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对策(范文)

时间:2019-05-15 14:5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对策(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对策(范文)》。

第一篇:浅析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对策(范文)

浅析**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对策

摘要:阐述了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农户收入水平、建池成本、物业化服务等制约因子,指出在今后农村沼气建设中需重点关注的4个方面:强化服务体系,提高巩固率、研发新技术,提高产气率、因地制宜,提高补助率、扩大宣传,提高知晓率。

关键词:农村沼气;现状;对策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古老的喀什噶尔绿洲上。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温差较大,干旱少雨。农村沼气池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和探索,强力推进以建造沼气池和改厨、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一池三改”工程,实现了家庭用能清洁化、庭院经济无害化、农业生产集约化凸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融合,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县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现状和制约因子

1.1 发展现状。

**县现有沼气示范户1.2万余户。通过走访调查6个乡1118户发现沼气户户均养殖家畜换算成猪单位为11—23头、改厕981户、改圈769户、改厨1008户;有保温措施1057户;原料自有985户、原料外购228户;原料种类以粪便为主897户、以秸秆为主107户;正常使用732户、间歇使用199户(原料短缺87户、自我管护不当112户);弃用155户(维修或维护费用过高54户、常年外出务工或家中无劳动力43户、有替代能源或其他58户);报废32户(住房搬迁32户);沼肥利用施用832户、丢弃286户。

从以上数据分析看:沼气正常使用率为83.27%;停用率为16.73%。停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实施“富民安居工程”进程中,对一些农户的房屋进行了拆迁和重新规划,致使沼气池弃用。二是大中型抽渣车进不了农户庭院,自己抽渣又嫌麻烦,费工费时,维护费过高。三是常年外出务工,家中只有老人和妇女,缺少劳动力、缺少肥料。四是有些农户秸秆、树枝等可燃物丰富,就地取柴烧火 1

做饭。

现在在运行的乡村服务网点有57个。配备了抽渣设备、检测设备、维修工具和沼气配件。网点人员是从乡镇农技站人员和村委会干部联合组成的,基本上每个网点有3名人员。

1.2 典型示范,效益引导。

***县沼气建设跳出了单一追求能源效益的小圈子,大力开展了以沼气为纽带,集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一体的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建设。产气效益:据调查,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年产沼气500立方米,节约标准煤0.785吨,折款660元;节约照明用电250度(0.60元/度),节煤节电两项合计为810元;产肥效益:10立方米的沼气池全年可产沼肥23.1立方米,折款129.5元。沼液可以作叶面肥喷施,具有杀菌防病的作用,节省农药开支135.5元,节肥节药合计 265元。一个沼气池年纯效益为1075元。环境生态效益:沼肥的使用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有促进作用。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还可以防止土壤板结,减轻化肥农药对农田环境造成的污染。1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0.7千克无烟煤提供的热量,但却没有煤燃烧产生的废弃物和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每个沼气户年可节柴2吨,相当于6亩林地的年生长量或75-150亩干旱、半干旱草地的年地表生物量,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建设成果作用非常显著。使沼气的功能由生活领域扩展到了生产领域,环境领域,生态领域。在促进示范户增产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成了一批标准高、示范效果好、带动作用强、影响力大的生态家园典型示范村。

1.3强化宣传,乘势而上。

***县编印了农村沼气宣传挂图1万幅,通过采用多种方式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展示了沼气的魅力,有力地推动了沼气事业的发展。在项目开工前,派出工作组进村入户,对自愿建池户进行摸底调查、筛选登记,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有序开工、有效施工、按时完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制约因子

**县属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发。在农村沼气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2.1 农户收入偏低,自筹资金困乏,改厕、改厨、改圈配套跟不上项目的要求。

在项目建设中需要农户挖坑、提供沙子和石子,这部分资金需要600元。建厕所需要资金1200元、建厨房需要资金2300元、建棚圈需要资金3000元,合计为7100元。收入一般的家庭拿不出这部分钱来。

1.2.2 原材料和人工费用上涨,建池成本增加。

据测算:1.8吨水泥需要972元、钢筋20公斤需要110元、红砖300块需要165元、管材灶具密封剂需要660元、模具需要400元、人工费需要1200元、各项管理费需要435元,合计为3942元。

