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报告(学校适应障碍)
案例报告范文--一例学校适应障碍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学校适应障碍的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一个初中女生王××,因上课回答问题时,被老师当众指责和同学哄笑,以致不敢去学校。咨询师判断王××的问题是由于对自身要求过高引起的,因此运用认知疗法帮助王××调整错误的认知观念,并联合运用系统脱敏法改善王××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最终王××重新返校上学。
关键词:适应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一、一般资料
王××,女,16岁,初三学生,与父母同住。父母为国家干部,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王××是独生女,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8个月会说话,1岁会走路,3岁上幼儿园,当时能背唐诗100首,深得老师喜欢。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能帮助其他同学,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并成为班里的小干部,各方面表现都好,没有被老师批评过。12岁来月经,周期不稳定,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6岁以前父母同外公外婆一起住,父亲工作忙,在一起的时间少,母亲工作三班倒,多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6岁以后跟父母同住。父母关系好,对她要求高。从小活泼外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得尽善尽美。
心理测试结果与分析:选择测试为SCL-90。
1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
躯体化2.4,强迫症状1.7,人际敏感2.5,抑郁2.6,焦虑3.8,敌对1.3,恐怖1.3,偏执1.0,精神病性
1.7,其他1.6;总分195;阳性项目数47个。
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害怕上学两个月。
个人陈述:诉在两个月前的一次上课时发呆,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没有听清老师的问题是什么,就根据当堂所讲内容猜测回答,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被老师严厉批评,当时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心怦怦乱跳,双手发抖。第二天上学时走到校门口就感觉紧张害怕、心发慌,不敢进校门,遂到学校旁边的书店看书。老师发现她没有上学,也没有请假,请家长到学校说明情况,父母回家批评了她,并要求她正常上学,次日上课时,突然觉得头晕目眩,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全身发抖,大汗淋漓,送到医院后很快缓解,父母不放心而让其住院一周,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出院后只要提起与上学有关的事就很不舒服,情绪低落,惊慌,感觉气不够用,发抖,如果不去想上学的事,则一切如常。两个月来请家教在家学习,一个人在家心情不好,常为一些小事跟父母发脾气,学习效率也低,还会控制不住自己看电视、上网,考试成绩下降。渴望能够像其它同学一样正常到学校学习,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她克服对上学的恐惧心理。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上学的事情时,情绪明显烦恼和焦虑。
妈妈反映:王××从小活泼外向,认识的人都很喜欢她,但自尊心比较强,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自从被老师批评后,一提起上学就不高兴,身体不舒服,能在家学习,接受家教的辅导,跟亲友交往正常。
四、评估与诊断
1、诊断:严重心理问题---学校适应障碍
诊断依据: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主客观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求助者病程两个月,排除神经症。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1)由明确的应激事件引起
(2)起病在应激事件发生后1个月内,症状持续在两个月内,离开应激场景则症状明显好转。
(3)痛苦程度明显的与刺激不相称
(4)不得不中断去学校
符合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
2、鉴别诊断:
(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缉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与抑郁症相鉴别:王××虽有情绪低落,但不是主要症状,也没有兴趣缺乏、自罪自责、自杀意念等症,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3)与惊恐障碍鉴别:惊恐障碍的特征是:发作出现在没有客观危险的环境;不局限于已知的或可预测的情境。本例求助者仅对固定的与学校有关的场景反应,有惊恐发作的表现。
(4)与恐怖障碍鉴别:本例起病在应激事件后,持续在两个月以内。排除恐怖障碍。
五、咨询目标
1、咨询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消除王××对上学、对老师和同学的回避。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放松技术或积极的自我对话,以降低焦虑水平,改变其完美主义的认知模式;增强其自信心。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
咨询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第二阶段是咨询阶段,首先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及不适应的情绪与行为。第三阶段是巩固与结束阶段,使求助者把在咨询中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咨询方法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系统脱敏疗法、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严重的焦虑情绪以及其导致的回避行为。因此适合运用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therapy)的原理是交互抑制。其基本思想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它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饥饿的猫进食后得到一种满足和快意,这种满足和快意可以抑制焦虑紧张反应。不过这种抑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通常只能对付比较轻微的焦虑。所以沃尔普是由远及近,循序渐进,每次只增加一点焦虑,逐步增加,最终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对于人类来说,肌肉松弛技术就有对抗焦虑的作用。于是沃尔普以全身松弛代替食物作用,以想象自己暴露于可怕的刺激物面前(imaginary exposure)代替实际暴露,创建了系统脱敏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核心是由于完美主义倾向和缺乏自信等认知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对目前的情绪和行为症状进行校正的同时,还需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求助者的一些歪曲的认知观念进行校正,增强求助者的适应能力。认知行为疗法的认为人们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从外界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经验,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加以验证等一系列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人们
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时,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上述认知过程。因此,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是模糊、跳跃的,很象一些自动化的反应,这些被称作“自动化思维”。这样,思维过程中心一些错误观念也因个体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而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对外界信息不能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以致于上述过程产生局限,造成认知歪曲,从而导致错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因此,咨询师可以运用细致的分析技术,帮助求助者分辨并改正这种错误的、习惯化的认知过程。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
咨询收费:每次100元。
心理测验收费:SCL-90:50元
七、咨询过程:
1、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
第一次咨询:
目的:收集资料,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方法:会谈法
过程: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求助者,用开放性问题收集其的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求助者尽情倾诉,与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完成心理测验。
家庭作业:我的成功经历
2、咨询阶段
第二次咨询:
目的:加深咨询关系,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学习放松技术。
方法:会谈法,放松训练
过程:通过和来访者一起分析其经历,了解其感受,探索来访者的性格特点。教求助者放松技术,并练习。家庭作业:我曾经遭遇的挫折。
练习放松技术。
第三次咨询
目的:建立焦虑事件等级,并开始实施系统脱敏。
方法:会谈、系统脱敏法、积极自我暗示。
过程:找出求助者上学过程中感觉恐怖的环节,按各环节的恐怖程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恐怖程度根据0-100单位计。
咨询师:现在想使用一张焦虑等级量表来测量你对上学的焦虑程度,表上有0-100单位,0是绝对平静,100是极度恐怖,即惊恐体验。那么你现在的焦虑程度大概是多少呢?
