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城县洪涝灾害的特点及防御对策研究
交城县洪涝灾害的特点及防御对策研究
姚振超
(交城县水利水保局交城030500)
摘要:文中论述了交城县的洪涝灾害具有突发性、随机性、重复性和毁灭性的特点,分析了洪涝灾害的成因包括自然地理因素、气象因素和人类社会因素,提出了防洪减灾对策。关键词: 洪涝灾害;成因;对策;交城县
中图分类号:S422文献标识码:B
交城县位于吕梁山东侧,太原盆地西部边缘,全县总面积1 812 km,其中山区面积 1 685 km ,是总面积的92.7%。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 472.6 mm, 最多降水量为642.4mm,最少降水量为245.2mm,降水量不仅年际变化较大,而且年内分布也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特别是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因而产生径流快,夹带泥沙多,山洪来势凶猛,所以造成的洪涝灾害不仅特点显明,而且非常严重。
1洪涝灾害特点
1.1突发性
由于山脉林立,沟谷深切,河沟狭窄,一旦遭遇暴雨,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山洪,导致许多民众来不及转移而造成严重损失。2002年6月26日,我县东坡底乡东葫芦河横岭村西沟内突降暴雨,2h降雨量超过100mm,洪水冲进学校,教室进水深1m左右,给正在上课的学生造成严重威胁,由于村民及时把学生背出教室才避免了伤亡事故发生。2
21.2随机性
山洪成灾在时间、空间上毫无规律可言,令人防不胜防。一般情况下我县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份,但 1985年5 月11日18时50分至12日5时40分,我县普降暴雨,按常规没有进入汛期,不会发生大的降水,但这次降雨,最大达83 mm,磁窑河西沟水库坝顶溢流,过水流量为130m3/s,东沟水库水位距溢流面仅1cm,流量为133 m3/s。而且这次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也无规律可言,主降雨区磁窑河流域与文峪河的东、西葫芦河流域,两地相距60多km。
1.3重复性
自1950年到2005年我县共发生洪灾24次,其中发生在磁窑河流域的洪灾11次,达 46%。在这一区域的地方政府和群众每年都要投资投劳,恢复水毁工程,其结果却是屡建屡毁,生产自救积极性大受打击。
1.4毁灭性
由于山洪峰高量大,所到之处房屋、桥梁、农田均被冲毁。1988年7月以来,我县出现连续降雨过程,持续时间之长,雨量之大,为近几十年罕见,从5 日到7日,平均降雨量达110 mm,受灾的共有8个乡镇,30多个自然村,800hm2小麦生芽,霉烂333hm2。共计损失粮食350万kg,淹没庄稼353 hm2,倒塌房屋1 969间,冲毁∪型防渗渠道8km。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2.1 自然地理因素
我县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以800m等高线为界分为平川和山区两部分。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地形支离破碎。西北部山区层恋叠嶂、河沟密布;北部山区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易发程度较高,在遭遇到短历时、大强度暴雨时,雨水往往来不及入渗就产生径流,洪水过程与暴雨过程同步,极易形成洪灾,历史上我县洪涝灾害频发,是典型的有雨涝灾,无雨旱灾的地区。
2.2 气象因素
我县属中温带地区,夏季多受太平洋海洋气团控制,冬季则受极地大陆性气团控制,春秋两季则受这两种气团的交替影响。因此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春季干燥多风降雨稀少,夏季炎热雨量集中。进入我县的降雨,一是由西南方向输入的西南气流形成,二是由东南方向输入的东南气流形成,在地形和大气等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每年汛期极易发生局部性暴雨。
2.3 人类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活动对洪涝灾害形成的影响日益加剧。我县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脆弱,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工矿企业的发展,人类对土地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人为挤占河道、向河道内弃渣、弃石等使生态环境更趋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防洪减灾对策
山洪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制约着我县经济发展。应当采取“强化意识,加大投入,综合治理,以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准备,主动防御,尽量减小灾害损失。
3.1 从思想上正本清源。
县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危害性和可防御性,普及防御常识,增强他们主动防范、依法防治山洪灾害的意识。
3.2 规划上从长计议。
县委政府进行决策时要着眼全局,把防避洪涝灾害纳入全县社会和经济的整体规划,并切实贯彻《水法》、《水土保诗法》和《河道管理条例》。水行政主管部门则要站在为社会,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切实加大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力度。另外,防治洪涝灾害规划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近期与长运相结合的原则,分类指导,统一规划,编制防治方案。
3.3 治理上标本兼治
