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司法局局长法治六进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以“法治六进”为载体,普治并举,全面推进依法治州进程
自治州依法治州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州司法局局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自治州“法治六进”工作**现场会,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贯彻落实自治区“法治进乡村”和田现场会精神,总结自治州 “法治六进”工作情况和**县开展“法治六进”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并为大家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抓好典型,探索经验,带动和推进“法治六进”工作更加广泛深入蓬勃地开展,为构建平安伊犁作出新贡献。我们之所以在**县召开现场会,主要是**县是全国“三五”、“四五”普法先进县,有较扎实的法治建设基础,有开展“平安建设”工作的良好群众基础,有多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化管理的良好氛围。刚才,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和做法。州党委副书记张云、自治区孙东升主任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好会议精神,借鉴好现场会经验,结合好自己实际,理清好工作思路,创造出我们的工作亮点,抓好示范,一点带面,推广典型,进一步探索“法治六进”工作实践。
下面,我就近两年来自治州“法治六进”工作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并就贯彻落实和田现场会会议精神及下一步工作开展讲几点意见:
一、自治州“法治六进”工作简要回顾
自2007年4月,“法治六进”活动开展以来,阿勒泰、塔城地区和州直各(市)普法依法领导小组及州直“法治六进”各牵头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自治区“法治六进”活动实施意见(试行)》通知要求,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组织开展以《五五》普法规划为重点,以“法治六进”为载体,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共建和谐伊犁”为主题的“法治六进”活动,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法治六进”活动部署到位,有序进行。2007年9月,自治州召开了依法治州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会议就“法治六进”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会后,全州各地、州直各县(市)及州直“法治六进”各牵头和配合部门以及试点单位,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定工作目标,并将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据不完全统计,全州各地、州直各县(市)和州直各部门、各单位分别组织召开了“法治六进”动员大会,先后成立领导小组和督导组300多个,分别确定试点单位500多个,基本上形成了目标任务明确,组织领导机构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完善,层次分明的组织领导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法治六进”的思路和经验,在“法治六进”活动组织实施中,自治州依法治州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基础较好的**县作为先行“试点”,其目的在于抓好典型,总结经验。从工作开展的情况看,**县按照“以人为本,普治并举,以治为重”的工作思路,加强“法治六进”组织建设,规范“法治六进”工作措施,增强“法治六进”各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的作用,切实抓好法律知识普及,坚持“有上访找司法,有纠纷去调解”的工作理念,通过各级组织的人民调解,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为自治州“法治六进”深入推进,探索了新路子,总结了新经验。
(二)“法治六进”活动各具特色
随着“法治六进”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入,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依法治区办,州直各县(市)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部门和牵头配合部门及试点单位,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贴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六进”活动:一是以“一抓双挂”为抓手,全力推进以“法治进机关”为龙头的队伍建设。**县在“法治进机关”活动开展中,以“一抓双挂”制度为抓手,以增强和提高各级领导班子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意识水平,解决好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四不一低”问题(即:不知责、不尽责、不作为、不规范和办事效率低)为重点,积极推进“法治进机关”工作;州农业局将2007年做为“法制教育年”,围绕“法治进机关”开展一系列活动;州财政局对州直财政系统1131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据统计州直先后有75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接受《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大多数机关制定完善“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等一系列制度,各级领导和行
政执法人员越来越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二是用探索创新,强化典型“引路”,拓展“法治进乡村”法治实践领域。**镇吐格勒勤村通过群众集体讨论建立《村规民约》、成立“道德文明新风理事会”等,充分发挥团支部和妇代会的作用,用德治并举的方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用“四帮一”方式结对子帮扶“两劳”回籍人员;察布查尔县普法依法治理办依
靠全社会的力量,大胆探索实施的“一包四定,一抓四送”制度的推广实行等,有效地推动“法治进乡村”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三是用“两个同行”、“三位一体”共筑“法治进学校”新机制。霍城县江苏中学在积极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的基础上,开展父母与孩子同行,老师与学生同行的学法考试,创办师生《德苑小草》学法、守法刊物等,形成了老师、家长、学生互学、共学的遵法、守法普法体系。奎屯市结合青少年成长特点,广泛开展了“现身说法”、“一帮一”结对子等“法治进学校”实践活动等。四是通过 “法治进社区”试点,开展社区自治。伊宁市以深入推进社区法治实践为切入点,提出了“四知、四清、四掌握”,得到自治区领导高度评价,从“掌、管、控、防、治、调、疏、处、教、矫”十位一体入手,抓社区普法和依法治理,促进社区依法建制、居民自治、民主管理。阿勒泰地区通过命名11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塔城地区召开现场交流会的形式来发挥典型和辐射带动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法治六进”工作的开展。这些工作创新既是全州“法治六进”活动开展的成效,也是这次会议交流的重点,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法治六进”工作,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进“法治六进”工作的新发展。
(三)“法治六进”活动日益深入
