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发展

时间:2019-05-15 15:0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院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院发展》。

第一篇:法院发展

红色记忆 从革命法庭到人民法院

第二部分《红色记忆》至第四部分《曲折发展》,分阶段介绍了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文革”前后的人民审判工作。

1927年3月,湖北红安县审判委员会成立。它被称为中国革命第一法庭。肖扬曾就瑞金中华苏维埃最高法院旧址修复问题和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遗址修复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在最高人民法院、地方人民法院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瑞金和延安两个司法遗址先后于2000年、2006年得以修复,并成为革命老区开展传统教育的重要窗口。1932年2月19日,中央政府举行第七次常会,决定组织临时最高法庭,委任何叔衡为最高法庭主审,即首席法官,何叔衡因此成为红色政权的首任“大法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审判机构,是在土地革命战争的硝烟中,伴随着新生的红色政权产生的。当时,苏维埃共和国刚刚诞生,就建立起人民司法审判机关,并坚持依法治国,以法安民的原则,对于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1年12月13日,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处理反革命案件和建立司法机关报的暂行程序》,规定各地在未设立法院之前,须在省、县、区三级政府设立裁判部,建立临时司法机构。

这里展示了土地革命时期著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它是以陕甘宁边区从事司法审判工作的法官马锡五命名的,它强调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就地审判、不拘形式,群众参与解决问题。一张已经褪了色的旧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马锡五在审理封傍儿离婚案时留下的珍贵照片。

马锡五(1898~1962),陕西志丹县人,陕甘宁苏维埃主席,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他长期从事人民司法工作,在兼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时,经常携案卷下乡,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实行审判和调解相结合,反对主观主义的审判作风,坚持法律原则,忠于事实真相。由于他执法严正,刚直不阿,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他的审判方式被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并在解放区推广。1938年,华池县封家园子村封芝琴(小名傍儿),由其父封颜贵包办,与张金才之子张柏儿订婚。1942年5月,封颜贵为多索聘礼,企图赖婚,一方面教唆女儿以“婚姻自主”为借口,要求与张解除婚约;另一方面又将女儿高价出卖。而封傍儿与张柏儿在一次偶然相遇中,表示自愿结为夫妻。当她得知父亲又将自己卖给庆阳县朱孝昌为妻时,便暗中通知张家。张金才遂召集亲属20余人,深夜携棍棒闯入封家,将封傍儿抢去。封颜贵以张家“抢亲”为罪名将其告到县司法处。县司法处不经调查研究,冒下判决:判处张金才徒刑6个月,封傍儿与张柏儿婚姻无效;但对封颜贵屡次出卖女儿的不法行为却不予追究。对此,当事人不服,群众也不满意。适逢马锡五来华池巡视工作,封傍儿拦路告状。马锡五亲赴封家园子,深入调查了解,还征求封傍儿对婚姻的意见。在弄清全部案情的基础上,就地公开审理,最后作出判决:依法撤销华池县司法处的判决;封、张双方同意结婚,其婚姻有效;张金才黑夜抢亲,扰乱治安,判处短期徒刑;封颜贵多次出卖女儿,违反政府法令,判处劳役,以示惩戒。对这个判决,群众认为合情合理,受罚者甘心服罪,一对年轻人更是欢天喜地,结成了美满夫妻。《解放日报》为此发表社论,评述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认为这是边区司法战线上的伟大创举。

后来,边区文艺工作者以此为素材,编写了鼓词《刘巧儿团圆》和剧本《刘巧儿告状》,以后这一故事又被改编为著名的评剧《刘巧儿》。

1949年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从建国初最高人民法院使用的第一枚国徽,到最高人民法院分院院印,再现了审判机构的历史沿革和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在这场浩劫中,人民法院在组织结构、审判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都遭到严重破坏。

法制的春天 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第五部分《法制春天》则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司法建设的进程。

在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展前,参观者们或轻声细语,或驻足观看。它们正讲述着春天的故事:

江华、伍修权、曾汉周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时使用的名章,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第一审判庭的牌匾;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此次会议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1993年8月27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王码电脑状告中国东南公司侵犯“五笔字型”知识产权案;

1995年2月28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法》,并于1995年7月1日施行;

黑色的法袍和精致的法槌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它们述说着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法槌、法袍在法庭上的出现,也承载了人民太多关于司法公正的期待。

取材于花梨木的法槌因质地坚硬耐腐蚀,被寓指为中国法官刚直廉洁、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槌为圆柱形,底座为矩台形,取“智圆形方”之意,象征着法官应成为智慧和正义的化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无数次出现过的“惊堂木”被司法改革时代赋予了新的象征。

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与法官宋鱼水交谈时说:“怎么能够在审判时让普通百姓做到胜败皆服呢?我琢磨了一下,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2004年10月9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中心法庭,到巡回办案点开庭审理贺新忠老人与其子女赡养纠纷案,引起强烈反响,采花乡楠木桥村附近的200多名村民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村小学操场观看“背篓法庭”开庭———这是一张照片的图片说明。

