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会基础讲义002

时间:2019-05-15 15:1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会基础讲义00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会基础讲义002》。

第一篇:初会基础讲义002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约为11分。2014年教材对“民事诉讼地域管辖”进行了调整。

本章考点理解难度不大,只是有些抽象和零碎;另外,本章历年考题重现率高,希望考生重视历年考题的演练。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一、法的本质和特征(P1)

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统治阶级意志”

①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随心所欲、凭空产生的,而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②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③法律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意味着法律就完全不顾及被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法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照顾被统治阶级的利益。

(2)“国家意志”

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

(1)国家意志性: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

【解释】制定、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2)强制性: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3)利导性: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

(4)规范性: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①明确

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他人一定行为的法律后果。

②普遍适用

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包括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考题1·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2009年)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考题2·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2008年)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答案】B

【解析】法只能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而非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二、法的形式(渊源)(P8)1.主要形式

表1-

1【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还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决定”,它们与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表1-

2(1)自治法规(由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特别行政区的法和国际条约。

(2)我国不实行判例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书只是一种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

【考题1·单选题】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2012年)

A.宪法B.行政法规 C.法律D.行政规章 【答案】C 【解析】(1)选项A: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2)选项B: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3)选项C: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4)选项D:行政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考题2·单选题】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规定国家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是()。(2011年)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答案】A 【解析】(1)关键是抓住“最高”、“根本”两个关键词。(2)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也具有最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三、法的分类(P10)

【考题1·单选题】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为依据进行分类的是()。(2011年)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答案】A

【考题2·单选题】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进行分类的是()。(2008年)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答案】C

四、法律关系(P3)

(一)主体

1.公民,如个体户、农户、合伙人等。

2.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机关、各种企业事业组织、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

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考题1·多选题】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2012年)

A.自然人B.商品 C.法人D.行为 【答案】AC

【解析】选项BD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

【考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2010年)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 C.合伙企业D.个人独资企业 【答案】ABCD

【解析】各种企业事业组织属于“机构和组织”,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客体 1.物

物,指能满足人们需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并能为人们现实支配和控制的各种物质资源。

(1)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流、森林,但阳光、空气等不是物。(2)人造物,如建筑、机器、各种产品(3)货币及有价证券 2.非物质财富

(1)知识产品(智力成果):著作、发现、发明、设计(2)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 3.行为

(1)包括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2)包括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4.人身

主要指人体器官,活人的整个身体不能作为法律上的物。

【考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2009年)A.自然人B.发明专利 C.劳务D.物质资料 【答案】BCD

【解析】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选项D)、非物质财富(选项B)、行为(选项C),选项A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三)内容(权利和义务)

1.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作为)和消极义务(不作为)。

【解释】义务主体必须作出某种行为,即以积极的作为方式去履行的义务,称为积极义务,如纳税、服兵役等;义务主体不得作出某种行为,即以消极的不作为方式去履行的义务,称为消极义务,如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

2.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四)法律事实

1.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

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

2.法律事件

(1)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2)绝对事件——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

(3)相对事件——社会现象:如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虽属人的行为引起,但其出现在特定法律关系中,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时也构成法律事实。

3.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法律行为的分类

表1-

5【考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有()。(2011年)

A.自然灾害B.公民死亡 C.签订合同D.提起诉讼 【答案】ABCD 【解析】(1)选项AB属于法律事件;(2)选项CD属于法律行为。

第二篇:会计基础2018初会考试笔记

第一节

会计、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办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基本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拓展职能

(一)会计的职能

1.会计的核算职能(反映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职能。

会计计量单位----劳动计量单位(小时、天)/实物计量单位(米,吨,升)/货币计量单位(元)

核算职能三大环节,确认(记什么要素、定性)---计量(记什么金额、定量)-----报告(如何反映、财务报告)

(1).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款项(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劵的收付

外埠存

库存现金

流款项 银行存款 银行汇票存款

动其他货币资金 银行本票存款

信用卡存款

信用证存款

强 的 股票

资有价证劵 国库劵

债劵 企业证券

其他债券

②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企业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企业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③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即收钱的权利,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

