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常用放缩方法技巧(不含答案)精减版

时间:2019-05-15 14:1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常用放缩方法技巧(不含答案)精减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常用放缩方法技巧(不含答案)精减版》。

第一篇: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常用放缩方法技巧(不含答案)精减版

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常用放缩方法技巧

证明数列型不等式,因其思维跨度大、构造性强,需要有较高的放缩技巧而充满思考性和挑战性,能全面而综合地考查学生的潜能与后继学习能力,因而成为高考压轴题及各级各类竞赛试题命题的极好素材。这类问题的求解策略往往是:通过多角度观察所给数列通项的结构,深入剖析其特征,抓住其规律进行恰当地放缩;其放缩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

⑵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a21a;n(n1)n

n(n1)n(n1)⑶利用基本不等式,如:lg3lg5(lg3lg52)lglglg4;

201n01⑷二项式放缩:2n(11)nCn,2nCnCnCnCnn1,22nC0C1C2nn22nn(n1)(n2)nnn2

(5)利用常用结论:

Ⅰ.的放缩

Ⅱ.1的放缩(1):

k2111(程度大)2k(k1)kk(k1)

11111(程度小)()k1(k1)(k1)2k1k12Ⅲ.1 的放缩(2):122kk

411(程度更小)Ⅳ.1的放缩(3):

1222()k4k12k12k1k2

Ⅴ.分式放缩还可利用真(假)分数的性质:bbm(ba0,m0)和bbm(ab0,m0)

aamaam

记忆口诀“小者小,大者大”。解释:看b,若b小,则不等号是小于号,反之亦然.Ⅵ.构造函数法 构造单调函数实现放缩。例:f(x)x(x0),从而实现利用函数单调性质的放缩:1x

f(ab)f(ab)。

一. 先求和再放缩

例1.an

1,前n项和为Sn,求证:sn1 n(n1)

例2.an(), 前n项和为Sn,求证:sn

13n1 2/ 6

二. 先放缩再求和

(一)放缩后裂项相消

例3.数列n,(二)放缩后转化为等比数列。{a}an(1)n11s2nn,其前n项和为sn,求证:2

2{b}b1,bb(n2)bn3 n1n1n例4.满足:

bnn

11111Tn...Tn3b13b23b33bn,求证:2(2)(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三、裂项放缩

例5.(1)求k1n24k21n的值;(2)求证:15.2k1k

3例6.(1)求证:1112235171(n2)

262(2n1)(2n1)

(2)求证:111111 2416364n24n

(3)求证:2(n11)11112(n11)

2n

例7.求证:6n111512(n1)(2n1)49n3

例8.已知an4n2n,Tn

2na1a2an,求证:TTTT3.123n

2四、分式放缩

姐妹不等式:bbm(ba0,m0)和bbm(ab0,m0)

aamaam

记忆口诀”小者小,大者大”

解释:看b,若b小,则不等号是小于号,反之亦然.例9.姐妹不等式:(11)(11)(11)(11)n1和

352n

111111也可以表示成为(1)(1)(1)(1)2462n2n1

2n1和135(2n1)2462n2n12462n135(2n1)

111例10.证明:(11)(1)(1)(1)3n1.473n

2五、均值不等式放缩

例11.设Sn23n(n1).求证n(n1)S2n(n1)

2.2

例12.已知函数f(x)

求证:f(1)11,a>0,b>0,若4,且f(x)在[0,1]上的最大值为,f(1)bx21a2

512n1f(2)f(n)n1.2六、二项式放缩

01n012n(11)nCn,2nCnCnCnCnn1, 22nC0C1C2nn22nn(n1)(n2)nnn

2例13.设n1,nN,求证(2)n38.(n1)(n2)

例14.an23n ,试证明:.n1111≤ 4n2a1a2an

4七、部分放缩(尾式放缩)

例15.求证: 1

1313211

32n11

47例16.设an1111,a2.求证:an2.ana2a

3八、函数放缩

例17.求证:ln2ln3ln4ln33n5n6(nN*).n23436n

2例18.求证:2,ln2ln3lnn2nn1(n2)23n2(n1)

例19.求证:111ln(n1)111 23n12n

九、借助数列递推关系例20.若a11,an1ann1,求证:1a1 112(n11)a2an

例21.求证:113135135(2n1)2242462462nn2

1十、分类放缩例22.求证:111231n

212n

第二篇: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

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

基础知识回顾:

放缩的技巧与方法:

(1)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和通项公式特点:

①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关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一次函数或常值函数)

②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关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指数类函数)③ 错位相减:通项公式为“等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等比”的形式

④ 裂项相消:通项公式可拆成两个相邻项的差,且原数列的每一项裂项之后正负能够相消,进而在求和后式子中仅剩有限项

(2)与求和相关的不等式的放缩技巧:

① 在数列中,“求和看通项”,所以在放缩的过程中通常从数列的通项公式入手

② 在放缩时要看好所证不等式中不等号的方向,这将决定对通项公式是放大还是缩小(应与所证的不等号同方向)

③ 在放缩时,对通项公式的变形要向可求和数列的通项公式靠拢,常见的是向等比数列与可裂项相消的数列进行靠拢。

④ 若放缩后求和发现放“过”了,即与所证矛盾,通常有两条道路选择:第一个方法是微调:看能否让数列中的一些项不动,其余项放缩。从而减小放缩的程度,使之符合所证不等式;第二个方法就是推翻了原有放缩,重新进行设计,选择放缩程度更小的方式再进行尝试。

(3)放缩构造裂项相消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技巧:

① 裂项相消:在放缩时,所构造的通项公式要具备“依项同构”的特点,即作差的两项可视为同一数列的相邻两项(或等距离间隔项)

② 等比数列:所面对的问题通常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常数”的形式,所构造的等比数列的公比也要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如果题目条件无法体现出放缩的目标,则可从所证不等式的常数入手,常数可视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形式,然后猜想构造出等比数列的首项与公比,进而得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再与原通项公式进行比较,看不等号的方向是否符合条件即可。例如常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可猜想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公比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通项公式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注:此方法会存在风险,所猜出的等比数列未必能达到放缩效果,所以是否选择利用等比数列进行放缩,受数列通项公式的结构影响

(4)与数列中的项相关的不等式问题:

① 此类问题往往从递推公式入手,若需要放缩也是考虑对递推公式进行变形

② 在有些关于项的不等式证明中,可向求和问题进行划归,即将递推公式放缩变形成为可“累加”或“累乘”的形式,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累乘时要求不等式两侧均为正数),然后通过“累加”或“累乘”达到一侧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另一侧为求和的结果,进而完成证明 应用举例:

类型一:与前n项和相关的不等式 例1.【2017届江苏泰州中学高三摸底考试】已知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常数,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通项公式;

(2)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等比数列,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值;(3)在满足条件(2)的情形下,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不等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任意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恒成立,求实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取值范围.

例2.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子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定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定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例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现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且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对任意正整数,若,求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设,求证:.类型

二、与通项运算相关的不等式 例3.设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求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求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求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例4.已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且对任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实数,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①求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通项;

②是否存在这样的正整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使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等比数列?若存在,给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的条件,否则,请说明理由.(2)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① 判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否为等比数列;

②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恒成立,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取值范围.方法、规律归纳: 常见的放缩变形: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注:对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还可放缩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分子分母同加常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推广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实战演练: 1.【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已知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记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求证: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等比数列,并求其通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问是否存在正整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使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立?说明理由.2.【江苏省常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武进区高中数学期中试卷】在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⑴ 求证: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等差数列;

⑵ 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偶数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恒成立,求实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取值范围;

⑶ 设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的和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试求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最大值.【答案】⑴见解析⑵错误!未找到引用源。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数列

满足(1)求数列(2)若和,且. 的通项公式;,数列的前项和为,对任意的,(,都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正整数,使,请说明理由.)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若不存在,4.已知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求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通项公式;

(2)是否存在自然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使得对于任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恒成立?若存在,求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最小值;

(3)若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求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设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且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常数.

(1)是否存在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使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存在,写出一个满足要求的数列;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求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求证: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已知两个无穷数列

分别满足,其中(1)若数列(2)若数列①若数列②若数列,设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的通项公式;,使得,称数列

.都为递增数列,求数列满足:存在唯一的正整数“坠点数列”,求 为“坠点数列”,数列

为“坠点数列”.为“坠点数列”,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若存在,求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7.【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一】已知数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具有性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任意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使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立.(1)分别判断数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否具有性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并说明理由;

(2)求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最小值.8.记等差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求证: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等差数列;

(2)若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任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均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公差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等差数列,求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整数的正整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取值集合;

(3)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求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数列{bn},{cn}满足(n+1)bn=an+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2)c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n∈N*.

