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内容提要:
目前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步子太慢,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班子老化问题仍然突出、后备力量不足、部分学校班子结构不合理、服务功能弱化,干群关系日趋紧张,反映强烈。应对策略:
一、坚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切实壮大班子的后备之才;
二、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突现博大的合力;
三、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培育“优化意识”;
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民众工程”实效。
关键词:领导班子 建设 现状 对策 正文:
曾有人把校园比作“圣园”,把学校校长的精神与思想比作“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事实校长不是“神”,光凭校长一个人的智慧和思想还远远不够,更多的要依靠学校领导集体和全体师生共同谋划,共同努力,才能办好一所学校,才能使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快速发展。因此,一个校长带领的一套好的领导班子才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
在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新形势下,学校工作必须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放在首位,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以促进和带动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步子太慢,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1、班子老化问题仍然突出。学校班子老化,有相当一部在教育理念、业务素质、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直接影响到班子综合能力和学校的发展步伐。班子成员接受新问题能力相对比较低,运用现代学校管理理念与遵循现代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缺陷难以适应管理需要。
2、后备力量不足。据了解,有些地方由于编制随着学生数减少,教师不断核减,加之为解决高中、县城学校的渡峰问题,各地又选调一些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班子成员到高中、县城学校任职,使得一些农村的学校补充年轻班子成员少,农村学校班子平均年龄仍然偏大。
3、部分学校班子结构不合理。少数学校用人随意,不能真正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任人机制,造成班子傭肿、人浮于事;有的学校班子不够稳定,因工作需要调离、退下等原因的不及时补充。导致学校管理缺少方块,兼管不周或致于奔命、不求创新等现象。
4、服务功能弱化,干群关系日趋紧张,反映强烈。是个别学校领导素质较低,加上拜金主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意识、不集众意、主观臆断等外倾向的存在,致使学校出现管理混乱和教育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甚至逐渐落后等现象。
展望未来,切实加强农村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才能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坚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切实壮大班子的后备之才
教师是学校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兴教之道在于师”,教师乃教育之本,学校管理的主体——教育教学管理,集中体现在教师身上。实践证明,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各项管理措施的制定,都是围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只有使教师达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高境界,学校管理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规模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而师资又是影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管理者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一是要抓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师德和敬业精神、知识和技能,进取和创新、科研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学媒体和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能力。二是要加大教师进修的管理力度,实现教学、教育科研和教师自修的“三位一体”,构建自修、实践、反思、提高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文化业务素质的迅速提高。三是要抓教师队伍的稳定。首先必须做到知人善任,要“知其人,量其才,扬其长,避其短”,合理大胆地使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更应以信任为前提,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在辛勤的工作中获得满足感,进而转化成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必须善于感情投资。“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情感所至,金石为开”,管理者要想方设法为教师排优解难,以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激发他们巨大的工作热情,在自己的岗位上安居乐业,建功立业。管理者要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提供必要的工作设施,让他们感到工作舒心顺手,不致于埋没自己的才华。总之,管理者必须对教师在思想上教育,在业务上帮助,在生活上关怀,对有才干的大胆使用。这样,激其趣、奋其志、增其能,效其行,使教师安教、乐教、善教、胜教,建设一支乐奉献,肯钻研的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就有了保证。为班子成员的提升提供足够的后备力量,担升班子整体水平创造条件。学校可根据实际和工作需要,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从重职务管理向重职责管理转变,从重使用向培养使 2
用并重转变,更加重视教师的推荐提名,着力扩大提名范围;更加重视多岗位培养锻炼;积极把优秀教师向上级推荐。作好测评、考核、总结工作,及时发现、培养和推出。
二、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突现博大的合力。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合力。学校领导班子是否具有凝聚力决定了一个团队合力的强弱。因为全校师生凝聚力的源泉来自于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以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把学校领导班子凝聚在一起,校兴我荣,一荣俱荣,在提升学校的同时也成就了领导班子的每一个成员。