债务----即还钱的权利,包括:各种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④资本的增减

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 ⑤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费用-----日常经营活动产生

支出------购买资产支出或非日常支出 成本---对象化了的费用 ⑥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⑦其他

2.会计的监督职能(控制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①真实性:是检查各项会计核算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

②合法性:是否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制度、是否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杜绝违法乱纪

③合理性:是否符合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及经营管理要求,保证各项财务收支计划,实现预算目标。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

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提供信息的质量。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会 计会计主体(空间范围)基持续经营(时间长度)本会计分期(时间长度)假货币计量(必要手段)设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要点一:将所在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

将所在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要点二: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是对等的概念

法律主体(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

要点三: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或者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可以是单一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2.持续经营(时间长度)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分期假设界定了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范围。

历会计期间 月度

日中期 季度

4.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本位币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二、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是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从而确认损益的标准。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一)权责发生制

1.权责发生制(应计制、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而非实际收支作为确认的标准。

2.权责发生制的基本要求

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3.主要适用范围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1.基本要求: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现金(或银行存款)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属于本期,均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现金(或银行存款)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取得补偿,均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2.主要适用范围

在我国,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其中,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有用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及时性。

(一)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三)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保证同一个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1.纵向可比: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须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2.横向可比: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四)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五)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融资租入---属于企业的资产 融资租出---不属于企业的资产 经营租入---不属于企业的资产 经营租出---属于企业的资产

(六)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财务会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七)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八)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三篇:《基础写作》讲义提纲

郑州师专精品课程《基础写作》讲义提纲

共 11 页

绪 论

(介绍本讲义特点)

写作教材现状(几句话 参《“小法”与“大法”》)以下几点要针对“现状”说话

理论性与实践性(从本学科的特征及学习原则入手)读写一体(范文及点评)示范性(每章每节都要成“篇”)

专题式(“湖泊式”结构为主,辅以“长河式”)实践性(注重训练的设计及示范)系统(总结性)

郑州师专精品课程《基础写作》讲义提纲

共 11 页

第一编 写作的本质和特点

写作是什么(参《读写例话》)

深层目的——表现(一切文章在本质上都是抒情的)所以是精神的、个体的。

情源于事态,没有真正独立的个人。所以是综合的、社会的(借鉴“文学的阶级性和人性”)宗白华的人生境界 例文:

《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朱光潜 《写作练习》朱光潜 《文学与人生》朱光潜 《储蓄思想》老舍 《珍贵的尘土》

(要选各种文体文章?写作是什么的文章)

写作者应当具备哪些资禀(由“写作是什么”决定)丰富的精神生活(例)对人生世相的敏感(韩美林)对语言的敏感 写作的四重境界 例文:

《美的追求者》片断 柯岩 《诗人》老舍 《昙花一现》宗白华 《路遥的诗意》郭小聪 《吻火》梁遇春 《金蔷薇》(要选相关文章)

郑州师专精品课程《基础写作》讲义提纲

共 11 页

第二编 写作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规律

▲ 散文构思的契机(附教案及课件)思无定契,理有恒存 例文赏析

两个转化和六个契机 训练 例文: 钱学森

钱学森教授对于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过程,作了具体而精彩的分析。他说:“从思维科学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是先艺术,后才是科学。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在过去,人们总是只看到后一半,所以把科学和艺术分了家,而其实是分不了家的。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他以自己与艺术家夫人幸福生活的感受为例说,40多年来,蒋英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正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的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朱自清先生》冯至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海滩上种花》徐志摩 原则 不说谎

写作是表现,所以不能说谎

朱光潜:练习写作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须牢记在心的,就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说谎有两种情况 一是故意说谎。

郑州师专精品课程《基础写作》讲义提纲

共 11 页

二是强不知以为知

无论哪一种说谎,都只能失败。为文失败,甚至为人失败。怎样才能不说谎呢? 例文: 郭沫若

《谏逐客书》与《上督责书》李斯 ▲ 选择与安排(附教案及课件)

