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诈骗成因及防治对策
金融诈骗成因及防治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丰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是金融领域的犯罪案什也显上升趋势,其中以金融诈骗最为强劲。会融诈骗数额巨大,波及面广,严重扰乱我国金融市场及金融秩序。1993年沈太福非法且带欺诈性集资10亿元及中同农业银行河北省衡水支行涉及100亿美元备用信用证欺诈案对司法部门和金融部门敲响了警钟一一开展反金融诈骗的斗争势在必行。1994年5月25日,朱容基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召开“三防一保”电话会议,在金融系统部署全面开展防范、打击金融诈骗。1995年金融诈骗被列为国家重点打击的犯罪。1997年新修改的刑法典与将“金融诈骗罪”做专节规定。这都表明我国反金融诈骗的斗争已逐步深入。但是,要尽可能地遏制此类犯罪,必须从根本上剖析其成因,以便更有效地对其进行提防和打击。
一、金融诈骗犯罪的特点
金融诈骗,理论界目前尚无统一定义。简言之,即是发生在资金融通过程中触犯刑律、应受刑罚的诈骗行为。它与传统财产型诈骗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新《刑法》规定集资诈骗、票据诈骗、信用证诈骗,保险诈骗可以是个人犯罪,也可以是单位犯罪。
2.客体是复杂客体,具有双重性。金融诈骗在侵害财产权利的同时也侵害了金融秩序。
3.标的为有形标的和无形标的,即金融资金和金融信用。金融诈骗犯罪分子多数直接目的是骗取资金,也有少数骗取银行开具保函、托收凭证等文件、票据,到第三者处招摇撞骗,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誉。
4.金融诈骗载体为职业关系。一般表现为银行与政府间行政关系,银行与银行间业务关系,银行与客户间信用关系。
5.行为呈专业化、智能化、隐蔽性强的特点。
二、当前金融诈骗犯罪滋长的原因
1.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不平衡。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所有制形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着个人劳动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在这种并非单一的分配方式条件下,个人收入的不平衡是难以避免的。目前,我国利益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形成,同时,这种主体间利益过度分化和利益间不平衡状态的加剧,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如果人们不根据现实条件和自身条件一味追求高需求,当现实条件和自身条件不能满足行为人通过正当合法途径来实现这一需求时,便不可避免步人犯罪行列。
2.金融法制跟不上金融市场发展速度,呈相对滞后状态。,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和规模发展迅速,但是,金融法制不完备,预防乏力,打击不力。如典当行业没有统一规范;期货、期权交易混乱,缺乏规范性法规制止其投机性。
3.金融系统自身建设薄弱及金融工具自身固有缺陷。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金融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低,有章不循,甚至与犯罪分了内外勾结,共同作案。同时,金融工具本身所特有的缺陷成为犯罪分子的利用手段。例如,信用证具有与基础贸易相分离的独立性。因而,银行处理信用证业务时,只对单据文字表面一致性进行审查而对外付款。当商业一方与诈骗方签订合约,跟单信用证只作为商业交易办法付款,它无法充当”警察”来阻止诈骗发生。
4.金融诈骗是竞争文化的消极产物。社会主义中国,存在商品经济的经济形态,相应地就有商品经济的意识形态,表现为交换价值观念、功利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等。存这些观念支配下,各个商品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都希望以最少的投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取得最大利润。因而,商品市场上所展示的是激烈的竞争。而竞争本身的合理性又使得许多人以牺牲他人利益来实现个人利益。国内目前各种欺诈型金融犯罪,伪造型金融犯罪都集中反映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本位思想和利己动机。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业的发展,金融诈骗多数来自于外方。例如,中国银行所经历的八年卢森堡案即源于外商伪造单据骗取国内单位货款案。此类现象的出现,同样是竞争文化的负面效应。美国犯罪学家塞林(T.sellin)认为,犯罪不是纯粹个人之间冲突或相互攻击的结果,而是个人所遵循的不同文化规范之间相互冲突的结果。在西方竞争文化意识中,个人为生存竞争所作的一切努力,都不应视为自私自利或消极,而应视为积极的、建设性行为。所以,通过诈骗获取财富上的成功,比没有获得成功更道德、更有价值。而在中国传统的以善为本的文化熏陶下,我国商贸家在对外贸易中易以善意理解贸易伙伴,风险意识不强,轻信对方,致使自己大跌跟斗。
三、金融诈骗防治对策
(一)重点是预防
预防是防止金融诈骗犯罪行为的发生,将其控制在“未然”状态,以避免由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对社会而言,预防犯罪实践是一种投入,这种投入应既经济又有效。,围绕以上成因,现提出如下预防措施。
1.法律预防,包括立法预防和司法预防。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防治金融诈骗首推完善刑事立法。完善刑事立法具体工作有:第一、理顺刑法与金融法律、法规相协调关系,保证法律的统一性、完整件。刑法典是打击犯罪的总规。同时,在金融法规中制定完整科学的刑事条款,是完善刑事法律体系,惩罚金融犯罪的需要。所以,笔者认为,理顺两者的关系,是指金融法规中的刑事责任条款规定的刑事违法行为在刑法典中应有可适用的相对应具体条款,以确保准确有效打击金融犯罪分子。保护金融法规的权威性。我国新《刑法》的出台,弥补了旧《刑法》与金融法规不协调的缺陷。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第103条规定:”有下列票据欺诈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变造票据的;(二)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的……”当时,规定共列举的七种票据欺诈行为在刑法规范中根本无可适用的相应条款。而新刑法典却对此做了具体而精确规范,将此七种票据欺诈行为按行为侵害客体不同,分列入”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金融诈骗罪”中,真正体现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刑事立法要使”确认立法”加强其超前性。传统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成熟一个制定一个,以保证法律的现实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我国新刑法典对证券市场现货交易的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犯罪行为作了规定,而对期货交易、期权交易活动种形成的诈骗犯罪尚为作预见性的规定。是否当期货诈骗形成气候时,又对新刑法典进行一次添补呢?