“法治六进”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随着自治州“法治六进”工作的不断深化,各项措施的落实,使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的法治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从重点到目标,从方法到效果都有了相对具体、求实、易操作的标准,解决了过去工作中较虚、较空、难操作的问题,较好地弥补了工作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具体、方法不够规范、与中心工作结合不紧等问题。根据自治州经济和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思路、加大工作的督查力度,通过不断调整、充实、完善活动内容来深化“法治六进”工作。在工作落实中,充分发挥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各地人大工委和各县(市)人大、各级“法治六进”领导小组监督和领导作用,按阶段性确定目标任务,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自治区四月份“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之际,广泛开展“法治六进”活动调研,解决了一些热点问题,总结了一些好的做法,并对各级涌现出的一些有效做法进行推广。州机关工委积极探索,狠抓落实,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带动作用,于今年7月5日组织召开“法治进机关”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示范点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部门有效的工作经验,以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四)“法治六进”宣传覆盖面广,成效突出
我们通过“法治六进”活动开展,针对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就宣传什么的工作要求,紧贴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全州95%以上的公民不同程度地接受法制教育,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每年必须参加学法用法考试和依法行政培训活动,在校青少年100%接受了法律常识教育。
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自治区四月份《宪法》法律宣传月、行业法规纪念日、民间阿肯弹唱会、赶巴扎等各种活动,大力宣传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开展打击“三股”势力、反分裂反邪教、“扫黄打非”、“禁毒”和打击牲畜盗窃等法制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社区、进学校”,“千人宣讲”、“九个认同”等活动,强化农牧区普法宣传教育;针对企业和农牧场改制、下岗再就业、外来经商务工、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逐年增多趋势,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实施法律援助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大力开展法律服务。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开办“法律热线”、“118阳光在线”、哈语“法治天地”、“天和法律服务信箱”等法律专家释法栏目,寓教于乐、寓法于情,做到了“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形,网络中有站”。通过卓有成效地普法大宣传,在全社会初步形成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我州“法治六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坚强领导、有力监督的结果,也是各部门各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我们广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辛勤工作、勇于奉献的结果。我们深深体会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法治六进”工作的基本前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法治六进”的内在要求;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是不断深化、拓展“法治六进”工作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规范制度,是做好“法治六进”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各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是做好“法治六进”工作的坚实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还比较薄弱,执法不到位、不规范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二是有些单位领导,对“法治六进”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般性号召多,普治没有并举,学法流于形式,治理实干不够,组织宣传力量还比较薄弱,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还需不断拓展和创新,宣传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个别单位“法治六进”工作开展不扎实,只是下发了文件,没有去进行督导检查;四是 “法治六进”工作的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需进一步加强。
二、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认真借鉴和田现场会经验,把自治州“法治六进”现场会精神引向深入
今年3月,自治区在和田地区召开了自治区“法治进乡村”现场会,介绍和田地区以法治为着力点,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推进法治实践的经验。实践证明,这个抓手是管用的,经验和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和田现场会精神,深入推进“法治六进”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符合自治州实际的“法治六进”工作新举措,实现自治州“法治六进”长远规划建设目标和任务。
由于“法治六进”是一项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个别县(市)和牵头部门出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做和做什么、观望、等待等现象,有的仍习惯于老观念、老做法,搞“普法宣传”轻车熟路,对推进“法治实践”感到一筹莫展。今天我们召开这个现场会,就是为了让大家开拓思路、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学习借鉴,把“真经”取回去,把工作搞上去,突破旧格局,拓展新局面,扎实推进自治州“法治六进”工作,把自治州的法治建设基础打牢、夯实。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法治六进”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这为新时期如何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今年是“法治六进”务实推进之年,开展好“法治六进”工作,关键要在依法治理上下功夫,要不断创新,大胆探索好做法,要继续在“法治六进”宣传形式和载体上创新,逐步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法治六进”宣传网络。以自治州“法治六进”工作**县现场会为契机,把认识统一到“五五”普法规划上来,统一到自治州“法治六进”的具体工作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法治六进”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结合实际,统一部署,把这次“法治六进”工作现场会精神贯彻落实好。
(二)要注重突出重点,扎实开展好“法治六进”活动的深入实践
