鲉鱼潜艇案调查报告九月出炉

时间:2019-05-15 15:0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鲉鱼潜艇案调查报告九月出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鲉鱼潜艇案调查报告九月出炉》。

第一篇:鲉鱼潜艇案调查报告九月出炉

律师称法国警方掌握关键文件法国当局针对马法鲉鱼潜艇军购案的调查,或在未来两个月内有重要的结论出炉,鲉鱼潜艇案调查报告九月出炉。我国著名人权组织人民之声所聘请的法国代表律师威廉波顿(William Bourdon)表示,法国警方鲉鱼潜艇案的调查报告将在9月出炉,并似乎掌握了关键的文件。“到今年9月,我们很有可能取得警方过去18个月来的第一份调查报告总结。”“我们知道警方似乎掌握了一些关键文件。”《亚洲哨兵报》(Asia Sentinel)昨日报道,法国调查官花费了数个月的时间过滤国营军火制造商DCN公司的档案。威廉波顿在接受该报访问时指出,一旦法国当局认定,DCN支付给首相纳吉亲密智囊阿都拉萨所拥有的perimekar公司的1亿1400万欧元款项属于佣金,法国检方就有权采取法律行动。人民之声在2010年4月越洋告状,透过约瑟布里亨等法国律师入禀法国法庭,要求法国当局彻查2002年马来西亚与法国的鲉鱼潜水艇交易。该组织唯一面对的司法障碍是,像人民之声那样的非政府组织,是否可以成为原告。法国法官将在近日对此作出裁决。不过威廉波顿相信,人民之声将能顺利过关。鲉鱼行动三地筹款晚宴威廉波顿将在7月20日抵达吉隆坡,跟人民之声进行协商。人民之声也将从本月21日至23日在槟城峇六拜阳光广场(Sunshine Square)、八打灵再也市政局礼堂及怡保展开“鲉鱼行动”(OpS SCORpENE)巡回晚宴,为筹集入禀法国法庭的潜水艇弊案经费,调查报告《鲉鱼潜艇案调查报告九月出炉》。perimekar获5亿服务费鲉鱼潜艇军购是纳吉在担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长时所敲定的协议,结果名不见传的公司perimekar获得4亿8200万令吉(1亿1400万欧元)的服务费。该公司的拥有人,正是首相密友兼政治分析家阿都拉萨的妻子玛兹林达。这家公司在1999年设立,宣称自己从事“销售、保养和其他涉及潜艇和舰艇的相关活动”。国防部在2010年6月承认,曾支付perimekar有限公司1亿1496万欧元,作为“协调与支援服务”费用。两名特警遭判处死刑阿都拉萨在2006年摆脱谋杀蒙古女郎阿旦杜雅的罪名,被判表罪不成立当庭获释。阿旦杜雅被指是潜艇军购案的翻译员;她在遭谋杀和炸尸前,曾到马来西亚寻找阿都拉萨索取金钱。不过,负责正副首相保安的两名特警却在审讯中被判谋杀阿旦杜亚罪名成立,并处以死刑。纳吉多次坚决否认涉及阿旦杜雅命案,更在2008年8月底在伯拉胡洞(Guar perahu)的占美回教堂,在回教堂内发誓自称不认识阿旦杜亚,完全没涉及炸尸案。潜艇丑闻受法国关注无论如何,威廉波顿指出,法国当局并没有针对阿旦杜亚的死因展开调查。相反地,它们仅专注于调查马法“鲉鱼”级潜艇交易是否出现违法的回扣。这项涉嫌回扣和谋杀的鲉鱼潜艇军购案丑闻在法国备受瞩目,因为类似的案情也在对巴基斯坦及台湾的军售案上演。DCN在出售鲉鱼潜艇的过程被指涉嫌非法回扣,多位法国重要政治人物也卷入案中,包括现任总统总统萨科齐(Nicholas Sarkozy)、前总统席哈克(Jacques Chirac)、前总理德维尔潘(Dominique de Villepin)和巴拉度(Edouard Balladur)等。纳吉欧洲游有去法国吗?

