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历史意义上的江南

时间:2019-05-15 14:1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历史意义上的江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历史意义上的江南》。

第一篇:文化历史意义上的江南

水是江南的灵魂。长江成就了江南。江南,作为一个典型的历史地理概念,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希望,但是,关于江南一词的定义及其运用,古今中外学者从未统一过。

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早期出现在《史记·秦本纪》中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钱大昕以为《项羽本纪》云“江东虽小,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江东”是现在江南的一部分。自东吴起的六朝时期以至隋唐,江东士族在文化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历史贡献,对江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也有重要影响。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地区。《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江南悉平”。一直到隋朝,仍然以中原地区为地理坐标中心,江南往往指湖南、湖北长江以南一带。

唐太宗贞观元年设立江南道,范围包括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以及贵州、福建等地。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把江南道细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成为定义现代江南含义的开端,往后江南成为江东地区的专称。江南在古代分为江南之东和江南之西。唐宋设江南西道、江南西路,涵盖江南之西的江西、湖南和湖北南部。后将江南西道演化为今江西省;而江东地区则以苏州市为中心,主要包括苏、浙、皖部分地区。清代设两江总督署,辖江苏省(含上海)、安徽省、江西省,两江即含江南省(今苏皖沪三地)、江西省。

从古至今,歌咏江南的大量文学作品建构了中国人想象中的“江南”。诗歌里描述的江南,包括小江南地区,以及大江南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和皖南地区。白居易的《江南好》、苏东坡的《望江南》等,描述江南的诗词比比皆是。

江南是中国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域,经济昌盛、文化繁荣、人才荟萃互相辉映,社会相对安定,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堪称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缩影。自秦汉以来,江南享有崇高的政治、军事地位,同时也是当时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杏花春雨,涵育了一代一代灵秀聪颖之士,江南成为全国最为重要的人文奥区。江南对外交流居有地利之便,布列对外通商口岸,成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高度繁荣的经济和在全国独特的地位,使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新的文化艺术逐渐成长,江南的学术文化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江南地域在文化、艺术、教育等各领域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江南民众在精神上也逐渐形成了自我认同,并且这种自我意识还得到全国其他地域民众的认同。自然环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开发程度高超、经济发展强势、民众生活富裕、教育科举发达、文化艺术繁荣、社会局势安定,生活精细、语言绵软、民众文弱、工于心计、处事精明、善领时尚,已经成为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江南印象。

第二篇:国标舞文化国标舞历史

国标舞文化国标舞历史

时间:2006-02-08 16:

来源:

国际标准交谊舞,又称“体育舞蹈”,原名称做“社交舞”,英文为“Ballroom Dancing”,为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法国革命后,Ballroom Dancing流传民间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将该舞蹈散播到全球各地,并形成一股跳舞热潮,至今不衰。

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交舞”从“社交”发展为“竞技”,将单一的舞种发展为摩登舞、拉丁舞两大系列的十个舞种,并在1904年成立了'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这个组织将当时欧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整理成统一标准,制定了有关舞蹈理论、技巧、音乐、服装等竞技的标准,公布为“国际标准交谊舞舞厅舞”(简称“国标舞”),为世界各国所遵循,英国的黑池甚至成了“国标舞”的圣地。目前,世界各国将国际标准舞易名为“体育舞蹈”,欲将舞蹈运动纳入体育运动项目。拥有74个会员国的“国际舞蹈运动总会”(International Dance Sport Federation)于1997年9月4日正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员,2000年成为悉尼奥运会表演项目,2008年将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国标舞中的拉丁舞包括:桑巴,伦巴,斗牛,恰恰,牛仔。这五个舞种无论在社交场合还是在体育舞蹈比赛中都广为流传。一般是两个人一起跳,一个男士和一个女士。持握姿势各有不同,有时亲密相拥,有时舞伴相互单手相握。这些舞中的姿势都已经标准化和分类成各种不同的级别以便于教学,有国际上统一的用语,技术,节奏,拍子。但是也不尽然,这些舞都有各种不同的起源。

