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复习学案(二)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复习学案
(二)一、复习目标:
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二、复习内容
任务一:背默《渔家傲 秋思》
一、感情朗读,熟练背诵。
1、作者,其中名句“,表达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二、理解、赏析
2、词中““。
3、上阕写景,突出了“异“字。在词中,风景异的具体表现有:⑴⑵;⑶;写出了边塞寒冷、荒凉、戒备森严的景色。
4、由“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句,你容易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从环境描写和内容上看,整首词意境开阔,苍凉悲壮。
5、上阕描绘边塞苍凉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下阕抒情,抒发了
6、“
任务二:背默《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感情朗读、熟练背诵。
1、《破阵子》选自《》,作者,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
二、理解赏析
上片写军旅生活,战前准备。首句是实写,后几句是虚写。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军队生活。“沙场秋点兵” 暗示战斗即将开始。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的气氛,暗示战斗即将开始。
3、赏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下片写战斗场面,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4、“。” 用修辞手法,从觉和觉两个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与上阕,”遥相呼应,又回到现实,与中间的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的悲愤。
5、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上看,意境开阔,豪迈激越。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在这五首词中,和 也属于“壮词”。
不敢迈步,就永远走不出自己的路。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练习
1、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
B.“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
C.“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
D.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2.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
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3.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__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5.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6.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
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7.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 ”。
8.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 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才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 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9、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_________。
10、作者引用“射天狼”的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11.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
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
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12、对这首词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首典型的豪放词。
B、“为报倾城随太守”是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随太守前去打猎。这里的“太守”是苏轼的好朋友。
C、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D、“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贯穿全篇。13.对这首词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诗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14、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阙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B.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
C.诗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D.诗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诗人粗犷、豪放的风格。
1.对下面这首词《渔家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词人着意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内地景象的迥然不同。
B.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卫国思家的心理矛盾。
C.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腐朽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重边功做法的
愤懑之情。
D.词人写了自己亲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全词意境壮阔,形象鲜明,语言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3、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4.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6.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7、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
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蘋洲。
9.下面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中的楼、帆、人、洲融入了思妇由喜悦到
痛苦失望的情感变化,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B、“肠断白蘋洲”是全词主旨,它与《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所表现的主旨是相同的。
C、“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感情上的大转折,与首句的欢快情绪形成对照,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这首词中作者赋予“斜晖”与“悠悠”之水以人物情感,传递出思妇内心的痛苦与不幸。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
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下列赏析错误的是()
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 魅力。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 妥帖。
1、B
2、C 3.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1分)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共2分)
4.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5、C 表达了自己愿效命朝廷的愿望。
6、D 李清照的作品语言清丽,词风婉约,不属于豪放派。
7、倾城
8、B
9、亲射虎,看孙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9、作者的“狂”其实是报效国家,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0、表达了作者要亲赴边疆,抵御外侵,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
11、B
12、B
13、C14、C.1.C
2、D
3、C4、B 5.D 6.D 7.C 8.D 9.D 10.B
(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
(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
(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答:(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B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词五首》
语文学习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掌握吟读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与难点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掌握吟读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二、新授
(一)、1、范读词五首。
要求:勾划字词,记住字音。
2、学生齐读词五首。
(二)学习《望江南》
1、夯实基础
教学过程
2、读文本