第三、加强金融刑事法规解释。新《刑法》对“金融诈骗罪”只作原则性规定,对数额档次及“其它严重情形”没有作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853次会议讨论通过《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是对《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抽象性所做的解释。今后,对金融诈骗案件的审理可参考适用。但这种司法解释必定不同于立法解释。笔者建义在制定相关的金融刑事法规时,应由立法机关作出适当解释,以便司法机关准而快地打击犯罪。
第四、完善金融立法。金融活动只有以法律来规范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我国金融业发展逐步进入规范化、法制化。证券期货市场是我国新兴的资本市场,仅有《关于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的行政法规和刑法的零星规定,还不足以制止证券期货诈骗及各种违规现象。制定《证券法》、《典当条例》、《金融租赁条例》等法律法规势在必行。其次,加强经济司法活动。“有法必依”是实现法治的关键环节,能使金融业有序健康发展,遏制金融诈骗犯罪,当然离不开司法部门的监督。公、检、法机关经常办理各种金融诈骗案件,应及时将金融诈骗的状况、动态及预防金融诈骗的经验教训反馈给金融机关,帮助它们及时调整和改进预防措施。
2.社会预防。金融诈骗犯罪波及面广,仅依靠立法、司法预防是不够的,它需要公民、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参与进行综合治理,司法部门和金融部门应对金融诈骗严重性进行宣传,普及和提高公民识别和预防金融诈骗的能力,避免在集资诈骗等非法活动中受蒙骗。社会预防除了加强人们的观念以外,还应通过工商行政机关、公证机关、资信评估机构等发挥其职能,尽可能地截阻金融诈骗的发生。
3.行业防范和技术防范。许多金融诈骗得逞源于金融系统自身建设薄弱和防伪技术落后。因而金融系统应从内外部加强自身建设,尽可能防止金融诈骗得手。
(1)外部监管。即是以中央银行为首的金融机关应严格监管金融活动,建立权威性资信评估机构,参与投资、货款、贸易等活动的资信评估,对资信极差或有前科的企业,及时进行登记并公布。
(2)内部监管。第一,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岗位培训。第二,强化内部的法律事务工作;目前,我国大部分二级分行都没有相应的法律事务工作机构,金融系统内部的法律事务工作仍处“消防队”位置,这显然是不利于防范金融诈骗的。
(3)业务上,实行日常稽核和定期专项稽核,保证会计操作规范性、严密性和审计独立性。
(4)健全主要经营业务管理审批制度。金融系统经营放贷业务、投资业务等,如无相应管理规章或制定了管理规章而没有确实执行,都易造成金融诈骗不法分子趁虚而入。所以.金融系统应健全主要经营业务管理审批制度并确保执行。如放贷业务,应实行三查(调查管理、审查认定、检查监测)与审贷职能分离,建立信贷风险评论估,即对企业属AAA、AA等级的,可给予信用贷款,而对AB、BB、BBB等级的,则给予抵押贷款。
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金融诈骗是全球性趋势。因而,应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预防金融诈骗。第一,提高防伪技术,传统的磁卡性信用卡易伪造,可研制带有集成电路信用卡,它储存了特殊密码和更多的保密资料,使用科学、方便、更安全;第二,采用先进鉴别技术,对伪造、变造的票据、印章可采用紫外线灯、蓝光灯等仪器通过透光或碘熏等方法进行鉴别。
(二)惩罚金融诈骗犯罪
1.我国新刑法典的惩罚方法。1997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吸纳了1995年的《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有关刑事责任之规定,为打击金融诈骗犯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1)采用自由刑、生命刑与财产刑并科的处罚方法。新刑法规定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信用证诈骗、信用卡诈骗、伪造有价证券诈骗及保险诈骗七种金融诈骗罪。除票据诈骗、信用证诈骗、集资诈骗最高刑规定为生命刑外,其余的最高刑均为无期徒刑,这是符合经济犯罪处罚的罪刑相当原则的。即刑罚应符合威慑犯罪分子的要求。金融诈骗作为一种特殊诈骗犯罪,是从财产型诈骗犯罪游离出来的,相应提高其法定刑,是严厉打击和遏制此类犯罪的有力措举。同时,此类犯罪的各罪按危害程度不同,分别科以自由刑成生命刑,排除了有些专家学者“一律使用生命刑方足以制裁和遏制金融诈骗犯罪”的偏激观点,又符合刑法“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财产刑在惩罚经济犯罪中的地位日益显得重要,这是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对付手段。我国以往的刑事立法对财产刑一般采用“可以并处”的方法,这不足以制止经济犯罪分子的贪利成性。新刑法典对金融诈骗采取财产刑与自由刑或生命刑并处的惩罚方法,即判处自由刑或生命刑同时判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体现了惩罚经济犯罪的有效性原则。
(2)对违法犯罪的单位进行处罚。新刑法典确认了单位犯罪,对金融诈骗中可能出现单位犯罪的集资诈骗、票据诈骗、信用证诈骗规定了双罚制。这是由金融诈骗犯罪主体由单一化向集团化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8条第二款对保险事故中介人(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违规操作以“保险诈骗共犯”论处,这一规定,从积极意义讲,督促金融活动中的行为人、中介人在相关的金融活动中应依法尽职尽责,从而保证整个金融业有序健康发展。笔者认为,这一精神在今后立法种应予以扩充,如在处理信用证业务时,银行没有对单据真实性负责的义务,即使在开证行付款前,开证申请人以悉知诈骗,也无法通过银行及时制止诈骗发生。如果我国刑法强制规定中介组织的必要义务,相信金融诈骗得手的机会可减少许多。
2.借鉴国外反金融诈骗的经验金融业越发达的国家,金融诈骗越厉害。西方发达国家在反金融诈骗斗争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对我国有一定借鉴意义。