罗马语系(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起源于古老的拉丁语,遍及大多数美洲地区,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有三种舞来自这个地方,一个来自西班牙或法国,另一个来自美国,促成了现在这套国际标准舞---拉丁舞。提及拉丁舞这个术语,这里是拉丁和美洲的缩写,而不是指地理上的拉美地区。来自拉美地区的这三种舞是由本土,欧洲和黑人舞蹈熔合而成的。在初期,欧洲的征服者们从西非的各地进口黑人到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原因是他们很难劝服本土的人为他们而工作。这些黑人如此之多,以至于到了1553年时,数量已超过了墨西哥的欧洲人,总督命令西班牙的查尔斯禁止黑人的进一步流入。舞蹈在所有的三种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欧洲人,黑人和本土人在1569年,墨西哥的总督下令埋葬阿乏台克人的日历,因为黑人主要的娱乐已经变成舞蹈,并在那里流行起来。接着,总督颁布法令,跳舞只能在星期天和节日的下午2:00到6:00钟。

到了17世纪至18世纪,三种文化的逐渐融合导致了一种新的文化产生克立奥耳语。由于欧洲舞蹈传入拉丁美洲,他们逐渐接受了这种文化。在古巴,随着切分音节奏的流行,对面舞变成了哈巴聂拉舞(一种类似于探戈的舞蹈)。后来,随着与酒吧音乐节奏的融合,切分音变得越来越强变成了 “son”的缩写。1795年这种节奏就已在巴西使用,其中有一首歌(情歌)在19世纪之际之时在欧洲变得很流行。复杂的切分音节奏,现在已经成为所有拉丁舞的特征。

----1924年,英国伦敦,由英国发起欧美舞蹈阶人士,在广泛研究传统宫廷舞,交谊舞及拉美国家的各式士风舞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规范和美化加工,于1925年正式颁布了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四种舞的步伐,总称摩登舞。并将此种舞蹈首先在西欧推广并进行了比赛,继而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欢迎和喜爱。

----1950年,英国“黑池”,由英国ICBD(世界舞蹈组织)主办了首届世界性的大赛“BLACKPOOL DANCE FESTIVAL 1950”(“黑池舞蹈节”),并把规范后的舞蹈命名为国际标准交谊舞,以后每年的五月底,在英国的“黑池”举办一届世界性的大赛。随着此种舞蹈在世界的不断推广,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摩登舞中又增加了维也纳华尔兹。

----1960年,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的民间舞经过了规范加工后又增加了拉丁舞的比赛,拉丁舞也有五种舞:伦巴、恰恰恰、桑巴、牛仔、斗牛。摩登舞和拉丁舞风格迥异。

----摩登舞除了探戈外,都源于欧洲大陆,它的音乐时而激情昂扬,时而缠绵性感,动作细腻严谨,穿着十分讲究,体现欧洲国家男士的绅士风度和女士们的妩媚。男士需身着燕尾服,白领结;女士则以飘逸,艳丽长裙表现出她们的华贵、美丽、高雅、闺秀之美态。

----拉丁舞除斗牛舞外,都源于美洲各国,它的音乐热情洋溢,奔放特具节奏感。以淋漓尽致的脚法律动的引导,自由流畅,展现女性优美线条,动人入情,气氛迷人,生动活泼,热情奔放,充分表达了青春欢乐的气息,男士展现骠悍钢强,气势轩昂,威武雄壮的个性美。

国标舞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国际标准交谊舞作为一项高贵优雅的运动,不但可以调适现代人忙碌的生活,舒展身心,并且有良好的社交功能。由于她实质上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经济水平,世界各国各地区竟相提倡,风行日盛,我国自一九八六年正式引进后,随着这几年的大力推广,发展迅速。

1986年,文化部宣布成立了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并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国际标准舞会演,由此每一年举办一届,(广东选手已连续获8届职业最高级别摩登舞冠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一代人的辛勤耕耘,如今,国标舞事业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关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项,从1998年开始,国标舞将被列入中国文化部“荷花奖”的评奖单项,国标舞事业从此又将开辟一个崭新的篇章.在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全国各省市(包括一些中小城市)都成立了国际标准舞协会,跳国标舞,学国标舞的人越来越多。北京电视台播放的国际标准交谊舞教学节目收视率很高,有关人员保守地估计,北京就有80万至100万人喜欢跳交谊舞,而且跳舞的人越来越年轻化。近年来,广州、北京、上海、郑州、南京、哈尔滨、武汉、重庆、宁波、深圳、南昌等地国标舞事业发展迅猛.