第二篇: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出炉

79.46%的消费者偶尔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六成多消费者对新的《食品安全法》知之甚少;七成多消费者认为应该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

《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重磅出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3•15前夕,广州市消委会等40省市消协(消委会、消保委)与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消费网共同发布的《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四成多消费者不细看食品标签及说明;79.46%的消费者表示对食品安全问题“遇到过,但较少”;六成多消费者遇到过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不易辨识的情况;六成多消费者认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最易出问题;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后选择找商家要求退换或赔偿的消费者占比最高,同时仍有 19.91%的消费者“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六成多消费者对新的《食品安全法》知之甚少;很多消费者对新《食品安全法》能否落到实处持怀疑态度;七成多消费者认为只有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提高消费信心。

据了解,在去年10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之后,广州、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广西、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昆明、厦门、深圳等40省市的消费者协会(消委会、消保委),与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消费网共计42家消费维权单位一起,在沃尔玛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开展了“全国食品安全大调查”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在40省市消协组织的官方网站及《中国消费者报》、1 中国消费网上开展,同时还在沃尔玛遍布全国的423家大型商超同步展开,历时四个多月,多达133225名消费者踊跃参与。

四成多消费者看标签不仔细

调查发现,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场所的选择上,92.89%的消费者通常会在超市等大型购物场所购买食品,占比最高;五成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便利店和农贸批发市场,还有三成多的消费者会选择网店和食品零售店。同时,86.51%的消费者认为路边早、夜市或小摊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最高;其次是网店,有57.13%的消费者认为网店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相比较而言,超市等大型购物场所的食品还是比较让人放心的,只有11.17%的消费者认为这里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最低。调查显示,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路边早夜市、小摊贩及新兴网店的食品安全检查,使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在被调查者的消费习惯上,调查显示,44.37%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之前会查看包装标签及说明,但看得并不仔细;同时有1.53%的消费者根本不看。在“消费者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信息”中,92.42%的消费者表示会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而有四成多的消费者却不关注食品的生产厂家、厂址及产品成分等信息;还有六成左右的消费者不关注食品添加剂、贮存条件、规格、净含量及食品安全标识等信息。这说明很多消费者还须不断提高食品 安全意识,确保自身消费安全。

调查发现,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受品牌、价格的影响最大,分别有77.04%和76.77%的被调查者会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这要求企业在给消费者更多实惠的同时,要像爱护自己的羽毛一样呵护品牌形象。另外,因为食品的特殊属性,75.97%的被调查者表示食品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期也是影响他们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近半消费者对食品的色泽、外观等感官方面并不敏感,六成多消费者没受到产品成份、生产厂家的影响。这也提醒部分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还应多关注食品的色泽、外观及产品成分、生产厂家等因素。

近八成消费者:偶尔遇到食品安全问题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三聚氰胺、地沟油、皮鞋老酸奶、苏丹红等事件让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恐慌、焦虑情绪。正在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赵皖平等全国人大代表再次聚焦食品安全问题,也反映了人民对 6 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由40省市消协组织与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消费网联合开展的此次调查结果显示,79.46%的消费者表示对食品安全问题“遇到过,但较少”,另有14.96%的消费者则表示经常遇到,仅有 5.56% 的消费者表示还未遇到过此类问题。

在消费者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没有显著标注,不易辨识”占比超过60%; 7 “宣传虚假或夸大”、“餐饮企业生产环境脏、乱、差,卫生不达标”和“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三种情况的占比均超五成;另有四成消费者遇到过食品掺假掺杂、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情况;还有两成多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或致病性微生物超标”、“转基因食品没有按照规定显著标示”及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没有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等违法情况。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食品经营者的高度关注。

从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环节来看,65.47 %的消费者认为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最容易出现安全隐患,16.65% 的消费者则将原因归咎于种植养殖环节;另外,分别有10.83%和7.01%的消费者认为餐饮消费环节和批发零售环节最容易出现问题。这说明多数消费者对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是否安全、卫生非常担忧,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这一环节的监管以及处罚力度。

那么,在遇到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之后,消费者会如何处理呢?调查显示,选择找商家要求退换或赔偿的占比最 高,为56.70%,向行政部门或消协投诉的,排在第二位,占比17.81%;直接联系生产厂家的则较少,仅为4.29%。这就要求食品销售者要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不要推诿责任,力争将消费纠纷解决在这一环节;调查还发现,仍有 19.91%的消费者在遇到问题食品后,会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这就要求消费者要强化维权意识,勇于维权,不让不法商家逍遥法外。