(1)资格刑对金融诈骗犯罪的适用。资格刑就是指剥夺犯罪人行使一定权利的资格。我国刑法规定的资格刑是剥夺政治权利,这与金融诈骗无缘。金融诈骗是发生于资金融通过程中的犯罪。无论自然人或法人只有依法具有一定民事权利能力才可能在此经济领域活动.如果其丧失某种法定民事权利则不能在参与金融活动。因而,对有关利用其从事金融业务之便进行金融诈骗的行为人,应对其服刑完毕后所从事的职业进行限制,即禁止从事与犯罪前职业相同或相似的职业或容易再犯的职业。法国1991年12月30日第91一B82号法律(支票法的修改法)规定,对信用诈骗,法院还可判处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禁止行使刑法典第136—28条规定的公民权、民事权及家庭权。根据我国新刑法典有关规定金融诈骗犯罪分子除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应当剥夺一定的公民权和职务权利外,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则不可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同时新刑法典未将禁止从事有关特定职业包括在剥夺政治权利内容之列,这都不利于刑法发挥其预防和惩罚金融诈骗犯罪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行政处罚,我国是有关于取消某种从业资格的规定的。例如,《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规定,发行人在发行证券中有内幕交易行为或证券经营机构、证券交易所以及其他从事证券业的机构有操纵市场行为或与虚假陈述有关的直接责任人员,可取消其发行证券资格或撤消其证券经营业务许可、其从事证券业务许可或资格。但行政处罚效力毕竟不能等同于刑罚效力,如果将禁止事有关特定职业列入刑罚资格刑内容中,相信有恃无恐的金融犯罪,特别是证劵期货证券犯罪会大大减少。
(2)加大对虚假陈述金融诈骗的打击力度。目前,理论界将金融诈骗分为虚假陈述金融诈骗和非法占有金融诈骗。前者以非法获利为目的,而后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我同刑法典规定的金融诈骗均属于非法占有金融诈骗。因而,从严格意义讲,我国对虚假陈述金融诈骗立法尚处空白。但是,新《刑法》“妨害对公司仓业的管理秩序罪”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有虚报注册资本取得公司登记,制作虚假文书募集资金或提供虚假信息诱骗投资的欺诈行为之规定,这实质上是虚假陈述金融诈骗,此种犯罪行为严重违背了金融活动的诚信原则,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和金融市场,特别是在投机性的证券市场上,虚假陈述足以破坏整个市场运作,危害性较大。《德国刑法典》第265条中规定“就有利于贷款人且对其申清的决定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状况提出虚假的或不完全报告”或”资料或报告所表明的经济状况未就经济变化作出报告,而其对申请的决定又非常重要的”属于信贷诈骗罪。可见,德国贷款诈骗是虚假陈述金融诈骗,而我国贷款诈骗则是非法占有金融诈骗。如果只将非法占有金融诈骗规定为犯罪,而这种犯罪在构成要件上要求发生一定结果,并且主观上非法占有的目的也往往难以证明,就会造成刑事追诉上的困难,甚至徒劳无功。在这种情况下,将虚假陈述金融诈骗规定为犯罪,有利于惩治隐蔽性欺诈行为,以免造成实际经济损失,维护金融秩序不受非法侵害。因而,对易发生虚假陈述金融欺诈行为领域(特别是证券业),应立法将此种行为规定为犯罪,加大对其打击力度,保证金融活动有序顺利进行。
3.加强国际协作,引渡罪犯,打击金融诈骗犯罪分子。引渡罪犯,是国际法上依条约对逃往缔约国的罪犯引渡回本国进行审理处罚的原则。鉴于目前金融诈骗犯罪是国际集团化的趋势,而且各国对金融诈骗犯罪的态度和惩处做法不一致,如果国内犯罪分子为规避处罚而外逃,可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协作及国际法的引渡原则,对金融诈骗犯罪分子进行打击。
第二篇:室内环境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
室内环境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也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相应相对增高,所以,室内装修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日益重视环节。通过对室内空气污染特点的介绍,提出了室内污染物相应的控制措施,指出控制室内污染应从源头把好质量关,以及采取物理、化学及植物等方法消除室内污染物。
引言:
室内环境已成为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外环境,将对人类的健康和舒适、社会化生产等行为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30多年来,有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研究发展很快,围绕着这一主题颁布的标准、法规、政策,以及对人体健康影响和危险度的评价、建筑物通风设计、空气净化等问题正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因此,创造优良的室内环境已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愿望。
1.1室内环境污染
当今,人类正面临“煤烟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之后,以“室内空气污染”为主的第三次环境污染。美国专家检测发现,在室内空气中存在500 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 20 多种,致病病毒 200 多种。危害较大的主要有:氡、甲醛、苯、氨以及酯、三氯乙烯等。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证实,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也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室内空气污染与高血压、胆固醇过高症以及肥胖症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据统计,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
1.3危害
1.有害气体的污染
