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
那么如何组织集体活动呢?请让我以第一学期为例加以说明。
一、活动设计要有针对性,切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是学生喜闻乐见,愿意参加的。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做事之前对事情的进展及结果有所预见,则往往成功,没有预见或设想错误则往往失败。我们开展某项活动,必须对活动有充分的准备,做好活动的设计工作。
例
如,初一•6班的武××,米××两位同学基础特别差,学习习惯又不好,武××还是个轻微的弱智者,为了不让他俩掉队,我们设计组织了“谁来帮助他”的活动:
1、让学习委员谈武××、米××学习的现状。
2、由武××、米××谈自己想学好的愿望。
3、教师谈从哪些方面入手就能使他进步(如听课提醒,记下作业等)。
4、由大家讨论这些事怎么来做,由谁来做。
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出了不少的主意。最后,被大家情绪激动起来的王倩、王婧媛,自告奋勇帮助他们。一学期来,王倩、王婧媛做了大量的工作,武××、米××进步很大,王倩、王婧媛的行动,受到了武××、米××及家长的赞扬,受到了同学们的尊敬。学期末评选特长生时,大家一致推选她俩为我班的“学雷锋标兵”。
这个活动的设计是成功的,它有三个特点:
1、活动的针对性强。
2、活动本身富有激励性和挑战性。
3、活动激发了帮教者争强好胜的心理。
二、活动的准备要充分,要用胜利的结果鼓舞人,教师要激起他们一试身手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充满必胜的信念。
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素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学校德育处的重要工作。学校每学期都要按照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教学任务,设计组织艺术节、越野赛等学生喜欢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作为班主任,我们用不着去设计,我们只要按要求去做就行了。但是,学校的安排并不能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还需要我们做两个方面的准备:
(一)思想准备: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那么怎样为活动“正名”呢?
1、讲清活动的目的、意义。
2、讲清活动达到的目标。
3、活动可能遇到的困难,具有挑战性的地方在哪里。
4、需要我们做哪些方面的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比如2000年的艺术节,我开始就给学生讲,这是我们进入初中以来遇到的第一次大型活动,如能取得第一名,将是好的开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我们要力争第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舞蹈的编排,没有道具;具有挑战性的地方是:就看我们想不想;能不能尽最大努力去争取第一名。
为了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班主任讲了三点优势:
1、班主任老师组织艺术活动多次获奖,富有指导经验。
2、我们有不少同学小学时就是艺术骨干。
3、别的班还没有开始,我们可以先下手为强。
经过老师的思想动员,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地出点子、想办法,于是利用国庆节放假期间练习大合唱的建议,被他们第一个提了出来,成为班主任采纳的第一个合理化建议。
(二)物质准备:
对于活动过程需要的资料,物品等要提前安排,让学生寻找或作准备,如我们练习大合唱买的和借的录音带等。对于这些小事,班主任要亲自过问,以免因个别环节没有准备好而影响了学生的情绪或积极性,以使整个活动在顺畅的过程中进行。
三、活动的组织要得力,要培养骨干,以点带面,协调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绝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对于初一的新生来说,活动的组织者还必须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委。
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发现、培养特长生,让他们先行一步,以点带面。
2、培养骨干分子,确定活动的基本框架。
3、制定阶段性目标,分解活动过程。
4、采纳合理化建议,尝试过程推进。
四、活动的指导要有重点、要具体。鼓励及时;批评点到为止。教师语言要富有暗示性和激励性。
相对来说,初一的学生,艺术骨干还不十分突出,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既有技术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如贺羽、闫安安两位同学在学校艺术节、社区科技节中取得了第一名或一等奖的好成绩,我在指导上,一使抓稿子修改,二是抓朗读技巧,同时对她们训练过程中的畏难情绪、自满心理多次指正、批评;对于进步及时肯定、表扬,整个过程靠上去,不相信她们“会了”、“行了”的话,而要亲自看着她们反复演练,告诫她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最后,她们获得了好几项奖励。获奖后,我引导她们总结经验,她们感慨地说:“演讲没有先前想象的那么容易,但获奖后觉得当时得付出还是值得的,通过这次演讲,我才知道了要想获奖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五、活动总结要全面,经验讲全,教训讲透,重视过程,表扬先进,以达到活动的目的。
从
第二篇:怎样有效提高班集体凝聚力
怎样有效提高班集体凝聚力
当前,团队意识在各行各业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教育行业中也涌现出许多靠团队制胜的先进集体。不过,在笔者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仍然遇到了不少缺少凝聚力的班集体,这样的班集体人心涣散,学习风气淡薄,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一些学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在生活上不互相帮助,有的还过早地进入了社会,更有甚者甚至走向了犯罪的不归路,这不仅危害了当前教育事业的整体质量,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极度不利的。
要最大限度地消除上述危害,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把班集体中的所有学生拧成一股绳,让每一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帮集体搞活、搞好。这样,班集体就会拥有很强的凝聚力,那么它将会无往不胜。那么,班主任老师应该怎样有效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呢?
