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见大,平中悟理
西塞罗曾经说过:“了解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杏林子就是一个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她的生命是美丽的。杏林子虽然12岁就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并且后来病情恶化,但她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顽强地与病魔斗争,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收录在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生命生命》,就是杏林子由平常的小事,联系自身的体验,感悟生命的真谛的文章。
《生命生命》是一篇小中见大,平中悟理的优美哲理类散文。这一篇散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三段为第一部分,记叙了作者由三个很小的事例引发对生命的感触;第二部分为后两段,阐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全篇文章,字里行间都饱含了作者对生命的沉思,令人被作者所透露的对生命的渴望所震撼,从而关注自我的生存价值,更加珍惜生命,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散文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题材散,但这些看似凌乱散漫的材料却有他们相连的含义,《生命生命》这篇散文也是如此。前面三段作者记叙了看起来好像毫不相干的三件小事:一是小飞蛾在险境中为了生存极力地挣扎;一是香瓜子在墙缝中为了生长冲破种种阻挠最终长出了小苗;一是“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它们都是三件很寻常的小事,但杏林子从这些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了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
第一件一只小小的飞蛾,落在作者的手上,当她想弄死它的时候,它却鼓动双翅,极力挣扎,令作者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种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令作者忍不住放了它。飞蛾尚且热爱生命,求生欲强之又强,那么人呢,人是不是应该更加热爱生命呢?作者在心里不禁发出了“生命生命”的呼喊。第二件墙角的一粒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竟然可以“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令作者对“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肃然起敬。从香瓜子身上,作者感悟到的是生命竟然可以那么顽强。第三件,在许多年前,作者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在“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中,作者感悟到“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并且想到“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这三件都是发生在作者身边的小事、杂事,但它们已经不是一般表象上的事了,他们注进了作者的思想,传递着作者的情感,承载着作者的哲思。
散文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立意深,能使人启心益智,特别是哲思类散文,读后确是使人受益匪浅。杏林子的《生命生命》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并不是凭空得来的,她深入体察人生、人世、自然,然后得到一种深刻理性的感悟。在这篇散文里,渗透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在第二部分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生命深刻的感悟。
第二部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虽然言语不多,但字字力透纸背,引人深思。作者从小就患有疾病,她懂得“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她并没有被病魔打倒,她更懂得“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利,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由飞蛾、由香瓜子、由自己心跳的声音,引发作者的这段思考,可以说是有感而发的。不过,更大的感触应该是由作者的生活体验引发出来的,飞蛾、香瓜子、心跳的声音仅仅是一个触动点。病魔的折磨,生活的艰辛,已经磨练了作者的心灵,锻造了作者的灵魂,她变得对生活充满热爱,懂得顽强地生活,并且承诺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这篇散文的蕴意就是由作者自身参悟寄托的。参悟寄托就是写作主体在现实人生的特定状态中,或是自然外物特定情境中,发现、领悟到某种带有普遍性意义的道理,或者哲理,然后通过对特定物状的描述,寄情寄理地表现出来。第一部分作铺垫的飞蛾、香瓜子等就是这篇散文蕴意的“特定物状”。
《生命生命》这篇散文的最大价值在于作者从小事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可以引发我们对自己生命的关注和思考。随着作者的指引,我们可以思考到生命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面对困难、挫折时,我们应该怎样克服;生命有限,我们怎样才能不辜负生命,让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杏林子从飞蛾在险境中极力挣扎,告诉我们生命求生的欲望是相当的强烈的,我们应该热爱生命;她从砖缝中顽强长苗的香瓜子,告诉我们无论条件多么恶劣,困难多么阻挠,生命力可以相当强盛的,我们应该顽强地生活;她从静听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属于自己的,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本文蕴意深厚,深刻沉思,或许,《生命生命》给我们的启示还有更多更多的。
读书札记
(一)“最喜小中能见大,常求弦外有余音”分类:无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令人拍案叫绝的文字了。
前不久,看2007年《读书》杂志第3期,封二的“画说”发表的是黄永厚老先生的漫画,陈四益老先生的配文,画曰《补锅匠改行》,文曰《天下有道》。线条色彩我很陌生,就不再信口开河了,方块字却认识一些,还可以唠叨几句。
好在文章不长,首先让我们慢慢品味这篇短文:
《论语》忽的又当红了,所以也找出来睡前读读,趁个热闹。
这晚读到《季氏第十六》里的“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觉得宜然,诚然。如果为政者真正做到事事妥帖,尽善尽美,让人无刺可挑,当然“庶人不议”。但这难于做到,或者说根本做不到。既然做不到,就会有“议”,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批评、建议,甚至讽刺、骂街。怎么办?听着就是。有过必改,有错必纠。虽不能尽善尽美,也可以逐渐接近那有道的境界。
但中国的传统却不是这样。给孔夫子封王尊圣的为政者,既不能做到“有道”,又不愿听庶人之议,于是想出一个妙招,把孔老先生的话稍作颠倒,变成了“庶人不议,则天下有道”。这一来,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只要把庶人的嘴封起来,让他“不议”,岂不就是“有道”的天下?
