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方法论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读《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和
方法》有感
姓名:
班级:
学号:
读《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和方法》有感 读郑永流老师的《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和方法》这篇文章,读一遍基本不知所云,读两遍才有所感觉,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才能初步的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读到第四遍的时候,我才开始着手写下这篇读书报告:
首先,通篇文章的条理很清晰。正如题目一样,在这篇文章中,郑老师主要谈了两个大问题:一个是解释什么是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一个是如何进行法律判断的架构。这两个问题看起来简单易懂,但实则内容十分广博,里面涉及到很多的法理学方面的专有术语,例如,演绎、归纳、设证、客观目的探索等等,所以,不花点功夫确实很难理解郑老师的观点。
在小前提的架构中,郑老师认为就事实而言,可以将其分为生活事实、法律事实和证明事实这三种。生活事实是一种客观事实,没有任何的价值判断,只是一种对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况的纯粹描述;法律事实,是指将整个生活事实置于法律规范之下进行考量之后剩余下来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生活事实;而证明事实则是指通过证据、证据法和程序法等手段所推定的事实。在确定小前提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顺序应该是大体掌握生活事实,然后通过法律规范对之进行筛选,得出法律事实,最后运用现有证据并结合证据法和程序法的相关规定对之予以证明,最终得出证明事实,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小前提。
相比小前提,大前提的架构似乎简单很多,好像找到相应的法律规范就万事大吉了,实则不然。首先,由于成文法的固有缺陷,会导致事实和规范之间存在着不和调和的矛盾。在这篇文章中,郑老师总结了事实和规范之间的各种情形,总括起来可以分为五种情况:
1、事实与规范关系相适应。也即可以准确找到法律规范与事实相匹配,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直接运用演绎推理即可得出结论,但往往也是最不常见的状态;
2、事实与规范关系相对适应。也即可以找到相应的规范,但是规范并不是很具体,需要法官的自由裁量才能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状态;
3、事实与规范关系不相适应。即有可以适用的规范,但由于其他的规定会导致该规范无法适用;
4、事实缺乏规范标准。即没有规范与之相适应,也即法律漏洞;
5、事实与规范形式相适应但实质不适应。这是指会存在恶法的情况。针对这五种情况,郑老师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关于第二和第三两种情况,郑老师认为主要应当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
盾;而对于第五种情况,郑老师认为可以通过法律修正的方法来解决,也即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违背法律的规定做出判决;在第四种情况之下,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与之相适应,因此郑老师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首推类推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当然这也是基于存在相类似的法律规范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在相类似的法律规范都没有的情况之下,郑老师认为可以通过法律补充和反向推论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
在关于大小前提的架构的方法中,郑老师提出了三种方法:演绎、设证和归纳;类比;论证和诠释。演绎和归纳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较为了解,只是对于设证这一概念的把握较为模糊,通过对该篇文章的阅读,我的理解是设证是在形成小前提的众多事实中首先假定一个并将之作为结论,然后通过这一结论找到大前提,最后得出小前提。它的特点是最后的结论即小前提并不是必然正确的,因此必须反复进行,才能最终得出正确的小前提。因此,设证推理是在整个的法律推理过程最先被运用的,同时也是运用次数最多的一种法律方法。类比,由于在之前的学习中有接触过,所以理解起来还不是特别的难,但是,对于论证和诠释这一对概念,理解起来确实不是很容易。通过对郑老师这篇文章的阅读,我的理解是论证似乎倾向于从形式上论证结论的合理性,例如对大小前提和结论之间的推理是否具有逻辑性进行论证;而诠释则侧重于从实质上论证结论的合理性,也即不考虑成文法的规定,主要从道德等的层面上论证结论是否符合社会的基本道德,从而确保其的实质公正。这应该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其次,内容丰富。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六页,但是由于郑老师的行文简洁专业,所以,内容还是十分广博的。除了在之前的学习中有接触过的演绎和归纳等概念,郑老师又在文章中详细阐述了设证,诠释等之前闻所未闻的法理学的核心概念,使我对整个的法律方法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说收益匪浅。
再次,用语简练专业。通篇文章,行文十分的精炼,可以说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同时也没有一句口语化的句子。郑老师的学识和治学严谨的态度可见一斑,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提一点小意见。当然,我的这个意见并不是说这篇文章写得不好,而只是说对于我们这些法学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真的有点困难。所以,我建议如果在文章中,郑老师可以多结合例子进行阐述,相信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对于设证和诠释这些比较难懂的法学概念,郑老师可以通过例子具体的解释什么是设证、什么是诠释,这样理解起来的话会更加容易。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对整个的法律方法方面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论述,虽然并没有完全的展开,但是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我对于法律方法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法律方法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收益匪浅。同时,郑老师的广博学识和严谨学风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辈学习。
第二篇:方法论读书报告
《矛盾论》读书报告
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三七年八月发表了《矛盾论》,全文两万多字,表述了他对于矛盾论的见解。而之所以提出矛盾论的说法,正是为了对抗当时党内的教条主义。《矛盾论》作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两篇重的哲学论文之一,主要是在抗战的大历史背景下,为了清算党内的“左”的冒险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思想,从而统一全党思想,有利于革命形势的转变,争取抗战的胜利而作。当时,共产党在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成败经验,加上抗战时的延安相对远离战火,使得毛泽东有条件和可以完成这样的哲学总结。《矛盾论》的发表,使全党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即抗日压倒一切,成为主要任务。也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文章中也提及“德波林的唯心论在中国共产党内发生了极坏的影响,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不能说和这个学派的作风没有关系。因此,我们认为现在的哲学研究工作,应当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的目标。”
花了一些时间阅读完了全文,文章充满了哲学思辨,围绕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观点展开。文章最开始是这样一段话:“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六个问题正是这篇文章在主要论述的内容。文章接下去以这里个问题分为了六部分,分部论述。
第一部分:两种宇宙观
文章写道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辨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著和互相影响著。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就是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去看世界,最为重要的是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第二部分: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是简单的运动形式(例如机械性的运动)的基础,更是复杂的运动形式的基础。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第三部分: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和相对性。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殊性----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个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都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
第四部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著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第五部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在懂得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之后,我们必须进而研究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在同一性中存在著斗争性,在特殊性中存在著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著共性。拿列宁的话来说,叫做“在相对的东西里有著绝对的东西”。
第六部分: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在矛盾的斗争性的问题中,包含著对抗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回答说: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第七部分:结论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对矛盾观进行了总结。
这七个部分层次关系清楚,逻辑结构明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论点与论点之间衔接过渡自然。
