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制新闻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制新闻报道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报道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报道的深入也产生了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比如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做出定性报道;报道有失公正平衡,带有明显倾向性;以道德标准评论法律问题,过度揭秘隐私等。
【关键词】法制新闻新闻媒体司法公正
法制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司法公正、公众利益息息相关,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可以说,法制新闻报道在普及法律知识、传递法制信息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法制新闻报道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不适当的法制新闻报道不但无益于形成监督,反而有碍司法公正,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法制新闻报道的定义
法制新闻报道即人们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手段,对于新近发生的、具有为受众及时知晓意义的法制信息的传播,具体包括宣传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和法律教育与研究等多个方面。法制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是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进行监督,弘扬法治精神;保障依法行政,保证政令畅通;对执法者实行监督,防止其滥用职权;反映社会生活的美与丑,以净化社会环境、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法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正确、适当的新闻媒体监督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深入关注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增强公民法制观念、促进司法改革。新闻媒体的监督提高了司法审判的透明度,减少了司法腐败的机会,使审判真正成为“阳光下的作业”,使司法活动变得日益文明和规范。
尽管新闻舆论监督为司法公正带来了一定的助推力,但新闻传播和司法审判毕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分别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和行为规则。传媒崇尚自由,讲究新闻的时效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司法追求公正,注重程序的规范性和结果的正确性。传媒在报道与监督司法活动时,如果违背了一定的社会规范与新闻报道准则,就会产生妨碍司法公正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做出定性报道。
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在有关部门的定性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前就自作主张地加以定性。因为,新闻工作者只有对有关事实进行报道的权利,而没有给事件定性的权利。然而,有些媒体对于正在侦查、起诉或审理的案件,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做出定性报道,或者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评论,导致公众对司法公正的疑虑甚至是谴责,影响了司法与公众的关系,妨碍了正常的司法活动。
(二)报道有失公正平衡,带有明显倾向性。
新闻特有的作用和可贵的价值就在于向读者提供事实,让读者从事实中得出结论。这种特性需要新闻报道做到既可信又公正,新闻媒体对于法制新闻进行的报道,必须坚持尊重司法特性的原则,尊重司法的中立性、权威性。它必须用客观叙述事实的方法影响读者,引导舆论。因此,新闻媒体对于法制新闻事件,要进行客观公正地报道,不能带有片面性和倾向性,应保持中立性。
法制新闻报道要公正客观,不能为了搞有偿新闻而偏袒任何一方,更不能以曝光为名进行敲诈索。然而,个别记者和新闻媒体为经济利益所驱动,在报道中不能做到完全以中立的报道者或监督者的角色出现,很难做到公正平衡,往往容易发表带有倾向性的报道。
(三)站在道德化的话语立场上,以道德标准评论法律问题。
传媒监督的道德化话语立场,极有可能会妨碍司法公正,因为它更倾向于建立在情感性判断基础上的道德结论。而司法公正所坚守的技术性、理性化、程序化的运作方式,使它有可能与道德形成断裂与冲突,甚至在一些时候违背实质正义。现阶段,我国公众大多在司法公正与实质正义之间划等号,对司法公正的局限性认识极为不够。这种情况下,传媒依据道德立场在监督司法中喧宾夺主,干涉司法,乃至代替司法主持正义,会加重人们对依靠司法寻求正义的怀疑,导致人们弱化法制观念,最后妨碍司法公正的确立。
(四)过度揭露隐私,造成人为关怀的缺失。
随着法制新闻报道的飞速发展和更多受众的日益关心,媒体在法制新闻报道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从而吸引更多受众,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许多媒体不惜侵犯他人隐私来制造所谓的猛料新闻。
在法制新闻报道中,媒体通过过度揭露隐私,包括对犯罪嫌疑人及犯罪人员的特写镜头,对他们的亲属、友邻不加
保护地曝光等,虽然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但却是以牺牲媒体的理性报道和人文关怀为代价的。个人隐私的过度暴露,不但加剧了犯罪嫌疑人、犯罪人员及其家属、友邻的痛苦,而且对他们以后的生活造成了恶劣影响,甚至会造成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冷落和温情的缺失。
【参考文献】
[1]金玉萍.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走向[J].中国电视,2009,(03).[2]左瀚颖.2007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特征(下)—2007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的内容竞争[J].收视中国,2008,(03).[3]张宇平:法制新闻中的客观报道[J].当代传播,2006,(03).
