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沿海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
河北沿海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
河北沿海地区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市的管辖的行政区,陆域面积达35700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487公里,海域面积0.7万平方公里。河北沿海地区承接辽宁北部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和南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在促进环渤海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河北沿海地区加快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之一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渤海属于内海,海洋环境脆弱,净化能力不足,而河北沿海地区重点发展石化工业、钢铁产业、装备制造等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因此,根据河北沿海地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以循环经济理念加强对传统重化工业的改造。
清洁生产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最佳预防手段,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佳生产模式。河北沿海地区面临重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只有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从源头上采用新的生产工艺,从源头上实现污染零排放,企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将清洁生产作为生产新理念,将物质资源消耗最低经济效益最大作为目标,推动技术创新才能呢个让传统产业改变目前落后的发展局面。
二、延伸产业链,打造河北沿海循环经济示范区
河北省长期发展形成的石化、钢铁、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均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主,是传统的资源密集型产业。面临渤海是内海,自净化能
力不足的突出问题,加上长期对资源的大量消耗,河北沿海地区要想获得长期发展就不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依据河北沿海地区的传统产业,在改进传统产业的同时,企业之间要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合理利用资源,使上游企业的废弃物成为下游企业的物质生产原料,通过循环经济的物质流打造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生产和废弃物排放环节的技术合作。同时随着曹妃甸循环经济区、渤海新区等的相继建立,要积极推推广循环经济区的成功发展模式,加强园区的建设和规划管理。
三、加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的体系建设
由于河北沿海地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起步较晚,沿海意识淡薄,河北沿海地区刚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所以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循环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指导和评价。循环产业集群具有循环及各级和产业集群的特点,有其自己独特的组织模式,为了科学的促进河北沿海地区循环产业集群的发展,要不断完善循环产业集群各项体系的建设。
首要建立适合产业集群发展相配套的法规体系,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根据国家相继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法》、《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导则》等立法结合河北沿海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法律法规,规划河北沿海地区的发展,是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有法可依。
其次要健全评价考核体系,建立战略环境评价制度。区域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过去我国一度出现了绩效考核唯GDP论的局
面,导致大家相继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那种短期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从而导致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和造成严重的歌资源浪费。随着绿色GDP和循环经济理念的日益发展,绿色发展和绿色评价得到了重视,一个地区的发展的绩效评价既要考虑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要包括产业发展的魂精评价及政策和法律法规对战略换环境的评价。
最后要加强对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进行建设。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循环经济采用清洁生产作为生产技术,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要有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气物排放的技术。根据国编制的《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和钢铁、铝、海洋化工等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导则,加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学习。
第二篇:构建安康循环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
构建安康循环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
作者:查林
一、安康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安康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大任务,安康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就是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矛盾,这个矛盾存在于安康各个产业的发展中。