―――以“法治进机关”为契机,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建设。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文件,把依法执政作为重要工作目标。自治州也明确了建设法治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依法行政的方向。全州各级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律意识、综合法律素质,对实现依法执政和法治政府的目标至关重要。当前,还有少数干部存在法律意识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现象。因此,必须要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建设为目标,完善决策机制,严格执法、强化监督,增强服务功能,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法治进机关”活动,从整体上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但要使每一名干部都能自觉学法、懂法,更要使每一名干部都能自觉守法、用法,能自觉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解决好利用法律武器与危害国家安全的“三股势力”作坚决的斗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问题。
“法治进机关”要以“一抓双挂”为抓手,推行好**县工作经验,努力创新工作理念,高扬“四个旗帜”、实现“四个转变”、落实“四个环节”、健全“四个制度”。“四个旗帜就是高扬学习实践的旗帜,解决创业的本领危机;高扬科学发展的旗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高扬依法治国的旗帜,打造廉洁高效服务高地;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推进普法用法落实到位。“四个转变”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法制宣传工作新理念,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的从重知识的灌输向重素质培养转变,工作重心管管理向服务转变,工作内容从重义务宣传向重权利宣传转变,工作方式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四个环节”就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领导带头示范表率,载体多样形式灵活,利用网络服务群众。其目的一方面广泛运用媒体,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同时各单位要通过积极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企业、送法进社区等活动,推动“法治进机关”工作。“四个制度”就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及时制定规划计划,保障措施具体得力;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形成制度一年一考;营造学法用法氛围,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按照“法治六进”工作的统一要求,结合机关的工作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全面落实“法治进机关”确定的目标。
―――以“法治进乡村”为契机,促进我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州经过20多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宪法》以及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农牧区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农牧民群众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已经学会使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经济、民事关系,使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要想真正从根本上实现自治州农牧区普法的目标,任务还很艰巨,应当开拓进取,大胆从普法理念、思路、载体、方式和工作机制等五个方面积极创新:一是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普法理念,培育良好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二是坚持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以乡村干部和农民工为重中之重,不断强化法制教育,在普及一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和效益;三是推广已有的先进普法经验,如流动普法宣传队(马背普法宣传队、摩托车普法宣传队、普法大篷车等)和阿肯弹唱会、赶巴扎、举办法制文艺演出、开播法制影视、广播栏目等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教育形式,提高农牧民自觉学法的兴趣;四是通过“平安建设对口帮建”、“送法下乡”,“村村有法律明白人”和“民主法治示范村”以及当前**县喀拉苏乡开展试行的“村法治副副书记”等有效载体,强化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力度;五是从长远建设出发,进一步建立完善符合农村实际的组织领导、评估考核、监督检查和经费保障等工作机制。同时,在广大农牧区,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上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即: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与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相结合;与整顿村容村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搞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相结合的工作思路。
―――以“法治进社区”为契机,积极创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我们在工作中要依法规范社区成员的各种行为,强化社区法治建设,全方位地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居民法律意识,促进社区家庭与家庭、楼群与楼群、小区与小区、社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法治进社区”工作中,要以法治实践为切入点,要做到“三个结合”、“五个依托”。“三个结合”即:一是普法依法治理与社区中心工作相结合;二是普法依法治理与维护社区平安稳定有机结合;三是普法依法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倡导“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五个依托”即:一是依托社区小阵地(小广播、小专栏、小节目、小读书、小故事、小培训、社区小报等),积极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学法的自觉性;二是依托家庭、楼群、小区普法链,营造社区法治环境,创建社区法制示范岗、示范楼群等;三是依托社区信访服务窗口,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发挥调解工作的作用,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四是依托区域法律服务体系和法制宣传教育资源,满足居民日常法律服务和学法需求;五是依托社区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形成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合力。
―――以“法治进学校”为契机,切实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政府、家庭、社会多方的整合教育中,学校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在开展“法治进学校”活动中要突出解决好“三个矛盾”。一是要解决好落实法制教育措施与减轻学生负担之间的矛盾。认真研究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法治教育工作措施,真正做到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按“四落实”(计划、教材、师资、课时)要求体现法制教育的效益;二是要解决好被动宣传与主动接受之间的矛盾。通过配备法制副校长,提高师资队伍自身法律素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展示教师的良好形象,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法制教育。三是要解决好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衔接中的矛盾。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加大校园内外整治力度,净化社会及校园周边环境,真正达到家庭、学校、社会在青少年法制教育过程中的最佳结合。