2、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战斗合力。学校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决定了整个教师队伍战斗力的水平。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通过种种历练,个个成为虎狮将帅,既有作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又有作为条线领导的管理才能;既能独挡一面,又能团结共力;既有处理常规的协调行动能力,又有应付突发事件的果断处理能力。
3、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感召合力。学校领导班子的感召力来自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无论是校长还是副校长,与普通教师只有责任与义务的分工不同,没有人格的不平等。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源自“人”重于“物”的价值观,源自“情感与制度”并重的管理观。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把精力放在为师生干实事上,而不放在树立自我形象上;把精力放在让师生充分得到实惠上,而不放在追求表面文章上;把精力放在谋求工作实效上,而不放在攀比口号上;把精力放在解决紧迫难题上,而不放在图急功近利上。责在人先,利在人后,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率先垂范,感召师生。
4、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学习合力。一套好的领导班子要有两根支柱:一是学习,要勤学善学;要重要理论反复学,紧要业务深入学,拓开视野广泛学;要学有所长,业有所精。二是实践,学习的目的就是实践,学以致用,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用所学指导实践。学习和实践的交点是反思,做勇于实践的思索者,做勤于反思的实践者。
5、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创新合力。一套领导班子优与劣的差距就在于是否有创新意识。凡成事者是“创”出来的,而非“守”出来。学校的发展就是在原有基础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创新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教育教学管理中点点滴滴的悄然变化。创新意味着打破常规,但创新并不意味着不要常规。好的领导班子一方面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另一方面又要针对实际情况寻找新的尖点。
6、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决策合力。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方向与目标,无论目标大与小,高与低,都必须经历从起点迈向目标这一过程,就像数学上的轨迹。同样的起点和终点,有的轨迹是直线,有的轨迹是曲线,其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能否决策正确。大到学校蓝图规划,小到年级、班级的计划,长如学校发展方向,短至每 3
一日各种事务的轻重缓急,都需要正确的决策与选择,才能获得成功的捷径和最佳的效益。因此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提升决策能力,事关学校发展大局,不可等闲视之。
三、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培育“优化意识”。孙子兵法上有句名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领导者廉洁自律,其身自正,其威自生。明确要求学校领导一定要首先从自身做起,努力做到品德高尚,作风正派,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全心全意做好对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服务,并具有较高的奉献意识。一是大局意识。心里装着大局,行为服从大局,围绕推动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主题,团结务实,将服务和谐教育建设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自觉意识。二是责任意识。敢抓敢管,勇于承担责任,善始善终把工作做好。反之,没有事业心、责任感,一切将无从谈起。三是奉献意识。无私心,不计个人得失,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推诿扯皮;忘我工作,任劳任怨,努力为促进教育发展,建立和谐校园做奉献。四是带头意识。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刻苦钻研业务,提高管理水平,带头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五是稳定意识。稳定是和谐的基础,稳定压倒一切。以身示范,提高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更新观念、完善手段、创新形式,做好教职员工的思想工作。六是合作意识。教育要发展,内部团结是保证。和睦相处,提高办事效率,树立良好榜样,努力形成团结融洽的气氛,增强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七是发展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打破小富即安的思想禁锢,把思想统一到加快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上来,在竞争中抢抓机遇,在发展中争强当先。八是特色意识。树立创新管理机制、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树立优良信誉的意识,并将其贯穿到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尽最大能力,创最佳成绩,勇立改革大浪潮头。
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民众工程”实效。
在学校工作中,作为班子成员,一是办好事,二是管好人,二者上相互促进的,“办事”是业务工作,包括计划、决策、组织、实施、检查、信息反馈等等。而“管人”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一方面把人组织好、管好、调动好,事容易办好;另一方面,承诺的事办好了,也容易把人组织好、管好、调动好。学校领导班子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是学校的领导核心,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就很难把教师队伍带好,因此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勤学习,勤部署,勤检查落实,勤总结。各领导成员扑下身子,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学生、深入家长,深入到具体工作的第一线了解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和开展工作的主动权。办事员不仅要做到胸有成竹,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实在,同时,自己还带头身先士卒,以身垂范,做好表率。而且要以 “新”、“严”、4
“紧”、“实”、“高”(新:观念新、精神新、作风新;严:作风严谨;紧:紧张、节奏快;实:务实;高:效率高),以公平、公正、公开贯彻于学校工作始终。当然,在工作中将要不断地遇到问题,要不断地认真思考,不断地总结,才能逐步形成一定的思路或思想。另外,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理论推陈出新的今天,国内外不断出现很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这就要求每一位班子成员要不断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提升应变能力和工作效能。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下面几个原则:
1.决策的一致性原则。领导在工作中的不同意见和看法经常发生,决策前的酝酿过程就是“谋事”、“细虑”的优选过程,一旦形成决定,必须一个声音,—个解释,一个要求。决策一致,才能体现班子团结,才能树立班子权威,才能提高管理效率。
2.协调的及时性原则。管理工作一般都涉及人、财、物、时、空、信,要使六个因素有机配合。工作同步和谐,靠的是协调。协调工作责在领导,贵在及时,最好做到未雨绸缪。
3.管理的层次性原则。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等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全局目标—致原则,上下层次清楚,各级职责明确,各部分工协作。
4.执行的时效性。凡决定要办之事,要明确原 由、内容、时间、地点、主办人。5.管理的法纪性原则。领导班子对事的管理要用法纪管理,切忌人情管理。法纪落实到基层单位就是规章制度。这是领导和群众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规章制度面前,领导要率先垂范,对群众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人而异。搞人情管理,制度将失去意义,单位将失去秩序,班子将失去权威和信任。
古人云:“气聚则业兴,气散则业衰。”班子成员必须以事业为中心,“人合、事合、思想合”,目标一致,工作同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以“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发展”为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明确了班子建设新思路。建立一个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能带领全校师生实现素质教育的勤于学习、精于业务、善于管理、乐于服务、甘于奉献的学校班子。将为学校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来源于生活,一般要经历观察、好奇、疑问、想象、询问等,从而形成初步经验或知识。另一种来源于科学实验,需要系统学习科学课程,而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主要依靠科学实验和科学事实,要通过科学探究过程来完成。所以实验探究的过程几乎涵盖了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全部内容,学生经历了大量的实验过程,当遇见实际问题时,自然会用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正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说,科学实验是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条件。
一、实验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的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偏远地区学校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还不乐观,严格地说演示实验开出率、分组实验开出率、学生课外实验活动完成率距离课程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不少学校课程所做实验甚少。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现状呢?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目的认识不清,从而产生对学校教育的评价发生了偏离。他们的评价归根到底还是升学率和优等生率,如果各个学校都为这个目标去努力,就无法完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这就给学校教育出了个大难题;一方面想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下大气力提高考试成绩,两者之间虽然没有对立的矛盾,但是相互影响很大,这就出现了素质教育下的“应试”教育现象,因为功利主义的普遍存在,一线教师先顾眼前利益,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因为考试成绩低,尤其是大考成绩低,群众不满意,地方政府就不满意,教育主管部门就不满意,学校领导也不满意,所以为了大家都满意,理科教师认为用大量时间做实验,没有讲实验、做实验题效果好,忽视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正确途径,缺失了科学实验教学环节。
(二)教师队伍的原因。很多学校没有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匹配的实验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学校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很多教师不懂仪器设备的应用和维修,更谈不上自制仪器设备了。
(三)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他们没有长期的实验教学经历,对实验教学定位不准,难以感知实验教学在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工作中本末倒置,以讲解实验代替做实验现象很多,缺少了实验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及其解决的过程,缺失了科学课的兴趣和快乐。
(四)实验教学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新课程标准对实验要求很高,实验量很大,几乎每节课都有多个学生实验,教师一边做理论教学,又要做好每节课的实验准备,如果没有实验人员协助,代课教师很难完成好每节实验任务。实验效果不佳,久而久之,不少教师和学生也会对实验教学失去信心。
(五)学与考的脱节也是原因之一,虽然课改以来考试题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注重了“实验探究”的考核,但是通过讲实验和做实验题的途径也能做考试题。另外,招生考试的实验考核是不计入总分的,成绩是A、B、C、D四个等次呈现,几乎不影响学生录取,这就形成了做不好实验不影响考试成绩的思想。
二、轻视实验教学会产生如下危害
学生眼高手低,不能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限制和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的能力,削减了学生对科学的直接兴趣,影响了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三、改变目前中小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新课程的理念,使人民群众普遍理解基础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深刻理解社会需要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弄清眼前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
(二)各级行政部门,尤其是基层领导要理清社会需要与群众呼声的关系,克服群众追求高成绩、高升学率与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关系,逐步理清实施素质教育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系,不能用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加大学生课业负担量为代价,更不能以影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代价来换取高成绩和高升学率。否则就会把这种压力加在学校、教师和学生身上,导致教育的不正常发展。
(三)各级督导和教学行政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小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理科实验教学工作,把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落到实处。
