工成型技术与装置;
A3.5.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生产技术与装置。
A4.核能
A4.1.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关键技术及设备;
A4.2.铀浓缩技术及关键设备;
A4.3.高性能燃料零件技术;
A4.4.铀钚混合氧化物燃料技术;
A4.5.先进乏燃料后处理技术;
A4.6.核辐射安全与监测技术;
A4.7.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技术;
A4.8.辐射防护材料、仪器及装置;
A4.9.快中子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技术。
二、节能环保(B)
节约能源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措施。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我国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较高。《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指出,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从根本上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十一五”期间,平均年节能率为4.4%;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达到或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因此,研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或将已研发的节能技术集成应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约能源和优化用能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低水平消耗资源和对环境的高污染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大制约因素,资源与环境问题正日益成为我国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根据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社会化需求,清洁化需求,循环化需求,以及科技创新机制导引下的市场化需求,必须倡导循环经济模式,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
B1.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B1.1.生产过程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
B1.2.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及相关产品
B1.3.建筑储能技术及相关产品
B1.4.智能电网技术及相关产品
B2.城市化快速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控制技术
B2.1.城市室内、室外空气污染控制技术
B2.2.城市基础环境保护设施二次污染防治关键技术
B2.3.城市社会源有害固体废物处置与二次污染防治和资源化技术
B2.4.城市其它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B3.乡镇现代化过程中环境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B3.1.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B3.2.集约化养殖业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B3.3.有机废弃物和生物产品加工废水(物)处理技术和设备
B3.4.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与设备
B4.污染行业的环境问题与技术
B4.1.重污染行业水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B4.2.重污染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B5.发展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
B5.1.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和“零排放”关键技术
B5.2.水回用工艺技术和设备
B5.3.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回收处理技术
B5.4.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B6.环境监测、应急和预警技术
B6.1.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B6.2.环境应急与常规监测仪器设备
B6.3.环境应急处理处置技术与设备
B7.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B7.1.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
B7.2.共、伴生矿产的分选提取技术
B7.3.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B7.4.极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B8.资源、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业
B8.1.工业污染治理专业环保设施运营服务
B8.2.市场化环境监测(包括室内空气)服务
B8.3.工业有毒有害废物处理设施的专业化运营服务
B9.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服务产业
B9.1.可再生能源与高效节能工艺技术、产品检测及系统管理服务
B9.2.推广并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技术服务机制
三、电动汽车(C)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相关行业的关联度较强,带动度较大;汽车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水平是国家经济技术实力的综合体现。需加快建立起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重,以多能源动力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以及燃料电池关键部件为重点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掌握电动汽车整车开发的关键技术,形成了各类电动汽车的开发能力,实现了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开发和商品化。
C1.汽车零部件前端研发项目
C1.1.混合动力技术,纯电动技术的研发
C1.2.电动车专用的各种传感器和电子元件的研发等。
C2.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
C2.1.镍氢电池(组)与相关产品;
C2.2.锂离子动力电池(组)与相关产品;
C2.3.新型大容量、高功率电池与相关产品;
C2.4.电池(组)管理系统;
C2.5.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器高性价比关键材料;
C2.6.动力电池新型生产与测试技术装备。
C3.燃料电池、氢能、热电转换及其相关产品
C3.1.小型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及相关产品;
C3.2.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及产品;
C3.3.新型制氢技术与储存装置;
C3.4.实现热电转换技术的关键部件及其相关产品。
四、新材料(D)