第二篇:浅析法制新闻采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法制新闻采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制新闻报道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不可否认,于此同时也萌生了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如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做定性报道:滥用感性词语,抒发个人情绪;报道有失公正平衡,带有明显的倾向性等问题。本文将以《媒体称武大受贿案源自学生公寓承建行贿》的法制新闻报道为例,从法制新闻报道规范,以及法制新闻报道中的现代法制精神缺失,两个方面具体分析法制新闻采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法律新闻报道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法制新闻客观性规范性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媒介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媒介要想抢占市场及受众,就必须加大对新闻时效性和独家性的把握,这就导致了一些媒体为追求实效性,而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做出定性报道,从而使得报道有失公正真实。同时媒体试图以一种大众化的视角报道新闻,力求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受众,其具体表现为硬新闻软文化。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如在采写过程中滥用感性词语,抒发个人情绪,以道德标准评论法律问题等等①。本文将结合“武大受贿案”的相关报道,分析法制新闻采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法制新闻报道现代法治精神缺乏
1.1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做出定性报道。①
法制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除了具有普通新闻关于时效性、真实性、重要性、接近性等特征。法制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基本属性是它鲜明的法制性。对于《媒体称武大受贿案源自学生公寓承建行贿》这篇报道,报道中的“这一消息震惊了高校界”,“消息传开后,武大师生对学校蛀虫被抓表示大快人心”等话语,只是记者的主观,而非调查的结论,它是记者的主观评判,缺乏事实依据,是超越司法程序的定性报道。它是典型的媒介审判。法制新闻报道在传播法律信息,进行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惊醒舆论监督,弘扬法制精神、保障依法行政,反应社会生活的美与丑,以净化环境,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这种不适当的新闻报道不但无益于形成监督,而且有碍司法公正,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②。
1.2法制宣传意识的淡漠
法制新闻担负着宣传法律内容、传达国家法令,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
律意识,宣传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解释社会进步的作用。③然而现如今的法律新闻报道为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忽视了宪法的普及和行政法的解读。在《媒体报道称武大受贿案源自学生公寓承建行贿》的报道中,整篇文章对案件的事实介绍较多,而对案件涉及的深层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分析较少。这也是法制新闻报道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写法制新闻, 要避免就事论事、就案写案的肤浅现象。可以说, 每一个案件, 都是激烈矛盾冲突的结果, 记者采写某个案件时, 要善于从矛盾冲突中揭示出深刻的原因, 这样才能将隐藏在深层的东西通过文字表述显露出来, 供读者看了受到警示和启迪。③
1.3忽视保护隐私问题
我国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法人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③对于有意诽谤他人、造成他人名誉和其他损失的,我国法律也有诽谤罪的规定。这就要求法律新闻报道者,注意保护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而在《媒体称武大受贿案源自学生公寓承建行贿》这篇报道中,在不确定报道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以“对于案情还有另一种说法”作为由头,文中曾四次提到“巴能军”,并强调“巴能军送出巨额贿赂”。法治报道由于直接涉及到罪与非罪、等大是大非问题,涉及到人的权利问题,就要求记者必须十分慎重
2.法制新闻报道规范缺失
2.1滥用感性词,客观性欠缺
法制报道的采写过程中,要求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用新闻事实说话,力求使报道更具客观性。而本篇报道中的“蛀虫被抓”“大快人心”“高官落马”“实属罕见”“纷纷落马”“一锅端”等感性词语的运用,则是记者主观倾向性的体现,它违背了法制新闻报道写作中的客观性要求,也体现了法制报道中用词的不规范。关于法制新闻的语言规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新闻事实的表达要合法,这就要求记者在报道中不能随便评价他人,更不能做出任何的结论。其次就是词语运用要得当,包括法律词语运用准确,以及词语搭配得当。
2.2新闻事实来源不明
法制新闻报道要求所报道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原因等准确,不能模糊。③而在《媒体称武大受贿案源自学生公寓承建行贿》这篇报道中,其以“媒体报道称”作为标题开头,首先就违背了法制新闻内容必须准确,不能模糊的原则。而且在文中记者多次用到了“媒体报道称”、“记者了解到”等指向模糊的语言。在没有经过现场采访的情况下,根据道听途说的情况进行报道,很容易报道内容失实,从而违背了法制报道的社会意义和功能。同时记者没有经过调查研究、深入采访,很难做出客观真实的报道。
2.3 语言规范的同时通俗易懂
记者采写的法制新闻, 不光是懂得法律的执法工作者要看, 更多的是一般公民要看。如果我们采写的法制新闻使用的法律概念、法律语言太多, 对一些法律条文缺乏形象化的描述, 一般公民就不太容易看得懂, 以致影响法制新闻的宣传效果。在《媒体称武大受贿案源自学生公寓承建行贿》语言虽通俗易懂但缺少规范性,以及法律意识的传播。记者采写的法制新闻要有分量, 刊登或广播后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产生“轰动效应” ,一要把握指导法制新闻采写的总方针。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了解中央一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重点, 了解当前政法工作方面的中心任务。只有了解这一些, 记
者采写法制新闻才能遵循正确的方向。二要把握一个时期法制新闻宣传的重点。法制新闻宣传的重点, 从法制的角度体现了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心。搞好经济建设, 是我们各行各业工作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 法制新闻宣传的重点应是执法部门如何通过依法办案、严肃执法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典型事例。三要把握一个时期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写反映热点问题的法制新闻, 能够表达人民群众的意见
结论
法制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除了具有普通新闻关于时效性、真实性、重要性、接近性等特征。法制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基本属性是它鲜明的法制性。它集合法性、严肃性、公正性、民主性等特征于一身,是涉及法律实施过程中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作为贴近老百姓的法制宣传和推广的新闻报道形式,法制新闻旨在用通俗易懂的法制案例表现专业性的法律知识,来促进人们对于法制的了解和关注,这就要求记者在采写的过程中,把握好语言的运用,新闻事实的表达合法,词语运用得当,语言通俗易懂的同时,宣传法律内容,传达国家法令,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法制宣传追求的是一种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②让人们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从而使人们在行为上服从宪法和法律。法制新闻报道,在传播法律信息的同时也起着舆论监督的导向作用,其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进行舆论监督,弘扬法制精神,保障依法行政,保证政令畅通,对执法者实行监督,防止其滥用职权。因此,法制新闻报道在其采写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其规范性,以及其所承载的现代法律意识的传播。
参考文献:
①张文宇《提升法制新闻报道的品位与格调 》 2007年9月30日来源:《青年记者》
②论文《浅议我国法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作者:王靖东
③程道才 《专业新闻写作概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
第三篇:初稿 论新闻法制的问题与对策
论新闻媒体法制宣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法制类的宣传如今在各个电视台所占比重与地位越来越大,其对当今社会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并且与社会的民生问题息息相关,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所浮现出的新特点和新问题也值得我们注意与研究,通过认真剖析对中国法制节目有个整体性研究。关键词:法制节目法治