(1)若数列{a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求数列{cn}的通项公式;

(2)若存在实数λ,使得对一切n∈N*,有bn≤λ≤cn,求证:数列{an}是等差数列.

10.已知各项不为零的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等比数列,求实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值;(2)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等差数列,①求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通项公式;

②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间插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个正数,共同组成公比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等比数列,若不等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任意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恒成立,求实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最大值.

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

基础知识回顾:

放缩的技巧与方法:

(1)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和通项公式特点:

①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关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一次函数或常值函数)

②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关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指数类函数)③ 错位相减:通项公式为“等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等比”的形式

④ 裂项相消:通项公式可拆成两个相邻项的差,且原数列的每一项裂项之后正负能够相消,进而在求和后式子中仅剩有限项

(2)与求和相关的不等式的放缩技巧:

① 在数列中,“求和看通项”,所以在放缩的过程中通常从数列的通项公式入手

② 在放缩时要看好所证不等式中不等号的方向,这将决定对通项公式是放大还是缩小(应与所证的不等号同方向)

③ 在放缩时,对通项公式的变形要向可求和数列的通项公式靠拢,常见的是向等比数列与可裂项相消的数列进行靠拢。

④ 若放缩后求和发现放“过”了,即与所证矛盾,通常有两条道路选择:第一个方法是微调:看能否让数列中的一些项不动,其余项放缩。从而减小放缩的程度,使之符合所证不等式;第二个方法就是推翻了原有放缩,重新进行设计,选择放缩程度更小的方式再进行尝试。

(3)放缩构造裂项相消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技巧:

① 裂项相消:在放缩时,所构造的通项公式要具备“依项同构”的特点,即作差的两项可视为同一数列的相邻两项(或等距离间隔项)

② 等比数列:所面对的问题通常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常数”的形式,所构造的等比数列的公比也要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如果题目条件无法体现出放缩的目标,则可从所证不等式的常数入手,常数可视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形式,然后猜想构造出等比数列的首项与公比,进而得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再与原通项公式进行比较,看不等号的方向是否符合条件即可。例如常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可猜想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公比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通项公式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注:此方法会存在风险,所猜出的等比数列未必能达到放缩效果,所以是否选择利用等比数列进行放缩,受数列通项公式的结构影响

(4)与数列中的项相关的不等式问题:

① 此类问题往往从递推公式入手,若需要放缩也是考虑对递推公式进行变形

② 在有些关于项的不等式证明中,可向求和问题进行划归,即将递推公式放缩变形成为可“累加”或“累乘”的形式,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累乘时要求不等式两侧均为正数),然后通过“累加”或“累乘”达到一侧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另一侧为求和的结果,进而完成证明 应用举例:

类型一:与前n项和相关的不等式 例1.【2017届江苏泰州中学高三摸底考试】已知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常数,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通项公式;

(2)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等比数列,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值;(3)在满足条件(2)的情形下,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不等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任意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恒成立,求实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取值范围.

【答案】(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由(1)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等比数列,则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解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再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代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例2.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子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定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定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例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现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且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对任意正整数,若,求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设,求证:.【答案】(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详见解析(3)详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及时定义,列出等量关系,解出首项,写出通项公式;(2)根据子集关系,进行放缩,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3)利用等比数列和与项的大小关系,确定所定义和的大小关系: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因此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因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最大项必在A中,由(2)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试题解析:(1)由已知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于是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通项公式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因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综合①②③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类型

二、与通项运算相关的不等式 例3.设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求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求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求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

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例4.已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且对任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实数,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①求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通项;

②是否存在这样的正整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使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等比数列?若存在,给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的条件,否则,请说明理由.(2)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① 判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否为等比数列;

②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恒成立,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取值范围.【答案】(1)①错误!未找到引用源。;②不存在;(2)①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首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是等比数列;②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方法、规律归纳: 常见的放缩变形: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注:对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还可放缩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分子分母同加常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推广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实战演练: 1.【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已知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记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求证: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等比数列,并求其通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问是否存在正整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使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立?说明理由.【答案】(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偶数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都成立,(3)详见解析

(3)假设存在正整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使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立,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只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即只要满足 ①: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②: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于①只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就可以; 对于②,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奇数时,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成立,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偶数时,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且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偶数时,②式成立,即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偶数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立.2.【江苏省常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武进区高中数学期中试卷】在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⑴ 求证: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等差数列;

⑵ 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偶数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恒成立,求实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取值范围;

⑶ 设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的和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试求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最大值.【答案】⑴见解析⑵错误!未找到引用源。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要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偶数恒成立,只要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偶数恒成立,即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正偶数恒成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故实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取值范围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⑶由⑴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因此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最大值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涉及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其中证明(1)的关键是分析得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关系式.