1、安康水能资源丰富,在陕西乃至全国都具有相对优势。经过多年汉江及其各支流的水电开发,已建成及在建的水电总装机已达到300万千瓦。目前安康水电开发已接近尾声,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不大。现在无论是沿江,还是沿河,一个水库紧挨着另一个水库,往日的急流险滩基本消失,极大地影响了一些河流探险、漂流旅游项目的开发。另外安康境内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属于中重度水土流失区。在水力的侵蚀下,库区的水土流失日益加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加大。
2、2008年安康就开始了新型材料产业发展的课题研究并编制了《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实际上新型材料产业的发展是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在全市打造若干条新型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促使安康的矿产业由“资源-产品-废物”的发展方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0年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实现工业产值73.3亿元,增长49.4%,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并建成尧柏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旬阳大地复肥公司的循环经济链等示范项目,局部缓解了生态环境的压力。按照规划,到2015年,安康新型材料产业要实现工业产值600亿。可以说安康新型材料产业才刚刚起步,潜力巨大。但是,更应该看到新型材料产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一是新型材料产业属于载能工业,过分依赖电价的扶持,电价上调带来的压力非常大;二是全球经济放缓的趋势,可能会影响新型材料产品价格的下滑;三是由于减排和减耗、转化技术不成熟及治理污染费用大等因素,导致循环经济运行成本过高,使得经济效益难以显现;四是目前的循环经济多为企业间副产品的单链交换,从而缺乏柔性,一旦产业的某一环节出现断裂,就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生态链的失衡和瘫痪;五是一些小型矿产企业仍无力承担治理污染的费用,致使周围生态环境恶化。
3、安康是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核心区,又是最易开发利用的富硒区域。生物医药、富硒食品、安康丝绸等产业既是安康的传统产业,又是安康的特色产业,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能够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产业,尤其是这些产业链条较长,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所以它们是广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是安康绿色产业发展的希望。但是长期以来主要依赖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和简单劳动力等低级生产要素,而缺乏对研发、设备、技术、管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的投资与创新,因而只具有资源优势,而没有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因而发展相对缓慢,对安康经济贡献较小,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经济效益。
4、“千里秦岭满目葱绿,千里汉江风光如画。”这是对安康自然景色的真实写照。但安康旅游业的开发一直受到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直到西康铁路、西康高速公路开通,才使安康旅游业出现了两次爆炸式增长,使人们看到了安康生态旅游的美好前景,吸引了境外一些大企业和众多商家对安康旅游业及相关行业进行投资,给安康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各级政府也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明确了生态旅游的主导产业地位,先后对安康主要景区编制了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并启动了安康市旅游整合提升规划编制工作。随着安康旅游产业基础设施的不但完善,安康旅游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0年,安康旅游产业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68亿元,增长1.2倍,占全市GDP的14.6%。可以说,安康旅游产业生态环境效益明显,但对安康经济总量的贡献并不大。目前安康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路径已定,大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完善旅游业配套设施,加强行业规范管理,提升安康旅游产业服务水平,打造安康生态旅游品牌,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坚持市场运作,政府服务的原则,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
二、安康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安康经济的落后集中表现在产业的落后,而产业落后又主要源于产业结构的支离分散,呈现“小、散、全”的特征,经济效益差,发展速度慢、技术落后、创新不足,使得安康的产业综合竞争力弱。面对这样的现
实,安康理论界及各级党委和政府逐渐认识到,产业集群是安康经济实现“突破”发展的有效途径。安康经济要实现“突破”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必须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加速产业聚集,使区域形成专业化产业区,提高安康的产业效率和竞争优势。安康积极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以来,成效显著。目前,已有安康高新区和10个县域工业园区,入园企业已达到580户,工业产值达到6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以产业项目为重点的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引进到位资金107.85亿元,增长66%。在产业集群发展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入驻企业产业趋同,数量少,规模小、门类杂,层次低。并且大部分企业都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和资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之上,由此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可以说,虽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发展速度问题,但并不能很好解决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实践结果表明,循环经济虽然有较高的资源、生态、环境效益,但由于区位、成本、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其运行成本较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不高。