引言
法制是一个静态的词汇,是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制度的总称,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一个核心特征,在中国从“人治”到“法治”的伟大变革中,法律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作用越来越大,法治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作为党政宣传喉舌也是当今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台,应当充分利用其舆论传媒优势积极推进社会进步。
中国法制节目的发展是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脚步前进的,以普法为目的而诞生的法制类节目现而今却对中国的法制化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中国的法制节目已经成为中国法制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闻道德规范功能的现实作用
(一)新闻道德规范功能于表现形式
在社会新闻的诸多社会功能中,道德规范功能是它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力量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社会功能,在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等新闻品种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对社会新闻来讲,这一功能则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说,道德规范功能是社会新闻中最主要、具有决定意义的功能,它往往决定了一篇社会新闻的成败。
这是由社会新闻特有的取材范围、采访对象、报道角度等所决定的。社会新闻的定义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定义是这样的:社会新闻是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与个人品
德行为、个人日常生活有关的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等的报道。这类新闻以其带有的个人行为、个人境遇的色彩来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读者从这些新闻中感受到某种道德观、价值观、人格倾向的影响
(二)新闻道德规范的作用
我们强调道德规范功能是社会新闻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并不因此忽略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特别强调的指导性原则,而是恰恰相反,强调社会新闻的道德规范功能,正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新闻的指导性。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新闻的指导性是指新闻传播机构通过新闻事实的报道和评论.对广大读者和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它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新闻所固有的属性之一。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等有指导性,社会新闻也同样有指导性。经济新闻侧重于指导工作,从有利于工作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迅速及时反映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的角度进行报道;社会新闻则是侧重于指导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对社会生活事件中凸现出来的人的道德品质进行歌颂或批评,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在表现形式上,经济新闻的指导性表现得更为直接一些,而社会新闻的指导性则往往以间接方式体现出来,寓理于事,通过引导达到指导的目的。
(三)新闻道德与媒体公信力的关系
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新闻道德通过影响新闻生产主体行为选择的方式,直接影响到新闻产品的质量和公信力。
媒体机构自身的道德建设.是新闻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从业者就个体而言,一般要归某个媒体机构,或者要通过媒体机构的审核才能发布其作品。那么.作为从业者的“组织”的媒
体机构的道德,无疑对从业者的道德形成具有非常重要和直接的影响。媒体机构至少在组织
整体价值观的倡导和培育、不容许“非道德”的生产方式、建立规范的约束与惩处机制、勇
于承担责任等方面,对新闻道德建设承担着份内之责.起着从业者个体所无法起到的作用。在新闻产品的生产中.媒体机构与从业人员起着核心作用,因此.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的道
德素养.必然对产品的品质..(包括公信力)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新闻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就是媒体
机构和从业者;媒体环境虽然要对新闻产品产生影响,但需要通过媒体机构和从业者才能够
实现.因此是一种间接的影响;而媒体机构和从业者因为直接生产新闻产品,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等方面负有直接责任。新闻道德正是以影响媒体机构和从业者的方式.“内化”为后
者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规范.从而影响到媒体产品的品质.进而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
所以,新闻道德与媒体公信力之间存在同向因果关系,即新闻道德要求越严格,行为越规范,媒体的公信力越高;反之则公信力越低。
二,媒体公信力的现状与特点
(一)法制媒体公信力的降低。
我国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状况相当数量的媒体研究学者或机构,对我国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进
行了深入研究。尤其在对公信力的量化测评方面进行了探索。早在..1982年6月,北京新
闻学会受众调查组就在北京地区展开了我国首次大规模受众抽样调查,调查受众接触媒介的行为、兴趣、爱好。同时也调查了受众对新闻报道的信任度及产生不信任因素的原因。
2008年9月.星岛环球网进行了一项调查。样本绝大部分来源于中国大陆。结果显示,受访者完全相信中国媒体的占5%,部分相信的占..78%,完全不相信的占..16%,其他
占..l%。整体来看,国内新闻媒体公信力在绝对数值上都不算高。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
“部分相信”的比重都很高,超过了受访者的一半。尤其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状况已经受到行业内外广泛关注。最近,因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抢盐..”
**,引起学者的反思:在媒体如此密集覆盖的今天.“抢盐”**还能出现.表明
了“公众对媒体沿袭的不信任”。因此,媒体提高公信力,已经成为很紧迫的任务。
西方媒体对公信力原因探究有两点:一是政治对媒体的影响.即政府立场或政党的支配影
响了媒体公信力:二是经营对媒体的影响,即经营活动渗透到内容制作过程,或者投资人
财团的压力影响了媒体公信力。综合国内对媒体公信力缺失原因的分析,多数集中于两个
层面:一个层面是从媒体环境角度.即认为媒体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
响,比如媒体面临的生存与竞争压力影响了公信力等:另一个层面是从媒体产品的角度,即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新闻和虚假广告影响了公信力。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新
闻产品生产的主体对产品的质量负有重要责任。而一旦涉及对新闻产品生产主体的研
究.新闻道..德这个问题就凸显出来.进入了媒体公信力分析的视野。
(二)法制节目的特点与分类
(1)宣传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普及法律知识,帮助人们形成、增强法律知识识、法制观
念引导每一个公民学法、用法、守法。
(2)及时报道我国法治建设新成就,增强人民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信心。
(3)弘扬遵法守法的先进人物事例增强法制建设在我国顺利进行。
(4)主持正义,揭露违法行为,维护社会主义法律,以舆论力量维护人民权利和社会稳定。
(5)反映当前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传达公民对当前法制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推进
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从以上五点可以看出电视法制节目的诞生是承担这党和政府赋予普法的使命从而获得通
过电视媒介介入和改造人们的意识形态的功能,其他所有的特点是围绕这一功能产生,所
以其基础属性是功能性。
法制节目的特点是其固有的优势,但是在法制节目突出的特点之下也掩藏这不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一批比较成熟的电视法制节目,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形:
1.举案说法类节目。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为代表。每期节目讲述一个新近发生的法制案例,有时会邀请法律专家就这个案例进行点评, 这类节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案例报道和法制教育并进, 原本枯燥的法律知识被编织进了活生生的真实事件当中, 使观众在了解事件, 关注事件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自觉接受法制教育,同时增长法律见识和一些社会生活信息。