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新材料是高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信息、生命、能源并称为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四大支柱。加强新材料的开发,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许多基础原材料以及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高性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于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中国制造”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无论是推进大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等重点工程,还是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面临着一系列关键材料技术突破问题。必须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D1.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
D1.1.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
D1.2.高性能功能陶瓷
D1.3.半导体材料
D1.4.人工晶体
D1.5.功能玻璃
D1.6.电子化学品
D2.新型功能材料
D2.1.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制品
D2.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
D2.3.超导材料
D2.4.新型催化剂
D2.5.专用精细化学品
D2.6.生物医用材料
D3.高性能结构材料
D3.1.高性能金属材料
D3.2.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
D3.3.新型高强度玻璃;
D3.4.特殊性能合金及粉末冶金新材料
D3.5.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
D3.6.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D3.7.高性能结构陶瓷
D4.超细、纳米粉体制备、成型及加工
D4.1.高质量的结构陶瓷与功能陶瓷用陶瓷原料;
D4.2.低成本、节能和无污染制备高纯超细粉、纳米粉体和多功能复合粉体;
D4.3.组织均
一、或结构功能一体化、或梯度化的先进粉体成型;
D4.4.粉末材料的节能快速致密烧结及低温烧结。
D4.5.分子组装制备超细功能材料
D4.6.结构、形态及尺寸可控和表面性质可控超细无机功能材料应用
D5.新材料技术服务业
D5.1.新材料产品研发技术服务
D5.2.拓展产品产业链技术服务
D5.3.产品技术的集成创新服务
五、生物医药(E)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生物技术已从一个广泛应用的基本实验技术演化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渗透到科研、农业、医药卫生、轻化工业、环境改良、制药工业等技术和经济领域。生物技术在现代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环境、能源和人口四个基本物质要素中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要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度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干细胞研究促进了再生医学的发展,是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之后的又一场医疗革命。要力争在干细胞研究的更多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同时要高度重视、切实防范干细胞研究引发的伦理问题。
E1.生物育种
E1.1.高产、优质、多抗、高效、专用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与产业化
E1.2.优质、大宗畜禽、水产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
E1.3.抗虫、抗旱、强抗逆能力林木新品种
E2.医药生物技术
E2.1.新型疫苗
E2.2.基因工程药物
E2.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E2.4.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
E2.5.核酸类药物
E2.6.生物芯片技术及产品
E2.7.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
E2.8.生物分离、装置、试剂及相关检测试剂
E2.9.干细胞技术、RNAi技术、纳米技术、模拟多肽、多肽修饰技术及其产品
E3.创新药物
E3.1.化药创新药物
E3.2.中药创新药物
E3.3.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E4.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
E4.1.缓、控释制剂——固体、液体及复方
E4.2.靶向给药系统
E4.3.新制剂技术
E4.4.其它新制剂(新型复方制剂、固体分散制剂、口腔速溶制剂以及新型吸入给药制剂等)
E4.5.制剂新辅料
E5.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E5.1.医学影像技术产品
E5.2.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产品
E5.3.电生理检测、监护设备与传感器
E5.4.医学检验技术设备
E5.5.专用手术器械
E5.6.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软件产品
E5.7.面向社区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集成系统
E6.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业
E6.1.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和测试
E6.2.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评价服务
E6.3.研究开发新型制剂的技术服务
E6.4.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
六、信息产业(F)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先进文化传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传感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F1.软件产品
F1.1.系统软件
F1.2.支撑软件
F1.3.商品化的应用软件
F2.微电子技术
F2.1.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开发
F2.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
F2.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F2.4.集成电路测试
F2.5.集成光电子器件
F3.计算机和终端产品
F3.1.手持和移动计算机(HPC、PPC、PDA);
F3.2.具有特定功能的行业应用终端,如金融、公安、税务、教育、交通、民政等行业的应用中,集信息采集(如条形码、RFID、视频等)、认证支付和无线连接等功能的便携式智能终端等;
F3.3.基于电信网络或/和计算机网络的智能终端;
F3.4.基于GPS、GIS和无线通讯技术等的车载、船载定位与管理终端等;
F3.5.适合某种网络环境的机顶盒,如IPTV机顶盒等。
F4.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
F4.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等产品的开发、生产;
F4.2.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关键部件,如消耗类部件的产业化;
F4.3.计算机等产品使用的安全存储设备,包括海量存储、移动存储等设备;
F4.4.基于USB技术、蓝牙技术、闪联技术标准的各类产品和外设;
F4.5.基于标识管理和强认证技术的外设产品;
F4.6.基于视频、射频等识别技术和功能的各类产品和外设。
F5.网络产品
F5.1.应用于企业网和行业专网的网络管理软件产品;
F5.2.ISP、ICP的增值业务软件和应用平台等;
F5.3.用于企业和家庭的中、低端无线网络产品,如无线接入点、无线网关、无线网桥、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等产品;以及近距离(几米到十几米)无线产品,如蓝牙产品、UWB产品等;