第三篇:打造江南安全文化 努力实现安全发展

打造江南安全文化努力实现安全发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安全为天看安全

“安全”这两个字,我们应该是最熟悉的了,尤其是在像我们民爆企业这样的高危行业里工作,对“安全”的理解更是辞深意重。在工作的每一天,我们都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岗位、用不同的方式唠叨着安全,但我们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安全始终如一,壁垒坚固,永久保护我们的企业和职工安全发展呢?这就需要谈谈我们今天开会启动的安全文化建设工程的意义了。

我们说,企业的安全发展不光是企业的发展需要,更是我们广大职工安全工作、快乐生活的个人需要。要营造一个企业好的安全环境,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是规范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是当代安全文化的精髓。建设体现时代进步和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实践一再证明,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就必须打造一个充分体现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与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相一致,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安全文化,才

能保证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快速协调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企业安全文化经验交流和总结,引导和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扎实深入开展,逐步形成新时期的安全文化观念,即

“人本观”——“以人为本抓安全”;

“预防观”——“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

“责任观”——“安全源于责任心、源于设计、源于质量、源于防范”;

“价值观”——“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

大的浪费”;

“亲情观”——“一人安全,全家幸福”。

只有通过不断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才能有力地促进我们的安全工作理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二、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以安全文化促安全发展

“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二千年前东汉时期的政治家旬悦就提出了“预防为主”的理念。今天,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以人为本、超前预防”的本质安全论阶段。这种新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论推进了传统产业和技术领域安全手段的进步,也促

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变“事故处理、事后防范”为“本质安全、超前预防”管理。这是从安全思想到安全方法一个质的飞跃,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变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为体系化、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变单纯的事故管理为深入的事件分析与严肃的责任追究。针对事故特点和发生的规律,我们要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事故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不断加强事故管理,把事故案例作为安全工作的一种资源和财富,通过对每一起事故认真分析和研究,查找管理上、技术上、思想上的漏洞和不足,有针对性的采取一系列管理、技术措施,防范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让我们每一个操作工序和操作员工必须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从每一个操作步骤做起,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实现“零缺陷”、“零误差”,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

另外,在强调安全文化宣传贯彻的同时,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安全发展理念,推动安全工作管理方式的创新与转变,真正做到“五严”,即安全思想上严肃、制度上严谨、组织上严密、管理上严格、纪律上严明。树立“三个观念”,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抓安全的“人

本观”;牢固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预防观”;牢固树立“安全源于责任心、源于设计、源于质量、源于防范”的“责任观”。实现“四个转变”,即从单纯强调领导负责向强化全员责任意识转变,由被动防范、事后处置向强化源头、预防优先转变,从集中整治检查向制度化、程序化管理转变,由偏重伤亡事故控制向全面落实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转变。着力在“五个方面狠下功夫”,即:切实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管理理念上狠下功夫;在全面提高管理者素质和操作人员技能上狠下功夫;在全面真正落实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上狠下功夫;在全面彻底整改、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上狠下功夫;在全面建立健全突发事故应对、次生事故防范措施上狠下功夫。

变随意性、经验型的安全管理为规范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从随意性向规范化的转变,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并最终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三、求真务实、多学知识,用全员的安全素养保安全 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机制问题,有管理问题,也有技术问题等等,但归根结底是人的安

全素质问题。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要做好此项工作,首先必须研究和掌握人的行为规律。通过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可以了解到:各类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密不可分。事实证明,很多生产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应急处理不当造成的。

人们常说: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是构成事故的“三要素”。但是三者中,物和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人却是最活跃的。人是操作物、改变环境的主体,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往往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失误。因而“三要素”中人是主要因素,紧紧抓住“人”这个主要因素,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关键,也是实现安全发展的前提。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要实现员工队伍的高素质,就要注重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安全教育培训不能一蹴而就,也决不可一劳永逸。只要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会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更新设备、原材料