在对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总体看法方面,51.25%的消费者持悲观态度,认为问题很多,并表示担忧;33.07%的消费者则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表示“有些问题,但可以解决”;还有15.62%的消费者更为积极乐观,认为形势正在 11 往好的方向发展。从消费者的态度看出,我国食品安全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令部分消费者非常担忧,但相关部门改善现状的努力,已使不少数消费者感受到了政府的决心。

从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来看,七成多的消费者认为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利欲熏心,而相关部门执法不严,监管力度不够,以及对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惩罚力度不够,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因;还有54.20% 的消费者将原因归咎于自身,认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欠缺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也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这就要求食品行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建设,监管部门也要严格执法,加大不法生产经营者的监管和惩处力度。

六成多消费者对新的《食品安全法》知之甚少

2015年10月1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那么,广大消费者对这一涉及切身利益的法律武器了解程度如何呢?对于新的《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最关心的又是什么呢?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竟有63.41%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新的《食品安全法》了解很少,甚至有12.50%的消费者完全不了解。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新《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普及工作,扩大这一法律的社会认知度,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而对于新的《食品安全法》,73.41%的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是消费者的投诉能否得到及时处理,37.45% 的消费者关心从源头到餐桌如何实现食品的全程监管,37.89%的消费者关心各部门能否狠抓落实,严格执法,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对于新的《食品安全法》加大了对不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这一举措,消费者又是怎么看呢?调查显示,64.24%的消费者表示效果很难说,关键要看是否真正落实到位;30.88%的消费者表示非常好,可形成有效震慑;仅有4.89%的消费者持否定态度,表示这一举措未必能起到预定效果。这显示了消费者对新的《食品安全法》落实情况的担忧。

这种对法律落实情况的怀疑态度在其他调查中也得到了一定体现。例如,新《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或者损失3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对此,有37.35%的消费者点赞表示该法条会激发消费者依法维权的积极性;但29.35%的消费者认为检测成本高,且认定商家的“明 知”行为比较困难;24.89%的消费者认为“一般,很难真正落到实处”,还有 8.41%的消费者认为惩处力度还不够。

另外一项调查是,“新《食品安全法》中规定了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虚假食品广告,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食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认证机构出具虚假认证结论,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均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您怎么看?”对此,虽然有60.29%的消费者表示“很好,可对遏制食品违法行为起到积极作用”,但仍有34.80%和4.92%的被调查者分别表示“一般,很难真正落到实处”和“效果不会明显”。

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消费者在对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连带责任的规定表示认可的同时,对法条能否真正落实,似乎信心不足,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对此,执法监管部门还应严格执法,避免法条形同虚设情况的出现,确保新法能够落到实处。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呢?调查发现,选择“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的最多,占被调查者的74.88%;排在第二位的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经营”,占比为71.09%; 选择“强化法律责任,加大惩罚力度”、“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加强食品检验工作”、“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等五项的,也占到了被调查者的六成多。这也说明,消费者信心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执法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和生产经营者严格依法生产经营。