“儿媳虐待不尽孝,„背篓法庭‟主公道”,“子女不赡养,就跟法官讲”,“老人婚姻遭阻拦,„背篓法庭‟来维权”……这一句句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顺口溜,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广为传诵。法官们每次到巡回办案点办案,都用背篓背着案卷和相关的法律文书以及干粮、换洗的衣服和庭审标牌,被群众形象而亲切地称为“背篓法庭”。

随着“炕头法庭”、“乡村法庭”、“水上法庭”、“马背法庭”、“骆驼法庭”的出现,司法为民的理念,已深深植入中国法官的内心。

第二篇:加强档案管理 实法院发展基础(文)

加强档案管理 夯实法院发展基础

人民法院档案管理工作是法院全局工作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档案工作的好坏,既直接影响到法院审判工作的正常开展,又直接影响到国家秘密、审判秘密的安全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以有效保护。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法院审判任务的日益繁重,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尤其重要,对促进法院各项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和政治稳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一、法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法院各类档案是法院各项工作真实的记录和历史的再现,是人民法院的宝贵财富。人民法院档案包括诉讼档案、行政文书档案、基建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法医学鉴定文书档案等等。在前述档案中,诉讼档案是人民法院档案工作的主体,是重中之重。它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法院案件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院依法办案的载体。诉讼档案从文体的种类到立卷方法,从档案的收集到实际利用都和其他文书档案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一是诉讼档案材料中有许多证据材料,是孤本,一旦丢失损毁,将造成无法补救的后果;二是诉讼档案的形成过程是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从立案、审理(执行),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单位档案的严格司法程序。诉讼档案既是在审

判工作中生成,又是下一阶段审判工作的重要依据,终审档案是复查、再审的必要依据;三是诉讼档案是对审判工作进行监督的重要凭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检察院和法院自身的审判监督庭对案件审理进行监督,都要依靠诉讼档案,没有这个凭证,监督工作就无从开展。

二、法院档案建设管理中常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法院档案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原因

法院档案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容易出现滞后的现象,从而约束了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保障档案的安全管理、归档效率和及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存在隐患。(1)档案库房不够。现在档案库房虽然已增加至6间,库房容量16万卷,但现有的库房只够存放往年案卷,按一年增加档案3万卷计算,每一年需增加1间库房才能满足档案发展的需要;(2)派出法庭办公大楼在建设过程中未考虑专门档案库房。现在的档案是在各业务庭(室)先将案卷装订归档再上交档案室统一存放,各派出法庭没有设臵专门的档案库房来制作和存放诉讼档案,给诉讼档案的安全带来隐患;(3)档案室没有完善的配套办公环境。阅卷室、档案验收室、工作人员办公室没有明显的功能定位区分,导致查阅人、交档工作人员、档案人员、验卷人员等集中于一间办公室,不利于档案的保密工作,易造成 档案的泄密及遗失;(4)档案库中的密集架、空调、抽湿机等设备没有配全,有的库房有,有的库房没有,不利档案的长期稳定存放。

2、人才队伍建设滞后。(1)档案工作人员不足。随着我院收结案逐年大幅上升,档案管理工作也日益繁重。从建院之初的几千宗到现在的三万宗,档案人员也从原来的3人到现在的8人,但工作人员仍需要加班加点解决档案的验收工作;(2)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缺失。首先,我院从事档案室工作的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没有一个是毕业于档案管理专业的,他们都是在工作中通过学习培训,逐渐摸索出经验,因此很难对法院档案建设管理进行科学地规划、系统地管理、高效地工作。其次,兼职档案员的工作素质不高。我院现有的兼职档案员基本上是跟案书记员,有些甚至是实习生,他们对案件的整理和装订秉着交差应付了事的态度,文件入卷时材料错乱无序、材料遗漏缺失、目录和卷宗封面项目填写不全、纸张不符合要求、装订不齐等现象常有发生,这给验卷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也延迟了案件归档的时间。

3、管理制度建设滞后。从97年制定《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归档制度》等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开始,至2003年对此制度进行修订后,档案管理制度已经历十年变革,但离档案的综合管理、科学管理、规划管理还有很大的差距。首先,没有一套完整综合的档案管理制度。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比较简单且都是单一的制度,没有很明显地规定各个环节的具体工

作、规范化操作方法、验收的详细标准、档案的公开准则、档案的机密等级划分、档案的通报追究制度等等;其次,没有相应的档案工作人员培训制度。无论是上岗培训,还是专业技术培训,都没有纳入到日常工作事务类,人员的培训只是靠口头传述,没有实质理论性的指导,缺乏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人员固步自封,不利于今后的发展需要;再次,没有一套符合我院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奖罚制度。每年到清案归档的时候,总要催交,各业务庭对案件移交工作不够重视,未把档案管理工作提到重要的日常工作议程中,归根结底是没有一套明确的、长期有效的奖罚激励制度。

