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汝湖镇落实法治惠民实事的总结
XX镇落实法治惠民实事的总结
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惠城提供法治保障,按照《XX区2011年法治惠民实事工程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我镇坚持实施法治惠民实事工程,以法治惠民为目标,努力为群众办好实事,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法治建设的成果。一年来,我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区委六届全会和省、市、区政法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工作,扎实抓好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法制宣传等各项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主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强普法工作
1.抓好企业的普法教育。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今年4月、10月分别印发《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宣传单张8000份,举办法律咨询、图片展6场次,组织企业员工分别学习《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和《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社会保险法专题讲座》的法制讲座7场次,受教育人数3200人次,通过深入开展依法治企活动,提高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水平。
2.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抓好法制教育。今年6月,由普法领导小组组长牵头,抽调人大、综治、司法、国土、审计等部门组成演讲团,巡回深入到各村演讲11场次,宣讲内容主要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议事规则》、《土地管理法》、《合同法》、《人民调解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定期指导各社区、村委会更换“一村一栏”的法制宣传内容。
3.提高群众维权意识。结合“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抽调镇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妇联等职能部门在“赶集日”分别开展大型咨询活动
5场次,现场解答40多人次,发放法制宣传单张7000多份,通过法制宣传,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
二、抓好以青少年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
1.坚持把普法工作从青少年学生抓好,以学校为普法教育的常设阵地,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教育工作。今年围绕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工作组,由综治、司法到各学校挂禁毒图片16场次,受教育师生5000多人次,张贴横幅标语60多张,禁毒宣传车15辆次。
2.今年以来,司法所、公安派出所为18所中小学上了以《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禁毒法》和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的法制课22堂次、开展《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图片展览16场次,印制法制宣传单张3800份发放到学生手中,并要求带给家长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学生真正明白犯罪的后果,取得了中小学生犯罪率为零的良好普法效果。
搞好农村普法工作,是加强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全面进步的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基层民主管理,构建和谐农村,预防和减少治安事件的发生。
XXXXXXXXXXXX
2011年11月18日
第二篇:法治惠民总结
XX市2011法治惠民工程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XX市法治建设工作部署,高标准做好法治创建工作,切实关注和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进一步深化法治惠民举措,推动事关民生的法律法规落实到位,根据《XX市2011法治惠民八项工程实施意见》,我局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以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宣传依法治市,下大力整治文化市场,严厉打击违规经营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提高法治认识,保障领导有效
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局党组及时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将工作列入考核机制,每半年考核一次,并进行量化打分。为了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局党组向局属十一个单位主要负责人颁发了综治工作责任书,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文化综合执法大队主动抓,使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大整治力度,净化文化市场
一是建设法治校园文化。3月份,为配合我市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我们重点集中整顿了全市校园周边的出版物经营店、电游室、歌舞厅及网吧等,查处了一批违规经营点,震慑了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有效净化了我市校园周边环境。
二是建设法治文化网络。加强网络社会虚拟管理方面,我们与公安部门多次开展联合行动,实行身份证实名上网制,同
三、开辟多元渠道,丰富法治宣传
一是加强执法人员培训。作为全市综治工作的成员单位,局下属各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开辟多元化的宣传渠道,搞好法治宣传教育,以保障文化促综治,综治保文化。综合执法大队分批分类组织了新闻出版业、音像厅、娱乐场所、网吧等经营业主法规培训班4次235余人次,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印发各类文件资料400余份,增强了文化经营业主法规意识。
二是深入法治文化宣传。文化馆结合相关法治节日,如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18国际博物馆日、6.12中国文化遗产日等,利用慈善晚会、唱红歌、广场文化月等文艺演出活动深入宣传。图书馆利用书籍报刊平台,在电子阅览室、现刊阅览室开辟法治宣传专栏,增设法治类杂志、报刊和书籍。
三是建设农村法治文化。各村镇农家书屋利用省“以奖代补”资金,在购置农业科技书籍的同时购置法治类书籍,增加了《彭城晚报》、《农民日报》等报刊,在农家书屋法治宣传工作中,瓦窑镇马庄村被省新闻出版局、省司法厅、省法治办授予“江苏省农家书屋法治文化示范点”。
四是创新法治宣传途径。在“送戏下乡” 活动中,市柳琴剧团利用舞台的宣传效应创作法治宣传小品《警钟长鸣》、数来宝《法律援助帮你忙》等多种类型的舞台表演节目,在各乡镇进行巡演,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影剧院在全年排片序列中,为法治宣传电影留出充分档期,针对学生、政府工作人
第三篇: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督导验收反馈意见