(四)吸收、培养、培训一大批实验教学专职人员补充到教师队伍中,保证实验教学的全面深入开展。
(五)进一步提高理科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要性认识,离开科学实验的科学知识是僵死的。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抓,扎实抓,大家都来关注科学实验,实验教学才能做好,科学课程才能学好,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才有保障,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民族的未来是创新的民族,兴旺发达的民族。
第三篇: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2007-02-10 16:48:1
3×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对照中考成绩统计表,纵向比较,农村学校英语成绩远远落后于城关学校。横向比较,又落后于其他学科。笔者就农村英语教学现状与同行们探讨,望大家共同关注。
一、师资短缺,小学英语有名无实,初中英语教学成空中楼阁。
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规定:小学三年级以上年级必须上英语课。然而,大多数学校由于师资短缺,就把小学英语课当成“豆芽课”搭给初中英语教师。而初中教师大多一人上三、四个班的课,班上又人数众多,根本无暇顾及小学英语
教学。造成小学、初中英语断层,难以接轨。使初中英语成为空中楼阁,严重影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对策:小学英语配备专职教师,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其责任。只有抓好小学英语教学,才能为初中英语奠定好基础。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农村学校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英语教师结构极不合理,相当一部分学校英语教师是学校出资请的代课老师。笔者曾听说有一个学校十几年没有一个正式的英语教师,学校全是请代课老师。每年都有教师流动,来来去去,造成英语教学极不稳定,交接频繁,严重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
对策:政府关注,加大财力投入,学校积极支持在岗教师培训。建立一支稳定的、基本功扎实的、责任心强的英语教师队伍,改善目前英语教师结构现状。
三、教师的基本功影响教学效果。
笔者曾作过调查,全县有左右的英语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未经过专业培训。其中许多教师发音不规范,平时又缺乏学习机会。因此,许多教师不能用英语组织教学,而怎敢要求学生开口讲英语呢?于是英语教学就变成“纯知识”传授“哑巴英语”,教材的处理更无从谈起。长此以往,学生学英语的激情荡然无存,于是英语教学又走入另一种误区。
对策: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加大英语教师培训的投入,给教师提供充电的机会。让老师学到扎实的基本功,用英语组织教学,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落后,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农村英语教师“安于现状”,加之教学条件差,信息闭塞,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不能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上英语课不是以“听、说、读、写”为主,而是“讲语法、背考点”,走入“纯应试教
育”的误区。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策:学校提供老师学习的机会,教师研究教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教学设备落后,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师通常只有“三个一”——“一本教材,一张嘴,一支粉笔”。许多学校既没有录音机,又没有磁带,更不用说多媒体、投影仪,这样落后的设施,也严重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对策:政府、学校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购买必要的教学设备。
六、“两极分化”严重,影响后期英语教学。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村英语教学“两极分化”严重。差生越来越多,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初中后期的英语教学。
对策:教师采用“分层教学”、“一
帮一”等方法转化差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逐步消除“两极分化”现象。
七、其它因素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①目前学校的沉重债务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时也影响英语教学;
②评价机制的影响;
③教师的责任心,对英语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农村英语教学困难重重,任重道远。但我们要敢于面对,勇敢进取,求实创新,走出误区,共绘英语教学的“美丽蓝天”。
第四篇:农村人身保险现状及对策
农村人身保险的现状及对策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1322班陈志芳
【摘要】在保险发展蒸蒸日上的当今社会,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由于面临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尚未完全得到开发,毋庸置疑,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是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而想要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必须积极开发真正适合农民需求的保险产品,力求做到条款简单、保费低廉、保障适度;加大农村人身保险的营销网络构建和业务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力度;针对农村市场的特殊情况,要积极的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保险事业,从而保障我国广大农村百姓的利益,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人身保险 保险产品 创新 保险市场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强调:“我国绝大部分人口是农民,未来保险竞争的主战场是在农村,保险业要以战略眼光积极开拓这块潜在的巨大市场。”随着近几年中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农村保险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拓荒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依靠粗放的经营手段进行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开发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目前,我国农村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受到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而现在都已接近退休的年龄,可他们却还在外面奔波劳累,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为自己的养老问题而一筹莫展,眼看着村子里其他的人领退休金的领退休金,领养老金的领养老金,而我的父母却什么都没有,他们自然是不想成为儿女的拖累,却苦于没有养老金和退休金的保障,这一点引发了我对于农村人身保险的思考。