(二)法院档案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原因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档案意识薄弱及责任不明确等因素,使档案“久结不归”、“久借不还”等现象已司空见惯。

1、档案“久结不归”。由于各业务庭(室)档案意识非常薄弱,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要性,没有把档案工作作为审判(执行)工作中的主要一环,放在与审判及其他管理工作同等主要的位臵,重审判轻档案,从部门到个人都因为忽视档案工作而没有做好工作的统筹安排,导致档案应及时移送归档而不移送,积压在各业务庭(室)的审(执)结档案逐年递增。有些档案因拖延放臵过久,加之人员岗位变动交接手续不规范,出现案卷散落甚至遗失的情况,这都挑战着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同时,由于业务庭(室)不注重日常档案的管理,到清档时才搞突击战,不仅影响了各庭(室)的日常审判工作,而且给档

案室人为地制造了工作混乱,导致档案室“案卷爆炸”,打乱了各方有序地工作节奏。

2、档案“久借不还”。由于个别庭(室)和个人档案责任意识不强,对借出地档案未能按时归还,且更甚者经多次通知仍臵之不理,久催不还。在往年的档案清查工作中,发现借用人与实际使用人分离,一分借出的档案经借用人、转借人、实际使用人等多人使用传阅,最后由于借用时间长,各相关人员互相推诿扯皮,致使档案下落不明。若相关人员能严格按照借阅档案的相关规定,明确档案责任意识,及时归还,档案借用逾期不还的现象就能杜绝,这不仅保障了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同时也提高了档案的综合利用率。

三、龙岗法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与成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档案室的工作,也是各业务庭(室)的 工作,更是全院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势必影响我院的整体工作大局。为此,必须把档案工作作为审判执行工作的重要一环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各级领导要统一思想,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充分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到领导要重视;其次,部门负责人要有管理意识,科学地规划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制度,落实兼职档案员的岗位工作职责;最后,具体工作人员要落实岗位责任意识,及时立卷、装订、移送归档。只有从领导到部门负责人,再到具体工作人员,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才能创造档案管理地新局面。

(二)舍得投入,充实基础

由于法院档案管理的复杂性和档案信息的重要性、机密性,我院领导十分重视档案安全保管的保密工作和监督管理工作,并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相关基础设施,这不仅保障了档案的安全管理,还有效地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地效率。(1)我院档案室现有办公室2间,阅卷室1间,配臵了性能优良的IBM电脑及彩色打印机,以及复印机和碎纸机;(2)档案库房增至6间,其中临时库房4间,共有面积567平方米,加大了案件存储容量;(3)对档案库房、阅卷室装臵了电子监控仪器,确保了档案的保密与安全;(4)我院根据国家标准建成了储存量14年左右的密集柜库房,配有中央空调、抽湿机、温湿度记录仪等设备,并装配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备。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明确档案整理移交工作的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制定符合我院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奖勤罚懒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机制,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1)跟案书记员负责立卷归档制度。由跟案书记员负责该案卷的整理装订,由于书记员清楚案件的过程,了解各类案件信息和证据材料,从而保证了案卷归档的各类证据材料完整齐全,避免材料的遗漏,确保了案卷归档质量。但由于书记员需要专心投入到案件的审理、执行工作中,难免在档案管理方面或多或少的造成疏忽

与,以至影响了案卷归档的质量;(2)严格执行装订立卷标准验收档案。对各部门移交的档案,档案盒封面和卷宗封面利用计算机打印,对各部门移交的档案先签收并按规定验收,对不合格的档案,如不利用计算机打印档案盒封面和卷宗封面的,一律予以退回。把合格档案的有关信息录入电脑并打印,由各部门核对无误后,签名确认,以档案室验收合格为报结;(3)借阅档案严格实行审批、登记制度。对于上级法院、其他法院、本院干部及外单位或个人借阅档案,一律以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为准则,实行审批、登记制度;(4)责任明确的奖罚制度。对档案“久结不归”的,实行上报、通报,并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参考;对档案“久借不还”的,在限期内未归还所借档案,又不办理续借手续,对借用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扣除一个月的执法津贴;对档案工作取得成效的庭(室)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5)逐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目前我院档案室编制了《法庭机构设臵及组织沿革》、《人事任免》等12种编研资料,共67本,档案检索目录共68本,所有档案实现了计算机目录检索,实现了快捷、准确地查阅和利用档案。

(四)加强检查,狠抓落实

一方面档案室要加强对各业务庭(室)档案整理的指导工作,定期举办档案知识培训班,以提高兼职档案员对审(执)结案件的立卷、整理、装订的指导工作,同时要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规定的标准验收各业务庭移交的新审(执)结档案,以提高移交档案