(1)甲醛。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室内甲醛有多种来源,可来自室外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室内来源主要有两方面:a.来自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b.来自建筑材料、装饰物品及生活用品化工产品,但主要来自家具和室内装修材料的胶粘剂———脉醛树脂,以及作为保温隔声建筑材料的脉醛泡沫塑料。
(2)苯及苯系物。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是有毒的致癌物质,苯、甲苯、二甲苯是室内主要污染物之一。苯及同系物甲苯和二甲苯都为无色、有芳香气味、易挥发、易燃、燃点低的液体。苯、甲苯和二甲苯是以蒸汽状态存在于空气中,中毒作用一般是由于吸入蒸汽或皮肤吸收所致。苯属中等毒类物质,急性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害,慢性中毒主要对造血组织及神经系统有损害。
(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TVOC在室内空气中作为异类污染物是极其复杂的,而且新的种类不断被合成出来。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种类多,一般不予以逐个分别表示,以TVOC表示其总量。主要都来源于各种涂料、粘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等。
(4)氨。氨为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氨气可通过皮肤及呼吸道引起中毒对眼、喉、上呼吸道作用快,刺激性强,轻者引起充血和分泌物增多,进而可引起肺水肿。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氨,可引起喉炎、声音嘶哑。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而引起窒息,也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昏迷和休克。
2.浮游粒子的污染
浮游粒子中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粒径小的所谓飘尘。浮游粒子的发生源主要有:(1)人体头皮、皮肤屑、衣物上的污垢和人体活动如室内步行、扫除等;(2)燃料燃烧煤烟;(3)建筑材料和设备石棉纤维、玻璃纤维、螨虫等;(4)吸烟烟雾烟尘、焦油等;5)其他空调系统产生的粉尘等。
3.香烟烟雾的污染
香烟烟雾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染源,烟雾中既有气态分子状污染物(占91.8%),又有浮游粒子状污染物(占8.2%)。这些粒子状污染物还会吸附在墙壁等地方,随着低沸点成分的挥发和气态污染物一起构成室内的臭气源。
4.放射性污染物及其危害
室内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是氡。氡是一种惰性气体,多用做保护气,它是自然界中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气体,室内空气中的氡来源于建筑水泥、矿渣和装饰石材。
5.生物性污染物及其危害
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细菌。细菌主要来源于地毯、毛绒玩具和被褥等。
2室内环境污染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室内环境的标准,从建筑装饰材料的使用,到室内空气中污染物含量的限制,全方位对室内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控,以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但是,人们对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还远未达到足够的认识。
应当看到,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可达11.1万人,超额门诊数可达22万人次,超额急诊数可达430万人次。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不仅给人们健康造成损失,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专家调查后发现,居室装饰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会加剧室内的污染程度,这些污染对儿童和妇女的影响更大。有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致死亡的儿童约有210万,其中100多万儿童的死因直接或间接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特别是一些新建和新装修的幼儿园和家庭室内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3室内环境污染的成因 由于室内引入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无论数量上还是种类不断增加,并引起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现象,即为室内空气受到了污染。就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言,由于人们生活、工作在室内环境的时间长,室内通风状况不良、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自净等原因,室内环境质量比室外环境质量显得更为重要。4防治方法4.1污染源的控制
4.1.1优化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工艺设计是整个工程总的策划,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人们在其中停留时间的长短,以及建筑物内空间大小及室内通风能力好坏,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在室内通风设计时应保证风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控制污染。
4.1.2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避免引入污染源生产企业应改革生产工艺过程,减少甲醛的使用量,室内装修选用材料时应选用符合有害物质限量系列标准的材料,尽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购买材料时应向商家索取材料检验合格证明。