―――以“法治进企业”为契机,创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法治进企业”要以完善企业经营管理规章制度,依法营造良好的企业投资发展环境,为出发点和着眼点。核心是要以法管理、治理企业,用法治实践规范企业,落实制度,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一是用制度建设规范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全新的、合法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化“法”为“规”、融“法”于“制”,用企业的先进生产力体现科学技术与依法治企两大生产力要素的有机结合;二是用培养人才推动企业发展。结合自身实际,创建一批企业职工法制夜校、法制教育培育中心等教育阵地,着力引导企业职工依法参与企业事务、依法维权、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关心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用诚信经营拓展企业发展前景,切实保障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以“法治进单位”为契机,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每一个单位都承担着重要的法治管理责任。在促进“平安伊犁”建设中,要以“法治进单位”为载体,通过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单位的法律信息传播功能,提高单位法治化管理程度,依法规范和保障公共资源合理使用。
开展好“法治进单位”要着力加强“三个建设”。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州直“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中的干部职工学法制度、考核制度、内部管理制度、一抓双挂制度等,重在法治实践和监督管理;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建立以会议室、图书室等为主阵地,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网络媒体、信息宣传橱窗等阵地的优势作用,开展对内和公共场所流动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三是要加强“依法办事单位”示范建设,努力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三、齐抓共管,发挥领导小组总揽全局的作用,明确职责
一是要充分发挥自治州“法治六进”工作各领导小组和督导组总缆全局、协调各方、督导落实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精心组织,创新方法,整合资源。
二是要扎实推进“法治六进”工作,用饱满的热情来迎接全国和自治区“法治六进”工作领导小组检查指导。按照自治区《关于“法治六进”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州2008年度“法治进机关”达标数172个;“法治进乡村”达标数242个;“法治进社区”达标数57个;“法治进学校”达标数195个;“法治进企业”达标数73个;“法治进单位”达标数227个,从这个达标验收数字上看,我们的任务还很重,而且时间非常紧,大家回去后,各县(市)、各部门要按照“法治六进”工作要求,分解落实任务。按照验收标准,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三是去年10月,州党委书记李湘林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讨论动员会上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要牢固树立昂扬的工作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我们司法行政事业和工作中至关重要,精神状态决定事业成败。目前,“法治六进”工作需要探索的内容很多,任务很重,尤其是“法治六进”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建立有效的“法治六进”工作机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加强研究、总结,不断积累、完善,努力从机制、方式、方法上寻求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迎难而上的勇气,全身心地去投入工作,去解决问题。我们选定的试点县,**县“法治六进”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在领导那里能挂上号,有地位,在社会上有影响,在群众中基础。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内在动力。从自治州到各地、各县(市)从事法制宣传教育的同志,都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要针对“法治六进”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类型组织的不同特点,培养和树立一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法治六进”工作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希望我州广大法制宣传工作者振奋精神,鼓促干劲,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法治六进”工作中,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同志们,经过20多年的普法依法治理,我们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和成功做法,“法治六进”活动只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对象进行了分类,使工作更加具体化,内容更加细致化。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法治六进“工作其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因此,我们要认真地贯彻好州党委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自治区和田现场会会议精神,以此次**现场会现场会为契机,扎实有效的开展好“法治六进”工作,为自治州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法治六进总结
2010年普法依法治理半年工作总结
2010年是五五普法检查验收之年,公司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精神文明的目标,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狠抓工作任务落实,在公司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力地提高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现将普法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扎实推进普法工作不断深入。
1、按照“五五”普法规划和自治县关于开展普法工作文件要求,我公司制定了各项工作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要点及普法活动计划。并对各层次开展活动作了必要的指导工作。
2、为使公司普法工作的活动的顺利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调整充实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普法工作的组织实施、督促和检查,分类指导公司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于年初正式启动运作良好。
3、开展了“五五”普法知识下分公司活动,以员工喜闻乐见的知识来讲解,发放宣传单15000份,发放干部员工手中。达到了学习宣传的目的,取得了预期效果。