的合格率;另一方面,要以一定的形式,如利用电子屏幕、协同办公系统等工具定期公布各业务庭(室)、季度、每月移交档案的质量和数量,营造内部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档案管理工作新氛围。

四、龙岗法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下一步构想

以我院“数字法院”建设为契机,从法院审判实际出发,实行立案、审理、执行、归档全过程的实行电子化档案管理模式,当事人证据处理方式将由传统的纸质及复印件的流通方式向电子证据流通方式转换,使我院档案管理工作再上一台阶。

(一)电子化档案管理的实现方法与措施

电子化档案管理模式是指利用扫描仪、电子文档、数字影像视频数据、存储系统以及软件处理系统等综合处理案件所有信息的管理模式。法院将组建独立的证据存储数据中心系统,即经过证据扫描仪获得电子证据图片的电子证据数据库存储中心以及电子文档存储中心。

1、立案阶段。将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核对无异后,由专人负责扫描成电子文档录入系统,并根据生成的案号形成固定的链接,方便法官、当事人在审理过程中的随时更改或查阅。

2、审(执)阶段。法官、书记员可以随时通过身份认证进入该系统进行各类审判活动,避免了在众多的案卷中翻查,也避免了案卷在审理过程中的遗失,使审判工作能更加方便快捷地开展。

3、结案归档阶段。各类案件信息在结案时已排列有序,内容准确无误且符合要求,归档过程只需由专人负责确认打印,自动装订成卷入库保存,彻底减轻了案卷归档工作繁重压力,大大方便了案件归档报结卷宗整理工作,也保证了案卷归档的质量。

4、档案借阅阶段。所有电子证据通过案号索引来进行规范存储和管理,由案件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的各种增减和实时查询,查询人根据所给的权限调阅相应的案卷,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二)电子化档案管理的作用

1、电子化档案保证案卷信息的稳定长期存放。现有的纸质档案对存放环境要求很高,需要恒定的温度、湿度,才能保证纸质档案的有效存放。同时,由于借阅人经常翻阅案卷,会造成案卷破损,甚至页面损坏。采用电子化档案后,能够避免纸质档案的大量翻阅,同时对纸质档案做双重备份,降低纸质档案丢失造成的无可弥补的损失。

2、缓解“案多人少”压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各类案件信息通过电子文件的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中,随着案件审理的推进,书记员录入的各类裁判文书,以标准格式自动排序到电子案卷当中,法官、书记员通过授予的权限进行增减修改及打印,最后通过系统自动排序打印装订入库归档报结,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量,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3、规范案件管理规程,提高案件管理质量。电子化档案的 管理紧密联系着整个案件的立案、审理、执行过程,只有要求信息录入无误才允许进入下一阶段,直至案件审结,以至于在各个阶段相关信息的获取与保存都得到了合理的录入与规范的管理,保证了审判工作的合理规范及案件管理质量。

4、保障案件信息安全,提高审判效率。案件电子信息在案件管理系统中可以在权限范围内任意流通、实时共享,同时也可实现跨部门、跨机构的业务协同处理,如立案过程中法院与检察院、公安局,审理过程中法院与区政府、人大等部门,执行过程中法院与监狱、国土局、工商局、银行、边防等的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联合处理,这将大大提高案件审判效率,实现司法行政的大协同,彻底避免了法院信息化建设“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

电子化档案管理的构想虽然还存在许多攻坚难关,但是在我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各业务庭(室)与信息化技术小组的积极配合下,随着我院“数字法院”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院电子化档案管理模式将付诸实践,从而为加强档案管理,夯实法院发展基础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办公室

二○○八年三月十四日

第三篇:论法院经费保障制度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论谈法院经费保障制度

论法院经费保障制度

作者

吴旭萍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实现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院肩负着行使审判权的神圣使命。

独立审判,又是行使审判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份,而要实现独立审判,离不开充足的经费保障。孙子兵法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从古到今,充分的物质保障始终是进行一切活动的根本,物质保障也是法院实现审判职能的前提条件。

我国法院系统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各级政府财政的拨款及法院自身收入的诉讼费作为补助经费。目前我国财政对于法院收入的诉讼费,实行“收支两条线”,即法院收缴的诉讼费全额上缴给财政专户,财政统筹后再以预算外资金的形式,根据其经济实力与法院的开支预算报告决定拨款数额的多少。

因此,不同地区的法院得到的财政拨款是各不相同的,也因此形成了有的法院经费相对有余,有的法院经费缺口很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法院,诉讼费收入多,经费相对较充足,基础设施建设,硬、软件建设相对也较先进。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法院,诉讼费收入少,财政困难,得到的经费也相对不足,人员经费尚无法保证,更何况办案经费和建设资金?而经费缺乏,已成为困扰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一个难题。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社会经济正在起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各类案件剧增,法院的审判业务日趋繁重,现有的经费保障制度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在当前强调司法改革的进程中,经费保障机制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应改变这种法院经费单纯依靠地方财政拨款的做法,应当实行全国法院系统的经费由国家计划单列,财政统一拨款,并立法保障司法经费,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其历史渊源和借鉴。