穗消宣 2016年3月21日

第三篇:首份中国家庭理财调查报告出炉

首份中国家庭理财调查报告出炉去年22%家庭投资亏损平安大华基金公司日前联合全球著名市场调查机构益普索(IpSOS)发布的首份《中国家庭理财调查报告》显示,“近60%的中国家庭有理财经历,但仍有23%的家庭拒绝理财,首份中国家庭理财调查报告出炉。在2010年,约48%中国家庭的投资实现盈利,22%家庭的投资出现亏损”。23%家庭拒绝理财这份调查选取了我国社会日渐崛起的中等收入家庭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家庭理财中所涉及的各类金融产品,对其家庭收入、投资目标、投资品种、理财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入分析,调查报告《首份中国家庭理财调查报告出炉》。调查样本覆盖了中国大陆包括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北、西南等主要区域。调查报告显示:近60%的家庭有理财经历,但仍有约23%的家庭拒绝理财。在本次调查的中等收入家庭中,59%家庭正在或者曾经进行投资理财;18%的家庭从未进行投资理财,但未来半年会考虑进行投资理财;同时有23%的家庭会拒绝理财,这些家庭从未进行过投资理财,并且在未来半年内也不会考虑进行投资理财。在有理财经历的家庭中,45%的家庭的理财行为未有明确的目标,随机性较强,21%家庭有比较明确的理财目标,更有15%的家庭已将理财视为生活的乐趣。动机是抵御涨物价在对中等收入家庭理财动机进行研究后发现,主要动因集中在提高生活质量、抵御物价上涨、筹划养老这三个方面。他们的投资品种选择,以股票、基金和投资型保险作为其首选三个品种。在追求投资乐趣的家庭中,投资股票的比例相对较多;注重筹划未来的家庭中,选择投资型保险比较多。但即使投资目的各有不同,都有超过40%的家庭会选择投资基金。长线投资回报更好过往投资盈亏的经验将会极大影响未来投资决策。选择某一种理财产品的理由往往是过往投资盈亏“经验”,这一点在中等收入家庭的理财决策过程中尤为明显。如果过往没有实现盈利,未来的投资决策会比较明显表现为减持;如果过往投资盈利,则会根据对于不同品种的预期,部分人会选择落袋为安,但同时有部分人会选择继续增加投资。这些都是中等收入家庭在具体投资行为上表现出的明显特点。

第四篇:2010国人婚恋调查报告出炉

4成女性望与公务员结合14日,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和百合网联合发布《201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这项历时一年、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社会调查,从多元的婚恋文化中提炼出中国当代单身人士婚恋观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

男公务员和女教师最吃香

报告显示,超过40%的受访女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是公务员,以下依次是企事业管理人员、警察/军人、企业主、医务工作者等。这说明女性在择偶中倾向于寻求稳定;38.3%的受访男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为教师,以下依次是公务员、医务工作者、金融财会人员等。52.1%的受访男性对女性的职业没有要求。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总干事田范江认为,调查结果说明男性对女性的职业要求不高,希望伴侣的职业稳定,能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照顾家庭。

报告指出,农业户口的城市男性和农村男性差异较大:在受访的农业户口的农村女性中,仅有0.7%选择农民为理想伴侣,因此农村男性择偶非常困难;而农业户口的城市男性选择农民为理想伴侣的比例仅为3.3%。

田范江说,这表明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农村人(如农民工)受城市文化熏陶,其婚恋观已发生变化,不愿与农民结婚。

“男人无房,结婚免谈”

在所有备选择偶标准中,除“道德人品”和“脾气性格”外,男性和女性在择偶中最看重“感情投入”。“剩男”和“剩女”最大的不同是:男性在择偶时主要追求女性的外貌,不太看重她们的工作能力;而女性主要追求男性的经济实力和工作能力。

具体来看,七成受访女性认为男性要有房、有稳定收入和一定积蓄才能结婚。其中,65%左右的女性希望男性的收入比自己多1倍以上,而逾63%的男性对女性收入的要求不高。

此外,近30%的未婚女性难以接受婚前财产公证;超三成受访女性主张“男性为结婚买单”或“男方出大头,女方出小头”;在婚后财产处置问题上,男性更主张家庭财政AA制,而53.2%的受访者认同妻子掌握家庭财政大权。

社会学家李银河分析认为,有些女性存在弱者心理,觉得男方购房理所应当,这是典型的封建观念,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女性独立的精神不符。

本次调查的执行者、婚恋专家王治国指出,现在单身人群的择偶期望存在明显误区,“择偶错位(期望错位)”影响了人们的择偶行为。报告反映出当下婚事中不少女性将婚姻视为一种社会保障,不久前公布的新婚姻法《征求意见稿》,正冲击着“傍大款”“房子都比男人可靠”等被扭曲的婚恋观。

年龄问题对女性很残酷

报告显示,女性的择偶压力主要源自于男性对女性年龄的要求,超九成的男性认为女性应该在27岁之前结婚,约32%的男性认为女性最佳结婚年龄为20~24岁。可见年龄对女性的择偶相当残酷。

此外,超过五成的女性认为男性最佳的结婚年龄是28~30岁。报告认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男性已经工作了一定时间,其事业相对比较稳定,有一定经济实力,说明女性更愿意嫁给成熟男。

