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化

时间:2019-05-15 15:1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化》。

第一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化

内容摘要: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积极的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本建立、完善了以“人民民主”、“法制建设”、“有效政府”、“政经结合”的四点基本共识的中国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备了基层政治制度,如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了村民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制建设也因此呈现出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

自新中国之伊始,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就非常的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化建设,这其中虽有曲折,但亦取得不俗的成绩。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我国政治法治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不断得到完善与完备。至今我们已经60年了,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社会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呈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但是,一些人对于我国民主政治法治建设成就的认同度并不高,有的人甚至希望通过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模式来“加速”我国民主政治法治建设的步伐,实现“一蹴而就”。之所以出现这种心态,与一些人对我国民主政治法治建设的艰巨性缺乏深刻认识有很大关系。

我们应该承认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建设既有基础比较薄弱。从世界范围看,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取得革命胜利基础之上的,但社会主义的实践并非如此。就我国而言,我们党是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的基础都比较薄弱,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也是如此。正是由于既有基础比较薄弱,我国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目前虽然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化应有的巨大优越性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也决定了我国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使我国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是没有现成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做出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去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的道路。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只能靠我们自己的探索和实践。这个过程必定是艰巨的、长期的。今天,我们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但进一步将其完善好、发展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说认为: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纵观当今世界,凡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不论其是民主政体还是专制体制,依靠法制来治理国家是其共同的特征。依法治理国家,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同时也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与选择。

一、当前加快我国社会法治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社会法治化建设的现实困难是存在的,但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当代中国社会已进入到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阶段,从而更加凸现出对法治的呼唤和需求。纵观当今世界,凡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无一不是法治化的社会。加快中国社会的法治化建设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形势紧迫。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科学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保证,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中国社会法治化建设的现实基础与核心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建设法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重任。中国法治的基础和动力在于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以及意识的科学化。中国法治化建设的关键不在司法,而是政治的法治化,或者说“人治” 是最大障碍,中国法治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司法法治化。

三、未来中国社会法治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法治国家必须以完善民主、保障人权、法律至上、法制完备、司法公正、制约权力、依法行政、保障权利作为其基本特征,从而区别于其它法治国家或非法治国家。完善民主制度,夯实法治国家建设的政治基础。完善的民主是法治国家必备的政治基础和重要标志。完善民主最首要的内容是完善政治民主,最直接的是完善立法民主。切实加强人权保障,扩大保护范围和提升保护程度。人权是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人权的权利范围与保护程度是一个国家进步与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是不同类型国家的重要差别。国家的进步过程,其实也是人权内容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人权保障状况是区别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确立法律至上的理性原则,法律至上是无产阶级在其法治建设中提出的重要口号和基本原则之一。其意在强调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否定法的效力或与法相冲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制度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之一。法制完备对于建立中国法治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维护司法公正,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最本质要求,是司法赢得群众的最基本方面,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对权力监督与制约。权力的根据在于民众对权力的赋予以及民众对权力行使的认可。权力的获得与权力行使,通常表现为是少数人的事情。在制约机制中,最有效的制约手段当然是法律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是最好的社会制度,其对权力赋予和权力行使的制约理应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典范。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是国家行使权力的重要方式,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基本途径。依法行政可以说是运用法律制约权力的重要表现。依法行政,一要保证国家行政权力的依法实现,使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被正确行使;二要防止非法行政,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全面的,不仅仅体现在群众自治上,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30年来,我国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同样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日益发展和完善。我们也清楚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设面临诸多难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西方国家用几百年时间走完的路在我国被压缩为几十年的路程。我国尚未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任务,却又不得不提前谋划西方国家“后工业化”时代的任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各种时代新元素相互交织,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发展中的新问题相互缠绕,历史遗留的和实践增生的一系列问题一并挤压到当代中国发展的日程上。这是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是西方

国家在民主政治建设中不曾遇到过的。这一国情使我国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面临诸多难题。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党和人民的智慧,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艰巨性,既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而裹足不前,又不能无视困难而急于求成,而应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中国社会法治化建设的道路还很长。中国法治面临的现实困难也很多。但无论是为我们自己,还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都坚持不懈。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地执著追求,终将会迎来中国社会法治化建设春天的到来!

第二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研究生学院13班应用化学王云20101307

160多年来,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三次伟大飞跃,即:《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理论的飞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第二次飞跃;当代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第三次飞跃。这三次伟大飞跃中,从苏联的演变解体和东欧国家剧变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中,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就中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日益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根源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从历史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各阶段具体现实的深刻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全面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解决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邓小平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大刀阔斧的进行体制改革、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使中国社会主义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就出现了一派生机和活力,并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突变,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明确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三大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完整地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了在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过程中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并坚持党的阶级性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统一起来,依靠党和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由此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新世纪新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方面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又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由此证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已引起世界一些国家的经济动荡。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发生,与曾经流行一时的所谓“华盛顿共识”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所谓的“共识”,完全无视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主张所有国家都要采纳这种统一的模式,认为这是解决所有国家经济困境、能够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事实证明,这种“华盛顿共识”并没有带来他们预期的效果。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没有简单地接受所谓“华盛顿共识”,没有简单地照搬任何外国模式,没有按照西方国家的要求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我们才在这场世界性金融危机面前保持了较大的主动性,没有完全被这场金融危机所左右。由此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我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一个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根本之所在。中国社会主义没有步苏联、东欧的后尘,反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总之,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够日益发展,我们的宏伟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就能巍然屹立于世界,以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进。