1985年8月召开的第七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通过了《关于司法机关独立的基本原则》(下称“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第七条规定“向司法机关提供充足的资源,以合之得以适当地履行职责,是每一会员国的义务”,在基本原则的有效执行程序解释中,“向司法机关履行职能提供充足的资源”包括根据承办案件数量任免足够人数的法官,为法院配备必要的支助人员和设备,以及向法官提供适当的人身安全、报酬和津贴。在国外,大多数国家都将法院经费独立出来,单独列入国家预算。

日本早在1947年的《裁判所法》中规定“裁判所的经费是独立的,应计入国家预算内”;美国于1939年设立了联邦法院行政管理局,专门担任联邦司法系统的行政管理职责,由它制定并向国会提出联邦法院预算,审核并分配各联邦法院的经费,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针对我国的司法经费财政管理体制中的弊端,我们应该改革这种体制,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体制。

二、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利于保证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地方政府干涉支配。

我国宪法规定: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不受任何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在现行体制下,司法机关的人、财、物,都掌握在同级政府手中,司法机关往往只有与当地党政机关合作才能正常开展工作,司法权处处受制于行政权,导致司法不公,当遇到跨在区的纠纷时,只能维护本地区利益,形成地方保护主义。

由此可见,如果不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只能是一纸空谈!只有在经费保障制度上能保证法院工作的需要,不存在物质利益的干扰,法院才能够独立行使审判权,公正地实现其司法职能。

三、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利于保障法院有充足的办案经费,保证审判职能的实现,防止司法腐败的产生,维护司法公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案件不断增长,但地方政府安排给法院的经费增长率却不能与案件增长率成正比。

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有些法院为了解决经费困难,干警的住房、福利、办公用房紧张等问题,千方百计搞“创收”,或是向当事人、律师、企业单位拉赞助,或是私设收费项目,或是提高收费标准等等。司法腐败,成为妨碍司法公正的最直接敌人,成为最危险的社会公害。在九届二次全国人大会议上,代表们反应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是司法腐败。

因此,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特别是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后,再实行人、财、物保障依赖于地方政府的体制,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客观需求,只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才能保证司法机关拥有充足的办案经费,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司法公正。

四、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利于保障法官们享有应有的物质待遇和福利待遇,提高法官们的社会地位,纠正少数干警的不正之风。

在西方国家,法官的社会地位比一般公务员高,待遇与福利也比普通公务员优厚,一些国家甚至将法官的工资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而在我国,法官的工资结构与普通公务员相同,虽然《法官法》规定了“法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审判工作特点由国家另行规定,法官实行定期增资制度,法官享受国家规定的审判津贴、地区津贴、其它津贴以及保险和福利待遇”。

可见我国对于提高法官的待遇福利是重视的,法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掌握着对别人财产的裁判权,甚至是对个别人的生杀大权,但同时法官也是一个人,他(她)们在人群中,一样需要生活,一样有种种需求,如果法官能享受较高的待遇,所谓的“人情案”、“金钱案”、“权力案”等司法腐败现象都将大幅度减少直至消失,法官也必将会更珍惜自己所在的位置。只是,要执行这一条法律,如果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还是无法落实。因此,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保障法官享有优厚的待遇,对于抵制司法腐败,将是一项积极有效的措施。

五、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利于保证拨给的经费能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当前,许多法院都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办公现代化建设等更新换代的问题,而进行一切活动,都需要庞大的经费,前文中已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单纯依赖于地方政府拨款的种种不妥,如果能够实行国家单列拨款,由最高法院统一计划。

那样,在资金的利用率方面必定能得到大大提高,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节省许多不必要的环节,使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具体应当如何实行?纵观我国至今为止,对于法院经费最主要来源之一的诉讼费的收支管理,其管理办法几经变更,大体上有三种模式。

一种是完全自收自支,法院收缴的诉讼费一概不上缴给其他部门,留作办案经费,在这种制度下,地方财政对于法院需负担的经费较少,但因此失去了宏观调控,有的法院因此而擅自用诉讼费滥发奖金,提高福利标准,造成了不平衡现象,犯了错误;

一种是按比例上缴,即基层法院留下一定比例的诉讼费作为办案经费,余下的再按一定的比例分别上缴地方财政和上级法院,在这种制度下,法院能够及时地得到办案经费,但是有的法院为了多留经费,隐瞒诉讼费的真实收入,或是多设收费项目,或是提高收费标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还有一种是目前实行的“收支两条线”,即法院收取的诉讼费全额上缴财政,由财政统筹后,再以“业务补助经费”拨给法院。