受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委派,我们督导验收组一行9人,于2009年10月18日至21日,对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进行了督导验收。三天来,我们听取了汝湖镇镇长刘世通同志的自评报告,听取了惠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梁冠斌同志和惠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雷国富同志的推荐意见;观看了汝湖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专题片;召开了镇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村(居)委会、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4个座谈会;对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进行了专访;查阅了有关档案资料;实地考察了中小学、幼儿园、区德育基地以及社区文化场所等16处。在充分采集信息的基础上,督导验收组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评估方案》,对汝湖镇的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形成如下督导验收反馈意见。
一、总体评价
惠城区汝湖镇地处惠州市东北部,座落于东江河北岸,毗邻惠州市区,是2003年由原惠城区的汝湖镇和博罗县的仍图镇合并而成的乡镇。辖区总面积153平方公里,下辖26个行政村(社区)、126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5万人,外来人口1.4万元。全镇有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6所,幼儿园2
所,在校中小学生6908人,教师327人。
汝湖镇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00年前,在这里举行的“七女湖起义”,给汝湖留下了丰厚的革命历史遗产。
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汝湖镇人民传承弘扬革命精神,同心同德,开拓进取,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先后获得“广东省科技创新专业镇”、“惠州市文明镇”、“惠州市绿色单位”、“惠城区文明镇”、“惠城区崇文重教先进单位”、“三农”先进单位、“惠城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惠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和“惠城区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汝湖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把发展教育作为执政为民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启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程以来,汝湖镇党政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以学校布局调整为契机,主动、积极地开展学校布局调整,增加经费投入,确保“三个增长”,进一步优化整合了教育资源;坚持德能并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体素质得以增强;坚持育人为本,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坚持统筹兼顾,认真谋划、抓好各类社会教育的发展,构建全民教育体系初见成效。汝湖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目标明确,党政重视,领导到位,责任明确,措施得力,社会支持,效果显
著,教育事业得到协调均衡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二、主要成效与经验
(一)确保教育优先,切实履行职责,教育发展跃上快车道
汝湖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教育,认真学习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把发展教育作为执政为民,执政惠民之举,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千方百计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难题。
坚持“三个”优先。汝湖镇在创强过程中,坚持“政策优先”、“经费优先”,“人力优先”的原则,使“创强”工作顺利进行。镇把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政策上给予保障;发展教育的经费优先安排,确保“三个增长”;教师的问题优先解决,使教师安教乐教。
履行政府职责,落实具体行为。汝湖镇党委政府,坚持做到“认识到位,行为也到位”。几年来,镇委、镇政府张文正书记等主要领导亲力亲为,经常下基层,到学校,共谋教育发展大计,帮助学校解决具体问题。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联系一所学校,把教育工作列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使发展教育成为全镇干部的自觉行动。2009年,汝湖镇把“创强”工作列入十五项重点工程之一,由镇委书记张文
正同志亲自挂帅,优先安排资金,采取倾斜政策,细化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到岗到人,宣传的声势大,采取的措施硬,投入的经费多,取得的效果好!在党政领导的带领下,各职能部门、村(居)委干部都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出色完成任务。
营造崇文重教的氛围。汝湖镇广泛宣传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宣传教育改革、“创强”的好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创强”,支持发展教育的积极性,使尊师重教、崇文重教的氛围比以前更加浓厚,形成全镇人民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办教育的大好局面,各职能部门和不少企业都为发展教育出谋献策,慷慨解囊,支持“创强”,支持发展教育事业。
(二)狠抓布局调整,增加经费投入,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
汝湖镇党委政府,立志“砸锅卖铁也要办好教育”,针对“并镇”之时的学校数量多、规模小、质量不高的现状,以学校布局调整为抓手,狠下决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攻坚克难。通过三轮大规模的布局调整,将全镇原有的21所小学撤并为6所。撤并行动早,力度大,走在全市乡镇前列。开展布局调整,搞好布局调整后的后续工程,启动规范化学校建设的投入很大。汝湖镇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增加投入。2006年至2008年,镇对教育的投入分别为1265万元、1432万
元和2064万元,年均增长率为30%,大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15.4个百分点;中学生生均教育经费依次为2260元、2534元和3474元;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依次为2152元、2507元和3450元;中学生均公用经费依次为680元、704.7元和832.5元,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依次为418.2元、445.9元和458.7元,实现年均较大幅度的增长。2008年,镇投入“创强”的经费就达2200万元,2009年投入的数量更大。近三年来,汝湖镇新建扩建了教学用房15000平方米,改造危房540平方米,增加优质学位500个,添臵多媒体电教平台38个,计算机室9个,新增计算机512台,实验室12个,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教育资源,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有效地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追求均衡发展的同时,汝湖镇重视教育公平的实现,对外来工子女一视同仁,让他们到公办学校就读,与当地适龄儿童、少年一样公平地享受义务教育。