要实现标本兼治,应该做好“二整二建二治”工作。“二整”是全面整治病险水库,全力整治河道。要对全县病险水库进行一次彻底的调查,并对其进行根治,彻底改变年年除险年年险的被动局面,严格水利执法,有效制止河道范围内的违反水法行为,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二建”是在流域上游或易淹区域上游适当新建防洪水库,在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小城镇按设防标准修建防洪堤坝,增强抵御洪水的能力。“二治”是分水系开展小
流域综合治理,有计划治理水毁工程,切实提高防灾抗灾水平。
3.4 投入上多管齐下
我县自身经济不够发达,要保证防避山洪灾害的投入,必须采取多管齐下措施。各级政府应适当加大洪灾区的治理投入力度,同时,对于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可采取“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办法进行筹资。另外,应该继续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募集社会闲散资金,吸收民间资本兴修水利。兴建防洪工程时,要落实地方自筹和群众自筹,明确县级,乡级财政的自筹比例,建立农村劳动力积累工制度,按工程受益面积或人口数量进行集资投劳。同时,水利系统自身也必须盘活存量资产、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增强投入能力。
作者简介:姚振超,男,1964生,2003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水利工程专业,工程师。
[收稿日期:2008-12-25]
The Features of Jiaocheng County’s Flood and Water Logging Disaster and
the Defence Countermeasures
YAO Zhen-chao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of Jiaocheng county’s flood and water logging disaster such as: unexpectedness, stochasticism, recurrent and destructiveness, analyzes the formation causes of disaster including natural geographic factors, meteorologic factors and human society factors, puts forward flood-controlling and disaster-eliminat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flood and water logging disasterformation causecountermeasureJiaocheng county
第二篇:百色市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模版)
百色市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
一、百色市基本情况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跨东经104°28′~107°54′与北纬22°51′~25°07′之间。云贵高原余脉桂西山区,是云贵高原与广西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高,中间低。西北部为高原余脉,东南部具有两广丘陵特征,中部的右江河谷强烈下切,四周被低山丘陵环抱,呈盆地状,地貌类型以中、低山地为主,其次是丘陵、台地及平地。东南与南宁市的武鸣、隆安、天等、大新等县相邻;东北部与河池市的天峨、凤山、巴马等县接壤;北部以南盘江、红水河为界,与贵州省隔江相望;西部与云南省毗连;南部与越南交界。处于低纬度地带,北连大陆,南近海洋,北回归线贯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是大西南出海通道重要的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共辖12个县(区),183个乡镇,总人口364万人,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百色市各地降雨量充沛,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全市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受地形影响较明显,南北部降雨量较多,右江盆地降雨量较少。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五月至九月为主要降雨期,一般可占全年降雨量的70.0%~85%左右,十二月至次年三月为少雨期,降雨量占全年的10%左右。
百色市各县(区)多年平均降雨量表(单位:mm)
县(区)全市右江区田阳田东平果德保靖西
23456789101112合计
19.1 23.1 35.1 77.6 176.1 235.8 229.1 231.1 124.9 86.9 47.5 18.4 130
18.3 19.0 34.4 66.0 162.8 184.2 179.8 186.7 110.3 75.0 39.5 13.4 10817.320.126.123.127.5
20.824.534.328.432.1
30.434.848.739.644.7
59.373.998.379.594.2
147.7173.7169.4186.3208.2
202.6202.4228.0248.5290.4
166.9178.3213.4243.6284.1
188.3207.7235.4268.9305.5
114.5112.2126.3153.1152.8
68.085.792.499.697.1
45.247.749.952.648.4
14.718.126.622.524.2
1071***
那坡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16.814.617.516.113.917.819.117.221.519.218.922.434.130.629.328.830.135.367.482.374.667.987.680.1163.8180.9161.4150.8233.8174.3249.5218.2224.0193.9347.8240.5256.3204.9207.8193.2369.3251.2282.7212.0185.4173.9290.3235.9156.8108.2111.489.7140.0123.791.667.580.979.4101.2104.150.745.244.651.148.546.318.815.517.716.916.116.61401191***