实践表明,单纯依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或者单纯依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都不能很好地同时担负起安康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双重任务。目前理论界提出的一个新型的产业组织模式--循环产业集群模式,可能是未来安康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构建安康循环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
1、安康构建循环产业集群具备一定的基础:一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资源是安康培育产业集群的天然基础。安康的农作物、畜牧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等种类多,产量大,具有发展集群化和生态化农业的条件;二是安康的水能、矿产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为其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能源和资源基础;三是相对东部而言,安康低成本劳动力资源,在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方面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四是安康产业集群发展已有一定的效果,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同时循环经济的引入也使得生态环境有了局部改善。五是安康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人流、物流,扩大了安康绿色产品的消费,提高了安康的知名度,有利于加快安康的品牌建设。
2、构建循环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以产业集群的高经济效率和高发展速度以及循环经济的高资源效率和高生态效益,来实现安康经济又快又好发展。通过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循环经济的集群化以及优势区域的生态集群设计等多种途径,以生态循环原理和集群成长规律来营造和构建产业集群,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来运行产业集群;通过市场与政府的携手作用来充分调动集群的自组织机制,使之在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共同作用下,真正形成竞争协同、高效有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的安康循环产业集群。
3构建林业循环产业集群的设想:安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9.9%,森林蓄积量达到6026万立方米,森林资源优势明显。我认为安康林产业的资源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理由是:第一、林产业是产权制度改革比较彻底的领域,产权清晰,利于市场整合资源。林产业发展涉及到农村千家万户的经济利益,通过市场引导,就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积极参入林产业发展的热情,实现兴林富民,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及生态效益;第二、林产业覆盖面大,除了林产品加工利用业、林下种养业外,还涉及生物医药、富硒食品、安康丝绸、生态旅游等产业,如果按循环经济理念,在全市打造若干条林业产品循环经济产业链,再与其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就能够取得巨大的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三、安康林业又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部门,国家每年对其资金投入巨大。如果能通过政府之手整合并合理配置这些资金,就能使生态建设与林产业共同发展,同时取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4、构建安康渔业循环产业集群的设想:安康具有全省最大的水面资源优势,水资源总量约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2010年安康水产品产量达1.5万吨,约占全省总量的25%。而水资源相近的汉中市水产品产量达2.35万吨。显然,安康水产品产量与其水资源在全省的地位极不相称。2009年安康市水利局制订了《安康渔业发展规划》,提出5年内实现产值50亿元,而2010年安康渔业实现产值约2亿元,与目标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安康渔业能形成淡水养殖、精深加工、储运销售于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再与库区旅游产业、水能源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就可能做到几十亿元规模。
第三篇: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珠三角产业集群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珠三角产业集群
一、珠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根据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生产者、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作为融合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载体,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日趋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集群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经济规模近4 000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珠江西岸,以佛山、中山、江门、珠海为主体,形成了电器机械产业集群,经济规模达1000多亿元。珠三角地区404个建制镇,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产业集群以专业镇为依托,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例如,佛山南海区南庄镇是全国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顺德区容桂等镇已成为大型的电器机械生产基地,乐从、龙江的家具行业也日益壮大成型。中山市的古镇有灯饰企业近2500家,民用灯饰销量占全国60%上,是世界四大灯饰专业市场之一。在东莞市,虎门镇的服装产业集群名扬国内外。虎门现有上规模的服装生产企业600余家,年产服装6250万件,已经建成18个服装市场,4个专业布料市场,销售金额达到100多亿元,出口创汇4亿美元,成为我国四大服装基地之一。在东莞、佛山、中山等地,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相当于当地GDP的40%以上;在顺德、东莞、中山等地,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乡镇经济的贡献在70%以上。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珠三角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对珠三角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珠三角产业集群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珠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面临着优化升级的挑战和环境资源等诸多问题的制约。环境压力增大、土地资源枯竭、能源紧缺等矛盾日益突出。
