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首例金融诈骗洗钱案提起公诉
重庆首例金融诈骗洗钱案提起公诉
(2010-10-21 21:50:51)
转载
人民网重庆视窗10月21日电 彭国威报道:近日,重庆检察机关以涉嫌洗钱罪对一起巨额金融诈骗洗钱案提起公诉,这是重庆市首例以金融诈骗犯罪为上游犯罪起诉的洗钱案。
2009年某日,重庆市A公司财务人员到某银行领取账户存款利息单据,发现该公司账户中的2000万元存款仅余9000余元,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经公安机关侦察,此案为张三(化名)、李四(化名)犯罪团伙连续实施的5起金融票据诈骗案之一。截至案发,该团伙已累计诈骗5家公司,诈骗金额高达6400万元。
作案中,诈骗分子以高息为诱饵,骗取企业到银行开户存款,同时串通银行工作人员截留开户资料复印件并伪刻印章开立虚假账户,再冒用企业支票将资金划入虚假账户后迅速转走占为己有,之后再采取诈骗下一家公司“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支付高息和归还本金维持诈骗过程。其中,涉案人员王五(化名),因明知是金融诈骗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仍提供资金账户并多次协助资金转移,以达到清洗诈骗犯罪所得的目的,被追溯为洗钱犯罪。
据了解,今年以来,重庆以洗钱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判例已有4例,其中,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虚构交易犯罪、虚设股权罪为上游犯罪的洗钱案判例均为全国之首。
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负责人介绍,这些洗钱犯罪活动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洗钱方式呈现多样化。利用多个银行卡或银行账户转移犯罪资金洗钱;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和投资收益性保险产品洗钱;通过黑社会放高利贷洗钱;用他人名义购买不动产洗钱;通过虚构交易或虚设股权转移财产并掩盖犯罪收益;以投资分红方式掩饰、隐瞒受贿资金。
二是洗钱渠道主要以金融机构为主。从已查处和已宣判的洗钱犯罪情况看,借道金融机构洗钱仍然是洗钱犯罪分子采取的主要方式,因此,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依然是反洗钱工作的第一道关口。
三是利用他人账户或冒用他人名义进行洗钱。由于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逐步深化以及对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的监测日益严密,使得犯罪分子已不敢轻易使用本人账户及关联账户进行交易。为掩饰隐瞒犯罪真相,犯罪分子在资金交易或财产登记时,通常都是冒用他人名义进行实名开户、交易或登记。
四是洗钱犯罪呈现专业分工协作化趋势。从已侦破案件看,出现了专门利用他人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并通过互联网贩卖银行卡的犯罪嫌疑人。
第二篇:重庆特大洗钱案
重庆特大洗钱案牵涉多家银行 审查报告制度失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8月17日,重庆警方向媒体通报,成功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地下钱庄案,打掉一个利用空壳公司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犯罪团伙。此案涉案金额高达560亿元,冻结涉案账户共计912个,冻结资金5.48亿元。
据一位参与此次案件侦破的人士介绍,重庆多家银行涉案。不过该人士并未透露具体涉案银行名单。
记者查询现有公开资料获知,这是我国迄今为止破获的最大地下钱庄案。人民银行曾通报,今年上半年,外汇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共破获10起地下钱庄和网络炒汇案件,涉案金额累计超过100亿元。
警方的调查将地下钱庄、客户交易的整个脉络一一还原。交易都是通过银行的公转私业务平台完成,但遗憾的是,未有银行察觉异常。人民银行通过《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多个文件对洗钱行为进行约束,但在利益冲击下,这些大额、异常支付报告制度在金融机构几近失灵。
目前,警方正在进行案件收尾工作,相关嫌疑人正在司法诉讼过程中。
9000个银行账户
重庆楚和商贸有限公司(下称“重庆楚和”)一夜出名。重庆楚和注册于2009年6月,资本金50万元,主要经营计算机软硬件开发、销售,销售计算机及配件、电子元器件、珠宝、百货、工艺美术品。其最后一次通过年检的时间是2010年。三五个伙计,一年几百万的营业收入,渝州路上这样的小公司成千上万。