和工艺,员工就会不断地遇到安全生产方面的新问题。因此,安全教育培训应当是常态的,持之以恒的。事实证明,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素质,素质决定命运。只有从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入手,以良好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为基础,辅以强有力的监督、检查、考核手段,并依靠群体效应的引导,才能使员工在思想上有强烈的安全需求,使“我要安全”真正成为员工从事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安全管理才能达到规范化、科学化,才能实现安全生产长周期良性循环发展。

因此说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安全文化的首要条件,而提高素质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安全教育和培训。这也需要我们的职工积极学习、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知识保证安全。愿安全的文化之花,在江南开花结果!

愿每一位江南员工,做安全文化的践行者和受益者!最后祝江南化工安全文化建设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2014年7月3日

第四篇:春雨润江南 文化沁洛溪

春雨润江南

文化沁洛溪

——**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元素

(**镇庆云村

**)

“蜿蜒洛溪东流水,斜向塘河万缘桥”。**,别称斜川、洛溪。是一个有着浓郁水乡韵味的江南小镇,历史悠久,名人文化,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她经济发达、交通便捷,是我市的强乡重镇之一,曾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包装名镇、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等。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的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和古镇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前最贴近群众、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的现状如何?怎样把握这些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元素的发展方向,使其在充分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更能与时俱进,真正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呢?我们通过新浪微博等载体对其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一次微调研,就如何将文化元素打造成有利于地方发展的文化链、产业链,使文化元素的资源得以共享,让文化元素的生命力得以积淀展开讨论。

一、名人文化

**是历代文人墨客辈出之地。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荟萃,历史上有漫画家米谷、评论家殷白、艺术大师钱君匋、著名词人朱淑真等等。为客观公正的记述真实的历史,传扬铭记名人的光辉事迹,2013年1月,**镇着手编写《洛溪名人》一书,共辑文字34篇,图片100余幅。此书出版不仅是继承优秀传统的迫切需要,也是弘扬名人文化的新途径,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自傲的担当。

**的文化名人是海宁宝贵的人文资源之一,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信息。翻开《洛溪名人》一书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们身上,凝聚了历代先贤的才情和智慧,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他们以卓越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给人以奋斗的勇气和前进的力量。我们对文化名人的推崇,最实实在在的行动,莫过于积极倡导和认真践行一种名人文化,这就是走进他们,以他们为榜样,教育人们做一个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担当的人。这正是**名人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

二、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历史文化厚重的基石,是历代**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是前人的心血与功劳,也是后人的光荣和骄傲,更是**悠久历史和文化继承的体现。典型的**民俗文化有皮影艺术和以黄墩腰鼓、荡湖船、民间灶头画、民间剪纸为主的民间文艺,它蕴涵着世代**人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民俗个性。

在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纯朴的民俗文化正离我们渐行渐远。面对新的形式,应对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把这一项项和先人血脉相连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有责任通过社团活动、文艺表演等形式把他传承下来,连续举办的“流淌的洛溪”**民俗文化旅游艺术节就是重新挖掘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2008年,我们抓住“全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这个难得的机遇,在**的各个街区各个村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摸清了全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共收集“非遗”线索1773条,调查项目180多个,累计文字资料20多万字,拍摄照片719幅。录音资料36份,录像资料9份,收集民间作品、实物23件。在全面深入普查的基础上,成功申报“省遗”名录一项,“市遗”名录一项,建立传承教学基地一个,现有国家级、省级、嘉兴市级传承人各一人,海宁市级传承人四人。2010年,我们本着扩大普查成果,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民俗文化保护,着手编纂了《洛溪遗风—海宁市**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精选》一书,从普查集成中摘取**特色明显,洛溪风情突出的资料80篇,内容涉及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地方戏曲、手工技艺、民俗风情等十一个门类,让世人从中领略**数千年的历史风貌,了解**颇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品味**独具魅力的风土人情。

另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乡土教材、民俗培训、民俗比赛等群众乐于参与的形式,营造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民俗生活氛围。只有在开发中发掘民俗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在保护民俗文化中去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使其融入现代生活,才能延续**辉煌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民俗传统,使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得以更好的发挥。

