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名干部下基层转作风活动总结汇报材料
在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中,县组织1082名党员干部下基层传经送宝、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扶贫帮困,在深入基层、深入底层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富民、爱民、护民、亲民形象。
一、坚持“四招并举”畅通民意
为扎实推进“下基层、进万家”活动深入开展,县采取唠、访、谈、看“四招并举”拓宽倾听渠道,大力开展便民行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开展活动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
一是深入基层“唠”。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立足群众满意这个最高标准,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乡(镇)村队(社区)、拆迁现场、企业厂矿、机关学校、田间地头、百姓家中等“十个一”联系点,与乡村干部唠新农村建设;与企业负责人唠生产经营;与农民群众唠科技致富;与基层党员唠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与下岗职工唠上岗就业,切实做到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认真听取来自各方面、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派出专人“访”。为更加广泛地倾听百姓心声、了解民意,县委结合“创先争优项目课题大调研”活动,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了22支调研队伍,深入乡镇企业、街道社区就县域经济发展软硬环境建设、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访问和调研,先后召开座谈会31次;发放调查问卷2300余份;走访160余家单位、企业和私营业主,真切地了解到当前各阶层广大群众所思所盼所想。
三是召开会议“谈”。县活动领导小组组织17个赴基层工作队,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在乡镇、企业、社区等单位召开各层面的座谈会;借助调研走访、“诺茹孜节”慰问等时机,与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直部门、乡镇和企业负责人等谈心480余次。县四套班子领导及时深入各自创先争优联系点,与乡村、社区干部和农民一起座谈讨论;参加活动的1082名党员干部进家入户,深入生产第一线与群众谈心交流。累计召开座谈会182个,与干部群众谈心2660余次。
四是通过信函“看”。赴基层各“工作队”,为畅通民意、传输渠道,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开通2部专线电话,电子信箱2个。并加大对各部门(单位)意见征求箱进行检查补充,先后增加民意征求意见箱36个。抽调了6名敏锐性强、素质过硬的干部专门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建立赴基层工作队为民服务台账,认真分析当前各阶层民心所向,督促各工作队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突出“四下基层”解决矛盾
“千名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以党员干部为主体,县委组织1082名党员干部下基层传经送宝、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扶贫帮困,在深入基层、深入底层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富民、爱民、护民、亲民形象。
一是下基层传经送宝“启民智”。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宣讲下基层”、“科技之冬”、“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等活动300多场次,通过领导带党员、党员带干部,深入到村组、群众家中,深入到田间地头、牲畜圈舍,心贴心与群众交谈,了解生产生活现状,找出影响农村发展稳定和农牧民增收致富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理清思路,提出对策;面对面向群众宣传,用朴实的语言、典型的事例和深入浅出的道理,为广大群众解读地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民族团结和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手把手向群众传授致富技能,现场讲解林果嫁接、畜禽养殖等实用技术,提供致富信息,群众受益覆盖面达100%。
二是下基层化解矛盾“解民忧”。县党政主要领导带领县四套班子领导定期到拆迁现场、工地、医院等矛盾多发地,通过实际查看、现场调研,现场办公化解矛盾纠纷。乡(镇)场党组织每周召开党政联席会,对民情、民意进行分析,督促党员干部处理土地、林地、水源、草场、邻里等矛盾纠纷。县直单位党组织结合各自职责限时解决群众诉求。变群众“上访”为党员干部“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深入各自创先争优联系点,倾听群众呼声、化解矛盾纠纷226件,成功化解178件,化解率达78.76%。
三是下基层维护稳定“安民心”。按照党员干部特点和特长,分工确定工作区域。统一时间、集中力量落实“十个一”活动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强化基层组织、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和谐、以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三农”发展,夯实农村维稳基础。1082名党员干部围绕发展和稳定当好调查员,围绕群众思想和看法当好信息员,围绕社情动态当好分析员,围绕解决问题当好治安员,先后参加大清查和治安巡逻4800余人次,确保了全县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