80后择偶更听“父母命”

报告显示,23.8%的单身人士的父母在到处帮他们找对象,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

报告还显示,“80后”在择偶中更遵从父母的意见,因父母反对而与恋人分手。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教授蒋永萍分析说,这说明一方面由于“80”后独生子女居多,经济上尚未独立,对父母的依赖性更强,这直接导致他们在择偶中不得不接受父母的意见。

多数“剩男剩女”在受访中表示需要接受多种形式的婚恋指导与援助,他们认为单身的主要原因是社交圈子太窄、自己不够积极主动、感情受过伤害、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等。

“受访者普遍希望接受婚姻家庭咨询师的婚恋咨询与指导,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恋爱培训班、相亲活动、婚恋咨询等,帮助他们扩大社交圈子,学会如何在择偶中积极主动,这说明中国的婚介市场潜力巨大。”田范江说。据新华社

职业选择

女选男: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警察/军人、企业主、医务工作者……

男选女:教师、公务员、医务工作者、金融财会人员……

单身原因

社交圈子太窄 自己不够积极主动

感情受过伤害 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

看看你“剩”到了哪一级

25~27岁 剩斗士

初级剩女,这些人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故称“剩斗士”(圣斗士)

28~30岁 必剩客

中级剩女,此时属于她们的机会已经不多,又因为事业而无暇寻觅,别号“必剩客”(必胜客)

31~35岁 斗战剩佛

高级剩女,在残酷的职场斗争中存活下来,依然单身,被尊称为“斗战剩佛”(斗战胜佛)

35岁往上 齐天大剩

那就是特级剩女,当尊之为“齐天大剩”(齐天大圣)

她有豪宅私车还有公司,为什么就成了剩女?

正确认知自己很关键

黄艳(化名)今年35岁,身材保养得很好,看起来还不到30岁,在南宁市有两家自己的公司,住豪宅,有私家车,条件够好的她,却还是单身。上个月,焦愁烦躁的黄艳去咨询心理医生。黄艳抱怨:“我哪里不好?我这么优秀,为什么就没人看上我呢?”

心理咨询医生说,黄艳犯了很多剩男剩女常犯的毛病,首先是对自己的认知不足,再次是没有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所谓的认知不足,比如事业型、专家型的女人,常常被人看成是优秀的女人,但一个人是否优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学业、事业上优秀的女人,如果按照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标准去衡量,就不一定是优秀的。而家庭型的男人虽然在事业上不一定成功,但按照好丈夫的角度去衡量,也不一定是不优秀的。

所以,剩男剩女们要注意了,首先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哪方面不足,不断提高自己,再次要尽快做好角色转换,成功的男人女人,要努力向好丈夫和好妻子的标准努力。

“剩”已成为一种娱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相亲类节目在电视上变得那是相当火爆。随便举几个,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它们可是赚足了收视率。一方面,它们可能为解决单身男女的“剩问题”作出了一定的奉献,但笔者从类似节目发现,不知为什么,“剩”下来的男男女女,似乎不乏娱乐心态,像马诺的名言“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像朱真芳明确表态要有豪宅“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状态”,像“存款男”什么都不说先露出自己有600万存款,还有全国各地风靡的诸如“万人相亲大会”、“千万富豪专场相亲”等等,这些剩男剩女要找的,似乎已不是终身伴侣,找的是一个乐子。

对上述现象,有媒体记者调查各个年龄层的人士,得出的普遍看法是“不敢苟同”看来,真心想找个人结婚,首先还得把择偶观念摆正。

全国婚恋调查:7成女性要求男方有房才结婚

《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今天发布 男公务员、女教师在择偶人群中人气最高。对于终身大事——

七成女性:男方必须有房才结婚

今天上午,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知名婚恋网站百合网联合发布《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有1.8亿单身中国人正在为择偶而忙碌,女性择偶时更追求经济实力,而男性则更追求外貌,七成女性认为男性必须有房才能结婚。