三、古镇文化

**路仲古镇是海宁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原生态古镇,形成于三国时期。古镇虽小,却保留了德风桥、德义桥、惠长厅、钱君匋故里、朱淑真故居等一批古建筑,其街市的风格也饱含江南水乡韵味。和远在湘西的凤凰古城、近在杭嘉湖的乌镇西塘相比,路仲显得有些冷清,但未经开发的原汁原味,更像一颗遗珠,多了一份与世隔绝的怀旧情怀,为我们保留了一份历史的真实。

“泛艇过亭溪,两岸人家齐。到门才咫尺,水涨板桥低。”三百年前当地文士陆嘉淑描写路仲的一首小诗,以白描的手法,将水乡古镇的风韵牵一发而动全身般地荡漾开来。但三百年后的今天,已难觅诗中繁华,只得凭借岁月的痕迹,遐想当时的场景。现在的路仲虽然并不繁华,但其水乡格局还在、文化遗存还在、老街店面还有,只要精心规划、合理投入,恢复古镇灵动秀美的景致是完全有可能的。

2012年底,**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开发路仲风情小镇,科学统一地规划协调、整合互补。从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出发,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大力恢复路仲古镇历史风情的基础上,着重引进30多家各具特色的大中型博物馆、艺术馆,从而形成一个博物馆建筑群,让世界文化的眼光聚焦在古镇路仲,打造东方的“卢浮宫”。这个规划正是以富有江南水乡特色和东方传统个性的文化元素为核心,发挥其强劲的生命力,形成并打造多元化的创意文化产业链,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元素是一根文脉、一根城脉、一根人脉,更是一根生命之脉。独具个性的**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和古镇文化,是地方经济和社会久盛不衰的精神源泉,具有强大强劲的生命力。春雨润江南,文化沁洛溪!世界上的一切资源都有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这正是我们扛起“文化**”大旗的根本。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和古镇文化是历史赋予**人民的一笔巨大财富,充分挖掘这些文化元素的强劲生命力,顺应了中共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决策。文化既是事业,也是产业,只有把具有强劲生命力的地方文化元素和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更加合理深入的再创造,使其真正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五篇: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比较

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比较

王杰

摘要: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岭南先民遗址的出土材料证明,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江南水乡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一切居住、生活方式。两千多年前,这里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民居聚落。汉代开始,这里开始居住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局面使大批人向南迁徙,这一趋势使南方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经济重心从此南移。

关键字:江南文化、岭南文化、园林、民居、特色

一、岭南文化

从总体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明清的时候,岭南三系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岭南文化真正有自己独立的风格、精神,并区别于南方文化。岭南文化形成后在政治、哲学、学术、艺术、经济、工艺、和生活各方面全面发展,至晚清达到了高峰时期。到了近代,岭南得风气之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说到岭南文化就不得不提及岭南的建筑。岭南特色的建筑及其装饰是我国建筑之林中一枝奇葩,以其简练、朴素、通透、雅淡的风貌展现在南方大地上。它主要分为广府建筑,潮汕地区建筑以及客家建筑。

岭南建筑的特点,通常表现有:在功能上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建筑物顶部常做成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来减轻太阳辐射;以及方形柱的运用。岭南建筑的布局、装饰的格调十分自由和自然。由于当地的气候温和,人们活动空间会向外面扩张,因而,露台、敞廊、敞厅等开放性空间的设置十分必要,人们从封闭的室内环境中走向了自然,形成岭南建筑装饰空间的自由、流畅、开敞的特点。如北京路的骑楼,就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典范。岭南园林是主要指狭义的广府园林,属于潮州园林另一支。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岭南,多山峰,近南海,环境风物别具特色。岭南人追求自然艺术化的园居生活,这逐渐产生了岭南园林求蓄,精巧秀丽的独特风格。在建筑形式上,岭

着非展又临化、实兼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首先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其次是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的大