就我总结而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主要内容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者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同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连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达出来,没有特殊型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还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同一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毛泽东同志在论述矛盾观的哲学概念之余,也举了很多例子,他熟练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言论,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内部存在的矛盾,以及和国民党当时的矛盾。他认为“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才有可能充分地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充分地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另一方面,不懂得在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共同的本质以后,还必须继续研究那些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或者新冒出来的具体的事物。我们的教条主义者是懒汉,他们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模范地作了这样的分析。这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列宁自己也正确地应用了它,贯彻于他的全部著作中。”
根据矛盾观的世界观,我们也可以运用其的方法论。我们要用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事物,对待问题。即要一分为二。我们要承认矛盾,从而分析,揭露,解决矛盾,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还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937年发表的《矛盾论》放到今天也仍有不少的借鉴之处,我们要坚持矛盾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三篇:法律方法论
书名:法律方法论/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作者:葛洪义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大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入库时间:2013-8-5
定价:28
第四篇: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科学方法论》课程报告 220120238 一. 课程开设背景
二. “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意义 科技提高生产力,而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和改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科学技术居功至伟,它使人类从野蛮变得文明,增强了人们适应和驾驭自然的能力,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人与人之间距离变短,时至今日,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已经不能想像如果没有科技的支持,人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电器、互联网络、汽车、医疗、能源、农业种植等,科技作为一种改善人们生活的工具和手段,已经如此紧密得与这个世界进行关联,人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能量。
这个世界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推动,而科技的进步需要科学的方法做支持,重视科技必须重视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都有其规律和章法,无论我们是从事行政管理,或是程序编写,还是三维动画制作,也可能从事财务管理,新闻记者等,我们都有其方法做指导。像其他任何职业一样,作为潜心学问的学者,要想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掌握合适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和研究的习惯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科技有多么重要,科学的方法就有多么重要。一切理论的探索,归根结底是方法的探索。在科学创造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科学方法的创新,尤其是在划时代的科学理论诞生时,集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哲学家于一身的哲人科学家,在科学方法的形成和进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独特作用。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和牛顿,是近代科学方法的奠基者。他们在构筑经
典力学的巍峨大厦时,成功地使数学与实验、假设与验证、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诸方法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十九世纪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其中蕴涵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广泛地渗透到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成为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独到的维度或视角。
世界观是在谈世界是什么,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观点,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方法论主要在谈“怎么办”的问题,科学方法论则是方法论的一种,它是科技哲学的范畴,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科学观,科学法则,科学方法论主要在讨论人们用什么方式、方法观察科学现象和解决科学领域的问题,它是对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科学方法论如同哲学是对所有学科知识的概括总结,又指导各学科知识的运用,科学方法论是指导各类科学运用不同的具体方法完成科学实践的重要学科。
三. “科学方法论”的几个重要问题 1.科学是什么?
什么是科学?科学社会学者孔德认为,科学应该同时具备三个性质:自然一致、因果联系和可重复。它认为所有被认为是科学的知识,都应该具备这三种特性。但我们认为这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在谈论科学,并不确切和全面。
吴冲龙教授在“科学方法论问题”讲座中详细讲解科学的概念与分类,引导同学深入认识什么是科学。他通过列举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发现,如四大发明,讨论中国历史上是否有科学。吴教授在讲座中指出,科学的核心是关于世界处于什么状态,以及世界如何运作的系统理论知识。科学是相对于技艺(techne)的认知(episteme)行为和结果,它具有思辨性,并总是猜想新实体、新过程和新机制的存在,直至对可能存在的新世界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我们的祖先对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等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娴熟,但古代中国人并不知道其原理,也没有尝试找出其中的原理规律,并形成系统的理论。所以无论是著名的四大发明,还是郭守敬的天文观测仪器,张衡的地动仪,都只能称为技术,在本质上都是“手段、技巧,是主观思维和操作能力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系统”,而非系统的、规范的、认识事物本质的理论体系。因此,今天的多数
中外学者都认为,在中国古代领先于西方只是在技术应用的领域,而科学研究则远落后于西方,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不存在“科学”。科学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两类。按是否适合用于人类目标来看,科学又可分为广义科学、窄义科学两类。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实用科学;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社会科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等。科学方法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总结归纳。2.如何选择科学的问题? 在历经一个月的讲座中,几乎所有的老师,无论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或是从事社会科学,无论是从事能源研究、还是生物学、或者是地质灾害的研究,老师们都谈到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和领域的问题,已经八十高龄的赵鹏大院士在讲座中引用爱因斯坦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强调选择研究方向和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发现问题是起点,如何发现,作为一个研究者,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有些科学问题,很多都是假问题,没有研究意义;比如《论哲学家对自然科学家的引导》这一问题,实际上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都是平行工作的,它们不存在谁引导谁的关系,这就是一个假问题;还有许多研究心理学的学者,研究六岁儿童的运算能力等,都是过于肤浅或者没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吴德华研究员在一次学术会议提出这样的观点,在选择研究问题时,第一个方面是要找到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可以通过多阅读文献寻找。如某学者测定一个物种的代谢特征的季节变化,发现了一些规律,如(啮齿动物)冬季产热能力增加,夏季产热能力降低等,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那么科学问题就有:为什么会有季节变化?哪些环境因素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哪些
生理因素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有还是没有?)?哪个因素的影响最大?如果你认为食物的因素重要,那么是食物中的哪种营养成分导致的?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还是蛋白质含量?发现食物有影响,那么很容易就会产生类似:光照周期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环境温度是否有影响?有哪些影响?„ „那么到底做哪个?选择其中哪个问题作为研究问题? 发现科学问题后,要确定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这里边要问几个问题:这个科学问题重要吗?有意义吗?怎么个重要法?有什么重要意义?在科学(学科领域)上有什么贡献?对人们认识自然规律上有哪些启示?有应用价值(前景)吗?如果有,有哪些? 作为教师和科学工作者,我们经常被家人和朋友问到一个问题:“你是做什么研究的?你的研究有什么用?”如果你能拍着胸脯,满怀信心回答这个问题,并且让听的人有无限的兴趣,参与到该问题的讨论,大概这就是对人们有价值的和有兴趣的问题。如果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后,对方只是抬了一下头,然后又低下头读自己手里的书(报纸),说明你的研究问题还需要重新加以思考。对于自然科学,如地球科学领域,地质灾害的问题、新能源、环境污染和治理等问题都是大家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对于社会科学,如人们的健康、长寿、食品安全、旅游文化、教育、房产经济等问题都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综合来说,在选择科学问题时,阅读和思考是发现科学问题的途径,自己的兴趣、人们的关注和需求是衡量问题价值和意义的基本标准。在《科学方法论》的讲座老师中,殷坤龙教授选择滑坡灾害的预测研究、以及对水库库岸滑坡与涌浪灾害的研究,唐辉明教授的《水库滑坡演化进程多维诊断与稳定性研究》等这些研究课题的选择,对我们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3.如何展开和深入科学问题研究?