3.【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知数列满足,且

. 的前项和为,满足,.数列(1)求数列(2)若和的通项公式;,数列的前项和为,对任意的,(,都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正整数,使,请说明理由.

【答案】(1)(2))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若不存在,(3)不存在

(2)由(1)得于是所以,两式相减得所以由(1)得因为对 即所以恒成立,都有,,恒成立,记所以因为从而数列于是,为递增数列,所以当.

(),使

成等差数列,则,时取最小值,(3)假设存在正整数即,若为偶数,则若为奇数,设于是当时,为奇数,而为偶数,上式不成立.,则,与

矛盾;,即,此时

4.已知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求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通项公式;

(2)是否存在自然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使得对于任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恒成立?若存在,求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最小值;

(3)若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求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答案】(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存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设条件用累乘法能够求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b1=2,bn+1=2bn可知{bn}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由此能求出{bn}的通项公式.(2)bn=2n.假设存在自然数m,满足条件,先求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将问题转化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求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取值范围;(3)分n是奇数、n是偶数两种情况求出Tn,然后写成分段函数的形式。

试题解析:(1)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上式成立,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奇数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偶数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因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点睛:数列求和时,要根据数列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求和方法有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分组求和等。

5.【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设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且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常数.

(1)是否存在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使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存在,写出一个满足要求的数列;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求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求证: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答案】(1)不存在,理由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

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两式相减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综上,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已知两个无穷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1)若数列.分别满足,其中,设数列都为递增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①若数列②若数列满足:存在唯一的正整数“坠点数列”,求 为“坠点数列”,数列,使得,称数列为“坠点数列”.为“坠点数列”,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若存在,求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

.(2)①,② 6.7.【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一】已知数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具有性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任意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使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立.(1)分别判断数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否具有性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并说明理由;

(2)求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最小值.【答案】(1)不具有(2)见解析(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因为集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具有性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而言,存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使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又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同理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将上述不等式相加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由(2)可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构成数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经检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具有性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最小值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点睛:本题是一道新定义的迁移信息并利用信息的信息迁移题。求解第一问时,直接运用题设条件中所提供的条件信息进行验证即可;解答第二问时,先运用题设条件中定义的信息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同理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再将上述不等式相加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可获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证明第三问时,充分借助(2)的结论可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因此构成数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经检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具有性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进而求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最小值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8.记等差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求证: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等差数列;

(2)若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任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均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公差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等差数列,求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整数的正整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取值集合;

(3)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求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1)见解析(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见解析

解:(1)设等差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公差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从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等差数列.(2)因为的任意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都是公差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等差数列,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公差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等差数列,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显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足条件,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是整数,综上所述,正整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取值集合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设等差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公差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公比大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首项大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等比数列,记公比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以下证明: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正整数,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减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综上,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数列{bn},{cn}满足(n+1)bn=an+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2)c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n∈N*.

(1)若数列{a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求数列{cn}的通项公式;

(2)若存在实数λ,使得对一切n∈N*,有bn≤λ≤cn,求证:数列{an}是等差数列. 【答案】(1)cn=1.(2)见解析.10.已知各项不为零的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和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等比数列,求实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值;(2)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等差数列,①求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通项公式; ②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间插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个正数,共同组成公比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等比数列,若不等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任意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恒成立,求实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最大值.

【答案】(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间插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个正数,组成公比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等比数列,故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三篇: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

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1、设数列an的前n项的和Sn

43an

13

2n

n

1

3(n1,2,3,)

n

(Ⅰ)求首项a1与通项an;(Ⅱ)设Tn

an42

n

n

2Sn

(n1,2,3,),证明:Ti

i1

解:易求

SnTn

(其中n为正整数)

n

n

432

n

an

n

13

2

n1



4n

23

n



2

n1

2

n1

121

n

Sn

2

n1

121

11

nn1

22121

所以:

i1

Ti

3131

1n12212122、求证:(1)

11法1:数归(两边都可以)

法2:放缩裂项 法3:定积分放缩(2)

22

nN)



1n1n

31n

11n

法1:放缩一:

n(n1)



(n2)

Sn



1n

1n

(1336

52)(15



1653



1n1

1n)

=1

1336

121400

11

121400

1

23893600(1

1

24003600

.放缩二:

