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强化专业特色优势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强化专业特色优势 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于2010年9月,是以甘肃机械电子职工大学为基础,整合甘肃省机械工业学校、甘肃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两校资源,前后具有20多年办学历史的一所高职院校。集多年的办学经验,我们认识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要想在强校如林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打造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专业特色就是学院的竞争优势。对此,我们一直在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学院专业设置总体情况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共设置机械工程系、现代制造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信管工程系等四个教学系,16个专业。其中机械工程系下设有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工业设计、印刷技术等6个专业;现代制造工程系下设有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风能与动力技术等3个专业;电气工程系下设有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4个专业;信管工程系下设有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2个专业;兰州校区开设有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
二、优化专业结构、凸显特色专业 高职院校都应该有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特色专业,即“名牌专业”,让学校的特色专业产生“品牌”效应,企业看重学校的特色专业优势,又可将企业的“品牌”战略应用于专业建设,其质量效应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学生源源不断,用人单位纷至沓来。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坚持 “特色专业、立足之本”信念,不盲目跟风,不浮躁冒进,一心一意、挖掘专业深度,结合学院的办学历史和教学资源,按照本地企业发展需要,依据专业调整的适应性、超前性、特色性等原则对专业建设做出优化调整,构建专业群,推动学院不断发展壮大。主要表现在:
1.品牌专业:学院的机械制造、数控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等三个专业,在甘肃省机械工业学校1986年建校时就已经开设,经过二十余年的锤炼和打造,已成为优势专业和核心专业;机械加工、电工电子、计算机装配等三个专业是甘肃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多年来精心打造并引以为强的品牌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是甘肃电子职工大学建校就开设的专业,已有近二十年的办学历史。机电学院成立后,在专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采取的是整合品牌专业、延伸拓展、深化品牌专业的方式,集合了三校原有的专业优势,充分挖掘这些专业的优势潜能,发挥特色优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培养质量高,竞争能力强,已成为甘肃省机电行业职业人才的首选,品牌专业优势已经形成。
2.特色专业:学院还按照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动向,以及天水作为甘肃省老工业基地、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装备制造业相对发达的特点,挖掘已有专业潜力,积极申报新专业,增强专业竞争力,高职专业已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了现在的16个。改造原有专业,建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4个骨干专业,申报了5个省级特色专业,创建精品课程。我院“模具制造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两个专业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这些专业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人才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培养的学生在素质和能力方面,都得到企业、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特色专业建设具体做法
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涉及学院建设和发展诸多方面系统工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围绕特色的培育和形成,配置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做好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特色专业建设必须目标明确,在保持专业目标的基础上突出地体现特色目标,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有明显特色,同时制订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并能体现课程特色、培养方法的特色等。学院坚持“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办学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旨,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目标,推行“以项目为支撑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构建,增强了课程实用性,注重了技能培养。积极构建“教学院长--系主任--专业带头人--教学项目负责人--教学模块责任人”五级教学责任体系,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大教学模块的开发力度,补充完善校本教材体系,先后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邮电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等,正式出版我院主编的教材20多部,自编模块化校本
教材54部。其中《数控铣工实训》、《电工电子》两部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规划教材。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现从招生到就业的良性循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要培养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 “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双高型”人才的关键。学院要求专业教师都要逐步取得相应等级的技能证书,坚持抽调专业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脱产或兼职参加实践锻炼;经常利用寒暑假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先后选派50余人次赴北京、武汉、重庆、兰州等地参加全国和全省骨干教师培训;学院坚持用实绩评价教师,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先后有9人被确定为专业带头人,1人被评为全国“职教名师”,1人被评为全国“杰出校长”;学院创新用人模式,以长期聘用和短期聘用相结合的方式,引进60余名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和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经过长期努力,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爱岗敬业,能基本适应学院发展要求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有力地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需要。