一、要有效提高班几天的凝聚力,掌握正确的教育访华是根本学校最重要的目的是教育,要是班集体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班主任必须掌握一套或多套正确的教育方法。要使一个班集体学习风气良好,每一个学生都爱学习、会学习,那么这个班集体的凝聚力自然会不断增强。反正,如果一个班集体学风不正,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自由散漫,不思进取,班集体凝聚力也就无从谈起。
作为班组任老师,要团结每个科任教师,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帮组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养成一个良好地学习习惯,首先要抓好预习环节,要引导学生回忆或温习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或预备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其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办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其次要注中上课环节,课堂教学是老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一条最简捷的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通过在课堂上的分析讲解启发诱导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在这一环节中要尽全力抓住学生的心,让其跟着老师的思路跑。再次要紧抓复习环节,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在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这是一个对知识进
行深化、精炼和概括的过程。因此,每上完一节课,老师都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其重点、关键,然后提炼概括,组成一个知识系统,从而形成或发展认知结构。最好要注重作业环节,作业是 深化知识、巩固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中要手段,也是复习与应用相结合的主要形式,老师应该根据学习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以帮组学生达到完成当天学习内容的目的。
二、要有效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前
提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共同目标是提高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个体目标与个体现状的差异体现了学生发展与追求的差异。所以在帮集体广利中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班集体目标,这样可以加大班集体的凝聚力。集体目标源于个体目标,又高于个体目标。两者的差异又会诱导学生产生新的追求与需要,调整设置新的目标。
如果说一个班集体是一艘远航的船,那么班主任就是领航的船长,每个学生就是这艘船上的水手,而班集体目标就是领航前行的灯塔。作为班主任老师,应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集体凝聚力。近期目标要切合实际,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易于接近,易于现实。只有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近期目标,才能引导学生实现其远大理想的远大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个班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班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变成班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要有效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关键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学生的崇敬之请便会油然而生。
爱护班集体的每一个成员,真正地从内心爱学生、关心学生,能使学生感觉
到老师真心的爱护,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只有针对学生个性、特长,因材施教,帮助引导、激活学生开发自己的个性、潜能,能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的人才。从而使得班集体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的集体,有极强凝聚力的集体。
班主任关心学生要落实在行动上。要将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对待学生要以工正为标尺,对学生一视同仁,没有厚薄之的、分,学生的天赋总是有区别的,个性总是有差异的。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时刻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只要班主任真情付出,学生必然会真情回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班级凝聚力就会大大增强。
四、要有效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
伍是重点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发现和培养好班干部,是管好班级的重要手段。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和风气。所以,班干部队伍的选拔建设好,不仅能让班主任从繁杂的班务工作重解放出来,对班级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形成,也是个强有力的支持。
所以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再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从中选用出学习较好、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作为班干部,并明确给他们交代任务,提出希望。班主任要十分注意发挥班干部各自的才能去组织和管理好班集体同学的学习与生活。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又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衙门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而不是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传话筒。要树立班干部的工作责任心,这样各项工作才能开展的井井有条,他们也将会从“班主任要我做”变为“我要班主任知道着做”,积极性、主动性也会大大提高。这样,班集体的各项工作必将逐渐走上正轨,而班干部也必会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
五、要有效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建立并完善集体规章制度是
保障
班集体规章制度是一个班集体建设的中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集体秩序都依赖于良好的班集体规章制度。要打破传统的班集体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班集体的管理中来,让他们明确制定班集体规章制度的目的,班集体规章制度公平、明主、科学、实际、合理。
在班集体管理重,班主任应该用“法治”来取代“人治”,通过“班级法律”即班集体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和自己。在接任新班主任之初,首要的是县委班集体制定好各项规章制度。如此之举,是为以后更好地实现班集体目标,也实现班集体管理达到预期效果,是有效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的保证。
六、要有效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组织有特色的班集体活动是
动力