2.深度报道类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为代表。通过挖掘法律现象或案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错综复杂的原因,揭示深刻的社会问题,并分析其根源、影响、发展以及解决的途径等。以选题精良、报道全面、分析客观、信息量大为特征,使观众在收视之后留有较大的思考空间。
3.庭审直播类节目。以南京电视台《法庭传真》为代表。即以法庭审判过程为载体进行现场直播,有的在直播过程中穿插专家(及群众)说法(讨论),以及场外观众通过电话、网络参与等,使得节目形态及功能更加多样化,或以录播为主,并开始与其他形态相互融合,使得庭审过程透明化,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给予人们知情权。
4.说故事类节目。以辽宁电视台的《王刚讲故事》为代表。说故事人人爱听,更何况这个故事是现实中正在发生或者刚刚发生过的。主持人从观众角度对案例有感而发, 在聊家常式的谈话中, 对案例做出评判,生动易懂。这类节目在普法意义上的功能是引导, 它能引导广大观众对相关的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进而提高法律意识。
5.法律援助类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的“法律帮助热线”为代表。包括各类由电视台主办的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热线、法律信息网等。它以为百姓服务为宗旨,选取观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通过随行律师的法律援助,生动直观地向受众展示其中的法律规则和程序,并直接进行调解,解决纠纷。其特点是在纠纷解决过程中,演示法律的动态运作,倡导协商调解等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6.警事类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的《法治在线》,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为代表。这类节目与公安机关合作,及时发布、传播警事信息,发动群众提供破案线索;同时,沟通警民之间的联系,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这类节目的地域性和实用性功能强,以时效性见长,几乎和发生的案件同步,甚至是现场目击式的报道。
7.益智互动类节目。以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为代表。节目将已发生过的案件,以案情再现的形式拍成短片,在每一个阶段设计几处悬念,然后分段播放。让观众去对案件进行推理,最后揭开谜底,在轻松的气氛中调动观众的法律兴趣,传播法律知识。
综上所述, 新时期电视法制新闻在内容与形式上经过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这个婚变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 它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与我国广电事业的改革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在电视法制新闻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目前, 我国电视法制新闻还处于转型期, 在内容和形式上改革与创新仍在继续。
三、法制化节目出现的问题
(1)节目抄袭雷同严重
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在获得巨大成功获得巨大收视率的同时也被各个电视台所模仿,抄袭其节目形态,节目包装等,案情介绍,演播室专家点评,主持人风格等等无一不露出抄袭的痕迹,长此以往必会影响法制节目的生存与发展,容易对观众造成法制节目都如此不外如是的感觉,造成审美疲劳。
(2)选题的狭隘性
各个法制节目为取得收视率,皆将眼光瞄向了各种大案要案涉及名人的案件,为争取观众眼球,此种报道连篇累牍,而资料大多属二手音像资料收视率可想而知,法制节目的目的是为了向公民介绍普及法律知识而这样的报道本末倒置,忽略了节目本身的意义。目前, 各档法制栏目在节目选题的选择上增加了大量的真情故事和稀奇故事, 法制案例的比重越来越少。比如:为了增强故事悬念, 节目开始的时候故弄玄虚, 充分运用阴森的画面、诡秘的音乐、深沉的解说、鬼片的手法, 吊足观众的胃口,然后常常在节目最后一分钟里, 得出一个莫明其妙的结论。观众看后大呼上当,有被“忽悠”的感觉。
正是栏目对节目选题的选择上的重大转变使观众产生了困惑:法制栏目到底是说法?还是说故事? 这个平衡点始终难以把握。要正确评估法制栏目在全国各类节目中所处位置, 反思制作流程, 必须以“以案说法、以法断案”为节目形态落脚点, 一方面把住非法律层面的题材不能入选法制新闻的关;另一方面,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 坚持在“说法”“断案”中设置悬念、编制故事结构的原则, 将说法律与讲故事有机结合, 紧紧切住“法制”之题,破解法制栏目泛故事化倾向。
(3)过分追求节目中的案情介绍部分
某些栏目为了收视率将节目重心移至案情介绍部分,将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细节描述的愈发细致,对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心里起到了消极作用,容易引发社会犯罪的诞生,而且相关记者在采访时大多采用偷拍模式,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异议,新闻工作者也因为这些原因涉及到了新闻侵权案件。
(4)关注点在法律层面忽视道德
在电视台的节目选取中,他们更愿意选取有动作感,抓捕犯罪的一些案件,在涉及到一些道德范畴的案件,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出现相悖的理论,显示出我国法制节目在道德层面的欠缺,法制节目更要注重道德分析相比法律分析道德评判是法制节目较为薄弱环节。有的节目在内容上热衷于选取边缘性和暧昧的话题,热衷于传递一些有违道德伦理、社会公益和个体良知的故事,并大肆放大和渲染涉及“血腥” “性”“包养”等话题来满足一部分人的偷窥心理,以换取收视率。
法制新闻工作者应该注意在采访中所应该保持必要的人文关怀。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不仅应该关注新闻事件本身,更应该多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要找准本栏目的定位,不能因为某个故事、安全舍弃自己栏目的风格
(5)个别采、编、播人员的法律专业素质较低
法制栏目担负着传播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为观众解决法律疑难的职责和任务, 而要很好地实现这些职责和任务, 采编播人员自己首先要学法懂法。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节目内容的真实性,这也是法制节目不懈追求的完美状态。然而,有时主持人在讲述事实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为了增强栏目吸引力和故事的感染力,对故事情节作出相应的渲染、夸大和虚构。法制内容的“故事化”表达并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的实施艺术创作,而是要把本质的真实通过自己的合理表达如实地呈现给观众。
现实中个别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欠缺,在节目中出现的一些曲解法律的“法盲新闻”就是佐证, 严重地损害了栏目的声誉;对未结案或重大案件, 妄断是非、报道片面、过度披露, 干扰司法公正办案;批评揭露报道无分寸、界限模糊、事实不符, 导致被批评、被监督者与栏目纠纷不断;片面夸大自己的权利, 对法制限制和新闻报道准则视而不见, 侵害犯罪人和受害人的名誉, 侵犯见义勇为者的隐私权, 引发新闻官司等等。
除了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法制节目还面临新闻类节目的冲击《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等节目中也采用了大量的法制题材,新闻类节目的创新冲击着法制类节目,虽然法制节目在题材上有着很强的优势,但是如果法制节目不进行创新改革很有可能会被新的节目形态所取代。
(四)法制宣传的未来趋势与改进
综合法制电视节目的特点与问题法制节目未来的发展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研究。
首先,从节目本身的质量上,把握法治精神加深对法的理解,法制类节目的制作者要进一步开阔思路,注重视角的多元化、宽容性和表现的技巧,如:
第一,因为法制节目在宣传时,要起到社会动员的目的,所以应该全面理解法治精神及其内在的局限性,客观对法治进行宣传,避免盲目极端的宣传。
第二,法律与道德存在着区别,有着各自的领域,所以有可能在法律适用中发生一些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冲突,媒体要避免过度表现强调这一冲突,要尽可能表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强调道德与法律的互补,在道德与法律冲突的时候,引导受众寻求二者的合理协调。第三,客观准确描述法律程序和司法运作过程,让受众了解法律程序的正当性和规范性,引导受众建立健全法律意识。
第四,客观全面介绍国外法律制度,由于我国法学研究薄弱,法律研究起步晚,要客观的引进西方法学,认真全面细致的分析,对我国法制化进程起到建设作用。
其次,依靠新闻立法对法制电视节目制作的规范化,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完整系统的新闻记者法,许多领域出现无法可依的状态,许多法律问题目前亟待解决,主要有:
第一,明确新闻机关和新闻工作者的法律地位,明确其权利与义务。只有首先对新闻工作有了合理的法律定位,新闻工作本身才能合理履行自身义务,社会各方面也将对新闻工作公开透明媒体权利得意保证。法制新闻工作者应该注意在采访中所应该保持必要的人文关怀。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不仅应该关注新闻事件本身,更应该多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要找准本栏目的定位,不能因为某个故事、安全舍弃自己栏目的风格。同时应当增强对党的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牢记宣传肩负的鼓舞教育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两个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任务,正确理解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和耳目这一根本性质。减少会议新闻同党性不强,搞自由化,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我们提出要减少会议新闻,是减少那些不痛不痒、离群众太远的名目繁多的工作会议、行业、专业会议,而对于重要会议,不但不能减少,而且还要认真报道好。
第二,规范新闻工作者行为,明确新闻侵权的法律界限与法律责任。记者的工作本身就是很矛盾的,既要呈现给受众真实客观的新闻事实,但又要保证不触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明确了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后,新闻工作者有法可依规范采访。.媒体职责与提高个人修养。新闻从业者个人,包括记者、编辑等,需要遵循严格的职业道德.以维护媒体的公正和公信力。同时,新闻机构也需要充分发挥在新闻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和承担相应的职责。国外一些报纸.制定的编辑准则,就包括了对媒体自身道德的要求。比如《圣路易斯邮报》准则提出“从不对穷苦人缺乏同情心.永远忠实于公众利益”等.就是对媒体机构本身道德规范的要求
第三,合理规范舆论监督,规范法制节目与司法的关系。当前我国并未实现司法独立的状态,法制化建设并未完备,明确司法与监督的关系界限,维护司法权威,对于建立健全司法制度,加快法制化进程有重要意义。道德是一种自发的力量.其效力主要依赖于行为者的自觉。而法规则不同,它是外部的作用,其效力主要依靠强制力量的维系。所以,在加强新闻道德建设的同时.需要加强新闻道德方面的法规建设.即要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新闻道德法制化。我国目前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规范,主要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比如《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但在新闻道德的法制化方面还不够。对虚假新闻、虚假广告、低俗新闻、有偿新闻等违反新闻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法律依据尚不完善.这是新闻职业道德未能更好深入人心和提高约束力量的原因之一。把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上升到法律层面,就使其具备了国家强制力.能够更好地规范媒体机构和从业者的行为.更加有利
于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维护媒体公信力。
第四,要结合新闻改革,不断改进会议报道形式。比如有的会议可以跳出会场进行报道,效果会更好些。只要各级领导、各部门和电视台充分认识减少会议新闻的必要性,过共同努力,电视新闻会议报道过多的问题,就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所论述的仅仅是几个侧面。我们相信,经过广大电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电视新闻中的会议报道一定会变得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再次,加强新闻行业自律机制,建立健全新闻管理机制,中国法制类电视节目委员会的自治性管理与各电视台对法制节目的行政式管理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促进法制类节目的发展的同时履行本身社会职能对我国法制建设进行监督,同时注意认清法制建设的需要引导舆论导向,掌握合理舆论尺度,实现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定位,以实现民主法治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为目的。除上述问题之外,法制类电视节目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法律问题,要客观准确的把握其内在,要逐步把握时代发展和法制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满足受众需要,为中国法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结论
法制类电视节目在不断的发展中,从最初的诞生到现在的渐渐成熟,其过程中展现出了许多其他电视节目所没有的新特点,其作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将法律讲堂从学校的讲台移到了电视荧屏上,他将几十个几百个的学生的受众变为了电视机前几亿十几亿的观众,这对整个社会有着巨大的潜在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同时也对社会弱势群体开启了一扇正义的大门,也规范监督了司法部门的公正执法,为中国共产党奠定了良好饿的群众基础。但在法制类电视节目发展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许多其他电视节目中从未出现过的新问题都亟待我们去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电视节目的问题同时也是中国法制化建设的问题,构筑新的中国理念下的法制化建设,随着中国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完善,法制类电视节目也会向着更深入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中颉《法治新闻与新闻法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陈桂兰《新闻职业道德案例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吴飞,王成学《传媒·文化·社会》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许加彪《法律与自律-新闻采访权与结构分析》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5]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编 《见证中国法治进程》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第四篇: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在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史无前例法制宣传教育的活动,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全民普法规划紧随着国家法治的进程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已整整实施了25年。25年的普法历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开拓创新普法工作机制、载体和特色,我国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得到明显增强,促进了全社会法治水平的明显提高,为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但是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一些固有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普法工作依然存在着相当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的尖锐。
一、当前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政府认识不高,不够重视。很多兼具普法、法制宣传职能的政府单位、部门一心只放在如何为本单位创收怎样提高政绩上,而并没有把普法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当中。有些单位是临时想起临时办,有些单位是检查来了即时补办,而有些单位干脆不办,到了年终时再凭空捏造材料。
(二)民众政府缺乏信心,影响普法工作的开展和普法成效。地方政府远离中央,甚至远离省政府,上层对其监管力度小,地方主义色彩严重,而政府官员甚至是党员干部法律意识不强,为民服务观念淡薄,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自觉性不高。而且基层关系纵横交错,容易导致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不良现象的产生,将直接损害社会成员的利益,损害政府的形象。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将越来越差,政府的领导力势必削弱,普法工作也就很难开展取得成效。
(三)普法工作“重义务灌输,轻权利宣传”。在普法中过于强调民众的接受义务,轻视民众的接受的选择的权利。在法制宣传教育内容设定上,注重和强调义务性、禁止性、制裁性法律规范的灌输和教育,轻视和忽略权利性、许可性、保护性法律规范的宣传和告知,偏重于法律责任的教育,忽视了法治思想的引导。
(四)普法形式单调,缺乏生动性与活泼性。现实中很多普法活动的举办形式是或把一些法规。法条印制成册发给社会公众,或挂几张宣传海报,或是开个会由个别领导在台上一再强调要求民众一定要遵纪守法,不要违法,大讲特讲空洞的话,而不涉及真正的法律。形式相当的呆板,其结果往往是宣传单丢得满地是,听讲话的要么忙自己的事,要么在打瞌睡,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反增反感情绪。
(五)普法缺乏针对性,只管普,不论吸收,只重普及率而轻视效果。普法活动的开展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走过场,往往不分是什么法,针对的是什么对象,对所有的人都普及同样的法律,不论民众主体是否用得着。普法工作缺乏针对性,每年“12.4”法制宣传日虽然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是效果不明显。