1.2.3 后继服务跟不上。

大中型抽渣设备进不了农户的院落,小型抽渣设备不出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沼气的建设和推广步伐。新疆的农户多养殖牛、羊,肥料中含有大量的饲喂剩余的秸秆、树枝,在抽渣过程中,这些秸秆和树枝往往堵塞抽渣口,造成抽渣困难。

1.2.4 物业化管理人员缺少。

由于抽渣困难,企业不愿意干,村委会事无巨细也不愿意揽这样的脏活,只能让农技站的人员做抽换料工作。推进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农村沼气建设是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项富民工程,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得民心工程,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农村新能源。通过近10年的建设、使用和宣传,农民对沼气的认知度、认同度、依赖度在逐年提升,建设需求非常渴望。

2.1 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户用沼气巩固率和利用率。

今后,在规划和计划中,应优先安排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抓紧健全县、乡、村三级沼气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机制。因地制宜,探索推广服务体系市场化运营,或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安全、方便、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加强对沼气用户使用知识培训,提高群众的技术素质,及时排查解决问题。

2.2 研发新技术,提高产气率。

主要是针对户用沼气,解决多原料混合发酵、沼气池易结壳、季节产气差异较大、脱硫效果较差等问题。通过改造沼气发酵与利用实验室、配置仪器设备,开发沼气池自动破壳装置、高效脱硫装置、双级太阳能保温技术、易于推广的新型沼气池等,提高户用沼气的产气率和综合利用水平。

2.3 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已经建池,不能承受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民渴望建池却建不起池。所以,项目的实施难度会越来越大。一是在现有补助的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二是综合参考地方财政状况、收入水平、贫困县等因素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三是将改厕、改圈资金捆绑使用,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增加对沼气建设投资的力度。

2.4 进一步增强对沼气认识。

通过加强宣传、报道等,使更多的、更多的人,进一步增强对发展沼气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加对有关情况及常识的了解和重视。

第二篇:农村沼气建设

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概况表

建竣决01-1表

建竣决01-3表

建竣决01-4表

建竣决01--5表

第三篇:农村沼气建设情况汇报

农村沼气建设情况汇报

XX县农村沼气建设情况汇报

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

(2006年4月23日)

各位领导:

今天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的各位领导和专家来我县评估指导沼气国债项目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极大的鞭策和鼓励。在此,我代表XX县四大班子和20万人民,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和专家

表示真诚的欢迎和感谢。下面,我就我县基本情况、沼气建设情况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我们XX县是甘肃中部20个干旱贫困县之一,也是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库区移民重点安置县。全县辖17个乡镇,149个村(居),总人口20.33万人,总农户3.6万多户,总面积1863平方公里,总耕地56万亩,其中山旱地占70.5。年平均降雨量在260毫米左右,蒸发量在1500毫米以上。根据地理和自然条件可划分为川塬区和东西山区两大块:东西山区11个乡(镇),自然条件严酷,山大沟深,十年九旱,群众生活较为困难;川塬区6个镇条件相对优越,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和库区移民遗留问题突出。

二、农村沼气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州的大力帮助支持下,我们以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为契机,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创新模式,狠抓落实,促使全县农村能源建设步入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5年底,完成国家投资378万元,建成“一池三改”生态能源模式户3150户。

