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学案 五
现代文阅读学案
(五)探究
曹庆渠 苏恒 房树斌 刘群
教学重点 :探究题思考
(一)探究题的类型
1.思辨型(评析型)
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深入思考和仔细辨析。这种题型主要体现大纲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发掘”“探讨”的精神。换句话说,它主要着眼于作品本身,与一般的简答题的区别就是难度系数不同,要求考生深入思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对疑点难点展开分析。例:
07广东卷的《泥泞》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考生从不同层面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要求结合文本探讨作品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观点,并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属理解性探究。
05年上海卷第16题:“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此题需要考生首先理解苏轼评论中“古来唯有谪仙辞”“不与徐凝洗恶诗”所蕴涵的褒李贬徐之意,再结合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考生既可以同意苏轼的观点,也可以予以反驳。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自圆其说,均能得分。
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考查考生对文本情感、内容、技法的理解,另一方面考查也涉及到考生从学校、社会生活中获取的知识,以及考生的体验、情感、人生价值观等。这类题目的特点是要求针对文本思想内容或写作艺术上某个比较复杂、比较有深度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有一定的难度。由于考查的内容多在语文本身范畴之内,所以出现的频率很高。
2.拓展型
拓展,就是题目把涉及的内容扩大、延伸。要求学生从文本出发,按照题目设定的某种拓展方向去思考回答。这种题型重在考查考生运用语文知识联系实际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更鲜明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例:
①社会、人生拓展类——根据文本内容联系社会和人生实际回答问题。
如07山东卷《灯火的温情》22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你的看法”――“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一问,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一问,是“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就人在孤绝环境中所采取的人生态度谈看法。可以结合全文,联系自己的实际加以综合发挥。由于此题的答案不具有确定性,因而对考生有较大的挑战性。考生只要能扣住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自我,1
勇于进取”这个要点,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
06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
解析:此题有两问,问题一是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概括,而问题二既考查了考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情感态度。如果考生不深入生活,不关注社会,答题过程中其观点和情感就容易出现偏差。
如上海卷《剪纸艺术》第五题:“你将受邀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研讨会,请就如何振兴剪纸艺术准备一份发言提纲。”为振兴剪纸艺术发表意见,这就要求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有关的社会知识,有条理地提出这方面的建议。
这类题主要特点是将对文本阅读后得到的收获拓展到社会。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它涉及社会、人生、历史文化、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的人文本质。这类题目涉及社会各领域和各学科,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②文学拓展类 ——根据文本涉及到的语言文学知识、写作艺术,分析文本以外的作品。借助知识定向研究式。此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由阅读材料导出,讨论对象比较确定。
如2006年山东高考试题: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此题重在考查考生对具有多方面成就的苏轼了解的深度、广度。苏轼的文学成就斐然,考生在初高中阶段学过他的许多诗文,应该不陌生;但如果想对苏轼有更全面的了解,如他在政治、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还必须有更广泛的课外阅读才行。
如06年上海杨浦区模拟题:“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往往通过借物寄情的方式来抒写心境,请你联系一作品加以简述。(提示:归有光《项脊轩志》、陶渊明《归园田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曹操《观沧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如06年安徽高考试题: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第1组:孔子与庄子;第2组:项羽与刘邦第;3组:李白与杜甫第;4组:林黛玉与薛宝钗。此类试题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民主的学习探索精神,考查了考生对一些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家、思想家等历史人物及经典名著中人物形象的了解。考生对列举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应该不陌生,只要抓住要求“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就可以了,但也有可能出现张冠李戴,语焉不详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多读一些名著。
这一类拓展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和对文学知识的了解,以及文学的鉴赏、分析能力的。这是新课改精神的具体体现。值得我们重视。平时比较喜欢读书的同学将具有一定优势。回答这种题目,不但要用到一般的文学常识,还可能涉及中西方文化、民族心理、社会文化、时代精神等因素。
(二)解题指津
1.明确认识:
其一,探究类试题的内容是有疑难的,甚至是有争议的,即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是多层次的,可以考查考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多层理解。
其二,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规定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
第三,由于高考的选拔性特点,试题将不可能是全开放性的,即“一千个读者心目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首先是哈姆雷特”,因此,试题应该是半开放性的——多角度,但不是漫无边际。
回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评价作者介绍的人生态度,然后谈自己的做法并加以阐释。
吴锦:探究题的特点:答案不唯一,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一定要在文中有所生发,有所联系,一定要透过文字表面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绝不是表面文句的罗列。
2.“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
1.观点要明确,对作品有独特的理解。
2.不能脱离文本而一味强调个性阅读。
3.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学评论基本知识。
依据上述特点,“探究性”试题一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思考应对: ⑴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⑵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 ⑶要按照规定的角度进行探究 ⑷要对题干中的关键词、疑问点进行探究 ⑸要对文本深层含义进行探究
1.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例如:2004年福建卷21题: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书》朱湘
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答:
2、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
例:2005年江苏卷第18题: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你对此如何理解?