财政在统筹时,将法院上缴的诉讼费按比例分成,大部分回拨给基层法院,再将一定比例的诉讼费作为统筹基金,分配给较不发达的基层法院,这样,在办案经费分配上,满足了发达地区法院的需求,又兼顾了不发达地区的法院。

实行“收支两条线”,使监督部门能够发挥监督的作用,根除了法院在收费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但是,实行“收支两条线”,最大的缺点就是把经费的主动权完全地交到财政部门手中,财政拨款是否及时,是否充足,会直接影响着法院的审判工作,使地方政府有条件对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干预、干扰,影响了法院司

法独立。

因此,实行“收支两条线”,虽然在目前经济变革日新月异的时期对于把有限的资金统筹安排,改善法院的基础建设和硬、软件建设起到一定作用,但在不久后的将来,会成为司法改革进程的一种阻碍。

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对“收支两条线”进一步进行完善,在“收支”的“支”上,建立起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并立法给予保障,即将经费预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最高法院编制全国法院系统(包括普通法院和专门法院)全年的开支预算,而这个收支预算,则建立在各个法院年初预算的基础上,由各个法院每年所需的建设资金、人员经费组成。

这部分的开支预算,在年初由最高法院交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核,单列入国家预算,报经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主管部门保证按预算拨款。

另一部分由办案经费构成,由于办案经费是随案件的多少而增减变动,属于不可预计因素,因此这部分经费由各级法院根据实际情况逐月按需向同级财政提出,同级财政用法院上缴的诉讼费形成专项经费。

专款专用,限时拨给法院使用。专款的年终结余用于统筹,保证下一的经费。

这样,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个法院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经费得以充足的保障,又能体现其灵活性,使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独立的司法预算保障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法院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真正实现“法治”。

参考书目:

《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 中国法制出版社 信春鹰、李林

《司法公正的价值内涵与制度保障》 严军兴

《论司法公正的实现》 刘作翔、雷贵章

《人大法律评论》 2000年卷第一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民事诉讼收费考》 方流芳

《独立审判问题研究》 最高法院研究室 人民法院出版社

第四篇:泸法院优化发展环境实施意见

泸县人民法院

“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实施意见

为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树立泸县文明、和谐、包容、开放、团结进取、共谋发展的良好形象,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泸县第十二次党代会议精神,把廷全书记提出的“全力建设平安泸、着力构建和谐泸、努力打造文化泸、切实优化发展环境”的任务落实到实处,结合法院职能和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县法院将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县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大目标”工作决策和“七大建设”的经济发展思路,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重点,以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突破口,以靠实工作责任为抓手,创新工作方式,规范司法行为,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努力营造“高效、务实、便民、亲商、安商”的发展环境,确保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主要工作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是为全县中心工作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尤其是发展的法制环境和安定环境的重要力量。法院将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 分认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涉及发展环境的案件的审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履行审判职责,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加强涉及经济发展环境的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把握好宽严的重点和幅度,依法严厉打击故意伤害、抢劫、盗窃及侵害投资者人身财产权利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侵犯财产犯罪,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努力遏制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发势头,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出稳定的治安环境。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对干扰破坏重大项目建设、阻扰施工、破坏公共设施等违法犯罪案件,坚决予以打击。全面推行刑事案件量刑规范化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加强涉及发展环境的民商事案件的审判工作。深入开展矛盾排查调处工作,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群体性纠纷案件,维护社会稳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依法审理好教育、医疗、住房、征地拆迁、劳动争议等方面的案件,保障和改善民生。妥善审理好涉及农村土地征收、土地承包、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案件,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重对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案件的审理,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 益,尤其是外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巡回立案、办案和就地开庭制度,让人民群众更加简便、灵活、快捷解决纠纷加强诉讼调解工作,按照“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依法公正、高效解决纠纷,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是加强涉及发展环境的行政案件的审判工作。坚持合法性审查的原则,公正、及时审理涉及发展环境的行政案件,重点处理好土地审批、征用过程中形成的行政案件,高度重视群体性纠纷,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和加强化解行政争议的方法,增进行政相对人和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

四是加强涉及发展环境的案件的执行工作。进一步优化执行措施,强化执行手段,努力提高案件执行到位率、和解执结率,努力不产生新的执行积案和重大涉执信访案件,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实现。对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执行义务的被执行人,情节严重,依法予以制裁,同时注重多方联动,积极联系相关主管机关,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五是加强涉及发展环境的案件的立案信访工作。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各类案件,依法及时立案。高度重视涉及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的初信初访,认真做好判后答疑、释法明理工作,积极引导当事人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对违法越级上访、反复无理缠访、非正常聚众上访的,依法果断予以处置。健全和完善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和听证制度,与相关部门共同协调解决好涉诉信访案件。全面深入地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并及时进行解决,将涉诉上访矛盾以及易激化矛盾冲突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审判监督工作的司法救济功能,坚持依法纠错的原则,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符合法定再审条件的,要依法及时启动再审程序,快审快结。