1、加强领导,靠实责任,确保项目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县上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和近两年全县重点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县四大家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乡镇协调配合,按月抓进度,全力抓落实。去年,县上把县能源办由原来的二级单位调整为县政府主管能源工作的直属事业单位,进一步充实和规范了工作职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地深入项目村检查督导,及时解决沼气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指定包村领导和干部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动员、进度管理和质量监督。县政府与项目乡镇、项目乡镇与项目村、项目村与农户层层签订责任书,县能源办与工程技术人员签订了技术承包合同,从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两个层面上明确了职责,落实了任务。县能源办采取领导干部包乡镇,一般干部包村、包池的办法,长期驻守项目村,进行技术指导。州、县人大代表先后三次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调研,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项目实施期间,国家农业部、省农村能源办等单位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到我县农村沼气建设现场视察指导,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2、广泛宣传,深入动员,营造大搞沼气建设的浓厚氛围。在项目实施之初,因历史的原因,部分群众怀疑沼气的综合效益,不愿搞这一项目。县能源部门和乡村干部挨门逐户进行思想发动,还利用广播电视、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法宣传,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由要我建到我要建、抢着建得思想转变。省广电局离休老干部王达专程到刘家峡镇红柳台村个人捐资1.9万元,住到农户家里,亲眼看着建成了高标准“一池三改”示范户8户,激发了全村群众建设沼气池的热情;太极、西河等乡镇的群众不等县上安排,自筹资金自发建成沼气池140座,现已全部产气使用。后来我们重点宣传沼气安全使用和综合利用知识,使建池户家喻户晓,非建池户普遍知晓,广大农民建设生态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综合利用沼气、发展庭院经济、清洁家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因地制宜,典型示范,积极探索生态能源新模式。紧紧抓住群众眼见为实,注重实效的心理特点,典型引路,辐射带动农村生态能源模式建设。一是抓示范。县上筹资20万元,在四个村高标准修建“一池三改”、“猪—沼—果”、“四位一体”、“五配套”示范户40个。二是树典型。在各项目点选择建池积极性高的农户先行试点,技术人员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做到高标准、高质量。三是促推广。组织村社干部、农村党员、群众代表到示范点观摩学习,有典型户现身说法,介绍经验,算收入、比效益,激励、引导和调动群众建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上选派两名技术人员到北京学习引进秸秆发酵新技术,购进揉搓粉碎机、铡草机等机械设备,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还组织人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取经”,并结合我县实际,探索农村沼气综合开发利用的有效模式,初步形成了以“一池三改”农村沼气项目为纽带,带动养殖、促进林果业和蔬菜业发展的良好生态能源模式。在蔬菜产区,形成了沼气、厕所、暖圈与蔬菜温室有机连接的模式;在花椒、果品产区,形成了沼气池、厕所、暖圈与果园连为一体的“猪—沼—果”模式;在蔬菜果品综合产区,形成了沼气池与厕所、暖圈、水窖、果园(蔬菜温室)相配套的“五配套”模式。通过这些模式,不仅有效

解决了群众日常生活用能,更为重要的是拓展了“三沼”综合利用的空间和方式,提高了经济社会效益。

4、建管并重,优化服务,建立沼气建设长效管护机制。为避免“重建轻管”和“一年好、两年差、三年垮”现象的发生,我们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作为沼气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全力推行社会化、自主性、物业化管理。一是抓培训。从项目村选拔1—2名热

心沼气建设的青年,参加全省沼气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培训沼气池维修技术人员40名,为后续服务提供了技术力量。包村技术干部在每个项目村重点培训5—8户,指导他们熟练掌握日常管护要领,帮助进行“三沼”综合利用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二是抓服务。县上给县能源办配备农村沼气后续服务车一辆,巡回各项目点开展技术服务。组织县乡技术人员深入项目户定期进行回头看,及时解决了产气不足、零配件损坏、有安全隐患等问题,做到了“小问题不出社、大问题不出村”,使群众明明白白建池,放放心心用气。三是抓网络。建成了县农村能源服务部和2个农村沼气服务站,配备各种沼气零配件,常年为项目户开展有偿服务。成立县农村能源协会,动员项目户自愿入会,适当交纳会费,享受全年免费维修和技术咨询服务。已在4个镇成立分会,设立18处沼气维修管护服务点,聘用村级沼气管护员24人,从日常管理、维护检修、技术培训到“三沼”利用实行一条龙服务。县协会有《章程》、《沼气服务管理办法》、《沼气管护员工作职责》、《乡镇分会工作职责》等制度,明确了县协会与各乡镇分会、会员、管护员相互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形成了沼气管护的长效机制。

三、农村沼气建设取得的成效

沼气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问题,而且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改善了人居环境,为农村小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农村沼气,不仅带动养殖和高效种植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而且从多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建一座10立方米的沼气池,年节省燃煤0.7吨,节电100多度,合计节省的开支400元,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又可大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商品率,可增收节支800元,合计增收节支达1200元。全县3150座沼气池年可增收节支378万元。

2、改善了生态环境。农村沼气建设促进了农村秸杆、畜粪等生物能源转化,大幅度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业污染,改善作物品质。同时可有效解决农村燃料不足而破坏植被的问题。一座沼气池相当于当年造林3亩,3150座沼气池相当于年造林9050亩,生态效益非常显著。