4、不断完善、深化普法工作,将我们的宣传工作通过员工学法来带动家庭的普法工作。
5、强化民主法制建设,结合“法治进企业”学习宣传契机,大力开展法治进分公司、进车间、进班组活动。制定普法工作计划,确定了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具体措施。
6、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人员动态,开展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宣传和复验工作。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为加强公司的普法工作,在公司建立了图书室,并把法律书籍及上级来文及时送到分公司,方便分公司干部员工能够及时学到法律知识。
7、成立了“五五”普法宣讲团,为公司员工讲法制课。“五五”普法以来,为公司各级干部和员工讲法制课,受教育人数10,000余人次。
8、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公司各级领导干部以提高依法经营为重点,带头学法用法,协调配合普法办开展学法活动,不断提高依法管理、规范决策和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宪法法律宣传月”和“12.4”宣传活动。
二、勇于探索,求真务实,创新发展法律宣传教育工作。结合法治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突出重点,注重法制宣传针对性,拓展宣传领域,使法律宣传进入公司各个层面,各分公司,创新宣传形式,不断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提高公司各级干部及广大员工的法律素质,依法办事能力,诚实守信,为法治企业建设奠定扎实基础,有力推动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利用各阶段宣传月开展普法宣传。营造浓厚的普法氛围。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大局,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发展进步。我们坚信只要把“法律进企业”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好,公司的“五五”普法工作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第三篇:关于“法治六进”
关于“法治六进”
开展“法治六进”活动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法治六进”即:“法治进机关”、“法治进乡村”、“法治进社区”、“法治进学校”、“法治进企业”、“法治进单位”。
开展“法治六进”活动,是遵循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自治区实际,以求实创新精神落实全国和自治区“五五”普法规划、推进自治区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法治六进”活动立足于各部门的工作实际,着眼于推进法治实践、营造法治环境,针对不同层次干部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教育内容,特别是强调了注重法治实践和在普法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目的就在于改变以往单一的普法手段,突出学用结合,把法治实践作为普法的最佳途径,把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作为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将学法用法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将活动开展与促进本职工作和本部门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制定可行的工作标准和量化指标,将长远目标阶段化、抽象事务具体化,推动依法治区工作实现由“虚”到“实”的转变。
开展“法治六进”活动,是在总结、借鉴二十多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把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作为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作为衡量普法成效的依据,通过促进各部门、各系统的法治化、规范化建设,达到为构建和谐新疆、法治新疆、平安新疆夯实法治基础的目的。
“法治六进”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法治六进”活动根据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特点各有不同。但带有有共性的工作内容是:
1、加强领导。健全法治建设领导和办事机构并正常运转。
2、抓好以法律为依据、规范化管理所必须的各项制度建设(尤其是对管理“人、财、物”等权力进行依法规范和制约等制度的制定、完善及落实)。
3、抓好自身以及面向社会具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
4、推进法治实践。着重抓好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执法者、管理者以及当事人的依法履责、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依法解决社会关注、涉及百姓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基础工作做起,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5、强化监督。落实民主监督机制并使其发挥作用。
开展“法治六进”活动有哪些具体要求
1、打牢基储注重实效。改变以往单一的普法宣传教育模式,以强化各族群众特别是公务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为基础,以工作的规范、有序、廉洁、公正、高效为目标,以提高各级机关和公务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为重点,以科学评估、目标考核为手段,努力推进法治实践,促进学法用法的有机统一,防止学用脱节、只学不用或图形式、走过常注重打基储抓实事、求实效,推进法治建设扎实进展。
2、把握工作重点,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加强领导干部队伍法制化建设。“法治六进”的每一项活动,都既要“领导抓”,更要“抓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犤2006犦4号文件关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法制化建设。用领导班子建设的法制化,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的要求,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作为“法治六进”活动的重中之重。二是推进法治实践,依法履行职责。各级机关和公职人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和依法办事,是对社会民众最具说服力的普法。因此,“法治六进”要突出以“依法履责、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和依法管理”为重点的法治实践,使各部门、各单位以及所属人员日常工作的过程,成为依法履责、践行法治的过程,并依据量化标准定期进行检验和考核。三是解决涉法难点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每一个部门和单位,都要把依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难点问题,作为“法治六进”的工作重点,使法制宣传教育根植于法治实践的沃土,使各族群众在依法解决难点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法治力量,提高遵法、守法意识。
3、落实“一抓双挂”制度,深化“法治六进”工作。自治区有关部门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犤2006犦4号文件要求,抓紧制定“一抓双挂”(抓正反典型,与单位考核及领导干部考察、任用挂钩;与精神文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挂钩)制度具体实施办法,与“法治六进”活动一并实行。各地、各部门要不等不靠,认真落实此项制度。
4、抓好试点、培养典型。各地、各部门都要认真抓好“法治六进”活动的试点,发现和培养典型,不断摸索经验,适时总结推广。
