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优质油产业化发展规划[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4:4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省优质油产业化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省优质油产业化发展规划》。

第一篇:xx省优质油产业化发展规划

安徽省优质油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8年)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2号),为大力发展优质油产业化经营,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

(一)安徽油脂加工业现状。安徽地处江淮流域,气候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尤其是油菜籽种植处于长江流域优势区域带,油料资源十分丰富,产量居全国前两位,正常年景油料总产量280万吨。全省油料加工能力166万吨,油脂精炼能力75万吨,常年油脂产量40万吨。在2003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中,油脂加工企业6家。我省油脂产品在基本满足本省消费需求的同时,外销上海、江苏、浙江、陕西、青海等地,菜粕、豆粕还出口到东南亚等国。

另一方面,目前我省优质油料加工水平较低,二级油产量所占比重较大,产加销联结不紧密,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加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还不能适应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国内外油脂、油料市场分析。目前国内外油脂、油料生产消费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全球油料产量略有下降。二是国内油料种植面积呈快速增长势头。随着国家农业政策调整,实施稳粮压棉扩油的农业种植政策,我国大豆、菜籽播种面积增加,亩产、总产都呈增长趋势。三是国内油脂消费稳步增加。我国由原来的油料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油脂、油菜籽进口逐年增加。因此,发展优质油生产前景看好。

二、目标与重点

(一)总体目标

——到2008年全省(规划基地)优质油料生产面积1500万亩,其中“双低”油菜1200万亩,比2002年优质率提高10,达到90;优质花生300万亩。优质油料实行订单收购、产业化经营。

——培育省级优质油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其中:1—2个产值1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2—3个产值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年加工油料120万吨。到2008年加工转化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大力发展油脂深加工项目。打造1—2个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油脂品牌。——优质油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300万户,亩均增收30元,全省农民从优质油产业化经营中增加收入4.5亿元。

(二)优质油料种植基地布局。按照省政府《关于批转省农委〈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皖政〔2003〕56号)确定的“双低”油菜和优质花生优势区域和主攻方向,组织优质油料生产。

(三)重点加工龙头企业布局。全省培育和扶持12个油脂加工龙头企业(集团):安徽丰原集团、含山华阳牧业公司、安徽华康粮油食品集团、安徽丰大集团、安徽江坝油脂化工总厂、金田花油脂有限公司、蚌埠市花园油脂有限责任公司、郎溪昌发油脂公司、滁州金恒油脂工业有限公司、滁州康来油脂工业有限公司、池州美思隹油脂公司、当涂县恒升油脂工业有限公司。

三、主要措施

(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一是扶持一批国家和省级油脂龙头企业,积极组建企业集团。可以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把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把产、购、销、加工各个环节连接起来,扩大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辐射范围。集团可以是紧密型的,以资产为纽带,办成股份制公司;可以是半紧密型的,以经营为纽带,形成利益共同体。二是重点建设一批产业化高技术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省外、国外客商对我省优质油骨干加工企业投入。三是选择部分有发展前途的专、新、特、精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四是大力实施品牌工程,在上述12个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中,选择部分企业实力强、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进行重点推介、宣传。

(二)加强优质油料基地建设。按照国家出台的稳粮压棉扩油的农业种植政策,扩大优质油料生产。根据我省地域特点,重点发展长江流域及江淮之间优质“双低”油菜种植。各地要根据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连片种植,相对集中,建立优质油料生产基地,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保证油料品种优质。到2008年全省“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90%以上。

(三)大力实施优质油料订单经营。大力推行“公司+农户”、“公司 中介组织 农户”等经营模式,开展优质油料订单经营。龙头企业要为农民提供油料良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农民按照企业需要,进行优质油料生产,变原料基地为企业的“第一车间”。规范产、购订单,对订单农户生产的优质油料,实行优质优价。鼓励油脂加工龙头企业与购销企业联合,发挥购销企业点多面广的收购优势,组织优质油料订单收购。逐步探索建立农民参股的大型联合企业,在不改变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向资源经营公司集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程度。

(四)积极培育优质油产业化中介组织。建立省油脂专业协会,作为省粮食行业协会的专业分会,可由油脂加工龙头企业发起,油脂加工、购销企业、农民组

第二篇:省优质幼儿园

省教育厅关于确认

南京月牙湖幼儿园等248所幼儿园

为省优质幼儿园的通知

苏教基 [2008]32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2008年上半年,省教育评估院组织专家对全省新申报的293所幼儿园进行了评估,并对去年暂缓通过的28所幼儿园进行了复评。经研究,确认南京月牙湖幼儿园等248所幼儿园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名单见附件)。

希望通过评估的幼儿园再接再厉,奋发进取,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继续改善办园基础条件,提高保教队伍素质,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省优质幼儿园的领导和管理,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要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做好省优质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并指导暂缓通过的幼儿园加强整改,提高创建水平。要充分发挥省优质幼儿园的示范作用,推动当地幼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附件: 2008年上半年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名单

二○○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附件:

2008年上半年省优质幼儿园名单

(248所)

南京市(50所)1.南京月牙湖幼儿园

2.南京市第一幼儿园东恒阳光分园 3.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月安幼儿园 4.南京市建邺区奥体幼儿园 5.南京东方智能幼儿园 6.白下区文昌巷幼儿园 7.南京市浦口区实民幼儿园 8.南京市浦口区星甸镇中心幼儿园 9.南京市浦口小红花幼儿园 10.南京市浦口区东门幼儿园 11.南京市浦口区顶山中心幼儿园 12.南京市浦口区汤泉幼儿园 13.南京市浦口区桥林镇中心幼儿园 14.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幼儿园 15.南京市浦口区石桥中心幼儿园 16.南京市浦口区泰山中心幼儿园 17.南京市浦口区沿江中心幼儿园 18.南京市浦口区南师大高新幼儿园 19.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总务处幼儿园 20.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晓山幼儿园

21.南京市大厂区葛塘镇人民政府中心幼儿园 22.南京市六合区马集镇中心幼儿园 23.南京市六合区新篁中心幼儿园 24.南京市六合区清华实验幼儿园 25.南京市六合区八百桥镇中心幼儿园 26.南京市六合区龙袍镇中心幼儿园 27.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镇中心幼儿园 28.六合区竹镇镇中心幼儿园 29.六合区东沟镇中心幼儿园 30.六合区机关幼儿园

31.南京钢铁集团冶山矿业有限公司幼儿园 32.六合区新集镇长城幼儿园 33.扬子石化幼教科第八幼儿园 34.大厂大地南化双语幼儿园 35.金鹏实验幼儿园

36.南京市江宁区明月港湾幼儿园 37.南京市江宁区上坊镇中心幼儿园 38.南京市江宁区丹阳中心幼儿园 39.江宁区商业幼儿园

40.南京军区实验幼儿园73602部队分园 41.南京市溧水县交通幼儿园 42.南京市溧水县工交幼儿园

43.南京市溧水县经济开发区乌山幼儿园 44.南京市溧水县东屏中心幼儿园 45.溧水县和凤镇幼儿园 46.溧水县和凤镇中心幼儿园 47.溧水县石湫镇中心幼儿园 48.南京市溧水县柘塘中心幼儿园 49.溧水县晶桥镇中心幼儿园 50.溧水县洪蓝镇第一中心幼儿园 无锡市(2所)

1.无锡市崇安区广益街道尤渡幼儿园 2.无锡市长安街道新惠幼儿园 徐州市(16所)

1.徐州市云龙区教育实验幼儿园 2.徐州市奎山中心幼儿园 3.徐州市韩铭幼教中心 4.泉山区西区幼儿园

5.徐州市泉山区华厦集团红太阳幼儿园 6.徐州市泉山区育苗幼儿园 7.江苏省邳州市碾庄镇中心幼儿园 8.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中心幼儿园 9.江苏丰县马楼中心幼儿园 10.江苏省丰县王沟中心幼儿园 11.沛县大屯镇中心幼儿园 12.江苏省沛县鹿楼镇中心幼儿园 13.沛县魏庙镇中心幼儿园 14.铜山县大许镇中心幼儿园 15.铜山县利国镇中心幼儿园 16.新沂市北沟镇中心幼儿园 常州市(7所)