3、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农村沼气建设改善了农民群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把沼气池与改圈、改厨、改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对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可杀死寄生虫和绝大部分有害病菌,基本达到粪便无害化标准,有效的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保护了农民的身体健康。沼气的使用还改变了传统的做饭方式,把农村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其它农村经营活动。

四、农村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经过近几年的农村沼气建设,经济条件好、生活相对富裕的大部分村社和农户已经完成了“一池三改”,今后实施的对象主要分布在经济条件较差的东西山区,而且多为贫困户、特困户。从我县近几年实施“一池三改”的情况看,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完成“一池三改”需投资3500元,其中沼气池需投资1600元,完成“三改”需投资1900元,这里面国家仅补助1200元,需群众自筹资金2300元。由于群众生活困难,无力筹集自筹资金,请求国家提高对贫困农户的补助标准,为每户补助2000—2500元。

2、我县光热资源丰富,大部分群众具有发展养殖业的优良传统,非常适合农村沼气“一池三改”建设,而且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广大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建设“一池三改”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为此,请求国家继续加大对我县农村沼气建设力度,扩大“一池三改”覆盖面,力争80的农户用上沼气。

3、从近几年农村沼气发展的情况看,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普及滞后,后续服务缺乏长期有效的措施和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沼气建设的效益。为此,建议国家加大对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加强后续服务体系建设,按规模投入必要的工作经费,配置必须的服务设备,确保项目能够长久的发挥效益。

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

(2006年4月23日)

各位领导:

今天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的各位领导和专家来我县评估指导沼气国债项目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极大的鞭策和鼓励。在此,我代表XX县四大班子和20万人民,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真诚的欢迎和感谢。下面,我就我县基本情况、沼气建设情况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我们XX县是甘肃中部20个干旱贫困县之一,也是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库区移民重点安置县。全县辖17个乡镇,149个村(居),总人口20.33万人,总农户3.6万多户,总面积1863平方公里,总耕地56万亩,其中山旱地占70.5。年平均降雨量在260毫米左右,蒸发量在1500毫米以上。根据地理和自然条件可划分为川塬区和东西山区两大块:东西山区11个乡(镇),自然条件严酷,山大沟深,十年九旱,群众生活较为困难;川塬区6个镇条件相对优越,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和库区移民遗留问题突出。

二、农村沼气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州的大力帮助支持下,我们以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为契机,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创新模式,狠抓落实,促使全县农村能源建设步入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5年底,完成国家投资378万元,建成“一池三改”生态能源模式户3150户。

1、加强领导,靠实责任,确保项目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县上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和近两年全县重点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县四大家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乡镇协调配合,按月抓进度,全力抓落实。去年,县上把县能源办由原来的二级单位调整为县政府主管能源工作的直属事业单位,进一步充实和规范了工作职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地深入项目村检查督导,及时解决沼气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指定包村领导和干部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动员、进度管理和质量监督。县政府与项目乡镇、项目乡镇与项目村、项目村与农户层层签订责任书,县能源办与工程技术人员签订了技术承包合同,从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两个层面上明确了职责,落实了任务。县能源办采取领导干部包乡镇,一般干部包村、包池的办法,长期驻守项目村,进行技术指导。州、县人大代表先后三次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调研,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项目实施期间,国家农业部、省农村能源办等单位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到我县农村沼气建设现场视察指导,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2、广泛宣传,深入动员,营造大搞沼气建设的浓厚氛围。在项目实施之初,因历史的原因,部分群众怀疑沼气的综合效益,不愿搞这一项目。县能源部门和乡村干部挨门逐户进行思想发动,还利用广播电视、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法宣传,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由要我建到我要建、抢着建得思想转变。省广电局离休老干部王达专程到刘家峡镇红柳台村个人捐资1.9万元,住到农户家里,亲眼看着建成了高标准“一池三改”示范户8户,激发了全村群众建设沼气池的热情;太极、西河等乡镇的群众不等县上安排,自筹资金自发建成沼气池140座,现已全部产气使用。后来我们重点宣传沼气安全使用和综合利用知识,使建池户家喻户晓,非建池户普遍知晓,广大农民建设生态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综合利用沼气、发展庭院经济、清洁家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因地制宜,典型示范,积极探索生态能源新模式。紧紧抓住群众眼见为实,注重实效的心理特点,典型引路,辐射带动农村生态能源模式建设。一是抓示范。县上筹资20万元,在四个村高标准修建“一池三改”、“猪—沼—果”、“四位一体”、“五配套”示范户40个。二是树典型。在各项目点选择建池积极性高的农户先行试点,技术人员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做到高标准、高质量。三是促推广。组织村社干部、农村党员、群众代表到示范点观摩学习,有典型户现身说法,介绍经验,算收入、比效益,激励、引导和调动群众建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上选派两名技术人员到北京学习引进秸秆发酵新技术,购进揉搓粉碎机、铡草机等机械设备,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还组织人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取经”,并结合我县实际,探索农村沼气综合开发利用的有效模式,初步形成了以“一池三改”农村沼气项目为纽带,带动养殖、促进林果业和蔬菜业发展的良好生态能源模式。在蔬菜产区,形成了沼气、厕所、暖圈与蔬菜温室有机连接的模式;在花椒、果品产区,形成了沼气池、厕所、暖圈与果园连为一体的“猪—沼—果”模式;在蔬菜果品综合产区,形成了沼气池与厕所、暖圈、水窖、果园(蔬菜温室)相配套的“五配套”模式。通过这些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群众日常生活用能,更为重要的是拓展了“三沼”综合利用的空间和方式,提高了经济社会效益。

