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龙同志事迹材料(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5 15:2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孙海龙同志事迹材料(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孙海龙同志事迹材料(小编推荐)》。

第一篇:孙海龙同志事迹材料(小编推荐)

孙海龙同志事迹材料

孙海龙同志,现任承德市消防支队围场县中队合同制战班长。入伍以来,在支队各级领导和中队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孙海龙同志始终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积极工作,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中队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该同志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工作,任劳任怨,为中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投身消防事业以来以来,孙海龙同志在身体素质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扬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以及消防部队所特有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积极参加中队组织的各种体质训练,刻苦钻研本职业务。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按照中队的要求完成各种体质训练。孙海龙同志在班内划分卫生区时,主动向班长申请打扫最脏和最难打扫的洗漱室和厕所。他自从负责打扫洗漱室和厕所以来,就很少见他早上休息过,每天早上早操过后,他总是先同班内的战友一起把室外的卫生打扫干净,然后上楼打扫厕所卫生,厕所是最难打扫的,小便池上经常沾有尿迹,大便池上经常沾有冲不净的大便,他对这些从来没有怕过脏,总是手拿清洁球一遍又一遍的把便池打扫的干干净净。为了保持洗漱室干净卫生,他

每次吃早饭总是最后一个去,每天早上打扫洗漱室总是等最后一个战友洗完后才离开洗漱室,遇到下雨天他更忙,需要他将洗漱室厕所的玻璃擦干净,有时忙的他负责打扫洗漱室和厕所居然没有时间洗漱和上厕所。虽然有时忙成这样但他从来没有说过苦、说过累,一直发扬着革命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

作为战斗二班班长,每次在执勤灭火当中他总是勇敢的冲在第一线与火魔做斗争,能够把平时训练当中的业务技能运用到灭火救援中去。作为一名消防战士,他始终认为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奋力抢救遇险者是自己的一份责任,因为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记在心中。

孙海龙同志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把以前的成绩当作前进的动力,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争取在新的岗位上有新的突破,为今后部队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孙家栋同志主要事迹

一、孙家栋同志先进事迹

孙家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2009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他几十年如一日,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和激励自己,在重大工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1942年6月,13岁的孙家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该校是一所四年制的专科学校,孙家栋一门心思学好本事,实现建高楼、修大桥的理想。1948年9月,18岁的孙家栋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适逢哈工大增设汽车专业,造汽车似乎比修大桥更有意思,他便转入了汽车系。还没碰到汽车,新中国开始组建空军,品学兼优的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

1951年,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前苏联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公派留学人员。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规定,每年各科考试成绩都获得5分的同学,毕业时可获得一枚印有斯大林头像的金质奖章。1958年,孙家栋带着这样一枚珍贵的金质奖章回到了中国。

学了7年一的飞机发动机专业,孙家栋本以为会和飞机打一辈子交道,没想到1958年4月20日,他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从事导弹研究。此时正是“两弹一星”事业启动之时,我国培养的这批留苏学生,有1/3被调到这里从事导弹研制工作。

在从事导弹研制的9年历程里,孙家栋参加了仿制苏联援助导弹的技术攻关,并随东风一号导弹试验队赴基地参加了发射任务。发射成功后,现场指挥发射工作的聂荣臻元帅激动地站起来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军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参加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近程导弹首次发射任务时,由于控制系统失稳,导弹刚刚起飞就坠毁在导弹发射台附近。孙家栋经历了故障查找、故障分析和方案设计改进的紧张工作。他参与了修改设计后的东风二号导弹的发射试验任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次成功,对于中国的导弹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不仅掌握了导弹研制的关键技术,并且系统地摸索总结出了导弹研制的科学规律,提出了必须强化总体概念,设计方案必须在可行性论证和地面试验的基础上,以可靠性为出发点进行设计。从此,导弹研制的队伍趋于成熟,总体设计的技术逐渐被掌握。1964年7月,孙家栋被任命为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程战略导弹的总体主任设计师,并且挑起了导弹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室主任的重任,主持了导弹总体方案论证和总体设计工作。之后,孙家栋又升任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其主任是著名导弹专家屠守鳄。

正当孙家栋事业有成、业绩红红火火之际,1967年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钱学森亲自点将,让孙家栋重组卫星研究队伍。已是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的孙家栋,再一次放弃了自己已经熟悉并建树颇丰的领域,担起卫星研制的重任。这一年他38岁。

1967年,孙家栋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对卫星方案进行了简化设计和研制工程管理,完成了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的任务。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巨大轰鸣中腾空而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能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此后,孙家栋又先后担任了我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还是我国通信卫星、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我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余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设计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已是75岁高龄的孙家栋再次披挂上阵,亲自担任总设计师。探月工程风险很大,很多人替孙家栋捏了一把汗: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已是“两弹一星”元勋的孙家栋的辉煌历史必会受到影响。但孙家栋没有一丝犹豫,“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他说,“这是一个航天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2007年11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为“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揭幕时,来到孙家栋面前握着他的手亲切地说:“孙老,你是身经百战啊,你辛苦了!”