二、正确把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特点与规律,确保普法工作取得实效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特点规律,对于我们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特点规律,概刮起来主要体现为“四性”: 一是系统性。除普法教育工作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之外,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其系统性日益凸显,一个直观的表现就是法律法规数量的大幅增加;二上差异性。毋庸置疑,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普法受众个体因为受教育程度、职责岗位、对社会事务的任知水平和方法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对普法工作的认识和要求也是千差万别;三是渐进性。普法工作本身是一次改变人的思维及办事方式的系统性的社会工程,目的就是要冲破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人治社会对人的思想禁锢,向崇尚法律、依法治理的轨道上发展,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其本质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一次思想变革,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些都决定了我国所从事的普法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这一点从我国二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工作实践中的一些提法及要求中可以得到印证:如从“一五”普法提出的基本普及法律常识到后来提出的普及专业法律知识;从普法之初的单一普法到“普治并举”;从提高法律意识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普法重点对象从领导干部、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五五”普法扩大到广大农村人员等等,这些都无一不体现了普法教育工作的渐进性特点。四是实效性。普法教育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使其在思想意识和能力水平上适应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最终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效性十分明显。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所具有的系统性、差异性、渐进性、实效性,尤其是普法受众的差异性,要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牢牢把握针对性和生动性,进而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普法对象追求最大化的普及面。改革开放后,经济大流动带来人口大流动:一方面,城市居民自愿或不自愿地摆脱了对单位的依附,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另一方面,民工潮形成了一个职业和空间流动性很大的庞大群体。人口大流动带来的普法对象的新变化表现在:(1)农村实际人口减少,城镇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是普法的难点和死角。(2)劳动力适龄人口增加,就业压力巨大,劳动力流动性大,社会的组织化程度降低,有统一、有组织的普法十分困难。因此,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法律进社区”工作,建立大服务机制。而建立“法律进社区”服务机制除了要继续在社区开展“法律进社区”四个一建设,即在每个社区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法制宣传栏,举办一次法制讲座,赠送一批法律书籍,建立一支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外,还需要实现“五结合”,即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及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的有机结合。仅仅依靠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及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的有限力量,难以应付在社区内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而充分利用各有关部门的资源,如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开展社区学法用法,就能更好地推进社区法治教育和服务工作,就能使居民得到有效的法律服务,使居民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使社区各项工作迈上规范、有序的轨道。
(二)选择实效性的普法方式。对于普法方式,可谓是煞费苦心,希望通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普法。比如发放普法传单(小册子)、出版法律宣传栏、送法进社区(村)、送法进企业、法制文艺演出等等。尽管这些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其实效性却是十分有限的。在普法过程中要强调一是法律知识是通过公众经常关注的载体传递的,是以公众感兴趣的形式出现的,普法活动对普法对象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二是普法活动不会增加公民的额外负担,包括时间上和经济上的。尽管很多公民都会承认,“懂法”对他们十分有好处,但是如果不是陷入某件实在的法律事务之中,很少有公民会付出额外的时间和金钱来学法,即使这些时间和金钱消耗是他们完全能够承受的。因此,普法要适应社会信息化趋势调整方式:一是更多地运用吸引力、穿透力强的电视媒体开展普法宣传。近年来诸如“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焦点访谈”之类的法制类电视节目深受欢迎,起到了普法作用。而且公民通过公共媒体接受法律知识说到底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结果,不需要行政成本。二是运用网络等多种宣传载体,可以扩大覆盖面,提高宣传效果。对经常接触网络的青少年和中年人群体,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三是改被动式灌输为个性化、交互式法律服务,如12348法律咨询电话、网络法律咨询等方式。
(三)追求法治化的社会目标。法律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法律思维。人的认识水平及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无限的表现在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法律理念;有限的则表现在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认识完所有的单个事物即人不可能将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记住。因此,只有培养社会公众的法律思维,才能是法律真正进入民众的生活中去,而单纯的条文灌输久而久之只能增加民众的负担,为此社会成员对兼具活泼生动性的普法有着极大的期盼。因此,必须加大对民意的调查与吸收,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工作,切实改变单纯灌输为法律素质的养成,培养公众对法律的信任感,引导公众形成法律至上的理念。在形式上开展诸如有奖问答,征文比赛之类的活动,把过去的单纯的发条文改为请人现身说法等一些为社会成员乐于接受乐于参与,能形成互动性的形式上来,同时尽可能办一些法制课程,通过课程切实提高人们的法律素养。
(四)探求实用性的社会效果。普法工作要取得实在的社会效果,必须加强普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针对不同主体的不同需要普及不同的法律,在不同的时候对不同的人进行普法。以前的普法对于一些与公司自身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的普及是相对较多的,但是对于诉讼法及法律具体操作方法的普及还是十分薄弱。因此,“六五”普法内容应重点放在与公民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上,加大对诉讼法的普及,注重法律操作方法的传授。同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比如对农民普法,要结合农民的生产和娱乐需求来宣传法律,在农忙时节普及有关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方面的法律知识,而在农闲时普及有关婚姻,财产等方面的法律。使普法能真正的对受普者得到实惠,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使普法资源真正发挥作用而不被浪费。
第五篇:新闻传播法制与伦理
《新闻传播法制与伦理》部分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章 宪法规范
“两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言论自由:通过语言形式表达,是指公民有发表意见、交流思想、抒发感情、传播信息、传授知识等而不受干涉的自由。
出版自由:是指公民通过以印刷或其他复制手段制成的出版物公开表达和传播意见、思想、感情、信息、知识等的自由。
新闻自由:是公民进行新闻活动的自由,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介获取、表达、传播各种信息和意见,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项政治权利。
表达权:公民表达意愿,参加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的基本手段和途径,总称表达权。知情权:(广义)指公民获得、知悉信息的自由和权力。
(狭义)仅指公民获得、知悉国家和社会公共事物信息的自由和权力。
预防制:出版物内容的事先检查制,即在出版物出版之前,由政府的专门机构对出版物内容进行检查,以决定出版还是不出版或删改后出版。
追惩制:政府对出版物内容事先不做检查,出版后如发现违法内容依法惩处。
1、为什么说我国新闻传播法蕴涵了新闻自由的原则?