3.实训建设是保障。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毕业生走出校门就直接就业上岗。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既是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期望,也是各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惟一的途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在实习、实训方面,中央财政投资400万元,学院配套300万元建成的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已经投入使用;省上投入800万元,依托甘肃机电职教集团建设的机电类专业省级共享型实训基地实训大楼已经竣工,实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院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的配备。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配备数量和质量是打造特色专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完成教学计划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学院近几年加大对校园基础设施和教学设施的投入,新征土地150余亩,新购200余台联想启天高配置电脑,建成12个多媒体教室,16个教学机房,新建标准塑胶操场,体育馆、篮球馆、学生公寓等,改善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套条件。
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和馆藏书目数量、质量已接近评估要求,学院每年都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购买各类最新的纸质及电子书籍。努力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的学习和后勤服务条件,以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与时俱进,培育更强特色专业
“最高明的竞争是避免竞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过:“高质量、有特色的教育永远是稀缺资源”。高职院校通过特色专业建设,致力于培育自己的专业亮点和专业优势,以自己的亮点、优势打造学校品牌,提升自己的实力,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今后,学院将对原有的特色专业按照高职的要求进一步做精做强之外,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将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打造成学院新的特色专业,并申报省级精品专业。按照“以装备制造业需要培养人才,培养装备制造业需要的人才” 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并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之上新增一些相关专业,形成与地方行业职业群、技术群和岗位群相适应的以机械和电子为特色品牌的专业集群。
目前,学院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正处在发展上升的关键阶段。学院将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深化教学改革,走内涵发展、特色立校之路,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按照“怎样有利于提高质量、怎样有利于培育特色、怎样有利于学院发展”来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力争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全省名校。
第二篇:会计电算化专业特色和优势
会计电算化专业特色和优势
青岛滨海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2001年,会计电算化专业被山东省批准为省级试点专业; 2006年,会计电算化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
(1)“三层双轨制”专业技能培养模式
会计电算化专业通过实践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全面素质提高为基础,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三层双轨制”专业技能培养模式,“三层”:指按课程间内容的依存关系分为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职业综合技能三个阶段;“双轨”:指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训练同步进行。通过三层双轨制的教学,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得到系统提高,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模式
依托省级经济管理实验示范中心的实训基础条件,会计电算化专业在“三层双轨”制的培养过程中,校内实训坚持“仿真”的手工和计算机双重能力的实训。在学生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全真”账的实习,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和学校财务室,让学生做真账,实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结合。
(3)“1+N”职业能力提升制度
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制定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教学过程注重职业能力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岗位可迁移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科创竞赛。积极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毕业资格实行“1+N”制。学生毕业时取得一个专业毕业证和多个职业技能证书。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毕业时除取得毕业证外,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鼓励学生在考取《初级会计师》、《统计从业资格证 》、《证券从业资格证》、《注册税务咨询师》等证书。同时将职业技能证书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将证书的取得和学分挂钩。
第三篇:211大学特色及优势专业推荐(本站推荐)
211大学特色及优势专业推荐
财经类
中央财经大学
我国银行家的摇篮,在金融街的校友资源全国第一,最好的专业是金融学院的金融、金融工程、国际金融。
上海财经大学
全国最著名的财经类大学,全国财经院校综合实力前五,经济学实力全国前十。最好的学院是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是第一王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热门的专业就是金融,金工,会计,商院国际贸易专业全国第一。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银行直属院校的老大,王牌专业金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有会计学、金融学、民商法学、金融学。
理工类
北京邮电大学
最好的专业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
最好的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电信工程和管理学教育的策源地,是中国铁路工程、铁路管理的最高学府。运输是老专业,铁道是王牌专业。通信是交大的强项。
北京科技大学