4.1.3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在住宅竣工后,要进行一段时间通风和换气(一般至少1个月)后才能入住。入住后室内应长期加强通风换气,通风时房间内柜门均应敞开;房间内可放置一些活性炭、硅胶及绿色植物,以加强对室内有害空气的吸附。
4.1.4开展室内空气检测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稍有偏差,就有可能引起室内空气环境的污染,综合评价工程是否达到人们对环境和健康的要求、能不能放心入住,只有通过检测才能说明。
4.2污染治理技术
随着人们对室内污染的逐步重视,使室内污染治理技术应用得到逐步推广,室内污染治理产品也越来越多,目前国内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①物理净化:坚持打开门窗换气,使挥发出的有害气体不滞留在室内,在室内摆放有吸附作用的植物,如芦荟、吊兰、常青藤等;还可选用空气净化装置。②化学净化:采用离子交换和光触媒技术让有害气体分解。③生物净化:使用特种酶让有害气体进行生物氧化。
由于室内污染物具有复杂多样、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而且国内现有室内污染治理技术并不是太成熟,治理产品并不能包治百病,若出现严重超标危害身体健康,且治理产品无法解决问题时,应考虑拆除。
三、结语
总之,室内环境污染现状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根除室内空气污染还得从污染源头着手,只有控制污染源,才能彻底消除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室内环境污染重点在选材,而由于建材市场较为复杂、混乱,难点也是选材。但只要有建筑工程的合理设计,选材上的严格把关,施工过程中的一丝不苟,工程竣工后加强通风换气,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是能够得到控制的。
参考文献
[1]罗军.室内装饰环境装饰装修材料污染控制监测评价方法及技术[S].武汉: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2002,113.[2]王喜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辅导教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2445.[3] 李之香,岳桂发,孙宏瑞.浅谈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现状[J]能源环境保护.2004.05
[4] 刘静玲.环境污染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第三篇:集资诈骗犯罪案件的成因、特点及对策
集资诈骗犯罪案件的成因、特点及对策
二、集资诈骗犯罪案件的成因
(一)体制弊端
在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时,间接融资市场相对于急剧发展的经济规模而言显得过于狭窄,而国家为达到抑制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目标,使资金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市场创造商机,需求同时也诞生犯罪,转型期的经济体制为民间非法集资创造了一个市场。
(二)政策弊端
尽管修订后的刑法对非法集资严惩不怠,但集资诈骗仍时有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政策的影响。我国目前实施以齿及消费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而通货膨胀的阴影在国人心中仍挥之不去。在消费购买力尚很低的国人心态里,集资的高利率是防止纸币贬值的最好方式。
(三)历史残遗
在中国经济行政化和抑商主意的夹缝中,民间经济力量一直作为官营经济的补充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这种民间力量往往获得官方的默认和国民的认可,其民众基础性不容轻视。而中国古代,经济被政府多重压抑,融资行业也被政府取缔,“地下钱庄”、“抬会”等民间融资主体长期延续发展,它因给民众带来一定便捷性而获得了一定认可,因此,不难理解,当社会资金供需矛盾一出现时,会有如此多的民间非法集资活动且能蒙骗人们。
(四)泡沫经济中风险的双重性
从计划经济解体到市场经济建构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往往都存在泡沫性,它常导致人们风险意识的丧失,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掩盖了危机意识。非法集资案件中,诈骗者多许诺以高额利息,如“沈太福长城机电公司”非法集资案中,利息是24%,“吉林省宇全工贸总公司韩玉姬”诈骗案中,许以月息3%、6个月付息、1年后还本金高额回报。其反金融原理性一目昭然,世界性银行存款利率最高不过年息15%。但是,发生于泡沫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风险与危机意识往往被掩盖。而金融的本质更加剧了这情形,“金融是双刃剑,既可掩盖危机、引发危机,又可治理危机。”披着金融外衣的非法集资活动也在这种双刃性借口下,蒙骗国人,彰行其道。
(五)有一定社会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收入增加,部分企业转制、重组过程中,给部分职工发放补偿金或买断工龄款,使社会上闲散资金大量增加;而目前社会投资渠
道较少,大量资金滞留在群众手中,给这类犯罪活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六)有很大欺骗性
涉嫌犯罪的企业、公司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司法公证样样俱全,使他们从事的非法经营和经济犯罪活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具有很强的蒙蔽性。
(七)有很大诱惑性
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犯罪嫌疑人都会把“回报率”定的很高,而且获取的时间很短,超高额的经济收益具有很强的诱惑性。
(八)部分群众投资心态有很强投机性
部分群众缺乏法律观念和理性心态,幻想“一夜暴富”;也有少数人明知是投资陷阱,仍抱有侥幸心理,冒险参与;还有的人为了获取优厚“提成”,甘愿充当犯罪嫌疑人的“帮手”,结果害人害己。
四、打击、防范集资诈骗犯罪的对策
(一)国家打击、防范集资诈骗犯罪的对策