F5.4.家庭用的网络类产品如家用路由器、数字家庭网关等,以及其中自主产权的芯片、模块、软件等;
F5.5.支持IPv4向IPv6过渡的中、低端网络设备和终端;
F5.6.支持可信计算的网络产品。
F5.7.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F5.8.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
F5.9.物联网核心芯片、传感器及系统集成开发应用
F6.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F6.1.空间数据获取系统,如低空遥感系统、基于导航定位的精密测量与检测系统、与PDA及移动通信部件一体化的数据获取设备等产品;
F6.2.导航定位综合应用集成系统,如基于“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主动/被动的导航、定位设备及公众服务等产品;
F6.3.支持基于位置服务(LBS)功能的应用系统平台和便携终端产品。
F6.4.时空数据库的构建及其应用,例如国土行业的地籍库和历史库的构建及其应用。
F7.通信产品
F7.1.光传输产品
F7.2.小型接入设备
F7.3.无线接入产品
F7.4.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产品
F7.5.软交换和VoIP系统
F7.6.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
F7.7.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F7.8.3F通信系统的配套产品
F8.新型电子元器件
F8.1.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F8.2.片式元件和集成无源元件
F8.3.片式半导体器件
F8.4.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F8.5.中高档机电组件
F9.信息安全产品
F9.1.安全测评类产品
F9.2.安全管理类产品
F9.3.安全应用类产品
F9.4.安全基础类产品
F9.5.网络安全类产品
F9.6.专用安全类产品
F10.智能交通产品
F10.1.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
F10.2.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和软件系统
F10.3.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
F10.4.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
F11.信息技术服务业
F11.1.现代物流服务
F11.2.软件研发及开发服务
F11.3.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服务
F11.4.业务流程外包(BPO)服务
F11.5.信息安全服务
F11.6.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
F11.7.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数字内容服务
七、高端制造业(G)
1、高端制造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
当前,世界上涌现出了一些工业强国,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在企业、技术、市场、产业等方面具有“全面强势”型的一流工业强国,如美国、日本和德国;二是整体处于优势但局部强势明显的工业强国,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三是局部强势突出型的工业强国,如瑞士、韩国等。
从这些工业强国来看,都拥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整合能力强的高端制造产业群,具备以下特征:企业国际竞争力强,技术创新能力一流,产业集群国际领先,工业体系绿色环保,文化、教育、生产性服务业等软实力突出。
由此可见,工业大国主要靠规模取胜,工业强国必须要在技术、品牌、管理、创新等方面具备综合优势。中国要实现由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战略转型,一定要大力发展全球领先的高端制造产业。
2、高端制造产业是现代制造产业的高端部分。
高端制造产业一般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等特点。高端制造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我国发展高端制造产业的目标是通过产业升级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高端产品国产化、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发展高端制造产业,一方面要瞄准全球生产体系的高端,大力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立足我国制造业基础,着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汽车、纺织等传统制造业由加工制造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高端制造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装备制造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装备制造产业中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是发展高端制造产业的核心和关键。尽管我国已是一个装备制造业大国,但我国装备制造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一些高端装备如半导体加工设备、深水海洋石油装备、百万吨乙烯装置中的大型压缩机组等几乎全部依靠进口,高端自动控制系统如飞机导航仪器仪表、精密高档轴承、高速列车刹车系统等也基本由国外垄断。中国高端制造产业发展,一定要发展拥有自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
第三篇:战略性新兴产业解读 重点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解读 重点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世界各国为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动力,开始大力关注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现阶段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发展以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总体竞争能力。
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应积极挖掘行业内投资机会,提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价值链制高点,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利用资本的放大效应快速做大做强。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将积极创新融资渠道,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后盾,加快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重点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从投资机会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节能环保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首要产业,目前正处于外部发展环境最为良好的黄金期,“十二五”期间投资水平将处于历史高位,细分市场各显投资机会:固废处理行业整体处于投资高峰期,污水处理市场运行平稳正孕育新的投资机会,大气治理脱硝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开发领域和设备具有良好发展前景,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兴起也为我国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领域带来巨大投资机会。