最好的专业是冶金和材料,冶金是老牌强项,排名全国第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航空航天科技最高学府之一,在国内航空航天大学中名列三甲。优势专业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最强的专业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微电子。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工专业是全国最顶尖之一,优势专业分布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
南京理工大学
优势专业分布在:光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材料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四大交通大学之一,比较好的专业:机械工程、交通运输、桥梁与隧道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哈尔滨工程大学
比较好的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
武汉理工大学
比较好的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最好的专业是计算机,有开设计算机实验班。
北京化工大学
最好的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
大连海事大学
海上好的专业:轮机管理,航海技术,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陆上好的专业:航运管理,港口管理,物流工程,交通运输,海商法。
河海大学
是一所以水利著称于全国的工科类大学,最好的专业:水利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力学
东华大学
全国最著名的纺织高等学府。最好的专业是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长安大学
最好的专业是公路学院的桥梁隧道专业。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这三个美术专业相当出彩,美术生最理想的非艺术类院校大学之一。重点专业有食品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最好的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电力、农产品等。
河北工业大学
最好的专业就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学科)专业、材料化学专业。
太原理工大学
最好的专业分布:材料加工、化学工程。
综合类
上海大学
最著名的专业是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暨南大学
名牌专业新闻学和经济管理。
苏州大学
最好的专业是法学、教育学。
郑州大学
最好的专业: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化学,材料,临床医学。
福州大学
最好的专业是物理化学,化学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安徽大学 最好的专业是对外汉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是老牌专业、英语和俄语都非常拔尖。英语专业是外交部定点招聘的专业。
南昌大学
比较好的专业是食品类、材料类。
西北大学
陕西文科实力很强的大学,理工科就不太强。
医药类
天津医科大学
最好的专业是临床,口腔,影像。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在全国第一,最好专业是中医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世界上最大的专业药科大学。最好的专业: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
师范类
教育部共有6所直属师范类大学,是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东北师大,陕西师大。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大位于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仅次于北京师大、华东师大。也可以排在第二层次的211大学中。
华南师范大学
位于广州,与华东师大的心理学全国并列第三。
东北师范大学
位于吉林长春,世界史与南开大学并列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全国排第三,教育学全国排第四,统计学不错。
湖南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没什么特别强势专业。湖南师大位于长沙,陕西师大位于西安。
专属类 中国石油大学
比较好的专业是石油工程、地质、化学工艺、过程装备等。
中国地质大学
最好的专业是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是中国矿业最高学府,最好的专业:矿业工程、工程力学、岩土工程、机械设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边远类
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石河子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
内蒙古大学和辽宁大学在这一层次中,实力偏强。这两所大学可排在这一层次之首。
内蒙古大学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学,辽宁大学的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金融学纳入国家级重点学科,其法学、经济学为特色专业。辽大位于沈阳。
贵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是相邻省市的老大,位于西南和华南的南方,位置相近。贵州大学的农药学、广西大学的结构工程、海南大学的财经会计还不错。
延边大学属于吉林,位于延吉市。其朝鲜语言文学是重点学科。
石河子大学属于新疆。
宁夏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应该都属于照顾性大学,排在211的最后面。这些大学,位置边远,优势特色不明显,不再一一介绍。
农林类
北京林业大学
最好的专业是林学、木材科学与技术,城市规划、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地理学、草业科学等专业也很不错。
华中农业大学
优势专业是作物学、动物遗传、水产养殖、园林。生命科学是特色学科,为国家理科基地班。
南京农业大学
是全国最著名的农林大学之一,农林类院校综合实力排名第四。
东北农业大学
比较好的专业有农科生命类的,比如农学,植物保护,动物医学,生命科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好的专业有园林专业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四川农业大学
最强的专业是农学和动物科学,最好就业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最热的专业是园林和财务管理,就业也不错。
第四篇:英语教育专业特色与优势
英语教育专业特色与优势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优化传统英语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构一个既突出英语语言文学基础又强化现代理论思维、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相互交叉的课程体系。同时,本专业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以教学手段现代化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的现代化。
本专业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写作能力和全面素质,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建设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点:
本专业在文科建设在学科、人才、科研、教改、管理等硬件和软件建设中取得一定成效,体现了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成为在农业院校办文科的一种尝试,为发展我校的文科建设提供了范例。