四是下基层扶贫解困“顺民意”。大力开展党员干部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活动,通过“1+1”、“多+1”的方式与经济“困难户”、发展“困难户”、“两劳”释放人员等政治“困难户”结对帮扶。经济部门组织126名党员干部开展“三送”(送政策、送资金、送物资),帮助经济“困难户”、农口部门组织98名技术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言传身教送技术,帮助发展“困难户”;政法部门组织33名政法干警一对一
第二篇: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总结
蕲春县交通运输局
“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总结
自三月份以来,县交通运输局严格按照县委要求,认真落实“全县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领导牵头,全员参与,深入一线送政策、扑下身子访民情,尊重民意办实事、全力支援助发展,全面完成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各阶段的工作任务,使“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人心,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认可。现在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专班抓,全员参与受教育
局党委把“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光荣的政治任务,作为一次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培养锻炼党员干部,促进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事业健康发展的机遇和平台,党员干部真心实意沉到基层,真抓实干参与活动,进村入户,走访民情,为民做好事,办实事。
3月9日,县交通运输局机关召开职工会议,传达、学习县委文件精神,成立了由局长刘安武任组长的“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领导小组,抽调得力人员组成工作专班。三个多月来,四名局领导班子成员、各股室中层干部及机关普通职工均分期分批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进村入户,走访调研,与
村干部、农户进行交谈,查村情、访民意。
二、作风朴实不畏难,重点突出保“覆盖”
千名干部下基层驻点村狮子镇长林村、邓河村,海拔较
高,山大人稀,居住分散。2个村共16个村民小组,448户,1924人。
为确保两个全覆盖,让所有农民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
怀与温暖,县交通运输局“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组,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俯下身子,带着感情,深入到农家庭院、田间地头,贴进群众,了解群众,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在三个多月的走访调查中,工作队员乐于吃苦,甘于奉献,放弃休息时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吃透上面精神,摸准下面情况,切实做到“三送四到户”,为农民朋友“送政策、送科技、送温暖”,“访问民情足迹到户、特困群众帮扶到户、留守家庭关心到户、生产发展指导到户”,充分了解群众疾苦和所思所盼。
工作组还紧紧依靠驻村干部、村支两委班子,向他们了
解情况,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座谈会,集中了解村情民意。村支两委干部都积极支持并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为进村入户调查走访提供便利和帮助,从而确保了两个全覆盖的完成。
五月下旬,县交通运输局“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领导
小组认真贯彻省、市、县“三万”活动推进会的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回头看,再次进村入户查漏补缺,建立工作台账,请受访农户签字,对欠访漏访的农户进行补访,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电话调查,填写民情日记,共补访农户22户,完成了50户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123名“三留守”人员的走访调研。并撰写了阶段工作小结和“专题调研报告。
县交通运输局“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工作组扎实的工
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厚的鱼水情感,融洽的干群关系,说实话、摸实情、办实事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三、力所能及办实事,以人为本促发展
“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密切干群关系,弘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再出发,是构建家村和谐,促进三农发展的新举措,是锻炼党员干部,转变机关作风的大平台。“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县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发展为第一要务,把走访调研与促进春耕生产,促进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力所能及为民做好事、办实事。
1、组织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共计30人赴英山乌沙畈村、河南畈、白丈河村、蕲春大同李山村、张榜车门村参加学习,解放思想。
2、参与制定狮子长林村“十二五”期间村庄整治、茶叶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收入等规划方案。
3、工作队员吃住在农户,走访了16个村民小组,448户农户,发放了联谊卡。
4、投入资金对长林村4公里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加宽绿
化、截弯整直。方便长林、邓河、孙垸、大王等十个村一万二千群众出行。
5、组织机关干部到长林村做群众思想工作,拆除道路两旁厕所、猪圈等违章建筑物,进行卫生大扫除。