第三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

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服务,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今后继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客观要求。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人口多、底子薄的基础上进行的。法律体系建设只有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才能拥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才能有效发挥法律制度在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中的基石作用。

坚持从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贯穿于改革开放的立法实践。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地方组织法、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7部法律,为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实行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法制保障。1993年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等重要内容载入宪法,体现了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意志。2004年又在宪法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条款,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面貌。正因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国情和实际出发、顺应国家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我国法律体系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从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使法律在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立法工作要适应和服务于改革发展实践,维护社会稳定,需要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把握以下原则:对实践经验成熟的加以深化、细化,作出具体规定;对实践经验尚不成熟又需要作规定的,作出原则性规定,为进一步改革发展留下空间;对缺乏实践经验,各方面意见又不一致的,暂不作规定,待条件成熟时再补充完善,使立法进程与改革发展进程相适应,通过与时俱进地完善法律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从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使我国立法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实际出发,将继承法制传统、借鉴国外经验和进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使我国立法既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又融合世界文明。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根据国情和实际对传统法制文化和外来法律制度加以改造和创新,大大加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步伐。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法制建设要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的宝贵经验,适应形势新变化,把修改完善法律和制定配套法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研究制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如何实现其战略目标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文在明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下,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和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五个方面阐述了该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义;建设;三个代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之一,是搞好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看,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我国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负担站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认识上的深化,在发展战略上的远见卓识。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能给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二、如何实现其战略目标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便确定了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这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同时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的文化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全面贯彻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江泽民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全面贯彻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最重要的是要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些基本方针,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中的具体体现,是准确把握先进文化抢进文化的重要保证。

3.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吸收创新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既是中国文化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吸收外来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需要,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文化之外而获得生存与发展。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必须引进吸纳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洋为中用”,以开放大胆的心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对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技术,统统实行“拿来主义”。当然,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必须同时反对对西方文化推崇备至,妄自菲薄,甚至“全盘西化”的主张,要在保持民族文化固有血脉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分析权衡,去取得当,真正“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博采它国文化之长,又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同时,吸收外来文化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因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在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吸收精华,汲取精华,充实和发展自己,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4.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红藕贵阳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要保护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然而,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继承和借鉴上是远远不够的,先进文化从本质上说更应是一种充满创新活力的文化,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在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所进行的文化所进行的文化上的超越和创造。让创新带动发展,以发展推动繁荣。

5.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思想文化领域,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去占领。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文化阵地。要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绝不允许他们自由泛滥。要特别重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这不仅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的要求,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应因地制宜,以群众的需要为第一信号,探索有利机制,搞好队伍建设,保证文化建设深入、持久、健康地开展。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民主法治和纪律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三个代表”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以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艰苦创业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做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纯:《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征》,《中外企业家》,2011.[2] 盛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学习导报》,2003.[3] 庄千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唐山学院学报》,2003.[4] 郭一红、张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接纳外来文化问题》,《求索》,2007年第5期。

[5]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疆新闻出版社,2011.

第五篇:面向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

周爱兵 《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5日 01 版)

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这艘巨轮开始驶入机遇和风险都前所未有的新征程。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党的十八大后接过历史接力棒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如何引领这艘巨轮前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勇气、科学态度和担当精神,准确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根本走势,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作出了理论新思考和战略新谋划,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讲话提出了新的历史阶段治国理政的总方略,用明确系统的施政理念和主张回答了新的征程上中国将往哪走、怎么走的重大问题

经过30多年努力,中国成功走完现代化“前半程”,迈上一个更高的发展台阶。但发展起来后的问题比预料的更多,各种有待解决的老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利益关系问题和立场倾向问题、内部问题和来自外部的问题交织叠加,并集中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上。在社会主流思想总体积极向上的同时,也有人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产生疑问,有的甚至开出种种“药方”、宣扬种种“方案”。可以说,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节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又以新的内涵和形式提到人们面前。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从方向、目标、思路上对此作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为中国走好现代化“后半程”提供了可靠思想导航。

1.回答了中国将往什么方向前行,坚定宣示了将毫不动摇走中国道路的决心和信心。道路问题最根本,道路决定命运。总书记郑重向国内外表明,要坚定不移坚持、与时俱进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是阐述了中国道路源自哪、怎么来的。讲话通过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考察,深刻论述了这条道路是由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决定的,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二是阐述了中国道路为什么走得对、走得好。强调“鞋子合适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这条道路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实践证明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三是阐述了中国道路是什么、特在哪。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特就特在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四是阐述了要有高度的道路自信和自觉。强调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就要保持强大前进定力,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2.回答了中国将朝什么目标迈进,提出和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步步向前推进的。在每个阶段注重用有感召力的目标引领人们前进,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经验。总书记在十八大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梦,进一步明确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目标。一是阐述了中国梦的战略意蕴。中国梦以融通中外的新表述,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一面精神旗帜,是中华民族历史使命和自我意识的新建构,确立了新的历史阶段国家认同的新坐标。二是阐述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从