量应用,再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犹如玲珑剔透织绵。第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比如说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柱头的建筑方法,用条石块来建造水池,使水池显得规整,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岭南文化中西兼容的特点。岭南园林主要植根于民间,不像北方皇家园林的常规祖制,也没有江南文人园林的严谨章法,园景布置根据生活的需要来适当处置,随机应变,各种设施求实重效,顺从人意。岭南古代的园林匠师,综合了多元文化类别,把北方的、江南的、外国的园林艺术,变更其形灵活吸收,挥洒自如,使园景布局显得较为随意,不拘一格。在自然而上升为文化的方面,如建筑的高活动面和高柱础与水涝和湿气的关系、缓屋面和台风的关系、宽檐廊与多雨的关系、高墙冷巷与高温的关系、龙形、鱼形、水草、龟、蛇、芭蕉主题与装饰的关系、塑鼓石与海蕉的关系、崖瀑潭局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等等,可资利用则模仿自然之物之景,有弊有害则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回避或化害为利。

二、江南文化

唐代,这里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宅,在宋代绘画《千里江山图》、《平江图》中,对江南民居的建筑布局已有具体生动的描绘。南宋建都杭州,江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

随着有了空前的发展。到了明清,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达官显贵、地主富商、文人雅士纷纷选择此地建宅,山庄别墅,亭台楼阁,处处皆是,各具特色。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珍贵,江南的建筑极节省空间,而在层高上下功夫,其建筑艺术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但这并不影响建筑的美观,反而会显得别有一番风味。

与所有的建筑一样,江南的气候同样影响江南的建筑。这使得当地建筑有以下的特点:

一、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空气流通;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

二、南方地形复杂,所以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

三、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能够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

四、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南方建筑粉墙黛瓦,房子的颜色素雅一些,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五、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来饮用、洗涤。

江南水乡的民居以苏州、杭州最具代表物产富足的江南,住宅规模和布局也很有特住宅外围的墙壁高大、粗犷,因为南方的房子是较高的二层楼房。另外,南方的民居经常房连,中间的风火墙隔断,是为了防火的考虑,的面积不大,再加上高高的楼房,使一宅中采

性,色。大多房相庭院光通风口--天井显得分外高深。江南潮湿的气候使通风格外重要,因此江南的住宅常于建筑与垣墙之间留不超过1米的间隙,用来拔风采光,效果十分显著。江南民居,大的住宅

一般从大门起经过轿厅、客厅、正房到内室或后房,两侧有花厅、书房、卧室及至小花园、戏台等。一般大的住宅可有两到三条平行的轴线。但不论建筑规模大小,江南民居都体现出一个特点,就是雕刻装饰极为繁多,却极少彩画,墙用白瓦青灰,木料则为棕黑色,或棕红色等。与北方的绚丽色彩相比十分淡雅。江南的工匠心灵手巧,利用多变的地形,使流水从建筑群里流过。水路,街巷呈不规则的网状履于民居之中,与之相映成趣,形成了江南民居别于北方民居的独特风味。由于土地珍贵,屋宅内外的空间都得到了很大的利用,因为绝大部分民居出门见水,所以几乎每家门外都有一个小小的埠头。主妇每日洗衣、洗菜、淘米等都在这里,来往的小船也可在这里停泊。和水路相比,街巷显得十分狭小,有的仅容1人1牛并走。高高的垣墙夹着曲折的街巷,造成了曲径通幽的意境。

说到江南,不得不谈谈江南园林。就以拙政园为例,拙政园初建时规模较大,园内景物很多,除正宅外,还包括现在的东花园(归田园)和西花园等景物30余处。拙政园园内面积现有60余亩,以水面为主,建筑群多临水而建,全园景物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入园处是解放后,在归田园(东花园)废址上重新扩建而成的,主要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放眼亭、秫香馆等。中中央为水池,山石、树木、亭榭等景物;其中的堂位于园部的正中,南北有门,东西皆窗,是一造别致的四面厅,耸立于低平的青石台基上。前假山,后堂平台临水而建,台北湖中以土山分割座小岛,岛上建有亭阁,并恰与厅堂成对景;山