事实上,低调的重庆楚和做着“大业务”。
国家审计署广州特派办在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投放结构和资产质量专项跟踪审计调查中发现,2010年1月到10月,重庆楚和等19家公司利用其开设的商业银行公营账户向个人账户划转资金平台,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
包括重庆楚和在内的19家公司的非法活动共涉及9000余个银行账户,交易金额累计达450亿元人民币,其行为涉嫌非法经营罪。
发现此情况后,重庆市公安局迅速成立“3〃25”专案组,专案组以经侦总队为主体、集合多个专业警种力量,人行重庆营管部也派出金融专家直接参与案件调查工作。
随着调查的深入,该团伙的做案脉络逐渐显现。
该团伙利用重庆楚和这样的空壳公司等方式,设立了20余个对公账户及数百个个人账户,同时在广东深圳等地设立“业务联系人”。在深圳的业务联系人有7人。与此对应,重庆的业务人员也有7名。
“业务联系人”在接到业务后,随即将“客户”对公账户的资金转入重庆事先注册好的对公账户中,重庆方再将资金转入个人账户,最后转入“客户”指定的账户中,或者非法为“客户”兑换外汇出境,并收取交易金额的1‰至3‰作为手续费,从而满足客户规避人民银行对企业基本账户和现金的管理、逃避金融监管将资金汇到境外、隐匿资金走向等非法目的,完成整个犯罪过程。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除国家审计署广州特派办调查发现的450亿元涉案资金外,从去年10月到今年5月,又有117亿元异地资金流入重庆楚和等19家公司对公账户中。流入资金涉及100余家单位、个人,分布在广州、北京、大连等多个城市,资金来源涉及珠宝首饰、电子、建筑等行业,涉案金额累计达560亿元。
四类“客户”
5月6日,专案组在重庆、深圳两地分设抓捕行动指挥部,会同广州、深圳两地警方,集结近百名警力,在三地对犯罪团伙实施统一收网行动,当场抓获涉案人员25人。
专案组同时对犯罪嫌疑人在重庆和深圳两地的住所和经营场所进行了搜查,扣押作案工具电脑24台、银行卡160余张、网银U盾90余个。
此时,3.〃25专案暂告一段落。随着侦查的深入,地下钱庄与“客户”的具体交易手段也被逐一还原。
据当事人陈述,“客户”进行非法资金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目的:非法买卖外汇。客户因偿还境外赌债、支付货款等原因,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并向境外转出资金;或者因向境外个人或银行借款、走私外汇等原因,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从境外转入资金。
比如,浙江一工程项目负责人祁某于2011年1月7日到澳门赌场参与赌博,在两天时间内共计输掉1000万港币。因当场不能偿还赌债,于是写下借条并约定按时将资金打到赌场提供的账号上。
祁某回到国内后,以各种虚假名义向工程开发公司申请款项来偿还赌债,并让工程开发公司将资金汇入事先联系好的地下钱庄账户。
工程开发公司在未认真审核的情况下就同意放款,并将860万元人民币汇入地下钱庄控制的账户,再由地下钱庄控制的账户换成港币转到澳门赌场。祁某的行为已涉嫌非法买卖外汇罪。
其次是改变贷款用途。企业通过地下钱庄非法转移资金,将银行划转至企业账户的贷款转移出来挪作他用。
三是向境外转移资金。企业通过地下钱庄直接将资金转移至香港、澳门等地区,用于买房、炒股。
四是通过地下钱庄,转移资金用于虚报注册资本等违法犯罪活动。
王某准备入股深圳某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但没有资金,便与上述地产公司负责人温某商量,先将该公司公营账户内的资金1300万元通过地下钱庄转到王某的个人账户内。
王某验资完成后再将资金转回该公司的公营账户,从而达到入股的目的。银行的盘算
让人不解的是,多达560亿元的交易几乎完全通过银行的“公转私”业务平台完成,但在审计署的检查前似乎并未被察觉。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40条规定,单位从其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每笔超过5万元的,应向其开户银行提供下列付款依据:代发工资协议和收款人清单;新闻出版、演出主办等单位与收款人签订的劳务合同或支付给个人款项的证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奖券发行或承销部门支付或退还给自然人款项的证明等其他资料。
第42条则规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款项的,银行应按第40条、第41条规定认真审查付款依据或收款依据的原件,并留存复印件,按会计档案保管。
换句话说,为了将资金从公司账户转入私人账户,重庆楚和必须提供大量的材料,以说明资金流向,银行则应该进行适当的审查。
“重庆楚和交易量这么大,银行应该不难发现异常。”当地一位银行人士说。按照规定,银行在发现大额、可疑交易,应当向人民银行或者国家外汇管理局报告。