确定要研究的科学问题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开展对该问题的研究,即研究方法的问题。综合来讲,按照概念内涵的深度和广度,科学研究的方法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例如:地质学中通过古生物化石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方法。第二层次是各门学科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实验法、科学抽象法、逻辑方法、数学推导、资源预测和评估方法等。第三层次是篇二:《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
学号:22002154 姓名:秦跃群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004.12.对地球信息科学的认识
----以地理息系统应用为例
地球信息科学是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是在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传输网络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以及信息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的交叉基础之上所形成的科学体系,是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交叉和融合,是地球科学的一门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虽然其理论与方法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学科体系有待完善,但它已得到国内外科技界的普遍关注。近10年来,为了加强对于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系统调控和协调发展,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地球信息科学,以之作为全球变化研究与区域规划、管理与决策分析的现代化科技手段。
一、地球信息科学(1)作为一个现代的科学术语,地球信息科学的出现还不到10年。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人们对其的认识又有多重含义,并出现了许多相类似但又不相同的科学名词,如地球信息技术、地球信息机理、图像测量学、图像信息、地理信息科学、地球信息科学等。这些新的科学名词的出现,都与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数字通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的发展密切相关。
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已经使得现代地球科学问题的研究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首先,现代地球科学问题的研究具有“综合性、统一性”,“综合性”表现在地球科学问题的研究日益要求多学科、多部门之间的攻关协作,“统一性”则表现在地球科学问题的研究既需要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支持又需要基础科学理论的指导;其次,现代地球科学问题既强调揭示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固体地球系统、流体地球系统和生物地球系统的过程,以揭示全球变化规律,又强调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由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等各相态物质相互作用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的区域系统的研究,以揭示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
随着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因持网(internet)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间的渗透,逐渐形成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集成化技术系统,为解决区域范围更广、复杂性更高的现代地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技
术保证;同时,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及其应用的日益深广,最终促使了“地球信息科学”的产生。
(2)地球信息是地球系统内部物质流、能量流和人流的一种运动状态和方式。因此,地球信息实质上反映了人类对于地球系统运动规律的认识,它是人类保育地球系统的基础。地球信息所覆盖的空间范围上至电离层,下至莫霍面,其中在地球表层上的地理信息是地球信息的基础信息。正是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和空间关联性起到了连接地质信息、海洋信息和大气信息的作用,使得地质信息、海洋信息和大气信息得以通过地理信息而组合成为地球信息;而有关地理信息的处理技术——数据获取、存储、空间分析和信息查询则为地球信息的模拟、分析和预测奠定了基础。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管理局(nasa),曾在《地球系统科学》报告中指出:认识地球系统和全球变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致力于数据和信息的管理,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是其中心问题。因此,从地球系统科学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地理信息系统,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地理信息技术体系发展的框架。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获取地球观测数据以后,完成从“分析和解释” 到“概念化和数值模拟”,再到“预测和验证”的转换。由此实现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工作。
(3)地球信息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等的交叉和融合,是地球科学的一门新兴的重要分支科学;同时,地球信息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以信息流为手段研究地球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人流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其中,“地球信息机理”是其理论研究的主体,“地球信息技术”是其研究手段,“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其主要应用研究领域。地球信息科学的本质是从信息流的角度来揭示地球系统发生、发展及其演化规律,从而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宏观调控。
二、地球信息技术
地球信息技术包括:地球数据获取技术、地球信息模拟分析技术与地球信息传播技术。地球数据获取技术:用于从外部世界获得记录地球性质和状态的地球数据。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地球数据获取技术的发展已经形成覆盖全球的监测运行系统,是快速获取和更新地球数据的主要技术手段。
地球信息模拟分析技术:用以将地理数据转化为地球信息,包括地球空间信
息的加工、再生以及获得有关某一地球空间问题解决的目的、计划和策略信息,可分为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够获取、存贮、查询、模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地理数据的通用地理信息技术,它汇集来自多方面的数据,按照地理空间框架进行数据管理、查询与检索,通过地球信息模拟和分析软件包进行地球信息的加工、再生,为空间辅助决策的分析打下基础。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直接面向地球科学的问题领域,它的任务是在地理信息系统有关地球空间信息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产生人类行动的目的、计划和策略信息。因此,决策分析过程和其前面的信息处理过程是不可分割的,信息处理是决策的准备和基础,决策分析是信息处理的目的和结果。
地球信息传播技术:用以实施空间数据的传递和信息的传播。地图既是地理信息载体,又是传播媒体,尤其是电子地图的出现,极大地增加了地图功能,使得纸质地图更侧重于结果的表达,而将多种信息的存贮交给电子地图。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使得地球信息的交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表达实现数字化、多媒体化,而不再仅仅是模拟符号;信息交换的网络化与实时性,促进了广泛意义上的信息共享。
三、地球信息科学的方法论
在现代科学理论体系中,信息、控制和系统是三个具有时代特征意义并且具有深刻内在联系的重要科学概念。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结合导致了现代科学方法论的重大突破,促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来源于地球系统的数据流进行空间信息分析,而将数据流转换为信息流(目标信息);它实质上完成了对于地球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即实现了对于这个复杂地球系统的认识过程。空间决策系统通过对来源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流进行空间决策分析,而将信息流转换为知识流(目的、计划和策略信息流);它实质上模拟了对于地球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即模拟了对于这个复杂地球系统的调控过程;而策略、方案实施则将知识流转化为真正可供操作的调节和控制行为。