求助者:(想一想)10吧,因为我是害怕上学来找你的,跟你在一起,感觉与学习有关,所以我就感觉紧张。
咨询师:晚上准备明天要上学的东西,整理书包呢?
求助者:20。
……
焦虑等级:
被老师提问:100
老师提问其他人:90
同学请教问题:80
同学和自己说话:70
走进教室坐在座位上:60
迈进校门走到教室门口:50
从公车站到学校门口: 40
收拾书包出门到车站:30
想到明天要上学:20
谈到上学的事:10
家庭作业:依据设计的焦虑等级,让求助者回家做想象练习,只练习前三个等级。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
第四至六次次咨询:
目的:系统脱敏
方法:系统脱敏法
过程:按照以上建立的焦虑等级逐步脱敏,在想象中反复呈现情景,直到焦虑程度能被放松训练拮抗,一次治疗可以推进几个等级,经过3至4次的脱敏治疗,求助者在想象老师提问时不再感觉焦虑紧张。求助者在经家长陪同,到学校后,发现仍然有焦虑,但能忍受。
家庭作业:放松训练 挫折日记
第七次咨询:
目的:运用认知治疗技术,找到求助者的负性自动思维。
方法: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1)帮助求助者发现自己的极端思维“我必须是完美的,我不能失败,我已经完蛋了、同学们都在笑话我-------”
(2)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这些想法会怎样影响自己的情绪。
(3)寻找一些证据检验自己的信念和事实
(4)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换成更客观或更积极的想法。
(5)想象观念改变后,在一些场景中的情绪感受,并和过去对比。
家庭作业:再现事件,放松练习
第八次咨询:
目的:帮助求助者接纳自己
方法:会谈、认知重建法。
过程:通过回顾治疗过程和家庭作业,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和现在的感受,求助者承认她不可能事事比人强,也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求助者自述“一说出来这一点,感觉好像松了一口气,也没那么紧张了。” 家庭作业:
①寻找班级其他同学的优点
②放松练习。
3、巩固与结束阶段
第九次咨询:
目的:评估咨询效果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施测SCL-90,并与咨询前对照。对前面的咨询过程进行总结,请求助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她的成长。
家庭作业:坚持放松练习,记心理日记。
八、咨询效果评估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求助者症状的改善:不怕上学了。
(2)爸爸妈妈的评价:能够主动去上学了。
(3)他人评估:老师同学反映,求助者并能够进行正常的师生及同学之间的交往,能够象以前一样上课,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和同学交往感觉更融洽了。
(4)治疗后心理测验的结果:
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2分,总分130分、阳性项目数25,说明无阳性症状,减分率33.3%,说明咨询有效。
(5)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消除了求助者的学校适应问题,求助者认识到了自己的其完美主义的认知模式,增强了自信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九、总结
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应激事件导致学校适应障碍并伴有惊恐发作,继而产生回避行为。咨询师较好的将系统脱敏疗法和认知治疗结合在一起。首先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处理了对来访者当前影响最大的焦虑情绪问题。继而通过认知疗法处理了求助者过度应激的深层次的心理问题,纠正了其负性自动思维,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求助者意识到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为求助者以后的人格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二级)[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3.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三级)[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第二篇:案例报告范例-一例学校适应障碍的咨询案例报告
案例报告范例-一例学校适应障碍的咨询案例报告
2016-10-17中国心宇心理网摘要:一个初中女生王××,因上课回答问题时,被老师当众指责和同学哄笑,以致不敢去学校。咨询师判断王××的问题是由于对自身要求过高引起的,因此运用认知疗法帮助王××调整错误的认知观念,并联合运用系统脱敏法改善王××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最终王××重新返校上学。关键词:适应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 一、一般资料
王××,女,16岁,初三学生,与父母同住。父母为国家干部,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王××是独生女,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8个月会说话,1岁会走路,3岁上幼儿园,当时能背唐诗100首,深得老师喜欢。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能帮助其他同学,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并成为班里的小干部,各方面表现都好,没有被老师批评过。12岁来月经,周期不稳定,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6岁以前父母同外公外婆一起住,父亲工作忙,在一起的时间少,母亲工作三班倒,多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6岁以后跟父母同住。父母关系好,对她要求高。从小活泼外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得尽善尽美。
心理测试结果与分析:选择测试为SCL-90、SDS、SAS。
1、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
躯体化2.4,强迫症状1.7,人际敏感2.5,抑郁2.6,焦虑3.8,敌对1.3,恐怖1.3,偏执1.0,精神病性1.7,其他1.6;总分195;阳性项目数47个。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2、抑郁自评量表(SDS)分:粗分45分,标准分56分,提示有轻度抑郁。
3、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52分,标准分65 分,提示有中度焦虑。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害怕上学两个月。
个人陈述:诉在两个月前的一次上课时发呆,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没有听清老师的问题是什么,就根据当堂所讲内容猜测回答,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被老师严厉批评,当时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心怦怦乱跳,双手发抖。第二天上学时走到校门口就感觉紧张害怕、心发慌,不敢进校门,遂到学校旁边的书店看书。老师发现她没有上学,也没有请假,请家长到学校说明情况,父母回家批评了她,并要求她正常上学,次日上课时,突然觉得头晕目眩,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全身发抖,大汗淋漓,送到医院后很快缓解,父母不放心而让其住院一周,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出院后只要提起与上学有关的事就很不舒服,情绪低落,惊慌,感觉气不够用,发抖,如果不去想上学的事,则一切如常。两个月来请家教在家学习,一个人在家心情不好,常为一些小事跟父母发脾气,学习效率也低,还会控制不住自己看电视、上网,考试成绩下降。渴望能够像其它同学一样正常到学校学习,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她克服对上学的恐惧心理。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上学的事情时,情绪明显烦恼和焦虑。