(二)增强司法能力,不断提高为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的水平

一是全面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着力发挥司法主导作用,完善“大调解”衔接配合的工作流程、对接程序和操作细则,推动在“大调解”体系内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诉前调解工作,在立案庭设立诉前调解工作室,对起诉到法院的民商事、行政案件和刑事自诉案件先行组织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再立案。建立和完善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利用各类调解资源,扩大调解成果。

二是大力践行司法为民。进一步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和司法便民工作机制,完善立案大厅“诉讼服务中心”的职能,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增配更多的便民利民设施,指导当事人理性诉讼,降低群众维权成本。积极探索预约立案、上门立案等新的立案方式,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诉讼。完善司法救助保障机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进一步 明确缓、减、免交诉讼费的具体条件和标准。积极探索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和在已落实申请执行人救济制度的基础上,帮助解决被害人及其亲属、申请执行人的实际困难。创新司法为民工作方法,深入开展以调查走访、便民诉讼、巡回审判、指导调解、法制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法官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矛盾防控联动机制建设,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大力推进司法公开。深入落实审务公开制度,大力推行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和审务“六公开”,通过院机关和派出法庭设置的公开栏,将法院收费标准、办案程序、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开庭信息等事项向社会全面公开。通过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征求意见函等形式确保司法活动纵管到底、反腐倡廉横管到边,从而促进审判、执行工作的公开化、透明化。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参审率要力争达到25%。自觉接受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向党委、人大汇报重大部署、重点工作和重要问题以及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大案件,妥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四是广泛开展法制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服务大局、履行职能、有所作为”的工作要求,为我县重点工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主动提供法律指导、全力提供司法保障。大力普及与优化发展环境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知识,选择典型案 件,通过在案发地公开审理、公开宣判等方式,以案说法,提高群众和企业的法律意识,促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人民法院工作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对新类型案件审判工作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对优化环境进程中出现的涉及司法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依法处理。对审判工作中发现的影响优化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

(三)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夯实为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的基础保障

一是重视法院文化建设。加强法院精神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法官司法行为,全面提升司法职业修养和职业形象。完善法院文化设置,切实增强法院管理的文化色彩,不断提高法院物质建设的文化含量,积极创建关爱干警的文化环境。开展全院文化活动,活跃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培养激发干警的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促进法院干警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把审判作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审判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良现象,认真查处干警在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司法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法院工作的各个方面,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切实加强党性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进一步完善审判、执行工作监督机制、信访处理监督机制和队伍监督制约机制,着力形成“不愿为、不能为、不敢为、不必为”的内部监督机制。不断拓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特邀监督员等外部监督运作机制。

四是创新法院内部管理。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完善审判质效评估、案件质量评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审判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干警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确保公正廉洁执法。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办公自动化建设,不断提高司法保障水平,推动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注重从内部挖掘潜力,发挥好法院老干部的作用,调动老干部特别是老法官参与做好法院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工作的积极性。

三、推进措施

(一)深入开展“提高审判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引导全院干警联系个人工作实际,查找在审判、执行及管理、服务中的薄弱环节以及与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相悖的各种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树立“效能优先、服务至上”的新理念,结合全体干警讨论自查情况,制定进 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措施。

(二)认真做好涉诉信访接待工作,强化效能督查。进一步健全“马上就办”工作机制,进一步公开投诉电话和投诉信箱,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在督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的同时,通过对来信来访案件的深入分析、研究,查找审判执行和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制定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建章立制,逐步健全提高审判质量效率的长效机制。

(三)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效能建设的良好氛围。继续抓好法院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应用,提高局域网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审判效率、保证审判质量、加强审判管理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办公现代化水平。要着眼于弘扬主旋律,弘扬法治精神,牢牢掌握和主导法制宣传舆论阵地,大力宣传优化环境建设的经验作法,对反面典型加大曝光力度,搞好警示教育。

(四)建立健全法官效能考评制度。进一步完善法官工作效能评价制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务实高效的良好氛围。着力解决 “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问题,充分调动干警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意识,全面促进审判、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

(五)进一步优化审判资源、规范司法保障工作。按照我院整体工作部署和各部门职能,适时合理整合审判资源,科学分配审判业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做到分 工配合,优势互补,促进整体工作高效协调运转。围绕节能降耗、优质高效、服务审判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行政办公、诉讼费用、卷宗归档、办公网络、公务车辆、科技设施、审判场所、后勤服务等基础性管理,制定完善司法行政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服务审判的能力和水平。