——新能源汽车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是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全面融入全球汽车产业的增长与变革进程中。电池、电机和电控等关键环节孕育着较大的投资机会。就动力电池而言,技术含量较高的正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以及电池管理系统将分享行业成长利润。
——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是技术和产业革命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将此前分离的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实现业务融合,形成更加完整、更加丰富的产业链条。在业务领域,竞争加剧和渠道多元化均有利于业务价值的提升,并增加内容提供商的收入来源,促进终端业务的融合。在基础网络设施领域,随着广电网络投资主体的确立,将进一步推动、落实广电网络双向改造、骨干网和承载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使设备商从业务推广中受益。
——物联网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通过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效度,提升了社会和企业信息化层次和水平。在半导体传感器和RFID领域,传感器研发过程长,自动化难度大,但具有相当大的投资价值;RFID是“物联网”概念中的核心技术,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宽带网络领域,用户业务应用需求导致3G网络建设、FTTX、专网建设等成为宽带网络发展主要拉动力,从而为该领域带来大量投资机会。在应用领域,智能交通、城市安防等行业传感技术成熟,政府扶持力度大,已经开始规模化应用,将成为近期行业应用与市场投资的热点。此外,长期来看,智能电网、医疗卫生、家庭、个人等领域的智能传感应用,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适于长期关注。
——高性能集成电路
高性能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品中的核心部件,是产品技术含量的重要体现。按照集成电路产业细分IC设计、制造、封装及配套的设备、材料、服务平台各个发展链条,产业链之间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存在、发展。在芯片设计和产业化环节,关注芯片设计与整机结合,支持重点领域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开发,围绕典型应用投资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关注集成器件制造(IDM)模式的集成电路企业发展,重点投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65纳米及以下技术水平芯片生产线以及国内现有12英寸芯片生产线的扩产与改造升级,重点关注BGA、PGA、CSP、MCM、SIP等先进封装技术。在其他辅助环节,关注设计领域涉及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EDA设计工具、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评测等方面,关注8~12英寸集成电路核心生产设备和原材料。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策略建议
从融资渠道来看,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先导性、可持续性、动态性等特点,从而对融资渠道的选择与创新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应合理利用政府杠杆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利用政府的产业扶持基金和科技创新基金。国家希望通过设立大批产业扶持资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地方政府往往通过政府无偿补贴、贷款贴息、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培育本地优质企业发展。从企业的角度讲,应该深入理解中央和地方产业政策,大力发展政府扶持类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产业扶持资金。一方面,通过争取政府无偿补贴、贷款贴息、科技专项基金等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寻求政府担保、产业基金投资,为企业注入政府信用,为后续融资铺平道路。
其次,应积极密切关注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动向,合理利用民间资本和外资。国发〔2010〕9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扩大开放领域,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国发〔2010〕13号——《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投资建设节能减排、节水降耗、生物医药、信息网络、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从国家政策看,政府正在逐步放宽外资和民间资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限制。因此,企业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积极关注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动向,合理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的融资渠道。
再次,要用活股权融资,重点关注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创投及私募股权基金以及产权交易等融资方式。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而言,股市融资非常符合高科技企业本身的高风险性对于筹资的要求。国外许多高科技企业都是依靠在创业板上市,来筹集企业的长期发展资金。中央和地方政府发起成立首批20家有中央财政参与的“国家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种中央、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三方资金整合下的创投新模式,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带来更多股权融资渠道和机会。
最后,在选择债权性融资时,应重点关注担保融资、中小企业集合债、融资租赁以及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型债权融资方式。就高科技企业而言,其经营风险很大,而资金的流
动性和安全性较差,因此,债权人将要求高科技企业提供较高的风险溢酬。适度的引入政府信用和担保机构的担保,可以有效提高银行贷款的成功率。另外可以选择运用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债权融资手段。
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建设。推动多层次、多元化融资体系建设,创新适合重点产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债券产品,积极引导和支持重点产业中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社会化的风险投资机制,支持和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依托产业基地、企业孵化器、孵化园区等产业集聚区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规模。完善上市辅导机制,为符合条件的重点产业企业上市融资提供全方位服务。设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着重用于支持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吸引优秀人才、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引进领军机构和支持重大社会公益性科技示范工程等,提升专项资金辐射带动作用。