地球信息科学的方法论表明,认识、分析地球系统和对于地球系统调控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一个统一的连贯的过程:认识是调控的基础,调控是认识的目的;认识越深刻,调控就越成功,而调控越成功就会使认识进一步深化。而
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决策系统实质上表现了人类对于客观世界认知能力的能动性。
四、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实例
地球信息科学产生与发展,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技术上都将为地球科学问题的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指导与支持。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资源(尤其是矿资源)的可供性与保障程度。发现与寻找新的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其基础是预测,而预测的关键问题是地学领域内各学科专家们对地质、遥感、物探、化探中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控矿信息,进行处理、解释、提取和综合分析的结果。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够获取、存贮、查询、模拟和分析资源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地学数据的通用信息技术,它提高了我们处理和分析大量有关地球资源、环境、社会与经济数据的能力,为我们由客观世界到信息世界的认识、抽象过程以及由信息世界返回客观世界的利用改造过程的发展和转化,创造了空前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就目前来说,建立一个完全自动化的预测系统是不现实的,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地质勘查现代化的工具是可能的,实践证明也是可行的。
我们曾偿试以地学信息综合分析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新疆伊吾地区进行定量找矿预测,选定成矿远景区,并进行野外验证,收到了一定了成效果。1.信息处理方法 1)遥感数据的处理
多波段遥感图像信息特征中除可见光波谱部分外,许多波段的信息特征位于人肉眼光敏区以外,如红外、微波图像信息等。这类图像揭示了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地物信息特征,大大增加了鉴别地物属性特征的信息量。因此,采用遥感图像处理有效提取成矿信息,尤其是提取那些微弱的矿化信息,通过地质解译、分析构造形迹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和应力状态,不但真实、客观,而且克服了常规地质方法有时由于点线观测的局限性,大大开拓视野,获得连续、系统、大量的信息特征,有助于将破裂系统与区域构造变形乃至地质建造等有机地联系起来深入分析研究,得出与客观实际相吻合的结论。
首先,对tm遥感图像数据预处理,主要对图像进行大气校正,并通过与同比例尺地形图找同名点进行几何校正,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7个波段tm图像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7个波段方差大小,再根据各波段信息统计分篇三: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 科学方法论
教师姓名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研究生专业
所在院系
类别: 硕士
日期: 2013 年 11 月 11 日 评 语
注:
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
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简史、当代发展的困境与其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是在阅读科学方法论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总结而来,主要为读书报告,文中的主要科学论点均援引自文后的参考文献中。
关键字:科学方法论;发展史;困境;现实意义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简史
依据古登(gutting.g)的观点,我们可以将科学方法论描述为“处于科学的成功追求背 [1]后的所有普遍而系统地可表达的程序”。同时,我们将科学方法论的本质归结为三个层面: [2]哲学层面 ,科学家层面 ,科学实践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层面。其中哲学层面的基本特征是基
于普遍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之上的方法论追问,科学家层面的基本特征是根据具体科学问题所进行的,同时局限于科学家群体内部的方法论争论,而科学实践层面的特征是根据科学实践的具体历史以及社会特征而对科学方法所进行的一种描述。这种变化是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逐步而来的,下面笔者将简要介绍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1,古希腊科学方法论的起源
早在古希腊时,哲学家们便已经开始了科学本质与来源的讨论与争辩。泰勒斯说“概括是科学的起源”[3],问题识我们该如何去概括。这里哲学家们分成了两个派别。
其一是唯理论,唯理论所持核心观点是:世界上的知识需要依赖人类的智力中的理性或直觉或理念的洞见才能获致。其中,数学总是知识的理想形式。最早的唯理论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论试图对数学知识的可能性提供一种解释 ,这种思想根源于毕达哥拉斯 [2]。唯理论的表述试图说明存在着一种独立于物理事物之外的另一类事物,例如:给予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个点,通过这个点有一条、并且只有一条平行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这显然不是我们能够通过直接观察而得到,而是通过现实观察之外的理性思考得到的。而它又真实存在,并不以物理事物的形式存在,更像是一种理念式的,而又能被人接受的真实推论。虽然并不真实存在,但却可以确实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理念在柏拉图看来 ,能够求得对事物的解释、能够洞察理想事物的属性 ,从而获取关于实在事物的知识。
其二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经验论,其两大核心是:科学在起源上是经验的;科学在内容上是必然的[1]。这一观点与唯理论是完全相反的,认为科学的最终根源不是神圣的权威、人类的想象或者思辨的推理,而是我们对物质客体的感知经验。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明白物质客体的感知经验如何导出极其重要的智力判断,这就造成了经验论最大的弊端,也成为了人们后来进行科学方法论反思的根源。2,近代科学方法论的革命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只是时间到了近现代,争论的主脚换成了笛卡尔与弗朗西斯?培根。笛卡尔坚持并发展了唯理论,其关于科学方法论的两个核心主张是::第一,用理念概念取代了本体的理性直觉,也就是“科学的根据不是外在本体的不可靠的智力版本,而是确实认识到了它自身的内容。”[1]第二,丢弃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主张一种新型的数学推理,那就是以连续思维去把握秩序的“演绎法”。从这种观点可以得出科学是从问题或者待证明的事物中能直觉到的东西出发所进行的演绎这种结论。事实上,唯理论的演绎只能揭示前提中所包藏的结论,除非另有一个综合真理已被知道,否则它就不能建立综合真理。对
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康德的给出的答案是先天综合判断的存在,即力证存在综合的先天真理。康德在先天真理理论在数学和物理学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但其本质只支持一般数学和牛顿经典力学的范畴,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发展其根基也不再牢固了。
弗朗西斯的观点则更倾向于经验论,提出一种“应该如何根据经验数据创立假说和检验假说”的方案。这种观点的表述表明科学家是不断的搜集基本材料,再加上自身经验来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产品。这里就忽略了数学分析与推理,即只有经验科学,而非数学才是知识的理想形式。培根的经验论经洛克、休谟获得进一步地发展。洛克的经验论坚守这一条原则:一切概念,即使是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都经由经验进入我们的思维。他基本上是不加批判就接受了归纳法,并把它视为一切经验知识的有用工具,认为思维中的东西没有不是先在感觉中的。休谟更是坚持一种更为彻底的经验论,最终走向了不可知论。3,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20世纪诞生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逻辑经验主义建立其科学方法论的支点。在逻辑经验主义者看来,这种推翻了经典力学的新科学彻底摧毁了先前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的关于科学必然性探究的所有努力。科学的必然性只不过存在于用来阐述定律的数学程式中,以及公理与定理之间的演绎关系中,这种新认识既为科学的理论化提供了依据,同时又限制了科学的理论化[2]。逻辑经验主义所面对的基本方法论问题是,如何使得作为知识的不变主体的科学具有意义。对于这一问题逻辑经验主义的答案是建立科学观察事实和它们的理论解释之间的明确区分,并同时提出了还原语句的逻辑技巧来提炼科学陈述里的可观察的本质。