航天系统工程“要依靠发挥集体智慧”

1967年,经钱学森推荐,38岁的孙家栋受命领衔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当时,科学院的同志们已经对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为加快研制进度使卫星研制工程化,孙家栋认为必须发挥系统集成优势,同时也必须有一个负责顶层设计的卫星总体设计部门。于是他从火箭研究院选调了戚发轫等18名具有一定系统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加强总体设计力量。作为卫星技术总负责人的孙家栋,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大胆地对原来的卫星方案进行简化,并说服了一些老专家,把卫星研制计划分为两步走,即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解决了有无问题的基础上,再研制带有探测功能的应用卫星。孙家栋带领大家重新制定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技术方案,最后确定卫星由结构、热控、电源、短波遥测、跟踪、无线电和《东方红》乐音装置以及姿态测量部件组成,总质量173千克左右,直径1米,外形为近似圆球的72面体,采用自旋稳定方式在空间运行。卫星总体技术方案通俗地概括为“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当最终方案需要有人拍板时,孙家栋找到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刘华清上将,直率而恳切地说,“你懂也得管,不懂也得管。你们定了,拍个板。我们就可以往前走。”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太空响彻《东方红》乐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孙家栋为人处事谦虚、低调,很注意倾听不同意见。在我国通信卫星研制时,测控技术专家陈芳允先生提出了在卫星上应用“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的建议,当时这项技术从未在卫星上使用。孙家栋时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又是通信卫星总设计师,如果同意其他学科的新技术在卫星上应用,是要承担工程风险的。孙家栋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地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后,采纳了陈先生的建议。后来,在通信卫星上采用“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方案获得了成功。实践证明,这一技术不仅对卫星测控切实可行,而且可以节省星上设备,实现了一台设备多种用途,降低了卫星的功耗、减轻了卫星的重量,减少了设备的故障环节,对提高卫星的可靠性大有好处。

孙家栋对航天总体工作深明要义,他说:“所谓总体,就是要用最可靠的技术、最少的代价、最短的时间、最有利的配合、最有效的适应性和最有远见的前瞻性,制订出最可行的方案,保证获得最好结果的一种方法和体制。”

月球探测是中国第一次向深空探测领域的迈进,一期工程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孙家栋作为探月工程“五大系统”的总设计师,在工程方面他考虑最多的问题自然是工程目标的实现、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和大系统的配套协调。探月工程方案论证时,有些技术人员希望更多地采用新技术,为此,孙家栋曾做过一个发言,他说,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是将成熟技术与新技术交叉使用,最大限度地保证可靠性,才能保证工程目标的实现。孙家栋强调自己是在“抛砖引玉”,供大家制定方案时参考,但他谦和的人格魅力使大家一致赞同了这个观点。当时,对使用哪种型号的火箭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科技人员有不同看法。孙家栋边分析边和大家讨论: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说技术最先进、性能最优、功能最强就是最好,关键是要看系统间的协调和匹配,总体最优才是最好,要“发挥系统集成优势”。长三甲火箭被称为“金牌火箭”,稳定性强、可靠性高,推力不是最大但够用,我们是第一次去月球,一定要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成熟技术,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风险和投入,而且可以缩短研制周期。最后,孙家栋拍板用长三甲火箭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大家心服口服。

探月工程应用系统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发自内心地说“孙先生是一个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高手’。我总是从科学目标的角度提出各种技术要求,希望我们的卫星性能高一点再高一点。但孙先生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实现‘绕’的大目标。孙先生常说,‘我是一个工程师,我的工作就是先要实现科学家的基本要求,然后再进一步拓展’。他善于抓住最主要的问题,并且敢于决断。比如说‘嫦娥一号’什么情况下发射。孙先生认为,安全就发,不安全就不能发’,其他因素都不必考虑。因为不安全,什么目标都达不到。”

“造星人”、“决策者”、“谈判家”─多重角色的航天人

孙家栋是个有心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孙家栋担任导弹总体设计室副主任时,他被上级抽调参加地地导弹发展规划的编制,就显露出善于思考、思路开阔、创新点子多的特点,他经常提出一些新颖的设想,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萌发思路,一步步写出可行的规划。诸如,导弹外径尺寸的确定,导弹推进剂使用可贮存化学燃料,导弹控制系统采用惯导,遥测加大数据量,导弹结构强度的析条薄壳理论,以及导弹中程、远程、洲际射程的距离界定,多级导弹的级数,导弹发动机推力、吨位等都是孙家栋最早提出建议的。钱学森将这份规划定名为《弹道导弹发展技术途径》,上报国防部五院批准实施,为我国导弹、火箭的后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航天发射非同寻常,关键时刻需要责任人一锤定音。1974年11月5日11时,完成星箭对接的运载火箭矗立在发射台上,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完成了各项检测,发射在即。随着口令的下达,各系统的地面电缆、电信号插接件、气源连接器纷纷按程序依次从火箭上脱落……然而,这时的卫星却没有收到“成功转内电”的信号。发射指挥台上的倒计时表上的时间正在一秒钟、一秒钟地递减,离火箭点火的时间只剩下了几十秒钟!这一突然现象意味着如果火箭点火,将会带着一颗不能正常供电的卫星升空,而送入太空的将会是一个重达2吨的毫无用途的铁疙瘩。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只听见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一声大喊:“停止发射!”如果按照正常程序逐级上报,等待指挥员发布“停止发射程序”的命令已经根本来不及了。发射程序戛然而止,可孙家栋却由于神经高度紧张而昏厥了过去。虽然发布“停止发射程序”的命令不是孙家栋分内的事,但是孙家栋感到职责所在,紧急关头自己必须敢于承担风险。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并进入静止轨道。但在卫星向定点位置漂移过程中,星上蓄电池发生了预想不到的热失控现象,刚发射成功的卫星危在旦夕。孙家栋与技术人员经过几个昼夜的模拟试验发现,当太阳照射角为90度时,卫星能源系统可以将温度控制在设计指标范围内。于是,孙家栋果断命令对卫星姿态角再调整5度。按照正常情况,下达指令需要按程序审批签字完毕才能执行。但情况紧急,各种审批手续已经来不及了。此时,操作指挥员也感到压力巨大,尽管孙家栋的指令已经被录了音,但毕竟未经指挥部会商签字。为慎重起见,操作指挥员临时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孙家栋要求再调5度”的字据要孙家栋签名,孙家栋毅然拿起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执行了地面发去的指令后,卫星化险为夷,这颗卫星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中国的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承担国外卫星发射业务。中国航天人不仅要懂得研制火箭、发射卫星,也必须学会与国外商家打交道。孙家栋这个“造卫星”的专家,不畏艰难又担当起“生意人”的角色。1988年,香港亚洲卫星公司购买美制卫星─“亚洲一号”,准备使用中国的火箭作为运载工具,但卫星要从大洋彼岸运到中国,必须有美国政府发放的出境许可证,争取许可证的使命便落到了孙家栋的肩上。