1n

1n1

(n1)(n1)

2n1

n1),(n2)

Sn54



1n

(11

2)

111111111()22435n2nn1n1

1111151115

()().223nn142233

放缩三:

1n

1n

(n

112)(n

12)

(1n

1n

12)2(12n1

12n1),(n1)

Sn



1n

12(13



12n1

12n1)12(13

12n1)

法2:数归——加强命题:常用的放缩公式:

1n(n1)

2n

n1

1n



1n

1n

1n(n1)1n

;n

n12nn

n1;

n

n

2n1;

ab

ambm

(ba0,m0)

1k

k(k1)(k1)

1n11k(k1)

111*

(k2,kN)

2k(k1)k(k1)

1nk

nkn1k!

1n2

...

kn11

(k3)

(k2)

;212

n1n

k!k(k1)(k2)

n

an

例3:已知:

1

(nN

),求证:ai

i1

n2

法1:均值不等式:即证

715n2

...

212

n1

n

1

n2

也即:

715

...

212

n

n1

n

1

:

715

...

212

n1

1

n



法2:放缩后裂项求和

an

21212

n1n

1(

212(21

n

n)1

n1

=

1

21(2

n1

n

1)(21)

n

=

21

n

n1

1)

法3:数归,但是直接去证是不行的,要转化为一个加强命题

4.定义数列如下:a12,an1anan1,nN

证明:(1)对于nN恒有an1an成立。

2

(2)当n2且nN,有an1anan1a2a11成立。

(3)1

2006

1a1

1a2



1a2006

1。

解:(1)用数学归纳法易证。

(2)由an1anan1得:an11an(an1)an1an1(an11)……

a21a1(a11)以上各式两边分别相乘得:

an11anan1a2a1(a11),又a12an1anan1a2a11(3)要证不等式1

2006

1a1

1a2



1a2006

1,可先设法求和:

1a1

1a2



a2006,再进行适当的放缩。

an11an(an1)

1an111an1a1

1an1

1an



1an11a2

1an111a2006



(1a111

1a211)(1a21

1a31)(1a20061

1a20071)

a11

a200711

1

a1a2a2006

1

又a1a2a2006a1

2006

2

2006

1

1a1a2a2006

1

2006

原不等式得证。

5.已知数列an中an

i

i

n

nn

21,求证:ai(ai1)3.i1

方法一:ai(ai1)

n

i

2121

i

i

i

(21)(22)

i

i1

i1

(21)(21)

i1

1

121

i

.

i1

ai(ai1)

(21)

(121

121)(121

121)(12

n1

1

121

n)3

121

n

3.方法二:

ai(ai1)

i

i

(21)

i

122

i

122

i

122

i

22

i

i1

.(i2)

n

i1

ai(ai1)2



n1

2(1

12)3n1

n1

3.n

法3:数归证

i1

ai(ai1)3

121

n

3.(即转化为证明加强命题)

6、已知函数fxln1xx,数列an满足:

a1

2,ln2lnan1an1anf

an1an.

(1)求证:ln1xx;(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求证不等式:a1a2annln2lnn2. 解:(1)fxln1xx,f'x

11x

1

x1x,当1x0时,f'x0,即yf(x)是单调递增函数;当x0时,f'x0,即yf(x)是单

调递减函数.

所以f'00,即x0是极大值点,也是最大值点

fxln1xxf00ln1xx,当x0时取到等号.(2)法1:数学归纳法(先猜想,再证明)

法2:由ln2lnan1an1anfan1an得2an1an1an1,an1

12an,an11

12an

1

an12an,1an1

1

1an1

1,即数列

1

2,公差为1,是等差数列,首项为

a11an1

nn1

an1

n1an

(3)法1:

a1a2an1

111

1

121

1

111

n

23n1n1

又∵x0时,有xln1x,令x

1n112

0,则

1n2

ln1ln n1n1n11

∴n

3

345n1n2

nlnlnlnlnln n1234nn1n

2n2

nln

n12

nln

343

ln2

n nl

∴a1a2annln2lnn2 . 法2:积分法要证原命题,即证:

12

ln(n2)ln2 n11



1113n12

12

n2

1x

dxlnx

n22

法3:数归证明:7.1、(1)求证:2

n



ln(n2)ln2 n1

2n1(n2,nN)

nn1n01

法1:2CnCn...CnCn;

法2:数学归纳法 法3:函数法(求导)