4、建管并重,优化服务,建立沼气建设长效管护机制。为避免“重建轻管”和“一年好、两年差、三年垮”现象的发生,我们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作为沼气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全力推行社会化、自主性、物业化管理。一是抓培训。从项目村选拔1—2名热心沼气建设的青年,参加全省沼气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培训沼气池维修技术人员40名,为后续服务提供了技术力量。包村技术干部在每个项目村重点培训5—8户,指导他们熟练掌握日常管护要领,帮助进行“三沼”综合利用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二是抓服务。县上给县能源办配备农村沼气后续服务车一辆,巡回各项目点开展技术服务。组织县乡技术人员深入项目户定期进行回头看,及时解决了产气不足、零配件损坏、有安全隐患等问题,做到了“小问题不出社、大问题不出村”,使群众明明白白建池,放放心心用气。三是抓网络。建成了县农村能源服务部和2个农村沼气服务站,配备各种沼气零配件,常年为项目户开展有偿服务。成立县农村能源协会,动员项目户自愿入会,适当交纳会费,享受全年免费维修和技术咨询服务。已在4个镇成立分会,设立18处沼气维修管护服务点,聘用村级沼气管护员24人,从日常管理、维护检修、技术培训到“三沼”利用实行一条龙服务。县协会有《章程》、《沼气服务管理办法》、《沼气管护员工作职责》、《乡镇分会工作职责》等制度,明确了县协会与各乡镇分会、会员、管护员相互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形成了沼气管护的长效机制。

三、农村沼气建设取得的成效

沼气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问题,而且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改善了人居环境,为农村小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农村沼气,不仅带动养殖和高效种植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而且从多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建一座10立方米的沼气池,年节省燃煤0.7吨,节电100多度,合计节省的开支400元,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又可大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商品率,可增收节支800元,合计增收节支达1200元。全县3150座沼气池年可增收节支378万元。

2、改善了生态环境。农村沼气建设促进了农村秸杆、畜粪等生物能源转化,大幅度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业污染,改善作物品质。同时可有效解决农村燃料不足而破坏植被的问题。一座沼气池相当于当年造林3亩,3150座沼气池相当于年造林9050亩,生态效益非常显著。

3、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农村沼气建设改善了农民群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把沼气池与改圈、改厨、改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对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可杀死寄生虫和绝大部分有害病菌,基本达到粪便无害化标准,有效的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保护了农民的身体健康。沼气的使用还改变了传统的做饭方式,把农村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其它农村经营活动。

四、农村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经过近几年的农村沼气建设,经济条件好、生活相对富裕的大部分村社和农户已经完成了“一池三改”,今后实施的对象主要分布在经济条件较差的东西山区,而且多为贫困户、特困户。从我县近几年实施“一池三改”的情况看,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完成“一池三改”需投资3500元,其中沼气池需投资1600元,完成“三改”需投资1900元,这里面国家仅补助1200元,需群众自筹资金2300元。由于群众生活困难,无力筹集自筹资金,请求国家提高对贫困农户的补助标准,为每户补助2000—2500元。