中美双方谈判中,发射价格和技术安全问题是两大瓶颈。美方代表以强硬的口气说:“我们认为中国的卫星发射价格,是政府补贴下的市场倾销。”孙家栋的回答柔中有刚:“在发射价格这个问题上,中国和美国是一样的。如果说中国在发展航天方面有政府补贴的话,那么美国的火箭发射场由国家投资建设,难道就不是政府补贴了吗?要说为什么中国的发射费用低,那便是中国的劳动力要比美国便宜得多。当前,美国一个普通工人的月收入是3000至4000美元,而中国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100多元人民币,中国的发射价格比美国便宜难道不正常么?”孙家栋有理有据的回答使美方代表不得不点头称是。当谈到卫星进入中国后的技术安全保障时,谈判几乎陷入僵局。美国要求卫星进入中国海关后免除安全检查,但这涉及到了国家主权原则,必须要拿出相应对策。孙家栋想到了中国的“特区”政策,想到了美国卫星到中国发射实际上只是“过境”。在中国特区的“保税外贸加工区”里,也有区别于“入关”的开放政策,如果能够运用这项政策,无疑可以打破目前的谈判僵局。谈判小组所有的人茅塞顿开、拍额相庆,都同意给美国卫星以“过境”的待遇,大家立即行文报到了外交部和海关,迅速获得国家批准、同意。“许可证”问题终于尘埃落定,中国航天昂首挺胸进入了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我也就是那千千万万航天大军中的一分子”

1970年5月1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国防科委推荐了以钱学森为首的17位功臣组成的观礼团,在天安门城楼上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共同欢度“五一”国际劳动节,但这17人中却没有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原因是文革中孙家栋的爷爷被认定为富农,在卫星研制一线的孙家栋因此受到了“冲击”,未能到现场参加卫星发射。此时的孙家栋会有什么想法?他的心里会不会感到委屈和难受?几十年后,当有记者采访他,谈到这件事情时,孙家栋心态依然很平静:“那个年代能有机会上天安门,并且能见到毛主席和那么多中央领导,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但坦率地讲,那时追求个人荣誉的念头似乎不是那么强烈,所以没有太大的失落感。”

孙家栋经常说:“1967年国家要搞人造卫星,当时也是没有搞卫星的人才,我个人也只是具备了一点最基本的条件。所以主要靠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靠国家发展所创造的环境,对我个人来讲主要还是靠机遇。”“我能够主持卫星总体设计工作,得益于中国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自己提供了‘平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了自己”。

孙家栋把自己看得很简单:反正国家需要你到哪里,就到哪里。交给任务,就把工作做好。2007年是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的关键性一年,这一年也是孙家栋最为繁忙的一年。为了探月工程能够按计划顺利实施,大量的事情需要协调落实,他还肩负着中巴资源卫星和北斗卫星总设计师的重任。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城市飞往另一个城市,有时一周内要去三四个城市,打“飞机的士”成了他的家常便饭。这一年里,年近80岁的孙家栋10次进入发射场,在发射现场指导了5次卫星发射任务,主持、参加了近百个与航天有关的会议,空中飞人似的从北京飞了20多个地方。从9月初嫦娥一号卫星进入发射准备状态开始,一直到11月26日卫星出图的近百天时间里,孙家栋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探月工程的实施中。卫星发射成功后的一个月里,孙家栋虽然人在北京,但心系“嫦娥”,天天都坐镇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时刻关注着卫星每个动作的准确性。老伴魏素萍心疼地说:“他总是天天跑,穿皮鞋太累,我每年光布鞋就要给他买四五双。”在“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环绕月球的那一刻,全国的电视观众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一个被摄影师抢拍到的镜头,当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的扬声器里传出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的消息时,大家全部从座位上站立起来,欢呼跳跃,拥抱握手,而孙家栋却走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他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在偷偷擦眼泪,这个镜头令许多人动容。

2010年孙家栋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问起他的获奖感言,他发自内心地说:“心情非常激动,非常荣幸。自己感觉,航天事业是千人、万人大家共同劳动的结果,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下产生的,奖励是给予航天事业的肯定。自己做得有限,心情不安,只有感谢各方面对我的支持和培养,向共同战斗的同志们表示感谢。”“航天的事情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每个人手中的事情看似不大,但集合起来就是事关成败、事关国家经济利益的大事情,不论是哪个航天人,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事情办好。如果要说我自己,那我也就是那千千万万航天大军中的一分子而已。”

二、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

1、坚守信念绿染大亮山

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

2010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近些年,随着大亮山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山林的水源涵养功效得以很好发挥,附近村委会架起水管,将泉水从林场引到村里,通到各家各户,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受旷日持久的干旱影响,水管里的流水较之以往细小了很多,但足以让附近的村民心满意足,也让他们对杨善洲的功劳更加念念不忘:“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劝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鸣燕歌……

一位地委书记,为何退休后选择到异常艰苦的地方去种树?植树造林20余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让夕阳人生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给乡亲的承诺总得兑现”

“担任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情。我是保山地区的书记,哪能光想着自己的家乡,但毕竟心里过意不去呀,是家乡养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们承诺,等退休后,一定帮家乡办点实事。”关于种树,年逾八旬的杨善洲这样解释。

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杨善洲把目光锁定在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处的大亮山。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儿时,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等到集市上卖。原来这里林木参天,当年大炼钢铁时大量砍伐树木,后来当地贫困农民又大规模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变得山秃水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再这么下去,子孙后代的日子可怎么过?”杨善洲忧心忡忡。

退休前,杨善洲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然而,他还是来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回来了。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那天,他们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几个人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这样,杨善洲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