作文中最重要最艰苦的工作——选择与安排 围绕主旨选择

知道清楚的易于着笔的

选择的层次——在这无穷的人事关系中割出一个片段来--再就画定的小范围取一个主要角色或主要故事--再就一个角色或一个故事选择典型细节 安排(布局)的原则同样是服务于主旨 学习布局的途径——分析完美作品 好布局的标准——层次清楚;轻重分明 例文:

《选择与安排》朱光潜 模仿的真谛(读本)学习的通则 模仿的对象 模仿的层次 写作训练的途径 情理事态及其关系 内在事态

由外而内的训练途径 以事态写情理 要有鲜明的读者意识 范例赏析

1、朱光潜《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

郑州师专精品课程《基础写作》讲义提纲

共 11 页

2、老舍《储蓄思想》

3、消息报征订启事

4、可口可乐 谈话风(总结)

▲ 立意在文章中的作用(附教案及课件)立意决定选材

立意制约着文章的结构和写法 立意是遣词造句的标准 立意是修改的依据 例文:

《珍珠鸟》冯骥才 《药》鲁迅 《娜拉走后怎样》 《春末闲谈》 循体成势 循体成势的范例 倾听“暗示”与“呼唤” 写作各阶段的循体成势 整体阅读与整体构思 整体阅读的范例 整体阅读的定义 整体构思的范例 整体构思的定义 整体构思与作品的整一 遣词造句求当不求奇 何谓当?当意而已

(追求语言和思想情感的精炼与吻合)直指的意义与联想的意义 唯陈言之务去

郑州师专精品课程《基础写作》讲义提纲

共 11 页

例文:

《咬文嚼字》朱光潜 命题

△ 命题的标准和依据 △ 命题的途径 例文:

《命题》周振甫 开头和结尾 范例赏析

1、朱光潜系列写作论文的开头和结尾

2、老舍《一天》、《宗月大师》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3、梁遇春《谈“流浪汉”》的开头和结尾 总结 例文:

《开头》周振甫 《结尾》周振甫 顺逆 谁决定顺逆 还是循体成势 例文:

《朱自清先生》冯至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顺逆》周振甫 皆有个自家在内 我手写我心 “向内转” 勇敢地捍卫“我” 苦思

作文“用心”还是“用手”

郑州师专精品课程《基础写作》讲义提纲

共 11 页

写能助思 苦思的作用

写作训练的不仅是技巧,尤其是思想 例文:

《作文与运思》朱光潜

郑州师专精品课程《基础写作》讲义提纲

共 11 页

第三编 文体写作

(理论小专题——范文(加点评)——评析——写作训练)一切文章在本质上都是抒情的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记录片 例文:

《漫谈说理文》朱光潜

《现代抒情散文选〃后记》余树森 各体范文 状物是基础 状物是基础 状物的顺序 状物为言志

“顺其性”与“当我心” 虚实之间 例文:

《荷花》叶圣陶 《燕子》郑振铎 《杨柳》丰子恺 《石榴》郭沫若 从状物到写景 景物与季节 印象的描写

“不离”“不即”才是真 一切景语皆情语 例文: 《春》朱自清 《济南的秋天》老舍 《红海上的一幕》孙福熙 《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

郑州师专精品课程《基础写作》讲义提纲

共 11 页

写人记事——同样是抒情的一法 “枯木架子”与“葛藤花卉” 例文:

《宗月大师》老舍 《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 《一天》老舍 《最高礼遇》陈观金 《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巴金

一鳞一爪见神龙——散文中的人物描写 “粗”与“细” 一索引千钧 例文: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 画出抒情的“波澜” “风”与“水” “色调”与“情调” 主体形象——情和景的交融点 反复吟咏 例文:

《荷塘月色》朱自清 《灯》巴金

《故乡的榕树》黄河浪 《谁是最可爱的人》巍巍 《绿》朱自清 《朱自清先生》冯至 摆事实讲道理 实用文和艺术文

郑州师专精品课程《基础写作》讲义提纲

共 11 页

学会思考

思想和语言的辩证关系(不想就不能写,不写也就很难想得明确周全)对所说的道理要有情感 命要意简洁 立论要稳妥 论据求当不求奇 说理文的正途

例文:

《漫谈说理文》朱光潜 《春末闲谈》鲁迅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 《天真与经验》梁雨春 《怯懦在折磨着我们》谢有顺 《白娘子饮下雄黄酒》郭娟 思想的表情和思索的过程 描绘思想的表情与叙事绘态 展示思索的过程与言情说理 “表情”与“过程”

“模糊文体”与“文体色彩” 毕业论文的写作 理论联系实际

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 论据要翔实,论证要严密 论题的选择 文献阅读 提纲拟定 毕业论文的结构

郑州师专精品课程《基础写作》讲义提纲

共 11 页

教师常用文体写作 写作是教师一辈子的功课 教案ABC 评语心语 札记拾遗

郑州师专精品课程《基础写作》讲义提纲

共 11 页

第四编 小学作文教学

原则

课文不过是例子 读写一体(讲授及练习)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 大雅若俗 整体设计

参考文献:

《中国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杜福磊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 《写作指引》《语文学习》编辑部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金圣叹选批四大才子古文》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钱钟书〈谈艺录〉读本》 周振甫、冀勤编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艺概》 刘熙载

《经典写作理论导读》 尚钊编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8年版 《读写例话》 尚钊著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2年版

第四篇:会计基础-讲义(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及基本职能

一、会计的概述

(一)定义: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

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1、从本质上看,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计量形式: 实物计量

劳动计量

货币计量(最基本的计量形式)

(二)会计的特点:教材第2页

(三)会计的分类:(按报告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侧重于向企业关系人提供信息,侧重于信息。

管理会计——侧重于向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侧重于信息。

二、会计的职能

(一).基本职能:核算(反映)——观念的总结

监督——过程的控制

1.核算

(1)定义:教材第3页

(2)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

计量

记录

报告

(3)会计核算所做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4)会计核算的方法:(七种)教材第4页

2.监督

(1)定义:教材第5页

(2)内容:合法性审查、合理性审查

3.核算与监督的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障。

(二)其他职能: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

控制经济活动过程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含义

~也称会计客体或会计内容,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具体而言,就是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资金运动的内容

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资金的退出

注:企业的资金运动既有一定时期内的显著运动状态(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也有一定日期的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资产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衡等关系)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及会计基础

一、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1.定义:~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注:会计主体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2.意义:

(1)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2)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不对等

法律主体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企业集团,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但是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1.定义:~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注: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2.意义:教材第9-10页

(三)会计分期

1.定义:~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注:会计分期是持续经营前提的必要补充,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2.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的报告期间。包括月、季、半年。

以一年确定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

我国采用公历制。

3.意义:教材第11页

(四)货币计量

二、会计基础(新增)

(一)权责发生制

(二)收付实现制

第四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定义、内容和分类

1.定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第一层次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设置账

户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依据。

2.内容:(六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3.分类:

(1)按反映的会计信息不同分类:

a.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2)按资金运动的状态分类:

a.资金相对静止状态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金显著运动状态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3)按构成会计报表的不同分类:

a.资产负债表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利润表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1)定义: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2)特点: a.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

b.它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财产。

c.它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d.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

(3)分类:(按流动性或变现能力的强弱)

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注:了解上述各类资产的概念。

(4)资产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资产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c.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2.负债

(1)定义: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特点:

a.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现时义务;

b.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c.负债是企业将来要清偿的义务。

(3)分类:(按偿还期限的长短)

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注:了解上述负债的含义和包含的内容。

(4)负债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负债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c.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3.所有者权益

(1)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 = 资产 - 负债(即:净资产)

(2)特点:

a.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配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b.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负债后,剩余的财产才能分配给所有者;

c.所有者凭借所有权能够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3)内容: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包括股本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即: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注: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4)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1)定义: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

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分类:

A.按其内容分类:

a.销售商品收入

b.提供劳务收入

c.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如: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

B.按经济业务主次分类: a.主营业务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3)特点

a.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b.收入产生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注: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营业外收入不属于收入要素)

c.收入的取得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

d.收入的取得能使所有者权益增加;

e.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4)收入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收入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c.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d.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费用