逻辑经验主义的相关主张后来遭到了蒯因等人的批判,其中蒯因提出了逻辑经验主义的两大教条:一是分析和综合的区分,二是还原论。而历史主义学派领袖库恩更是拒绝接受逻辑经验主义者根据先验的哲学原理去阐述科学方法论的策略[2]。4,历史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历史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起源于19世纪后期。代表人物是马赫和迪昂,历史主义以历史为基础,借助科学编年史学来思考科学,从而对逻辑经验主义提出了挑战。库恩反对逻辑经验主义中认为科学理性都可以还原为任何一组显而易见的方法论的观点,认为坚持科学理性存在于科学共同体基于可靠信息所做出的判断之中。同时库恩提出了重要的三个概念:范式、不可通约性和革命。在库恩看来,一门成熟的科学是由单一的一种范式所支配的,范式为在 它所支配的科学内合法的工作规定了标准,它协调并指导在该范式内工作的一群常规科学家的解疑等活动。第二个概念不可通约性意味着根本就没有任何科学方法论的算法去消除相互竞争科学范式之间的歧义。而当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一致性意见拒绝现行范式而赞成另一范式时,这就导致了科学革命。
科学方法论当代发展的困境 1,对归纳逻辑的反对与辩护 20世纪以来,归纳原理对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被进一步的阐述。赖欣巴赫说:“这个原理决定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从科学中排除这个原理就等于剥夺了科学决定其理论的真伪的能力。显然,没有这个原理,科学就不再有权利将它的理论和诗人的幻想的、任意的创作区别开来了。[4] 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归纳逻辑,波普尔首先立足于他的否证哲学进行了有力的批评,但波普尔自身对什么是归纳都从未清晰地说明。拉卡托斯认为,归纳逻辑的原始目的是“从怀疑论中拯救科学知识”,存在着某种归纳原则或拟归纳原理可以把“实在论的形而上学与方法论的评价、逼真性与确认性联系起来”。沃特金斯却认为拉卡托斯的归纳进步观站不住脚,认为我们无法从确认评价推进到逼真评价。他的观点显然也没有好多少。2,当代科学方法论家的自悖篇四:教育研究与方法读书报告 nanchang university 期末作业
题 目: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课程名称:
论文得分:thesis of final exam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报告
教育学院
系
教育系_____ 学科教学(历史)__ 甘世先 学号:416226112049 教育心理学 ___(《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专业特长: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二、主要著作: 1.《谈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5月。2.《教学认识论》(合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3.《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4.《中国女性百科全书?文化教育卷》(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5.《中小学教师保健手册》(主编),语文出版社,1995年。6.《现代教育论》(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7.《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年9月。8.《走向明天的基础教育》(合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9.《教育实验评价的研究》(合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10.《发展性教学论》(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1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12.《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及法规文件要览》(撰写其中第五章:学校教育质量评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13.《教学认识论》(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14.《现代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视野文库》丛书(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已出版--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任长松:《探究式学习》;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
《现代教学论》(一、二、三卷,共136万字),(主编,本人撰写总序、后记及全书中的4章,共17余万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9、10月出版。
三、本书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编 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章 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论原则
第二编 教育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第四章 研究课题的选定 第五章 文献检索
第六章 理论构思形成研究假设
第七章 教育研究的设计
第三编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
第九章 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
第十章 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法
第十一章 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法
第十二章 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
第四编 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第十三章 教育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
第十四章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及评价
第十五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及其效能
教育研究的基础术语
主要参考书目
四、内容简介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是作者裴娣娜教授的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并广泛地吸取了我国和西方教育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全书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的前提下,又广泛地吸收了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方面的成果;还将数学
方法应用于教育科研,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又反映出教育研究方法的时代特点。
(一)研究的基本特征
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活动或一个过程。研究的基本特征:
(1)研究是经验的。教育研究是以典型的经验主义方法为特征的。(2)研究应是系统的。研究是一个过程,为了便于实施研究,使研究过程系统化将是合理的。一般划分为4~6个步骤: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推导结论。研究过程是有系统的和有秩序的,但研究过程也不是死板不变的。(3)研究应是有效的。即它是基于事实或证据,也就是“能够被证明的”。(4)研究应是可靠的。即研究的前后一致性。需要研究者在自身经验可能的范畴内尊重事实、尊重数据,运用已被验证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和科学(至少是合理的)的操作程序。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
方法一,基于研究的目标或目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护展知识;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际的问题。
方法二,基于研究方法,一般方法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克莱斯万的一种定义方法,定性研究是指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是指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三)理论的作用 理论是一个判断或一系列判断,用它们我们试图以系统的方式来解释一些现象。“理论能提供一个框架,研究者以此为起点来追寻研究研究问题。理论能鉴别出最重要的因素,能为系统地、相互联系地展示研究的各个侧面提供一个准则。除了系统观点外,理论还能较好地鉴别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空白点、弱点和不一致点。”
理论的另一个作用,提供一个或多个可检验的普遍性判断,并在实践和深入研究中使用这些判断。
(四)研究过程中的活动
研究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性的活动,其间,时有重叠和变化。
(1)确定问题。这是研究过程的初始活动。问题必须能体现出特定的意义。
(2)收集资料。收集资料之前,一切测量的手段都必须明确。必须对资料进行集中、编码并为分析做准备。
(3)分析资料。对资料的总结、加工并进行抽象概括的过程。
(4)总结结果和得出结论。需要解释、结合、洞察等,这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
(五)研究问题的选择。
研究问题不是在朝夕间便确定下来的。它是一个需要研究者对可能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并通过不断的思考,以及与他人探讨方能确定的过程。问题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再确定。有时问题会扩展,有时被精炼。
(六)查阅文献过程。
查阅文献过程,涉及到以下三个问题:
1、信息是从哪里发现的?