调查时间:2010年1月-11月 调查方式:在线与线下问卷调查、座谈会、深度访谈

调查对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岁-60岁 样本量:32676份

【结论1】

男性的压力源自女性经济上的要求

70.8%的女性认为,男性必须有房才能结婚。在房价持续走高的今天,房子无异于巨额经济财产,这也意味着经济是男性择偶的主要压力。

同时,48.2%的男性认为有房才能结婚,男性和女性对房的看法上有一定的差异。

【结论2】

男女对收入要求有差距

男性更希望男女的收入差不多,女性对男性收入的要求要高于男性自己对收入的要求。

63.1%的男性认为,男女收入多少无所谓,他们对收入的要求不高。

【结论3】

女性追求经济实力 男性追求外貌

“感情投入”在所有备选择偶标准中列居第一位。

49.7%的女性将经济条件看作重要的择偶标准,凸显了择偶中女性对男性经济实力的严苛要求。54.0%的男性将容貌外表作为重要的择偶标准,凸显了男性对女性容貌的要求。

看重的择偶标准排行(除道德人品)

男性女性

感情投入 感情投入

容貌外表 工作能力

兴趣爱好 经济条件

文化水平文化水平

家庭背景 兴趣爱好

【结论4】

男公务员、女教师人气最高

调查显示,41.7%的女性最希望理想伴侣从事的职业是公务员,说明女性在择偶中倾向于寻求稳定。

38.3%的男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为教师,说明男性希望伴侣的职业稳定,能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照顾家庭。

男女心中理想伴侣的职业

男性女性

教师公务员

公务员管理人员

医务工作者警察/军人

金融财会人员企业主

管理人员医务工作者

【专家分析】

期望值与现实不符 发生择偶错位

百合网婚恋研究院首席专家王治国说,现在单身人群的择偶期望存在明显误区,择偶期望的不对称、期望值与现实情况不符等“择偶错位”影响了人们的择偶行为。

比如,“超过四成的女性最希望理想伴侣从事的职业是公务员”,而在访谈中发现,当这些女性真的与公务员去相亲后,却并没有选择公务员。原因是经过实际接触以后,她们发现,大多数公务员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清闲、稳定、高收入。