百色市山岳连绵、河溪纵横;众多河流源出高山峡谷,滩多水急,落差大;岩溶地区地下伏流普遍发育。境内地表河流分属两大流域、两大水系:属珠江流域的有西江水系,主要为西江干流上游南盘江红水河、西江主要支流郁江上游——右江;属红河流域的有西南国际水系百都河,经越南流入北部湾。
二、洪涝灾害的发生及对国民生产的影响
百色市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特别是山洪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出现。由于我市都属亚热带季风区,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全市的河流都是典型的山区河流,河床陡,洪峰形成时间短,持续时间也短,经常发生山洪暴发,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从洪涝灾害统计中,每年汛期各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给我市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2001年7月我市受当年三号台风“榴莲”的影响,从7月2日晚上开始,全市局部出现降雨,后扩大成全市大面积降雨,造成山洪暴发,全市江河水位暴涨,至使右江发生八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百色水文站出现了自1937年建站以来的最高洪水位和最大流量,从7月3日4时起,百色水文站水位从111.40米涨起到4日23时30分达到最高洪水位123.86米,超警戒水位9.45米,洪峰流量8270立方米/秒。右江沿岸的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县城被淹,一些地势较低的村庄被淹。“7.4”洪灾,是我市有史以来淹没面积最大,淹没损毁民房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全市12个县(区)182个乡镇受灾,受灾面积4624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95万人,成灾148万人,被困村庄1584个30.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3万人,倒塌民房3.12万间,造成无家可归5.17万人,全市直接经济损失39.58亿元;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308.8千公顷,成灾面积86.6千公顷,绝收面积31.6千公顷,因灾粮食损失7518万公斤,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4.12亿元;造成停产工矿企业578个,铁路中断1条次,公路中断1373条次,损坏输电线路1159.69千米,损坏通讯线路474.44千米,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8.6976亿元;有38座中小型水库不同程度水毁,有12座出现险情,经过紧急抢险的有5座,损坏堤防48处4.03千米,损坏护岸1038处606千米、机电井292眼、水文测站3个、机电泵站585座、水电站11座,水利水电设施直接经济损失2.94亿元;其它直接经济损失13.8亿元;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三、我市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造成我市严重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由于我市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连大陆,南近海洋,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容易受海洋台风登陆的影响,南北气流活动频繁,容易产生强降雨天气过程,加之我市山区面积大,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大,全市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2条,河流都是典型的山区河流,河床陡,洪峰形成时间短,持续时间也短,从而导致了我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在人为因素方面,一是水患意识不强。随意在河道采砂,向河道倾倒废渣、垃极,回填河道滩地建房,圈地建厂,筑坝建池,人为的乱改河道流向,填河造地侵占河道行洪断面,严重地阻碍了洪水的渲泻。二是毁林造田,严重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三是城镇、乡村盲目扩建,不论证,不规划,盲目建设,防洪标准不一致,缺乏有效的管理,河道行洪能力大大降低。四是水利工程防洪抗洪能力低。我市现有水库314座,总库容19.1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5座,小型水库298座。但这些水库大都建于50~70年代,由于多年来在水利工程使用中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维护养护资金存在严重不足,大多数工程都已老化失修、带病运行,使防洪标准大大降低;根据小型水库正常使用年限20~30年的标准,大部分小型水库都已进入报废期,是我市防汛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隐患。
四、百色市洪涝灾害的特点
1、时间短,强度大,突发性强。山区暴雨一般都是降雨强度大,而历时又短,由暴雨产生的超产渗流,使雨水来不及渗入到土层深部即可成为地面径流,导致河流径流汇集,水流湍急,河水陡涨,极易形成陡长陡落、峰高量小、历时短暂但却防不胜防,危害较大的洪涝灾害。
2、季节性、多发性、区域性。由于我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南北部山区的年降雨均大于河谷地区,主要降雨集中在汛期五月至九月,因此,我市的洪涝灾害的发生都是出现在汛期,而每次降雨都会造成局部的洪涝灾害。
五、防御的对策及主要措施