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
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把我们自己娱乐死》)听起来像是诅咒。
答:
3、要按规定的角度进行探究
例:2006年北京卷《给“书虫”当夫人》21题:文章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先生读书破万卷,但自己的论著并不很多„„现在我常常是他的文章的第一读者。他总是谦虚地说想听听我的意见,于是关于他的或者别人的作品的讨论便成了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内容。有时我也会不经意地把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说给他听,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很少插嘴,只是在重要问题上才发表些意见。起初我奇怪他何以那样客于言辞,后来才悟出他准是把我念叨的一切也当成书给“吃”了下去。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所谓“你的理解”就是对给书虫当夫人感受的理解。这样,答案要从“丈夫倾听”和“妻子倾诉”这两方面概括“当夫人”的感受。
答:
4、要对题干中的关键词、疑问点进行探究
例:2007年广东卷《泥泞》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阅读原文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答:
5、要对文本深层含义进行探究
例如:2007年北京卷《湿湿的想念》第21题: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第二篇:现代文文学类阅读教案 五
现代文阅读教案
(五)探 究
曹庆渠 苏恒 房树斌 刘群
教学重点 :探究题思考
(一)探究题的类型 1.思辨型(评析型)
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深入思考和仔细辨析。这种题型主要体现大纲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发掘”“探讨”的精神。换句话说,它主要着眼于作品本身,与一般的简答题的区别就是难度系数不同,要求考生深入思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对疑点难点展开分析。例:
07广东卷的《泥泞》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考生从不同层面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要求结合文本探讨作品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观点,并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属理解性探究。
05年上海卷第16题:“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此题需要考生首先理解苏轼评论中“古来唯有谪仙辞”“不与徐凝洗恶诗”所蕴涵的褒李贬徐之意,再结合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考生既可以同意苏轼的观点,也可以予以反驳。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自圆其说,均能得分。
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考查考生对文本情感、内容、技法的理解,另一方面考查也涉及到考生从学校、社会生活中获取的知识,以及考生的体验、情感、人生价值观等。这类题目的特点是要求针对文本思想内容或写作艺术上某个比较复杂、比较有深度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有一定的难度。由于考查的内容多在语文本身范畴之内,所以出现的频率很高。
2.拓展型
拓展,就是题目把涉及的内容扩大、延伸。要求学生从文本出发,按照题目设定的某种拓展方向去思考回答。这种题型重在考查考生运用语文知识联系实际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更鲜明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例:
①社会、人生拓展类——根据文本内容联系社会和人生实际回答问题。如07山东卷《灯火的温情》22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你的看法”――“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一问,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一问,是“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就人在孤绝环境中所采取的人生态度谈看法。可以结合全文,联系自己的实际加以综合发挥。由于此题的答案不具有确定性,因而对考生有较大的挑战性。考生只要能扣住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自我,勇于进取”这个要点,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
06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 解析:此题有两问,问题一是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概括,而问题二既考查了考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情感态度。如果考生不深入生活,不关注社会,答题过程中其观点和情感就容易出现偏差。
如上海卷《剪纸艺术》第五题:“你将受邀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研讨会,请就如何振兴剪纸艺术准备一份发言提纲。”为振兴剪纸艺术发表意见,这就要求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有关的社会知识,有条理地提出这方面的建议。
这类题主要特点是将对文本阅读后得到的收获拓展到社会。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它涉及社会、人生、历史文化、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的人文本质。这类题目涉及社会各领域和各学科,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②文学拓展类 ——根据文本涉及到的语言文学知识、写作艺术,分析文本以外的作品。借助知识定向研究式。此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由阅读材料导出,讨论对象比较确定。