珠三角地区的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珠三角地区是广东环境污染负荷最重的区域,水环境污染又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珠三角工业化程度较高,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2002年珠江三角洲水量仅占珠江流域的6.67%,但珠三角废水排放量达34.1亿吨,占全省的69.7%;城市生活废水排放量24.1亿吨,占全省70%,广州、东莞、深圳三市污水排放量占全省的46.9%,污水排放过于集中,城市附近水体,特别是内河受到严重污染。由于珠三角城市密集,城市间的距离极小,污染源大量集中,导致大气污染严重。据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近年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虽然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珠三角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降尘的浓度均明显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2000年全省空气污染较重的10个地级市有7个在珠三角。由于集中了全省70%的火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致酸雨物质排放量巨大,珠三角已经形成以广州、佛山为中心的酸雨高发地带,酸雨频率平均达53%,并成为全球三大酸雨区域之一。
珠三角很多地方聚集的大量小型电镀厂、造纸厂、皮革厂的“三废”没有经过规范的处理就直接排放,污染了当地的土壤。2005年国家环保局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珠三角部分城市采样点中有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除此之外,还有农药残留物污染、硝酸盐、亚硝酸盐、有机物污染等污染因素。
另外,珠三角的土地和能源资源也构成了发展瓶颈。珠三角土地面积仅有4.17万平方公里,目前可供开发的土地相当有限,可谓寸土寸金。2005年,珠三角每平方公里承载的GDP达到433l万元,是全省(1248万元)的3.5倍。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已基本没有
土地可供大规模开发。珠三角能源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保障能力不足。2004年以来,珠三角已多次出现全年性电力负荷和电量双缺、煤炭和油品库存量远低于维持正常生产的安全警戒线等情况。
近年来,由于环境、土地、资源、能源和人才等条件的约束,珠三角地区有的产业集群发展已呈相对下滑态势。比如佛山南海罗村制革业久负盛名,皮革生产贸易历史已有一百多年。罗村原来拥有皮革生产企业70多家,每年产值超过4亿元,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皮革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和废气对水及空气的污染十分严重。根据国家和广东省对环保的要求和行业的长远发展,罗村皮革企业加大了对污水处理设备的投资使用,对于环保不达标的企业采取了强行关、停、并、转措施。但由于大部分的皮革企业生产规模较小,难以承担高额的环保设备的成本,只能面临搬迁、关闭、转行生产其他产品的选择。经过一番治理后,罗村生存下来的制革企业目前不到20家。曾经风靡全球的罗村皮革业举步维艰,失去了昔目的辉煌。
造成这种局面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珠三角现有的产业集群基本以劳动力密集、耗能耗材、技术含量较低、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为主。其次,对产业集群规划引导不够。由于产业集群大多是自发集聚和发展起来,在产业规划、产业链配套方面规划严重不足,造成产业同构现象比较严重;集群内部企业多数停留在加工生产环节,在价格等方面的恶性竞争比较严重,产业配套不力,制约了集群优势的发挥。不少集群内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滞后,道路、通讯、排水、排污等设施不配套,严重影响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珠三角产业集群中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据对珠三角51个主要工业产业集群的企业抽样调查,产业集群中的小型企业占90%以上。这些企业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配套不完善、环保意识和保障差等问题。
三、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关系
循环经济思想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内,产品的资源投入、生产流程和产后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资源消费-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生态型经济。整个物质流和能量流在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废物概念,只有资源概念,各环节实现了充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应为资源正效应,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它旨在科学、辩证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短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动态演化的过程,产业集群演化的高级形态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化,这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化与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是耦合的。因为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本质是以生态化方式、可持续发展方式为内核。因此,产业集群式发展和循环经济式发展耦合于产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相依相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的生态问题和循环经济的组织依托问题。循环经济以产业集群为空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向循环经济的模式发展,更利于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二者互补互促,产业集群发展要改变过去单纯偏重经济效率而忽视其资源利用效率的弊端,循环经济的实施不能局限于企业内部层面,更应该立足丁产业集群层面。