2、我县光热资源丰富,大部分群众具有发展养殖业的优良传统,非常适合农村沼气“一池三改”建设,而且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广大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建设“一池三改”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为此,请求国家继续加大对我县农村沼气建设力度,扩大“一池三改”覆盖面,力争80的农户用上沼气。

3、从近几年农村沼气发展的情况看,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普及滞后,后续服务缺乏长期有效的措施和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沼气建设的效益。为此,建议国家加大对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加强后续服务体系建设,按规模投入必要的工作经费,配置必须的服务设备,确保项目能够长久的发挥效益。

第四篇: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2007-02-10 16:48:1

3×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对照中考成绩统计表,纵向比较,农村学校英语成绩远远落后于城关学校。横向比较,又落后于其他学科。笔者就农村英语教学现状与同行们探讨,望大家共同关注。

一、师资短缺,小学英语有名无实,初中英语教学成空中楼阁。

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规定:小学三年级以上年级必须上英语课。然而,大多数学校由于师资短缺,就把小学英语课当成“豆芽课”搭给初中英语教师。而初中教师大多一人上三、四个班的课,班上又人数众多,根本无暇顾及小学英语

教学。造成小学、初中英语断层,难以接轨。使初中英语成为空中楼阁,严重影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对策:小学英语配备专职教师,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其责任。只有抓好小学英语教学,才能为初中英语奠定好基础。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农村学校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英语教师结构极不合理,相当一部分学校英语教师是学校出资请的代课老师。笔者曾听说有一个学校十几年没有一个正式的英语教师,学校全是请代课老师。每年都有教师流动,来来去去,造成英语教学极不稳定,交接频繁,严重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

对策:政府关注,加大财力投入,学校积极支持在岗教师培训。建立一支稳定的、基本功扎实的、责任心强的英语教师队伍,改善目前英语教师结构现状。

三、教师的基本功影响教学效果。

笔者曾作过调查,全县有左右的英语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未经过专业培训。其中许多教师发音不规范,平时又缺乏学习机会。因此,许多教师不能用英语组织教学,而怎敢要求学生开口讲英语呢?于是英语教学就变成“纯知识”传授“哑巴英语”,教材的处理更无从谈起。长此以往,学生学英语的激情荡然无存,于是英语教学又走入另一种误区。

对策: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加大英语教师培训的投入,给教师提供充电的机会。让老师学到扎实的基本功,用英语组织教学,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落后,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农村英语教师“安于现状”,加之教学条件差,信息闭塞,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不能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上英语课不是以“听、说、读、写”为主,而是“讲语法、背考点”,走入“纯应试教

育”的误区。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策:学校提供老师学习的机会,教师研究教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教学设备落后,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师通常只有“三个一”——“一本教材,一张嘴,一支粉笔”。许多学校既没有录音机,又没有磁带,更不用说多媒体、投影仪,这样落后的设施,也严重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对策:政府、学校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购买必要的教学设备。

六、“两极分化”严重,影响后期英语教学。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村英语教学“两极分化”严重。差生越来越多,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初中后期的英语教学。

对策:教师采用“分层教学”、“一

帮一”等方法转化差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逐步消除“两极分化”现象。

七、其它因素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①目前学校的沉重债务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时也影响英语教学;

②评价机制的影响;

③教师的责任心,对英语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农村英语教学困难重重,任重道远。但我们要敢于面对,勇敢进取,求实创新,走出误区,共绘英语教学的“美丽蓝天”。

第五篇:农村人身保险现状及对策

农村人身保险的现状及对策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1322班陈志芳

【摘要】在保险发展蒸蒸日上的当今社会,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由于面临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尚未完全得到开发,毋庸置疑,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是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而想要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必须积极开发真正适合农民需求的保险产品,力求做到条款简单、保费低廉、保障适度;加大农村人身保险的营销网络构建和业务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力度;针对农村市场的特殊情况,要积极的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保险事业,从而保障我国广大农村百姓的利益,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人身保险 保险产品 创新 保险市场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强调:“我国绝大部分人口是农民,未来保险竞争的主战场是在农村,保险业要以战略眼光积极开拓这块潜在的巨大市场。”随着近几年中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农村保险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拓荒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依靠粗放的经营手段进行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开发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目前,我国农村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受到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而现在都已接近退休的年龄,可他们却还在外面奔波劳累,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为自己的养老问题而一筹莫展,眼看着村子里其他的人领退休金的领退休金,领养老金的领养老金,而我的父母却什么都没有,他们自然是不想成为儿女的拖累,却苦于没有养老金和退休金的保障,这一点引发了我对于农村人身保险的思考。