很多年之后,人们都还记得杨善洲初上大亮山时的情景。那时他住在用树杈搭起的窝棚里,脚上穿着草鞋,俨然是一个放牧的老人。后来,得益于省里的资金支持,林场终于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杨善洲和工人们在里面一住就是近10年。10年后,当他们用砖瓦平房取代油毛毡房时,破败不堪的油毛毡房已被四周的绿荫所掩盖。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执意爬上了大亮山。从此,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

2009年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20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有人算过一笔账:大亮山林场共占地7.2万亩,其中5.8万亩华山松中有3万亩已郁闭成林,按1亩地种200棵树,一棵树按最低价30元计算,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

这就是一位老地委书记帮家乡办的实事。

“没钱买苗木,只好去街上捡果核”

在杨善洲最早种树的山坡上,我们看到了一些造型优美的大树,很像巨型盆景。“盆景要是能长这么大就好了。”我和当地宣传部的同志开玩笑说。“算你说对了,这些树还真是盆景移栽过来的。”他们应道。啊?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去哪弄树苗呢?杨善洲可谓绞尽了脑汁。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天和林工们带上工具,到处寻找树苗。树苗太缺了,以至于他不得不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这些原来摆放在家里的雪松、白梅、银杏,从此在山上尽情地汲取雨露和养分,自由自在地生长,如今这些庭院花木都已经成为挺拔的大树,成为装点大亮山的一抹别致的色彩。

最让人震撼的还不是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杨善洲从街上捡回来的果核,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大片繁茂的树林。

“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拄着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种树的地方,杨善洲指着一大片林子说。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径。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

原地委书记到大街上捡别人扔掉的果核,这在当时成为轰动保山地区的新闻。可是杨善洲不在乎,林场资金紧,省一个是一个。“可你是地委书记啊,在大街上捡别人吃剩的果核,大家会怎么想?”有人开导他。“那是他们的事,不花钱就能弄到种子,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他说。

一次在街上捡果核时,杨善洲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小伙子的自行车上,小伙子大发雷霆,冲着老人破口大骂。旁边有人赶紧过来把小伙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位老人就是原来的地委书记。小伙子顿时傻了,他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在他看来甚至有些卑微的老人会当过那么大的官。杨善洲却丝毫不理会旁边发生的一切,依然低着头自顾自地捡他的果核。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每每这个时候,杨善洲就会发动全场林工,一起到街上去捡果核。如今一个个小小的果核,都已在岁月轮回中演变成为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果树。

“正是因为有老书记带着干,我们才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挺了过来。”林场的工人说。

20多年前,初上大亮山的杨善洲头发只是灰黑,如今却已满头飘雪……

“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大亮山林场带给当地群众的好处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显现和显著起来。

创办林场之初,省林业厅、财政厅给大亮山林场拨付了100多万元,对杨善洲造林之举给予支持。当时,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慎重考虑后,杨善洲用这笔钱在大亮山修了一条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起了5公里长的高压线,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并挤出7万元为附近的四平寨通了电。通路、通电为植树造林奠定了基础,也大大推动了当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大亮山林场最显著的社会效益表现在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难题。场长董继军告诉我们:“林场现在承担着3个乡镇11个村委会70个村民小组2.5万人的饮水供给任务和两个糖厂的蔗区灌溉任务。”

我们来到了距离大亮山林场20多公里的陡坡村大柳水自然村,杨善洲就出生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前,因为饮水太困难,这里的村民婚丧嫁娶,用水都要纳入人情簿子。”老书记说。可是,走家串户后,我实在难以相信这个地方曾经饮水困难到那种程度,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各家各户都通了自来水管,拧开开关就有清泉汩汩流出。

大亮山林场采取的是“国社合作”营运模式,即由村社集体为单位出林地,由国家进行植树造林,产生的经济利润按一定比例双方分成。“这些年,大亮山林场都只是进行抚育型间伐,带给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效益不是很明显。2006年到2008年,林场共支付给村集体4万多元的分红。”董继军说。2006年,林场建起了一所木材加工厂,加工抚育间伐的林材。到2008年3年间,林场共支付给当地村民间伐林木、加工林材的劳务费超过了36万元。

不久前,施甸县政府用大亮山林场做抵押,贷款1.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1亿元已经支付到位。

发端于大亮山林场的植树造林热情还波及到了更广的范围:“这些年,感觉整个施甸县的植树造林热情都在上涨。”穿行在林海中,县委宣传部的同志感慨地说。我们从林业部门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1988年施甸县的森林覆盖率为17.1%,2009年提高到了44.8%。

在担任大亮山林场义务承包人的20年间,杨善洲接受的唯一报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1996年,随着物价上涨,林场将补助标准提高到了100元。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为杨善洲颁发特别贡献奖,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今年5月,杨善洲将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一中,6万元捐给了林场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设。

“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2、穷尽一生书写为民情

杨善洲自1950年把妻子迎娶进门以后,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就再也没有时间去过妻子家。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他的岳母到姚关去赶街,看到一辆汽车从街上过时听人提到了女婿的名字,老人想上去和久未见面的女婿打个招呼,可一晃车子就直奔乡下去了。直到临终前,老人都没再见过自己的女婿杨善洲……

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会“无情”和忘我到这种地步?从1955年任施甸区区委书记到1988年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休,30多年的时间,他都在忙些什么?