如2006年山东高考试题: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此题重在考查考生对具有多方面成就的苏轼了解的深度、广度。苏轼的文学成就斐然,考生在初高中阶段学过他的许多诗文,应该不陌生;但如果想对苏轼有更全面的了解,如他在政治、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还必须有更广泛的课外阅读才行。
如06年上海杨浦区模拟题:“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往往通过借物寄情的方式来抒写心境,请你联系一作品加以简述。(提示:归有光《项脊轩志》、陶渊明《归园田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曹操《观沧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如06年安徽高考试题: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第1组:孔子与庄子;第2组:项羽与刘邦第;3组:李白与杜甫第;4组:林黛玉与薛宝钗。此类试题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民主的学习探索精神,考查了考生对一些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家、思想家等历史人物及经典名著中人物形象的了解。考生对列举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应该不陌生,只要抓住要求“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就可以了,但也有可能出现张冠李戴,语焉不详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多读一些名著。
这一类拓展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和对文学知识的了解,以及文学的鉴赏、分析能力的。这是新课改精神的具体体现。值得我们重视。平时比较喜欢读书的同学将具有一定优势。回答这种题目,不但要用到一般的文学常识,还可能涉及中西方文化、民族心理、社会文化、时代精神等因素。
(二)解题指津 1.明确认识:
其一,探究类试题的内容是有疑难的,甚至是有争议的,即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是多层次的,可以考查考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多层理解。
其二,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规定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
第三,由于高考的选拔性特点,试题将不可能是全开放性的,即“一千个读者心目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首先是哈姆雷特”,因此,试题应该是半开放性的——多角度,但不是漫无边际。
回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评价作者介绍的人生态度,然后谈自己的做法并加以阐释。
吴锦:探究题的特点:答案不唯一,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一定要在文中有所生发,有所联系,一定要透过文字表面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绝不是表面文句的罗列。
2.“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
1.观点要明确,对作品有独特的理解。2.不能脱离文本而一味强调个性阅读。3.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学评论基本知识。
依据上述特点,“探究性”试题一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思考应对: ⑴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⑵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 ⑶要按照规定的角度进行探究
⑷要对题干中的关键词、疑问点进行探究 ⑸要对文本深层含义进行探究
1.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例如:2004年福建卷21题: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书》朱湘
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试题解读:这是一道比较型探究题。要正确解答本题,就要凭借平时的阅读积累,把朱湘的这篇《书》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做比较,找不同点,本题以切入点作比较对象。
参考答案:(1)一般写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体会、方法等,而本文则从书的外形切入,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
例:2005年江苏卷第18题: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你对此如何理解? 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
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把我们自己娱乐死》)听起来像是诅咒。
试题解读:
1.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表明作者不同意,依据文本“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据此推断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
2.“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下文作者阐释的目前一种现象:“娱乐至上的环境,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 这种现象又将印证波兹曼预言,所以像诅咒。
参考答案:相信人类的精神力量,不同意文化灭亡论;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如果放任娱乐至上倾向,波兹曼的话将应验。
3、要按规定的角度进行探究
例:2006年北京卷21题:文章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试题解读:题干有两个角度要求:
一是“当夫人”(而不是其他什么人)的感受;二是结合最后一段(而不是全文)有关内容。
先生读书破万卷,但自己的论著并不很多„„现在我常常是他的文章的第一读者。他总是谦虚地说想听听我的意见,于是关于他的或者别人的作品的讨论便成了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内容。有时我也会不经意地把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说给他听,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很少插嘴,只是在重要问题上才发表些意见。起初我奇怪他何以那样客于言辞,后来才悟出他准是把我念叨的一切也当成书给“吃”了下去。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