1.溧阳外国语学校幼儿园 2.溧阳市濑江幼儿园 3.溧阳市西平小学幼儿园 4.金坛市卫生幼儿园 5.金坛市新世纪幼儿园 6.金坛市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7.金坛市后阳幼儿园 南通市(61所)

1.海安县老坝港镇老坝港幼儿园 2.海安县李堡镇曹园幼儿园

3.海安县李堡镇丁所小学附属幼儿园 4.海安县西场镇壮志幼儿园 5.海安县大公镇古贲幼儿园 6.海安县城东镇中心幼儿园 7.海安县城东镇韩洋幼儿园 8.海安县海安镇隆政幼儿园 9.海安县胡集镇青萍幼儿园 10.海安县曲塘镇双楼幼儿园 11.海安县曲塘镇章郭幼儿园 12.海安县曲塘镇李庄幼儿园 13.海安县雅周镇中心幼儿园 14.海安县雅周镇张垛幼儿园 15.海安县孙庄镇中心幼儿园 16.海安县孙庄镇仁侨幼儿园 17.海安县南莫镇沙岗幼儿园 18.海安县白甸镇中心幼儿园 19.海安县墩头镇中心幼儿园 20.海安县墩头镇仇湖幼儿园 21.如皋市东陈镇幼儿园 22.如皋市白蒲镇幼儿园 23.如皋市林梓镇林梓幼儿园 24.如皋市下原镇中心幼儿园 25.如皋市吴窑镇中心幼儿园 26.如皋市江安镇中心幼儿园 27.如皋市袁桥镇何庄幼儿园 28.如皋市桃园镇中心幼儿园 29.如东县马塘小学附属幼儿园 30.如东县岔河镇红宝石幼儿园 31.如东县袁庄镇春晖幼儿园 32.海门市蓓蕾幼儿园 33.海门市海门镇中心幼儿园 34.海门市三厂镇中心幼儿园 35.海门市树勋中心幼儿园 36.海门市国强中心幼儿园 37.海门市余东福兴幼儿园 38.海门市瑞祥幼儿园

39.江苏省海门经济开发区裕春幼儿园 40.海门市四甲中心幼儿园 41.海门市常乐中心幼儿园 42.启东市民乐幼儿园 43.启东市天天幼儿园

44.启东市吕四港镇豆豆幼儿园 45.启东市新安镇沁沁幼儿园 46.崇川区通师一附文峰幼儿园 47.南通崇川二附幼儿园新区园 48.南通市崇川区德民幼儿园 49.南通市崇川区都市华城幼儿园 50.南通市崇川区阳光幼儿园 51.南通市学田幼儿园

52.南通市崇川区新华侨幼儿园 53.南通市崇川区贝贝幼儿园 54.南通市新桥幼儿园 55.南通市虹桥第三幼儿园 56.南通市银花苑幼儿园

57.南通市崇川区小红花第二幼儿园 58.南通市崇川区东昇幼儿园 59.南通市五山小学幼儿园 60.南通市易家桥幼儿园 61.南通市晨苑幼儿园 连云港市(9所)

1.东海县牛山镇阳光清华幼儿园 2.东海县黄川镇中心幼儿园 3.东海县山左口乡中心幼儿园 4.赣榆县柘汪镇中心幼儿园 5.赣榆县沙河镇第三中心幼儿园 6.赣榆县金山镇中心幼儿园 7.赣榆县塔山镇中心幼儿园 8.赣榆县厉庄镇中心幼儿园 9.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幼儿园 淮安市(6所)1.淮安市天明幼儿园

2.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幼儿园富康分园 3.淮阴师院附属淮海花园幼儿园 4.淮安市石塔湖小学幼儿园 5.江苏省淮安市承德路小学幼儿园 6.淮安市金湖县闵桥镇中心幼儿园 盐城市(15所)1.盐城市盐湾幼儿园

2.盐城市亭湖区小天使幼儿园 3.东台市新街镇中心幼儿园 4.东台市富安镇中心幼儿园 5.江苏省新曹农场幼儿园 6.大丰市新双丰幼儿园

7.建湖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 8.建湖县建阳镇中心幼儿园 9.建湖县高作镇中心幼儿园 10.建湖县宝塔镇中心幼儿园 11.建湖县钟庄镇中心幼儿园 12.射阳外国语学校幼稚园 13.射阳县明达虹亚幼儿园 14.滨海县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15.滨海县天场乡中心幼儿园 扬州市(34所)

1.扬州市广陵区大地连运幼儿园 2.扬州市广陵区东方名城幼儿园 3.扬州市广陵区金苹果鸿泰艺术幼儿园 4.扬州市时代幼儿园

5.扬州市广陵区湾头中心幼儿园 6.扬州市商幼东区幼儿园 7.扬州市邗江区甘泉幼儿园 8.扬州市邗江区汊河中心幼儿园 9.扬州市邗江区爪洲镇光明幼儿园 10.扬州市邗江区沙头幼儿园 11.扬州市邗江区槐泗幼儿园 12.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幼儿园 13.扬州市邗江区红桥镇中心幼儿园 14.宝应县黄塍镇中心幼儿园 15.宝应县县直机关第二幼儿园 16.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幼儿园 17.宝应县范水镇中心幼儿园 18.宝应县广洋湖镇中心幼儿园 19.高邮市八桥镇中心幼儿园 20.高邮市周巷镇中心幼儿园 21.高邮市界首镇中心幼儿园 22.高邮市卸甲镇中心幼儿园 23.高邮市卸甲镇伯勤中心幼儿园 24.仪征市真州幼儿园

25.仪征市百花园教育发展中心沿河幼儿园 26.仪征市新集镇中心幼儿园 27.仪征市青山镇中心幼儿园 28.江都市高徐中心幼儿园 29.江都市小纪镇凤凰幼儿园 30.江都市丁沟镇麾村中心幼儿园 31.江都市真武镇中心幼儿园 32.江都市樊川中心幼儿园 33.江都市丁沟镇丁东幼儿园 34.江都市仙女镇张纲中心幼儿园 镇江市(14所)

1.镇江市京口区三之三幼儿园 2.镇江市桃花坞幼儿园 3.镇江市实验幼儿园香江分园

4.中国人民解放军73056部队红缨幼儿园 5.镇江市京口区丹徒中心幼儿园 6.江苏大学附属幼儿园 7.镇江市润州区朝阳楼幼儿园 8.镇江市润州区机关幼儿园 9.镇江四建集团桃园幼儿园 10.镇江市江南幼儿园三茅宫分园 11.镇江市山林苑幼儿园 12.句容市边城镇东昌幼儿园 13.句容市天王镇唐陵幼儿园 14.句容市后白镇茅西幼儿园 泰州市(22所)

1.泰州市海陵区城北幼儿园 2.泰州市安居幼儿园 3.泰州市城中幼儿园 4.泰州市泰东实验幼儿园 5.泰州市童星幼儿园 6.泰州市金苹果幼儿园 7.泰州市美晨幼儿园 8.泰州市亲亲宝贝幼儿园 9.泰州市海陵区阳光幼儿园 10.泰州市盛和幼儿园 11.泰州市海陵区同乐幼儿园 12.泰州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13.姜堰市梅垛中心幼儿园 14.姜堰市马庄中心幼儿园 15.姜堰市娄庄幼儿园 16.姜堰市罡杨中心幼儿园 17.姜堰市姜堰镇罗塘小学幼儿园 18.姜堰市王石中心幼儿园 19.靖江市季市镇中心幼儿园 20.泰兴市泰兴镇济川幼儿园 21.泰兴市泰兴镇大生幼儿园 22.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 宿迁市(12所)

1.宿迁市沭阳县吴集中心幼儿园 2.沭阳县耿圩中心幼儿园 3.沭阳县怀文小学幼儿园 4.泗阳县众兴镇中心小学幼儿园 5.宿迁市泗阳县城厢中心幼儿园 6.泗洪县梅花镇中心幼儿园 7.泗洪县临淮镇中心幼儿园 8.宿迁市宿城区启智幼儿园 9.宿迁市宿城区项里花园幼儿园 10.宿迁市宿豫区侍岭中心幼儿园 11.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幼儿园 12.宿迁市宿豫区皂河中心幼儿园

第三篇:安庆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

安庆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

(2010年-2015年)

根据安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皖政„2009‟87号)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我市基本市情及中药材资源基本情况