(1)定义: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分类:(按是否构成产品成本)

a.产品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b.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3)特点:

a.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b.费用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c.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4)费用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费用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c.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d.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利润

(1)定义: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 = 收入-费用

(2)内容:

a.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反映的是日常活动的业绩)

b.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3)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的确认依赖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

二、会计计量属性(新增)

(一)构成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

4、现值

5、公允价值

注:要求掌握这五种计量属性的概念。

(二)应用原则

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否则不允许采用。

三、会计等式

(一)第一等式(基本等式)

资产 = 权益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是设置帐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二)第二等式

利润 = 收入 - 费用

这一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四、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资产内部此增彼减

2.资产与权益同增(资产与负债同增;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增)

3.资产与权益同减(资产与负债同减;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减)

4.权益内部此增彼减(负债内部此增彼减;所有者权益内部此增彼减;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第五篇:会计基础第一章讲义

第一节 会计概念、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多选)

1.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要点总结】

(1)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

(2)货币是主要、统一计量单位,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3)会计的职能是反映(核算)和监督。

2.会计的特征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判断题)会计采用的尺度有三种:实物量度、劳动量度和货币量度。

(2)为特定会计主体服务(企业、事业、机关、团体)

(3)会计工作既要提供信息,又要强化经济管理

(4)会计信息具有综合性特点(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

【例题1•判断题】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错)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多选题)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一)会计核算

1.概念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要点总结】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判断题、单选题)

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为辅,从数量上综合核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

2.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多选题)

(1)确认——是指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和确认标准的项目纳入财务报表项目的过程。

(2)计量——是指以货币为单位,将已发生的经济活动或会计事项列示在报表项目中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3)记录——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专门方法按照计量的金额将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载体上进行登记。

(4)报告——是指会计工作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例题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

A.确定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B.审查经济活动是否违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C.将已经记录的经济活动内容进行计算和汇总

D.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经济信息

[答案]B[解析]选项B属于会计监督职能。

(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包括参与经济决策、预测经济活动、监督经济过程、考核经营业绩等方面。

(三)两者关系

相辅相成的,互相渗透。会计核算是为会计监督服务的,而会计监督则是会计核算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例题4•判断题】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后,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错)

三、会计对象(简答题)

(一)一般含义(单选题)

1.会计的对象一般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2.凡是特定主体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3.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单选题)

【例题5•单选题】会计对象是企事业单位的(C)。

A.财产物资B.经济资源 C.价值运动 D.劳动耗费

(二)资金运动(多选题)

企业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即资金运用)、资金退出三个环节。因为商业企业是工业企业的供应和销售阶段,因此以工业企业为例说明资金运动。

【例题6•多选题】(2008年)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ABC)。

A.资金的投入B.资金的循环与周转C.资金的退出D.资金的消耗

【例题7•单选题】下面关于会计对象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B.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C.企业日常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D.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四、会计目标

(一)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要点总结】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2.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3.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内部经营管理者。

【例题9•多选题】财务会计目标是通过编制财务报告,借以反映企业的(BCD)。

A.成本费用B.经营成果C.财务状况D.现金流量

(二)会计的作用

1.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2.提高经济效益;3.维护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秩序;

五、会计的分类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核算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多选题)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核算的3个环节)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要点总结】

1.基本假设也称为基本前提;2.是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3.设定的是时间和空间范围;4.四项假设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主体

1.概念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重要前提。

【要点总结】

(1)会计主体是特定的单位或组织;(2)确定空间范围;

(3)会计主体是重要前提(会计基本假设是基本前提)。

2.几个问题

(1)会计主体的范围(多选题)只要能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都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不能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比如人事部门、行政部门等则不是会计主体。

(2)明确会计主体的意义(判断题)

①划定了会计核算的范围。②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立场。③识别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单选题、判断题)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总结】会计主体可大可小,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由会计主体引申出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现行会计处理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上的,否则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基础。

(三)会计分期(由持续经营引申出来)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要点总结】

(1)按照公历时间划分(2)会计期间分为、半、季度和月度(3)半、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要点总结】