在长期的抗洪防灾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的工作,把防御洪涝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提高我市的防汛抗灾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深入开展防御洪涝灾害的宣传,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采取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洪涝灾害的危害性,加强全民水患意识,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水患不除,市无宁日,民无宁日的观点,普及防御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御能力。尤其是我们山区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更要清楚地认识到洪涝灾害特别是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多发性及损失的严重性,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抗洪灾、防山洪的思想。
2、建立建全防汛首长负责制体系。多年的抗洪斗争工作证明,防汛抗洪,落实责任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都严格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为核心的防灾抗灾责任制,明确政府一把手为第一防汛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
防汛责任人,并层层签订了防汛责任状。建立建全我市的防洪预案,明确各职能单位的防汛责任。
3、建立高效的洪水测报和雨量实时测报系统。组建了大型水库澄碧河水库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并经过专家验收,经过澄碧河水库的洪水调度,大大减轻了下游的损失:2001年7月5日,澄碧河水库入库流量为444立方米/秒,实际出库流量为20.8立方米/秒,削峰达95%,拦蓄洪量为2.047亿立方米,如果没有澄碧河水库的有效调节控制,右江河水位在峰值上要多上涨0.35米,沿河的损失会更大,减免了经济损失1600万元。今年,我们市防汛办还和百色市水文分局共同建立了雨量实时测报网络,可以直接调用查看全市各雨量站的实时降雨雨量,为做出正确的防汛调度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还从上级财政争取到100万元用于水库防汛通讯建设,确保全市水库安全度汛。
4、做好避灾躲灾的工作。近几年来,会同国土部门对全市的滑坡体、泥石流易发区的定点核查工作,摸清底子,每年汛前、汛中都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核查,制定防御灾害预案,各项责任制落实到最基础,同时加强对易发区干部群众的培训和宣传教育,群众的防灾意思和自我防范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目前,正在组织力量,对全市的山洪易发区进行排查摸底,根据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的大小进行分类,明确重点,同时组织技术力量,做好防治山洪灾害的规划,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对防御洪涝灾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愈趋强烈,加之我市地形地貌繁杂,气候不稳定,造成洪涝灾害不断,危害严重,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而,减轻洪涝灾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地加强防汛抗灾工作,为实现我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第三篇:隆安县洪涝灾害原因分析及对策
隆安县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背景
摘要:该论文通过对广西隆安县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进行相关介绍,并通过对其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简单小结,分析发生灾害的原因,并对广西隆安县的洪涝灾害防御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隆安县 洪涝灾害 发生 成因分析 防御对策
一、隆安县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隆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南宁市西部,地处东经107°21′—108°06′,北纬22°51′—23°21′,隶属南宁市管辖,东部与南宁市西乡塘区、武鸣县相连,南部与崇左市扶绥县、江洲区交界,西部与崇左市大新县、天等县接壤,北部与百色市平果县毗邻。东西长77.5km,南北宽56.2km。县城距南宁市区80km。
(二)地形地貌
隆安县地势由东北和西南向中部右江线倾斜。主要地貌类型有台地、丘陵、低山和岩溶地貌。县境内最高点为西大明山系脉的小明山最高,海拔973米,最低点为白马河口,海拔81米,据统计,低山丘陵地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9.1%,岩溶地貌占31.2%,平原台地貌占17.7%。
(三)山系水系