班集体活动在班集体建设、班集体管理、学生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的卓越是巨大的,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不仅促进了班集体的形成,还密切了学生与来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在的班集体是幸福的集体、团结的集体、温暖的集体,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就能以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去。着必定会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进而有效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
班集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班会、第二课堂、课间活动、校运会、大型文艺活动等,开展时必须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班主任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度整体活动计划,精心安排和设计活动,并且通过学生的精心组织与准备,最后顺利开展班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人公意识得到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在无形中的到了增强。
总之,班主任老师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切实有效地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努力在校园里形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三篇:怎样提高班集体凝聚力
关于如何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报告
进入新时代,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日趋明显,这就需要国民凝聚在一起,在教学管理中也同样要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关键词:“民主”管理 合作与竞争 自我教育 同理心 在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三个中国人一条虫。”对于炎黄子孙来说这是多么可悲啊,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我认为需要从小教育,从一个班集体的建设着手,让班集体有较强的凝聚力,使学生心往一处看,劲往一处使,这就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民主”管理 要使一个班集体有凝聚力就一定要有“民主”管理,“以人为本”,但要做到这些,光靠一个班主任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委领导班子,如何确立呢?
1、民主选举。班委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主任的助手,班级的火车头,他的好坏决定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而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只是班级体中的一员,对学生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学生相互之间了解的那么透彻,所以要通过“民主”选举,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信任的、能为自己行使民主权益的人为班委。
2、让班委手中有“实权”。班委作为学生的“发言人”,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和影响力,班主任应该给他们发挥各自的才能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和生活的机会,应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班级管理中,我通过具体分工,给学生以“实权”,如:卫生委员,不参加打扫卫生,但负责每个组打扫,每天检查,并向班长汇报,如果在三项竞赛中扣分,应查明具体原因,责任到人;纪委委员,每天负责检查两操(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对不认真者或与班长汇报或自行解决;学习委员,负责每天带领学生早读;班长负责把一天中较重要的事与班主任汇报,不能解决的与班主任协商。通过这样让班委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力量,加强了班委的责任心,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民主”监督 班委虽是学生选出的,但在工作中总会有处理不当,或不合学生要求的行为,有时还会有偏私的行为,于是要采用“民主监督”在拥有权力时,还要为学生履行义务,接受监督,学生可以局面,也可以口头向班主任反映对班委的意见并提出建议,班主任定时召开班干部会议,对学生们所反映的情况在班委中提出,要求整改,当一个班委不称职时,再通过“民主”选举的形式推选另一位学生。
二、提倡合作和竞争 合作与竞争并不是矛盾的,合作是班集体凝聚力的具体表现,而竞争则是班集体凝聚力的推动力。合作学习要求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合作学习使学生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并对别人的成员进行评价,如果小组中的个人有达成小组目标的动机,他们将会尽全力去完成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对小组做出贡献。合作学习给中等生发挥自我优势的机会。如在一次游戏中,我把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并给他们一张报纸,要求让四人同时站在报纸上,我逐步增加难度,减少报纸的面积,当减到不能把每一个人的两只脚同时放在报纸上时,有部分学生为难了,这时学生的合作精神被激发出来了,一个成绩并不突出的中等生,跟他们的同伴说了几句悄悄话,不一会儿,他们四人便单脚站在了报纸上,最后甚至是踮起脚尖,拥抱着站在报纸上,学生之间的顾虑消除了,连愁怨都被暂时抛开,只有为小组争光的那份责任。然而竞争又是不可缺少的,进入了新时代,社会各行各业都实行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调查表明,在回答“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靠什么”这一问题时,80%的人选择“主要靠自己有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竞争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常识,我们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主人,应从小培养竞争意识,这样长大才会为社会所接受,在平时教学中通过“组际竞争”,在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好人好事”方面进行竞争、评比,以加五角星的形式进行表扬,一月一小评。通过组际竞争,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