所谓“你的理解”就是对给书虫当夫人感受的理解。这样,答案要从“丈夫倾听”和“妻子倾诉”这两方面概括“当夫人”的感受。
参考答案:其一,丈夫耐心倾听而少插嘴,使妻子感受到丈夫的关怀、理解和尊重;其二,妻子在向丈夫的倾诉中,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4、要对题干中的关键词、疑问点进行探究
例:2007年广东卷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阅读原文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
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试题解读:
第一、抓“刻意制造”、“泥泞”关键词;“不会刻意制造”是说“泥泞”是“浑然天成的”; “泥泞”从选文看象征苦难和屈辱;没人刻意为自己制造磨难。
第二、抓疑问点:为什么渴望在泥泞中走一回呢?处在顺境中,当我们倦了、茫然不知所措、不再有激情、苍白无力时,会渴望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因为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
两句话是从两个不同角度(不会刻意制造泥泞;渴望泥泞)说的。
参考答案: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不是人为制造的;泥泞象征苦难和屈辱,没有必要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会渴望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因为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
5、要对文本深层含义进行探究
例如:2007年北京卷第21题: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解读试题:“20岁离开阮水家乡”与“在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这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它给我们一个启示,这里的“在沅水上”是虚实结合:20岁前生活在沅水边上是实;20岁后沈从文离开故乡,但是沅水给与他的高贵品质和精神的滋养一生都没有忘记,家乡的沅水一直扎根于沈从文的记忆里面。这是虚。
答案要点: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沅水的记忆里。
六、总结
探究类问题,要求考生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结合自己的政治、历史等学科知识,用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涉及社会、人生、中西方文化、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等,还可能涉及环保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交通问题等因素。
战略上要重视,战术上要藐视。探究题是为因应新课改,为考生发挥个性思维和展示自我想象力提供更为充分的发挥空间而设定的。因范例较少,所以复习方向的确定有难度。但从07年高考有的省份的考题看,学生得分不难。
第三篇: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模拟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模拟
风雨中忆萧红
丁玲
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下雨便更觉得闷在窑洞里的日子太长。要是有更大的风雨也好,要是有更汹涌的河水也好,可是仿佛要来一阵骇人的风雨似的,那么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上,水声也是那么不断地哗啦哗啦在耳旁响,微微地下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打湿了地面,那轻柔的柳絮和蒲公英都飘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这会使人有遐想,想到随风而倒的桃李,在风雨中更迅速进出的苞芽。即使是很小的风雨或浪潮,都更能显出百物的凋谢或生长,丑陋或美丽。
世界上什么是最可怕的呢?绝不是艰难险阻,绝不是洪水猛兽,也绝不是荒凉寂寞。而难于忍耐的却是阴沉和絮聒。人的伟大也不是能乘风而起,青云直上,也不只是能抵抗横逆之来,而是能在阴霾的气压下,打开局面,指示光明。
时代已经非复少年时代了,谁还有悠闲的心情在闷人的风雨中煮酒烹茶与琴诗为侣呢?或者是温习着一些细腻的情致,重读着那些曾经被迷醉过被感动过的小说,或者低徊冥思那些天涯的故人。流着一点温柔的泪,那些天真、那些纯洁、那些无疵的赤子之心,那些轻微的感伤,那些精神上的享受都飞逝了,早已飞逝得找不到影子了。这个飞逝得很好,但现在是什么呢?是听着不断的水的絮聒,看着脏布也似的云块,痛感着阴霾,连寂寞的宁静也没有,然而却需要阿底拉斯的力背负着宇宙的时代所给予的创伤,毫不动摇地存在着。存在便是一种大声疾呼,便是一种骄傲,便是给絮聒以回答。
然而我绝不会麻木的,我的头成天膨胀着要爆炸,它装得太多,需要呕吐。于是我写着,我感到我身体内有东西在冲撞。它支持了我的疲倦,它使我会看到将来,它使我跨过现在,它会使我更冷静,它包括了真理和智慧,它是我生命中的力量,比少年时代的那种无愁的青春更可爱啊!
但我仍会想起天涯的故人的,那些死去的或是正受着难的。
萧红和我认识的时候。是在1938年春初。那时山西还很冷,在军旅之中生活很久,习惯于粗犷的我,骤睹着她的苍白的脸,紧紧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使我觉得很特别,而唤起许多回忆,但她的说话是很自然而率真的。我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或者也就同时显得有些稚嫩和软弱的缘故吧。我们都很亲切,彼此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孤僻的性格。我们尽情地在一块儿唱歌,每夜谈到很晚才睡觉。当然,我们在思想上、在感情上、在性格上并不是没有差异,然而彼此都能理解。并不会因为不同意见或不同嗜好而争吵,而揶揄。
那时候我很希望她能来延安。平静地住一段时间之后而致全力于著作,但萧红南去了。
我们分手后,就没有通过一封信。端未曾来过几次信,在最后的一封信上(香港失陷约一星期前收到)告诉我,萧红因病由皇后医院迁出。不知为什么我就有一种预感,觉得有种可怕的东西会来似的。有一次我同白朗说:“萧红绝不会长寿的。”当我说这话的时候,我是曾把眼睛扫遍了中国我所认识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而感到一种无言的寂寞。能够耐苦的,不依赖于别的力量,有才智、有气节而从事写作的女友,是如此寥寥啊!