上述人士分析,对于银行而言,大量的资金往来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取得一定的结算收入,其次是能获得资金沉淀。在去年以来资金紧张的局面下,银行存款争夺战硝烟四起,几百亿的资金沉淀对银行而言极具吸引力。这也可能是如此异动都未能被发现的根本原因。《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第20条规定,对于未按照规定报告大额交易或者可疑交易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取消其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
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简化了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支付款项的处理手续,从单位账户向个人账户的转账,每笔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既可由付款单位出具单独的付款依据,也可由付款单位在付款用途栏或备注栏注明事由。但付款单位须对该款项支付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只能将确属个人的合法收入款项转入个人账户。同时,为防止付款单位利用该规定从事套取现金、逃税、洗钱等违规违法活动,《通知》规定:对于单位账户向个人账户支付款项的,如属于反洗钱制度规定的大额和可疑交易,银行应按反洗钱的有关规定报告。
执行简化手续的时候要根据对各户掌握情况慎重确定采用何种手续,防范风险。
第三篇:重庆首例扣职工工资作年终效益工资案审结
重庆首例扣职工工资作年终效益工资案审结
------------------
http://.cn 2005年01月12日20:16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重庆1月12日消息(记者刘湛)重庆市首例企业扣除职工部分工资作为年终考核的“效益工资”案昨日在重庆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审结。某集团公司与张先生签订的原劳动合同终止履行,并支付拖欠张先生的工资3560元和工资损失888元,当事双方均表示不再上诉。
这家公司与张先生在劳动合同书中约定:张先生服务期限从2003年8月2日起至2007年8月2日止,月工资不低于800元;公司随时结算劳动报酬,否则张先生可随时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任何一方违约,应支付对方违约金50000元。
去年1月,公司根据张先生职级为其定工资为1400元/月。同时,公司规定每月扣除40%为年终效益工资。张先生实际每月只得到840元。8月15日,张先生向公司借支了4000元,公司以他7月至9月的工资抵算了他的借款,尚有200元未付。10月15日,张先生以该公司未按月支付工资为由,书面通知其解除劳动合同,遂于10月18日离开该公司。10月28日,张先生向市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承担违约金及未支付的全部工资。
劳动仲裁机构以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应当按合同履行双方权利义务,该公司不按月支付工资应承担赔偿责任为由,仲裁该公司支付张先生工资3650元和工资损失888元,公司反诉张先生承担劳动违约金不成立。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张春梅
第四篇:如何防范网络金融诈骗
能攻心骗子花样百出
不审事智者千虑一失
如何防范网络金融诈骗
王同花
2016年04月30日05: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蒋跃新作
新华社发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利用手机、互联网进行各类诈骗的愈见多发。境内外不法分子大肆运用网络钓鱼、伪基站、植入木马及电信诈骗等欺诈招数,精心编造各种骗局,引诱网络金融用户上当受骗。
高息集资?莫名中奖?不要以为金融骗局离我们很远,事实上,它们一直在我们身边,而且已经潜入到金融行业所有领域。那么,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种种骗局,网络金融用户该如何识别,又该如何防范呢?本文针对时下最常见的网络金融诈骗手法进行详解。
——编者
■诈骗手法1:
虚假积分兑换
一天,外籍华人沈先生的一笔账号支付交易,被建设银行合肥电子银行风险监控平台判断为高风险并实时拦截。风控专员在核实中了解到,沈先生只点击了一下手机短信中所附的链接,手机就中毒了,若没有被风控平台及时拦截,将眼睁睁地损失一笔巨款。
沈先生遭遇的骗术是利用虚假积分兑换进行网络诈骗。其手法是:不法分子发送积分兑换、聚会照片等诱骗短信同时附上链接,用户点击链接后,立即会自动下载并安装伪装的木马病毒程序。不法分子通过木马程序获取手机内存储的用户信息并截取用户短信,之后快速利用窃取的用户信息和截取的短信验证码盗取资金。
如何应对???