2、在信息找到后,我们应做什么?
3、是什么构成信息?
查阅文献的意义:
1、更具体地限制和确定研究课题及假设;
2、告诉研究者在本领域内已做了哪些工作;
3、提供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4、对研究方案提出一些适当的修改意见,以避免预想不到的困难;
5、把握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6、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
五、读后感:
裴娣娜教授所著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成书于1993年7月,此本书完整系统的向我们阐释了教育科学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通过阅读此书,我们会了解到教育研究的三个基本组成:构思与设计、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估。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教育研究的五个基本方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理论与实际,中国与西方的结合,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不仅叫人学到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学到了现代化科学方法。是一本很实用的教育科研用书。
在书的开始,作者就指出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熟悉他们特殊领域的研究,而且,为使别人了解他们,应加入研究的行列”。“教育研究工作者应始终将合乎要求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然而,如果研究未能尽善尽美,研究者也不必灰心,因为完美无缺的研究似乎还未曾有过。”
教育要改革,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就要有正确的、科学的、现代化的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教授的专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为开展篇五:卢梭《论科学与艺术》读书报告
科学艺术的复兴与启蒙时代的反思精神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读书报告
《论科学与艺术》一书,源自于卢梭应第戎学院而写的一篇征文文章。当时正处于十八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启蒙运动的推进使欧洲进入了理性时代。第戎学院的征文题目是: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净化德性?卢梭偶然在《法兰西信使报》看到后,激动不已,写下了他的第一部作品——《论科学与艺术》。这部作品是卢梭的成名作,在卢梭的一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所选择阅读的是由何兆武先生所译,2007年10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封面为灰蓝色的中译本。《论科学与艺术》一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卢梭提出“随着科学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1] 的观点,认为科学和艺术的复兴也即文明的发展败坏了德行,导致了人性异化及社会整体风气的败坏,并援引了大量历史史实作为论证依据,结合种种假设层层推证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二部分卢梭进一步考察了科学和艺术本身,认为由人类智识所产生的一切,甚至道德哲学本身,都诞生于人类的骄傲。以此作为出发点,卢梭认为科学和艺术也同样都是从罪恶中诞生而来。在第二部分中,卢梭认为科学和艺术的复兴对于人民优美的审美力和判断力形成起到了消极作用,教条衍文代替了对于知识及常识的内化与表达,同样不利于人性的自然发展。两个部分从不同层面回答了“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净化德性”这一论题。歌德曾言:“伏尔泰代表了旧世界的终点,而卢梭则是新世界的开端。” [2] 而俄国赫尔岑则更为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3] 在启蒙主义运动时代,具有进步思想的人民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压迫,热烈追求思想解放和个人自由。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是新时代人民高举的两大旗帜,也是人们对抗宗教愚昧和特权主义最有力的武器。与此同时,科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杰出科学成果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推动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科学与启蒙相辅相成。正如哲学家卡西勒所言:“当自然科学的成就重新描绘了宇宙图景、当科学方法论成为一种信念时,理性才独立于宗教启示,奠定了神圣的权威。科学在启蒙思想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几乎是无限的威力”。[4] 当等众多启蒙学者都认为人类社会文明将会顺此趋势逐步发展不断向更高文明递进,并坚信科学与艺术的进步必然会带给全社会莫大的福祉时,卢梭并不这么认为。卢梭痛斥这种文明,他言:“身体的需要乃是社会的基础,精神需要则是社会的装饰。政府与法律为人民集体提供了安全与福祉;而科学、文学和艺术,由于它们不那么专制因而也许更有力量,就把花冠点缀在束缚着人们的枷锁之上,它们窒息了人们那种天生的自由情操——看来人们本来就是为了自由而生的,——文明使他们喜爱自己被奴役的状态,并且使他们成为了人们所谓的文明民族”。[5] 这种源自对科学与理性文化及人类整体文明的深刻反思与关照体现了卢梭对于现阶段社会整体精神状态及未来社会有可能“礼崩乐坏”的隐隐担忧。卢梭这种大破大立式的观点较为激进,招致了时人的不满,不少同时代的学者及思想家将卢梭斥之为“启蒙的敌人”,或因为对其学说观点的误解,而将其视为“反启蒙”一类人物。然而,无论哪一种评价,都意味着卢梭具有前瞻性、深刻性的理论对其所处时代及后世有着重要意义和影响力。正如学院哲学家麦金太尔评价的这样:“他有意使自
己与整个启蒙运动的倾向相对立,并且部分地参与,作为一个道德哲学家,除了休谟和康德,他不可比拟地高处于18世纪任何其他著述家之上。我们看一看启蒙运动的典型著述家和卢梭对自由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就可以最好地说明卢梭的重要性。” [6] 卢梭在提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不利于净化德性” [5]后,按照自己的社会理想勾勒出一个有着太古时代气息的淳朴的伊甸园,这个伊甸园与老子《道德经》中的许多思想有诸多相似之处。卢梭恳求上帝请上帝将人民从他们祖先的那些知识与致命的艺术里面解救出来,并赐还给无知、无辜和贫穷于人民,因为卢梭认为奢侈必然导致风尚的解体,进而引起趣味的腐化,而教育毫无意义,只能虚饰精神,腐蚀判断,使公民遗漏责任感。唯有无知、无辜和贫穷才会使人民真正感到幸福。卢梭的这种思想与老子“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
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7] 的社会理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卢梭认为有学识者“以他们那些致命的诡辩武装起自己以后,就在摇撼着信仰的基础并在毁灭德性了。他们鄙夷地嘲笑祖国、宗教这些古老的字眼,并且把他们的才智和哲学都用于毁灭和玷污人间一切神圣的事物。” [5] 因而希望通过远离科学与艺术而使人民社会达到最原始的状态,这与老子所倡导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及“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 [7] 的社会及个人状态相吻合。二者皆以“自然”对抗“文明”,并希冀借由远离科学与艺术使个人智识与社会构建皆复归于最原始淳朴的状态。在某种意义层面上,《论科学与艺术》与《道德经》可以互做注脚,参照阅读。然而,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书中也曾提到出自普罗塔克《伦语》的一则古老神话寓言,在寓言中,向火跑去要拥抱火的萨提尔象征不配接近科学的普通大众,他的形象隐喻着常人学习科学与艺术只会为其所伤,只有真正具有天才特征的极少数人才能够在科学与艺术领域有所深造并超越前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卢梭在启蒙思潮中反思科学和艺术,既认识到了科学与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局限性,也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他们存在的合理性。《论科学与艺术》作为卢梭的处女作,蕴含着其日后全部学说的开端,他的科学艺术观又在其全部的思想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18 世纪的启蒙时代,卢梭的科学与艺术观迥异于以伏尔泰为首的主流启蒙学者而显得独树一帜。其“科学与艺术的复兴不利于净化德性”的哲学论断是基于对法国乃至于整个欧洲的社会文明现状的反思,具有非同一般的洞察力与前瞻性,并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哲学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其不媚俗,勇于反思与批判的精神也同样深深影响着同时代及后世的学人,无论是著作本身还是其伟大的人格精神,都是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财富。