不幸的是我的杞忧竟成了现实,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一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下去,多一个真实的同伴,便多一分力量,我们的责任还不只于打开局面,指示光明,而是创造光明和美丽。人的灵魂假如只能拘泥于个体的褊狭之中,便只能陶醉于自我的小小成就。我们要使所有的人都能有崇高的享受,和为这享受而作出的伟大牺牲。
生在现在的这世界上,活着固然能给整个事业添一分力量,而死对于自己也是莫大的损失。因为这世界上有的是戮尸的遗法,从此你的话语和文学将更被歪曲、被侮辱,《生死场》的命运也就难免于这种灾难。在活着的时候。你不能不被逼走到香港:死去,却还有各种污蔑在等着,而你还不会知道。那些与你一起脱险回国的朋友,还将有被监视和被处分的危险。我完全不懂得到底要把这批人逼到什么地步才算够?猫在吃老鼠之前,必先玩弄它以娱乐自己的得意。这种残酷是比一切屠戮都更恶毒,更需要毁灭的。
只要我活着,朋友的死耗一定将陆续地压住我沉闷的呼吸,尤其是在这风雨的日子里,我会更感到我的重荷。我的工作已经够消磨我的一生,何况再加上你们的屈死,和你们未完的事业,但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我要借这风雨,寄语你们,死去的、未死的朋友们,我将压榨我生命所有的余剩,为着你们的安慰和光荣。哪怕就仅仅为着你们也好,因为你们是受苦难的劳动者,你们的理想就是真理。
风雨已停,朦胧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天将有一个晴天。我为着明天的胜利而微笑,为着永生而休息。我吹熄了灯,平静地躺到床上。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有删改)结合全文,请解释第2段加点词语“絮聒”在本文中的含义。赏析“听着不断的水的絮聒,看着脏布也似的云块,痛感着阴霾,连寂寞的宁静也没有”这句话的含意。通观全文,题目“风雨中忆萧红”的“风雨”有哪些含义? 题目是“忆”,文中却“议”了很多,请简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1、絮聒,本义是唠叨啰唆,这里是指当时某些人对萧红等作家的怀疑和诋毁。
2、表面上写“水”“云块”“阴霾”等自然景物,构建出一种压抑的意境,实则写当时政治气候很压抑,“脏布”等写出了对进步作家们的污蔑。
3、落笔好像是写当时自然中的“风雨”,实则是写斗争风雨、政治风雨。自然风雨使“桃李”“随风而倒”,但桃李有“在风雨中更迅速迸出的苞芽”;政治风雨也摧毁了一些作家的肉体,但他们精神不倒。
4、本文重点不在回忆萧红的生平事迹,而是针对当时对萧红的不理解甚至误解和污蔑的现象,进行澄清。议论直接表明作家的态度观点,对萧红表示了崇高的评价和敬意。本文与其说是一篇回忆性文章,还不如说是一篇为被污蔑者叫屈平反的檄文。
第四篇:文学类文学阅读 学案51
学案51 鉴赏人物形象
学案目标 1.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2.掌握做人物形象鉴赏题的具体方法。
文学即人学,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因此,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自然成为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呢?一般来讲,塑造人物形象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综合几方面内容加以综合概括。
一、肖像描写 1.知识梳理
它是一种对人物形象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从人物肖像描写切入分析,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等方面。
2.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人物的肖像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骆驼祥子》节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描写 1.知识梳理
人物语言是小说中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精妙的语言描写可照见人物的内心世界,或内心毒辣,或心细绵密,或憨厚诚实,或单纯可爱。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演练体悟
分析下面的人物语言,概括其性格特征。
玛兰在做部长的同学帮助下做了行政法院参事。„„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制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臵上,是有点权力的。”
一天早上,他去行政法院,在避雨的门口遇到一个老神父(指桑蒂尔,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他说: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当他得知那位神父是一个骗子,有损于他的声誉时,张皇失措地对他的同学珀蒂帕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节选自莫泊桑《保护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动作描写 1.知识梳理
人的每一个行动都受其思想、性格的制约,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的动作,势必会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所以,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还应关注人物的动作描写。
2.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概括领队的性格。
(一驮队将要通过竹索越过怒江边的一个峡谷)领队稳稳地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溜到对岸了。„„(待驮队人员全都溜索到了对岸后)猛听得空中一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节选自阿城《溜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心理描写 1.知识梳理
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灵魂精髓的支撑。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2.演练体悟
阅读下文,注意“他”的心理活动,概括“他”的性格。
(他租个黄鱼车,把书从车站运到静安寺。对手是个小伙子,他骑自行车跟着)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他含含糊糊地说:“嗯。”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
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况而定。”那人接着问:“你家的浴缸大还是小?”他不得已地说:“很小。”“怎样小?”“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那你就要把水放满,泡在里边;或者就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是的。”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没再想下去。这时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得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侧面描写 1.知识梳理
侧面描写是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它是通过对相关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形象。这种手法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其方式方法主要有两种:
①借助次要人物陪衬烘托。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的作用有:a.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b.揭示或凸显主旨,c.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②借助物象陪衬烘托。小说的特殊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用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暗示环境特征。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如2009宁海卷《孕妇和牛》中“牛”的作用,2010江苏卷《溜索》中“牛”的作用等。
2.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文段,从刘四爷和虎妞两人的表现中分析概括祥子的性格。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想弄个上门女婿。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认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分析人物形象题应避免的问题及纠正方法
阅读下面小说,回答问题。
河的第三条岸
(巴西)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
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
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定购了一条船。
父亲对船要求很严格,它要用含羞草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个人使用。母亲唠叨不停,牢骚满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渔夫吗?父亲什么也没有说。
离开我们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条大河流过,水流平静,又宽又深,一眼望不到对岸。我总忘不了小船送来的那天。父亲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样戴上帽子,对我们说了一声再见,没带食物,也没拿别的什么。我原以为母亲会大吵大闹,但她没有。脸色苍白,从头到尾她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
父亲没有吭声,他温柔地看着我,示意我和他一起出去。我们一起向河边走去。我强烈地感到无畏和兴奋。“爸爸,你会带我上船吗?”