三、自我教育 要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就应该让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学会自我教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表明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自我约束。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情绪,大大减少了由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的内耗。然而自我教育决不是说教师可以袖手旁观,任其自然。恰恰相反,它需要教师有更高的责任感和艺术性。首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平时的生活教学中,我主动“道歉”。如一位学生不小心踩了我的脚时,我就说:“老师的脚真不小心,没有给你让路,真对不起!”又如,一位学生因为上课不够专心而没能回答出问题时,我说:“老师的声音太轻了,让你没能听见,对不起,老师再讲得响一点。”虽然开始学生只觉得好玩,但慢慢地学生也学会了主动道歉,抢着说“对不起”。其次,教师要善于抓好典型,同龄人易于接受同龄人的教育,如:在一位学生因踩了别人的脚而道歉时,我及时表扬他的勇敢,这样就给了其他同学道歉的勇气,让他们知道道歉是光荣的,这样就会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教师要有“同理心” 在教学管理中,后进生往往是让教师头痛的,在班级中较难管的,怎样让后进生融入班集体,促进班级凝聚力呢,我认为教师要具有“同理心”,教师要先进入学生的情绪和思想概念的参照系统中,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而且也以他的思想推理来思想他的一切。如:在一次后进生补课时(有结对子的学生帮助的情况下),我看见一位学生总是不能专心做作业。我虽然相信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但我却想不通,这时,我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了解导致他这种情形的因素,我发现原来是因为高段年级的人站在他旁边说笑,我把他叫到身边,一问果然如此,最后我把他带到寝室里,他相当高兴,快而认真地完成了作业。要想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教育一线的人共同努力,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相信一定会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
第四篇:拓展训练心得体会:提高组织凝聚力
拓展训练心得体会:提高组织凝聚力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培训,能够提升团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是对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补充。上周我们公司组织了一场哈尔滨拓展训练,当我们来到哈尔滨拓展训练基地的时候,诺达拓展的教练已经列队欢迎我们了。诺达拓展作为知名的哈尔滨拓展培训公司,以项目新颖而著称。
一、提升自信心。我们进行的第一个哈尔滨拓展训练项目是信任摔背,这个项目是一个提升自信心的项目,通过这个项目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自信、互信和他信,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二、提升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哈尔滨拓展培训项目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单眼电网,没有团队的帮助我是不可能过去的,我们全队在这个项目中始终发挥不抛弃不放弃的作风,始终坚持团队利益至高无上,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这个项目。
在训哈尔滨拓展培训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不和谐的情况的出现,那也因为这些不和谐现象的发生,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些不和谐情况的出现是什么原因。拓展训练中,几乎每一项都有过洗牌的过程。可是在咱们的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是没有洗牌的机会啊。我们既然是一个团队,那就让我们通过共同努力把“代价”降低到最少,让我们的利益变成最大。
第五篇:加强党支部建设 提高组织凝聚力
加强党支部建设 提高组织凝聚力
增强组织信任度 提升党支部凝聚力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努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列宁说过:“保持党的领导,不是靠权力,而是靠威信”。党的威信从何而来?一靠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二靠党风好。我们党历来重视把党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党的政治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由此党的领导作风得到了充分发挥。作为基层党支部也是如此,党风好,则风正气顺,群众拥护,党支部的战斗力就能得到加强;反之,党风不好,就会直接削弱党支部的战斗力,其危害有三:一是败坏原则空气。就拿送礼来说,干部收了礼,欠了人情,只好“投桃报李”,造成是非不分,赏罚不明。二是破坏内部团结。支部内部分歧,失去凝聚力。三是损害支部威信。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而是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通过不断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我们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清楚的认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群众眼里,共产党员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就要体现在每一个共产党员身上。基层党组织是群众观察我们党的一个窗口,人民群众是通过身边的党员、身边的党组织来认识我们党的。只有党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出先进性,党组织的威信才会高,人们对党的信赖才能坚定。基层党组织植根于群众之中,她起到了解群众意见,反映群众呼声,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团结群众和为群众服务的作用。她是建立在基层的党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有凝聚力,整个党才会有吸引力和战斗力。因此,各级党委和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形成要发展,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这种理念,切切实实的建设好党的基层组织,让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二,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认识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的基层领导班子一定要充分认识这个问题,认真完成上级组织下达的任务,要将党员的思想教育与培养优秀的职工队伍工作结合起来,将党组织工作的目的与单位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避免将党务工作陷于就事论事、文来文去、应付上级、草草了事的糟糕局面。只有这样,党组织的工作才能和实际联系起来,促进发展,提高党组织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认识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需要从领导开始,做一个党员的自我检查和提高。党员领导是党员中的先进者,更应该显现党员的先进性。作为领导必须先善其身,能帮助、教育、影响他人。所以党员领导一定要在党员中做榜样、做模范,这样才能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抓好了“头头”以后,我们就应该头头抓。在基层党组织中,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淡漠,价值观念发生倾斜,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体现不明显。这样就造成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党组织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改革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党员教育内容与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形式和方法不活,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员教育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习惯于老办法,缺乏创新。有些基层党组织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问题的办法不多,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不力。这些都会造成基层党组织自身战斗力不强,难以承担教育、管理党员的任务。所以在党员教育工作中,我们要适应思想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创新。思想观念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努力将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都适应于发展,切实提高党员的素质,体现党和党员的先进性。