应对此类骗术的策略是: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设置包含字母+数字或符号的复杂网络金融专用密码并定期修改。收到短信后立即与银行官方客服、朋友等联系,经过核实确认没有问题后再打开短信链接。
■诈骗手法2:
制造账户余额变动
一位工商银行用户收到短信提示:您的银行卡在网上购买某款理财产品被扣除×××元,并告知“如果不是您本人操作,请与我们联系。”该用户查询后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余额确实少了短信中告知的数额。于是,轻易判断该短信来自工商银行客服,哪知,这是不法分子的骗招儿。
此类诈骗手法是:不法分子通过拖库与撞库、公共WiFi、ATM机针孔摄像头、电脑木马等途径,获取用户银行卡账户和密码后登录网上银行,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定活互转等造成活期账户资金余额减少假象,用户发现账户余额确实减少会轻易信任不法分子。不法分子便会以“帮助用户退回资金”为由,要求用户告知其之后接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然后通过获取的短信验证码盗取资金。
如何应对???
应对此类骗术的策略是:金融机构需加强对账户余额产生变动,诸如定活互转、投资理财等交易加固安全防护措施。
当用户发现账户余额变动时,为了防止遇上诈骗分子模拟金融机构等客服号码行骗,遇不明来电可选择挂断后再主动拨打(不要回拨)金融机构官方客服或者到网点进行确认。同时妥善保管短信验证码,不要向任何人提供自己收到的短信验证码。
■诈骗手法3:
冒充公检法
年近7旬的王爷爷收到自称顺丰快递人员的电话,告知他的包裹按照规定进行例行查验后,发现有信用卡等物品。王爷爷被建议报警并将电话转移至“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告知王爷爷涉嫌犯罪,为证清白必须将账户资金158.7万元汇至“司法机关”保证金账户。建行山东省烟台莱山支行、山东分行、合肥电子银行业务中心三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成功化解王爷爷的资金风险。
此类诈骗的手法是:不法分子冒充民警、检察官等身份,告知受害人和贩毒、洗钱、非法集资等让人闻之色变的刑事案件有关,让受害人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不法分子利用改号软件能够随意改变主叫号码,使其来电号码显示为预先设定的电话,以“保护银行账户资金安全”等理由,再利用其相关法律知识的缺乏和对政府的信任,一步步诱导其转账。
如何应对???
应对此类骗术的策略是:接到自称是电信局、邮局、社保局、电视台、银行或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的(语音)电话、手机短信时应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透露个人资料或银行存款情况。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问话做笔录,也没有设置所谓的安全账户,所有涉案的调查工作都会依照法定程序出具相关法律文书再执行,遇到此类情形应第一时间询问身边亲友或拨打110。
■诈骗手法4:
谎称退款
张先生在某网站上订购了第二天从南京飞往深圳的机票。当晚他就收到短信,告知其预定航班因故障取消,让其联系某航空公司客服。于是张先生便拨打了短信所附的航空公司电话,对方自称是客服人员,要求张先生改签到另一个航班。对方还以给张先生提供补偿金为由,让其提供银行账户。张先生信以为真,便提供了银行卡号、余额、验证码等,上了不法分子的圈套。
此类诈骗手法是:不法分子通过购物、订票等途径留下的个人信息,设定剧本,冒充网站客服、工作人员,以提升信用卡额度、网络升级、网站出现故障等理由,谎称为用户退款,将钓鱼网址发给受骗者让其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行骗。
如何应对???
应对此类骗术的策略是:当接到类似电话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向相关部门咨询核实或者拨打官方客服电话、登录官方网站,切不可麻痹大意、盲目轻信。对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网站、链接、问卷要保持警惕,重要信息不要随意泄露。日常生活中遇到来历不明的电话时要谨慎,当谈话内容涉及到钱款、银行账户的,应拒绝交谈以免上当受骗。
■诈骗手法5:
冒充微信、QQ好友
一天,莎莎微信里的一个老友发来信息,提出要借钱。因为关系不错,莎莎便向老友提供的银行卡号汇去5000元。当风控专员与莎莎核实此笔高风险交易并进行风险提示后,才得知老友微信密码被人盗用。
此类诈骗手法是:不法分子盗号后,通过聊天记录及备注名初步判断对象,确定沟通方式及内容后,发微信或QQ要求受害人汇款,而受害人碍于情面,往往会如数汇出。
如何应对???