他只是看着我,为我祝福,然后做了一个手势,要我回去。我假装照他的意思做了,但当他转过身去,我伏在灌木丛后面,偷偷地观察他。父亲上了船,划远了。
父亲再没有回来。其实他哪儿也没去。他就在那条河里划来划去,漂来漂去。每个人都吓坏了。从未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却发生了。
每个人都猜想父亲疯了。母亲觉得羞辱,但她几乎什么都不讲,尽力保持着镇静。河边的行人和两岸附近的居民说,无论白天黑夜都没见父亲踏上陆地一步。他像一条被遗弃的船,孤独地、毫无目的地在河上漂流。人们一致认为,对于父亲而言,食物是一个大问题,他一定会离开大河,回到家中。
他们可是大错特错了。父亲有一个秘密的补给来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后来我惊异地发现,母亲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怀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从不踏上泥土、草地或河岸一步。从没生过火,他没有一丝光亮。他的身体怎样?不停摇桨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泛滥时,他又怎么能幸免于难?我常常这样问自己。
姐姐生了一个男孩,她坚持要让父亲看看外孙,那天天气好极了,我们全家来到河边。姐姐穿着白色的新婚纱裙,高高地举起婴儿,姐夫为他们撑着伞。我们呼喊,等待。但父亲始终没有出现。姐姐哭了,我们都哭了,大家彼此携扶着。
后来,姐姐搬走了,哥哥也到城里去了。母亲最后也走了,和女儿一起生活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留了下来。我从未考虑过结婚。我留下来独自面对一生中的困境。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我知道他需要我,尽管他从未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因这件事责怪父亲。
我的头发渐渐地灰白了。我到底有什么不对?我到底有什么罪过?渐渐地,我因年老而心瘁力竭,生命踌躇不前,同时爱讲到疾病和死亡。他呢?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终有一天,他会精疲力竭,只好让小船翻掉,或者听任河水把小船冲走,直到船内积水过多而沉入激流之中。哦,天哪!
我等待着,等待着。终于,他在远方出现了,那儿,就在那儿。我庄重地指天发誓,尽可能大声地叫着:
“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来吧。你不是非这样下去不可,回来吧。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
他听见了,站了起来,挥动船桨向我划过来。他接受了我的提议。我突然浑身战栗起来。因为他举起手臂向我挥舞,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极了,发疯似的逃掉了。因为他像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极度恐惧给我带来一种冰冷的感觉,我病倒了。从此以后,没有人再看见过他,听说过他。
(选自余华《温暖的旅程——影响 我的10部短篇小说》,有删改)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现场答案:
A.母亲很爱面子,因为每个人都猜想父亲疯了,母亲觉得羞愧。她经常责备姐姐、哥哥和我,她口硬心软,她虽然说不让父亲回来,但她暗地里让我偷食物给父亲。
B.母亲掌管全家,有一定的权势,从母亲得知丈夫自己定购一条船后便“唠叨”不停,可看出母亲对丈夫不听从她的行为的不满;她因丈夫的怪行为而感到羞辱,可看出母亲的爱慕虚荣。从母亲故意帮我偷到食物给父亲可看出她对丈夫的爱是很深的。
C.母亲是一个严厉、强悍、稳重、爱唠叨的人。
D.母亲不赞成父亲的决定,但暗地里支持“我”偷食物给父亲,可见无论多恼怒,还是尊重爱护自己的丈夫的,只是他对父亲的行为感到不解,感到羞辱,但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装得很平静,可以说她是个含蓄的人。
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综合分析)探究方法(对策)针对上面两道题所暴露出的问题,你认为纠正的方法和问题的对策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课记录:
1.审题
人物形象分析题题干较为明确,主要有两类题目。
一是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角度有二:A.整体把握,如问:①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某某”这一人物形象。②小说中的“某某”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③文中表现了“某某”哪些优秀思想品质?B.局部分析人物性格、心理,如问:画线句(或为语言,或为动作)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
一是分析人物形象作用,如问:写某某人物形象有何用意(或作用)? 2.答题(1)答题思路
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几个方面是指: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品主题和作者的情感倾向方面去分析人物。(2)答题模式
人物题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没有固定的答题模式。一般说来,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另一种是“简要分析”或“具体说明”,答题的格式:观点(思想性格是什么)+阐述(在原文中找)。
答人物形象作用题要把握好三个角度:
①自身的性格特征。②对其他人物的烘托作用。③结构方面的作用。答案应严谨、完整、有深度。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睡美人
清丽、优美的芭蕾舞剧《睡美人》序曲奏响了。可是扮演公主奥罗拉的A角却突然“失踪”了。
“嘭”,化妆间的小门开了,一名女演员朝回过头来的导演一耸肩:“找遍了,哪儿也没有。”导演阴沉着脸。心中紧扣着的一线希望也随着这声响给绷断了。突然,他的手指向了坐在一边的B角:“你上!”