其实,新闻自由已经逻辑地蕴涵于我国新闻传播法的现有概念之中。
首先,新闻活动作为表达活动的一种方式,通过报刊进行的表达受到出版自由的涵盖,通过广播、电视以及其他媒介进行的表达受到言论自由的涵盖。
其次,新闻活动公认属于文化活动,《宪法》规定的公民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应该涵盖所有种类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
2、为什么说言论自由包含了表达和知情两方面的权利?
表达自由包含了寻求、接受以及传递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就是说,表达自由的内容不仅包括表达的权利,而且包括知悉的权利。这是因为:(1)了解情况是表达意见的前提(2)表达必须以他人为接受对象,自言自语不是表达,面对旷野的呼唤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样保障表达自由又必须保障他人接受表达内容的权利。广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获得、知悉信息的自由和权力。狭义的仅指公民获得、知悉国家和社会公共事物信息的自由和权力。在新闻活动中,明显体现了表达权和知情权的这种统一。
第二章 维护国家安全
煽动:指采取刺激性、鼓动性语言、文字或者图像。在公开场合散步或张贴以疑惑、鼓动群众的行为。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1、煽动性言论有哪些特点?
(1)表述方式的非理性。
(2)内容的非事实性。
(3)直接面向公众,即公然散布。
(4)具有导致反常行动的目的。
2、国家秘密有哪几项构成要件:
(1)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2)依照法律规定的一定程序加以确定,而不应由个人或组织任意确定。
(3)在某一个确定的时间内只能限于一定范围人员知道。
3、我国新闻工作实行哪些保密制度?
(1)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制度
(2)通过内部途径反应设计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
(3)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的批准制度。
(4)新闻发布制度。
第三章保障社会正常秩序
1、为什么有关人体生理、医学知识的科学著作不是淫秽物品?
为什么包含色情内容的有艺术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视为淫秽物品?
(1)指有关科学、性解剖、性生理、性病理、性心理这一类科学著作,既包括专门论著,也包括进行性教育、宣传性知识、指导性生活的普及性文章。这些论作当然会有性的描述,但是同淫秽描写有本质的区别。作为科学论作,总是理性的、冷静的、严肃的,即使涉及性的问题,甚至非常具体地论述性器官和性行为,但并不会发生诲淫的效果,所以不是。
(2)所谓艺术价值,必须是在文学领域有公认的地位。著名的例子如《金瓶梅》,虽然书中有大量直露的性行为的具体描述,但这部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深刻反映了16世纪中国晚期封建社会状况,开创了我国近代小说创作先河,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不视为淫秽物品”,所谓“不视为”,是因为文学艺术是有感染力的,其中的色情内容难免会有诲淫的效果,所以只是不把它当做淫秽物品对待,但还是要有一定控制。
第五章 新闻传播活动与公民、法人的人格权
名誉:对特定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社会评价
名誉权:是公民、法人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的权利。
诽谤: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侮辱:以暴力或其他方式贬低他人人格,使人蒙受耻辱。
公正评论:有可靠消息来源的,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没有恶意的评论。
肖像:特定自然人外貌形象的固定形态。
肖像权:公民以在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为内容的具体人格权。
1、新闻诽谤行为的特点?
(1)陈述虚假事实
(2)有关虚假事项涉及特定人的社会评价
(3)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
2、怎样避免侵害他人隐私权?
(1)公共利益原则
(2)当事人同意
(3)使之不可辨认
第八章 新闻传播活动与著作权
合理使用:就是使用人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
法定许可使用:又称“非自愿许可使用”,是使用人根据著作权法规定的范围,可以不经作者同意而使用作品,但使用人必须向作者支付稿酬。“法定许可使用”和“合理使用”都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可以使用作品,所使用的作品都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但前者必须支付稿酬,后者不必。
1、作品的著作权人有哪些不同情况:
著作权人有:作者;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是作者的自然人或组织。
有些作品在创作和传播过程中会涉及多个主体,这样就有著作权的归属问题:
(1)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2)演绎作品
(3)汇编作品和其中被使用作品
(4)合作作品
(5)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6)委托作品
2、法人或其他组织什么情况下视为作者:
(1)由法人或其他组织组织创作
(2)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志。
(3)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
3、为什么时事新闻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1)首先因为时事新闻往往不具有著作权客体必须具有的独创性。
(2)同时,这又是为了满足公民的知情权而对著作权予以适当的界定和限制。
4、报刊在行使对作品的使用权方面与图书出版者有什么不同?
报刊社除了拥有对于报刊版式设计的出版者权利外,还拥有一些图书出版者没有的权利。如对作品作文字性的修改权和删节权。在时事新闻中对他人作品的引用权。
对公众集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权。以及报刊之间的相互转载、转摘权。
6、误登抄袭、剽窃之作的媒介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影响。
a.如果著作权人提出请求,媒介就应该与侵权者共同承担责任。
b.媒介理由按照著作权人的请求恢复其正当权利,如署名权、获得报酬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因此,发表侵权作品的媒介支付著作权人稿酬,公开披露侵权真相的都是必须履行的补救措施。理由:(1)受侵害的著作权人通常只能找媒介,而不可能找到抄袭者。
(2)主观过错上看,媒介发表侵权之作事先虽不知情,但当著作权人主张权利并查明真相后,要是拒不采取更正措施,那么对著作权人的侵害在事实上就处于持续状态,就从无过错转化为有过错。(a)
(3)从客观损害上看,媒介发表侵权作品,实际上就是使用了该件作品,但却是错误地以侵权行为人为著作权人来使用的,当真正的著作权人提出权利主张并查明真相后(b)
第九章 新闻产业
为什么要把广告和新闻区分开来?