珠三角人口密集,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客观上要求产业集群必须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开级转变。如果不尽快调整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理念和方式,经济发展将难以持续。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集群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珠三角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珠三角产业集群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可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一)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优化
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 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现代 服务业;同时,对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的重化工业,通过实施循环再生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立产业退出机制,按市场化原则淘汰高能耗、重污 染、低效率的产业,加快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使环保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建立以循环经济链为主的集 群内企业间分工与合作关系
循环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延长和拓宽循环经济产业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理,尽可能少排放废物,以做到减量化,并且加强上下产业链之间企业的联系,对所排放的废物尽可能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横向联系是属于专业化分工的初始阶段,表现为一种量上的扩张,专业化分工水平不高,上下游产业联系不紧,产业链较短,效益不突出。纵向联系则是进一步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它属于一种深层次分工,上下游产业联系紧密,产业链延长,效益明显。珠三角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联系目前主要以横向联系为主,纵向联系尚未建立起来。这就要求各集群区域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少数领域以取得纵深推进,适度发展一些大企业以便把分工引向深入发展,并根据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要求,规划建立生态补链项目,以保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范和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就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产业园区,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
第四篇: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区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区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发挥循环经济在推进发展实验社区的重要作用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手段,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知道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本质上是
一种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适合XX社区地区发展的要求。XX社区地区未来发展的潜能是什么?区别于其他地区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应当是人文文化。人文文化是以科学为基础,而科学发展社区建设就必然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绿色循环,而这一切都需要以循环经济作为基础来完成。
对于这一XX社区办事处书记主任非常重视:专门召开班子会,成立领导小组,落实责任部门,确立“循环经济主题”。结合XX社区的发展目标XX社区的发展目标“发展数字型XX社区、打造生态型XX社区、创建服务型XX社区”和区域理念“和谐、融合、领跑、人文”。
二、广泛宣传为先,发挥循环经济在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作用
1、在社区中的概况:
在确定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后,社区把试点工作作为加快社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利契机,把社区工作与循环经济推广融为一体,先后制定并完成了实验区的63个实验示范项目。其中包括城市管理、社区建设和社区组织建设三个部分的近20个子项目,其中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实验项目20余项,具有前瞻性研究的课题10余个,有近10项实验区项目是我街道在全区和全市乃至全国率先实验的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把有些课题放到了我街道进行实践和研究。这些实验项目的实践,极大地推进了我街道的社区发展和城市建设,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也满足了我街道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了生活质量。
2、以活动为形式,对群众的宣传和调动:
对群众宣传本着以XX社区社区特色为基础,用循环经济的战略眼光发展人文XX社区。
(1)民俗文化为主要特色的白云观及周边文化科普宣传。现在街道已成立了白云观周边文化建设课题组,通过专题调研、走访地区单位和居民,了解当地百姓的文化教育需要,提出了一些白云观周边的文化教育设施建设和营造文化教育气氛的构想,初步得到了区领导的肯定。