B角激动地站直身,双手抚摩着短裙,眼里闪着倔强和自信的光。只见她,踮起脚尖,一个优雅的旋转,轻盈地提着舞裙,飘然来到台上„„
导演余怒未息。A角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扮演王子菲力普的男A角又是老搭档,今天的汇报演出正是胜败定局的关键时刻,万一,万一B角腿一软„„他不禁打了个冷战,不敢再往下想了。
B角在追光下独舞。多么雍容的舞步,多么飘洒翩翩的舞姿,她巧妙地把音乐的颤动和灯光的光芒融会在一整套的芭蕾舞的语言里了„„
„„英俊的王子出现了,两人在月光如水的舞台上跳起了双人舞。导演紧张地眯起了眼。这是最令人担心的,B角和男A角是第一次同台演出。奇怪,导演的眼前B角分明已被爱情拥簇而起,漂浮在浪花之上,乘着白色双翼;她手臂的姿势犹如玫瑰花瓣的开放;她的双脚和着音乐在踩踏,犹如树叶飘然落地。她和男A角的搭档真是天衣无缝!
导演的拳头松开了,他暗暗惊讶,我平时怎么会没有发现呢?是由于她的倔强和顶撞?是由于她的执著、自信大于技巧?是由于我对女A角的偏爱所形成的偏见?还是„„
„„B角弯曲着双腿,柔软的身子在向地面上倾倒。
„„哀怨、激昂的主题乐如泣如诉地轻叩观众的心扉。一个个音符,飘坠在导演的心湖上,泛起圈圈涟漪。B角不是曾经要求和男A角搭档吗?而我却用“A”“B”角这堵坚固的厚墙将一对“情人”隔开,导演了一出“悲剧”。唉!
„„醒了,奥罗拉醒了!安睡了一百年后,由于菲力普纯真的爱情,她,死而复生了!而B角,这位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恰似许多沉睡着的美,她,春花怒放了!
“哗——”,忽然,剧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B角噙着泪,微笑着向观众躬身回礼;
可是,她的目光在某一观众席上凝滞了——
A角正微笑着坐在那儿鼓着掌„„
1.第一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对女A角、女B角和导演三个人物的写法各不相同,请指出对他们各自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女A角虽然着墨不多,却是作者最着力塑造的形象,请你扼要评价这个人物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为何以“睡美人”为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51 鉴赏人物形象
知识整合
一、2.突出了刘四爷的“虎相”和“虎气”。
二、2.从他对熟人及那位陌生神父说的话语中一方面可以看出他的天真、热心、没有原则,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他的炫耀、虚荣、自私、自高自大。从他对珀蒂帕所说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的自私自利、见风使舵。
三、2.在怒江天险前“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敲一敲那索”“瞟一眼汉子”表现他的认真负责,与手下配合默契;“一声唿哨”“抽身跃下”,表现出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四、2.他既有精明、敏感、细腻、谨慎、多虑、小气甚至吝啬的一面,又有心地善良、通情达理的一面。
五、2.从刘四爷的表现中可以看出祥子的真诚勤快、勤劳本分、讲究干净;从虎妞的表现中可以看出祥子的脾气好。
重点突破
探究问题:1.没有规范的答题意识。当命题涉及到人物形象分析时,应当规范地表述为“某某是一个„„人物(形象)”。A、B类考生都没有这样答题,只是罗列了母亲的一些表现,没有回答实质性的问题,造成答题不得要领。
2.思维不严谨。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事例分析与总结概括不对称,一种是缺少必要的事例分析。前者如B中的“她因丈夫的怪行为而感到羞辱,可看出母亲的爱慕虚荣”,很明显此时母亲的羞辱绝对不能用“爱慕虚荣”来概括,此时的母亲是一种无奈和痛苦、失望与懊恼交织在一起的难言之痛。后者如C项“母亲是一个严厉、强悍、稳重、爱唠叨的人”。整个答案没有事例支撑,缺少分析,从而使答案中的“母亲”这一人物形象不能与作品要刻画的形象相吻合。
3.思维没有深度。以上四个答案都犯有思维没有深度的毛病。我们重点分析D项“母亲不赞成父亲的决定,但暗地里支持‘我’偷食物给父亲,可见无论多恼怒,还是尊重爱护自己的丈夫的,只是他对父亲的行为感到不解,感到羞辱,但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装得很平静,可以说她是个含蓄的人。”值得肯定的是这位考生选择了一个较好的角度来分析母亲这一形象。选择事例较准确,分析也有一定的道理,问题是考生没有深入挖掘母亲对父亲的态度及对父亲的行动的矛盾之处,只看到这是一种情绪的不外露,把答案的重点放在了“含蓄”上,偏离了作者就是想通过“母亲”的这一矛盾来表现她的善良。
探究方法:1.规范答题意识。答非所问是考场之大忌,如果没有规范的答题意识,往往会答非所问,或隔靴搔痒。如上面的答案A和B,说了一大通,就是不回答关键问题。如果在答案中加以归纳总结,“母亲是一个„„的普通劳动妇女”,得分就会提高。而试题一现场答案①③都犯了审题不严的错误。
2.学会信息分类与归纳总结。上面4个答案都表现出考生思维不严谨的缺点。而要思维严谨,最好的方法是学会信息分类与归纳总结。首先要善于将信息归类。如果分析母亲这一形象,就要把文中表现母亲性格的信息分类列出,如母亲对待家人的态度“母亲唠叨不停,牢骚满腹”“她天天都责备我们”表现出她是一个普通的妇女,“我原以为母亲会大吵大闹,但她没有”“脸色苍白”“尽力保持着镇静”“母亲觉得羞辱”表现出母亲在父亲将要离开时的善良等。其次是要善于归纳总结。如上面一样,在列举出事例后要给予准确的归纳总结。
3.加强阅读,提高分析能力。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充分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只有加强阅读,读的作品多了,遇见的人物类型多了,才能品味出作品的深刻内蕴,才不至于在答题时答非所问,也不至于思维不严谨和分析问题没有深度。
总之,平时要积累常见的小说知识,做题时要有答题的规范意识,要善于将信息分类并归纳总结。答题要严谨,要多角度思维。分析要有事例,要有深度。
正确答案:“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情感深挚、忍辱负重的普通女性形象。她爱唠叨,常责备孩子;掌管着全家人的生活,热爱家庭。她对“父亲”的行为深感不满,甚至觉得羞辱,但又一直牵挂和思念着他,直到年迈,她才放弃对“父亲”的等候。
巩固提升
1.①造成悬念,吸引读者;②埋下伏笔,前后照应,突出A角成人之美的精神;③引出B角上场的故事,推动情节发展。
2.对女A角是侧面描写,以虚写实,更好地展示了她高尚的精神世界。对女B角是动作描写,充分地展示她的艺术才能。对导演是心理描写,既交代了情节的发展,又能很好地展示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3.有精湛的舞蹈才能,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深得导演信任;又善良博大,毫不嫉妒,创造条件,成人之美;又很机智,采用关键时刻“失踪”的办法,“逼”导演起用B角。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赞美了成人之美的艺德(或德艺双馨的艺人),也引导读者该如何做人。