隆安县西南部以峰林、峰丛石山(喀斯特地貌)为主,南部边缘山地为西大明山系脉,属低山、丘陵。主要山脉有小明山,海拔973米,为全县最高点,地要山海拔807米,平付山海拔726米,空林山海拨715米。东北部土山丘陵和石峰兼而有之,海拔多在200-700米,其间敏阳乡三宝山海拔721米,六暖山海拔742米,为东部最高点。中部右江沿岸以平原、阶地、低丘为主,并有一些石灰岩孤峰和残丘点缀其间,其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全县主要河流有右江、绿水江、罗兴江、丁当河、驮玉河、百朝河、大滕河、布泉河等8条,共有地表水11.08亿立方米,全县有地下水源12个,地下河18条,集中分布在都结、布泉、屏山、杨湾、乔建等乡镇,共有地下水3.94亿立方米。全县有中型水库3处,总库容量为5758.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4263万立方米;有小型水库55处,总库容3183.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392.8万立方米;小型塘库251处,总库容380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763万立方米。
(四)气候
隆安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干湿季节明显,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全县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受地形影响较明显,气温分布特点是由东北和西南向中部右江递增,雨量分布特点是由东南和向西北逐渐增高。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五月至九月为主要降雨期,一般可占全年降雨量的70.0%~85%左右,十二月至次年三月为少雨期,降雨量占全年的10%左右。
二、洪涝灾害的发生及对国民生产的影响
隆安县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特别是山洪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出现。由于我县都属亚热带季风区,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全县的河流都是典型的山区河流,河床陡,洪峰形成时间短,持续时间也短,经常发生山洪暴发,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从洪涝灾害统计中,每年汛期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给我县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2001年7月我市受当年三号台风“榴莲”的影响,从7月2日晚上开始,全县局部出现降雨,后扩大成全县大面积降雨,造成山洪暴发,全县江河水位暴涨,至使右江发生八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隆安县水文站出现了自1937年建站以来的最高洪水位和最大流量,从7月3日4时起,隆安县水文站水位从111.40米涨起到4日23时30分达到最高洪水位123.86米,超警戒水位9.45米,洪峰流量8270立方米/秒。右江沿岸的一些地势较低的村庄被淹。“7.4”洪灾,是我县有史以来淹没面积最大,淹没损毁民房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洪涝
灾害。全县3个镇受灾,受灾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受灾人口4万余人,紧急转移安置2万人,倒塌民房2500多间,造成无家可归1万人,全县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数万亩,因灾粮食损失数万公斤,农业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交通路线中断,供电受到影响,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贫瘠,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同时也会阻碍相关产业的生产和发展。
三、我市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造成我县严重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由于我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连大陆,南近海洋,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容易受海洋台风登陆的影响,南北气流活动频繁,容易产生强降雨天气过程,加之我县山区面积大,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大,河流都是典型的山区河流,河床陡,洪峰形成时间短,持续时间也短,从而导致了我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在人为因素方面,一是水患意识不强。随意在河道采砂,向河道倾倒废渣、垃极,回填河道滩地建房,圈地建厂,筑坝建池,人为的乱改河道流向,填河造地侵占河道行洪断面,严重地阻碍了洪水的渲泻。二是毁林造田,严重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三是城镇、乡村盲目扩建,不论证,不规划,盲目建设,防洪标准不一致,缺乏有效的管理,河道行洪能力大大降低。四是水利工程防洪抗洪能力低。我县现有水库3座,总库容量为5758.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4263万立方米;有小型水库55处,总库容3183.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392.8万立方米;小型塘库251处,总库容380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763万立方米。由于多年来在水利工程使用中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维护养护资金存在严重不足,大多数工程都已老化失修、带病运行,使防洪标准大大降低。
四、隆安县洪涝灾害的特点
1、时间短,强度大,突发性强。山区暴雨一般都是降雨强度大,而历时又短,由暴雨产生的超产渗流,使雨水来不及渗入到土层深部即可成为地面径流,导致河流径流汇集,水流湍急,河水陡涨,极易形成陡长陡落、峰高量小、历时短暂但却防不胜防,危害较大的洪涝灾害。
2、季节性、多发性、区域性。由于我县独特的地形地貌,南北部山区的年降雨均大于河谷地区,主要降雨集中在汛期五月至九月,因此,我县的洪涝灾害的发生都是出现在汛期,而每次降雨都会造成局部的洪涝灾害。