6、局长刘安武同志夜宿农家,与长林村群众一道抗旱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出资10000元解决长林村村五组群众吃水难问题,捐献抗旱涵管60米。
7、党委书记陈军同志关爱留守儿童,与长林村一起欢庆“六一”儿童节捐赠书包105个,体育设施若干,折合人民币9000元。
8、为方便人民群众出行,鼓励民间资本购买公共汽车,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建停车点、停车牌。
县交通运输局干部职工在“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同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零距离接触,不仅加深了党员干部同农民的感情,锤炼了干部作风,通过调查走访,更掌握了不少三农信息,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三农发展规划提供有力的参考。同时,也为本部门规划农村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建立干部下基层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二O一一年六月
第三篇: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总结
长丰公路分局“千名干部下基层、为民解忧促和谐”活动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工作小结
根据县委县政府“千名干部下基层、为民解忧促和谐”活动方案安排,在参加县活动动员大会后,我分局迅速开展行动,认真部署安排,全面开展相关活动,具体总结如下:
一、召开动员大会
6月27日下午,我分局召集全体机关人员,在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千名干部下基层、为民解忧促和谐”活动动员大会,对分局“千名干部下基层、为民解忧促和谐”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传达长丰县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并制定下发了分局实施方案。特别是要求6名参与活动的领导干部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积极与联系乡镇做好对接,做好下一阶段排查摸底工作。
二、广泛宣传部署
结合分局近期安装上的LED显示屏,广泛宣传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促进活动的全面顺利开展。并安排宣传人员及时跟进,做好资料整理和对外宣传工作。
三、积极排查摸底
7月7日上午,分局领导班子成员驱车前往杜集乡,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为民解忧促和谐”调查摸底活动。在杜集乡政府,分局主要领导就此次“千名干部下基层,为民解忧促和谐”活动与乡党委书记杨向阳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明确这次结对互助的困难群众后,分局领导班子成员在杜集乡政府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走访了高祠村、庙后村村委会,向两位村书记详细询问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情况。据他们介绍,以前高祠村和后庙村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生产,近年来,当地水利条件恶化,许多农田被迫退耕还林,农民失去了耕地,就失去了经济来源。因此许多年轻人被迫进城务工,上了年纪的不能外出务工,生活极端贫困。
四、深入走访慰问。
根据前期调查得来的情况,7月16日上午,长丰公路分局6名领导干部来到长丰县杜集乡庙后村和高祠村,为那里的12户困难群众送去了慰问金和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将党和政府温暖和关怀送到了他们的心中。尽管刚刚下过雨,村民家门口的道路非常泥泞,慰问组一行人依旧坚持每家每户上门拜访,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庙后村86岁的五保户朱全芹老人无儿无女,一个人生活在村里给她安排的瓦房里,生活十分困难。与她结对联系的陈德春局长将慰问金交到她的手上,并仔细询问老人的生活,请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困难尽管说。老人反映说她近期看病花掉近千元无法报销,陈德春同志牢记在心,几次向杜集乡政府相关领导同志反映,他们表示五保户医药费政府是有政策的,一定给予解决。
五、存在问题。
分局这次结对帮扶的12户困难群众平均年龄62岁,其中10户低保户、2户五保户,他们或是无田无地、无儿无女、无任何经济来源;或是家属瘫痪,丧失劳动能力,收入极低;或是患有精神病、老年痴呆症,子女们相互推诿、不愿赡养,全都靠着政府每年1400、1200元的救济金艰难度日。分局对他们的帮扶只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养老敬老事业,让广大农村孤寡老人也能安享幸福晚年。
第四篇: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总结
米脂县龙镇镇中心卫生院 “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总结
自三月份以来,我卫生院严格按照县委要求,认真落实“全县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领导牵头,全员参与,深入一线送政策、扑下身子访民情,尊重民意办实事、全力支援助发展,初步完成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使“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人心,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认可。现在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龙镇马湖峪村基本情况
马湖峪村常住人口共410余户,约1300余人,有党员35人。水地面积640余亩,山地面积1000余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07亩,草地、棘条地面积200余亩),困难户约20余户。全村无主导产业,地少人多,居住分散,贫困分化现象严重,村情复杂。
二、马湖峪村急需解决的问题