不过,这个办法实行的结果很不理想。所以历代的明白人总要苦口婆心地劝说为政者在“有道”上着力,才是正途。魏征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韩愈说“川不可防,言不可弭”;朱熹说“上无失政,则下无私议。非钳口使不敢言也”。这一劝,劝了一两千年,无奈始终劝不醒梦中人。所以一个个王朝都灰飞烟灭了。永厚奇思妙想,画了个补锅匠改行。补锅,补过也。不思好好补锅,却把补丁打在了朱唇之上,实在错得离奇。
论语读到这里,只有一声叹息。于是,关灯,睡觉。
文章的思想虽然深刻,却并不独到,历史上提到类似观点的开明的执政者、深刻的思想家、渊博的学者,可以说大有人在。“为政者”如何处理与“庶人”的关系,即使写成一部严肃的学术专著,也未必能够说得明白,而这一篇五百字的小文,之所以让人爱看,有独特的价值,在我看来,完全在于手法的巧妙:起承转折非常轻灵,避其实而击其虚,以四两巧拔千斤之重,轻描淡写,从容不迫,点到即止,言有尽而意无穷。好比武侠小说中的绝顶高手,轻轻挥动衣袖,就将急风暴雨般的进攻化于无形,这在文章主体的后两段表现的非常明显。所有这些,我觉得可用“小中见大,弦外余音”来概括。文章的特点也就含蓄隽永,意味深长,读这样的文章,也就好象咀嚼一枚橄榄,口有余香,回味无穷。照实说,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是“为政者”,有人犯颜直谏,批龙鳞、逆圣听,固然非常气愤;而读这样的文章,心中有气却难以发作,恐怕要记作者一辈子。轻飘飘的几句话,自然有激昂的态度、详实的资料、严密的论证所不能替代的妙处。
散文、杂文作品因其反应社会人生的直接而迅速、观点的真实不虚伪、写法的自由不拘束,一直是我的喜爱。我报刊杂志看的少,偶尔翻一翻,发现在杂文、小品文的创作中,金刚怒目、态度激烈的作品多,文笔犀利、一针见血的作品多,明白晓畅、一览无余的作品多,而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的作品少,-----或者并不少,只是由于我的孤陋寡闻而没有见到。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直接浅显不如从容含蓄,更不是说金刚怒目或明白晓畅不好。一枝独秀不是春,文学作品应该提倡百花齐放,风格单调就显的有点死气沉沉。我们在为NBA的飞身灌篮叫好的同时,还想看一看斯诺克的恰到好处。
其实无论何种风格的作品,想写得有思想、有深度、有文采都不容易。尤其是一些千把字的小文,想用短短的文字把问题讲清楚、说透彻,做到言之有物,言而有味,读后还能留下深刻印象,更是非大手笔不可,千万不要小看小文章。正因如此,我觉得这种写作手法是特别值得宗法借鉴,尤其是对杂文、小品文而言。鲁迅先生,尤其是他的后期杂文,就有很多类似风格的作品,像《文章与题目》、《现代史》之类,三五百字的短文,我是百读不厌,并且每一次阅读都有新体会。“小中见大、弦外余音”,正是功力炉火纯青的表现,每一位爱好杂文的朋友,不可不察的。
临了,我要声明,“最喜小中能见大,常求弦外有余音”,是丰子恺老先生论画的妙语,现在被我借用到这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