妈妈反映:王××从小活泼外向,认识的人都很喜欢她,但自尊心比较强,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自从被老师批评后,一提起上学就不高兴,身体不舒服,能在家学习,接受家教的辅导,跟亲友交往正常。
四、评估与诊断
1、诊断:严重心理问题---学校适应障碍 诊断依据: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主客观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求助者病程两个月,排除神经症。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1)由明确的应激事件引起
(2)起病在应激事件发生后1个月内,症状持续在两个月内,离开应激场景则症状明显好转。
(3)痛苦程度明显的与刺激不相称(4)不得不中断去学校 符合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
2、鉴别诊断:
(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缉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2)与抑郁症相鉴别:王××虽有情绪低落,但不是主要症状,也没有兴趣缺乏、自罪自责、自杀意念等症,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3)与惊恐障碍鉴别:惊恐障碍的特征是:发作出现在没有客观危险的环境;不局限于已知的或可预测的情境。本例求助者仅对固定的与学校有关的场景反应,有惊恐发作的表现。
(4)与恐怖障碍鉴别:恐怖障碍要求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恐怖持续6个月以上。本例起病在应激事件后,持续在两个月以内。排除恐怖障碍。
五、咨询目标
1、咨询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消除王××对上学、对老师和同学的回避。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放松技术或积极的自我对话,以降低焦虑水平,改变其完美主义的认知模式;增强其自信心。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
咨询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第二阶段是咨询阶段,首先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及不适应的情绪与行为。第三阶段是巩固与结束阶段,使求助者把在咨询中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咨询方法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系统脱敏疗法、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严重的焦虑情绪以及其导致的回避行为。因此适合运用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therapy)的原理是交互抑制。其基本思想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它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饥饿的猫进食后得到一种满足和快意,这种满足和快意可以抑制焦虑紧张反应。不过这种抑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通常只能对付比较轻微的焦虑。所以沃尔普是由远及近,循序渐进,每次只增加一点焦虑,逐步增加,最终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对于人类来说,肌肉松弛技术就有对抗焦虑的作用。于是沃尔普以全身松弛代替食物作用,以想象自己暴露于可怕的刺激物面前(imaginary exposure)代替实际暴露,创建了系统脱敏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核心是由于完美主义倾向和缺乏自信等认知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对目前的情绪和行为症状进行校正的同时,还需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求助者的一些歪曲的认知观念进行校正,增强求助者的适应能力。认知行为疗法的认为人们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从外界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经验,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加以验证等一系列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人们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时,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上述认知过程。因此,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是模糊、跳跃的,很象一些自动化的反应,这些被称作“自动化思维”。这样,思维过程中心一些错误观念也因个体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而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对外界信息不能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以致于上述过程产生局限,造成认知歪曲,从而导致错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因此,咨询师可以运用细致的分析技术,帮助求助者分辨并改正这种错误的、习惯化的认知过程。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义务。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咨询收费:每次100元。
心理测验收费:SDS:20元,SAS:20元,SCL-90:50元
七、咨询过程:
1、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 第一次咨询:
目的:收集资料,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方法:会谈法
过程: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求助者,用开放性问题收集其的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求助者尽情倾诉,与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完成心理测验。家庭作业:我的成功经历
2、咨询阶段 第二次咨询:
目的:加深咨询关系,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学习放松技术。方法:会谈法,放松训练
过程:通过和来访者一起分析其经历,了解其感受,探索来访者的性格特点。教求助者放松技术,并练习。家庭作业:我曾经遭遇的挫折。
练习放松技术。第三次咨询
目的:建立焦虑事件等级,并开始实施系统脱敏。方法:会谈、系统脱敏法、积极自我暗示。过程:找出求助者上学过程中感觉恐怖的环节,按各环节的恐怖程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恐怖程度根据0-100单位计。
咨询师:现在想使用一张焦虑等级量表来测量你对上学的焦虑程度,表上有0-100单位,0是绝对平静,100是极度恐怖,即惊恐体验。那么你现在的焦虑程度大概是多少呢?