(一)资源状况。安庆市现辖一市七县四区,总人口620万,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土地总面积15352平方公里。山、丘、岗、圩兼备,湖泊棋布。山区面积占35.69%、丘陵面积占33.1%、圩区面积占20.05%、江湖水面占10.58%。地形复杂,土壤各异,适应各种动植物生长,中药材资源蕴藏丰富,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被誉为全国中草药资源丰富的六大宝库之一。据统计,全市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类200多个科1160种,动物类69科102种,矿物类12种,其他类7种。商品药材1017种,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二)药材种植。安庆市地道药材有:茯苓(岳西)、天麻(岳西)、石斛(岳西)、桔梗(桐城)、玄胡(桐城)、蔓京子(太湖、怀宁)、厚朴(潜山)、望春花(怀宁)、瓜蒌(潜山、怀宁)、天花粉(潜山、怀宁)等。其中大别山茯苓,以其质地优良、产量大、加工工艺精湛而别列入安徽省四大名药之一。

珍惜名贵药材有:珠参、麝香、灵猫香、祁蛇、穿山甲等14种。

大宗药材有200多种,其中每年可产1000吨以上的有茯苓、瓜蒌、葛根、夏枯草、活血藤、香附子、虎杖、菝葜等8种。500吨以上的有桔梗、南山楂、金樱子、野菊花、白茅根、断血流、石菖蒲等12种。

(三)加工现状。我市中药材的加工生产具有一定的基础。目前安庆市有3家中药制剂生产企业,分别是安庆乘风制药有限公司、安徽安科余良卿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宝龙安庆药业有限公司,合计年销售额达到1.2亿元人民币;1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为安庆华氏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达到

1000万元人民币。

(四)我市中药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中药材的加工度不够,集中度不高。生产企业缺少龙头,规模偏小,品牌知名度较低。中药材种植分散在千家万户,生产方式原始,技术含量低,基本处于粗放型种植阶段。

二是中药产业规范化管理薄弱,中药生产企业群小,市场覆盖率不高。单个中药生产企业规模不大,缺少在国内叫得响的品牌,对中药材种植拉动作用有限。

三是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中药材种植及采收管理一般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农民种植因多数不懂技术管理、种植收益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是无本地专业化市场。在未能形成市内规模化市场的情况下,等待药材收购人员上门,压价收购后,农民的利益更难以得到保证,以致药材种植的积极性难以提高。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中医药是我国人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世界约有80%以上的人口应用植物药进行治疗,年销售额在200亿美元以上,国际市场前景看好。我国加入WTO后,因为知识产权问题对化学药品研究生产有较大的冲击,而传统中药却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市是中药资源大市,中药种植、加工、生产和科研教育有一定的基础,中药材较低的成本、天然的品质,对国内主要药材消费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我市一些独特的地产中药材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化发展的机遇和潜力空前。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市场需求变化大,承受的风险大。尤其是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信息不灵,中药材种植盲目性大,药农承受风险的能力低。二是中药生产企业群小,市场覆盖率不高。单个中药生产企业规模不大,且部分是中、西药兼产,缺少在国内叫得响的品牌,对中药材种植拉动作用有限。三是投入严重不足,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四是中药材市场规范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且购销假劣药材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影响我市中药的声誉。同时,在中药材的种植生产、购销、信息传递、物流配送等方面,作用尚待充分发

挥。

三、发展思路及目标

(一)发展思路。以中药材资源为基础,以中药材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中药产业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加快中药材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市场建设,实施中药GAP、GMP、GSP,规范中药材深度加工、经营秩序,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市场信息体系,实施名牌战略和龙头带动战略,实现中药产业化经营的全面、均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二)发展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力争实现以下目标:到2015年,全市从事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并通过GAP和GMP认证的企业达10家。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按照GAP标准建成5-8个品种的规范化基地10万亩;培育和发展中药材龙头企业3-5个,力争实现中药工业产值2亿元以上。

四、工作重点

(一)培养产业化载体,极力扶持龙头企业

在延伸产业链条上,坚持实事求是,准确定位,不拘一格的原则,以四个“依托”培育、壮大产业载体。

一是依托现有龙头企业的产品优势,开展规范化原料基地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示范推动”的总体要求,突出地方特色,围绕优势品种,建立示范园区,选择断血流、茯苓、金银花等品种进行GAP标准化种植。安庆市乘风制药公司(原安庆市第四制药厂),地处大别山腹地岳西县,系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以中药制剂为主、西药制剂为辅的综合性制剂厂家,具备自营进出口权,占地面积5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拥有中药前处理、中药片剂、糖浆剂、颗粒剂、胶囊剂等5条生产线。其中主导产品“断血流片”,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是国内首选口服凉血止血药,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品种、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该产品是利用大别山特有中药材断血流草深加工生产而成,纯天然制剂。该企业已编制了中药材断血流规范化种植和制剂加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报告,计划建立10000亩断血流GAP示范基地。

二是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我市茯苓、天麻是全国主产区,其中茯苓已成为全国主要加工集散地,年购销量约1.2万吨,年总销售额约

1.5亿元人民币,出口3000万元。新建的安庆华氏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已于2007年底通过GMP认证,该公司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488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新建了GMP生产车间2000多平方米。该公司经营思路是立足资源优势深加工,辐射全国市场,带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上海宝龙药业安庆公司年销售5000万元,拥有小儿智力糖浆、银杏露等多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年消耗本地中药材苋菜、白果、天麻、桔梗等20万公斤。该公司自被上海宝龙药业公司收购重组后,增加了多条生产线,销售收入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被列为安庆市重点翻番骨干企业。下一步要进一步扩大上海宝龙药业安庆公司和安庆乘风制药公司现有中成药企业的生产能力,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的方针,到2015年中成药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实现翻番,以工带农,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依托现有特色中药材优势,积极寻找省内外、国内外知名中药生产企业联姻。安徽小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天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共同投资新建的中药材开发项目,已落户岳西县响肠镇,总投资657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000万元,流动资金3570万元,计划2012年12月底建成投产运行,年实现利税3150万元。怀宁县独秀野瓜蒌开发有限公司与安徽真心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投资800万元改扩建年生产1000吨新生产线。合肥市投资人徐建先生在桐城市青草镇连片承担土地400亩,利用这些闲置荒地种植当地地道药材半夏,以探索规模化种植的新方法。安徽天柱生化葛业有限公司有万亩有机葛根生产基地和年产1200吨有机葛粉自动化生产线工厂一座,公司生产的“七仙女”牌有机葛粉畅销全国。力争在5年时间内,我市形成10万亩药材种植规模,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

四是依托本地中药材特点,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安庆市绿野食品有限公司抓住怀宁县瓜萎籽大根粗,瓜皮质好的特点,拟将瓜蒌子提炼瓜蒌子油,生产“瓜蒌籽微软胶囊”,其具有润肠通便、降血脂、减肥功效的功能性保健食品。该项目已与复旦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书。怀宁县还通过招商引资形式,会同合肥工业大学、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专家考察论证,项目总投资500万元,拟建“望春花保健茶”、“望春花保健药枕”等项目,力争201

5年实现年销售5000万元。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中药材产业的培育需要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一定的启动资金。市、县二级政府切实增加实施中药材产业化投入,将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解决中药材GAP规范种植、优良种苗繁殖、中成药新品开发、新工艺基础性研究,扶持骨干企业、种植户上规模、上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另外,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客商参与中药材科研开发、种植加工和销售,计划药材种植面积年均增加1.2万亩以上。

(三)加强学习,着力拓宽中药材销售市场。安庆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需要借鉴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等地的经验,创建中药材市场。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和协会在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及时提供中药材市场信息,预测市场行情,指导中药材种植。

五、产业化实施项目

(一)中药材GAP基地

1、皖南特色地产药材种植基地。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中药材开发模式,开展地产药材GAP的示范研究,在岳西、怀宁等县重点发展断血流、地产茯苓、葛根、紫丹参、玄参、半夏、灵芝等品种,到2015年推广到2万亩。

2、岳西药源基地。以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药材品种为重点,以安庆乘风药业有限公司为中心,规划在岳西作为药源发展区域,严格按照GAP规范要求建设,逐步发展药材种植面积2万亩。