1、吃水问题。马湖峪村近年来水位急剧下降,村里原有水井大多已干枯。自来水管道已基本铺设完毕,但苦求于水源不足,至今仍未落实,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2、河堤绑畔。马湖峪村处于低洼地势,可耕地面积本来
就不多,每年山洪汛期总有大片农田被洪水施虐,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耕地愈来愈少的悲惨景象。
3、房屋建筑。马湖峪村住宅地基30余年来未开放,房少人多,农户居住条件普遍较差。
三、力所能及办实事,以人为本促发展
3月19号,我院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全县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指示精神,进村入户和农民群众零距离接触,访民情、解民优、帮民富,建立医务人员“一对一”帮扶农户制度。共走访困难户22户,完成了 55份问卷调查,与村委会班子亲密座谈,建立各类工作台账,撰写了阶段工作小结和“专题调研报告。并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厚的鱼水情感,融洽的干群关系,说实话、摸实情、办实事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四、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做好各项医疗惠民措施。马湖峪村卫生室存在硬件设施差、村医技术水平落后的问题。根据这种状况,我院愿伸出援助之手,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组成医疗小分队,展开各种医疗诊治活动,以理论结合实际,使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有明显的提高。采取定期、定点与随时、随地服务相结合的办法,为农民提供诊疗优惠待遇、协助办理诊疗手续、卫生保健咨询等针对性强的医疗保健服务,帮助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得实惠。
2012.3.19
第五篇:“下基层转作风”汇报材料
XX办事处关于XX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
活动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根据XX区委关于《XX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按照 的工作安排,选派到我街道所辖社区的党员干部自2012年5月份已到岗,并陆续开展工作,现将选派干部的到岗及工作开展情况、街道作风建设工作以及换届工作开展等情况汇报如下:
一、选派干部到岗及工作开展情况
1、召开对接会,将选派干部分派到各社区。XX共接收选派党员干部 人,其中市公务员局下派干部 名,区下派干部 名。我街道于2012年5月17日上午,组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社区主任和所有选派干部,在办事处二楼会议室召开了XX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对接会,将选派干部分派到各社区,并与社区主任正式对接,建立了通讯录,方便选派干部与社区主任的沟通联系;会后,选派干部到各自帮扶的社区了解具体情况。
2、下派干部到岗情况良好,并主动开展工作。自对接会后,各下派干部主动深入社区,与社区主任座谈、走访社区居民,了解社区存在的问题以及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及面临的实际困难,重点走访那些患重病、孤寡老人、困难党员等急需帮助的贫困家庭,认真记好民情日记,并建立工作台账,街道为其建立了走访活动民情台账、帮扶工作台账,为今后开展帮扶工作打下基础;对社区和居民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下派干部开始积极协调,着手解决落实。
二、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学习,注重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通过党工委中心组学习、每周四下午的干部学习和周二例会等途径,深入学习市、区两级有关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文件精神,强化认识,认真落实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各项决策部署。
2、健全制度,规范干部的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机关干部的工作行为。加强对街道、社区干部的管理,进一步严格机关考勤制度,对劳动纪律执行情况认真检查,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廉洁奉公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三、换届工作开展情况
1、对社区干部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按照《XX嘎查村(社区)党组织和第八届嘎查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的要求,我街道对社区干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重点对干部的年龄、学历、政治面貌等情况进行了认真核查,为换届做好准备。
2、制定工作方案。为做好全区新一轮社区党组织和第八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XX办事处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按照XX有关文件要求,结合XX办事处实际情况,制定了《XXXX社区党组织和第八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明确了换届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工作步骤。
3、发挥下派干部的作用,指导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下派干部深入社区工作,了解社区换届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广泛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参与换届选举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更好地指导下一步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
XX党工委 2012年6月6日