求助者:(想一想)10吧,因为我是害怕上学来找你的,跟你在一起,感觉与学习有关,所以我就感觉紧张。
咨询师:晚上准备明天要上学的东西,整理书包呢? 求助者:20。…… 焦虑等级: 被老师提问:100 老师提问其他人:90 同学请教问题:80 同学和自己说话:70 走进教室坐在座位上:60 迈进校门走到教室门口:50 从公车站到学校门口: 40 收拾书包出门到车站:30 想到明天要上学:20 谈到上学的事:10 家庭作业:依据设计的焦虑等级,让求助者回家做想象练习,只练习前三个等级。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第四至六次次咨询: 目的:系统脱敏 方法:系统脱敏法
过程:按照以上建立的焦虑等级逐步脱敏,在想象中反复呈现情景,直到焦虑程度能被放松训练拮抗,一次治疗可以推进几个等级,经过3至4次的脱敏治疗,求助者在想象老师提问时不再感觉焦虑紧张。求助者在经家长陪同,到学校后,发现仍然有焦虑,但能忍受。家庭作业:放松训练 挫折日记 第七次咨询:
目的:运用认知治疗技术,找到求助者的负性自动思维。方法: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1)帮助求助者发现自己的极端思维“我必须是完美的,我不能失败,我已经完蛋了、同学们都在笑话我-------”
(2)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这些想法会怎样影响自己的情绪。(3)寻找一些证据检验自己的信念和事实
(4)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换成更客观或更积极的想法。
(5)想象观念改变后,在一些场景中的情绪感受,并和过去对比。家庭作业:再现事件,放松练习第八次咨询:
目的:帮助求助者接纳自己 方法:会谈、认知重建法。
过程:通过回顾治疗过程和家庭作业,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和现在的感受,求助者承认她不可能事事比人强,也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求助者自述“一说出来这一点,感觉好像松了一口气,也没那么紧张了。” 家庭作业:
①寻找班级其他同学的优点 ②放松练习。
3、巩固与结束阶段 第九次咨询: 目的:评估咨询效果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施测SDS、SAS,并与咨询前对照。对前面的咨询过程进行总结,请求助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她的成长。家庭作业:坚持放松练习,记心理日记。
八、咨询效果评估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求助者症状的改善:不怕上学了。(2)爸爸妈妈的评价:能够主动去上学了。
(3)他人评估:老师同学反映,求助者并能够进行正常的师生及同学之间的交往,能够象以前一样上课,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和同学交往感觉更融洽了。(4)治疗后心理测验的结果:
①SAS:粗分40分,标准分50,提示没有焦虑; ②SDS:粗分36分,标准分45,提示没有抑郁。
(5)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消除了求助者的学校适应问题,求助者认识到了自己的其完美主义的认知模式,增强了自信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九、总结
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应激事件导致学校适应障碍并伴有惊恐发作,继而产生回避行为。咨询师较好的将系统脱敏疗法和认知治疗结合在一起。首先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处理了对来访者当前影响最大的焦虑情绪问题。继而通过认知疗法处理了求助者过度应激的深层次的心理问题,纠正了其负性自动思维,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求助者意识到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为求助者以后的人格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二级)[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3.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三级)[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一例恋爱受挫所致女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是一例运用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对恋爱受挫的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求助者在与男友发生恋爱危机后,出现焦虑情绪,睡不好觉,总想着这件事情,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和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关键词:大学生 焦虑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李×,女,22岁,大学四年级学生,身高1.66米,五官清秀,体态苗条,装扮时尚。独女,父母为大学教师,家庭和睦。从小学习成绩优秀,一直担任班干部,高中毕业考入某重点大学。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小提琴获国家业余8级证书。心理测验结果:
1、EPQ:E58;P53;N69;L45;显示求助者的个性为胆汁质
2、SAS:标准分62分,为中度焦虑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一周来心情极度痛苦,睡不着觉,反复想男友出轨的事。
个人陈述:男朋友吴×24岁,天津某名牌大学研究生,二人是邻居,从小就在一起学小提琴,确定恋爱关系后,双方父母都很满意。虽然他们没在同一城市上大学,但感情非常好,亲戚、朋友和同学都非常羡慕他们,李×也深感骄傲和自豪,认定他们的爱情有如神话一般美丽。
但是,1周前,两人的恋情爆发了一场严重危机。起因是吴×因为导师召唤,暑假未结束就提前返回学校,未答应李×一同出游的请求,李×不开心。几天后,李×有一个一直对她有好感的大学男同学秦××,邀请她和另外两个同学到一家OK厅进行所谓的“告别暑假的最后狂欢”,那天李×喝了不少酒,秦×也并不十分清醒,在送她回家的出租车上,两人的亲昵越过了普通同学关系,自此后,秦×向李×展开了猛烈的爱情攻势,李×十分后悔那天晚上的草率和失态。国庆节,吴×回北京与李×团聚,无意之中发现了那个男同学写给她的一封火辣情书,其中提到了那天晚上的事。吴×气愤难忍,不管她如何解释自己那天晚上是酒后乱性,之后并没再犯,仍然不能原谅她,第三天就回学校了。吴×为了报复李×,接受了一个长期追求他的女孩,很快他们就成双入对起来。消息传到李×耳中,她吃惊异常,周末赶到天津,果然让她撞了个正着,她冲着那女孩一阵歇斯底里的发作,之后,不顾吴×的极力解释和劝阻,当天就回到了北京。
之后李×痛苦极了,精神几乎要崩溃了,满脑子里想的尽是那天他们俩手拉手的样子,晚上也睡不着觉。虽然吴×向她道歉了,说他只是想报复我。但是,李×发现她一直期待的完美的爱情没有了,她担心即使合好了,以后还是会出现问题,现在是和男友合好,还是接受秦×的感情,李×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所以前来咨询师处求助。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装扮很精心,是一个十分注意自己形象的女孩;在谈话过程中情绪激动,有时全身发抖,说话时偶尔有哭腔,面容显憔悴,此外,咨询师还注意到,求助者在叙述男朋友的过错时,情绪反应强烈,但是,在说到自己过错的时候却比较平和。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李X临床资料的收集,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李X本人对症状自知,有主动求医行为,根据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判断,可除外李X有重性精神病。
根据李X的症状结合心理测验结果诊断为焦虑情绪,其问题的产生是由恋爱遭受挫折引起的,为近期发生,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不良情绪持续才一周,反应内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主要表现为:
1、反复想自己和男友之间的事情,难以决断
2、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好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A、帮助求助者接受爱情受挫的事实,降低情绪反应,改善睡眠;B、帮助求助者理清思路,明确与男朋友关系的取舍;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学会容忍他人的不足,并不再苛求自己,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
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