一.我国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由于缺乏农村保险市场统计数据,我们借助县域保险发展情况,来反映农村保险市场的状况。2004年,全国县域保费收入1321.5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30.6%;其中,县域人身险保费收入958.74亿元,占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9.7%。而农村人身险保费收入占县域保费的比重一般在20%以下。由此可见,我国农村保险市场潜力巨大。农村生产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业性人身保险在中国农村具有了产生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商业性人身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有力补充,在农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第一.,由收入增加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保险购买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已超出中国人身保险起步阶段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1982年开始试办人身保险业务,在1982-1992起步的十年间,人身保险业务主要在城镇展开,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已低于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这标志着农村已具备购买保险的收入基础。
第二,众所周知,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养老保险有极强的需求。目前,我国乡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比城镇更严重。因此,农村人口老龄化也会逐步改变人们消费及储蓄结构,提升人们养老的危机意识,为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的开展留下广阔空间。此外,老年人群体是一个各种慢性病高发的群体,这不仅对医疗保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由于农村家庭保障功能的日趋弱化,老年人护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老年照料护理类的险种,将拥有广阔市场。第三,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增加了对养老保险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改变了人们“养儿防老”的观念。农民养老观念的变化,为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提供了需求空间。
第四,特殊农民群体的人身保险需求。城市化使得大量农民离开相依为命的土地。因此,失去土地后的农民对养老保险提出了高质量要求:希望既能解决当前人口的养老,又能惠及后代人。也就是要为有限土地补偿费用寻找一个资金经营者,它可保证资金高效运行,能实现本金的保值和增值,由团体不记名地分享经营利益。失地农民也急需健康保险,以满足医
疗保障需求。
第五,农户对保单质押贷款的需求。为了尽量减少金融借贷中的风险,当前的正规金融安排不支持农户资金借贷需求,农户借贷资金中绝大部分来自民间金融。从实践层面的反映来看,多功能的养老金账户,尤其是能够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急需提供灵活贷款支持的养老金账户,深受农民欢迎。新疆呼图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经验为保险业提供了较好的启示。
二、我国农村人身保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保险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村保险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初期,而农村人身保险更是起步晚、基础差,面临着各式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真正适合农村市场的人身保险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均不足
寿险公司以往的发展战略是以城市为中心,加之农村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因而保险公司开发适合农村市场保险产品的积极性不高、开发能力也有限,这制约了农村人身保险的开发和创新。因此,提供给农村市场的保险产品不能满足农村的需求。在当前阶段,风险保障是农民购买保险的主要目的,但目前为农民设计的保险产品,一是产品未能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人均收入水平相差悬殊的城市和农村销售同种类保险产品显然不能适应广大低收入农民的保险需求。同时,保险产品结构单一,数量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于防老、防病的迫切需求。二是保险产品价格相对较高,超出多数农民的购买能力。调查显示,就连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对于“县域家庭未购买保险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有1/5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收入低,家庭经济困难”。
(二)农村人身保险在营销体系和业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创新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农村人身保险的营销渠道主要是以个人代理渠道为主的农村营销服务部体系。总体来看,农村营销网络的构筑还未成型,完整、有效的营销渠道体系的建立也尚需时日。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伴随着农村营销服务部的建设,教育培训工作没有及时跟上,营销人员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少数农村地区在客户回访、续期收费等方面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客户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此外,在业务管理体系方面,机构、人员、资金、单证等管理亟待加强,业务、财务和管理信息工作亟需改善,以进一步适应农村市场的内控机制和标准化业务流程的建立。
(三)农村市场相对脆弱,如果开发不当,极有可能出现从众性投保、群体性退保等非理性行为,严重破坏市场资源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民风纯朴,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市场传染性强,销售误导和无理拒赔的后果可能相对城市来讲后果要严重得多。正如监管机构所讲: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就像生态一样需要保护,如果开发得好,潜力是巨大的,农村保险市场就像一个聚宝盆,挖掘不完;如果开发得不好,由于寿险产品的替代性很强,农民可能就不会再买保险产品,保险在这个地区就无法发展,甚至绝收。
(四)农村人身保险专业人才匮乏。
前几年由于农村保险市场不受重视,农村人身保险业务萎缩,以及相应产品在保险公司经营地位的下降,农村人身专业保险人才纷纷改行或离岗。加之很少举办农村人身保险业务拓展培训,导致农村人身保险专业人人才后续不济。
(五)外部政策环境还不能满足农村人身保险的业务发展要求