(2)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是实验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1997年我们在辖区繁华地段建立了当时全市最长的百米科普长廊,1999年起又在8个社区投资建了8个10米的科普长廊,共制作展出了各类科普知识宣传板20余套,同时还32个社区居委会建了不少于20平米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室,编辑出版发放了各类科普书籍20余套,深受居民群众的好评,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另具体工作中,如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由于本地区都是楼房并且有垃圾道口,人们的观念也是将垃圾扔到垃圾道口内,现在要实行垃圾分类,首先要将广大的居民群众几十年的旧观念转变过来。工作人员先后到大厦、小区将上级指示精神贯彻下去,并要求他们积极配合工作,这不仅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还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在此同时,还带领大厦、小区的负责人先后参加了区市政管委组织的各种培训及现场演示会,做到了统一思想,认识到垃圾分类工作是有利于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
(4)XX社区办事处城管科将继续宣传环境保护的科学理念,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中,使XX社区社区居民人人关心环保,家家参与环保,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做起。
3、对辖区单位的宣传和调动:
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是北京市对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承诺,这也是实现绿色奥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街道在2002年7月成立了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我办事处主管领导召开地区大厦、小区负责人和社区居委会主任会,进行了具体的布置,并多次听取他们的做法和想法,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困难(如:资金问题)进行了多次的解决和协调,深入到各个大厦、小区进行指导,对工作中还有不完善的方面给予及时的指出,要求马上改正。使垃圾分类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认真学习节水法规,加强节水管理人员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落实建立服务型政府,、法制政府、诚信政府和高效政府的要求,切实体现为用户服务方针,及时处理解决群众来信、来电反映的种类问题,做到件件有落实。另外我们成立了节水志愿者队伍,对地区浪费用水现象进行全面的监控,做到人人节水,处处节水的局面。
为了加大地区社区居民﹑工地民工对公众参与控制扬尘污染工作认识,XX社
区办事处宣传部﹑社区办和城管科一块先后发放宣传材料4600份,制作展板300块、还特意编写印制了给小区居民,工地民工的一封信,共计7000份,XX社区办事处城管科还组织地区20个工地和32个社区共450人参加内容涉及环保知识的有奖知识竞赛和有奖征文比赛,投入资金4500元。
2004年8月3日,三里河一区安恒泰物业公司
邀请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北京绿色行动宣讲团成员李皓博士在三里河一区社区活动中心为社区居民﹑物业管理人员共80人进行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公众参与保护环境的讲座。
4、以教育为基地的宣传:
99年以来,连续多年与中科协共同实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于外来人口家长及子女的科普教育工程,有3000名外来人口接受了绿色环保、生态设计、资源综合利用、优生优育科学育儿、城市文明、法律法规、紧急救护、等教育培训。
为深化教育改革,XX社区街道成立了小学教育集团。小教集团是XX社区社区建设协会下属的社会化教育组织,成员单位由XX社区片十一所小学组成。小教集团成立后制定了集团章程、明确了工作任务。通过实现社会化教育,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目标,打破了学校资源分割,体现了教育的优势互补,形成了学校间的横向联合,实现了教育共同发展。小教集团成立至今,建成了白云路绿色中心;育民科技中心;举办了XX社区小学科技成果展览;组织各校教师听“培养创新意识”报告会;观看青龙桥小学美育汇报演出;成立计算机教学研究所,在各小学开展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新科技主题创办申奥百米画卷活动并组织社区居民参加了万民签字活动。XX社区小学教育集团以其独有的教育资源和教师资源,参与社区建设、开办市民学校、开办计算机应用讲座、教授市民英语课,其崭新的社会化管理模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三、立足长远,整合资源,发挥循环经济在促进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水资源的闭路循环
1、投入改造:
以XX社区南街为主体,开展一条街节水创建活动,共有63个单位参与此项工程,更换节水龙头4598个,改造厕所高低水箱延时自闭开关等节水器830个。去年底,南街两侧单位均通过节水办验收,14个单位获市、区节水型单位称号。
2、节水举措:
循环水再利用:
(1)真武庙四条街道率先利用循环水浇灌树木,目前这项技术已再西城区全面推广;
(2)循环水洗汽车;
(3)循环水浇灌绿地;
(4)群众自发的用循环水冲马桶;
3、管理措施:
(1)每年社区对地区所管计划用水单位按每月30户次进行节水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掌握实际用水情况和用水器具实际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违规问题,指导他们搞好创建、宣传、器具更换、科技节水等项工作。检查覆盖率达到200。
(2)加强与城管大队的沟通,是节水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年初由城管主任牵头,召开了城管队、城管科有关同志会议,确定了今年节水检查工作,使两个部门工作得到沟通,根据市、区要求分别对洗车业、洗浴业、宾馆、饭店、机关等单位进行了多次联合检查,入户以“服务在先、指导在先”为原则,对出现浪费用水现象的单位进行教育,并提出改进要求,切实把节水检查的过程作为向用户指导和提供服务的过程。
(3)另外每月按时报送检查月报表,建立各种台账,做好检查记录及图象资料,特别是对施工工地的节水审批项目进行检查,并及时上报区节水办。
(二)社区内的可持续消费与清洁生产
1、电池:
在地区16所中小学及所辖居(家)委会统一配置废旧电池回收桶,开展废旧电池回收活动,几年来共回收废旧电池1000多公斤,为治理环境污染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垃圾分类:
为了加大广大职工、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先后发放宣传材料800份,市政管委《关于认真做好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的通知》20份、制作展板40块、还特意编写印制了给客户、小区居民的一封信,发放到客户和小区居民的手中共计3500份,其中3个大厦共投资6万元设置了垃圾分类桶,广电部小区还投资11万实行了厨余垃圾生化就地处理。工作的逐步深入人心,得到了市、区政府的承认,也得到了百姓的认可,为下一步的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减少白色污染:
1998年,以“保护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为主题建立了XX社区地区绿色小卫士中心,开展中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试点工作,发动全地区中小学生认领绿地,拣拾白色垃圾,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为保护环境做了一件有益的工作。
4、再生纸:
2000年,XX社区街道率先在全区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生纸的使用推广,取得一定效果。
5、旧物品再利用:
每年定期举办科普活动日,以循环经济为主题,展示居民循环再利用制作的生活及艺术产品。
于2005年9月17日的活动报道还曾登载在《北京日报》的头版,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共鸣。
(三)环境方面的污染低排放
动员公众参与控制扬尘污染,确保区域空气质量
XX社区街道在2004年2月19日区环保局召开“动员公众参与控制扬尘污染,确保区域空气质量工作会”后,成立了公众参与控制扬尘污染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社区街道办事处主任李红兵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城管科的副主任关白山担任,成员由城管科、社区办、宣传部、城管分队、办事处办公室及地区32个社区组成,下设办公室由一名主管环保工作的副科长主抓日常工作,同时指定一名干部具体负责控制扬尘污染工作的开展和公众参与的宣传。
组织机构的落实确保了我街道公众参与控制扬尘污染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XX社区地区共有在施工地﹑拆迁工地20个,XX社区办事处根据工地情况配备了4名扬尘监督员。4名扬尘监督员每人负责5个工地的日常检查,每人每天对工地进行2次检查。在检查过程中,XX社区办事处城管科要求每名扬尘监督员填写现场检查笔录,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向工地负责人提出整改方案,让其期限整改。在检查中扬尘监督员要求工地加设洗车槽,但有的工地已进行路面硬化,对挖洗车槽有一定的困难,扬尘监督员严格按照《北京市建设工地施工现场管理办法》规定,工作不到位决不下班,让工地负责人深受感动,并以实际行动支持扬尘监督员的工作。通过日常检查使地区各工地的建设者们增强了环保意识,明确了参与控制扬尘污染工作的重要性。
XX社区街道办事处还在32个社区成立了控制扬尘污染志愿者队伍,并于2004年4月8日上午在XX社区办事处二楼会议室召开主题为“提高公众参预意识,确保首都环境质量”的志愿者队伍负责人培训会。培训会由北京市环保基金会会长江小珂同志作题为《北京市环境状况分析的报告》。江小珂同志着重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的重大作用进行了讲解,并介绍了许多社区居委会参与此项活动的先进经验以及打好这场公众参与的“人民战争”的具体办法,为下一步XX社区街道社区开展公众参与控制扬尘污染工作奠定了基础。
2004年4月22日XX社区办事处城管科接到区扬尘办转来市扬尘办关于迎接市环保、建委、房地和城管执法局检查工地扬尘污染的通知后,于23日上午,立即组织人力对我地区工地扬尘污染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关白山副主任亲自带队对重点工地进行了针对性检查,到23日下午17:00时共查工地20个。对检查发现的问题,XX社区办事处城管科要求工地立即整改,清运垃圾、渣土,覆盖砂石料,派专人洒水,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2004年6月5日,为纪念一年一度的“六·五”世界环境日,国家环保总局,全国妇联在西城区真武庙四条西口中心公园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即绿色家庭现场演示会”。在活动中,进行了以“绿色﹑健康﹑积极﹑向上”为主题的环保文艺演出,并举办了“绿色家庭”科学生活现场演示会。通过现场演示,使参与活动的公众收获不小,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2004年7月28日XX社区办事处城管科在汽南社区活动站召开题为“动员社会力量,做好环保工作”的社区环保主任会。
李瑛副科长强调今年是落实市"第十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第一年,为更好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建设"绿色社区",就必须以社区为舞台,以社区居民为主角,群策群力,从建设周边的绿色家园做起,积极自觉的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李瑛付科长希望各社区及时反馈环保工作信息的同时根据环保部门的倡议进行公众参与控制扬尘污染工作的宣传。
2004年8月12日上午9点,XX社区街道城管科召开主题为“严格控制工地扬尘污染,加大工地各项管理力度”的在施工地会议。对工地卫生、环保、消防工作进行了统一布置。会上周兴新科长传达了市、区扬尘办“关于对各工地扬尘污染控制情况进行普查的通知”,并向各个工地提出具体要求:1.结合当前的建筑工地,拆迁工地控制扬尘标准,各工地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整治,在整治的基础上,进行自查,严格按照市、区政府的精神办事。2.在此期间,我地区将组织有关部门(防火、爱卫会、城管分队)对在施工地进行严格检查,进一步落实上级精神,做好迎接市、区扬尘办检查的一切准备工作,将工作落到实处。
在区环保局召开“动员公众参与控制扬尘污染,确保区域空气质量工作会”会后,XX社区办事处城管科和社区办一块在32个社区确定多名环保义务监督员,制定了XX社区街道环保义务监督员名册,形成社区居委会义务环保监督员网络。各环保义务监督员利用手中的社区居委会环保监督记录表和XX社区街道公众参与环保监督情况统计表,记录下在施工地的扬尘情况,随时上报XX社区办事处城管科,使发现的扬尘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四)资源综合利用进社区
社区资源共享,实现社区管理现代化,服务社会化:
XX社区社区的大型活动,多是采取政府倡导、单位承办、多方参与的形式来实施的。去年,儿童医院和贸促会分别承办了社区两场群众体育赛事。今年,复兴商业城又成功地举办了社区跳绳比赛。这种共建的模式对加速社区建设,实现资源共享,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1年年初,六个社区分中心召开年会,所用礼堂、锦旗、铜牌、奖品均由驻地单位赞助支持;有的单位还为年会制作了宣传横幅和图片展板;还有的单位为年会的召开专门开展了社会宣传。此次年会的召开,驻区单位共投入资金5万余元,充分体现了社区事务大家办的社区建设新理念。天客隆、复兴商业城、华普超市等单位的领导,纷纷在年会上向大家公开表示:自己的商品要向社区居民让利优惠。33中、白云路小学、铁二中等学校领导,表示要将现有的场地向社区居民开放。国家计委和广电总局、儿童医院等单位,向地区居民和社会单位郑重承诺,要支持社区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XX社区已有30的社区资源能够为居民提供服务。