(二)中药饮片加工

围绕中药材专业市场,按照适度规模、符合GMP标准的原则,兴建(续、扩建)一批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力争5年后形成全国较大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群。

六、措施与政策

(一)强化服务,积极探索中药产业化发展新路

1、各有关县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的中药材产业化实施规划和产业政策。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针对本地区具有优势的地产中药材及种植

基地、龙头企业和市场等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目标。

2、加强中药材GAP的实施,促进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产企业GMP认证,提高种植、生产加工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积极参与中药材、中药饮片国家标准的制定,抢占质量技术的制高点。

3、加强指导服务。药监部门要与当地有关部门配合,采取各种方式深入宣传和指导GAP、GMP、GSP的实施,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加工水平。

(二)加强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

1、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加实施中药材产业化的投入,重点解决中药材GAP研究实施、优质种苗繁育、中成药新品种、新工艺等基础性研究,以及中药材科技宣传培训、信息网络建设的资金困难问题。

2、将山区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农业开发、食品放心工程、科技开发资金中增加对中药材的投入,扶持龙头企业、种植户上规模,上水平,发挥带动作用。

3、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降低门槛,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服务,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中药材科研、种植、加工和经营。在土地承包、退耕还林中,将中药材列入经济作物,给予政策扶持,促进发展。

(三)优化环境,加强领导

1、各县(市)要建立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工作,解决中药材产业化中的各种问题。要制定和完善推进中药材产业化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吸引国内外、各行业对中药材产业化的投入。

2、各有关县(市)切实加强对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中药材产业化中的实际问题。要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要立足基层,作好宣传发动、技术培训、信息传递等工作。

3、要加强对中药产业的监督管理,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篇:泰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泰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意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跃式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夯实新农村建设产业基础,特制定泰安市2009—2013年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与现状

近年来,我市各级坚持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放在“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着眼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以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重点,狠抓龙头企业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不断提高,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农业龙头企业有了较快发展。全市国家、省、市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23家和10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82家,其中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38家。预计2008年,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带动农户70万户,占全市乡村户数的60%,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户均增收2100元。

(二)特色农业优势进一步显现。坚持以培植6大主导产业和8大特色产品为主攻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突出有机蔬菜、奶业、苗木花卉三大“亮点”,组织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全市符合农业部统计标准的专业村396个;符合农业部统计标准的专业乡镇18个。奶牛存栏17.1万头;苗木花卉总面

积达到23.8万亩。区域布局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如泰山区苗木花卉、女儿茶;岱岳区设施大棚、桑蚕生产、中草药;肥城市有机蔬菜、“两菜一粮”;新泰市黄花菜、池藕、覆膜土豆;宁阳县有机蔬菜、双孢菇;东平县大蒜、鸡腿菇等等,已初具规模,带动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地市场。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力度,加强农业标准化基地管理,狠抓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有机蔬菜认证基地面积达到22.1万亩,继续保持全国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出口最多。绿色食品认证基地播种面积181.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播种面积达到199万亩。农业品牌建设长足发展,全市农产品商标注册1185件,获得山东省名牌农产品8个。

(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步伐加快。认真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农户依法成立自主经营、管理规范的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产业化经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498个,入户社员25万户,带动农民46万户,覆盖种植、养殖、加工等20多个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有效的约束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从产业发展现状看,蔬菜产业,2008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90.4万亩,总产678.2万吨,其中设施大棚蔬菜基地15万亩,有机蔬菜基地22.1万亩;规模以上蔬菜加工企业47家,加工量达到

70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10%,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利税2亿元,其中有机蔬菜加工企业近20家,加工量30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4%,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1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粮食产业,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37.5万亩,总产289.7万吨,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18.7万亩,总产135.8万吨;玉米播种面积271.4万亩,总产136.3万吨;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67家,加工量达到145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2%,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油料产业,全市花生播种面积71.1万亩,总产19.7万吨;大豆播种面积19.2万亩,总产3.7万吨;规模以上的油料加工企业6家,食用油加工产业发展的潜力很大。奶牛产业,全市奶牛存栏达到17.1万头,规模饲养比重达80%,各类型奶站发展到111个;培植引进蒙牛乳业(泰安)公司、亚奥特乳业公司、安康生态乳业公司等乳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15.5亿元。畜禽产业,全市规模以上畜牧龙头企业65家,年创产值67亿元、利税5.5亿元,其中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7家、市级18家,带动农户60多万户;肉蛋奶总产量达到92.5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75.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2.2%,畜牧业成为对第一产业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各类养殖小区2640个,规模养殖场(户)4850个,规模养殖畜禽占出栏总量的65%以上;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126个,其中合作社78个,发展社员3万多名,带动农户5万多户。丝绸产业,全市桑园面积11万亩,年发放蚕种稳定在27.5万张以上,2008年产茧9741吨,带动蚕农5.5万户,茧款收入2.09亿元;蚕

茧收购加工和制丝及丝绸产品加工企业8家,年销售收入达8亿元,是全省最大的桑蚕茧生产基地,是全国桑蚕茧的重点优势产区之一。特色经济林产业,全市经济林总面积达到110万亩,干鲜果品总产量68万吨,产值13.6亿元,“三品"认证面积53万亩,取得注册商标的果品31个,省级名牌果品4个,果品贮藏加工能力13万吨,林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5个;肥城市、岱岳区、宁阳县、东平县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肥桃之乡、中国板栗之乡、中国大枣之乡、中国核桃之乡,肥城市被命名为全国经济林生产示范县。苗木花卉产业,全市苗木花卉总面积达到23万亩,总产值11.5亿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木材加工产业,全市速生丰产林面积达到62万亩,木材加工企业及个体加工户发展到544家,木材加工能力 57万立方,主要产品有各类中高密度板、胶合板、刨花板、木片、家具等,年加工产值4.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家。渔业产业,全市各类水域面积40多万亩,其中湖泊25万亩、水库12万亩、池塘4万多亩。渔业养殖和增殖面积达到33.7万亩,总产6.51万吨,产值8.93亿元,渔民人均收入5395元;水产品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5个,产品加工规模1.6万吨,销售收入4.91亿元,利税0.46亿元。发展各类渔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60多个,参加合作组织的渔户达1000多户。

虽然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经济文化强市要求相比,我市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最大的薄弱环节,也成为阻碍和延缓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在精深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等方面档次不高,产业链条短,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农业发展仍处在原料产品、初级产品阶段,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远远低于兄弟市,农产品出口创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措施落实,认真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制定落实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创新引导推进机制,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推进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再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努力把泰安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农产品基地大市、加工大市和现代农业强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原则。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区域化布局创造条件。

坚持自我积累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级资金和政策扶持,充分利用好市级产业化扶持资金,扶大、扶优、扶强,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促进龙头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以科技促发展的原则。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农民及农业产业化各环节,研究和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开发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实现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监督体系,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积极打造品牌,争创名牌,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开拓外埠市场,做到围绕市场进行谋划,围绕市场加快发展,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进产业化经营。

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原则。立足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对不同产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农业龙头企业,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鼓励引导,促其快速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田基本建设、耕地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促进农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发展目标。

树立大农业、大食品、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攻方向,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发展为突破点,推动农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构建全新的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模式。

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集群式发展。坚持骨干龙头企业培植与发展中小规模农产品加工群体结合,到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0家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增加到50家,过5亿元的20家,过10亿元的10家,过20亿元的2家以上;出口创汇型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上,出口创汇2亿美元以上;科技型龙头企业达到50家。中小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000家以上,建成农产品加工专业乡镇15个、专业村300个。

农产品加工规模快速膨胀。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70%以上,并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高端消费、终端产品的延伸完善,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由2008年的150亿元提高到500亿元以上,增长233%。

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特色规模。到2013年,全市建成优质专用粮食基地播种面积35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播种面积300万亩,特色经济林基地130万亩,用材林基地73万亩,苗木花卉基地30万亩,桑蚕基地20万亩。上述种植基地全部达到500亩、1000亩、10000亩连片规模发展标准,设施农业发展到30万亩,全部达到冬暖式或四面采光棚标准。畜禽养殖基地发展达到600处以上,全部

达到国家规定的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渔业生产基地达到17万亩,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规模水产养殖标准。

农业标准化水平有明显提升。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00个以上,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4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到260万亩;有机食品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农产品种养基地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成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区乡镇达到20个左右。