与杨善洲谋面是在他的家中。老人穿着一件灰色的旧卡基布中山装,坐在一张枣红色的老式木沙发上。那一刻,让人感觉像是穿越时空,回到那久远的年代……

“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

1965年的一天,一个头戴竹叶帽、脚穿草鞋的中年人出现在施甸县某人民公社,打听公社领导在哪里。接待的同志一看来了个老农,而领导正准备接待县委书记,就随口打发说领导不在。来人一听没作声,转身就去村子里面转悠了。过了约定好的时间,公社领导仍然没见到县委书记,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接待员把县委书记当成老农给打发走了。这位县委书记就是杨善洲。

做过9年石匠、工农干部出身的杨善洲,当了保山地委书记,依然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本色。他脸色黝黑,双手老茧,和农民一起锄田、栽秧,走家串户体察农民的困苦,给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给困难户力所能及的帮助,下乡不给农民添负担,从来都自掏饭钱……

“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给杨善洲担任秘书11年,祝正光印象最深的就是杨善洲时常和农民群众一起下地干活。“那时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基层,每天天不亮,我们就出了地委大门,天黑之后才回来。地委开会都在晚上。”祝正光说,“书记一直认为,与农民 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

1980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保山考察。总书记提前抵达,地委的同志迅速到板桥公社去通知地委书记杨善洲,到了公社才发现,他正在田里头和农民一起插秧,裤腿挽到了膝盖上,猫着腰只顾忙碌,听到工作人员的喊声,他才回过神来,赶紧拔腿往回跑。“杨书记是换了衣服才去见胡耀邦总书记的,可他和农民一起插秧的事还是传到了总书记的耳朵里。总书记感叹说像杨善洲这么朴实的地委书记还真不多见。”祝正光说。

在杨善洲眼中,人民的事马虎不得。1988年,当时驻板桥汉庄的地委工作组接到板桥镇宗家山村杨春兰老人的申诉。老人去卖猪,半路上被人截住,一口咬定是老人偷了他的猪,并扯着老人来到了地委工作组要求主持公道。工作组负责处理此事的人轻信了对方的话,责令杨春兰立即将猪送还给对方,并罚款80元。老人含冤叫屈告到了工作组。杨善洲得知此事后,马上责成工作组与地委信访办公室的干部进行调查核实,并要求将处理结果报告他本人。经过认真核查,事情很快真相大白,原来杨春兰所卖的猪是别人偷了转卖给他的,他自己毫不知情。“我们处理的任何小事都可能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马虎行事,不能伤了群众的心。”事后,工作组专门派人当面向杨春兰道歉,并赔还所收的罚款。

“老书记12岁失去父亲,陪着母亲艰难度日,从小就深深地体味到身为一个农民的诸多难处。因此他处处从农民的角度去理解农民,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民’,并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官’,这使他与父老乡亲始终保持着一种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在杨善洲身边工作过8年的保山日报记者苏加祥这样解读这位“农民式”的地委书记。

“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

我们来到了施甸县大柳水自然村杨善洲的老家。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较之于周围的院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他的老伴。在丈夫为了事业和理想顾不了家60多年的岁月里,这位叫张玉珍的老人默默地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

杨老家现已是四世同堂,他的大女儿、孙子、重孙和老伴一起生活。2008年,孙子攒够钱新建盖了房子,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平凡而融洽。但是,在杨善洲常年顾不得回家的岁月里,这家人曾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1975年夏天,家里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便到处漏雨,全家老小实在无法在屋里居住。张玉珍没办法,专程跑去找杨善洲,叫他无论如何想办法拿点钱给家里修房子。杨善洲听了,久久无语,掏出身上仅有的30元钱交给妻子说:“你先拿这30元钱回去,买几个瓦盆接一下漏雨,暂时艰苦一下。”张玉珍接过30元钱,含着泪水回到了老家……她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父亲确实没办法,他很穷,我们以后再也不能去给他添麻烦了,家里的日子我们先凑合着过吧。

1995年,杨善洲已经退休并回到大亮山种树。出于杨善洲进城给林场办事住宿方便的考虑,全家想方设法借了5万多元钱在施甸县城的附近买了一块地,勉强盖起了一间房子。房子是盖起来了,但这5万元的债怎么还?张玉珍专门找到杨善洲:能不能凑点钱还还账?杨善洲东拼西凑拿出了9600元,“你一辈子就攒了这么点钱?”老伴问。杨善洲摆了摆手:“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看着老伴无奈的神色,张玉珍只好又一次含着泪水回到老家,把刚刚盖起还没来得及住的房子卖了。

杨善洲的大女儿杨会菊向我们讲述了另一件更让人心酸的事。她3岁那年,一天深夜忽然高烧昏迷,奶奶和妈妈急得顶着暴雨爬山路连夜赶往施甸县城。山路崎岖不平,路过一个山崖的时候,奶奶因走路慌乱而失脚,身子往山崖下倾倒,母亲急忙伸手去拉奶奶,不料由于失去重心,3人一起掉下了山崖,挂在了一蓬枯藤上……回忆起昔日的艰难,年近花甲的杨会菊含着泪水,轻轻地抚摸着母亲的手说:“父亲不容易,我妈更不容易啊!”

杨善洲的小女儿杨会芹回忆说:“我8岁时,第一次见到了父亲。当时因为奶奶病重,父亲赶回家来送药。母亲对我说,这是你爸爸,赶快叫啊,我却害怕地躲开了。”

杨善洲退休后,组织上安排他到昆明安度晚年,一家人欣喜万分,以为终于可以与在外忙了几十年的父亲共享天伦之乐了,不曾料想,他却一头扎进了家乡的荒山……

“不行!我没这个权力”

一个老地委书记的妻子和家人怎么会在农村?从大柳水村出来后,这个疑问一直在我心头萦绕。

“是老书记自己不让办‘农转非’。”熟悉情况的人解释。1964年,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提出把他爱人转为城镇户口,他谢绝了;1978年,上级组织部门有个通知,地、师级干部,家在农村的妻子、母亲、不满16岁的子女可以转为城市户口。当时,杨善洲家除大女儿外,都符合进城的条件。当组织部门将他家“农转非农业人口”的报告打上去时,他坚决要求撤销报告。他说:“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自己常年不在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的照顾也不给家人享受,杨善洲做过的类似事情数不胜数。