1.我国的会计核算可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

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判断题)3.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告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判断题)

4.货币计量基本前提隐含了币值稳定不变的假设,通货膨胀严重的话应该采用通货膨胀会计进行调整。(选择题)5.货币计量缺陷,通过财务报告附注等反映的非货币指标弥补。(战略、品牌、信誉、位置、技术开发能力等)总结:四项假设的关系为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会计主体确认的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的是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必要手段。

二、会计核算基础(产生原因:现金流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

(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基础,是指企业以取得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

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收入的归属期间应该是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费用的归属期间应该是费用所服务的期间。

【要点总结】

1.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要求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3.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单选)

4.权责发生制的缺陷(报表好看,账上没钱,通过现金流量表弥补)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凡是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反之,凡本期还没有以现款收到的收入和没有以现款支付的费用,即使归属于本期,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1.区别

区别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别称应计制应付制

收入确认时间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实际收到的现款期间

费用确认时间费用所服务的期间实际现款付出的期间

科目存在预提和待摊不存在预提待摊

适用范围企业、非营利组织等 行政、事业单位等

侧重点侧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盈亏计算准确 侧重现金流量表,盈亏计算不准确

复杂程度复杂 简单

【例题16•判断题】某企业12月与A公司签订了一份明年的供货合同,会计部门应依据该份合同核算当年收益。(×)

【例题17•实务题】某企业12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用银行存款预付明年财产保险费7200元。

(2)通过银行收到上月销货款60 000元。

(3)销售商品18 000元,货款尚未收到。(4)收到购货单位预付货款30 000元,存入银行。(5)计算本月水电费共1 800元,因资金周转困难,暂未支付。(6)销售产品40 000元,款已存入银行。(7)支付上月份房租费1 500元。(8)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份广告费2 000元。(9)计算本月份固定资产折旧费3 000元。(10)预提本月份应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600元。要求: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计算12月份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正确答案』(1)权责发生制下: 收入=18 000(3)+40 000(6)=58 000(元)费用=1 800(5)+2 000(8)+3 000(9)+600(10)=7 400(元)利润=58 000-7 400=50 600(元)(2)收付实现制下: 收入=60 000(2)+30 000(4)+40 000(6)=130 000(元)费用=7 200(1)+1 500(7)+2 000(8)=10 700(元)利润=130 000-10 700=119 300(元)

下载初会基础讲义00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会基础讲义00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员基础 讲义66

    井点降水法: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在基坑(槽)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从管(井)内不间断抽水排出,使其四周地下水位下降而形成水位降落漏斗。适用于开挖土质......

    安全员基础 讲义15

    混凝土:广义上,指由胶凝材料及其他合理组分组成的混合料,经一定时间硬化后形成的具有堆聚状结构的复合材料(简称砼);狭义上,指由胶凝材料(有机、无机或有机无机复合物)(cementitious m......

    安全员基础 讲义23

    沥青:有机胶凝材料,是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非金属衍生物的混合物。沥青的特点:热塑性材料,加热就软化;憎水性材料,耐水、不溶于水;良好的粘结性和粘弹性;较强的耐腐蚀性。石油沥青:石油......

    安全员基础 讲义01

    材料均由各种物相组成,每种物相由化合物组成,化合物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 材料的物相组成: 固相,气相,液相。矿物: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也指具有特......

    经济法基础讲义42-46讲

    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基础班讲义(四十二) (三)商业汇票的承兑(P132)(2007年判断题、2008年多选题) 1.提示承兑期限 (1)见票即付的汇票:无需提示承兑 (2)定日付款或者出票......

    中级经济法基础讲义-民事诉讼

    第五单元民事诉讼【考点2】第一审程序(普通程序)1.起诉必须符合的法定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

    会计基础讲义-第十章会计档案

    第十章 会计档案 【字体:大 中 小】【打印】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会计档案的概念和内容 会计档案的归档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复制 会计档......

    初会考试计划与会计分录

    第一招 计划答题时间计划答题时间,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选择题考试通常要求在短时间内作答,考试开始时,你应该看一看试题的分量,并目对每道题应占用的时间迅速作出估计,也许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