他建议,单身人士不妨把自己从条条框框里解放出来,增加自己的“择偶弹性”。

第五篇:两岸四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出炉

法晚北晚综合报道:两岸四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出炉晨雾/转贴法制晚报:“中国高考头名调查报告”今发布报告显示近九成人选择北大、清华另外--港校6年“抢”走内地50个头名今天(6月23日),北京市高考成绩公布,第一名花落谁家备受瞩目,两岸四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出炉。尽管高考第一名不应受到过度关注的呼声近几年越来越多,但谁能成为900多万高考生中的领跑者,他们又会走进哪所象牙塔,仍然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上午,记者从中国校友会网获悉,该网站对1999年至2010年的12年里,中国各省份的高考头名做了统计,编写了《2011中国两岸四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12年里,中国除西藏外30个省区市共900多名高考头名中,近九成选择进入北大、清华就读。报告还显示,2005年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后,凭借优厚的奖学金,至今已从内地名校手中“抢”走50名高考成绩第一的学子。随着今年台湾地区高校开始面向大陆招生,教育专家预计,大陆其他名校录取高考第一名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一来是更多第一名会继续扎堆北大、清华;二来,港台高校的竞争力会继续增强。高考头名·数据高考头名近九成选了北大清华根据中国校友会网对1999至2010年除西藏外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高考成绩统计结果显示,过去12年里,我国共产生900多名高考第一名。这个数字比过去40多年的总和还多。数据显示,从1952至1998年,高考头名的总数才800余人。根据中国校友会网的调查结果显示,过去12年里,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最吸引高考头名的高校。数据显示,12年产生的高考头名中,有802人进入北大和清华就读,占总数的约88%,远高于其他高校。而北大较清华更受头名学子青睐:选择就读北京大学的高达460人,清华大学有342人。●分析优等生有资格选择名牌大学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认为,名牌大学是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荟萃之地,高考头名作为优质生源,有理由也有资格选择名牌大学,于公于私均为最优选择。高考头名·变化香港高校“出手阔绰”抢生源虽然中国高考头名首选仍然是内地名校,但自2005年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后,港校对内地高考头名吸引力上升明显。记者注意到,2005年到2010年之间,中国内地共产生468位高考头名,其中50人被香港高校“抢走”,所占比例接近11%。中国校友会网对过去12年高考头名的流向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吸纳高考头名人数排名前10位的高校中,有3所香港高校,其中香港大学已经吸纳了28位中国内地高考头名,位居第三,已经超过复旦和人民大学等传统名校。●分析设巨额奖学金港校具备招生优势蔡言厚教授指出,香港高校设立的头名奖学金额度最高,最高奖金已高达50多万港币。蔡言厚介绍,比如北大、清华的头名奖金不如香港高校给的多,确实在吸引力和诱惑力上不及港校。这种趋势,恐怕短时间内还会延续。另外,凭借欧美接轨办学与教学模式、中西文化交汇的国际化氛围、毕业留港工作以及赴欧美名牌大学深造等优势,香港高校也优势明显。记者注意到,除了香港高校外,今年能够进入大陆招生的台湾高校也打起了奖学金牌。台湾逢甲大学设立2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48万元)的新生高额奖学金,招揽大陆优秀考生,私立台湾辅仁大学也随之跟进。名校对于今年高考头名的争夺恐怕会因为台湾高校的介入而更加激烈。部分高校设立的头名奖金学校名称所在地区奖学金金额中国内地北京大学北京5万元清华大学北京8万元复旦大学上海5万元南京大学江苏3万元厦门大学福建免4年学费+2万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万元南方医科大学广东10万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10万元北京吉利大学北京20万元港台地区香港大学香港50万港币香港中文大学香港50万港币香港科技大学香港50万港币香港城市大学香港14万港币/年台湾逢甲大学台湾20万新台币/年注:按当前汇率换算,1港币约合人民币0.83元,50万港币约合人民币41.5万元1999至2010年吸纳高考头名高校前十名大学名称人数北京大学460清华大学342香港大学28复旦大学20香港中文大学12香港科技大学9中国人民大学9上海交通大学5中国科技大学4南京大学3高考头名选择大学专业排行榜名次专业名称人数1经济管理358 2数理化142 3电子信息69 4生命科学63 5法学53高考头名·招生pK内地高校打“情感牌”蔡言厚教授介绍,在日趋激烈的头名争夺战中,内地高校有着空间和时间优势,调查报告《两岸四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出炉》。部分高校一般是采用第一时间获知考生成绩,第一时间搜集考生资料,第一时间向考生通报喜讯,第一时间登门拜访向考生发出“邀请函”等方式大打“情感牌”。此外,除直接对头名本人下工夫外,还极力游说考生家长、老师以及校长等一切可能对考生择校决策有直接影响的关键人员,千方百计招揽高考头名入校。相比之下,由于时空距离因素,尤其是在与内地中学接触方面存在不可避免的先天不足,香港高校则相对被动,不能第一时间“抢”到生源。港校注重“金元政策”记者了解到,自2005年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香港高校携巨额奖学金加入“头名争霸战”后,迫使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大陆名校纷纷出台了高额奖学金和专业任选等“新政”,以与港校“一较高下”。但内地高校设立的头名奖学金时间较晚,且一般是应对港校生源竞争的无奈之举,而且金额相对较低,对头名的吸引力和诱惑力远不及香港高校。●未来预测蔡言厚教授认为,高校头名录取将更加集中于北大、清华两所高校,但北大、清华录取数量在香港、台湾顶级高校争夺下会有所下降,大陆其他名校录取高考头名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今后两岸四地顶级名校将同场竞技,以头名为代表的两岸四地高校优质生源大战将异常激烈,以北大、清华为首的大陆名校如何面对和抵御港大、香港中文大学及台大等港台顶尖高校的挑战,关键的不是设立高额奖学金,而是要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工夫。”蔡言厚表示。●相关链接头名最爱经济管理专业据中国校友会网的调查报告显示,自1999至2010年的12年里,近400名高考头名选择经济管理专业,占总数的四成左右。另外,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热门专业的头名也相对较多。蔡言厚介绍,目前众多名牌高校学习港校的做法,以高额奖学金和专业任选等优惠条件来吸引高考头名,推动高分考生争夺战进入了恶性循环的轨道,误导高考头名选择就读所谓热门专业。“对一些考生及家庭来说,名牌大学热门专业往往意味着好前程、高收入。”蔡言厚表示,但根据对过去10多年我国政界、商界和学界等领域杰出人才的数据分析发现,均难觅经管专业高考头名的身影。本版文/记者王南信息来源:2011-06-23《法制晚报》北京晚报:两岸四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出炉大陆高考头名青睐北大清华中国校友会网昨天发布《2011中国两岸四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1999年至2010年中国大陆高考状元最青睐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报告显示,1999年至2010年的12年来,大陆高考状元热捧商科专业,四成状元扎堆经济管理专业。有专家指出,大陆状元扎堆经管等热门专业,重个人“钱途”轻国家前途令人堪忧。北大录取高考头名最多在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两岸四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中,调查的“高考状元”是指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区的高等院校统一入学考试的状元,总共追踪调查到我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高考状元近2000人。报告指出,在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调查到的中国两岸三地高考状元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最受大陆高考状元青睐。1999年至2010年的12年来,北大清华共录取802名状元,占总数88.23%,遥遥领先两岸四地其他高校。选择就读北京大学的大陆高考状元人数最多,高达460人,连续5年荣膺“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就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状元人数最多。清华大学紧随其后,位居第二,有342人,其中就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状元人数最多。香港高校自2005年进入内地招生至今,凭借高额奖学金和办学优势等从内地名校中抢夺了50名高考状元,迅速成为内地高考状元的新宠。12年来香港大学收录状元28人,居“状元榜”第三,成为内地高考状元赴港深造学习的首选。复旦大学居第四,有20人。香港中文大学有12人,列第五。香港大学挤进前三名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1999年至2010年内地和香港高考状元中,香港本地“状元”最爱香港中文大学,雄居全港高校首位,而香港大学成为内地高考状元最心仪的香港高校,2005年以来录取的内地状元人数远超香港中文大学,稳居内地状元最青睐大学排行榜前三名。大陆高考头名四成学经管调查显示,中国两岸三地高考状元中,大陆高考状元最青睐经济管理专业。1999年至2010年我国大陆地区高考状元中,选择就读经济管理专业的状元人数最多,有358名,雄居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专业排行榜(大陆)榜首,遥遥领先其它专业,约占总数的40.87%,其中北京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最受状元青睐。本报记者李莉J063高分考生最青睐大学排行榜10强(大陆)名次学校名称所在地区状元人数1北京大学北京460 2清华大学北京342 3香港大学香港28 4复旦大学上海20 5香港中文大学香港12 6香港科技大学香港9中国人民大学北京9 8上海交通大学上海5 9中国科技大学安徽4 10南京大学江苏3中山大学广东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3信息来源:2011-06-23《北京晚报》