第三,要努力探索一条在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路子,也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1、我们应该继续抓教育,提高思想和认识。对于我们基层党组织,我们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各个时期的经典理论,以学习“八荣八耻”为契机,“知荣辱,促和谐,助发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工商事业的发展为目标,继续开展“争做排头兵”的活动,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继续创建学习型机关,大力开展宣贯教育工作。在组织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在坚持学习和活动目的和意义不变的情况下,大胆进行活动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提高学习和活动的教育效果。
2、我们要继续搞好“头头”建设,提高基层党领导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要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对党风廉政建设实行目标管理。实行责任追究,从严治党。抓教育,设置思想防线;抓制度,设置权力防线;抓阳光工程,设置监督防线。细化、量化责任追究考核标准,落实责任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实行责任分解,完善责任追究的配套制度,保证责任制的贯彻落实。要做好保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的各项工作。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的情况,半年要进行一次督查,年终要进行全面考核,还要接受党内外群众的评议和监督,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以百分计评方法进行评分,考核结果将作为对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评定、奖惩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加大惩诫的力度,改变执行过程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
3、我们要进行好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时期,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是我们党实施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关键环节。而后备干部工作则是培养、选拔、使用年轻干部的重要措施,所以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个工作。人才人才,首先要成人才能真正成才。所以我们在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的过程之初,就应该把好关,炼好钢。对于那些具有完备素质和高尚品德的人才,我们要在坚持后备干部产生的基本程序和原则的前提下,不拘一格降人才。在选拔和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强化民主意识,增强筛选的广泛性。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推荐后备干部的基础,也是后备干部工作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体现。在坚持公平择优的思想下,选择那些群众公认的政治业务素质好、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人才。在选拔后,更重要的是培养。对于后备干部的培养我们要坚持加强理论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后备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知识水平;要强化实践锻炼,促进后备干部尽快成长;要坚持严格管理,保证后备干部健康成长;要实施广泛的民主监督,及时掌握后备干部在工作、生活方面的表现,特别是八小时以外的社会交往等情况。在培养好后备干部的前提下,我们还要积极的、大胆的使用后备干部,增大后备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的比例,采用超数配备,“先进后出”的方法,超前使用后备干部,用年轻的人才为基层党组织补充新的血液,真正做到公平竞争,择优录用,达到满足领导班子建设和整个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目的。
4、要加强对落后党员的帮助和教育,使整个集体能够团结起来,共同进步。所谓落后党员,就是指不具备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能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不相适应的党员。这类党员的显著特点就是“大法不犯,小毛病不断”,纪律松散,言行消极,和普通职工没什么根本区别。如果基层党组织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这样会严重影响其他党员的积极性,使得党的肌体受到侵蚀,党的先进性地位不能保证,降低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对落后党员的思想教育,对于能够帮助其进步的同志,我们一定要帮助教育到底。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人,我们不能讲情面、讲义气,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考核的就要考核,该除名的就要除名。为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我们一定要下大力、下狠心。
5、我们要创新形式。科学的工作形式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本质,能起到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反之,脱离实际,“形而上学”的工作形式必然束缚生产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首先要改进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的工作形式。党组织不但要求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明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怎么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要总是老一套,要制定能激发党员兴趣的活动,不要拘于形式,要讲究实效。
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所以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活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不违背教育宗旨的前提下,大胆改进活动内容和方式,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摸索,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在成长中成熟,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的搞好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我们相信党支部强壮了,我们的基层组织才更加有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