1、健全法制建设,加强法制教育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从源头上阻断此类犯罪滋生的土壤,是有效预防此类犯罪活动的基础。
在当今经济转型时期,经济犯罪案件案发日趋增多,尤其是集资诈骗案件,大多受害人因贪图高利参与集资,不仅未意识到所谓高利是集资犯罪分子设计的陷阱,反而还不理解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工作。因此,加强法制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应当结合典型的集资诈骗案件案例,进行法制宣传,揭露集资诈骗犯罪活动的实质和表现形式,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制意识,遵纪守法,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2、健全落实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制度,是有效预防此类犯罪活动的主要手段。
公安经侦部门要主动横向联系,利用公安联络室在沟通信息、案件移送上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工商、质监、金融等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以便及时发现线索,从快打击犯罪活动。
3、广辟情报线索,扩大信息来源。
公安部门要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构建一批高质量、有战斗力的信息联络员,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获取信息,以便尽快、尽早地掌握犯罪动态,预防此类犯罪活动。
4、公安经侦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侦查破案。
公安经侦部门要注意对此类犯罪的规律特点的调查研究,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把群众反响大、社会影响面广、领导关注的重大案件为主攻目标,力争快侦快破,最大限度的追缴赃款赃物,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同时,打击和防范集资诈骗等涉众犯罪,获取情报是关键。要结合涉众犯罪的规律特点,建立专门的打击涉众犯罪的控制力量,在重点行业、领域和部位建立控制阵地,在重点行业和人群中物建秘密力量,构建立体交叉的控制网络。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及时捕获信息,主动发现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的涉众犯罪线索,做到未动先知。同时,要调动阵地和秘密力量,开展前期的调查控制工作,搜集犯罪证据,摸清涉案资金的来龙去脉,以便及时发现非法集资行为,大大减低其危害程度,把人民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侦查破案创造有利条件。在严厉打击集资诈骗犯罪的同时,积极向群众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疏导工作,化解他们的过激情绪和言行。在获得闹事的苗头性信息后,要做好处置突发性事件的准备工作,将群体性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参与这些活动的人员串联和到异地聚集,全力维护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5、加大打击力度,遏制集资诈骗犯罪的蔓延。
我国犯罪活动的特点之一,就是犯罪分子效仿能力强,作案手法传播快,非法集资诈骗犯罪与其他犯罪相比,作案手法简单,来钱省力,非法所得数额又较大。成千上万的大数额非法所得,对企图不劳而获,铤而走险的人员又具有无可估量的诱惑力。如果不对非法集资的诈骗者给予及时有力的打击,此类犯罪就会迅速蔓延,愈演愈烈。有鉴于此,对已经发生非法集资诈骗案件要组织人员积极侦察,快侦快破,依法严厉惩处,以儆效尤,震慑违法犯罪分子。严格执法,绝不手软,是有效预防此类犯罪活动的保障。对于集资诈骗现象,公安、检察、法院三部门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打击此类犯罪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认识,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履行打击犯罪的职责,以打促防,有力地震慑和遏止集资诈骗犯罪。
(二)人民群众防范集资诈骗犯罪的对策
1、要善于识别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手段花样翻新,种类繁多,但其根本点都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许诺的“投资回报”越高,兑付的比率就越低,投资风险也越高。广大群众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切勿为谎言所欺骗、为暴利所诱惑,坚守“天上不能掉馅饼”的理念。
2、是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活动往往打着政府支持的旗号,通过媒体广告强化宣传,利用亲友相互鼓动,广大群众应该充分认识这种手法只是一种商业行
为,不存在任何绝对“保险”的功效。因此,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投资风险。
3、要明白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
有关法律规定,非法集资活动是违法犯罪行为,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其损失国家不能代偿。
4、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当事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对以上访为名组织串联、煽动群众闹事者要依法严肃处理。
(三)建立打击经济犯罪的防控机制
我国对一般刑事犯罪的预防起步较早,体系比较完整。相比之下,经济犯罪的预防工作比较薄弱。根据司法实践,我们认为,预防集资诈骗等严重经济犯罪的重点:
1、是在公安机关内部做到上下联动,多警种配合,解决经侦部门孤军作战的问题。特别是对公安机关的基层部门,应仿效治安管理部门与基层派出所签订杜绝利用游戏机赌博责任状的形式,落实好责任制。在已侦破的集资诈骗案件调查工作中,发现有很多基层派出所对一些现象是了解的,但是觉得与本部门无关,又不知该如何去过问。这说明我们内部在经济犯罪防范机制建立上还不到位,经侦业务的触角还没有延伸到基层。因此要完善经侦工作信息系统,直到在基层派出所等部门设立经侦工作信息员,真正发挥公安机关在预防经济犯罪中的主力军作用。
2、是司法机关在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要严格依法办事,坚决克服以罚代刑,降格处理的倾向。
3、是建立公安机关和司法部门与工商、税务等行政执法部门、金融及其监管部门、政府招商引资等多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相互通报情况,沟通信息,各司其职,使集资诈骗犯罪得不到合法身份做掩护,真正建立起一种司法的、行政的和社会的防控体制。
4、是在全社会做好法制宣传工作,特别是对一些困难群体,要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工作,这是预防集资诈骗犯罪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第四篇:沥青路面裂缝成因与防治对策探讨
沥青路面裂缝成因与防治对策探讨
乌鲁木齐市市政设施养护处 管毅
【摘要】 沥青路面裂缝问题是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从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入手,对沥青路面层间应力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裂缝出现的相应防治对策。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裂缝成因 防治对策 探讨
沥青路面在使用期间产生裂缝,是各个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路面裂缝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渗出的雨水,使基层裂缝承载力下降,从而产生翻浆、网裂等病害,从而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沥青路面裂缝的类型及原因 l.l沥青路面裂缝的主要类型
1)横向裂缝。主要表现为温缩裂缝及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性裂缝两种形式:
①温缩裂缝。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气温突然下降造成面层温度收缩,在有约束力的沥青层内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抗拉强度时造成的开裂。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沥青混凝土应力松弛性能,温度升降产生的变形不至于产生过高的温度应力,当气温突然下降时,由于沥青混凝土的应力松弛赶不上温度应力的增长,超过混凝士的极限拉伸应变,便产生开裂。此类裂缝多从路面表面产生,向下发展。另一种是温度疲劳裂缝。由于气温的反复升降导致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疲劳,以及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减少,应力松弛性能降低,最后导致在并不大的温度应力下即可开裂,因而温缩裂缝是随着使用年限不断增加的。这种温缩裂缝的形成在新疆冬季寒冷地区尤为普遍存在,原因是冬季寒冷期漫长,夏季炎热、干旱,易加速沥青老化;
②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性裂缝。半刚性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路面承载能力,有利于荷载的分布,极大地降低了路基土的垂直压应力和其上沥青层层底的弯曲应力。但是半刚性基层较高的强度会产生很大的干缩性,加上昼夜温差变化产生裂缝,从而导致面层产生反射裂缝。同时雨水会从裂缝中渗入,并积聚在面层与基层中间,因毛细作用出现积泥现象,降低了沥青层与半刚性基层层间的连接状态,从而加速了路面结构的破坏。
2)纵向裂缝及网裂。主要表现为自上而下的表面裂缝和自下而上的疲劳裂缝两种形式:
①自上而下的表面裂缝。随着近年来对沥青面层的钻孔研究发现,许多裂缝是从路表面开始,逐渐向下发展,一般发生在施工离析的部位和两幅摊铺的交接处。产生表面裂缝的原因,通过这些年对城市道路的施工和管理的总结、研究、分析,笔者认为这种裂缝的形成大部分是由于施工时的层间污染导致沥青表面层或中面层与下面的沥青层脱开所造成的;
②自上而上的疲劳裂缝(网裂、龟裂)。自下而上的疲劳裂缝通常以沥青层的层底拉应变、土基表面压应变、表面的剪应力作为设计评价指标。当沥青层的层底拉应变大于极限拉伸应变时,路面将发生损坏。这是典型的结构性破坏。这种情况在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上是常见的。通过对这些路面的开挖研究,发现基层可能是强度太高,在尚未铺筑沥青层之前已经严重开裂,在使用过程中,半刚性基层开裂的反射性裂缝严重,进水使基层很快损坏,成为碎块,从而失去强度,并导致面层网裂。因此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上产生的自下而上的网裂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基层根本没做好.还有一种是基层强度太大,施工前已严重开裂造成。
3)沉降或沉陷裂缝。由于路基不均匀沉降在路面上引起的开裂,在半填半挖的路段、高填方路段、碾压比较困难而且不容易做到均匀碾压的路段经常可以见到;
4)构筑物接头裂缝。桥涵构造物端部开裂是道路工程沥青路面的一种常见病,其原因也很简单,都是台背填土压实不足造成。因为路堤和桥涵构筑物是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桥梁包括桥台一般不会沉降,而路堤是免不了要沉降的。
2影响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
(1)沥青及沥青混凝土的性质。沥青和沥青结合料的性质是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开裂的最主要原因.沥青混凝土的低温劲度是决定沥青路面是否开裂的最根本因素,沥青劲度又是决定沥青混凝土劲度的关键。在沥青性能指标中,影响更大的是温度敏感性,温度敏感性大的沥青更容易开裂:
(2)路面结构的几何尺寸。沥青路面的几何尺寸与温缩裂缝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对乌鲁木齐城市道路的调查研究,窄路面比宽路面的温度裂缝更近,沥青层厚度大的比薄的裂缝率小:(3)基层材料的性质。基层材料的种类对沥青面层的裂缝率有明显影响,同样的沥青混凝土层,铺筑在不同的基层上,由于层间连接与摩擦系数不同,温缩裂缝的数量也不一样。基层材料的收缩性愈小,面层裂缝愈少。反之,面层裂缝就越多。另外基层上的透层油可以加强基层与面层的粘结,对抵抗沥青路面的开裂也是有好处的;(4)气候条件。极端最低温度、降温速率、低温持续时间、升降温循环次数是气候条件影响沥青路面温缩裂缝的四大要素;
(5)交通量和车辆类型。半刚性基层中的最大拉应力,通常是由最重的车轮荷载产生的;并且对于半刚性路面,不同轴载对路面的破坏作用远不是4次方的关系,而是11~13次方的关系,即使是通过次数较少的重荷载也对路面破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6)施工因素。主要指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碾压含水量、水泥青量,半刚性基层完成后的暴晒时间、透层油的渗透以及与沥青面层的联结情况等因素。
3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3.l设计方面
(1)表层沥青混凝土选用改性沥青,采用热塑性橡胶类SBS做为改性剂。改性沥青可选用掺加0.1%的腈纶纤维和0.3%~0.5%的木制纤维素增加抗拉性和抗疲劳性,或者使用特立尼达湖沥青和重交通沥青按照l:3比例进行配比使用;
(2)适当增加沥青面层厚度,在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中间增加沥青碎石层,不仅能防止温缩裂缝,而且能防止半刚性基层开裂的反射裂缝;
(3)在进行半刚性路面设计时,首先应选用抗冲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做基层。.2施工方面
(1)调整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的矿料级配,增加粗集料用量,减少细粉含量,使集料混凝土尽量形成嵌挤结构;
(2)采用合理的水泥品种和水泥剂量,减小水泥稳定集料的强度和刚性。因为一般而言,强度和刚度越大的混凝土,收缩性能也越大,材料的极限拉伸应变越小,越容易开裂;
(3)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防止施工过程中失水过多,收缩太快,形成开裂;
(4)加强对碾压成型的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养生,成型以后立即喷洒透层油;
(5)透层或粘层完成后.应当尽快铺筑沥青层,连续施工,确保连续的界面条件,提高沥青层与基层的粘结性,使之成为一个摊体;(6)改善沥青路面压实度检验方法,尽量减少取样钻孔的频度。钻孔处必须仔细回填,因为此处经常是温缩裂缝的发源地;
(7)做好接缝,避免冷接缝。同时做好与排水井等人工构造物的接头;
(8)最大限度地减少沥青混凝土的离析。3.3养管方面
(1)做好预防性养护,发现表面有裂缝,立即用热沥青灌缝处理。表面有网状细微裂缝,及时用沥青砂进行表面处理;
(2)路表面出现局部损坏,迅速进行挖补。基层有损坏,应当清理至基层一井处理;
(3)道路使用到一定年限,可进行表面铣刨或罩面加铺,就地再生处理;
(4)严格治理超载,保护道路结构免遭破坏。
4结束语
总的来说,防止道路裂缝是很困难的,不出现裂缝可以说是不可能的。问题是对出现裂缝的态度。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认真处臵裂缝。如何做好预防性养护,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
专家评语:作者从多方面 入手,对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和防治对策进行阐述,客观合理,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专家简介:罗新军,高级工程师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市政设施养护处
第五篇:防治电信诈骗
各位机关指导员、联络员、居委和作业单位:现下发8月16日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测评迎检冲刺动员会会议相关材料,具体内容已内网附件,请各位查收。另外,8月16日上午,街道市民巡访团对文明餐桌的情况进行了抽查,其中有部分没有按要求摆放台卡和海报的单位,请相关居委前去督促协调,并于今天下班前回复处理意见。【街道文明办】
各位机关指导员、联络员、居委和作业单位:接到最新消息,中央检查组将提前开展全国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塘桥涉及到的测评点位和迎检要求现已内网下发,请注意查收。请各居委和作业单位按照点位标准和迎检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做好迎检准备,同时,需高度关注“无需申报”项目,如餐馆、旅游景点、窗口单位及申报点位周边沿路沿线的环境和秩序。注:务请各居委于本周末前将邻里互助、联谊活动、友善对待外来人员的情况和建立治保会、调委会等群防群治队伍的相关名册、巡逻巡查情况记录等台账资料准备好(强调是纸质版!),做好封面和目录,涉及到的点位小区都要准备台账资料,同时,请机关联络员于下周一做好居委迎检和台账资料的检查工作,文明办将于下周一逐一对点位小区进行检查和指导。【街道文明办】
各位机关指导员、联络员、居委和作业单位:本次上海市文明城区(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预检)实地考察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感谢大家在酷暑天气辛苦付出!再次感谢各位,大家辛苦了!【街道文明办】
各位机关指导员、联络员、居委和作业单位:现在市测评组已离开96广场,现正在前往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检查,请各居委和作业单位做好迎检准备。【街道文明办】
各位机关指导员、联络员、居委和作业单位:市测评组正在八佰伴进行检查,然后到96广场进行检查,随后将前往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检查,请各居委和作业单位不要放松警惕,准备迎检。【街道文明办】
各位机关指导员、联络员、居委和作业单位:目前市测评组车辆到达浦电路并左转。【街道文明办】
各位机关指导员、联络员、居委和作业单位:市检查组车辆已出发,车牌号是沪AY1637,车辆为白色金杯面包车,测评组车辆现在已经进入延安路隧道,请各居委和作业单位做好迎检准备,一旦发现检查车辆,立即上报文明办。【街道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