农产品市场体系、品牌建设有大的突破。产地市场建成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56处,专业市场26处,建立覆盖城乡的农产品销售网络。销地市场力争本地农产品、食品进入外地100个大中城市和30个国家(地区)。建立网上市场,50%以上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大小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到5000家以上,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发展到10万人。争创中国名牌农产品2—4个,山东省名牌农产品20个,农产品注册商标达到1685个。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市级农业科研机构达到全国同级同行业一流水平。改革完善全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搭建全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中等国家水平;市级龙头企业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全国先进水平。省、市级龙头企业全部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中心,主要农作物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98%以上,畜禽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农民组织化程度、社会化服务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依托龙头

企业,每年新发展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0个以上,到2013年发展到2000个,入社社员达到85万人以上,70%的农户与龙头企业或市场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农民通过农业产业化领域的收入占人均年收入比重达到75%以上。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流通、运输、储藏、耕作、灌溉、生资供应、技术服务等专业化经济组织逐步实现社会化。

三、产业化发展重点

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抓产业,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催生一批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性专业组织,带富一批农户、带活一方经济。着力培植“10大产业链”。

(一)蔬菜产业链。

1、发展思路和目标。以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示范工程为总抓手,积极推进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调整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稀品种,加大引进、培植蔬菜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力度,大力发展有机蔬菜产业,在巩固扩大国际市场有机蔬菜占有份额的同时,不断扩大国内市场销售比重。到2013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发展到240万亩,总产700万吨。有机蔬菜认证基地面积发展到30万亩,总产100万吨。

2、基地区域布局。建成以夏张、边院、汶阳、伏山等为中心的30万亩有机蔬菜基地;以良庄、房村、华丰、楼德等为中心的20万亩大棚菜基地;以王庄、桃园、宫里、谷里等为重点的20万

亩早春土豆基地;以伏山、东疏为中心的黄瓜制种基地;以泉沟、西张庄、堽城为重点的10万亩泰山系列食用菌基地;以岳家庄、鹤山为重点的5万亩泰山池藕基地;以汶南为重点的3万亩黄花菜基地。

3、龙头企业发展。到2013年,全市蔬菜加工企业达到100家,销售收入达到110亿元,加工量占蔬菜总产量的60%。

(二)粮食产业链。

1、发展思路和目标。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稳面积、保总产、抓优质、强加工”的思路,以实施“农产品竞争力提升计划”为载体,突出抓好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地方名特优杂粮生产,推进粮食精深加工力度,力争在粮食食品加工、饲料加工转化、工业用品深加工上实现大的突破。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120万吨左右,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250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130万吨左右。

2、基地区域布局。以沿汶河、泰肥宁平原乡镇为重点,建成2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150万亩专用玉米基地。

3、龙头企业发展。依托巨龙、雪菱、富世康、弘兴等粮食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粮食的加工转化率和深加工能力,带动我市粮食产业发展水平和档次不断升级。到2013年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到90家,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

(三)油料产业链。

1、发展思路和目标。坚持以食用油加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促进优质专用花生和大豆的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加强基地与龙头企业密切协作与利益联结,实现企业与基地农户的互惠双赢。全市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20万吨以上;大豆播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总产稳定在4万吨。

2、基地区域布局。建成以新泰、宁阳山区、丘陵和东平平原、山区为主的100万亩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基地。

3、龙头企业发展。依托光大油脂公司、茂福祥粮油公司、汇通油脂公司等大型油料加工企业,走兼并联合、招商建厂、参股入股等路子,不断膨胀企业规模,提升企业产品档次和质量。到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食用油加工企业发展到20家,加工油料作物达到18万吨,占全市油料作物总产量的80%,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

(四)奶牛产业链。

1、发展思路和目标。坚持以“奶业富民工程”为抓手,以乳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奶牛合作社为纽带,全力推进奶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狠抓奶牛良种改良,提升奶业品质,开发乳品精深系列加工,做大做强乳品产业。到2013年,奶牛存栏发展到30万头。

2、基地区域布局。奶牛标准化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六个县市区的农业生产乡镇和市高新区铁路以东区域,奶牛品质进一步提升。

3、龙头企业发展。巩固提高蒙牛乳业(泰安)公司、亚奥特乳业公司、安康生态乳业公司等乳品加工业,开发乳品精深系列加工,到2013年,鲜奶日加工量达到1400吨,年销售收入35亿元。

(五)畜禽产业链。

1、发展思路和目标。稳步发展生猪生产,大力发展草食畜禽,突出发展肉鸭、肉鸡为主的肉禽生产,强化具有特色优势的东平湖麻鸭和毛皮动物养殖,努力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畜产品产出率、商品率、加工转化增值率、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形成产加销、贸工牧一体的畜牧产业化格局。到2013年,全市肉蛋奶总量达到119.2万吨,年均增长5.2%;畜牧业产值113.6亿元,年均增长6.9%,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生猪存栏达到162.3万头,出栏量达到289.8万头;肉禽存栏达到1400万只,出栏肉禽8000万只;肉牛肉羊存栏达到185万头(只),东平湖麻鸭存栏达到40万只。规模以上畜禽及配套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30个,年销售收入达到175亿元。

2、基地区域布局。生猪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主要集中在六个县市区的农业生产乡镇。肉禽标准化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五个县市区的农业生产乡镇,到2013年,全市肉鸡存栏800万只,出栏4500万只;肉鸭存栏600万只,出栏3500万只。肉牛肉羊标准化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五个县市区的农业生产乡镇,尤其沿汶河两岸以及山区、丘陵周边饲草饲料丰富的地域,形成商

品肉牛肉羊经济带。到2013年,全市肉牛存栏量达到9万头,出栏3万头;肉羊存栏量达到176.6万只,出栏281万只。禽蛋标准化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东平湖周边的老湖等沿湖乡镇东平湖麻鸭的主产区,到2013年,全市麻鸭蛋产量4000吨。

3、龙头企业发展。畜禽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重点膨胀猪肉、禽肉、牛羊肉、禽蛋四大主导产业。到2013年,畜禽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到46家,年销售收入达到90亿元。饲料、兽药生产型龙头企业,在膨胀泰安六和、众成、联航、吉利等饲料生产龙头企业和山农大药业、泰安鲁星药业等兽药生产型龙头企业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培育新的龙头企业,扩大加工生产能力,提升经济效益。到2013年,全市饲料、兽药生产型龙头企业达到46家,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其它畜牧产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商品畜禽养殖、种畜禽生产、畜产品运销、皮毛绒加工、观光旅游园区等,使其成为畜牧产业化综合协调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到2013年,其它畜牧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3家,年销售收入达到35亿元。(六)丝绸产业链。

1、发展思路和目标。坚持“巩固提高,积极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发展桑蚕生产、建设现代蚕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继续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规模化基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进我市桑蚕业平稳健康发展。桑园发展以每年2万亩面积速度递增,到2013年,全市桑园面积发展到20万亩,蚕茧产量力

争实现2万吨,带动农户8万户,蚕农增收5亿元。规模以上蚕茧及丝绸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8亿元。

2、基地区域布局。优化桑蚕产业区域化布局,建成岱岳区、肥城、新泰、宁阳、东平为重点、泰山区适度规模发展的优质桑蚕茧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现有集中产区基础上形成桑蚕茧生产优势产业区域,依托各级丝绸公司及各制丝加工企业为龙头,推进茧丝绸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重点丝绸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设一流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3、龙头企业发展。重点培育和扶持山东泰安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泰安泰山成通制丝有限公司、泰安市泰银制丝有限公司、泰安华泰丝绸实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使之做大做强。通过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带动桑蚕生产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带动丝绸产业的提升。到2013年,全市蚕茧及丝绸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家,均达到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达到18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七)特色经济林产业链。

1、发展思路和目标。以培植发展干鲜果品加工、贮藏企业为核心,以优质果品基地开发建设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为纽带,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和加工增值率。到2013年,全市经济林面积发展到130万亩,干鲜果品总产量达到80万吨,贮藏加工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5家,贮藏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占总