1982年盛夏的一天,保山地区中专生招考张榜处,有个18岁的姑娘眼睛睁得大大的在榜上寻找了无数遍,还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杨善洲过来拍拍自己小女儿杨会芹的肩头说:“别难过,明年再考。”“爸爸,要是明年还考不上你能给我安排个工作吗?”女儿可怜巴巴地问。杨善洲紧锁眉头,严肃地看着女儿:“不行!我没这个权力。”

1986年,姚关乡的一位副乡长在杨善洲家看到老书记的老伴和女儿们正在吃包谷饭,得知老书记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只好用包谷掺在饭里时,这位副乡长流泪了,当即让乡民政给老书记家里拉去了两袋救 济粮。杨善洲知道后,批评了他:“好多人家连包谷饭都吃不上呢,接济要接济比我们更困难的家庭。”他叫家里人将送来的粮食退了回去。这一类的故事至今仍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

隆阳区芒宽乡现在是保山市有名的小粒咖啡之乡,全乡的咖啡连片种植面积超过万亩。可在30年前,这里的咖啡树只是零零星星。咖啡种植产业的长足发展是在杨善洲走进芒宽田间地头,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咖啡种植之后发生的。1980年10月,杨善洲到了潞江坝的芒宽公社。他听说新光大队有位叫朱自祥的社员,种植咖啡成了出名的冒尖户,曾因种咖啡挨过批斗,便想让朱自祥带头发展咖啡种植。杨善洲踏进朱自祥的家园,摸着咖啡树说:“过去,我也没顶住‘左’的妖风……我看这咖啡树是摇钱树。”

朱自祥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杨善洲又说:“你家6口人,光是咖啡这一项收入就是人均300多元,再加上其他经济收入,已提前达到了小康水平啦!好啊,你这个典型应该快快推广。”就在那一年,全国咖啡生产会议现场会在芒宽新光大队召开。从此,咖啡种植在芒宽得以迅速发展。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都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这位84岁的老党员说。

第三篇:学习孙波同志事迹有感

学习孙波同志事迹有感

本网讯(通讯员 岳红娟)在学习完孙波同志的事迹后,我深受感动,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感恩、责任、奉献、无私、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精神。为了祖国的事业,他付出了他的一生,一颗石油报国的赤诚忠心,赋予了当代石油铁人精神新的内涵,是他用鲜血和生命在为祖国献石油。

他曾经说过“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中国石油培养多年的干部,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倾尽全力。”这句话让我看到孙波同志是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人一定要学会感恩。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企业栽培了我们,我们要学会感恩企业;社会成就了我们,我们要学会感恩社会。无论身在何处,常怀感恩之心,只有这样,我们的父母才会安享晚年,我们的企业才会发展,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美好。孙波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付出的一切让我感动,作为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我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向孙波一样学会付出和感恩。

作为一名石油人,他曾说过:“石油报国,不辱使命。”孙波的话句句都铿锵有力,看了就让我觉得信心百倍,干劲十足。作为国家的栋梁,他的责任感在不断的鼓励着我们石油工人。作为当代青年,要向他学习,责任心是我们干好工作最基本的要素,我们必须对工作负责。就像我们检验钢管一样,经过自己检验的钢管,要确保检验的每项内容都符合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钢管合格放行,我们心里才会踏实。

孙波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很多,我们要长期的学习孙波同志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断鞭策自己,提高自己。虽然我们不能像他一样奔走于各国为祖国石油事业贡献,但我们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把他的感恩、责任、奉献、无私、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精神发扬光大。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伟大形象将永远存活在我们心中!(防腐分厂供稿)

第四篇:学习孙波同志事迹心得

《学习孙波同志事迹心得》

康晶

周三下午我们在电教室进行了政治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向工农法院刑事庭审法官----孙波同志学习”。听了陈美男书记的讲述后,被孙波同志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现谈一谈自己的听后心得: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孙波同志认真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自参加工作以来对待自己经手的每一个案子都能秉公执法,一丝不苟。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孙波同志累倒了,经过2次换肾都没有逃脱病魔的纠缠,现在他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听到这里我真为他惋惜,这样一个人民法官,这样一个好法官,为什么不能得到他应有的回报?如果他在觉得身体不适时能及时治疗,就不会得这种病。但是他那时却在为工作加班、加点,根本没有把身体上的不适放在心上。

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上课,尽心教育、辅导每一名学生。但是和孙波同志相比我们的付出还很不够。孙波同志的座右铭是:少说话,多干活。这句话看似简单,没有什么深刻含义,可是却真正体现了孙波同志在工作当中的那种忘我精神。在经他审理的案件中有很多都是大案、要案,有时他会收到或接到恐吓信件和电话,但是他不会被这些吓倒,反而更激励了他秉公执法的信心,让那些知法犯法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孙波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更是一名人民的好法官。学习他的事迹后我会审视自己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为我们黎明小学更好的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徐强、孙建设同志简要事迹

附件:

徐强同志简要事迹

徐强,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齿轮压缩机车间副主任,1970年11月出生,2003年12月入党,大学文化。2004年被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中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6年被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被省委授予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省总工会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和特等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连续四年当选大会主席团成员;201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曾经高考落榜的他,如今能够准确地翻译进口设备的工艺说明,敢与洋专家‚叫板‛;自学成才的他,创下了大型齿轮加工4级精度的全国之最,被同行称为‚徐强精度‛,让‚沈鼓‛牌透平式压缩机拥有了与美国通用、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分庭抗衡的实力;作为共产党员的他,18年如一日奋战在生产一线,通过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出了一支业务精湛、技术一流的团队,让更多的工人掌握了‚徐强精度‛。

中国要强大起来,民族工业必须走在前面,否则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就没有发言权。因此,作为当代工人,一定要有一身硬功夫。——徐强

徐强的父亲徐义铮是一名老党员,曾经是沈鼓集团的技 1

术权威。工业强国,是他大半生的追求。1989年,徐强因身体原因高考落榜,父亲鼓励他进工厂当工人,老人说:‚儿子,工业强国是我的梦想,可惜,我只实现了一半,另一半要靠你来实现。‛1990年,徐强考上了沈阳鼓风机集团技校的数控大专班。