应对此类骗术策略是: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警惕任何人发送的汇款信息,确保微信、QQ为本人使用,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视频对话的方式,验证好友真伪,以避免遭受财产损失。
■诈骗手法6:
提升信用卡额度
河北分行客户王先生因为买车急需贷款5万元,当接到一个“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可以帮他提升信用卡额度时,便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提供给对方。结果,信用卡被盗刷9999元。
如何应对???
面对此类诈骗时,务必增强防范意识,如果需要提高信用卡额度,必须通过官方客服等正规途径或者去柜台办理信用卡额度变更事宜。对于使用中不明白的事项,应向金融机构信用卡专门机构咨询,及时办理信用卡或密码遗失挂失手续。同时,不要轻易透露身份证号、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诈骗手法7:
利用伪基站、红包、二维码
近日,一些用户接到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发送的诈骗短信,以银行积分兑换为由,诱骗用户登录钓鱼网站后,获取客户精准信息并实施诈骗。
“伪基站”就是假基站,设备一般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冒用他人的号码强行向一定半径范围内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信息。手机信号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后一般会暂时脱网8—12秒后恢复正常,部分手机则必须关机重启才能重新入网。伪基站特点是流动性强、隐藏性好、难以识别和打击等,公安、银行、移动运营商等多部门联合行动才能形成打击力度。
如何应对???
在此提醒用户,不要随便抢陌生人发送的红包。不法分子会利用红包做幌子,将病毒木马程序隐藏其中,点击后不但红包里的钱不会到账,自己的银行卡和账户密码还会被不法分子获取,账户里的银子也会被抢走!
此外,二维码也是不法分子隐藏木马病毒的道具。不法分子将二维码植入病毒程序,再以返利或降价为饵,发送二维码。一旦轻易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应用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再以短信验证的方式篡改用户密码,将账户资金转走。
防骗招
谨记几个要点
纵观各类网络金融骗局,诈骗分子日趋集团化、专业化,且手段不断翻新。作为网络金融用户,只要做到保管好“一卡、二码、三要素”,牢记“四要三不要”,就可有效防范金融诈骗。
“一卡”是妥善保管好银行卡和网银盾等安全产品,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两码”是指电子银行密码及短信验证码。不要“一套密码走天下”,要将电子银行密码设置为数字+字母等复杂组合并定期修改;短信验证码是支付密码,绝不能以任何形式透露给他人。
“三要素”是身份证号、账号、手机号码等个人私密信息,切勿随意泄露。
“四要”:一要认准官网网址。二要随时关注账户变动,开通账户变动短信、微信提醒服务。三要在办理电子银行转账、支付等交易时,仔细核对收款账户、商户、金额等信息是否正确。四要对手机电脑杀毒,使用电子银行交易的手机、电脑要安装专业杀毒软件,及时升级、定期查杀病毒。
“三不要”:一不要使用公共网络。二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二维码。三不要轻信电话、短信、QQ、微信中的所谓退款、贷款验资、司法协查、商品退款、积分兑换、中奖退税等信息。
(责编:白宇)
第五篇:四类电信诈骗典型案列
四类典型电信诈骗大扫描
四类典型电信诈骗大扫描之一
“朋友”发短信改账号,生意人百万元差点打水漂
典型短信:“账号已经变了,款额请转至某某账号”
今年3月,汉阳的刘先生因急需资金周转,向朋友袁先生借了100万元,约好数日后通过银行转账归还。