产量的比例达到50%,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

2、基地区域布局。重点培植“9大特色经济林”基地。一是核桃基地。以东平县为重点,并在肥城、新泰、岱岳区和宁阳适度规模发展,五年内核桃总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二是大樱桃基地。以新泰市、岱岳区、肥城市大樱桃集中产区为重点,面积发展到10万亩。三是桃基地。肥城市桃树规模面积超过10万亩,全市桃总面积发展到20万亩。四是板栗基地。以岱岳区为中心,在泰山景区、徂徕山一带因地制宜发展,板栗面积稳定在26万亩。五是大枣基地。以宁阳县为主,大枣总面积达到14万亩以上。六是苹果基地。以新泰市、岱岳区为重点,苹果总面积达到15万亩。七是泰山大红石榴基地。以泰山区、东平县、新泰市为重点,总面积达到5万亩。八是柿子基地。以新泰市、岱岳区、泰山区为中心,柿子总面积达到5万亩。九是泰山优质茶及中药材基地。以泰山、徂徕山周边地区为中心,发展优质泰山茶及中药材基地,打造泰山“四大名药”品牌。优质茶面积及中药材基地面积发展到2万亩。

3、龙头企业发展。依托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在平原地区重点发展水果贮藏保鲜、罐头制品以及果汁加工厂;丘陵山区重点发展贮藏冷库以及核桃等木本油料系列加工产品。到2013年,在9大经济林基地建设区,扶持发展经济林产品贮藏加工企业14处,使全市经济林产品贮藏加工能力增加27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

(八)苗木花卉产业链。

1、发展思路和目标。立足于发挥传统产业和地域优势,狠抓规模面积的扩展,狠抓起点高、规模大的苗木花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苗木花卉产业。到2013年全市新增苗木花卉面积7万亩,总面积达到30万亩。苗木花卉公司、批发市场等龙头企业发展到 46处,年销售收入达到 30亿元。

2、基地区域布局。重点建设“一个中心五个片区”:一是泰山花卉中心。总规划面积2000亩,实现总产值4亿元,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苗木花卉达到10万亩。二是大规模高档园林绿化观赏苗木主产区。集中在泰山区上高、省庄、邱家店,岱岳区山口、黄前,新泰市翟镇、天宝、果都,市高新区,泰山景区大津口等乡镇办事处,总规模10万亩。三是彩叶观赏树种主产区。集中在宁阳县东疏镇、宁阳镇及周边乡镇、村,总规模4万亩。四是优质用材林苗木、绿化苗木主产区。集中在肥城市汶阳、边院、安驾庄,岱岳区良庄、房村,新泰市宫里、楼德等乡镇,总规模4万亩。五是优质经济林苗木主产区。集中在岱岳区徂徕、黄前、下港,新泰市龙廷、青云,东平县大羊等乡镇办事处,总规模5万亩。六是泰山松柏(奇石)盆景园区。集中在泰山区泰前、省庄、上高,新泰市青云,泰山景区大津口等乡镇办事处。

3、龙头企业发展。引进、兴办起点高、规模大的苗木花卉龙头企业,辅射带动苗木花卉业提档升级;依托苗木花卉经纪人队伍,组建苗木花卉销售龙头企业,不断扩大销售半径;依托苗木花卉特色基地,积极引导发展高资质的绿化工程公司,靠参与承揽市内外

大型绿化工程,带动基地发展。到2013 年,全市规模以上苗木花卉龙头企业增加25家,年销售收入增加27.48亿元。

(九)木材加工产业链。

1、发展思路和目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导定向培育、定向利用,优化结构及其布局,大力推进基地建设,促进原料基地和后续利用企业的一体化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达到 73万亩,用材林木材蓄积量达到426万立方米,木材加工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3家,木材年加工能力达到141万立方米,占木材蓄积量的33%,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

2、基地区域布局。集中在沿汶沿黄等各类河道两侧、矿区塌陷地、宜网农田、村镇周边、交通干道两侧等区域,推行林草、林菌、林禽、林药等复合栽培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土地产出率。到2013年,全市增加速生丰产林面积11万亩。

3、龙头企业发展。建设一批年加工能力在5万立方米以上的木材加工龙头企业;支持现有造纸企业改造旧生产线,提高木浆生产能力,扩大木浆纸生产规模,逐步增加木浆自给率,改变木浆造纸原料主要依赖从外地进入的现状。到2013年,全市木材加工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增加19个,木材加工能力增加84万立方米,年销售收入增加15.5亿元。

(十)渔业产业链。

1、发展思路和目标。坚持以主导产业和品牌产品为支撑,以建设渔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渔业龙头企业和渔

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延长渔业产业链条,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到2013年,全市渔业产业养殖和增殖面积发展到41万亩,渔业生产基地达到17万亩,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规模水产养殖标准;水产品产量达到7.55万吨,渔民人均收入达到10000元。

2、基地区域布局。在东平县水产苗种繁育场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苗种生产基地;在泰山区、岱岳区建设泰山赤鳞鱼绿色食品养殖基地;在东平建立乌鳢标准化养殖基地和东平湖特色水产品生产基地;在岱岳区建立鲢、鳙、草鱼等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在岱岳区建立热带鱼类养殖基地;在岱岳区建立休闲渔业基地。

3、龙头企业发展。依托赵斌糟鱼有限公司、水泊食品有限公司、国丹食品有限公司等水产品加工企业,利用我市独特的水产品资源优势,引导企业抓生产建基地,不断提高基地规模与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到2013年全市水产品养殖、加工企业发展到30家,带动基地渔户10000家,加工规模达到3万吨,水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0%,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1亿元。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企业集群。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培优培大培强,对投资额大、销售收入增长快、辐射带动农户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企业优先给予财政扶持,鼓励他们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创

建精品企业,实现由初粗加工向熟食、快餐、方便食品发展,由原料、中间产品向终端产品发展,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多系列精品组合发展,由单一产业向关联度高的其他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小型多样的加工群体,鼓励相同行业之间、产业上下企业之间,通过合作、联合,由低到高、由小到大,重点建成粮食、蔬菜、奶牛、畜禽、果品、水产、桑蚕等10大产业集群,形成规模集群效应。引导企业创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培养造就一支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懂经营、会管理、重信用、作风好的企业家队伍。

(二)着力膨胀现代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围绕主导产业、名特优产品开发和龙头企业发展的需要,搞好区域规划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通过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牌等模式,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突出有机蔬菜、奶业、苗木花卉三大“亮点”,培植培强培大优质粮、蔬菜、干鲜果、畜禽、苗木花卉、桑蚕等6大主导产业和有机蔬菜、泰山系列食用菌、泰山中药材、泰山池藕、泰山茶、新泰黄花菜、肥城桃、宁阳大枣、泰山板栗、东平核桃等10个特色产业,力争五年内6大主导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形成一批万亩以上的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专业乡镇、专业村和专业大户。

(三)着力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构建起覆盖所用农产品的标准体系,覆盖所有环节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覆盖市场准入、产地准出的执法监

督体系,覆盖所有标准化基地的技术推广体系,打造县、乡整建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切实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市、县、乡、企业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建设,增强市级检测中心监控能力,建立健全县(市、区)和市场、企业监测网络,积极推行药品、种子、化肥、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大力推行标准化小区养殖、围栏养殖、林畜共养和生物环保养猪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实施质量标准认证和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对申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给予适当补助奖励。全市每年新增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基地面积18万亩以上。

(四)着力创新产业化经营联结机制。按照覆盖全部主导产业、涵盖所有优势产品、能够联结千家万户的要求,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快建设符合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的具体组织形式。鼓励引导农村大户、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基层站所、供销组织、农村干部、学会协会等领办、联办,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型、能人领办型、技术服务型、企业联合型、市场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服务组织。引导农民、合作组织以土地使用权、产品、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参股龙头企业,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和鼓励金融、保险、科技等市场主体参与产业化经营,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农户+合作社+公司”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多元化的组织结构。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登

记步伐,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联合与协作,开展跨区域经营,增强合作社在产业化中的竞争力。积极组建产品协会和行业协会,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的,以企业为主体,以价格形成、权益保护、争端解决等为内容的行业协调机制,加快形成以同一产品为纽带、相互联系、上下贯通的行业组织体系,规避恶性竞争。到2013年,全市入社户收入比非入社户年均提高40%以上。