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似乎是由于遭受恋爱挫折后,才导致了高强度的痛苦、紧张、焦虑的情绪,实际上,真正原因是来自求助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所引起的,比如,求助者可能存在:“他不应该背叛我”,“我的爱情应该完美无缺”等一些“绝对化要求”,对生活事件“过分概括”和对生活挫折“反应过分强烈”,导致了她的自我挫败感。因此,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及行为障碍。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A、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B、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C、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
A、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B、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C、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D、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E、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
A、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B、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C、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A、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B、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C、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
A、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B、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C、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
A、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B、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C、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D、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60分钟,咨询次数4—5次 咨询收费:每次150元 心理测验:EPQ、SAS各50元
七、咨询过程
1、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A、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B、心理帮助阶段; C、结束与巩固阶段。
2、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时间:2006年11月13日 目的:
A、了解基本情况; B、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C、确定主要问题; D、探询改变意愿; E、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 过程:
A、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B、做心理测验
C、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D、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E、确定咨询目标
F、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G、布置咨询作业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
——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表示出来: 诱发事件A:昨天考试不及格 不良情绪C:心烦、沮丧
不合理信念B:我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好学生,这次不及格真是太糟糕了; ——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第二次咨询:时间:2006年11月20日 目的:
A、加深咨询关系
B、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C、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很认真地列出了自己的许多不合理信念,但涉及此次情绪问题的不合理信念并没有完全列出;
同时,求助者的情绪反应仍比较强烈,一再追问与男朋友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咨询师表示理解与接纳,但没有正面回答;
B、要求求助者进一步详谈她与吴×的恋爱经历,曾经有过的冲突、解决的过程和事后的感觉,打破求助者心目中认为自己的爱情如童话般美丽的完美主义倾向,从深层次上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C、要求求助者进一步详谈她与秦×交往的过程,打破求助者心目中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的自我中心倾向,目的仍然是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D、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最后,帮助求助者列出与此次问题有关的容易受挫和愤怒的不合理信念:
a、)我们俩是如此的优秀,我们的爱情完美无缺,所以不能有半点瑕疵; b、)我是很完美的,因此我男朋友必须全心爱我、呵护我、依从我; c、)我对自己的感情是很负责的,即使我有什么错误,也不是我自己故意造成的,不应该由我来承担责任;
d、)如果不是我男朋友看见了那封信,我们之间的关系会一帆风顺; e、)我爸爸妈妈之间是那么相爱,我永远也不会拥有父母的那种幸福婚姻了。E、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为了帮助求助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要求求助者与父母就他们的婚姻进行沟通,帮助求助者了解爱情的真谛。第三次咨询 时间:2006年11月27日 目的:
A、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
B、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与父母进行了认真交谈,得知父母的婚姻并不是像她所想象中的那样完美,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也有一段时间出现过很深的裂痕,如果不是考虑到女儿的存在,有可能会离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才和好如初,交谈结果对求助者触动很大,并表示对于上次所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过认真思考。
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强度降低,但仍然探问与男朋友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咨询师表示接纳和理解,仍然没有正面回答;
B、针对上次列出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黄金规则”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让求助者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并帮助她学会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C、经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得出如下建设性信念:
a、我们的爱情并非完美无缺,实际上,我们俩之间已经出现了一些裂痕,那封信只不过是一根导火索;
b、即使我再完美,也不能把别人爱我、呵护我、依从我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 c、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那晚与秦×的行为和我自我放纵有关,我对此负有责任; d、我父母的感情曾经出现过问题,他们现在如此幸福,说明爱情和婚姻中需要宽恕与容忍。D、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求助者将原来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此次提出的建设性信念列表一一对比,并进行认真思考; ——确认自己情绪比较稳定后,与男朋友电话沟通一次,谈话内容自行决定,如果情绪不够稳定,则暂不打电话。第四次咨询:时间:2006年12月3日 目的:
A、巩固咨询效果 B、结束咨询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经过认真思考后,与男朋友通了一次电话(实际上,男朋友已经多次打电话给她,但她拒绝接听),对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和上次的歇斯底里大发作表示道歉。男朋友大感意外,非常激动,告诉她自己已经不和那个女生来往了,并请求她原谅,同时表示尊重她所作出的任何决定。
求助者的情绪有些起伏,但显然和初始时的负性情绪有本质区别,属正常反应。B、在对求助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识转变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
C、鼓励求助者自己决定与男朋友关系的取舍。指导求助者深刻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含义; D、做SAS测验,标准分为39分,基本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评估:
“我的情绪已经基本平静下来了,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我的睡眠状况已经好转,上课也不再走神了”
2、咨询师的评估:
经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后来专程到了一趟天津,与男朋友沟通后,两人发誓好好珍重彼此,不再轻易伤害对方。咨询的近期目标基本已经达到,咨询过程完整。
3、心理测验评估:
求助者的SAS测验得分充62分降到了39分,说明焦虑情绪基本消失,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第三篇:人际交往障碍案例分析报告
人际交往障碍案例分析报告
某女,31岁,大学文化,某机关国家公务员,未婚。
自述从小性格较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是个乖孩子,没有什么过错让父母担心。但父母要求较严格,特别是上中学后,除了对学习要求很严,还很在意她与男孩子的交往,经常告诫她不要与男孩子来往,偶尔有男同学打电话来,总是盘问半天,假期里的活动如果有男同学参加,一般是不会让她去的。事实上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并不多,大约从上初中开始,看见了男孩子就脸红,紧张,不知说什么好,有些手足无措。上高中时,暗恋年轻的英语老师,见了该老师,尤其紧张,害怕与该老师眼神接触,后来英语成绩也下降了许多。上中学和大学时,都有男同学明确表示喜欢自己,但都因为紧张、恐惧而不敢与他们交往。工作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见了年轻的异性就紧张、恐惧,很少参加单位里的活动。近几年来,不断有人为其介绍男朋友,一般情况是不见,实在推托不了,勉强见了也往往弄得别人很尴尬。近半年来甚至见了人都觉得害怕,不愿意与人交往,下班后就自己在宿舍看书、看电视。吃不好,睡不香,自己也对自己的这种状况不满,多次想来咨询但又对见心理咨询师很害怕,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自己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了解到:上小学前的那个夏天,父母带她回山东老家,一次在与堂哥、堂弟的玩耍中,堂弟要求看看她与男孩子有什么不同,她不知道为什么就同意了,结果她让堂哥、堂弟看了自己的下身,自己也看了他们的外生殖器,甚至还好奇地互相摸了摸。当天晚上母亲知道了,责备她怎么那么坏,还狠狠地打了她的屁股。后来她就忘了这件事,初中讲生理卫生课时,突然想起此事,觉得自己不纯洁、下流,自己很坏。并且从此经常想此事,害怕别人知道。上高中时暗恋男老师,觉得自己不纯洁,不敢看老师,不敢与老师交往。上高中和大学时,症状有所加重,主要是担心、害怕。工作后上述症状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以至于最后连同性都害怕了。这种担心与害怕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工作岗位调整了多次,领导和同事都很有意见,多次批评过她。她为此也很苦恼,3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没法找男朋友,本意上她也愿意与他人交往,可就是害怕他人知道那件事,害怕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的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所以就特别害怕与他人目光接触,害怕与他人交往。
根据以上案例,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00分)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5分)
(1)女性,31岁,14~15岁(初中时)起病,病程10余年。
(2)害怕与他人接触,尤其是异性(不敢目光注视、见人脸红,说不出话、手足无措等)
(3)紧张、恐惧。
(4)回避与他人交往。(很少参加单位里的活动,不敢交男朋友)
(5)自知力存在,十分痛苦,主动求治。
2、心理咨询师还需要了解哪些资料?(5分)
通过谈话法、观察法、产品分析法了解下列资料:
(1)精神状态、(知、情、意行协调一致性,人格完整性、稳定性)
(2)身体状态(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近期体检报告)
(3)过去史(有无躯体疾病史)、家族史
(4)个人成长史
(5)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父母关系、与同事及领导的关系
可选择下列心理测验:
(1)SCL-90(了解心理生理行为所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
卷册三:专业案例分析(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2)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寻找心理应激源)
(3)EPQ、16PF、防御方式问卷(DSQ)(了解人格及认知方面的原因)
(4)SAS、SDS(评定情绪状态)
(5)MMPI(可鉴别神经症和重性精神病)
了解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进行评估)
3、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5分)
使用三原则衡量临床资料, 求助者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自知力良好,可除外精神分裂症。
根据CCMD-3的诊断标准,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社交恐惧症。
4、诊断的依据是什么?(5分)
(1)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特点:
起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童年性游戏)
有一定的个性基础(内向,听话,乖巧)
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
自知力良好
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2)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害怕与人接触、不敢目光对视、脸红,紧张、恐惧,有回避行为。
(3)回避社交情景症状突出
(4)自我评价低(个人耻感强烈)
(5)起病于少年,总病程10年余
(6)排除焦虑症、疑病症和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恐惧症
5、还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5分)
(1)躯体疾病
(2)精神分裂症
(3)神经症的其他类型
焦虑症(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
强迫症
神经衰弱
恐惧症的其他类型
(4)一般性心理问题
6、请你对该案例进行病因分析。(20分)
生物学原因:未发现
心理和认知因素:
1、对性存在错误的认知评价——“性” 不纯洁、不道德、肮脏
认为童年性游戏可耻、下流
高中时暗恋男老师,觉得自己不纯洁、自己很坏
2、心理冲突:一方面对异性的爱慕、渴求,另一方面又有性压抑
3、个性弱点:内倾、懦弱
4、有心理发育停滞
社会性原因:
1、父母的教养方式:从小父母严厉管制,不允许与男孩交往。
2、童年的性经历(性游戏被母亲责备)
3、社会文化道德因素:与性有关的道德、耻感
6、假如你是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师,你计划怎样和她商定咨询目标?(20分)
答:首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评估,其主要问题为:
① 人际交往障碍(焦虑、恐惧、回避)
② 社会适应不良
我将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以及制定有效咨询目标的原则(即具体、有效、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与该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如下: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①减轻人际交往时的焦虑、恐惧症状,减少回避社交情景②纠正对童年性经历的歪曲评价及对性道德的错误认知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培养基本的社交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完善求助者的个