一.我国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由于缺乏农村保险市场统计数据,我们借助县域保险发展情况,来反映农村保险市场的状况。2004年,全国县域保费收入1321.5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30.6%;其中,县域人身险保费收入958.74亿元,占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9.7%。而农村人身险保费收入占县域保费的比重一般在20%以下。由此可见,我国农村保险市场潜力巨大。农村生产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业性人身保险在中国农村具有了产生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商业性人身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有力补充,在农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第一.,由收入增加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保险购买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已超出中国人身保险起步阶段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1982年开始试办人身保险业务,在1982-1992起步的十年间,人身保险业务主要在城镇展开,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已低于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这标志着农村已具备购买保险的收入基础。

第二,众所周知,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养老保险有极强的需求。目前,我国乡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比城镇更严重。因此,农村人口老龄化也会逐步改变人们消费及储蓄结构,提升人们养老的危机意识,为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的开展留下广阔空间。此外,老年人群体是一个各种慢性病高发的群体,这不仅对医疗保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由于农村家庭保障功能的日趋弱化,老年人护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老年照料护理类的险种,将拥有广阔市场。第三,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增加了对养老保险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改变了人们“养儿防老”的观念。农民养老观念的变化,为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提供了需求空间。

第四,特殊农民群体的人身保险需求。城市化使得大量农民离开相依为命的土地。因此,失去土地后的农民对养老保险提出了高质量要求:希望既能解决当前人口的养老,又能惠及后代人。也就是要为有限土地补偿费用寻找一个资金经营者,它可保证资金高效运行,能实现本金的保值和增值,由团体不记名地分享经营利益。失地农民也急需健康保险,以满足医

疗保障需求。

第五,农户对保单质押贷款的需求。为了尽量减少金融借贷中的风险,当前的正规金融安排不支持农户资金借贷需求,农户借贷资金中绝大部分来自民间金融。从实践层面的反映来看,多功能的养老金账户,尤其是能够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急需提供灵活贷款支持的养老金账户,深受农民欢迎。新疆呼图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经验为保险业提供了较好的启示。

二、我国农村人身保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保险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村保险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初期,而农村人身保险更是起步晚、基础差,面临着各式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真正适合农村市场的人身保险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均不足

寿险公司以往的发展战略是以城市为中心,加之农村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因而保险公司开发适合农村市场保险产品的积极性不高、开发能力也有限,这制约了农村人身保险的开发和创新。因此,提供给农村市场的保险产品不能满足农村的需求。在当前阶段,风险保障是农民购买保险的主要目的,但目前为农民设计的保险产品,一是产品未能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人均收入水平相差悬殊的城市和农村销售同种类保险产品显然不能适应广大低收入农民的保险需求。同时,保险产品结构单一,数量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于防老、防病的迫切需求。二是保险产品价格相对较高,超出多数农民的购买能力。调查显示,就连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对于“县域家庭未购买保险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有1/5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收入低,家庭经济困难”。

(二)农村人身保险在营销体系和业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创新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农村人身保险的营销渠道主要是以个人代理渠道为主的农村营销服务部体系。总体来看,农村营销网络的构筑还未成型,完整、有效的营销渠道体系的建立也尚需时日。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伴随着农村营销服务部的建设,教育培训工作没有及时跟上,营销人员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少数农村地区在客户回访、续期收费等方面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客户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此外,在业务管理体系方面,机构、人员、资金、单证等管理亟待加强,业务、财务和管理信息工作亟需改善,以进一步适应农村市场的内控机制和标准化业务流程的建立。

(三)农村市场相对脆弱,如果开发不当,极有可能出现从众性投保、群体性退保等非理性行为,严重破坏市场资源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民风纯朴,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市场传染性强,销售误导和无理拒赔的后果可能相对城市来讲后果要严重得多。正如监管机构所讲: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就像生态一样需要保护,如果开发得好,潜力是巨大的,农村保险市场就像一个聚宝盆,挖掘不完;如果开发得不好,由于寿险产品的替代性很强,农民可能就不会再买保险产品,保险在这个地区就无法发展,甚至绝收。