(五)着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网上交易,到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络,形成能控制到终端的现代营销组织体系。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产品国际市场布局和农产品出口结构,引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下大气力开拓欧美市场,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突出抓好有机蔬菜、干鲜果品、大蒜、生猪、肉鸡等主导出口农产品基地开发建设,在全市建设一批农产品出口基地面积百亩村、千亩乡、万亩县示范基地,特别是做大做强有机蔬菜产业,到2013年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到境外投资经营,加强与国际连锁集团的贸易合作,打入国际连锁超市,到海外发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设立农产品直销机构,带动农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出口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年均增长30%以上。优先扶持和帮助龙头企业申报和争取自营进出口权。鼓励出口型龙头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完善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和通关服务,及时提供主要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和市场变化信息。

(六)着力创建品牌企业名牌产品。牢固树立“商标兴农”、“品牌兴农”理念,鼓励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档次、质量和包装水平,参加产品展洽会、博览会、订货会等,积极开展品牌经营,创立更多的特色品牌之乡;加大品牌名牌争创力度,对现有主导产业、名特优产品进行筛选,做到规划一批、培育一批、成熟一批、推出一批、储备一批,每年争创5—8个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培育一批品牌企业群体,努力建设农产品品牌大市。建立创名牌奖励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商标等注册,对获得“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山东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确保每一个品牌有一个经营主体,并不断发展壮大。

(七)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科技创新。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支持龙头企业购买科研院所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不断提升企业农产品深加工的能力和水平,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精深加工产品。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入股、转让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企业加快设备和工艺更新改造步伐,大胆采用国际国内领先的一流设备和工艺,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档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产品加工核心技术研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建研发中心。采取科技入户工程、科技特派员制度、农业首席专家制度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科技培训机制,重点培训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让每一个在家的农民都能掌握1-2门技术,更好地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

(八)着力改善优化产业化发展环境。建立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业产业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层层落实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考核督导、政策落实、综合协调力度。用足用好市财政每年扶持产业化经营2000万元专项资金,发挥其最大效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采取有偿无偿相结合、投资参股或贷款贴息等方式,五年内争取投入5亿元,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再上新台阶。落实农业产业化经营金融支持、税收扶持和用地、用水、用电、交通四优先政策,为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发展改革、财政、商贸、工商、税务、土地、银监、供销等涉农部门,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想产业化之所想,急产业化之所急,办产业化之所需,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粮食、农业开发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跨跃。

第五篇:伊宁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伊宁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一、基本情况:

伊宁市行政辖区总面积675.5平方公里,总人口45.9万人,市辖10个乡(镇)场、46个行政村,农村耕地总面积24.14万亩,农村总户数3.2万户、总人口14.5万人,属典型的城郊型农业。2009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678万元。其中:年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有11 个,占23.91 %;5-10万元的村有16个,占34.78 %; 5万元以下的村有19个,占41.31 %。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290元,其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2695元,占42.8%,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1184元,占18.8%,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2411元,占38.4%。农牧民来自于非农产业的收入略高于来自第一产业收入。

1、产业发展情况:2010年全市总播面积21.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小麦)7.9万亩,经济作物4万亩,饲草料9.8万亩,粮经草比例为3.7:1.8 :4.5。全市千元田面积达到10.3万亩,占47.5%,其中5千元以上田2.2万亩,已建日光温室2.06万座。

全市草场面积120万亩,2009年末,牲畜存栏20.07万头,其中奶牛存栏2.77万头,各类肉食产量1万吨,鲜奶2.91万吨,禽蛋2837吨。

全市经济林保存面积7.2万亩,已挂果面积2.38万亩,其中苹果保存面积3.8万亩、挂果面积1.8万亩;杏保存面积1万亩、挂果面积0.2万亩;葡萄保存面积0.2万亩、挂果面积0.1万亩;其它保存面积2.2万亩、挂果面积0.28万亩。设施园艺定植面积0.48万亩。

2、产业带动能力建设情况:全市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09家,其中粮油加工企业35家、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畜产品加工企业44家;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2家,年营业收入3000万元以上企业8家、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10家,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企业89家;已创建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已创建国家级地方名优品牌1个、自治区级地方名优品牌7个。吸纳从业人员3188人,带动农户14176户。

已组建各类农牧民专业单干组织65个(各类协会20个),其中种植业专业单干社26个、畜牧业专业单干社15个、农机专业单干社1个、其它专业单干社3个。专业单干组织会员3597人,辐射带动农户12467户。

3、技术队伍建设情况:全市现有市乡两级专业技术人员493人,其中农业213人、林业140人、畜牧业140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331人,占67%,中专学历140人,占28.4%;高级职称18人,占3.6%,中级职称117人,占23.7%,初级职称262人,占53.1%;汉族148人,占30%少数民族345人,占70%;全市每千名农民拥有技术人员3.6人。全市共聘用各类农民技术员161人。

全市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8.2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6个;已完成绿色食品原料(玉米)基地认证10万亩;已完成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3554亩,认定有机农产品7个;制定了5个绿色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已建立5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平安检验检测室,并配备了检

测人员和仪器设备。在金鲁红农产品批发市场、天山街农贸市场、阳光超市、家乡好超市、一家超市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平安检测点,市农产品质量平安检测中心项目年内实施完成,初步构建了市、乡、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平安检验检测体系。

4、农村金融服务情况:目前我市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共有基层服务网点21个。从信用社2009年9月末农村信贷余额统计情况来看,共计发放8009笔信贷业务25120万元,涉及15类用途,基本覆盖了农村的各个方面,其中种植业贷款4907笔金额13158万元,占52.38%;养殖业贷款1870笔金额3821万元,占15.21%;农机及运输贷款59笔金额1419万元,占5.65%;农资贷款74笔金额1074万元,占4.27%;商业等其它贷款1099笔金额5649万元,占22.49%。贷款需求呈现出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多样化的特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牧民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比较淡薄,发展观念相对滞后。主要是受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的传统生产模式和种植观念的影响,同时伊宁市农村人均耕地只有1.7亩,而且随着乡村建设的需要和不断扩容,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如果农村大量人口不能转移和融入乡村,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化生产问题。

2、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主导产业的规模和带动能力还亟待提升。从现状上来看,目前我市种植业中粮食作物还占有相当比重,而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特色经济作物所占比重不大,优质、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才刚刚起步。由于养殖业发展的需要,饲草料(玉米)种植面积还占有很大比重,种植业结构调整任务还相当繁重。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有一定数量,但从总体来看,企业规模广泛较小、科技含量较低、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不高,市场开拓能力较弱;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占13.8%,而且企业与产业基地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4、农民专业单干组织运转质量广泛较低。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已组建了各类农民专业经济单干社45个,涵盖农、林、畜牧养殖等农村经济主导产业,但由于缺乏规范的运转体制、有力的政策扶持和有能力的单干社带头人,各专业单干社广泛运转质量不高,辐射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较弱。

5、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滞后,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薄弱。从现状来看,全市每千名农民有专业技术人员3.6人,但乡镇一级有相当比例专业技术人员在编不在岗,而且由于长期以来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在职培训缺乏,常识结构老化,造成乡镇基层农牧业技术服务人员严重缺乏,技术服务水平不高,基层技术服务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

6、农村产业发展融资困难。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服务基层、服务农业的创新机制不够;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缺失现象较为广泛,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有放贷的意愿,农民有贷款的需求,主要的问题是在市级层面上还未搭建起农村产业发展的融资平台,农民生产性资金贷款难的瓶颈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总体来说,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相当大的融资困难。

三、规划发展目标:

规划目标的依据: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及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今后5-10年,新疆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奋斗目标是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积极发展优质畜产品、特色林果业、生态有机农业和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有新疆特色的农牧产品生产和精湛加工出口基地,围绕劣势产品打造劣势产业,提高农牧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农牧民收入。

规划发展的思路是:紧紧围绕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和大幅度提高农牧民收入的总体目标,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产业化发展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理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手段,重点解决农牧民观念落后、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和涉农资金融资难等关键问题,不断增强伊宁市农牧业的比较劣势和竞争能力,加快推进伊宁市现代农牧业建设步伐。发展目标分为两个阶段:

2010年-2015年:以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形成以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为核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为支撑、产业发展基地为基础的农村经济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加快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1、建设3万亩设施农业出口基地、2万亩设施园艺生产基地、1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新建30个500头优质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场),全面实现“11532”工程建设目标;