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治六进”活动为抓手,建立评估激励机制,扎实推进本地、本部门法治实践,提高各族干部群众法律素质、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怎样对“法治六进”活动进行评估和验收
1、“法治六进”活动实施情况,从今年起纳入各地、各部门目标考核与领导班子考核内容。
2、各地、各部门要每年结合年终工作总结,对“法治六进”工作进行一次自查,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3、自治区对“法治六进”活动每年组织一次抽查,每两年组织一次检查,每五年进行一次验收。
(自治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新疆日报)
第四篇:法治六进实施方案
和什托洛盖镇“法治六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经镇党委研究决定,积极开展法治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以下简称“法治六进”活动),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辖区内掀起学法用法的新高潮。特制定“法治六进”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普法工作计划,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积极开展“法治六进”活动,教育公民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不断增强公民的宪法和法律意识、权利与义务、责任相一致意识;积极引导公民、法人依法办事、依法管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要求:
1、大力开展宪法的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2、大力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突出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治安方面的基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努力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
3、大力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主题教育,教育引导辖区公民依法维权,自觉履行义务,切实保障辖区公民的切身利益。
4、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创造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特色的法治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主要内容:
1、积极开展“法治进机关”活动,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机关公务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其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带头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忠实执行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
第二、加强机关公职人员学法制度建设,把法律知识纳入日常学习计划,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和考核工作,逐步实现机关公职人员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
第三、加强机关公职人员学法阵地建设,并为其学法提供便利条件;
第四、在“五五”普法期间,积极开展评选“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学法用法示范机关”活动;
第五、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执法水平的考核,进一步健全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从而促进公职人员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2、积极开展“法治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在总结前期“法治进社区”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 区法制宣传教育新途径,逐步实现“六个一”:即每个社区应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橱窗,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建立一批法制宣传标牌,建设一支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立一套居民学法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义务法制宣传活动。努力加强城市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并支持志愿者经常深入街道、深入社区,结合各个时期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发生在居民身边的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为居民开展公益性法制讲座、居民法治论坛活动,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
3、积极开展“法治进学校”活动,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制素质教育。
积极从五个方面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
第一、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结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使广大法青少年从小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第二、坚持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作用,继续推进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四落实”;
第三、努力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依托家庭、社区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第四、积极依托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等机构,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
第五、积极开展对学校法制教育师资的培训,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
4、积极开展“法治进企业”活动,大力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努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第一、积极督促辖区企业制定法律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学习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关系,积极组织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年参加定期或不定期的法律知识学习;
第二、积极组织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能力;
第三、努力加强辖区企业职工学法阵地建设,和企业职工法制学校建设;
第四、积极创办并开通“职工维权热线”,努力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第五、要积极推进企业法律顾问队伍建设,为提高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供保证。