8.若nN,证明:()+()+…+(n

n

*

n

n

n1n)+(n

nn)

n

ee1

提示:借助e1x证明

x

第四篇:证明数列求和不等式的两种放缩技巧

证明数列求和不等式的两种放缩技巧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张巧凤2261

51数列求和不等式的证明,历来是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与重点,并且往往出现在压轴题的位置上,扮演着调整试卷区分度的角色。笔者发现对这类问题的处理方法中,以放缩法较为常用,而学生在运用放缩法时普遍感到难以驾驭,本文重点谈谈通项放缩与舍项放缩两种放缩技巧在证明数列求和不等式中的应用。

1、通项放缩,转化为可以求和的数列 1、1放缩通项,利用等差数列求和

1、已知nN,求证:

(n+1)

2

n+(n+1)2n

1

352n1



222

=

n2n2

n2n1

(n1)2

n+12n1、2放缩通项,利用等比数列求和 例

2、数列an中,a1=2,an+1=(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设bn=

an

22an(nN+)

16n-an,若数列bn的前n项的和为Tn,求证:Tn<

12。

(1)用迭代累乘或者构造新的等比数列(2)证明:bn

an1n-11n-2an

a()即an()可以求得,1nn22n

an

16n-an

14

1n

当n=1时,T1=<2;

3当n2时,∵4n1(31)n-1=(3nCn13n-11)13n,∴bn

11n

1()

1111n11331

1()<∴Tn=+b2++bn<2n

133332321

3∴对一切正整数n,都有Tn<

141

n

n

.注:本题将数列从第二项起开始放缩,放缩成以b1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

事实上,也可以利用

141

n

14

4n

n-1

134

n-1,将数列放缩成以为首项,3

114

为公比的11n1()

41n4134

等比数列,易得Tn1()<<

194921,放缩的关键在于合理与适度。

1、3放缩通项,利用裂项相消求和 对于例2,也可以这样证明:bn

an

216n-an

14

1n

(21)(21)

n

n

当n=1,2时,2n2n,当n3时,2n(11)n=Cn0Cn1Cnn1Cnn2(n1)>2n ∴对一切正整数n,都有bn∴Tn

12(1

131315

12n1

(21)(21)

12n1)

n

n

(2n1)(2n1)

12n1)<

=

12n1

12n1

=(1。

注:此法将通项放缩成两项之差,转化为用裂项相消求和。1、4放缩通项,利用叠加求和 例

3、已知数列an中,a1=1,an=an-1

n=2,3,4), an-1

1求证:

an2004年重庆卷改编)证明:由递推关系式得:an2=an-12

1an-1

+2>an-1+2,即an-an-1>2,于是有a22-a12>2,a32-a22>2,…an2-an-12>2,这n-1个不等式两边相加可得

ana1>2(n-1),即an>2n-1,又an>0,故an。

1、5放缩通项,利用各项重新组合求和 例

4、数列an满足a1=1且an+1=(1+

1n+n)an+

n1).n

2(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n2(n2)

n1),(2)已知不等式ln(1+x)<x对x>0,成立,证明an<e(其中无理数e=2.71828…

(2005年重庆卷)

证明:(1)略.(2)由递推关系式及(1)的结论有an+1=(1+两边取对数,且由ln(1+x)<x得

+lnan

2nn+n21111+n(-)+n 故lnan+1-lnan<

n(n+1)2nn+12

n+n

1n+n)an+

n

(1+

1n+n

+

n)an,lnan+1ln(1+

+

n)+lnan<

+

上式中n分别取1,2,…,n-1求和可得

11111111

lnan-lna1<(1-)()(-)+()2n-1223n-1n222

(1-)+(1=

n

112

n-1)<2

n1)即lnan<2,故an<e(.2、写出和式,舍项放缩2、1裂项相消,各项重新组合,舍项放缩 对于例2,还可以这样证明:bn当n=1时,T1=<2;

31141

n

(21)(21)

n

n

221

(n

121

n)

当n2时,∴Tn=(1

221

121

121

121



121

n

121

n)

=1 (12)(3)(n-1n)n

22121212121212121∵

2n-1

111111

1

121

n

242(2

n-1

n

1)(21)

n

0,∴Tn

221

(

121

n)