进厂后,他的眼界大开。沈鼓集团作为国家风机行业排头兵,为国家12项重大装备中的8项提供产品配套,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各类国家大型基础支柱产业。徐强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他给自己设立了努力方向:做一名优秀的复合型技术工人。他对父亲说:‚爸爸,现在人们都叫我是徐义铮的儿子,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会说徐义铮是徐强的爸爸。‛

沈鼓集团历来有着爱岗敬业、勤奋钻研技术的传统,50多年来,企业共涌现出160余名全国、省、市级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徐强的师傅马永思,是当时厂内磨齿技术水平最好的技师,马师傅的岗位是厂内有名的‚共产党员示范岗‛。徐强想,遇上这样的好师傅是自己的幸运,一定要尽快把技术学到手,不能给这个先锋岗抹黑。按照规定,学徒期是一年,他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出徒了。看到他进步这么快,公司决定让徐强去操作从瑞士进口的一台马格32X磨齿机。徐强以为只要用原来学的办法操作就可以,结果将给进倍率的旋钮多拧了一周,速度竟成倍地增加,这一来便出现了一个废品。这件事,让他非常震动。他暗暗发誓,绝不能有第二次!从那以后,徐强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他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常常是从早晨研究到天黑,才发现自己连 2

中午饭都忘了吃。几年过后,徐强终于成为企业内著名的技术能手。1994年全厂举行技术竞赛,徐强理论竞赛获得第一名,实际操作获得第二名。孜孜以求的学习,使徐强逐渐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新时期技术工人,成为企业员工竞相学习的榜样。

我要用我的技术捍卫中国人的尊严,要让外国人对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竖起大姆指。——徐强

在沈鼓集团的增速机车间,工作环境整洁干净,机器上一尘不染,连温度都恒定地设在20℃,这些都源于对精度的苛刻要求。在一个直径1.2米看起来很笨重的高精度齿轮上有数百个小齿,每个齿之间的距离误差不超过1至2微米,而1微米仅相当于头发丝的1/60粗细,喘口气都能把这一微米吹飞了。徐强就是每天与这些‚微妙‛的齿轮打交道、挑战精度极限的人。

2001年3月,沈鼓集团在德国购买了一台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控立式成形磨齿机,徐强作为一名工人被派往德国验收、学习该设备。在德国,徐强凭借自己对设备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敢于和德国专家较真。在程序编制过程中,他发现德国专家输入的齿轮螺旋角有问题,当即提了出来。可对方却说:‚我们从来都是这么输入。‛在这种情况下,徐强没有盲目迷信德国专家,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要求其做出解释。德国专家经与总部多次联系后,最终确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次纠错,徐强为公司节约了十几万元。回访的德国专家钦佩地说:‚能够开发出磨齿机 3

全部功能的操作者不多,但徐(强)做到了,徐(强)的技术令人惊讶!‛

让徐强创造奇迹的是2004年一个加工大型齿轮的项目。客户要求生产一个大型齿轮,设计精度是5级。齿轮的加工精度共分为12个级别,在实际操作中,大型齿轮能达到5级精度,难度相当大。在加工过程中,徐强边操作边告诫自己,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因为他知道,稍一疏忽,就会使齿轮报废。这不但要造成2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连企业的信誉也要跟着丢了。徐强的细心得到了回报,产品检验证明,他加工的齿轮不仅满足了客户5级的精度要求,居然达到了4级!徐强创造了全国大型齿轮加工的精度之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内外同行们将徐强创下的这一纪录称为‚徐强精度‛,这个精度每年能为企业创造4000多万元价值。

‚徐强精度‛不是我个人的荣誉,它属于集团、属于中国企业。我是一名党员,我要让身边更多的人掌握‚徐强精度‛。——徐强

作为一名党员,徐强在工作中表现出超越常人的爱岗敬业和创先争优精神,影响和带动着集团所有生产一线的青年工人;他的岗位作为‚共产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示范引领作用。

2004年,集团任命徐强担任增速机车间齿轮加工组组长,承担20多名技工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徐强说,‚我是共产党 4

员、劳动模范,厂内的职工已经把我当成了一个标杆,我要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其他人。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我要把我的班组带成一个先进的团队。‛他所在的班组被企业命名为‚徐强班组‛,始终有一种在工作上处处争优、生活上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几年来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研制中屡立战功,成为辽宁省和沈阳市的知名品牌。

国外一些公司看中了‚徐强精度‛,想用高薪将他挖走。他说:‚‘徐强精度’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整个企业的,我不能这么做。‛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徐强患上了胃炎、腰间盘突出等疾病,但他仍然咬牙坚持工作。对待家庭,他与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女儿常是聚少离多。他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在振兴的大业中,多一份打拚、少一点花前月下,多一份奉献、少一点天伦之乐,在自己深爱的岗位先行一步,我认为值得,对此我无怨无悔!‛

孙建设同志简要情况

孙建设,锦州市公安局凌河分局石桥子派出所民警,1956年11月出生,1979年3月入党,大专文化。2006年被省文明委授予省雷锋奖章,被省公安厅授予省优秀社区民警称号;2007年被省总工会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 2008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社区民警称号;2009年被省委授予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勤廉兼优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爱民模范称号,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省委作出开展向孙建设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认真开展向孙建设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其先进事迹在全省14个市巡回宣讲。

扎根基层 爱岗敬业

孙建设从警15年来,始终把基层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始终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前沿,凭着‚干什么工作都要干好‛的韧劲,把一个没有物业公司管理的‚大杂院‛,创建成为省级平安社区。

1995年,孙建设刚刚转业到石桥子派出所,到居民家开展工作常吃‚闭门羹‛。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他到街头巷尾同社区群众、下岗职工拉家常,经过3个月的艰苦奔波,将辖区 6