5、积极开展“法治进单位”活动,逐步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辖区各单位在“五五”法制宣传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认真做到“五有”即有组织、有计划、有教材、有阵地、有考核;积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把本单位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与业绩考核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本单位领导干部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能力;并积极引导单位职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轮训,不断增强广大职工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不断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依法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与此同时,各单位还要通过公示牌、宣传册、宣传栏、开放日等形式,积极向社会宣传与本单位义务相关的专业法律法规知识。
和什托洛盖镇司法所二OO八年四月十六日
第五篇:在全市司法救助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全市司法救助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政法委和市委有关司法救助工作的指示精神,总结推广黄岩区、三门县的试点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全市司法救助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建设。刚才,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毅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林金荣宣读了市“两办”《关于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黄岩区、三门县介绍了试点工作经验。请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按照王毅副书记的讲话精神和这次会议的工作部署,积极借鉴试点工作经验,认真抓好落实,务求抓出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帮您找文章]
一、肯定成绩,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工作今年上半年,省委政法委提出建立司法救助体系的设想,决定先在我市进行试点,这是对我市政法工作的信任和鼓励。自6月份以来,省委政法委领导十分关心我市的试点工作,多次亲临指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工作。市委书记办公会议专门听取市委政法委的工作汇报,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决定以市“两办”名义下发。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并同意市委政法委报告的意见,并解决了司法救助基金启动资金。市委政法委积极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指导,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建章立制等工作。黄岩区、三门县抓住试点的有利时机,积极筹措资金,成立司法救助基金,并已开始正常运行。应该说,这次试点工作是成功的,成绩值得肯定,经验值得推广。在此,我代表市委,对省委政法委的悉心指导和试点单位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全市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认真分析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大力推广试点工作经验。
(一)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我市政法工作的一大创新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关注、重视司法救助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据我所知,在我国无论是学界的理论研究,还是各地的实践探索,大多将司法救助工作局限于人民法院。这不仅不符合我国法定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国情,也不符合实践中公、检、法、司各家都需要实施救助工作的现实。因此,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都要认识到,我们所要建立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立足我市的司法救助工作实践,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建立起涵盖公、检、法、司各政法部门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这是对常规思维模式的重大突破,是我市政法工作的一大创新。
(二)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我市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4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6月,我市召开全市法治建设大会,蔡书记代表市委全面部署了我市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7月,市委作出《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意见》,确定了“三五工作重点”,以此作为推进我市法治建设的抓手。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就是我市法治建设的“五项机制”之一(即《意见》所称的“司法维权机制”)。“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的目的所在。就是说,通过实施经济救助、法律援助和人身安全保障,确保群众平等享有司法资源,平等行使诉讼权利,从而推动公平正义这一法治目标的实现。“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正是这一本质要求的具体实践。
(三)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我市司法救助实践的现实需要。近几年来,我市政法各部门认真落实法律、法规和上级政法机关有关司法救助的规定和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了一批新类型的司法救助模式。如:对经济困难执行申请人的救助、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救助、对涉法涉诉信访当事人的救助,等等。这些救助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据市委政法委调查,去年全市实施的各类司法救助金额达600多万元。可以这样说,是群众迫切需要得到现行法律、法规无法为其提供的司法救助,催生了我市新类型的司法救助模式。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市司法救助工作也存在救助范围较为狭窄、救助经费难以保障、救助工作分散实施等不少问题。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就是针对这种现状,整合现有救助工作措施,拓展司法救助范围,建立一整套“统一规范、体系完善、协调高效”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切实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从机制建设入手,是抓好各项政法工作的有效途径。这是被我市和各地政法工作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道理。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也应该从机制建设入手。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包括经济救助机制、法律援助机制、人身安全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对这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市“两办”《关于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已有