在加快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方面,坚持产业为本,金融为用,不断完善投融资体系,提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科学安排科技发展专项基金,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不断创新和完善银政企合作模式,引导产业和金融充分融合,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据2月25日 经济观察报)
第四篇:空调销售商应当注意消费者关注的领域
家电线上销售如今已对线下销售构成了一定威胁,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带来家电网购市场的繁荣,据了解,去年家电网购市场已占整体家电市场规模的8.5%。平板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的销售额达到345亿元,达到25.9%。网购家电的消费群体也在不断变化中,85后的新兴消费群体成为了家电网购的主力军。笔者了解到,消费者在购买空调的时候最关注售后服务和物流速度,消费者对售后体验类环节的关注度最高,为40.8%,产品安装、物流配送是消费者最为看重的因素,关注度分别为15.6%、14.3%。
细分来说,空调产品的质量、外观造型、使用感受则是消费者最看重的因素,分别为19.8%、9.9%、6.5%、3.3%;另外有19.7%的消费者更关注购买环节。与此相对应的是,售后体验和商品体验也成为了消费者对空调的差评集聚点,差评率分别为10.5%、6.9%。其中,就售后体验环节来讲,消费者对产品安装、物流配送的最为不满,差评率高达4.9%、3.7%;而就商品体验的差评率来讲,则主要集中于对产品质量的不满上,差评率为3.0%。
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会用互联网时代的方式评价品牌和产品,口碑传播更快、更广、更持久。对于电商这一分量日益趋重的渠道,厂商和消费者的关系尤其不能止步于购买环节,需要重视用户体验。
第五篇:全国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国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重点
2011-02-16 10:36:30 文章来源:OFweek半导体照明网
OFweek半导体照明网:“十二五”期间,全国各省市积极加大对新型战略产业的扶持力度。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了产业的转型。下面就详细介绍全国各地在“十二五”规划中的关于新型产业的重点。
北京: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发展,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首都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上海: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两大先导产业。
重庆:加快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要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2+10”建设方案,即:基本建成国内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形成1亿台整机生产规模、80%零部件及原材料本地配套;基本建成国内最大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
天津:完善大飞机、大火箭、直升机等产业链,建设国家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完善石化工业产业链,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机车车辆、造修船、港口机械等十大成套装备,建设国家级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广东:“十二五”期间将投入100亿元,支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产业、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核电装备、风电、生物制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等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浙江:重点培育发展生物、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兴、新能源汽车和核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个千亿产值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湖南: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3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努力把装备制造业打造成湖南的超级产业。
四川: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和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信息和软件高技术产业基地。陕西:以国家大飞机项目为带动,加快大型运输机、新舟和运八系列飞机、通用飞机产业化,构建集研发、生产、试飞、检修、外包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新材料方面,重点发展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建设宝鸡“中国钛谷”和商洛“中国钒都”。
内蒙古:加快建设蒙西、蒙东大型风电基地,建设一批500千瓦以上光伏并网电站,发展核电燃料地。推进煤的洁净利用,发展以整体煤气化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技术为主的热电联产,建设千万吨级煤炭地下气化示范工程。积极发展稀土、光伏、电子信息、特种合金和非金属材料,突出抓好稀土原料战略储备,建设世界稀土谷,培育光伏产业集群。
宁夏:新能源产业方面,科学规划风电场布局和规模,加快贺兰山东麓、宁东、盐池等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新材料产业方面,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钽铌铍钛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
安徽:促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八大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河北:加快推进保定国家新能源、邢台光伏发电、张承风力发电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廊坊、秦皇岛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石家庄高端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邯郸新材料、承德钒钛新材料、唐山钛材料、邢台碳材料等项目建设。
山西: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做大做强煤机、汽车、铁路装备、重型机械等产品;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力争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新型材料工业。
黑龙江: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收入达到1400亿元。
福建:主攻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网络和高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LED)和太阳能光伏、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5个重点,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形成新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编辑:Vessel 】
http://lights.ofweek.com/2011-02/ART-220001-8120-2843809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