内的常住和暂住人口情况全部摸清。孙建设也由此总结出入户走访社区群众的‚五步工作法‛:第一步,要积极取得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支持与配合;第二步,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晚上,在居民家中有人时进行走访;第三步,对暂时不在家的住户,留下电话号码或委托邻里转告,先预约后走访;第四步,对不愿见面的住户,反复登门,以诚感人;第五步,对少数心存戒备的群众,与煤气、水、电工作人员一起入户走访。通过‚五步工作法‛,解决了走访社区群众存在的‚入户难、见面难、沟通难、支持难‛等问题,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

在此基础上,孙建设还创造了‚三清工作法‛,即清查暂住人口、清查出租房屋、清查重点人口;‚六门宣传法‛,即把群众常经过的六个门(社区大门、值班室门、警务室门、单元门、居民家门和停车场门)作为宣传阵地,开展警务工作。同时,孙建设还组建‚4050‛巡逻队、‚四老‛服务队、‚夕阳红侦缉队‛、‚一长、一户、两员维持治安志愿队‛,充分调动了社区群众开展治安防范工作的积极性。2007年11月19日,新华社刊发了《孙建设工作法有效破解社区治安管理难题》一文,***、孟建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予以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人民公安报》等媒体报道了他的‚建设工作法‛。

牢记宗旨 情系群众

孙建设经常把‚群众利益无小事‛挂在嘴边、体现在人日常工作中。为了给群众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服务,孙建设 7

坚持做到‚五勤‛,即勤走、勤看、勤记、勤问、勤听,真正做到进千家门、熟千家事、知千家情。

文昌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居民多数是东电三公司职工,常年在外地施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家中的安危时刻牵动着企业职工的心。为此,孙建设只要有时间,就到社区转上几圈,发现谁家的门窗没关好,就及时告诉主人;看见摩托车或电动车没锁好,总是提醒几句。如何维护社区治安,他总结出‚白天重在‘看’、晚上重在‘巡’、深夜重在‘守’‛的24小时‚全天候防控模式‛。15年来,孙建设先后破获各类案件175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185人,抓获网上逃犯7名,找回失散儿童5名,他所在的文昌社区连续11年未发生刑事案件和恶性上访案件。群众视他为社区平安的‚保护神‛,大家都说:‚自从文昌社区有了孙警官,白天外出可以不锁门,晚上睡觉可以不关窗,非常安全。‛

家住在凌河区文昌里的小魏今年22岁,父母都没有正式工作,父亲有糖尿病,母亲患有精神病常年卧床不起,全家的生活来源只有年迈的奶奶拾捡破烂换来的一点收入。2005年,孙建设走进了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帮助小魏一家一次又一次的度过难关。2010年1月小魏的父亲因病去世,孙建设亲自为老魏换了寿衣,又送上一程,面对火化那天哭作一团的小魏祖孙二人,孙建设说:‚以后你们就把我当亲人吧!‛在场的人都被眼前的这一幕感动的潸然泪下。

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社区就是孙建设的家。他心无旁婺,舍小家、顾大家,把‚有事找建设‛作为社区群众对自己的最高褒奖,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面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旗帜。孙建设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尿糖已经4个加号。由于工作劳累,他的病情日趋加重,形成了低血糖。在走访社区住户和巡逻过程中,几次昏倒在楼梯口。大家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社区王大妈心疼的说:‚建设呀,你也是50多岁的人了,还有糖尿病,可得注意自己的身体呀,你要是累垮了,我们有事找谁呀‛。

孙建设的老家在黑龙江,远离父母,妻子下岗待业,全家的生活只靠他一人维持。为此,他为不能在父母的膝前尽孝、不能为下岗的妻子找到一个工作而深感内疚。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5年来,孙建设共帮助21名下岗职工找到了工作,为特困户捐款4.8万余元、衣物150多件。每当谈起这些,他总是憨然一笑。文昌社区的居民们说:‚在建设那里,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都是小事。‛

下载孙海龙同志事迹材料(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孙海龙同志事迹材料(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孙海龙课题研究五年规划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五年规划 励志学校孙海龙 在全区教育打造“大兴安岭教育生态圈”的大环境下,韩局教育科以及励志学校成立了《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小组......

    秦戊孙同志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秦戊孙同志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秦戊孙、男、1968年9月出生,广西灵川人,大学专科文化,中共党员,1991年2月参加工作,执业医师、临床主管检验师。现任灵川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组成......

    会计师事务所孙莉同志个人简要事迹

    会计师事务所孙莉同志个人简要事迹 孙莉,女,生于1971年6月,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常州嘉浩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现为政协常州市第十三届委员(市政协经科委委员)、常州市......

    义工奖候选人解海龙事迹

    义工奖候选人—解海龙事迹15年前,—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大眼睛的小姑娘》轰动海内外。那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乌黑透澈;那是一双失神的大眼睛,隐约闪现着晶莹的泪光,流露出对......

    孙建设事迹

    孙建设同志事迹材料 孙建设,男,53岁,辽宁省锦州市公安局凌河分局石桥子派出所民警。从警14年来,孙建设做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立足本职岗位,扎根社区基层,推动了社区治安的好转,赢......

    孙月事迹

    做一个“四有”好少年 孙月,一个从黑龙江穷山沟来连打工穷家的孩子,人穷志不穷。她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学习勤奋、追求上进,团结友爱、关心他人,活泼开朗、身体健康,是一个品学兼......

    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孙波同志事迹修改

    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孙波同志事迹 道德讲堂活动主持词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钱塘小学道德讲堂。道德讲堂,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 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

    孙林夫同志先进个人主要事迹公示材料

    孙林夫同志先进个人主要事迹公示材料 孙林夫,男,汉族,浙江绍兴人,1963年7月出生,无党派人士,现任四川省现代服务科技研究院院长,西南交通大学CAD工程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