∴对一切正整数n,都有Tn<

n+1n2、2错位相减,各项重新组合,舍项放缩 例

5、数列an中,a1=2,an+1=2((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设bn=

nan

n)an(nN+),求证:bi<

i=

1172

4。,即ann22n

anann

2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可以求得

2nn

n1

(2)证明:bn n

ann2

(1)易知

n

i=1

bi

n

112

122

132



1n2

n

n

i=1

bi

n

12

112



322n(

12321342

1)2n

1n(n1)2

1n(n1)2

nn

n+1

2

ni=1

bi

i=1

122124



1n21n2

n+1n+1)

∴bi1=

1724(14

(

342



1n(n1)2

n

1n2)<n+117242、3迭代相加,各项重新组合,舍项放缩 对于例

3、也可以这样证明:由已知得:an2=an-12于是有a22-a12

1a

11an-1

+2,即an-an-11an-11an-

222

1an-1

+2,+2,a3-a2

1a2

+2,…,an2-an-12

1an-1

+2,1a1

这n-1个等式两边相加可得an2a12=2(n-1)+(即an2=2n-1+(1an-1

+),+

1an-2



1a1)>2n-1,又an>0,故an20、(本题满分16分)

在数列an中,已知a1p0,且,nN(1)若数列an为等差数列,求p的值。(2)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n

当n2时,求证:

i1

2a

i

n1n1

第五篇:裂项放缩证明数列不等式

策略

一、裂项放缩证明数列不等式

若欲证不等式含有与自然数n有关的n项和,可采用数列中裂项求和等方法来解题。例1-

1、(全国I理-22压轴题)设数列an的前n项的和Sn项an;(Ⅱ)设Tn

2n

43an

2n

1

23,n1,2,3,(Ⅰ)求首项a1与通

n

Sn,n1,2,3,,证明:Ti

i1

例1-

2、(湖北理-17)已知二次函数yf(x)的图像经过坐标原点,其导函数为f'(x)6x2,数列{an}的前n项

和为Sn,点(n,Sn)(nN)均在函数yf(x)的图像上。(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Ⅱ)设bn

3anan

1,Tn是

数列{bn}的前n项和,求使得Tn

m20

对所有nN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m;

例1-

3、(重庆理-22压轴题)设数列{a}满足a12,an1an

n

1an

(n1,2,).(Ⅰ)证明a

n

2n1对一切正整数n

成立;(Ⅱ)令bn

ann

(n1,2,),判定b与b

n

n

1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例1-

4、已知nN*,求1

例1-

5、设an1

2a

3„

1n

<2n

a



1n

a,a2.求证:an2.策略

二、均值不等式放缩证明不等式 例2-

1、设Sn

例3-

2、已知函数f(x)

例3-

3、已知a,b为正数,且ab

1

1223n(n1).求证

n(n1)

2Sn

(n1)

.4x

x

1

4求证:f(1)f(2)f(n)n

n1

.,试证:对每一个nN,(ab)n

ab2

nn2n

2

n1

.策略

三、调整分式值放缩证明数列不等式(尾式或局部放缩)

一个分式若分母不变分子变大则分式值变大,若分子不变分母变大则分式值变小;一个真分式,分子、分母同时加上同一个正数则分式值变大(“加糖不等式”)---姐妹不等式:

babmam

(ba0,m0)和

babmam

(ab0,m0)

例3-

1、(福建理-22压轴题)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2an+1(n∈N)(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bn}满足4b1明:

例3-

2、证明:(11)(13)(15)(12n1)

即证:135(2n1)

例3-

3、证明:(11)(1)(1)(1

713n

2)

-1 b2-2

4„

4bn-

1=(a

n

+1)bn(n∈N*),证明:{bn}是等差数列;(Ⅲ)证

n2

3<

a1a2

a2a3



anan1

n2

(n∈N).*

2n1和(1

12)(11

14)(1

16)(1

12n)

12n1

2462n

2n1

135(2n1)2462n

2n1

3n1.例3-

4、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求证:1<

例3-

5、求证:

13

1

1321



13

2n1

abc

++<2。bcacab

1

策略

四、单调性放缩证明不等式

例4-

1、(湖南理-19)已知函数f(x)xsinx,数列{an}满足:0a11,an1f(an),n1,2,3,.证明:(I).0an1an1;(II).an1

例4-2(辽宁理-21)已知函数f(x)ax

0a1

2,an1f(an),nN

an.32

x的最大值不大于

.16,又当x[

11,]42

f(x)

.(Ⅰ)求a的值;(Ⅱ)设,证明an

1n

1x1例4-

3、(北京理-19)数列xn由下列条件确定:

xn1a0,1a

xn,nN.(I)证明:对n2总有xn2xn

a;