4.演出的舞剧名为“睡美人”;B角有艺术才能却得不到发挥,是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A角默默地躲在幕后成人之美,也可以说是一个“睡美人”。
第五篇:2009高考语文现代文学案
2011高考语文学案: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知识清单
一、常用术语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1)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2)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逻辑思维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②按篇章结构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
(六)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七)语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八)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 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九)、议论文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容易被人接受。
2、类比论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它以浅寓深,以近比远,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
3、举例论证,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鲜明的对比,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5、引用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6、引申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层层剖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精彩深刻。
(十)答题技巧提醒
1、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3、用术语:
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
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
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中的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一般是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和信度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再就是小说),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学生语文高考的瓶颈。能否正确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掌握答题方法不到位,使许多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常常望“文”兴叹。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 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答题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自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答题示例: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 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主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节选自2003全国卷《乡土情结》)
问: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答题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2000年全国卷《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五)、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 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三)几组手法区别
1、渲染和烘托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2、对比和衬托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
对比则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但是对比仅限于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而衬托还可以是相似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对比通过对照落脚点不在于相互对照的任何一方,而是从对照中昭示某种情感认识;衬托通过对照落脚点在于凸显相互对照的某一方。
3、衬托和烘托
不论哪种衬托,强调的都是两个事物通过比较而使其中一个更加凸显。落脚在一个“衬”,特别强调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
烘托强调的是对一种事物从侧面着意进行描述或铺排,来使该事物形象更突出。落脚不一定是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而强调侧面地对该事物进行“烘”。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的修辞手法。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
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反衬,即是把一种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观点、事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