下载鲉鱼潜艇案调查报告九月出炉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鲉鱼潜艇案调查报告九月出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九月实习调查报告

    2011年九月实习调查报告 10外语本二A班陈利梅105104101031 本人于2011年9月1日开始,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麻岗镇后淡小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工作。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我的......

    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出炉

    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出炉 2011年09月05日作者:肖笛来源:华西都市报 7至22岁学生肥胖率持续上升 348495人 ●本次体质监测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个民......

    首份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出炉

    首份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出炉 3年前提出“蚁族”概念的青年学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微博)副教授廉思近日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群体,并称这个群......

    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出炉:国企仍是首选

    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出炉:国企仍是首选 2014-07-27来源:北京青年报前天,中华英才网发布最新一期《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史上更难就业季”,大学生对......

    浙江大学生初入职场调查报告出炉

    栀子花开,又到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季节。初入职场,第一份工作起薪应该是多少?定高了,担心没单位要;定低了,又觉得亏了。每一位即将走出校门的学子,在选择职业时,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

    广东薪酬调查报告出炉 普遍涨薪

    广东薪酬调查报告出炉 普遍涨薪 2011-2012年度广东薪酬调查报告出炉,各行业月薪均有增长,金融保险业增幅最高,只有 能源电力下降。 时值年末,又是一年调薪时,一些人等着年终奖,一......

    2015年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出炉

    2015年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出炉 2016-04-28 09:12:00 苏报讯(记者 蒋丽英)近日,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发布了《2015年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受......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出炉:最关心工资问题

    这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出炉:最关心工资问题。眼下又值毕业季,有多少位同学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又有多少同学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