(II)证明:对n2总有xnxn

1例4-

4、设Sn2

例4-

5、求证:(11)(1)(1)(1

12n

1)

2n1.23n(n1).求证

n(n1)

2Sn

(n1)2

.策略五:二项式放缩证明不等式

nn01nn01

2(11)CnCnCn,2CnCnn1,2CCC例5-

1、已知a11,an1(1

例5-

2、证明2(1

n

例5-

3、设n1,nN,求证(3)

n

0n1n2n

n

n2

212

n

.证明a

n

n(n1)(n2)

e

1nn)an

n

1n)3.n

8(n1)(n2)

策略六:递推放缩证明数列不等式

例6-

1、(全国高考)设数列a满足an1annan1nN,当a13时证明对所有n1, 有(i)ann2;

n

(ii)

11a

1

11a

2

11an

例6-

2、(重庆理-22压轴题)数列{an}满足a11且an1(1

1nn)an

2n

(n1).(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an2(n2);(Ⅱ)已知不等式ln(1x)x对x0成立,证明:ane(n1),其中无理数e2.71828

例6-

3、(湖北理-22压轴题)已知不等式

1213

1n12[log

n],nN,n2.[log

2n]表示不超过log2b,n3.n 的最大

整数。设正项数列{an}满足:a1b(b0),an

nan1nan

1,n2,nN,证明:an

2b[log

n]

例6-

4、(浙江理-20压轴题)已知函数f(x)=x3+x2,数列{xn}(xn>0)的第一项x1=1,以后各项按如下方式取定:

*

曲线y=f(x)在(xn+!,f(xn+!))处的切线与经过(0,0)和(xn,f(xn))两点直线平行(如图)。求证:当n∈N时

2(Ⅰ)xnxn3xn12xn1(Ⅱ)()

n

11n2

xn()

策略七:分项讨论放缩证明数列不等式

7、(2004年全国3理-22压轴题)(14分)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2an(1)n,n1.(1)写出数列an的前三项a1,a2,a3;(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3)证明:对任意的整数m4,有

策略八: 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不等式

例8-

1、(江西理-21倒二题)(12分)已知数列{an}的各项都是正数(1)证明anan12,nN;(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例8-

2、(江西理-22压轴题)已知数列{an}满足:a1=

1a4

1a5



1am

.,且满足:a01,an1

an,(4an),nN.,且an=

n2,nN)(1)求数列{an}

2an-1+n-1

3nan-1

的通项公式;(2)证明:对于一切正整数n,不等式a1a2„„an2n!

下载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常用放缩方法技巧(不含答案)精减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常用放缩方法技巧(不含答案)精减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利用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的技巧“揭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利用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的技巧“揭秘” 作者:顾冬生 来源:《新高考·高三数学》2013年第06期 数列型不等式的证明题,常常需要用放缩的方法来解决,但放......

    数列不等式结合的题的放缩方法

    数列不等式结合的题的放缩方法 2011-4-6 11:51 提问者:makewest | 悬赏分:20 | 浏览次数:559次 2011-4-6 11:53 最佳答案 放缩法一般来说是高考的难点 要求又比较强的观察力计......

    放缩法与数列不等式的证明

    2017高三复习灵中黄老师的专题 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编号:001 引子: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历来是高中数学的难点,在高考数列试题中经常扮演压轴的角色。由于放缩法灵活多变,技巧......

    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经典例题

    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主要放缩技能: 1.11111112 nn1n(n1)nn(n1)n1n1144112()22n4n1(2n1)(2n1)2n12n1n242.  2)  4.2n2n2n1115. n (21)2(2n1)(2n2)(2n1)(2n11)2n112n16.n22(n1......

    数学所有不等式放缩技巧及证明方法

    高考数学所有不等式放缩技巧及证明方法 一、裂项放缩 例1.(1)求 例2.(1)求证:1 (2)求证: 1 / 7 4kk1n221的值; (2)求证:k1n153k2. 11171(n2) 22262(2n1)35(2n1)1111112......

    放缩法(不等式、数列综合应用)

    “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的基本策略近年来在高考解答题中,常渗透不等式证明的内容,而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它可以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在学习不等式时,放缩法是证明不等式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证明的过程如何合理放缩,是证明的关键所在。现例析如下,供大家讨论。 例1:设a、b、c是三角形的边长,求证ab......

    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放缩法证明不等式不等式是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研究许多数学分支的重要工具,在数学中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和竞赛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等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