广大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决定了发展农村人身保险业务的经营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同时,几乎空白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人身保险市场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远高于城市。因而,政府的有效推动是发展农村保险业务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关于财政、税收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还不能满足业务的发展,部分地方政府主动利用保险和保险公司的意识亟需加强,对农村人身保险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也有待加强。
三、发展农村人身保险的相应对策
1.积极开发真正适合农民需求的保险产品,力求做到条款简单、保费低廉、保障适度各家寿险公司应加大农村人身保险产品的创新力度,针对农民的收入状况和实际需要,重点开发医疗、养老、意外等保障险种。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发展投资分红型产品,但应尽量控制在较低的比例范围内。在产品设计与推广上,要调整好趸交、短期和长期业务的比例,保持合理的结构,将寿险小额期交业务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保护农村人身险业务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产品开发上要特别引导以劳动力为主要参保对象,而目前农村市场参保对象多为儿童。
2.加大农村人身保险的营销网络构建和业务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力度
推进农村营销服务网点建设,加强营销人员培训和管理,不断探索适合农村人身险发展的组织形式创新,也成为推动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目前农村保险普遍存在重视开展业务而管理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客户服务工作不充分,在客户回访和续期收费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各家保险公司应健全客户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尽快建立一套适合农村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续期收费和客户回访制度,并尽快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此外,有条件的保险公司应考虑设立专门的农村保险部门,由专人专岗负责,这样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针对农村市场的特殊情况,各家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要明确城市与农村不同的社会问题,从而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运用老方法老套路。
农村市场在开展保险业务时,一定要明确法律关系,明确保险公司所担当的角色;在客户服务中,绝不能有欺诈和误导行为,务必搞好售后服务。针对农村市场的脆弱性,保监会已于2006年10月出台了《促进农村人身保险健康规范发展的通知》,相信这必将对规范农村市场的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公司经营行为,打击和防止误导行为,实行保护性地开发农村人身保险市场起到强大的指导作用。
4.保险公司应适时调节经营战略。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国有寿险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保险公司应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开发农村和西部内陆地区业务。在对原来的乡镇保险办事处(站)和营业所进行改造与更新的基础上,采取新的营销体制,抢先占领农村市场,赢得先机。1999年,中国的保险深度中寿险保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02%,位居世界第60位;保险密度中寿险人均保费仅为8.3美元,世界排62位,次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各大寿险公司均忽视了中国农村这一块处女地。在抓牢东部大中城市客源的同时,涉足广阔的西部及广阔的农村客户,不但是国内人身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更是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完善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刘菲.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我国人身保险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曾国安,经济问题,2000年3月《中国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开发研究》刘珺,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第五篇: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
大洼县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
一、大洼县农村消防工作现状
1、现在农村大多使用木柴等做燃料,居家周围堆放大量的柴草等易燃可燃燃料,加大了火灾荷载;
2、消防水源严重缺乏,无消防水源,发生火灾后造成无水扑救的局面;
3、村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消防基础知识和逃生自救常识,存在火灾危险,不懂怎样预防或处臵初起火灾,自我保护能力低,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惊慌失措,致使小火酿成大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4、因一些沉规陋习,在生活中对火源、火种缺乏有效管理,容易引发火灾;
5、电气线路的敷设管理不规范,电气线路老化、乱拉乱接照明线路,容易引发火灾;
6、辖区面积大、交通不便利,消防队难以按照到达现场扑救。目前,我县的农村距离消防队距离短的也要10多分钟,远的乡镇需要一个多小时甚至更长,再加上受到农村范围较大,乡村道路较小且交错纵横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制约。
二、做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六点措施
1、加强农村责任区行政领导对消防工作的领导。乡镇领导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上,来认识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把加强和改善农村消防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点。
2、加大农村消防工作的资金投入。乡镇领导要形成共识,形成制度,按乡镇经济总收入的一定比例来投资消防安全环境建设,形成发展农村消防工作的良好态势。
3、抓好农村消防规划的落实。规划制定出来,如果不抓好落实,就
一切都是空的。
4、改善农村消防器材装备建设。在设立适合农村发展的多种消防队伍后,就得配臵足以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消防装备和灭火器材。
5、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在进行农村发展规划时,要把消防道路、消防水源、消防通信、消防给水等消防基础设施同一纳入农村城镇化建设规划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