五、防御的对策及主要措施
在长期的抗洪防灾工作中,县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的工作,把防御洪涝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提高我县的防汛抗灾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深入开展防御洪涝灾害的宣传,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采取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洪涝灾害的危害性,加强全民水患意识,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水患不除,市无宁日,民无宁日的观点,普及防御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御能力。尤其是我们山区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更要清楚地认识到洪涝灾害特别是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多发性及损失的严重性,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抗洪灾、防山洪的思想。
2、建立建全防汛首长负责制体系。多年的抗洪斗争工作证明,防汛抗洪,落实责任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都严格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为核心的防灾抗灾责任制,明确政府一把手为第一防汛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防汛责任人,并层层签订了防汛责任状。建立建全我县的防洪预案,明确各职能单位的防汛责任。
3、建立高效的洪水测报和雨量实时测报系统。同建立了雨量实时测报网络,直接调用查看全县各雨量站的实时降雨雨量,为做出正确的防汛调度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确保全市水库安全度汛。
4、做好避灾躲灾的工作。积极对全县的滑坡体、泥石流易发区的定点核查工作,摸清底子,每年汛前、汛中都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核查,制定防御灾害预案,各项责任制落实到最基础,同时加强对易发区干部群众的培训和宣传教育,群众的防灾意思和自我防范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对防御洪涝
灾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愈趋强烈,加之我县地形地貌繁杂,气候不稳定,造成洪涝灾害不断,危害严重,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而,减轻洪涝灾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地加强防汛抗灾工作,为实现我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第四篇:山洪灾害特点及防御措施范文
一、山洪灾害
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水利工程溃决引起的灾害也属于山洪灾害。
二、山洪灾害特点
(1)季节性强,频率高。
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特别是主汛期。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
山洪主要发生于山区、丘陵、岗地,暴雨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来势迅猛,成灾快。
山丘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几小时后即可形成山洪灾害。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
山洪灾害往往会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悲剧。
三、山洪灾害防御措施
1、广泛宣传,增强意识;
2、制定预案,落实责任;
3、发生暴雨,高度警惕;
观察房屋周围、山体、水位有无异常,特别是晚上更要警觉,随时准备转移。
4、及时预警,迅速传递;
观测到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降雨量,要立即采取鸣锣、打电话、广播等预先设定的报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胁的居民传递警报信息。当听到约定的报警信号要立即转移。
5、山塘水库,加强防范;
6、遭遇山洪,果断躲避;
(1)水位上涨:沿高处跑。
(2)对泥石流:沿河谷两侧山坡跑。
(3)山体滑坡:向滑坡两侧高处跑。
7、组织转移,有条不紊;
8、洪水围困,理性求救;
9、住宅被淹,有效避险;
(1)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
(2)设法发出呼救信号;
(3)利用竹木等漂浮物逃生。
10、住宅基地,合理选线;
11、修路架桥,科学选线;
12、行洪河道,严禁堵塞;
13、自然生态,人人保护。
第五篇: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
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社会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司法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是司法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日见突出。司法腐败如得不到有效遏制,将直接影响依法治国的进程。本文试就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预防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务犯罪对策