部正远香座建堂有成两上林木葱郁,有雪香云蔚亭,高踞一园之上。还有岸边远香堂东面的枇杷园,岛上的侍霜亭,北墙边的绿绮亭等,都各有独道之处。长廊北面的见山楼立于荷花池中,为两层低矮的水阁,三面环水,一侧为假山,在静水衬托下产生一种山水楼亭、和协幽静的艺术效果。最值得说的是远香堂西南面的小沧浪水院,是架在湖水上面的三间水阁,南边窗外是幽静的水庭,可静观穿阁而过的绿水和南壁墙前的竹石;北边可掠过荷花池四面亭,远望弄影荷池的见山楼,景色优美。北馆临水池,适宜夏居,南馆靠花院,适宜冬住;在大厅四角各有一小间耳房,形成了一个大厅带四只小耳的格局,为我国古建筑中奇特的一例。拙政园中还有听雨轩、枇杷园、留听阁等各式景物,都为园林增添不少的艺术华彩。园内水池面积很大,有聚有分,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富有自然气息。这种利用自然,运用分割空间,对比借景的手法,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成为具有江南园林特色和古代园林风格的典范。三、二者间的比较

同样是建筑用地稀缺的情况,岭南产生了竹筒屋和明字屋,是在纵向上发展的;区别于岭南的纵向发展,江南民居是在高度上发展的,建筑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但相比于竹筒屋和明字屋通风透光差、交通流线长,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在岭南地区,建筑体制比较大的宗祠和同姓的村子很常见,这源于岭南宗法文化的兴盛,而在江南地区祠堂已经是非常少见的了,村子也是杂姓居多,是宗法礼制衰败的表现,相比之下,岭南文化发展的更加的蓬勃兴盛。还有的就是岭南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并收为己用,不断发展;江南文化则是与外来文化并存,并不与之交融,所以更加的纯正。此外,岭南的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的精工细作,同时也借鉴西方园林的对称与规整,显出独到的特色;江南园林结合道家思想,追求天人合一、自由,所以园林布局追求天然,不加刻意装饰。

总而言之不同地域都会有地域间的文化差异,说不清谁好谁坏,但岭南建筑的拥挤之态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很好,而融合了道家思想江南小镇小桥流水的画面,则是我的最爱。

参考文献:

《文人园林建筑》 周谊著

《中国古典园林史》 周维著

《江南园林志》 童寯著

《江南理景艺术》 潘古西著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下载文化历史意义上的江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历史意义上的江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潍坊历史与文化

    第一章忆昔话今赞家乡一、先秦历史 1.东夷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2.夏商时期:大禹后人建立斟灌国和斟国、寒浞建立寒国、商代的逄国。周朝时期实行分封制,潍坊......

    《诗经》文化及《诗经》历史

    《诗经》与《诗经》中的历史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成书约在春秋之末年,由鲁国的孔子编订。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

    浅析传承、弘扬“江南文化”的有效途径

    浅析传承、弘扬“江南文化”的有效路径 ——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王春年 单位: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上海市崇明县长兴镇潘圆公路447号甲邮编......

    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城市文化

    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城市文化(内容提要)[南京大学] 范 金 民社会各个阶层共同谱写了灿烂的江南城市文化,构筑了江南城市文化的宏伟大厦,也为江南城市文化的建设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在法律意义上解放农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课题组对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的田野调查成果以著作的形式———《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今年初公开出版后,在学界内外引起了强烈......

    苏州大学文学院忆江南——中国园林建筑与江南文化

    苏州大学文学院“忆江南——中国园林建筑与江南文化” 海峡两岸学生交流营开幕式顺利召开 2011年7月12日,由苏州大学主办、苏州大学文学院承办的“忆江南——中国园林建筑与......

    何谓规范意义上的“国防动员”

    何谓规范意义上的“国防动员”纵 横 法学杂志·2011 年第 8 期 进入到紧急状态。此时,国家为应对危机,有权机关可能既决定进入紧急状态,又可能决定实施国防动员。 ( 2) 在战争......

    如何建设普遍意义上的幸福

    如何建设普遍意义上的幸福 ———读《幸福的方法》有感 王 彬 今年4月,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致信省直机关干部和各市党政主要领导同志,推荐阅读两本阐述幸福的书籍:《幸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