具体要求,我不再重复。这里,我着重强调一下每个机制建设的重点。
(一)经济救助机制建设的重点。这一机制建设的目的,是对经济困难的群众提供财力支持,使其打得起官司。重点要抓好司法救助基金的管理使用,这是这一机制能否保持生命力的关键。一是明确救助对象。司法救助基金用于辖区内政法机关办理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救助。这一救助是对现
行法定救助的一种补充,并不是要代替现行法定救助。凡是现行法律、法规已有明文规定的救助,如对诉讼费的减缓免,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救助等,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不在司法救助基金的救助之列。二是规范救助程序。在现代法治社会,程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司法救助基金的救助程序,既要体现“合理分权、相互制约”的原则,实行专款专用、管用分离,不能把救助权力集中到一个部门;又要坚持“高效便捷、相互配合”的原则,方便群众,易于操作,不能搞得过于繁琐。在实施救助过程中,既要坚持“相同情形、相同救济”的原则,不能厚此薄彼;又要坚持“区别情形、区别对待”的原则,不能搞一刀切。三是加强管理监督。这是非常必要的,是对政法部门和政法干警的关心、爱护。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既要加强内部的管理监督,又要自觉接受财政、审计、会计等主管部门的依法监督,用好每一笔救助金,发挥司法救助的最大效用。
(二)法律援助机制建设的重点。这一机制建设的目的,是对法律知识贫乏的群众提供智力支持,引导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各种争端,使其打得了官司。重点要抓好:一是整合好现有的法律援助资源。要按照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以及律师等在各类诉讼中的地位、作用,把法律援助贯穿于各类诉讼的每一个环节,使群众能够较为便捷地获取所需的法律知识。二是提供真实的法律知识。不能出于某种需要,哪怕是十分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提供不真实的法律知识。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职业道德问题,而且关系到法律能否在现实中得到良好的运行。个别的无理上访事件,就是因为当事人获取的法律知识是错误的,甚至是受到所谓“高人”的“指点”。当然,这些“高人”的“指点”,肯定是错误的法律知识。三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开展“五五”普法,既是我市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种面上的法律援助。不久前,我市已召开全市“四五”普法总结表彰暨“五五”普法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我市的“五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会议的部署,认真抓好落实。
(三)人身安全保障机制建设的重点。这一机制建设的目的,是对已经或可能受到打击报复的证人、举报人、鉴定人提供安全保障,切实解决日益严重的“取证难”问题。重点要抓好:一是强化打击力度。报复证人、举报人、鉴定人的行为,不是单纯的侵犯了证人、举报人、鉴定人的合法权益,更为严重的是,干扰了政法机关正常的办案秩序。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各种法律、行政手段,加大对证人、举报人和鉴定人的保护力度。对已经发生的报复证人、举报人、鉴定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打击,决不姑息迁就。二是强化预防措施。各级政法机关要端正执法思想,切实转变办案方式,尽可能地降低证人、举报人、鉴定人受到打击报复的风险。特别是对证人的保护,既要严格侦查阶段对证人的保密制度,又要落实好起诉、审判阶段证人公开后的保护措施。三是强化舆论引导。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现代传媒,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普及法律知识,弘扬社会正气,积极营造勇于揭露犯罪、敢于出面作证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落实保障,不断提高司法救助水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是干好任何工作的必要要素。司法救助工作也离不开这三个要素。前面讲到的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解决的是“有章理事”问题。这里,我着重讲一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等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为切实加强对司法救助工作的领导,市委成立了由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等组成的市司法救助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委政法委),负责处理司法救助工作的日常事务。市政法各部门也要成立司法救助工作小组,落实好本单位的分管领导、负责处室和办事人员。各地都要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工作,抓紧建立相应工作机构,落实好相关工作人员。各级党委政法委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切实掌握、认真分析司法救助工作的实施情况,经常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拓宽基金筹集渠道。市政府已同意建立台州市司法救助基金,规模为150万元。目前,已落实启动资金80万元。黄岩、三门两地均已建立了司法救助基金,规模分别达到100万元和60万元。其它县(市、区)都要执行好市“两办”《关于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按照县级司法救助基金启动资金不少于60万元的标准,抓紧落实。此项工作,要求在9月上旬前完成。司法救助基金是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赠为辅的开放式的基金形式。各级政府要加强司法救助基金缺额部分的拨款补足,保证每年年初基金总额不少于启动资金,要列入财政预算。各政法部门要关心支持司法救助基金建设。各地都要广泛宣传司法救助基金的目的、意义,积极发动社会各界捐赠,不断壮大司法救助基金规模。
(三)重视完善提高工作。虽然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试点时间短、可借鉴的经验少等原因,我们现在建立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肯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提高。市委政法委要加强对司法救助工作机制的研究,加大对各地的调研、指导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要及时发现机制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研究新情况,寻求新对策,逐步完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不断推进司法救助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证人、举报人、鉴定人的人身安全保障的研究,这是司法救助工作的弱点,也是司法救助工作的重点,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同志们,司法救助工作,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做好司法救助工作,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离不开各级政法机关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大胆实践,锐意创新,扎实推进司法救助工作,为我市法治建设和政法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市司法救助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在全市司法救助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