性。
7、根据以上案例,请你为该求助者拟定咨询方案(35分)
我将与该求助者共同商定制定咨询方案如下:
(一)、明确咨询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二)、咨询时间与收费:每周1次,共10次;每次50分钟,每次收费60元。
(三)、双方共同商定的咨询目标:
①减轻人际交往时的焦虑、恐惧症状,减少回避行为
②纠正错误认知
(四)、主要咨询方法和原理:认知行为治疗
(五)、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
① 心理诊断诊断阶段(3次)
建立咨询关系,调整求助动机
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测验,焦虑与回避行为的临床评估
心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咨询实施方案
② 心理帮助阶段(5次)
A.第一、二次治疗:采用系统脱敏
第一步:放松训练
第二步:制定焦虑等级表(可分为10个等级)
第三步:脱敏治疗
B.第三、四、五次治疗:采用认知治疗
③ 结束与巩固阶段(2次)
巩固咨询效果
第四篇:一名学校适应不良学生案例分析报告
学生个案例分析
一.个案基本情况
1.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李星亮,性别:男,年龄:13周岁,班级:初一级2班,家庭住址:新安。2。问题行为概述
(1)行为方面:①经常说谎,为人不诚实; ②对人无礼貌,对老师嫉恨;③顶撞老师,经不起批评; ⑤喜欢与人争执,讽刺挖苦人; ⑥经常打骂同学,有攻击性行为。
(2)学习方面:①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惯差; ②作业拖拉,经常要抄袭别人的作业;
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持久性;④学习成绩差,(3)性格方面:
①情绪不稳,脾气暴躁; ②容易冲动,自控力差;③言语较多,争强好胜;④情绪好时能接受批评,会帮助别人。
二.背景资料
1。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习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极其重要。家长在寄予学生期望、狠抓子女学习的同时,却没能和子女进行沟通,解决其心理的困惑,导致其心理问题的产生。李星亮父母文化水平低,又一次亲每天照顾她的生意,父亲经常在外打工,他们没有能力和精力教育儿子,当老师反馈李星亮不良行为时,他们就数落、打骂儿子。父母经常教育儿子在外面被人欺负时,一定要狠狠地还手,否则就会吃亏。久而久之,在李星亮的观念中形成了这样的推理:“弱者”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强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我是强者”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发出警示,以表明自己的强者姿态。父母不正当的教育促成李星亮养成言行自由散漫、说谎、顶嘴、学习不认真、作业马虎、打骂同学等种种坏习惯。
2.学校和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和老师在施教的过程中,仅以为“授业”、“解惑”方能让学生有知有识,于是把那些“不违章守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辟思路的学生视为“差生”。有些教师极易对不大听话、学习差的中学生进行挖苦讽刺或惩罚,对学生不予尊重。这样,就使得这些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学校也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具备一定心理健康知识的也不多,使得许多学生一旦有了心理问题而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发展成为一种心理疾病,学习成绩自然随之下降。李星亮从小生长在偏僻的农村,小学五年级时,父母来县城做生意,他转到县城小学读书。因学习跟不上而常被老师惩罚,受同学歧视和侮辱,凡此种种,使他心里误以为自己是老师学生心目中“坏学生”,于是破罐破摔,继而自卑、逆反、报复心理越来越严重,并形成许多不良行为。3.社会不良风气和环境的影响 在当今时代,虽然素质教育提得很响,但学校以“分”定位,教师以“分”晋级,学生以“分”择校读书的现象广泛存在,真正的“分在增值,人在贬值”。学生往往得了高分,失去情感意志与追求;同时学生在高分、高心理压力下,丧失了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把学习视为畏途、恐学、厌学心理加剧。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也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如电子游戏厅、网吧,以及一些影视场所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诱惑严重威胁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李星亮在家里和学校找不到生活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便交往上校内外不良行为的“朋友”,经常编谎话请假,其实逃学在外玩耍、聊天等。
三.分析诊断
通过对李星亮仔细观察了解,结合与李星亮本人及其父、班主任、任课教师会谈了解,认为李星亮主要是学校适应不良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同伴关系问题,攻击性行为等。四. 辅导策略与过程
(一)辅导目标的确立。
帮助李星亮疏导错误认知,矫正不良行为,排解消极情绪,从而避免和减少对他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培养塑造他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健全的个性,从而帮助它形成基本的心理健康素养;根据他成长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他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在应对各类困境和难题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使它能够保持高度的心理健康水平,以满足更高更强的挑战。
(二)辅导方法、技术的选用。1.自我提示法 2。缩小视野法 3。自我教导法 4。情绪转移法 5。角色扮演 6。访谈法 7。行为契约法
(三)辅导具体过程
1、争取家长和教师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及教师取得联系,了解李星亮同学的学校和家庭表现情况,与家长和教师沟通思想,在李星亮同学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2。分别谈谈如何解决以上几类心理问题
A、处理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1)自我提示法。家长和教师辅导李星亮进行自我提示法训练,步骤是:①对自己出声地说,被指定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②说出来打算怎么做;③在做的过程中保持专注;④完成时,描述进行的状况;⑤告诉自己觉得自己表现的怎么样。同时可以给自己一点鼓励,比如记一点或者一个代币。就算这一次做的不对,也可以这样鼓励自己:下一次,如果慢一点,我可以做得更好。
(2)缩小视野法。让张凡坐在书桌前,习惯的把面前某一件东西作为注意的靶子,例如屋外的天线、树枝、电线杆,或书桌上的台灯开关、铅笔、台笔、自己的手指等。然后用双眼凝视着它,并经常做这样地练习,可以提高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B。处理情绪不稳定问题
(一)第一阶段:帮助他了解自己的情绪
要改变他情绪不稳定的问题,首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技术帮助李星亮同学体验到对方的感受,从而认识到自己情绪反应不合理的地方,进而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二阶段:改变他不合理的想法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按照理性情绪辅导法,帮助他认识到他的情绪问题是由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协助他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信念造成的不良影响。2.识别自身的情绪
①让他把自己知道的情绪都写下来,请父母或老师补充,再把它们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
②让他制作一张“情绪晴雨表”,认真记录,试着把自己快乐的情绪和周围一起分享,把开心的事告诉父母、老师和知心朋友。
第三阶段:控制情绪 模仿学习
通过会谈方式,教给他一些情绪控制法。
1.自我教导法。当他知道自己在那些时间、面对某些人、面对某些事情报容易生气时,尤其是当这些事情是日常碰到的事件时,就可以先预习,用自我教导的方法,帮助自己打预防针,到时候就不会被消极的情绪牵着鼻子走了。