四、组织领导

为使本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取得实效,本院成立院党组书记、院长为组长,副院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庭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工作领导小组。为优化发展环境提供司法保障,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职责和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切实做好各项审判工作,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爱民法院文化建设引领工作创新发展

爱民法院文化建设引领工作创新发展

姜冰冰

近年来,爱民法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至上”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法院工作特点和文化建设规律,从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出发,把文化建设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通过进一步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弘扬爱民法院精神,坚持以先进的文化理念、高尚的文化精神、浓厚的文化氛围,不断探索完善具有时代特色、富有爱民法院特色的法院文化体系,为爱民法院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育法院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的灵魂,正确的价值观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石。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三个至上”思想为指导,以法官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法院工作基本规律对于法院人员的精神要求等为核心内容,形成法院人员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真正让法院文化去熏陶、感染、鼓舞我们的干警,形成占领干警思想的入脑入心的精神文化。

二、提炼法院文化理念,推动法院文化品牌建设 法院文化理念是法院文化建设的精髓,是引领全院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强烈事业心和高

度责任感的向导。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各部门职能职责出发,结合“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紧紧围绕“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团结友爱、创新创业”的二十字院训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中心要求,有针对性地提炼出具有本部门特色的学习理念、执法理念、服务理念、管理理念、廉政理念、先优理念、创新理念等法院文化理念,使其成为全体干警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形成持久的、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爱民文化品牌。充分运用文化建设的品牌铸造功能,深化品牌内涵,以文化建设助推服务型、创新型法院建设,增强干警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协作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营造了爱民法院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推动制度文化建设

法院内部的制度和管理是法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制度使文化具有了规范性和稳定性,对干警的群体行为和价值追求发生着重要的规范和导向作用。能够被干警认同的制度和管理,才是合理有效的,才能促进干警间的团结和谐,才能确保法院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因此,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健全干警学习培训、干部管理、工作目标考核以及内部岗位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以科学高效为核心的勤政制度,完善信息反馈、跟踪督查、责任追究等廉洁自律制度,用制度把我们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规范化、制度化,并转化为全院干警的实践行为,为爱民法院文化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

四、创建文明办公环境,提高文化建设水平

统一规范、文明有序的办公环境既是法院形象的外在表现,也是法院文化建设内在品质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工作环

境不仅能够给臵身其中的干警以美的享受,使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而且能够充分反映法院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人生追求和工作情趣。我们以健康向上、格调高雅为主题,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把加强文明办公场所建设,作为开展法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庭室文明办公规范,如文明用语、工作规范等、并以张贴画、宣传栏、制作人生格言标志牌等形式进行宣传,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文化、营造机关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强文化硬件建设,投入必要的物力财力,建立完善了荣誉室、文体活动室等各类活动场所,为活跃法院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通过创造优美环境,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加强修养,展现了爱民法院良好的精神风貌。

五、开展特色群体活动,增强法院凝聚力和感染力 法院文化也是群体文化。有特色的群众文体活动既是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作风、精神面貌的动态体现,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贴近审判工作、贴近思想实际,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人人参与的系列群体活动,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法院干警,营造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我们一是通过扎实开展好集体学习、工作交流等学习教育活动,搭建干警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交流工作、探索人生的平台,营造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二是通过组织开展文体竞赛活动、主题演讲等活动,展示法院干警风采,活跃法院文化生活,培养激发干警的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促进干警身心健康。三是围绕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庆、重大事件等开展主题文化活动,活跃节日气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四是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作用,通过开展学习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提高干警的党性

觉悟,形成党员先进带动全院干警的良好氛围。

下载法院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院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院审计发展经验交流概要范文大全

    法院审计发展经验交流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提高认识,加强执行款管理;注重整改,狠抓审计反映问题的落实;完善制度,从源头上加强管理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完善内部控制......

    法院

    充分发挥审判工作职能 护航区域经济率先发展 让胡路区人民法院 年初以来,我院全面贯彻区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以政法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任......

    法院

    营口市老边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28日在老边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老边区人民法院院长 李嘉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

    法院

    立足本职公正司法积极推进依法治县—在XX县纪念依法治县工作十周年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XX县人民法院院长XXX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县委召开丰顺县纪念依法治县工作十周年......

    基层法院后勤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探讨

    基层法院后勤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探讨前言:“后勤”一词的产生源于战争,原意为“计算的科学”,指通过计算战争的消耗,为部队准确供应物资装备。其后延伸为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工......

    法院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发展(大全5篇)

    法院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 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 来源:中国法院网 http://www.xiexiebang.com/html/article/201202/10/474983.shtml 中国的法院文化源远流长,博大......

    关于解放思想推动法院工作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大解放,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促进了大发展。从国家而言,经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

    法院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法院60年发展铸华章

    60年栉风沐雨,践行公正司法;60年创新发展,积极服务大局。 在60年的风雨历程中,**两级法院的司法事业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呼吸,历经创业、开拓、挫折、重建,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