哪知几天后,正当刘先生准备向袁先生还钱时,突然收到了一条极似刘先生发来的短信,内容为“我的账号开户行已改为××银行,账号为622700××××9822,户名为王欢,钱就汇到这个帐号,汇完之后回个短信”。
心急的刘先生错把发短信之人当成了袁先生,3月25日下午4时许,他到××银行汇款,并发短信通知袁先生,当时并未收到回复。
当晚7时许,袁先生回电表示,自己并未更改账户,当日也没有收到汇款。警方迅速查明,骗子的账号开户地在湖南娄底市,巨款还没转走。民警带着冻结账户的法律文书连夜出发,于次日早晨7时许赶到娄底,成功冻结账户,追回巨款。
警方支招:骗子往往利用他人生活中的巧合偷梁换柱,骗取大额钱财,而受骗人多是一些从事经营,经常通过转账方式进出资金的业主。
接到此类短信,首先要迅速回拨电话,一旦发现电话不通,应引起警觉;其次,不论有无资金转账,与资金往来对象进行核实,及时核清真伪;第三,养成细致的习惯,任一资金转账时,都要事先通过电话等方式找到接收资金的本人或者他指定的联系人,确认开户行和账号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
四类典型电信诈骗大扫描之二
车管所来电退购置税,糊涂职工掉进诈骗陷阱
典型电话:“您购买的汽车符合国家新近颁布的退税规定,请到ATM上,通过转账接收给您的退款。”
4月1日上午9时,某大学职工叶某接到一个电话通知,“我是车管所的工作人员,您最近购买的汽车正好符合国家新颁布的退税规定,您的购车附加税可以退还3%,您只要到附近银行的ATM上,按照我们指定的操作,即可取得这笔退税款。”
一听有钱可以退,意外的叶某当即来到某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在对方“指导”下操作。操作成功后重新查询账户时,发现自己不但没有获得退税款,反而被划走了一笔钱。
警方支招:此类退税骗局,骗子利用的是事主对退税政策的不了解,以及意外获利的侥幸心理。事主对ATM的操作往往并不十分熟悉。
接到此类“退税”电话、自称车管所的电话后,请记录号码,通过“110”核实。
四类典型电信诈骗大扫描之三
“公安局来电”让转账,警觉居民果断报警
典型电话:“您的电话欠费,执法人员告知,您的身份信息已泄露,请将您的存款转移到安全账户”
4月20日上午,武昌区茶港附近居民曹某接到电话,对方称曹某座机欠费,当曹表示不可能时,对方解释说曹的身份证被人在江苏徐州湖北路229号办了个座机,同时称曹某的身份信息被人利用办了信用卡,该卡也欠费。当曹质疑时,对方又将电话转入某某公安局,随后一男子告诉曹某,其已经卷入了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诈骗的犯罪团伙案件中,要求曹某将银行卡上的存款转入所谓安全账号。
联想到媒体上刊登的各种骗局,警觉的曹某果断报警。
警方支招:这是当前较为普遍的一种电信诈骗骗局,骗子主要利用了人们对某些电信功能及执法部门办案程序的不熟悉、不了解,以及害怕与违法犯罪活动发生牵扯的恐惧心理。
听到座机电话中谈及“欠费”内容,应该警觉很可能是骗局。机主应当到电信营业部进行详细查询。对于电话里自称某执法机关办案的不予理会,因为执法机关办案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不可能电话办案,机主认为需要与执法机关核查,可拨打“110”。
四类典型电信诈骗大扫描之四
“李咏砸金蛋”砸中陈爹爹,一个咨询电话揭穿假中奖
典型短信:“恭喜您,您中大奖了,详情请登录某某网站,或者拨打某某咨询电话。”
1月中旬,陈爹爹接到了一个短信称,“恭喜您,非常6+1栏目砸金蛋抽奖活动您被抽中奖,您的号码已被主持人李咏砸中成为幸运用户,您将获得由非常6+1栏目组提供的大奖,详情请登录某某网站,身份证验证码为××××,咨询电话为××××”
陈爹爹十分高兴,按照短信提供的网址查看,果然中奖,但被告知要付托运费、个人所得税和手续费等两万多元。他正准备出门转账,因心中不踏实咨询警方,得知是骗局。
警方支招:中奖的内容往往五花八门,骗子采用的假冒网站也与某些真实的网站非常相似。当您收到短信或接到电话时要倍加小心,最好到官方网站进行核实,并一定要通过查询,取得相关机构的真实号码后进一步联系确认,若事主对电话和短信内容将信将疑,可以打110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