(四)农村人身保险专业人才匮乏。

前几年由于农村保险市场不受重视,农村人身保险业务萎缩,以及相应产品在保险公司经营地位的下降,农村人身专业保险人才纷纷改行或离岗。加之很少举办农村人身保险业务拓展培训,导致农村人身保险专业人人才后续不济。

(五)外部政策环境还不能满足农村人身保险的业务发展要求

广大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决定了发展农村人身保险业务的经营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同时,几乎空白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人身保险市场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远高于城市。因而,政府的有效推动是发展农村保险业务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关于财政、税收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还不能满足业务的发展,部分地方政府主动利用保险和保险公司的意识亟需加强,对农村人身保险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也有待加强。

三、发展农村人身保险的相应对策

1.积极开发真正适合农民需求的保险产品,力求做到条款简单、保费低廉、保障适度各家寿险公司应加大农村人身保险产品的创新力度,针对农民的收入状况和实际需要,重点开发医疗、养老、意外等保障险种。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发展投资分红型产品,但应尽量控制在较低的比例范围内。在产品设计与推广上,要调整好趸交、短期和长期业务的比例,保持合理的结构,将寿险小额期交业务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保护农村人身险业务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产品开发上要特别引导以劳动力为主要参保对象,而目前农村市场参保对象多为儿童。

2.加大农村人身保险的营销网络构建和业务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力度

推进农村营销服务网点建设,加强营销人员培训和管理,不断探索适合农村人身险发展的组织形式创新,也成为推动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目前农村保险普遍存在重视开展业务而管理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客户服务工作不充分,在客户回访和续期收费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各家保险公司应健全客户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尽快建立一套适合农村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续期收费和客户回访制度,并尽快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此外,有条件的保险公司应考虑设立专门的农村保险部门,由专人专岗负责,这样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针对农村市场的特殊情况,各家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要明确城市与农村不同的社会问题,从而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运用老方法老套路。

农村市场在开展保险业务时,一定要明确法律关系,明确保险公司所担当的角色;在客户服务中,绝不能有欺诈和误导行为,务必搞好售后服务。针对农村市场的脆弱性,保监会已于2006年10月出台了《促进农村人身保险健康规范发展的通知》,相信这必将对规范农村市场的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公司经营行为,打击和防止误导行为,实行保护性地开发农村人身保险市场起到强大的指导作用。

4.保险公司应适时调节经营战略。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国有寿险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保险公司应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开发农村和西部内陆地区业务。在对原来的乡镇保险办事处(站)和营业所进行改造与更新的基础上,采取新的营销体制,抢先占领农村市场,赢得先机。1999年,中国的保险深度中寿险保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02%,位居世界第60位;保险密度中寿险人均保费仅为8.3美元,世界排62位,次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各大寿险公司均忽视了中国农村这一块处女地。在抓牢东部大中城市客源的同时,涉足广阔的西部及广阔的农村客户,不但是国内人身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更是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完善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刘菲.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我国人身保险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曾国安,经济问题,2000年3月《中国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开发研究》刘珺,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下载浅析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对策(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对策(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

    大洼县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一、大洼县农村消防工作现状 1、现在农村大多使用木柴等做燃料,居家周围堆放大量的柴草等易燃可燃燃料,加大了火灾荷载; 2、消防水源严重缺乏,无消......

    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

    沾益县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一、沾益县农村消防工作现状 1、农村居住建筑使用大量可燃建筑材料,建筑耐火等级低,大多数属于土木结构的四级耐火等级建筑; 2、现在农村大多使用......

    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成因分析一、物质利益受到侵害。一是土地承包权没有保障。2003年3月,我镇各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刚刚结束,就有一个村民来反映,新当选的村委会要收回他......

    农村养老现状及对策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而“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的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个稳定......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13届 本科毕业论文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以洛阳市孟津县为例 院(系)名称 专 业 名 称 学学指导教生姓名 号 师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

    农村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内容提要: 目前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步子太慢,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班子老化问题仍然突出、后备力量不足......

    ☆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破解我市农村能源建设发展难题,2009年4月15日—23日,市农村能源办组织专班到黄陂区、新洲区、江......

    安阳市农村沼气建设喜忧参半

    安阳市农村沼气建设喜忧参半 安阳市农村能源站 按:近年来,沼气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改善农村生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