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3、读文学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4、本词小结总评
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再读一遍本词。
(三)学习《武陵春》:方法同第一首,并比较阅读。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三、作业:背诵两首词,准备默写。
板书:望江楼
梳洗 独倚江楼 → 希望
望 过尽千帆 斜晖、水→ 失望
肠断 → 绝望
武陵春
只恐 载不动
花已尽„ 倦梳头
愁 物是人非 欲语先流
闻说
也拟
第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上节课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今天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2、齐背读已学过的《望江楼》和《武陵春》
二、新授
(一)学习《渔家傲》
1、夯实基础
(1)字词过关
塞()()()嶂()浊()
燕()羌()人不寐()
(2)作者及背景
范仲淹(980--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这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2、读文本
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
教学过程
3、读文学
所写的风景“异”在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明确:天气极寒、特异的边声(风、马、号角)、戒备森严。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僻,暗示了将士的思乡之情。
4、学生齐读本词
(二)学习《江城子》
1、夯实基础
(1)字词过关
猎liâ 擎qíng 貂裘diāoqiú 卷juǎn 鬓bìn 挽wǎn
(2)作者及背景
2、读文本
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3、读文学
“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表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表要抵御侵略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4、学生齐读本词
三、本堂小结
范仲淹在《渔家傲》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凝练。苏轼的《江城子》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格调截然不同。
四、作业:
抄写字词,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部分板书: 渔家傲
衡阳雁去
写景: 塞下秋景 四面边声 荒僻
千嶂里 长烟落日(异)★思乡
浊酒一杯 燕然未勒 爱国
抒情: 壮士秋思
羌管悠悠 人不寐→将军、征夫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齐背读已学的四首词。
2、今天我们学习最后一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二、新授
(一)学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1、夯实基础
(1)字词过关
挑tiǎo 麾huī 炙zhì 弦xián
塞sài 的dí 霹pī 生shēng 身shēn
(2)知人论世
作者及背景: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2、读文本
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渔家傲》:思乡、爱国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爱国
《破阵子》: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
三、拓展延伸
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四、练习巩固
“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再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归纳一下,诗人往往借“酒”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在古代诗词的学习中,注意“酒”这个特殊的意象,收集与“酒”有关的诗句。
五、学生自读全五首词。
六、作业:
背诵词作,完成相关练习。
语文学习资料
第四篇:九年级上册词五首教案
九年级上册教案
词五首
教学目标: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作品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习: 认识五位词人,完成学案83—85页的题目。
三、朗读
1、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将这五首词浏览通读一遍。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望江南》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 派”。
2、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⑵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
⑶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⑷教师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武陵春》
1、朗读这首词。
2、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 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
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
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
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3、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语出惊人,感情深沉。
4、思考: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指正。
答案提示:(1)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3)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5、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六、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七、布置作业:背过这两首词,熟读其他三首。
第二-----三课时
一、检查导入:
检查学生背诵默写。
二、学生自学其他三首。
1、交流自己搜集的文学常识。
(1)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政治上不得意。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2、通读这三首词,讨论大意。大胆质疑。
《渔家傲》
文章大意:《渔家傲》,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 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思乡之泪不止。[认识诗人]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学过他的《岳阳楼记》。
[了解背景]范仲淹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作《渔家傲》数篇,述边镇之劳苦。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全诗精释]秋天到了,边塞的景物与江南一带迥然不同,大雁向衡阳飞去,而无半点留恋之意。周围边疆的各种声音连同军中的号角一起响起,充满肃杀之气。重重叠叠、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中耸立着一座孤城,夕阳西下,烟雾缭绕,城门早已关闭。
乡思涌起,然而,浊酒一杯消不了浓重的万里乡愁。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羌笛之声悠扬,夜深寒重,寒霜满地,引发思乡之情。将军和征夫都久久不能入眠,流下忧国思乡的热泪。
[诗中言志]表达了边疆将士决心抵御敌人、保卫家园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们思念家乡的凄苦心情。
[名句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重重叠叠的山峦犹如道道屏障一般耸立。斜阳西沉,烟雾弥漫,在这千山万壑之中,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描绘出边塞苍凉肃瑟的景色,抒发慷慨悲壮的情怀。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无眠、头生白发?
答: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
[话题拓展].报国立功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边塞风光 范仲淹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异曲同工
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乐器 岑参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范仲淹 羌管悠悠霜满地
《江城子》 苏轼
[认识诗人]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豪放派词人。
[了解背景]本词是苏轼人密州知州时写的一首出猎词。
[全诗精释]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扯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做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做的大衣,带领千余膘马席卷过小山冈,威武雄壮。为酬报太守,人们倾城出动,紧随身后。我要亲自搭弓射虎,我多像当年的孙权,英姿勃发,意气豪放。
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两鬓已生出白发,这又算得了什么!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义士来为我请命,让我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我也能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