(三)坚持“引育并举”,加强队伍建设,师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汝湖镇党政充分认识到,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育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采取“引育并举”的方法,保证了量的需求。一手抓外地优秀人才的引进,一手抓当地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从外地引进了56名优秀人才。汝湖镇把抓当地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首先是
抓好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大力推进学校校长队伍的知识化、年轻化和专业化,增强学校班子的战斗力。目前,全镇共有中小学正副校长19人,本科学历以上的15人。镇还适时安排校长到镇机关挂职学习,增进政校沟通,发挥协调效应,提高治校能力。三年来,荣获区以上“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校长”称号的有16人次。其次是大力推进师德建设,鼓励教师参加“感动惠州十大人物”和“惠州十佳教师”的评选活动,营造“个个争优秀,人人谈奉献”的良好氛围,“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升师德修养。再次是关心教师的业务能力的提高,积极实施“名师工程”,三年来,选派了218名教师参加市级的名校长、名教师培训。选派大批教师参加新课程等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镇45岁以下的教师,都能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能,大多数教师能制作课件。全镇教师有67人次获得国家、省、市、区先进个人称号。此外,汝湖镇十分重视落实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建立激励机制,落实教师待遇的“两相当”。目前,汝湖镇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广大教师安教乐教,爱岗敬业,深受广大群众的赞誉和家长、学生的好评。
(四)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
线。长期来,汝湖镇各级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拓展德育内涵。一方面注重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是传承和弘扬“七女湖起义”的革命精神,把它作为学校德育的鲜活教材,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完善大德育体系,营造育人良好环境,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利用关工委等组织的作用,齐抓共管,合力育人,发挥德育效益。开展德育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认知水平,塑造健康心灵和人格。近三年来,全镇小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在86.5%以上,中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在90.5%以上,小学后进生转化率在87.6%以上,中学后进生转化率在86.7%以上。全镇学校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汝湖镇抓实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扎实开展课改教研,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来,全镇共开展科研课题21个,其中区级以上课题5个;获奖论文97篇,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1篇,获市级以上奖励的11篇;参加区级以上教学设计比赛获奖132人次;参加优质课评比获奖148个,课件制作获奖128个。中小学生参加各项学科比赛,多有得奖;中考成绩连年上升,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
汝湖镇能适应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树立全民
教育观念,在巩固“两基”,落实“两全”的同时,努力抓好成人教育、社区文化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发展。三年来,与惠城区技工学校联合办学,开展了各类培训,参加培训的有29932人次,培训面达35.8%。重视社区文化建设,投入一大批资金,建设、完善了一批文化广场,建设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建成了一批文化室、农家书屋、篮球场等,并增添不少设施设备。经常开展文体活动,一年举办一次独具特色的农民运动会。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体生活,提高文化素养。构建全民教育体系的工作已初见成效,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后续发展建议
(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更好地完成布局调整的后续任务;加大力度,扶持相对薄弱的幼儿园,促其上规模、上水平;加快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步伐,促进教育更加和谐、均衡发展。
(二)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扎实推动“名校长”、“名教师”工程,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高度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合理配臵音乐、美术和体育的学科教师;加强教育科研,提高层次和水平,走教育内涵发展的道路,为汝湖镇的教育腾飞和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督导验收组一致认为: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创建广东省
教育强镇的工作,领导重视,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效果显著。督导验收组对汝湖镇的“创强”工作和教育发展状况是充分肯定和满意的。
组 长:温绍权副组长:陈锤、何维孜组 员:叶婵娟、邹学明、陈泉冰、徐萍、张启福、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
二OO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陈铸荣
第四篇:2018校园法治惠民月总结
运河幼儿园校园法治惠民月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组织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月”活动的通知》(丹普法办„2018‟1号)文件精神,高标准做好法治惠民工作,切实关注和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进一步深化法治惠民举措,推动事关民生的法律法规落实到位,我园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十九大报告关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要求,贴近广大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对自治法治德治的实际要求,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规家训村规民约,尤其是与农民工息息相关的常用法律法规和政策、法律救济方法和途径等,使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文明春风和法治关爱,增强道德和法律获得感,为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现做如下总结:
一、提高法治认识,保障领导有效
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园党组及时调整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班级主动干,确保使任务落实到位。
二、扩大宣传,普及知识
我园通过学习文件,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法制宣传。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二是家规家训村规民约。宣传在“美好生活〃德
第五篇:云南省政府承诺10件惠民实事得到落实 百姓享实惠
云南省政府承诺10件惠民实事得到落实 百姓享实惠
2014年01月20日 08时53分00秒 来源:云南日报
在2013年全省两会上,省长李纪恒代表省政府作出承诺:将集中财力办好“10件惠民实事”,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年过去,10件惠民实事落实得怎么样——
措施落到实处 百姓乐享实惠 新农合兜底 住院负担轻
承诺: 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至人均340元
[镜头] “太好了,新农合帮我们承担了医疗费的大头,自己出的只是少部分。”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沾益县金龙街道大营社区曲家营小组今年57岁的刘吉美赞不绝口。她患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多年,每年要住院2至3次,累计报销上万元。老伴张有才翻出了她去年报销住院费的一些单据:11月6日,住院出院结算费用7641.2元,新农合报销4720.8元,自己花销2920.4元;12月24日,她摔伤再次住院,至今年1月16日出院,住院费用10084.41元,新农合报销6252.31元,自己出3832.1元。60岁的张有才说道,“这多亏了新农合的筹资标准不断提高,要不然,老妈妈治病的经济负担就太重了。”
[答卷] 去年,我省继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果,完善补偿方案,使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为了农村医疗的兜底保障制度。
截至目前,我省新农合筹资水平由2012年的人均290元提高到人均340元,比2012年增加50元。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新农合共筹资112.08亿元,基金规模再创新高;全省除昆明市外的15个州(市)新农合参合人数达3250.45万人,参合率为97.77%。
新农合基金使用体现了“以大病统筹为主,适当兼顾小病”的原则,全省新农合基金支出101.79亿元,新农合住院补偿368.27万人次,住院受益率达到11.33%;门诊减免7747.33万人次,受益面达到238.35%。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为76.07%,实际补偿比达到了62.12%。新农合制度整体运行良好。
随着筹资水平的提高,我省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受益面和受益程度,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了新农合提高统筹标准后带来的实惠。全省全面实施新生儿在内随父母享受报销减免政策,将白血病、乳腺癌、肺癌、儿童先心病等20个病种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实行按病种包干付费,不设住院起付线,包干费用内新农合基金补偿70%,提高了重大疾病保障水平。2013年1至9月,全省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工作共支付补偿资金2.23亿元,33720名参合农民享受到了政策的实惠。
不花一分钱 生个胖娃娃 承诺: 继续实行妇幼健康计划
[镜头] 今年1月17日一大早,28岁的农村青年张叶祥带着初为人父的喜悦,迫不及待地从播乐乡大海村委会兔街子村小组出发,赶到40公里外的沾益县人民医院,办理“妇幼健康计划”补助报销手续。原来,1月3日,他送妻子杜金梅到沾益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当天顺利产下了可爱的女儿,1月6日出院,住院期间花费了1093.69元。按照妇幼健康计划的政策,杜金梅的住院费全部报销。“生娃娃国家给补助,自己不用花一分钱,这样的好政策去哪里找啊。”小张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答卷] 去年,我省继续推进“妇幼健康计划”,采取六免费、一随报、一帮扶、一监测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妇女儿童的关爱扶持,全力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继续统筹财政补助、新农合资金和城乡居民医保资金,对农村孕产妇在定点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基本服务范围内实行全免费;对项目县的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实行全免费;对自愿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新婚夫妇实行婚前医学检查全免费;在自愿和知情的原则下对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实行听力筛查和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全免费;对孕产妇和婚前保健人群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实行全免费;对孕产妇和0至6岁儿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全免费。1岁内儿童就医费用随母亲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开展省、州(市)医疗保健机构与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产儿科能力建设的对口帮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出生缺陷监测。
我省还完善孕产妇帮扶政策,对农村孕产妇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实行限价和按病种付费,超出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结余部分用于定点医疗保健机构的发展,县级定点医疗保健机构每人次1650元,乡(镇)卫生院每人次950元。对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中的异常和确诊病例给予医疗救助,符合政策的确诊病例在限额标准内新农合报销比例达70%。强化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多渠道统筹资金,支持危重孕产妇抢救工作,安排危重孕产妇抢救专项资金2400万元,安排新生儿疾病筛查设备资金967.5万元。
截至去年12月31日,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进展顺利,孕产妇、儿童死亡总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升;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全面完成;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成效明显;妇女儿童健康得到进一步保障。