司法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是司法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预防对策,对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立法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
1、司法机关收费款、罚没款、扣押款及赃物的管理不规范诱发了贪污、挪用公款犯罪的发生。司法机关依照法定权限行使相应的收费权、罚没权、扣押权,个别司法人员往往利用这些权力,采用收入不进帐侵吞公款、挪用自己保管的现金等方式大肆贪污、挪用公款供个人使用。
2、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索取贿赂是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司法人员履行的裁定权、处分权成为个别司法人员进行权钱交易的工具。涉及受贿的犯罪嫌疑人主要采取索取和非法收受手段收取当事人的钱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3、违反程序法搞刑讯逼供是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一个顽症。有些办案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刑诉法的有关规定,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对认为有罪的犯罪嫌疑人搞刑讯逼供,构成职务犯罪。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而这种职务犯罪往往被认为是突破案件的有效方式,屡试不衰。一旦被举报或控告到检察机关,也往往是顾及关系,大事化小,小是化了,做内部消化处理。
4、利用职权搞徇私舞弊是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又一表现形式。个别司法人员受他人请托,徇私、徇情或受贿、枉法,采取隐瞒事实、故意包庇等手段使明知有罪的人不受追诉。
二、司法人员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1、受利益驱动,不惜挺而走险。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正经历着转轨的阵痛,社会分配体系不可避免地出现贫富差距。而商品经济的逐利性又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不少人产生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总想超前消费,互相攀比。另一方面,司法工作人员所处的执法环境也不尽人意,接触阴暗面较多,对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了解较多,受到的负面影响也较大,而自身职业又普遍带有条件差、危险性大,待遇低的特点。于是一些放松了人生观、价值观修养的司法人员受利益驱动,思想开始偏斜,为寻求心理平衡,不惜挺而走险,以手中的职权来换取金钱、他们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腐朽观念,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2、特权思想严重,依法办案观念不强,造成渎职侵权犯罪。由于司法工作人员所处地位特殊,他们明知逼供会给审讯对象带来肉体上、精神上的痛苦,但他们急于结案,采取了极其错误的做法,以致最终酿成审讯对象死亡或伤害的恶果,引起极大民愤。这种行为,究其实质就是特权思想作怪。握有“扫黄”权力的司法人员对查获的涉嫌卖淫的“三陪女”,甚至仅仅是怀疑是卖淫的女人,就强逼其招供前来嫖娼的男士姓名,不招则不放人,以致一些被抓女人信口胡诌,乱招乱供,扰乱了社会秩序,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可以说这些人既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又破坏了司法干警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还损害了党和国家机关的威信,实在不可取。
3、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得不到监督的权力往往是产生腐败的“温床”。近年来,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法官法》、《检察官法》、《警察法》、《律师法》,但可操作的具体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加之现实条件的限制,所以对司法人员的制约相应也较空泛。可以说这些法律原则性的多,具体性的少,弹性的多,刚性的少,宽容性的多,威慑性的少。所以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极大限制。个别处于领导岗位的司法人员,将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视为乌有,“一言堂”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部门办事程度不够公开,工作透明度不高,造成“暗箱”操作,为权钱交易提供便利;还有的基层派出所,特权思想严重。所有这些,使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更具有隐蔽性、难于发现,而一旦发现,往往已造成严重后果。
4、“贪内助”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当前,有些领导同志自身本来并无犯罪的主观故意,但经不起“枕边风”的常年累月的鼓动,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道路。这些“贪内助”所起的消极作用的确不容忽视。个别公安人员的家属收受案件关系人好处以后,对该人员千方百计吹“枕边风”,使其磨不开面子,做个顺水人情。就这样“一不小心”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预防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