本专业建立了适应社会需要、现代化需要的新型课程和课程群,建立了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和管理机制,建立了适应学生需要的、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培养规格,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出我校培养文科高素质人才的特点与优势。
本专业注重教学实践性环节和学生的实践训练。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的同时,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实践活动效果也明显提高,取得了学习、写作、科研各方面的优秀成果。
三、专业优势
本专业学生基础扎实,适应面宽,就业渠道广。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宽。
本专业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组织了英语俱乐部、英语角、英语竞赛等活动,多方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平时的各种锻炼,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本专业学生环境意识强。受到农业院校整体特色的熏陶,学生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
第五篇:4.1.1-8专业优势或特色培育情况
4.1.1-8专业优势或特色培育情况
1)“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坚持新乡学院“立足新乡、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性、应用性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打造具有实践能力、服务意识的技术型教学团队,坚持教研科研并重,以创新理念引领团队发展,坚持以优势学科为依托,搭建创新实践平台。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和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深化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为动力,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材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大力度的改革实践。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新乡市是河南第三大城市,是豫北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作为中原城市群城市之一工业实力日渐雄厚。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新乡市的经济逆势而上,制冷、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型电池材料、特色装备制造、煤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初具规模,完成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2%;纺织、食品、造纸、建材、能源电力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七大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拥有高新技术开发区、新乡工业园区、新乡经济开发区、长垣起重工业园区、化学(物理)电源产业园5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和13个省首批产业集聚区,已成为产业聚集的重点区域。新乡地区现有药品生产企业26家,医疗器械、卫生和药用包装材料生产企业30家,其中华兰生物的血液制品行业亚洲第一;华星药业的青霉素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飘安集团、宇安集团的生物型医用卫材、聚乳酸卫材、自毁式注射器、医用导管、无纺布等卫材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50%,是中原城市群的重要医药工业基地。新乡学院作为新乡地区唯一的地方性本科院校,为新乡及其周边地区医药企业输送合格人才,是我院的首要任务。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主动适应河南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需求,及时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三化”协调发展的经济主战场,结合新乡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学校的支持下,邀请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新乡海滨药业有限公司、新乡市十中及高校教授共同参与,分别成立了化学、化工、制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和审查专业建设的方向和定位。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化学化工类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调研,为培养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应用型、管理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已探索并实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校校联合模式”校校合作教育模式,校研合作教育模式。2009年,我院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达成联合培养协议,40名优秀大三学生到以上三所学校插班学习。2010年以来,30名学生与河南科技大学高温材料研究院进行了互访活动。“校企联合模式”2004年开始探索以“合作办班、订单培养、入企办班”为主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历+技能”的高校—培训机构联盟教育模式。同年,与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河南伯马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以“订单培养、委托培养、进企办班”等形式进行合作教育,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几年来,累计培养“订单班”学生500多名,委托培养企业职工400余人,进厂办班招生学员350余名,探索出产学研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国家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在我院设立了“化工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为河南省唯一;为学生及企业技术员工进行化学化工行业的技能培训工作,已培训化学检验工、总控工等3600余人。
3)走协同创新之路----院长期注重校企合作与协同共建工作,目前已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签订了《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新乡30余家企业签订《新乡市医药化工技术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在校大力支持下,我市电池协同创新联盟牵头单位--河南省电池研究院院长、新乡市副市长、著名电池材料专家杨书廷教授工作室在我院正式挂牌运营。
正确定位我校的办学方向,了解自身家底,明确横向联系相关的高校与科研机构,纵向联合相关企业,充分利用学院发展的各种资源,着力解决制约校企合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坚持“政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研立体推进”的校企合作方针,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创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与体制,努力实现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校企文化互补、校企管理互通的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全面提升学院的办学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