[诗中言志]这首词通过太守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名句赏析]“亲射虎,看孙郎”的意思是作者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持节云中,遣冯唐”,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话题拓展] 爱国: 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陆游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辛弃疾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典: 苏轼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 亲射虎,看孙郎。
《破阵子》
[认识诗人]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等,属豪放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了解背景]《破阵子》是一首自抒英雄情怀并用以激励友人的壮词。南渡近三十年,辛弃疾梦寐以求的就是渴望能指挥百万雄师,驰骋疆场,为国建立功业。然而他的美好夙愿,直到两鬓斑白,也没能实现。他寄给陈亮的这首词,正是表达了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全诗精释] 醉了之后把灯拨亮了看着我的宝剑,一梦醒来,在想象中回到了号角声接连不断的军营。将军分发烤牛肉犒赏手下的战士,军乐里演奏出塞外的悲壮歌声,这时战场上正在检阅军容。军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快奔驰,弓弦像响亮的雷声那样惊天动地。完成皇帝恢复中原的事业,得到我生前和死后的美名,可惜的时我如今已经白发丛生。
[诗中言志]既表达了作者忠君报国的爱国情怀和建功立业远大抱负也表达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 [名句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这是词中回忆往昔军中生活的名句。首句有两物——“灯”与“剑”,有两个动作——“挑”与“看”,而总冠以“醉里”二字。剑是英雄立功沙场的武器,此时“醉里挑灯”这一“看”,显示出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金杀敌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啊。“梦回吹角连营”醉中入梦,梦醒犹觉连营号角声声在耳。“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结句一个 “沙场秋点兵!”写得肃穆威严,展现出一位豪气满怀,军威赫赫的场面。
小结: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猛力拉曼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3、把握三首词的感情。
(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讨论,教师答疑。
答案提示:
(1)《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2)《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3)总体分析:
相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
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三、质疑问难。
四、拓展延伸: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五、布置作业: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
第五篇:《词五首》学案
《词五首》学案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 二人互检)
1、题目解说(1)《望江南》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梦江南”“江南好”“忆江南”。(2)《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点明了本词所写的主要内容。(3)《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密州,现在山东诸城。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杭州当通判,三年满任后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八年(1075)冬现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表达了诗人为国效命的决心和爱国思想。(4)《武陵春》
“武陵春”,词牌名,双名“武林春”“花想容”。(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为题目,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阵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来往,诗词唱和。这首词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
2、给加点字注音
温庭筠()
独倚()
斜晖()
脉脉()白蘋洲()
塞下()
......衡阳()
千障里()燕然()
羌笛()人不寐()擎苍()......貂裘()
千骑()鬓微霜()雕弓()舴艋()挑灯().......麾下炙()的卢()霹雳()了却()
.....
3、多音字
的确脉脉燕然画卷装载骑马目的 脉
燕
卷
载
骑的脉搏燕子卷起记载千骑好的
4、古今异义词
古义:古义:古义:古义:脉脉
会
勒
开张
今义:今义:今义:今义:是古义:古义:古义:古义:
闻
回
八百里 今义:今义:今义:今义:
5、词类活用(1)左牵黄,右擎苍 ..(2)为报倾城随太守 ..(3)鬓微霜 .
6、文言句式 倒装句: 亲射虎,看孙郎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
完成问题)
1、赏析《望江南》中的“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一句。
2、如何理解《渔家傲·秋思》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一名句。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词人是如何塑造这个形象的?
4、《武陵春》词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有间意作“壮词”,“壮”正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请体味这首词的“壮”是怎样体现的?
三、巩固练习(语段阅读
重点突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破阵子》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
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2、对《破阵子》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词中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的一颗壮心。
B.“沙场秋点兵”五个字,使人感受了战场气氛,又看到了雄壮威武的阵容:“点兵”二字也透出战事即将开始之意。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D.这首词首句和后两句写实,中间三句写梦,上阕与下阕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打破了常规的分阕写法。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鬓微霜,又何妨”一句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本词中运用了不少典故,试说说下列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遣冯唐”: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⑴词中“独”字写出思妇的孤单身影,“倚”字写出思妇久久等待的神态。⑵写等待时间之长的短语是过尽千帆,刻画思妇绵绵不绝的离愁别恨的词句是 ⑶词中写景的句子是: ⑷全词点明主旨的一句是:
⑸联系全词,说说“过尽千帆皆不是”这一句包含了倚楼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2.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3.斜晖脉脉水悠悠 4.肠断白苹洲。5.包含了倚楼人思念、等待、渴盼、失望等复杂的情感。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选出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各句围绕着“异”字,写出西北边塞地区到了秋天,风景与中原不同之处。B.“衡阳雁去无留意”写出将士们为了守边杀敌,不留意雁去南归。
C.“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是边塞上引起人们悲秋之情的笛声、马声、号角声等。
D.“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引用典故来抒发报国之志,写出了作者为国立功的远大抱负。2.“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是作者的自称吗?
3.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扩写为百字左右写景的文字。4.用“/”划分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长烟/落日/孤城闭
5.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向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
参考答案:
1.“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2.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
四、拓展延伸(课外链接
直击中考)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
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1、你认为词中划线处,填上“荡”好,还是填“出”好?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1、用“出”好,符合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况。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用 “荡”则无此效果。(如果选“荡”言之成理,也可。)
2、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情,同时也蕴含词人仕途坎坷的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