2、建设1个占地3000亩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4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面积1万亩;

3、扶持培育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个州级、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引进对口援疆江苏省农产品营销流通企业,建设1个立足国内、区内市场,面向中亚的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5、组建、规范、完善50个农民专业单干组织,重点培育5个农民专业单干组织成为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单干组织的规范运作水平和组织带动能力;

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8%,达到9150元。

2016年-2020年: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的发展,确立转型发展目标,把我市农业建设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6%以上,达到12000元以上,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四、建设内容

为实现规划目标,在“十二五”规划期内主要开展产业基地建设、产业化带动能力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市场营销平台建设四项内容,通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化经营水

平、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加快推进伊宁市农牧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如图2所示。

(一)产业基地建设

1、“11532”工程建设:“十二五”规划期内,建设形成3万亩设施农业生产基地、2万设施园艺生产基地、30个500头优质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场)、10万亩特色林果生产基地。使设施农业、奶牛养殖业、特色林果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基地的空间布局和建设见表1。

表1 “11532”工程的空间布局和建设内容 产业基地

建设内容和基地布局 设施农业生产基地

空间布局:主要布局在克佰克圩孜乡、潘津乡。

建设内容:到2012年,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3万亩,建设标准日光节能温室1.5万座。设施园艺生产基地

空间布局:主要布局在克佰克圩孜乡、潘津乡。

建设内容:到2012年,全市设施园艺总面积达到2万亩,建设标准日光温室5000座。特色种植基地

空间布局:主要布局在克佰克圩孜乡、园艺场。

建设内容:以红薯、山药、芦芛等为主,形成5000亩特色种植基地。特色林果生产基地

空间布局:以英也尔乡、巴彦岱镇北山坡宜林地和达达木图乡、潘津乡北部自流灌溉区为主。建设内容:到2012年,结合北山坡生态建设,形成以本地品种为主的特色林果生产基地10万亩。

高标准奶牛养殖基地

空间布局:主要布局在巴彦岱镇、潘津乡、达达木图乡、英也尔乡、托格拉克乡。

建设内容:到2015年,建设30个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500头优质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场),养殖小区(场)规模养殖奶牛存栏达到2万头以上。特色养殖基地

空间布局:主要布局在巴彦岱镇、英也尔乡。

建设内容:以肉鸽、鹌鹑、肉兔等特色养殖为主,以满足乡村居民的供给为目标,形成特色养殖基地。

2、示范基地建设:“十二五”规划期内,建设1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4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总占地面积1万亩。

(1)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地点托格拉克乡,规划建设面积3000亩,园区建设4个示范小区,可集中展示设施农业标准化种植、优质蔬菜种苗繁育、优质林果标准化种植、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4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建设内容和功能见表2。表2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的建设内容和具体功能 示范小区 建设内容和功能

设施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

建设内容:建设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500座、1000亩。具体功能:主要进行优质出口蔬菜的标准化种植示范。优质蔬菜种苗繁育中心

建设内容:建设面积300亩。建设连栋智能温室1座、5000平方米,日光育苗温室24座,标准化种植示范温室12座。

具体功能:形成集优质种苗供应、试验示范、疫病防控、技术培训为一体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优质林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

建设内容:建设面积700亩。其中,育苗区200亩,种植示范区500亩。

具体功能:育苗区形成年供优质林果苗木80万株的能力;种植示范区集成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特色果品标准化栽培示范,示范品种主要以本地苹果品种为主。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建设内容:建设面积1000亩。

具体功能:综合运用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等技术,形成优质、高产、绿色、平安的特色农作物种植示范区。主要示范品种为优质小麦、优质玉米、大田蔬菜和特色经济作物。

(2)4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包括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设施园艺(葡萄)标准化示范基地、特色优质林果示范基地、优质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各个示范基地的空间布局和建设内容见表3。

表3 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空间布局和建设内容 示范基地

建设内容和基地布局 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空间布局:达达木图乡。

建设内容:建设标准日光节能温室800座、2400亩。包括基础设施配套(水、电、路)、基地培训中心500平方米、分检交易中心400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5000吨。设施园艺(葡萄)标准化示范基地 空间布局:克佰克圩孜乡。

建设内容:建设日光节能温室1000座、3000亩,主要定植品种为优质红提葡萄。建设果品分检交易中心2000平方米和冷藏保鲜库5000吨。

(二)产业化带动能力建设

1、农产品加工工业

园区建设:在东郊喀尔墩乡工业园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1个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集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农副产品精湛加工业,重点转移和增加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

2、龙头企业建设:以中洲乳业、天宝祥、向新禽业为重点,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百信蜂业、天药生物科技、御极鹿苑为重点,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引进对口援疆江苏省农产品营销流通企业和口岸国际竟天公司、金鲁红批发市场为重点,培育和打造设施农产品和特色林果产品营销和出口的物流集散中心。扶持和培育5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个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农民专业单干组织建设:围绕设施农业、奶牛养殖、特色林果等主导产业,组建、培育、完善50个农民专业单干组织,重点扶持和培育5个专业单干组织成为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单干组织的规范化运作水平和产业带动能力。

4、农产品名优品牌建设:以生产绿色、有机、平安农产品为目标,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培育10个地方农产品名优品牌,其中设施农产品品牌3个、畜产品加工品牌3个、林果产品品牌2个、特色农产品品牌2个,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5、农产品质量平安体系建设:建立1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平安检验检测站、5个乡(基地)农产品质量平安检验检测室、50人的农产品质量平安技术服务队伍,加强农产品质量平安监控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平安水平。

(三)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1、技术服务体系及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快以市级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核心、乡镇农牧业技术服务中心为骨干、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基础的三级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到2015年建设一支800人的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其中农业专业技术人才300人、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300人、林果业专业技术人才200人。抓住援疆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江苏农业大专院校、农牧业科研机构,特别是江苏(宿迁)设施农业研发中心对我市的对口帮扶和科技支持,形成农牧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

2、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以现有的农民技术员为骨干,加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大规模技术培训,5年内培训农村实用技术骨干人才3000人,培训农牧民25万人次。

(四)市场营销平台建设

1、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1)引进对口援疆江苏省农产品营销流通企业,建设1个面向中亚,辐射带动区内、国内市场的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2)以口岸国际竟天公司为依托,加强企业与产业基地的紧密联系和单干,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把我市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成为向西出口的设施农产品出口基地。

(3)以金鲁红批发市场为中心,建设以面向河谷八县一市为主、辐射周边博乐、奎屯、石河子等乡村的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扩建农产品市场交易面积3万平方米,新增仓储保鲜能力1.5万吨。

2、农产品综合市场建设: “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1)城东综合市场,建设地点喀尔墩乡,建设面积265亩。(2)巴彦岱镇农贸市场,建设面积18亩。

(3)英也尔乡水果批发市场,建设面积100亩。(4)托克拉克乡农贸市场,建设面积10亩。

(5)在新市委片区建设1个便民市场,建设面积13亩。

五、建设计划 项目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 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优质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场)(500头规模)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特色林果示范基地 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2010年

完成园区内设施农业育苗中心建设

完成达达木图800座2400亩(江苏援建)建设

完成巴彦岱镇2个、托格拉克乡2个、达达木图北山坡示范基地建设(2个)

下载xx省优质油产业化发展规划[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省优质油产业化发展规划[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省优质工程解说词

    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办公楼附楼 结构中州杯解说词 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办公楼附楼工程位于郑州市花园路东、东风路南,由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河南省有色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勘......

    南平市光泽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南平市光泽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十二五”年期间,我县农业产业化要继续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突破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

    宿松县林业产业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宿松县林业产业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宿松县拥有林地面积84.4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7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30万立方米,但林业产业始终徘徊在低水平、低效益的起步阶段,林业产值与全......

    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

    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发布单位:广西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 发布日期:2003-9-3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以加工流通企业为龙头,按......

    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

    文章标题: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前言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形式。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成为各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赢得国际......

    高油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荐)

    高油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高油大豆是指脂肪含量在21%以上,干基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 主要用于榨油的大豆,吉林省是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东北大豆产区,同时也是我国高油大豆......

    2017优质护理服务发展规划

    2017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 XX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是在去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以"二甲......

    马鞍山市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发展规划

    马鞍山市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