广告和新闻性质完全不同:
(1)新闻的立足点是社会公共利益和需求,广告的立足点是广告主的自身利益和需求
(2)新闻必须客观公正,广告则是自我宣传。
(3)新闻的取舍取决于新闻事实本身固有的新闻价值,广告只要广告主付费即可发布。
(4)新闻以满足人们的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需要为目的,广告以实现广告主推销自己产品或服务的需要为目的(5)新闻是从客观的新闻事实产生的,广告是按广告主主要意图制作的(6)新闻是公益行为,广告是市场行为。
把广告混同为新闻,发布“广告新闻”,在受众看来,似乎是新闻,但其内容和价值取向,则是广告,实质上就是把广告的自我需求、自我宣传冒充为具有普遍新闻价值的信息,把市场行为冒充为公益行为,把广告主个体的局部利益冒充为社会公共利益,是对受众的误导和欺骗。而新闻单位如果把新闻报道活动与广告活动混同起来,对新闻报道的取舍不是以新闻价值为标准而是像登广告那样以收费多少为标准,钱多多登,钱少少登,无钱不登,新闻就不成其为新闻,势必声誉扫地。
第五章 小重点 …
1、广义的新闻侵权行为包括了侵害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荣誉权等一切可能发生的行为。
狭义的新闻侵权行为只指侵害名誉权,并将隐私权纳入名誉权范围内加以保护。
2、新闻侵权法:
指有关新闻侵权行为的定义、构成以及调整因新闻侵权行为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3、新闻侵权法渊源:
(1)宪法(2)基本法律、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
4、新闻侵权行为构成要件:
(1)作品已经发表;(2)作品有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违法性质;(3)具有特定指向;(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5、名誉:对特定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社会评价
名誉权:公民、法人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的权利。
6、侵害名誉权的对象:
(1)自然人(2)法人(3)非法人组织(4)死者
7、侵害名誉权的方式:(1)诽谤(2)侮辱
8、诽谤: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诽谤的特点:
(1)陈述虚假事实
(2)有关的虚假事实涉及特定人的社会评价
(3)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
9、诽谤VS侮辱(笔记+书本)
(1)二者的侵害客体不同:
诽谤是贬低他人某一方面或若干方面的社会评价造成名誉减损。
侮辱则是贬损他人的整个人格和人格尊严。
(2)二者表现方式不同:
诽谤主要特征是虚假陈述,侮辱则是辱骂和丑化。
诽谤通常具有理性的表现形式,侮辱是不讲道理的。
10、侵害名誉权的排除:
(1)真实(2)公正评论(3)特许权
公正评论:有可靠事实来源的,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没有恶意的评论
公正评论的两个区分:a 把意见和事实区分开来 b 把词语过激同辱骂、丑化区分开来
【注意不要与“侵害隐私权排除”--… to第14】
11、隐私: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
12、隐私权包括两个方面:(笔记)
(1)私人事项和个人资料有权要求不被知悉
(2)私人生活安宁有权要求他人不与干扰
13、侵害隐私权的方式:
(1)公布、宣扬隐私
(2)侵入私生活区域
14、侵害隐私权的排除
(1)公共利益(2)当事人同意(3)使之不可辨认
【具体见P203】
15、肖像的特征:
(1)可辨认性(2)专属性(3)财产性
16、肖像权内容:(笔记)
(1)肖像制作专有权(2)肖像使用专用权(3)肖像利益维护权
17、肖像合理使用情形(笔记):
(1)为了科、教、文、卫等公益事业需要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2)为了时事新闻报道需要
(3)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而使用
第八章 小重点~
1、著作权客体的两个条件:
(1)独创性(2)可复制性
2、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据以、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死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公式。
3、著作权主体:著作权所有者,即作品的著作权人。
4、著作权人包括:
(1)作者(2)法人或其他组织(3)不是作者的自然人或法人(4)国家
{(3)转让、赠与、继承等“继承著作权人”}
5、法人或其他组织成为作者:
见简答
6、职务作品的法律特征(笔记)
(1)作者与原单位有隶属关系
(2)创作的作品应当属于作者职务范畴
(3)供本新闻单位使用
(4)基本上以作者的意志创作,而不是依照单位意志创作。
7、职务作品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一般情况下)但单位有优先使用权。
作品完成2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本单位使用的同样方式使用该作品。
8、以下两种情况,职务作品作者只享有署名权:
(1)主要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有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9、演绎作品著作权:
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受。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著作权。
在演绎前必须征得原初作品作者同意并支付报酬,第三方要使用演绎作品,须征得原作者和演绎作者双重同意。
10、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著作权。
11、合作作品著作权人:共同享有
可以分割使用,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完整的著作权。
12、电影作品和…………的著作权人:
制片人享有
13、委托作品:
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
如果没有合同做明确约定,属于受托人即,作者。
14、著作权人身权(重要):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财产权(N多,见书)
15、美术作品的原件展览权随着物件转移而转移(属于财产权中,展览权)
16、(修改权中)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进行修改、删节。
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做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要经作者同意。
17、作品发表权、著作财产权保护期限: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
18、合理使用:就是使用人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
(1)为学习、研究、教学科研目的而使用(2)为新闻传播而使用(3)其他公益使用(4)免费表演(5)特定群体使用
法定许可使用:又称“非自愿许可使用”,是使用人根据著作权法规定的范围,可以不经作者同意而使用作品,但使用人必须向作者支付稿酬。“法定许可使用”和“合理使用”都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可以使用作品,所使用的作品都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但前者必须支付稿酬,后者不必。
(1)报刊互相转载法定许可(2)电台电视台播放法定许可(3)录音制作者法定许可(4)教科书出版法定许可(5)网络传播法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