XX社区社区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建设的窗口单位,建立了方便快捷的热线服务网络和支撑社区服务的专业服务队伍,为了方便地区群众的生活,引进了凯迪公司红黄蓝电子商务配送系统,在7个社区内采用电脑配菜、送菜的方式,方便了群众生活,受到了群众普遍好评。同时该公司还研制开发了“红黄蓝”社区呼叫服务系统,我街道有近3000户居民已享受到方便快捷的现代化社区服务。
XX社区作为北京市社区服务网络的试点单位于2000年下半年与首信集团合作,建立了XX社区社区网络系统,该系统涵盖了特快公告、XX社区风貌、政务公开等社区服务内容,体现了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2001年我们与台湾安瑟尔公司联合开发了“答客讯”电子政务系统,通过电话语音留言的方式,办事处实现24小时全天候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
四、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巩固社区循环经济成果。
社区紧密结合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工作,坚持以循环经济为战略,建设人文XX社区社区的总体思路,取得较大进展。把启动生态经济,提高居民素质作为首要目标,围绕居民素质的提高,开展了一系列循环经济范畴的举措。通过“三个要素,一个目标”既资源再利用、旧物品再利用,减少废弃物,提高了居民群众的素质、意识和文明水平,随之,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参加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有所增强。
2001年我街道代表西城区迎接了全国文明城区的检查和验收,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2002年我街道被全国精神文明委和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区示范点”。好范文版权所有
1999年由西城区统计局在我社区开展的《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显示,通过几年来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手段,居民群众社会质量比七年前有了很大提高,对社区各项服务的满意度为全区最高,人口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以循环经济发展作为契机,即延展了社区的人文建设,又使社区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现阶段,社区循环经济的进展,还局限于广泛倡导应用的阶段,并未无时无刻地深入群众生活当中。发展社区循环经济,更需要政府、企业、群众以及科学验证的支持及共同努力,结合社区实际,在人文XX社区的建设当中,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五篇:车船零部件产业集群思考建议
产业集群已成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主要形式,有人甚至说,零部件产业集聚决定汽车集团的发展。我省奇瑞、江淮两汽车公司也十分重视集群发展配套企业。近年芜湖、合肥围绕奇瑞、江淮配套已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集聚。目前,集聚合肥、芜湖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数分别在100家、400家左右,两地都在“xxx”规划中提出规划期要将汽车零部件产业做到300亿元。我市现有规模以上车船零部件企业50余户,主要集中在**开发区、枞阳汽车零部件工业园、桐城、岳西等地。XX年即有8户企业进入全市工业50强。环新集团、船用柴油机公司、板簧集团、迅讯蓄电池公司、金光凸轮轴公司、金科机器公司、**车桥厂等在各自行业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环新集团内企业生产的活塞环、缸套、活塞汽门座圈等主要为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配套;板簧公司、迅启蓄电池公司等相当一批企业产品则为江淮汽车配套。相比较芜湖、合肥两地,我市发展零部件产业集群不具有就近配套优势,此外,合肥、芜湖还拥有更多的科教资源,以及国家级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因此,我市在产业发展上要避免为合肥、芜湖边缘化,必须加强产业研究和规划,发掘相对优势,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加快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生态。
1、把握省内汽车企业整合的机遇,积极参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组。
国务院新近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奇瑞进行区域性重组,奇瑞、江淮整合的呼声很高。江淮汽车公司董事长左延安认为整合可从制造资源、配套资源合作开始。整车企业在产品平台、发动机、零部件采购方面发展合作也是当前国际汽车工业合作的新潮流。奇瑞、江淮很可能先从零部件采购平台开始合作。对此,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应早作谋划,以应对由此带来的零部件配套企业重组局面。从产业集聚上看,我市枞阳汽车零部件工业园距奇瑞、江淮总装线都在百公里左右,是零部件企业比较理想的集聚地。政府应重视这一工业园的发展,创造条件,推动全市资源的汇聚。借此扩大我市汽车零部件在省内配套的份额,尤其是扩大奇瑞汽车的配套品种。
2、把握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发展电动车配套产业。
市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安达尔电动车发展,零部件配套应紧紧跟上。一是围绕安达尔电动车配套,在望江县周边发展电动车零部件产业集聚。二是大力支持迅启蓄电池公司的发展,以蓄电池为重点,发展电动车关键零部件,延伸电动车产业链。
3、强化园区功能平台建设,创造集聚引力。
相关工业园以特定目标客户或产品集聚,建设相对应的功能平台,如枞阳突出省内汽车厂配套为重点,市开发区发挥环新集团、船用柴油机公司龙头作用,以内燃机配套为重点,建设与之配套的销售、物流、技术开发、信息等功能平台,为园区企业服务,增强园区企业竞争力。
4、加强产业研究和规划,围绕发展战略开展产业指导和服务。
一是加强行业联系,积极参加省内汽车产业联盟的酝酿及成熟后的组建工作,争取相应位置。二是多层面建立与汽车生产集团联系和沟通的渠道、平台,从整体上建立**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与主机厂的战略联盟关系。三是搭建相关平台,促进技术开发。利用**获批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的机遇,争取项目,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利用国外中小零部件企业陷身经济危机的时机,引进技术和人才;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细化项目,将市政府与合工大等院校合作协议落实到企业,完善市校合作机制。四是着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在担保上,财政贴息上向零部件重点企业倾斜。针对产业集群特点,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针对主板和创业板,分别精选企业和项目,推进有条件的车船零部件企业上市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