第五篇:法律方法论论文
学号:20111301310081姓名:王仔龙法院:法学院
论法律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功能和价值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司法在理论和实践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因此法律解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解释一下何为法律解释以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 法律解释司法实践功能价值 在法律存在着漏洞的情况下,司法解释具有填补漏洞的作用。在我国,司法解释历来是保障法律正确适用的重要手段,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正确合理地看待法律解释。
一、何为法律解释及其特征
法律解释源自于西方主要的哲学思潮 ——解释学。解释学认为 ,研究历史和社会与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不同 , 对历史和社会的研究方法应该把各种历史的、哲学的、文学的 “文本” 作为社会存在、历史经验、社会生活方式的表达。我国法律对法律解释有明文规定。法律解释指由一定的国家机关、组织或个人,为适用和遵守法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政策、公平正义观念、法学理论和惯例对现行的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的含义、内容、概念、术语以及适用的条件等所做的说明。[ 1 ]
法律解释的特征也比较明显。法律解释具有价值取向性。此外,法律解释还具有主观性、相对的客观性、文义的范围性、解释的实践性和历史性等特征。
我们都知道法律解释是人们日常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法律实施的重要前提。法官在依据法律做出的一项司法活动之前,需要正确确定法律规定的含义;律师在向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时候也需要向当事人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公民为了遵守法律也要对法律规定的含义有正确的理解。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律解释有以下几种分类。(1)、文理解释。文理解释又称语法解释或文义解释,即依照文法规则分析法律的语法结构、文字排列和标点符号等,以便准确理解法律条文的基本含义。这种解释要防止脱离法律的精神实质而断章取义或陷于形式主义。
(2)、逻辑解释。逻辑解释是运用逻辑的方法,分析法律规范的结构内容、适用范围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以求对法律规范的含义做出确定的解释(3)、系统解释。系统解释是从某一法律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联系,以及它在整个法律体系或某一法律部门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联系其他规范来说明规范的内容和含义(4)、论理解释:论理解释又称为目的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根据具体案件,从逻辑上进行解释,即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合理的目的进行的解释。此外还有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限制解释扩充解释和字面解释的划分。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现状如下,法律解释体制是指国家法律解释权限划分的制度。我国的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权为核心和主体的各机关分工配合的法律解释体制的基本含义是,在法律解释的权限上,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解释权,其目的和任务是对“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以及“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法律规范进行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的目的和任务在于解决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 [ 2 ]在三种解释的关系上,立法解释是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基础;在法律解释的效力上,立法解释的效力最高,其他国家机关对法律的解释效力低于立法解释。
全国人大常委处于法律解释的主导地位,国家机关之间实行分工配合,部门领域内实行法律解释权的集中垄断。按照解释权限来说,我国法律解释又可以做以下分类:
(1)按宪法、立法上的规定,我国法律的最高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凡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做出规定。
(2)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如果有原则分歧,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3)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4)凡属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大的常委会进行解释或做出规定。凡属地方性法规规章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解释。
(5)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解释。国务院主管部门的规章由主管部门解释。
二、功能和价值司法解释作为法制和法治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功能司法解释的功能是与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习惯紧密相关, 如大陆法系国家由于强调立法权至上和分权原则,唯恐司法解释侵犯立法权, 而对司法解释进行限制 和苛求,司法解释的功能也就受到了制约。我国虽然属于社会主义法系, 但在法律形式和法律技术等方面与大陆法系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共同性。
(1)、阐明法律条文含义的功能和价值。
任何法律在制定时尽管都力求具体、明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但法律实施于社 会时, 社会关系的客观性并不十分积极地配合实现这一立法愿望, 甚至故意逃避法律, 尤其是在社会关系大变革时期, 法律在社会需求面前相形见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解释;这种解释必须由文字所表达, 通过一定的载体公开 发布, 为各级司法机关和其它国家 机关社会组织、公民、法人所知晓、遵守。
(2)在司法实践中完善现行法律的功能和价值。
现行法律从总体上讲是适应现实社会关系的, 并在 社会生活中有效地发 挥着
其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但任何法律都难免存在立法缺陷。无论从理论上讲, 还是从实践上看, 立法者立法技术都存在着 落后现象, 反映在法律上有法律滞后或盲目超前、法律有缺陷与盲点等。还有一种情况 是当时立法不能或无 法对某一行为 规则做出明 确、完备的规定, 只得留待法律实施中, 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去补充、修改和解释法律。[ 3 ] 这样做既使更 多的社会关系得到调整和规范, 又使法律增强了 稳定性, 同时也给司法解释创造了机会。从这一点上讲, 司法解释虽不是立法行为, 但它是立法行为 的延伸, 是具有立法性质的司法活动, 是对法律缺陷和空白的弥补。