国家民族维度看,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社会和公民维度看,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从国际维度看,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三是阐述了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要求。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用实干和辛勤劳动托起中国梦。

3.回答了中国将用什么思路攻坚破难,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开创、靠改革向前推进的。讲话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新论述,回答了为什么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一是表达了推进改革的坚定态度和决心。强调要破解发展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风险挑战,除了深化改革,别无他途;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二是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要求,深刻论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并围绕这个总目标阐述了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三是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和方法。强调要始终坚持改革正确方向,做到蹄疾而步稳,坚守政治原则和底线,“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要坚持改革的科学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重大关系,不断探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内在规律。

讲话提出了新常态下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总部署,用科学有效的一整套发展战略和政策布局回答了怎么推进党和国家各领域各方面工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明确大方向大思路,又要谋划好具体政策和工作重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大都是围绕指导某一领域工作、研究某一方面问题作出的,提出了做好党和国家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既有宏观层面的战略运筹,又有操作层面的政策设计,明确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遵循。

1.贯穿科学发展的主题,坚持发展的全面论与重点论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讲话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强调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相协调。同时,讲话坚持发展的重点论,强调既要全面推进又要重点突破,注重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基础上协调推进其他各方面建设。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在社会建设方面,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思路做好民生工作,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2.贯穿改革创新的要求,坚持顶层谋划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改革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抉择。讲话强调要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为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注入新活力。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不同方面、层次和要素,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增强改革措施配套衔接和整体效果。同时要立足我国国情,对事关全局的改革决策的制定,对一时还不是很有把握的改革举措,要运用好摸着石头过河这个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取得经验,看准了再推开。过去我们在改革上的每一次突破,无不来自基层和群众的探索和创造。要继续鼓励地方和基层大胆试验、大胆突破,找到解决矛盾问题的思路办法,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3.贯穿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在我国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下,稳中求进既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也是做好其他方面工作的总基调。讲话强调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但不要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稳中求进,是国内外各方面因素综合所致,是客观发展规律使然,也是我们适应发展阶段变化主动调控的体现。要实现“稳”中有“进”,必须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确保新常态下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动力转换,以改革促转型升级,并注重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就是说,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注重把握现代化建设这三个重要支点的动态平衡,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

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贯穿共建共享的根本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同依靠人民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把人民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统一起来。讲话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推进各项事业。同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坚持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讲话提出了新形势下从严管党治党的总要求,用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措施办法回答了在日益复杂环境下如何打造一支自身硬的执政骨干队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最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把好蓝图好政策落到位,关键在把党自身建设好、把干部队伍建设好。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着眼破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提出了一系

列从严管党治党的重要新思想新要求,为打造自身硬的执政骨干队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指明了方向。

1.加强思想补钙,在精神上“硬”起来。讲话形象地把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从严管党治党,首先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必修课、作为看家本领,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史国史,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培植精神家园。

2.坚持选贤任能,在用人上“硬”起来。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是根本导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干部队伍面貌。选贤任能是我国制度模式的一大特点,要运用好发挥好这一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讲话强调要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科学回答了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的问题。强调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反对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完善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选准用好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要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从严管理干部,夯实基层组织,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3.着力正风肃纪,在作风上“硬”起来。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构建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讲话强调作风问题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要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防止产生“破窗效应”;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年多来,党中央坚持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制定和落实八项规定,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促进党风政风明显转变,激发起全党全社会巨大正能量。

4.掌握科学方法,在能力上“硬”起来。总书记的讲话既讲干什么,又讲怎么干;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比如,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倡导真抓实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要深入领会讲话贯穿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切实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下载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

    党的领导法治化

    党的领导法治化 所谓党的领导法治化,就是用法律形式规范党的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其核心是党应以宪法和法律为中介处理党与国家的关系。 实现党的领导法治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内......

    论费税关系及行政收费法治化

    内容提要:行政收费法治化是中国行政收费生存和发展的制度性需求,其前提是对行政收费概念及其生存空间的界定。在市场化进程中,政府的一部分职能改由社会中介组织承担,其收费项......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五则范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既蕴含了马克思主义......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随着中国由衰亡走向兴盛,中国共产党也在磨难中一路走来,不断成长,开辟了中国发 展的新气象,也创造了一系列科学的、符合中国实际的......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网络文化建设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网络文化建设内容提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现代新兴文化,即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冲......

    一切从实际出发——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一切从实际出发 ——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过程 【摘要】 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源都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随着中国由衰亡走向兴盛,中国共产党也在磨难中一路走来,不断成长,开辟了中国发展的新气象,也创造了一系列科学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