2.情绪转移法。在发生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的情境中,主动及时地设法使他自己的思绪转移到中性或积极的方面上。比如可以主动去帮助别人、找有益的书来读、聆听优美的乐曲、写日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等。
3.宣泄情绪的方法。①身体宣泄的方法。不良的情绪可以通过消耗人体的能量得到发泄。比如不开心时去跑步、打球等。
②心理宣泄的方法。当感到情绪不佳时,可以通过言语暗示作用,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比如发怒时,可以用言语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会把事情办坏的”等。C.处理同伴关系问题
(一)发现导致同伴关系问题的原因
1.采用关键事件访谈来发现问题,包括:①了解事件的过程,②询问事件造成的影响,③对当事人的期望。
2.寻找导致问题的原因,从两方面入手:①追问他以往和同伴交往中发生的矛盾和解决的办法,②向班主任或同学了解他平常在班里的人际关系状况,同学们对他的看法等。3.确定需要改变的不良交往行为
(二)帮助他与人交往的技巧
1.示范。辅导员可以亲自为他示范,也可以通过录像、电影等为他提供榜样。
2.指导。指导是向他恰当的描述某种行为。比如对于抱怨行为,可以对他这样的指导:“当你的朋友没有征求你的意见而做出令你不满意的事情,你就可以告诉他,你不喜欢他这样做,请他以后不要这样做。”
3.演习。演习是指在他接受指导和观察行为示范后对这种行为进行实践。辅导员可以在他演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矫正。4.反馈。反馈是指辅导员要对他的每一步演习提供表扬或指导。
(三)传授必要的交往知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 1.树立平等的交往观念。2。悦纳他人
3.树立真诚的评价原则 4.要善于主动承认错误 D.处理攻击性行为问题
(一)攻击性行为的暂时处理
发现他有攻击性行为时,应立即干预并阻止,并严厉地指明这种攻击行为是不允许的。
(二)会谈
1.开始会谈,注意良好辅导关系的建立
等待双方都冷静下来后,心理辅导员要用一种坦白的、宽容的口气与其交谈,让他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2.讨论最近一次发生的攻击性行为
讨论最近一次发生的攻击性行为的来龙去脉,了解和分析攻击性行为的动机、过程和结果,主要让其谈自己在攻击前后的心理感受,以及事件过后的反思。辅导员设计问题与其谈论,讨论中对其加以引导。3.说明攻击行为的后果
让他明白:攻击别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而是害人害己的事情。对于过去已发生的攻击行为,应给予适度的惩罚,比如打扫卫生,以示警戒。
4.寻找解决问题的替代性办法
与他共同讨论,再次遇到冲突性情景时,他应该采用哪些安全的、非攻击性的方法来应对。
(三)矫正攻击性行为的各种备选方法
1.角角扮演法 2。情绪宣泄法 3。行为契约法 4。榜样示范法
五.辅导效果
①家庭生活:李星亮的父母表示非常感谢学校老师对他儿子的辅导教育,彻底改变了儿子不良学习习惯、不良情绪和改变对人不敬的行为,儿子理解父母,能帮家长做家务。此次辅导活动丰富了家长教育理论知识,也使家长用更多的时间陪伴了解自己的儿子,指导他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改善了亲子关系。
②学习生活:自从李星亮进行个别辅导教育后,心理状况有明显好转,无论在学习、生活、行为上都有一些进步。对于他点点滴滴的进步我们都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并让其家长知道,让他们共同分享孩子良性发展的快乐,促使他们更好地督促孩子成长。但李星亮毕竟个性倔强,懒散已成习惯,有时免不了有些反复。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健康辅导员要耐心地说服、帮助,进行追踪反馈,巩固和发展辅导的反效。
③交往生活:自尊心、荣誉感每人都有,这是人积极向上的一种重要地情感动力。不管李星亮有多大的缺点和错误,但这种情感仍然深深地埋在他心灵深处。如何点燃起心灵深处美好的情感呢?辅导中发现他很想表现自己,也很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劳动很积极。所以,当他在认真扫地、擦窗时,辅导员就进行表扬、鼓励,充分肯定他的优点和成绩。还建议班主任让他担当劳动委员职务,尽力让他发挥潜能,增强成就感。同学们看到他的进步,听了老师对他的表扬,对他也改变了看法,并和他友好相处。
六.反思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作为心理健康辅导员,要知道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中肯地指出学生的优秀品质,去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要让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和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他的尊重。对有问题的学生,不要轻易放弃,要了解其原因,多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并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相信爱是可以完全转变一个学生的一生的,让我们用一份爱心,一份理解,帮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第五篇:沟通障碍案例
沟通障碍案例
一、人物简介:
主人公1小窦:
一个典型的北方人,北京某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他认为,经过四年的学习自己不但掌握了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了较强的人际沟通技能,因此他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很高。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毅然只身去苏州求职。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反复投简历和面试,在权衡了多种因素的情况下,小窦最终选定了苏州市的一家房地产公司。他之所以选择这家公司是因为该公司规模适中、发展速度很快,最重要的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尝试阶段,如果加入他将是人力资源部的第一个人,因此他认为自己施展能力的空间很大。但是到公司实习一个星期后,他就陷入了困境中。原来该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小型家族企业,企业中的关键职位基本上都由老板的亲属担任,其中充满了各种裙带关系。尤其是老板给小窦安排了他的大儿子做小窦的临时上级,而这个人主要负责公司研发工作,根本没有管理理念更不用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他的眼里,只有技术最重要,公司只要能赚钱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但是小窦认为越是这样就越有自己发挥能力的空间,因此在到公司的第五天小窦拿着自己的建议书走向了直接上级的办公室。主人公2王经理:
老板的大儿子。
二、沟通中的对话:
“王经理,我到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我有一些想法想和您谈谈,您有时间吗?”小窦走到经理办公桌前说。
“来来来,小窦,本来早就应该和你谈谈了,只是最近一直扎在实验室里就把这件事忘了。”
“王经理,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处于上升阶段的企业来说,要持续企业的发展必须在管理上狠下功夫。我来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据我目前对公司的了解,我认为公司主要的问题在于职责界定不清;雇员的自主权力太小致使员工觉得公司对他们缺乏信任;员工薪酬结构和水平的制定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合理的基础,因此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励性都较低。”小窦按照自己事先所列的提纲开始逐条向王经理叙述。
王经理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说:“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们公司也确实存在,但是你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公司在赢利这就说明我们公司目前实行的体制有它的合理性。” “可是,眼前的发展并不等于将来也可以发展,许多家族企业都是败在管理上。” “好了,那你有具体方案吗?”
“目前还没有,这些还只是我的一点想法而已,但是如果得到了您的支持,我想方案只是时间问题。”
“那你先回去做方案,把你的材料放这儿,我先看看然后给你答复。”说完王经理的注意力又回到了研究报告上。
小窦此时真切的感受到了不被认可的失落,他似乎已经预测到了自己第一次提建议的结局。
果然,小窦的建议书石沉大海,王经理好像完全不记得建议书的事。小窦陷入了困惑之中,他不知道自己是应该继续和上级沟通还是干脆放弃这份工作,另找一个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