(3)通过法律适用辅助法律实现的功能和价值。
法律实现是把法律规定变为社会现实, 把法律规范 变为社会行为, 它是法律实施的直接目的。而法律 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审理案件的活动, 它是法律实现的典 型形式。如果将司法机关遵守法律、依法司法的活 动与全社会守法的行为区别开来看, 法律适用推动法律在全社会的实现, 司法解释作为法律适用的一个环节具有辅助法律实现的功能。活生生的 社会生活要求 静态的法律与之贴近。根据这一要求, 在法律适用中产生法律问题后, 如果不对所适用的法律条文加以阐明, 使其能 够解决法律问题, 那么法律与案件事实就永远不能联结,法律的功能就发挥不了,法律则无法实现。
(4)为法律的废、改、立积累素材的功能和价值。
法律的废、改、立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在法律建设中, 对社会关系发展变化感受最真实、最及时的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 而能把对社会关 系发展变化的感受和法律调整、保护、制裁等功能 联系起来, 并从中预见社会对法律的需求者是司法者的要求。司
法者在司法实践中, 最早、最多、最真地觉察法律对社会的适应性。司法解释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 在现行法的基础上对社会关系的量变作 出积极反映。通过这些司法解释, 可以看出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趋势和法律的价值取向, 为法律的废、立积累素材, 促使法律在量变的基础上产 改、生质变但是司法解释毕竟不是立法, 一旦一部法律在适用中时时处处都需要解释的话, 就意味着 社会对这部法律的遗弃。
(5)检验和提高司法者法律意识水平和司法水平的功能和价值。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是特殊的法律现象, 它对整个法律建设和厉行法治 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法律意识对司法者来讲至关重要, 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法律适用。司法解释 既是司法实践,又是理解、研究和解释法律的准立法活动,是理论和实践最高司法机关与地方 各级司法机关紧密结合的过程和产物。司法解释 作为对法律适用中产生的具体法律问题的解释和 对司法解释的适用, 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 合法、正确的司法解释既能检验又能提高司法者的法律意识水平。
三、司法解释的不断完善
虽然我国的司法解释制度在不断发展,但司法解释存在一些问题和缺点。对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和发展法律解释制度。我们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来促进我国法律解释制度的发展。
(1)取消检察机关的解释权以及多机关联合解释的做法,实行司法解释的“一元化”制
度。
法制的统一是现代法制社会必然的和基本的要求,它不仅要求立法的统一,同时也要求法律文件在解释上的统一。司法解释的多元化,可能导致不同的国家机关对同一法律进行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从而造成法律实施的混乱局面。针对目前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联合发布司法解释的情况,必须加大司法权对行政权的控制和约束。司法权控制行政权已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普遍选择,由司法机关通过司法程序监督、制约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进行司法审查是法院维护和保障法治的神圣使命,从而避免行政干预司法,真正实现司法独立。[ 4 ]
(2)强化立法解释
实践证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对法律规范的具体含义进行立法解释工作在国家的法律实施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徒法不能自行”,必须要经过司法机关的活动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但法律规范基于其自身的特点不可能过于具体和明确,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在理解和适用上的偏差,由于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都是“司法机关”而不是立法机关,它们在各自具体的司法活动中对所适用的法律规范在理解和掌握时难免有局限性。因此,这时就特别需要相对超脱的立法者自己对自己的立法进行客观公正的解释,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另一方面,正由于有立法解释权的空置和旁落,才使得司法解释的越权,必须明确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界限,立法解释针对“进一步明确界限和作补充规定”,而司法解释针对“具体应用”,不能以司法解释取代立法,遇到需要由立法机关做出解释的问题,立法机关必须及时做出立法解释,不得推诿和延迟,以防止司法机关越权解释。
(3)加强对司法解释的监督
在实践中司法越权解释的现象时有发生,本应做出立法解释或由立法机关修改、补充的法律规定,却以司法解释替代。况且法院的本职工作是处理案件,其司法解释难免主要是为了便于本部门审理案件的需要而做出的,因而有滥用司法之嫌,对法律的理解也难免有失准确性。因而在确保审判独立的同时为防止审判不公,必须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司法解释的监督,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建立司法解释的审查和备案制度。所有的司法解释都应当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应设有专门组织负责审查,发现有违背宪法、法律的,应当予以撤销,责令其重新修改或重新解释; [ 5 ]对超越权限进行解释的,应当予以撤销,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立法解释或对有关法律做出修改、补充规定。
(4)提高司法解释者的司法素质
由于司法解释类似于立法,司法解释者特别要融会贯通立法技术。这里的做法技术是指通常认为的狭义立法技术。在不认为任何概念都必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以便于应用)的前提下,有学者将立法技术解释为:制定和变动规范性法律文件活动中所遵循的方法和操作技巧的总称。作为“准立法”的司法解释与立法密切相关。从内容上讲,司法解释是立法意图的阐明和重视,是法律的具体化、明确化;从表现形式上讲,司法解释与法律相同,司法解释是法律的延伸;从技术上讲,司法解释的制作技术与立法技术相似。熟悉立法技术,有助于透过法律表达立法意图的方法技巧,找出法律和立法意图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立法意图,发现法律中存在的问题,用司法解释揭示法律规范、解释法律问题。熟悉立法技术也有助于正确运用司法解释技术。
法律解释在我国法律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功能和效用,我们要充分利用法律解释来促进我国法律事业的不断发展。同时,不断完善和发展法律解释制度,不断纠正法律解释的弊端和缺点,以更好地保护我国公民的法益。
参考文献:
[ 1 ] 陈金钊.法律解释的意义及其对 法治理论 的影响 [J ].法律科学 ,1999 ,[ 2 ] [ 德 ] 拉伦兹.法学方法论(中译本)[ M ].陈爱娥译.台北 :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96.[ 3 ] 陈金钊.法律解释学的转向与实用法学的第三条道 路 [ A ].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 [ C ].济南 :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4 ] [ 美 ] 卡多佐著.司法过程的性质(中译本)[ M ].苏力 译.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98.[ 5 ]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 [ M ].北京 : 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 ,1999.[ 6 ] 杨解君.法治的悖论 [J ].法学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