村村卫生室 小病不远行 承诺: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镜头] “现在厅里正和其他部门一起,研究基层医疗机构的标准化建设问题和医护人员的待遇、医疗技能培训等问题,我们将竭诚服务,努力满足大家小病不出门,家门口看病的心愿。”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华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董其中仍记得去年7月省卫生厅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当地调研时所作的承诺。最让董其中高兴的是,“上级卫生部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董其中介绍,去年以来,翠华镇中心卫生院不断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省卫生厅、昆明市卫生局给我们送来了妇科综合治疗仪、中医多功能牵引床等多种医疗设备,县里和市里还派专家来我们院里进行指导。现在,卫生院的多个科室已经得到健全和完善,有两位医生还在昆明延安医院接受了全科医生培训。”董其中说,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一些获赠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村卫生室每日接诊人数比以往多了。
[答卷] 过去一年,省卫生厅把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作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撑,从硬件设施和制度保障两方面,解决农村群众享受标准化医疗服务的问题。去年,我省向国家争取到了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290个,中央资金29055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500万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1000个,中央资金500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5000万元。截至目前,290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100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资金共计41555万元已下达到各州(市)相关单位。同时,省卫生厅积极做好地方配套资金的协调工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16个州(市)的项目单位按程序做好前期工作。去年,全部项目实现开工,顺利完成了建设200个乡镇卫生院和100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目标。
光明工程好 顽疾免费治
承诺: 对贫困病患者实施医疗救助,继续实施光明工程
[镜头] 67岁的罗四秀老人家住大理市双廊镇双廊村,去年8月老人接受了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免费施行的白内障清除手术。手术以来,老人视物清晰,逢人便说医生手术精、“光明工程”好。
[答卷] 我省是全国白内障致盲和视力损伤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2013年,我省继续组织实施“光明工程”,省卫生厅以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形式明确各地工作任务量,同时与多部门密切合作,明确工作重点和联动机制,积极解决“光明工程”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抓好基层医院眼科能力建设,保障“光明工程”手术质量和安全。通过与新农合制度相衔接,“光明工程”白内障手术参合患者医疗费每例1300元全部由新农合基金支付,解除了农村患者的经济负担。一年来,全省“光明工程”完成手术46095例,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3万例复明手术任务,完成率达153.65%。
尿毒症与重性精神疾病医疗救助方面,省卫生厅会同相关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尿毒症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医保报销比例和民政救助标准,有效减轻了患者负担。加强血液透析室建设,争取省财政资金5180万元,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备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加强进修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血透技术水平。截至目前,全省66家医疗机构共报告在血透患者、腹透患者共计5576人,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3000例治疗救助任务。与此同时,我省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康复救助工作纳入省政府与各州市政府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解决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诊断评估工作的经费保障;建立4个培训基地,对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进行培训;确定了54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定点治疗机构。目前,共完成了132个县级综合医院(精神卫生专科医院)、15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共3872人的相关培训工作。
学校正变样 饭菜有质量
承诺: 实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
[镜头] “3元钱的国家营养补助,如何才能吃好?”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千方百计把这项“惠民工程”办实办好。宣威市明德小学在原有勤工俭学基地的基础上,新征地16亩兴建农场。养殖、蔬菜基地补充了原料供应,学生吃上了放心肉、绿色蔬菜。谈起实施“营养餐”前后的变化,明德小学校长雷应飞感慨万分,“过去孩子们最多一周能吃一顿肉,能维持一菜一汤已很知足,没想到现在可以顿顿吃肉,饭想吃多少打多少。”雷应飞介绍,学校现在已经做到了早餐“3个1”,即1个馒头(或包子交替供应)、1个鸡蛋、1杯豆浆;正餐“3+1”,午餐和晚餐2个素菜、1个荤菜加1个汤。六年级23班的刘忠福同学说:“在学校里吃饭刷卡,自助营养,周末都不想回家。”
[答卷] 为进一步改善学生就餐条件,我省科学制定食堂建设规划,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学校建设资金,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促使其达到标准和要求;强化食堂管理,推进食堂供餐模式;进一步完善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营养食谱、原料供应、供餐模式、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等,切实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办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和“阳光工程”。
截至2013年12月,全省已拨付资金32.49亿元,129个县(市、区)、18110所中小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惠及52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农村学校“全覆盖”,超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同时,我省下达补助资金31.22亿元,已实现对全省276.98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全覆盖”。
截至2013年12月,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改造已完工建设面积1264837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的117.11%,年初制定的110366万元教学仪器、图书和多媒体的配置任务已如期完成,目前,所有设备项目均已在正常教学中使用。
记者 刘熙 杨富东 李沙青 通讯员 阮兴元/文 李秋明 雷桐苏 张彤 赵一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